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世界现代史(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07:21:16

点击下载

作者:林之满,萧枫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日新月异的世界现代史(下)

日新月异的世界现代史(下)试读:

编写说明

历史对于整个人类,就像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因此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

为了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光辉灿烂,感悟世界各民族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我们组织数十位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推出了这一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丰富精彩的图片鉴赏于一体的100卷本《话说世界》系列丛书。每一卷都系统而深入地展示人类文化的一个方面,100卷本又在总体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把世界历史从单纯的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框架中释放出来,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涵盖历史、政治、军事、文化、艺术、民俗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重新演绎世界五千年辉煌历史文化,给读者尽可能丰富的知识看点。《话说世界》丛书是一幅历史长卷,共分50卷100分册,具体内容如下:

第1卷 源远流长的世界古代史(上、下册);

第2卷 流光溢彩的世界古典史(上、下册);

第3卷 辉煌灿烂的世界中古史(上、下册);

第4卷 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上、下册);

第5卷 日新月异的世界现代史(上、下册);

第6卷 震惊中外的历史大事件(上、下册);

第7卷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上、下册);

第8卷 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上、下册);

第9卷 浑厚深沉的古印度文明(上、下册);

第10卷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上、下册);

第11卷 包罗万象的古罗马文明(上、下册);

第12卷 夕阳辉映的拜占庭文明(上、下册);

第13卷 传宗布教的的阿拉伯文明(上、下册);

第14卷 血泪交织的希伯莱文明(上、下册);

第15卷 光耀美洲的的印第安文明(上、下册);

第16卷 璀璨夺目的世界文学(上、下册);

第17卷 响彻天籁的世界音乐(上、下册);

第18卷 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上、下册);

第19卷 妙笔生花的世界绘画(上、下册);

第20卷 凝固不朽的世界雕塑(上、下册);

第21卷 摇曳多姿的世界舞蹈(上、下册);

第22卷 低吟浅唱的世界戏剧(上、下册);

第23卷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上、下册);

第24卷 卓尔不群的世界思想(上、下册);

第25卷 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上、下册);

第26卷 创造生活的科技文明(上、下册);

第27卷 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上、下册);

第28卷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上、下册);

第29卷 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上、下册);

第30卷 神圣辉煌的著名宫殿(上、下册);

第31卷 独领风骚的工艺美术(上、下册);

第32卷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上、下册);

第33卷 光怪陆离的世界民俗(上、下册);

第34卷 狂放粗犷的原始艺术(上、下册);

第35卷 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上、下册);

第36卷 口耳相传的艺术典故(上、下册);

第37卷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上、下册);

第38卷 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上、下册);

第39卷 划破时代的世界变革(上、下册);

第40卷 改变时局的世界会议(上、下册);

第41卷 云诡波谲的世界外交(上、下册);

第42卷 惊心动魄的世界战争(上、下册);

第43卷 同遵共守的世界条约(上、下册);

第44卷 耸人听闻的世界灾害(上、下册);

第45卷 犀利雄辩的世界演说(上、下册);

第46卷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上、下册);

第47卷 独具特色的欧美奇迹(上、下册);

第48卷 轰动全球的影坛佳作(上、下册);

第49卷 视角独到的世界摄影(上、下册);

第50卷 扑朔迷离的世界之谜(上、下册)。《话说世界》希望通过一些通俗的语言和故事体裁,对世界历史做一个概述。它只讲其中最重要的事件、人物和对关键阶段的描述,而且选择了一种通俗的简明形式。其原因很简单,鼓励一个人充满兴趣地去阅读一本生动的书,比沉闷枯燥的文字吓跑一个读者,对文化的意义更大。这本书可以作为历史专著的补充读物。你可以用非常休闲的方式去阅读它,读读停停,我们相信在历史人文的浪漫风景中,你不会感到乏味。当然,本书也无意于去取代那些优秀的历史专著。如果你对某一个局部历史细节有特殊的兴趣,还可以参考详尽的其他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话说世界》不同于现存于世的多种版本的世界通史,其往往“为通而通”,结果常顾此失彼,挂一漏万;主干虽有,枝叶嫌乏。而《话说世界》则运用现代分类科学,在结构设计方面有总有分,有经有纬,条分缕析,纲举目张。《话说世界》重点选取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的若干话题,逐一论说。纵横全书,既能看到世界历史的大脉络、大走势,又能细察世界历史的每一个横断面,完整而丰满。《话说世界》用生动的文本和精美的插图,再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恢弘画卷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人类社会的世界史简明百科全书,串联起全部人类文化的瑰宝,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话说世界》丛书编委会2008年2月

华盛顿会议

《四国条约》和《五国海军协定》

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正式开幕,美国国务卿休斯被推选为大会主席。会议主要议题有二:一为限制军备问题,二为处理有关远东和太平洋问题。前者由美、英、日、法、意五大海军国组成的“裁减军备委员会”商讨,后者则由与会九国组成的“远东问题总委员会”合议。大会期间共有7次公开的全体会议,听取正式报告,批准各项决议。大会虽标榜废除秘密外交。实际上所有重大问题都先由英、美、日、法四国代表团团长会议决定,其中又主要受美国代表休斯、英国代表贝尔福和日本代表加藤操纵。会议共批准与通过了7项条约与13项议决案,其中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在10项以上。在所有条约中最重要的是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鉴订的《四国条约》、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五国鉴订的《五国海军协定》,以及同日由九国订立的《九国公约》。

要达成限制军备的协议并调整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的关系,首先必须解决英日同盟问题。拆散英日同盟,美国最为起劲。还在会议之前,美国就曾对英国打招呼说,英日同盟的缔结是以抗衡俄、德两国为目标的,既然来自两国的威胁已不复存在,美国认为没有理由继续保持同盟。20年代初,英国正遇到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麻烦,休斯借机对英施加压力,声称美国对爱尔兰独立是否予以承认,当视英、日关系而定。实际上是威逼英国放弃英日同盟。

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表示,“日本是英国的旧盟友,双方在20年的同盟中,甚有所益,当今美国与英国极为协和,我认为首先应该与美国增进友好的合作,其次也要维持对日本的亲善与合作”。英国决定以两全之策,即用英、美、日3国协定来取代英日同盟。1921年11月11日,英国代表团刚抵达华盛顿,贝尔福便就这个问题与休斯秘密会晤。12月1日,英、美、日三方再次密谈。贝尔福首先提出以英、美、日三国同盟来取代英日同盟的方案。由于这个方案不仅限于太平洋区域,还包括对华问题在内,并要求缔约国承担一定的军事义务,因而遭到美国反对。

美国表示不能承担军事义务,对华问题应另结国际公约来解决,还提议邀请法国参加,缔结四国条约。休斯后来谈到此举的目的时说:“法国的加入,将使盟约有四票而不是三票,因此没人能说英、日可联合起来反对我们。”

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协商,12月13日,美、英、日、法签订了《四国条约》,1922年2月6日又签补充条约。其主要内容为:缔约各国相互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如发生争端,则召开四国会议解决。一旦受到外部威胁,则四国协商采取行动。经商定,一俟缔约各国批准,英日同盟应予终止。条约有效期为10年。

对美国来说,拆散英日同盟的外交目标已达到,为了防止有承担军事义务之虞,1923年美国参议院在批准条约时仍保留声明:美国“不投入武装力量、不结盟、不承担参加任何防御的义务。”

英国也把条约的缔结看做是外交上的成功,认为条约有利于维护英国在太平洋区域的利益,既不失与日本修好,又改善了同美国的关系,一举而数得。

英日同盟的终结,对日本无疑是一大冲击,日本代表私下讽刺英国人说:“无论如何,你们给同盟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但在另一方面,日本也以英、美承认日本在太平洋区域的地位而自慰。外相内田康哉说:“四国条约是华盛顿会议的一大成功,日本的国际地位有加无己。”《四国条约》的签订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企图缓和矛盾,巩固现有秩序,以协同对付正在蓬勃兴起的远东与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需要。但帝国主义之间的妥协和联合是暂时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并未基本解决。

作为华盛顿会议主要议题之一的限制海军军备问题,始终是列强争吵不休的中心。在1921年11月12日第一次会议上,美国代表休斯提出一个方案,引起与会各国的震动,被称为休斯的“外交炸弹”。其要点为:“(1)各国放弃一切现有的和正在制订中的主力舰造舰方案;(2)各国废置一定数量的旧舰,以便进一步裁军;(3)有关各国的现有海军实力将一般地予以照顾;(4)以主力舰的吨位作为计算海军力量的尺度,同时容许按比例配备辅助舰只。”按照休斯的方案,五强拥有主力舰吨位的比例应是:英美各50万吨,日本30万吨,法意各17.5万吨;同时规定最大主力舰吨位不得超过3万5千吨。美国的目的首先是争夺“裁军”旗号,捞取政治资本;其次是先发制人,率先提出有利于确立美国优势地位的方案,迫使英、日按受其在军舰吨位比例上的领先地位。

英国虽在会前即曾通过海军大臣李氏,表示愿意放弃自1887年以来所奉行的“双强标准”,接受海军力量对等的原则,并愿与美国就此达成协议,但美国的突袭,仍为英国所始料不及。英国代表波蒂听到休斯要求英国停止建造4艘新式大型军舰时,竟为之晕厥。现实的经济实力对比,使英国意识到无力继续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只得退而接受力量对等原则。为了在欧洲保持优势,英国把眼睛盯在法国的陆军与潜艇上,提出对潜艇加以限制与裁减陆军的要求,以削弱法国在潜艇方面与英国相差无几的实力和赖以称霸欧洲大陆的陆军,遭到法国代表白里安的强烈反对。双方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几乎使会议陷入僵局。由于意、日的反对,英国才未如愿,潜艇与陆军问题不了了之。

法国最关心的是意大利与它在军舰吨位上的对等,认为法国与二等强国意大利平起平坐,意味着法国在地中海优势的削弱,所以它也对休斯方案提出异议,要求法、意之比应该“类似于美、日之比。”然而在整个会议期间,法国常遭英、美的排挤,孤掌难鸣,再则大战创伤未愈,最后只好接受休斯的方案。

日本明知经济状况不允许其进行更大规模的军备竞赛,但它仍拼命反对美国的方案,坚持提出10:10:7的比例。英美当然不愿让步。美国宣称,如果日本执意孤行,美国将以牙还牙,日本造1艘军舰,美国就造4艘。双方争持不下,于是日本提出以美英在太平洋海域中的某些岛屿不设海军基地与新的要塞为条件,换取对美国5:5:3方案的赞同。日本政府指令加藤对美国阐明日本的立场,即日本认为“关于设防工事问题,是整个海军军备协定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日本决心为此争论到底。”加藤还声言,军舰比例少于10:7,将引起日本公众舆论的反对。

经过激烈的争吵,日、美达成妥协,1922年2月6日《五国海军协定》签字,规定各国主力舰总吨位限额,英、美各为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为17.5万吨,即维持5:5:3:1.75:1.75之比例;同时还规定了一个为期十年的停止建造主力舰:“海军休息期”。此外,还就太平洋地区设防工事问题,作出若干规定:除夏威夷和新加坡之外,英、美不得在太平洋西部地区建设与加强海军基地,连关岛和菲律宾的防御工事均不得加强。日本亦不得在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等岛屿加强防御工事,但不包括日本本土。

所以从总体上看,日本虽在主力舰比例上逊于英美,但会前日本在小笠原群岛的设防工事已经竣工,五国协定对之并无影响,而对英美的限制却大得多。日本在太平洋海军基地的建设上显然占了便宜,实际上“更有利于日本海军对中国海岸的控制”。日本军方认为:维持太平洋防务现状的现定,使日本“赖以挽回颓势不少”,“得以弥补‘八八舰队’计划的财政破绽,太平洋上的势力得以保持平衡,为不幸中之大幸。”日本通过《五国协定》所占有的优势,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五国协定》是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议。它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某些方面的军备竞赛和冲突,但作用极为有限。随着科技的迅速进步,新式军备不断涌现,新的军事竞赛很快又在其他领域内开展起来,使这一条约随之失去了实际意义。《九国公约》和“门户开放”

华盛顿会议上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是商讨解决远东和太平洋问题,而中国问题无疑是这一议题的核心。中国希望能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到英、美的支持,从日本手中收回山东主权,并且能解决列强在华的一系列权益问题。然而,帝国主义列强却完全漠视了中国的愿望。

1921年11月15日深夜,也就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总委会第一次会议的前夜,中国代表团突然接到美国国务院的通知:中国代表团可在次日的会议上提交报告。在美国的授意下,中国代表匆匆起草了关于解决中国问题的十大原则,大旨为:尊重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赞成“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各国缔结有关中国及远东条约时须通知中国;废除过去中国给予各国在华的一切特权;撤消各国对华各种政治上、司法上、行政上的限制;现有的对华条约应有期限规定;凡涉及让与权的解释应有利于让与国;中国如不参战,应尊重中国的中立;订立解决远东与太平洋和平问题的条约;设一专门会议定期讨论远东与太平洋问题。

中国北洋政府提出的这十大原则,是十分空洞的,而且并未提出实施的具体要求,其中第二条“中国既极赞同所称开放门户主义,即与约各国一律享有工商业机会均等主义,故自愿承认该项主义,并实行于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特别迎合美国的心意。美国代表鲁特又把十大原则中稍有涉及具体的各条舍去,着重保留了维护现状与门户开放方面的内容,修正为四条,称之为“鲁特四原则”。其内容为:“(1)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以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2)给中国一个完全无阻碍的机会,使之能发展并维持一个强有力而巩固的政府;(3)运用各国的影响,以求切实建立和维持在全中国领土上的各国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4)不得利用中国的现状,以求获得特别权利,而致削弱其他国家的权利,并不得奖助有害他国安全的行动。其实质就是在尊重中国独立与领土完整的幌子下,维护机会均等和门户开放的主张。

鲁特的四原则在11月21日的会议上提出之后,日本代表曾问,“行政完整”的意义是什么?鲁特回答说,并不影响合法的特别利益。这就更进一步表明,所谓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行政完整,是受不平等条约的约束的。对此,日本代表表示满意。此后,美国代表休斯又向大会提出“关于中国门户开放案”,重申“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但当中国提出归还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关税自主、收回治外法权、收回外国租借地、撤退外国驻军等具体要求时,帝国主义列强或拒绝,或推诿拖延,或仅在十分次要的小问题上作点微不足道的让步。因此,中国的要求基本上未能实现。

1922年2月6日签订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共9条。鲁特四原则被列为第一条,构成了这一公约的核心。其他各条的主要内容是,保证第一条原则不受侵害,并规定为保证“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之实施,各缔约国不得“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获取有关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和“任何专利或优越权”。还就中国铁路运输的运费待遇,尊重中国战时保持中立及条约具体实施的技术性问题,达成协议。《九国公约》标榜: “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实际上无视中国在会议期间提出的上述具体要求。其主要之点在于确立了美国主张的“门户开放”、“利益均等”原则,为美国排挤英、日,加强对华扩张准备了有利条件,这是美国取得的重要成就。因此休斯心满意足地声称:“由于有了这个公约,‘门户开放’才在中国终于变成事实。”美国外交史家普拉特也承认,《九国公约》是“首次将美国对华关系的传统政策,以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

会议期间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插曲,是中、日关于山东问题的谈判。中国原先希望大会能直接解决山东问题,但日本坚决反对。而1914年英国与日本共同出兵,从德国手中夺取山东时,曾许诺将山东作为日本参加对德作战的酬报,所以仍然支持日本。美国虽表面上支持中国对山东的要求,但为了使日本承认“门户开放”政策和在海军军备问题上让步,又决定同意日本关于通过中、日谈判解决山东问题的要求。在英美的斡旋下,中日举行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谈判,英美并派观察员列席。

中、日会谈从1921年12月1日开始,到1922年2月4日结束,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两个月。在谈判中,双方争执最激烈的是胶济铁路问题。日本态度蛮横,坚持霸占一切有关铁路的权益。而中国代表则要求收回胶济铁路,并愿向日本给予补偿。日本拒绝了这一要求,使会谈陷入僵局。但由于中国人民要求归还山东权益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代表顾维钧等人据理力争,同时美国也对日本施加压力,最后日本不得不在山东问题上被迫后退。

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其附约》。条约规定:山东归还中国,但中国必须开放若干商埠口岸;胶济铁路路权归属中国,但中国要偿还日本5300万马克(合3200万银元)的铁路产值;在未偿清之前,车务长与会计长的职务仍由日本人担任。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与胶济铁路路权,是对《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规定的修正,也是中国在华盛顿会议期间所取得的一个外交成果,但实际上日本仍对山东保持了重大的控制权。

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它所建立的华盛顿体系补充了凡尔赛体系在东方的空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而成为一次大战后维系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基石。

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它既迫使英国承认了两国在海军军备上处于平等地位,又迫使日本接受了在中国问题上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从而使自己在华盛顿体系中处于优越地位。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从此进入了新的阶段。

华盛顿会议使日本独霸中国的狂妄野心受到压制,“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依然如故,中国革命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华盛顿会议暂时地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但缓和中又酝酿着新的冲突。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华盛顿体系,当然不会是巩固的,它必然逃不脱崩溃的命运。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区域的矛盾

巴黎和会之后,由于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也拒绝加入国际联盟,因此,战胜国企图通过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式建立战后全球新秩序的努力并未获得完全的成功。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益显尖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争霸形势与战前相比有了新的变化。战前主要是英、法、俄、德、日、美六国相互角逐,争斗的中心是宰割衰弱的中国。战后,德国败北,沙俄消亡,法国则忙于医治战争创伤和处理欧洲事务,于是在亚太地区的国际政治斗争舞台上便形成了英、美、日三国继续争夺中国和太平洋海上霸权的新局面。这种新的争霸格局有三条主线:第一,日本在该地区实力的明显增强以及它独占中国势头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英、美两国的极度不安。因此尽管它们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但都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野心。第二,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英、美、日三国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使远东形势格外紧张。第三,中华民族的觉醒以及巴黎和会期间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任意宰割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使列强极为惊恐。如何保持中国的贫弱状况,如何保护列强的在华既得权益,是它们必须处理的另一个问题,而且除非它们相互妥协,这个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战后,英、美、日三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某些与战前不同的重要变化。

英日关系逐渐从盟友走向了某种程度的对抗。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虽然在华拥有最大权益,但它的优势地位已受到其他列强的挑战。英国感到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保卫其远东帝国和在华权益,遂放弃“光辉孤立”的外交政策,于1902年与日本结成英日同盟,并在1905年和1911年两度续订,企图依靠日本替自己照看远东财产。然而日本却利用这一同盟,在战前和大战期间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在华利益。到大战结束时,日本对华出口已居各国之首,而英国则落后于美国屈居第三;在对华投资方面,双方已不相上下。这一切对英国造成了严重威胁。巴黎和会上日本对大战中获得的权益寸步不让,更加强了它在远东的经济及战略地位的优势。现在,当英国在欧洲的对手德国一败涂地之时,它昔日的盟友日本却准备把它赶出远东,英国再次面临如何保住远东帝国和在华权益问题。因此,无论英国对即将于1921年7月到期的英日同盟是否续订如何考虑,最重要的是它必须在远东寻找新的盟友。

对日本来说,由于持续了近二十年的英日同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好处,它自然希望维持该同盟,使其继续作为日本对外扩张的国际支柱。但是战后的形势表明,英日同盟是否续订,不仅取决于英国,更要看美国的态度如何,而美日关系的恶化最终将使日本的打算落空。

大战结束后,围绕对华关系,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与日本独霸中国政策之间的对立日益尖锐。巴黎和会期间日本在中国山东问题上取得的胜利是美国国会未能批准凡尔赛条约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与日本在大战中获得的其他战利品一起,彻底破坏了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战前均势。另外美国打算组织美、英、法、日四国银行团,利用美元的力量摧毁日本独占中国政策的努力也由于日本的实际抵制而受挫。于是美日两国相互视对方为自己争夺亚太地区霸权的主要障碍,都把对方看做是自己的假想敌国。

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帝国国防方针》中,便把美国列为仅次于俄国的第二号假想敌国。大战结束后,美国实际取代了俄国的位置。美国则早在1904年就开始考虑制定针对日本的作战计划;1913年军方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1919年巴黎和会之后,美国更对该计划给以最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的设防。此外,为了消除在未来的对日战争中英、日联合对抗美国的潜在危险,美国力图拆散英日同盟,而美英两国在遏制日本方面的日趋一致最终使美国达到了目的。

在战后争夺远东及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斗争中,美英两国既是对手,又是反对日本扩张的伙伴。尽管战后美国凭借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激烈地与英国争夺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并向英国自治领和南美洲渗透自己的势力,但美国深知,在亚太地区,在与其主要的敌人日本的争斗中需要英国的支持。英国作为最早侵华的国家,把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战前它凭借政治经济优势,消极对待美国的“门户开放”。但战后英国既无力阻止日本对中国的经济进攻和对英国势力范围的“侵犯”,也无法抵挡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渗透,加上它在财政上对美国的部分依赖,便调整了远东外交战略,逐渐转向支持“门户开放”政策,希望借助美国遏制日本,以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这不仅表现在1919年英国积极支持美国关于组织新的国际银行团的建议方面,更表现在英国被迫在战后的海军军备竞赛方面寻求与美国妥协。海军军备竞赛

海军历来是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和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工具,海军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争霸的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军军备竞赛随着德国海军的败亡和美国的崛起,已从英德两国在北海和大西洋地区的争夺转移到以英、美、日为主在太平洋地区的竞争。

英国在战后仍然保有最强的海军实力,能够在太平洋地区同美日进行较量。美国和日本都相互把对方看做是自己争夺远东及太平洋地区霸权的主要障碍。日本军部早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帝国国防方针》中,便把美国列为仅次于俄国的第二号假想敌国,在1923年修改方针时,则将头号假想敌国改为美国。而美国也很早就考虑制定针对日本的作战计划,1913年美国军方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在战略地位上,日本处于比美国更优越的地位。日本在台湾、琉球设有海军基地,在库页岛、千岛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设有据点。在辽阔的太平洋海域日本可以自如地调度自己的舰队。对美国来讲就非常困难。虽然美国于1920年已把它的舰队主力从大西洋调到太平洋,但直到1921年,美国国会才通过拨款筹建菲律宾和关岛的基地。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在西太平洋没有作战基地的情况下,要取得对日的海上优势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美国要疯狂地扩建海军。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开始向英国的传统地位挑战。威尔逊曾提出要建立一支最终能“与世界上任何国家所维持的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势均力敌”的海军,而英国决心要保持它的海军优势地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美国豪斯上校说:“英国宁愿耗尽它最后一个金币,也要保持对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优势。”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更加坚决地表示,“世界上无论什么东西,无论什么见解,无论什么论据和劝说,不管它们如何动听,都不应该使我们放弃我国赖以生存的海上霸权”。

1918年12月,威尔逊向国会提出拨款六亿美元以扩充海军的计划。英日两国对此极为不安。1919年4月,在巴黎和会之外展开了一场英美两国的谈判,被称为“巴黎的海战”。英国坚持要求美国放弃新的海军计划,并承认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是属于“特殊需要”,并以巴黎和谈的某些条款相要挟。威尔逊被迫答应了英国的要求。然而,仅过了几个月,到1919年7月,美国国会便批准了扩充海军的计划。要求在三年内建造军舰137艘,其中包括10艘主力舰,6艘巡洋舰和50艘驱逐舰。美国为了建造新舰到1921年底已经用去了1.87亿美元,要完全实现其扩建计划,估计还要再耗掉3亿多美元。按照这个计划,美国到1924年将拥有38艘主力舰,大大超过当时英国32艘的数字,将成为超过英国的世界第一海军强国。

英国长期以来实行“两强标准”(即英国海军实力必须等于其他两个海军最强国实力的总和)。它不甘示弱,于1921年通过决议,除已建造的10艘主力舰外,再增加4艘4万吨级的巨型战舰,此外还建造10艘巡洋舰和30多艘潜水艇。扩充海军军备的计划使英国的财政极为紧张,1919—1920年其海军开支比1913—1914年增加了三倍。

日本更是野心勃勃,在1917年通过了建造“八四舰队”的计划,到1920年7月,建造“八八舰队”的计划(即每八年更新一次,各拥有八艘主力舰的两支舰队)又获通过。依照此计划,到1928年,日本可增加八艘主力舰、八艘新式巡洋舰。为完成该计划,日本的海军拨款1921年度高达近5亿日元,比战前几乎增加五倍,约占其全部国家预算的1/3。

到1921年,英、美、日的海军力量对比以美国为基数10的话,其比例为13.5:10:4.9;其中主力舰(包括巡洋舰)的比例为13.9:10:6.8;如果把已经开工建造的那一部分计算在内,主力舰的比例则变为10.6:10:8.7。英国已经不占多少优势,特别是英国舰艇的老化程度高于美国。

帝国主义的军备竞赛是在极端矛盾中进行的,一方面力图通过大规模的造舰计划来实现争霸的野心;另一方面造舰的庞大支出又造成不胜负担的财政压力,军费的无限制的增加又会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因此,帝国主义在军备竞赛的同时,又提出举行限制军备的谈判,企图以此来限制对方,达成妥协,缓和军费支出造成的财政困乏。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加上美国力图通过外交途径来遏制日本势力的扩张,增强和巩固自己在远东和太平洋上的地位,美国遂于1921年7月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讨论限制海军军备和协调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早在1920年12月,美国参议员威廉·E·博拉就提出了召开各国限制海军军备的国际会议的建议。1921年5月和6月,美国参、众两院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博拉的上述议案,要求政府开始与英、日举行促进裁军的谈判。英国也在1921年4月正式通知美国政府,它准备放弃传统的“两强标准”,并希望与美国讨论两国的舰队均势问题。这个政策得到了当年英帝国会议的批准。同年7月5日,英国外交大臣寇松首先向美国提出建议,希望美国总统首倡以解决远东与太平洋问题和裁军问题为目的的国际会议,美国欣然同意。7月10日,美国国务卿休斯发表公开声明,向英、日、中、法、意五国建议在华盛顿召开会议。8月11日,美国正式向在远东有利害关系的八个国家英、日、中、法、意、比、荷、葡发出邀请,准备于当年11月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但把苏俄排除在会议之外。

1921年11月12日,美、比、英、法、意、荷、葡、中、日九国代表参加的华盛顿会议开幕。会议的正式议程有两项:一、海军军备的限制;二、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为此会议组成了两个委员会:由美、英、法、意、日五国组成的“缩减军备委员会”和由与会九国组成的“太平洋远东问题委员会”,分别进行讨论。会议的主持者竭力标榜该会议的公开性,不搞秘密外交,甚至把代表们的讲话和发言登载在报刊上,并出版会议的速记报告书,但所有重大政治问题实际上都是在幕后谈判时由美国务卿休斯、英国枢密院大臣贝尔福和日本海相加藤友三郎决定的。会议历时近三个月,于1922年2月6日闭幕。会议期间共缔结条约8项(其中一项未生效,一项为会议期间由中日两国订立的),议决案13项。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废除英日同盟的四国条约;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五国条约和关于中国“门户开放”原则的九国公约与中日解决山东问题的条约。《四国条约》

英日同盟问题虽未被列入会议议程,但事情非常明显,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就很难达成协议,因此它成为会议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美国代表团把废除英日同盟视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英、美、日三国为此展开了秘密讨论。

早在会议开幕之前,美国就一再向英国施加压力。一方面向英国催还战债,使英国的金融市场出现不稳定的局面而必须在经济上依赖美国;另一方面则以爱尔兰问题相要挟,声称如果英日继续结盟,美国将支持爱尔兰独立,迫使英国就范。英国本国和一些英联邦成员也认为该同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它们感到日本依靠这个联盟得到的好处太多了,战后应把同美国保持良好关系作为帝国的政策基础。日本当然希望英日同盟能够维持下去,在条约即将到期的前一个月,日本曾派出皇储裕仁赴英活动,争取续约。但是同盟是否能延续已不完全取决于日本和英国,更要看美国的态度如何了。

英国在财政上有求于美国,但又不愿意得罪日本,因此英国试图以英、日、美三国同盟取代英日同盟。1921年12月1日在三国代表的秘密会议上,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正式抛出这一方案。这个方案不但涉及太平洋诸岛,而且涉及中国;不但规定要使用外交力量,而且规定要使用军事力量。他们计划的三国同盟实际上是英日同盟的扩大,遭到美国的坚决反对。美国认为,这是变相保留英日同盟,它既不符合美国的传统政策,又有悖于本次大会的方针。它主张,缔约国不应有使用军队的义务;该条约的范围应限于太平洋区域,对华问题另订《九国公约》。此外,美国坚持邀请法国参加这一协定。因为美国觉得英法两国在争夺近东及德国问题上矛盾重重,特别是法国对美国负债累累,把法国拉进这个协定,可以增强美国同英日角逐的力量。这样就形成了“四国同盟”。在英国原方案和美国主张的基础上,由日本代表币原提出了一个修正案,该修正案经休斯、贝尔福、加藤三巨头会议通过后,由休斯通知法国,请其加入。

1921年12月13日,在美国国务院,美、英、法、日四国代表正式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协定”。条约主要内容共有四项:

1.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

2.“如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达成协议,联合或单独地采取最有效的措施”。

3.条约有效期为十年。

4.该条约生效时,英日同盟即告终止。“四国协定”签字时,美国针对日本又对条约作出两项特别保留:条约不妨碍美国与日本交涉雅浦岛问题;各国国内问题亦不受条约的限制。此项旨在防止日本启用条约做武器攻击其一直不满的美限制日本向美移民的政策。“四国协定”签订后,由于在条约适用的范围是否包括日本本土的问题发生了争论。四大国在1922年2月6日又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补充条约》,明确规定:“四国协定”的范围不包括日本本土四岛,仅适用于日本的南库页岛、台湾、澎湖列岛和日本的委任统治地。“四国协定”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项重大胜利。美国以实力为后盾,辅之以坚定的外交立场、积极灵活的外交行动,彻底埋葬了英日同盟,从而一举改变了与己不利的战略态势,为与日争雄、称霸远东创造了有利条件。

英国对签订“四国协定”也甚感满意。劳合·乔治称之为英国外交的一大成功。因为英国既没有抛弃老盟友,又交结了新朋友。一个游刃于美英之间的新局面的开启,对英国来讲,无疑是有益无害。为了表彰贝尔福的功绩,英国皇室特为他授予爵位。

与英美不同,日本怀着悲喜参半的复杂心情接受了新条约。通过新协定,日本长期以来通过侵略扩张夺占的太平洋岛屿,得到了西方诸强的承认。但日本谋求延续英日同盟的外交毕竟失败,对此,日本代表对英国人幽怨地说:“无论如何,你们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四国协定”的签订,调整了帝国主义美、英、日、法四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也暂时缓和了美、英、日在该地区的矛盾和冲突。《五国海军条约》

限制海军军备问题是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各国矛盾尖锐。会议一开始,美国便提出了一个限制主力舰吨位的方案,主要内容是:今后十年内停止建造主力舰(包括目前正在建造的),十年后也只能建造用以替换退役舰的主力舰;销毁某些旧舰;参照与会国现有海军力量确定各主要国家的主力舰吨位限额,美、英各50万吨,日本30万吨,即5:5:3的比例。美国的意图十分明显:消除英国在主力舰方面对美国的优势并确保自己对日本的优势。

英国不难接受上述比例。由于战后英国已把自己的海军力量的理想标准定为“一强标准”,因此自然能较顺利地接受与美国的5:5的比例,而对与日本的5:3的标准也没有太大异议,它认为这个差额足以对付日本并满足国内水域的需要。

但是这一比率遭到日本的激烈反对。长期以来日本便把其主力舰吨位要达到美国的70%作为追求的目标,在日本代表团赴会前,日本政府又向他们下达了“对美绝对需要保持七比十的比例”的训令。因此日本最初坚决反对5:3的比例,要求会议注意它的“特殊需要”,坚持获得10:7的标准。然而美国在英国的支持下不肯让步,并扬言如果日本坚持己见,那么日本每造1艘军舰,美国将造4艘与之抗衡。日本自知财力不足,又需要与英美保持协调关系,只好妥协,但以英美放弃在西太平洋建设和加强海军基地为条件,后者表示同意。法、意两国在发了一通牢骚之后,也最终接受了对它们主力舰吨位的规定。

但是在辅助舰方面,除航空母舰外均未达成协议。英国借口帝国防务而拒绝限制巡洋舰和其他水面舰只的数目;法国则借口自己的主力舰少,坚决反对削弱和限制潜水艇,并得到日、意的支持。在裁减陆军方面,会议也因为法、日、比、意等国的坚决反对而无结果。

1922年2月6日,费时近三个月而制定的五国海军条约终于最后签字。条约全称为《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条约共有3章24条。主要内容有:

1.关于五国主力舰与航空母舰吨位的限制性规定。主力舰吨位,美英为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为17.5万吨,五国比例依次为5:5:3:1.75:1.75。航空母舰,美英各为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为6万吨。

2.关于各类军舰最大排水量吨位和舰上炮口直径的规定。主力舰排水量不得超过3.5万吨,大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航空母舰排水量不得超过2.7万吨,炮口口径不得超过8英寸。

3.五国十年内停造主力舰。

4.关于美、英、日在太平洋上领地和属地内军事基地的防务维持现状范围的规定。美国除本国近海岸、阿拉斯加、巴拿马运河区各岛(阿留申群岛不包括在内)和夏威夷群岛外,在太平洋中现在或将来所有的岛屿和属地的要塞及海军基地,须维持现状;英国除加拿大附近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在东经110度以东(包括香港)的岛屿和属地的要塞和海军基地,亦维持原状;日本则在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奄美大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维持其所设要塞和海军基地的现状。

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又一大外交胜利。它既迫使英国彻底放弃了“双强政策”,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美国的海军优势由此开始确立,并最终取代英国成为新的海洋霸主。

日本虽没有实现其取得10:10:7的主力舰比例的外交目标,但它却成功地取得了美英在太平洋广大范围的领属地内不得增加和扩建军事基地的保证,从而使日本能够在接受美英主张的主力舰5:5:3比例的同时,继续保持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海军优势。签约时,日本在小笠原群岛已构筑完成了能对美国海军形成威胁的军事基地工程,而美国却受条约限制不得在阿留申群岛、菲律宾、关岛等接近日本的区域增扩基地。实际上最后的条约对日本来说更实惠,既节省了财力,又无伤海军优势地位。

法国对五国海军条约却甚为不满。在法国人看来,“这个条约的签订是英国参加谈判的代表贝尔福取得的一个以损害法国的利益为基础的真正成功”,法国的主力舰吨位竟然降到了意大利的水平。

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实质上是五强迫于形势压力而根据各国海军现有实力状况而实行的一次暂时妥协。但它却非军备竞赛的终结。潜水艇、驱逐舰、巡洋舰等舰种并未受到限制,诸强尽可在这一些缺口领域内继续角逐。中国问题和《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的另一个主要议题是“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因为列强要争夺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必然要争夺中国。中国代表团在华盛顿会议上重申了在巴黎和会上所提出的要求。

中国的外交目标是,力争主动,修改《凡尔赛和约》中山东问题的条款,同时争取修改或取缔历史上与帝国主义诸强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和严重损毁中国主权的外国在华特权。

中国向华盛顿派出了达一百多人的大规模的代表团。主要代表是中国驻美公使施肇基、驻英公使顾维钧,前司法总长王宠惠。

1921年11月16日,远东及太平洋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由美国务卿休斯主持。

会前,中国代表团已接到休斯授意,要求先提出原则问题进行讨论。中国代表完全照此行事。会上,中国首席代表施肇基首先发言,提出了“十大原则”,作为会议讨论中国问题的基础。“十大原则”主要内容如下:

1.各国尊重中国“领土之完整及政治行政之独立”;

2.中国完全赞同“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之原则;

3.没有中国参加,各国不得缔结直接有关中国或太平洋与远东和平之条约或协约;

4.以往中国政府给予外国的一切特别权利,应予废除;

5.中国在司法、政治、经济与行政上所受之限制,应予取消;

6.中国与各国已经签订的成约中没有限期者,都须给以确定的期限;

7.凡关于给予特别权利或特别权益的文据,应依照通行的解释原则,从严核实解释;

8.将来发生战争时,中国如不加入,其中立权利应受到完全尊重;

9.应订立和平解决条文,以便解决太平洋及远东地区有争议之国际问题;

10.应订立条款,以便随时召集会议,讨论关于太平洋与远东地区国际问题,并作为缔约国决定共同政策之基础。

中国的提案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美国代表卢特把十项原则归纳为四条,作为有关中国问题的决议草案。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即中国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个有力而巩固的政府;三、各国在中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四、不得利用中国的现状,谋取特别权利,以致削减其他国家的权利,也不得赞助有损他国安全的行为。日本代表加藤对“行政的完整”的含意进行询问,卢特说这不影响合法的特殊权益,日本代表对此表示满意。可见,所谓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只是维持中国作为半殖民地的“完整”,以利于实行“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政策。但四条原则当然是对企图独占中国的日本的一个打击,但既然保持了日本原有掠夺的利益,日本也表示可以接受。经过会议讨论通过,成为解决中国问题的指导原则。

根据“卢特四原则”,中国代表提出了收回山东的要求;在国内人民强烈要求下,中国代表又向远东总委员会提出,“二十一条”严重影响中国的生存、独立和完整,应当予以废除。日本代表认为这是中日两国之间的问题,不能在大会上讨论,而只能在中日两国进行双边谈判时解决。中国政府最反对的就是直接与日本单独谈判。这使英美两国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为应付国内外舆论,它们必须公开支持中国的正当要求,可是又不想得罪日本,从而影响正在进行的其他谈判。最后在美国的斡旋下,采取折衷的办法,中日在会外进行谈判,英美以观察员身份列席参加。

谈判从1921年12月1日正式开始。在谈判中,双方争执最激烈的是胶济铁路问题。日本要求接替以前德国的一切权益,不但包括铁路,而且包括铁路区域内的矿藏,以及整个山东省的经济权益。而中国代表则坚持收回利权,赎回胶济铁路。中国代表据理力争,同时美国施加了压力,最终使日本作出让步,提出铁路由中日公司合办,后来虽同意将铁路售于中国,但又拒绝中国用现款支付,想借此继续控制铁路,中国代表坚决不肯同意,最后在美国总统哈定直接干预下,中国政府才被迫接受了日本的方案。

关于“二十一条”的谈判进行得很不充分。在会谈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曾一度休会,直到整个大会即将结束前几天的2月2日才恢复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谈判中,日本代表币原声称,“二十一条”是经过两国政府正式批准的,完全合乎国际惯例,并威胁说,如果废除这一条约,将使亚洲、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国际关系出现不稳定局面,而带来不良后果。在中国代表的坚决要求和各方压力下,日本才被迫放弃了部分次要条款,如:将获得在“南满”及东部内蒙古建造铁路借款的优先权,以及这两个地区的各种税款作抵押的借款的优先权让与四国银行团;放弃向“南满”派遣顾问和教官的优先权等。中国代表不满意日本的让步,还想继续讨论,但英美却认为日本的让步已经达到了最大限度,中国应该满足了,因此没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讨论,会议匆匆收场。

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共有28条内容。条约规定,日本将胶州租借地归还中国,具体涉及撤退日军,移交公产、矿山、盐场、海关等多项内容。条约第14条至第21条规定了胶济铁路的解决办法,具体为:按德国过去对该铁路做的估价,中国付给日本5340.06141万金马克赎回铁路。赎金以中国国库券形式交付日本,期限15年,5年后中国应通知日本,将国库券全部或一部分偿清;中国在赎回铁路之前,须选任日本二人一为车务长,一为会计长,其属中国局长管辖,有相当理由时可以撤换。

从条约内容来看,日本通过附加条件,在山东仍然保留了相当的经济势力,但日本不得不在条约中宣布把山东归还中国,把它在《凡尔赛和约》中吞下的赃物又吐了出来。因此,华盛顿会议期间对山东问题的解决,无疑是中国旧时代外交少有的一次胜利。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以弱胜强,辛苦困难自不待言,中日谈判历时两个多月,仅大的会议就达36次之多,经过艰难的外交斗争,中国代表为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争回了主权。

美国在山东问题解决过程中也起了一定作用,从美日争夺远东霸权的角度看,这也是美国对日本取得的一大外交胜利。

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九国签订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为《九国公约》。《九国公约》共有九项条款,主要内容是公约前四项所列的卢特“四点原则”,此外还有在中国全境铁路维持“机会均等、门户开放”原则、缔约各国尊重中国遇有战争决定不参战时之中立权利等内容。《九国公约》的核心是肯定了美国提出的在中国实行“机会均等、门户开放”的原则。这一条约的签订使日本独占中国的政策受到沉重打击,却标志着美国外交的又一重大胜利。条约签字后,休斯掩不住得意之色,说:“多亏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毛泽东曾敏锐地分析和评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1922年美国召集的九国华盛顿会议,又使中国回复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意大利法西斯的兴起

概况

1914年10月5日,米凯莱·比昂基等10人在米兰建立了第一个法西斯组织,取名为“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这个组织的参与者以垄断资产阶级和民族沙文主义者为主,积极主张意大利进行扩张,因此极力鼓吹战争。

与此同时,意大利参议员乔流亡中的意大利末代君主翁贝托万尼·普莱奇奥西等人纠集了150名参议院、众议院的议员,组成了“议员法西斯”,在议员中积极活动,以便推动议员赞同参战。1914年9月,意大利政府在法西斯分子的宣传下,开始从中立转向支持参战。

在战争期间,意大利经济受到了很大消极影响:大约70万军人死于战争,战争费用支出占了国家预算支出的80%,同时外债增加了200亿里拉。同时,战争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农业产量急剧下降,国内通货膨胀严重,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罢工经常发生,农民也卷入了革命浪潮,退伍军人也参加了反政府的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作为四大战胜国之一,参加了巴黎和会。但是在《凡尔赛条约》中,英法等协约国并没有实现原先在伦敦密约中许诺的诺言,意大利只得到了一万五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意大利人民对此非常不满。民族沙文主义者和法西斯分子借此发动了反对《凡尔赛和约》的政治运动。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意大利工人革命愈演愈烈。

到1920年秋,意大利北部的工厂基本上被工人占领,工人运动发展到了意大利南部和中部。面对此种形势,意大利政府决定镇压工人运动。此时,墨索里尼纠集了一批退伍军人组建了法西斯党。此后,墨索里尼在垄断资本家的支持下日益猖獗起来。

墨索里尼于1883年7月29日出生于意大利瓦拉诺·迪科斯塔的一个铁匠家里。1270年前后,墨索里尼的先祖乔瓦尼·墨索里尼是波伦亚这个好战尚武的城市的领袖。但是由于不断的党派内争,墨氏家族后来就逐渐衰落了。到了19世纪,墨索里尼家族已经变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中下等家庭。

1890年,墨索里尼到邻村去读书。在这个学校中,墨索里尼蛮性未改,行为乖戾,不听教诲,经常和同学们打架。两年之后,墨索里尼被学校开除法西斯党魁墨索里尼了。

后来,他被送到了另一个学校,不过他的脾气依然如故。不过,墨索里尼聪明出众,教师们都夸奖他是“栋梁之材”。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墨索里尼渐渐知道用功,而且功课也非常好。其外,墨索里尼的口才特别好。有一次口试,他一口气说了半小时,裁判员给了他零分,但是称赞他的口才非常好。在家里的时候,他总是练习演讲。母亲问他干什么,他说:“长大以后,我一定要让意大利听我的指挥。”

1902年,墨索里尼乘车到了瑞士西部。就在这一年,他的父亲因为参加社会党的暴动而被捕入狱。墨索里尼在瑞士经常参加当地的群众集会,有时也在公众场合发表演说。有一次在演讲时得罪了瑞士当局,被驱逐出境。此后,他回到意大利,随即在历史名城维罗纳参加了巴萨列里奥的联队。

1913年,墨索里尼成为意大利社会党的领导者之一,倾向于无政府主义。当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兴起、并坚决主张意大利参战的时候,当时身为意大利社会党左派领导人的墨索里尼突然改变了原来的反战立场,于1914年10月18日发表了题为《从绝对中立转向积极有效的中立》的文章,公开支持意大利参战。社会党于是开除了墨索里尼。

11月14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创办了《意大利人民报》,鼓吹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墨索里尼的发迹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英、法等协约国拒不实现原先的承诺的时候,墨索里尼借古罗马的辽阔版图,鼓吹战争以扩大意大利版图。他曾在公开场合说:“要么修改《凡尔赛和约》,要么进行新的战争。”

为了实现自己的反动抱负,墨索里尼于1919年3月,在米兰招集旧时政治上和行伍中的同志150人,组织了“战斗的法西斯党”。入党的人,多是一些退伍军人。一战后,意大利退伍军人墨索里尼在罗马威尼斯广场演说对政府非常不满,他们没有土地,没有生活来源。墨索里尼抓住这一机会,在报纸上极力为军人歌功颂德,强烈建议为退伍军人分发土地,并公开支持他们去夺取地主的荒地,从而得到了广大退伍军人的拥戴。

在成立“战斗的法西斯党”时,墨索里尼扬言推行普选,实行8小时工作日,确定工人最低工资标准,把工厂的管理权交给无产阶级的组织,修改劳保法、把享受劳保的年龄从六十五岁降至五十五岁等。所以从表面打着社会主义招牌的法西斯党,貌似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但是其实在建立之初,就决心要摧毁布尔什维克在意大利的势力,决定镇压工人罢工。他们的宗旨是:“用军队的组织,组成一个革命团体,恢复意大利固有的国性,铲除赤化势力。”“战斗的法西斯党”成立之后,由于在社会上攻击社会党是民族的叛逆,而并没有起到笼络人心的作用,同时在社会上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在1919年11月的意大利第25届议会选举中,该党派无一人当选。墨索里尼此时举棋不定,最后决定投靠资产阶级。

1920年5月24日,“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在米兰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把暴力作为该党的组织原则,把“蓖麻油”和“大棒”作为该党的标志。此后,墨索里尼对工人运动采取了凶残的暴力。他们的战斗小分队四处活动,对人民群众进行恐吓、抢劫、勒索和骚扰。法西斯别动队四出袭击工会,焚烧社会党的《前进报》馆,殴打、枪杀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

短短几个月中,意大利的工人运动大为减少,罢工从1920年的2070次降低到1921年的1134次。垄断资产阶级对法西斯分子的行动大为赞赏,此后给墨索里尼提供了大量的活动经费,让他们购买武器。此后,法西斯党的势力迅速增加,党徒从1920年的两万多人增加到了1921年的20万人;基层党组织也从原先的88个增加到了834个。

1921年12月7日,“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在罗马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将党名正式改为“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选举意大利法西斯“元老”为总书记,墨索里尼为“领袖”。

此外,法西斯党还将“棒束”作为自己党的标志。该党的党徽是一束棒子,中间捆着一柄斧头。棒子原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的标志:在古罗马时代,贵族出游的时候,常常由仆人举着一个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用红条紧束的棒子,这个棒束就叫“法西斯”(Fasces),是古罗马权力的象征。墨索里尼把棒子象征人民,斧头象征领袖,意思是人民要绝对服从他们勇武的领袖。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成立后,马上就进行了夺权的准备。12月16日,法西斯党在其机关报《意大利人民报》上刊登了一个公报,决定把党的支部和法西斯军事组织行动队合并,所有党员一律参加行动队。此外,法西斯党在全国建立了一批能容纳千人以上的大型兵营,并强化法西斯军队的纪律。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法西斯武装在数量上已经大大超过了意大利国民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