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11:04:55

点击下载

作者:张再青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试读:

快乐人生:幸福与残疾无关

“曾经是孤独相随,心中挥不去无限伤悲,总想拥有春光的明媚,祈求真诚地敞开心扉。在那严冬给我温暖,在那黑夜给我光辉,无私的友爱最珍贵……”在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一幢残旧的职工宿舍楼,盲女艺人谢晓曼深情地为我们唱起了由其丈夫竺盛祥作词谱曲的《友爱万岁》。拄着双拐的竺盛祥神情专注地看着爱妻,有些腼腆地说:“这支歌是我求婚时送给晓曼的聘礼。”

谢晓曼与竺盛祥因音乐而结缘。从2001年起,一家三口开始登台表演歌曲、相声、小品等节目,至今已参加过全国坐式排球锦标赛开幕式、中国桐乡菊花节开幕式等大型演唱会的表演。一家三口自编自演的音乐小品《爱》曾夺得“江南文化艺术节”家庭才艺大奖赛唯一的金奖,被誉为残疾之家的“吉祥三宝”。

抛家离乡:多难灵魂找到栖息地

1967年的一个冬日,谢晓曼在湖州一个普通家庭呱呱坠地。一岁多,正是学走路的时候,邻居看晓曼老是摔跤,提醒她父母带孩子去看医生,结果很不幸:女儿遗传了父亲的白内障。

就在不懂事的孩子们“瞎子、瞎子”的嘲笑声中,晓曼慢慢长大了。因为她的眼疾,所有的幼儿园拒收;到了上学的年龄,仍是一样的遭遇。当晓曼得知自已的一位邻居是一所小学的校长后,她天天去磨:“叔叔,我要读书,让我读书好吗?”好心的校长被感动了,破例收下了她。

别人上课是眼耳手并用,但晓曼只能用耳听,每次考试交的都是白卷。“我书读了三年半,却没写过一个字。”晓曼说。三年后老师婉转地劝她:“晓曼,你别再来学校了,你家里条件也不好,还是跟你爸学点艺术吧。”当时晓曼的父亲虽然眼盲,却是湖州湖剧团的琴师,吹、拉、弹、唱都有一手。父亲把不幸带给晓曼的同时,也把他的艺术天分遗传给了女儿。小小年纪的晓曼很早就显露了艺术天赋。在校的时候,音乐是她的最爱,音乐老师也非常喜欢她,学校有什么活动,就让她上台献唱。

无可奈何地离开了学校,晓曼除了帮母亲做家务外,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她一有空就去路口听高音广播,并很快就能把广播里的各种越剧流派唱腔模仿得惟妙惟肖。她参加湖州市越剧清唱比赛,还获得过一等奖。她父亲的同事把她引荐到上海红楼越剧团,当时徐玉兰、王文娟、孟丽英等名家听了称赞不已,但又遗憾地告诉她,不能收她,因为越剧很需要用眼神和观众交流,可你的眼睛……那一刻,晓曼的心都碎了,“我的眼睛真的没希望了吗?”伤心的父母抱着一线希冀带她来到上海华山医院,然而高昂的手术费以及要面临的术后风险,让他们望而却步。上海回来后,晓曼决定改学“不要表演,站着说唱就行”的苏州评弹,五年间,唱遍了江浙沪大小书场。

1989年4月,为了追求自已的音乐梦想,晓曼离开家乡来到举目无亲的海宁,走进由雪豹集团组建的残疾人“自强艺术团”,在这里她遇上了比她早两个月来的竺盛祥。也许是命运给予的磨难太多了,拄着双拐的竺盛祥帅气的脸上隐隐有一丝的忧郁。

竺盛祥来自宁波镇海农家,1岁多时,竺盛祥发高烧没有及时医治,得了小儿麻痹症,从此双腿永远站不直了。看到同龄的孩子可以爬树踢球,竺盛祥不知有多羡慕。8岁那年他缠着父母非要上学,父母只好让同校的哥哥每天背着他去学校。很快,他成了一名勤奋好学的学生。

转眼哥哥小学要毕业了,但竺盛祥还有两年,怎么办?父亲买来了双拐,对竺盛祥说:“给!今后它们就是你的双腿!”竺盛祥拄起双拐一迈步就跌倒了,但“狠心”的父亲仍逼他上学。一次又一次跌倒和站起,他被摔得头破血流。终于,他能拄着双拐走路了!

为了早日减轻家里的负担,中考成绩优异的竺盛祥报考了中专。得知自已考了全校第一,竺盛祥欣喜若狂,然而命运再次和他开了玩笑,因为体检“不合格”被拒之门外。他不甘心,转而到当地的一所高中求学,可常常有老师劝他:“盛祥啊,你书读得再好,将来哪所大学会要你啊?”“盛祥,你家经济条件这么差,还是早日去学门手艺算了。”

一年后他辍学了。找工作,到处碰壁。他只好买来电器维修书自学,开始给别人修收音机、电视机,赚点小钱维持生计。空余时间,他开始攻读音乐、文学。

竺盛祥勤奋好学的身影,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了一位健康善良又美丽的姑娘。但很快姑娘的父母就发现了,刚刚燃起的爱情火花被生生掐灭了。“老天,你为什么这么残酷啊?”他用泣血的心写了一首歌《爱的呼唤》来祭奠自已逝去的爱情。“在我童年天真的年纪,我拥有许多梦的美丽……在我少年向往的年纪,心中充满着美好的希冀……却不想在我青春的年纪,渴望需要的爱离我而去。……啊爱呀爱,我深情地把你呼唤!”

1987年9月,宁波市举行文艺汇演,竺盛祥饱含深情的演唱一举成名,《爱的呼唤》拿下了演出、创作两个一等奖!

他被安排到当地的一家福利企业上班。

音乐结缘:共筑一个“完整”的家

1989年2月,竺盛祥放弃了“铁饭碗”,带着自已的艺术梦想,走进了海宁“自强院”。很快他就成了艺术团负责人之一。当时,艺术团人才众多,唯独缺女声独唱演员。

晓曼的到来,让竺盛祥眼前一亮:“这不是最佳人选吗?”

于是每次排练民歌,竺盛祥都把话筒递给晓曼,又把自已作词作曲的歌让晓曼演唱。初来乍到,竺盛祥就像大哥哥一样处处关心她。艺术团组织外出,同事说:“晓曼,你眼睛又看不到,去干吗?”晓曼说:“我想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听听鸟叫也好啊。”于是,竺盛祥就成了晓曼的“眼睛”。大家开玩笑,“咦,你俩倒真是天生一对!”晓曼羞红了脸,但心里甜滋滋的。而竺盛祥在日常的接触中,也对晓曼暗生情愫。两人相爱了。

1990年春天,艺术团到温州演出,当时观众里有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晓曼坎坷的身世、精彩的演出,让他们唏嘘不已,他们想:“晓曼的眼睛会不会还有一线希望啊?”

温州残联原理事长王鸿铨带着晓曼来到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了医生细致的检查。检查结果是可以开刀。晓曼征求竺盛祥的意见,竺盛祥马上说:“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你也不能放弃!”

有“好心人”在得知竺盛祥让晓曼到医院治眼睛一事后,都来劝他:“晓曼眼睛好了,还会嫁给你吗?”竺盛祥听了只是憨厚地笑笑。倒是晓曼忍不住了,她问:“若我眼睛好了,你会怎么样呢?”竺盛祥知道晓曼的意思,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你觉得还值得选择我,那请选择我,如果你不选择我了,你也没错!我决不会阻挡你!”

就这样,在竺盛祥的陪同下,晓曼在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免费做了手术。每天一大早,竺盛祥拄着双拐,拎着晓曼爱吃的馄饨,挤公交车来到医院,晓曼住的那幢楼没有电梯,竺盛祥就拄着双拐到四楼。听着由远而近的双拐发出的艰难的“笃笃笃”声,晓曼心里暗暗发誓:无论结果如何,我一定选择他!

术后的晓曼视力一度达到0.03,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因视神经萎缩,晓曼的眼睛又恢复了原状。

这次手术后,两个人的心贴得更近了。一天,竺盛祥带着一首自已作词作曲的《友爱万岁》来到晓曼的宿舍,“晓曼,这首歌我想男女二重唱,你看行吗?”竺盛祥满怀感情地把歌词念给晓曼听,又轻轻地哼起曲子,歌声深深地引起了晓曼的共鸣,她由衷地赞叹“写得太好了”。听到晓曼的夸奖,竺盛祥鼓起勇气,说出了一直埋藏在心里的话:“晓曼,我们结婚吧。”

没想到晓曼的父母坚决反对:“你自已眼睛已不便,还要嫁残疾人?将来怎么生活?”“他家条件太差,以后负担重。”然而晓曼丝毫没有动摇,父亲知道女儿的脾气,最终不再阻挡。母亲却哭了:“我养了你二十多年,你却……”

没有玫瑰,没有戒指,也没有山盟海誓。1992年3月,这对艺术搭档成了人生伴侣。

1997年1月,他们迟来的爱情结晶——儿子子健降生了。令人伤心的是,夫妇俩一直担心的事也发生了——儿子的眼睛不幸遗传了晓曼的眼疾。

他们的不幸很快传到了省残联,当时的理事长林清和马上联系了时任浙医一院的院长、眼科权威专家王竞。在子健8个月的时候,王医师给他的右眼开了刀,11个月时又对子健的左眼动了手术。遗憾的是由于孩子视神经在胚胎时就已发育不全,所以虽然白内障拿掉了,但子健还是需要戴1800度的眼镜来矫正视力,每年需定期复查配镜。

幸福奥秘:人生与残疾无关

10岁的竺子健目前就读于长安镇辛江小学,是班里的文艺委员。

竺盛祥说儿子成绩优秀,是校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征文、奥数屡屡得奖,还是《南湖晚报》的小记者。

在竺盛祥看来,儿子虽然视力残疾,但一样可以拥有健康的心灵,健康的人生。从儿子懂事起,他就有意识地购买有关残疾名人的书念给他听,后来父子俩又一起看,张海迪、史铁生、霍金……2005年,子健参加海宁市中小学生征文大赛,他写的《学习霍金 战胜困难》得了一等奖。

谢晓曼说:“我们是残疾人,在很多人眼里我们是不幸的,但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在晓曼的眼里,自已一家虽然残疾,但仍拥有美好幸福的人生。

儿子常常对她说:“妈妈,我每天放学回来老远就能听到你快乐的歌声。”晓曼说:“宋祖英说,‘把歌声融入生活中’,我就是这样。”

谢晓曼从艺20余年,登台表演达700多场(次),去过香港、台湾等地,出访过日本,被台湾媒体誉为“大陆盲人音乐家”。她先后获得过第三届全国残疾人歌手大赛银奖、全国首届乡镇歌手电视大奖赛唯一的民族唱法一等奖等佳绩,是嘉兴市十大歌手和海宁市的十佳歌手。1995年,她在东京音乐厅为亚太福利大会作“压台”表演,一人自弹自唱,连续唱了《茉莉花》、《四季歌》等6首中、日歌曲,《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配发照片给予了报道。

近几年,为方便照顾儿子,晓曼已逐渐减少了演出。“万一有一天嗓音倒了,如果有一技之长,照样能养活自已!”在这一想法的驱使下,她又报名参加了盲人按摩技术班的学习,通过考核,取得了盲人“高级按摩师”的资格证书。

在“自强院”,她开了间盲人按摩室。虽然目前生意比较清淡,但她对未来充满信心。谢晓曼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并激励了许许多多的残疾人。大家推选她担任嘉兴市盲人协会副主席、海宁市盲人协会主席。

在简陋的按摩室里,我们看到一边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医学按摩书,这些书竺盛祥有空就会耐心地读给她听。晓曼说,作为盲人协会主席,我不能只要求自已积极向上,还要鼓励其他盲人朋友向上,有时间我就会和盲人朋友电话沟通。“我觉得,作为残疾人,社会的关爱固然重要,但经济上还要靠自已努力。”

2003年,竺盛祥取得了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专科文凭,并被评为“全国自学成才先进个人”。之后,竺盛祥又拿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

除了工作,竺盛祥业余时间还常在各类报刊中发表作品。2006年3月起至今,就已在《南湖晚报》的“嘉兴球迷论坛”发表了50多篇评论文章。

竺盛祥说,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富有,但绝对是精神上的富翁。“你们快乐的源泉是什么?”

竺盛祥不假思索地回答:“家庭和谐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晓曼说:“平时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唱唱,我们三个人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风雨也能扛过去。”

一个女人的大爱传奇

她,有一个身患尿毒症,15年前就被医生宣判过“死刑”但现在依然活着、深爱着她的丈夫;

她,做成了与外国集团合资的跨国生意;

她,收养了一名被遗弃的女婴,成了别人眼里比亲妈还亲的“妈妈”;

她,是56名“空巢老人”的“女儿”;

万晓燕,实现了事业和家庭的双赢。

一个奇女子的家庭与事业

万晓燕曾经是一名军嫂。

1986年元旦,是22岁的浙江金华姑娘万晓燕大喜的日子,这天她和心上人、空军驻金华某部军官董尧堂喜结连理,当年两人喜得贵子,小家伙的到来更是让这个家充满温馨甜蜜。1988年,董尧堂所在部队后勤处开了个汽配门市部,万晓燕被调到这里做财务工作。

也许是老天爷嫉妒他们一家的幸福吧,万晓燕万万没有想到,这时厄运悄悄来临了……1991年和1992年两年间,一向体格健壮的丈夫经常全身浮肿,到了1993年,丈夫被确诊患了尿毒症,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被确诊那会儿,万晓燕还是觉得眼前阵阵发黑,全身有如跌进冰窖。

丈夫生病期间,每天都有大额的医药费,其单位根本无法报销。怎么办?在部队的支持下,万晓燕承包了汽配门市部。为了这个家,为了心爱的丈夫,她打算背水一战,单枪匹马打天下。

在单位,万晓燕既是老板也是一线员工,脏活累活一样干。汽配零件通常都笨重得要命,可万晓燕为了节省劳动力,常常自已亲自装卸,浑身累得像散了架似的也不叫一声累。

在家,万晓燕精心伺候病退的丈夫。丈夫长年要去杭州做透析,孩子又小,既要照顾病人又要料理生意,艰难可想而知。但万晓燕没有丝毫怨言,每次去看丈夫,走进病房时始终是微笑着的。为了便于跟丈夫联系,一贯省吃俭用的万晓燕一咬牙,还给老董买来一只手机。

但是,对于过去所受的苦,今日的万晓燕却说,我永远感激我的丈夫和部队,苦难有时候是一笔财富,它会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把人的潜能都激发出来。万晓燕兄弟姐妹六个,她最小,从小被呵护,在她看来,没有当初受的苦,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1995年6月1日,别的家长都带着孩子在快乐地过儿童节,万晓燕却接到了杭州空军医院发来的病危通知。医生告诉她,人可能不行了,请家属做好准备。当时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的万晓燕刹那间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不会的!不会的!”万晓燕寸步不离地守在丈夫身边,不停地祷告。也许是万晓燕的爱产生了作用,奇迹发生了,昏迷7个多小时的丈夫居然苏醒了,万晓燕激动得热泪盈眶。

1995年12月30日,医院成功地给老董做了换肾手术,万晓燕本以为可以安心了,不料医生却告诉她,老董换了肾也只能活五年。万晓燕不敢也不愿把医生的话告诉丈夫,她做好了和病魔抗争的一切准备。她想,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让丈夫倒下去。在万晓燕看来,只要丈夫有一口气在,对她,对这个家就是一个支撑。

出院后,万晓燕一边精心照料丈夫,一边带领员工继续艰苦创业。1998年,万晓燕出任汽配有限公司总经理,凭着坚强执著,硬是把企业越做越大,她经营的航天汽配有限公司不但成为全国名优汽配生产厂家的指定代理商,还成为浙中地区微型车配件的批发中心。

与此同时,万晓燕的爱也继续创造奇迹。如今,丈夫换肾到现在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体质一天好似一天。

万晓燕的事迹得到了当地有关领导的关注,2005年,她被评为金华市十大优秀青年,并当选为金华市人大代表。

有人说,“做女人难,做一名女企业家更难”。前不久,万晓燕参加了金衢丽三地市女企业家座谈会。交谈中她发现,不少女企业家表面看似刚强,内心却空虚软弱,多数事业与家庭失去了平衡。在万晓燕看来,人生及格的标准,是事业和家庭双赢。家是最好的避风港,女性是家庭的主角,女人只有让家稳定了才能把企业做得更好。

她说,没有丈夫就没有今天的自已,所有这一切都是丈夫给的。

一个被弃女婴的幸福生活

在金华市区万晓燕的新家,午后刚睡醒的纯子从楼上下来,扎着漂亮小辫子的董万纯子真的非常可爱。纯子穿起哥哥的溜冰鞋,在客厅里自如地穿梭,旁边的老董目不转睛地盯着女儿,万晓燕则不时说着“小心!”

说起董万纯子,万晓燕慈爱之情马上溢于言表,不停地夸奖自已的女儿优秀,学钢琴、舞蹈、国画都是有模有样。她自豪地说:“我家纯子还是幼儿园里的节目主持人呢!”

可有谁想得到,纯子是和他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养女呢?

6岁的董万纯子是不幸的,出生即遭遗弃;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不是亲妈胜似亲妈的“妈妈”。

2002年11月,万晓燕在金华福利院参加一个会议时,听到福利院孩子们的哭声,万晓燕的心揪住了,忍不住对院长说:“我来领养一个!”随后,福利院院长就带她去看一个小女婴说,那就这个吧,才出生9天。

万晓燕马上给丈夫打电话:“老董,我在福利院收养了一个女孩。”电话那头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的丈夫惊呆了,冲口而出:“你忙都忙死了,哪里还有时间去照顾小孩?!”

当时万晓燕经营的中韩合资的航宇汽配制造有限公司刚刚起步,她一手创办的敬老院需要她亲自管理,工作繁忙可想而知。他们的独子才上高中,老董的身体又不好,万晓燕是这个家的“顶梁桩”。老董真担心妻子的身体会累垮了。得知丈夫的真实想法之后,万晓燕就做丈夫的思想工作。

3个月后,也就是2003年的春节,老董随妻子一道到福利院正式办理了领养手续。

令老董感到欣喜万分的是,纯子很乖,从不大哭大闹,晚上也是一觉睡到天亮,十分好带。令人惊奇的是,纯子似乎很懂得养父母的心思。当她刚刚会走路时,看到父母累了,就会懂事地给父母捶捶背。现在,父母亲外面有应酬,总爱带上她。“因为她是大家的开心果。有时候出差在外,几天没看到纯子,心里就特别挂念。”万晓燕动情地说。一开始对收养女儿有一些顾虑的老董,更是一天见不到纯子就想得厉害。

更让人惊奇的是,一天天长大的纯子越来越像“爸爸”老董,不明就里的人都以为他俩本来就是亲父女。

如今,在万晓燕一家人的内心深处,纯子和他们之间早已建立了超越于血缘的情感。在万晓燕心中,纯子绝不是当初她从福利院领养来的弃婴,是自已身上掉下来的肉;在老董的眼里,纯子不是自已的养女,是自已的亲闺女;而在万晓燕读大三的儿子看来,纯子就是自已的亲妹妹,他有责任有义务呵护纯子不受外界的一点点纷扰。“让世界充满爱”。我想,正是因为有了像万晓燕这样的人,我们才有理由相信,我们身边确实充满爱,充满了阳光。

一对空巢老人的敬老院婚礼

金华市区有家挺有名气的私人老年公寓——“橄榄山苑”。在这个大家庭里住着金华市区50多名老人,最大的有97岁,最小的也有70多岁,安享晚年的老人们在这里生活得其乐融融。

谈起这一切,老人们说这要感谢他们的“女儿”—— 橄榄山苑的创办者万晓燕。

说起当初创办敬老院的初衷,万晓燕讲了这样一件事:万晓燕曾有一个从小对她非常好的大妈,但大妈晚年得了老年痴呆症。因子女忙于工作一时疏忽,老人就从家里“出走”了。等家人把饿得气息奄奄的大妈找回家,老人已快不行了。大妈走后,万晓燕心里特别的难受。

这之前,万晓燕也曾目睹周围许多老人因子女或忙于事业,或在异国他乡,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于是,万晓燕就产生了办“敬老院”的想法。

2000年,万晓燕高价竞拍到位于金磐开发区的10.5亩土地。2001年6月,投资350多万的橄榄山苑敬老院一开张就迎来了50多位老人。由于场地有限,敬老院不得不婉拒了周边县市更多的老人。

今年88岁的退休教师曹连清和76岁的朱姣时是当时第一批入住橄榄山苑的老人。当初两位老人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自已在这里还会焕发人生的“第二春”。

当时,曹连清的老伴已去世三年,尽管子女对他很好,但他总觉得生活孤单,于是就来到了橄榄山苑。曹连清老人退休前是一名有4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吹拉弹唱都有一手,可谓是多才多艺,备受老人们的欢迎,为此曹连清还成了敬老院里的娱乐组长。

也是机缘凑巧,同样老伴去世多年、有两个女儿的朱姣时进敬老院时,住在曹连清隔壁,成了邻居。由于种种原因没读过多少书的朱姣时特别钦佩知识分子,才气出众的曹连清自然让朱姣时刮目相看,平时女儿给她捎来什么好吃的,都会分一些给曹连清。有时曹连清胃口不好,朱姣时还会到食堂给曹连清做喜欢吃的菜。

慢慢的3年相处下来,曹连清也对这位充满爱心的邻居有了好感,两人就萌发了再结连理的念头。但好事多磨,两人的婚事遭到了曹连清子女的反对。热心的万晓燕知道后就登门去做曹连清老人子女的思想工作,子女们后来也终于想通了。曹连清、朱姣时欢天喜地到婚姻登记处领了“红本本”。热心的万晓燕还请来民政部门的领导给两位老人证婚,帮他们在山苑筹办婚礼。

2004年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橄榄山苑”敬老院欢声笑语、热闹非常,曹连清、朱姣时两位古稀老人枯木逢春,喜结良缘。

如今已结婚4年的两位老人生活很恩爱。去年身体欠佳的曹连清住了四次医院,每次朱姣时都陪在他身边精心服侍。

有人不解地问万晓燕:你办敬老院已经赔了不少,你到底图个啥?橄榄山苑从2000年3月试营业至今,万晓燕每年都要贴进去两三万元钱。第一批进来的老人到现在还是每月只收360元的护理费,当时国家对敬老院核定的收费标准就是460~550元。有人劝万晓燕提高收费,但她没采纳。她说,只要这批老人在世一天,我仍然只收他们这点钱。

谈起办敬老院的苦和乐,从开业之初就在这里照顾老人的施医生说,这里多数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工作人员经常会被老人们古怪的脾气弄得很烦恼,自已就曾被气得想离开。但万晓燕依然很乐观,她动情地说,老人的一生就像橄榄,又涩又苦,我希望他们在晚年能尝到生活的甘甜。“哪个少年不白头,今日老人就像一面镜子,照的是我们的未来,所以不管赚不赚钱,我都要把敬老院好好办下去。”

每个星期六,万晓燕总会带着老人爱吃的东西来敬老院,听听老人们的意见、陪老人聊聊天,这些老人都很乐意把自已鸡毛蒜皮之类的事告诉万晓燕。看到万晓燕忙得给纯子买衣服的时间也没有,细心的朱姣时老人还嘱咐来看她的女儿给纯子买来新衣服。

新的一年,为了满足更多的老人在橄榄山苑颐养天年的需求,万晓燕准备投资扩大规模。

万晓燕,一个用大爱写就创业传奇的女人,让我们共同祝福她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95岁老太的“清贫”生活

这是一户真正的长寿之家,兄弟姐妹四个,大哥94岁去世,健在的姐弟俩,姐姐95岁,老伴96岁;弟弟93岁,老伴89岁。小妹年前去世时也已82岁。

前不久,记者慕名来到浦江县郑宅镇三郑村,见到了长寿老人金荷凤。金荷凤原籍浦江县浦阳街道金宅村,现今95岁的她和年已古稀的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

金荷凤老太太满头银发,脸上刻满了岁月风霜,看起来非常慈祥。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坐在灶间吃甘蔗,令人惊异于她的牙齿居然还这么结实。

充满传奇的一生

金荷凤老人一生充满了传奇,5岁当大户人家的童养媳,帮婆家带大了一个又一个比她年幼的小叔子;6岁被迫裹了小脚;后来丈夫去了台湾,老人又独自带着女儿撑起了家,挑担卖豆腐,砍柴种田地,服侍公公婆婆。“文革”时又因为“海外关系”历经风雨……

据老人的女儿、女婿介绍,老太太这辈子带大了四代孩子。年近八旬还给在杭州的外孙女当“保姆”,每天背着曾外孙五层楼上上下下,令邻居啧啧称奇;耄耋之年又两度坐飞机飞赴美国看望丈夫和儿子,飞机上一坐就是20多个小时,老人却一点不喊累。

夜卧早起闲不住的老人

金荷凤老人这辈子都是在小镇农村度过的,过的是“夜卧早起”的生活:每日天一亮就起床,天黑即上床。现在年纪大了,早上有时也会拖到六七点钟起床。起床后就是扫地、烧饭,他们一家至今保留着用柴火烧饭的习惯,一日三餐通常是女儿掌勺,老人坐在灶间添火加柴。

尽管已是九旬高龄,但金荷凤老太太还是闲不住,有空就在院子里东摸西摸,拔草、摘瓜、割菜。有一次,老人在小院里,看见一块几十斤重的石头放的不是地方,就弯腰想给它挪个位置,结果一下子闪了腰……正月里,她见几个“曾”字辈的孩子在起劲地看电视,就悄悄地拿了长长的甘蔗拗断了,给他们去削了吃;看到大门口石灰地上满是鞭炮纸屑,她就从天井的水池里舀了水,踮着小脚,把它冲一冲……

粗茶淡饭的清苦生活

金荷凤老人的儿辈孙辈们都已成才,而且也很孝顺,她并非没有条件吃香的喝辣的,但多年的饮食习惯至今仍保持着。

老人的一日三餐在有些人眼里可谓清苦:菜是自家种的,咸菜也是自家腌的,吃的油也是自家种的油菜籽榨的,有时也吃点茶籽榨的茶籽油。早年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猪,还可以吃自家的猪肉、自个熬的猪油。

一家人吃的饭菜极其简单,早餐是稀饭、咸菜,中餐晚餐一菜一汤,当季种的是什么菜就吃什么菜,有时候菜丰盛点烧点荤菜吃,绝大多数是猪肉猪内脏。因为牛肉、羊肉老人是不吃的;水里的东西,海鲜是从不吃的,虾也不吃,鱼吃得也不多,而且老人喜欢吃鱼头,不太吃鱼肉。螺蛳老人倒是爱吃的。水果里老人最爱吃橘子,其他的很少吃,有时候一个苹果还要3个人分着吃完。至于零食更是很少吃。

老人一生中最爱吃的是豆制品,由于是在农村的关系,老人可以买到吃到正宗的用黄豆制作的卤水豆腐。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至今金荷凤老太太仍保留着不少今天的人们眼里的“陋习”。她吃饭非要等到大家吃好了才吃,而且极不愿意上桌,而是一个人躲在灶房吃上一餐的剩菜剩饭。因为这事,一家人不止劝了多少回,但收效甚微。有时为了让她的饭菜增加点营养,女儿女婿不得不诓骗她说什么什么菜已经馊了准备倒掉,她才会一把夺过来,囫囵吞枣似的抢着吃掉。

两年前,她被查出陈旧性肺结核,她就认了自已的碗筷,直到今天病早已治愈,但她还不肯“合伙”。

健康长寿一家子

近日,老人还坐车回了趟离女儿家有5公里远的娘家,看望住在那儿她唯一健在的弟弟金以赶和弟媳黄竹飞。93岁的弟弟和89岁的弟媳精神矍铄,看起来最多只有七八十岁的样子。弟弟是从上海公交公司退休回浦江的,弟媳妇一直在浦江务农。弟弟是兄姐里面唯一有点文化的,读过几年书,有空会看看电视、报纸,平时比姐姐注意些养生,比如少了姐姐的那些“陋习”,也没什么忌口的,鸡鸭鱼肉都吃。至于生活作息方面和姐姐无二致。弟弟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除自已烟酒不沾外,也不准子女抽烟多喝酒。

要说老人为什么长寿,也许,一生忍辱负重但心态平和,粗茶淡饭,生活有规律,就是她长寿的谜底吧。

四个男人,一样的不幸,不一样的幸遇;一样的牵手千里姻缘,不一样的爱情传奇——

四个男子汉的“无臂”人生

四个来自浙江不同地区的无臂男人,在他们30多年的生命旅程里,有着惊人的相似人生,都承受了人生的大苦大悲大灾大难,却都在平凡的岁月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都被爱情之神眷顾。四位秀外慧中、身体健全的姑娘千里迢迢找上门来,成就了一段段才子配佳人的美丽姻缘。是命运?是个性?还是其他因素使然?怀着钦佩、带着好奇,在2007年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办的一次公益活动现场,记者采访了这四个男子汉。

第一篇章 湖州南浔归晓峰

尽管两臂空空,长得浓眉大眼的归晓峰看起来仍不失男人的帅气,见到记者他显得有点腼腆。今年32岁的归晓峰来自湖州南浔,5岁那年,归晓峰和同伴一起玩耍,当时村里放高压电变压器的围墙破了,不谙世事的他就爬了进去,在电光火闪同伴恐怖的尖叫声中,归晓峰失去了知觉……

昏迷不醒的归晓峰被送到医院,为了保住儿子的性命,归晓峰父母含泪接受了医院锯掉儿子双臂的现实。

锯掉了焦炭似的双臂,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归晓峰苏醒了。

出院后,为了解决生活自理问题,6岁的归晓峰开始学着用嘴巴代替手做事、写字,可是谈何容易?直练得嘴巴肿了,破了,还是控制不住口水直流的问题……

无奈,他只好尝试着用脚做这一切。脚肿了,脚趾也磨出老茧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等归晓峰8岁上学时他已能写出“一脚”工整的字了。从小归晓峰就喜欢书画,归晓峰说:“看故事书,我总是先看插图。”学会用脚写字后,只要有空归晓峰就会写个不停、画个不停。脚酸了、痛了,他也乐此不疲。

上初中后,同村的一个同学风雨无阻地每天骑着自行车带归晓峰到八九里外的学校上学。初二时班主任把他俩的事迹写成文章刊登在《初中生》杂志上,意想不到的是这篇文章改变了他的人生。

和陌生教授的17年时空对话

当时,湖南岳阳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叫任祖念的大学教授,正巧看到了这篇文章,感慨不已,就写了一封信鼓励归晓峰。令归晓峰大喜过望的是这位古道热肠通晓美术的教授得知归晓峰喜欢画画后,不但寄来有关书画方面的书,还在信上指点归晓峰如何学书画,又让归晓峰把临摹好的书画寄过去,他再把亲自批改好的字画寄回来。每次任教授都批得非常仔细,把需要修改的地方用红笔一一圈出,又在回信上告诉归晓峰如何一一修改。如此反复,一直到教授认可了为止。

一年后,任祖念教授见归晓峰已经初步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和画的功底,决定亲自上门指点这一“关门弟子”,同时也想去看看失去了双臂的归晓峰“到底是怎么生活的”。1991年,72岁的任教授千里迢迢从湖南岳阳来到浙江湖州南浔千金镇归晓峰家。乍见之下,任教授对归晓峰似乎大感意外,他吃惊地望着归晓峰,毫不掩饰地说:“我想象当中,你一定是个脏兮兮的农家娃!我还想我这次来要给你好好地搞一次个人卫生哩!”而实际上眼前的归晓峰看起来是个非常神清气爽的小伙子。

看到归晓峰果然不但能用脚写字、画画,甚至还会游泳,任教授又是高兴又是感慨,特别是归晓峰在书画上的悟性更是让任教授欣喜不已。结果任教授一住就是25天,这段时间里,任教授不但“手把着脚”指导归晓峰,还在生活上时时刻刻照顾归晓峰。临走时,任教授又拿出2000元钱硬塞给归晓峰,感动得归晓峰一家人不知说啥好。

回湖南后,任教授仍一如既往地通过书信指导归晓峰书画。一眨眼又过了两年。这其间因为身体的残疾,初中毕业的归晓峰已被迫放弃继续求学的梦想,加上任教授也有意对画艺日益精进的归晓峰再次进行面授,1993年,17岁的归晓峰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了任教授的身边。当时任教授已退休在家,这位忠厚善良的教授因为“文革”时不幸被错划为“右派”,新婚的妻子也离开他一去不复返,深受打击的任教授于是决定终身不再娶。退休后,任教授独自住到了岳阳汨罗乡下一个叫弼石的小镇。在那两个月的时间里,任教授不但在书画上予以指导,还负担了归晓峰的吃住,每天给归晓峰吃的鸡蛋、牛奶也定期让弟弟、弟媳送来。

两个月后归晓峰回到家时,父母欣喜地发现归晓峰白胖起来了。“既然你是画山水的,那就一定要多见真山水!”任教授不止一次地对归晓峰如是说。可是,对归晓峰这个农家娃来讲这只是个梦想而已。为了帮助归晓峰实现心愿,一年后任教授不顾自已年事已高,再次不远千里来到浙江,带着归晓峰走访江浙一带风景名胜:杭州、苏州、绍兴、宜兴等地都留下了他们师徒俩的足迹。考虑到归晓峰画艺日渐成熟但理论尚缺,任教授又买来很多理论方面的书,想到归晓峰翻书不太方便,任教授戴上老花镜把书上的重点一一摘录下来,再讲解给归晓峰听,归晓峰感动地告诉记者:“足足记了好几万字的笔记。”

之后,归晓峰又在教授的建议下,开始攻读美术大专函授课程。

1997年,在湖州镇政府和残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归晓峰在湖州成功地举办了迎香港回归画展,并在南浔张石铭故居成立了书画工作室。

看到归晓峰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任教授还常常在信上教导他要做个正直的人,要孝敬父母,要力尽所能地为社会作贡献。而归晓峰也总会及时地把自已一年的打算、取得的一点成绩写信告诉教授。至1997年以来,归晓峰每年都会抽时间到湖南拜访自已的恩师。如今任教授已是88岁高龄了。今年正月里,归晓峰夫妻俩又去拜访了任教授,任教授还拿出200元钱要他俩带回去,说是给归晓峰儿子的压岁钱。归晓峰对笔者说,现在我已能自食其力了,我怎么能再要他的钱呢?他告诉笔者,任教授非常乐善好施,周围谁有困难,他都会拿出自已的退休金帮助别人。有一次见到村里一个小伙子不好好念书,整日游手好闲的,就拿出2000元给他,叫他去学点理发之类的手艺。“真的,归教授这个人真是太好了!”

千里姻缘书信牵

归晓峰的爱人范艳是湖南人。1993年,归晓峰在湖南弼石期间,任教授为了激励归晓峰,掏钱把归晓峰历年累积起来的几十幅画裱好后,在当地的弼石中学办了个画展,学校还请归晓峰上台给师生作演讲。

当时范艳在弼石中学读初三,亲眼目睹了归晓峰人和画,亲耳听了归晓峰的演说,范艳又是佩服又是感动。从此,这个花季少女的心头再也挥不去这无臂英俊少年的影子。

巧的是,当时范艳有一个要好的同学恰巧住在任教授家隔壁,范艳到她家玩时,《初中生》杂志上的那篇文章也被范艳看到了,范艳眼前又闪现出了无臂少年不屈的身影,就向这个同学要了归晓峰的地址,提笔洋洋洒洒地给归晓峰写了一封信,由衷地表达了自已的钦佩之情。也许是同龄人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归晓峰马上回了信。范艳是家里的独生女,比归晓峰小4岁,一来二去,身残志坚的归晓峰就成了范艳眼里的哥哥,常常把自已学习上生活上的事和归晓峰说,两人还交换了照片。

初中毕业时范艳报考了中专,却以2分之差落选了,考虑到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范艳决定去打工。在信上范艳把自已的想法告诉了归晓峰,归晓峰作了肯定,还在信上告诉范艳,浙江经济发达,企业也比较多,如果那边工作不好找可以过来看看。三年后,范艳果真踏上了去浙江的求职之路,辗转来到了归晓峰所在的千金镇,又在归晓峰熟人的帮助下进了一家丝织厂工作。

丝织厂离归晓峰家很近,有空范艳就会去看望这个和她通了三年多信的“哥哥”,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不久,范艳母亲得了重病,范艳于是辞了工作赶回湖南服侍母亲。

1997年,范艳已是个青春逼人的大姑娘,她再次来到千金镇打工,有空她仍然会去看归晓峰,朦朦胧胧地两人间有了少男少女的情愫,村民们也常常对归晓峰说,这么好的姑娘,可千万别再放她走了啊。热心的村支书也点头说:“这姑娘真的蛮好的,我给你俩做媒!”就这样,当年10月,范艳瞒着父母和归晓峰领了结婚证,在千金镇举办了一场简朴的婚礼。归晓峰把喜事告诉了自已的恩师,行动不便的任教授高兴地寄来1000元礼金。

婚后,归晓峰携妻一起去拜访丈人丈母娘,在这之前范艳的父母也曾多次听女儿讲起归晓峰的事迹,父母俩都挺感动的,但万没想到竟成了自已的女婿!范艳的父亲对归晓峰下了命令:“我们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你立即回浙江!”但是归晓峰硬是“死皮赖脸”地留了下来。

到底是当妈的心肠软,一个月相处下来,范艳的母亲见归晓峰是个忠厚实在的老实人,有些松口了,但还是不放心:“万一我女儿生病了,她要喝水怎么办?”归晓峰马上把他的“万能脚”亮出来,给她们倒来开水。这下丈母服了,她还偷偷给女婿面授对策,让归晓峰多叫丈人“爸爸”,多在“爸爸”面前用“万能脚”亮绝活。

终于,老丈人脸色开始缓和,思索再三决定到归晓峰家看看。到了归晓峰家,一看是户很普通的农家,心里还是不太乐意,但想到女儿已是生米煮成熟饭,也是无可奈何,临走时一再嘱咐女儿:“假如你日子过得不好,你就回来!”

让老丈人感到欣慰的是,归晓峰这毛脚女婿非常争气。

2000年,归晓峰作为湖州市残疾人唯一的代表参加西湖艺术博览会,其作品入选《第三届西湖艺术博览会》画册;并随省残疾人艺术团赴日本开展艺术交流活动,2003年再次被评为湖州市“自强模范”;2004年被评为“南浔十佳青年”。

2005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到湖州视察工作,参观了归晓峰的工作室,观看了他的书画表演,不但给予了高度评价,还亲笔题词:“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以顽强的意志攀登书画艺术高峰。”

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由北京奥组委、中残联主办,中国残疾人美术家联谊会和中国残疾人书法家联谊会承办的2006年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中国残疾人优秀书画展。无臂青年书画家归晓峰的山水画被选送到了北京,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截至发稿之际,归晓峰刚刚当选为湖州市政协委员。

第二篇章 宁波镇海孔黎翔

游艺于方寸竟能巧夺天工

生于1972年的孔黎翔是宁波镇海人。8岁那年,放学的孔黎翔正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突然懵里懵懂间就被高压电吸了上去……等孔黎翔苏醒过来,他才恐惧地发现自已双臂已没了。但小小年纪的孔黎翔并没有屈服于命运,他以顽强的毅力开始了用脚代替手的人生道路。

为了能用脚吃饭、写字、做事,孔黎翔每天练得腰酸、脚痛,直至眼也花了,仍然没有放弃,他在鼻梁上架了个厚厚的眼镜继续练……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孔黎翔学会了用他的脚吃饭、写字,甚至是穿针引线钉纽扣这类家务活。而孔黎翔用脚写出的漂亮工整的字,更是让学校的老师同学刮目相看。

但是因为身体的残疾,初中毕业后原本考上一所中专的孔黎翔还是被拒绝在校门外了。

付出了比别人不知多几倍的艰辛,好不容易才考上,可最终却是这样的结局,这个打击实在太大了。孔黎翔把自已关进了小房间,足足三天没有出来。三天后,孔黎翔出来了,眼里满是不屈不挠:“我一定要干出成绩来,让那些瞧扁我的人看看!”守在门外寸步不离的母亲泪流满面紧紧搂住了儿子……

从小就对书法篆刻情有独钟的孔黎翔,开始一门心思地钻研书法金石篆刻,父亲为他买来了刻刀、橡皮、石头、名家字帖。孔黎翔先是用脚捉着刀杆在橡皮上刻,直练得家里橡皮堆积如山。之后,他开始练刻石头,可石头毕竟没有橡皮柔软,捉着石头的脚趾稍控制不住,锋利的刀就划到左脚上,对于那段日子孔黎翔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常常被划得鲜血直流,但贴了创可贴继续刻……”

这之后在好心人的介绍下,孔黎翔拜宁波镇海书画院院长王惠定、篆刻家陆天波先生为师,学习篆刻技术、印史等相关知识。从1987年到2002年,十多年时间里,孔黎翔风雨无阻按时登门求教。对于这个特殊的徒弟,旁人都以为老师会给予特别的照顾,但孔黎翔说:“其实老师对我非常严格,布置的作业完成得不好,一样批评我,完全是把我当成健全人对待!”

对一个用脚趾操刀刻印的人来说,刻写意派比刻工笔派要方便,可是孔黎翔却知难而进,他的篆刻作品金石味重,笔锋遒劲,线条刚柔相济,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赞誉。曾先后荣获浙江省首届中青年书法展二等奖、江浙沪残疾人书法美术摄影展一等奖等荣誉。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王伯敏教授看了孔黎翔用脚刻的作品后,盛赞之余,给孔黎翔题词:“游艺于方寸竟能巧夺天工”。

无臂 一样拥抱爱情

失学期间,不愿放弃学业的孔黎翔,给有关领导写信反映了情况。一位领导了解了孔黎翔的事迹后,当即拍板。孔黎翔进了宁波镇海职业中学财会班。再度圆了“求学梦”的孔黎翔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镇海职高学习的三年时间里,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硬是用他那双神通广大的脚学会了打算盘,技术等级达到国家二级,受到省、市、区各级珠算协会的表扬和奖励,被授予“创珠坛奇迹”称号,并在毕业前夕荣获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的称号,受到当时省委书记李泽民的接见。毕业后,孔黎翔成为浙江省第二建筑公司第四分公司的一名职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2000年6月,在省残联的牵头下,孔黎翔上浙江卫视征婚,当时远在新疆的姑娘杨新慧在电视上看到孔黎翔的事迹后深受震撼,她无法想象失去双臂的孔黎翔竟能用脚篆刻出如此精致的作品。新慧打电话向电视台要了孔黎翔的地址并写信给他。想不到通过这一古老的传情方式双方都有了“来电”的感觉。杨新慧这位新疆奇女子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到浙江的旅程。她一个人坐了两天三夜的火车来到孔黎翔身边。两人一见面都被对方吸引了,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就这样两人相处3个月后,携手迈进了婚姻殿堂。杨新慧羞涩地说:“残联是我俩的媒人。”

有了小家庭后,考虑到今后将面临的一系列生存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为了开阔视野,为进一步钻研篆刻艺术创造条件,2002年,孔黎翔携妻来到杭州闯天下。经过一连串的挫折,孔黎翔终于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了一间属于自已的金石篆刻店,并且生意兴隆。

孔黎翔告诉记者:“现在,我的生活虽然忙碌但非常充实。”如今生活、事业俱已稳定下来的孔黎翔打算早日当爸爸。

第三篇章 上虞陈伟强

在活动现场,记者见到陈伟强时,他正弯着腰用嘴咬着毛笔在红纸上挥洒自如地写着对联,美丽贤惠的妻子在边上不时地给丈夫递纸、拿墨水。谁也不会想到,被当地戏称是最早“五子登科”(房子、妻子、儿子、厂子、车子)提前奔小康的陈伟强当年曾一度迷茫得想到过“死”。和记者谈起过去,已是中国书画联谊会理事、省美协会员、上虞市政协委员兼美协理事、绍兴市肢协副主席的陈伟强深情地说,这一切皆缘于三个女人:母亲、张海迪、爱人。

母亲含泪的眼光让他学会了坚强

今年38岁的陈伟强来自上虞市沥海镇农家。5岁那年几乎是一夜之间,厄运降临到这个贫寒的家,先是积劳成疾的父亲去世,不久在外玩耍的陈伟强突然被落地的高压电“电”掉了双臂。

在母亲含泪的眼光中,陈伟强开始了以口、颌、肩、脚等代替手做事的“魔鬼”式的训练……经过无数次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折磨,小小年纪的陈伟强不但学会了自已吃饭、刷牙、穿袜,还学会了扫地、洗衣等家务活。紧接着,为了实现自已的求学梦想,陈伟强开始学着用嘴咬笔和颌、肩、脚趾夹着笔练习写字的艰难历程。

当年灾难降临时陈伟强最大的姐姐才10岁。陈伟强的母亲硬是用自已单薄的肩膀挑起了全家四口人生活的重担。

细心的母亲见儿子常常用脚在地上画鸟呀树呀有模有样的,就四处收集废书废报纸给他当画纸练习画画。为此,陈伟强每个月要用掉废书报几十公斤,没墨水了母亲又想办法用烟囱里的烟煤加水给儿子当墨汁用,还把一年辛辛苦苦卖葵花子赚来的钱托人给他买来颜料。“我今天走上书画这条路和母亲是分不开的。”陈伟强动情地说,母亲是他要感谢的第一个女人。

上学后,陈伟强很快在和画中崭露头角:从10岁开始,陈伟强书画作品屡屡获奖。当地文化站还把陈伟强从小学到初中毕业积累的80多幅画作拿到镇文化中心展出。一时,观者如潮,他成了当地的名人。

张海迪给他回了信

因为身体残疾,初中毕业后的陈伟强被自已考中的高中婉拒于校门之外。看着同龄人要么上学了要么就业了,待在家里半间破屋里的陈伟强想到了两个字“死”、“搏”。迷茫的他提笔给远在山东的张海迪写了两封求助信。

想不到张海迪不但马上回了信还寄来两本书:《张海迪日记》、《闪光和青春的道路》,并在信上鼓励他,告诉他自已是怎样自学成材的。陈伟强深受感动,深受启发:原来人生的方向盘就掌握在自已手中,命运的风筝线可以由自已紧握!这位坚强的少年从此开始走上艰苦的自学生涯,仅用两年的时间他就自学完绍兴师专三年的美术课程。“灾难可以击碎我的肉体,但无法击破我的灵魂!”陈伟强豪情满怀,“天大地大总会有属于我的天空!”

1984年,得知他情况后的镇领导非常感动,把陈伟强安排到文化站工作。工作之余陈伟强继续钻研书画,同时拜沥海中学的邵望荣为师,风雨无阻,准时到老师家登门求教。

1993年,陈伟强的中国画《绍兴水乡》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画篆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颁奖仪式上,评委们震惊地发现作者竟是用口笔作画的无臂青年!

至此,陈伟强佳作不断,捷报频传:2002年,在首届全国残疾人书画篆刻摄影大赛中,陈伟强的《四大美女图》获大奖,中残联主席邓朴方亲切接见并拥抱了他。2004年,浙江省第四届残疾人书画大赛中,陈伟强作品《四季仕女图》获唯一的金奖。二十多年来,陈伟强的作品已先后7次获国际性大奖,20多次获国家级奖,两次应邀赴日本参加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在迎接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系列活动中,作品还被选送到了北京,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2006年,陈伟强被评为“中国百位优秀残疾名人”。

雍东明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家

令人难以料到的是眼前的陈伟强还是一个叱咤商海,事业有成的“老板”,在上虞他一手创办了舜强美术广告策划有限公司、舜强包装材料厂和舜强画廊。最近又买下了1900多平方米厂房,准备筹建创办舜强残疾人才艺培训中心。

陈伟强告诉记者,事业的成功妻子功不可没,妻子雍东明是他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是她给了他完整的一个家,给了他事业上的帮助……

比陈伟强小四岁的雍东明来自四川。1991年高中毕业后,雍东明经人介绍来到上虞阳光集团打工。单位餐厅正中的墙上有一幅名为《仙山琼阁》的巨型油画,从小喜欢书画的雍东明就餐时常常欣赏这色彩绚丽、饱满的画。有一次一同事无意中对她说,这画还是一位无臂的人用嘴、用脚创作的呢。“太不可思议了!”雍东明忍不住感叹,她盼望着有一天能一睹这位无臂画家的庐山真面目。

机缘来了,喜欢看书写东西的雍东明经常去当地文化馆看书、借书,在这里她遇到了油画的作者——陈伟强。一回生二回熟,共同的爱好追求使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半年后,雍东明从陈伟强的手里借了一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雍东明发现了一张陈伟强写的纸条:“这辈子,这里的书你能帮我照看吗?”一个礼拜后,忐忑不安的陈伟强等来了雍东明的回条:“恐怕我管不住,但我会尽力。”两人相爱了。

得知自已的女儿竟和一个无臂青年谈恋爱后,雍东明的父母把女儿叫回四川“软禁”了起来。每天安排媒人上门做媒,雍东明死活不去相亲。父母没办法了:“你自已选择的,将来苦了别回来说!”一家人商量后,雍东明在父亲陪同下回到上虞,雍东明的父亲见到了陈伟强,见小伙子不但字画好,人品也没得挑剔,没有再说什么独自回家去了。

1994年1月3日,两位年轻人喜结良缘。当年陈伟强当上了爸爸。一家子还被评上“模范家庭”。

1995年,在妻子的支持下,陈伟强辞职在上虞开了家精品书画室,凭着从小练就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性格,陈伟强事业越做越大,相继开办了上虞市舜强美术广告策划有限公司、上虞市舜强包装材料厂和舜强画廊。

多年的磨砺,既成就了陈伟强的书画技艺和事业,同时也造就了他一颗助人为乐的慈善之心,从1987年在文化馆创办青少年书画兴趣班开始,陈伟强先后免费培训学员1000多人,不少学生还在各级书画比赛中得奖。至于十多年为乡亲义务写春联,在陈伟强看来更是分内之事。“做人,要知道回报,我作为残疾人能有今天的成果,不只是我自已的努力,还有社会各界对我的帮助。”陈伟强如是说。

今年,陈伟强打算投资创办舜强残疾人才艺培训中心,招15岁以上肢残学生,免费教他们一技之长,至于特困生,生活费也将给予免除。

第四篇章 绍兴丁京华

36岁的丁京华是绍兴市肢残协会的副会长。既是残疾人书法家,同时还是省残疾人艺术团的小品演员,经常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到学校讲演,与当地残疾人协会搞活动、参加捐助希望工程活动……对这些,乐观开朗的丁京华却不愿对记者多说。他强调这是自已应尽的社会责任。

认识丁京华的人都知道,他的人生和爱情颇富有传奇色彩,丁京华的丈母娘就是他的媒人。

典子,让我自强不息

1983年,丁京华10岁,这是丁京华永生难忘的一年,他的命运骤然发生了改变——双臂被变压器“电”掉。人有时候很奇怪,当你拥有某种东西时,你也许不会珍惜,等失去了才会发现它的珍贵。已经上学的丁京华知道没了双手意味着什么,躺在病床上的他一度很消沉。

同病房的病友见状就约他一起去看电影,当时绍兴正巧上映日本励志片《典子》。这是发生在日本的一个真实故事,典子先天没手臂,但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美好的人生。影片里有许多典子用脚代替手梳头、刷牙、翻书的镜头……这部影片给丁京华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丁京华说,典子对他的触动太大了,他一遍又一遍地去看《典子》,反正一天放几场,他就看几遍,直至影院不再放映这部电影。

后来,让丁京华意想不到的是,1997年丁京华见到了来访杭州的影片中的原型,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典子。相见那一刻,丁京华恍然在梦中。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丁京华终于练成了一双闻名的“万能脚”,能像影片中的典子一样用脚代替手做各种各样的事了,然而,冬天到了,丁京华的脚长起了冻疮,他又重新学着用嘴写字,练书法……

后来,初中毕业曾一度没校可读的丁京华,又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每天风雨无阻地转换两趟班车赶到几十里外著名的,有“书法圣地”之称的绍兴兰亭临摹书法。他自强的精神最终感动了当时兰亭景区的领导,收下了这一特殊的学生。

两年后,丁京华进当地一所新办的职高文秘系继续求学,毕业后丁京华经人介绍来到鲁迅纪念馆,每天或用脚、或用嘴给客人在扇子上题诗写字。丁京华有一绝,可以在一分钟内,以人们提供的名字想出一首诗,再在扇子上题诗,丁京华的题扇获得了各方人士的好评,他的题扇成了当地人馈赠客人的佳品,被誉为“中国无臂第一扇”。这期间,学习不懈的丁京华还取得了中国书法函授学院的本科文凭。

丁京华虽然没有双臂,却是一位游泳好手。“没有双臂,你是怎么学会游泳的呢?”面对记者好奇的提问,丁京华淡然笑答:“我的家乡绍兴是江南著名的水乡,学会游泳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这“理所当然”的背后,记者探寻到他擅长游泳的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刚失去双臂那阵子,丁京华很自卑:一个人关在楼上好几个月不出家门。夏天,天气很热,看到小伙伴们在河里畅游,丁京华的心里羡慕不已。

一天晚上,他一个人偷偷溜出家门向河中央走去,一开始不敢走到河水很深的地方,几经尝试,丁京华终于在水里浮了起来!他不知呛了多少水,终于练就了一身游泳的硬本领:蛙泳、仰泳、蝶泳、自由泳,除了少了用手划水的动作以外,他游得比许多健全人都要快、要好。他先后获得了省残运会游泳项目的三块金牌。

丈母娘,是我的红娘

有一年,湖北一大集团公司的老总到绍兴旅游观光,在鲁迅纪念馆他见到了丁京华,这位富有人情味的老总深深地被丁京华的精神感动了,他极力邀请丁京华加盟他的公司。但丁京华不为所动。然而2003年的一场非典却让丁京华成了该公司高薪聘请的一名文化顾问。非典来临的当年5月鲁迅纪念馆因建造新馆歇业了。丁京华来到了武汉。

让丁京华想不到的是,在这里他收获了爱情。当时公司给丁京华租住的房子附近开着一家粮店,店里经常有人在下棋。时值酷暑,晚上,丁京华有空就会去看他们下棋。当时店主也就是现在的丈母娘得知眼前的无臂青年是一位书法家时,简直不敢相信。当她现场看到丁京华用嘴行云流水般进行书画创作时,震惊不已。她打电话给自已在广东打工的女儿李莉霞,李莉霞听了也很佩服,但她说:“找残疾人做男朋友,是不可能的。”

但李莉霞母亲却一天几个电话催促她,李莉霞无奈地回了家。她第一次见到了母亲天天挂在嘴里说的千般好,万般好的丁京华,她盯着丁京华空荡荡的两臂,眼神里满是失落,整整两个小时没说一句话。

但丁京华相信自已面对人生的挫败,也会和失去双臂的典子姑娘一样,打动对方的心,最终像典子一样获得美满的婚姻。

事有凑巧。公司给丁京华请来的保姆有事要回老家,李莉霞母亲就让李莉霞去代替照顾两天。接触中,李莉霞发现丁京华虽然失去了双手,人却聪明能干。他的很多书画作品还获得了国家及省级荣誉,多次在国外展出。特别让李莉霞佩服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家务活,丁京华比她这双手齐全的人还干得利索。李莉霞排斥的心理消失了。

一天,无意中李莉霞看到了丁京华自已写的个人成长经历,结果,看着看着,李莉霞泪流满面。

这之后,有一次,李莉霞犯了急性胃病住进医院,丁京华不知李莉霞住哪家医院,人生地不熟地他一家一家医院地找,找到后又一刻不离地陪着她。李莉霞感动了:“嫁给这样的男人,将来不会后悔的!”

2004年1月31,这对有情人幸福地走上了婚姻的红地毯,省残联和各地的残疾朋友赶来祝贺这对新人并为他们证婚。

2005年11月9日,丁京华当爸爸了!幸福之情洋溢在他的脸上。“我给儿子取名‘天立’,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尾 声

和四大无臂才子对话交流,相信你的心灵也会像记者一样,受到某种程度的洗涤。虽然他们的故事里有苦有难,有悲伤,有人生的重压,但从中真正传递出来的不是悲观、颓丧和怨恨,而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美的追求,无论贫困,还是天灾,都不能动摇其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最终活出了属于自已的精彩人生!

与诗结缘的三代人——老诗人圣野和他家人的故事

诗歌使人年轻,诗歌使人完美,诗歌使人品德高尚。当代著名儿童诗人圣野先生以诗养生,以诗育人,以诗传播理想和文明。在他的熏陶下,女儿晓波接过他的衣钵,成了我国知名的儿童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教授;“对我来说,工作就是一首诗”,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卫生战线上的圣野的女婿刘志聪则如是说。

在诗与童话中长大的圣野的小外孙刘天,更是从小热爱童话创作,与诗结缘的三代人,共同构筑了一个和谐、快乐的家。

生活在诗中的外公:圣野

在当代诗坛,86岁高龄的圣野先生是一位重量级人物,他在诗歌界特别是儿童诗方面造诣深厚,久负盛名。他的不少作品被译介到国外,如《凌凌的故事》被译成5国文字,受到了国外读者的喜爱。

圣野的诗自由、轻快、活泼、俊朗、单纯,无所拘束,天马行空。在儿童诗领域,另辟蹊径,逐渐形成了自已独特的诗体风格,被人们称为“圣野体”。

来一点,不要太多/来一点,不要太少/来一点,小菌们撑着小伞等/来一点,荷叶站出水面来等/小水塘笑了,一点一个笑窝/小野菊笑了,一点敬一个礼

重温这首充满童真的《欢迎小雨点》,记者仿佛又回到了童心闪烁的年代。

对许多20世纪70年代生的人来说,圣野是伴随着他们长大、耳熟能详的“大朋友”,他们就是读着圣野的诗作长大的。

孩提时代,圣野就喜欢背诵古诗,青少年时,就有了做文学梦的愿望。1942年,还是高中一年级学生的圣野就在上饶的《前线日报》上发表了一首以自已童年为题材的处女诗《怅惘》。

弹指一挥间,当年的青春少年已成了耄耋老人,60多年的时间,他出版了60多本诗文集,如今,这些诗作连同他的幼儿散文以及《诗的散步》、《诗的美学自由谈》等论著已成为我国儿童文学宝库中的一笔财富。

痴迷写诗的圣野,吃饭写诗,走路想诗,坐车写诗,甚至晚上做梦梦到的也是诗。他习惯于随身携带一个小本本,随时记下灵感来时的佳句。这样的小本本圣野有200多本。

2003年,在为筹办全国小诗人夏令营去浙江武义回沪的途中,上火车时,圣野踩空了一脚,造成了大腿骨骨折。在住院的17天里,他仍乐呵呵地天天写诗,《摔跤》、《一个骨折病人的请求》等儿童诗接连发表。

沉浸在儿童诗的海洋里的老人,家和孩子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小外孙天天等身上发生的故事,都变成了圣野先生笔下的儿童诗。“天天光知道张嘴吃奶/还不知道有妈妈/外公已经给天天/在写第一首诗了……”从天天生下的第一天起,外公就给天天写下了许多的诗文。

新千年的第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文汇出版社为圣野一家三代人出版了一本三人合集的《三代人的梦》。

书里记录了外公写小外孙天天的成长诗,妈妈写天天的成长故事,以及天天写得有趣的童话和日记。三代人的文学梦叠加在一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的文学梦。

在圣野儿童文学创作50年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曾赞美道:偶然写一两首儿童诗不难,难的是50年一贯坚持为儿童写诗,并写出了大量深受儿童欢迎的优秀作品。

圣野创办的手抄版《诗迷报》,至今已经出了150多期,每期总要复印几百份,分送给那些爱诗的朋友。

如今,耄耋之年的圣野先生,眼明耳聪,说话声音响亮,时时给人以精神矍铄的印象。他对生活没有奢求,吃穿毫不讲究。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呵呵地说自已要做一个“百岁诗娃娃”。

给老爸当主编的女儿:晓波

在圣野的熏陶下,家里的晚辈从女儿、女婿到孙子、外孙、外孙女还有重孙子几乎都写过儿童诗。在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当教授的女儿周晓波,更成了我国从事儿童文学教学与理论研究的知名人士,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儿童文学科研课题。

周晓波告诉记者,她永远也不会忘记是父亲圣野把她引上了儿童文学之路。上小学时,她就在父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开始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崭露头角,她和姐姐、好友共同发起组织成立了一个楼道演剧队,每周为楼道的小朋友演出节目。他们拉起一块床单,用玩具手操木偶自编自导木偶剧;用废弃的玻璃片自制成幻灯片,放映童话故事;遇上节日还组织有表演才能的孩子排练文艺节目。结果大受小朋友们的欢迎,把其他楼门的孩子都吸引了过来。

对女儿晓波的这些义务“演出”,圣野不但大力支持,还常常乐呵呵地当一名观众,为活动写下了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比如《扮老公公》:“老公公/出来了/白胡子/白眉毛/点点头/弯弯腰/脚一滑/摔一跤/一摸胡子掉下了/乐得大家哈哈笑。”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女儿童年生活的趣事,令人忍俊不禁。

这朗朗上口的童谣,想必,即使今天的成人读者读了也会勾起那份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吧。

父亲这润物细无声的支持,一颗热爱儿童文学的种子悄悄地在晓波心底生根萌芽了。

初中毕业后,晓波正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她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去了黑龙江支边。当时北大荒条件非常艰苦,一起去的好多知青的家长经常寄些咸肉、鱼干、肉松之类的食品给自已的孩子补充营养,但圣野寄给晓波的却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中外名著。尽管命运让晓波来到了北大荒,但远方父亲殷切的期盼使晓波那份热爱文学的梦想从没有湮灭过。干完一天的活,晚上就着昏暗的小马灯,她可以忘记一天的疲劳和艰苦,看书常常至深夜。

1978年新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晓波即以初中生的身份考上了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从此走上了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之路。

前不久,上海出版博物馆准备为老作家、老编辑圣野先生出一本自传,女儿晓波责无旁贷地成了父亲这本自传的主编,精心为父亲策划并编辑了这本散文体的自传《诗缘》。目前又在为父亲整理一本关于诗歌方面的论文集。

在童话中长大的外孙:天天

圣野的外孙、晓波的儿子天天可以说是伴随着诗歌降临到这个世界的。就在大家围着即将临产的晓波忙得不可开交之际,从上海赶过来的外公圣野则安坐在一旁忙着为这即将诞生的小生命抒写赞美诗:“生命/以号哭开路/小天天/用大喊大叫/威武地宣布/自已的来到”。

半个月后,圣野返回上海时,他已给小外孙留下了几十首“新生集”。而天天也没有让外公失望,自牙牙学语后,就开始了口头的创作,有心的外公和妈妈都及时地把天天的“创作”记了下来,如《学做小客人》:“丁零零/丁零零/门铃揿一揿/来了小客人/爸爸好/妈妈好/今天有个客人到/就是你家小宝宝”。又如《两个爸爸》:“我和爸爸/一起看电视/我在电视上/看见我爸爸/我一下子有了两个爸爸/当我爸爸爸爸/大声地叫/电视机上的爸爸/耳朵聋/好像没有听见”。

在大多数孩子心目中,学校里最怕的或许就是作文了。但因为天天从小受到诗歌和童话的熏陶,加上妈妈的悉心引导,从小就爱上童话创作的天天上学后就屡屡在校内外各种征文中获奖,小学期间发表在全国各类儿童报刊的作品有几十篇。其中,在一年级末就开始创作的系列童话《小象乐乐》被多家儿童报刊连载和选登。天天一时成了省内小有名气的小作者。

1998年,当地电视台专程上门为11岁的天天拍摄了专题片——《在童话中长大》,后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还作了转播。

这次记者登门去采访时,天天已是温州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的大学生了。

原来天天是“子承父业”。天天的父亲刘志聪是金华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中国B超协会理事,素有“B超神眼”之称。这位自称“不称职的父亲”却是一个“称职的劳动者”的医学专家,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十大职业道德标兵。从医30多年来,他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技术岗位上。尽管附近义乌等县市多家民营医院争相向他伸出橄榄枝,以高额的报酬请他利用双休日去当顾问,但刘志聪都不为所动,把自已所有的双休日都无偿奉献给了医院,奉献给了病人。“对我来说,工作就是一首诗”—— 刘志聪对记者如是说。

晓波告诉记者,天天即使在高三迎考这么忙的阶段,还忙中偷闲没忘记他的文学梦,曾构思了一部长篇奇幻小说,并写了部分章节。当记者看到那密密麻麻写在作业纸上的小说稿时,仿佛看到了一颗始终热爱文学的心。晓波说,这个暑假这部估计有10多万字的小说《血族的天空》,天天已把它打在电脑上,写了五六万字。天天还把部分章节放在他的QQ博客上给朋友浏览,结果大受欢迎。读者如有兴趣可上天天的QQ空间浏览:http//user.qzone.qq.com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象牙塔里的刘天会把自已的医学梦和文学梦编织得更加灿烂美好。

保姆和雇主的故事(保姆篇)

保姆虽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一说起保姆,仍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随着电视连续剧《保姆》和《涉外保姆》的热播,有关“保姆”话题更是日渐升温。为此,记者分别采访了保姆及雇主这两个群体,以传递他们的心声。同时也给那些想请保姆的人们或有意从事保姆工作者一个参考。

李大妈的保姆经历

李大妈:当地有名的勤快之人,小学文化程度,58岁,来自金华金东区农村,育有二子一女,长子长女俱已成家,家里还有一个62岁的老伴、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从2001年当保姆起至今七年时间里,李大妈辗转换了五户人家,最短的15天,最长的3年,目前在杭州做保姆。

遭遇医生“洗脑”:成为村里的“第一个”

我是我们村里第一个出来做保姆的,那时候我压根儿不知道保姆是干什么的。

你问我为什么会到城里当保姆,唉,说来话长——

原先我家里有好多田地,一年到头在田地里忙,家里还养着鸡鹅猪,不愁吃不愁穿就怨爹娘不给我们多生一双好干活的手。我所在的自然村一共有200来户人家,村里只有那些多读了点书的小伙子大姑娘才进城去打工。

七八年前,我们那儿村村通上了水泥路,这时我们一家三口只剩下很少的一点田地了。自从通马路后,村里那些脑筋活络的人就在田里种上了各种苗木。起先,生意挺好的,经常有车来运树苗,村里的其他人就羡慕得不得了,纷纷种起了各种各样的苗木。我家的田离水泥路远,想到将来运树不方便,又想到自已不懂种苗木的技术,我就继续种水稻,结果水稻快成熟时,那些停在树上的麻雀,叫不出名的尖嘴巴鸟忽啦啦一下子全飞进稻田里,把还没饱满的水稻吃了个精光。

高中毕业在温州打工的小儿子知道后就让我们在田里种葡萄、草莓,说城里人爱吃水果,价钱好,种水果划算,可现在种水果,整枝、施肥、喷药,学问大着呢,没多少文化的我哪里跟得上这时代啊,种的葡萄和草莓没人家的好,那是当然的了,起早摸黑,一年下来总共才3000来块钱。其间目不识丁的老伴还常收回假钞,短短几年里一共收回了三张百元假钞,一张50元假钞,你想想我要卖多少水果啊!

这其间,同村一个常来串门的大妈就叫我去城里帮忙料理他的远房大伯——一个71岁的中风老人,包吃包住,每个月400元。比待在家里强多了。我有点心动,可老头却说,那是给人家当丫环!我想想也是,再说给一个陌生大男人倒尿倒屎怪难为情的,就没答应。

2000年年底,大妈又请来了老人当医生的儿子给我俩“洗脑”,讲了很多道理,最后他说:“像我当医生的其实也是一样侍候病人,为病人服务的,你和我是平等的,我们俩干的活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这次老伴同意了,他说,你去吧,家里这点活我一个人干就行了。儿子也很支持,就这样,正月一过,我就进城“打工”了。

打定主意辞工:心病缘自塑料手套

我后来才知道,城里人管我们这种给人家做家务、带小孩、照顾老人的叫“保姆”。

老人有三子一女个个都很有出息,但平时工作也很忙。年轻时老人身体蛮好的,拉扯大了四个小孩,子女有出息后,这不就“心宽体胖”起来了,后来就得了我们农村人常说的“富贵病”高血压,再后来一不小心就中风半身不遂了。

老人中风后,孝顺的子女就腾出一套房子把两位老人接过去住,老人在城里一家大医院当医生的儿子媳妇亲自给老人看病配药,平时则由老人的老伴服侍,老伴是个很瘦小的女人,哪吃得消给八十多公斤重的瘫痪病人翻身?

老人姓宋,我叫他俩大伯、大妈,他们很高兴,一连声地叫我“孙女”。

我很珍惜这份工作,干活很卖力,再说在农村干惯了,我也闲不住,一日三餐等家务活我都包了。由于老人手会发抖,我就喂他吃,但他吃时嘴也会抖个不停,口水流下来,说实在刚开始几天我真有点恶心。

因为老人半身不遂,下半身插了一根导尿管,但导尿管常常掉下来,把床单和衣服都尿湿了。大伯很胖,每次给他换洗一次我们两人都要累出一身汗,一天下来至少得换两次衣服。

晚上,我和大妈轮流睡在大伯房间里的另一张床上,大伯有什么动静我就赶紧起床。大伯脑子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有时说想大便,我赶紧过去叫醒大妈,两人一起把大伯扶到厕所,可大伯在厕所坐了十几分钟,又说没有。如此反复一个晚上要四五次,多时七八次,可大伯还是会把屎拉在裤子上。因此,自打到大伯家我一天也没睡过安稳觉。

大伯拉了尿和屎的衣裤床单放在家里的水池里根本洗不干净。我就想办法用编织袋装起来挑到婺江里洗,衣裤床单很臭,我就尽量挑人少的地方洗。

三个月后,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自已手指甲有点异样,问老人当医生的儿子才知道是灰指甲,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我寻思着,一天到晚接触这么脏的东西,哪能不感染呢?

于是,我就有点后悔了,可是大伯的子女过来看老人时不停地对我说感谢的话,其中一个卖衣服的女儿还常常给我带来新衣服,再说我也觉得老人怪可怜的,谁希望自已老了这个样子啊?因此虽然动了回去的念头,但我始终开不了口。

端午节我回家时,我哥哥来看我,见我人瘦了一圈,很心疼,得知我服侍一个重病的老人,除晚上睡不好外,又得了灰指甲,就极力劝我不要干了。他说,你去做保姆我们不反对,但好好的身体千万别带了病回来,那就太不划算了。而我老伴一个人在家,不但没把田地里的活干好,还迷上了扑克麻将。

于是我下定决心不做了,回去后我就思量着如何向大妈开口。

第二天我就把自已想回家的打算告诉了大妈,大妈知道后先是留我,见我已打定主意,就说先让她找到代替我的人,再让我回去。

两个月后,大妈的子女终于重新找到了人,和新来的保姆交接班后,临走时我提醒她洗老人衣裤时最好戴手套。我还把自已的灰指甲给她看了,说老实话我私下里还是有点怨大伯当医生的儿子,不知为何没想到给我配塑料手套,这也是我闷在肚里对他们唯一不满的地方。

面对挑刺雇主:我炒了他们鱿鱼

回家两个月后我的灰指甲就好了。一天,邻居王大娘过来对我说,我女儿的婆婆有事回去了,你能不能去帮帮忙啊?大娘一个劲地说,如果是你去给我抱外孙我就放心了。

就这样我再次进城。大娘女儿在一所学校教书,女婿当律师。我的任务主要是带1周岁的小孩。因为大家知根知底,相处一直很好。

半年后,孩子奶奶回来帮忙了,我就又回到了老家。

听说我出门做过两户人家的保姆,而且相处也蛮好的,没多久,村里有个给在城里工作的儿子抱小孩的老太太就上门邀我再次“出山”。据老太太介绍,雇主夫妻俩是做生意的,有个女儿两岁。女的是义乌人,男的是金华人。而自打这女儿生下起已找过五个保姆了,我一听,情不自禁就“啊”了一声,介绍人赶紧说:“你去做做看,不行就算。”又说,“你去肯定行的。”

想想自已没什么文化,但好歹做过两户人家,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我对人家好,他们也会好好待我的。于是嘱咐了老伴几句就跟着介绍人进城了。

夫妻俩都是30多岁的模样,女主人看起来很精明。

我到的时候,洗衣池里脏衣服早已堆积如山,我足足洗了两天。

夫妻俩对女儿宝贝得不得了,晚上都和他们睡,因为小孩很爱哭,一见不到妈妈就哭。每天早上我收拾好厨房,就抱着小孩跟着他们夫妻到店里,店不大只有十几平方米,做的又是批发生意,就更显拥挤了。我抱着小孩就干坐在店里,有时想走出店外透透气,可孩子看不见妈妈了就哭,任我怎么哄都不行。女主人一听小孩哭就不高兴了:“你这人真不会抱小孩!”中午我给孩子喂饭,见孩子不吃,女主人又埋怨不止:“你真不会带孩子!你喂饭她都不吃!”天天如此,听多了我也来气了:谁说我不会带孩子?我还带大了3个呢!

小孩睡觉的时候,我就赶紧争分夺秒地做家务。傍晚关门歇业前,女主人就和我先回家,她走在前,我抱着20多斤重的小孩紧随其后,他们一家住在七楼,走到二楼,抱着孩子的我就有点吃力了,速度也慢了下来,她似乎想也没想我手里还抱着个小孩,只是不断地催我:“快点!快点!”我只好说:“老板娘,你就先上楼回家吧。”她一听口气就大了:“小孩哭了怎么办?!”我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每次都累得够呛。

就这样过了两个星期,我拼命让自已适应他们的要求,可他们夫妻俩对我还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再联想到这些天,自已不曾吃过半点荤的,可他俩却每餐都大嚼鱼啊牛羊肉,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滋味,我想他们也太不把我当人看了,太欺负人了。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我就起床洗自已睡过的被子,整理行装。男主人发现了,男主人试图挽留,可这时的我已铁了心,纵是九头牛来拉我也不回头了。

学会挑雇主“三不原则”表达受尊重愿望

有了前面三次经验教训,回家后又陆续有人叫我出去当保姆,我不再轻易答应。我开始学会“挑”雇主,我说,生病的不干、小孩难带的不干、不尊重人的不干,工资要适中。

就这样过了半年有余,有一天,王大娘的女儿小宝回家过来串门,听了我的“三不原则”,笑着说,我学校同个办公室的一个老师家你倒可以去试试。

我跟着小宝来到这户人家,一看,哎哟,家里书真多啊,客厅、书房、餐厅到处是一堆堆的书。我暗想,书读得多的人家,肯定讲道理。

教书的女主人姓李,我叫她李老师,男主人姓吕,他让我叫他小吕。第一天,夫妻俩给我明确了我要做的工作,主要是负责上幼儿园大班小孩金金吃穿接送,至于家里卫生只要过得去就行了,又和我做了思想上的“沟通”,小吕说,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你有什么要说不要放在心里,尽管说出来。李老师说:我这人说话直,可能会让人受不了,你就提出来。小吕又补充说:我老婆是刀子嘴豆腐心。我听了高兴地说,我也是直来直去的人,你们对我有什么要求,当面和我说,不要在背后说。夫妻俩异口同声地说,那是当然。

小吕很忙,除了休息天,平时极少在家吃饭,每次见他都是一副好脾气的样子。李老师脾气果然就很像我,讲话直来直去。

就这样过了一年,虽然我一个月可以回去看一次老伴,但迷上扑克的老伴却不争气,每次都让我生气。有一次,我肿着眼睛回来,李老师察觉到了,问我咋回事,我就把老伴不干活光玩扑克的事告诉了她,之后我又嗫嚅地提出能不能帮我老伴也找一份工作。李老师答应了,让我给她点时间。第二学期,在李老师的帮助下,我老伴成了李老师学校的一名勤杂工,这事让我特别感激李老师。可惜的是我老伴在农村自由惯了,有点不适应,老是想回去,一个学期后就不干了。

有一天李老师郑重地告诉我,下学期他们一家就要到杭州了,自已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雇主,如果有可以先走。这之前我已有感觉,可亲耳听到了,想起两年多来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我心里就有了要和亲人离别的那种感觉涌上心头。

一天,李老师回家高兴地告诉我,她已帮我找到一户“好人家”,是小吕的朋友。

赚钱不是唯一:追随旧主到杭州

就在李老师一家搬到杭州那天,我的新主人也开着一辆很洋派的车过来把我接走了。

这时我的普通话已说得很顺溜,和新主人一家交流丝毫不存在问题。为此他们一家三口对我非常满意。

夫妻俩长得相貌堂堂,听李老师讲两人都是“企业家”。13岁的儿子涛涛星期一至星期五放学后都在老师家吃饭补课,我每晚8点坐公交车到老师楼下等。老板娘嘱咐我一定要早点去接。

我后来才知道这是户很有钱的人家,一辆车便上百万,房子全国各地都有,工人有好几千。

尽管涛涛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有高血压、糖尿病,可他们口味还是很重,每餐必少不了大鱼大肉,烧出来的菜一定要像油里捞出来一样,最爱吃炸的、辣的,味精更是当白糖放。因为以前听过李老师和我讲的一些养生知识:高血压一定要吃得清淡。再说我也不喜吃辣,辣的吃多了就上火,在他们家那段时间,我是三天两头长口疮。一次吃饭时,我忍不住就和他们说了,反被老板娘抢白了一句:“人活在世就是要吃好穿好!”

不过,对胖乎乎的儿子,夫妻俩也可能意识到了吃太多不好,因为每次他们出差前总要嘱咐我,让涛涛少吃炸鸡什么的,可我一个做保姆的哪好意思多说。老板娘见此,就半真半假地说,阿姨啊,万一将来涛涛得了高血压、糖尿病,你可要负责的哦。我一听就懵了。

有段时间,涛涛奶奶外公分别因高血压、糖尿病住进了医院,我好像有预感似的对涛涛的外婆说,我这段时间脑袋老是晕乎乎的,会不会也有高血压?涛涛的外婆说:“不会不会!”

4个月后我回家参加村里每半年一次的体检,当医生告诉我血压偏高时,我大惊失色,医生赶紧安慰我,160汞桩不到,不严重的。

不久,我碰到李老师的公公婆婆,知道李老师一家在杭州正准备搬新家找保姆呢,于是我就再次毛遂自荐。

就这样,我追随旧主到了杭州。在杭州我听到了很多有关保姆的新鲜话,什么“找保姆比找媳妇还难”、“保姆荒”等等。总而言之,找个保姆不容易,其实我们当保姆的找个好东家也不容易,有时候真的靠缘分,当然最主要的是靠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了。

保姆和雇主的故事(雇主篇)

说说我家的保姆

亲爱的读者,你看过《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吗?一个保姆一个样,个个不同!说起雇用保姆的经历,家住杭州桂花城的孙女士深有感触。孙女士有一个才12个月大的外孙女,为了给外孙女请个称心的保姆,一年时间里,家里像走马灯一样换了9个保姆。时间最短的只有12个小时,最长的为半年。这些保姆有本省各地市的,也有来自安徽、江西的。

孩子还没出生,就已相中一个

2006年春节,孙女士女儿离预产期还有几个月,一家就已未雨绸缪开始四处物色“月嫂”——月子保姆。经多方打听,在一家口碑不错的月子公司预订了一名四十来岁的月嫂,衢州人,高中文化。每个月交给公司3000元(公司拿提成800元)。听说公司是一家妇保院退休的护士长所办,这名月嫂训练有术,非常能干,做家务、母婴护理,手脚都很麻利。两个月下来,颇让孙女士一家满意,和这名月嫂言谈时孙女士又觉得她有些文化素养。考虑到找一个称心的保姆不容易,孙女士就想用重金把她留下来成为长期的住家保姆。可好事没成,因为公司早已提防雇主这招,保姆所有证件都是被公司扣留的。

四个月后,月嫂走了。通过中介公司,孙女士找了个来自开化的保姆,也是四十多岁。可没几天就发现这个保姆做事力不从心,天气才入秋,但她老是不停地喊冷并且经常咳嗽,再看她穿的衣服,一点不比我少啊。

听保姆自已讲,这之前她是做月嫂的,是跳槽到这家中介公司的,健康证也被之前的公司扣留了。我和女儿就有点发毛,会不会身体不好呢?10天之后,女儿就和她结清了工资。临走时,保姆恋恋不舍地说:“我和你们一家是没缘哪。”

心态没摆正的统统下课

没几天孩子的爷爷奶奶就帮着找了一个保姆,来自龙游,三十七八岁的年纪,个子高高的,模样看起来挺不错,言语也不多,我第一眼也很中意。可没几天就发现这个保姆很内向,半天没有一句话,简直就像哑巴。有一次,女儿身体不好,想让她早点带着孩子睡觉,可她晚饭后待在卫生间直到9点也不肯出来。女婿敲门把她叫出来后,问她怎么回事,她祥林嫂般反复地说:“我丈夫若不死掉,我会出来做(保姆)?”我后来通过中介公司了解到,这个保姆原来在家养尊处优的,可有一年丈夫突然暴病而死,为了生计,不得不出来当保姆。看着别人一家团团圆圆的,她心里就很不是滋味,觉得老天待她太薄。我想,一个保姆和小孩朝夕相处,即使干活再好,如果心态不好,也是不能容许的。半个月后,我们就让她下课了。

孩子的爷爷奶奶知道情况后,赶紧又帮女儿物色了一个,安吉的,四十出头,看起来也还干净利落。中介公司介绍说她是初中毕业生,有点文化的,可几天相处下来我就觉得事实并非如此。她好像不知道和人“交流”是咋回事,做保姆似乎也是不情不愿。因为她烧的菜不好吃,我就和她交流,“这个菜你真不会烧吗?”“不会!”“我教你吧。”“不用!我学起来又没用!”我们一家人每天早出晚归上下班,她当你们是透明人,从来没有一声招呼,起先我不以为然,觉得这种保姆也好,不烦人。因为爱管闲事的保姆谁都讨厌。但有一次,我女儿起床后找我没找到,就问她:“阿姨,我妈妈呢?”“不知道!”“我妈是不是去上班了?”“上不上班和我有什么相干?”我女儿被她硬邦邦的回答惹恼了:“你这个脾气换了哪个东家都不喜欢。”想不到她脖子一横居然说:“那你为啥还不把我辞退?!”于是,女儿就“成全”了她,让她卷铺盖走人了。

第五个粉墨登场了。估计前两个都是本省却都不行,爷爷奶奶这回就找了个江西的,也是四十多岁,给人感觉是个朴实本分的人。可爷爷奶奶好不容易千挑万选“觅”来的保姆还是让一家人心里堵得慌。这个和前两个有点相似的地方是,沉默寡言,不善与人相处。我拎着大包小包去看女儿,可她开门后,朝你看一眼,仿佛不认识我这个孩子外婆似的,扭头就走,更不用说帮你手中的东西接过去了。俗话说,“跟好人学好人,跟端公跳大神”。幼儿处于模仿期,保姆的胸怀、处事原则、行事方法等都可能成为模仿对象,耳濡目染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尤其是保姆性格的优缺点更有可能为幼儿今后性格打上一生的烙印。

一个星期后,我们只得“挥泪斩马谡”,予以打发。想不到,这保姆前脚刚走,她的丈夫后脚就打来电话找她,我说,她走了,已不在我家干啦。你猜她丈夫怎么说?在电话里不停地发牢骚:“她怎么搞的,这次又才做了一个星期就走掉!”

两个都是离家出走的

但是这次我们让保姆下课后,孩子的爷爷奶奶知道后有些生气了,亲家在社会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在单位也是重量级人物,可找个保姆居然看走了眼,而且连着三个!这下他们甩手不管了。

于是,我和女儿决定到杭州最大的保姆市场——杭州市朝晖家政市场一探虚实。这里果然名不虚传,中介所一家挨着一家,老的小的,丑的俊的,一群群站在那里等着雇主挑。可孰为李逵孰为李鬼,我和女儿实在真假难辨。我和女儿正自发呆,忽然一群人就围上来,问我们是不是想找保姆,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旁边的人一哄而上拉住我和女儿不放:“说说看,什么条件的?”“45岁以下。”“要什么文化程度?”“初中毕业。”话音未落,这些人就你一言我一言群起而攻:“什么?初中毕业还来给你当保姆?”我和女儿只得落荒而逃。

几天后女婿从中介公司领回第六个保姆,也是江西的,四十岁不到,勤劳肯干,也懂礼貌,很快她便博得我们的好感,我们暗暗庆幸这下终于找到了一位比较称心如意的保姆。相处了一些日子,她渐渐告诉我们她来当保姆的真实原因。原来,她是和丈夫闹矛盾,一气之下抛下儿子,跑出来的。一提到儿子,她的眼圈就要红,眼泪也随之而来。不久,她的丈夫主动打电话认错,请她回家。为了让她母子团圆,一家重归于好,一个月后我只好让她回江西。

第七个保姆则纯属是把我们家当成包吃包住的旅馆了。那天我下班回家,看见女儿新找来的保姆时,凭我的经验预感此人是做不长的。保姆看起来很年轻,二十五六岁的模样,女儿说安徽的,28岁,老家有一个上小学的8岁孩子,丈夫在外打工。我悄悄对女儿说,这个年龄段的妇女,正是应该在家照顾小孩的时候,很难做久的,说不定又是家里闹矛盾赌气跑出来的,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无亲无故的,当保姆不过是暂时找个歇脚的地方。女儿有些不信。可是不信归不信,事实就是事实。两天后,保姆接到一个电话,接完电话,她就期期艾艾地开口,提出要走。果然是两口子吵架离家出走的!我女儿听了苦笑,家里情况才刚刚熟悉,她就要走,这也太没职业道德了吧。

没办法,人家要走你总不能不让她走吧,于是,找寻第八个保姆的事被全家提上议程。这次全家倾巢出动,多方取经,各自出击,把每人相中的保姆集中研究,最后定下女儿找的来自安徽的章阿姨。章阿姨44岁,初中文化,有两个儿子,一个已成年在外打工,一个在上高中,丈夫则在务农,出来当保姆就是为了挣钱,因此心态比较好。半年相处下来,彼此都还满意。过完年回来后,根据她的表现,我们还给她加了工资。

12个小时的临时保姆

说到第九个保姆,孙女士气就不打一处来,连连说,哎呀,真是要让我气死啊!而把他们一家气得够呛的这个保姆其实在孙女土家总共才待了12个小时。

过年了,孙女士家的保姆也挡不住回乡潮,早早回了乡下。孙女士看了报纸上介绍的“临时保姆”的信息后,一家人商量了一下,马上开着车浩浩浩荡荡来到劳务市场找“临时保姆”。孙女士说,春节期间,家中其实比平常更需要保姆,因为春节来访的亲朋好友较多,特别需要保姆帮忙照看小孩、料理家务。

这个保姆在一群人之中是最年轻的,模样看起来也最好,孩子的爷爷奶奶一眼就相中了她,于是我们就过去和她交谈,让她大年二十八至初七这段时间里到我家工作,每天80元。她面露喜色,但嘴上却说,我不太会做事的哦。我一听,就问她,不会做,那你为什么出来干?但她就只管笑没回答。我心里就觉得这人有些不实。但看亲家满意的样子我也就没有多说什么,心想反正也是不做长久的,付了30元中介费,而且把她的30元中介费也付了。一切已办妥,我们正准备带她回家的时候,她突然说,等等,我还要带行李。一转身,她不知从哪里拖了个巨型编织袋过来。我们一时呆了,问她是什么东西,她支支吾吾地说是她的生活用品,衣物什么的。我想了想算了,不过家里多占点地方罢了,就让她把编织袋放在车后行李箱里。

回到家已是晚饭时分,我就让她烧个菜再烧个汤,中间她从厨房跑出来打了个长途电话,结果吃饭时,才发现那个汤居然没盐。吃了饭,她筷子一丢碗也不洗就急急忙忙地拖着她的大行李袋到卫生间,结果从晚上6点一直到深夜11点,家里的洗衣机就没停过。第二天一大早,全家都被卫生间洗衣机发出的噪音吵醒了,我起床一看,天啊,阳台上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衣服,而洗衣机还在洗,更让人可气的是,这保姆自已却躺在床上蒙头大睡,叫她半天没反应,把烧早饭一事也忘了。女儿说,算了,我们自已累点,给她打的费,让她走吧。可请神容易送神难,她说啥也不愿意,说除非给她一天的工钱。女儿赶紧给中介公司打电话,中介公司一听,说你让她来接电话吧,你给她2元钱的公交车费就行了。

第二天,中介公司打来电话问我还要再雇一个保姆吧?我想。哪敢啊!中介公司知我无意再请,竟说,她又不是我们推荐的。

曾有人不无调侃地说,三只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保姆遍地都有。是啊,随着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增多,现在进城当保姆的确实是越来越多了,可是,要找一个称意的却很难。任何事情没有身临其境,是很难体会到这种真实感受的,请保姆亦是如此。如今,我终于逐渐地体会和理解到同事和朋友所说的“保姆难请”的含义了。幸运的是,找啊找,我总算找到了一个。总结经验:人无完人,主要看对方在关键方面是否好,比如人品、责任心,其他能过得去的就不要太苛求,我们一家和章阿姨至今仍和睦相处,她也觉得遇上我们这样的家庭比较幸运……

杭城:一个和谐家庭的“国际歌”

这是一个其乐融融的三口之家:父亲在17岁的女儿俞秋丹眼里是一个最棒的父亲、一个良师益友,而父亲俞润源也自豪地说:父女就像朋友,没有代沟,没有隔膜……秋丹妈妈总是笑着这样打趣父女俩说:“这两个人啊,一个是大孩子,一个是小孩子。”

和他们在一起交流,你会觉得这父女俩确实挺有意思的,说起话来真就像两个小朋友在对话,大的说这件事是这样这样,小的则说不是,是那样……

从小秋丹就跟父亲进行自助游,已经游览过很多省份。后来,自助游延伸到了国门以外。2007年夏天,父女俩游览了死海边上的以色列。最近女儿俞秋丹只身前往香港、韩国参加美国举办的SAT考试。在所有中国考生中,俞秋丹是唯一不要大人陪同的。

工程师老爸:“女儿教育工程”做到国外“如果父母只重结果不看过程,那么培养出的孩子常常就会不择手段。要把孩子变成社会的财富,而不是把财富留给孩子!”说这话的是俞秋丹的父亲俞润源,一位普通的杭州市民。

今年48岁的俞润源早年从华东工程学院毕业,是杭州中野电子电器公司的工程师。他在接受采访时笑嘻嘻地对本刊记者称自已的心理年龄是26岁。采访当中,俞润源时不时妙语连珠:“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成人比成功重要”“经历比结果重要”“孩子是一列不断前行的列车,做家长的要及时搭上他的车”……语言精练深刻,体现了他崭新的教子理念。

都说现在的孩子缺乏独立精神,但俞秋丹身上独立、自信、坚韧、充满爱心的特征展示鲜明。

记者问,当初对女儿的培养是不是有过规划?

老俞笑了,向记者娓娓道来:“说实话,我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低,快乐是第一条。让孩子有出息不是教育的目的,让她生活得快快乐乐才是目的。她读书我从不要求她死记硬背。”

俞秋丹满脸幸福地说,从我懂事有记忆的那一刻起,我脑海里浮现出的全是和爸爸在山上密林里穿行、在雪地里打雪仗、在沙坑垒城堡的情景。

俞秋丹母亲韦国芝告诉记者,女儿从小到大老俞从没给她报过任何兴趣班,每天陪着女儿玩;秋丹上幼儿园后,她看周围和女儿年龄相仿的孩子忙着上这样那样兴趣班,她也想给女儿去报名,却被老俞阻止了。

秋丹上小学后,韦国芝本以为父女俩玩性会收敛些,老俞这下会抓一抓女儿的学习了,可让她想不到的是,玩够杭城的父女俩还往城外跑了。

每天,秋丹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跟着老爸出去玩了。因为老俞对女儿的要求是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行了。为了能让老爸带她出去玩,秋丹的作业都是在学校里争分夺秒地完成的。因此,小学6年的时间里,秋丹几乎从没在家看过书做过家庭作业。而老俞也从来不去检查女儿的作业,妻子要去管,他总是说,不要管,跌倒了才知道爬起。碰上老师让家长写评语,秋丹说什么,老俞就写什么,还美其名曰,是让女儿开动脑筋。

为了免得韦国芝啰嗦,父女俩出去玩时,能瞒她的就瞒,常常和她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至于上不上兴趣班老俞也随女儿的喜好,她高兴去就去,不想上就拉倒,所以当年的秋丹还学过跆拳道呢。不过总算让她妈妈欣慰的是,小学里女儿自已选择参加学校的长笛乐队,一直坚持了下来。记者去采访时,秋丹还像模像样地给大家吹了一曲。

让韦国芝哭笑不得的是,有一次开家长会,班主任还郑重地对她说,你女儿在学校里这么用功,可成绩不怎么样,是不是学习方法不对,你们家长要帮她找找原因。韦国芝告诉记者,小学里秋丹成绩很一般,没有一次被评上三好学生,常常哭丧着脸回来。每当此时,我总是忍不住数落他俩,并对他们下禁令:“以后不准出去玩了!”

可老俞斩钉截铁地说:“考试只是用来检验学习情况的,只要自已认为学到了新知识就不必在意分数的高低,成绩差,相当于把好名次让给了别人,那么我们就为别人取得好成绩而感到高兴,再说这次成绩不好,下次才有进步的余地嘛。”

末了,老俞还振振有词地说:“成绩好要出去玩,成绩不好更要出去玩,因为成绩差说明智商低,出去玩能开阔眼界,提高女儿的智商。”

在老俞看来,人生就像万花筒,出去旅游不但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体会到生命的乐趣和宝贵,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还可以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古今中外无数事例都已证明品格比成绩更重要。

有一次,父女俩出去玩,要爬一陡山坡,五六岁的秋丹爬上去、滑下来,再爬上去又滑下来,可老俞看着筋疲力尽的女儿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秋丹说,当时,我是多么渴望他拉我一把,但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山坡另一边的风景我只好一次次冲刺,最后我终于爬了上去。那一刻,成功后的自豪感胜利感,让我记忆犹新。

秋丹告诉记者,平时跟着老爸出去玩,碰上磕破皮什么的,甭指望得到老爸的爱怜,他还会雪上加霜忍不防在秋丹的伤口上再打一下:“这样,好得更快!”

所以,秋丹小小年纪就知道,有些事撒娇是没有用的。老俞的理由是“要欣赏彩虹的美丽,就不要吝啬给予风雨的考验”。

随着出去次数的增多,秋丹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后来,父女俩出去旅游,小到出去带什么随行衣物,大到旅行路线、账目,全都由秋丹全权负责。

但秋丹说,如果以为我爸爸真一点不在乎我的学习,那就错了。

上初中后,面对学业压力,秋丹一度自信心不足,那时候老俞就帮她想办法,让女儿选择从英语突破。老俞认为,学语言,只要多练就能办到,再说,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学好了,就等于多掌握了一种沟通的工具。

从那一天起,老俞每天早晨准时把女儿叫醒,拿着录音机陪女儿一起读英文、背单词。

这样坚持下来,秋丹英文成绩提高了。慢慢地,她的其他科目也好起来了。高一时,已考上学军中学的秋丹为了检验一下自已的外语水平,参加雅思考试,取得了7.5分的好成绩(满分为9分)。

俞秋丹告诉记者,我们家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当初父亲让她参加外教口语班一点也不吝啬。事实证明,父亲当初的决定是明智的。出国自助游,没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几乎寸步难行。而且,和不同的外国人交流,也开阔了我的视野,思想也全球化了,和各种各样的人沟通,还练就了我开朗、大胆、健谈的性格。这种性格让我受益匪浅,走到哪里,都容易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交谈对象。最终,有了后来的非常之旅——以色列之行。

走出国门:父女冲浪“多元文化”

从秋丹小学高年级起,俞润源就和女儿开始出省旅游。出去时,两人总是自已打理一切,从不跟从旅行团,也不住高级宾馆,一切从简。老俞说,这样的过程才是锻炼一个人独立精神的机会。

初三暑期,父女俩决定走进那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西藏。那时青藏铁路还未开通,交通很不方便,出门一定要大家包车出行。当时父女俩入住的拉萨青年旅店,墙上的一块告示板上,贴满了旅客们大大小小一起包车的留言条。在父亲的鼓励下,15岁的秋丹撕下了一张用英文写的字条,并按上面的地址,找到了隔壁青年旅社的两个以色列人和一个33岁的德国女人。

两个以色列人中,亚西四十出头,阿什尔和老俞年纪相仿,都是五十岁左右。来自不同国度的人,年龄经历各不相同,但大家在路途中聊得很投机。

道别时,亚西和阿什尔邀请老俞父女俩去以色列。父女俩就和他们约定,只要他们来杭州,父女俩就一定去以色列。

没想到,阿什尔在游览西藏一个月后,如约来到杭州。

阿什尔到杭州那天老俞专程去车站把他接到家里,这使阿什尔非常感动,好客的老俞一家还请阿什尔吃住在自已家。一个星期的时间,父女俩抽时间带阿什尔游西湖、品龙井。而韦国芝烧的地道的中国菜,更是让这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老外乐不思蜀。

这次阿什尔的杭州之行,更增加了他们结下的友谊。

之后,热心的阿什尔就开始帮父女俩打理出行以色列的纷繁复杂的签证材料。最终,阿什尔成功地促成了这次非常之旅,父女俩在今年夏天坐上了飞往以色列的班机。

秋丹说,因为以色列对中国不开放旅游,以驻中国大使馆也不办理旅游签证,从开始商讨此事,到我们成功出行,隔了两年之久。其间,没有一样不是要阿什尔帮忙操心的,“我能结交这么好的犹太人朋友真的很幸运。”

秋丹告诉记者,到达以色列的当天,阿什尔和在一家大公司当财务总监的妻子亲自开车来迎接,在以色列的18天时间里,父女俩吃住在阿什尔家,阿什尔和家人常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他们游玩,但老俞总是尽量只让阿什尔他们给画出旅行线路图,两人自已行动。比如到红海,父女俩就是自已去的。

老俞说,咱出去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能自已做的就自已做。

有一天,阿什尔一家陪父女俩参观坐落于耶路撒冷城西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参观完毕,阿什尔问他们有何感想?老俞就说:“不忘记这件事,并不是为了报复。”秋丹翻译给阿什尔听,阿什尔听了立刻连声说他讲得好。

以色列之行使父女俩真切地感受了犹太文化、宗教和民族的独特面貌。踏访这片神奇的土地让他们受益匪浅。

回国一个多月后,秋丹独自踏上了去韩国参加美国SAT考试的路程。出发之前,老俞问她:“是跟旅行团去,还是一个人自由行?”秋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人自由行。但秋丹妈妈还是十分担心,一因为考场临时变动,换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城;二是韩国并不流行讲英语,秋丹流利的英语也许只会是聋子的耳朵成摆设;三是以女儿的个性,秋丹不会在韩国为3天的时间花几千元钱租只手机。

老俞一锤定音:“如果没有独自一人走出国门的勇气和经历,何来站在全球角度看问题的目光?”

事后证明,秋丹的只身韩国行,颇让家人自豪:三天的时间里秋丹交了三个韩国朋友。在候机厅,在飞机上,秋丹总是有意识地和人攀谈。在飞机上结识了一个在义乌做生意的韩国人,对方对眼前这小女孩敢于独闯天下的勇气大为赞赏,下飞机后,这位韩国人亲自开车送秋丹到考场。

在赶考的60多名中国学生中,唯有秋丹是独自一人前往的,很受人注目,两位学中文的韩国女生还主动找她攀谈。秋丹说,韩国女生充满激情、奔放、爽朗的性格也深深感染了她,三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对此,秋丹深有感悟:“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心本善良,一定能找到善良的朋友”,“任何负面的例子都不能否认提倡人与人之间和睦互助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美好目标”。

平等和谐:三口之家主旋律“我真的很庆幸自已拥有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开明的父母给了我一次次独闯世界的机会。”秋丹说。

已是奔知天命之年的俞润源,在妻子眼里是位有责任感的丈夫,在女儿心目中,是天底下最好、最伟大的父亲,在亲戚朋友眼里是个值得信任和尊重的优秀男人。

秋丹在日记《我的爸爸》一文中深情地说:“我的爸爸虽然是一个160厘米的矮个子,但在我眼里他比姚明还要高大。”

幼时,当秋丹能理解“理想”一词的含义时,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公交车售票员。中国有句俗话,“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当母亲的韦国芝听了多少有些失落,可作为父亲的俞润源听了总是满脸笑容地连声夸她:“很好!很好!”结果秋丹的这个公交车售票员梦差不多伴随她的整个童年,直至公交车成了无人售票车。

秋丹上初中后,她每晚做作业时,老俞总是同样坐在旁边默默地看书、学习,有时秋丹做作业到深夜,老俞也始终陪着。

能去成以色列,秋丹告诉记者,也是因为我有一个好老爸。中东经常有战乱,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若不是父亲开明,恐怕难以成行。

生活中,父女俩的关系就像朋友般亲密,几乎什么话都直来直去。女儿称父亲为“憨爸”,父亲唤秋丹“傻女儿”。在云南旅行时,父女俩遇到一个在北大求学的日本女留学生,她看到秋丹父女俩每天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很感慨地说:“我真羡慕你们!我和我的父亲是永远不可能处得像你们这样融洽。”

这么多年来,老俞从没有因为秋丹的学习而指责过她。每天秋丹去上学,老俞总要亲一下她脸颊。有一次,秋丹急着要走,蹲在门口系鞋带,让他别过来了,老俞却跑过去,双腿跪地,将脸颊和女儿的脸颊亲了下。那一刻,看着父亲那一半花白的头发在自已眼前飘过,秋丹倍感父爱如山。

老俞说:“其实女儿3岁时,因为品行问题我也用打惩罚过她,但我从没因为女儿的成绩而责罚过她。自女儿有自已的思想后,看到她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也从不打骂,而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她明白是非。”“前年她为了考雅思,参加了一个培训班,我下班回家却看到她在看电视。我什么也没说,给她写了一封信,里面是三个励志故事,第一个讲的是牛不会爬树的故事,道理是如果自已没有把握,就不要参加考试。第二个讲的是一个傻女儿的故事,暗示你若空有雄心抱负,做父母正好不用太辛苦。第三个故事讲的是麝香的由来,意为任何美好的东西都是经过磨炼得来的。”

信交给女儿,老俞就若无其事地出门去了。女儿看了信后,就不停地给他打电话,但老俞一看是家里的电话就挂断了。“快要11点时,我回来,女儿小心地问我,爸爸是不是生气了?我说,哪里啊,我去西湖边喝老酒了。经过这么一回,她注意抓紧时间学习了。”

韦国芝说,起先看到丈夫一天到晚没大没小地陪女儿跳皮筋,踢毽子,心里很排斥,加上出去旅游也费钱,没少和老俞口角,但看到女儿越来越独立,慢慢地对丈夫的教育方法由理解到支持。而女儿也非常懂事,多年前,夫妻俩因为一点小事闹了点矛盾,互不理睬,女儿就代他们俩为对方写了检讨书,逗得两人开怀不已。这几年为了支持父女俩的工作和学习,韦国芝内退回家专职当了一位家庭主妇。

至今,他们一家三口还住在43个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可韦国芝毫无怨言。

王定侯夫妇:小家庭演绎大美德

对幸福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相信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幸福的含义就是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在你青春不再时不离不弃陪伴你左右;就是在你美丽容颜消逝时仍能对你款款深情地说“海枯石烂心不变”……

王定侯李凤岐夫妇就是这样一对幸福的人,不论是在磋砣的岁月里,还是在平淡的日子中,他们彼此依托、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携手走过了四十多个春夏秋冬。

四十年的牵手,四十年的星移斗转,四十年的相互包容,完美演绎了爱的真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人生能有几个四十年?在这个大家都唱着《如果我老了你还会爱我吗》的浮躁年代,是什么让他们在结婚四十年后还能彼此款款深情地说“海枯石烂心不变”?带着疑问,带着感动,带着祝福,在这个寒意越来越浓的冬日,记者登门拜访了这对爱侣。

爱情萌芽在物质匮乏的年代

1964年9月,19岁的李凤岐被下放到当时的金华县苏孟乡合山头大队当知青。当时跟李凤岐同一批下放的还有45人,其中有一个就是王定侯。

王定侯祖籍山东高唐,长得浓眉大眼,既有北方汉子特有的男子汉气质,又有着南方人细腻的性格。

那年王定侯23岁,原本就读于江西地质学院,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国家大办农业,学院撤销了。当时王定侯在部队里当军医的父亲已转业到金华中心医院当骨科主任。而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的母亲(系吕公望之女)早已去世。

回金华后,王定侯曾在金华县财政局农业财务股当临时工,1964年国家开始下放知识青年,当年9月,王定侯也成了一名知青。

当时一起被下放在合山头大队的46人,后来又被分成了四个小队,王定侯和李凤岐与另外21人分到了同一小队。当年这些下放的知青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才16岁。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繁杂的劳动、单调枯燥的业余生活,却阻止不了这群年轻人对爱情的向往。活泼、开朗的李凤岐和王定侯相爱了。

李凤岐告诉记者,年轻时的王定侯相貌非常英俊。采访中,李凤岐拿出王定侯当年的照片,果然就是老电影里面翩翩少年的模样。李凤岐说:“王定侯除了相貌好外,人又善良,而且还有个好脾气,因此当时很多女孩子都喜欢他,可他却偏偏喜欢上了我。”这时一直静静地坐在旁边听老伴述说的王定侯深情地望了望老伴说:“我们有缘。”

然而好事多磨,李凤岐的家人得知他们相恋的事后却表示反对。母亲苦口婆心地劝李凤岐:你自已被下放到农村已经很苦了,如果找个城里工作的说不定就有希望改变环境,再找一个在农村的,恐怕永远都回不了城,而且两个人都务农,家庭没有经济来源。当时,王定侯在农村每天挣的“工分”是8分,折合成人民币1角6分钱,李凤岐5分,只有1角。

李凤岐知道母亲是真心为她好,可她放不下这份感情。亲情爱情她哪样也不想放弃。李凤岐把王定侯领到母亲面前,她相信母亲看了一定会认可自已的选择。

果然,李凤岐的母亲对王定侯赞许有加:模样正、脾气好,这小鬼真当不错!

可让李凤岐难过的是,尽管母亲认可王定侯,还是不同意两人交往,只因为担心女儿嫁给王定侯后一辈子回不了城!

李凤岐说,在我感到无力、绝望、心灰意冷的时候,王定侯始终对我们的爱情矢志不渝,他常常对我说“海枯石烂心不变”。终于,我的父母不再反对我们了,母亲只是说:“将来你自已苦了别后悔。”

寒窑虽小能避风雨

1967年,李凤岐和王定侯结婚了,婚房是合山头一间知青住的小房间。两人拍了一张照片,给小队里的人分了几颗糖,王定侯去钓了几条鱼,请好朋友过来一起吃了顿饭(双方的家人都没有过来),喝了点自已做的米酒,两人的终身大事就算定了。

婚后两人是“你买菜来我做饭”,有空还会走很长时间的田埂路去石门农场看场黑白影片,夫妻琴瑟和谐,日子虽苦犹甜。

不久,两人的爱情结晶——女儿出生了。这时王定侯已在大队加工厂里当会计,李凤岐在小学里当代课老师。为了生计,他们不仅在房前屋后种上蔬菜,还养猪、养鸡,最多的时候两人一共养了30多只鸡。王定侯对记者说,在乡下的那几年里,“我们一共养了6头猪!”

每个月夫妻俩回城去看望父母,坐车要2角9分钱,两人舍不得花这个钱,就背着女儿,拎着自个养的鸡、自个种的蔬菜,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到城里。李凤岐说,我们一直很知足,当时饼干4角一斤,女儿想吃饼干,我们就卖掉几只鸡蛋,换一点饼干给她吃。那个时候,能吃上饼干已经比较奢侈了,所以觉得自已女儿还能吃上饼干,日子已经比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好多了。

几年下来,两人有了一点积蓄,这时他们的小儿子也已出生,夫妻俩就齐心协力,用手头的积蓄和当时国家给的补贴,建了两间40平方米左右的小土房。李凤岐说,新屋落成后,两人看着自已一砖一瓦造起的房子,觉得特满足特有成就感。李凤岐告诉记者,今年他们这些还健在的知青一起搞了个聚会,重温故地,看到自已当年造的小房子至今还在,抚今追昔,真是感慨万千。

1976年,夫妻俩相继返城,李凤岐先是进市食品厂,后来又进了市服装二厂工作。王定侯则顶他父亲的职到市中心医院工作。夫妻俩带着一双儿女,住在李凤岐父母家。

1979年,医院分了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子给王定侯,晚上,夫妻俩就带着儿子挤在李凤岐父母给的木板床上,女儿仍留住在外婆家。

两年后,医院又分了一套20多平方米的房子给王定侯夫妻。李凤岐说,当时我们的收入都很低,还要抚养两个孩子,因此家里是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连睡觉的一张大床也是自已动手用木板搭起来的。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可在那清贫的岁月里,王定侯李凤岐的爱情之花依然绽放不凋零。一家四口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就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我们从恋爱伊始就特别合得来,老王脾气很好,相识这么多年从没对我发过火,我性子急,有时话说得过头,可他从来不接下去,不跟我吵,于是我也不好意思再说了。过日子,难免磕磕碰碰,可我们40多年来几乎没有红过脸。”李凤岐如是说。“印象中唯一一次让我心里有点疙瘩,是1980年老王得阑尾炎开刀的时候。经济上很困难。医院领导叫他写个困难补助申请,可他不肯,我怎么劝说都没用,我弟弟回来看望他,听说后也劝他写报告,可他仍坚持不肯写,说是不能给单位添麻烦。我心里就有点怨他,可后来一想,不能因为一点钱让他违背自已做人的原则,也就谅解他了。”“夫妻间宽容谦让最重要,有问题多看好的方面,少看不足的一面,这样过日子才会和和美美的。”王定侯笑着说。

1988年,医院实施房改,结婚21年的他们终于有了一套完全属于自已的房子,67平方米,不算大,可在他们眼里已经是天堂了。夫妻俩欢欢喜喜地立马把已是古稀之年的李凤岐父母接过来一起住。

小家庭演绎大美德“老王他对家人,特别是对老人真是太好了。”采访当中李凤岐数次对记者说。

当时刚到金华市中心医院工作的王定侯被分配到锅炉房。锅炉房的活既脏又累,还要上夜班,但他尽心尽责,毫无怨言。就这样,王定侯从最基层干起,在当了食堂司务长之后又到生活科当科员、科长,还成了院工会委员和后勤支部委员。虽然工作越来越忙,责任越来越重,但他一直孝敬长辈,体贴爱护家人,家里的重活、粗活都一手包了。对子女也是连重点的话都舍不得讲,更别说打骂他们了。

王定侯回城时,其父亲已经中风卧床。他和兄弟轮流给父亲守夜,有时王定侯夜班刚下来,就直接去父亲的病房了;有时是白天刚照顾好父亲又连着上夜班,一直到6年后他父亲去世。当时,李凤岐在市服装厂食堂上班,每天天还未亮就要赶到单位做早点。轮到王定侯值夜班的日子,李凤岐就背着5岁的儿子上班。但她体谅丈夫,毫无怨言。李凤岐说,天寒地冻的,我却这么早要叫醒儿子,当时只觉得太对不起儿子。所幸的事,后来李凤岐从食堂调到了服装大烫组,不用再早起了。

李凤岐说,我的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王定侯听医院的医生说老人吃牛奶有益健康后,就每天从医院取了牛奶走半个多小时的路送到我母亲手里(20世纪80年代初,牛奶还是比较稀少的,王定侯丈母娘所住的地方没有牛奶订送服务),不管刮风下雨,一年365天从不间断。后来,为了方便看望老人,王定侯还特地从杭州买了一辆旧自行车。

为了丰富两位老人的业余生活,1987年,夫妻俩还带着72岁的母亲、82岁的父亲到北京、青岛、上海游玩。两位老人玩得非常开心。李凤岐告诉记者,当时我们的邻居朋友知道后,都说:“你们胆子真大,竟把这么一大把年纪的老人带出去玩!”但至今让夫妻俩遗憾的是,两位老人跟着女儿女婿坐火车、乘轮船却没坐过飞机。当时杭州到北京的飞机票是104元,可勤俭惯了的老人嫌贵,舍不得买。

1988年,王定侯把李凤岐父母接过来住进了现在的房子。之前考虑到老人上下楼不便,特地挑选了临街一楼的房子。李凤岐父母住进来后,夫妻俩把朝南的最大的那间房让给了父母,自已则住进了另在房里搭起的阁楼。

李凤岐母亲既有高血压又有心脏病,治疗期间凡跟医院有关的事情:挂瓶、输氧、化验、取送氧气罐等都是王定侯来回奔波一手操办。为此李凤岐父母逢人便夸:我女婿真好。

每当李凤岐因为王定侯买回家的菜不合心意嘟哝几句时,老人就把她批评一通:“你不要讲了,这个家全靠他撑着。”李凤岐说,结婚40年来,家里的钱都由他掌管,我从不沾边,却从来没有不放心过。

1996年,李凤岐81岁的母亲去世了,但老人走得没有遗憾。

李凤岐告诉记者,自打她父母住进来后,这么多年来,王定侯一日三餐都要赶回来烧给两老吃。她母亲走后,90高龄的父亲仍一直住在他们家,全家只要有空就会陪老人。冬天,怕老人在家洗澡冻着,王定侯就带着老人去敬老院洗。晚年老人腿脚不便,在床上躺着时,王定侯就经常过去帮忙翻身,有空又用轮椅推着老人出门晒太阳、玩儿。李凤岐动情地说,老王他真的是把我的父母当成自已的亲生爹妈对待!去年我101岁的父亲去世后,常有人问我父亲能活到这么高寿的原因,我想这跟王定侯20多年的细心照料分不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王定侯李凤岐的一双儿女对他俩也是孝敬有加,为了丰富他们的退休生活,儿子还给他们买来两台电脑,并教会两人上网。夫妻俩不出门旅游时,通常,上午两人是买菜烧饭锻炼身体,有空也到女儿开的饭店转转,下午喜欢看电视的李凤岐就在网上看那些热门的影视剧,爱看戏的王定侯则相约几个朋友骑车到郊外看戏,4点后到幼儿园去接孙女放学。晚上祖孙三代相聚在饭桌上其乐融融。

临别,记者请他俩向《当代家庭》读者传授家庭“和谐秘籍”,两老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的关键是夫妻之间要相互包容,相互信任,凡事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着想。“年纪慢慢大了,我们会更加仔细地照顾对方。”

朴实的话语,包含了40年不变的情怀。

情·画——农民油画家黄子元的故事

美丽的少妇装束朴素典雅、温婉深情,却有着凝重的意境;年轻的姑娘,一览无余的胴体,却表现得健康而洁净;庄严的伟人,眺望着远方,似乎对苍茫大地发出了“谁主沉浮”的呐喊;慈祥的老妪,脸上镌刻着勤劳、坎坷和善良……

这,就是黄子元笔下的人物肖像画,其间蕴涵着人类生命的意象与价值,流淌出作者对人性的渴望。

他的画作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的享受,还会启发人类对有限生命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睹其画观其人,记者很难相信这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出自于眼前这个憨厚木讷的“农民”,可是,这是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同这些画一样,同样能够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

因为情,他拿起了笔;因为孝,他在清贫中固守着自己的理想……

情定江西

眼前的黄子元一身粗布服装,看起来有些老成,黑瘦的脸上有几分沧桑。在农村,像他这样年纪的人早已是娶妻生子,可三十好几的他至今还和80岁的父亲黄栽生、77岁的母亲盛琚花住在一起。

1973年,黄子元出生于素有“书画之乡”美誉的浦江县前吴乡章山村一个贫寒的农家,儿时的黄子元个子小小的,老实本分,被同龄人欺负是常事。14岁初中毕业后,黄子元开始在家务农,担起了赡养父母的义务。因为村里时不时有野猪出没,收成不好,黄子元就去做手艺活:帮人加工锡箔。

2000年8月,孑然一身的黄子元经人介绍离开家乡,来到江西乐平一家锡箔厂打工。

2001年正月,老板决定扩大再生产,在当地农村招来了十几个年轻的磨纸工,八女二男。黄子元邂逅了生命中这场注定没有结局的爱情。

其中有一个叫王艳的姑娘,1.54米的个子,皮肤白白的,衣着朴素,给黄子元的第一感觉是一个朴实漂亮的农村姑娘。不久,厂里业务不景气,尽管也有人来“挖”王艳,许诺给她更高的工资,但王艳却留了下来。这使黄子元心头对这富有人情味的姑娘充满了异样的情愫:“今生若能和这么善良的姑娘结缘,那该……”

当时王艳做的是压纸的活,这在锡箔厂里算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活了。见王艳不熟练,黄子元就像大哥哥一样每天主动帮她。慢慢地王艳对这位热心忠厚的大哥也充满了好感。两人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天,黄子元壮着胆当着大伙的面半真半假地说:“嫁给我好啦!”王艳羞红了脸,但少女的矜持促使她说:“不。”

几天后,两人一块儿去挖春笋,竹林深处,黄子元拉起了王艳的手,深情地说:“王艳,当我的女朋友吧,你是我这辈子的第一个女朋友,也会是我唯一的一个,青山作证,我这一辈子永远会对你好。”一丝红晕飞上王艳的脸颊,她幸福地依偎在这个男人并不宽阔但却是真诚的胸膛上。

可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一个月后,得知消息的王艳母亲突然来了个棒打鸳鸯,把女儿从厂里带走“藏”了起来,一连四五天没有王艳任何消息的黄子元,夜不安寝,食不甘味。

就在黄子元度日如年、一筹莫展之际,黄子元突然接到王艳的电话,他激动得语无伦次,但王艳只简短地说了一句“我在姑姑家”,就挂断了电话。

王艳的姑姑家离这儿足足有40多公里,而且那个村很大,近千户人家,怎么找?好心的老板就让自已的舅子带上黄子元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地找,也许是上天怜悯这对恋人吧,两人竟然碰到了出门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