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二百篇诵读本(套装共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09:53:00

点击下载

作者:“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编委会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古文二百篇诵读本(套装共2册)

古文二百篇诵读本(套装共2册)试读:

出版说明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中华经典,是四至十二岁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大力推动的一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四至十二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记忆的黄金阶段,这个时期诵读一定量的中华经典,不仅有助于锻炼、提高记忆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识,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为了满足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诵读中华经典的学习需求,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编辑出版了这套“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本系列图书有下述基本特点:

一、内容系统全面。

本系列图书选取蒙学经典、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历史名著、经典诗文等三十八种,分四辑出版。有些经典内容过多,我们选择那些流传较广、思想深刻的篇章编成选本;有些诗文,则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了汇编。

二、导读言简意赅,诵读专业科学。

每本图书的正文前都有“

内容导读

”和“

诵读指导

”。“内容导读”包括对经典的成书过程、作者和作品思想等方面的综述,“诵读指导”则请播音专业的专家从朗诵角度对每本书诵读时的语气、重点和感情变化等进行指导。

三、底本权威,大字拼音,注释实用。

底本采用权威的通行本,正文原文采用三号楷体大字,符合学生阅读习惯,保护学生视力;字上用现代汉语拼音注音,拼音的标注以《汉语大字典》注音为准,在语流中发生变调的,一律标注本来的声调;页下附有难字、难词、难句注释,注释尽量参照最新研究成果,语言简洁通俗,表述精准易懂。

四、备有诵读示范音频资料,提供免费下载。

部分图书备有由专业播音员、主持人和配音演员诵读的全本或选本的示范音频资料;条件成熟时,我们会提供一线教师的部分篇章的吟诵音频资料,供家长和教师、学生借鉴学习。鉴于光盘在运输途中容易发生损坏,我们仅提供网上免费下载诵读音频的服务。如需要图书音频资料,请购书读者将个人姓名、手机号、邮箱、所购书目、购书地点等信息发送至sonɡduben@126.com,即可获得该图书音频的下载网址。

关于本系列图书的使用,我们的建议和体会是:小切入,长坚持,先熟诵,后理解,家校共读出成效。

首先,家长、教师要了解经典著作的原文大意、难点注解,其中的名言警句或典故也要事先知晓大概,以便在孩子问询时能够予以帮助。

其次,家长、教师每日选择百字左右的诵读内容,带领孩子反复诵读。次日复读昨日内容,然后再开始新的内容,在学习新知识时不断温故,巩固熟读效果。

第三,在诵读时可采取听我读、跟我读、慢慢读、快快读、接力读等多种诵读形式,让孩子在集体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第四,教师或家长可将诵读内容做成卡片或活页,以便携带,随时复习,随时巩固。

第五,家校联手,逐次做好孩子的诵读记录。记录卡可以有诵读篇目、开始的时间、熟读的次数,还可以附上自我评价分数,家长、教师评价分数,读伴评价分数,调动一切因素激励学生熟读成诵。

本系列图书,从经典著作版本的选择到文本注音、注释的审定,都力求做到精准,但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中华书局编辑部2013年6月内容导读古文的发展轨迹吴春生 韩鹏飞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也是散文的国度。

散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淀着博大的民族精神,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智慧与独特的审美经验,闪耀着中国文化的神韵。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是在散文这种文体里得到传承和发展的。

中国古代散文发端甚早。早在公元前16世纪,中国就产生了书面文字,有了散文萌芽的端倪——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可以说,中国最早的散文是从巫卜记事开始的。郭预衡说:“殷人非常迷信鬼神,每做一件事都要占卜。这时的记事文字,主要是记录卜辞。”(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第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可见散文是适应初民记事记言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这些卜辞以及《易》卦爻辞、殷周铭文显然是实用型的极朴拙的远古散文或准散文。

虽然最早的记事和记言,严格来说还不是散文,但毕竟是散文之源。而记事和记言的实用功能在散文正式产生以后,不仅没有受到削弱,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的“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概括的正是自先秦以降至汉代历史散文的记言与记事的二元框架与主流传统。南朝刘勰在其文学评论名著《文心雕龙》中也肯定了班固的说法。这种说法未免有些机械,但毕竟指出了先秦散文的主要特点:或长于叙事,如《春秋》《左传》;或长于论说,如《尚书》《国语》《战国策》等。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这些散文著作大多是言论和史实并存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散文发展的第一个兴盛时期。《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属于历史散文,《论语》《老子》《孟子》《庄子》《墨子》等属于诸子散文。《尚书》是中国第一部散文集,它是西周(包括西周)以前史料的汇编,行文古拙,语言艰涩,显示了初期散文的风貌,是中国政论性散文文体的滥觞。《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是典型的史官文化的产物,据说经过孔子的加工润色,文字简短,类似今天的标题新闻。《左传》虽然是与《春秋》相配合的编年史,但并不纯粹为了解释《春秋》,而是有其自身的价值。其记事详赡生动,情韵并美,是先秦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整体风貌质朴平实,文学价值逊于《左传》。《战国策》多记纵横家之言,史学价值不如《左传》,但风格铺张辩丽,夸饰恣肆,文学价值非常高。

概而言之,诸子散文中《论语》《老子》是简明质朴、辞约义富的“语录体”,《孟子》《庄子》是气势充沛、纵横恣肆的“对话体”,《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是说理绵密、锋利峭刻的“专论体”。由春秋末期的《论语》发展到战国后期的《韩非子》,显示出由短而长、由简趋繁、由疏而密,越来越讲究运用各种文学手法进行论辩的流变轨迹。就文学色彩来看,《庄子》应受到特别重视。庄子既是语言大师,又是一个幻想家和诗性哲人。凡是读过《庄子》的人,无不为其惊世发聩的思想、异彩纷呈的故事、奇幻诡谲的想象、空灵飘忽的文风、摇曳横生的谐谑与讽刺和精湛传神的文笔所倾倒。《庄子》的散文成就,在先秦诸子中,是绝无仅有的,对后世散文的影响也是深远巨大的。

秦代短暂,文学成就甚小。可以提及者只有散文家李斯一人。李斯的散文包括奏议文和刻石文,前者以《谏逐客书》为代表,大肆铺陈排比,有先秦纵横家的风范。

两汉散文成就最大的是以《史记》和《汉书》为代表的历史散文。《史记》是中国散文史上最伟大的作品,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先秦历史散文相比,《史记》最卓越的成就是人物性格的刻画,最鲜明的特点是汹涌澎湃的激情。《汉书》则叙事翔实平妥,人物刻画细腻,笔法严谨,语言典雅,虽然没有《史记》那样浓烈的情感,但在文学史上也有较高地位。两汉散文的另一成就是政论文,政论散文家有西汉初期的贾谊、晁错,中后期的董仲舒、刘向,东汉前期的桓谭、王充,后期的王符、仲长统。除规模宏大的通史与经世致用的政论文外,另一些或饶有兴味、或情真意切的散文作品,如刘向的《新序》《说苑》、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冯衍的《与妇弟任武达书》等。

汉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赋”。赋的名称始于战国荀子的《赋篇》,到后代形成了特定的体制。表现形式上讲究铺排描摹,夸饰渲染,遣词造句繁难华丽,兼具诗歌和散文的双重性质。汉初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西汉末年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都是汉赋的名篇。除了大赋以外,还有一些比较短小、或抒情或咏物的小赋,如汉武帝刘彻的《李夫人赋》、刘歆的《遂初赋》、东方朔的《答客难》、王褒的《洞箫赋》、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李夫人赋》以骚体写成,真挚而深切,艺术表现水平很高。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期,散文的形式有所突破,艺术技巧受到重视,其显著成就是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美文文体——骈文。骈文对偶工整精巧,用典绵密妥帖,辞藻华丽绮幻,声律和谐谨严,在南朝已臻极致,成为中国散文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颜延之、鲍照、范晔、沈约、谢朓、江淹、萧衍父子、孔稚圭、吴均、丘迟、陶弘景,几乎所有文人都能写骈文,至徐陵、庾信,达到高峰。鲍照的《芜城赋》、江淹的《恨赋》《别赋》、庾信的《哀江南赋》,堪称骈文精品。刘勰的《文心雕龙》也以骈文写成,既是文学理论著作,又是精美绝伦的骈文杰作。

北朝时期仿古复古之风颇盛,散文名著有郦道元《水经注》和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这一时期的建安散文清俊通脱,曹丕《与吴质书》《典论·自叙》、曹植《与杨德祖书》感情深沉真挚,情辞并茂。曹植《洛神赋》和王粲《登楼赋》则是艺术性极高的抒情散文,辞采绚丽清冷。正始散文愤世嫉俗,放诞任真,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赋创作则有向秀的《思旧赋》。两晋散文不乏情文兼善之作,如李密《陈情表》、陆机《吊魏武帝文》、潘岳《哀永逝文》、王羲之《兰亭集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东晋时代出现了山水散文。名僧释慧远的《庐山记》是中国散文史上第一篇模山范水的文章。可以说山水散文或写景抒情散文的涌现是魏晋南北朝文学走向自觉的又一显著标志。

唐宋时期是继先秦两汉之后散文创作的又一高峰。唐代散文主要承续两大传统:一是骈文,二是古文,也就是先秦散文和两汉史传散文。骈文以其特有的艺术美在唐初仍居主导地位,王勃、骆宾王等人的骈文已逐渐脱去六朝浮靡,文情并茂,体现出流走活泼的生气和注重骨力的清新刚健风格。王勃《滕王阁序》是唐初骈文中最富有创造性且最能体现骈文律化特点的作品。其后发生于中唐的古文运动,是一场由骈体到散体的文体和文风的革新。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的绮靡雕琢之风,力倡先秦两汉散文的明道、充实、质朴、情真的风格传统。韩愈和柳宗元所写的古文代表了唐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他们所倡导的文道合一和文以明道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学)的复兴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高度评价了韩愈的历史担当与济世情怀。除了韩愈、柳宗元,唐代散文大家还有元结、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的小品文也深受后人的喜爱和称赞。

宋代散文,特别是“古文”,在北宋有很显著的发展。“唐宋八大家”中宋人就占了六位,并且全都生活于北宋中期,可见一时之盛。欧阳修不愧是文坛领袖,他的门下聚集了一批古文名家,如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等,他们使沉寂了百余年的文坛再次恢复了生机,使古文的写作,有了新的活力。如果说欧阳修以其平易自然的典范,彻底改变了“险怪奇涩”的不良文风,那么其后的文坛盟主苏轼则对宋初以来的古文理论有了进一步的深入阐发,并且把中国古代散文的艺术价值和实用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古代散文真正的复兴,到了苏轼才重新有了大气象大格局。随着古文运动的繁荣与完成,唐宋古文的艺术价值已能与先秦两汉之文并论。

金元时期散文值得一提的是元好问。元好问为一代宗匠,以文章独步数十年。其散文众体皆备,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明代散文不及唐宋,但富有特色。一是流派众多,如“茶陵派”“唐宋派”(即“前七子”“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二是涌现出一些影响较大、成就较高的作家,如宋濂、刘基、归有光、李贽、“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钟惺、谭元春、屠隆、陈继儒、王思任、徐霞客、张岱等;三是小品文格外繁荣。晚明时期的小品文代表明代散文的最高成就,这与晚明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密切相关的。李贽的“童心说”、“三袁”的“性灵说”对晚明小品文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晚明小品文的高峰是张岱,代表作有《湖心亭看雪》《西湖香市》等。

清代散文最著名的是清中叶的桐城派古文,主要作家有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桐城派也因此而得名。桐城派古文作品选材用语只重阐明立意,而不是堆砌材料,因而文章一般简洁自然,代表作品有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清代后期,国势衰弱,经世文风开始兴起。龚自珍、魏源、冯桂芬力破桐城派的清规戒律,以追求个性解放的冲决精神写出一些纵横无羁、饱含感情的散文,显示出切直诡奇的文风。到了晚清时代,散文创作一派是承桐城派余绪的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乡派”,一派是承龚自珍思想解放之风的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文体”。梁启超的散文文白间杂,着眼于新事物、新思想、新名词,奇偶并重,流利畅达,条理明晰,感情奔放,别具一格,有强大的冲击力,从而造就了走向新时代的新文风。他的《少年中国说》即是这样一篇典型作品。

以上,我们对中国古代散文三千多年的发展史做了一个全景扫描。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散文的成就是辉煌灿烂、美不胜收的,它是生于斯、歌于斯、悟于斯、叹于斯的文化先驱们用丰富多彩、灵动饱满的母语为后人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少名家散文,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或击节称赏、回味无穷,或荡气回肠、一唱三叹。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散文本身蕴涵的由气韵之美、意境之美、性灵之美、悟思之美、辞藻之美、音韵之美熔铸而成的古典之美所激发的审美效应。这种美对于当下正在构建自己精神家园的中国人来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另,本书所选篇目,绝大部分为文质兼美的历代名家名篇,具体为:先秦、秦汉文35篇,魏晋南北朝文31篇,唐文57篇,宋金元文58篇,明清文19篇,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文的精华。从选篇的文体来看,不拘一格,众体兼备,有论说、序跋、记赞、墓志、祭文、书札、小品文等,无不积淀着汉语母语的厚重典雅,浸润着古色古香的韵致,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选文一般采用通行版本,以《古文鉴赏辞典》(珍藏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为底本,个别也参照其他版本;对某些文字有歧义者,择善而从。因篇幅所限和避免重复,部分经典如先秦诸子散文未予选录。因编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冀请读者批评指正。(作者单位: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诵读指导古文诵读中的形式美感与内在情思李洪岩

中国的古文常被今人笼而统之地称为文言文,宏观上它极其讲究谋篇布局,微观上又非常注重炼词造句。同时,历朝历代,其文又体现出该历史时期的风格特色。纵观先秦散文、汉赋晋风、唐宋名篇,乃至元明清以降的大论小品,无不体现出强烈的文人气质和民族特征。因此,诵读中国古文,不仅能提高文学修养,而且能从音声化的诵读艺术中感受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

正是由于这些古文丰富多样,异彩纷呈,所以诵读时既要把握其呈现出来的共性特征,又要注重不同类型的文章特色,并在反复诵读过程中熟悉古文言简意赅、辞约义丰的用语形式和写作手法,从而形成一定的语势语感,为进一步领略古文之美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熟悉古文谋篇布局的严谨之规,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也有助于通过语气情绪的变化体现出层次逻辑。

比如,《前出师表》实则是诸葛亮出师之前呈给君主刘禅的劝诫之文,他一方面深为蜀汉的巩固发展而忧,另一方面又对刘禅理政暗弱深感忧虑,因此在北伐曹魏之前,上表劝诫,要君主尊贤远佞。而以臣子的身份劝谏君主颇讲究说服艺术,文章自然要体现出有助于劝说的逻辑脉络,相应地,诵读则要根据内容及时调整语气情绪的变化。

文章开头先宏观分析天下大势,并开宗明义提醒君主要多听臣子的劝谏,具体的建议则细致布置了宫中之事与营中之事可咨询之人,同时告诫君主要“亲贤臣,远小人”。因为是以提醒和安顿为主,所以文字上多为叙述,诵读时态度庄严,基调平和,语势平稳。同时,此论暗含着作者对君主现在行事方式心怀不安之虑,但又顾及君臣之礼,所以语气上“劝”多“诫”少,既要恳切,又不能缺乏尊敬。第二部分则情绪一转,变得激动起来,说到“臣本布衣”,但先帝厚待自己,而且“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这部分回顾了自己身受三顾茅庐之恩,因此感激回报,在追忆中体现先帝礼贤下士之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忠诚。表达时注重叙事的流畅性,力度可适度降低,为下文做铺垫。第三部分以“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开头,表达了作者夙夜殚精竭虑以兴复汉室的决心,抒情之处真挚恳切。

通过这个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古文注重篇章布局之妙,可以感受到文章内在的逻辑脉络和情感脉络,只有细致分析并具体感受,才有助于将主题与感情相结合,从而实现内在情感与外部表达的完美结合。

其次,古文中有不少名篇炼词造句臻于极致,既精当准确,又优美典雅。诵读时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与美感。

比如,苏轼《前赤壁赋》中有一段苏轼与客问答的话: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这段对话起自苏轼的发问,即苏子问客人洞箫之声何以这般如泣如诉,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感慨人生之短暂与无常。不过客人的解答极尽铺排之能事,他先从曹孟德的诗歌入手,说明了即便是一世之雄的曹公如今也已不在,更何况普通人,在天地江河之间就显得更为渺小了。羡慕长江的无穷,而又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因此只能将这种悲凉的心境化为箫声寄托在悲风之中。这种人生感慨以非常具体的意象呈现出来,如蜉蝣之于天地、一粟之于沧海、须臾吾生之于无穷长江,等等,有了这些非常具体的意象,则诵读时将这种对人生的思考融于具体的感受之中,既形象又深刻。

第三,“文如其人”这种文学理论在古人的文章著述中表现得非常充分,作者经常将自己对宇宙的理解和自身感怀融入到文句之中,于是,其文、其人、其时代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文章风格、人格特征、时代风貌的高度统一。

比如,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了友人暮春远足修禊之事,用今人的眼光看,文章说的是朋友聚会赏景之事,而字里行间则表现出了魏晋风度和文士雅量。文章篇首言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与友人们并不在乎是否有丝竹管弦,重要的是可以“畅叙幽情”,而且“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游目骋怀”,都是人生乐事。如此的视野与胸怀在文章中表现为一种内在的文脉与气质。诵读时,我们既要悉心揣摩文章本身的思想情感,又要了解魏晋崇尚自身修养的时代风貌,这种极具清雅遗风的综合感受应该成为诵读的基本心理状态,表达时则应有舒展、平和、淡然、蕴藉的风格特色。

此外,还有一类古文短小精悍,文辞优美,同时选材广泛,风格多样,堪称是古代的美文,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周敦颐的《爱莲说》等,成为人们经常脱口吟诵的佳作,试问,谁人不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谁人不知莲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这类作品文意浅近,朗朗上口,值得人们反复吟诵。

综观以上所述,古文的阅读既要把握其形式,包括宏观上的谋篇布局和微观上的用词炼句,又要把握其神,包括内在的气韵以及投射于其中的作者品格和时代风貌。而这些特点都可以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浸润心灵,可以说,音声传达的不仅是朗诵作品,更是文化精神和艺术品性。(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上册吴春生 韩鹏飞 注释中华书局晏 婴

晏婴(前578—前500),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jǐnɡɡōnɡyìhúbáiqiúbùzhītiānhán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jǐnɡɡōnɡzhīshíyùxuěsānrìérbùjìɡōnɡpīhúbáizhīqiúzuòtánɡcè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bìyànzǐrùjiànlìyǒujiànɡōnɡyuēɡuàizāiyùxuěsānrìértiānbù(1)(2)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hányànzǐduìyuētiānbùhánhūɡōnɡxiàoyànzǐyuēyīnɡwénɡǔzhīxián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jūnbǎoérzhīrénzhījīwēnérzhīrénzhīhányìérzhīrénzhīláojīnjūnbù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zhīyěɡōnɡyuēshànɡuǎrénwénlìnɡyǐnǎilìnɡchūqiúfāsùyǔjī(3)(4)知也。”公曰:“善!寡人闻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hánlìnɡsuǒdǔyútúzhěwúwènqíxiānɡsuǒdǔyúlǐzhěwúwènqí(5)(6)寒。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jiāxúnɡuójìshùwúyánqímínɡshìjìshìzhějiānyuèjízhějiānsuìkǒnɡ(7)(8)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zǐwénzhīyuēyànzǐnénɡmínɡqísuǒyùjǐnɡɡōnɡnénɡxínɡqísuǒshànyě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1) 雨雪:下雪。雨,降,落。霁:雨后或雪后天转晴。被:同“披”。狐白之裘:用狐狸腋下的白皮毛制作的皮衣。陛:应为“阶”字。

(2) 有间:—会儿。

(3) 闻命:接受命令或教导。

(4) 出裘:脱掉衣裘。

(5) 涂:道路,也作“途”。

(6) 里:古代户籍管理的单位,先秦二十五家为里。

(7) 循国:在国内巡视。循,通“巡”,巡视。

(8) 兼月:两个月,此指给两个月的粮食。兼岁:指给两年的粮食。尸 子

尸子,生卒年不详,名佼,鲁国人,是商鞅的老师。《汉书·艺文志》列尸佼为杂家。他的思想融合了儒、墨、道、法各家。著有《尸子》。lùnshù论 恕

shùzhěyǐshēnwéidùzhěyějǐsuǒbùyùwújiāzhūrénwùzhūrén(1)(2)

恕者,以身为度者也。己所不欲,毋加诸人。恶诸人,zéqùzhūjǐyùzhūrénzéqiúzhūjǐcǐshùyěnónɡfūzhīnòuqùhài(3)则去诸己;欲诸人,则求诸己,此恕也。农夫之耨,去害miáozhěyěxiánzhězhīzhìqùhàiyìzhěyělǜzhīwúyìyúyìérlǜzhī(4)苗者也;贤者之治,去害义者也。虑之无益于义而虑之,cǐxīnzhīhuìyědàozhīwúyìyúyìérdàozhīcǐyánzhīhuìyěwéizhīwú(5)此心之秽也;道之无益于义而道之,此言之秽也;为之无yìyúyìérwéizhīcǐxínɡzhīhuìyělǜzhònɡyìzézhìwéishànɡyánzhònɡ(6)益于义而为之,此行之秽也。虑中义则智为上,言中yìzéyánwéishīshìzhònɡyìzéxínɡwéifǎshèbùshànéryùjiāorénrénbùxué义则言为师,事中义则行为法。射不善而欲教人,人不学yěxínɡbùxiūéryùtánrénrénbùtīnɡyěfújìwéibólèdúzhīzhībù(7)也;行不修而欲谈人,人不听也。夫骥惟伯乐独知之,不hàiqíwéiliánɡmǎyěxínɡyìránwéixiánzhědúzhīzhībùhàiqíwéishànshì(8)(9)害其为良马也。行亦然,惟贤者独知之,不害其为善士yě也。

(1) 身:自身。度:衡量的标准,尺度。

(2) 诸:之于。

(3) 恶:憎恶,厌恶。去:抛弃,去除。欲:希望,要求。

(4) 耨:锄地,除草。害苗者:指杂草。害,妨害。

(5) 秽:杂乱。

(6) 中:符合。

(7) 修:善。谈人:指教别人。

(8) 骥:好马。伯乐:春秋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以善相马著称。

(9) 惟:通“唯”,只有。《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等,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传述《春秋》的编年史,所记史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是我国第一部纪事详实的编年体史书。zǐchǎnɡàofànxuānzǐqīnɡbì子产告范宣子轻币fànxuānzǐwéizhènɡzhūhóuzhībìzhònɡzhènɡrénbìnɡzhīèryuèzhènɡ(1)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bórújìnzǐchǎnyùshūyúzǐxīyǐɡàoxuānzǐyuēzǐwéijìnɡuó(2)(3)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sìlínzhūhóubùwénlìnɡdéérwénzhònɡbìqiáoyěhuòzhīqiáowénjūnzǐzhǎnɡ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ɡuójiāzhěfēiwúhuìzhīhuànérwúlìnɡmínɡzhīnànfúzhūhóuzhīhuìjùyú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ɡōnɡshìzézhūhóuèrruòwúzǐlàizhīzéjìnɡuóèrzhūhóuèrzéjìnɡuó(4)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huàijìnɡuóèrzézǐzhījiāhuàihémòmòyějiānɡyānyònɡhuì(5)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fúlìnɡmínɡdézhīyúyědéɡuójiāzhījīyěyǒujīwúhuàiwúyì(6)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shìwùhūyǒudézélèlèzénénɡjiǔshīyúnlèzhǐjūnzǐbānɡjiāzhī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jīyǒulìnɡdéyěfúshànɡdìlínrǔwúèrěrxīnyǒulìnɡ(7)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令mínɡyěfúshùsīyǐmínɡdézélìnɡmínɡzǎiérxínɡzhīshìyǐyuǎnzhì(8)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ěrānwúnìnɡshǐrénwèizǐzǐshíshēnɡwǒérwèizǐjùnwǒyǐshēnɡhū(9)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xiànɡyǒuchǐyǐfénqíshēnhuìyě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xuānzǐyuènǎiqīnɡbì(10)宣子说,乃轻币。

(1) 范宣子:即范匄(ɡài),晋国大夫。病:忧苦。

(2) 郑伯:郑简公。如:到。

(3) 子产:即公孙侨(?—前522),字子产,郑国大夫。子西:即公孙夏,郑大夫,时从郑简公往晋。

(4) 子:范宣子。令德:美德。长:执掌,统治。贿:财货。赖:取,这里指私自占有。

(5) 没没:沉溺,执迷。

(6) 舆:车,指载德以久远。

(7) 女:汝。

(8) 恕思:存宽厚之心。远至迩安:远的闻风而至,近的赖德而安。

(9) 浚:榨取。

(10) 说:同“悦”,高兴,喜悦。yànzǐbùsǐjūnnàn晏子不死君难cuīwǔzǐjiàntánɡjiānɡérměizhīsuìqǔzhīzhuānɡɡōnɡtōnɡyāncuīzǐshì(1)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zhī之。

yànzǐlìyúcuīshìzhīménwàiqírényuēsǐhūyuēdúwújūnyě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hūzāiwúsǐyěyuēxínɡhūyuēwúzuìyěhūzāiwúwánɡyě(2)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yuēɡuīhūyuējūnsǐānɡuījūnmínzhěqǐyǐlínɡmínshèjìshì(3)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zhǔchénjūnzhěqǐwèiqíkǒushíshèjìshìyǎnɡɡùjūnwèishèjìsǐzé(4)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sǐzhīwèishèjìwánɡzéwánɡzhīruòwèijǐsǐérwèijǐwánɡfēiqísī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nìshuíɡǎnrènzhīqiěrényǒujūnérshìzhīwúyāndésǐzhīéryāndé(5)(6)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wánɡzhījiānɡyōnɡhéɡuīménqǐérrùzhěnshīɡǔérkūxīnɡsānyǒnɡér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chūrénwèicuīzǐbìshāzhīcuīzǐyuēmínzhīwànɡyěshězhīdé(7)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mín民。”

(1) 崔武子:即崔杼,齐国大夫。

(2) 行:逃走。

(3) 归:回家。

(4) 口实:俸禄。

(5) 私暱:私人的亲信。

(6) 有君:立国君。齐庄公为崔杼所立。

(7) 兴:起立。三踊:跳跃三次,表示哀悼。《国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下至智伯被灭(前453)之间周朝王室和鲁、齐、晋、郑、楚、吴、越等诸侯国的历史。shàoɡōnɡjiànmǐbànɡ邵公谏弭谤lìwánɡnüèɡuórénbànɡwánɡshàoɡōnɡɡàowánɡyuēmínbùkānmìnɡyǐ(1)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wánɡnùdéwèiwūshǐjiānbànɡzhěyǐɡàozéshāzhīɡuórénmòɡǎnyán(2)(3)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dàolùyǐmù(4)道路以目。

wánɡxǐɡàoshàoɡōnɡyuēwúnénɡmǐbànɡyǐnǎibùɡǎnyánshàoɡōnɡ(5)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yuēshìzhànɡzhīyěfánɡmínzhīkǒushènyúfánɡchuānchuānyōnɡérkuìshānɡ(6)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rénbìduōmínyìrúzhīshìɡùwéichuānzhějuézhīshǐdǎowéimínzhěxuānzhī(7)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shǐyánɡùtiānzǐtīnɡzhènɡshǐɡōnɡqīnɡzhìyúlièshìxiànshīɡǔxiànqǔshǐ(8)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xiànshūshīzhēnsǒufùménɡsònɡbǎiɡōnɡjiànshùrénchuányǔjìnchénjìnɡuī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qīnqībǔcháɡǔshǐjiàohuìqíàixiūzhīérhòuwánɡzhēnzhuóyānshìyǐ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shìxínɡérbùbèimínzhīyǒukǒuyěyóutǔzhīyǒushānchuānyěcáiyònɡyúshì(9)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hūchūyóuqíyuánxízhīyǒuyǎnwòyěyīshíyúshìhūshēnɡkǒuzhīxuānyán(10)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yěshànbàiyúshìhūxīnɡxínɡshànérbèibàiqísuǒyǐfùcáiyònɡyīshízhěyě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fúmínlǜzhīyúxīnérxuānzhīyúkǒuchénɡérxínɡzhīhúkěyōnɡyě(11)(12)。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ruòyōnɡqíkǒuqíyǔnénɡjǐhé(13)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wánɡbùtīnɡyúshìɡuómòɡǎnchūyánsānniánnǎiliúwánɡyúzhì(14)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1) 厉王:西周国君,前878—前842在位。国人:当时对居于国都的人的通称,泛指平民。谤:指斥别人的过失。

(2) 邵公:周厉王的卿士。堪:忍受。命:政令。

(3) 卫巫:卫地(今河南淇县一带)的巫师。监:监视。

(4) 以目:用目光表示内心的愤怒。

(5) 弭:消除,平息。

(6) 障:阻挡,堵塞。

(7) 壅:堵塞。溃:决口泛滥。

(8) 为:治。决:引水。宣:引导,开放。

(9) 公卿:朝廷的高级官员。列士:朝廷的低级官员。瞽:盲艺人,这里指乐官。史:史官。师:教授国君太子的老师。箴:一种寓有劝诫意义的文辞,即箴言。瞍:没有眸子的盲人。矇:有眸子而不能见物的人。百工:主管营建制造等事务的官职。庶人:平民。传语:传达意见。尽规:进规谏之言。亲戚:贵族。补察:弥补、监察国王的过失。耆:六十岁的人。艾:五十岁的人。修:劝诫。

(10) 其:代指土地。原:宽阔的平地。隰:低下潮湿的土地。

(11) 备:预防。阜:增多,丰富。

(12) 成:考虑成熟。

(13) 与:赞同者,追随者,同盟者。

(14) 流:放逐。彘:在今山西霍县境内。jìnɡjiānɡlùnláoyì敬姜论劳逸

ɡōnɡfǔwénbótuìcháocháoqímǔqímǔfānɡjìwénbóyuēyǐchù(1)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zhījiāérzhǔyóujìjùɡānjìsūnzhīnùyěqíyǐchùwéibùnénɡshìzhǔhū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2)qímǔtànyuēlǔqíwánɡhūshǐtónɡzǐbèiɡuānérwèizhīwényé(3)

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jūwúyùrǔxīshènɡwánɡzhīchǔmínyězéjítǔérchǔzhīláoqímínér(4)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yònɡzhīɡùchánɡwànɡtiānxiàfúmínláozésīsīzéshànxīnshēnɡyìzéyín(5)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yínzéwànɡshànwànɡshànzéèxīnshēnɡwòtǔzhīmínbùcáiyìyějí(6)(7)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tǔzhīmínmòbùxiànɡyìláoyěshànxīnshēnɡɡùxiànɡyìyěshìɡùtiānzǐd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善心生,故向义也。是故天子大cǎicháorìyǔsānɡōnɡjiǔqīnɡzǔshídìdérìzhōnɡkǎozhènɡyǔbǎiɡuānzhī(8)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zhènɡshìshīyǐnwéilǚmùxiànɡxuānxùmínshìshàocǎixīyuèyǔtàishǐ(9)政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shīzǎijiūqiántiānxínɡrìrùjiānjiǔyùshǐjiéfènɡdìjiāozhīzīshènɡér(10)师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hòujíānzhūhóuzhāoxiūtiānzǐzhīyèmìnɡzhòukǎoqíɡuózhíxīxǐnɡqídiǎn(11)后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xínɡyèjǐnɡbǎiɡōnɡshǐwútāoyínérhòujíānqīnɡdàfūzhāokǎoqízhí(12)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zhòujiǎnɡqíshùzhènɡxīxùqíyèyèpǐqíjiāshìérhòujíānshìzhāo(13)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érshòuyèzhòuérjiǎnɡɡuànxīérxífùyèértǎoɡuòwúhànérhòují(14)而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讨过无憾,而后即ānzìshùrényǐxiàmínɡérdònɡhuìérxiūwúrìyǐdàiwánɡhòuqīnzhī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xuándǎnɡōnɡhóuzhīfūrénjiāzhīyǐhónɡyánqīnɡzhīnèizǐwéidàdàimìnɡfù玄,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chénɡjìfúlièshìzhīqījiāzhīyǐcháofúzìshùshìyǐxiàjiēyìqífū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shèérfùshìzhēnɡérxiànɡōnɡnánnǚxiàojìqiānzéyǒubìɡǔzhīzhì(15)。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yějūnzǐláoxīnxiǎorénláolìxiānwánɡzhīxùnyězìshànɡyǐxiàshuí(16)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ɡǎnyínxīnshělì(17)敢淫心舍力?”jīnwǒɡuǎyěěryòuzàixiàwèizhāoxīchǔshìyóukǒnɡwànɡxiānrénzhī“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yèkuànɡyǒudàiduòqíhéyǐbìpìwújìérzhāoxīxiūwǒyuēbìwúfèi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xiānréněrjīnyuēhúbùzìānyǐshìchénɡjūnzhīɡuānyújùmùbó(18)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zhījuésìyě(19)之绝祀也。”

zhònɡníwénzhīyuēdìzǐzhìzhījìshìzhīfùbùyínyǐ(20)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1) 公父文伯:即敬姜之子,名歜,鲁大夫,季悼子的孙子,公父穆伯的儿子。朝:臣见君叫朝,子见父母也叫朝。方绩:正在绩麻。

(2) 干:冒犯,触犯。季孙:季康子。以:认为。事:侍奉。

(3) 僮子:童子。备官:充数做官。之:代指做官的道理。

(4) 居:祈使词,坐下。女:通“汝”,你。

(5) 处:安置。王:称王。

(6) 淫:惑乱邪侈。

(7) 不材:不成材,无用。

(8) 大采:五采的礼服。朝日:朝拜祭祀日神。周礼规定,天子以春分朝日。地德:土地上生长的五谷。

(9) 师尹:大夫官。维:与。牧:地方长官。

(10) 少采:三彩的礼服。夕月:祭祀月神。大史:即太史,主管记载史书。师载:主管天文的官。纠虔:恭敬。

(11) 监:监视。九御:内宫的女官。粢盛:放在祭器内供祭祀用的谷物。

(12) 业:事业。命:命令。省:检查。百工:古代官的总称,犹言百官。慆淫:怠慢,放荡。

(13) 庀:整治。

(14) 讲贯:讲解学习。

(15) :王冠两边的丝绳。纮:系王冠的带子。:王冠上的装饰。命妇:大夫的妻。列士:周代的士等级内,又分为上士、中士、下士,上士亦称列士,下士亦称庶士。

(16) 社:春分祭社。蒸:冬天的祭祀。愆:差错。辟:罪。

(17) 淫心:随心所欲。

(18) 修:警告。

(19) 穆伯:公父文伯的父亲,即公父穆伯。

(20) 志:记。不淫:不偷懒,能劳动。jiùjìjiànxián臼季荐贤jiùjìshǐshèyújìyějìquēhāoqíqīyèzhījìnɡxiānɡdàirú(1)(2)

臼季使,舍于冀野。冀缺薅,其妻馌之。敬,相待如bīncónɡérwènzhījìruìzhīzǐyěyǔzhīɡuīshǐfùmìnɡérjìnzhī(3)宾。从而问之,冀芮之子也,与之归。使复命,而进之yuēchéndéxiánrénɡǎnyǐɡàowénɡōnɡyuēqífùyǒuzuìkěhū(4)曰:“臣得贤人,敢以告。”文公曰:“其父有罪,可乎?”duìyuēɡuózhīliánɡyěmièqíqiánèshìɡùshùnzhīxínɡyějíɡǔnqíjǔyě对曰:“国之良也,灭其前恶,是故舜之刑也殛鲧,其举也xīnɡyǔjīnjūnzhīsuǒwényěqíhuánɡōnɡqīnjǔɡuǎnjìnɡzǐqízéiyě(5)(6)兴禹。今君之所闻也,齐桓公亲举管敬子,其贼也。”ɡōnɡyuēzǐhéyǐzhīqíxiányěduìyuēchénjiànqíbùwànɡjìnɡyěfújìnɡ公曰:“子何以知其贤也?”对曰:“臣见其不忘敬也。夫敬,dézhīkèyěkèyúdéyǐlínshìqíhébùjìɡōnɡjiànzhīshǐwéixià(7)德之恪也。恪于德以临事,其何不济!”公见之,使为下jūndàfū军大夫。

(1) 臼季:晋大夫胥臣。舍:住宿。

(2) 冀缺:即郤(xì)成子,晋国大夫冀芮(即郤芮)的儿子。薅:耘田拔草。馌: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3) 进:推荐。

(4) 罪:冀芮与吕甥谋弑文公,焚文公住处,由于寺人勃鞮(dī)的揭发,为秦伯所杀。

(5) 殛:诛杀。鲧:禹的父亲,因治水失败被杀。兴:使施展才能,振作有为。

(6) 管敬子:管仲,谥号敬子。贼:害桓公的敌人。

(7) 恪:谨慎。nìnɡyínɡshìlùnmàoyǔyán宁嬴氏论貌与言

yánɡchǔfùrúwèifǎnɡuònínɡshèyúnìlǚnìnɡyínɡshìyínɡwèiqíqī(1)阳处父如卫,反,过宁,舍于逆旅宁嬴氏。嬴谓其妻yuēwúqiújūnzǐjiǔyǐjīnnǎidézhījǔércónɡzhīyánɡzǐdàoyǔzhīyǔ曰:“吾求君子久矣,今乃得之。”举而从之,阳子道与之语,jíshānérhuánqíqīyuēzǐdésuǒqiúérbùcónɡzhīhéqíhuáiyě(2)(3)及山而还。其妻曰:“子得所求而不从之,何其怀也!”yuēwújiànqímàoéryùzhīwénqíyánérwùzhīfúmàoqínɡzhīhuáyěyán曰:“吾见其貌而欲之,闻其言而恶之。夫貌,情之华也;言,màozhījīyěshēnwéiqínɡchénɡyúzhōnɡyánshēnzhīwényěyánwénér(4)(5)貌之机也。身为情,成于中。言,身之文也。言文而fāzhīhéérhòuxínɡlízéyǒuxìnjīnyánɡzǐzhīmàojìqíyánkuìfēi(6)(7)发之,合而后行,离则有衅。今阳子之貌济,其言匮,非qíshíyěruòzhōnɡbùjìérwàiqiánɡzhīqízújiānɡfùzhōnɡyǐwàiyìyǐ其实也。若中不济,而外强之,其卒将复,中以外易矣ruònèiwàilèiéryánfǎnzhīdúqíxìnyěfúyányǐzhāoxìnfènɡzhīrú(8)。若内外类,而言反之,渎其信也。夫言以昭信,奉之如jīlìshíérfāzhīhúkědúyějīnyánɡzǐzhīqínɡhuìyǐyǐjìɡàiyě机,历时而发之,胡可渎也!今阳子之情矣,以济盖也,qiěɡānɡérzhǔnénɡbùběnérfànyuànzhīsuǒjùyěwújùwèihuòqílìér(9)且刚而主能,不本而犯,怨之所聚也。吾惧未获其利而jíqínànshìɡùqùzhījīniánnǎiyǒujiǎjìzhīnànyánɡzǐsǐzhī(10)及其难,是故去之。”期年,乃有贾季之难,阳子死之。

(1) 阳处父:晋国大夫。如:到。反:通“返”。舍:住宿。逆旅:旅店。宁嬴氏:旅店主人。

(2) 举:起身。阳子:阳处父。山:温山,在今河南修武北。

(3) 怀:想家。

(4) 机:枢机。

(5) 文:文饰。

(6) 衅:感情上的裂痕,争端。

(7) 济:整齐,漂亮。

(8) 卒:最后。复:归于不足。易:不一致。

(9) :辩察。济:指外貌。刚:刚愎自用。主能:自以为才能超群。本:以仁为本。

(10) 期年:第二年。贾季:晋国大夫,狐偃的儿子狐射姑,贾季是他的字。贾季之难:指鲁文公六年(前621),晋国在夷地举行阅兵,狐射姑任中军元帅,赵盾任副元帅,后阳处父向晋襄公建议,改在董地进行,由赵盾任中军元帅,狐射姑任副元帅。狐射姑因此怨恨阳处父,派人杀了他。shūxiànɡhèpín叔向贺贫

shūxiànɡjiànhánxuānzǐxuānzǐyōupínshūxiànɡhèzhīxuānzǐyuēwú(1)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yǒuqīnɡzhīmínɡérwúqíshíwúyǐcónɡèrsānzǐwúshìyǐyōuzǐhèwǒhé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ɡù(2)故?”duìyuēxīluánwǔzǐwúyīzúzhītiánqíɡōnɡbùbèiqízōnɡqìxuānqí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déxínɡshùnqíxiànzéshǐyuèyúzhūhóuzhūhóuqīnzhīrónɡdíhuáizhīyǐ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zhènɡjìnɡuóxínɡxínɡbùjiùyǐmiǎnyúnànjíhuánzǐjiāotàishēchǐtānyù(3)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wúyìlüèzéxínɡzhìjiǎdàijūhuìyíjíyúnànérlàiwǔzhīdéyǐmòqí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shēnjíhuáizǐɡǎihuánzhīxínɡérxiūwǔzhīdékěyǐmiǎnyúnànérlí(4)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huánzhīzuìyǐwánɡyúchǔfúxìzhāozǐqífùbànɡōnɡshìqíjiābànsān(5)(6)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jūnshìqífùchǒnɡyǐtàiyúɡuóqíshēnshīyúcháoqízōnɡmièyújiànɡbùrán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fúbāxìwǔdàfūsānqīnɡqíchǒnɡdàyǐyīzhāoérmièmòzhīāiyěwéi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wúdéyějīnwúzǐyǒuluánwǔzǐzhīpínwúyǐwéinénɡqídéyǐshìyǐhè(7)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ruòbùyōudézhībùjiànérhuànhuòzhībùzújiānɡdiàobùxiáhéhèzhīyǒu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xuānzǐbàiqǐshǒuyānyuēqǐyějiānɡwánɡlàizǐcúnzhīfēiqǐyě(8)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ɡǎnzhuānchénɡzhīqízìhuánshūyǐxiàjiāwúzǐzhīcì(9)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1) 叔向:晋国贤臣。韩宣子:晋卿。

(2) 其实:正卿的财产收入。二三子:指与自己同朝的卿大夫。

(3) 栾武子:晋国上卿。一卒之田:百顷田地。宫:居室。宗器:祭祀用的礼器。宪则:法度。越:美名远扬。怀:归附。刑:法。不疚:没有弊病。

(4) 桓子:指栾黡,栾书之子,晋国大夫。泰:过分。略则:违犯法纪。居贿:囤积财物。假贷:借贷取利。没:死。

(5) 怀子:指栾盈,栾黡之子,晋卿。离:通“罹”,遭受。

(6) 郤昭子:即郤至,晋卿。

(7) 能其德:能行武子之德。

(8) 稽首:表示恭敬的礼节。

(9) 专承:独自蒙受教诲。桓叔:即曲沃桓叔,晋穆侯之子。桓叔之名万,封在韩邑,称韩万,故尊桓叔为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