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康复中的“心”调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14:35:27

点击下载

作者:林洪生,董倩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癌症康复中的“心”调养

癌症康复中的“心”调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癌症康复中的“心”调养作者:林洪生,董倩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5-01ISBN:9787513232128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恶性肿瘤列入慢性病的范畴,彻底颠覆了恶性肿瘤为“绝症”的形象。至此,恶性肿瘤正式加入到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行列。

我们曾做过一项统计,通过对500多名癌症患者和家属的调查,发现90%以上的患者都把治愈的希望寄托在专家和药物身上,希望通过名医、特效药使自己的疾病获得最佳疗效。其实,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慢性疾病,与人的性格、思维、处事风格、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居处环境等密切相关。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何面对癌症?怎样适应患者身份的转换?如何调整低落的情绪?怎么吃才利于康复?哪种食品适合自己?等等。从医40年的临床经验与观察研究证实,这些问题处理得当,对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从2008年开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在林洪生主任的带领下筹建了“中医肿瘤康复培训基地”,对癌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2013年下半年,在国家行业专项课题的经费支持下,对近千名癌症患者从慢性病管理和居家康复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康复医疗干预与个体化指导,并为患者传授相关的医学知识,以帮助癌症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消除恐惧,并使癌症患者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对大量病例康复治疗效果的统计、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出了癌症康复“四调一管理”理论:“四调”即心理的调适、饮食的调配、体能的调整、药物的调养;“一管理”即肿瘤的症状管理。

为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我们把临床康复工作中的体会与经验进行了整理,编写了“重建癌症患者健康生活”这套丛书。本丛书共5本,包括《林教授与肿瘤患者谈康复》《癌症康复中的“心”调养》《癌症康复中的“食”智慧》《癌症康复中的“健”体魄》《癌症康复中的“药”养生》。

我们希望此套丛书能为癌症患者和家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从身、心、食、养等方面给予有益的指导、启发;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能把读后体会或是想了解的内容反馈给我们,我们会整理归纳于后续出版的书籍中,尽最大努力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帮助。林洪生 董 倩2016年3月17日于北京编写说明

本书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林洪生教授编著的“重建癌症患者健康生活系列丛书”之一,是继《林教授与肿瘤患者谈康复》之后的又一力作。

重建癌症患者健康生活系列丛书,是一套全方位地为癌症患者提供系统科学的康复知识与实用康复方法的科普书。

本书为心理调适篇——癌症康复中的“心”调养,是从心理与疾病的关系入手,分析癌症患者在疾病确诊、治疗、复发转移及终末期等不同阶段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针对焦虑、抑郁等常见心理问题,以及疼痛、失眠、疲乏、进食障碍等躯体症状,用专业、科学、公认的医学知识,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丰富具体的案例展现出来,使读者易于理解,易于运用,达到帮助癌症患者调整心态直面癌症的目的;同时,本书希望唤起癌症患者家庭成员对患者心理问题的关注,并能冷静对待;帮助患者一起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造出充满关爱和团结的康复环境。本书还从家属的角度分析了家属存在的心理压力,并细致阐述了告知患者病情的方法和技巧等重要问题,是一本适合癌症患者和家属阅读的“肘后书”。

本书编写得到了“中医肿瘤康复培训基地”心理咨询师贾云鹰、任远的大力支持,并参与整理、编写工作,在此深表感谢。也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或者建议,以便再版时修正、提高。林洪生 董 倩2016年3月17日于北京  第一章躯体健康中的“心”贡献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两部分,或者叫作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这两部分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不能割裂的。一方面,人的身体健康会影响人的精神或心理,比如先天残疾的人,会比正常人的心理负担更重;各种疾病,尤其是比较严重的躯体疾病发生时,人总会担心失去健康而导致焦虑、烦躁等心理反应。另一方面,人的精神或心理也会影响躯体健康。现在大家公认,慢性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的心理因素具有相关性,常见的如冠心病、高血压、恶性肿瘤、2型糖尿病等。

精神(心理)因素导致躯体疾病,研究较多的是情绪、性格对躯体健康的影响。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在心身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很多生活方式背后存在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心理问题。

西医学认为,一个健康的人,是指身、心全方位的健康,既没有躯体疾病,也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有着完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一、身心相连

先请大家看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案例1: 6岁的文文9月份刚上小学,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和同学相处得很开心。一次在课下和另一个同学打闹着玩,被班主任老师看到了,老师严厉地批评他,告诉他不能打闹。文文虽然感觉很委屈,但觉得老师说得对,便向老师保证以后不再和同学在学校打闹了。但接下来的一周,文文一直没来上学。原因是每到早晨上学的时候,文文就肚子痛,而且反复上厕所。妈妈带文文去医院,医生说根据检查结果,文文没什么大问题,于是开了一些调理肠胃的中药。两周后,文文症状还是没有改善,每到早晨就肚子疼,而其他时间都正常。

案例2: 李女士是一位安静、乖巧、性格内敛、追求完美的女性,工作很努力,把家也打理得井井有条,街坊邻里都对她赞不绝口。孩子出生后,婆婆从外地来帮忙带孩子。婆婆嘴快、性格泼辣,还有些强势。在与婆婆相处期间,李女士经常被婆婆控制,很多事情不能自己做主,而且婆婆借着李女士工作忙的借口很少让孩子与妈妈亲近。李女士一直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没有与婆婆发生过正面冲突,私下里曾向丈夫倾诉,但丈夫并不理解李女士,觉得老人带孩子很辛苦,劝李女士不要跟老人计较了。李女士心理很压抑,更加不快,但只能忍着。一年多后,李女士经常出现餐后上腹部疼痛、反酸等症状,而且逐渐加重。遂到医院看病,做胃镜检查,被确诊为胃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阴性)。李女士很纳闷,自己一向饮食规律,身体一直不错,怎么会得这么严重的疾病。经询问医生,才明白自己患病的原因。原来压抑和愤怒等情绪长期刺激也可以导致消化道溃疡,不由得叹了口气。

上面两个例子均是心理因素影响躯体健康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小朋友文文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躯体病变,她的肚子痛是因老师批评引发不愉快情绪而出现的生理反应,是功能性的。如果去除文文对学校和老师的恐惧情绪,其身体的不舒适很快就会缓解了(除了早晨上学的时间段,文文全天都没有肚子痛的症状)。

第二个案例,李女士患的消化性溃疡与其长期压抑不良情绪有关。大量的研究证实,情绪不良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胃镜实验发现:人在情绪不良时,会出现胃壁血管痉挛,胃黏膜因缺血而颜色变得苍白。久而久之,会逐渐出现点状溃疡,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溃疡面扩大,出现临床症状。心理学研究发现:长期压抑,难于表达心中的不满,内心情绪体验激烈,但表面逆来顺受的人,容易发生消化性溃疡。因为消化系统受植物神经支配,而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体验,会直接导致植物神经兴奋性的变化。类似的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的疾病还有:神经性皮炎、湿疹、过敏性结肠炎、肥胖症、神经性厌食等。

精神分析理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无)意识三部分。我们日常的心理活动能够意识到的部分为意识,它只占人心理的一小部分,犹如冰山一角,更大的部分是无意识,处于海水的深处,前意识则是位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部分,在海平面之下。我们的日常行为有的是意识支配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受无意识影响的,比如日常口误和笔误的发生。弗洛伊德还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人格结构。本我代表人格中原始的部分,寻求立刻满足,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超我代表人格中道德的部分,按照道德原则行事;自我在人格中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按照现实原则行事。如果一个人人格中自我的理论很弱,就不能很好地调节本我和超我达到平衡,因而会出现适应困难。

这两个案例,是人们容易忽视的心理因素影响躯体健康的例子。躯体疾病对心理的影响每个人都会有所体验,如生病时不舒服,进而出现焦虑不安、烦躁,在疾病还没有完全确诊时的担心和胡思乱想等。(一)现代医学模式与身心疾病

医学模式,是指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和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考方法。医学模式是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哲学总指导,也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的原则和总的出发点。医学模式也叫作“医学观”。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是西医学最早提出的医学模式,是在生物医学,尤其是细菌论基础之上形成的。该模式重视疾病的生物学因素,并以此解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制定健康保健制度。其基本特征是把人看作单纯的生物或是一种生物机器,只注重人的生物学指标的测量,忽视了患者的心理、行为和社会性。该模式认为,任何疾病(包括精神性疾病)都可用生物机制的紊乱来解释,都可以在器官、组织和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形态、结构和生物指标的特定变化。生物医学模式对西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起到过积极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方面,使发病率、病死率大幅度下降;在临床方面,其借助细胞病理学手段对一些器质性病变做出定性诊断,无菌操作、麻醉剂和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减轻了手术痛苦,有效地防止了伤口感染,提高了治愈率。

然而,对某些功能性或心因性疾病,生物医学无法给予正确的解释,也无法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这种局限性和片面性使其不能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本质。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提出了健康的定义:“健康(Health)是肉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首先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他指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患者、患者生活的环境,以及有社会设计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

这就是说,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了解不仅仅包括对疾病的生理(生物医学)解释,还包括了解患者(心理因素)和患者所处的环境(自然和社会因素),以及帮助治疗疾病的医疗保健体系(社会体系)。

1990年,WH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给予了新的定义,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拓宽。从单纯的躯体健康,逐步扩展到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及道德健康,即理想的健康状况不仅仅是免于疾病的困扰,还要充满活力,与他人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使之处于健康完美的状态。

中医学的核心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即把人看作一个整体,包括人的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甚至把人和自然界都看作一个整体。因此,中医一直非常重视心理和身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比如,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中医学特别强调情志(心理和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中医也强调调动患者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综合调治,如暗示等心理疗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治病模式。从现代医学的分类来看,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的疾病有以下三类。

1.心理(精神)性疾病

如神经症、身心反应等。这类疾病的特点是发病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可能会伴有比较模糊的躯体症状,但往往找不到具体的器质性改变。治疗上需要寻找和解决其心理根源才能彻底治愈,药物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或减轻其症状。

2.心身疾病

这类疾病种类非常庞杂,比如常见病中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厌食等。这些疾病的特点多是在长期的精神压力或刺激下,导致身体发生了器质性的损害。在治疗上不能单纯依靠心理治疗来解决,必须借助药物或医学技术来完成。

3.躯体疾病过程中伴发的心理反应

人在患病过程中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以引起情绪反应。一般疾病发生时,心理反应不会太强烈和持久,对疾病的康复影响也不会太大。但是当患重大疾病时,心理反应就会非常明显且持久。比如患了癌症、艾滋病等难以康复的疾病;患了肝炎、SARS等传染性疾病,被隔离期间;患了慢性难治性疾病,如慢性肾功能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在这些躯体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不能不考虑患者的心理反应,因为患者的心理反应可能会对疾病的康复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关注和改善患者的心理反应,这样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心理(精神)性疾病

谈到心理性疾病,特别是精神性疾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重度抑郁症,这些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大脑内某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浓度的改变导致的,在治疗上,特别是急性期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因素在发病中可能只是一个诱因,比如近期的巨大精神刺激、童年时期爱的缺失等,但这些因素不能完全解释疾病的发生。心理治疗的干预是在患者急性期过后的康复期,精神症状减轻或消失后进行。

这里所说的心理学疾病或者精神性疾病,主要是指由于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如神经症性疾病(也称为焦虑障碍)、应激所致的心身反应、适应障碍、性功能障碍等。这一类疾病的特点,心理因素是发病原因,且伴随一些躯体症状,但找不出器质性的躯体改变,心理因素去除或治愈后躯体症状也随之消失。这一类疾病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只起到辅助改善症状的作用。常见的心理性疾病有以下四类。

1.神经症性(焦虑)障碍

神经症性(焦虑)障碍是一组疾病的总称,而非某一个疾病。这组疾病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或神经衰弱。共性:①没有明确或持久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抑郁、恐怖、强迫这些症状可单独存在,大多混合存在,尤其是焦虑症状在各种神经症性(焦虑)障碍中的表现都很明显。幻觉、妄想、思维连贯性和逻辑障碍等精神病性障碍非常罕见,行为紊乱、怪异行为也不多见。个别的强迫障碍患者的强迫行为显得很古怪,患者就此能做出合理的解释,通常是为了缓解焦虑。②通常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心理症状的基础。③患者对疾病体验非常痛苦。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明确的认知,不仅能识别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而且能判断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并积极求治。④心理社会因素、病前性格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常见的神经症性(焦虑)障碍有如下几种。(1)恐惧症:也称为恐怖性神经症,以过分或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些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仍难以控制,反复发生。常见的恐惧症,如场所恐惧症(或称广场恐惧症、旷野恐惧症),表现为对特定场所的恐惧;社交恐惧症,害怕在团体中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回避社交,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导致社会隔离;特定恐惧,此类患者的恐惧局限于特定的情境,如害怕接近特定的物体,害怕高处、雷鸣、黑暗、封闭的空间、在公厕大小便等等。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会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此影响正常活动。(2)惊恐障碍:又称为急性焦虑障碍,这类疾病的特点是发作的不可预测性和突然性,反应程度强烈,焦虑、紧张十分明显,患者常体会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恐惧发作后常迅速终止。60%的此类患者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而产生回避行为,如不敢单独出门,不敢到人多热闹的场所,逐渐发展为广场恐惧。(3)广泛性焦虑障碍:该症的特点是焦虑不局限于特定的外部环境,而是表现为泛化且持久的焦虑。不同的患者表现的症状可以千差万别,主要的不适为神经紧张、发抖、肌肉紧张、出汗、头重脚轻、心悸、头晕、上腹不适等。患者常常会觉得自己或亲人很快会有重大疾病或灾难临头。此类疾病女性多见,常与面临应激性事件相联系。病程不定,常常会波动并成为慢性。(4)强迫障碍(症):强迫症是以强迫行为和(或)强迫思维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如控制不住地反复洗手,)与反强迫(知道不需要洗手,反复地洗手是多余的,想控制自己不要洗手,但做不到)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的观念和冲动来源于自我,违反自己的意愿,需要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患者也能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却无法摆脱。病程迁延可以表现为仪式动作为主,精神痛苦减轻,但是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常有强迫性格,起病多在童年或成年早期。(5)躯体形式障碍:该症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地要求进行医学检查,却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接受医生有关解释。即使患者有时患有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症状的性质、程度或患者的痛苦与先占观念(指个人所独有的在头脑中占优势的观念,常表现为观念片面,与实际情况出入很大)。即使症状的出现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冲突密切相关,患者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患者坚信疾病本质上是躯体性的,需要进一步检查,若不能说服医生接受这一点,便会愤愤不平。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6)神经衰弱:是指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现象,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脑、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症状时轻时重,波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程多迁延。

2.分离(转换)性障碍

分离(转换)性障碍,也曾称为癔症或歇斯底里,在ICD10(国际疾病分离和诊断系统10)中,癔症的概念被分离(转换)性障碍取代。这类疾病的共同特点,是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身份意识、即刻感觉、身体运动控制四个方面的整合。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选择记忆和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对于将要进行的运动也能控制。而在分离性障碍中,这种有意识的和选择及控制能力受到损害,受损的程度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有不同。而且评定所丧失的某些功能在多大程度上处于自主控制,通常非常困难。分离(转换)性障碍多见于女性,多数学者认为在环境状况差的地区患病率较高。大多数患者在35岁之前发病,我国部分地区有儿童、青少年集体发作的情况。

分离(转换)性障碍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1)分离性遗忘:突然出现不能回忆自己的重要事情,如姓名、职业、家庭状况等,遗忘可以是部分的和选择性的,一般都是围绕创伤事件,如意外事故、亲人突然亡故等。(2)分离性漫游:表现为患者突然从家里或工作场所出走,往往是离开一个不能忍受的环境,到外地游走,地点可能是以前熟悉或有情感意义的地方。此段时间患者意识范围缩小,日常的基本生活(如饮食起居)能力和简单的社交接触(如问路、购票、乘车)能保持,可以历时几十分钟或几天,清醒后对病中的经历不能完全回忆。(3)分离性木僵:常常在精神创伤之后发生,或被创伤体验所触发,出现精神活动的全面抑制。表现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固定的姿势,完全或几乎没有言语及自发的有目的运动,行为符合木僵的标准,检查找不到躯体疾病的证据,一般数十分钟即可自行醒转。(4)出神与附体:表现为暂时性地同时丧失个人身份感和对周围环境的完全意识,对过程部分或全部遗忘。在一些病例,患者的举动就像是已被另一个人格、精灵、神或“力量”所代替。此时患者的注意和意识仅局限于或集中在密切接触的环境中的一二个侧面,常有局限且重复的一系列运动、姿势、发音。此处包含的出神状态,是指不由自主、非人所愿的。处于出神状态的人,如果其身份为神灵、鬼、他人或已死去的人,声称自己是某神或已死去的某人,则称为附体状态。出神和附体都是不随意的,自己所不愿意发生的病理过程。(5)分离性运动障碍:肢体瘫痪、肢体震颤、抽动和肌肉痉挛、不能起立、不能步行、失音症等。(6)分离性抽动:也称为假性癫痫发作,是一种类似于癫痫发作的状态,没有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和相应的电生理改变,常于情绪激动或受暗示时突然发生。(7)分离性感觉障碍:表现为躯体感觉麻木、丧失、过敏或异常,或特殊感觉障碍。患者皮肤麻木的区域接近患者关于躯体疾病的概念,与神经解剖不同,也与客观检查不符。如感觉缺失、感觉异常、感觉过敏、视觉障碍(失明、视野缩小、单眼忽视、管窥等)、听觉障碍(突然听力丧失)等。

3.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是指各种刺激作用于个体,使其生理或心理的内稳态受到干扰,个体努力维持内稳态的动态过程,是应激源到应激反应多种中介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应激相关障碍,是指由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社会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的一组功能性精神障碍。

应激不一定会导致和引起应激障碍,当应激反应超过一定强度和/或持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并对个体社会功能和人际交往产生影响时,就会引起应激相关障碍。(1)应激相关障碍的特点:

①心理社会因素是直接原因;②临床症状与精神刺激因素密切相关;③病因消除或环境改变后,大多数患者的精神症状会相继消失;④预后良好,无人格方面的缺陷。(2)应激相关障碍的分类:

①急性应激障碍,也称为急性应激反应,是指在急性、严重的精神刺激直接作用下,立即(通常为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表现为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麻木。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可以在几天至一周内完全恢复,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急性应激障碍的出现,以及其严重程度,不仅与应激事件有关,而且与个体的人格特点,对应激源的认知和态度、应对方式,以及当时躯体健康状态等都密切相关。

②创伤后应激障碍,也称为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创伤性事件,包括战争、严重事故、地震、被强暴、被绑架、亲人患重疾或离世等。几乎所有经历这类事件的人都会感到巨大的痛苦,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和强烈的无助感。此类情况在癌症患者的家属中并不乏见。

③适应障碍,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短期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典型的生活事件,有丧居、离婚、失业、迁居、转学、患重病、经济危机、退休等,发病往往与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个体心理素质、心理应对方式等有关。癌症是一个重大的负性事件和应激事件,患者不得不面对癌症给自己和家庭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研究显示,16%~42%的癌症患者会出现适应障碍,适应障碍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往往伴随焦虑和抑郁症状。

适应障碍多发生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后的1~3个月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抑郁心境、焦虑、烦恼,感到不能应对当前的生活或无从计划未来,应激相关的躯体功能障碍(失眠、头痛、腹部不适、胸闷、心慌),社会功能或工作受到影响。

4.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指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以生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包括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癌症患者的心理因素相关性障碍也是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失眠、厌食、吞咽困难、不明原因自行缓解的疼痛(固定部位或痛无定处)、出汗等,通常无法用疾病相关的病理因素解释,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症状。(1)进食障碍:指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与特定的文化压力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导致的进食行为异常,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

①神经性厌食,指有意节制饮食,导致体重低于正常标准的一种进食障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其核心症状是对“肥胖”的恐惧和对形体的过分关注,拒绝保持与年龄、身高相称的最低正常体重,甚至已经骨瘦如柴,仍认为自己肥胖,即使体重很低,仍强烈地害怕体重增加或发胖,因此拒绝进食,拒绝治疗。此类患者对食物常有严格的挑选。为避免“变胖”,患者常采用过度运动、诱吐、泻药等许多方法避免体重增加,有的患者伴有暴食现象。患者常伴有抑郁情绪,女性出现闭经。当患者体重下降并明显低于正常标准时,导致各种生理功能的紊乱,如营养不良,甚至死亡。

②神经性贪食,指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以及多食或暴食行为,进食后又担心发胖而采取各种方法以减轻体重,使得体重变化并不明显的一种疾病。多为女性,年龄在18~20岁。此病可以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两者可能具有相似的病理心理机制以及性别、年龄分布。

③神经性呕吐,又称为心因性呕吐,指进食后出现自发的或故意诱发的反复呕吐。呕吐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如心情不愉快、心理紧张、内心冲突等,无器质性病变,无害怕发胖或想减轻体重的想法,呕吐后可再进食或边吐边吃。患者常为表演型人格,以自我为中心,好表现,易受暗示等,常在遭遇不良刺激后发生。有的癌症患者出于对化疗的恐惧,常在化疗开始前几日即出现厌食、恶心,化疗药还未注射即出现呕吐,甚至自己未化疗,同病房患者化疗也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些也是神经性呕吐的表现。(2)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分为4类。

①失眠,为睡眠的启动与维持困难。原因常有急性应激失眠,药物所致的失眠,心理性失眠(常由于过分关注自己的入睡困难,以致思虑过度),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如躁狂症的兴奋性失眠,抑郁症导致的失眠)。

②嗜睡症,又称为原发性过度睡眠,指白天睡眠过多。病因不明,常与心理因素有关。

③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指睡眠与觉醒的节律与常规不符而引起的睡眠紊乱。如昼睡夜醒、睡眠没有规律、持续几天不睡觉等,多伴有忧虑或恐惧情绪,并引起精神获得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④睡眠中的异常活动,如睡行症,也称为梦游症;夜惊,常见于儿童,反复出现从睡梦中突然醒来并惊叫的症状;梦魇,睡眠中突然被恶梦惊醒,引起恐惧不安,心有余悸的睡眠行为障碍。(3)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在性活动过程中的某些阶段发生生理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的表现是持续存在或反复存在,并因此不能进行自己所希望的性生活,对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造成影响,给患者带来明显痛苦。对于偶尔一过性的性功能问题,则不能诊断为性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通常由患者的个性特点、生活经历、应激事件、心理社会因素等相互作用所致。常见的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包括性欲减退、阳痿、阴冷、性高潮障碍、早泻、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三)心身疾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很多种疾病都能找到致病的心理因素。这里所说的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冲突、紧张、不良习惯和人格特征等。这些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病毒、细菌、遗传一样也能引起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的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

所谓心身疾病,就是指那些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心理、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由于这些疾病表现具有生理上的障碍,因此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心身疾病是一种生理上的躯体疾病,但又与一般的生理性疾病不同,而且也不同于神经症。

目前,被归入心身疾病范畴的疾病包括以下内容。

循环系统: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律紊乱等。

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血管过敏性鼻炎等。

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过敏性结肠炎、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等。

内分泌系统:肥胖症、糖尿病、心因性多饮、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泌尿生殖系统:神经性多尿症、阳痿、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等。

肌肉骨骼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痉挛性斜颈等。

神经系统:偏头痛、痛觉过敏、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

皮肤系统: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斑秃、过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等。(四)躯体疾病过程中伴随的心理障碍

人是一个整体,身心是互通和相连的。当身体出现问题时,心理也会同时有反应。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当躯体疾病波及脑,引起脑的功能改变时,就会表现出一些精神(或心理)症状。比如高热惊厥,患者会出现谵妄、幻觉、不自主的言语和行动等一些精神症状。另一种情况,疾病没有引起脑的改变,患者会因为对躯体疾病的认知而引起心理障碍。比如当被诊断为癌症时,80%的患者心理都是不平静的,会陷入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状态中,需要慢慢地走出来。大量的研究发现:癌症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生率很高,约为40%,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而且癌症患者伴发焦虑的比例也更高,甚至达到50%;有的患者会因为癌症的诊断唤起以前经历中的创伤情结,发作创伤后应激障碍。二、七情致病

我国古代医学中很早就提出了情志致病的观点,并总结出常见的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也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会伴随着这七种情绪。比如,工作中升职,发了很多奖金等,我们就会心情愉悦,心花怒放;遭遇不公平对待,会比较生气,但是经过自己的反思,觉得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过一段时间情绪就渐渐平息了;遇到困难会忧愁,反复思考该如何应对更合适,甚至会导致难以入睡;亲人、朋友的离世,会让我们情绪悲伤,难以接受,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消退,比如过了3个月的居丧期,悲伤的情绪基本会好转;遭遇危险的情境或事先没有预料的事件,会让我们恐惧、惊慌。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因为情绪与生活体验认识相伴而生。研究还发现,对于特定的情境和事件,情绪处于适度的状态下,对于事件或任务的完成反而是有利的。比如参加考试,考生保持适度的紧张程度,有助于临场发挥考出理想成绩,而过度放松,体会不到丝毫紧张感,反而不利于考好。同样,到医院就医,做检查和治疗,特别是做手术,患者保持适度的紧张(过度紧张对手术不利),可以提高对手术和治疗的依从性,对手术是有利的。但是长期过度的或突发的剧烈的精神刺激,如果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机体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进而得病。

七情成为致病因素的条件多由于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个体的调节和耐受功能失调。突然强烈持久的精神刺激,如暴怒、狂喜、大惊、卒恐、悲哭、过思、忧郁等会引起情绪急剧波动,这种外来刺激常常会超过人体承受的生理范围,若机体未能及时自我调节,就会造成机体气机紊乱,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导致疾病发生。而且,不同的刺激,产生不同的情志活动;同一刺激,对不同的人,也能产生不同的情志活动。比如,同样生活在贾府里的小姐,薛宝钗乐观、豁达、积极、开朗,林黛玉却整日忧郁烦闷,哭哭啼啼,长时间这样的情绪状态,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林黛玉后来患了肺痨,中医认为“忧伤肺”。

其实,不单是负性情绪,如生气、恐惧、忧愁能够导致疾病,强烈的正向情绪也能使人出问题。比如,传说中程咬金就是过度高兴(狂喜)而笑死的,中医言“过喜伤心”。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因为多年参加科考,屡屡失败,只好依赖老丈人胡屠户糊口。当真的中举捷报传来之时,范进因为狂喜而导致癫证发生。胡屠户见状,狠狠地给了范进一顿耳光,没想到范进受到这种强烈惊吓后反而纠正了癫证,恢复了正常神志。

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内脏有着密切关系。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外界的各种精神刺激作用于人体,只有在五脏精气充足、功能协调的状态下,才能做出相应适度的情感反应。而且五脏各有对应的情志——心“在志为喜”,肺“在志为忧”,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所以情志过度会损伤五脏,也就是人们日常说的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虑伤脾、惊恐伤肾。这也可以解释范进中举故事中的原由,范进因为中举而狂喜,过喜伤心,导致心神错乱。由于五行生克关系,“恐胜喜”与“水能制火”是一致的,故突然的一巴掌造成的惊恐,制约了“过喜”造成的精神错乱,使其神志恢复了正常,这是一则以情志制约情志疗疾的生动案例。林黛玉长期处于悲伤忧郁状态,对肺不利,最终患上了肺痨是悲忧伤肺的结果。日常人们遇到忧思过虑,如考试前、失恋后会没有胃口,不想进食,这就是思虑伤脾之体现。

脏腑的生理活动必须以气血作为物质基础,而精神情志活动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反映,故人的情志活动与气血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脏腑气血失调,则会影响情志活动,而出现异常的情感变化。反之,情志异常亦可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总之,情志活动与内脏、气血密切相关。

在癌症的发病因素中,情志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素问·举痛论》中提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说的是各种疾病的发生都与气的运行失调有关,中医将气的运行称为“气机”。气机逆乱,就会产生各类疾病。元代名医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提出“忧愁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积滞,遂成隐核……又名乳岩。”乳岩即现在医学所说的乳腺癌。古人发现乳腺癌与人的性格和情绪有密切关系,明代陈石功在《外科正宗》中说:“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达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痰核”,痰核是指产生于身体局部的结节状物质,如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瘤在局部形成的病灶,还有脂肪瘤或脂肪肉瘤等。痰核的形成是由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而脾是具有化痰功效的,脾虚不能化痰,即可能形成痰核。“失荣者,或因六欲不遂,损伤中气,欲火相凝,遂痰失道,停结而成”。是说人的欲望不能随心意,容易损伤中焦之气,导致痰浊停滞于身体而形成局部的包块。明代的邵达在《顶部明医指掌》中说:“(噎膈)多起于忧郁,忧郁则气结于胸,臆而生痰,久则痰结成块,胶于上焦……而病已成矣。”噎膈是指现在的食道癌,不良情绪导致气的郁结,生痰不化,则可能形成食道癌。这些文献记载说明,古人早就认为七情不舒可以导致肿瘤的发生。

中医特别强调“情志和畅”的重要性,认为七情六欲,顺则和畅,逆则坑害。在任何情况下都讲究心态平和。人处于愤怒、烦恼、恐慌和焦虑不安,或心里沮丧时容易发生癌症,而心情豁达、舒畅者患癌的危险性较低。有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研究后发现:癌症患者中76%曾经受过精神刺激。从而进一步分析后认为,工作和学习上的长期紧张,工作和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不协调,生活中重大不幸,是心理致癌的三个重要因素。所以防止癌症发生,要有良好健康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三、性格与疾病(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人的一贯的和稳定的心理特性、思维和行为方式。比如,日常我们用“傲慢”与“谦逊”,“勇敢”与“怯懦”等来描述人的性格。

与性格既相接近又容易混淆的一个词是“人格”。在严格的心理学定义上,性格与人格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心理学家阿尔伯特(G.Allport)曾列举出50种人格的不同定义。著名人格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J.Eysenck)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是个体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和。”从字面上来看,性格的定义和人格几乎同义。但在严格的心理学研究中,人格是更大的一个概念,人格由性格、气质和能力三部分组成。性格是人格的一个重要部分,性格是人格中涉及社会评价的那部分内容,更多地受环境的影响,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内涵。人格包含的另一部分内容是气质。气质是指,由生理尤其是神经结构和机能决定心理活动的动力属性。比如,我们常说一个人“文静”或“冲动”,“敏感”或“迟钝”,“急性子”或“有耐心”等,更多的是偏向一个人的气质。气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是人格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内因。

目前流行的关于性格的一段话,“思想决定语言,语言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据说这段话是撒切尔夫人说的。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性格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说明了性格的重要性。(二)性格与健康

性格对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起很关键的作用。常见的性格分型和易患疾病如下。

冲动型:易患胃溃疡。芬兰职业保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4000人的调查发现,冲动型性格的人得胃溃疡的风险比其他人高2.4倍。

攻击型:英国苏格兰一项研究及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攻击型人群更容易发生慢性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增加心脏病风险。另外,患周期性抑郁症的风险也很大。

焦虑型:患高血压的风险高。有研究显示,焦虑紊乱症会使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3倍。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这可能与焦虑状态下应激激素的分泌有关。另外,患恐高症等恐惧性焦虑障碍的女性,得心脏病、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的风险更大。

害羞型:易患病毒感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发现,羞于社交的人更容易发生病毒感染。

乐观型:加州大学研究发现,与常人相比,乐观的人平均寿命长7.5岁。乐天派心理压力小,较少发生器质性病变和慢性疼痛。

忧伤型:这种性格的人容易发生情感问题,他们抑制自己的情感,因而容易得癌症和心脏病。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忧伤型性格的人因冠心病死亡的概率较高。

尽责型:这种人善于规避风险,更能保持健康行为,因而更长寿。英国诺丁汉大学研究发现,这种人能保持健康的血压和血脂。

神经质型:加州大学研究发现,这种人易得哮喘、头痛、胃溃疡和心脏病。

外向型:意大利米兰大学研究发现,这种人与乐天派很相似,心脏病发病率较常人低15%,不容易发生感染,病后康复更快。但是日本山形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这种人比神经质型的人更容易发生肥胖。

悲观型:这种性格向来被认为最不利健康。与乐观型相比,悲观型的早亡风险高19%。

兴高采烈型: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兴高采烈的欢乐型性格的人更容易短命。一种理论解释是,这种人低估生活风险,突发事件一旦出现,他们可能会手足无措。(三)性格与疾病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独特性,这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之所在,同时又有其他人的一些普遍性或共性。比如同一个家庭里的人在处理问题、人际交往方面会有一些类似的东西。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人格理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人们逐渐发现,患同一类疾病的人在人格(性格)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患冠心病的人通常性情急躁、冲动、好竞争,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甚至像工作狂;而患癌症的人,通常情感不愿意外露,凡事替别人考虑,很少照顾自己的感受,息事宁人,善于忍耐,事后自己心理又难以放下,经常处于矛盾和纠结中。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与健康方面的研究,对性格与疾病关系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1.A型性格

A型性格提出于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医学博士心脏病专家迈耶·弗雷德曼(Friedman.M)在诊所里发现,来就诊的冠心病患者所坐的椅子后腿下的地面上,有一深一浅两个凹陷。经过仔细观察,弗雷德曼发现,原来是患者来诊所候诊时,抱怨候诊的时间太长,往往把椅子两条前腿翘起来,以椅子后腿做为支撑,并把自己的双腿交叉起来,不断地摇动或转动着椅子,直到护士叫到他的名字为止。就这样年复一年,许多冠心病患者都如此这般摇晃,把地面磨成了凹陷。

弗雷德曼和他的合作伙伴罗森曼(Roseman.R.H.)在观察研究了大量的冠心病患者的这类行为之后,在1987年用了四个单词来概括其特性:易恼火(Aggravation)、激动(Irritation)、发怒(Anger)和急躁(Impatience)——AIAI。这四个单词中有两个A字母,于是他们第一次提出“A型性格”这一概念。同时,他们还合著了《A类行为和你的心脏》。A型性格开始为世人所认识和关注。

A型性格,即俗话说的“急脾气”,也被称为A型行为,它与血型无关。主要表现为过分的抱负、快节奏、高效率、好争辩、好冲动、固执、急躁、匆匆忙忙、大声说话、富有敌意、竞争意识特强。弗雷德曼认为A型性格核心成分为时间紧迫感、过分竞争性和敌意。

A型性格具有一些典型的外化特征:经常以数量多少来衡量自己与别人的成绩;听到别人发表不正确的见解,总想立即就去纠正他;在很短的时间里想做许多事,有同时做几件事的习惯;说话时喜欢舔嘴唇、点头、握拳、用手敲打桌子、吸气等;看到别人干自己认为能干得更快更好的工作时,会变得很焦急;很自信,总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把事办好,往往凡事都要亲自去做;尽管时间很充足,吃饭也快;较少报告疲劳,较少有躯体症状等。(1)A型性格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A型性格之人在长期的心理、社会应激状态下,他们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处于高唤醒状态,心血管系统呈高反应性,交感—肾上腺系统紧张性增高,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持久分泌增高,从而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和心脏负荷增加等血流动力的改变,因而导致了心血管系统疾病。精神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物质一方面可以使血压升高,同时,促进脂肪加速分解,使血管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结果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弗里德曼和罗森曼等人经过长达20年的观察研究,发现A型性格的人患冠心病是B型性格的1.7~4.5倍。后来,许多医学研究也统计表明,85%的心血管疾病与A型性格有关。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教授阎丽静历经15年,对3300多人进行了健康状况与个性心理跟踪研究报告。她对A型性格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的“敌意”是A型性格中的致病成分,并指出这一成分可以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国内学者杨天云的研究发现,A型性格患者的性格暴躁,在生活中焦急、烦躁等情况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指数,长此以往会对患者的心脏造成很大的压力,形成冠心病的概率较高,在生活当中A型性格的患者需要注意自身的情绪情况,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概率。

A型性格患者的性格较为急躁,容易发怒,造成身体血液加速,对心脏的压力较大,在临床过程中研究A型性格与冠心病的关系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的调节自身情况,减小冠心病的发生概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实效意义。(2)A型性格与其他疾病的关系:A型行为有“过分的抱负、好争辩、好冲动、固执、焦虑、情绪急躁、易激动、富有敌意”等特征,对健康不利,称为“AIAI反应”,即致病因子,这些都容易致使A型性格群体陷入一个危险健康的状况。A型性格中的致病因子与众多疾病相关联:A型性格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B型性格者高2~4倍;发生中风和心源性猝死的机会比B型性格高出2倍;比B型性格更容易患银屑病;乙肝病毒携带者,A型性格的乙肝发病率明显高于B型性格;A型性格是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的发病因素;同时与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等病症的发生发展也有密切关系。

A型性格(行为)是一种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这种个人行为的心理表征生理反应等各个方面,都直接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2.B型性格

B型性格的人性情随和,不喜欢与人争斗,生活方式悠闲自在,不争名利,对成败看得较淡,也不太在意成就的大小,对生活和工作容易满足,工作和生活从容不迫,有条不紊,时间观念不是特别强。

B型性格的人不容易发脾气,做事慢条斯理,遇事从不着急,没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表现出胸有成竹,不受外界干扰,成功时不过分高兴,失败时也不过分悲伤。B型性格的人不容易引起精神紧张。B型性格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度只是A型性格人的1/4。

典型的例子是鲁迅笔下的阿Q。

研究发现,与A型性格和C型性格相比,B型性格的人不容易患病,身体更加健康,尤其不易患慢性疾病。

3.C型性格“C”型性格被普遍认为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下面来重点谈谈“C”型性格。(1)什么是C型性格:伦敦大学的学者将人的个性分为若干组,对两千多人进行了20年的性格分析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依赖性大、忧虑时易产生绝望感和无助感性格类型的人,易患癌症。之后,更多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因此,医学上将这种性格类型定义为“C”型性格,也称为“癌症性格”或“肿瘤性格”。(2)C型性格的特点: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人们总结出来癌症性格的具体表现为性格内向,表面上逆来顺受,毫无怨言,内心却怨气冲天,痛苦挣扎,有精神创伤史(如童年的不幸遭遇,被家暴、性侵害、被遗弃等);情绪抑郁,好生闷气,不爱宣泄,生活中一件极小的事情可以焦虑不安,心情总是处于紧张状态;表面上处处牺牲自己为别人打算,内心又不情愿;遇到困难,开始时不尽力去克服,拖到最后又要做困兽之斗;害怕竞争、逃避现实,企图以姑息的方法来达到虚假的心理平衡等等。

下面是一位前来做心理咨询的C型性格的癌症患者。

一位50岁开外的妇女,神情低落,寡言少语,朋友带她来咨询。她单侧肾脏上长了恶性肿瘤,已经做了切除手术,手术顺利,医生说已经完整切除了肿瘤。可是手术后她什么都不想做,不愿意与人交流,整天闷在家里。朋友说她平日人缘好,很积极,别人的什么忙都愿意帮,在朋友眼里她对朋友对工作什么都好,而且她对孩子更是好,把100多平方米的房子让给儿子儿媳住,自己和老伴住到了2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现在她的性格变化大家都无法理解。

咨询师的分析:

肿瘤的形成与情绪压抑有关,这位患者是典型的C型人格:老好人,奉献约束自己,帮助别人。心中有委屈,却不倾诉,情绪长期压抑失衡。住到小房子里,觉得很不习惯,心里很不舒服,却又无法表达,用她的话讲就是整天憋得慌,搬出来不到半年就长了肿瘤。她有个几十年的好朋友在北京,看病时就借住朋友家,她怕给对方添麻烦,自己带足了生活用品。她平日生活谨小慎微,却忽略了关心自己。咨询中她提到了“不公平”,表示有时候在奉献时其实心里并不舒服,但是为了保持一个好的形象,还是去做了。久而久之就习惯麻木了,理智上就向着那个“觉得应该”的方向去做。结果谁来关心那个“觉得不公平、委屈的、被忽略的”自己呢?长期没有人关心关爱的话,逐渐就沮丧、放弃、抑郁了。再加上理智觉得自己为别人付出这么多,却得了肿瘤,更加激起了内心的不公平和委屈,但是又没地方去表达,就陷入了抑郁状态。

对这样的人来说,首要目标是学会释放情绪,不要压抑自己的不舒服,要学会与周围的人分享倾诉,情绪就不至于积累那么多。其恶性肿瘤的形成,与自己长期的不良情绪积压有关。另外,需要改变过于奉献却心中不满的性格,这个改变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学会体会关爱自我的感受;顺应情绪,去做自己内心喜欢做的事情。(3)C型性格的测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莱森教授编写的C型性格问卷,可以帮助你识别自己是否属于C型性格。

①你感到有很强的愤怒时,能否把它表达出来?

②你是不是不管出了什么事都尽可能把事情做好,连怨言也没有?

③你是不是认为自己是个可爱的,很好的人?

④你是不是在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价值?是不是常常感到孤单,被别人排斥和孤立?

⑤你是不是正在全力做你想做的事?你满意你的社交关系吗?你对于常常能发挥你的潜力相当乐观吗?

⑥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你只能再活6个月,你会不会把正在做的事情继续下去?

⑦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的病已经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你会不会有某种解脱感?

理想的答案是:①是;②否;③是;④否;⑤是;⑥是;⑦否。如果你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中,有两个以上与上述答案相反,就说明你具有C型性格的特征。(4)C型性格的人一定会患癌症吗?发现自己具有C型性格的特点,就一定会患癌症吗?这个问题是很多人都十分关注的。甚至有的人对照了“癌症性格”标准,认为自己符合其中的几条,就整天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癌症,“性格”变成了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答案是否定的。癌症性格与患癌的关系,要辩证相对的眼光来看,而且要懂得概率论,医学上很多病因的研究结果都是用概率来表示的,一旦绝对化,就会沦为非科学。

比如大家熟悉的“吸烟”是患癌的危险因素,即吸烟会增加患癌的概率,但很显然,吸烟不是一定会患癌,而不吸烟也不是一定不会患癌。原因是导致癌症发生不是单一的因素,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肺癌,除了吸烟,大环境污染也是重要的方面,还有家庭的小环境污染,如被动吸烟、厨房的油烟等,这些是外因,而外因只是一个方面,外因是在内因的前提下起作用的,内因即机体本身的因素,或者说是机体易患癌的特性,有人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如爱生闷气,爱压抑自己的情绪不表达,熬夜,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等,均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力),其免疫力很低,在同样的致癌因素作用下,患某种癌症的概率会比别人高。还有的人先天基因存在一些缺陷,基因决定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患癌。这不是宿命论,不是说这样的人就会得癌,每个人的基因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所谓基因有缺陷只是决定了一种患癌倾向,完全可以通过注意日常生活细节而将癌症的概率降到最低。

所以C型性格的人得不得癌症也是辩证相对的,是概率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某些性格的人更容易患癌,显然不是所有这种性格的人一定会患癌。不管是癌症还是其他疾病,外界的致病因素只是一方面,机体内在的免疫力也非常重要。所以,像熬夜、久坐不运动、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不只是有更高的患癌概率,也同样有更高的患其他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C型性格最终也是通过削弱机体免疫力而致病的。因为在癌症的发病中,心理因素起着“活化剂”的作用。因为致癌因素在人体中时刻存在着,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人体免疫功能的控制,使其不能发生作用。而生活事件这个外因,可以通过个性特征的内因,使人产生孤寂、愤怒、悲哀、绝望等负性情绪。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负性情绪状态下,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器官功能活动失调,并使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免疫监视功能减弱,从而影响免疫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监视作用,使癌细胞得以突然地发生和繁殖。比如,当人处于愤怒状态时,人体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分泌,并与白细胞结合,使白细胞杀灭病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等异物的能力大大减弱,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潜在的癌细胞就有机会进一步发生变化。

因此,即使发现自己属于C型性格,也不用惊慌,关键是要认识自己的不良性格和努力改变自己的性格模式和生活方式,学会正确地对待生活事件及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增强抵御癌症侵袭的能力。而且心理方面的调整,其意义远远不仅仅在于防癌,还可以调节人际关系,缓解矛盾,促进和提高幸福感。当然有时候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完全克服和改变,此时,要寻求帮助,可以向家人、朋友求助,更要向专业的心理医生求助,在专业人员的引导和帮助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效率更高。

4.D型性格(1)D型人格及其特点:D型人格是荷兰学者Denollet在多年的心血管疾病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发现的一种人格特征,包含负性情感和社交抑制两个维度,是人群中一种常见的人格特质,因此也被称为“忧伤人格”。D型人格的人患抑郁症概率高于其他人格特征的人。

D型人格的人在日常行为方面具有更多的压抑、悲观、伤感等负面因素,心理压力较大,情绪易波动。D型性格的人倾向于担心,基本上不大可能体验积极的情绪,对生活悲观、紧张和不愉快,容易恼怒,而更多地向他人倾诉其负性情感;由于担心遭到拒绝和不赞同,总体上与其他人很少有个人联系,与陌生人在一起时常常感到不舒服。(2)D型人格的测量: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D型人格呢?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总结出来的心理测量量表作为工具,可以测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