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08:34:58

点击下载

作者:李广周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生健康教育(第二版)

大学生健康教育(第二版)试读:

前言

医学科学的进步、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的概念也由过去的无病、不虚弱转变为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位一体的完美状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膳食中过多的热量和动物性脂肪导致心血管病和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加;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失衡、缺乏锻炼,使高血压和神经官能性疾病增多;不良生活习惯仍很严重,如我国男性吸烟率位居世界前列,且其增长势头仍未得到控制;旧的传染病威胁仍然存在,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吸毒人群重新出现,性乱使性病死灰复燃,艾滋病的流行开始进入普通家庭。要抑制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必须大力提倡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不良卫生习惯和个人嗜好。这是一件移风易俗的难事,需要不失时机地开展教育和指导,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教育。

大学生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向大学生传授现代健康知识,使他们了解健康的内涵、提高自我保健和防治疾病的能力、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建立健康文明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使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关系到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和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此后,国家教委又下发了《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使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有了共同遵循的规范,促进了高校健康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后期,又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身心健康较易受到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因而,普及健康教育、传授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质是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不过,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改变观念、纠正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这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也是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本教材由李广周副教授主编,刘黎明教授主审,向家俊教授、黄健教授、徐波教授、刘建宇副教授、胡彩凤讲师、吴晓亮讲师参编。本书既考虑到高校当前开展健康教育的实际状况、发展趋势和现时需要,又注意了与中学生理卫生课内容相衔接;全书知识相对完整,重点突出;本书既反映了现代医学科学的进展,将最新的知识介绍给读者,又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健康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强调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考虑到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已作为独立课程安排,故本书不再赘述。由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内容要有一定深度,而且除部分内容可能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外,多数是学生自学,因而本书尽量选用了适合大学生阅读的相关资料,既实用又方便查阅。相信大学生在学习后能真正有所收获并终身受益。

由于大学生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高校中开设时间不长,又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妥或错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同仁们不吝指教,以便再版时修改完善。编 者2014年6月第一章健康教育概论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从古至今,任何时代和民族无不把健康视为人生第一需要。健康是基础,健康是保障,健康是根本,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健康不仅是个人资源,更是社会的最重要资源,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保障!但对于健康,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追求和解释,在人类各个历史阶段各有其不同的内涵。第一节医学模式的演变

医学模式又称医学观,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原则和出发点,即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包括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等,影响着某一时期整个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医学模式一经形成,便会成为医学实践的指导,从而使医学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习惯化了的风格和特征。医学模式的演变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人类的医学发展史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种医学模式: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科学知识贫乏,科学思维尚未确立,对客观世界认识不足,原始的人类对诸如风雨、雷电、山洪、地震等自然现象不够理解,更无法解释自身的生长、发育、疾病、衰老、死亡、梦等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因此他们认为世界上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灵在支配着一切,当然也不例外地支配着人类的健康与疾病。

于是,原始医学与原始宗教结缘,他们认为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是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或妖魔鬼怪的附体,对付疾病的方法只能是祈求神灵或者依赖巫术,治病在当时就成了“祛病”,死亡则成为“归天”。

由于人们认为健康与生命乃是神灵所赐,所以他们要想健康长寿,也只有祈求神灵保佑,靠巫医、巫术驱鬼避邪。这就是人类最早的疾病观与健康观,即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这是消极的健康观。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从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现象来说明自然现象的变化,将疾病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联系起来,提出季节、天气的变化可影响到人体内的变化,通过思辨推理,对健康与疾病产生了粗浅的理性概括,逐步形成了朴素的唯物的整体医学观念。

在古希腊,伟大的医学家、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提出了体液学说,认为构成人体主要成分的体液与形成世界万物的基本成分一样,都是由“土、水、火、风”四元素形成,即“心脏制造血液(火)”“脑制造黏液(木)”“肝制造黄胆汁(风)”“脾制造黑胆汁(土)”,并由这四种体液构成了人的生命。体液学说认为“四体液”处于平衡状态即为健康,失衡则为疾病,治疗疾病就是要调整体液。

同时代的中国传统医学对生命本质的解释也颇为相似,这便是阴阳五行学说。这是我国中医早期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性质的基本物质构成。人体与之相对应的是肝、心、脾、肺、肾,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若相生、相克适度,则身体健康;反之,则引起疾病和死亡。用这种以自然哲学理论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来解释健康与疾病即为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在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理论指导下,人类在同疾病的斗争中、在医疗的实践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宝贵经验,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有些理论,如我国的中医一直沿用至今。但是,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由于受经验哲学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这就不可避免地被先进的医学模式所代替。三、机械论医学模式

16~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产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影响了医学观。当时盛行以机械运动来解释生命现象,把人比作机器,用机械观来解释一切人体现象。如认为人体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一部复杂机器,心脏是水泵、躯体活动是杠杆运动、饮食是补充燃料……一句话,人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而疾病则是机器出现故障或失灵,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对机器的修补与完善。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驳斥了唯心主义的生命观,把实验科学引进了医学领域,对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它没能全面、正确地解释复杂的生命活动和疾病的本质,只片面注意了人体的机械性,而忽略了人的社会性与生物的复杂性。在这种医学模式指导下,医生的任务就是修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给后来的医学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四、生物医学模式

18世纪以后,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实验科学的兴起,特别是显微镜的发明,人类对显微世界的认识范围扩大了数百倍;酵母菌、霍乱菌、结核杆菌、伤寒菌等致病微生物的陆续发现,开拓了人类对传染病病原体探求的道路。同时,随着生理学、解剖学、细菌学、病理学等医学学科体系的逐渐形成,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有了重大的突破,形成了著名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认为病原菌是引发疾病的直接原因,即病因。病原菌存在于人(宿主)所生存的环境中,并与健康的人建立一种平衡状态,当环境发生变化,病原菌的致病能力加强,或人的抵抗力下降而使平衡破坏时,人表现为患疾病。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医学家发现了多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及其预防方法,并相继发明和使用了抗生素、预防接种和灭菌灭虫等对付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三大法宝,从根本上控制了曾使亿万人死亡的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卫生革命——征服传染病的胜利。在临床医学方面,医生借助细胞病理学手段对一些器质性疾病做出定性诊断;无菌操作、麻醉剂和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减轻了手术痛苦,有效地防止了伤口感染,提高了治愈率。

然而,必须同时看到该医学模式受“还原论”和“身心二元论”的影响,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如:①把人看作单纯的生物体或是一种生物机器,仅仅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只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②在临床上只注重人的生物学指标的测量,而忽视了人的心理机能及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认为任何疾病(包括精神病)都能用生物机制的紊乱来解释,都可以在器官、组织和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形态、结构和生物指标的特定变化;③在科学研究中较多地着眼于躯体的生物活动过程,很少注意行为和心理过程;④思维的形式化,往往是“不是……就是……”(不是病,就是健康)。因而对某些功能性或心因性疾病无法得出正确的解释,更无法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这样就必然不能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本质。

生物医学模式的确立和发展,在世界医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来看都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它对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时至今日,医学模式虽然有了新的演变,但生物医学模式在医学发展中仍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使人类在医学上取得了辉煌成就。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其影响下完成了第一次卫生革命,成功控制了曾经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同时,生物医学模式自身的局限性和消极影响也日益暴露出来。它不仅不能很好地解释现代医学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而且束缚了医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深入、扩展。首先,现代人类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理化、生物致病因素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已降至次要地位,而心理因素、行为方式、社会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已在人类的死因中占主要地位。其次,医学进一步社会化,与社会各领域的联系程度越来越密切,卫生保健工作不仅是卫生部门本身的工作,而且成为需要人人参与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许多非生物因素为主的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各种慢性病及身心疾病,除了与个人心理紧张、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也与环境污染、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密不可分。最后,现代人对健康的认识和需求也大大提高了,已不满足于躯体结构与功能的完好,而越来越注重整个生命活动的质量。

因此,仍在生物医学的框架里仅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考虑健康和疾病是很不全面的。比如,在卫生保健工作中只见病不见人;只注意躯体疾病而忽视心理疾患;只进行药物治疗而忽视社会心理治疗。生物医学模式的“三大法宝”控制了传染病的产生和流行,但对大量慢性身心疾病已无能为力;同时,大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单靠卫生部门已不能解决。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新的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逐渐达成了共识,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率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化而来的,它不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简单否定,而是在继承其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对旧医学模式的修正、补充、超越和发展。因此,二者既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实质区别。

首先,在健康观上,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认为“健康是生物学上的适应”“健康就是机体处于内稳态”“健康就是没有病”;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则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上、心理上的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完美状态”,“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由传统的单因单果向多因单果以及多因多果深入,提出从生物、心理与社会因素相结合的视角来认识疾病与健康,认为社会与心理因素在人的健康长寿方面或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有时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在医学研究和临床的着眼点上,生物医学模式只考虑人的生物性,着眼躯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认为每一种生物学致病因子可以引发一种躯体疾病,呈单因单果的关系,临床实践中只关注躯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则从人的两重性出发,既重视人的生物性,也重视人的社会性;既重视人的生理活动,也重视人的心理活动;既重视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也重视影响健康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它认为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可以引发人的多种疾病,呈多因多果的关系。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注重从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及道德修养诸方面进行综合治疗。这一模式要求临床医师在了解病人疾病和病史时,应从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变化出发,对病人所患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诊断,从而制订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要求医疗工作者提高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治疗效果。从以上区别可以看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比生物医学模式更深刻、更全面、更适用、更有效,对于医学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生物医学模式以其“三大法宝”,完成了第一次卫生保健革命,征服了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绝大多数传染病,在人类卫生保健史上立下了不朽功勋;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以其完整的社会系统工程为阵地,担负起第二次卫生革命的历史使命,征服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敌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从而全面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第二节健康及健康标准一、健康的新概念

健康的概念是动态的,不同社会时期,在不同医学模式下,有着不同的界定。传统的健康与疾病观,通常把疾病看成是机体受到干扰,并导致功能下降、生活质量受到损害(主要由肉体疼痛引起)或早亡;而把“健康”简明扼要地定义为“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辞海》把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这种提法要比“健康就是没有病”完善些,但仍然是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来对待。因为它虽然提出了“劳动效能”这一概念,但仍未把人当作社会人来对待。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这就是说,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一种完满状态。WHO关于健康的这一定义,把人的健康从生物学的意义,扩展到了精神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的健康状态,把人的身心、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健康状态均包括在内。这是目前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几十年来,这一概念已经得到多数人的认同。

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至少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以及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近年来,WHO关于健康的概念再次将外延拓宽,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健康的范畴。把道德修养作为精神健康的内涵,它的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生殖健康是指人在生殖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妇女可以安全地经历妊娠和分娩,出生的婴儿能存活并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健康至少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身体健康:个人身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完善的表现。具体包括对疾病的感受性、身体运动能力及其他生物学特征。(2)心智健康:个人学习获得各种信息和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并采取行动的能力。心智健康的人,对事物能做出清晰判断、果断处理、应付自如,并不断吸取新知识。(3)情绪健康:个人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情绪健康的人能正确处理各种压力,保持变通性,善于解决冲突,使情绪表现适时、适度、保持乐观和快乐。(4)精神健康:个人具有的基本信念和价值观。精神健康的人豁达大度、心存善意,对人和事、自然和社会、过去和未来,都有正确合理的态度和思想情感。(5)社会健康:在人和环境间所存在的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适应。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发展,社会健康的人,应具有满意的人际关系。二、健康的标准(一)WHO衡量健康的标准

既然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那么,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呢?关于健康,评价标准是多种多样的,WHO提出了衡量健康的十条标准。(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处理日常生活事宜和担负繁重的工作而不致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5)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能够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上述十条标准具体、明确,较全面地概括了健康人体的基本表现和特征。最近,WHO就人体健康问题提出几项既易记又易理解的新标准,这几项标准包含了人体生理健康标志和心理健康标志,简称“五快三良好”标准。“五快”标准是针对人的生理健康而言,即吃得快,胃口良好,不挑食;便得快,排便轻松自如,感觉良好;睡得快,上床后能很快入睡,睡眠质量高,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楚;说得快,思维敏捷,语言运用准确,表达流畅;走得快,走路时脚步轻松自如,动作灵敏。“三良好”标准是针对人的心理健康而言,即良好的个人性格,包括性格温和、意志坚定、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良好的处事能力,包括观察问题客观实在、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在人际交往和待人接物时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充满热情。(二)健康的自我检测标准(1)食欲好,吃得快,吃得香,说得快,走路轻快,动作灵敏。(2)应急能力好,如遇急事(如赶班车)有加快步伐赶上的能力,如遇障碍、沟壑等能轻松跨过。(3)没有抽烟饮酒习惯。(4)有良好的兴趣爱好。(5)生活有规律,有良好生物节律,入睡快,睡眠好,定时大便,大便通畅(便得快),一天中有休闲娱乐时间。(6)体重比较稳定,无大起大落。(7)善于忘记烦恼和琐事,不易发怒,大部分时间心情愉快。(8)一天中总觉得身体轻松舒畅,没有疼痛不适;全天工作、学习、生活、家务事结束后,似仍有精力,不感疲劳;起床后心身舒畅,头脑清醒,无乏倦感。(9)不易感冒,无怕冷、怕热、腹泻、胸闷、心悸、胃滞等。(10)面部、手部皮肤红润有光泽,头发乌黑发亮,指(趾)甲光润平滑。第三节亚健康一、亚健康的概念

亚健康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一般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有病症临床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表现为机体结构退化或生理机能减退与心理失衡。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和人际交往上已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出活力、反应能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亚健康状态是处于第一状态(健康)和第二状态(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也称第三状态,是机体尚无器质性病变仅有某些功能性改变的“灰色状态”或称“病前状态”。亚健康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既可向健康状态转化,也可转化为疾病状态,最终转向哪个方面,取决于采取的保健措施和自身的调节功能。

据WHO估计,目前全球有近60%的人不同程度地生活在亚健康状态之中。例如老年人在很大程度上因衰老而致身心功能不全或处于慢性病的潜伏期,实际上是属于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通常具有相应的生理、生理上的多种表现,或有似患慢性疾病的表现,如心情烦躁、情绪不稳、焦虑、忧虑、精神不振、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因此,处于亚健康的人群,常被视为患有精神病、疲劳综合征、内分泌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等。需要注意的是,亚健康状态并非疾病。因为无论疾病的症状多轻、多不明显,只要有明确诊断就不属于亚健康状态。

据国内报道,我国目前大约有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总的来说,那些生活在压力大、节奏快、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有亚健康体验的可能性就更大。医学界提出亚健康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健康和疾病,认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使亚健康向健康转变,避免亚健康发展成疾病,从而不断地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二、亚健康的类型(一)生理性亚健康

生理性亚健康也称躯体性亚健康状态,处于此状态的人往往易疲劳,常感体力不支。其疲劳表现虽不显著,但不易消除,因而不想多活动,显得缺乏朝气和活力。有些人群经常感到头晕眼花、睡意绵绵,可是经过医学检查又发现不了什么疾病,这种只有生理功能变化而无疾病诊断依据的现象,被称为生理性亚健康。生理性亚健康人群的躯体症状表现最常见的是以下24种症状: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起立时眼前发黑、耳鸣、咽喉有异物感、胃胀不适、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佳、手足发凉、手掌发黏、便秘、心悸气短、手足有麻木感、容易晕车、坐立不安、心烦意乱。(二)心理性亚健康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内部和外界的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到心理状态,谁也不敢说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永远处于健康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心理状态称为正性心理状态;反之,不良的心理状态则产生相反的效应,对人体健康起到消极的作用,被称为负性心理状态。研究表明,负性心理状态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自卑感、失落感等,这些消极的心理状态,既是亚健康的表现,又是疾病的诱因。在亚健康状态下,最常见的心理表现为:①烦躁不安,坐卧不宁,站着累、坐着也累,听见任何响动都会烦躁,总有吵架的冲动。②心神不定,焦虑万分,对以前很容易处理的问题现在变得没有把握,眉头紧皱,若有所思,担心马上会大难临头。③强烈的妒忌心理,对谁都不服,即使当面迫于环境强颜欢笑,背后会用最恶毒的语言发泄不满。④恐惧心理。害怕和同事、朋友、亲人交流,更不用说陌生人;见到上司心跳加速,满脸通红;有些人用猛吃东西安慰自己,也有人用逃避的方式麻痹自己。⑤记忆力下降非常明显,在关键场合脑子会一瞬间变得一片空白,词不达意还抱怨别人不理解,对自己以前非常熟悉的朋友的名字也会忘记,说话经常前后矛盾。⑥反应迟钝,对新鲜的事物不接受或拒绝接受,身体的灵活性下降,判断能力也受到影响,做事会比以前慢一拍。⑦抑郁。这种表现比较常见,如不加以调节或治疗,发展到严重程度会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产生怀疑,大多数人会把选择自杀作为摆脱困境的唯一办法。

心理性亚健康是随着个体的身体状况、个性人格以及所处的时间、地点、条件、环境、事件等多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心理性亚健康状态极为普遍,各种现实的矛盾和冲突都可能引起心理的变化。在当今社会,心理性亚健康状态是不可以也不可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三)社会适应性亚健康

处于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状态的群体往往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差,交往范围相对较小,社会接触面也相对较窄,对社会飞速发展的信息量掌握有所不足;其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也不如其他群体,甚至有时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受到歧视,影响自身情绪,自感身体不适,而这些都是诱发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四)自然适应性亚健康

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也称外环境,外环境十分复杂,包括阳光、空气、土壤、水以及各种噪声、震动、辐射等因素。它们以不同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对人体产生作用,再通过人体内部的各种机制,引起各种各样的反应。在这些因素中,有的对人体有利,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对人体有害,是不必要的。研究表明,人们若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就会富有生命力,从而有效地维持生命过程,促进健康;若能避免有害因素,或采取一定的保护性措施,消除或防御危害因素,也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当然,若不能避免,或有害因素的危害超过了一定限度,保护性措施难以发挥作用,就会使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失去平衡,轻者可诱发自然适应性亚健康,重者可导致疾病。三、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是社会栋梁,肩负着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期望。当今,我国的特殊国情使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在50%以上。特殊的家庭生活经历、自我素质提高的要求、激烈的社会竞争、相对狭隘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处于心理障碍和亚健康状态。表现为长期持续的疲劳、失眠、多梦、四肢无力、经常感冒、注意力难以集中、感觉迟钝、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大学生在意识、智力、情绪、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心理障碍也表现得比较突出。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环境及心理因素

激烈的学习竞争环境、巨大的学习压力、求胜心切且不顺利,加上教师、家长不能及时正确引导,给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这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最重要因素。(二)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作息无规律,缺乏适当体育锻炼,饮食不节制和无规律,吸烟、嗜酒等不良嗜好,也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三)生活事件的影响

考试成绩不理想、同学师生关系不和睦、不能正确对待恋爱中的挫折等均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大学生比中学时期有了更多的社会交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都很容易产生感情,但也会因此发生矛盾。心理接受能力弱的同学就会感到压抑和无所适从。尤其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更会过度压抑、沉默,久而久之,身体慢慢滑向亚健康状态。(四)就业压力因素

随着高校每年不断地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也面临着失业的危险。目前就业问题是直接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五)自然环境因素

季节、天气的变化,人们常会感觉难以适应。如在初春季节,大多数学生总感觉疲乏;连续的阴雨天又会令人感到压抑和烦闷。四、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自我判断

大学生须学会自我判断,如果自己常有以下的情况,要引起注意,及时自我调整,防止亚健康状况的发生。(1)早晨不能按时醒来,醒后懒得起床。(2)走路抬腿无力,步伐沉重。(3)不想参加集体活动,尤其不愿见陌生人。(4)懒得讲话,说话声音细而短,自觉有气无力。(5)上课不愿回答老师的提问,经常觉得老师的提问是“多此一举”,但又没有心思听清老师的问题;坐下后不愿起来,时常托腮发呆。(6)说话、写文章经常出错。(7)记忆力下降,想不起同学的叮嘱或者忘掉几小时前的事情。(8)口苦,无味,食欲差,觉得饭菜没有滋味,厌油腻。(9)耳鸣,头昏,目眩,眼前冒金星,烦躁,易怒。(10)眼睛疲劳,哈欠不断。(11)下肢沉重,学习时总想把脚架在桌上。(12)入睡困难,想这想那,易醒多梦。

上述情况,是人体疲劳或疾病的征兆。如果上述情况有2~4项,说明轻微疲劳;有五项以上是重度疲劳,也许潜伏着疾病。如果让疲劳继续发展下去,就会积劳成疾。因此,当你出现疲劳症状时,必须适当的休息,不要把今天的疲劳带到明天;否则,将意味着健康的终止。

总之,健康—亚健康—疾病这三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亚健康的预防尤为重要,应从心理、生活行为、体育锻炼及科学用药等方面综合干预,方能显效。五、预防亚健康的对策

亚健康是人体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因此,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状态应针对形成的原因,因人而异地采取综合性对策。主要措施如下:(一)保持心理健康

长期的精神刺激和压力以及长期的压抑愤怒等负性情绪,是导致亚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现实,学会宽恕和忍让,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平和心态、乐观豁达,不断学习进取,是防治亚健康的精神基础。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让自己的思想跟上客观环境的变化,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断变换角色,调整自己对人、对事、对外界环境和对自己的心态,使自己与所处的环境保持协调一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大学生可适当培养业余爱好,如读书、听音乐、练字画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二)全面均衡营养

饮食结构要合理,各种营养搭配要均衡,食物的选择要多样化。动物蛋白、脂肪要适量,多吃水果、新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要做到少盐、低糖;尽可能做到定时定量进食,忌暴饮暴食。人体对各种物质的需求量都有一个度,过量摄入将会适得其反,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的长期过量进食,尤其是饱和脂肪酸过量会导致亚健康状态,甚至导致某些营养性疾病或慢性疾病。因此均衡适量的营养是维护健康的基本手段之一。(三)适度运动健身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讲究科学。健身是一种品质,坚持运动健身代表一种蓬勃向上的文化。一个国家有没有朝气,看看它有多少人健身就知道了;一个人有没有朝气,有没有活力,看看他是不是经常锻炼身体就可以知道了。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使人身心愉悦,减轻压力。如打太极拳可以使人呼吸平和、心跳适度,有利于培养一个人良好的心境。晨练能让人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使大脑细胞供氧丰富,让人一天精力充沛。大学生应坚持适宜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或者选择参加各项能延缓人体各器官的衰退老化的健身运动。健身是一种责任、一种意志、一种朝气,健身也是健心。(四)提高保健意识

自我保健可以矫正不良的行为,而良好的行为又可促进自我保健。日常生活中戒除不良习惯和嗜好如吸烟、酗酒、偏食,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构筑控制亚健康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克服不良生活方式是防治亚健康状态的身体基础。行为训练的策略包括以下内容:①限制一些导致亚健康状态的不良生活习惯。②改造自己的行为,使其向着健康方向发展。③监测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健康要求。(五)注意劳逸结合

要尽可能按照机体生物钟的规律,合理安排每天的工作、学习、进餐、休息时间。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也要避免过度安逸造成的机体免疫力下降。不论工作多累多忙,也要保证有效的睡眠,以消除疲劳,使精神和体力得到很好的恢复。(六)适时适度干预

采取药物预防、保健品调理、体育锻炼相结合的干预措施,对失眠多梦、口腔溃疡、消化不良和躯体疼痛等症状,可适当用药或理疗或心理治疗等,使机体恢复健康。第四节健康教育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健康教育在不断地发展,有关它的内涵、特征、研究领域等诸多问题正处于不断地探讨、发展和完善之中。一、健康教育的含义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着眼点是促进个人或群体改变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行为改变、习惯养成和生活方式的进步构成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为此,首先要使个体或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建立起追求健康的理念,并为此自觉自愿地而不是勉强地来改善自己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当然,行为改变并非完全是主观意愿所能左右的,还需要各种客观的促成因素,但正如美国总统健康教育委员会形象比喻的那样,健康教育架起了“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之间的桥梁”,没有桥梁,知识不可能变为行动。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它必须对人们消除和减轻行为危险因素,进而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的教育效果,做出科学的评价。因此,健康教育又是有评价的教育活动,这就与传统意义上的卫生宣传有着较大的差别。

卫生宣传通常是指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其特点是:宣传对象比较泛化;不注重反馈信息和行为改变效果;往往带有“过分渲染”的色彩;主要实际效果侧重于改变人们知识结构和态度。而健康教育具有对象明确、双向传播为主、注重反馈和行为改变效果等优点,是卫生宣传在内容上的深化、范围上的拓展和功能上的扩充。但是,这样说并不降低卫生宣传的作用,更不是要摒弃卫生宣传,卫生宣传是实现特定健康行为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普及卫生知识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卫生知识的传播活动仍需要不断加强,并提高质量和效果。但它不是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也不是健康教育活动的终结。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它提供人们行为改变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可以说,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而健康教育是整个卫生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创造健康社会环境的“大卫生”系统工程的一部分。二、健康教育的社会作用(一)健康教育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先导《阿拉木图宣言》把健康教育列为初级卫生保健各项任务之首,并指出健康教育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1983年第36届世界卫生大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委员会第68次会议根据初级卫生保健原则,重新确定了健康教育的作用,提出“初级卫生保健中的健康教育新策略”,强调健康教育是策略而不是工具。1985年第42届世界卫生大会再次强调《阿拉木图宣言》的重要性并紧急呼吁把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实践证明,为了完成初级卫生保健其他各项任务,必须有健康教育作为基础和先导。(二)健康教育是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当今发达国家和中国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主要死因不再是传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而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冠心病、肿瘤、中风已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死因。研究证实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引起这些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解决行为和生活方式问题不能期望医药,而只能依靠社会性措施的突破。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促使人们建立新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制定一系列使行为和生活方式向健康发展的策略,减低危险因素,预防各种“生活方式病”,这正是一种社会性的突破。近20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由于致力于健康教育,吸烟率每年以1%~1.5%的速度下降。冠心病与脑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下降了1/3和1/2。据我国有关专家预测,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未来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将能下降25%~50%。这说明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放在各项措施的核心地位具有战略意义,同时也是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三)健康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

健康教育引导人们自愿放弃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自身制造的危险因素,追求健康的目标,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健康教育所需的资源投入与高昂的医疗费用形成鲜明的对照,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能节约大量的社会财富,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研究指出,如果美国男性公民不吸烟、不过量饮酒、采用合理饮食并进行经常的有规律的身体锻炼,其寿命可望延长10年,而每年有数以千亿计的钱用于提高临床医疗技术的投资,却难以使全美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增加1年。(四)健康教育是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重要渠道

自我保健是指人们为维护和增进健康,为预防、发现和治疗疾病,自己采取的卫生行为以及作出的与健康有关的决定。自我保健包括了个人、家庭、邻里、同事、团体和单位开展的以自助为特征(也包括互助)的保健活动。它是保健模式从“依赖型”向“自助型”发展的体现,它能发挥自身的健康潜能和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责任感。综观世界潮流,如美国的“健康的国民”、英国的“预防和健康,人人的责任”、加拿大的“健康影响模式”、澳大利亚的“健康的澳洲人”,以及日本的“国民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钥匙在您手中”等,这些运动不仅体现了民众健康服务的目标和策略,更着眼于民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参与态度和实践。自我保健不能自发产生,只有通过健康教育才能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增强其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人们实行躯体上的自我保护、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行为生活方式上的自我控制和人际关系上的自我调整,提高整体医学文化水平,提高人口健康素质。三、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任务与要求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后期,其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和道德情操以及体质、精神等,仍处在不稳定状态,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大学生的健康观,对健康所持的态度以及生活方式、行为等不仅会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健康状况,而且对广大青年,对社会、国家的未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是青年大学生个人的需要,并将能终身受益。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健康素质的改善,通过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带动、影响社会其他人群,并向群众传授卫生信息,今后可以成为健康教育的传播者和指导者,这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无疑会产生潜在的、深远的影响。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任务与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使他们真正认识健康不仅是躯体无病、体格健壮,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了解现在和未来健康的需求并有适应变化的意识。(2)掌握必要的疾病防治知识和急救方法,养成用脑卫生、运动卫生、环境卫生、性卫生、营养和饮食卫生等良好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3)认识到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合理、缺少体育运动等给自身健康带来的危害,帮助他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4)了解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大学阶段是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大学生面临多种选择、机遇和激烈的竞争,且处于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健康文明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自己和善待他人、妥善处理生活事件与心理压力、提高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5)增强对维护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风俗习惯中存在的愚昧落后的东西。因此,要使大学生强烈意识到健康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重要素质,增进健康是历史赋予大学生的使命,维护健康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四、健康教育的发展(一)国外健康教育的发展

健康教育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发展中国家起步较晚。发达国家虽然起步早些,但真正重视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以美国为例,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美国在临床诊断、治疗上都有很大进步,如开展心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但在此期间,美国人的死亡率不再下降,基本维持在9.3%~9.76%水平。美国有关方面逐渐认识到,死亡率的大幅度降低首先是由于环境条件改善,其次才是抗生素或特效药的问世。进入70年代后,行为和生活方式渐被重视,结合死因分析和人群中的随访观察,更证明了行为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1979年美国卫生署发布《健康人民》,宣告发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公共卫生革命”。文件指出:美国人民健康的进一步改善不只是增加医疗照顾和经费,而是国家重新对于疾病预防以及健康教育所做的努力。通过健康教育和政策倡导、美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改变,许多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下降。

加拿大政府于1974年出版《加拿大人民健康的新前景》,首次把死亡与疾病归因于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生物与卫生服务四大因素,阐明环境与生活方式是降低疾病患病率与死亡率,改善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并制订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行动计划。

欧洲许多国家如芬兰、瑞典、德国的健康教育在卫生保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芬兰北卡地区于1972年开始,针对该地区高血压、冠心病的高发病率,从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入手,在全区实施全方位健康教育干预计划。经过15年努力,取得明显成绩,总吸烟率从52%下降到35%,吸烟量净下降28%,血清胆固醇水平下降11%,中年男性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下降38%。如今该区已成为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解决社区主要健康问题的成功范例。

近年来,西太平洋地区一些国家的健康教育进展较快,不少国家已向健康促进迈进。如新加坡把健康教育计划纳入全国卫生规划,采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来控制慢性病;澳大利亚在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人才培养方面有特色,取得不少成绩和经验。(二)中国健康教育的发展

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有了传播养生和运动保健知识的记载。20世纪20年代初,健康教育学科理论开始引进中国,有识之士纷纷编译专著、组织学术团体和专业机构,标志着健康教育的兴起。1909年鲁迅开创了学校健康教育的先河。1934年陈志潜编译的《健康教育原理》一书,是我国最早的健康教育专著。1935年中国卫生教育社成立了。1936年成立的中华健康教育学会,团结支持卫生事业的社会力量,对推动我国健康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1931年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设卫生教育科,开设四年制健康教育学。

20世纪20年代后期,在全国城乡建立的若干健康教育实验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经验。陈志潜在河北省定县创办了第一个农村卫生实验区,开展了大量的健康教育工作并创立了一套农村卫生保健新模式。针对当时农村的四大病根——“贫、愚、私、弱”提出了以生计教育治贫、以文化教育治愚、以民众教育治私、以卫生教育治弱的方针。实施卫生教育的组织为县保健院、联村保健院,每村设有保健员。定县的经验影响深远,可说是开创了中国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上提出卫生工作者要把与疾病作斗争的方法教给人民,使人民懂得怎样做,动员广大人民自己向疾病、迷信、愚昧和不卫生习惯作斗争。1952年中国发动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爱国卫生运动,毛主席提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以及“除四害、讲卫生、增强体质,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口号,动员全民参与除害灭病工作。在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有效控制天花、鼠疫、霍乱等多种烈性传染病以及性病、吸毒、新生儿破伤风等举世瞩目的成绩。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吸纳了国际先进的健康教育新概念与新理论,中国于1984年正式引用“健康教育”一词,1988年出版了第一部由贾伟廉主编的《健康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于健康教育在卫生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达成了共识,把引导人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放在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位置。健康教育模式已由过去单一的大众宣传逐步走向传播与教育并重,其工作目标正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卫生知识传播转变为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正从疾病易感人群向着社区人群、社会全人群转变。展望未来,我国健康教育事业正加速发展的步伐。思考题

1.名词解释:医学模式 健康 亚健康 健康教育

2.人类社会经历了哪几种主要的医学模式?

3.谈谈你对健康的理解?

4.简述亚健康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4.怎样防治亚健康?

5.简述大学生亚健康的特点。

6.健康教育有哪些社会作用?

7.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任务和要求有哪些?第二章影响健康的因素

人类的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学者从预防保健角度提出的影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学和卫生服务系统四大因素,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第一节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一、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概念

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是指由于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它具有潜袭性、累积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如不合理饮食、吸烟、酗酒、久坐而不锻炼、性乱、吸毒、药物依靠、驾车与乘飞机不系安全带等。据WHO估算:1992年全球60%的死亡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造成的。其中发达国家占70%~80%,发展中国家占40%~50%。美国通过30年的努力,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50%,其中2/3是通过改善行为和生活方式而取得的。1992年国际心脏保健学会提出的维多利亚心脏保健宣言指出: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这些说明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二、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特点(1)潜伏期长。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以后,一般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对健康产生的影响和明显的致病作用。(2)特异性差。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与疾病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表现为一种不良生活方式与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有关,而一种疾病或健康问题又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中的多种因素有关。(3)协同作用强。当多种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存在时,各因素之间能协同作用、互相加强,这种协同作用最终产生的危害将大于每一种因素单独作用之和。(4)变易性大。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危害的大小、发生时间的早晚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5)存在广泛。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或多或少的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其对健康的危害是广泛的。三、常见的几种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

目前,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逐步增多,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肥胖等。与上述疾病有关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主要有:A型性格、C型性格、高盐行为、吸烟、酗酒、吸毒等。(一)A型性格

具有A型性格的人做事节奏快、动作快,对任何事都有一种不满足感,个性好强,性情急躁,锋芒毕露,容易激动,常使自己处于紧张和压力之中。A型性格使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肌耗氧量,促使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易发生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卒中及糖尿病。现代社会中,工作风险大、生活节奏快、工作量大,紧张性职业、脾气急躁的人易致A型性格的形成。(二)C型性格

具有C型性格的人,性格内向、行为压抑。压抑、愤怒导致体内免疫力降低、内脏器官血流量减少、代谢障碍并损伤DNA自然修复过程,使原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从而诱发肿瘤。所有C型性格的人有易发癌症的风险。(三)高盐行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是人均摄食盐量较多的国家之一。高盐饮食导致血压升高,引起脑血管损伤,导致脑卒中。正常人每天通过尿的排盐量约为8克,故WHO建议成人食盐量应在8克/天以下。65岁以上者因肾小球硬化,日排盐量宜为5~6克,所以WHO规定老人日食盐量应少于5克。(四)吸烟

烟叶燃烧时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上千种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和烟焦油。尼古丁是一种无色透明、有挥发性的油状液体,有剧毒,40~60毫克纯尼古丁就可以毒死一个成年人。每支香烟中一般含有1.5~3.0毫克的尼古丁。吸烟时绝大部分的尼古丁随烟雾吐出,部分残存在烟蒂中,真正被肺吸收的尼古丁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一般不会导致急性中毒。尼古丁对吸烟者的主要危害是使吸烟者产生依赖性,易使人成瘾;尼古丁会刺激血管平滑肌痉挛,使血压升高,并促进心肌梗死的发生;尼古丁刺激胃酸分泌,使胃平滑肌痉挛,促进溃疡及胰腺炎的发生。烟焦油(吸烟时残留在过滤嘴上的棕黄色物质),主要含有苯并芘和二甲亚硝胺,它们能够改变细胞的遗传结构,导致细胞异常分裂,诱发食管癌、喉癌、口腔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肺癌的人数是不吸烟者的10.8倍,约有75%~80%的肺癌是由长期吸烟引起的。(五)酗酒

适量饮酒对健康长寿有益,并能给人带来快乐;但长期过量饮酒甚至酗酒则会伤身折寿,乐极生悲,带来种种疾病。乙醇的分子量很小,能穿透人体内任何组织的细胞膜,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对所有器官均可产生影响。

酒精首先作用于大脑。饮酒过多,会使大脑处于异常兴奋或麻痹状态,人会失去控制。酒精浓度在血液中达到0.1%时就会出现舌根发硬、口齿不清、头重脚轻现象;浓度增加到0.2%时,人会酩酊大醉;浓度升高到0.4%的时候,人就会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甚至中毒死亡。

人体摄入的乙醇95%以上在肝脏解毒和排泄。肝功能正常的人,能把大部分乙醇代谢物加以转化,并排出体外;患有肝病或肝功能异常的人,肝脏的解酒功能下降,毒物就会在肝内蓄积,使肝细胞损伤,加重肝病。酗酒还会损伤心肌,对心脏造成损害,长期刺激可使心脏发生脂肪性变,降低心脏收缩力,有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从而发生危险。

长期饮烈性酒,食管和胃黏膜反复地受刺激,不仅会引起食管炎、胃炎、胰腺炎、胃溃疡和酒精性肝病,而且会导致食管癌、胃癌、肝癌的发生。酒后开车如同杀手,当司机体内血液酒精浓度为0.3‰时,驾驶能力开始明显下降;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1‰时,发生事故的概率为未饮酒司机的6~8倍。(六)不良的作息习惯

现在追求夜生活的人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成为人们的一种享受。许多城市几乎成为“不夜城”。酒吧、网吧、舞厅等娱乐场所都是大学生爱去的场合。文化娱乐活动日益精彩,标志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周末假日欢度一下,偶尔通宵达旦,也未尝不可,但要适时、适度、适当。如果夜夜狂欢,通宵达旦,引起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就会导致体力透支、免疫力低下,加快机体老化,造成疾病的发生。

现代社会,电脑成了大学生的必备品,可这个本来用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获取信息的有力工具却成了部分男生的游戏机和部分女生的影碟机。他们不加节制、不分昼夜地待在电脑旁,轻者危害身体健康,重者导致网络成瘾、游戏成瘾和电脑依赖综合征。

大学生求胜心切,激烈的学习竞争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个别学生为了应付考试,经常在考前熬夜甚至通宵,慢慢形成了昼夜不分的习惯。虽然不少人知晓熬夜对身体健康不利,但夜间睡不着、白天起不来,形成恶性循环。(七)吸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