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02:57:22

点击下载

作者:雍兰利,魏凤莲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概论试读:

前言

“物流管理概论”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加显著与重要。进入21世纪以后,物流及其相关的流通业已被置于我国重点发展的先导产业,与此同时,物流产业从广度和深度上又获得很大的拓展,这些环境的改变使得物流管理活动及其相关的理论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物流实践和理论的变化要求物流管理教材必须不断地更新,以适应教学需要,这便是我们组织编写《物流管理概论》一书的目的所在。

本书的特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注重结构的系统性。本书在介绍物流管理概念、一体化发展趋势以及物流战略与规划的基础上,对物流的功能性活动,诸如采购、运输、仓储、库存、包装、加工、配送、逆向等管理做了系统的介绍,接着对物流的支持性活动,诸如成本管理、物流技术、信息化、物流系统与网络等管理做了系统的介绍,最后介绍了物流管理的新进展与运作趋势。第二,突出技术性与操作性。本书第十章、第十一章突出技术与操作内容的介绍,包括物流运输技术、仓储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分拣配送技术、包装技术、流通加工技术、物流信息技术及其新进展;有关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网络、结点、线路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第三,关注教学的应用性。每章开始均设有学习目标,每章末尾均设有案例分析、案例讨论和复习思考,便于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适用面较广。本书注重系统性、应用性与内容的丰富性,既可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管理者学习物流管理知识的参考书。

全书共分为十三章。第一章绪论对物流管理及其发展作出了一个总体概述,包括物流及物流管理概念的介绍以及对物流一体化、物流管理科学的发展及其运作模式演进的概述;第二章介绍了物流战略和规划,包括物流战略的层次结构、环境分析方法以及物流战略规划的设计和步骤、策略和控制;第三章至第八章的内容涵盖了物流功能性活动的管理,包括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管理、仓储与库存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包装与加工管理、绿色物流;第九章至第十一章介绍了物流支持性活动的管理,包括物流成本管理、现代物流技术与标准化、物流系统与物流网络;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是针对物流管理发展与运作模式的介绍,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运作模式。本书写作的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第十二章由雍兰利编写;第二章由高飞和张娟编写;第三章、第八章由吴满财编写;第四章、第七章由杨蕾编写;第五章由赵朝霞编写;第六章、第十三章由赵松龄编写;第九章由张博编写;第十章由魏凤莲编写;第十一章由张志强编写。魏凤莲对四、六、七、九、十、十三章做了初步修定,最后由雍兰利、张志强对书稿做出修改并定稿。

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有关专家、学者的教材、论著和网上资料,在此我们对相关作者或编辑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朱玲老师!她为本书的编写做了许多具体的支持与指导工作。

由于编写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当然,对书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责任与可能的纠纷均由各位作者本人承担,对所有可能发生的错误均由各位作者文责自负。编者2011年6月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了解物流一词的来源、划分和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掌握物流的定义和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了解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和物流管理科学的发展及其趋势,掌握物流管理的定义和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活动,理解物流一体化的原因。

第一节 物流

一、“物流”一词的来源

“物流”业兴起于美国,但“物流”一词却起源于日本。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企业进行大规模设备投资和更新改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大幅度上升,经济已基本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1955年成立了生产性本部,该团体为了改进流通领域的生产效率,确保经济的顺畅运行和发展,于1956年秋季组织了一个大型考察团考察了美国的物流业。当时日本还没有“物流”这个词,代表团的名称为“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美国的专家对代表团成员介绍到,美国30年来国民经济之所以顺利发展,原因之一就是既重视生产效率又重视流通效率。美国产业界真正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基本在1950年前后,在此之前一直只重视销售,仅把运输、保管、包装、装卸等物流活动作为销售的辅助性活动。日本流通技术考察团在美国还发现,原来日本被称为流通技术的运输、包装等活动,美国人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PD)。日本考察团回国后便向政府提出了重视物流的建议,并在产业界掀起了PD启蒙运动。在日本能率协会内设立了PD研究会,每个月举办PD研讨会;在流通经济研究所也组织起PD研究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启蒙教育活动。1964年7月,通产省决定讨论物流预算案时,担心新闻媒体在报道中讲PD日本人听不懂,于是邀请多方专家商议。他们认为PD中的“P”,即Physical在这里并不是“物质”的意思,而是“物理”的意思,Distribution是“流通”的意思,所以应把PD译为“物理性流通”,但又觉得作为一个名词,“物理性流通”字数过多、过长,只好缩为“物的流通”。于是“物的流通”这一新词在全日本媒体上发表了。此后,“物的流通”在日本逐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1970年成立的日本最大的物流团体之一就叫“日本物的流通协会”,日本物流管理协议会每年举行的物流会议也都叫“全国物的流通会议”。

1970年以后很多人又觉得“物的流通”也有点长,于是就干脆简称为“物流”。“物流”这个词在日本至今仍在使用。由于“物流”一词很符合中国人对此问题的认知习惯,因此,在中国很快就认同了“物流”这一专有名词。

二、物流的划分

(一)按对象不同划分

物流按其对象不同可划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1.宏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宏观物流还可以从空间范畴来理解,在很大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在很小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则往往带有微观性。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主要的研究内容是: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

2.微观物流

消费者、生产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在整个物流活动中,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二)按目的不同划分

物流按其目的不同可划分为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1.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

2.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是指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三)按范围不同划分

物流按其范围不同可划分为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1.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发展很快、规模很大的一个物流领域,是伴随和支撑国际间经济交往、贸易活动和其他国际交流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2.区域物流

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物流,一个城市的物流,一个经济区域的物流都处于同一法律、规章制度之下,都受相同文化及社会因素影响,都处于基本相同的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之中。(四)按范畴不同划分

物流按其范畴不同可划分为一般物流和特殊物流。

1.一般物流

一般物流是指物流活动的共同点和一般性,是物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涉及全社会、各企业。因此,物流系统的建立和物流活动的开展必须有普遍的适用性。

2.特殊物流

专门范围、专门领域、特殊行业,在一般物流规律基础上,往往带有特殊制约因素、特殊应用领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劳动对象、特殊机械装备特点的物流,属于特殊物流范围。

三、物流的释义和定义

(一)物流的释义

物流是由“物”和“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的。物流中的“物”和“流”通常与以下几个概念相关:

1.物的概念(1)物:物流中的“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物流中“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移,而这一位移的参照系是地球。因此,固定了的设施等,不是物流要研究的对象。(2)物资:在我国专指生产资料,有时也泛指全部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其与物流中的“物”区别在于“物资”中包含相当一部分不能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不属于物流学研究的范畴,如建筑设施、土地等。另外,属于物流对象的各种生活资料,也不能包含在作为生产资料理解的“物资”概念之中。(3)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4)货物: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交通运输领域将其经营的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一类是物。除人之外,“物”的这一类统称为货物。(5)商品:商品和物流学的“物”的概念是互相包含的。商品中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即商品中凡具有可运动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都是物流研究的“物”,有一部分商品则不属于此。因此,物流学的“物”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商品实体仅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6)物品: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行政、后勤、教育等领域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在办公生活领域则泛指与办公、生活消费有关的所有物件。在这些领域中,物流学中的“物”,就是通常所说的物品。

2.流的概念(1)流:物流学中的“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2)流通:物流的“流”,经常被人误解为“流通”。“流”的要领和流通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其联系在于,流通过程中,物的位移常伴随交换而发生,这种物理性位移是最终实现流通不可缺少的物的转移过程。物流中“流”的一个重点领域是流通领域,“流”和“流通”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涵盖的领域不同,“流”不但涵盖流通领域也涵盖生产、生活等领域,凡是由物发生物流的领域,都是“流”的领域。“流通”中的“流”从范畴来看只是全部“流”的一个局部;二是“流通”并不以其整体作为“流”的一部分,而是以其实物物理性运动的局部构成“流”的一部分。在流通领域,商业活动中的交易、谈判、契约、分配、结算等所谓“商流”活动和贯穿于之间的信息流等都不能纳入到物理性运动之中。(3)流程:物流中的“流”可以理解为生产的“流程”。生产领域中的物料是按工艺流程要求进行运动的,这个流程水平高低、合理与否对生产的成本和效益以及生产规模影响颇大,因而生产领域“流”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二)物流的定义

对于物流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至今尚无一个确切的定义。

解释一:物流中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流”是物理性运动,称之为“位移”。流的范围可以是地理性的大范围,也可以是在同一地域、同一环境中的微观运动和小范围位移。

解释二: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具体内容包括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解释三: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解释四:物流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将物品从供应地送达接收地采用的准确的、及时的、安全的、保质保量的、门到门的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物流是随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物流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经济活动。

解释五:物流是指商品在生产、流通、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时间空间变化,通过物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质资料的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最有效地完成资源配置。

解释六:日本综合研究所《物流手册1981》中的物流概念:“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解释七: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K)2000年对“物流”的定义:“为满足客户需要,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源头与消费点之间的高效(高效率、高效益)、正向及反向流动与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综合以上解释,本书认为,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通过商品在生产、流通、服务过程中所进行的包装、装卸、保管、库存、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活动,以较低的成本为客户创造更多的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的活动。

四、现代物流及其主要特征

(一)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不仅单纯地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从而全面、综合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做是“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进一步。

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结合,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使物流行业重新崛起,目前美国的物流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已远远超过了仓储、分拨和运送等服务。物流公司提供的仓储、分拨设施、维修服务、电子跟踪和其他具有附加值的服务日益增加。物流服务商正在变为客户服务中心、加工与维修中心、信息处理中心和金融中心。根据顾客的需要而增加新的服务,这体现了不断适应发展的观念。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一是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二是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三是走出以企业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已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二)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

1.物流反应快速化

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游与下游的物流、配送需求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前置时间越来越短,配送间隔越来越短,物流配送速度越来越快,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

2.物流功能集成化

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

3.物流服务系列化

现代物流强调物流服务功能的恰当定位与完善化、系列化。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现代物流服务在外延上向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在内涵上则提高了以上服务对决策的支持作用。

4.物流作业规范化

现代物流强调功能、作业流程、动作的标准化与程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的、易于推广与考核的动作。

5.物流目标系统化

现代物流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司整体的各种物流活动,处理好物流活动与商流活动及公司目标之间、物流活动与物流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求单个活动的最优化,但求整体活动的最优化。

6.物流手段现代化

现代物流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为销售提供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范围越广,物流技术、设备及管理越现代化。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得到普遍应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系统运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信、射频识别装置(RF)、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

7.物流组织网络化

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应保持系统性、一致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快速、机动,既能铺开又能收拢。分散的物流单体只有形成网络才能满足现代生产与流通的需要。

8.物流经营市场化

现代物流的具体经营采用市场机制,无论是企业自己组织物流,还是委托社会化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任务,都以“服务—成本”的最佳配合为总目标,谁能提供最佳的“服务—成本”组合,就找谁服务。国际上既有大量自办物流相当出色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例子,也有大量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例子,比较而言,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已经占到主流,即使是非社会化、非专业化的物流组织也都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

9.物流信息电子化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物流过程的可见性(visibility)明显增加,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等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以及对物流过程的控制。

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1.第三方物流日益成为物流服务的主导方式

从欧美国家看,生产加工企业不再拥有自己的仓库,而由另外的配送中心为自己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1998年美国某机构对制造业500家大公司的调查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69%(包括部分委托)。同时研究表明,美国33%和欧洲24%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正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

2.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日益广泛用于物流领域,物流与电子商务日益融合。20世纪70年代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曾简化了物流过程中繁琐、耗时的订单处理过程,使得供需双方的物流信息得以即时沟通,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以精确衔接,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而互联网的出现则促使物流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基于互联网的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满足了物流系统高度集约化管理的信息需求,保证了物流网络各点和总部之间以及各网点之间信息的充分共享。

3.物流全球化

物流全球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大型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日益从全球的角度来构建生产和营销网络,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和产品销售的全球化相应地带来了物流活动的全球化。二是指现代物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集中,并通过国际兼并与联盟,形成越来越多的物流巨无霸。

第二节 物流管理

一、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三个层次。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这之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手中,并尽可能维持最低的库存量。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那时叫做实物配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则叫做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有效。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运到工厂,流经生产线上每个工作站,产出成品,再运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企业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却实际上降低了整体效率的局部优化行为。因为每个职能部门都想尽可能地利用其产能,没有留下任何富余,一旦需求增加,则处处成为瓶颈,导致整个流程的中断。又比如运输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总是想方设法降低其运输成本,但若其因此而将一笔必须加快的订单交付海运而不是空运,这虽然省下了运费,却失去了客户,导致整体的失利。所以,传统的垂直职能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横向的物流管理却可以综合管理每一个流程上的不同职能,以取得整体最优化的协同作用。在这个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存货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

二、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管理的概念也有多种提法,以下两种表述大体可以反映其基本内涵。(1)物流管理是指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而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即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物料在企业内外流动的全过程所进行的计划、实施、控制等活动。这个全过程,就是指物料经过的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存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物流运动的全部过程。(2)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进行总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四、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活动

现代物流的基本活动主要包括: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

1.物流包装

物流包装是指为了物品的保护、储存、运输、促进销售,提高装卸效率、装载率等,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体名称。

物流包装大体可划分为商业包装(内包装、小包装)与运输包装(外包装、大包装)。商业包装的主要目的在于美化商品、宣传商品,以扩大销售。运输包装是为了方便商品的运输、装卸、储存而进行的包装。

2.物流装卸

物流装卸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仓库内部、工厂范围、车站范围等),在物资的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进行衔接的各种机械或人工装卸活动。改变物资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改变物资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有时候,单称“装卸”或“搬运”,都包含了“装卸搬运”的完整含义。

3.物流运输

物流运输是指在不同地域范围内(如两个国家间、两个城市间、两个工厂间,或一个大型企业的相距较远的不同工厂间),将物品进行空间位置的移动。运输是物流的核心,它创造物品的空间和时间效益。通过合理的运输规划,在合理的时间、地点,以合理的价格为顾客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产品。

常见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汽车),铁路运输(火车),沿海、近海、远洋、内河水运(船),航空运输(飞机),管道运输(管道);干线运输,支线运输,二次运输,厂内运输;集货运输,配送运输;一般运输,联合运输;直达运输,重装运输。

4.物流储存

物流储存是指以改变物品的时间状态,克服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矛盾为目的的活动。它主要借助各种仓库完成物资的堆码、保管、保养、维护等工作,并且使其功能延伸到销售、供应、配送等领域。

不同形式的储存,其作业内容存在很大的不同。(1)接货。根据储存计划和发运单位、承运单位的入库通知(到货通知),进行货物的接收,并为入库保管做好一切准备工作。(2)保管(在库)。货物进入仓库以后,需要科学、安全、经济地保持好货物原有的质量水平和使用价值。(3)发货管理。仓库管理员根据提货清单,在保证物品原先的质量和价值的情况下,进行物品的搬运和简易包装,然后发货。

5.物流流通加工

物流流通加工,又称流通过程的辅助加工,是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维护商品的质量、促进销售、提高物流效率、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对商品进行加工,使物品产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流通加工可以成为物流领域中产生高附加值的活动。

流通加工的目的是多样化的。主要包括:保护物品;促进销售进;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加工;提高加工效率;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合理化;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利润;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形式。

6.物流配送

物流配送是在物流据点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配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物流活动。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特殊的配送则还要以加工活动为支撑,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达到完成将货物送达的目的。配送与一般送货的重要区别在于,配送利用有效的分拣、配货等理货工作,使送货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利用规模优势获得较低的送货成本。

7.物流信息处理

物流信息处理是对物流活动中产生的大量信息的处理,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查询、传输和共享等。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大量采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通过构建合理的物流信息系统,进行物流的信息管理,促进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和高效率化。

第三节 物流一体化

所谓“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的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它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高级和成熟的阶段。只有当物流业高度发达,物流系统日趋完善,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才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发展形式,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的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物流一体化的实质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问题,即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取得整体最佳的效果。同时,物流一体化的趋势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一、物流一体化的演化过程

物流一体化的目标是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充分考虑整个物流过程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商品的实物活动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运行,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物流普遍实行了一体化运作,而且企业物流的一体化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个企业的经营职能,而是贯穿于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包括了跨越整个供应链的全部物流,实现由内部一体化到外部一体化的转变。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物流一体化只是针对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的运作与协调。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都设立了物流部或物流服务部,全面负责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采购、物料管理、生产制造、装配、仓储、分销等所有环节的物流活动,实现了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和分销物流的统一运作和管理,称为企业物流的内部一体化。

20世纪80年代,许多企业把物流管理的一部分或全部分离出来,由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企业来管理,实行社会化、专业化经营。物流子公司的成立,使物流管理人员的工作从仅仅面向企业内部,发展为面向企业同供货商以及用户的业务关系上来。20世纪90年代,企业纷纷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走向合作,以最优的商品供应体系,实现了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是集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运输、信息及其他物流服务供应商为一体的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最高境界。企业通过与外部组织对整个链的计划和从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分销配送,到商品销售给顾客的物流过程进行统一运作和管理,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实现了对顾客的快速反应,提高了顾客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典型的运作模式是物流外包或缔结战略联盟。

物流外包是指企业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功能,而把其他功能借助于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资源,能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战略联盟是指核心企业打破了供应链伙伴之间传统的交易关系,以非合同的形式,积极寻求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等供应链外部参与者的合作或联盟,以广泛的团队,通过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共享信息、共同完成长期目标,实现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和整条供应链总利润的最大化。

二、物流一体化产生的原因

1.消除利益冲突

传统的物流活动被分散在不同部门,各部门有各自追求的目标,这些目标往往相互冲突,难以形成统一的目标。为了克服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发达国家的企业将各种物流活动集成在一个部门诸如物流部,对物流进行统一运作与管理,消除部门间利益冲突。

2.成本的交替损益

物流活动各项成本间存在交替损益关系。如减少商品储存的数量可以降低储存成本,但由于储存数量减少,在市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同样的需求,势必要频繁进货,增加了运输次数,从而导致运输成本的上升。也就是在追求库存合理性时又牺牲了运输的合理性。如采用分项物流管理,各个部门追求自身的最优化,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优化性。只有通过采用一体化物流管理把相关的物流成本放在一起考虑,才能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实现最低总成本物流。

3.提高运作效率

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中一项活动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要素相应地发生变化。如运输越集成,包装越简单,反之,杂货运输对包装要求就很严格。再者,商品储存数量和仓库地点的改变,会影响到运输次数、运输距离甚至运输方式的改变等。因此,只有对系统各功能进行统一管理,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

4.提高物流绩效

物流子公司作为代行企业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管理的组织部门,通过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使得物流成本的核算变得简单明确,有利于物流成本的控制;通过对物流业务统一指挥、运作,有利于提高物流的交付速度、物流质量、物流可靠性、柔性和劳动生产率;通过市场交易的手段从事物流运作,有利于破除来自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限制。与此同时,企业多余的物流能力可参与社会经营,避免了物流能力的闲置和浪费,实现了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价值增值和提高物流绩效。

5.提高竞争力

内部一体化只能实现厂商内部的最优化。很显然,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各自孤立地优化他们的物流活动,跨越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物流很难达到优化。就物流成本来说,运输成本和库存保管成本在物流成本中占据绝大部分比例。依据美国的经验,近20年来运输成本在GDP中的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库存费用比重降低是导致美国物流总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仅仅实行的是内部一体化,由于没有与供应商和分销商实现一体化管理,供应商或分销商往往保有大量原材料或产成品库存,这些库存保管成本归根结底都要转嫁到最终消费者,这种成本的转移并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要真正做到减少甚至消除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降低交付成本,就必须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合作,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行动,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6.扩大核心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被认为是企业借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力量,其内涵十分丰富,反映在技术资源、知识文化、组织与管理系统中。由于任何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在所有的业务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有的企业具有核心技术能力、核心制造能力,却不具备核心营销能力、核心企业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和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纷纷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通过外包或战略联盟等形式交由外部组织承担。通过与外部组织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将上述五种核心能力加以整合集成,从而以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并扩大竞争优势。

第四节 物流管理模式的演进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自此以后,物流管理发展很快,同时出现了许多新的提法。

1.第一方物流

第一方物流(first party logistics)是指卖方、生产者或者供应方组织的物流活动。这些组织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和供应商品,但为了其自身生产和销售的需要又要进行物流网络及设备的投资、经营与管理。供应方或者厂商一般都需要投资配备一些仓库、运输车辆等物流基础设施。卖方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而建设的物流设施是生产物流设施,为了产品的销售而在销售网络中配备的物流设施是销售物流设施。总的来说,由制造商或生产企业自己完成的物流活动称为第一方物流。

2.第二方物流

第二方物流(second party logistics)是指买方、销售者或流通企业组织的物流活动。这些组织的核心业务是采购并销售商品,为了销售业务需要又要投资建设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设备,并进行具体的物流业务运作和管理。严格地说,从事第二方物流的公司属于分销商。第二方物流是企业自己的物流体制,它是介于企业一种完全的自主物流模式和完全外包的物流模式之间的一种物流模式,企业有较大的自主权。

3.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或称综合物流(integrated logistics),国外也称合同(契约)物流(Contract Logistics)、物流外部化。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cing),意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及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将out-sourcing引入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的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第三方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最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包括设计物流系统、EDI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选择承运人、货代人、海关代理、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运费谈判等。

4.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是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于1998年率先提出的,是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等活动。第四方并不实际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

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一般情况下,政府为促进地区物流产业发展,领头搭建第四方物流平台,提供共享及发布信息服务,是供需双方及第三方物流的引领力量。它不是物流的利益方,而是通过拥有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以及其他资源提供一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此获取一定的利润。它是帮助企业实现降低成本和有效整合资源,并且依靠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5.第五方物流

关于“第五方物流(fifth party logistics)”的提法目前还不多,还没能形成完整而系统的认识。有人认为它是从事物流人才培训的一方,也有人认为它应该是专门为其余四方提供信息支持的一方,是为供应链物流系统优化、供应链资本运作等提供全程物流解决方案服务的一方。

随着现代综合物流的开展,人们对物流的认知需要有个过程,目前就是处在这样一种状况中,当传统的物流方式正在被人们否定的时候,在大量的有关建立新的物流体系的介绍中,人们开始茫然和不知所措。因此,提供现代综合物流的新的理念以及实际运作方式便成为物流业中的一项重要的行业,即物流人才的培养。

也有的将数字物流称为“第五方物流”,是指在实际运作中提供互联网商贸技术去支持整个物流服务链,并且能组合各接口的执行成员为企业的物流链协同服务。它具备三个特性,即第五方物流是系统的提供者、优化者、组合者。所谓系统的提供者,即第五方物流以IT技术为客户组合物流链信息作业上各个环节,是为客户提供营运解决方案,收集实时资讯,提供营运作业的平台,以达到评估、监控、快速运作信息的作用;所谓优化者,就是第五方物流可以促进物流标准化的实现;所谓组合者,就是第五方物流是一个用户之间可以寻求多种组合,构成多接口、多用户、跨区域、无时限的物流平台。

6.第六方物流

第六方物流(sixth party logistics)是一个新的物流概念,它是以电子网络为服务平台,将产业链和第三方物流进行资源组合和系统集成,为用户高效提供全程物流操作的服务方式。

7.第七方物流

第七方物流(seventh party logistics)的概念由香港鑫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长德在2009年提出,是指将物→货币→物的货币交易模式,变化为利用金融信息化交易手段与方式方法,而成为物→物交易模式,从而加速资金快速安全的流动。形成凌驾且包含于第一、二、三、四、五、六方物流模式的新型物流模式,即第七方物流模式。

8.金融物流

金融物流(logistics finance)是金融和物流的融合,因此,又被称为物流金融。

金融物流是指在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

金融物流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在物流金融中涉及三个主体:物流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合起来为资金需求方企业提供融资,物流金融的开展对这三方都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物流和金融的紧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会商品的流通,促使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物流金融正成为国内银行一项重要的金融业务,并将逐步显现其作用。

【案例分析】美国联邦快递在中国的经营之道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物流企业加快了在中国的发展,而像FedEx(美国联邦快递)、UPS(美国联合包裹)这样的物流业巨头,则在之前就已悄悄地完成了在中国的战略布署。有数字表明,从1995年起,FedEx、UPS、DHL等国际速递巨头在我国的营业额增长率都保持在20%以上。这些跨国物流企业在中国的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物流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表面上看来,联邦快递FedEx在中国只有深圳、上海、北京的第五航权,而实际上,FedEx通过其中国的合作伙伴——大田集团,已经完成了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中心的中国物流网络的布局。这样,FedEx实际上已经开通了中国京津沪穗、深圳及周边城市客户投寄15个亚洲城市和美国、加拿大各个城市的“亚洲一日达”和“北美一日达”快递服务。联邦快递FedEx与全球100多万客户保持着密切的电子通讯联系,同时,它能够结合空运、陆运及IT网络,为全球提供电子托运、即时包裹追踪及物流和配送服务等,它所提供的“亚洲一日达AsiaOne”、“欧洲一日达EurONE”服务,在全球无人能及。这些先进的运作模式、管理理念及信息管理、在线系统正是中国物流企业所缺乏的,FedEx的进入,恰好为中国的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对中国物流企业缩短成长过程,加速企业走向成熟,增强中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加快资源整合步伐

中国现在的物流企业大都是从传统的国有交通运输与仓储企业演变而来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企业大多存在管理不足、技术落后、设备设施较差等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国自货自运车辆占到了社会运输车辆的70%,货运车辆空载率达到了37%左右,每年造成损失高达100亿元人民币;每年因包装造成损失150亿元人民币,因装卸、运输造成损失500亿元人民币,因保管不善损失30亿元人民币。随着FedEx等国际巨头进入中国,对这些企业进行重组与再造就在所难免。在FedEx这些国际巨头加快中国布局的同时,中国的物流企业为了提升其竞争能力,必须从内、外进行整体改造,整合物流资源。

2.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

现代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信息化程度高低及对信息的运用能力。FedEx的成功,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其快捷、便利的信息系统及自动化的物流设备,几乎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类物流信息技术和运作模式。在FedEx进入中国后,本土的企业为了寻求与FedEx同样的服务速度,会促进国内物流企业注重物流自动化设备的建设,加快其信息化的进程,提升服务的质量。

3.提升物流运作的专业化水准

物流服务有很强的专业技巧和技能,这一方面要求有配套的运载工具、存储等相关设备、措施,另一方面更需要有了解货物属性、通晓货物相关要求的专业人士。FedEx已经在全球物流运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各项安全、环保标准及其他技术指标都能符合国际要求。中国物流企业若要持续发展和走向全球物流市场,物流运作必须符合国际标准。(资料来源:据“南开发流网,解读FedEx在中国的经营之道”改编整理)

【案例讨论】

1.进一步了解目前FedEx、UPS、DHL等国际速递巨头在国内的业务增长情况。

2.FedEx进入中国速递业并快速发展对中国的物流企业有什么启示?

【复习思考】

1.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简述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

4.简述物流一体化的演化过程。

5.简述物流一体化产生的原因。

6.物流管理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第二章 物流战略和规划

【学习目标】

了解物流战略的定义、特征、领域及意义,理解物流战略的要素和目标,理解物流战略的层次结构,掌握物流战略的环境分析方法,了解物流规划的内涵和原则,掌握物流战略规划的设计内容、步骤以及策略和控制。

第一节 物流战略

一、物流战略的内涵

1.物流战略的定义“战略”一词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原意是“将军”,当时引申为指挥乐队的科学和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战略一词主要用来描述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和任务所制定的规划与策略。

物流战略的概念来源于企业物流活动的实践。物流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基于对物流的不同认识和自身管理经历的差异对企业物流战略给予不同的定义。

较早明确物流战略性地位的是美国的马丁·克里斯托弗,他将“物流与战略相对应的思想”称为“战略性物流”。他的《战略性物流管理》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他将物流的评价分为战略性标准和战术性标准。所谓战略性标准,是指“物流系统对企业战略的适应程度”;所谓的战术性标准,就是作业标准,是指对设施、运输、库存、保管、装卸等活动和计划、成本费用、改善对策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企业在进行物流总体规划时,首先是决定他的方向性,然后选择物流的方式,再按成本费用和系统两个方面进行选择,这就是物流战略的一般模式。

所谓物流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竞争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采取的竞争行动与物流业务的方法,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并支持企业战略所需的与“物”相关的,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废弃物及一般供应用品以及专业服务的控制系统的规划、组织、执行、控制的谋划和方略。

所以物流战略可以描述为企业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物流组织根据已制定的物流战略,付诸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称为物流战略管理。

2.物流战略的意义

古人“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的战略思想显而易见,物流是为企业产品打入市场铺路架桥,把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生产部门,把产品快速地传递给终端客户群。如果物流系统不通畅敏捷,企业就在市场竞争中无立足之地。在传统的物流管理中,由于物流被看做是企业经营活动中辅助的内容,因此许多企业没有物流战略,缺乏战略性的物流规划和运筹。企业物流战略的意义在于促使物流在企业内部与外部进行无缝衔接,并整合为一体,优化作业流程,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物流战略的领域

不同领域对物流战略的需求及研究都有所侧重,有时对其基本概念的认识也略有不同,企业物流战略选择的具体载体是企业物流系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领域:(1)流通领域中的物流战略。这个领域的主要特点是,购销活动、商业交易、管理与控制等活动与物流战略活动密不可分,因而,该领域必然要包含与物流战略相关的经济活动或这些经济活动中的一部分。(2)生产领域中的物流战略。生产领域中的物流战略可以理解为广泛的和较狭窄的两类思路。广义的思路是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全部经营活动,即从供应开始,下延到生产加工制造,再延到销售。狭义有两种,一种是专指生产企业涉及购销活动的物流战略;另一种是生产加工范畴中物料的物流战略。(3)军事领域中的物流战略。随着军事科学的发展,军事物流纳入军事经济系统之中,尤其在和平时期,“经济性”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因而军事领域中的物流战略研究又出现了新特点,使其外延不但涉及政治、军事,也逐步扩展到分配、调度及各种购销活动中。(4)生活领域中的物流战略。目前,对生活领域的物流战略的研究不多,现代物流学所总结的一些物流规律、物流系统和物流方法、物流工具装备大多从经济领域中来。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一领域的物流战略研究也将会有所发展。

4.物流战略的目标

因企业的不同其企业战略目标必然不同,企业物流战略目标应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不管企业性质如何,对于物流来说,要达到的战略目标主要包括:降低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减少资本占用以达到投资回报最大化;改进服务以提高企业销售收入。(1)降低成本。是指降低运输和库存相关的变动成本。主要包括运输和仓储成本,例如,在不同的仓库选址中选择,或者在运输方式中选择等。追求成本最小化,必须是在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保证不变的前提下选出成本最小的方案。当然,企业所追求的最主要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2)减少资本占用。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系统的直接硬件投资,从而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在保持既定服务水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降低企业的投资。例如,采用直接向客户供货从而免去库存环节,也可通过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减少对硬件设施的投资。但必须注意的是,与投资大的方案比,变动成本会上升,其增加值如果超过投资的减少值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投资回报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3)服务改善。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随着市场的完善和竞争的激烈,客户在选择公司时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及时准确到货也越来越成为公司的有力筹码。一般来说企业收入取决于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提高服务的水平会使物流成本大大提高,但最终的评价指标是企业的年收入,权衡的方法可以从高服务水平是否带来更大的年收入进行评价。总之,企业物流战略的制定作为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从企业目标和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企业总体战略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5.企业物流战略的特征

根据物流战略的内涵,它具有以下特征:(1)全局性。企业物流是针对企业经营中各个重要环节、各个专业职能的活动,虽是局部的,但作为总体行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响着企业物流的整体效能的发挥,它是以企业大局为对象所规划的物流各个“节点”的整体运作,谋求的是物流系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具有全局性的特征。(2)长远性。企业物流战略是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生存和发展的总体统筹谋划,具有前瞻性和方向性的特征。它规定了企业的奋斗目标,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较长时间,少则3~5年,多则5年以上。因而,实现企业物流事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制定长远规划,并明确相应的阶段性计划。(3)竞合性。即具有竞争性和合作性的特点。市场上参与竞争的各方不一定拼个你死我活。面对强大的对手,弱者各方可以以多种方式联合,对付强大对手实现双赢。即使实力强的企业也可在特定的领域和环节与实力弱的中小型企业协作配合,共谋发展。通过竞争走向合作,这也是一个重要趋势。(4)纲领性。企业物流战略规定的是企业总体的长远目标、发展方向、经营重点、前进道路,以及基本的行动方针、重大措施和基本步骤。这些都是原则性的概括性的规划,具有行动纲领的意义,尤其是物流战略中的战略目标更是全体职工的奋斗纲领。同时,物流战略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实践上必须能够层层分解、分步实施,这样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行动计划。(5)风险性。战略考虑的是企业的未来,而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因而物流战略必然带有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决策者关注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并且能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提高企业承担或抵御风险的能力。

从以上的特征可以发现,战略的制定和规划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决策活动,它要求决策者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决策水平。

6.物流战略的要素

物流战略的要素就是构成物流战略的主要因素,影响着企业战略分析、选择、实施和控制的全过程,并通过物流战略规划指导下的经营活动表现出来。物流战略的基本组成要素是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四个方面。(1)经营范围。是指从事物流经营活动的领域。经营范围不可以随意变动,其变动是有局限性的。从开始经营前的工商登记就已经明确指出企业的经营范围,但是随着物流经营活动的展开,可能出现经营范围与企业规模、作业能力等因素不相称的情况,这时企业可以通过向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申请进行经营范围的变更。经营范围能够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动中主要接触的外部环境,也能反映出企业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程度。(2)资源配置。是指对人员、资金、物资、设施、信息和技术等的安排水平和模式。人员、资金、物资、设施、信息和技术是物流经营活动的基本资源,资源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各项物流作业活动的效率。任何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的变化,都能够引起物流资源配置与经营业务的不协调,造成物流效率、经营成本等出现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变化。要想消除变化中对物流经营的不利影响,就应该对物流资源配置作相应的、及时的调整,使物流作业中的资源配置水平与物流战略的要求相适应、相协调。(3)竞争优势。是指由企业各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相比所具有的经营优势。竞争优势在短期内可以视为是一个静态概念,但就长期而言则是一个动态概念。也就是说,竞争优势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随着物流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竞争优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或丧失,或增强。因此,在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企业竞争优势的变动趋势。(4)协同作业。是指企业的各类资源之间或者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从而可能形成的效果。比如,运输和库存分别由两个部门负责,运输部门和库存部门按照部门成本最小化安排物流作业,或共同按照公司大局的总成本最小化安排物流作业,其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在分别管理情况下,运输部门会尽量减少运输的批次,等待运输量达到一定规模再安排运输,而库存部门会尽量减少库存,使平均库存保持一个较低水平,从而实现库存成本最小化。显然,这两个部门在运作中会产生矛盾,给企业带来不确定因素。如果两个部门进行联合决策,情况会大不相同,运输批次与库存水平相互配合,可能会使某一个部门出现成本的小幅度上升,但从整体上会降低两个部门的总运作成本。这就是物流运输与库存相互协调进行决策产生的效果。协同效果也是物流组织结构向集中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物流战略环境分析

1.物流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内容

所谓物流战略环境综合分析,是将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所进行的分析。企业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各种情况,反映了企业所面临的发展机会和对企业的潜在威胁。而企业能否利用机会,避开威胁,则要通过与内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科学判断与决策。

2.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风险分析(1)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有利因素——机会。例如,国家物流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支持;银行信贷的支持;国家税赋的降低;国内外市场容量的扩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竞争对手;企业所需资源有了新的更充裕的来源等。分析这些有利因素,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2)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不利因素——风险。例如,某些企业生产某些行业所需的产品,正是国家物流产业政策所限制的;国家紧缩银根,限制投资规模和某些行业所属企业的产品生产所需资金,提高银行贷款利息率;提高税赋;某些产品的市场容量呈现缩小趋势;企业所需资源逐渐枯竭。分析这些不利因素,可了解到给企业的生存将会带来多大的风险。分析企业外部环境特别要注意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

宏观环境是建立在国家宏观社会经济要素的基础上,如目标市场的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稳定情况、社会结构情况、文化和亚文化、法律完善情况以及政策稳定性等。众所周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其社会和个人的购买力,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居民消费情况显而易见有很大的差别。经营环境的变化如果能带来社会购买力的提高,便可为物流行业提供很好的发展机会。另外,分析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对于研究物流的行业发展状况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经济周期是处于经济高涨期,还是经济衰退期,对于制定物流的长期发展战略具有很大的影响。制定长期物流战略时,除了要考虑经济要素外,政治因素也绝不可忽视。因为政治稳定性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对于物流企业,目标市场的政治稳定性是长期发展的可靠保证。同时,不同的社会结构状况、文化和亚文化会影响居民的消费倾向,从而对物流产生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和政策稳定性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物流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获得一个稳定的环境。

建立物流体系时,除了要分析物流系统所处的宏观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要分析一下物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因为它直接影响物流经营的外部环境。分析物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主要是为了识别环境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环境中的有利影响会给企业带来机会,而不利影响则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以致带来风险与威胁。作为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总部,在物流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则必须关注市场环境的变迁,在环境对应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物流发展战略。事实上,近几十年来,物流经营环境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变革期,这种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物流的影响十分深远,而且这种变革目前仍在持续之中。不断延续的环境变迁已经成为物流企业在战略上不断求新、求变、追求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

分析的内容包括市场规模与发展、竞争者状况、技术经济情况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影响。市场规模及其发展状况决定了此行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市场规模大,则企业的投资规模和经营规模则可以在一个比较高的层面。行业的成长性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方式,企业采取大规模投资还是小规模多次投资的经营决策,必须考虑行业是否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如果行业的成长处于突飞猛进的阶段,属于朝阳行业,有很大的发展势头,则企业可以进行大规模投资,先于竞争者取得规模优势和行业优势,从而发展成为行业的“龙头”,这样企业既可以获得领导的优势,又可以控制和限制其他企业的进入和发展。对于许多产品与服务来说,统计分析在确定市场的潜在增长时常常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同时,了解产品/服务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每种产品/服务的“市场生命”可以划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这些阶段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即没有一种产品/服务能够永远不变地上升或被接受。

当产品/服务处在生命周期的引入期时,由于尝试使用新产品/服务的顾客数量较少,产品/服务的销售额很低。一旦它开始“起飞”,销售额将迅速上升,在到达某一点后,产品/服务将进入成熟期,销售将变得相对稳定。最终,销售额下降,直到市场缩小到原来的一小部分或完全消失。

如果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阶段进入的越早并且产品的生命周期越长,则它们所具有的长期发展潜力就越大。但企业的产品/服务进入市场越早,在引入期由于不能确定何时起飞而承担的风险就越大。物流采购与供应部门的工作重点也会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在引入期,或许要为创新增加额外的费用,具体的可能是为了成功地向市场引入某种新产品而确定需要的原材料或其他投入品。在成长期,由于需求的迅速增长,保证原材料的有效供应则可能成为最关键的问题。在成熟期,由于价格可能成为竞争的焦点,因此,降低成本将成为采购与供应的重点。在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采购与供应部门需要仔细地缩减供应合同以避免库存积压的危险。

研究竞争对手的实力和战略也是物流企业在制定和发展战略时必须设计的内容,很多决策都是在分析对手的战略后做出的。企业在竞争中所采取的策略,在很大的程度上和自己所处的地位有关。如果是行业的领导者,往往凭借其规模优势采取主动的行为去影响其他成员,影响服务价格水平等;作为一个弱势企业,则应寻找发展机会,避免与优势企业硬碰硬,从优势企业在市场上建立的坚固壁垒中寻找松动的角落,从而形成自身的经营特色和竞争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生活和生产的每一个角落都打下了技术的烙印,在物流领域也不例外。新技术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物流管理的技术主要有信息技术、物料处理技术、包装及包装材料技术、运输技术、优化技术。新技术有可能会引起整个物流系统的革命,使整个社会的物资供应实现准时化,大大缩短物流周期,减少全社会的库存量,从而使全球的资源得到更加优化配置。

3.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分析(1)企业的优势。企业的优势表现为:在技术和产品上有何优势;在管理上有哪些特色;在营销工作上有哪些差异化优势。这些优势发挥的程度有多大,都需要进行分析。(2)企业的劣势。企业的劣势是产品素质低,还是管理素质低;是高层管理工作落后,还是中层或基层管理工作落后;企业产品滞销,造成积压,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是产品品种问题,或销售服务工作未跟上。分析产生劣势的原因,找出其主要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

对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找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站在整体发展的高度研究各要素对企业的影响,以更适合于企业总体战略的分析。

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对于环境的分析和研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物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的,要时刻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及时制定积极政策,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三、物流战略的层次结构

根据企业物流战略的指导思想,可把企业物流战略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全局性的战略

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因此,用户服务应该成为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即全局性的战略目标。通过良好的用户服务,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获得第一手市场信息和用户需求信息,增加企业和用户的亲和力并留住顾客,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要实现用户服务的战略目标,必须建立用户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平均响应时间、订货满足率、平均缺货时间、供应率等。虽然目前对于用户服务的指标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对用户服务的定义也不同,但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提高用户满意度的管理体系,通过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全面提高用户服务水平。

2.结构性的战略

物流战略的第二层次是结构性的战略,包括渠道设计和网络分析。渠道设计是供应链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物流系统组建、优化物流渠道等。通过优化渠道,提高物流系统的敏捷性和响应性,使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最低。网络分析是物流管理中另一项很重要的战略工作,它为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网络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1)库存状况的分析。通过对物流系统不同环节的库存状态分析,找出降低库存成本的改进目标。(2)用户服务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用户需求和获得市场信息反馈,找出服务水平与服务成本的关系。(3)运输方式和交货状况的分析。通过分析,使运输渠道更加合理化。(4)物流信息传递及信息系统的状态分析。通过分析,提高物流信息传递过程的速度,增加信息反馈,提高信息的透明度。(5)合作伙伴业绩的评估和考核。用于网络分析的方法有标杆法、调查分析法、多目标综合评价法等。

3.功能性的战略

物流战略的第三层次是功能性的战略,包括物料管理、仓库管理、运输管理三个方面,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1)运输工具的使用与调度;(2)采购与供应、库存控制的方法与策略;(3)仓库的作业管理等。

物料管理与运输管理是功能性战略的主要内容,需要不断地改进管理方法,使物流管理向零库存这个极限目标努力。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输费用,优化运输路线,保证准时交货,实现物流过程的适时、适量、适地的高效运作。

4.基础性的战略

物流战略的第四层次是基础性的战略,主要作用是为物流系统正常运行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组织系统战略;(2)信息系统战略;(3)政策与策略;(4)基础设施管理。

在基础性战略中,信息系统是物流系统中传递物流信息的桥梁。库存管理信息系统、配送分销系统、用户信息系统、EDI/Internet数据交换与传输系统、电子资金交易系统(EFT)、零售点POS,对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去规划与管理,才能保证物流系统高效运行。

四、典型的物流战略

物流战略规划的原则和概念来源于物流活动,尤其是运输活动的独特属性。其他一些则是一般经济和市场现象的产物。所有原则与概念都将启发我们了解什么是物流战略规划,并为正确地制定物流战略规划奠定基础。

1.总成本战略

物流系统本身的范畴和物流系统设计的核心都是关于效益相反的分析,并由此引出总成本的概念。成本背反,是指各种物流活动的变化模式常常表现出互相冲突的特征。解决冲突的办法是平衡各项活动以使其达到整体最优。在选择运输方式的过程中,运输服务的直接成本与由承运人的不同运输水平对物流渠道中库存水平的影响不同而带来的间接成本之间就互相冲突。最佳方案就在总成本最低的点。费率最低或速度最快的运输服务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在物流系统中常常出现物流服务与成本背反的问题,因此,物流管理的基本问题就是成本冲突的管理问题。只要在各项物流活动之间存在成本冲突,就需要进行协调管理。上述例子说明总成本战略可用于解决企业的物流问题。总成本战略不仅可用于运输方式的选择,还可用于确定客户服务水平、物流系统内仓库的数量、安全库存水平以及生产调度等方面。然而,有时分拨渠道内一个企业的决策会影响其他企业的物流成本。例如,买方的库存政策不仅会影响发货人的库存成本,还会影响承运人的经营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将系统的范围扩大到物流部门或者企业以外,甚至可以包括几个企业。这样,总成本方程就被拓展了,物流管理决策的范围也延伸到了企业的法定范围以外。

2.多样化分拨(配送)战略

不要对所有产品提供同样水平的客户服务,这是物流战略规划的基本原则。一般的企业配送多种产品,因此要面对各种不同的客户服务要求、不同的产品特征、不同的销售水平,也就意味着企业要在同一产品系列内采用多种分拨战略。首先要区分那些经仓库运送的产品和从工厂、供应商或其他供货来源直接运送到客户手中的产品。由于运输费率的结构对整车运输有利,所以首先应按运输批量区分产品。订购大量产品的客户可以直接供货,其他的则由仓库供货。对于那些由仓库供货的产品,应按存储地点进行分组,即销售快的产品应放在位于物流渠道最前沿的基层仓库中;销量中等的产品应存放在数量较少的地区性仓库中;销售慢的产品则放在工厂等中心存储点;结果每个存储点都包含不同的产品组合。例如,某小型化工企业生产多种防腐涂料,所有的产品都在同一地点生产。一项关于配送网络的研究建议该企业采用与以往不同的配送模式,即所有构成整车批量的产品直接从工厂所在地运送到客户所在地,所有的大订单(占企业销售量的前10%)也有工厂直接向客户供货,其他运输批量小的产品,则从工厂或两个具有战略性选址的仓库运出。这一多样化配送战略为企业节约了20%的配送成本,同时保持了现有的物流客户服务水平。

多样化配送不仅可适用于批量不同的情况,还可用于其他情况,如正常的客户订单和延期交货订单可以采用不同的配送网络。正常的配送是由仓库供货、履行订单。出现缺货时,就启用备用的配送系统,由第二个存储点供货,使用更快捷的运输方式克服运送距离增加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样,还有其他很多例子可以说明多个配送网络比单一网络情况的总配送成本更低。

3.混合物流战略

混合物流概念与多样化物流配送相类似,混合物流战略的成本比纯粹的或单一的物流成本更低。虽然单一物流战略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简化管理,但如果不同品种产品的体积、重量、订单的规模、销售和客户服务要求差异巨大,就会出现不经济。混合物流战略使企业针对不同产品分别确立最优战略,这样往往比平均所有产品组后制定的单一战略成本要低。

例如,美国某药品和杂货零售商因一项零售店并购计划导致销售额急剧上升,需要扩大物流配送系统以满足需求。一种设计是利用六个仓库供应全美约1000家分店。公司的战略是全部使用自有仓库和车辆为各分店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扩建计划需要新建700万美元的仓库,用来缓解超载荷运转的仓库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该仓库主要供应匹兹堡附近的市场,通过利用最先进的搬运、存储设备和流程降低成本。决策层已经同意了这一战略,且已开始寻找修建新仓库的地点。为此公司进行了一项网络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匹兹堡仓库设施运营成本很高,但新建仓库节约的成本不足以补偿700万美元的投资。此时有人建议采用混合物流战略,除使用自有仓库之外,部分利用公共(租借)仓库,这样做的总成本比全部使用自有仓库的总成本要低。于是,公司将部分体积大的产品转移至附近的公共仓库,然后安装新设备,腾出足够的自有空间以满足可预见的需求。新设备成本20万美元,利用两个仓库供给商店,每年约带来额外的运输费用10万美元。这样企业就成功地避免了实行单一或纯粹物流配送战略而可能导致的700万美元的巨额投资。

4.合并战略

合并战略通常当运输量较小的情况下,合并的概念对制定物流战略是最有用的,即运输批量越小,合并的收益就越大。在物流规划时,将小运输批量合并成大批量(合并运输)的经济效果非常明显,其产生的原因是现行的运输成本—费率结构中存在规模经济。物流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个概念来改进物流配送战略。例如,已到达仓库的客户订单可以和稍后到达的订单合并在一起。这样做可以使平均运输批量增大,进而降低平均的单位货物运输成本。但需要平衡由于运送时间延长而可能造成的客户服务水平下降与订单合并的成本节约之间的利害关系。例如,美国某公司在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建有一个自营仓库,为美国东部的一些日用品商店提供服务。商品包括来自上千家供应商的许多小批量采购的商品。为减少内向运输成本,公司在主要供货商所在地建立了合并运输的货站,通知供货商将公司采购的货物运往集运站。当货物累积到一整车时,企业自己的卡车就会将商品由集运站运到自营仓库。这样做避免了以小批量长距离将货物运到仓库,降低了单位运费,减少了成本。

五、物流战略控制

物流战略控制是指将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与预定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加以比较,评价工作业绩,发现偏差,采取措施,以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实现战略规划。它是物流战略实施中保证物流战略实现的一个重要阶段。

物流战略控制的步骤有确定物流战略控制标准、衡量实际绩效、纠正偏差。确定物流战略控制标准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一般由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的评价标准所组成。衡量实际绩效是指依据标准检查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等,以便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衡量实际绩效之后,应将衡量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经过比较会出现偏差,应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物流战略控制的主要方法,如果按照时间的阶段划分,物流控制可分为投入控制、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三种类型。

物流控制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资源是否使组织更接近其既定的目标?如果况不是这样,应该如何应对?在现实工作中,富有活力的组织结构和形态鼓励较大程度地分权给基层的组织和人员,但是分权带来的问题是如何在享受分权所带来的收益的同时,对组织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控制。从控制时间来看,物流控制可以分成如下三类。

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又称前馈控制,是在物流战略实施前,对物流战略行动的结果有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预测,并将预测值与物流战略的控制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可能出现的偏差,从而提前采取纠正措施。

事前控制是一种以投入对结果的压力为基础的控制方式,其基本假设是正确的投入将产生理想的结果。控制的成功程度取决于先前设定的结果和计划是否可行。投入控制是在战略行动成果尚未实现之前,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投入控制强调的是,如果要达到某个目标,首先需要哪些资源,付出哪些努力。那么,如果投入了相应的资源和努力,相应的单位应该在一定的期限内给出一个良好的结果。采用投入控制方式的具体实例:在信息资源方面,确保每个办公人员的桌上都有一台计算机,要求员工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信息收集和处理任务;在资金投入方面,相关主管在通过一定的程序方式后,可以获得改善工作的资金投入;在人力资源方面,要求保证特定数量的员工参加足够的培训。

投入控制方式的运用十分广泛,比结果控制的方式更加公平和容易,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对辛勤的工作给予回报,而且强调长期的结果。投入控制的不足之处主要是:(1)投入控制通常难以产生理想的结果。由于投入控制更加关注努力程度而不是结果和业绩的改进,所以即便是付出的努力并没有真正对物流的业绩产生影响,也被认为是成功的。(2)当重点放在投入控制时,形式通常变得比实质更加重要。因为个人与团队是对事先描述的活动负责,这正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结果投入了大量的努力致力于维持正确的形象(谨慎地遵循正确活动的规则),而不是实现正确的结果。例如,最高管理层小心地监督其管理人员使用顾客满意度的资料库的情形,追踪每个部门输入数据库的信息的数量和管理人员使用这些信息的次数,而效果只是促进了信息数量的增加而不是质量的增加和利用效率的增加。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多数管理者私下都承认这些信息是垃圾;但是因为经常使用这些信息的情况也受到监督,是另一项以作业为中心的投入控制,所以仍然在使用垃圾资料。(3)强调投入控制的组织不像其他组织那么重视付出获得的回报,鼓励管理者强调易于控制的投入应用,而不是可以使结果最大化的应用方式。例如,通过强调跨功能改善团队的投入来尝试改善服务和管理质量,管理人员可能会根据跨功能会议安排和管理的容易程度来选择实施方案,而不是根据是否对实际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来选择方案。(4)负面激励。当结果似乎还没有投入的努力重要时,执行良好的方案就通常被视为成功的案例,尽管方案的结果并不值得一提,同样,草率努力的结果当然会打折扣。所以这些都是鼓励形式重于实质的文化,这种情境是不值得提倡的,对高绩效员工会产生负面的激励作用。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又称行或不行的控制,是在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按照控制标准验证物流战略执行的情况,确定正确与错误,确定行与不行。

过程控制是基于了解投入与结果的控制。如果物流组织希望采用的物流战略实施方式是学习如何使核心过程进行得更好,那么其采用的控制也应是这种追踪该核心过程如何有效且有效率地将投入转换为结果的能力。三种控制方式相比,投入控制的控制基础是理想的活动和努力,结果控制的控制基础是结果和业绩的衡量,而过程控制的基础则是努力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形成以过程为基础的控制方法包含的基本步骤是:(1)决定关键结果。在以流程为物流控制最终目标的情况下,唯一的关键结果是创造一流的顾客价值,因为顾客价值才是维持竞争优势与创造优异财务绩效的关键。(2)识别产生关键结果的物流流程。最终的顾客价值取决于跨越多个物流功能流程的组合。这些流程由许多较小的子流程所组成,过程控制能够且应该为所有层次的过程而开发。(3)确认执行该过程所需的关键活动与能力。从客户的角度,跨越功能的边界进行工作,从而发现在成功地将投入转换为结果的整个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4)开发一种对活动与能力的绩效进行追踪的方法。这些通常包括投入与结果衡量方法、财务与非财务衡量方法、短期与长期衡量方法的结合。总之,某一种特定类型的控制系统的最佳使用方式,取决于组织面临的情境以及战略实施的整体方法。控制系统的正确选择和使用主要取决于正在实施的战略以及实施战略所运用的手段。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又称后馈控制,是在物流战略推进过程中将行动的结果与期望的控制标准相比较,看是否符合控制标准,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行动措施,以利于将来的行动。

结果控制是一种事后控制。结果控制关注对结果的监督并确保能够实现计划的目标。衡量结果的方法很多,进行结果控制采用的最普遍的形式是预算,预算可以被视为与实际收入和支出相应的标准,并据以评估相应的业绩。这是一种传统的控制方法,强调绩效的考核和反馈,以决定计划与目标是否实现。结果控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数字游戏。结果控制激励管理人员注意其提供资料的方式,甚至是扭曲资料的方式,以便以最有利的方式呈现其营运状况。这不仅使参与其中的人慢慢腐化,且侵害了报告的使用价值,因为很难辨别哪些部分已经被调整过,因此对其诚实与否表示怀疑。(2)不良决策。当关注的重点是特定的目标时,决策者倾向于过分强调已知的成本,低估潜在的收益。这种不平衡的做法导致了保守的决策,虽然它使组织前后一致致力于实现目标,但也可能限制进程。(3)负面激励。以实现预定目标为基础的控制,可能已投入了大量的努力,但却仍然缺少激励的标记,所以对个人来说,可能具有负面激励的效果。

第二节 物流规划

一、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组成要素及原则

1.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组成要素

企业物流规划的基本组成要素应包括经营范围、资源配置、优势和协同作用。(1)经营范围。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经营范围的变动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不可以随意变动。(2)资源配置。是指企业对人员、资金、物资和技术等的安排水平和模式。(3)优势:是指企业各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同等业的对手相比所具有的经营优势。(4)协同作业,是指企业的资源之间或者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的一种效果。

2.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开放性原则。企业物流的开放性市场资源配置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寻求。(2)企业物流要素集成化原则。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企业物流功能、资源、信息、网络等要素进行统一规划、管理、评价,通过要素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在运作,从而实现企业物流要素间的联系,达到企业物流整体优化的目的的过程。(3)网络化原则。网络化是指将企业物流经营管理、企业物流业务、企业物流资源和企业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组织按照网络方式在一定市场区域内进行规划、设计、实施,以实现企业物流快速反应和最优总成本等要求的过程。(4)企业经济的可调整原则。企业经济资源可调整性原则能够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及经济发展的变化作出及时应对和调整。

3.影响企业物流设计的因素(1)企业物流服务需求。企业物流服务需求包括服务水平、服务地点、服务时间、产品特征等多项因素、这些因素是企业物流规划设计的基础依据。(2)行业竞争力。为了成为有效的市场参与者,应对竞争对手的企业物流竞争力作详细分析,从而掌握行业基本服务水平,寻求自己的企业物流市场定位,以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构筑合理的企业物流。(3)地区市场差异。企业物流设施结构直接同顾客的特征有关,地区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都影响着企业物流设施设置的决策。(4)企业物流技术发展。在技术领域中对企业物流最具影响力的是信息、运输、包装、装卸搬运、管理技术等,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等对企业物流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及时、快速、准确的信息交换可以随时掌握企业物流动态,因而不但可以用来改进企业物流的实时管理控制及决策,而且可以为实现企业物流作业一体化、提高企业物流效率奠定基础。(5)流通渠道结构。流通渠道结构是由买卖产品的关系组成的,一个企业必须在渠道结构中建立企业间的商务关系,而企业物流活动是伴随着一定的商务关系而产生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支持商务活动,企业物流的构筑应考虑流通渠道的结构。(6)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产业结构直接影响着物流服务需求的内容、数量、质量,为了满足用户需要,物流业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与丰富。集货、运输、配载、配送、中转、保管、倒装、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等构成现代物流活动的主要内容。(7)财政、工业标准以及运输法规、税收政策等都将影响企业物流的规划。

二、物流战略的主要规划领域

物流战略规划主要针对八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作出安排,这些问题包括:(1)每个细分市场的服务要求是什么?(客户服务)(2)在供应链成员中怎样实现运作的基础集成?(供应链设计)(3)什么样的供应链结构最能使物流成本实现最小化,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服务水平。(物流网络设计)(4)什么样的物料流动方式和技术能够在设施和设备处于最佳投资水平的条件下实现服务目标?(设备使用率和管理措施)(5)是否存在降低短期和长期运输成本的机会和方法?(运输管理)(6)制定什么样的库存管理程序能够更好地支持服务需求。(库存设计与运作)(7)运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来实现物流运作的最大效率。(信息技术)(8)应如何组织资源来实现最佳的物流服务和运作目标。

物流战略规划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客户服务需求的目标、设施选址战略、存货战略和运输战略。

1.客户服务需求的目标

客户服务水平的决策比任何其他因素对系统设计的影响都要大。如果服务水平定得较低,可以在较少的存储地点集中存货,利用较廉价的运输方式。如果服务水平定得较高,则结果刚好相反。但当服务水平接近上限时,物流成本的上升比服务水平上升更快。因此,物流战略计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客户服务水平。

2.设施选址战略

战略存货地点及供货地点的地理分布构成物流计划的基本框架。其内容主要包括确定设施的数量、地理位置、规模并分配各设施所服务的市场范围,这样就确定了产品到市场之间的线路。好的设施选址应考虑所有的产品移动过程及相关成本,包括从工厂、供货商或港口经中途储存点,然后到达客户所在地的产品移动过程及成本。采用不同渠道满足客户需求,其总的物流成本是不同的,如直接由工厂供货、供货商或港口供货,或经选定的储存点供货等的方法,物流成本是有差别的。寻求成本最低的配送方案或利润最高的配送方案是选址战略的核心。

3.存货战略

存货战略是指存货管理的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将存货分配(推动)到储存点与通过补货自发拉动库存的两种战略。其他方面的决策内容还包括产品系列中的不同品种分别选在工厂、地区性仓库或基层仓库存放,以及运用各种方法来管理存货的库存水平。由于企业采用的具体政策将影响设施选址决策,所以必须在物流战略规划中予以考虑。

4.运输战略

运输战略包括运输方式、运输批量和运输时间以及运输路线的选择。这些决策受仓库以及仓库与工厂之间距离的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仓库选址决策。库存水平也会通过影响运输批量影响运输决策。

由此可知,客户服务目标、选址战略、库存战略和运输战略是物流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些决策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率。其中,每个决策都与其他决策互相联系,计划时必须对彼此之间存在的关系予以考虑。同时,应注意连接以上四个方面的“两个流”,即信息流动网络和产品流动网络,两者运行极为相似,可以视为节点和链的集合。然而,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产品是顺流而下流向客户,而信息则多是逆流而上流向原材料采购地。产品流动网络与信息网络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物流系统,这样就可以避免分别管理可能造成的整个系统运行的低效率。实际上,这两个网络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例如,信息网络的规划将会影响物流系统的订货周期,进而影响产品网络各“节点”保有的库存水平。库存的可供率会影响客户服务水平,进而影响订货周期和信息网络规划。同样,其他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要求从整体的角度看待物流战略,而不能将其分开加以考虑。

三、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企业物流的功能要求有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以提高服务水平、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制定各要素的配置方案。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企业物流布局规划

企业物流布局规划是指在一定层次和地区范围内确定物流网络(物流通道、节点设施)合理的空间布局方案。企业物流布局规划的重点是:(1)物流通道规划。包括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运输网络的配置。其规划重点是充分利用已形成或将改造扩展的相应网络,通过分析验证现有网络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物流需求,并根据物流发展需要,对原有网络进行补充改造,形成满足一定物流服务需求的物流通道方案。(2)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物流节点是指各种货运车站、港口码头、机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库等设施。物流节点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主要包括:一是物流节点设施的数量和种类;二是物流节点的设置地点;三是物流节点的功能配置;四是物流节点的规模。对于已存在的货运车站、港口码头等传统的交通枢纽型物流节点,重点研究的是对其合理利用和改造升级,拓展其服务功能。随着现代物流发展而派生出来的新型物流节点,如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则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探讨。

2.物流节点设施的内部布局规划

物流节点设施的内部布局规划主要指根据物流节点的功能、作业流程和服务质量要求确定物流节点内各设施的平面布局方案。如工业企业的厂区及车间的平面布局,物流中心中仓储区、分拣区、加工区、内部通道等的布局。

3.物流设备选型和平面布局设计

根据企业物流的作业要求和特点,选择先进适用的物流设备和器具,以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它包括:一是仓库货架系统的选型和平面布局设计;二是装卸搬运设备的选型和布局设计;三是包装及流通加工装备及器具的选型和布局设计;四是运输工具的选型设计;五是分拣设备的选型和布局设计等。

四、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步骤

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在进行企业物流的设计或重新设计之前,重要的是要描述分析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目标定位直接决定企业物流的设计或重新设计。对于企业物流规划设计来说,比较常用的目标有三种:总资金成本最小,相对企业物流设计方案往往是减少物流节点的配置数量,直接将货送到用户手中或选择公共仓库而不是企业自建仓库;运营成本最低往往需要利用物流节点实现整合运输;顾客服务水平最高,往往需要配置较多的物流节点以及较好的信息系统等。

2.第二阶段

一旦确立了系统目标并分析了系统的制约因素,那么下一个阶段就是收集系统设计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并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的分析设计出系统方案。

3.第三阶段

方案评估阶段,对各方案进行评估,选择合适方案。

4.第四阶段

方案实施阶段,该阶段涉及设计、建筑并将大型、专门的设施投入运行、培训等项目。

5.第五阶段

实效评估阶段,对实施方案进行追踪监测,分析方案实施前后的变化,提出评估报告作为方案修正的依据。

五、物流战略规划策略

物流战略是进行物流定位,进而确定发展的目标,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还取决于符合实际的实施策略。物流战略规划管理策略是物流战略的具体化。

1.分工与专业化协作

分工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但分工不当会造成工作流程的分割,降低整项工作的效率。克服这个缺点的方法是专业化协作,这已经为大量的事实所证明。在物流管理中也完全可以对物流过程的全部作业作适当的分解,从而实现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提高物流系统效率。(1)物流与营销分离。在美国,企业物流最早是与营销结合在一起的。为了满足市场需要,随时保证供应,企业产成品的储运由营销部门管理。但实践证明,在物流渠道的安排上不能使营销与物流绩效同时都取得好的效果。相反,如果将两者分离,实现专业化管理后,从中获益的机会反而增加了,这就是物流与商流的分离。(2)物流职能的细化。制造商经过采购和生产制造经营活动后,分别由分销商和零售商执行商流业务,并由其他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物流供应商主要由分销商选择,制造商卖出产品必须通过分销和零售两个环节,零售商的职能被设计成是分销商的委托销售人。与传统做法相比,这时的制造商营销部门的主要工作集中在联合分销商和零售商,共同研究市场趋势,预测各地区的市场需求,营销人员不考虑物流。由物流部门采取优化策略,把相应数量的产品运往地区仓库,以支持销售活动。地区销售部把产品销给分销商,这是第一次物权的转移,同时由第三方提供运输服务,并将商品存储在第三方提供的仓库中。分销商虽然没有直接经手货物,但直到把货物销售给客户以前,他对货物拥有法定的所有权。由于零售是委托形式,他的经营方式设计成产品展示,客户选定某种产品后,24小时内送货上门。所以,零售店铺只需少量的库存用于产品展示和最低的后备储存,所送货物从外部仓库发出,由当地的第三方运输公司提供送货服务,每一项工作都有各方面的专家承担,达到系统效率的最大化。

营销与物流的分离是从为客户更好地创造价值的角度提出的,并非意味着两者可以独立存在,分离可以增加专业化的机会。专业化虽然可以把各自的工作做得更有效率,但协作的难度却增大。协作的基本准则是,物流必须服从商流,在时间、地点及送货条款方面遵守商务上的规定。

2.物流系统运行结构选择

物流系统运行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产品从原材料起点到市场需求终点的整个流通渠道的结构。

物流运行结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因素。不同行业的物流形式可归纳为三类,即多阶段结构、直送结构以及混合结构。(1)多阶段结构,如图2-1所示,这一结构是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产物,其特点是利用两个专业化的配送中心把物流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可以清楚地看到配送中心在其中起的重要作用。图2-1 多阶段结构物流(2)直送结构。直送结构的生命力在于快速地把货物从仓库直接送达客户需求的目的地,没有任何的中间环节。(3)混合结构。混合结构的出现是因为物流需求灵活多样,形式繁多,单一的结构不能获得理想的服务效果,所以要采用更灵活的系统结构。最简单的形式是把直送结构与多阶段结构相结合形成一种混合结构。如图2-2所示。图2-2 混合结构物流

【案例分析】济南汽运总公司成功实施物流战略规划

济南汽运总公司作为山东省经贸委指定的“优化企业物流管理试点单位”,近年来遵循物流业的发展规律,不断追踪业界新动态,在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建设、信息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并以规范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众多大客户的青睐。

在确定发展物流战略之前,济南汽运总公司还在为日益萎缩的货运市场愁眉不展。为了探求新的发展道路,济南汽运总公司较早地接触并引进了物流经营管理理念。在南开大学物流专家组对公司进行了全面的系统调研之后,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了《济运物流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完全突破了“以货物位移为主”的传统货运经营思路束缚,提出了“以代理为龙头、以网络为基础、以场站为依托、以运力为配套、以多种方式联运为方向,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此同时,公司加快了物流经营的基础设施建设。

济南汽运总公司通过承运山东松下影像产业有限公司的产品,结识了松下物流公司(松下株式会社的专业物流子公司),并以优质的服务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与日本松下物流公司的合作过程中,济南汽运总公司坚持将学习融于服务,积极采纳、借鉴外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网络建设和发展现代科技,在努力为松下物流公司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有力地拓展了服务空间,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

济南汽运总公司还力图进入国际市场,并于1998年组建了山东贸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经外经贸部审验批准取得了国际货运一级代理权,可独立承办进口物资的制单、报关等多种业务。在网络建设方面,济南汽运总公司在山东省内建立了以强大的客运网络体系为依托的快运配送网络,主要以高时效、批量小、高附加值的小件货物为服务对象,在省外则致力于将原有的联运网络、零担货运网络改造为物流服务网络,并参加了中国物流联盟,与24家物流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济南汽运总公司于1999年投资40万元与西安亚桥公司合作,开发了山东省内第一套专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受托、配送、过程查询、管理、结算等环节的全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目前正着手构筑基于微软主流平台和因特网技术的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2000年9月,汽运总公司在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修建了物流交易大厅,交易中心引进了大屏幕、微机自动查询、自动报价等先进科技设备,成为山东省内最大的货运信息交易中心。

济南汽运总公司经过与松下公司近五年的携手合作,服务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仓储面积由1996年年初的5000平方米增加到20000平方米,各种运输车辆达到100余部,并与国内外几十家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前不久,济南汽运总公司又与日本松下电器有限公司中国分公司正式签约,由济南汽运总公司全面代理其电器产品的整机、配件、样品机等货物品种的物流业务,负责在全国范围内为其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物流服务。这次新的合作,打破了以往以运输、仓储为主的单一服务模式,由济南汽运总公司根据松下公司需求自行设计服务方案,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物流运作。我们相信,济南汽运总公司在进行物流战略的规划与管理过程中,同时在为松下公司这样的知名企业服务的过程中,迅速成长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国内知名物流企业。

【案例讨论】

1.如何理解济南汽运总公司物流规划新的指导思想?

2.从济南汽运总公司物流发展中的开放与国际合作中得到什么启示?【复习思考】

1.企业物流战略划分为哪四个层次?

2.如何理解多样化分拨(配送)战略?

3.什么是混合物流战略?

4.如何理解物流战略规划需主要解决的问题?

5.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是什么?

6.如何理解物流战略规划的策略分工与专业化协作?

第三章 采购与供应管理

【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概念、目标及其作用,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发展趋势、组织结构,理解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流程,熟悉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战略、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

第一节 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概念

一、采购与供应

1.采购

采购包含广义的采购和狭义的采购,狭义的采购是指企业根据需求提出采购计划、审核计划,选择供应商,经过商务谈判确定价格、交货及相关条件,最终签订合同并按要求收货付款的过程。这种以货币换取物品的方式,可以说是最普通的采购途径,无论个人还是企业机构,为了满足消费或者生产的需求都是以购买的方式来进行的。广义上的采购是指除了以购买的方式占有物品之外,还可以用各种途径取得物品的使用权,以达到满足需求的目的,如租赁、借贷、交换、征收等。其中:

租赁是指一方用支付租金的方式取得他人物品的使用权。

借贷是指一方凭借自己的信用和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获得他人物品的使用权。交换是指双方采用物易物的方式取得物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

总体上看来,对采购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含义:(1)采购是企业与市场联系的纽带,采购过程实际上就是从市场获取资源的过程。(2)采购既是一个商流过程,也是一个物流过程。商流是指发生交易活动时进行的对货物所有权的转移,物流是指货物实体发生转移的过程,商流是无形的,但是物流是有形的,是可以看得到的。(3)采购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首先采购是一项经济活动,要进行收益与成本分析,其次采购还是一项管理活动,在采购过程中需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

2.供应

供应是指供应商或卖方向买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也包含采购部门采购企业需要的商品满足自己企业内部的需求,因此采购与供应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所以一个企业的成功并不在于它能够销售什么,而是取决于企业从供货商那里获得原材料、用品和服务的能力。这些保证工厂和矿山运营的必要条件成了决定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关注供应职能部门的组织、政策及程序,供应职能部门也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管理部门出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供应职能部门所应用的技术更加先进,受过专门训练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更有能力做出合理的供应决策,供应职能部门在企业当中的地位也日益加强。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面临两个令人恼火的问题:一方面支持运营的所有原材料几乎都发生了国际性短缺,另一方面价格的增长率却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水平。1973年夏季,中东的石油禁运更是加剧了这种材料的短缺和物价飞涨。这些变化使得供应部门备受瞩目。

二、采购管理与供应管理

1.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计划下达、采购单生成、采购单执行、到货接收、检验入库、采购发票收集到采购结算的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对采购过程中物流运动的各个环节状态进行严密的跟踪、监督,实现对企业采购活动执行过程的科学管理。采购管理包括采购计划、订单管理及发票校验三个组件。(1)采购计划管理。是指对企业的采购计划进行制定和管理,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采购计划和执行路线。采购计划包括定期采购计划(如周、月度、季度、年度)、非定期采购计划(如系统根据销售和生产需求产生的)。通过对多对象多元素的采购计划的编制、分解,将企业的采购需求变为直接的采购任务,系统支持企业以销定购、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多种采购应用模式,支持多种设置灵活的采购单生成流程。(2)采购订单管理。是指以采购单为源头,对从供应商确认订单、发货、到货、检验、入库等采购订单流转的各个环节进行准确的跟踪,实现全过程管理。通过流程配置,可进行多种采购流程选择,如订单直接入库,或经过到货质检环节后检验入库等。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实现对采购存货的计划状态、订单在途状态、到货待检状态等的监控和管理。采购订单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发向对应的供应商,进行在线采购。(3)发票校验。发票管理是采购结算管理中重要的内容。采购货物是否需要暂估,劳务采购的处理,非库存的消耗性采购处理,直运采购业务,受托代销业务等均是在此进行处理。通过对流程进行配置,允许用户更改各种业务的处理规则,也可定义新的业务处理规则,以适应企业业务不断重组、流程不断优化的需要。

2.供应管理

所谓供应管理,是指为了保质、保量、经济、及时地供应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物品,对采购、储存、供料等一系列供应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采购与供应管理的组织结构

任何一个企业和部门,其中的每一个组织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依赖于其他的组织所提供的材料和服务。即使是极小的一间办公室也需要有空间、供热、电力、通信、办公设备、设施、文具等各种各样的物资以发挥其功效。现实中不存在自给自足的组织。因而,采购和供应管理就成为各个组织的一项基本和普遍的职能。对于管理者而言,将这项职能加以组织,进而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确实是一件极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科学的采购与供应管理是企业经营运作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保证,但是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使得其组织结构也各有不同。(1)单一采购部门。如果企业规模较小,产品结构较单一(典型的例子就是单一的工厂或企业,分公司距离较近的大公司也可以),设置单一的采购部门并直接向总经理汇报工作较好。(2)集中采购部门。一些企业的规模较大,如大型的跨国公司或国内的大型国有企业,还有一些企业业务较多、管理繁杂,这样的企业可以设置独立的采购部门体系,并向分管采购的副总经理汇报工作,这样不仅满足了采购集中化的要求,也方便了公司的管理。(3)集中分散采购部门。对于一些规模大、产品种类多、原材料需求差异性大、各子公司的地理位置距离远的企业,可采用集中分散的采购设置模式。在公司总部设采购部,负责总公司采购战略和计划的制订,协调各子公司之间的采购行动,避免恶意竞争,集中采购总公司共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采购总成本最低。同时,在各子公司或某一地理区域分设采购部,这样便于各子公司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保持同供应商之间的密切联系,以此促进公司的发展。

四、采购与供应管理的目标和作用

(一)采购与供应管理的目标

1.总体目标

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获得的物料应该是货真价实的(即满足质量方面的要求),数量是符合要求的,并以准确的时间发送至正确的地点,物料必须来源于合适的供应商(即一个可靠的、将及时地履行其承诺义务的供应商)。同时,与之相适应的,还要获得合适的服务(不仅仅是指采购之前,还包括成交之后),当然价格也必须是合理的。由于采购员必须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所以采购决策者可以被形象地比喻成一个杂技演员,总是试图将几个球同时保持在空中。如果发送的货物不能达到质量/效果标准,或是它们直到实施生产计划之后两个星期才被送到使用地,以至于造成生产线中断的话,那么即使是以最低的价格去购买货物也不能被接受。另外,如果所购买的货物是出于急需,购买者就不能按正常的购货提前期来采购,这时所谓“合理”的价格也许比正常价格高得多。采购决策者总是试图去协调这些常常是相互冲突的目标,他们通过做出取舍来得到这些目标的最优组合。

2.具体目标

对采购与供应管理目标的具体表述如下:(1)提供不间断的物料、供应和服务,以便使整个组织正常地运转。(2)使库存投资和损失保持最低限度。(3)保持并提高质量。(4)发现或发展有竞争力的供应商。(5)当条件允许的时候,将所购物料标准化。(6)以最低的总成本获得所需的物资和服务。(7)在企业内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建立和谐而富有生产效率的工作关系。(8)以可能的最低水平的管理费用来完成采购目标。(9)提高公司的竞争地位。(二)采购与供应管理的作用

采购与供应管理主要有利润杠杆作用、资产收益率作用、信息源作用、营运效率作用、对企业竞争优势作用五个方面。

1.采购的利润杠杆作用

采购的利润杠杆作用是指当采购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时,企业的利润率将会上升更高的比例。这是因为采购成本在企业的总成本中占据着比较大的比重,一般在50%以上,而这个比例远远高于税前利润率。例如,某公司的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假设其税前利润率为4%,采购成本为销售收入的50%,那么采购成本减少1%,就将带来50万元的成本节约,也就是利润上升到了250万元,利润率提高了20%。可见,利润杠杆效应十分显著。

2.资产收益率作用

资产收益率作用是指采购成本的节减对于企业提高资产收益率所带来的巨大作用。资产收益率指的是企业的净利润和企业总资产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出来就是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

该公式可以转换为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

公式右边第一个括号里的内容我们称之为利润率,第二个括号里面的内容叫做资产周转率(投资周转率),这样,资产收益率就可以表示为企业的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乘积的形式。当采购成本下降一定比例时,通过利润杠杆效应可以使利润率提高更大的比例。而采购费用减少,则库存同样数量物资占用的资金就少,即资产降低,这就提高了投资周转率,两者的乘积就是一个更大的比例,大的收益率有利于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

3.信息源作用

信息源作用是指采购部门与市场的接触可以为企业内部各部门提供有用的信息。这主要包括价格、产品的可用性、新供应源、新产品及新技术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企业中其他许多部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供应商所采用的新的营销技术和配送体系可能对销售部门大有用处;而关于投资、合并、兼并对象、国际政治经济动态,以及当前潜在的顾客等方面的信息,对销售财务、研发和高层管理部门都有一定的意义。

营运效率作用和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比较容易理解,这里就不再一一加以分析了。总之,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发展,采购在企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购部门也必将在未来发挥更深远的影响。

五、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发展趋势

由于采购与供应管理工作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这又促进了采购工作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采购理念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握这些潮流并顺应它们,才能更好地做好现在和未来的采购工作。

从世界范围来看,采购与供应管理主要呈现出全球化采购、电子采购、供应商伙伴关系(双赢采购)、JIT采购等趋势。

1.全球化采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放宽限制,扩大世界贸易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介入到全球运作中。随着国际化运作的进行,采购与供应网络的复杂性也进一步提高,无论是运作的理念还是运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与传统国内采购方式相比,全球化采购具有下列优势:(1)可以扩大供应商价格比较范围,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通过全球化采购,在全球范围内对有兴趣交易供应商进行比较,可以以较低价格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差异,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优势是不同的。通过全球化采购,可以充分利用各国的资源优势并加以合理的组合,使企业合理的价格获得质量较高的商品,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全球化采购可以利用汇率变动进一步降低商品的采购成本。在签订国际快递间商品买卖合同时,应考虑到汇率变动对购买成本的影响。因为贸易合同从签订到实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国际快递汇率又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因此在选择以何种货币作为支付工具时,应考虑在该时段内国际金融市场汇率的变动趋势,以便从中获得收益。全球化采购突破了传统采购模式的局限,从货比三家到货比百家、千家,有助于企业大幅度降低采购费用和成本,大大提高采购工作效率。(3)实现生产企业为库存而采购到为订单而采购。在全球电子商务模式下,采购互动是以订单驱动方式进行的。制造订单是在用户需求订单的驱动下产生的,然后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这种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可以准时响应用户需求,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快递速度和库存周转率。(4)实现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的转变。由于全球化采购下供需双方建立起了一种长期的、互利的合作关系,所以采购方可以及时把质量、服务、交易期的信息传送给对方,使供方严格按要求来提高产品与服务,并根据生产需求协调供应商计划,实现准时化采购,特别是采用电子商务采购,为采购提供了一个全天候超时空的采购环境,降低了采购费用,简化了采购过程,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库存,使采购交易双方形成战略伙伴的关系。电子商务可以说是企业的战略管理创新,充满了无限的活力。(5)实现采购过程的公开化和程序化。通过全球化采购可以实现采购业务操作程序化,有利于进一步公开采购过程,实现实时监控,使采购更透明、更规范。企业在进行全球化采购时,必须按软件规定流程进行,大大减少了采购过程的随意性。通过全球化采购还可以促进采购管理定量化、科学化,实现信息化的大容量与快速传递,为决策提供更多、更准确、更及时的信息,使得决策依据更充分。

2.电子采购

电子采购是一种在Internet上创建专业供应商网络的基于Web的方式。它能够使企业通过网络,寻找管理合格的供货商和物品,随时了解市场行情和库存情况,编制销售计划,在线采购所需的物品,并对采购订单和采购的物品进行在途管理、台账管理和库存管理,实现采购的自动统计分析。实施电子采购,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交易成本低,信息公开程度透明,的确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采购方式。实现电子采购的方式有两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的电子采购和使用Internet的电子采购。电子采购门户站点对购买简单商品最为有效,它可以让供应商创建和维护其产品的在线目录,其他公司可以从这些目录中搜索商品,下订单以及当场确定付款和装运选择。在试图购买那些必须定制的产品时,常常需要人力判断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商,首先,要整理叫做RFP(建议请求)的信息包,其中包括有某一商品的技术规格和供应要求。其次,必须找到能够满足该请求的供应商。为了节省时间和资金,只需要与有资格的供应商联络,这样花费的精力最少。使这一过程自动化的一种方式就是使用EDI网络,它能够让供应商和买主交换采购信息。只要交纳一点事务处理费,就能通过EDI网络提交信息包,并通过同一网络收到答复。

与一般性的采购相比,电子采购有如下优势:(1)提高采购效率,缩短采购周期。采购方企业通过电子采购交易平台进行竞价采购,可以根据采购方企业的要求自由设定交易时间和交易方式,大大地缩短了采购周期。自采购方企业竞价采购项目正式开始至竞价结束,一般只需要1~2周,较传统招标采购节省30%~60%的时间。(2)节约大量的采购成本。据美国全国采购管理协会(www.napm.org)称,使用电子采购系统可以为采购企业节省大量成本。采用传统方式生成一份订单所需要的平均费用为150美元,使用基于Web的电子采购解决方案则可以将这一费用减少到30美元。企业通过竞价采购商品的价格平均降幅为10%左右,最高时可达到40%多。通用电气公司估计通过电子采购将每年节约100亿美元。(3)优化采购流程。采购流程的电子化不是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简单替换原有的方式方法,而是要依据更科学的方法重新设计采购流程。在这个过程中,摒弃了传统采购模式中不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落后因素。(4)减少过量的安全库存。世界著名的家电行业跨国企业海尔集团在实施电子采购后,采购成本大幅降低,仓储面积减少一半,降低库存资金约7亿元,库存资金周转日期从30天降低到了12天以下。(5)电子采购的另外一个优势是信息共享。不同企业,包括各个供应商都可以共享信息,不但可以了解当时采购、竞标的详细信息,还可以查询以往交易活动的记录,这些记录包括中标、交货、履约等情况,帮助买方全面了解供应商,帮助卖方更清楚地把握市场需求及企业本身在交易活动中的成败得失,积累经验。这使供求双方之间的信息更加透明。(6)电子采购能帮助采购方改善客户服务和客户满意度,促进供应链绩效,以及改善与供应商的关系。(7)电子采购不仅使采购企业大大获益,而且让供应商获益。对于供应商,电子采购可以更及时地掌握市场需求,降低销售成本,增进与采购商之间的关系,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

3.供应商伙伴关系

供应商伙伴关系是工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所达成的最高层次的合作关系,它是指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由双方为着共同的、明确的目标而建立的一种长期的、合作的关系。成功的供应商伙伴关系要求有很高水平的相互协调、相互信赖、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用技术创造与革新,同时需要高层领导的全力支持。供应商伙伴关系追求的目标之一是世界最好。

具体来说,供应商伙伴关系包含着以下意思:

瞯发展长期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瞯这种关系由合约的形式确定,双方共同确认并且在各个层次都有相应的沟通。

瞯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并且为着共同的目标,制订共同的有挑战性的改进计划。

瞯双方互相信任,诚恳、公开、有机地配合,共担风险。

瞯相互学习、共享成功经验。

瞯共同开发、创造。

瞯以世界最好的经验与尺度来衡量合作表现,不断提高。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体现了企业内外资源集成与优化利用的思想。在这种环境下,企业产品的制造过程的周期会因供应商的密切配合而缩短,而且对顾客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也将提高。

建立供应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采购部门要在对供应市场调研基础上对有关部门的采购物品进行分析、分类,根据预先设定的伙伴关系型供应商制定供应商分类模块,确定伙伴型供应商对象。(2)根据对供应商伙伴关系的要求,明确具体的目标及考核指标,制定出达成目标的行动计划。(3)通过供应商会议、供应商访问等形式对计划实施进行组织和进度跟进,内容包括对质量、交货、降低成本、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改进进行跟踪考核,定期检查进度,及时调整行动。(4)在公司内部还要通过供应商月度考评、体系审核等机制跟踪供应商的综合表现,及时反馈并提出改进要求。

4.JIT采购

JIT采购又称为准时化采购,它是由准时化生产(Just In Time)管理思想演变而来的。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合适的数量、合适质量的物品、在合适的时间供应到合适的地点,它与准时化生产一样,不但能够最好地满足用户需要,而且可以极大地消除库存、最大限度地消除浪费,从而极大地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正是因为JIT采购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显著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JIT采购的研究与应用。据资料统计,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美国企业已经开始全部或局部应用JIT采购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JIT采购的主要优点如下:(1)有利于暴露生产过程隐藏的问题,从深层次上提高生产效率。JIT采购认为,过高的库存不仅增加了库存的成本,而且还将许多生产上、管理上的矛盾掩盖起来,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日积月累,小问题就可能积累成了大问题,严重地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而JIT采购是一种理想的物资采购方式,它设置了一个最高标准、一种极限目标,即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为零,质量缺陷为零。同时,为了尽可能地实现这样的目标,JIT采购提供了一个不断改进的有效途径,即降低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暴露物资采购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降低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JIT采购通过不断减少外购件和原材料的库存来暴露生产过程中隐藏的问题,从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上来提高生产效率。(2)消除了生产过程的不增值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企业采购中,存有大量的不增加产品价值的活动,如订货、修改订货、收货、装卸、开票、质量检验、点数、入库及运转等,把大量时间、精力、资金花在这些活动上是一种浪费。JIT采购由于大大地精简了采购作业流程,因此消除了这些浪费,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3)进一步减少并最终消除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降低企业原材料库存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而且取决于供应商的管理水平。JIT采购模式不仅对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且对供应商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JIT采购不仅是一种采购方式,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JIT采购模式的运作,在客观上将在用户企业和供应商企业中铸造一种新的科学管理模式,这将大大提高用户企业和供应商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根据国外一些实施JIT采购策略企业的测算,JIT采购可以使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降低40%~85%,有利于企业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同时也有利于节省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占用空间,从而降低库存成本。(4)使企业真正实现柔性生产。JIT采购使企业实现了需要什么物资,就能供给什么样的物资,什么时间要就能什么时间供应,需要多少就能供给多少,从而使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降到最低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JIT采购最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使企业能够具有真正的柔性生产。(5)有利于提高采购物资的质量。一般来说,实施JIT采购,可以使购买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提高2~3倍。而且,原材料和外购件质量的提高,又会引致质量成本的降低。据估计,推行JIT采购可使质量成本减少26%~30%。(6)有利于降低原材料和外购件的采购价格。由于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密切合作以及内部规模效益与长期订货,再加上消除了采购过程中的一些浪费,就使得购买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价格得以降低。以美国施乐公司为例,通过实施JIT采购策略,使其采购物资的成本下降了40%~50%,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 采购与供应管理流程与手册制定

现实中许多组织的管理者极其重视对关键业务流程的识别和协调,从而达到减少成本、增加收入并管理资产的目的。业务流程包括采购流程、营销流程、支付账款流程以及调研和开发流程等。流程是从开始到结束这一系列的活动并按照一个特定的顺序发生,有投入并有产出。不管有多少不同的部门参与到流程中,关注流程的人都要考虑这个流程的信息流、物流、服务流、资金流。本节中采购与供应管理流程被定义为从识别需求开始,以管理供应商及其关系为结尾。这个流程有一系列明确的步骤,其中包括描述需求、识别潜在资源、资源选择和合同条款的决定、跟踪、催货、收货、付款以及监管等。

一、采购与供应管理流程

采购与供应管理流程通常是指有制造需求的厂家选择和购买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等物料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制造业的购买方,首先,要寻找相应的供应商,调查其产品在数量、质量、价格、信誉等方面是否满足购买要求;其次,在选定了供应商之后,要以订单方式传递详细的购买计划和需求信息给供应商并商定结款方式,以便供应商能够准确地按照客户的性能指标进行生产和供货;最后,要定期对采购物料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寻求提高效率的采购流程创新模式。所以,采购与供应管理流程体系是涵盖从采购计划的制订、供应商的认证、合同签订与执行到供应商管理的全部过程。

这一过程会因为采购品的来源——国内采购、国外采购,采购的方式——议价、比价、招标,以及采购的对象——物料、工程发包等不同,而在细节上有若干差异,但对于基本的程序每个企业则大同小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采购学者威斯汀所主张的采购与供应流程,关键步骤为:提出需求;描述需求,即对所需要的物料或服务的特点和数量进行确认;选择可能的供应来源,评价供应商;确定适宜的价格;发出采购订单;订单跟踪与稽核;核对发票;交货不符与退货处理;结案;记录与档案维护。

1.提出需求

任何采购都产生于企业中某个部门的确切需求。负责具体业务活动的人应该清楚地知道本部门独特的需求: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何时需要。这样,采购部门就会收到这个部门发出的物料需求单。当然,这类需求也可以由其他部门的富余物料来加以满足。但是,或早或晚公司必然要进行新的物料采购。有些采购申请来自生产或使用部门,有些采购申请来自销售或广告部门,对于各种各样办公设备的采购要求则由办公室的负责人或公司主管提出。通常,不同的需求部门会使用不同的请购单。

供应部门还应协助使用部门预测物料需求。供应负责人不仅应要求需求部门在填写请购单时尽可能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及尽可能少发特殊订单,而且应督促尽早地预测需求以免出现太多的紧急订单。由于未了解价格变化和整个市场状况,为了避免供应终端的价格上涨,采购部门必须要发出一些期货订单。采购部门和供应商早期参与合作会带来更多信息,从而可以避免或削减成本,加速产品推向市场的进度并能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

2.描述需求

如果采购部门不了解使用部门到底需要些什么,采购部门就不可能进行采购。出于这个目的,就必然要对需要采购的商品或服务有一个准确的描述。准确地描述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是采购部门和使用部门,或跨职能采购团体的共同责任。如果通过某种调整,公司可能获得更多的满足,那么采购部门就应该对现存的规格提出质疑。由于未来的市场情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采购部门和提出具体需求的部门在确定需求的早期阶段进行交流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否则,轻则由于需求描述不够准确而浪费时间,重则会产生严重的财务后果并导致供应的中断及公司内部关系的恶化。

由于在具体的规格要求交给供应商之前,采购部门是能见到它的最后一个部门,因此需要对规格进行最后一次检查。如果采购部门的人员对申请采购的产品或服务不熟悉,这种检查就不可能产生实效。任何关于采购事项描述的准确性方面的问题都应该请采购者或采购团队进行咨询,采购部门不能想当然地处理。

采购的成功始于采购要求的确定,应制定适当的办法来保证明确对供应品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供应商完全地理解。这些办法通常包括:(1)制定规范、图纸和采购订单的书面程序;(2)发出采购订单前公司与供应商的协议;(3)其他与所采购物品相适应的方法;(4)在采购文件中包含清晰地描述所订购产品或服务的数据,如产品的精确辨认和等级、检查规程、应用的质量标准等;(5)所有检查或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指明相应的国家和国际标准。在很多企业中,物料单是描述需求的最常用的单据。

3.选择可能的供应来源,评价供应商

供应商是企业外部影响企业生产运作系统运行的最直接因素,也是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原有供应商中选择成绩良好的厂商,并对其进行评价。

4.确定适宜的价格

确定了可能的供应商后,就要进行价格谈判,确定适宜的价格。

5.发出采购订单

对报价进行分析并选择好供应商后,就要发出订单。

6.订单跟踪与稽核

采购订单发给供应商之后,采购部门应对订单进行跟踪和催货,并进行稽核。企业在采购订单发出时,同时会确定相应的跟踪接触日期。在一些企业中,甚至会设有一些专职的跟踪和催货人员。

跟踪是对订单所做的例行跟踪,以便确保供应商能够履行其货物发运的承诺。如果产生了问题,如质量或发运方面的问题,采购方就需要对此尽早了解,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行动。跟踪需要经常询问供应商的进度,有时甚至有必要到供应商那里去走访。不过这一措施一般仅用于关键的、大额的和提前期较早的采购事项。通常,为了及时获得信息并知道结果,跟踪是通过电话进行的,现在一些公司也使用由计算机生成的简单表格,以查询有关发运日期和在某一时点采购计划完成的百分比。

催货是对供应商施加压力,以便按期履行最初所做出的发运承诺、提前发运货物或是加快已经延误的订单所涉及的货物发运。如果供应商不能履行发运的承诺,采购部门就会威胁取消订单或是以后可能进行罚款。催货应该只是用于采购订单中的一小部分,因为如果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能力已经做过全面分析的话,那么,被选中的供应商就应该是那些能遵守采购合约的可靠的供应商。而且,如果公司对其物料需求已经做了充分的计划工作,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就不必要求供应商提前发运货物。

稽核是依据合约规定,对采购的物资予以严格检验入库。

7.核对发票

采购合同上应明确产品验证体系。该验证体系应在采购合同签订之前由供应商和采购方达成协议。下面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均可用于产品验证:(1)采购方信赖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体系;(2)供应商提交检查检验数据和统计的程序控制记录;(3)当收到产品时由采购方进行抽样检查或检验;(4)在发送前或在规定的程序中由采购方进行检查;(5)由独立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采购方必须在采购合同上明确指出最终用户(若有最终用户参与)是否在供应商的场地进行验证活动,供应商应提供所有设施和记录来协助检验。

8.交货不符与退货处理

如果厂商所交货物与合约规定不符而验收不合格,应依据合约规定退货,并立即办理重购,予以结案。

9.结案

无论对验收合格的货物进行的付款,还是对验收不合格的货物进行的退货,均需办理结案手续,清查各项书面资料有无缺失、绩效好坏等,签报高级管理层或权责部门核阅批示。

10.记录与档案维护

凡经过结案批示后的采购案件,应列入档案登记编号分类,予以保管,以便参阅或事后发生问题的查考。档案应该具有一定保管期限的规定。

二、采购手册的制定

1.采购手册的含义

采购手册是指各种组织在采购作业时内部各单位可执行的文件。通过采购手册,促使采购活动制度化和合理化,达到适质、适时、适量、适价的目标。采购手册用来阐述政策、步骤、指令和规定的内容。

2.采购手册的作用

采购手册运用书面形式有下列作用:(1)使采购政策、步骤、指令、规定变得更加简单明了。(2)为采购与其他部门沟通提供机会,使它们能够建设性地看待现存的政策和步骤,并在需要的地方对其进行修改。(3)手册上的步骤是针对采购所承担或管理、控制的业务活动来制定的,因此能促进工作的一致性,从而减少对日常工作进行的具体监督。(4)手册有益于员工培训与训练。(5)手册有助于年度审计。(6)手册协调了政策和步骤的关系,并确保采购原则与操作一致性和连贯性。(7)它为这种评估原则和操作性提供了参考依据。(8)通过展示高层对采购的重视,可借此提升采购的地位。(9)采购的计算机化要求有细致、完整的文件记录体系,使得采购手册的编写和使用变得更为迫切。

3.采购手册的内容(1)组织机构。(2)组织机构的结构图。(3)采购部门每个职位的工作职责。(4)员工应该知道行政管理的规定。

4.政策(1)采购的目标、责任和采购职能的权力。(2)政策中说明的内容还可以扩充到有关价格、质量等总原则中去。(3)采购条款和条件。(4)与供应商的关系,尤其是有关礼物、款待和娱乐等方面。(5)供应商的选择方法。(6)雇员直接采购方式。(7)向管理层汇报的制度。

5.步骤(1)用文字结合图表来说明采购步骤。(2)关于拒收及退货处理步骤。(3)关于报废的处理步骤。(4)与采购及其辅助业务有关的所有文件单证的图解说明,并附有它们的用途和周详的文字说明。(5)有关采购记录的查考和保存维护。

第三节 采购与供应管理战略

一、企业战略概述

(一)企业战略的内涵“战略”原是一个军事术语,本意是通过搜集战争中交战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各方面的情报,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战争全局及各个局部的关系作出系统的、科学的判断,并以此对整个战争及各个阶段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作作出部署。“战略”一词在我国企业管理中是一个新名词,战略管理被赋予企业经营管理中最具有指导意义地位的历史只不过短短20~30年时间。简要地说,企业战略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优势,谋求长期的生存与稳定发展,在调查预测和把握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资源条件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战略思想,根据企业目标,对企业较长期的全局发展作出纲要性的、方向性的决策。

企业战略的目的在于建立本企业在市场领域中的地位,成功地同竞争对手进行竞争,满足顾客的需求,获得卓越的公司业绩。(二)企业战略的层次

通常企业的战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企业总体战略、经营单位策略和职能战略。(1)总体战略。又称为公司战略,它是企业战略中最高层次的策略,需要根据企业目标,选择企业可以竞争的领域,合理配置企业经营时所必需的资源,使各项经营业务互相协调、互相支持。(2)经营单位战略。也称事业部战略,或者分公司战略。这个层次的战略和主要内容是针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在各自经营的领域里有效地竞争。它要在企业总体战略的制约下,指导和管理具体经营单位的计划与行动。(3)职能战略。是企业内主要职能部门的战略计划。根据这些职能行动计划,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本职能部门在实施企业总体战略中的责任和要求。职能战略包括市场营销战略、产品研发战略、生产战略、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三)企业战略的类型

由于企业战略层次不同,企业战略内容的注重点和战略类型也会不同。

1.公司战略类型

公司战略是企业从其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的战略,注重点是企业的决策层以企业使命为基础,对现有的经营业务重新定义、调整以及确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据此,公司战略可以划分为发展型战略、稳定型战略和紧缩型战略。(1)发展型战略。是一种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所给予的机会,充分发掘和运用企业内外部资源,以求得企业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向更高一级目标发展的战略。其特点有:一是扩大生产规模,为现有产品开拓新的市场;二是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增强自身竞争能力;三是通过联合或兼并实行纵向一体化或跨行业的多样化。企业发展型战略主要有一体化战略、联合战略、多样化战略和国际化经营战略。(2)稳定型战略。亦称维持战略,它是一种保持现有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和稳固现有竞争地位的战略。这种战略一般适用于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内部条件没有明显的优劣势,或者在资金、技术、原材料供应和销售渠道等方面还不具备发展条件的企业。其特点有:一是企业对过去状况的满足并决定继续追求与过去相同或相似的目标;二是每年所期望获得的成就能够按大体相同的速度增长;三是企业继续用基本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用户的需要。企业稳定型战略主要有无增长战略和微增长战略两种。(3)紧缩型战略。亦称撤退战略,是指一种缩小企业规模或压缩生产线甚至撤消某些经营业务或产品的战略。当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都对企业十分不利时,企业只有采取撤退措施,以抵挡住对手的进攻,维持企业的生存,以便转移阵地或积蓄力量,准备东山再起。企业紧缩型战略主要有剥离、抽资转向和清算三种形式。

2.竞争战略类型

竞争战略是公司层下面各分部或事业部(业务单元)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要求而在其特定的经营领域中所采用的战略,其重点是一般竞争战略的选择,即如何与竞争对手相抗衡。根据企业和业务单元本身的优势所在,企业可以选择的竞争战略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三种。(1)成本领先战略。也称“全部成本指导原则”战略,它的核心内容是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成本处于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并以此获得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使企业的赢利处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之上。

成本领先战略从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经验曲线概念的流行而得到日益普遍的应用。采用这一战略要求企业积极建立起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基础上全力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研究开发、服务、销售、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尽管企业对质量、服务及其他方面不能忽视,但贯穿于这一战略的中心问题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成本领先战略适用于在市场竞争中价格竞争占有主导地位的行业。在这些行业中,所有企业生产的都是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差异性程度小,因而价格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如钢铁、煤炭、石油、水泥、木材等行业的企业,采用成本领先战略会取得较好效果。(2)差异化战略。这一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行业中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因而赢得一些顾客群体的信任,使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难以与之竞争。差异化可以表现在产品概念的三个层次上,即产品功能、产品形体和销售条件。

产品差异化的核心层次是产品的功能。用户购买产品,首先是对该产品功能的需求,如产品的质量、速度、效率、可靠性与适用性等。如果产品的功能有较大的优势,竞争对手就难以与之抗衡。产品差异化的第二个层次是产品的形体,即外观质量,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外形设计、款式、色彩等方面。用户接触产品是先从外观质量再到内在质量的,形体方面有特色的消费类产品,往往能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使其对产品的良好评价产生先入效应。产品差异化的第三个层次是产品的销售条件,包括送货上门、安装、调试、维修保证和其他一些促销手段。这个层次的差异化是企业产品的延伸,企业向用户提供的产品,必须通过该层次的活动才能使产品充分发挥其功能,并为用户所接受。(3)目标集中战略。是通过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特殊需要,或者集中服务于某一有限的区域市场,来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其市场地位的战略。这种战略的最突出的特征是企业专门服务于总体市场的一部分,即对某一类型的顾客或某一地区性市场作密集经营。目标集中战略实施的基础是细分市场的划分与定位。企业应在与行业中其他细分市场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的目标细分市场上经营,寻找自己集中发展的前景。实施这一战略的前提是:企业能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更广阔范围内的竞争对手。结果是企业或者实现差异化优势,或者实现低成本优势,或者两者兼得。

二、采购与供应战略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所谓采购与供应战略,是指企业采购与供应中所采用的带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的基本运作方案。采购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属于职能战略。

无论什么战略、什么方案,都应当包含以下九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即5个W——什么(WHAT),谁(WHO),何时(WHEN),在哪里(WHERE),为什么(WHY);3个H——多少(HOW MANY),什么价格(HOW M UCH),如何(HOW);1个Q——质量(QUALITY)

1.什么(WHAT)

在这方面组织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自制或采购、内包和外包的问题。具有强大购买实力的组织可能倾向于采取采购战略。另一个问题是该组织是采购市场上易得的标准部件还是根据特定需要来采购?标准部件在市场上容易采购到,但它们不可能带来竞争优势。与此相反,符合特定需要的部件在市场上不易采购,但它们可能是该组织的制成品,更具有竞争力。

2.质量(QUALITY)

部分“什么”问题涉及要采购物品或服务的质量,质量一直是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传统意义上质量意味着满足产品规格。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上,它的含义已经扩展到企业内外部所有与供应商有关的活动。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更加稳定的产品质量对保持或扩大市场份额绝对必要。为了达到这一点,供应商必须提供质量更加稳定的原料和零部件;同时这样也可以使采购企业生产成本和厂内质量控制费用明显下降。因此,让供应商更多地了解采购企业的质量要求并帮助它们实施规划以达到预期的结果十分必要。具体可采用以下三种途径:(1)零缺陷规划,“第一次就做好它”远比事后校正要节省成本。(2)进行过程质量控制规划,即利用统计控制图标来监控各个生产过程,分离出潜在的问题,并在次品产生之前做出必要的调整。采购企业要帮助供应商了解必需的统计技术。(3)质量证书规划,这要求供应商同意按照商定的质量对货物进行检验,在向采购企业交付货物时要提供质量检查数据。如果供应商进行必要的出厂质量检查,并且这些检查可信的话,采购企业可不再进行来料检验,从而节省了相关的费用。

3.多少(HOW MANY)

任何采购与供应战略都涉及另一个重要方面——全部及每次采购的数量。一般说来采购数量较小已成为趋势,这与以前的每次大量采购以获得较优惠的价格的观点截然不同。理想的情况是采购企业与供应商力求查明并消除系统中导致库存存在的不确定性根源,从而减少整个系统中的库存量。

4.谁(WHO)

这是指采购工作由谁来负责完成,其中要做的主要决策是:供应职能应该集中在最高管理部门还是交由采购部门来履行:采购职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最高管理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整个采购过程?团队在制定供应战略中应该发挥多大作用?

5.何时(WHEN)

何时采购和采购多少这两个问题是紧密相连的。明显的问题是要在采购和将来采购之间做出选择。关键的战略问题是期货购买和库存政策。在商品方面,存在进入期货市场利用套期保值的机会。有组织的商品期货交易所提供了对冲现货与期货市场交易的机会,从而可避免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风险。

6.什么价格(HOW M UCH)

任何组织采用某些特定的价格战略都是可能的。关键问题是:组织是打算支付高价从而得到供应商的额外服务和其他承诺,还是支付与市场上价格一致的标准价格,或者打算支付低价取得成本优势?再者,采用基于成本的战略与采用基于市场的战略截然不同,需要广泛采用价值分析、成本分析和谈判这些概念。对于资本性质的的资产来说,租赁或购买也是战略性选择。

7.在哪里(WHERE)

在哪里,明显考虑的问题包括当地、地区、国内还是国际采购;选定大供应商还是小供应商;单一供应源还是多供应源采购;选择销售额大的还是小的供应商;供应商证书和供应商所有权等。最后,通过反向营销和供应商开发,采购方可以自己创造而不是选择供应商。

8.如何(HOW)

在如何采购这个问题上存在大量选择,包括系统和程序、计算机的使用、利用各种团队、谈判、竞争性要价、总括订单、系统合同、团队采购、长期合同、采购规矩、主动或被动采购、利用采购调查与价值分析、质量保证规划以及供应基地等。

9.为什么(WHY)

所有战略不仅要审查其各种可供选择的要素,还要审查采取该战略的原因。采取某个供应战略通常的原因是使供应目标与组织的总体目标和战略相一致。其他原因还包括目前及将来的市场状况。此外,采取某些战略还可能有供应部门内部和该组织内其他部门的原因。

采购与供应战略要素如表3-1所示。

三、采购与供应战略的制定

(一)ABC分析法

1.ABC分析法的基本理解

ABC分类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也叫主次因素分析法,是项目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分析法。

在ABC分析法的分析图中,有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长方形,一条曲线,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以百分数表示;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大小从左向右排列;曲线表示各种影响因素大小的累计百分数。一般地,是将曲线的累计频率分为三级,与之相对应的因素分为三类:(1)A类因素,发生频率为70%~80%,是主要影响因素。(2)B类因素,发生频率为10%~20%,是次要影响因素。(3)C类因素,发生频率为0~10%,是一般影响因素。

这种方法有利于人们找出主次矛盾,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当然,其中的百分比数字在现实应用中会略有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如果数字相差过大,就不适合采用这个分类法。

2.ABC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一般来说,企业的库存管理反映着企业的水平,通过企业的库存,可以搞清楚该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实行ABC分析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数据。按分析对象和分析内容,收集有关数据。比如,打算分析产品成本,则应收集产品因素、产品成本构成等方面的数据。(2)处理数据。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按要求进行计算机汇总。(3)编制ABC分析表。ABC分析表的栏目一般由物品名称、数目累计、数目累计百分数、物品单价、资金占用额、占用额累计百分数、分类结果等构成。(4)根据分析表确定分类。(5)画ABC分析图。按ABC分析曲线对应的数据以及ABC分析表确定ABC三个类别的方法。在图上标明ABC分析图,在管理时,如果ABC分析图直观性不强,也可画成立方图。

3.ABC分析法的基本原则(1)控制程度

①尽可能严加控制,包括最完备、准确的记录;最高层监督的经常评审;要求供应商按订单频繁交货,尽量缩短提前期。

②作正常的控制,包括良好的记录和常规的关注。

③尽可能使用简便的控制,定期检查,简化记录;采用大库存量与定货量以避免缺货。(2)采购记录

①要求最准确、完整、明细的记录,要频繁甚至时时地更新记录;对事物文件、报废损失、收发货严密控制。

②只需正常的记录、成批更新。

③简单记录、成批更新。(3)优先级

①在一切活动中给予这类物品高优先级以压缩其提前期与库存。

②只做正常的处理,仅在关键时给予高优先级。

③给予这类物品最低优先级。(4)订货过程

①提供仔细、准确的订货量。

②每季度或是发生主要变化时评审一次EOQ与订货点。

③一般不对此类物品作EOQ或是订货点的计算,通常在手头存货还很多时就定购下一年的供应量。

4.ABC分析法的功效和局限性

在企业的库存管理中,ABC分析法的应用可以比较容易取得以下的成效:①压缩了总库存量。②释放了被占用的资金。③使库存结构合理。④节约了管理力量。利用ABC分析法可以保证企业进行更好的预测和现场控制、供应商的信赖度以及减少安全库存和库存投资。

但ABC分析法对于分析对象的划分标准太过单一,明显忽视了其他重要标准;同时,根据ABC分析法我们只能简单了解到分析对象对财务状况而言的相对重要性,而无法将这个方法延伸到制定战略战术的高度上去。因此,ABC分析法仅是改善采购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二)供应细分分析方法

由于ABC分析法的局限性,供应细分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可以说它是ABC分析法的扩展和延伸。

在建立供应细分之前,公司需要分析所有需要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情况。采购总额应该是把每个部门、每个战略单位(Strategic business units, SBU)对每项产品或服务以及各个供应商的采购支出汇总的结果。支出分析可能是一项非常繁重、单调的工作,但显然它十分重要。

支出分析的关键是在一张图上标出每个库存单位(stock-keeping units)和服务大类的位置(见图3-1),图中横轴(X)表示产品或服务的相关成本,纵轴(Y)表示供应市场的风险。

当完成最初的支出分析之后,下一步就是通过将图表划分为四个或更多的大类来细分采购,如图3-1所示。每个大类都要规定一个具体名称,描述其中所包含的产品或服务需要的供应。象限Ⅰ代表低风险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即图中的“策略型”。这些是属于常规的项目、商品或服务,不直接增加最终产品的附加价值。其成本一般比较低,而且万一供应中断给公司造成的潜在威胁也不大。“策略型”产品和服务一般都是标准化的商品,供应充足,可选择的供应商数量也很多。许多MRO(保修、维修、操作)产品或服务,办公用品和管理项目都属于“策略型”的产品或服务。

象限Ⅱ代表的是低风险高成本的项目和服务,我们称之为“杠杆型”。该类产品或服务属于一些基本采购,需要支出较多的资金,但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并不高。包装物、基本的制造品、紧固件、涂料等都属于此类产品或服务。由于该类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性品牌之间的差异很小,供应商通常试图通过提供相关的增值服务来获得采购者的青睐。

象限Ⅲ代表的是高风险低成本的项目和服务,我们称之为“关键型”。该类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较低,但进入潜在市场有困难,因而导致风险较高。由于供应商数量少,到货时间过长或无法交付货物等原因可能造成采购额超支。例如特殊的热疗法、特殊的化学治疗等服务属于该类产品或服务。该象限的产品或服务使公司的风险较高,而最终的消费者有可能并不关心这种产品或服务的特殊功能,或者根本不了解它。图3-1 供应细分矩阵

象限Ⅳ代表的是高风险高成本的项目和服务,我们称之为“战略型”。战略型的产品或服务能保证公司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这种产品或服务会给公司带来风险,又需花费高额成本。例如,顾客定制的产品,总成本低,可靠性高,对最终用户的操作环境适应性强的部件,为最终产品专门进行的广告活动等,这些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体现在顾客满意度及对顾客的增值价值,而非采购价格来衡量。

通过这种方法细分采购项目和服务,便于企业在各种供应市场和环境中综合运用所需的战略和战术。每个象限都会对公司的竞争力和经营情况产生不同的影响。与核心放在采购规模和单位成本高的项目上的ABC分析法相比,供应细分分析方法抓住了供应市场风险和成本价值对公司影响的相互联系。通过供应细分分析方法,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各种产品或服务是如何真正影响公司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三)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个分析,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明确哪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后一点的事情,哪些属于战略目标上的障碍,哪些属于战术上的问题,并将这些研究对象列举出来,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有利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进行SWOT分析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分析环境因素

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出公司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它们是外部环境对公司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它们是公司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动因素。在调查分析这些因素时,不仅要考虑到历史与现状,而且更要考虑未来发展问题。(1)优势,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有利的竞争态势;充足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市场份额;成本优势;广告攻势等。(2)劣势,也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产品积压;竞争力差等。(3)机会,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外国市场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4)威胁,也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发事件等。

SWOT方法的优点在于考虑问题全面,是一种系统思维,而且可以把对问题的“诊断”和“开处方”紧密结合在一起,条理清楚,便于检验。

2.构造SWOT矩阵

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在此过程中,将那些对公司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列在后面。

3.制订行动计划

在完成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订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制订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公司未来发展的可选择对策。

第四节 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一、概述

1.供应商管理概述

供应商是指可以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材料、设备、工具及其他资源的企业。

供应商管理,就是对供应商的了解、选择、开发、使用和控制等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的总称。其中,了解是基础,选择、开发、控制是手段,使用是目的。供应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一支稳定可靠的供应商队伍,为企业生产提供可靠的物资供应。

2.供应商管理的意义

供应商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自然地构成了企业的外部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必然间接或直接地对企业造成影响。因为任何供应商,不管是不是已经与企业有直接关系还是没有直接关系,它都是资源市场的组成部分。

企业的采购,都只能从这个资源市场中获取物资。所以企业采购物资的质量水平、价格水平都必然受到资源市场每个成员的共同影响。

供应商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一个与购买者独立的利益主体,而且是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利益主体。按传统的观念,供应商和购买者是利益互相冲突的矛盾对立体。对购买者来说,原材料供应没有可靠的保证、产品质量没有保障、采购成本太高,这些都直接影响企业生产和成本效益。

为了创造出一种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局面,克服传统的供应商关系观念,企业有必要非常注重供应商的管理工作,通过多个方面持续努力,去了解、选择、开发供应商,合理使用和控制供应商,建立起一支可靠的供应商队伍,为企业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物资供应保障。

3.供应商管理的基本环节

搞好供应商管理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①供应商调查;②资源市场调查;③供应商开发;④供应商考核;⑤供应商选择;⑥供应商使用;⑦供应商激励与控制。

二、供应商调查与开发

(一)供应商调查

供应商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要了解供应商、了解资源市场。要了解供应商的情况,就是要进行供应商调查。

供应商调查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供应商调查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是初步供应商调查,第二种是资源市场调查,第三种是深入供应商调查。

1.初步供应商调查

所谓初步供应商调查,是对供应商的基本情况的调查。其主要是了解供应商的名称、地址、生产能力、能提供什么产品、能提供多少、价格如何、质量如何、市场份额有多大、运输进货条件如何。

2.资源市场调查(1)资源市场调查的内容。初步供应商调查是资源市场调查的内容之一,但资源市场调查不仅仅指供应商调查,还应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内容:

①资源市场的规模、容量、性质。

②资源市场的环境。

③资源市场中各个供应商的情况。(2)资源市场分析的内容:

①要确定资源市场是紧缺型的市场还是富余型的市场?是垄断性市场还是竞争性市场?对于垄断性市场,企业将来应当采用垄断性采购策略;对于竞争性市场,企业应当采用竞争性采购策略,如采用投标招标制、一商多角制等。

②要确定资源市场是成长型的市场还是没落型的市场?如果是没落性市场,则要趁早准备替换产品。不要等到产品被淘汰了再去开发新产品。

③要确定资源市场总的水平,并根据整个市场水平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要选择在资源市场中处于先进水平的供应商、选择产品质量优而价格低的供应商。

3.深入供应商调查

深入供应商调查,是指对经过初步调查后,准备发展为自己的供应商的企业进行的更加深入仔细的考察活动。

它只是在以下情况下才需要:(1)准备发展成紧密关系的供应商。(2)寻找关键零部件产品的供应商。(二)供应商的开发

所谓开发供应商,就是从无到有地寻找新的供应商,建立起适合于企业需要的供应商队伍。

1.供应商信息的来源(1)国内外采购指南;(2)国内外产品发布会;(3)国内外新闻传播媒体(报纸、刊物、广播电台、电视、网络);(4)国内外产品展销会;(5)政府组织的各类商品订货会;(6)国内外行业协会——会员名录、产业公报;(7)国内外企业协会;(8)国内外各种厂商联谊会或同业工会;(9)国内外政府相关统计调查报告或刊物;(10)其他各类出版物的厂商名录;(11)整体性的媒体招商广告;(12)厂商介绍;(13)供应商自行找上门。

2.开发供应商的操作流程(1)明确需求;(2)编制供应商开发进度表;(3)寻找新供应商资料;(4)初步联系;(5)初步访厂;(6)报价;(7)正式工厂审核;(8)样品认证;(9)批量试产;(10)正式接纳为合格供应商;(11)订单转移;(12)开发新供应商流程图(见图3-2)。图3-2 开发新供应商流程

三、供应商考核

供应商考核指标体系如下。

1.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开始运作的一段时间内,主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检查。检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全检,一种是抽检。全检工作量太大,一般采用抽检的方法。质量的好坏可以用质量合格率来描述。如果在一次交货中一共抽检了n件,其中有m件是合格的,则质量合格率为p,其公式为:

显然,质量合格率p越高越好。如果在N次的交货中,每次的产品合格率p都不一样,则可以用平均合格率来P描述:

有些情况下,企业采取对不合格产品退货的措施。这时质量合格率也可以用退货率来描述。所谓退货率,是指退货量占采购进货量的比率。如果采购进货n次(或件、个),其中退货r次(或件、个),则退货率可以用公式表示:

显然,退货率越高,表明其产品质量越差。

2.交货期

交货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核指标参数。考察交货期主要是考察供应商的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率可以用准时交货的次数与总交货次数之比来衡量:

3.交货量

考察交货量主要是考核按时交货量,按时交货量可以用按时交货量率来评价。按时交货量率是指给定交货期内的实际交货量与期内应当完成交货量的比率:

如果每期的交货量率不同,则可以求出各个交货期的平均按时交货量率:

4.工作质量

考核工作质量,可以用交货差错率和交货破损率来描述:

5.价格

考核供应商的价格水平,可以和市场同档次产品的平均价和最低价进行比较,分别用市场平均价格比率和市场最低价格比率来表示:

6.进货费用水平

考核供应商的进货费用水平,可以用进货费用节约率来考核:

7.信用度

信用度主要考核供应商履行自己的承诺、以诚待人、不故意拖账、欠账的程度。信用度可以用公式来描述:

8.配合度

配合度主要考核供应商的协调精神。

考核供应商的配合度,主要靠人们的主观评分来考核,即主要找与供应商相处的有关人员,让他们根据这方面的体验为供应商评分。特别典型的,可能会有上报或投诉的情况。这时可以把上报或投诉的情况也作为评分依据之一。

四、供应商的选择

(一)供应商选择概述

实际上,供应商选择融合在供应商开发的全过程中。供应商开发的过程包括了几次供应商的选择过程:在众多的供应商中,每个品种要选择5~10个供应商进入初步调查。初步调查以后,要选择1~3个供应商,进入深入调查;深入调查之后又要做一次选择,初步确定1~2个供应商。初步确定的供应商进入试运行,又要进行试运行的考核和选择,确定最后的供应商结果。

一个好的供应商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企业生产能力强。表现在:产量高、规模大,生产历史长、经验丰富,生产设备好。(2)企业技术水平高。表现在:生产技术先进、设计能力和开发能力强,生产设备先进,产品的技术含量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企业管理水平高。表现在: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尤其是要有一个有魄力、有能力、有管理水平的一把手,要有一个高水平的生产管理系统;还要有一个有力的、具体落实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4)企业服务水平高。表现在:能对顾客高度负责,主动热情认真服务,并且售后服务制度完备、服务能力强。(二)选择供应商的原则

许多成功企业的实践经验表明,做到目标明确、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每个候选供应商的情况,综合平衡、择优选用是开发新供应商的基本要点。一般来说,开发新供应商应遵循的原则:目标定位原则、优势互补原则、择优录用原则和共同发展原则。(三)供应商选择方法

1.考核选择

所谓考核选择,就是在对供应商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认真考核、分析比较而选择供应商的方法。(1)调查了解供应商。(2)考察考核供应商。(3)考核选择供应商。

2.招标选择

招标选择的主要工作,一是要准备一份合适的招标书,二是要建立一个合适的评标小组和评标规则,三是要组织好整个招标投标活动。

招标活动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组织好评标。评标就意味着具体选择供应商。能不能选择一个好的供应商,关键就看评标活动的具体操作。要搞好评标活动,一是要组织一个好的评标小组,二是要拟定一个好的评标规则,三是要组织好评标活动。

在招标活动中,广大供应商的主要工作,一是起草自己的投标书参与投标竞争,二是参加招标会,进行自己的投标说明和辩论。评标小组根据各个供应商的标书以及他们的投标陈述,进行质询、分析和评比,最后得出中标的供应商。这样就最后地选定了供应商。

五、供应商的使用、激励与控制

1.供应商使用

进入供应商使用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要签订一份与供应商的正式合同。这份合同既是宣告双方合作关系的开始,也是一份双方承担责任与义务的责任状,也是将来双方合作关系的规范书。协议生效后,它就成为直接约束双方的法律性文件,双方都必须遵守。

在供应商使用的初期,采购企业的采购部门,应当和供应商协调,建立起供应商运作的机制,相互在业务衔接、作业规范等方面建立起一个合作框架。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各自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应当承担的工作。在日后供应商使用的整个期间,供应商当然尽职尽责,完成企业规定的物资供应工作。采购企业的采购管理部门应当按合同的规定,严格考核检查供应商执行合同、完成物资供应任务的情况。既充分使用、发挥供应商的积极性,又进行科学的激励和控制,保证供应商的物资供应工作顺利健康地进行。

2.供应商激励与控制

供应商激励和控制的目的,一是要努力充分发挥供应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搞好自己所承担的物资供应工作,保证采购企业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二是要防止供应商企业的不轨行为,预防一切对企业、对社会的不确定性损失。

对供应商的激励与控制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逐渐建立起一种稳定可靠的关系。(2)有意识地引入竞争机制。(3)与供应商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4)建立相应的监督控制措施。

【案例分析】雅马哈电子协同采购管理成功案例透析

雅马哈电子(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YAMAHA)是全球著名品牌YAMA HA的全球供应链生产基地之一,正式成立于2002年5月,为雅马哈AV.IT事业部在中国独资企业,作为雅马哈AV.IT全球制造工厂之一,生产家庭影院、功放、DVD、低音炮等产品共30多个品种。现有生产线工人400多人,月产量3万~8万台。通过上海销售公司向国内供货,通过日本总部接受订单和向海外客户出货。

YAMAHA的客户及供应商遍布全球,其主要供应商有200多家,包括占总采购金额六成强的海外供应商及国内供应商。其原有流程是手工E-mail或传真方式与供应商进行交互,管理费用高,交互繁琐易出错,缺乏有效的物料(缺料)分析工具。

如何构建统一高效的电子采购平台?如何建立标准的电子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如何为高级管理者提供有效准确的决策支持数据……所有这些,成为YAMA HA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5年8月,从内部项目立项到考察、分析、评估、比较,YAMA HA经历了一年半的反复调研选型,最终从众多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选择了明基逐鹿供应商关系管理解决方案(Ben-QGuruSRM)。

明基逐鹿具有多家供应链管理项目成功实施经验。明基逐鹿供应链管理专家自2005年8月始,历时3个月时间,通过项目准备、系统调研、系统实现、系统试运行、系统上线等阶段圆满实施了YAMA HA电子采购供应链管理项目。迄今为止该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YAMA HA 80%的供应商,并正逐步向全部供应商推广。

明基逐鹿采购供应链管理项目的实施,为YAMA HA采购供应链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业务应用价值。

1.建立企业级的电子采购交互平台:该平台将作为YAMA HA全球的P-SCM(procure-men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平台,同全球的供应商进行协同。

2.建立标准的电子化订单交互流程:无纸化的订单、交货流程,同YAMAHA内部SAP(ERP)系统、3Q(MES)系统、eFlow等系统无缝整合,形成电子化的订单、交货、收料的采购供应链信息环,将各系统整合发挥至最大整体效率。

3.降低采购管理成本,提高采购效率:以电子化减替传统采购中的传真、订单、电话等成本,将采购人员从低价值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赋予到高价值的工作中去,大幅度减少采购成本、优化采购管理。

4.为采购主管提供更快速的决策支持:集成化的报表、简洁有力的数据表达,为采购管理者提供最快速的决策支持。

由于本项目的实施圆满成功,为雅马哈电子(苏州)带来了巨大的效益,YAMAHA决定将后续在其全球推行采购供应链的信息化,进一步提升其全球采购供应链的效率。

经过半年多的实施推广,YAM AHA采购供应链系统应用模式已稳步成熟,目前该系统正在被快速推广应用到YAMAHA的全部供应商,YAMA HA业已着手开始其全球采购供应链的信息化推广项目,系统发挥出巨大的效益:(1)保证了信息交互的及时性和紧密性。(2)长期的安全性历史数据保存。(3)自动提醒未读信息,防止处理遗漏。(4)高度的敏感信息的保密与安全机制。(5)最大限度地信息共享与交互。(6)大幅度降低采购与管理成本。

【案例讨论】

结合雅马哈的成功分析电子采购的优势。【复习思考】

1.简述采购管理与采购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采购与供应管理的目标和作用。

3.简述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发展趋势。

4.简述ABC分析法的实施步骤和原则。

5.简述采购与供应管理的SWOT分析法。

6.简述供应商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第四章 运输管理

【学习目标】

运输是物流系统中的核心功能。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装卸搬运的基本内容;认识装卸搬运的有关设备;了解装卸搬运机械的选择和配置方法;研究装卸搬运的合理化措施。了解运输的概念、地位及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认识各种不合理的运输现象,掌握运输合理化的多种策略。

第一节 装卸搬运

一、装卸搬运的概念及特点

1.装卸搬运的概念

装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从运输设备上卸下的活动。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将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一般来说,在强调物料存放状态的改变时,使用“装卸”一词,在强调物料空间位置的改变时使用“搬运”一词。但在实际操作中,装卸与搬运往往密不可分,因此,在物流活动中,并不过分强调两者的不同,而是作为一种活动来对待。

2.装卸搬运的特点

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其他环节相比,装卸搬运具有如下特点:(1)装卸搬运具有“伴生性”和“起讫性”的特点。无论是生产领域的加工、组装、检测,还是流通流域的包装、运输、储存,一般都以装卸搬运作为起始和终结。所以说,无论在生产还是流通领域里,装卸搬运环节既是不可缺少的,又与其他环节密不可分。因而,装卸搬运具有与其他环节“伴生”(伴随产生)和“起讫”性的特点。(2)装卸搬运具有“保障性”和“服务性”的特点。装卸搬运为其他环节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因此具有保障性的特点。同时,装卸搬运不产生有形的产品,而是提供劳动服务。因而,装卸搬运是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的其他环节的配套“保障”和“服务”性作业。(3)装卸搬运具有“均衡性”和“波动性”的特点。生产领域的装卸搬运必须与生产活动的节拍一致,而均衡性是生产的基本原则,因此表现为与生产过程均衡性、连续性的一致性。流通领域的装卸搬运,虽力求均衡作业,但随着车船的到发和货物出、入库的不均衡,作业是突击的、波动的、间歇的,因此装卸搬运作业应具有适应波动性的能力。(4)装卸搬运具有“复杂性”与“延展性”的特点。装卸搬运由于经常和运输、存储紧密衔接,除装卸搬运外,还要同时进行堆码、装载、加固、计量、取样、检验、分拣等作业,以保证充分利用载运工具、仓库的载重能力与容量,因此作业也是比较复杂的。同时,上述作业也可看成是装卸搬运作业的“延展”,它丰富了“改变货物存放状态和位置”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装卸搬运系统对这些分支作业的适应能力也成了它的特点之一。

二、装卸搬运的类别及作用

(一)装卸搬运的类别

对装卸搬运进行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指标可将装卸搬运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照作业场所分类

根据装卸搬运作业场所的不同,流通领域的装卸搬运作业基本分为车辆装卸、港站装卸和场库装卸三大类。(1)车辆装卸。通常指在载运工具或载运工具之间的装卸、换装作业,包括汽车在铁路货场和站台旁的装卸作业、铁路车辆在货场及站台的装卸作业、装卸时进行的加固作业以及清扫车辆、揭盖篷布、移动车辆、检斤计量等辅助作业。(2)港口装卸。通常指在港口码头、机场进行的各种装卸作业。包括码头前沿与后方间的搬运作业、港站堆场的堆码拆取作业、分拣、理货、配货、中转作业。(3)场库装卸。通常指在仓库、堆场、物流中心等处进行的装卸搬运活动。场库装卸配合出库、入库维护保养等活动进行,并且以堆垛、上架、取货等操作为主。

在实际运作中,在三类作业很难割裂,而是相互衔接的,如码头前沿的装卸船作业与场地(港站)、船舶(车船)都联系,因此具体作业内容也是复杂的,要认真组织。

2.按照装卸搬运操作内容分类

根据装卸搬运作业操作内容的不同,装卸搬运作业可分为堆码拆取作业、分拣配货作业和挪动移位作业三大类。(1)堆码拆取作业。通常指车厢内、船舱内、仓库内的码摞和拆垛作业。包括按规定位置、形状和其他要求放置或取出成件包装货物的作业,也包括按规定的位置、形状和其他要求堆存和取出散堆货物的作业。(2)分拣配货作业。通常指将货物按品类、到站、去向、货主等不同特征进行的分拣货物作业。包括按去向、品类等构成一定原则要求,将已分类的货物集合为车辆、汽车、集装箱、托盘等装货单元的作业。(3)挪动移位作业。通常也被称为狭义的装卸搬运作业,包括单纯地改变货物的支承状态的作业和显著地改变货物的空间位置的作业。

3.按照装卸搬运的机械及机械作业方式分类

根据装卸搬运的机械及机械作业方式不同,可分成使用吊车的“吊上吊下”方式,使用叉车的“叉上叉下”方式,使用半挂车或叉车的“滚上滚下”方式、“移上移下”方式及散装散卸方式等。(1)“吊上吊下”方式。主要指利用各种起重机械从货物上部起吊,依靠起吊装置的垂直移动实现装卸,并在吊车运行的范围内或回转的范围内实现搬运或依靠搬运车辆实现小搬运。这种方式历史最悠久,应用面最广。(2)“叉上叉下”方式。是叉车从货物底部托起货物,并依靠叉车的运动进行货物位移,位移完全靠叉车本身,货物可不经中途落地直接放置到目的地。(3)“滚上滚下”方式。主要指港口装卸的一种水平装卸方式。“滚上滚下”方式通常用于船上装卸货物,利用叉车或半挂车、汽车承载货物,连同车辆一起开上船,到达目的地后再从船上开下。利用叉车的滚上滚下方式,在船上卸货后,叉车必须离船;利用半挂车、平车或汽车,则拖车将半挂车、平车拖拉至船上后,拖车开下离船,而载货车辆连同货物一起运到目的地,再原车开下或拖车上船拖拉半挂车、平车开下。具体方式如各种轮式、履带式车辆通过站台、渡板开上开下装、卸货物,用叉车、平移机来装、卸集装箱和托盘等。(4)“移上移下”方式。主要指在两车之间进行靠接,然后利用各种方式,把货物水平、上下移动,即从一个车辆上推移到另一车辆上,称移上移下方式。由于这种方式需要水平靠接,因此,对站台或车辆货台采用该方式,需要对站台或车辆货台进行改变,并配合移动工具实现这种装卸。(5)“散装散卸”方式。主要指对散装货物进行装卸。一般从装点直到卸点,中间不再落地,这是集装卸与搬运于一体的装卸方式。

4.按照货物的包装形式、形状、式样分类

根据货物的包装形式、形状、式样的不同,装卸搬运作业可分为散装货物装卸、单个货物装卸和集装货物装卸三大类。(1)散装货物装卸。通常指粉粒体、液体等物品直接向运输设备、货物装运设备或储存设备进行装取,或指粉粒体、液体等物品出入库的装卸。主要方法包括重力法、倾翻法、机械法、气力输送法等。(2)单个货物装卸。冠以箱、袋等包装形态名称的装卸或者冠以宽大物品、长尺寸物品、重量物品等大物件名称的装卸。目前对长大笨重的货物、集装会增加危险的货物等,仍采取这种传统的作业方法。(3)集装货物装卸。通常指为了装卸托盘、集装箱等集装货物而使用的设备名或冠以集合包装等名称的装卸。具体方法有集装箱作业法、托盘作业法、货捆作业法、滑板作业法、网装作业法和挂车作业法等。

5.按照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分类

按照作业特点进行分类,装卸搬运作业可分为连续作业和间歇作业两类。(1)连续作业。主要是同种大批量散装或小件杂货通过连续输送机械,连续不断地进行作业,中间无停顿,货物无间隔。在货物量较大、对象固定、货物对象不易形成大包装的情况下适合采用这一方式。(2)间歇作业。这种方式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装卸地点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主要适用于货流不固定的各种货物,尤其适用于包装货物、大件货物、散粒货物。(二)装卸搬运的作用

装卸搬运活动是对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的中间环节,它遍及物流循环的每一环节,从物资的供应、生产、销售一直到废旧物的回收,均需装卸搬运活动的配合。如果没有装卸搬运活动,整个物流循环也就无法进行。由此可见,装卸搬运活动对于物流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装卸搬运是物流各阶段之间相互转换的桥梁。物流的各阶段之间或同一阶段的不同活动之间,都必须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因此,装卸搬运是衔接生产各阶段和流通各阶段之间相互转换的桥梁。正是装卸搬运作业把物的运动的各个阶段联接成为连续的“流”,使物流的概念名实相符。(2)装卸搬运是保障生产和流通其他各环节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装卸搬运是伴随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各环节所发生的活动,也正是装卸搬运活动把物的运动的各个阶段联接成为连续的“流”,使物流的概念名实相符。(3)降低装卸搬运活动的费用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装卸搬运活动连接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同时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物料搬运费用在工业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降低装卸搬运活动的费用,对加速资金周转和提高物流活动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4)装卸搬运已经成为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系统。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搬运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它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各项物流活动,因此,装卸搬运已成为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从生产到消费的流通过程中,装卸搬运是必不可少的作业,装卸搬运作业与物品被破坏、污损造成的损失密切相关,且对货物的包装费用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装卸搬运的合理化也为生产过程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三、搬运活性

1.搬运活性的概念

在实际中,物料或货物的摆放状态并不统一,可能散放在地面,也可能装箱放在货架、托盘等设备上,由此造成物料或货物搬运的难易程度不一。人们将存放状态对装卸搬运造成的难易程度称为搬运活性。衡量搬运活性的指标称为搬运活性指数。在装卸搬运整个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几次物品的搬运,逐步提高活性指数,这种做法称为“活化”。[1]

活性指数分为0~4共5个等级(见表4-1及图4-1)。图4-1 搬运活性指数组成关系

从表4-1中可以看出,要运走物品,最多需要进行四项作业,不需要进行的作业越多,说明物品的存放状态越有利于搬运,其活性指数就越高,而提高每次搬运的效率,多次搬运的累积效果则会十分可观。因此,提高搬运活性对合理化搬运是很重要的因素。

2.应用活性理论改善搬运作业

搬运活性理论为改善装卸搬运作业提供了定量的依据。应用活性理论改善搬运作业的步骤大致如下:(1)测定平均搬运活性指数,了解整个系统的特点、缺点,根据分析、评价确定整体改进方案;(2)确定需改进的局部区域;(3)选定用于局部区域的装卸搬运设备;(4)对设备和搬运方式进行经济性评价;(5)对初步方案进行细致审查,改进不合理部分,也可以同时提出几个方案进行比较研究。

总之,应用活性理论,可以改善装卸搬运作业,合理选择搬运设备,合理设计工步和工序,以达到作业合理化、节省劳力、降低能耗及提高搬运效率的目的。应该注意,应用活性理论,还要考虑其他条件和影响因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

图4-1与表4-1均根据吴清一《物流学》(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年版)改编。

四、装卸搬运设备

装卸搬运设备是机械化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技术水平是装卸搬运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常用的装卸机械有叉车、吊车、输送机和作业车辆。

1.叉车

叉车又称铲车、叉式举货车,是物流领域最常用的装卸搬运机具。它具有操作灵活、机动性强、转弯半径小、结构紧凑等特点。按动力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内燃叉车、电动叉车和手动叉车。按照特性和功能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平衡重式叉车、侧面式叉车、插腿式叉车、前移式叉车、集装箱叉车、高货位拣选叉车。

在选用叉车时,应根据物料的重量、状态、外形尺寸和使用场地的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应考虑选用适当的托盘配合使用。

2.吊车

吊车是从物品上部通过吊钩吊装吊卸的一类起重机械的总称。根据吊车结构特点、起重量、速度和工作级别等的不同,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汽车吊。是在汽车车体上安装悬臂起重机的吊车,汽车安装吊车后,就成了可移动作业的吊车,作业时放下支脚便可进行起重装卸作业。也有的汽车仍以运输为主,附设悬臂吊,主要作用是本车的装卸。汽车吊起重的特点是作业半径越小,起重能力越大,吊臂倾斜角越小,作业半径则越大,起重能力相应降低。汽车吊是吊车中机动性最强的吊车,适用于仓库、码头、货栈、工地等场所使用。(2)履带吊。也是一种移动式吊车,其移动方式是通过履带车。吊车自重大,起吊能力强,地面对履带车有限制,机动性较汽车吊差。其适用于港口、车站、货场、工地等场所使用。(3)门式起重机。又有门式轨道式起重机和门式轮胎式起重机之分,门式起重机采用单梁或双梁结构。门式轨道式起重机的支脚沿轨道运动。门式轮胎式起重机则不受轨道限制,运动范围较大。吊车在梁架上运动完成起吊作业和纵、横两个方向的移动搬运。门式起重机起重量较大,可达300吨以上,可在载荷状态下移动,同时完成装卸和搬运两项作业。门式起重机有时有较长的悬臂,悬臂伸离支脚轨道范围,覆盖火车装卸区和汽车或船舶装卸区,适用于转运中心、港口及车站使用。(4)桥式起重机。又称天车,与门式起重机原理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门式起重机有两端的高支腿,在地面上的轨道行走,而桥式起重机支腿很短,轨道架设在建筑物的立柱跨梁上,这样节省了支脚所占的地面,在仓库内或厂房内具有优越性。(5)门座式岸边起重机。是码头上常用的大型吊车,有一个门式底座,底座可沿码头顺轨道移动,门座上部安装旋转式起重机,重臂在360°范围旋转,起重臂还可俯仰,起重范围一边覆盖停在码头的货船,另一边覆盖货场,通过起重臂的回转完成货场与货船之间的装卸。其主要用于码头、转运站的集装箱及量大体重的货物装卸,采用不同的机具,还可用于散货、矿石的装卸。(6)船吊(浮吊)。水面上浮动的机动吊车,主要用于码头外装卸或水上过驳装卸,码头机具不足时,可采用浮吊做补充手段。

3.输送机

输送机械主要有牵引式输送机、无牵引式输送机两类。牵引式输送机主要有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悬挂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等。无牵引式输送机主要有辊式输送机、滚轮式输送机、螺旋式输送机、振动输送机、气力输送机等。

五、装卸搬运的合理化

1.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

所谓无效作业是指在装卸作业活动中超出必要的装卸、搬运量的作业。为了有效地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尽量减少装卸次数、提高被装卸物料的纯度、采用适宜的包装、缩短搬运作业的距离。

2.提高装卸搬运的灵活性

所谓装卸搬运的灵活性是指在装卸作业中对物料进行装卸作业的难易程度。为了提高装卸搬运的灵活性,应当把待运物品整理归堆,或是包装成搬运单元放在托盘上,或是装在车上,或是放在输送机上。

3.充分利用重力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重力进行装卸,有利于节约能源,减轻劳动强度。如将设有动力的小型运输带(板)斜放在货车、卡车或站台上进行装卸,使物料在倾斜的输送带(板)上移动,这种装卸就是靠重力的水平分力完成的。此外,利用重力式移动货架也是一种利用重力进行省力化的装卸方式之一。

4.合理组织装卸搬运设备,提高装卸搬运作业的机械化水平

对于劳动力不足、工作条件差、装卸搬运频繁、动作重复的环节,应尽可能合理配置装卸搬运设备,并采用有效的机械化作业方式。如采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可以将人力作业降低到最低程度,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5.推广组合化装卸搬运

大力推行使用托盘和集装箱,推行将一定数量的货物汇集起来,成为一个大件货物以有利于机械搬运、运输、保管,形成单元货载系统。目前发展较快的集装箱单元就是一种标准化的大单元装载货物的容器。

6.合理地规划装卸搬运方式和装卸搬运作业过程

装卸搬运作业是各作业线环节的有机组成,只有各环节相互协调,才能使整条作业线产生预期的效果。应使装卸搬运各环节的生产率协调一致,相互适应。因此,要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提高能力,使装卸搬运系统的综合效率提高。

第二节 运输实务

一、运输的概念与地位

1.运输的概念

物流运输是现代物流的业务核心,是物流运作与管理不可缺少的一环。

运输就是通过各种运输手段使货物在物流节点之间的流动,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中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运输的定义是:“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本节中所讨论的运输概念,仅限于运输过程的主要环节,即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而不包括相关的辅助活动,如集货、搬运、装卸等工作。

2.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

在现代生产中,由于生产的专门化、集中化,生产与消费被分割的状态越来越严重,被分隔的距离越来越大。因此,运输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特殊。主要表现以下方面。(1)运输是实现物流实物转移的关键。根据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资的实物运动,而在物资的实物运动中,运输是实现的关键。因为运输承担了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任务,运输是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再配以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

在人们研究物流的早期,甚至今天,仍有不少人将运输等同于物流,显然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物流中有很大一部分任务是由运输担任的,运输在物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虽然运输活动不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不增加社会产品数量,不赋予产品新的价值,而只变动其所在的空间位置,但正是这一变动才能使生产继续进行下去,使社会再生产连续不断地进行。

运输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表现在:首先,在生产过程中,运输是生产的直接组成部分,没有运输,生产的各个环节无法连接。其次,在社会上,运输是生产过程的继续,这一活动联结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联结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联结着城乡之间、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3)物资运输对其技术、组织等工作有特殊的要求。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各方面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完成运输量的大小以及物资运输途中的安全程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运输工具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这对运输技术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在现代运输中,人们不断努力挖掘运输的技术潜力,不断创造新型的运输工具,以不断提高物资运输的技术水平。运输工作的组织,在一定的运输技术水平条件下,能对合理选择运输工具、运输方式、运输路线起决定作用。物资运输客观要求运输技术尽可能先进,运输组织尽可能合理。(4)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当消费者需要在一定的时间、获得一定数量的产品的时候,则要求物资运输在时间和数量上满足用户的需求。有时,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由于存在地区差价,进行适当的运输,对产品占有市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运输,将“物”运到“场所”最高的地方,就能发挥“物”的潜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5)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来源。在整个物流费用中,运输费用与其他环节的支出相比是比较高的。如我国电力工业的发电成本中,煤的运费约占三分之一以上。为了实现不断降低物流费用的目的,运输就成了具有很大潜力的领域。一种运输方式的改变,一条运输路线的择优,一项运输任务的合理组织等,都会对降低运输成本起巨大作用。

二、运输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1.运输管理的意义(1)运输管理能保证劳动过程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一个规模较大的物流或运输企业,有几百人乃至几千人在一起共同劳动,这是一种协作性的劳动。凡是共同劳动都有程度不同的分工,而有分工就有协作,分工越细,各个部门、环节之间的联系性就越强,协作关系也越密切。为了保证劳动过程顺利进行,就必须进行管理。这就是由共同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出来的管理职能。

物流企业或运输企业的管理,就是对整个运输过程的各个环节——运输计划、发运、接运、中转等活动中的人力、运力、财力和运输设备,进行合理组织,统一使用,调节平衡,监督完成。以求用同样的劳动消耗,运输较多的货物,提高劳动效率,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2)运输费占物流费的比重大,是影响物流费用的重要因素。在物流业务活动过程中,直接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所支付的直接费用,主要有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装卸搬运费、运输损耗费等。而其中运输费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影响物流费用的一项主要因素。因此,在物流各环节中,如何搞好运输工作,积极开展合理运输,不仅关系到物流时间问题,也影响到物流费用问题。物流企业只有千方百计节约运输费用,才能降低物流费用以及整个商品流通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利润。

2.运输管理的原则

就物流而言,组织运输工作,应贯彻执行以下原则:(1)及时性原则。就是按照产、供、运、销情况,及时把货物从产地运到销地,尽量缩短货物在途时间,及时供应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2)准确性原则。就是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切实防止各种差错事故,做到不错不乱,准确无误地完成运输任务。(3)经济性原则。就是采取最经济、最合理的运输方案,有效地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节约人力、物力和动力,提高运输经济效益,降低货物运输费用。(4)安全性原则。就是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霉烂、残损、丢失、燃烧、爆炸等事故,保证货物安全地运达目的地。“及时、准确、经济、安全”四项原则是辩证的统一,必须进行综合考虑,忽视或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不行的。

三、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现状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是现代社会中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由多种运输形式共同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是物流业务的中心活动。

交通运输包括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两大类,由于物流的对象是“物”,所以本书的介绍侧重于货物运输。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运输线路增多,质量不断提高

到2008年年底,五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线路总长度达654.28万千米,是1949年的33.54倍。各类运输方式的线路里程增长情况如表4-2所示。

注:①为1950年数据。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

在运输线路不断延伸的同时,线路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中国铁路复线里程已由1949年的867千米增至2008年的2.66万千米,占铁路营业里程的比重由4%提高到41.58%。国家铁路货车拥有量1980年为266376辆,到2008年增加到584961辆,是1980年的2.20倍。

公路发展极快。至2007年底,我国公路里程已达358.37万千米,公路网密度达3733千米/万平方千米。从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修建高速公路,尽管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从1988至2008年的20年间共建成高速公路6.03万千米。

水路运输方面,我国是一个滨海国家,大陆岸线长约1.8万千米,岛屿岸线总长约1.4万千米,海域总面积约470万平方千米。至2008年年底,我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达429599万吨,沿海规模以上港口码头泊位长度564800米,泊位数4914个。内河通航里程,近年也有所增加。2008年年底,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2.28万千米,内河规模以上港口码头长度573806米,泊位数9291个。

2.运输布局显著改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铁路、公路线路偏集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区,占国土面积56%的西北、西南地区交通十分闭塞。经过60年的建设,改变了运输布局极不均衡的局面。在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中,西南、西北两个地区拥有铁路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的青藏铁路,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在改善西南、西北地区交通运输状况的同时,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交通运输也得到发展。新建了京九、京通、通让、京原、大秦、京秦、皖赣和杭甬、金温等线。民用航空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联结国内外100多个重要城市的空中运输网,运输网布局得到了显著改善。

3.运输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运输装备水平的提高是交通运输业逐步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现代工具运输和机械化、自动化装卸作业。

铁路方面,2008年铁路货车拥有量为58.50万辆,货车静载重由1950年的26.6吨提高到2008年的62.0吨;铁路行车闭塞方式基本上实现了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铁路装备水平的提高,为不断提高货物列车重量、速度和客运列车全面提速提供了条件,也标志着铁路运输装备水平全面向现代化进军。此外,武广、郑西、石太、京津等客运专线的修建,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的标准和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全国民用载货汽车总量1980年为129.90万辆,到2008年增加到了1126.07万辆,是1980年的8.67倍。在载货汽车的结构中,逐步改变了“缺轻少重”的局面,重型和轻型汽车比重增加,专用汽车(集装箱车、油罐车、冷藏车、大型平板车等)有较大发展。载客汽车中,不仅数量增加,质量也有很大提高,适用于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客运的豪华大客车不断增加。

水运中民用船舶结构有了根本性变化,大中型船舶大大增加,载重吨位大幅度提高,远洋运输由以散货船为主发展成为拥有集装箱船和各类型专用船舶。沿海港口发展了煤炭、原油、粮食、集装箱等专用码头和深水泊位,根本改变了装卸作业肩挑人扛的局面,实现了装卸作业机械化。

民用航空方面,运输机队不断更新,主要已由波音、空中客车等先进机型为主组成,2008年全国民用航空机场152个;通讯、导航、气象、空中管制等设备不断更新完善;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天津张贵庄机场、深圳机场、哈尔滨南岗机场、合肥骆岗机场及西安咸阳机场等机场设施,都能在复杂的气象条件下起降大型喷气客机。

管道运输的技术装备适应我国原油凝固点高、黏度大、含蜡多的特点。原管道采用了螺纹双面焊接钢管,有不同管径系列产品。原油管道采用加热输送工艺,同时采用清管技术,提高了管道输送能力。天然气管道装备了净化装置。

4.运输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运输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公路和航空运输发展迅速。表4-3所示各种运输方式客、货运量比重变化,显示了不同运输方式在全社会运量中的比重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

这种变化,有利于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经济技术特点和优势,促进其合理分工,是积极的、合理的。此外,货物构成的变化也引起货运结构变化,这种变化在改革开放以来尤为突出。由于工业化步伐加快,农、轻、重比例关系的调整,使轻工业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运量增加,农业物资运输量比重下降。

四、现代运输方式分析与选择

(一)现代运输方式分析

1.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各具运营特性和优势,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下有其各自的合理使用范围。(1)铁路运输

铁路是一种适宜于担负远距离的大宗客、货运输的重要运输方式。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大国,铁路运输不论在目前甚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是综合运输网中的骨干和中坚。

铁路运输的优点是巨大的运送能力;廉价的大宗运输;全天候(较少受天气、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能保证运行的经常性和持续性;计划性强,安全,准时;运输总成本中固定费用所占的比重大,收益随运输业务量的增加而增长。

铁路运输的缺点是建设投资大、时间长;始发与终到作业时间长,不利于短距离的运输业务;受轨道限制,灵活性较差;路基、站场等建筑工程投资大;货物滞留时间较长;不适宜紧急运输。(2)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生产点多、面广,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最显著的运营特点是它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空间上的灵活性,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二是时间上的灵活性,可以实现即时运输,即根据货主的需求随时启运;三是批量上的灵活性,公路运输的启运批量最小;四是运行条件的灵活性,公路运输的服务范围不仅在等级公路上,还可延伸到等级外的公路,甚至许多乡村便道的辐射范围,普通货物装卸对场地、设备没有专门的要求;五是服务上的灵活性,能够根据货主的具体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性质的货物运送需求。

但公路运输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一是运输成本较高,由于是小批量运输,劳动力成本、动力成本都较高;二是环境污染,汽车引起的噪声、废气等公害造成的环境污染已引起许多国家的注意。

总之,在市场需求水平逐步提高的情况下,公路运输正日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公路路况的改善,汽车技术的进步,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公路运输将成为高档工农业产品以及中距离运输的重要力量。(3)航空运输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点是:

①速度快。这是航空运输的最大特点和优势。现代喷气式客机,巡航速度为800~900千米/小时,比汽车、火车快5~10倍,比轮船快20~30倍。距离越长,航空运输所能节约的时间越多,快速的特点也越显著。

②机动性大。飞机在空中飞行,受航线条件限制的程度比汽车、火车、轮船小得多。它可以将地面上任何距离的两个地方连接起来,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飞行。尤其是对灾区的救援、供应以及边远地区的急救等紧急任务,航空运输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③舒适、安全。喷气式客机的巡航高度一般在10000米左右,飞行不受低气流的影响,平稳舒适。现代民航客机的客舱宽敞,噪音小,机内有供膳、视听等设施,旅客乘坐的舒适程度较高。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民航客机适航性严格的要求,航空运输的安全性比以往已大大提高。

④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小。要发展航空运输,从设备条件上讲,只要添置飞机和修建机场。这与修建铁路和公路相比,一般说来建设周期短、占地少、投资省、收效快。据计算,在相距1000千米的两个城市间建立交通线,若载客能力相同,修筑铁路的投资是开辟航线的1.6倍,开辟航线只需2年。

航空运输的主要缺点是飞机机舱容积和载重量都比较小,运载成本和运价比地面运输高。由于飞行受气象条件的限制,影响其正常、准点性。此外,航空运输速度快的优点在短途运输中难以充分发挥。

因此,航空运输比较适宜于500千米以上的长途客运,以及时间性强的鲜活易腐和价值高的货物的中长途运输。(4)水路运输

沿海、内河水运的投资省,运输能力大,占地少,干线运输成本和能耗低,因此运价便宜。在沿海和内河有水运条件的地方,应成为大宗和散装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也可以承担沿海内河的客运任务,特别是旅游客运。而海洋运输,将内陆经济腹地与世界联通,对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5)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投资省,建设周期短,运输能力大,占地少,受自然条件影响小,一般适合天然气和流向较集中的原油及成品油运输,有些国家也开展煤浆管道运输。管道运输还具有速度快、流量大、环节少、运费低等优点。因此,国际贸易及国际物流中管道运输发展较快。

2.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1)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是利用集装箱作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一般使用集装箱装载货物,通过一种或几种交通运输工具的联合,将货物直接运达到收货地。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由于它是一种既方便又灵活的运输方式,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运输过程中造成的货损,因而被众多货主所采用,现在已经成为各国货物运输的共同趋势。

集装箱运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抵抗风雨、避光、抗震,最大限度减少货损;能够整箱搬运,极大地方便了运输、装船和卸港;集装箱的铅封号码唯一,能够有效避免货物丢失、被窃的现象;集装箱运输可以由一个承运人全程负责,有利于简化手续,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对鲜活物品进行长时间保鲜;能够实现货物的“门到门运输”。(2)多式联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运输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这种方式被称为“多式联运”。准确地说,多式联运是指根据实际运输要求,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组合成综合性的一体化运输,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张单证、一次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除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外,国际货物运输的发展也是其主要动力,国际货物运输被称为“国际多式联运”。多式联运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同的运输方式间自由变化运输工具。

多式联运服务的组合方法大致有十种: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水上运输、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公路运输和管道运输、公路运输和水上运输、水上运输和管道运输、水上运输和航空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当然这些组合有些并不实用,目前,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被称为“驼背运输”)以及公路运输和水上运输(被称为“鱼背运输”)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航空与陆地运输组合也发展较快。(二)现代运输方式选择

1.铁路运输

在我国的物流运输中,铁路是货物运输的主要承担者,特别是大宗的、单一的、长距离的货物,如煤炭、木材、粮食、棉花、钢材、水泥等,主要是由铁路运输的。依据运输物资的数量不同,可分为整车运输、混装运输、零担运输等。

2.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主要承担短途以及没建铁路的边远地区的长途货物运输任务。近几年,随着我国公路汽车运输的发展,经济运距也不断延长,一般在200千米以上的大城市之间,也利用公路运输。特别对鲜活易腐货物如水果、蔬菜、鲜鱼、肉等,公路运输具有更大的优越性。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使公路运输的经济运距延长到600千米左右。

3.水路运输

水运可利用自然条件,投资少、费用省、运价较低,主要承担大宗货物的运输。水运速度较慢,多用于时间要求不太急的货物运输。我国水运条件虽然很好,但由于开发不够,利用较差,水运潜力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在全国总货运量中所占的比重不大。

4.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投资少,速度快,时间效益好。但能耗大、成本高,除一些贵重的少量物品外,主要是承担长途客运任务。

5.管道运输

目前我国的管道建设还不多,主要用于运输原油和成品油。但也有少数厂矿用来运输矿石。

6.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通过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作,合理安排运输计划,综合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充分发挥运输效率比较好的组织货物运输形式。多式联运加快了运输,方便了货主,所以,现在不仅在一国之内,而且国际联运也有了迅速发展。特别随着集装箱的出现,它为国内、国际联运业务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此外,多式联运方式中,还包括“大陆桥运输”。大陆桥运输是指使用铁路或公路系统作为桥梁,把大陆两端的海洋运输连接起来的多式联运方式。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陆桥有西伯利亚大陆桥、远东至北美东岸和墨西哥湾陆桥、北美西海岸至欧洲陆桥等。大陆桥运输对改变国际物流格局,发展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三)现代运输方式的协调

现代运输方式的协调是指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和协同作业。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组织工作不尽相同,这影响到货主对运输方式的选择,影响到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和发展;而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也必须协同作业,以适应现代物流的需求。

如铁路运输各生产环节的组织工作,包括旅客运输组织、货物运输组织、机车与车辆的配合与整备、列车运行指挥与控制等,部门繁多、技术性强。水运船舶运行组织要根据水上客货运输任务和船舶、港口、航道的技术运营条件,综合考虑水运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同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配合,对船舶运行作出全面的组织和安排,包括规划航线系统,选取适当的船舶,拖船和驳船的配合以及制定船舶运行时刻表。汽车运输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组织工作,主要有规划和开辟公路营运路线,组织客货源,安排车辆班期,配置沿线运力。航空运输要做好航班计划、航线运输计划和作业计划等。这些分系统的组织工作是复杂的,要考虑各分系统之间的衔接更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但却是物流运输所必需的。

物流过程经常需要联合运输,在联合运输中更要加强运输组织工作,在商务上和换装点技术作业衔接联合,既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又可方便货主,同时降低了物流成本,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运输业采用新技术装备日益增加,这对运输方式的分工很有影响。我国铁路运输逐步向重载、高速等方面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铁路运输的经济性能,降低运输成本和降低能源消耗,扩大运输能力。在沿海运输发展大吨位、专业化、装备先进的适用船舶,如3.5万吨级的散装货船和运煤船以及第三、四代的集装箱船,可以提高海运经济性能,节省能耗,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运输能力。在公路运输发展大吨位、柴油车、集装箱车、特种车,并与公路主干线相适应。航空运输将根据国际和国内航线客流量的迅速增长,发展大、中型客机,选用单位油耗省的客机,逐步淘汰耗油量大的陈旧客机,以充分发挥航空长途快速运输的优越性和经济性。

各种交通方式在运输指挥自动化,安全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也都有长足的发展,这无疑为建成畅通的物流通道和发展现代的物流业提供了物质保障。

第三节 运输合理化

一、运输合理化的含义

所谓运输合理化,就是在一定的产销条件下,货物的运量、运距、流向和中转环节合理,能以最适宜的运输工具、最低的运输费用、最少的运输环节、最佳的运输线路、最快的运输速度,将物资产品从原产地转移到规定地点。

二、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1.返程或起程空驶

空车无货载行驶,可以说是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在实际运输组织中,有时候必须调运空车,从管理上不能将其看成不合理运输。但是,因调运不当,货源计划不周,不采用运输社会化而形成的空驶,是不合理运输的表现。造成空驶的不合理运输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能利用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而不利用,却依靠自备车送货提货,这往往出现单程重车,单程空驶的不合理运输。(2)由于工作失误或计划不周,造成货源不实,车辆空去空回,形成双程空驶。(3)由于车辆过分专用,无法搭运回程货,只能单程实车,单程回空周转。

2.对流运输

对流运输亦称“相向运输”、“交错运输”,是指同类的或可以互相代替的货物的相向运输,是不合理运输中最突出、最普遍的一种。在判断对流运输时需注意的是,有的对流运输是不很明显的隐蔽对流,即当同类的(或可以相互替代的)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的平行线上或不同时间进行相反方向的运输,对于此类情况,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应当引起注意。

此外,倒流运输也可以看成是对流运输的一种派生形式,它是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在倒流运输中,由于往返两程的运输都是不必要的,形成了双程的浪费。因此,其不合理程度要大于一般的对流运输。

3.迂回运输

迂回运输是一种舍近取远的运输。理论上,凡不经过最短路径的绕道运输。都称为迂回运输。但迂回运输有一定复杂性,不能简单处之,只有当计划不周、地理不熟、组织不当而发生的迂回,才属于不合理运输。如果最短距离有交通阻塞、道路情况不好或有对噪音、排气等特殊限制而不能使用时发生的迂回,不能称为不合理运输。

4.重复运输

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但是在未达目的地之处,或目的地之外的其他场所将货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这是重复运输的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是同品种货物在同一地点一面运进,同时又向外运出。重复运输的最大毛病是增加了非必要的中间环节,这就延缓了流通速度,增加了费用,增大了货损。

5.过远运输

过远运输是指调运物资舍近求远,不就地或就近获取某种物资,从而拉长了货物运距,造成了占用运力时间长、运输工具周转慢、占压资金时间长,以及由于自然条件相差大,易出现货损、增加费用支出等。

6.运力选择不当

运力选择不当是指未选择各种运输工具的优势,而不正确地利用运输工具造成的不合理现象,常见的有以下若干形式:第一,违反水路分工使用,弃水走陆;第二,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第三,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

7.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托运方式选择不当是指,对于货主而言,在可以选择最好托运方式而未选择,造成运力浪费及费用支出加大的一种不合理运输。

三、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我国曾在铁路运输上提倡“满载超轴”,其含义就是充分利用货车的容积和载重量,多载货,不空驶,从而达到合理化之目的。这个做法对推动当时运输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国内外开展的“配送”形式,优势之一就是将多家需要的货和一家需要的多种货实行配装,以达到容积和载重的充分合理运用,比起以往自家提货或一家送货车辆大部空驶的状况,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进展。在铁路运输中,采用整车运输、合装整车、整车分卸及整车零卸等具体措施,都是提高实载率的有效措施。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

这种合理化的要点就是“少投入、多产出”,走高效益之路。运输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设施建设已定型和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源投入,是少投入的核心。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大大节约运费,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达到合理化的目的。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运输社会化的含义是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行专业分工,打破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的状况。实行运输社会化,可以统一安排运输工具,避免对流、倒流、空驶、运力不当等多种不合理形式,不但可以追求组织效益,而且可以追求规模效益,所以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是运输合理化的非常重要的措施。

4.实施中短距离铁公分流,发展“以公代铁”的运输

这一措施的要点,是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或者经过论证,超出通常平均经济里程范围,也尽量利用公路。这种运输合理化的表现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于比较紧张的铁路运输,用公路分流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而加大这一区段的运输通过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公路从门到门和在中途运输中速度快且灵活机动的优势,实现铁路运输服务难以达到的水平。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直达运输是追求运输合理化的重要形式,其对合理化的追求要点是通过减少中转过载换载,从而提高运输速度,省却装卸费用,降低中转货损。直达的优势,尤其是在一次运输批量和用户一次需求量达到了一整车时表现最为突出。此外,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运输中,通过直达,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运输系统,也有利于提高运输的计划水平,考虑用最有效的技术来实现这种稳定运输,从而大大提高运输效率。

6.配载运输

配载运输是指充分利用运输工具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货物及载运方法以求得合理化的一种运输方式。配载运输往往是轻重商品的混合配载,在以重质货物运输为主的情况下,同时搭载一些轻泡货物,在基本不增加运力投入、基本不减少重质货物运输的情况下,解决了轻泡货的搭运,因而效果显著。

7.“四就”直拨运输“四就”直拨是减少中转运输环节,力求以最少的中转次数完成运输任务的一种形式。其主要形式包括就厂直拨、就车站直拨、就仓库直拨、就车船过载等。一般批量到站或到港的货物,首先要进分配部门或批发部门的仓库,然后再按程序分拨或销售给用户。这样一来,往往出现不合理运输。“四就”直拨,首先是由管理机构预先筹划,然后就厂或就站(码头)、就库、就车(船)将货物分送给用户,而勿需再入库了。

8.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依靠科技进步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例如,专用散装及罐车,解决了粉状、液状物运输损耗大和安全性差等问题;袋鼠式车皮、大型半挂车解决了大型设备整体运输问题;“滚装船”解决了车载货的运输问题,集装箱船比一般船能容纳更多的箱体,集装箱高速直达车船加快了运输速度等,都是通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合理化。

9.流通加工

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有不少产品,由于产品本身形态及特性问题,很难实现运输的合理化,如果进行适当加工,就能够有效解决合理运输问题,例如将造纸材在产地预先加工成干纸浆,然后压缩体积运输,就能解决造纸材运输不满载的问题。轻泡产品预先捆紧包装成规定尺寸,装车就容易提高装载量;水产品及肉类预先冷冻,就可提高车辆装载率并降低运输损耗。

【案例分析】家乐福中国及其运输决策

成立于1959年的法国家乐福集团是大型超级市场概念的创始者,目前是欧洲第一,全球第二的跨国零售企业,也是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零售企业。家乐福于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最早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了当时规模最大的大卖场。目前,家乐福在中国31个城市相继开设了86家商店,拥有员工4万多人。家乐福中国公司经营的商品95%来自本地,因此家乐福的供货很及时,这也是家乐福在中国经营很成功的原因之一。家乐福实行是“店长责任制”,给各店长给予极大的权力,所以各个店之间并不受太多的制约,店长能灵活决定所管理的店内的货物来源和销售模式等。由于家乐福采用的是各生产商缴纳入场费,商品也主要由各零售商自己配送,家乐福中国总公司本身调配干涉力度不大,所以各分店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决定货物配送情况。事实证明这样做目前来看是很成功的。

家乐福中国在网络设计方面主要体现为运输网络分散度高,一般流通企业都是自己建立仓库及其配送中心,而家乐福的供应商直送模式决定了它的大量仓库及配送中心事实上都是由供应商自己解决的,受家乐福集中配送的货物占极少数。这样的经营模式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仓库和管理费用,商品运送也较集中配送来说更方便,而且能及时供应商品或下架滞销商品,不仅对家乐福的销售,对供货商了解商品销售情况也是极有利的。在运输方式上,除了较少数需要进口或长途运送的货物使用集装箱挂车及大型货运卡车外,由于大量商品来自本地生产商,故较多采用送货车。这些送货车中有一部分是家乐福租的车,而绝大部分则是供应商自己长期为家乐福各店送货的车,家乐福自身需要车的数量不多,所以它并没有自己的运输车队,也省去了大量的运输费用,从另一方面提高了效益。在配送方面,在供应商直送的模式下,商品来自多条线路,而无论各供应商还是家乐福自己的车辆都采用了“轻重配载”的策略,有效利用了车辆的各级空间,使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得以降低,进而在价格上取得主动地位。而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也能让供应商在最短时间内掌握货架上其供销售的各种商品的货物数量以及每天的销售情况,补货和退货因此而变得方便,也能让供应商与家乐福之间相互信任地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资料来源:根据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网站——“专业前沿”栏目内容改写,http://www.jzu.edu.cnjgxyshow.php?itemid=355)

【案例讨论】

1.通过上述案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如何合理运输?【复习思考】

1.装卸搬运有哪些类别?其在物流活动中都发挥哪些作用?

2.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实现装卸搬运的合理化?

3.请简述运输在物流活动中所处的地位。

4.面对诸多运输方式,应如何做出分析和选择?

5.请简述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并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实现运输合理化?

第五章 仓储与库存管理

【学习目标】

掌握仓储的概念、仓储管理的概念、库存管理的含义,理解仓储管理的必要性、仓储管理的任务、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了解并适当掌握仓储作业管理的基本流程,理解并掌握ABC分类库存控制法。

第一节 仓储概述

一、仓储的概念

所谓仓储,就是指为有形物品提供存放场所并对存放物进行保管、存取与控制的过程。“仓”即仓库,是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功能的特定场所,可以是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或洞穴;“储”则表示收藏以备使用,包括收存、保管、交付使用,适用于有形物品时又称为储存。“仓储”并称,就是指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即时使用的物品的行为。

在现实工作中,人们常常将库存、储备、储存、仓储几个概念混淆。其实,这几个概念有共同之处,也有区别。

1.库存

库存指的是仓库中处于暂时停滞状态的物资存量。这种暂时停滞状态可能由任何原因引起,而不一定是某种特殊的停滞。其原因大体有:①能动的各种形态的储备;②被动的各种形态的超储;③完全的积压。

2.储备

储备是一种有目的地储存物资的行动,也是这种有目的的行动和其对象总体的称谓。物资储备的目的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连绵不断地、有效地进行。所以,物资储备是一种能动的储存形式,或者说是有目的的、能动的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物资的暂时停滞,尤其是指在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那种暂时停滞。

3.储存

储存是包含库存和储备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现象。在任何社会形态中,对于不论什么原因形成停滞的物资,也不论是什么种类的物资在没有进入生产加工、消费、运输等活动之前或在这些活动结束之后,总是要存放起来,这就是储存。这种储存不一定在仓库中,而是在任何位置,也有可能永远进入不了再生产和消费领域。我们把物品在仓库中的储存简称为仓储。

二、仓储的分类

(一)按仓储经营主体划分

1.企业自营仓储

企业自营仓储包括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自营仓储。生产企业自营仓储是指生产企业使用自有的仓库设施对生产所使用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实施储存保管的行为,其储存对象较为单一,以满足生产为原则。流通企业自营仓储则为流通企业以其拥有的仓储设施对其经营的商品进行仓储保管的行为,仓储对象种类较多,以支持销售为目的。

企业自营仓储行为不具有独立性,仅仅是为企业的产品生产或商品经营活动服务,相对来说规模小、数量众多、专用性强,而且仓储专业化程度低、设施简单。企业自营仓储一般为自用仓储,不开展商业性仓储经营。

2.商业营业仓储

营业仓储是仓储经营人以其拥有的仓储设施,向社会提供商业性仓储服务的仓储行为,包括采取提供货物仓储服务和提供仓储场地服务。仓储经营人与存货人通过订立仓储合同的方式建立仓储关系,并且依据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和收取仓储费用。商业营业仓储的目的是为了在仓储活动中获得经济回报,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

3.公共仓储

公共仓储是公用事业的配套服务设施,为车站、码头提供仓储配套服务。其运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车站、码头的货物作业和运输,具有内部服务的性质,处于从属地位。但对于存货人而言,公共仓储也适用营业仓储的关系,只是不独立订立仓储合同,而是将仓储关系列在相应作业合同、运输合同之中。

4.战略储备仓储

战略储备仓储是国家根据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的需要,对战略物资实行储备而产生的仓储。战略储备由国家政府进行控制,通过立法、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由执行物资储备的政府部门或机构进行运作。战略储备特别重视储备品的安全性,且储备时间较长。战略储备物资主要有粮食、油料、能源、有色金属、淡水等。(二)按仓储对象划分

1.普通物品仓储

普通物品仓储是指不需要特殊保管条件的物品仓储,如一般的生产物资、普通生活用品、普通工具等杂货类物品,不需要针对货物设置特殊的保管条件,采取无特殊装备的通用仓库或货场存放货物。

2.特殊物品仓储

特殊物品仓储是在保管中有特殊要求和需要满足特殊条件的物品仓储,如危险物品仓储、冷库仓储、粮食仓储等。特殊物品仓储一般采取专用仓库,按照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以及规定进行专门的仓库建设,并实施管理。(三)按仓储功能划分

1.储存仓储

储存仓储是指物资需要长时期存放的仓储。由于物资存放时间长,存储费用低廉就很有必要,储存仓储一般在较为偏远的地区进行。储存仓储的物资较为单一、品种少,但存量较大。由于物资存期长,储存仓储特别注重对物资质量的维护。

2.物流中心仓储

物流中心仓储是以物流管理为目的的仓储活动,是为了实现有效的物流管理,对物流的过程、数量、方向进行控制的环节,为实现物流时间价值的环节。物流中心仓储品种较少、进库批量较大、按一定批量分批入库,整体上吞吐能力强。物流中心仓储一般选在一定经济地区的中心、交通较为便利、储存成本较低处。

3.配送仓储

配送仓储也称为配送中心仓储,是商品在配送交付消费者之前进行的短期仓储,也是商品在销售或者供应生产前的最后储存,并在该环节进行销售或使用的前期处理。配送仓储一般在商品的消费经济区间内进行,能迅速地送达消费者。配送仓储物品品种繁多、批量少,需要一定量进货、分批少量出库操作,往往需要进行拆包、分拣、组配等作业,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销售,注重对物品存量的控制。

4.运输转换仓储

运输转换仓储是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仓储。在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处进行,如港口、车站库场所进行的仓储,是为了保证不同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减少运输工具的装卸和停留时间。运输转换仓储具有大进大出的特性,货物存期短,注重货物的周转作业效率和周转率。

5.保税仓储

保税仓储是指使用海关核准的保税仓库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储行为。保税货物主要是暂时进境后还需要复运出境的货物,或者海关批准暂缓纳税的进口货物。保税仓储受到海关的直接监控,虽然货物也是由存货人委托保管,但保管人要对海关负责,入库及出库单据均需由海关签署。保税仓储一般在进出境口岸附近进行。(四)按仓储物的处理方式划分

1.保管式仓储

保管式仓储是以保管物原样保持不变的方式所进行的仓储。保管式仓储也称为纯仓储,存货人将特定的物品交由保管人进行保管,到期保管人将原物交还存货人。除了发生的自然损耗和自然减量外,保管物的数量、质量、件数不发生变化。保管式仓储又分为仓储物独立保管仓储和将同类仓储物混合在一起的混藏式仓储。

2.加工式仓储

加工式仓储是保管人在仓储期间根据存货人的要求对保管物进行某些加工的仓储方式。在保管期间,保管人根据委托人的要求对保管物的外观、形状、成分构成、尺度等进行加工,使仓储物发生委托人所希望的变化。

3.消费式仓储

保管人在接受保管物时,同时接受保管物的所有权,保管人在仓储期间有权对仓储物行使所有权;在仓储期满,保管人将相同种类、品种和数量的替代物交还给委托人所进行的仓储,称为消费式仓储。消费式仓储特别适合于保管期较短(如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较大的商品的长期存放。仓储经营人利用仓储物开展经营的增值活动,成为仓储经营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仓储的任务

仓储的物资储藏的基本功能决定了仓储的基本任务是存储保管、存期控制、数量管理、质量维护;同时,利用存放在存仓储的物资,开发和开展多种服务是提高仓储附加值、促进物资流通、提高社会资源效益的有效手段,因而也是仓储的重要任务。(一)仓储保管的基本业务

1.物资存储

物资的存储有可能是长期的存储,也可能只是短时间的周转存储。进行物资存储既是仓储活动的表征,也是仓储的最基本的任务。

2.流通调控

流通控制的任务就是对物资是仓储还是流通做出安排,确定储存时机、计划存放时间,当然还包括储存地点的选择。

3.数量管理

仓储的数量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存货人交付保管的仓储物的数量和提取仓储物的数量必须一致;另一方面为保管人可以按照存货人的要求分批收货和分批出货,对储存的货物进行数量控制,配合物流管理的有效实施,同时向存货人提供存货数量的信息服务,以便客户控制存货。

4.质量管理

为了保证仓储物的质量不发生变化,保管人需要采取先进的技术、合理的保管措施,妥善和勤勉地保管仓储物。(二)仓储保管新业务

1.交易中介

仓储经营人利用大量存放在仓库的有形资产,利用与物资使用部门广泛的业务联系,开展现货交易中介具有较为便利的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加速仓储物的周转和吸引仓储。

2.流通加工

加工本是生产的环节,但是随着满足消费多样化、个性化、变化快的产品生产的发展,又为了严格控制物流成本的需要,生产企业将产品的定型、分装、组装、装潢等工序留到最接近销售的仓储环节进行,使得仓储成为流通加工的重要环节。

3.配送

仓储配送业务的发展,有利于生产企业降低存货,减少固定资金投入,实现准时制生产;商店减少存货,降低流动资金使用量,且能保证销售。

4.配载

货物在仓库集中集货,按照运输的方向进行分类仓储,当运输工具到达时出库装运。而在配送中心就是不断地对运输车辆进行配载,确保配送的及时进行和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