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魔方:3—6岁儿童家庭教育案例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14:07:39

点击下载

作者:王练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的魔方:3—6岁儿童家庭教育案例集

爱的魔方:3—6岁儿童家庭教育案例集试读:

编委会

主 编:王练

副主编:陈虹 张雯 胡华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中会 王玉 王鹏 池丽萍 张雯 张磊

    周司丽 邱香 邱敏 段伯毅 夏菡 戴莉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可见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总书记的讲话是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高度凝练,是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

孟母三迁,最后居于学宫之旁,为孟夫子成为大儒奠定基础;岳母在年少的岳飞背上刺写“精忠报国”,为他树立了报国的志向;傅雷用百余封家书谆谆教诲,以自身的人生经验现身说法,助其子傅聪成为“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成功的家庭教育,是每个成功者成长的基石,家庭中爱国敬业、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促进孩子的人格完善!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家庭教育像春风雨露一样,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为每个孩子养成性格、端正品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每个孩子的成人成才,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希望。千百万家长都渴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为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全国妇联领导提出的要求,发挥高校专业优势,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方法,为家长排忧解难,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稳定,在全国妇联指导下,中华女子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打造了“爱的魔方:3—6岁儿童家庭教育案例集”公益视频,获得了广大家长的好评。

本书的编写是在“爱的魔方:3—6岁儿童家庭教育案例集”公益视频基础上进行的。书稿结合中华女子学院实验幼儿园的实践经验,精选了发生在3—6岁儿童家庭教育中常见问题的典型案例共27例,以案例分析为线索,对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介绍,旨在帮助家长更好、更快地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保护孩子的童真,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减少与孩子的冲突,促进孩子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培养和塑造孩子的健康人格,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该书汇聚了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的专业教师,发挥专业优势精心编写,是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我们期待《爱的魔方:3—6岁儿童家庭教育案例集》的推出,能够回应广大家长的关切,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中华女子学院院长 刘利群

小班

【案例1】不爱上幼儿园的孩子

案例介绍

涛涛,男,3岁5个月,是刚入园的幼儿,性格内向,行动缓慢。涛涛入园家访时坐在妈妈身边很安静。进入幼儿园后,涛涛在园表现内向,跟同伴接触很少。涛涛家中有爸爸、妈妈和奶奶。爸爸妈妈都是80后,高级知识分子。爸爸是位博士,在高校做工程师;妈妈是硕士学历,在高校任教师。爸爸妈妈对宝贝儿子一直都是照顾周到、呵护有加的。

情景一:开学第一天,小班新入园的幼儿表现各异。有哭闹的;有不哭不闹自己做事情的;有的很容易安抚,老师哄几句就好了;但也有些哭闹得很厉害,说什么也不让妈妈走。涛涛就是那种哭闹得很厉害的,而且只有他一直黏在妈妈身上,嘴里一直说着:“我要回家,我不上幼儿园。”过了一会儿,小朋友基本都进班了,几个情绪不好的小朋友在老师的陪伴下也渐渐平复了下来,而涛涛还是一直被妈妈抱在怀里,在门口徘徊着。

情景二:涛涛入园已经一个多月了。爸爸妈妈对于涛涛上幼儿园这件事仍然非常焦虑。早上入园,妈妈抱着涛涛走进楼道,刚要放下,涛涛就开始哭闹,妈妈就继续抱着。其他小朋友做完操要回班的时候,涛涛还是不肯进班,摸着妈妈的脸说:“我不想上幼儿园。”妈妈说:“老师有没有打你啊?那妈妈再抱一会儿吧。”涛涛贴在妈妈的怀里哭着,妈妈也噙着眼泪蹭着孩子的头。过了一会儿,老师终于把哭泣的涛涛从妈妈身上劝了下来。进班以后,之前还大声哭闹的涛涛立刻停止了哭泣,自己转身进班搬椅子、洗手、漱口,俨然跟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样。晚上来接园的时候妈妈抱着涛涛一直问老师:涛涛今天晚餐全部吃光了吗?中午几点钟睡的午觉?有睡一个小时吗?今天拉大便了吗?什么时候拉的?喝了几次水?

情景三:入园4个月了,涛涛基本可以顺利上幼儿园了,涛涛的爸爸妈妈看起来却更加不放心了,每天送涛涛进班后,都不离开,轮流趴在门外看。有一天,涛涛和小朋友们一起做完早操进班,准备吃饭,原本高高兴兴的涛涛发现了趴在门边上的妈妈,小嘴一撇开始哭了起来。妈妈一见涛涛哭了,马上打开门走进来抱起了涛涛,就这样“情景二”的剧情又反复上演了。案例分析

从几个情景中涛涛的表现看,涛涛出现了典型的“入园焦虑”问题。“入园焦虑”指幼儿在初入幼儿园时由于与父母分离、进入陌生环境独立生活而表现出的哭闹、拒绝进入等不适应行为。上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意味着要离开依恋已久的抚养者(父母)、离开家庭所创造的安全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房间里和许多不认识的小朋友、老师在一起,原来熟悉、舒适的生活秩序被打乱……这对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而情景一中涛涛展现出的“黏人”“哭闹厉害”就是对这种压力的反应,即儿童刚刚进入幼儿园时正常的焦虑表现。

在情景二中,涛涛仅在妈妈面前表现出入园焦虑,而进入教室后则表现得适应良好。这一方面说明涛涛的入园焦虑已经有所缓解,另一方面反映了涛涛母亲可能在孩子入幼儿园的问题上也有“入园焦虑”。涛涛的入园减少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也减少了母亲对孩子生活内容的参与,是孩子与父母“分离”的开始。现在涛涛已经在适应这种分离,而涛涛妈妈却没能很好地适应。这种不适应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过度担心。

情景三中经过4个月的适应,涛涛已经度过了入园焦虑阶段,涛涛父母的分离焦虑倒是愈发严重了,甚至影响到了涛涛的适应,使涛涛的入园焦虑反复出现。此时的主要问题变成了父母对子女入园的不适应。孩子的入园焦虑通常是暂时的,当孩子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小朋友和生活秩序之后,入园焦虑引起的种种哭闹、性情改变、行为异常都会逐渐消失。这说明孩子已经成功地迈出了“独立”的第一步,孩子开始成长了。伴随孩子的成长,父母角色的重要性也要稍作调整,“让渡”出一部分空间和参与度给孩子。但是,涛涛的父母却没有作出这种调整,表现出对孩子“独立”的不适应。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要不断进入新环境、适应新环境。幼儿园是很多孩子离开父母独立进入的第一个新环境,如果您家的宝宝出现了不愿上幼儿园的情况,您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找找原因。

1.孩子欠缺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范围是不断扩大的,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逐渐增强。婴儿从出生到6个月左右主要发展对照看者(通常是母亲)的依恋,而到了一岁左右这种依恋开始慢慢地发展为对家人的亲近。同时,依恋所带来的安全感也开始成为孩子探索外界环境、接触和结识陌生同伴的动力。这一阶段是孩子探索和接触新环境的敏感时期,有机会接触其他同伴、成人和人际环境都能促进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从涛涛入园前的表现大致可以看出,涛涛性格安静、内向,较少与不熟悉的同伴、成人接触,这可能导致他缺乏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所以在入园之初他的“入园焦虑”表现得比其他孩子更严重、更持久一些。

2.父母过分担心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

尽管最初拒绝去幼儿园,尽管每次离开妈妈时涛涛仍然会纠缠一番,但是涛涛在幼儿园确实在成长。他已经了解了幼儿园的生活秩序(早操、早餐、游戏等),熟悉了自己在新环境中的位置,结识了新的朋友,但是涛涛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成长,他们不相信孩子自己能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这种不信任也从侧面反映出更本质的问题:面对孩子的离开,父母陷入了焦虑。情景二和情景三都表明父母仍沉浸在与子女的“胶着的依恋”中,不能很好地适应孩子能够离开自己、融入集体的事实。他们潜意识里渴望孩子的依赖,甚至希望看到孩子表现出不想离开父母的焦虑情绪。孩子的“入园焦虑”正是家长潜意识里期望出现的,于是家长会守在门外,坐立不安、心绪不宁,一次次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充满疑虑地一次次询问孩子在园的各种表现,希望能证实孩子需要自己、孩子离不开自己。

3.父母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来适应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呵护,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与父母“分离”的过程。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这样解析母子关系:“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与自己分离。”孩子到了3岁需要发展与同伴的交往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了,进入幼儿园能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成长机会。入园一个月后的涛涛也表现出了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成长阶段,此时涛涛父母需要调整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来适应孩子的成长,但是涛涛父母却没有作这个调整,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和担心仍然停留在“上一个阶段”,这种孩子发展与父母角色的错位导致涛涛父母的分离焦虑。父母的焦虑经常会把孩子拉回到上一阶段,出现“入园焦虑”的反复。

4.父母欠缺必要的处理方法。

大部分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入园焦虑”,父母应对得当,孩子是能够顺利地度过焦虑阶段的。而涛涛的父母不懂该如何处理孩子出现的“入园焦虑”问题,面对孩子的哭闹、拒绝、纠缠等焦虑表现,给予过多强调和迁就,其对孩子焦虑表现的过度共情与安抚更不利于孩子的入园适应。此时,家长应多了解“入园焦虑”的相关知识,配合教师积极引导孩子与教师和同伴建立起信任关系,逐渐适应教室、户外的新环境和新规则,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秩序,相信孩子的这种焦虑会逐渐减少,最终也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专家建议

家长要了解一些“入园焦虑”知识,如焦虑产生的原因和表现,这样才能让应对更有效。首先,设身处地地了解进入幼儿园对儿童意味着什么,才能理解儿童为什么焦虑。进入幼儿园意味着,儿童要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离开他熟悉的、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离开他能“掌控”、依恋的父母,他已经习惯的在家里的生活秩序“作废”了,以往对环境的控制感也几乎被全部剥夺了,他需要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人,重新了解新的生活秩序。相信有过入职经验的父母都能理解这样的压力。所以,入园确实是个压力事件,孩子出现“入园焦虑”很正常,家长不必苛责孩子。

幼儿的“入园焦虑”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最常见的就是早晨上幼儿园的时候哭闹,拒绝进教室,打滚,磨蹭,找各种借口延迟进入幼儿园的时间。这些都是孩子们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他们希望留在原来熟悉的环境里,拒绝进入新环境。第二类表现通常出现在家里。自从进入幼儿园后,孩子出现性情上的改变。本来比较独立的孩子突然变得黏人,处处依赖家长,或者原来安静、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哭闹。孩子白天在幼儿园里抵抗自己的“焦虑”,努力适应新环境,晚上回到家里需要放松,往往会通过“黏人”、发脾气发泄自己的焦虑情绪。这时候家长无须批评孩子在园和在家表现“两面派”,给孩子一个宣泄的机会,也让孩子了解进入幼儿园后父母对他的关爱没有变少。第三个方面是生活技能出现倒退。例如,有的孩子本来是可以独立大小便的,但入园后却出现大小便弄在衣服上的情况;已经不尿床的孩子又会尿床;一直能安然入睡的孩子变得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这通常是最让父母头疼的,甚至有父母会怀疑“我的孩子是不是不适合上幼儿园”。其实,这些表现也源自幼儿对陌生环境缺乏掌控感,他们白天在幼儿园里需要调用大量心理能量和意志力去适应环境,回到家中身心都放松下来,就不再(可能也没有力气)调用意志力去克制自己不尿床、使用小马桶等。孩子通过生活技能的倒退宣泄适应新环境的紧张和压力,同时也能唤起父母更多的关爱,弥补他们在园期间失去的亲情之爱。随着孩子慢慢适应幼儿园生活,入园焦虑也会随之消失,那些因为入园焦虑引起的性格和行为上的异常表现也会自然消失。

每个孩子入园焦虑的表现和入园适应的速度都不同,家长要理解和尊重自己孩子的发展特点,逐渐了解其成长的独特性,允许孩子按照自身的节奏和方式发展。同时,家长也应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给孩子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对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们的信赖感即可帮助孩子很好地适应。

最后,家长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和心态,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孩子的成长总是要伴随着与父母的“分离”:从与母体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婴儿,与乳房分离开始独自吃饭,与怀抱分离开始独立行走,脱离父母监护单独外出,甚至有一天脱离供养自己赚钱,脱离支配发展自我,脱离家庭组建另一个家庭。在此过程中,父母的角色需要不断调整、抽离,从孩子唯一的依恋者的位置退出,让位给孩子的同伴、伴侣和他自己的孩子。进入幼儿园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里程碑,父母要及时调整好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角色和位置,给孩子的成长留出空间。不懂得分离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具体对策:

1.家长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

例如,父母经常和孩子谈论幼儿园里的新奇玩具、友好的小伙伴和关心他的老师,让孩子对新的环境、新的同伴和老师产生好感和信任。父母也可以让孩子时常看到父母和老师友好的交谈,帮助孩子和老师形成新的依恋关系。此时,父母切忌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不信任、担心、不舍等情绪,这些情绪会向孩子传递“幼儿园不安全”“爸爸妈妈不放心”的错误信息,阻碍儿童入园适应。

2.相信孩子能够逐渐适应新生活,及时肯定孩子的适应行为。

当孩子出现哭闹较少、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安静投入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时,父母要及时给孩子鼓励和肯定,让孩子知道这些行为是自己成长的标志。父母的赞许会给孩子带来信心,慢慢地,孩子在幼儿园吃得好、睡得香、和老师小朋友玩得开心等等适应行为会越来越多。

3.为幼儿创造与其他人交往的机会。

对于涛涛这样性格内向的孩子,父母可以经常带他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多和不熟悉的小朋友玩,使幼儿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但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也比较敏感、退缩,很可能父母越是把孩子往前推,孩子越是往后退。如果孩子十分不情愿和新朋友打交道的话,父母也不宜操之过急,可以先有意识地挑选一些和孩子比较对脾气的小伙伴,教给孩子和小伙伴友好相处的办法,让孩子尝到和新朋友一起玩的乐趣。总之,父母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条件,但要有顺其自然的心态,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做法举例

早上入园时,妈妈牵着涛涛的手向老师问好,和小朋友打招呼。妈妈还蹲下来问涛涛同班的一个小朋友是不是也看过昨天晚上的动画片,问涛涛“你是不是也喜欢那个动画片”。涛涛妈妈主动引导涛涛和小朋友交往,开始和小朋友聊动画片的涛涛也不再撒娇了,可以主动和妈妈说“再见”了。妈妈每天早晨都高兴地和涛涛告别,并很快转身离开幼儿园。

接园的时候,妈妈会同意涛涛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多玩一会儿。涛涛已经和同班的亮亮成为好朋友了。涛涛越来越喜欢幼儿园。涛涛玩耍的时候不再需要妈妈时时陪伴,妈妈就和亮亮家长交流孩子的教育话题,也了解了很多同龄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每周末,妈妈都会带涛涛去参加小朋友的聚会,或者拜访亲友,涛涛虽然有时害羞,黏在妈妈身边,但慢慢地已经能够和其他长辈聊天,能够独自和小朋友玩耍了,甚至还结交了新的朋友。涛涛内向的性格逐渐有所改善。资源链接《魔法亲亲》/奥黛莉·潘恩(文),茹丝·哈波、南西·理克(图)

小浣熊Chester不愿意去上学,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妈妈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妈妈向他保证,他一定会喜欢新学校,并告诉他一个秘密:“the kissing hand”,妈妈在小浣熊的掌心印上一个吻,这样每当小浣熊在学校感到孤独的时候,把掌心轻按在脸颊上,妈妈的吻就会温暖他的心,他就不会再孤独和害怕了。那天小浣熊去上学,他在妈妈的掌心也印下了一个吻,好让妈妈在想他的时候,也可以感受到这魔法亲吻。《一口袋的吻》/安杰拉·迈克奥里斯特(文),苏·海拉德(图)

上学第一天,迪比要学好多好多的东西。他能记住在哪里挂大衣吗?他能听见老师叫他的名字吗?迪比是个对上学不太有勇气的小男孩,他的妈妈帮助他的办法可真的有些特别。妈妈在迪比的口袋里吹了12个吻,并告诉迪比,如果他感到害怕可以从口袋里拿出来一个吻,想象着妈妈就在他身边。迪比到学校后,用完妈妈的吻了吗?

这是一个非常温暖的故事,献给刚入学的孩子,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建立自信。《汤姆上幼儿园》/玛丽-阿利娜·巴文(图),克斯多夫·勒·马斯尼(文)

汤姆要上幼儿园了,第一次上幼儿园对他来说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挑战。这本书告诉你,孩子是如何体验上幼儿园这件事的。为什么有些孩子会装病,耍赖,在幼儿园门口拉着妈妈不松手……?要知道,对孩子来说,上幼儿园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让我们给这些孩子宽容、鼓励以及爱的拥抱吧,相信他们会和汤姆一样喜欢上幼儿园的。(池丽萍撰写)

【案例2】只和阿姨亲的孩子

案例介绍

西西是个3岁5个月大的男孩子,爸爸是外企高管,妈妈是一家外资银行的主管。西西爸妈都是从小刻苦学习,靠着自己的聪明与努力才获得今天的成就。平时两人各忙各的,在家的时间本来就少,回到家也经常是各忙各的工作,夫妻之间很少交流,更不要提亲子交流了。他们一致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没有问题,孩子的成长就不会有差池。他们只是为了尽到当父母的责任,偶尔会在周末陪陪孩子。

西西从一出生就主要由保姆照料,即使西西上了幼儿园,也是保姆接送,一学期也难得见到西西爸妈出现在幼儿园。

情景一:西西在院子里和小朋友玩沙子,你一勺我一勺,玩得特别开心。这时,出差回来的妈妈看见西西在院子里,就走过去和西西打招呼:“西西,妈妈回来了,想妈妈没?”西西就跟没听见一样,起身走到阿姨跟前说:“阿姨,我不想玩了,我们回家吧。”留下一脸尴尬的妈妈……

情景二:晚上睡觉前,西西妈妈对西西说:“西西,今晚和妈妈一起睡好吗?妈妈给你买了个新玩具。”说着,妈妈从身后拿出了一辆小汽车递给了西西。西西拿着汽车玩了一会儿,径直走进阿姨的房间,不理妈妈。妈妈去抱西西,想让西西和她一起睡,结果西西开始大哭:“阿姨,快来救我,妈妈要把我带走,阿姨,快来救我!求求你,快来救救我吧!哇哇……”

情境三:一个周末,西西的爸爸妈妈带西西去爬山。还没走到山脚下,西西就开始喊累,自己走不动了,要爸爸妈妈抱。妈妈觉得这是亲近儿子的好机会,二话不说就抱着西西往前走,但由于体力原因,妈妈很快就抱不动了,于是让爸爸抱。爸爸一把接过西西,把西西放到地上,很生气地说:“都这么大了,自己走。”西西被爸爸的态度吓到了,开始吧嗒吧嗒掉眼泪,爸爸一看更生气了,转头对着妈妈嚷嚷道:“看你平时把孩子都惯成什么样了?连走路都懒得走。”妈妈一听,不高兴了,说:“我惯孩子,我怎么惯孩子了?你怎么不说说你从来就不管孩子呢?难道孩子是我一个人的吗?你有什么资格说我?”西西一看爸爸妈妈吵起来了,边哭边大喊着:“××,××(爸爸妈妈的名字),你们不是我的爸爸妈妈,我要找阿姨,我要回家,我要找阿姨,阿姨才是我的妈妈……”案例分析

案例中由于父母陪伴时间过少,西西从小就没有感受到来自父母浓浓的爱意,转而与父母之外的抚养人即保姆建立起亲密关系。等孩子长大,父母才发现孩子对“别人”比对自己还亲,这种问题在寄养家庭和隔代教养家庭中经常可以看到,表现为孩子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叔叔婶婶等比对自己的父母还亲。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问题的本质在于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建立起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

依恋(attachment)是指婴儿与照料者(主要是母亲)之间存在[1]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用以描述母婴之间的一种亲密感情联结。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1969)认为依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分离时的紧张和寻找;重逢时的愉悦和轻松;并对陌生人形成一种排斥倾向。依恋的目的在于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帮助孩子建立爱心、信任以及安全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依恋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儿童6~7个月时开始出现,0~3岁是形成亲子依恋关系比较关键的时期。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1978)根据陌生情境下幼儿与母亲分离或重聚时以及陌生人在场时的表现,把儿童的亲子依恋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三种类型。其中安全型依恋关系是指孩子在母亲在场时能安逸地游戏和探索;母亲离开时,孩子会出现情绪困扰;但母亲回来时,就去亲近她,情绪容易平静下来。回避型依恋关系是指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儿童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儿童并无忧虑表现;母亲回来了,往往不予理睬,虽然有时也会欢迎,但持续时间很短暂。矛盾型依恋的孩子每当母亲离开时都大喊大叫,极度反抗;但当母亲回来时,他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安抚,又拒绝接触。安全依恋感的建立是儿童情绪健康和人格完善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使婴幼儿经常快乐,更容易同他人接近并建立友好关系,更愿意认识和探索新鲜事物。研究表明:良好的母婴依恋能够促进儿童社会化,形成良好的情绪、道德和人格,而且这种影响力将持续个体的一生,并具有代际传递功能。

父母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造成本案例中西西“只和阿姨亲”的原因也可能多种多样,比如:

1.父母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西西的父母认为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安排保姆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的智力没有问题,就可以健康成长。其实,幼儿的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幼儿成长中不仅有吃喝拉撒睡等生理需要,同时还有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与自我实现等多种需求。父母的陪伴和爱是幼儿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方式。华盛顿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格林斯本认为:“感情能力不只是未来发展亲密关系与信赖的基石,也是智能与许多认知能力的基础。在孩子不同的发展时期,感情能力都扮演主导的角色……”如果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只提供物质条件,没有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是无法获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的,更别提建立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了。

2.家庭氛围冷淡,温馨不足。

家庭氛围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的相互关系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环境。家庭氛围作为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思想作用、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以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孩子感到舒服和亲切,他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父母之爱和家庭温暖,更愿意与父母亲近和向父母学习,身心也会得到健康的发展。西西父母每天忙于工作,疏于精神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缺少亲子交流和夫妻交流,夫妻之间遇到问题互相指责和埋怨,缺少爱和相互尊重,让西西感受到的家庭氛围是冷淡、不温馨、不和睦。这些都对西西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西西难以与父母亲近。

3.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过少,缺乏有效的亲子沟通。

亲密的关系是在陪伴和相处中慢慢建立起来的,没有陪伴,便无从谈依恋。通常孩子最亲近的总是那个用心、花时间陪伴他的人。如果父母难以做到这点,把孩子交给保姆或爷爷奶奶照料,孩子就很难与父母建立起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还可能产生“父母不爱我”“我不如父母的工作重要”等错误认识。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自我价值感相对较难确立,可能形成自卑、退缩甚至自我怀疑的人格,为今后发展带来隐忧。

陪伴过程中的有效沟通很重要。有时父母工作较忙,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但如能做到有效的亲子沟通,也能避免孩子与父母的疏离和不理解。有效的亲子沟通应是父母与孩子之间进行的双向的、互动的,并伴随情感交流的过程。本案例第一个情景中西西妈妈出差回来和正在玩耍的西西的沟通只是单向的,西西没有对妈妈的问询有任何反应。第二个情景中妈妈用小汽车笼络西西、强行要将西西带走,这些行为都是一厢情愿的单向沟通,属于无效沟通。专家建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家庭要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扭转西西与父母的关系,首先需要明确基本的教育原则,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这种关爱可以具体体现在营建温馨、和谐、彼此尊重的家庭氛围,夫妻互爱、耐心陪伴孩子、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0~3岁是形成亲子依恋比较关键的一段时期,3岁多的西西已经和保姆建立了依恋关系,西西父母应该作好思想准备,要想在短期内改变这种依恋关系比较困难。如果强行改变,如辞退保姆可能会导致孩子不良情绪的产生。从心理学角度看,保姆是西西的“次级依恋对象”,父母要谨慎处理与保姆的关系,建议父母增加陪伴时间并逐渐取代保姆的陪伴,从而改善亲子关系。具体对策:

1.家长要学习与了解育儿知识,重视孩子的个性和情感的培养。

父母并非天然能够成为合格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主动学习,与有经验的父母和育儿专家交流,参加一些幼儿园或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家长学校;也可以通过儿童心理、家庭教育等书籍了解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知识,及时地发现自己教育孩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父母应主动接触、观察、了解孩子,重视和读懂孩子发出的情感信号,并及时作出反馈。

2.积极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一生》的作者走访了20多个国家,对一万多名肤色不同、经济条件各异的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孩子对家庭和父母的要求放在首位的不是物质条件——相对于吃、穿、用和玩的东西,他们更关注的是家庭精神生活、家庭氛围和父母对他们所采取的态度。孩子心目中的理想家庭有着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他们最讨厌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一种家庭精神环境,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主要取决于家庭关系。家庭中的儿童、父亲和母亲,构成一个家庭三角形,这[2]个三角形的每一边都表明一种家庭关系。在家庭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母子关系、父子关系。在一个家庭中保持这样的序位,夫妻互爱、彼此尊重、有话好好说,孩子才能感受到安全感,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尽管西西父母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不错的工作和事业,但良好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样需要用心经营。良好的夫妻关系不仅是幸福婚姻生活的保证,也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营造良好的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平等。平等是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的前提。父母、子女任何一方的优越感都会使其他家庭成员产生心理压力、心理隔阂。(2)理智。只有理智能够克制自己的心理冲动,并冷静地对待和处理问题,这样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孩子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3)开放。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指家庭成员能够坦率、平等地以其他成员可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毫无顾忌地发泄。

3.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孩子。

不管家长怎么忙,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如与孩子一起搭积木、讲故事、听孩子说说幼儿园的事、周末郊游等,可以选择从孩子喜欢的活动开始。总之,一定要与孩子一起度过只属于你和孩子的时间,珍惜这份亲情流动的时光。忙,永远都是成人的借口,成人总是把时间用于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事上,却忘记了作为父母最有价值的事情是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成长。不要让孩子成为物质上得到极大满足,而内心缺少爱的孩子。

4.学习各种亲子沟通技巧。

幼儿的沟通方式与成人不完全相同。亲子沟通应注意:(1)关心的眼神。在和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用关心的眼神注视孩子,随时注意孩子的表情、行为,让孩子有更多被重视的感觉。千万不要边做其他事边听孩子说话,敷衍应付孩子。(2)多使用短句。与孩子说话时,成人的表达要简洁明了,要求要具体,多使用短句,让孩子能听明白,并注意到成人的讲话。如“现在是讲故事时间,我们今天读那本书”。(3)鼓励表达,耐心倾听。成人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认真倾听孩子所说的话。如“妈妈很想听听你的想法”。(4)语气要温柔。不要老是用责备的语气与孩子说话,多使用建议的语气,例如“不然,你说说看……”或采用聊天式的方法,沟通的气氛才会好,孩子也更愿意说。(5)发现优点,及时表扬。父母要主动发现孩子的优点,一旦孩子表现出家长期望的良好行为要及时给予表扬。要知道,奖励往往比惩罚更有效。(6)换位思考。父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事情,这有助于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彼此之间更贴近。总之,要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交流,想到一起、做到一起、玩到一起,从而赢得孩子的信任。

同时,与孩子沟通时,还要注意孩子的非语言反应。比如孩子开始出现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就应该停止沟通或者转换话题了。对于年幼的孩子,这种非语言反应更加重要,许多孩子还不会用语言来拒绝父母,只会下意识地用行动来表示。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一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父母说父母的,我做我的”的习惯,亲子关系会越来越疏离。做法举例

在家里,西西的爸爸妈妈和西西一起商量,设立了家中的“爸爸时间”和“妈妈时间”,每天都有爸爸或者妈妈陪同西西一起游戏,西西也越来越喜欢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了。

爸爸和西西比赛跑步,西西觉得累了,走走停停,爸爸注意到这一点,停下来:“西西是不是有点累了?”西西回答:“嗯,我走不动了。”爸爸说:“爸爸也有点累了,要不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或者做个小游戏?”西西一听马上来了兴趣,问:“什么游戏啊?”“刚才我们是面朝前面跑消耗了不少体力,接下来,我们面朝后面,倒着跑如何?”爸爸一边说一边作示范,西西高兴地说好。于是父子俩一会儿朝前跑一会儿倒着跑,最终西西坚持跑到了终点。资源链接《孩子,我应该这样爱你》/巴豆

没有天生的父母,我们对孩子的世界一无所知。随着孩子的到来,我们跟孩子一道开始探索新的世界,与孩子一起慢慢成长。养育孩子就是养育父母。每一位父母都不会否认自己对孩子的爱,但如何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恰当地表达出爱并被孩子感知,则需要父母们好好思考并学习。本书作者巴豆根据自己的育儿经验完成此书,有读者评价:书中的每一个段落都值得仔细体味,同时极具操作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较高的可借鉴性。《亲子关系全面技巧》/李中莹

本书是著名NLP(神经语言程序学)导师李中莹先生“家庭大学”系列培训计划中的一个主题课程,作者结合多年亲子关系的有关研究和实践,从家长怎样看待自己的身份、理想的家庭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引导模式、因时施教、情绪教育、亲子沟通、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业、消除家长压力等方面行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亲子关系的各种技巧,为家长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提供了一种简单易学而又极具可操作性的参照模式。“爱是什么”系列(套装3册)/芭芭拉·M·宙斯“爱是什么系列”是一套描绘亲子教养的绘本,包含《妈妈,你爱我吗?》《爸爸,你爱我吗?》和《妈妈,你最爱谁?》三册绘本,它们不仅传授了爱的能力,还传授了爱的智慧。强烈建议亲子共同阅读,能够让无条件的爱在亲子之间畅通无阻,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妈妈,你爱我吗?》:在与妈妈的对话中,因纽特小女孩反复测试着妈妈的爱。妈妈一遍一遍地重复“我还是爱你”,让小女孩明白妈妈的爱是温暖且无条件的。温暖的故事,精美绝伦的插图,以及各种令人兴奋的动物充分展现了生活在北极的因纽特人的生活,同时描绘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亲子之爱。《爸爸,你爱我吗?》:在与爸爸的对话中,马赛小男孩一遍又一遍地试探着爸爸的爱。爸爸反复安慰着他的小儿子,让孩子知道他的爱是无休止的,充分满足孩子的安全感。精心绘制的插画展示了马赛人的生活图景,除了亲子教养的功能,还能让孩子感受多元文化。与以往深沉、含蓄的父爱故事不同,这本书塑造了一对甜蜜、温馨的父子形象。《妈妈,你最爱谁?》:兄弟俩一直在争夺妈妈的关注,如谁捉虫子最棒,谁划船最快,你最爱谁……面对孩子提出的棘手问题,妈妈根据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给出了完美的答案……温暖的画面配合意味深长的文字,既有对父母之爱的颂扬,又让我们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邱香撰写)

【案例3】爱看同一图画书的孩子

案例介绍

乐乐是一个3岁6个月的女孩,特别喜欢看与熊有关的书,她最喜欢看“贝贝熊系列丛书”。乐乐的妈妈是一名高校老师,爸爸是一名公司研发人员。由于爸爸平时很忙,没时间管乐乐,所以乐乐的教育问题主要由妈妈来完成。乐乐妈妈非常重视乐乐阅读兴趣的培养,为此,给乐乐买了很多的幼儿读物,她希望将乐乐培养成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类书籍的孩子。

情景一:晚上,乐乐和妈妈开始她们的阅读时光,乐乐在她的书架上找书,从一层翻到二层,又从二层翻到一层,就是没找到她想要的《难忘的生日》。乐乐一脸着急地冲着妈妈问:“妈妈,我的《难忘的生日》呢?”妈妈说:“我没有看到,咱们今天先看看别的书吧。《难忘的生日》已经看过很多遍了。”乐乐不情愿意地说:“不要,我只想听《难忘的生日》。”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乐乐边哭边找,最后终于在卧室里她的小床上找到了。当看到那本已经破了边的书时,乐乐破涕为笑:“终于找到你了。”说着还亲了亲这本书,然后像抱着宝贝一样去找妈妈继续阅读这本书了。

情景二:为了让乐乐的阅读范围更广一些。妈妈给乐乐买了各种类型的图书,可是乐乐都不是很感兴趣,有的时候随手翻翻就放下了,不是很喜欢看。当乐乐又一次拿着“贝贝熊系列丛书”来让妈妈讲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