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20:44:40

点击下载

作者:本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试读:

前言

作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程进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坎坷,更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成就。五千年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供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营养。

知史达变,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注重用自己的历史去教育和鼓舞她的人民。因为对于她的人民而言,阅读历史故事不仅可以使他们熟知过去,了解民族的兴衰荣辱,而且还可以继承灿烂的文化遗产,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历史的接班人,中华民族的子孙更应该以五千年历史为基石,以现在为起点,振兴民族,屹立于世界。

本书从华夏始祖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将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汉代,三国西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朝,大明王朝,大清帝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辉煌灿烂和沧海桑田都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内容包括孩子最好奇、最想了解的自然及人文科学领域,在完整、全面的知识结构内,以新观点、新材料、新成果为标准,力求提供最好的精神营养给我们的孩子们,旨在为我们未来的新主人打造一艘艘即将扬帆远航知识海洋的船只。

我们此次推出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是献给渴望了解中国历史的青少年朋友们的一份厚礼。本书选取了历史上最精彩的事件和最著名的人物,用生动浅白的语言编写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引发朋友们的阅读兴趣。

盘古巨斧开天地

据说在五千年以前,没有文字记载,只有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以奇妙的想象。描绘了天地的出现和人类的初创。盘古开天地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个传说。

天地还没有形成之前,到处是混沌(dùn)一片,既分不清上下左右,也弄不明东南西北,简直就像是一个浑圆的鸡蛋。鸡蛋的中心有一个蛋黄,这个浑圆的东西也有一个中心,这中心就是一个叫盘古氏( shì)的人类始祖。盘古氏在这个浑圆的东西中间孕(yùn)育了一万八千年,最后他终于像孵(fū)化了的小鸡一样破壳而出,用他自己制造的一把巨斧,开天辟地,劈开了这混混沌沌的浑圆的东西。

这浑圆的东西经盘古氏一劈开,就分成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轻而清;一部分重而浊(zhuó)。轻而清的那部分不断往上升,一天能升一丈,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高高的蓝天;重而浊的那部分不断往下降,一天能降一丈,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广阔无垠(yín)的大地。盘古氏自己也一天长一丈,成为一个高大无比的英雄。从盘古氏开天辟地到天地最后形成,中间又经历了一万八千年之久。

盘古氏开天辟地以后,天地间还只有他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他有时候欢喜,有时候发怒,有时候哭泣,有时候叹气。因为天地是他开辟的,所以天地也就随着他的喜怒哀乐而发生种种变化。盘古氏欢喜的时候,天就是晴朗的,万里无云;盘古氏发怒的时候,天就是阴沉的,乌云翻滚;盘古氏哭泣的时候,一滴一滴的眼泪就是一阵一阵的倾盆大雨,雨水最后汇流成了江河湖海;盘古氏叹气的时候,嘴里喷出来的气就形成为阵阵狂风,使得大地上飞沙走石;盘古氏一眨眼,天空就出现一道闪电,盘古氏睡觉的时候发出的鼾(hān)声,就是天空中的隆隆雷鸣。

盘古氏的寿命非常长,在自己开辟的天地之间生活了十分漫长的岁月以后,最终他头东脚西地平躺在大地上,死去了。他的头部高高隆起,就是现在山东省境内气势雄伟的东岳泰山;他的两脚脚趾朝天,就是现在陕西省境内群峰壁立的西岳华山;他的肚子往上高挺,就是现在河南省境内风景秀丽的中岳嵩(sōng)山;他的左臂在身体的南边,就是现在湖南省境内重峦叠嶂(zhàng)的南岳衡(héng)山;他的右臂在身体的北边,就是现在山西省境内气象万千的北岳恒(héng)山;他的头发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树木和花草。

盘古氏开天辟地的故事,内容很荒诞(dàn),但是也能说明一些道理: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你看,天地既然是一个叫做盘古氏的人开辟的,这不是说明人比天地更伟大吗?盘古氏开天辟地,用的是他自己制造的巨斧,这不是朦胧(méng lóng)地反映了劳动创造世界的思想吗?

女娲氏造人补天

据说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世界上还没有人类。万物有了,万物之灵却没有出现,天地间一直是空荡荡(dàng)的。后来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才出现了另一个人类的始祖,名叫女娲(wā)氏。这个女娲氏是个神女,人头蛇身,能化育万物。她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天地之间,感到太寂寞(jì mò)了,就想造出一批人来,跟她一块儿生活。

有一天,女娲氏用水和( huó)好了一大堆黄泥,用黄泥捏(niē)起泥人来。她一会儿捏个男的,一会儿捏个女的。说也奇怪,女娲氏捏好一个,向泥人吹一口气,往地上一放,这泥人就变成了一个会跑会跳会说会笑的活人。捏一个,活一个;捏两个,活一双。她捏多少,就活多少。他们成群结队地围在女娲氏周围,吵嚷(rǎng)跳跃。

女娲氏捏呀捏呀,连续不断地捏了半天,她感到实在太疲倦了,想歇一会儿,可是,和好的黄泥还剩下很多很多。女娲氏有点不高兴了,她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粗绳子,对准和好的黄泥抡了起来。哪里知道她一抡绳子,像用手去捏一样,那些溅起来的大团小粒的黄泥,也都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大大小小的活人。这些被女娲氏造出来的人,大人们在一块儿劳动,一块儿生活,繁殖(zhí)子孙后代;小孩们先是嘻嘻哈哈地打闹玩耍(shuǎ),后来都慢慢地长大成人,也做了父母,繁殖子孙后代。

可是事情非常不妙,正在人类不断地生息繁殖的时候,天地却损坏了。古时候,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所以能覆(fù)盖在地的上面,是因为地的四角有四根柱子支撑着它。由于日久天长,风吹日晒雨淋,这四根天柱都腐朽了,天摇摇晃晃,好像要塌(tā)下来似的。大地上出现了许多裂缝,裂缝里不断地冒出烈火和臭水来;蓝天上出现了不少漏洞,雨水不断地从这些漏洞里倾泻(xiè)下来。

灾难突然降临到人世间,大地上有的地方燃起熊熊大火,有的地方则是一片汪洋。凶猛的野兽乘机出来伤害人们,凶暴的鸷( zhì)鸟也乘机从天空俯冲下来,用锋利的钩爪抓走跑不动的老弱妇孺。人类的处境实在是太艰苦太危险了。

就在这人类没法安安稳稳地生活下去的时候,人类的始祖女娲氏出来拯(zhěng)救她的子孙了。她点燃了一堆堆的芦柴火,来烧炼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块,用这些石块修补蓝天的漏洞;又从大海里捉来一只极大极大的龟,斩下大乌龟的四条腿,用来替换已经糟朽的天柱;天上渗漏下来的雨水过多,这是黑龙造的孽(niè),女娲氏就把黑龙杀死了;地面冒出来的臭水太多,女娲氏就用芦柴灰堵塞住冒水的裂缝。经过女娲氏的这一番努力,蓝天终于补好了,支撑天的四根柱子也巩固了,威胁人类生存的黑龙、猛兽、鸷鸟也都被消灭了;大地上又重新长出了树木和花草,人们又能够安安稳稳地生活了。伟大的女娲氏不但造了人,并且还在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拯救了人类。

女娲氏造人和补天的神话也十分荒诞,但是反映了远古时候人类社会的生活状况。今天,科学家做了不少研究工作,知道人类历史上确实有过一个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在母系氏族公社里,由一个老祖母担任氏族公社的首领,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采集食物、烧制陶器、养老抚幼等工作,主要由妇女来担任;男子主要是外出打猎,生活游移不定。那时候,还没有出现像今天这样的家庭和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子女只认得自己的母亲,不认得自己的父亲。神话故事把一个女人——女娲氏说成是人类的祖先,她还是人类的守护神,这不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反映吗?

构木为巢与人工取火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类生活是怎样进化的?相传,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简单,周围又有许多猛兽,随时随地会遭到它们的伤害。后来,他们看到鸟儿在树上做窝,野兽爬不上去,不能伤害它们。原始人就学着鸟儿的样,在树上做起窝来,也就是在树上造一座小屋,这样就安全得多了。后来的人把这叫做“构木为巢”(cháo,就是鸟窝)。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大家一起摸索出来的。但是在传说中,却把这件事说成是有一个人教大家这样做的,他的名字叫做“有巢氏”。

在远古时代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地吃了。后来,才发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上,已发现用火的痕迹,说明那时候的人类已经知道利用火了)。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开始看到火,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挺香。经过多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把燧(suì)石敲敲打打,敲出火来。这时候人们开始懂得了人工能够取火(从考古资料发现,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人工取火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劳动人民;但是传说中又说成是某一个人发明了“人工取火”,这个人叫做“燧人氏”。

人工取火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从那时候起,人们就随时可以吃到烧熟的东西,而且食物的品种也增加了。据说,燧人氏还教人捕鱼。原来,像鱼、鳖、蚌、蛤一类东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办法,就可以烧熟来吃了。

不知过了多长的时间,人们开始用绳子结网,用网去打猎,还发明了弓箭,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猎要强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兽,就是天空中的飞鸟、水里的游鱼,都可以射杀、捕捉。捕来的鸟兽,多半是活的,一时吃不完,还可以留着、养着,留到下次吃,这样,人们又学会了饲养。这种结网、打猎、养牲口的活儿,都是人们在劳动中共同积累起来的经验。传说中却说发明这些的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牺”(páo xī,庖是厨房的意思,牺是牲口的意思)氏。

这种渔猎的时期又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人类的文明越来越进步。开始,人们偶尔把一把野谷子撒在地上,到了第二年,发现地面上生出苗来,一到秋天,又长成了更多谷子。于是,人们就大量栽种起谷子来。用木头制造了一种耕地的农具——耒耜(lěi sì,一种带把的木锹)。他们用耒耜耕地,种植五谷,收获量就更大了。后来传说中把这些种庄稼的人说成是一个人,名叫“神农氏”。

从有巢氏到神农氏,这些传说中的大人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是从构木为巢,钻木取火,一直到渔猎、畜牧,发展农业,反映了原始人生产力的发展。1952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了一处大约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遗址。从遗址中发掘出来的东西,可以知道那个时期的人已经学会饲养和农耕了。

大禹治水为百姓

尧( yáo)在位的时候,天下发生过一场大灾难。这大灾难就是洪水,洪水滔滔,汪洋一片。洪水所到之处,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严重威胁着黎民百姓的生命安全。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 shùn)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 ruò)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汗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到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这时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发展了,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从而变成氏族的贵族。有了剩余的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了俘虏,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副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gāo yáo),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夏桀残暴遭覆灭

少康的儿子季杼(zhù)即位为王以后,曾经为夏朝扩充了不少疆土。可惜到大禹的第十四代子孙时,出了个夏桀(jié),把祖宗的基业给葬送了。夏桀是出了名的暴君,自己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对老百姓却是凶狠残暴。不管职位高低,只要不顺他的心意就杀头。百姓个个记恨在心,敢怒而不敢言。

夏朝的政治已经越来越腐败了。这时候,位于黄河下游的商国日益强大起来。商国的国君叫商汤,当时还对夏称臣。商汤见夏桀荒淫无度,横征暴敛,弄得民怨沸天,就准备攻打夏朝。不曾想处事不密,被夏桀知道了,立即将商汤抓进监狱。幸亏商汤聪明,随机应变,才被释放出狱。商汤回到商国后,就笼络人心,联合别的部族,对夏朝发动进攻。进攻前,商汤亲自向大家誓师说:“大家都随我去打夏桀吧!这并不是我要作乱,而是夏桀太昏庸了。老百姓早就指着脊梁诅咒他,叫他快点死。他做的坏事天地不容。我现在奉老天爷的旨意去消灭他,你们应该随我去立战功,我会重赏有功的人。而不努力的人,我则要重罚!”商汤统兵而来,夏桀后悔不已:早知今日,当初就应该在监狱把他杀了。夏桀命昆吾国、韦国、顾国三小国派兵来抵挡商汤,结果被商汤打败。商汤直逼夏桀重城鸣条城下。夏军兵士不听指挥,四散逃走。夏桀只好回洛阳,领妻子逃到南巢(安徽巢县),因为不会劳动,双双饿死。

商汤灭了夏朝,拆了夏朝的祖庙,烧了祭器,百姓也被抓去当了奴隶。延续了四百年的夏朝就这样结束了。公元前17世纪初叶,商汤建立的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

周文王渭水识姜公

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叫做纣(zhòu),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但后来,纣和夏桀一样,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没完没了地建造宫殿,在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鹿台”,把搜刮得来的金银珍宝都贮藏在里面;他又造了一个极大的仓库,叫做“钜桥”,把剥削来的粮食堆积起来。他把酒倒在池里,把肉挂得像树林一样。他和宠姬妲(dá)己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他还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来镇压人民。凡是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对他,他就把人捉起来处以“炮烙”(páo luò)之刑,即是将人放在烧红的铜柱上烤死。纣的残暴行为,加速了商朝的灭亡。这时候,在西部的一个部落却正在一天天兴盛起来,这就是周。周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夏朝末年,这个部落在现在陕西、甘肃一带活动。后来,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dǎn)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

到了古公亶父的孙子姬昌(后来被称为周文王)继位的时候,周部落已经很强大了。周文王是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的生活跟纣王正相反。纣王喜欢喝酒、打猎,对人民滥施刑罚;周文王禁止喝酒,不准贵族打猎、糟蹋庄稼,他鼓励人民多养牛羊,多种粮食。他还虚心接待一些有才能的人,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来投奔他。周部落强大起来,对商朝是个很大的威胁。有个大臣崇侯虎在纣王面前说周文王的坏话,说周文王的影响太大了,这样下去,对商朝不利。纣王下了一道命令,把周文王拿住,关在羑(yǒu)里(在今河南汤阴县一带)。周部落的贵族把许多美女、骏马和别的珍宝,献给纣王,又送了许多礼物给纣王的亲信大臣。

纣王见了美女珍宝,高兴得眉开眼笑,说:“光是一样就可以赎姬昌了。”立刻把周文王释放了。周文王见纣王昏庸残暴,丧失了民心,就决定讨伐商朝。可是他身边缺少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来帮助他指挥作战。他暗暗想办法物色这种人才。有一天,周文王坐着车,带着他儿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去打猎。在渭水边,他看见一个老头儿在河岸上坐着钓鱼。大队人马过去,那个老头儿只当没看见,还是安安静静钓他的鱼。文王看了很奇怪,就下了车,走到老头儿跟前,跟他聊起来。经过一番谈话,知道他叫姜尚(又叫吕尚,“吕”是他祖先的封地),是一个精通兵法的能人。

文王非常高兴,说:“我祖父在世时曾经对我说过,将来会有个了不起的能人帮助你把周族兴盛起来。您正是这样的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经很久了。”说罢,就请姜尚一起回宫。那老人家理了理胡子,就跟着文王上了车。因为姜尚是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人,所以后来叫他太公望;在民间传说中,叫他姜太公。

太公望是周文王的好帮手。他一面提倡生产,一面训练兵马。周族的势力越来越大。有一次,文王问太公望:“我要征伐暴君,您看咱们应当先去征伐哪一国?”太公望说:“先去征伐密须。”有人反对他。说:“密须国君厉害得很,恐怕打不过他。”

太公望说:“密须国君虐待老百姓,早已失去民心,他就是再厉害十倍,也用不着害怕。”周文王发兵到了密须,还没开战,密须的老百姓先暴动了。他们绑着密须的国君归附了文王。

过了三年,文王又发兵征伐崇国(在今陕西省沣水县)——商朝西边最大的一个属国。文王灭了崇国,就在那里筑起城墙,建立了都城,叫做丰邑。没过几年,周族逐渐占领了大部分商朝统治的地区,归附文王的部落也越来越多了。但是,周文王并没有完成灭商的事业。在他打算征伐纣王的时候,却害了一场病死了。

周公披肝沥胆平叛乱

周武王即位建立了周王朝,过了两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鲁国,因为他要留在京城处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等他的儿子伯禽长大了,就派伯禽代他到鲁国去做国君。

伯禽临走的时候,问他父亲有什么嘱咐。周公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的叔叔,你说我的地位怎么样?”

伯禽说:“那自然是很高的了。”

周公说:“对呀!我的地位确实很高,但是我每次洗头发的时候,一碰到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办事;每次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我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我这样做,还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这儿来呢。你到了鲁国,不过是个国君,可不能骄傲啊!”

伯禽连连点头,表示一定记住父亲的教导。

周公尽心尽意辅助成王,管理国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却在外面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夺王位啦!纣王的儿子武庚虽然被封为殷侯,但是受到周朝的监视,觉得很不自由,巴不得周朝发生内乱,重新恢复他的殷商的王位,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气,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还煽动东夷中几个部落,闹起叛乱来。

武庚和管叔等人制造的谣言,闹得镐京也沸沸扬扬,连召公听了也怀疑起来。成王年小不大懂事,更闹不清是真是假,于是对这位辅助他的叔父也有点信不过。周公心里很难过,他首先向召公披肝沥胆地谈了一次话,告诉召公,他绝没有野心,要他顾全大局,不要轻信谣言。召公被他这番诚恳的话感动,消除了误会,重新和周公合作。周公在安定了内部之后,毅然调动大军,亲自率领大军东征。

这时候,东方有几个部落像淮夷、徐戎等,都配合武庚,蠢蠢欲动。周公下命令给太公望,授权给他,各国诸侯有不服周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讨。这样,由太公望控制了东方,他自己则全力对付武庚。费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把带头叛乱的武庚杀了。管叔一看武庚失败,自己觉得没有脸面见他的哥哥和侄儿,上吊自杀了。周公平定了叛乱,把霍叔革了职,对蔡叔办了一个充军的罪。

在周公东征的过程中,一大批商朝的贵族成了俘虏。因为他们反抗周朝,所以叫他们“顽民”。周公觉得让这批人留在原来的地方自己不大放心;同时,又觉得镐京在西边,要控制东部的广大中原地区很不方便,于是就在东面新建一座都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把殷朝的“顽民”都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

打那以后,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周公辅助成王执政了七年,总算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下来,他还制订了周朝一套典章制度。到周成王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把政权交给成王管理。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

由于周朝统治者加重剥削,加上不断发动战争,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到了西周第十个王周厉王即位后的第三年(即公元前841年),国人忍无可忍,终于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厉王被迫出逃,由召公虎和另一个大臣周公主持贵族会议,暂时代替周天子行使职权,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从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历史上才有了确切的纪事。

曹刿长勺智退齐兵

经过这一场国人暴动,周朝统治者已经外强中干,日益衰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不堪犬戎的骚扰,将都城迁往洛邑,迁都后的周朝史称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周天子名义上是各国共同的君主,实际上只相当一个中等国的诸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是齐国的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依靠管仲的帮助,使国力日益强盛。

在齐桓公即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进攻鲁国。鲁庄公认为齐国一再欺负他们,忍无可忍,决心跟齐国拼一死战。

齐国进攻鲁国,也激起鲁国人民的愤慨。鲁国有个人叫曹刿( guì),准备去见鲁庄公,要求参加抗齐的战争。有人劝曹刿说:“国家大事,有当大官的操心,您何必去插手呢?”

曹刿说:“当大官的目光短浅,未必有好办法。眼看国家危急,哪能不管呢?”说完,他径直来到宫门前求见鲁庄公。鲁庄公正在为没有个谋士发愁,听说曹刿求见,连忙把他请进来。

曹刿见了鲁庄公,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并且问:“请问主公凭什么去抵抗齐军?”鲁庄公说:“平时有什么好吃好穿的,我没敢独占,总是分给大家一起享用。凭这一点,我想大家会支持我。”

曹刿听了直摇头,说:“这种小恩小惠,得到好处的人不多,百姓不会为这个支持您。”鲁庄公说:“我在祭祀的时候,倒是挺虔诚的。”

曹刿笑笑说:“这种虔诚也算不了什么,神帮不了您的忙。”

鲁庄公想了一下,说:“遇到百姓吃官司的时候,我虽然不能一件件查得很清楚,但是尽可能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这才点头说:“这倒是件得民心的事,我看凭这一点可以和齐国打上一仗。”曹刿请求跟鲁庄公一起上阵,鲁庄公看曹刿这种胸有成竹的样子,也巴不得他一起去。两个人坐着一辆兵车,带领人马出发。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摆开阵势。齐军仗人多,一开始就擂响了战鼓,发动进攻。鲁庄公也准备下令反击,曹刿连忙阻止,说:“且慢,还不到时候呢!”

当齐军擂响第二通战鼓的时候,曹刿还是叫鲁庄公按兵不动。鲁军将士看到齐军张牙舞爪的样子,气得摩拳擦掌,但是没有主帅的命令,只好憋着气等待。齐军主帅看鲁军毫无动静,又下令打第三通鼓。齐军兵士以为鲁军胆怯怕战,耀武扬威地杀过来。曹刿这才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下令反攻了。”鲁军阵地上响起了进军鼓,兵士士气高涨,像猛虎下山般扑了过去。齐军兵士没防到这一招,招架不住鲁军的凌厉攻势,败下阵来。鲁庄公看到齐军败退,忙不迭要下令追击,曹刿又拉住他说:“别着急!”说着,他跳下战车,低下头观察齐军战车留下的车辙;接着,又上车爬到车杆子上,望了望敌方撤退的队形,才说:“请主公下令追击吧!”鲁军兵士听到追击的命令,个个奋勇当先,乘胜追击,终于把齐军赶出鲁国国境。鲁军取得反攻的胜利,鲁庄公对曹刿镇静自若的指挥,暗暗佩服,但是心里总还有个没打开的闷葫芦。回到宫里,他先向曹刿慰劳了几句,就问:“头两回齐军击鼓,你为什么不让我反击?”

曹刿说:“打仗这件事,全凭士气。对方擂第一通鼓的时候,士气最足;第二通鼓,气就松了一些,到第三通鼓,气已经泄了。对方泄气的时候,我们的兵士却鼓足士气,哪有不打赢的道理?”

鲁庄公接着又问为什么不立刻追击。曹刿说:“齐军虽然败退,但它是个大国,兵力强大,说不定他们假装败退,在什么地方设下埋伏,我们不能不防着点儿。后来我看到他们的旗帜东倒西歪,车辙也乱七八糟,才相信他们阵势全乱了,所以才请您下令追击。”鲁庄公这才恍然大悟,称赞曹刿想得周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勺之战。

齐桓公威震中原

齐国虽然在长勺打了一次败仗,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齐桓公后来的霸主地位。过了十多年,北方的燕国(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来讨救兵,说燕国被附近的一个部落山戎侵犯,打了败仗。齐桓公就决定率领大军去救燕国。

公元前663年,齐国大军到了燕国,山戎已经抢了一批百姓和财宝逃回去了。

齐国和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一直向北追去。没想到他们被敌人引进了一个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样,没边没沿,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道儿。

还是管仲想出一个主意来。他对齐桓公说:“马也许能认得路,不如找几匹当地的老马,让它们在头里走,也许能走出这个地方。”

齐桓公叫人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领路。这几匹老马果然领着人马出了迷谷。

齐桓公帮助燕国打败山戎以后,邢国也遭到另一个部落狄人的侵犯。齐桓公又带着人马去赶跑了狄人,帮助邢国重筑了城墙。接着,狄人又侵犯卫国,齐桓公帮助卫国在黄河南岸重建国都。就因为这几件事,齐桓公的威望就提高了。只有南方的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不但不服齐国,还跟齐国对立起来,要跟齐国比个高低。

楚国在中国南部,向来不和中原诸侯来往。那时候,中原诸侯把楚国当做“蛮子”看待。但是,楚国人开垦南方的土地,逐步收服了附近的一些部落,慢慢地变成了大国。后来,干脆自称楚王,不把周朝的天子放在眼里。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约会了宋、鲁、陈、卫、郑、曹、许七国军队,联合进攻楚国。

楚成王得知消息,也集合了人马准备抵抗。他派了使者去见齐桓公,说:“我们大王叫我来问:齐国在北面,楚国在南面,两国素不往来,真叫做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你们的兵马要跑到这儿来呢?”

管仲责问说:“我们两国虽然相隔很远,但都是周天子封地。当初齐国太公受封的时候,曾经接受一个命令:谁要是不服从天子,齐国有权征讨。你们楚国本来每年要向天子进贡包茅(用来滤酒的一种青茅),为什么现在不进贡呢?”使者说:“没进贡包茅,这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一定进贡。”

使者走后,齐国和诸侯联军又拔营前进,一直到达召陵(今河南郾城县,召音shào)。

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问。齐桓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军威,请屈完一起坐上车去看中原来的各路兵马。屈完一看,果然军容整齐,兵强马壮。

齐桓公趾高气扬地对屈完说:“你瞧瞧,这样强大的兵马,谁能抵挡得了?”

屈完淡淡地笑了笑,说:“君侯协助天子,讲道义,扶助弱小,人家才佩服你。要是光凭武力的话,那么,咱们国力虽不强,但是用方城(楚国所筑的长城,在今河南方城北至泌阳东北)作城墙,用汉水作壕沟,您就是再多带些人马来,也未必能打得进去。”

齐桓公听屈完说得挺强硬,估计也未必能轻易打败楚国,而且楚国既然已经认了错,答应进贡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就这样,中原八国诸侯和楚国一起在召陵订立了盟约,各自回国去了。

后来,周王室发生纠纷,齐桓公又帮助太子姬郑巩固了地位。太子即位后,就是周襄王。周襄王为了报答齐桓公,特地派使者把祭祀太庙的祭肉送给齐桓公,算是一份厚礼。

齐桓公趁此机会,又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兰考东)会合诸侯,招待天子使者。并且订立了一个盟约,主要内容是:修水利,防水患,不准把邻国作为水坑;邻国有灾荒来买粮食,不应该禁止;凡是同盟的诸侯,在订立盟约以后,都要友好相待。

这是齐桓公最后一次会合诸侯。像这样大的会合,一共有许多次,历史上称作“九合诸侯”。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死。过了两年,齐桓公也死去。齐桓公一死,他的五个儿子抢夺君位,齐国发生了内乱,公子昭逃到宋国。齐国的霸主地位也就结束了。

宋襄公讲“仁义”贻笑万年

齐桓公到了晚年,又重用了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奸臣。尽管鲍叔牙多次劝告,齐桓公也听不进,反而让这三个坏家伙把鲍叔牙活活气死了。后来齐桓公死了,他们三个把齐桓公的太子,即公子昭给废了,而让听他们话的公子无亏当了国君。公子昭一看君位被无亏夺去了,自己还有被杀头的危险,就跑到宋国去,请宋襄公为他做主。

宋国本身是个弱小的国家,宋襄公也没什么本事,可他见齐桓公死了,就想把齐桓公的霸主位子接过来。现在公子昭来请他帮忙,他认为正是机会,就答应下来。

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宋襄公通知各国诸侯,要大家都派兵,共同护送公子昭回齐国去当国君。大部分诸侯一见是宋襄公出面号召,都不理睬,只有卫、曹、邾几个比宋国还小的国家派了一些人马来了。宋襄公统领四国联军杀向齐国。齐国的大贵族不明底细,生怕战败,就先杀了无亏和竖刁,赶走了易牙,在边界上迎接公子昭回国。公子昭回国后当上了国君,这就是齐孝公。

宋襄公为齐孝公即位出了力,自认为立了大功,是称霸诸侯的时候了,便想会合诸侯,确定自己的盟主地位。于是,宋襄公派使者去楚国和齐国,约他们预先商议会盟的事。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季,宋、齐、楚三国国君相聚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认为自己是公爵,又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一开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他事先未征求齐、楚两国的意见,就先拟了一份秋季在宋国会合诸侯,共扶周天子王室的通告,并请楚成王和齐孝公签字。这两人对宋襄公的这种做法很不满意,但碍于情面,还是签了字,但心里却不痛快。

约定开会的日子到了,楚、陈、蔡、许、曹、郑等六国之君都到了,只有齐孝公和鲁国国君未到。开会时,宋襄公首先说:“诸侯都在,我们会合于此是学齐桓公的经验,订个盟约,共同扶助王室,停止战争,以求天下太平,诸位认为如何?”楚成王说:“您说得很好,但不知这盟主由谁来担任?”宋襄公说:“这事很好办,有功论功,无功论爵,这里谁爵位高就由谁当盟主吧。”话音才落,楚成王就说:“楚国早已称王,宋国虽是公爵,却比王还低一等,所以盟主的这把交椅自然该由我来坐。”说罢也不谦让,一屁股就坐在盟主的位置上。这一来宋襄公不禁大怒,指着楚成王的鼻子骂道:“我这公爵是天子封的,普天之下谁都承认。而你那个王是自己叫的,是假的,有什么资格当盟主?”楚成王说:“我这个王是假的,你还请我来干什么?”宋襄公还想争辩,只见楚国的大臣成得臣脱去外袍,露出里面的全身铠甲,手持一面小红旗,只一挥,那些跟楚成王而来、装扮成家仆和侍者的人纷纷脱去外衣,个个都是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的兵士。他们向台上冲来,诸侯吓得四散而逃,成得臣一把抓住宋襄公,将他拖到楚国的车上,把他带回楚国去了。后来,楚成王觉得抓了宋襄公也没什么用,反为各国诸侯耻笑,便把宋襄公放回去了。

从那以后,宋襄公恨死楚国了。但由于楚国兵强马壮,也没什么办法。后来,宋襄公听说最积极支持楚国为盟主的是郑国,就想讨伐国小力薄的郑国,出出以前的气。不久,郑文公去楚国朝见,宋襄公认为机会到了,不顾公子目夷和大司马公孙固的反对,出兵攻郑。郑文公得到消息后,向楚成王求救,楚成王答应救援郑国。

楚成王并不直接去救郑国,却统领大队人马直奔宋国。这下宋襄公慌了手脚,也不攻打郑国了,带领宋军星夜往回赶。等宋军在泓(hóng)水边扎好营盘,楚国的兵马也到了对岸。公孙固劝宋襄公说:“楚军到此不过为救郑国。咱们已从郑国撤军,他们的目的也算达到了。咱们力量小,不要硬拼,不如和楚国讲和算了。”宋襄公却说:“楚国虽说人强马壮,但缺乏仁义,我们虽说兵力单薄却是仁义之师。不义之兵怎能打过仁义之师呢?”宋襄公还特意做了一面大旗,并绣上“仁义”二字,要用“仁义”去战胜楚国的刀枪。

等到第二天天亮,楚军开始渡河。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军白天渡河,分明是小看我们。等他们渡到一半,我们冲过去,定可取胜。”宋襄公却指着头顶的“仁义”之旗说:“人家连河都没过完就打人家,还算什么仁义之师?”待到楚军全部渡完河,在岸上布阵时,公孙固又对宋襄公说:“趁楚军正乱哄哄地布阵,我们发起冲锋,还可取胜。”宋襄公听到此话不禁骂道:“你怎么竟出歪主意!人家阵还没布好,你就去打他,这还称得上是仁义之师吗?”

宋襄公的话刚说完,楚军已经排好阵,列队冲了进来。宋军一见楚军凶猛,吓破了胆,掉头就逃。宋襄公刚想亲自督阵进攻,还没来得及向前冲,就被楚军围住,腿上、身上几处受伤。多亏宋国的几员大将奋力冲杀,才把他救出来。等他逃命出来,宋军早已逃散,兵车、粮草也全部被楚军抢走,再看那面“仁义”大旗,早已不知丢在何处。宋国的老百姓,都对宋襄公骂不绝口,宋襄公一拐一瘸地边走边说:“讲仁义的军队就要以德服人,我以仁义打仗,怎能乘人之危去攻打别人呢?”身边的将士们听了,心中暗骂宋襄公是个蠢货、大草包。就这样,宋襄公称霸不成却贻笑万年。

楚庄王纳谏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

无奈楚庄王不听那一套,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听音乐,什么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这样窝窝囊囊地过了三年。他知道大臣们对他的作为很不满意,还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谁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楚庄王正在那里寻欢作乐,听到伍举要见他,就把伍举召到面前,问:“你来干什么?”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个谜儿,我猜不着。大王是个聪明人,请您猜猜吧。”楚庄王听说要他猜谜儿,觉得怪有意思,就笑着说:“你说出来听听。”

伍举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谁。他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过了一段时期,另一个大臣苏从看楚庄王没有动静,又去劝说楚庄王。楚庄王问他:“你难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吗?”

苏从说:“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楚庄王高兴地说:“你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

打这以后,楚庄王决心改革政治,把一批奉承拍马的人撤了职,把敢于进谏的伍举、苏从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练兵马。当年,就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第六年,打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打败了陆浑(在今河南嵩县东北)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

为了显示楚国的兵威,楚庄王在洛邑的郊外举行一次大检阅。

这一来,可把那个挂名的周天子吓坏了。他派一个大臣王孙满到郊外去慰劳楚军。

楚庄王和王孙满交谈的时候,楚庄王问起周王宫里藏着的九鼎大小轻重怎么样。九鼎是象征周王室权威的礼器。楚庄王问起九鼎,就是表示他有夺取周天子权力的野心。

王孙满是个善于应付的人。他劝说楚庄王:国家的强盛,主要靠德行服人,不必去打听鼎的轻重。楚庄王自己知道当时还没有灭掉周朝的条件,也就带兵回国了。

以后,楚庄王又请了一位楚国有名的隐士孙叔敖当令尹(楚国的国相)。孙叔敖当了令尹以后,开垦荒地,挖掘河道,奖励生产。为了免除水灾旱灾,他还组织楚国人开辟河道,能灌溉成百万亩庄稼,每年多打了不少粮食。没几年工夫,楚国更加强大起来,先后平定了郑国和陈国的两次内乱,终于和中原霸主晋国起了冲突。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领大军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救郑。在今河南郑州市东和楚国发生了一次大战。晋国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惨的败仗,人马死了一半,另一半逃到黄河边。船少人多,兵士争着渡河,许多人被挤到水里去了。掉到水里的人往船上爬,船上的兵士怕翻船,拿刀把往船上爬的兵士手指头都砍了下来。

有人劝楚庄王追上去,把晋军赶尽杀绝。楚庄王说:“楚国自从城濮失败以来,一直抬不起头来。这回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总算洗刷了以前的耻辱,何必多杀人呢?”

说着,立即下令收兵,让晋国的残兵逃了回去。

打那以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就成了霸主。

从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庄王,前前后后总共五个霸主。历史上通常称他们是“春秋五霸”。

孙膑智斗庞涓

魏惠王也学秦孝公的样,要找一个商鞅式的人才。他花了好些金钱招徕天下豪杰。当时有个魏国人叫庞涓的来求见,向他讲了些富国强兵的道理。魏惠王听了挺高兴,就拜庞涓为大将。

庞涓真有点本领。他天天操练兵马,先从附近几个小国下手,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后来连齐国也给他打败了。打那时候起,魏惠王更加信任庞涓。

庞涓自以为是了不起的能人。可是他知道,他有一个同学齐国人孙膑( bìn),本领比他强。据说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传的《孙子兵法》。

魏惠王也听到孙膑的名声,有一次跟庞涓说起孙膑。庞涓派人把孙膑请来,跟他一起在魏国共事。哪儿知道庞涓存心不良,背后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十分恼怒,把孙膑办了罪,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

幸好齐国有一个使臣到魏国访问,偷偷地把孙膑救了出来,带回齐国。

齐国大将田忌听说孙膑是个将才,把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也正在改革图强。他跟孙膑谈论兵法后,大为赏识,只恨没早点见面。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hán dān,今河北邯郸西南)。第二年,赵国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想拜孙膑为大将,孙膑忙推辞说:“不行。我是个受过刑的残废人,当了大将,会给人笑话。大王还是请拜田大夫为大将吧。”

齐威王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孙膑坐在一辆有篷帐的车子里,帮助田忌出主意。

孙膑对田忌说:“现在魏国把精锐的兵力都拿去攻赵国,国内大多是些老弱残兵,十分空虚。咱们不如去攻魏国大梁。庞涓听到了,一定要放弃邯郸,往回跑。我们在半道上等着,迎头痛击他一顿,准能把他打败。”

田忌就按照这个计策去做。庞涓的军队已经攻下邯郸,忽然听说齐国打大梁去了,立刻吩咐退兵。军队刚退到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就正碰上齐国兵马。两下里一开仗,庞涓大败。

齐国大军得胜而归,邯郸之围也解除了。

公元前341年,魏国又派兵攻打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那时候,齐威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齐宣王派田忌、孙膑带兵救韩国。孙膑又使出他的老法子,不去救韩,却直接去攻魏国。

庞涓得到本国的告急文书,只好退兵赶回去,齐国的兵马已经进魏国了。

魏国发动大量兵力,由太子申率领,抵抗齐军。这时候,齐军已经退了。庞涓察看一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齐军的营盘占了很大的地方。他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十万人吃饭用的。庞涓吓得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赶到齐国军队第二回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炉灶,只有能够供五万人用的了。

第三天,他们追到齐国军队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只剩了两万人用的了。庞涓这才放了心,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十万大军到了魏国,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他吩咐魏军没日没夜地按着齐国军队走过的路线追上去。

一直追到马陵(今河北大名县东南),正是天快黑的时候。马陵道十分狭窄,路旁边都是障碍物。庞涓恨不得一步赶上齐国的军队,就吩咐大军摸黑往前赶去。忽然前面的兵士回来报告说:“前面的路给木头堵住啦!”

庞涓上前一看,果然见道旁的树全砍倒了,只留下一棵最大的没砍,细细瞧去,那棵树的一面还刮去了树皮,露出一条树瓤来,上面影影绰绰还写着几个大字,因为天色昏暗,看不清楚,庞涓叫兵士拿火来照。有几个兵士点起火把来,趁着火光一瞧,那树瓤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大吃一惊,连忙吩咐将士撤退,可是已经晚了。四周不知道有多少箭,像飞蝗似的冲魏军射来。一时间,马陵道两旁杀声震天,到处是齐国的兵士。

原来这是孙膑设下的计策,他故意天天减少炉灶的数目,引诱庞涓追上来。他算准魏兵在这时辰到达马陵,预先埋伏着一批弓箭手,吩咐他们只等树下有火光,就一齐放箭。庞涓走投无路,只得拔剑自杀。

齐军乘胜大破魏军,把魏国的太子申也俘虏了。

打这以后,孙膑的名气传遍了各诸侯国。他写的《孙膑兵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蔺相如智保“和氏璧”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赵国收藏的那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

赵惠文王就跟大臣们商量,要不要答应。要想答应,但怕上秦国的当,丢了和氏璧,拿不到城;要不答应,又怕得罪秦国。议论了半天,还不能决定该怎么办。

当时有人推荐蔺(lìn)相如,说他是个挺有见识的人。

赵惠文王就把蔺相如召来,要他出个主意。

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答应不行。”

赵惠文王说:“要是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国取了璧,不给城,怎么办呢?”

蔺相如说:“秦国拿出十五座城来换一块璧玉,这个价值是够高的了。要是赵国不答应,错在赵国。大王把和氏璧送了去,要是秦国不交出城来,那么错在秦国。宁可答应,叫秦国担这个错儿。”

赵惠文王说:“那么就请先生上秦国去一趟吧。可是万一秦国不守信用,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秦国交了城,我就把和氏璧留在秦国;要不然,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带回赵国。”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咸阳。秦昭襄王得意地在朝堂里接见他,蔺相如把和氏璧献上去。

秦昭襄王接过璧,看了看,挺高兴。他把璧递给美人和左右侍臣,让大伙儿传着看。大臣们都向秦昭襄王庆贺。

蔺相如站在朝堂上等了老半天,也不见秦王提换城的事。他知道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拿城来换璧。可是璧已落到别人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

他急中生智,上前对秦昭襄王说:“这块璧虽说挺名贵,可是也有点小毛病,不容易瞧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

秦昭襄王信以为真,就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一拿到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宫殿上的一根大柱子,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说:“大王派使者到赵国来,说是情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璧。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璧送来,可是,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璧在这柱子上一同砸碎!”

说着,他真的拿着和氏璧,对着柱子做出要砸的样子。

秦昭襄王怕他真的砸坏了璧,连忙向他赔不是,说:“先生别误会,我哪儿能说了不算呢?”

然后他就命令大臣拿上地图来,并且把准备换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想,可别再上他的当,就说:“赵王送璧到秦国来之前,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堂上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大王如果诚意换璧,也应当斋戒五天,然后再举行一个接受璧的仪式,我才敢把璧奉上。”

秦昭襄王想,反正你也跑不了,就说:“好,就这么办吧。”

他吩咐人把蔺相如送到客馆去歇息。

蔺相如回到客馆,叫一个随从的人打扮成买卖人的模样,把璧贴身藏着,偷偷地从小道跑回赵国去了。

过了五天,秦昭襄王召集大臣们和别国在咸阳的使臣,在朝堂举行接受和氏璧的仪式,叫蔺相如上朝。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襄王行了礼。

秦昭襄王说:“我已经斋戒五天,现在你把璧拿出来吧。”

蔺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义的。我怕受欺骗,丢了璧,对不起赵王,所以把璧送回赵国去了。请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昭襄王听到这里,大发雷霆。说:“是你欺骗了我,还是我欺骗了你?”

蔺相如镇静地说:“请大王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绝没有弱国欺压强国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块璧的话,请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打发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璧。赵国得到了十五座城以后,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

秦昭襄王听蔺相如说得振振有辞,不好翻脸,只得说:“一块璧不过是一块璧,不应该为这件事伤了两家的和气。”

结果,还是让蔺相如回赵国去了。

蔺相如回到赵国,赵惠文王认为他完成了使命,就提拔他为上大夫。秦昭襄王本来也不存心想用十五座城去换和氏璧,不过想借这件事试探一下赵国的态度和力量。蔺相如完璧归赵后,他也没再提交换的事。

范雎秦国出奇谋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还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国从楚国和魏国却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时候,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ráng)侯魏冉手里。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齐国。

正在这时候,秦昭襄王接到一封信,落名叫张禄,说有要紧的事求见。张禄原是魏国人,原名叫范雎(雎音jū,一作范睢,音suī),本来是魏国大夫须贾( gǔ)的门客。有一回,须贾带着范雎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范雎挺有才干,背地里打发人去见范雎,送给他一份厚礼,范雎坚决推辞了。

就为了这件事,须贾怀疑他私通齐国。回到魏国以后,向相国魏齐告发。魏齐将范雎严刑拷问,打得他几乎断了气,肋骨被打折,门牙也打掉了两颗。最后,魏齐叫人用破席把他裹起来,扔在厕所里。

天黑下来,范雎才从昏迷中醒过来,只见一个兵士守着他,范雎恳求他帮助。那个守兵偷偷地放走了他,却向魏齐回报,说范雎已经死了。

为了怕魏齐追捕,范雎更名换姓,自称张禄。

那时候,正好秦国有个使者到魏国去,范雎偷偷地去见使者,使者就把他带到秦国。范雎到了秦国,给秦昭襄王上了道奏章,秦昭襄王约定日子,在离宫接见他。

到那天,范雎上离宫去,在宫内的半道上,碰见秦昭襄王坐着车子来了。范雎故意装作不知道是秦王,也不躲避。

秦王的侍从大声吆喝:“大王来了。”

范雎冷淡地说:“什么,秦国还有大王吗?”

正在争吵的时候,秦昭襄王到了,只听见范雎还在那儿嘟囔:“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哪儿有什么大王?”

这句话正说到秦王的心坎上。他急忙把范雎请到离宫,命令左右退出,单独接见范雎。秦昭襄王说:“我诚恳地请先生指教。不管牵涉到谁,上至太后,下至朝廷百官,先生只管直说。”

范雎就议论开了。他说:“秦国土地广大,士卒勇猛,要统治诸侯,本来是很容易办到的事,可是十五年来没有什么成就。这不能不说相国(指穰侯)对秦国没有忠心办事,大王也有失策的地方。”

秦昭襄王说:“你说我失策在什么地方?”

范雎说:“齐国离秦国很远,中间还隔着韩国和魏国。大王要出兵打齐国,就算一帆风顺把齐国打败了,大王也没法把齐国和秦国连接起来。我替大王着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远交近攻。对离我们远的齐国要暂时稳住,先把一些临近的国家攻下来。这样就能够扩大秦国的地盘。打下一寸就是一寸,打下一尺就是一尺。把韩、魏两国先兼并了,齐国也就保不住了。”

秦昭襄王点头称是,说:“秦国要真能打下六国,统一中原,全靠先生远交近攻的计策了。”

当下,秦昭襄王就拜范雎为客卿,并且按照他的计策,把韩国、魏国作为主要的进攻目标。

过了几年,秦昭襄王把相国穰侯撤了职,又不让太后参预朝政,正式拜范雎为丞相。

魏王受到秦国的威胁,十分惊慌。相国魏齐听说秦国的丞相是魏国人,就打发须贾到秦国去求和。

范雎听到须贾到了秦国,换了一身破旧衣服,到客馆里去见他。

须贾一见范雎还活着,吓了一大跳,说:“你现在在干什么?”

范雎说:“我就在这儿给人家当个使唤人。”

须贾见他身上穿得单薄,冻得打哆嗦,就拿出一件茧绸大褂来,送给范雎,并且留住他一起吃饭。

须贾说:“听说秦王非常重用丞相张禄。我很想见见他,不知有没有人能够给我引见?”

范雎说:“我的主人倒跟丞相相识。大夫要见丞相,我就伺候你去见他吧。”

范雎陪须贾到了相府门口,对须贾说:“大夫等一会儿,我去通报一下。”

范雎进去不久,里面传出命令:丞相升堂,叫须贾进去。须贾问守门的侍者说:“刚才同我一块儿来的范叔,怎么还不出来?”

守门的说:“哪儿来的范叔,刚才进去的不就是咱们的丞相吗?”须贾这才知道丞相张禄就是范雎,吓得一身冷汗。他进去后,跪在地上爬到范雎面前,连连磕头,说:“我须贾瞎了眼睛,得罪了丞相,请丞相把我治罪吧。”

范雎把须贾狠狠地数落了一顿,接着说:“你今天见了我,给我这件绸袍子,总算还有点人味儿。看在这个份上,我饶了你的命。”接着,他又叫须贾捎信给魏王,要魏王杀了魏齐,才允许魏国割地求和。

须贾回到魏国,把范雎的话回报了魏王。魏王情愿割地求和。魏齐走投无路,只好自杀。

魏国求和,秦国就按照范雎远交近攻的计策,先向韩国进攻。

李斯谏阻逐客令

话说吕不韦组织门客编了一部《吕氏春秋》,并宣称谁能对这部书提出意见,不论添个字或者删掉个字,就赏金千两。这样一来,他的名气就更响了。秦王政年纪渐渐大起来,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宫里发生一起叛乱,牵连到吕不韦。秦王政觉得留着吕不韦碍事,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又发现吕不韦势力不小,就逼他自杀。

吕不韦一倒台,秦国一些贵族、大臣就议论起来,说列国的人跑到秦国来,都是为他们本国打算,有的说不定是来当间谍的。他们请秦王政把客卿统统撵出秦国。

秦王政接受这个意见,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开秦国。有个楚国来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学派代表荀况的学生。他来到秦国,被吕不韦留下来当了客卿。这一回,李斯也挨到被驱逐的份儿,心里挺不服气。离开咸阳的时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给秦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