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热点·2015(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07:49:47

点击下载

作者: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理论热点·2015

理论热点·2015试读:

编写说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描绘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新蓝图。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我省在贯彻落实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方面,也进行了积极而大胆的探索,推出了许多重大举措。为了帮助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更好地理解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了解我省贯彻落实的具体思路,我们组织理论工作者编写了这本《理论热点·2015》。

编写过程中,力求结合河北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解读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分析我国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回答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共河北省委讲师团2015年8月1治国理政新方略——准确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强调“四个全面”协调推进,这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在2015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习中、在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强调,使“四个全面”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提法”。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这深刻表明我们党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自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正是中国“发展起来以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然选择的治国理政新方略。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每一个方面,都有着明确而丰富的内容。(一)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一目标,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着眼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战略性、指导性。

1.经济建设是根本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政治建设是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3.文化建设是灵魂

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涉及的是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软实力的内在统一关系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这一论述,以“灵魂”的重要定位,凸显了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导向和引领作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4.社会建设是条件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建设和民生方面,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5.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生态文明方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综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全面”就在于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内在有机的整体。(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作出重要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提出的“六个紧紧围绕”,全面勾画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党的建设制度上的改革方向,这是决定我们党正确把握未来中国改革方向的总的路线图,它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二是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三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是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五是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六是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三)关于全面依法治国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这是一个执政党在对现实准确把握、对自身深刻认知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关于全面从严治党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要求,并对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了部署。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必然结果。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八项规定为起点,以作风建设作为突破,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反腐倡廉为抓手,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时间节点

从时间节点来看,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重申这一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将“建设”改成“建成”,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习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起草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2014年11月,习总书记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四个全面”协调推进,这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意义深邃。(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实背景

站在比前人更高的新起点,当今中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也不比不发展时少。“四个全面”顺势提出,从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的高度,廓清了治国理政的全貌,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拎起了中国发展的总纲,确立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主要矛盾、重点领域、主攻方向。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在本质上是发展的问题,新常态下,发展的主要内涵是提质增效、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达到总体小康的目标之后,中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从“奔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描绘出全面小康社会的清晰图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与“大家好,民族好,国家才会好”相互激荡,从最贴近民心的角度激发起全面小康的无尽动力。

第二,要解决“发展起来以后”阶段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抓紧推进全面改革,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设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三,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第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从严治党始终是我们党的自身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党90多年历史上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坚持“八项规定”、反对“四风”、高压反腐、教育实践活动这些经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成熟。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提出的重大意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立足中国实际,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们在今天复杂局面下治好国、理好政,制定了一个引领各项工作顺利前进的战略布局,对于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应对新常态下的新挑战,具有重要意义。(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中央从“摸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从单兵突进到全面统筹,从“四个现代化”到“第五个现代化”和“五位一体”……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沿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思想脉络,我们党对民族复兴道路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认识不断深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过程中,一方面深刻总结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一方面认真应对今天面对的挑战考验,集中回答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怎样治理国家这一根本性问题。特别是,“四个全面”抓住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治国理政的目标、动力、保障、领导这四根支柱,形成了治国理政的科学思路和基本框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它必将在指导实践中接受检验,根据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丰富完善。(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全部历史的科学总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政治宣言。怎样继续写好这篇大文章、开辟其新境界?显而易见,这篇大文章的主题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续写和开辟的重点是“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凝结着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体现着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对“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的正确认识。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这里面我们还需要做非常多的探索工作与奋进工作。而“四个全面”的提出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求。“四个全面”的关键就在于坚持中国道路、增创中国优势。这一战略布局,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统一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就任总书记之后第一次公开露面的中外记者会上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2014年2月7日,他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专访的时候还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由此,可以看出,他一直在思考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分析下面表格:2015年全国两会前夕有关网民关注话题投票调查数据表

这个调查表反映了人民群众最关注的一些问题都是“四个全面”大局中的问题,最终要靠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解决。所以,“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人民群众的阶层结构、交往交流方式、价值观念出现新变化,由此带来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了从一致到多样的变化,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接纽带发生了从政治整合到社会整合的变化,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渠道发生了从刚性到弹性的变化,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作用机制发生了从单向到互动的变化。这些新变化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新要求:一是人民群众既要生存,又要发展;二是人民群众既要表达,又要参与;三是人民群众既要权益,又要权利;四是人民群众既要温饱,又要环保。也就恰恰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全面深化改革,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提供条件;全面依法治国,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保证和依靠。从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的角度看,“四个全面”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四、“四个全面”之间的逻辑关系

习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对“四个全面”做了简明而透彻的分析。“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由此可以看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目标与举措的辩证统一,全局与重点的有机结合,“四个全面”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

刘云山同志在2015年3月7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安徽团审议时指出,如果把中国比作一列正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发的列车,那么改革就是发动机,法治就是稳定器,党的领导就是火车头。“四个全面”是一个大系统,每一个“全面”又是一个小系统,每个系统又都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相互渗透和关联的统一有机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新常态下,要高度重视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着眼于经济、社会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一个目标、三大战略举措,用个形象的说法,就好比是“三足鼎立”,上面架起了目标,“一体三足”构建起了中国未来美好的蓝图。

——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既是驱动力,又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又是精神状态。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是贯穿始终的主题,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历史实践。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齐头并进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也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只有把全面深化改革放在“四个全面”中去定位,放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中去把握,才能深刻理解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统筹推进各个领域新一轮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举措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共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基本动力、基本支撑、基本保障。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因此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改革成果要用法治巩固,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才能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是辩证统一的;在党中央把法治确定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和要求党员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这一背景下,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更好发挥作用,为前三个“全面”提供坚强保证。五、如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解放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客观实际。既要看到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也要看到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各种难题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就要求,根据各地情况不同,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既要有全局意识,明确自己在全国一盘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发展需要以及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统筹协调,坚持全面贯彻落实

统筹协调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都离不开全面依法治国,同时又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而全面从严治党,则可以使我们党始终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始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显然,只有始终坚持这样的统筹协调推进,才能把“四个全面”贯彻得更加自觉、落实得更加到位。(三)树立问题意识,主动适应新常态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时,我们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遇到许多挑战和机遇,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我们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适应新常态。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四个全面”就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推进“四个全面”要求树立问题意识,抓住关键问题深入研究思考,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在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因此,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把握规律、富于创造、增强主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宏伟目标。(郑英霞)2换挡升级优化——如何准确理解经济发展新常态

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转折性变化。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现实。告别了30多年的高歌猛进,我国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进入了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一、什么是经济新常态

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中央领导人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在把“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关键词提出6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9日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包括130多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在内的世界工商领袖们,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键点。他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由此可见,新常态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从速度层面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从结构层面看,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将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从动力层面看,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风险层面看,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将显性化。二、正确认识新常态

对经济新常态的判断和理解,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和基调,关系我国经济当前发展和未来走势。因此,形成对新常态的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十分必要。要正确认识到新常态的形成原因和必然性,同时也要避免陷入对新常态的理解误区。(一)正确认识“经济新常态”的由来

从经济发展规律角度认识“新常态”,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经济学概念——潜在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是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和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经济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是理想状态下的增长率,GDP增速往往围绕潜在增长率合理波动。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将成必然趋势。这是因为,潜在增长率主要由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决定。从劳动投入看,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全社会劳动投入增长将逐步放缓。从资本投入看,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另一面是被抚养人口增加,抚养支出上升,过去我国人口负担轻,可以维持高储蓄率,从而带来高投资,今后随着储蓄率的下降,可用于投资的资本增长也将放缓。此外,代表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也难以大幅提高。潜在增长率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更何况,当一个经济体成长起来后,总量和基数变大,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绝对值要比过去大很多,所以维持“永动机”式的长期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

世界上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因为各方面都要发展,且基数较小,所以发展速度都相对较快;而发达国家,因为各方面的发展都相对成熟,因而进入了发展的常态期,所以增长速度都不可能很高。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新常态同发达国家不同,我们的新常态就速度而言要比前30年有所放慢,但因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我们应该而且还会有较高的发展速度。(二)避免陷入“经济新常态”的认识误区

面对经济新常态,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内涵,切忌表面化、简单化、片面化。从当前一些地方出现的情况看,应弄清新常态下的“四个不等式”。

新常态下不再盲目追求高速度,不等于不要增长。毋庸讳言,新常态要求我们改变一味追求GDP增速的思维定势,摆脱单纯求规模、重速度、拼资源的路径依赖,但决不能把新常态仅仅看作速度状态,简单地理解为经济下行。新常态是包括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结构等在内的深刻转变,其目标是要使经济既保持中高速增长、又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新常态下,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根本要靠发展,而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努力保持调结构与稳增长之间的平衡,在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前提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常态下强调动力转换,不等于投资不重要了。新常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调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由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出口转向更多依靠扩大消费和创新驱动。由此,一些人便以为投资不再重要了。这是一种误解。必须明确,投资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仍然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一方面,将一定时期的劳动剩余储蓄起来(而不是完全消费掉)并用于投资,不仅能够直接增加未来的消费,而且为未来扩大消费和消费升级奠定物质和技术基础,如加大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为未来消费增长和升级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有赖于技术的进步,而技术进步是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作为支撑的。由此可见,新常态下,“投资”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

新常态下面对的难题和挑战增多,不等于缺少机遇。进入新常态,我们面对大量过去不曾遇到过的难题和来自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但同时应看到,新常态也带来了一系列新机遇。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作了深刻分析,对新常态作了系统而精辟的论述,每个方面都既有问题挑战又充满机遇。因此,面对新常态,一定要有辩证思维和全面认识,既看到挑战,克服盲目性,增强忧患意识;又看到机遇,克服悲观情绪,坚定必胜信心。在积极应对挑战的同时,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机遇,主动地把握和用好机遇,在抢抓机遇中把我们的优势和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新常态下不再以GDP论英雄,不等于干部肩上的担子轻了。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做经济工作的难度比过去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各级干部肩上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这是因为,新常态是整个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不但要保持中高速增长,而且要迈向中高端水平。这是一场全面深刻的变革,是一个剧烈阵痛、爬坡过坎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达到目标。这就要求各级干部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唯有如此,才能为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三、积极适应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新在新压力、新速度、新结构、新动力、新政策,在这种形势下,心态、思路和政策都要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一)心态要适应

一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心态要适应。适应新常态,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的发展思路、发展理念必须进行重大转变。当前,许多地方干部仍然没有从过去的惯性思维和发展思路中转变过来,干部考核的指挥棒不再唯GDP了,有的领导干部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有的担心犯错,不敢涉险滩、啃硬骨头,绕着问题走;有的依然倾心于“大投资=大发展”的“一招鲜”;有的一看到经济数据下滑,就又回到过去发展经济的老路上去了,等等。凡此种种,都是心态上未能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外在表现。

二是新闻媒体和民众要适应。新闻媒介长时间关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报道,使新闻媒体和普通民众形成了思维上、认识上的惯性,他们有一种良好的愿望,希望中国能够尽快地增长,早日实现赶超,让民众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一旦经济速度明显下滑,心理上难以适应,认为会影响到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顾环境、条件变化,新闻媒体和民众一味期盼经济快速增长,并无意之中对政府施压,是不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为此,新闻媒体和普通民众也需调整心态,积极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

三是外国投资者要适应。在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不甚乐观的大环境下,许多国家的决策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较为看好,心理上对中国经济的“期望值”很高。一旦接下来几年,经济不能回到原有的高速增长轨道,必然会影响到国外投资者、外国政府对中国经济的预期,从而引起外资的波动。改变这一状况,就要让他们清晰地了解,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调,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质增效,从而促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结果,恰恰是为了更加科学持续地增长。(二)思路要适应

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我们必须要明确思路,主动适应。一是决心要坚定。经济换挡升级,结构调整,阵痛期不可避免,由于淘汰落后产能,新举措见效需要有一个过程,经济下滑,是一种自然过程,不能因此而动摇调整的决心。二是要看到结构调整的新机遇,加快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常态是挑战,也是机遇。发展的瓶颈,就是新增长点的突破口。要善于在困难中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在新增长点的崛起中,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三)政策要适应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走向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政策能否积极跟进、适应至关重要,它是我们避免重回片面追求高速度的老路和避免增速急速下滑,从而实现向新常态过渡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要做到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简政放权,要松绑支持,不要去干预;凡属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应当主动补位,该管的要坚决管,管到位,管出水平,避免出问题。四、积极引领新常态

面对大势,可顺不可逆;面对机遇,可用不可废。怎样推动中国经济爬坡过坎,是一场新的考试,考验驾驭市场经济的智慧,检验掌控复杂局面的本领。新常态需要适应,更需要引领。(一)引领新增长,把握消费趋势、衡定投资方向、培育出口优势新常态语境下的稳增长绝不是对过去单纯追求增速的重复,要适时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由模仿型排浪式转向个性化多样化。一方面,要从供给端发力,培育消费新热点,大力培育移动互联网、健康养老、节能环保等新兴消费业态和模式。另一方面,要从需求端施策,以改革促消费,扩大消费政策要从直接刺激政策转向以完善消费环境为主的间接刺激政策,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

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瞄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要创新投资工作方式方法,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推动投资由规模性增长向质量型转变,要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力发展高端创新型产业,不断加大云计算大数据产业、3D打印、机器人产业、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的研发投入。

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要加快改善投资环境,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和速度。同时,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提高对外投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技术含量、进行品牌战略、搭建服务网络等,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二)引领新市场,机制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是以体制机制的调整为着力点,具体路径是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

机制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所谓“活”,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各地要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研究开发、风险承担、应用受益的主角;加强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公平竞争的创新制度设计;深化企业技术改造,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

创新要实,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有序转移,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避免产业在空间上的简单平移;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为重点,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使之成为撬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颠覆性力量;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工业设计、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

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培育新增长点创造更加宽松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三)引领新改革,开列清单、备好工具、转化成果“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改革举措上,要以关联性强、串联面广的“穿针引线式举措”为抓手,寻求以点带面的“势如劈竹效果”,使改革新红利更多转化为发展新动力。

狠抓改革攻坚,备好工具箱、搭建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备好用好政策工具箱,务实推进各种清单、审批通用目录的制定,创新经济形势分析机制,强化经济运行预测监测和政策预研储备,同时要搞好工作布局,设计好平台、路径、抓手,确保战略、规划、政策落实到位,特别是要以转化为目标,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强化议题的谋划塑造设置。

狠抓改革攻坚,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已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势,但从地方情况看,进展参差不齐、力度强弱不一,区域间落差很大,尤其是在顶层设计和基层的良性互动方面问题尤为突出。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张艳)3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三农”工作新目标助推农业现代化

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显示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持续而高度的重视。

当前,我国正处在四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冲刺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缺了农村这一头;四化建设,必须补齐农业这一短板。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确立了“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目标,指明了新常态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向,奋力吹响了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号角。一图读懂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新华社王宇许晟编制)一图读懂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新华社 王宇 许晟 编制)一、农业如何强起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耕子孙田种当季粮”的旧有发展模式严重透支地力和产能,已走到尽头。日益稀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不具竞争力的价格,正对农业生产高投入高产出的旧有发展模式亮起“红灯”,不少农民感慨“地越种越硬、越种越薄,肥越施越多、成本越涨越高”,农业高消耗和高污染浪费了资源,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发展如何可持续,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生产已经过关,粮食安全的弦一刻也不能松。稳住粮食生产,关键是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首先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统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力保耕地不减少、力争地力有提高。还要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做好节水优先大文章,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最终要靠科技,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市场需求是“导航仪”,资源禀赋是“定位器”。要更好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更好地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有限的农业资源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开辟优化农业结构新途径,要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对重点保什么、放什么,保多少、放多少,进行系统谋划,做到心中有数。要加快发展草牧业,促进粮、经、饲三元结构协调发展。要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如何破解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倒挂的“双重挤压”,如何突破农业资源要素的弦绷得越来越紧、生态环境承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的“双重约束”,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过去,我们为了“吃饱饭”,过度开发农业资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欠下了生态账、环境账,以后不仅要杜绝再欠新账,还要逐步还上旧账。该退耕的要退耕,该生态修复的要修复,该治理的要抓紧治理。需要明确的是,优化农业结构也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好,绝不意味着放松粮食生产,绝不能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关键是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激发科研和技术推广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要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要加强对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和粮食绿色增产模式等领域的科技攻关。要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职业院校、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二、农民如何富起来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实现“十一连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然而,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占农民收入大头的打工收入,其增长前景不容乐观;而在家庭经营性收入方面,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双碰头”,农民的种田收入增长空间进一步缩窄。新常态下如何让农民持续增收,无疑成为“三农”工作的一大新挑战。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农业是农民的营生之本,也是增收之道。让农民务农增收,首先要做好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这篇文章。要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向市场紧缺产品调,向优质特色产品调,向开发农业多种资源、多种功能调,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要围绕节本增效,着力完善周到便利、优质实惠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社会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全过程,让农民不为“耕种耙收”作难,不为买难卖难犯愁,不为务农成本高、风险大担忧。

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以一产为基础,整合二产、三产,“一二三”产业齐步走,推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村观光体验融合发展,实现多重复合效益。顺应农产品消费方式和营销模式新变化,加快发展适应多样化需求的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让农民更充分地分享农产品加工增效、营销增效的好处。当前,生态养生、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等需求正处在井喷式增长阶段,要把握住这个巨大商机,改善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落实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把乡村旅游打造成惠农富农的新兴产业。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一招,要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开发利用好农村闲置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农民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大头,要千方百计稳住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的势头。优化农民外出务工环境,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和工资及时足额支付,落实农民工及其家属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让农民工切实感受到关爱善待、社会公平。围绕提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广泛开展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他们外出务工和就近创业创造好的素质条件。农民工返乡创业一举多得,要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帮助他们解决创业难题、降低创业成本,使之成为带动农民就近就业、繁荣乡村的重要力量。

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近年来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好局面,是与各级政府持续增加“三农”投入分不开的。财政增收形势再困难,也要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切实增加总量、优化结构、转换机制、加强管理,把钱花到刀刃上。要保持农业补贴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切实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补贴的导向性和效能,着重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落实重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搞好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健全储备吞吐调节机制,防止谷贱伤农。

特别指出的是,决不能让农村贫困人口掉队。要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推进精准扶贫,采取针对性强的“滴灌式”扶贫措施,扶真贫,真扶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加快改善贫困人口发展环境。抓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夯实脱贫致富的产业基础。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力度,编织兜住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安全网。三、农村如何美起来

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近十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比起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的发展依然滞后,其中最直观的体现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城乡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大,人居环境还需要大力改善,特别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滞后、亟待提升。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坚定不移地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建设和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安排,出台了一系列进一步消除盲点、扩大覆盖、提升水平和促进并轨的政策举措。同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用财政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引导和鼓励各类组织参与农村各项事业,形成新农村建设多方参与、共同获益的生动局面。

干净的生活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是农民群众的热切期待。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搞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以垃圾专项整治、污水处理和改厕为重点,改变一些村庄存在的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堆的状况。有序推进村庄整治,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切实防止违背农民意愿大规模撤并村庄、大拆大建,不能逼农民上楼、盲目搞集中居住。村庄整治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不能弄得乡村不像乡村、城市不像城市,不伦不类、不土不洋,这种既劳民伤财、又给农民生产生活平添新烦恼的事,很不划算,更不应该。

如果说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体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的变化,一定意义上可以把它比喻为“面子”的话,那么,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则更多体现的是内在的、精神层面的变化,也可以说是“里子”。新农村建设,“面子”和“里子”一个不能少。乡风文明,是建设“人的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针对农村特点,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凝聚起建设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要通过好人好事,展示善行义举,在农民群众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评选身边好人和寻找最美人物活动,发挥示范和感召作用,引导见贤思齐、见德思义,凝聚起积极向上、崇善爱美的强大正能量。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通过乡贤文化这个联系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引领道德风尚,传承乡村文明。

当前,河北全省上下都在大力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这项行动以提高农民的幸福感为出发点,针对当前广大农村环境脏乱差、村庄布局零乱、基础设施不配套等突出问题,该行动重点是抓好民居改造、道路硬化、垃圾处理、饮水安全、标语广告整治等15项工作。行动开始以来,凝聚了社会各界高度共识,彻底消灭了“连茅圈”,推广了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样式,开始了由点到面推进,探索了新的机制,找到了新的路子,使河北省农村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赞誉。农村面貌的改造提升,必须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努力把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四、怎样深化农村改革,为强富美增添动力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特别是随着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趋势明显,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严峻地摆在面前。同时,农村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长期被禁锢,产权归属不清晰,如何“唤醒”农村大量“沉睡的资产”,已成“三农”发展的一大挑战。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破解“谁来种地”难题的现实选择,也是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既要从当地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实际状况出发,更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大跃进”,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挥。必须切实保护农户承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