大学生轻松学养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20:20:47

点击下载

作者:胡广芹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生轻松学养生

大学生轻松学养生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大学生轻松学养生作者:胡广芹排版:吱吱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ISBN:9787513217989本书由*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我曾从事西医临床护理十余年,亲眼目睹西医学的优势和局限性;母亲曾教我一些简单的中医养生方法,使我亲身领略过中医药的神奇疗效(母亲的外祖父曾是当地医术精良的世传中医)。所以,我毅然放弃西医临床护理工作,开始系统学习中医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北京工业大学医院作为工作和研究的基地,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及社区全科医疗工作。因种种机缘,短短两年内,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护士健康枕边书》《形神兼治,针药并施》和《轻松学会体质养生》3部作品。2012 年5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分别在北京工业大学成立全国首个“高校健康管理基地”与“中医药文化科学普及与实践基地”。同年,我被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我深深感到有责任与义务将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变成老百姓听得懂的科普知识,将中医药健康文化科学系统地展示给百姓。

由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未来30年将是中国慢性病井喷的年代”。前卫生部部长陈竺用“井喷”二字敲响了我国慢性病防控的警钟。30年后,当前的在校大学生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理念教育,采取集体和个体的形式,普及健康基本知识、养生保健方法和技术应成为非医学类高校健康教育通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基于此,2012年我在北京工业大学开设了“大学生轻松学养生”选修课。我认为,大学生的思维逐渐走向成熟,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形成并趋于稳定,社会文化因素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为大学生提供科普健康文化知识技能学习的机会,不仅能使他们认识中医药文化的特质,掌握简单的中医药养生技术,学会应用自我健康管理的方法,增进和维护自身的健康;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成为健康文化科学普及的主力军,通过他们可以将这些知识和理念传播给他们的长辈,实现文化反哺;告诉他们的亲朋好友及未来的同事,实现文化的传播;传授给他们的子女,实现文化的传承。甚至还会辐射到未来,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融入健康理念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同期及未来的国民健康状况。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王国强副主任说过一句话:“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只有把中医药科普事业做好,中医药其他的各项事业才能顺利推进。”

开课后,学生们热情高涨,他们曾经觉得养生距离自己很遥远,但通过养生教育,每个人都能够为自己“把脉”,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并对不良的生活习惯作出调整。有的学生发短信说:“老师,舌头在我嘴里20年,我从未看过它一眼,原来它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太神奇了!”有的学生放假回家将学到的推拿按摩技术为父母、爷爷奶奶做保健。学生们还组建社团,在学校食堂建立养生窗口,向全校师生进行健康知识宣传。通过教学,学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一种重视自己与他人身心健康的意识,这一点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本项探索工作得到了众位专家的鼓励和帮助。北京工业大学领导多方位为我创造工作条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瞿振元会长、康凯秘书长和叶之红副秘书长对本项工作给予肯定和指导,叶之红副秘书长在《人民政协报》就此项工作发表《为坚守教育规律的教学改革喝彩》评论,她说:“这样符合教育规律的创新实践必然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一定会在更多的高校推广实践、让更多的大学师生受惠获益。”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以 “‘中医养生’入课堂、传统文化‘迷’住大学生”为主题,报道了我校开展的健康文化教育工作。

在第481次香山科学会议“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突破口”学术讨论会上,中国知识产权局刘延淮教授在如何弘扬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健康文化、如何保护健康文化教育的自主产权等方面给我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让我深受感动!北京大学健康系统工程研究所俞梦孙院士、佘振苏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李俊德副会长也给予了我很多鼓励。在此,谨呈上我深深地感谢!

为了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轻松学会养生方法,维护健康,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支持下,同时联合多所院校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了《大学生轻松学养生》一书。本书可作为非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教材,也可供其他养生爱好者学习、参考。

愿同学们身体健康,每天有个好心情!胡广芹2014年2月序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工作,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观念不断更新。1999年,国家制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10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素质教育提高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的高度,提出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贯穿于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体制等方方面面的教育改革实践中,使我国教育事业发生深刻变化,得到巨大发展。

目前,关于素质教育,人们在许多方面已有共识。例如:素质教育意味着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不是让学生只掌握某种专门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能力;不是只关注学生的智力水平的提高,而是应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素质的整体提升;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只关注学生的在校学习,还要关注学校学习与将来社会生活的统一性,关注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等等。总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导型理念。

虽然如此,作为崇高而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素质教育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有些甚至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积极加以解决。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其中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指身体、心理和包括社会适应在内的健全状态。也就是说,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缺少哪一面都是不完整的。多年来,国家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一直很重视。1993年,制定了《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2011年,又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对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引导、规范和推动作用,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然而,在对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的理解中,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往往被分割成健康体魄和健康心理两部分,分别由体育课和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来进行培养和疏导。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没有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被重视。因此,很多大学生没有对健康的整体理性认知,不具备基本的维护健康的技能,没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许多人也往往认为,关于健康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是医学专业院校学生的专长,其他专业的学生无法获得,似乎也没有必要通过专门性的课程学习获得。学生生病,有健康问题,到医院找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即可。在这种意义上,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就转化为医护人员的责任和技能问题,甚至转化为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问题。因此,除了医学专业院校,其他各类高校中的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还极其薄弱,还未把健康教育系统化、规范化地落到实处。学生无法通过专门课程获取较为系统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难以较好地达到“增强大学生健康意识,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目标。

其结果是,学生不仅在大学求学期间,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会影响其学业和正常生活,而且,作为社会人,他们会通过代际传递,波及家庭和社会领域,影响国民素质,影响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等社会问题。如果我们积极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使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并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就可能把维护健康的行为持续下去,为以后的生活提供较为坚实的健康支持。同时,也必将对整个国民健康素质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视具有战略意义。

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211”院校,长期重视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创新。目前,学校处于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到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任务艰巨而繁重。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关注师生的健康问题,把培养学生包括健康素质在内的整体素质放在更加核心的位置上。基于此,学校于2012年提出“健康工大”的建设目标,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学校师生的健康工作,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来,学校逐步建立了一支从事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队伍。其中,胡广芹老师探索性地开展了一系列融入中医健康文化的中西医结合大学生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和体系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健康教育相结合,对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开办了一系列面向教师的健康讲座,并开设了面向大学生的养生教育课程,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

本书以中医学文化为基础,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结合,使学生从中医角度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掌握人体功能与结构方面的健康知识,掌握有效预防疾病的养生之道,从而少生病,甚至不生病,远离疾病。相信这本教材的出版,必将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对推动我国的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2014年2月编写说明

本教材书名所述“养生”是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保养身体、摄养身心、维护健康的常识,是提高大学生健康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简易的健康状态辨识和养生方法是本书重点学习的内容。大学生健康文化科普教育,不同于医学院校学生的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针对目前尚无专门总结与研究大学生中西医结合健康文化科学普及理论与方法的现状,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共同编写这本《大学生轻松学养生》教材。本书包括有关健康的概念,健康状态辨识和维护,起居和季节养生,饮食、运动及情志养生,性保健,简易中医养生方法,急救知识和常见病的养生知识等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如何及早发现身体的问题,学习简易养生方法,及早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防患于未然。

本书是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SM201210005013“中医健康理念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的意义研究”;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面上项目ER2013C90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研究——饮食文化素质教育实施途径”的资助下完成。由于这是中国第一本关于大学生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教材,从体例、格式到内容都没有更多的可供借鉴的先例。我们完全根据科学调研大学生的需求,从教学实践出发来编撰此书。限于水平和能力,疏漏在所难免,敬请同道及广大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大学生轻松学养生》编委会2014年2月1日绪 论

健康是“1”, 其余的地位、荣誉、金钱、房产等都是“0”。有了健康的“1”,后面加“0”,就能成十、成百、成千、成万,健康失去,一切归零。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愉悦的心情,让生活有激情、有活力。第一节 健康和健康的生活模式

为何人们在拜年、写信或朋友见面寒暄时常用“身体挺好吧”作为问候语,“祝您健康”作为祝福语呢?你了解健康、亚健康、慢性疾病与体质吗?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模式才会更加健康呢?一、你了解健康吗

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是实现长寿的前提,是我们希望拥有的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不了解健康就不可能敬畏生命,不敬畏生命就不可能珍惜健康,不珍惜健康就不可能热爱生活,因为热爱生活而关注每一天的生活质量——我健康吗?

1998年5月, WHO(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宪章进行了修改,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身体、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完好的一种不断变动的状态,而不是指没有患病或没有身体虚弱。”因此,健康是人体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查不出任何疾病,其各种生物参数都稳定地处在正常范围以内,对外部环境的正常变化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健康状态不只是躯体的完好,也包括智力、精神的健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

而中医学的健康观则可简单概括为四个字—— 阴平阳秘,即阴阳之间动态平衡的状态。二、什么是“亚健康”“亚健康”是指非病非健康状态,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虽无器质性病变,但有自我感觉的功能性改变。换言之,就是人们常说的“自己很难受只有自己知道,医生检查不出疾病”的那种状态。调查显示,缺乏运动、饮食起居生活不规律的学生容易出现 “亚健康”状态。

可以说,亚健康正是处于健康与生病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机体虽无器质性病变,但却出现活力降低、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失调、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这既不是完全健康,又尚未达到疾病的程度。国外称“亚健康”状态为“机体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国内有学者将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称为“半健康人”。“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若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如心理障碍、胃肠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性功能下降等。三、什么是疾病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人体正常形态与功能的偏离,使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限制或破坏。疾病种类很多,概略说来分为生物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两大类。四、什么是体质

这里所说的体质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待机体的素质,即人的天赋禀性和体格特征,是人体禀承先天(指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体质通过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和病理反应状态等方面表现出来。在生理上表现为组织、器官等的机能代谢调节方面的个体差异;在病理上表现为对某些不利环境的不易适应性、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产生疾病种类的特异性和疾病传变转归的倾向性等。2009年4月,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五、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模式

一个人的生活,要求有一定的规律、一定的程序。譬如,就一天来说,起床、吃饭、学习、工作、休息、运动,都要求有规律地安排,按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这就是生活模式。健康的关键是要有合理的生活模式,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具有自稳定功能的系统,这个系统对于来自系统内外的“破坏因素”具有很强的防御和调整能力,但如果人们长时间处于“身体过劳”“情志过用”和“饮食偏颇”等状态,这个系统便会慢慢地发生“不平衡、不和谐”的状况,于是健康便出问题。

曾任WHO总干事的中岛宏告诫人们,大约到2015年,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健康”的人,这就要求构建一个健康的生活模式:适当运动,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戒除吸烟。人的健康与生活模式有直接的关系,不良的、失去平衡的生活模式使身体各器官处于“时刻准备着”的紧张状态,这是造成器官疾病以至人体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健康是“1”, 其余的地位、荣誉、金钱、房产等等都是“0”。有了健康的“1”,后面加“0”,就能成十、成百、成千、成万;健康失去,一切归零。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愉悦的心情,让生活有激情、有活力。第二节 大学生为何学养生

处于人生最黄金阶段的大学生,身心正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多数大学生已能逐步自觉地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实施计划,排除障碍和困难,去努力实现奋斗目标,意气风发地遨游在求知的海洋中。但是,由于大学新生忙着调整心情,高年级学生忙着实习、考研,学习生活并不规律,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体质的整体下滑。本应该让人羡慕的他们,却由于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担忧。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进行融入中医健康文化的中西医结合新型大学生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健康意识和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解决其身心健康问题、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学习养生知识的重要意义有:

1.在培养大学生形成疾病预防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对大学生体质和营养状况的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存在慢性疾病和营养不良、肥胖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其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也与成年多发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颈腰椎病、失眠、抑郁症和肿瘤等)有密切关系。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有其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从健康教育的角度看,这与大学生健康理念扭曲、营养和健康知识不足、健康技能缺失、饮食运动失衡等方面有关。要解决这些问题,预防是关键性环节,而要使预防落到实处,必须以正确的健康理念、方便实用的健康技能和方法等作为支撑。科学、系统的中医健康教育能够使大学生获得这些支撑性要素,并逐渐内化为自身素质。

大学生系统地学习健康养生知识,认同中医健康养生理念,必然能够改变自己的健康观念,更加合理地调节自己的生活习惯,逐步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中医健康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道德理念,如“主中庸”“倡中和”和“养生先养德”的理念和主张等,这些都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其个人品德。

中医健康文化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也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如中医学倡导的“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和“神清志平,百节皆宁”的理念,重视“精、气、神”的练气、保精、存神等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都有利于使大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少存邪欲之念,改变患得患失的心理习惯。此外,中医独特的“七情生克法”也是解除心身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的行之有效且经济的良方。

3.在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增强人文素养方面有独特价值。近现代以来,缘于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深刻改变着世界,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健康观方面,以治疗疾病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治疗疾病的观念近乎根深蒂固。但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某些福利的同时,也伴生着许多新的灾难和麻烦。在医疗卫生领域,产生了由抗生素、激素滥用导致的菌群失调和内分泌紊乱;因食品安全、装修污染、汽车尾气等导致的肿瘤;因精神压力过大、缺乏运动等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及精神疾患等新的健康问题。正确理解和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

中医健康文化涵盖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其不仅吸收了各时代朴素自然的科学成果,而且不断融入儒、释、道的文化精神。中医健康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因其具有人文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本质属性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领域之一。

中医养生能传递给大学生善待生命的理念,把疾病当做机体自我修复的过程和对自己不良生活方式的警示。这样学生能坦然面对疾病,不断克服面对疾病的恐惧感,摆脱对生命的无知,认识疾病原因,明白改变身体虚弱状态的方法,远离疾病,从而生活得更自由,充分感受生命的喜悦。

4.在养生技术传承方面有重要价值。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教育人才的责任,作为社会栋梁的大学生,其所具备的健康文化知识可以传播给长辈、朋友等,他们的健康意识也将潜移默化地成为全社会的健康意识。因此,高校健康教育融入养生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文化素质是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三节 学会自我健康管理“生老病死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健康长寿却是人类坚持不懈的追求”。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卫生保健措施的完善,人们的健康、养生观念也不断发生着转变,仅仅是身体无病已不能称之为健康,这必然要求养生保健和医疗资源与之同步发展。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也日益加大,社会矛盾冲突错综复杂,使得人们的心理负荷增加,这些均是以前养生内容未涉及的,需要健康管理技术的继承与创新。一、人为何会生病

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张仲景《金匮要略》曰:“千般疢难,不越三条。”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毒侵入人体而引发的疾病;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损伤所引起的疾病; 饮食劳伤,是指饮食不节、起居不慎等引起的病变。二、何为自我健康管理

本书所述“自我健康管理”是指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多维健康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模式上,应用中医四诊合参诊查技术与西医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从机体、社会自然环境、心理情志等多维角度,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并根据个体不同健康状态提供相应的养生调治、健康维护教育方案。其宗旨是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提高身体素质。

人罹患慢性疾病多是因为对健康知识的无知。慢性病的防治主要在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健康教育、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而这些内容的80%都是在社区和家庭完成,因此自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来,人们可以尽量避免罹患慢性病,也可以采用更健康、更安全的非医疗手段防治慢性病。这些都需要采用自然的自我健康管理方法,方能得以实现。

人们大多熟知“煮青蛙”的理论,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当水温升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生存的主要威胁并非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疾病(比如车祸骨折、甲流突发高热等),这些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通常易置人于死地的疾病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由于不均衡的膳食、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在缓慢渐进而无法察觉的过程中形成。这一切都是由于人们只想到有病找医生,而未全面掌握自己身体的生理特点和体质特征,有的放矢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未及早察觉身体悄悄发生的变化,最终酿成疾病。

中国特色的自我健康管理,采用多项同步诊疗方案,能尽可能地解决亚健康及慢性病的问题。慢性病与健康管理关系密切,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发动未来栋梁的大学生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将健康管理(营养保健、中医养生、情志调理等)贯穿于日常生活、饮食起居、防病治病的全过程之中,有利于解决慢性病的防治问题。三、自我健康管理的基本内容

健康难以跟他人比,最好建立自我基值档案,进行自我比较。可以从睡眠、饮食、视力、听力、体力、智力,乃至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皱纹、白发,以及大小便等情况,都一一记载,注明日期,然后每隔一段时间以这些指标来衡量自己是否偏离健康。之所以要记录“个人基值”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容易淡忘本属于自己的健康。没有参照数值进行比较,就可能悄然与健康挥别,渐行渐远,却浑然不知。人是具有很强适应力和可塑性的,健健康康是活,亚健康也是活,带病忍痛还能活。只有健康地生活,才有生命质量。健康,是幸福的载体,健康地生活,才能活出幸福、快乐和精彩。

慢性病进展缓慢,癌症、高血压、颈腰椎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大多悄无声息,使得这些病证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待临床确诊时,疾病往往已超过早中期的阶段,而接近晚期,治疗上是相当困难的。有了健康“基值档案”,并每隔一段时间以之自我对照,学会自己给健康打分,指导自己早期发现健康问题、正确饮食、科学健身、保护身体不受疾病的困扰,使身体和心理更加健康,提高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能力,及时预防偏离健康值。四、自我健康管理的基本方法

健康状态自测是健康管理重要的一环,通过收集与跟踪反映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各种信息,利用自测模型,来确定体验者的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了解是否有发生某种慢性病的危险性,以及和其他人相比的危险性有多大。然后,将根据疾病评估结果,针对健康危险因素,为个人提供改善“病态”的方法。

慢性病健康管理与运动能量监测配合使用,可为患有生活方式疾病的人提供科学量化的非药物防治方案。同时,还可以帮助医务工作者完成“社区人群慢性病监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病情跟踪、测评、动态指标记录,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跟踪”等。例如,平时填写自我健康管理清单。

自我健康管理的基本程序为:动态监测健康——建立健康档案——评估慢性病风险——确立危险因素——寻求专业指导服务——制定干预方案——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改善体重、调理睡眠、平衡心理状态——降低各种慢性疾病风险——提高个人生活质量。

众所周知,汶川大地震前,曾有大批蟾蜍搬家,人们惊叹动物世界的奇观,却没有意识到即将发生的地震。探索健康状态辨识的规律,其价值不亚于地震预测。一台机器,如果超负荷就会亮红灯,人体也不例外,一旦有疾病潜在,就会发出信号。人体本身具有这样的“报警装置”,只不过多数报警的规律和方式没有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掌握。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对健康维护及改善的需求会日益增长。学习自我健康管理理论与方法,对于改善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第四节 维护健康的主要原则

众所周知,无论汽车还是摩托车,如果不按照自身的特性做保养和检修,超过一定的时限往往就会出现故障,甚至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我们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天天运行,同样需要“保养”和“检修”。因此,每个人如果能掌握身体变化的规律,主动采取各种养生措施来适应身体变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一、主动休息“主动休息”就是在还未疲乏时,让身体“充电”后再干活。即不要等饿得头晕眼花了才吃东西,按时进餐,及时补充能量,精力才旺盛。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始终需要得到水的滋润,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要等困得手脚不听使唤了才睡觉,充足的睡眠会让人精神饱满。

主动找寻可以让自己真正放松的方式,如去商场、书店逛逛;享受郊外散步和旅游的惬意;向家人或朋友倾诉自己的苦衷,释放心理压力;告诫自己“有张有弛地做事情,地球照转,天塌不下来”。这些也是主动休息的方式。二、均衡营养

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全面包含人体所需的营养。因此,要倡导“杂食”,多吃粗粮、杂粮、水果、蔬菜,这样才符合均衡营养的观念。日本有学者提倡每天要吃20种以上的食物。饮食合理,疾病就会少发生。平时如能在调整膳食结构的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以满足人体需要,就能奠定健康的基础。

另外,营养的摄入与机体消耗之间的均衡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每天的摄入量应根据年龄、性别、劳动、活动等特点而定。如果每天摄入量大于消耗量,多余的能量会转变成脂肪,若沉积于血管壁上,使血管硬化,可导致心血管病、糖尿病的发生;多余的营养在肠道中转变成毒素,也是诱发癌症的原因之一。如果消耗量大于摄入量则会使人消瘦乏力、免疫力下降,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三、健康睡眠

睡眠不但能恢复体力、解除疲劳、保养精气,还能健脾益胃、健骨强筋。人要是几个晚上不睡,就容易疲劳、生病;病人如果睡好觉,病痛大多会减轻。所以,养生之法,当以睡眠为先。

充足的睡眠是国际公认的健康标准之一,WHO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以提醒人们要关注自己的睡眠健康及质量。因此,人们应了解睡眠养生之道,掌握睡眠需要注意的事项,尽量避免因睡眠问题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四、自我放松

人不能一直处于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中,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对健康非常有益。人之所以感到疲劳,首先是情绪使机体紧张。因此,要学会缓解压力,将自己从紧张疲劳中解脱出来。要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定向,切忌由于对生活、家庭、工作等期望值过高而导致的心理压力过大。人在社会中生存,难免有许多烦恼和曲折,必须学会应付各种挑战,通过心理调节维护心理平衡。五、培养情趣

兴趣爱好可以增加人的活力和情趣,使生活更加充实,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如下棋、跳舞、画画等活动,不仅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且可作为一些心理疾病的辅助治疗。六、有氧运动

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生活使一些人经常看电视、玩电脑,远离阳光和新鲜空气,缺乏适当的运动,日久可使人处于萎靡不振、忧郁烦闷的状态。因此,每周应抽出一些时间,远离喧嚣的城市,到郊外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

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快走、慢跑、竞走、滑冰、长距离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以及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七、调整心情

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许多无形的压力,进而产生如焦虑、抑郁、自卑、愤怒、嫉妒、冷漠等不良情绪,而面对这些不良情绪时,自我的心理调节就显得格外重要。“恬淡虚无,高下不相慕”。成,人将与我以美誉,我当笑纳而戒骄;失,人将与我以建议或抱怨,我当汲取其合理而戒馁。这不仅仅是调节心理平衡的良方,更是一种修养与境界,也是解除痛苦的金钥匙。

心态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好的心态是一种正能量,产生积极的动力;消极的心态是一种负能量,使人畏惧困难,产生悲观的情绪,事情自然也做不好。八、欣赏音乐

音乐可以表达情感,抒发情怀,引起人的共鸣。音乐以特殊的语言形式满足了人们宣泄情绪、表达愿望的需求。而情感的适当抒发对健康十分有利。音乐不仅可以表达情感,还能通过其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强弱调节人的情志,令人消愁解闷,心绪安宁,胸襟开阔,乐观豁达。正如音乐家冼星海所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进餐时,听轻松活泼的乐曲较为适宜,有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临睡前,听缓慢悠扬的乐曲,有利于入睡;工间休息时,听欢乐、明快的乐曲,有利于解除疲劳等。九、通畅二便

人活于世,有两件事情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吃喝,二是与之对应的排泄。“病从口入”,饮食与健康有密切的联系。然而,有多少人能同时意识到身体的健康与我们的排泄同样关系密切呢?从生物学角度说,大小便是排除废物的过程,也是保持体液稳定的过程。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排泄,否则将破坏内环境的稳定。甚至有人提出“上厕所的习惯决定健康”的观点。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生活不规律(熬夜的坏习惯),吸烟成瘾,恶劣情绪,饮酒过度,饮食不科学,运动不足等。第一章 健康状态辨识

每个人体内都有一台先进的疾病预警系统。日常生活中,掌握健康状态辨识小常识,看看舌,数数脉,望指甲,嗅体味,测体温,量血压,学会读懂“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及时辨识自己的健康状态,纠正错误的生活方式,可防患于未然。健康不是名医的恩赐,健康就在心中。“有诸内者,必形于外”,也就是说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即机体的健康状况,通常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化表现出来。

健康状态辨识既要对受检者自我的感觉进行辨识,也要运用四诊的方法对受检者的外在表现进行辨识。受检者的自我感觉主要通过自评量表收集整理;受检者的外在表现则要利用传统的四诊技术进行辨识,同时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集四诊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还可借助现代医学的影像、化验等实验室检查信息,通过数据挖掘、模式判定等方法对健康状态作出比较准确的辨识。

人们若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健康状态,无疑可以提醒自己维护健康,远离疾病。此外,要找到切合自己的保健方法,首先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在科学养生理论指导下消除那些导致身体发生问题的各种因素,然后适当借助外力,如饮食调养、运动调养、经络调养等,对病损的组织进行循序渐进的恢复。

人的健康能很好地从面部神态,舌的形态、色泽、舌苔,脉象及指(趾)甲等变化表现出来,“望闻问切” 的一些小小发现,可能成为身体罹患疾病的早期警报。第一节 望舌知健康

舌包括舌质和舌苔。

舌质为舌的肌肉脉络组织,又称舌体;舌苔为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由胃气所生。一、神奇的舌头

人体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舌有联系:

1.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

2.脾开窍于口,舌居口中,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3.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4.足少阴肾经夹舌本。

5.肺经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6.舌苔禀胃气而生,系胃气上蒸于舌面而成。

内脏有病变,可以直观地反映于舌。学会看舌,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内脏病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在舌上,学会看舌,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舌辩指南》曰:“舌为心之外候,苔乃胃之明证,察苔可知正气之盛衰,验苔已识邪之出入。”二、如何望舌1.舌面脏腑分区(1)舌尖:心肺。(2)舌中:脾胃。(3)舌根:肾。(4)舌边:肝胆。2.望舌的主要内容(1)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舌体柔软,灵活自如,颜色淡红而红活鲜明;胖瘦老嫩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舌苔色白,颗粒均匀,薄薄铺于舌面,揩之不去, 其下有根,干湿适中,不黏不腻。(2)望舌质

◇舌色: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

◇舌形:胖大舌、瘦薄舌、裂纹舌、齿痕舌、芒刺舌。

◇舌态:强硬舌、痿软舌、颤动舌、歪斜舌、吐弄舌。(3)望舌苔

◇苔色:白苔、黄苔、灰苔、黑苔。

◇苔质:厚薄、润燥、腐腻、剥脱。3.望舌的意义(1)判断正气盛衰

◇舌质:红润——气血旺盛;淡白——气血不足。

◇舌苔:苔薄白而润——胃气旺;舌光无苔——胃气阴亏虚。(2)分辨病位深浅

◇舌质:红舌——气分;绛紫——血分。

◇舌苔:薄苔——表;厚苔——里。(3)区别病邪性质

◇舌质:瘀斑、瘀点——瘀血; 胖大——痰湿内停、气虚。

◇舌苔:黄——热邪;白——寒邪; 腐腻——多痰饮、湿浊、食积。(4)推断病情进退

◇苔:白→黄→灰黑——病邪由表入里,由寒化热——病进。

◇苔:厚→薄——病退。4.望舌的注意事项

◇光线: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

◇受检者的姿势:正坐,尽量张开口,自然舒展,充分暴露。

◇望舌的顺序:舌苔→舌质;舌尖→舌中→舌根→舌边。

◇注意“染苔”:食物或药物使舌苔染色。三、望舌与养生

舌象是健康的一面镜子,通过学习,对舌象的特征、意义等有了初步的认识。经常伸舌看一眼,根据舌象的变化调整日常的饮食起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养生,对增进健康和防病治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节 看甲知健康

指(趾)甲是最早被重视的人体组织之一。自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就把它作为摄取物件以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武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指(趾)甲不仅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人类美容的重要部位,同时也反映着人的生命、生活、生育等状况,昭示着人的健康与否。

诊察指甲有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出发,多处论述四肢爪甲在人体中的地位及作用。剪掉的指甲可以作为中药使用,主治鼻衄(鼻出血)、尿血、喉蛾(扁桃体炎)、目生翳障(白内障、青光眼等)、中耳炎等。根据指甲元素成分变化可以监督环境变化、职业病的重金属暴露水平及营养的摄入情况,亦可用于筛选或诊断职业病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疾病。

指(趾)甲虽然位于肢体末端,但它不仅联系着人体的五脏六腑,而且是人体阴经和阳经的联络之处,反映着人体气血的流通状态。因此,指(趾)甲是反映人体健康的敏感点。加之指(趾)甲是便于观察的部位,临床也常将看甲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一、神秘的指(趾)甲

正常甲体的形态特征为:指甲表面长方形,呈弧形拱起,平滑而光泽。纵长约占手指末节的3/5,顶端横径稍大于基部横径。小指的横长与纵长略相等。拇指甲横纵比约为1.8∶1。

按压甲体,可见甲体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些毛细血管网自然弥散通透,使指甲颜色红润。用一只手逐个按压另一只手的指甲尖3秒钟,见指甲发白后放手,观察甲体血流恢复的快慢,如果马上呈微红状,则表示身体健康,说明机体血液循环顺畅,内脏功能正常。反之,则提示身体可能出现了问题。

在指甲基部有一白色像半月形部分,称为指甲半月,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甲白”。“甲白”位于各指的中央,无大的偏移,呈新月形弧影,十分清晰,间质半透明状,有光泽,呈珍珠色或乳白色。一般情况下,指甲半月越少,提示脏腑功能低下,气血运行缓慢,身体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振,容易患感冒。

甲床的软组织皮肤应完整而柔软,与甲体紧密贴合,无斑纹瘀点。

正常健康的指甲应甲床与甲体贴切密合,甲体颜色红润,表面光滑荣润。儿童指甲较成年人薄而软;老年人指甲厚脆,或干枯,或有棱纹,不平滑,属于正常现象。二、如何看甲

看甲主要是观察指甲的形状,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亦可提示某些疾病的发生。1.百合形指甲

甲形前后较少而呈长棱形,中间突起,四周内曲,状如百合片样,故称为“百合形指甲”。此甲形多见于女性。儿童期出现此甲形表明消化能力欠佳。青春期出现此甲形则表明发育快而早,易出现缺钙和关节酸痛症状及血液系统疾病。2.扇形指甲

此指甲形状如一把展开的折叠纸扇,故称为“扇形指甲”。这种甲形者如不注意保护身体,易患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病,胆囊炎,并常有胃肠道和关节病变的症状发生。3.方形指甲

指甲长宽相等,状如一个四方形,故称为“方形指甲”。此种甲形的人相对理性,头脑灵活,体质较好,一般无明显病症。但可能有遗传性疾病的存在,也易出现心血管功能障碍病变,如心律不齐等。4.长形指甲

指甲纵长与横长比为5∶3,长度占手指末端指节的1/2以上,似长方形,称为“长形指甲”。此种甲形者多身体欠结实,喜静默,性情温和,处事多缓而稳定,喜艺术。但多易患急慢性炎症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等;且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易患职业病;还易患血液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指甲纵长与横长比5∶2,长度占手指末端指节的2/3或更长者,称为“狭长指甲”,多见于神经质而又敏感者。5.碗形指甲

指甲形似碗状,故称为“碗形指甲”。该甲形者特别喜欢咬指甲,或喜欢剪除指甲,故指甲短浅,状如扁平碗样。此种甲形者多易患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智商两极分化,或智商极高,或智商低下;生长发育时期多病,成年后则大多身体健康。6.大甲形指甲

指甲较大,且呈长方形,如同包裹半个手指,甲厚且硬者,称为“大甲形指甲”。此种甲形者多言行拘谨,性格内向,大多易患抑郁症、骨髓病和肿瘤。往往不太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耐受能力较强。7.圆形指甲

指甲呈圆形者,称为“圆形指甲”。此种甲形者表面看上去体格健壮,很少患病,但实际上是对疾病反应并不敏感。一旦生病,则病情严重,较难医治,如溃疡病出血、急性胰腺炎、心包积液、肿瘤等。8.矩形指甲

指甲短而宽,呈矩形,且扁平,称为“矩形指甲”。此种甲形者一般情况下很少患病,一旦出现病情,则多是急性重病,大多易患风湿病、心脏病、鼻窦炎、十二指肠病、关节病等。9.薄指甲

以甲薄或伴见指甲弯曲为特征。该甲形者性格多内向,缺乏坦率。易出现肝血不足、肺气薄弱之现象。三、看甲与养生

指(趾)甲虽位于人体四肢的末端,但指(趾)甲在经络系统中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十二经脉起止交接的枢纽,是气血贯通的重要部位。若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衰弱,指(趾)甲则发生不同的改变以反映病情。现代医学对杵状指、反甲有较详细的描述,认为杵状指与青紫性先天性心脏病和许多肺部疾病有关。指(趾)甲诊病不仅早已被人们在临床上使用,而且近年来也逐步受到重视。例如,无指甲半月者,多因生活不规律所致一。建议多注意休息,不熬夜,不过于劳累;多补充优质中性蛋白质,如奶类、蛋类、豆类、鱼类、黑色性食物和种子性食物。只要保证营养,坚持1个半月,就有可能重新出现指甲半月。通常是先在拇指出现,然后依次食指、中指、环指、小指出现,半年以后大多会全部出现。第三节 切脉知健康

切脉即脉诊,又称“号脉”“把脉”。传统的方法是医者用手指切按患者桡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 、辨别病症的诊察方法。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而切脉更是源远流长,从古代一直沿用传承至今。许多人认为,切脉是医生的要做的事情。但是,在现实生活,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些切脉的技巧,学会每天给自己“把脉”,通过脉动征象,了解身体的健康状态。一、多变的脉搏

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地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如健康人运动后、情绪紧张、激动、饮酒、喝浓茶或咖啡、沐浴或是感染、发热、贫血、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功能不全等,可引起心动过速;心脏供血不足、睡眠和害怕会引起一时性心动过缓。此时,脉搏就会出现相应的过速或缓慢的变化。安静时的脉搏是较易测量的一项机能指标,也是预测身体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触摸动脉搏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二、如何切脉1.切脉的部位

目前常用的切脉法为寸口诊法,是指切按桡骨茎突内侧的桡动脉搏动的方法。寸口分为寸、关、尺三部,通常以桡骨茎突内侧为关,关前(腕侧)为寸,关后(肘侧)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分候不同的脏腑。寸口分部及分候脏腑2.切脉的方法(1)指法:三指平齐,以指腹触按脉体,中指定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布指的疏密要和受检者的身长相适应。根据指按的力度不同,可分为浮取、中取、沉取。

浮取:轻指力按至皮肤(举)。

中取:中等指力按至肌肉(寻)。

沉取:重指力按至筋骨(按)。(2)体位:受检者正坐或仰卧,使手臂同心脏同一水平。(3)时间:清晨未起床,未进食,环境安静为最佳。

一般切脉时间不少于一分钟。三、切脉与养生

由上可见,如果我们学会了脉诊的原理和奥秘,在家就可以给自己或家人把脉体检,根据不同的身体功能状态并给予适当的调理。

学习切脉,必须先了解正常的脉象。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又称为平脉。平脉至数清楚,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间4~5次,相当于每分钟72~80次,节律、强弱一致。脉象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生理的或暂时的变化,也属正常。如年龄越小,脉跳越快,婴儿脉急数,每分钟120~140次;五六岁儿童常为一息六至,每分钟90~110次;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力;年老人体弱,脉来较弱;成年人女性较成年男性脉细弱而略快;瘦人脉较浮,胖人脉多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饮酒饱餐,情绪激动,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则脉较弱。脉象随着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也有规律的变化。

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脉诊主要依靠手指的感觉,体会脉搏的脉位、脉率、脉长、紧张度、脉宽、脉力、流利度、均匀度八个方面的变化,自己可以制作一个脉象八要素登记表,将自己脉象的每一个因素逐一登记,如有变化提醒健康可能出了问题,应及时就医找专业人员诊断。第四节 闻诊知健康

闻诊是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由身体发出的各种异常声音和气味,以诊察病情的方法。你关注过身体发出的声音信号吗?你能读懂身体发出的这些疾病预警信号吗?你是怎样处理这些声音的呢?看懂疾病的讯号,它会告诉你从内到外的健康状况。一、怪异的气味

健康状况良好的人身体没有异常气味。当患某些疾病时,有时可以通过身体皮肤黏膜、呼吸道分泌物、胃肠道的呕吐物和排泄物等发出异常气味,泄露疾病秘密。通过辨别这些异常气味可以帮助我们早发现和早识别健康状况的变化。1.嗅口中气味

口臭是胃热,或有龋齿,咽喉、口腔溃疡,口腔不洁等。牙龈出血或上消化道出血者,口中常有血腥味。牙周炎、牙龈溢脓、口腔糜烂、龋齿中的食物残渣腐败发酵、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隐窝处积脓等,都可在呼气时有恶臭味。

糖尿病者发生酮症酸中毒时,可呼出苹果样甜味;各种有机磷类农药中毒及食葱、蒜过多者,可呼出特殊的大蒜样气味;淋巴结核者身上有种啤酒味;肝功能严重损害者,呼出的气体中常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鼠臭味,称之为肝臭。2.嗅排泄物气味

排泄物包括汗液、痰、涕、大小便、月经、白带、精液等。(1)痰涕:痰涕秽臭而黄稠,为肺中有热。萎缩性鼻炎、副鼻窦炎、鼻肿瘤或鼻腔中存在异物时,由于局部发炎、分泌物增多,内有较多的脓液坏死组织及大量细菌,鼻涕会有难闻的臭味。(2)尿液:小便臊臭混浊,提醒泌尿系疾病。氨味说明尿在体内已被分解,是膀胱炎或尿潴留的表现。苹果香味多见于糖尿病酸中毒或饥饿时,这种尿液常可引诱蚂蚁汇聚。腐败腥臭味常见于膀胱炎及化脓性肾盂肾炎。

异味尿可以提示多种健康问题,但也可能是正常的情况。例如吃洋葱后排出的尿液闻起来也是一股洋葱味。吃韭菜以后尿液的气味闻起来也有韭菜味。如果一次吃过多的羊肉,可产生带腥膻味的尿液。由于食物而使尿液产生的特殊气味,一般会随着食物的完全消化而渐渐消失。一旦异味持续两天以上,就有必要去医院做一个尿液检查了。(3)大便:大便酸臭为肠胃有热。(4)白带:白带可预测女性健康状况。

正常白带为白色稀糊状,一般无色无气味,量的多少受体内雌激素的影响。白带色黄而臭,为湿热下注。细菌性阴道炎症可因细菌酶分解而产生特殊的腥臭味,在月经期及性交后气味更浓重。宫颈癌、宫体癌或输卵管癌时,白带量多,呈黄色水样,出现恶臭味。对于此种情况一定要充分提高警惕,及早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做活体组织检查。(5)精液:精液不像其他体液那样单纯,它是一种混合液。精液中除了精子以外,其他精浆成分由前列腺液、附睾液、精囊液和尿道、输精管的多种分泌物组成。精液和唾液、胃肠液、血液都属于人体的体液,闻之很像栗子花的味道。假如男人的精液没有这样一股怪味,便提示前列腺功能可能受损,反而需要引起重视。二、异常的声音

听声音不仅可以诊察与发音有关的器官的病变,还可根据声音,诊察体内各脏腑的变化。听声音包括听语声、呼吸声、咳嗽声、呕吐声、呃逆声、嗳气声等。1.语声

说话声音的强弱,可反映正气盛衰和邪气性质。语声高亢洪亮而多言,属实证、热证;语声轻微低哑而少言,属虚证、寒证。声音嘶哑,发不出音的称失音,一般常见感冒后急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慢性喉炎。声音发哑,甚至刺耳,伴有喉部阻塞感,长时间不愈,还要考虑喉结核或者恶性肿瘤的可能。2.呼吸声

呼吸有力,声粗浊,多为热邪内盛;呼吸无力,声低微,多为肺肾气虚。呼吸急促而困难是喘证。呼吸困难而有痰鸣音,是哮证,为痰阻气道而致。3.咳嗽声

咳声重浊有力,多属实证;咳声低微无力,多属虚证。咳嗽痰声辘辘,痰稀易吐,为湿痰蕴肺;咳嗽干裂声短,痰少干结,为燥邪伤肺。4.呕吐声

呕吐徐缓,声低无力,是虚寒证;呕吐势猛,声高有力,为实热证。5.呃逆声

呃逆,俗称打嗝。日常呃逆,声音不高不低,无其他不适,多因咽食急促而致,不属病态。呃声高亢,短促有力,多属实热;呃声低沉,气弱无力,多属虚寒。久病出现呃逆不止,是胃气衰败的危重之象。6.嗳气声

嗳气,古称噫气。若是饱食之后,因食滞肠胃不化而致者,可有酸腐味,声音较响;若是胃气不和或胃气虚弱引起者,则无酸腐味,声音低沉;若是情志变化而致者,则声音响亮,频频发作,嗳气后脘腹舒适,常随情志变化而嗳气减轻或加重。三、闻诊与养生

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如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等都与五脏相应,是五脏功能变化的反映。因而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对身体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可以推断身体功能状态的变化。

不同的气味有不同的原因,很多人都使用一些方法去掩盖难闻的气味。虽然身体气味通常与个人卫生习惯有关,但是很多气味也可通过健康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在清除身体异味的时候也一定要慎重,不可轻易地使用一些毫无作用的方法。

此外,如果发现自己出现嗅觉丧失闻不到气味时,也是身体功能状态异常的表现。如脑肿瘤压迫嗅觉中枢及神经,嗅觉信息不能正常的传入或传出,可导致嗅觉障碍;生理性嗅觉细胞及嗅觉神经老化者,嗅觉也会逐渐减退。因此,如果发现身体出现异常气味或无明显原因的嗅觉逐渐减退以至丧失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第五节 测体质知健康

中医学的体质分类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方法,以藏象及精、气、血、津液、神理论为基础,运用中医四诊的方法,通过主客观评测而完成的。体质的分类方法是认识和掌握体质差异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家体质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种类型。一、多元的体质(一)平和质

平和质是阴阳气血功能较为协调平衡的体质类型,以形体适中、面色与肤色明润含蓄、精力充沛等为基本特征。1.形体特征

身体健壮,体形匀称,胖瘦适度。2.神色特征

面色与肤色因为人种与环境之别则有五色之分,但是都明润含蓄,唇色红润,头发稠密有光泽,精力充沛,不易疲劳,反应灵活,思维敏捷,目光有神,性格随和开朗。3.饮食起居特征

夜眠安和,食量适中,二便正常,嗅觉通利,味觉正常,精力充沛,耐受寒热,自身调节和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4.舌脉特征

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和缓有力,脉平或沉。5.发病倾向

平和体质人群不易感受外邪,较少生病。若生病,多为表证、实证,并且易于治疗,康复较快,有的不需要治疗即可康复。此类体质在后天调养得当,生活适宜的情况下不易改变。此类体质人群容易长寿。(二)气虚质

气虚质是元气不足,气的推动、防御、气化、温煦等功能较弱的体质类型,以气短、神疲、乏力、自汗等气虚表现为基本特征。1.形体特征

身体较弱,较瘦小,肌肉松软。2.神色特征

面色与肤色与平和质无太大区别,平时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不振,身体较容易疲乏。尤其在活动后,容易出汗,头晕目眩,目光少神,面色少华,毛发不泽,性格较内向,不喜欢冒险。3.饮食起居特征

夜寐尚可,容易失眠或嗜睡、健忘、多梦;食量较小,口淡,进食无味,易腹胀;小便偏多,大便正常或经常便秘,但容易泄泻。4.舌脉特征

舌质色淡,舌形胖嫩,舌边常有齿痕,脉虚无力。5.发病倾向

气虚体质人群容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时多为里证、虚证,病后需治疗且康复缓慢。不耐受寒邪、风邪、暑邪、湿邪,自身调节和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平和质弱。(三)阳虚质

阳虚质是阳气不足,阳气温养、推动、蒸腾、气化等作用较弱的体质类型,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基本特征。1.形体特征

形体适中或身体较瘦小或虚胖,肌肉松软。2.神色特征

面色与肤色较平和质苍白且欠华,精神不振,容易疲乏,出虚汗或易出汗。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欲偏弱,性格内向喜沉静,少动,或胆小易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