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教育文存.赵廷为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21:51:14

点击下载

作者:杜成宪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夏教育文存.赵廷为卷

大夏教育文存.赵廷为卷试读:

前言

1951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建校时,也成立了教育系,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之源。当时教育系的教师来自大夏大学、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高校教育系科,汇聚了一批享誉全国的著名学者,堪为当时中国教育理论界代表。如:国民政府在20世纪40年代曾实施部聘教授制度,先后评聘两批,各二三十人,集中了当时中国学术界各个学科的顶尖学者。两批部聘教授里均只有一位教育学教授,分别是孟宪承、常道直,后来都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孟宪承还为华东师范大学建校校长;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出于“抗战建国”、保证中学师资培养的考虑,建立了六所师范学院,其中五所附设于大学,一所独立设置,独立设置的即为建于湖南蓝田的国立师范学院,院长为廖世承,后来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上海师范学院(后为上海师范大学)院长;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奠定中国社会事业研究的基础的言心哲,曾为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后转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从事翻译工作;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后教育系第一任系主任曹孚,后为支持中央政府成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奉调入京;主持撰写新中国第一本《教育学》、后出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的刘佛年……就是他们,共同奠定了中国现、当代教育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奠定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60多年的发展基础。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批著名学者当年藉以成名并影响中国现、当代教育学科发展的代表性成果大多未能流传于世,他们中的很多人及其著作甚至湮没不闻,以至今天的人们对中国教育学科的由来与发展中的诸多重要环节所知不详,尤其是对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对于中国现、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性知之甚少,而这些成果中的相当部分实际上又可以看成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国化探索的代表作。因此,重新研究、整理、出版这些学术成果,对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学术传承、对于中国的教育学术传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建校之初,在教育系教师名册上的教授共有27位,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当时身任复旦大学副教务长的曹孚被任命为教育系系主任,但由于工作原因晚一年到职,实际上教育系就有教授28位。除个人信息未详的二位外,建系教授简况见下表。(本表参考了陈桂生《华东师范大学初期教育学习纪事(1951—1965)》一文)

可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初建、教育学科初创时的教授们,出生于19世纪90年代的15人,20世纪00年代的8人,10年代的3人;60岁以上1人,50—59岁16人,40—49岁7人,40岁以下2人,平均年龄50.73岁,应属春秋旺盛之年。他们绝大部分都有留学国外的经历,有不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其中博士8人,硕士11人,学士4人,大学肄业1人,高中2人。他们大体上属于两代学者,即出生在19世纪90年代、成名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代(五六十岁),出生在20世纪、于二三十年代完成学业的一代(三四十岁)。对于前一代学者而言,他们大多早已享有声誉且尚未老去;对于后一代学者而言,他们也已崭露头角且年富力强。相比较而言,前一代学者的力量又更为强大。任何一个高等院校教育系,如能拥有这样一支学术队伍都会令人感到自豪!

令后人感到敬佩的还在于这些前辈教授们所取得的业绩。试举其代表论之,以观全豹。

1923年,将及而立之年的孟宪承撰文与人讨论教育哲学的取向与方法问题,提出:教育哲学研究是拿现成的哲学体系加于教育,而将教育的事实纳入哲学范畴?还是依据哲学的观点去分析教育过程,批评现实教育进而指出其应有价值?他认为后者才是可取的。理由是:教育哲学是一种应用哲学,应用对象是教育;教育哲学研究导源于实际教育需要,是对现实教育的反思与批评,而其结论也需要经过社会生活的检验。这样就倡导了以实际教育问题为出发点的教育哲学,为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的转型,即从以学科为出发点转向以问题为出发点,转向更为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儿童,从哲学层面作出了说明。之后,不刻意追求体系化知识,而以问题研究为主、从儿童发展出发思考教育问题成为一时潮流。1933年,孟宪承出版《教育概论》,就破除了从解释教育和教育概念出发的教育学理论体系,而代之以从“儿童的发展”和“社会的适应”为起点的教育学叙述体系。在中国,以儿童发展为教育学理论的起点,其首倡者很可能就是孟宪承。1934年,教育部颁布《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其中的《教育概论》纲目与孟宪承著《教育概论》目录几乎相同。而孟著自1933年出版至1946年的13年里共印行50版,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教育学教科书之一。可以看出孟宪承教育学思想对中国教育学理论转型、教育学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的深刻影响。

1921年,创始于美国、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道尔顿制传入中国,因其注重个别需要、自主学习、调和教学矛盾、协调个体与群体等特点,而受到中国教育理论界和中小学界的欢迎,一时间,诸多中小学校纷纷试行道尔顿制,声势浩大。东南大学附中的道尔顿制实验是其中的典范。当时主持东南大学附中实验的正是廖世承。东南大学附中的道尔顿制实验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严格按照教育科学实验研究方法与程序要求进行,从实验的提出、实验的设计、实验的实施、实验结果分析各个环节都做得十分规范,保证了实验的信度和效度,在当时独树一帜。尤其是实验设计者是将实验设计为一个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比较的对比实验,以期验证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长短优劣。在实验基础上,廖世承撰写了《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报告依据实验年级各科实验统计数据、实验班与比较班及学生、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实施道尔顿制的优点与缺点,得出了十分明确的结论:道尔顿制的特色“在自由与合作”,但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很难实行;“班级教学虽然有缺点,但也有它的特色”。廖世承和东南大学附中的实验及报告,不仅澄清了人们对道尔顿制传统教学制度的认识,还倡导了以科学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风气,树立了科学运用教育研究方法的楷模,尤其是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了如何对待和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经验,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此外,廖世承参与创办南京高师心理实验室首开心理测验,所著《教育心理学》和《中学教育》,在中国都具有开创性。

1952年曹孚离开复旦大学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是教育系第一任系主任。1951年,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撰成的《杜威批判引论》出版。书中,曹孚将杜威教育思想归纳为“生长论”、“进步论”、“无定论”、“智慧论”、“知识论”和“经验论”,逐一进行分析批判。这一分析框架并非人云亦云之说,而是显示出他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到把握,超越了众多杜威教育思想研究者。他当时就指出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缺陷,即片面强调活动中心与学生中心,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杜威教育思想有深入研究的孟宪承曾称道:“曹孚是真正懂得杜威的!”后来,刘佛年在为《曹孚教育论稿》一书所做的序中也评价说:“这是我国学者对杜威思想的第一次最系统、最详尽的批判。”曹孚长于理论,每每有独到之论。50年代的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界,先是亦步亦趋地照搬苏联教育学,又对包括教育学在内的社会学科大加挞伐,少有人真正思考教育学的中国化和构建中国的教育学问题。曹孚在其一系列论文中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包括哲学、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工作经验、中国教育遗产和心理学五方面;针对当时否定教育继承性的观点,他提出继承性适用于教育,因为教育既是上层建筑,也是永恒范畴;对教育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他批评以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为标准,从哲学、政治立场出发的评价原则,主张将哲学思想、政治立场和教育主张区别而论,主要依据教育思想来评价教育人物;他认为,即使是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也不是一无是处,不能“一棍子打死”,也有可以吸取和改造的。在当时环境下,曹孚之言可谓震聋发聩。

1979年,刘佛年主编的《教育学》(讨论稿)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新时期”全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学教材。之前,从1962年至1964年曾四度内部印刷使用,四度修改。“文革”中还被作为“大毒草”受到严厉批判。1961年初,刘佛年正式接受中宣部编写文科教材教育学的任务。当年即撰写出讲授提纲,翌年完成讨论稿。虽然这本教育学教材在结构上留下明显的凯洛夫《教育学》痕迹,但也处处体现出作者对建设中国教育学的思考。教材编写体现了对六方面关系的思考和兼顾,即政策与理论、共同规律与特殊规律、阶级观点与历史观点、历史与理论、正面论述与批判、共性与特性。事实上这也可以作为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论原则。在教材编写之初,第二部分原拟按德育、智育、体育分章,但牵涉到与学校教学工作的关系,出现重复。经斟酌,决定按学校工作逻辑列章,即分为教学、思想教育、生产劳动、体育卫生等章,由此形成了从探索教育的一般规律到研究学校具体工作的理论逻辑,不失为独特的理论建构。1979年教材出版至1981年的两年间,印数近50万册,就在教材使用势头正好之时,是编者主动商请出版社停止继续印行。但这本教育学教材的历史地位却并未因其辍印而受到影响,因为它起到了重建“新时期”中国的教育学理论和教材体系的启蒙教材作用。

不只是以上几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创系教授在各自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都有开风气之先的贡献。如,常道直对比较教育学科的探索与开拓,萧承慎对教学法和教师历史及理论的独到研究,赵廷为、沈百英对小学各科教学法的深入探讨,沈灌群对中国教育史叙述体系的重新建构,赵祥麟对当代西方教育思想的开创性研究,等等,对各自所在的学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被载入学科发展的史册。还有像欧元怀,苦心经营大夏大学二十多年,造就出一所颇有社会影响的著名私立高等学府,为后来华东师范大学办学创造了重要的空间条件。所有前辈学者们的学术与事业,都值得我们铭记不忘。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此次编纂《大夏教育文存》视为一次重新整理和承继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优良学术传统的重要契机。

我们的宗旨是:保存学粹,延续学脉,光大学术。即,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精华加以保存,使这些学术成果中所体现的学术传统得以延续,并为更多年轻一代的学生和学者能有机会观览、了解和研究前辈学者的学术、思想和人生,激发起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实现我们的宗旨。

就我们的愿望而言,我们很希望能够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一代代前辈学者的代表作逐步予以整理、刊布,然而工程浩大,可行的方案是分批进行。分批的原则是:依据前辈学者学术成果的代表性、当时代的影响和对后世影响的实际情况。据此,先确定了第一辑入选的11位学者,他们是:孟宪承、廖世承、刘佛年、曹孚、萧承慎、欧元怀、常道直、沈灌群、赵祥麟、赵廷为、沈百英。《大夏教育文存》实际上是一部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后曾经在教育学科任教过和任职过的著名学者的代表作选集。所选入的著作以能够代表作者的学术造诣、能够代表著作撰写和出版(发表)时代的学术水平、能够为当下的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实践发展提供借鉴为原则。也有一些作品,我们希望能为中国的教育学术事业的历程留下前进的脚步。《大夏教育文存》入选者一人一卷。所收录的,可以是作者的一部书,也可以是若干部书合为一卷,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代表性论文的选集,还包括由作者担任主编的著述,但必须是学术论著。一般不选译著。每一卷的选文,先由此卷整理者提出方案,再经与文存总主编共同研究商定选文篇目。

每一卷所选入著述,在不改变原著面貌前提下,按照现代出版要求进行整理。整理的内容包括:字词和标点符号的校订,讹误的订正,专用名称(人名、地名、专门术语等)的校订,所引用文献资料的核实及注明出处,等等。

每一卷由整理者撰写出编校前言,内容包括:作者生平、学术贡献、对所选代表作的说明、对所作整理的说明。每一卷后附录作者主要著作目录。

编纂《大夏教育文存》的设想是由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的范国睿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作为中国教育学科的一家代表性学府,理应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整理清楚,告诉后来者,并使之世世代代传递下去。实现这一愿望的重要载体就是我们的前辈们的代表性著述,我们有责任将前辈的著述整理和保护下来。他报请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办公会议批准,将此项目立项为“华东师范大学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获得资助。还商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支持和资助,立项为出版社重点出版项目。可以说,范国睿教授是《大夏教育文存》的催生人。

承蒙范国睿教授和时任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汪海萍教授的信任,将《大夏教育文存》(第一辑)的编纂交由本人来承担,能与中国现、当代教育史上的这些响亮名字相伴随,自是莫大荣耀之事。要感谢这份信任!

为使整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我们恳请孙培青、陈桂生两位先生能够担任文存的顾问,得到他们的支持。两位先生与入选文存的多位前辈学者曾是师生,对他们的为人、为学、为师多有了解,确实给了我们很多十分有价值的指点,如第一辑入选名单的确定就是得到了他们的首肯。对两位先生我们要表示诚挚的感谢!

文存选编的团队是由教育学系的部分教师和博士、硕士生所组成。各卷选编、整理工作的承担者分别是:孟宪承卷,屈博;廖世承卷,张晓阳;刘佛年卷,孙丽丽;曹孚卷,穆树航;萧承慎卷,王耀祖;欧元怀卷,蒋纯焦、常国玲;常道直卷,杨来恩;沈灌群卷,宋爽、刘秀春;赵祥麟卷,李娟;赵廷为卷,王伦信、汪海清、龚文浩;沈百英卷,郭红。感谢他们在选编和整理工作中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研究生董洪担任项目秘书工作数年,一应大小事务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十分感谢!

尤其是要感谢入选文存的前辈学者的家属们!当我们需要了解前辈们的生平经历和事业成就,希望往访家属后人,我们从未受到推阻,得到的往往是意料之外的热心帮助。家属们不仅热情接待我们的访谈,还提供珍贵的手稿、书籍、照片,对我们完成整理工作至关重要。谢谢各位令人尊敬的家属!

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对文存出版的大力支持!也感谢资深责任编辑金勇老师的耐心而富有智慧的工作,保证了文存的质量。

感谢所有为我们的工作提供过帮助的人们!杜成宪2017年初夏编校前言

赵廷为(1900—2001),字轶尘,浙江嘉善人,以教书和编书为毕生职业,以小学教育与教学法为研究视域,为我国教学法研究的开拓,为华东师大教育学科的奠基,做出了值得记忆的贡献。

1900年6月18日,浙江嘉善的一户普通赵姓农家里,降生了一个男婴,起名“廷为”,或许是希冀其将来有所作为。赵廷为祖上是盐商,祖父是私塾教师,父母是忠厚淳朴的农民,家中还有兄长赵廷炳和姐姐赵轶男。这样文化氛围浓郁、温馨和睦的家庭,深深陶冶了赵廷为的性格。他少时在家乡嘉善一带求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预科,但出于经济原因,听从父亲建议,转入免费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系预科。虽然英语基础薄弱,但凭着坚持不懈地读英文报纸和勤加练笔,他的英语成绩在学期末即有很大提高,令最初批评他的老师都刮目相看。而在修习英文的过程中,赵廷为开始认识到英语并不适合自己,一是“英文只宜当作一种研究科学的工具”,不能单单据此对社会做出贡献,二是北高师没有学习英文的适宜环境,讲话的能力不能得到提升。此时恰逢杜威来华讲演,赵廷为深受影响,遂改学教育——一种他认为“适应的科学”。此两次选择,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使得其兄长能顺利出国留学,亦为其后来译介、传播国外的教育教学理论扫除了语言上的障碍,赢得了立足教育学界的资本。

1924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科毕业后,赵廷为多在中小学、大学任教,也曾先后两次短暂担任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主编《教育杂志》《四角号码新词典》及国语教科书等。时局动荡,个人绝难安定,赵廷为慨叹“世上无如吃饭难”,一生辗转浙江春晖中学、温州第十中学、杭州师范学校、国立安徽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大夏大学等多个工作单位,直至1951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任教育系教[1]授,才得以稳定。在商务印书馆编写教科书的经历,使得他对教材教法的研究逐步深入,而到大中小学任教,又为他赢得了组织实施教学实验的机会。人生的经历之于个人人生塑造,在此足可窥见一斑。

赵廷为可称为我国小学教育的探索者、教学法研究的开拓者,与同时期的俞子夷、吴研因、沈百英等人,共同促进了教学论教材及研究的创立与本土化。其著作以译介国外教育学、心理学及编写师范学校教科书为主,如《道尔顿制教育》《新课程标准与新教学法》《教育心理学》《新式测验编造法》《教育概论》《小学教材及教学法》《教材及教学法》《小学低年级算术教学法》等;论文散见于《教育杂志》《平民教育》《东方杂志》《中华教育界》等各大教育类刊物。[2]从写作时间上看,多集中于三四十年代,建国后鲜有发声。在错乱颠倒的年代,无言少语,未尝不是对教育理想及做人底线的一种坚守。2001年12月15日,赵廷为走完了饱经沧桑的一生,享年102岁。

思想源于生活。赵廷为在北高师求学的迷惘之际,正值杜威来华讲学,当时盛行的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他的教育观点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然而赵廷为深知不能简单地照搬国外的理论,必须保持自己的本土意识,从而创造适合中国本土的教育学与教育。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思考的积累让赵廷为不仅长于教学法的研究,对训育以及教师素养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也有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并甚为关注教育学科的独立性问题。

赵廷为曾于1932年在《东方杂志》上两次撰文集中探讨我国学校的训育问题,后又于1937年发表《关于训育的基本原理》,其对如何对待学生的过失行为以及训育实施方法的探讨,至今仍有借鉴意义。除了对学生的操守养成极为关注,赵廷为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很重视。他在《教育概论》中说:“一个小学教师,为欲求对于自己教学问题的解决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必须怀着继续生长的理想,时刻寻找进修的机会。”纵观其著作,论述教师基本素养和专业发展途径的视角也十分精当,其一生的教学生涯更是对其理论的注脚。

赵廷为认为教学是教师刺激和指导儿童学习的一种活动,学生行为方法的改变才是教学的核心,评价学习是否发生要看儿童已有行为是否发生改变。由此可见,赵廷为非常看重儿童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呈现的状态。对于课程,赵廷为认为其应分为教材和活动两部分,教材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帮助儿童进行活动所必需的工具,是帮助活动进行所需要的行为方法。在教学上,他主张学科和活动两种方式的内容和形式互补,既注重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又关注到活动课程综合性的应用知识。另外,赵廷为还强调了儿童、课程、教育目标和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对儿童的研究是教学法实施的前提,只有对儿童有深刻的认识才能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教材,并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如此,教学方法才能经济有效。

专注,才能更好地升华。赵廷为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虽然集中于小学教育和教学法,但他对教师与学生的关注、对教育的情结与信仰、对教育学科的探索与追求,无愧于他所处的时代,值得教育学人缅怀。

本卷所选《小学教材及教学法》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于1935年,全两册。上册通论(后于1948年由商务印书馆以《小学教材及教学法通论》之名单行出版),下册分述各科教材及教学法和复式之[3]教学。之所以选此书做赵廷为的代表作,一因它恰好契合了赵廷为的两大研究领域——小学教育与教学法;二因它成书于民国教材及[4]教学论研究的旺盛时期,从中可以窥见当时学人的研究生态;再者[5]也因它是赵廷为学术生涯的扛鼎之作,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之力。通读全书,我们觉察不到任何高深的理论,只会感觉到一位教育学人在耳提面命,丝丝入扣,层层递进,每一个需留心的细节,每一处当警惕的关口,都有触及,恰似为新入职教师量身打造的实用教学指南。

第一编“通论”是普通教学法研究,从教材与教学的意义、小学教材与教科书的组织使用入手,着重提出教学方法所应依据的七大原则,练习的、知识和思想的、欣赏的、发表的、自学辅导的、适应个性的等一般教学法,概述了教学的准备、教员的态度与技能等问题。第二编“各科教材及教学法”分述学科教学法,详解了卫生、体育、音乐、国语、社会、自然、常识、算术、劳作、美术十科教学所涉及的教学法问题,视野宏大,分析入微。第三编对当时的研究热点“复式之教学”做了介绍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正如赵廷为在“编辑大意”中所提到的:本书对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兼顾并重。所以一方面本书文字浅显,通俗易懂,含有丰富的教学实例;另一方面本书的通论与各科教学也极力互通,读者认真品读下来,相信不会产生“理论上无人不承认,实践中无人不违反”式的悖离之憾,而真真切切地体悟到“我这样教,学生就会学”。这些“作者的企图”能否不打折扣地呈现,很大程度上就有赖读者的品味、评定了。

本书对国语和算术两科讨论甚详,这也是赵廷为在教学法方面的一大亮点,显见他在国语和算术两科所花心血之多与所得成就之高。在谈到语文的分科教学法时,赵廷为提出了教材选择的四大原则:(1)想象性和现实性的教材要调和平均;(2)要具有艺术的兴味;(3)要切合儿童的生活;(4)要用标准语写成。而在教材的排列方面,既要按照文字的深浅循序渐进,以适合儿童的发展特点,又要注意与儿童的活动密切关联。这些论断至今仍然受用,“兴味”一词更值得今日教育者耐心玩味。

国语科教学,分读书(阅读)、说话、作文、写字四块论述,大致与今日所培养的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相当。在阅读教学方面,赵廷为认为现实性的阅读材料可以增长儿童的知识,训练儿童的理解能力。在朗读方面,赵廷为强调朗读在儿童小学低年级很重要,但是后期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转移到默读上来。同时,赵廷为还提出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重视说话教学,使儿童获得正确的思考能力。在作文方面,应以实用文的写作作为小学作文教学的核心,作文的批改要以促进儿童的自我评价为目的。在生字教学方面,赵廷为认为生字教学应与阅读相结合,单独教生字会使生字脱离原有的语言环境,学生难以把握生字的意义;识字的多寡影响着学生的读书能力,所以应鼓励儿童多读适合其程度的有趣味的书籍,采用从阅读过程当中练习识字的方法。

算术科教学从教材的选择和组织,到怎样提示各种算术的知识、怎样指导式题的练习、怎样指导应用题的练习,再到珠算、成绩考查、算术教具等,无不精细。而之所以如此详述,诚如其言:“一因实验研究结果较属可靠,二因多数小学教师感觉困难。”由此我们不难窥见,赵廷为治学的严谨以及编写教材时内心对受众的那一份炽热的虔诚与顾念。赵廷为对算术科的研究也一直未中断,195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学低年级算术教学法》一书,是他对算术科教学研究的集成。

教育的起信力量在于,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一往一复间,春风化雨,化于心成。赵廷为倡言,在遇到生字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使用字典,教会学生自己掌握识字的基本方法;在阅读中练习识字,这样儿童可以从阅读过程中发现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的意义,并在日常谈话和作文中加以应用。各种细节的设计,无不体现出赵廷为对教育理论和教学问题的精准把握,而这些“意见”时至今日,仍然被“建议”“倡导”“强调”着。

在编校过程中,编者尽可能少地以己意度作者意而增删添改、旁加注解,此处也无意过多论说本书,以免给读者留下先入之见,干扰思考的自由。读者细品此书,或许就能感受到作者对国语、算术诸科的洞见之深,亦会有慨80年前教学中的那些老大难“问题”依旧还是“问题”。朱子有道:“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读者不妨“且去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相对于人世,学术史上的“过客”或许更有此憾。编者校完全篇,在此还想道一点感想,即由于个人学术的成就、所处岗位的光晕、主旋律与低音的知名度等因素影响,有的人跻身于时代潮流,论著颇丰,政绩卓越,闻达至今;有的人却一辈子也就教教书、写写书、编编书,寡晓于世。在本辑中,对于绝大多数读者而言,赵廷为恐怕属于后者。那些被莫名的有选择性地忽略或视为无关紧要的“指爪”,就此蜷缩于图书馆库藏柜中的某一角落,鲜有人问津,甚或散佚无存,好似当年的“历史”压根从未发生。然而我们发掘审视下来,庶几不得不承认:各有各的风景,各有各的光亮。其实,昙花一现,也曾惊艳,过眼云烟,亦可绵延。在尚未湮灭之前,将箱底的库存抖一抖灰尘,重新展览示人,将现时历史中或缺的“历史”重新书写为历史,想必也是编校这套“文存”的念想之一。

限于编者学识的鄙陋,虽时时以“大夏教育文存”编校方案为圭臬,但在编校、注解以及论著目录整理过程中,未能一一核实原始文献,或有缺漏、讹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校者乙未夏初于丽娃河畔[1] 赵廷为前半生的工作波折颇多,且一直在与疾病抗争。读者如欲更深入了解有关赵廷为的生平,可参阅孙荣的《中国现代小学教育的探索者——赵廷为》,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华东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组编的《师魂:华东师范大学老一辈名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瞿葆奎、郑金洲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之《教材及教学法通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其中刘家访教授撰写的《特约编辑前言》亦可参考。[2] 详情参见文后所附的《赵廷为主要论著目录》。[3] 1948年出版的《教材及教学法》(全四册)亦是在此书的基础上重编而成(其第一册又即1944年出版的《教材及教学法通论》)。[4] 参见焦炜、徐继存的《百年教学论教材发展的回顾与思考》,载于《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10期。[5] 在本书之前,赵廷为已有《小学教学法通论》《新课程标准与新教学法》等多部著作出版,至写作本书,可谓已臻成熟。然不选择1948年重编的《教材及教学法》,主要考虑的是不与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及教学法通论》重复,且原初形态的文稿扣以“小学”之名,更专精、更有针对性。赵廷为编《小学教材及教学法》,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的扉页《小学教材及教学法》1935年初版版权页《小学教材及教学法》1935年初版封面赵廷为先生部分著作1赵廷为先生部分著作2赵廷为先生部分著作3赵廷为先生部分著作4赵廷为先生部分著作5赵廷为先生部分著作6赵廷为先生部分著作7编辑大意

本书系遵照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而编辑的。依该标准的规定,《小学教材及教学法》一学程,分四学期教学,每学期均每周三小时。因此,本书分为三编,第一编供第二学年上下两学期之用,第二、三编供第三学年上下两学期之用。本书中各章的排列,虽依着一个系统,却不一定要依着次序去教学。

本书对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兼顾并重。书中已举出不少的教学实例,以使教学具体化;但因教学的工作系一种专业(Profession),而非行业(trade),所以作者尤致力于用极浅显的文字,表达最基本的教学原理。作者又想把“通论”和“各科研究”相联络,俾读者在研究各科教材及教学法时,把“通论”部分随时温习。作者会企图避免一切含混的语句,俾使读者读了之后,能了解作者所欲表达的真正的意思。《小学教材及教学法》一学程,与《教育心理》《教育测验与统计》等学程,最容易材料重复。作者竭力避免材料的重复,以图教学的经济。这些是作者的企图,至于最后的结果和最初的企图是否相符,那就要请读者评定了。

有一点作者要特别声明:本书所述的原则和教法等,虽尽量地根据学习心理的发现和实验的结果,但仍可说是些较可信的经验和意见罢了。因实验的研究在我国尚不能算是十分的发达,所以有许多教学的问题,我们尚未能下最终的结论。然我们不能等到实验研究有了结论后,再编这类的教本;所以在未有实验研究的结果可把各项教学问题作最终的解决之前,我们不论编辑教本或实地施教,都只得根据经验和意见了。本书所述,过了若干年后,或者全被推翻,也是说不定的。不仅本书如此,其他关于教材和教学法的书籍,岂独不然?大概说来,关于“各科研究”部分,现在我们所已得到的知识,更属幼稚——还有不少的问题等待着实验的研究来加以解决呢!教本书时,教者必须要使学生采取一种存疑的态度才好。

用本书为教本时,教者须选定若干参考书,供学生比较研究之用。关于同一问题,各著作者的解决方法往往不同;若在正当的教师指导之下,这不见得会紊乱学生的脑筋,反而足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思考。但所指定的参考书,千万不宜过多。本书中虽载列若干参考书,但仅系提议的性质;这是要靠教师自己选定的。

关于如何教学本书的问题,这要靠教者自己去决定了。每一教者,皆当利用自己之所长,而避免自己之所短;故作者不欲规定详细的教学顺序。但是下列几个建议,或可供教者参考。(一)关于原理部分,应多采用自学辅导的方法,本书第二编会介绍一种《莫利逊的教学计划》,似宜在可能范围内试用。(二)关于技术部分,须常带学生去参观或实习。(三)各科教材的搜集,应成为学生分组合作的研究活动。(四)学校内至少要备一套小学教科书和教授书,供学生研究之用。(五)因为口才的训练异常重要,故教师应常令学生作关于某一问题的研究报告(注重短时间的报告)。(六)凡可辩论的问题,应令学生分正反两组辩论。

本书对于国语、算术二科,讨论较详。国语科包含四种作业,实等于包含四种学科,范围既较广大,自应讨论得详细一点。至于算术科呢,一因实验研究结果较属可靠,二因多数小学教师感觉困难,所以作者也加以较详地讲述。作者又编有一本《算学小学教学之研究》(亦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师范教本),与本书中所述,互相补充,而极少重复,似宜作为读者参考之用。凡教者所最感兴味的科目,似也不妨分配以更多的教学时间。有些人也许主张各学科教学时间要平均分配;但作者认为,有的时候,采用本书第六章中所述的举隅法去教学,似乎也很适宜。赵廷为民国二十四年三月三十日于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第一编 通论第一章 绪论一、教材的意义

教材与行为 小学里所教的国语、算术、社会、自然、劳作等教材,到底具有什么价值?为什么小学必须要规定这些教材叫儿童学习?儿童学习了这些教材究竟得到什么益处?简单的回答是:这些教材若真正为儿童所习得,就能够把儿童的行为改善。

初看起来,教材与行为似乎不见得有如此密切的关系。但是稍加思索,读者也不难明了这回答的真确。学过了卫生教材,儿童就会不吃水果摊前摆着的切开的西瓜;学过了国语教材,儿童就会养成每日阅读书报的习惯;学过了社会教材,儿童就会发生民族主义的思想;[1]学过了美术、音乐等教材,儿童就会每日从事正当的消遣。果真如此,学过了教材以后的儿童的行为不是大为改善了吗?

种族的经验 若再追溯教材的起源,则教材和行为的关系,益见明了。一切的教材,都是种族的经验。何谓种族的经验?这就是人类的祖先在生活经验之中发现出来的、满足实际需要的方法:人类的祖先感觉到一种需要,或想要适应一种生活的动境,因此寻求最适宜的方法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来适应他们的生活动境。无意地或有意地,他们发现了一种方法,确能把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解决。有了这种新的发现,他们自然心里很得意。他们已经由经验中获得了一种有价值的思想、情感或动作。自然,他们如遇到同样或相似的生活动境,就继续用这有价值的思想、情感或动作去应付。这是他们最宝贵的经验。他们不但常常用这有价值的思想、情感或动作来应付其生活的环境,并且要把这宝贵的经验传递于后人,使后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也能够改善。

一切教材的发生都是如此的。天文学的发展,是要满足农业、航海的需要;几何学的发展,是要满足土地测量的需要;算术的发展,是要满足商务经营的需要。其他例子不胜枚举。总之,教材的价值乃在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或改善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适应。

教材的解释 由以上的讨论,我们可得到一个对于教材的较切当的解释。凡课程内的教材都可视为人类所已发现的最有价值的行为方法。不论是一项知识、习惯或理想,若为儿童所真正习知,当能影响其对于环境的适应。倘若不然,这种教材或是已经陈旧而不宜列入课程之中,或是尚未真正为儿童所学习。二、学习的意义和原则

学习的意义 教材既然是些有价值的行为方法,那么,“学习教材”自然只是获得有价值的行为方法的一种过程。易言之,所谓学习乃是指行为的改变而言。

直到此时,我们虽已屡用“行为”一词,却尚未将这一个名词下一个解说;但是现在我们必得要加以简单的讲述。凡人们对于生活动境所起的反应都可称为行为。我们看见朋友走来(动境),就向他鞠躬(反应);这是一种行为。我们看报,看到日本侵略中国的策略(动境),就想起日本帝国主义必须打倒,而抱定宗旨不去买日货(反应);这也是一种行为。这类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照此看来,行为和反应不妨当作同义的名词。教材是行为的方法,有时人可称为反应的方法;学习是改变行为,有时又可称为改变个人对于动境所起的反应。儿童学习了某种反应方法之后遇到了某种生活动境,自然会起某种反应,而无法加以阻抑。在某种生活动境和某种[2]反应之间,儿童已造成了一种强固的结合,就是所谓感应结。故换一种说法来讲,学习乃是改变感应结的过程;而儿童所学习到的乃是[3]一种对于动境的反应(反应方法、行为或行为方法)。

学习的原则 感应结怎么会造成?儿童怎么会学习一种新的对于动境的反应?我们当然用不着把学习的定律在这里作详细的讨论;却是有一个重要的学习原则,我们必须要加以指出。儿童学习一种对于动境的反应乃是继续反应的结果。要儿童获得一种反应,须先使儿童练习这反应。感应结愈经练习则愈强固。所谓自动原则(Principle of [4][5]Self-activity),所谓由做事而学习(Learn to do by doing),都是指这个意思。不论学习礼貌、写字、唱歌、艺术、游泳或历史、地理等学科,这原则都能普遍地应用。任何教师,都应牢记这个原则,因为这可以说是最根本的学习原则。三、教学和教学方法的意义

教学的意义 什么是教学?最简单的回答是:教学为一种刺激和指导儿童的学习的活动。儿童的学习,我们已指出,完全是儿童自己对于动境继续反应的结果;所以学习完全是儿童自己的事情,教师的教学不能够用来代替儿童的学习。在教学上,教师的任务仅在于刺激和指导;至于儿童是否学习,完全要看他们作怎样的反应。

教学的重要 没有教师的刺激和指导,儿童也能够学习。儿童在生活中刻刻受到环境的刺激而发为种种的反应,又因反应的结果,学习各种的事物;因此,有许多教育者主张,儿童的学习应是十分自由的,不要教师去干涉。儿童生来就有许多自然的动作倾向;让这些倾向充分地表现,据说就可以使儿童受到很好的教学。这种主张显然是完全错误的。儿童的自然动作倾向,固应常常在教学时利用,但完全让儿童照行动做事,结果就要引起时间的耗费,就要发生不正当的学习。况且有许多正当的学习,儿童不能够从这种自然动作中获得。要他们学习这些正当的事物,一定要教师去刺激,去指导。所以教师的刺激和指导,无论如何,是不可缺少的。

什么是教学法 要对儿童的学习作适宜的刺激和指导,那么,教师一定要研究教学的方法。什么是方法?方法是一种确定的、有组织的、有目的的做事的手续。这种做事的手续和盲目的杂乱无章的动作完全相对立。方法有好坏的分别,做事没有方法固然得不到结果;但如果所用的方法不很适宜,则所得的结果也一定不能够满足我们的希望。

至于教学方法的定义,可述之如次:教学方法是一种确定的有组织的手续,用来刺激并指导儿童的学习,以实现所希望的教育目标。四、教育目标、教材、教法、儿童、环境等之相互关系

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在这绪论里,我们不仅要说明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意义,还得要把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所必须要考虑的各种因素,述说一下:

当教师实施教学的时候,他所选择的教材和所用的教学方法固为决定其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但是还有教学目标、儿童、环境等因素也是异常的重要。这几种因素具有相互的密切的关系。大概说来,教师每次的教学,其第一步手续,乃是研究所教的儿童的智力、旧有经验和兴味等。第二步,教师要根据所教的儿童的能力、兴味和需要,而订立适宜的教学目标。第三步,他再根据所已订立的教学目标选择教材,但仍必须要把儿童的能力、兴味和需要来供参考。第四步的工作,乃在设置适当的环境的刺激,以引起儿童对于教学的适宜的反应。第五步,他要采用经济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儿童的反应,俾获得所希望的学习结果。最后,他要考查儿童的学习结果,以与所已订立的教学目标相比较,看结果与希望是否相符。教材和教学方法这两种因素在本章中已有所述,此后还须详加讨论:如今我们再把教育目标、儿童和环境这三个因素略加叙说。

教育目标 离开了教育目标,我们根本谈不到所用的教学方法的好坏,根本谈不到所选择的教材是否合宜。因为这是选择教材的最重要的根据,和评判教学方法的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教师对于儿童活动如何指导,和对于学习环境如何布置,也莫不受到教育目标的决定。作者认为,现在小学教学上的通病,就是教师对于所欲实现的教育目标缺乏正确明白的认识。他们只晓得讲解教科书,或命令儿童去做各种练习;却不知道儿童从教科书的学习中,或从练习的工作中究竟应该获得何种行为方法,俾更能够适应生活的需要。用航海来比方,他们只晓得驶船,而不晓得这只船应该驶向哪处去,因此驶来驶去,总是不能够到岸。所以关于教育目标的问题是值得加以详细地讨论的。

教育目标,有小学教育总目标、学科目标、单元目标、功课目标等等不同的种类。小学教育总目标在教育部最近颁布的小学《课程标准》中,有如下的规定:小学根据三民主义,遵照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发展儿童的身心,培养国民道德基础及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养成知礼知义爱国爱群的国民。兹分析如下:(1)培养儿童健康的体格。(2)陶冶儿童良好的品性。(3)发展儿童审美的兴趣。(4)增进儿童生活的技能。(5)训练儿童劳动的习惯。(6)启发儿童科学的思想。(7)培养儿童互助团结的精神。(8)养成儿童爱国爱群的观念。

小学各科的教学都是想要实现小学教育总目标的;所以每一学科的目标,指示每一学科对于实现小学教育总目标的特殊的贡献。小学各科的学科目标等到讨论到各科教材和教学法的时候,本书将分别地加以讲述。

单元目标是指若干时间内所教的教材的单位功课;目标是指本课所教的事物。例如在第十一章的教案实例中,单元目标是使儿童获得计算分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功课目标是使儿童了解化繁分数为最简分数的法则。小学教学总目标、单元目标和功课目标是有密切的关系的,其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功课目标→单元目标→学科目标→小学教育总目标。

上式表示若干功课的教学,引导到单元目标的实现;若干单元的教学,引导到学科目标的实现;若干学科的教学,引导到小学教育总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明了这种渐进的关系。

至于教师日常的教学,往往集中注意于功课目标和单元目标。这些是教师直接寻求的学习结果,这些直接寻求的学习结果就是前面所说的行为方法的获得。要儿童获得的行为方法,为便利起见,可分为下列各类:(一)习惯和技能 这些都是对于一定的刺激所作的异常迅速而机械的一定的反应。习惯较属简单,如默读时的认字和眼的移动,朗读时的发音,算术四则的基本九九等等,皆属之。技能可说是由数种特殊习惯互相调和适应而成。驾驶汽车、打字等动作,都是技能;小学校里教学的读书写字等科,因其所包括的技能较多,平常称为技能的科目。(二)知识 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法则、公式等,着重在意义的了解和实际的应用。(三)欣赏和理想 这些学习的结果,具有两种主要的特征:①浓厚的情感色彩;②价值的承受。各种态度、兴味、嗜好、情操、偏见、信仰皆属于此类。本书将采用欣赏一词为总称。

每一类的学习结果,皆有其最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每次教学时,必须要先订立所欲实现的教育目标(或所欲寻求的学习结果),然后看所欲实现的教育目标的性质属于何类,再选择相宜的教学方法。所用的教学方法与所欲实现的教育目标一定要互相适合;关于寻求每类教育目标(或学习结果)的最适宜的教育方法,将在第五、六、七等章中加以叙述。

儿童 儿童这个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至少可以说是与教育目标一样地重要。如果教育目标代表教学过程的终点,那么,儿童的自然的兴味和现时的经验与能力,可以说是代表教学过程的起始点。不论在订立教育目标时,或在选择教材时,教师对于这起始点必须要加以考虑。教育目标不宜定得太高,而须有实现的可能。要第一年级的儿童了解四种政权的意义,显然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教育目标,因为这与儿童现时的经验、能力和兴趣相差太远了。在以前的时候,教师只知道教的是教材,而不知道教的是儿童。教学过程中的重心现已由教材转变到儿童了,但所谓重心的转变,只是指出注意儿童的经验和能力的必要,却并不忽视有价值的教材的学习。再在指导儿童学习时,教师又须明了儿童学习所遵循的法则。故儿童这个因素与教育目标、教材、教法等因素,莫不有密切的关系。关于儿童的本性和学习法则,读者应从《教育心理》一学程中详加研究,供作实际教学的基础。《教育测验及统计》一学程,将供给读者关于测验技术的知识,以帮助读者去发现所教儿童的能力、兴趣和经验背景;所以也值得加以细心地探讨。为避免各学程材料的重复计,作者在此处暂不加以讲述。

环境 假若教师已根据所订立的教育目标和儿童的能力、兴味和需要,来选定了适宜的教材,以供儿童学习之用;那么,他的其次的工作,便是设置适宜的教育环境,以激起儿童的适宜的反应了。教师选定了教材之后,不是就强迫儿童去记忆并背诵的。我们在前面已指出,儿童的学习乃是继续反应的结果,故教师必须设法使儿童对于所选定的教材作强烈适宜的反应。但是教师不能够直接控制儿童的反应,而只能先控制了环境中的刺激,然后间接地对于儿童的反应加以控制,故适宜的教育环境的设置,乃是异常地重要的。现代教育对于教室的布置和设备、教具等非常重视,就为了这个缘故。关于这环境设置的问题,我们在第十章中还须加以讨论,所以不再多说了。总论

教材的价值乃在其具有改善儿童的行为的可能性。就起源言,一切的教材都是人类的经验——都是人类所已发现的最有价值的行为方法。

所谓学习,乃是指行为的改变而言。凡人们对于生活动境所起的反应,都称行为;故学习又可说是改变动境和反应的结合(或感应结)的过程。

儿童所学习到的,乃是一种反应;儿童学习一种对于动境的反应,乃是继续的反应的结果。学习是儿童自己的事情;教师的教学不能够用来代替儿童的学习,却能使儿童的学习更加经济而有效。故教学乃为一种刺激和指导儿童的学习的活动。至于教学的方法,乃是用来刺激并指导儿童的学习以实现所希望的教学目标的一种确定的有组织的手续。

教学目标、儿童、环境、教材和教学方法等乃是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考虑的数种因素。这数种因素具有相互的密切关系。

教育目标为选择教材和评判教法的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故本章讨论得比较地详细。本章所讨论到的目标,有小学教育总目标、学科目标、单元目标、功课目标等类。我们已指出,若干功课的教学应引导到单元目标的实现;若干单元的教学应引导到学科目标的实现;若干学科的教学应引导到小学教育总目标的实现。

功课目标和单元目标乃是教师直接寻求的学习结果。这些学习结果可分为三类:(一)习惯和技能;(二)知识;(三)理想和欣赏。本章对于这三类学习结果会加以简要的说明,并指出所用的教学方法须与所寻求的学习结果互相调适。

本章又指出,教学过程中的重心现已由教材转变到儿童;又指出教师只能先控制了环境中的刺激,然后间接地对于儿童的反应加以控制。换言之,本章已指出,儿童的研究和教育环境的设置,乃是异常地重要的。参考资料[6]

环境的意义 密勒(Miller)曾讲述环境的意义,非常明白,兹介绍于下:“一般人说到环境,往往是指外缘(Surrounding)而言。狗和其主人,论其外缘,也许是相同的;可是其所处的环境,却大有分别。……桌上的报纸,壁上的书画,架上的书籍,以至于时钟的鸣声,并不入于狗的环境;因为这些事物在狗看来,只是些物质的影像而已,可是对于主人,这些事物却有很大的意义,足以唤起其反应,并影响其行为。我们在教育上所谓环境,是指凡能唤起人的反应或影响其动作的一切事物而言。自此种观点上言之,环境一词,不仅包括物质的势力,并且兼指心理的、社会的、道德的、美感的及宗教的种种事物”。(见I.E.Miller,Education for the needs of Life,NY:[7]Macmillan,1917,pp.10-11.)问题和设计(一)试解释下列各名词:(1)教材;(2)学习;(3)教学;(4)教学方法;(5)动境;(6)反应;(7)感应结;(8)习惯;(9)技能;(10)欣赏。(二)试述教育目标与教学法的关系。(三)试述教育目标与教材的关系。(四)试述教育目标与儿童的关系。(五)试就任何小学教科书中,任选十篇课文,而研究教学每一课文时所欲寻求的学习结果属于何类。(六)试述真正的学习(actual learning)与假学习(false learning)的异点。参考书籍

①罗廷光编:《普遍教学法》,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1—8课。

②克伯屈著,孟宪承、俞庆棠合译:《教育方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2—4章。[1] 现今小学儿童学习了教材,往往不能改善行为,这是假学习,而非真正的学习。[2] 感应结即联结,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他认为联结有两类:一类是先天的联结,即本能;另一类是习得的联结,即习惯。——编校者[3] 反应、反应方法、行为、行为方法等名词,在根本意义上,无多殊异,故常替代应用。[4] “自动”相当于心理学上的“自动化加工”,即对刺激物的信息无需注意或只需很少注意的加工。见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编校者[5] 即“从做中学”,由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编校者[6] 密勒(Miller)即Irving Elgar Miller,生于1869年,美国教育学者。——编校者[7] 该书全名为:Education for the Needs of Life:A Text book in th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for Use in Elementary Classes in Normal Schools and Colleges and in Institutes and Reading Circles.所引文字原文为:In the popular sense of the word,the environment of anything is that which surrounds it.For our purposes this conception is inadequate.The surroundings of the dog and his master may be identical but their environments radically different.This may be true even of children of the same family.The newspaper,the paintings on the wall,the books on the shelves,the striking of the clock do not enter into the environment of the dog in the same sense as they do into that of his master.To the dog they are limited largely to the physical;to the man they are things that have a larg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It is this larger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 largely non-existent for the dog — to which the man responds,or which influences his conduct.When we use the term“environment” in education we mean everything to which human beings respond or which is capable of influencing them.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e environment includes not only physical things and material forces but also things mental,moral,social,esthetic,and religious.——编校者第二章 小学教材与教科书一、小学教材的范围和来源

小学教材的范围 我们已在前章中指出,一切的教材都是人类在生活奋斗之中所已发现的有价值的行为方法。但人类已有悠久的历史,其所积聚的经验至为繁多。在这全部教材中究竟哪一部分应该在小学中教学?小学教材的范围应该怎样?

要回答这问题,我们须先考问:什么是小学的特殊功能?勃立格[1]斯(Briggs)曾说过:“依现今的教育组织,小学的最高目的乃在:(一)不问儿童的性别、社会地位或将来所操的职业为何,而供给每一儿童以共同必需的训练;(二)靠着这种共同的训练,把将来的公民统一于一个民治国家的下面。”勃氏的话虽针对美国情形而言,却指出一个普遍原则,在我国似乎也可以适用。

根据这勃氏的话,我们可以说,凡是每一儿童共同需要的知识、习惯、理想和欣赏,和凡是带有统一作用的教材,都是属于小学教材的范围。举例来说,阅读、写作和计算的能力是为每一儿童所共同需要的;还有党义、历史等教材,是含有统一全国国民的思想和信仰的重要作用的;所以这些教材在小学课程中必须要占着重要的地位。

这乃是一个根本的原则。如果小学教师在特殊情形之下必须要自己选择教材时,那么,为避免轶出范围计,这个原则似可供作一种指导。但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课程标准》已规定卫生、体育、国语、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