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基质高效栽培技术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04:36:58

点击下载

作者:路河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草莓基质高效栽培技术手册

草莓基质高效栽培技术手册试读:

前言

草莓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保健型草本高档水果,它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单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钙、镁、磷、铁等,这些营养元素对人体生长发育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草莓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医学认为它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润喉益肺、健脾和胃及补血益气的功效。据统计资料表明,2007年全世界草莓种植面积达500万亩,产量500万吨。中国是世界草莓生产第一大国,其次是美国、西班牙。

冬季是北方水果生产的淡季,在万木萧条的冬季,温暖的日光温室中,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春意盎然,草莓果实鲜亮红艳,叶色翠绿,果香宜人,使人流连忘返。草莓30~80元/斤的采摘价格仍供不应求,折射出草莓在观光农业中的地位和产业发展前景。

随着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设施草莓栽培面积呈逐年迅速增加趋势。种植设施草莓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其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蔬菜作物。由于土地资源短缺、种植习惯和经济利益驱动等原因,连作是北京设施草莓种植中的普遍现象。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应用面积最大的一种方式。它是将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机或无机的基质中,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方法,供给作物营养液的一种栽培方式。栽培基质可以装入塑料袋内,或铺于栽培沟或槽内。基质栽培的营养液是不循环的,称为开路系统,这可以避免病害通过营养液的循环而传播。作物长势达到最佳状态,单株结果率高,整体高产,果品安全性可控、有保障,是解决温室等园艺保护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在我国设施园艺迅猛发展的今天,更具有其重要的意义。

编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足,恳请大家批评指正。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参考了大量现有的文献资料以及专家同行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崇高敬意和真诚的感谢。同时,由于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参考资料有限,根据生产实践经验编写,侧重本地的气候变化,只能为大家提供参考,加之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书中若有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指正。编 者   2018年6月  第一章 我国草莓生产概况

现代大果草莓为八倍体凤梨草莓,大约在1750年发源于法国,距今260多年。大果栽培草莓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草莓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从1985年大约5万亩发展到2015年已达100万亩,产量超过1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栽培品种有了极大的丰富,到2012年我国引进种植的草莓品种达到126个。草莓从单一的露地栽培发展到露地、拱棚、大拱棚、温室栽培等多种方式,草莓栽培形式由露地自然栽培到半促成栽培、促成栽培和超促成栽培,基本可以做到一年四季有草莓供应。

草莓以其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适合保护地栽培的特殊优势而成为我国保护地生产新鲜果蔬中发展最快的一项新兴产业,是优质高效的农业典范。在我国涌现出很多草莓种植大省,如安徽种植面积15万亩、山东、江苏、河北和辽宁丹东地区都超过十万亩,上海、四川、浙江等种植面积发展势头很快,即将进入十万亩的行列。在草莓主要产区以外的宁夏、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等地草莓发展也很快,成为当地的观光采摘的主要产业。

随着草莓产业不断发展,草莓种植面积和生产模式都在不断变化,草莓栽培品种有待更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我国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一)草莓栽培品种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从欧美、日本引进的优良品种快速代替了原来的老品种,成为生产上的主栽品种。河北保定的主栽品种为全明星,其特点是果个大、耐储运,但味道偏酸,后来被丰香、宝交早生等优良品种代替,目前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是抗病、优质、丰产的丰香。辽宁丹东地区20世纪80年代主栽品种为格雷拉,其特点就是果个大、丰产,只是生产中畸形果较多,草莓果实尖部不易着色,形成青头果,植株在结果后期容易早衰,20世纪90年代有西班牙的弗吉尼亚以其结果能力强、极丰产、果个大、抗病性强逐步代替了格雷拉,成为当地主栽品种。2000年后红颜、章姬等草莓品种逐步成为市场上的主栽品种。这两个品种的种植面积约占整个草莓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

以北京昌平草莓为例,2001~2002年草莓种植季,北京市昌平区主栽品种有3个,即‘童子一号(卡姆罗萨)’‘甜查理’‘枥乙女’,其中‘童子一号’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90%。2008年,昌平成功取得了2012年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的举办权后,2009~2010年草莓种植季,昌平草莓栽培品种达24个,‘红颜’的栽培比例达42%,‘章姬’种植面积达14%,‘童子一号’‘甜查理’的面积逐渐缩减。

2011~2012年草莓种植季,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在北京昌平举办,盛会的举办为昌平的草莓品种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主栽和展示的草莓品种达到135个。‘红颜’和‘章姬’栽培面积占比达到了80%。

2016~2017年草莓种植季,昌平区草莓主栽品种维持在20个,‘红颜’栽培面积占比91%,‘章姬’种植面积不到4%,‘圣诞红’‘京香系列’‘隋珠’等品种占比达到6%。

昌平区草莓生产主栽品种对‘红颜’的严重依赖格局尚未改变,但草莓新品种已不断涌现,草莓品种逐步呈现向多样化、高产优质化发展。(二)栽培技术与措施

为了使草莓的商品性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一些增产、优质、省力的技术措施在棚室保护地栽培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温室和塑料大棚中较普遍地采用如下技术。(1)水肥一体化技术 该技术在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英文单词“fer-tigation”即fertilization(施肥)、irrigation(灌溉)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意为灌溉和施肥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国内也叫灌溉施肥、管道施肥、水肥耦合、水肥一体化等,其实就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和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的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作物的长势和生育阶段将肥料均匀准确地施在作物根系附近,并被根系直接吸收利用的一种施肥方法。水肥一体化的优点是提高作物水肥利用率,将水肥直接滴在作物根系附近利于作物直接吸收,利于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同时减少机械作业,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基质的利用率,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同时,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态生产效益。农业部提出在2020年,我国农业要实现“控制农业用水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化肥和农药用量实现零增长”,而我国面临单产相对较低的问题,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解决控水减肥与提高产量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减轻肥料对环境的压力、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用的都是水溶性配方肥,这样肥料的利用率高,减少了滴灌管道的堵塞问题。(2)放养蜜蜂授粉技术 草莓生长在日光温室中相对外界是封闭的,同时草莓开始开花的时候一般是低温或是光照不足的时间段,花粉通过风来传播效率不高,人工授粉费时费力,效率不高。由于授粉不好草莓畸形果率非常高。在温室里放养蜜蜂,通过蜜蜂进行授粉,极大地提高了草莓的商品性,减少畸形果的数量,对促进果实正常发2育有良好的效果。一般每400m放1箱蜜蜂,每箱蜜蜂有4000~5000只。蜜蜂从干燥的外界进入高湿高温的温室中一般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蜜蜂会撞棚而死,如果放蜂较早,蜜蜂没有花粉可采也会急躁乱飞撞棚死掉。为此,正式放蜂时提前3d在温室中适应,草莓开花率在5%时打开风口,让少量蜜蜂出来就可以,以后逐渐开大风门让蜜蜂自由出入即可。如果遇到严重低温和阴天寡日照可以使用雄峰进行授粉。(3)假植育苗技术广泛应用 用子苗在营养钵里或是苗床进行假植,假植可以改善草莓苗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大营养面积,培育健壮的种苗,很少有病虫害发生。假植育苗目前多发展在春秋大棚中,如基质育苗和基质槽育苗、高脚穴盘育苗等。这样种苗生长一致,很好管理,为草莓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采用基质进行育苗的种苗还可以长距离的运输,提高草莓的成活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草莓连作障碍引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基质育苗培育健壮的种苗显得更重要。(4)疏花疏果技术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草莓时抽生出很多花序,结果时间也长,不断疏除高级花序和无效小花有利于集中养分生产大果。在疏花疏果的同时可以节省很多养分供应草莓植株,使草莓植株可以抽生更多的草莓侧花序,提高草莓的大果率。疏花疏果在整个果实生长季都要进行,尤其在草莓生产前期。(5)加温与补光技术 在温室栽培中,尤其在北方日光温室中,冬季低温很容易使草莓进入休眠或是花果受害,严重的可以导致冻伤,而光照不足会使草莓生长不良,实践中发现冬季棚室栽培中增加补光可以促进草莓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减少畸形果的数量。在日本塑料大棚中使用加温和补光设施是非常普遍的。在补光时一般采用LED补光灯,光源一般以红橙光和蓝紫光较多,时间一般是在放完保温被后的4h,如果补光时间较长容易导致草莓苗旺长。(6)新型农资的使用 如PO膜可以提高棚室的透光度,很好提升保温性能,且使用寿命一般在2年以上。黄板、蓝板、硫黄罐熏蒸技术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防治病虫害,以虫治虫就是典型的例子,如用智利捕食螨防治红蜘蛛、用瓢虫防治蚜虫等;在植保用药上采用生物源的生物制剂如除虫菊、印楝素等;微生物制品应用也日益广泛,如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可以防治一些真菌性病害,尤其在基质传病害较重的地区,大量使用芽孢杆菌对于防治枯萎病有一定效果;生产上使用的寡雄腐霉可以有效防治草莓的病害。(三)草莓销售渠道变化

20世纪80年代草莓的销售基本没有特殊的包装,多是用简单的竹篮盛装或是用塑料袋包装,销售多是商贩沿街叫卖或是产地直销的方式。到了2000年草莓作为高档水果出现在商场,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草莓销量也日渐增加,草莓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一些高档草莓开始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草莓的包装也就开始进入全新的时代,销售渠道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以北京为例,草莓销售渠道主要包括:礼品箱、观光采摘、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供应超市、小商贩收购等。以2013~2014年种植季为转折点,之前销售渠道以礼品箱和观光采摘为主,以合作社统一收购、供应超市和小商贩收购为辅。

2013~2014年种植季后,观光采摘和小商贩收购分别占销售额的30%左右,其他依次为礼品箱销售、合作社统一收购和供应超市(如图1-1)。从图1-1中可以看出,观光采摘的方式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图1-1 2013~2014年昌平区草莓销售方式各占百分比

从图1-1的数据看出草莓销售直接采摘方式逐渐被广大消费者认可,这反映出消费者更注重新鲜安全和观光消费方式,同时看到合作社的销售也在逐渐增加,随着产业的发展,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和统一包装销售更有利于草莓产业健康发展。(四)生产栽培模式逐渐变化

栽培模式由只有传统基质、土壤栽培模式向无基质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等多元化栽培模式转变。高架栽培具有采摘环境好、劳动强度低等优点;半基质栽培与基质栽培相比具有保水、保肥、保温等优点;与土壤栽培相比又可克服连作障碍等,这些栽培模式受到农户的欢迎。二、草莓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一)土壤连作障碍日益严重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昌平区草莓日光温室土壤中的大量营养元素含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土壤中的养分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不断累积,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尤其是在定植期,土壤盐分浓度较高造成死苗严重,土壤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如表1-1所示。表1-1 2011~2014年草莓温室土壤高肥力水平地块所占比例注:沈兰等,地力分级在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平衡施肥上的应用。

草莓温室经常是连续多年进行草莓生产,难以轮作倒茬,造成土壤中病虫害不断累积,一旦消毒不充分,易造成基质传病虫害暴发,影响草莓生产(图1-2,见彩图)。(二)种苗来源复杂、质量很难统一

以北京昌平区为例,昌平的地理位置特殊(海拔较低、夏季温度较高多雨、劳动力成本较高、缺乏大面积育苗场地),没有大规模、标准化的育苗企业,昌平草莓种植户面临买种苗难、尤其好的种苗更难的问题,并呈现逐年严重的趋势。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全国草莓种苗企业杂化,一些育苗企业繁育的种苗质量并无保证;本地育苗企业生产量不能满足全区购苗需求;缺乏草莓种苗质量控制标准。(三)品种退化、主栽品种单一

以北京昌平区为例,目前,昌平区草莓主栽品种仍以红颜、章姬为主,红颜的栽种面积占栽种总面积的90%。由于栽培年限长,红颜、章姬均出现了品种退化的情况,表现出生长势减弱,病虫害加重,尤其白粉病严重,畸形果增加等现象。(四)种植者结构发生变化、生产水平参差不齐

以北京昌平区为例,自发展草莓产业以来,昌平区推广了一系列技术,并且通过培训、观摩等多种方式进行技术推广,使栽培者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近年来,部分本地种植者逐渐退出草莓生产行列,将温室出租,每年都有新种植者加入,新种植者普遍年龄偏大,对种植技术掌握较少,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五)生产成本升高

以北京昌平区为例,昌平区温室草莓生产成本不断升高。种苗、棚膜、雇工、肥料、农药、包装运输等生产资料成本明显增加;农村劳动力价格飙升,不少地方出现“用工荒”;土地租金连年上涨。(六)草莓主要病虫害发生严重

随着品种单一化和种植年限的增加,草莓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更加严重。草莓常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枯萎病、根腐病等;常见害虫有螨类、蓟马、蚜虫等。三、我国草莓生产发展对策(一)加强草莓新品种筛选与推广

不同的地理位置,土壤和气候差异很大,因此草莓品种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要考虑当地市民对草莓颜色、风味、外形的喜好,农户对丰产性、成熟期、抗逆性的需求,市场对耐储性的需求,建立完善的草莓品种评价体系,筛选早中晚熟搭配的多个新品种。对于筛选出的新品种首先通过核心园区、龙头企业、典型农户三种渠道开展试验示范,试种成功后面向农户开展推广种植,以满足市民和农户对草莓品种特性的多样需求。

要不断探索、研究草莓优质种苗繁育技术,提高种苗质量,掌握种苗繁育的关键技术,同时做好种苗质量的监管工作。不断培育优质种苗,为草莓产业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草莓不仅要美味甘甜,同时要食用安全。为此抗病好吃是选择的主要指标。种植者在生产管理措施上要下功夫,使用农药时多采用生物制剂农药。目前隋珠、圣诞红、京藏香、改良红颜等品种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二)生产技术服务

以北京昌平区为例,昌平区在草莓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建立了由农业系统单位组成的草莓工作服务队,负责全区的草莓生产技术服务工作,为生产中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和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了技术保障。

我国近些年推广了日光温室土壤消毒、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蜜蜂授粉、二氧化碳施肥、绿色防控等配套技术,通过建立示范、开展培训观摩等多种途径,将这些配套技术普及推广到生产一线。在此基础上探索更加高效的推广模式,不断将先进的生产技术落实到位,促进草莓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三)发展多种栽培模式,生产精品草莓

各地在发展日光温室草莓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高架栽培、半基质栽培、盆栽草莓、立体栽培和草莓与其他作物间套作等多种栽培模式,在生产精品草莓的同时丰富采摘品种,增加采摘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以期吸引市民前来观光采摘。近几年在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对高架基质栽培模式进行资金支持,极大地推广了基质栽培的种植面积,提升了草莓的商品性和美誉度,很受种植户的欢迎。

各地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生产外形美、品质优的精品草莓。为了保障草莓安全优质生产,政府应从农药生产源头上加强监管,生产低毒、低农药残留,在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加强监测,对种植者加强宣传,推广使用低毒农药,保障草莓食品安全。(四)加快草莓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由于农户多以经济利益为前提,草莓种植大部分为小规模经营,所以很难进行标准化生产,没有统一执行标准化育苗、标准化用药、标准化管理等,生产随意性较强,产量和质量都具有不稳定性。草莓产业发展急需建立种苗繁育和栽培生产两个标准化体系,确保草莓生产的全过程都在标准范围内,保证草莓的安全和优质,具体表现在种苗、施肥、土壤处理、病害防治、鲜果采后保鲜储运等方面。(1)草莓种苗的纯正和健壮种苗 (在欧美和日本各国都采用组织培养作为大规模繁育无病毒原种苗的主要手段)。专业苗圃常采用假植、营养钵繁苗,并根据定植方式,采用特殊手段打破或延迟休眠或是促进花芽分化,供给促成栽培使用。目前已经有组织培养脱毒育苗技术,但实际应用比例不高。我国草莓多是一年一栽的方式,单位面积用苗量大,从苗圃购苗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农户普遍采用自繁苗,种苗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单产较低。为此建立标准的育苗基地培育健壮整齐的种苗是草莓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2)土壤与施肥 国外基本可做到测土施肥,施肥技术也十分简单。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草莓收获后,将草莓的整个植株用旋耕机打碎全部翻到地里,然后用溴甲烷加氯化钴熏蒸消毒,因其土质大部分是细沙壤土,耕作层较深,草莓根系能扎得很深,施肥多用长效肥料和液肥。我国目前果农因担心草莓植株残体传染病虫害,几乎将草莓植株弃之不用,很少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沿用传统种菜的施肥方式给草莓施肥,常使用含纤维少的畜禽粪便,造成草莓生育逐年变差,而为了改变这个问题,有些农户还错误地增加施肥量,使问题加剧。国外普遍使用溴甲烷或溴甲烷加氯化钴熏蒸土壤,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草莓根茎病害(即红中柱根腐病、黄萎病、枯萎病)的发生,确保在重茬地上栽培草莓是国外一年一栽草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由于溴甲烷会污染地下水,破坏臭氧层,美国、以色列和日本等国家正在用日晒消毒代替溴甲烷熏蒸,效果相当好。荷兰、比利时已经取消或限制使用溴甲烷。这两国采用草炭基质、无基质栽培草莓,解决草莓连作问题。国内很少注重土壤熏蒸消毒和代替技术的应用,一些老的草莓产地,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发生相当严重。严重影响了草莓健康发展。为此要想草莓产业健康发展就必须从整体考虑,保证草莓生产相关每个环节都有规可循,标准化生产。(五)加强区域销售主体建设

建议加强以合作社为代表的销售主体建设,发挥主体优势,通过销售带动作用辐射周边村镇农户,带动整个草莓产业发展。合作社可吸纳周围较多草莓种植户,日常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以及农民科技培训,在草莓销售中对社员给予销售帮助,整合社内资源,接待大量采摘团队,带动草莓销售。(六)发展休闲采摘为主与深加工相结合的产业模式

在发展休闲采摘为主的基础上,应辅助开展草莓深加工,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可开发一系列的草莓衍生产业,如开发草莓屋,制作草莓酱、草莓酒等副产品均能增加收益。果品剩余时发展冷链运输和冻果进行远销,作为辅助销售渠道。辅助销售渠道和衍生产业的发展将有助于草莓产业的稳定发展。

随着草莓品种改良,脱毒苗使用比例逐渐增加,繁育方式、栽培及管理技术的不断升级;不断整合资源,完善草莓产业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服务功能、社会功能;大力推广普及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将有更进一步的提升,草莓产业的前景将会更好。第二章 基质栽培一、开展草莓基质栽培的历史条件

随着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设施草莓栽培面积呈逐年迅速增加的趋势。种植设施草莓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蔬菜作物。草莓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从当年9月定植到次年5月拉秧,加上土地资源短缺、种植习惯和经济利益驱动等原因,连作是设施草莓种植中的普遍现象,生产中的连作障碍问题非常突出。新建温室在连续种植几年草莓后,土传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极大,显著影响草莓定植缓苗率,并使得草莓产量锐减、品质下降。此外,在发生连作障碍的温室中,草莓在生长后期极易出现因根系老化而造成的植株早衰现象。生产中普遍采用换土法,即将温室内连作土壤移出换为新土,解决温室草莓的连作障碍问题。但是,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在换土种植几年草莓之后仍将面临新的连作障碍问题。因此,探究或吸收引进简单易行的土壤连作障碍克服方法是目前设施草莓生产的当务之急。由于土壤消毒技术简单易行,且处理后效果良好,这一技术已成为我国设施草莓生产有效解决连作障碍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一)连作障碍机制研究

连作障碍(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是指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连作以后,即使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育状况变差的现象。狭义的连作是指在同一块地里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或同一科作物);广义的连作是指同一种作物或感染同一种病原菌或线虫的作物连续种植。

国内外学者将连作障碍归结为三大因素:土壤理化性质劣化、土壤生物学区系失衡和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均可导致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劣。对连作障碍产生的主要成因做进一步分析,可将其归结为: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土壤致病菌积累、植物自毒物质的积累和营养元素平衡的破坏。

1.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

在连作障碍的诸多成因中,次生盐渍化是造成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中的盐分浓度过高,会影响草莓的生长发育,使植株矮小、叶缘干枯、生长不良、根系变褐乃至枯死。目前,种植草莓5年的日光温室土壤中有养分富集现象,造成土壤养分失衡,不仅浪费肥料,还增加了生产成本。普遍来说,设施栽培过程中施肥量大,且半封闭的环境条件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土壤长期得不到雨水充分淋融使土壤中的盐分在土壤表层不断累积。同时温室内温度较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下层土壤中的肥料和其他盐分会随着深层土壤水分的蒸发,沿土壤毛细管上升,最终在土壤表面形成一薄层白色盐分,即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据有关部门测定,露地土壤盐分浓度一般在3000mg/kg左右,而大棚内常可达7000~8000mg/kg,有的甚至高达20000mg/kg。由于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土壤的缓冲能力和离子平衡能力遭到破坏而导致土壤pH值下降,即土壤酸化现象。土壤酸化造成土壤溶液浓度增加,使土壤的渗透势加大,根系的吸水吸肥均不能正常进行。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与不合理的施肥有关,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增高引起次生盐渍化发生。在草莓生产中,通常把增施有机肥作为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一般日光温室有机肥施用量3一般为(8~10)m/亩,品种多以鸡粪为主,占有机肥施用总量的70%。因为鸡粪中的有机酸对土壤中的磷具有活化作用,而二元有机酸和三元有机酸可减少土壤中铁铝胶体对磷的吸附,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草莓种植者每季均施用大量磷酸二氢铵、含磷复合肥。但是,土壤中磷的利用率较低(10%~25%),造成土壤中磷大量累积。研究表明,在种植5年草莓的温室中土壤有效磷含量是种植1年的土壤有效磷含量的3.13倍。

钾的富集主要是与近几年实行种植草莓大量“补钾工程”、草莓温室土壤中大量施用化学钾肥和有机肥有关。研究表明,种植草莓第2年,温室土壤中的有效钾含量迅速上升,是种植1年的土壤中有效钾含量的2.04倍,第3年温室土壤中的有效钾含量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保持在600~700mg/kg内。生产5年的草莓温室土壤中的有效氮是生产第1年的2.36倍。

2.土壤致病菌积累

连作后,由于其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光照、温度、湿度、气体的变化,一些有益微生物(氨化细菌、硝化菌等)的生长受到抑制,而一些有害微生物迅速繁殖,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这样不仅导致肥料分解过程出现障碍,而且病虫害发生多、蔓延快,逐年加重,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叶霉病、灰霉病、霜霉病、根腐病、枯萎病和白粉虱、蚜虫、斑潜蝇等,从而使生产者只能靠加大药量和频繁用药来控制,造成对环境和农产品的严重污染。

3.植物自毒物质的积累

这是一种发生在种内的生长抑制作用,连作条件下土壤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植物残体与病原物的代谢产物对植物有致毒作用,并连同植物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一起影响植株代谢,最终导致自毒作用的发生。

4.营养元素平衡的破坏

由于草莓对土壤养分吸收的选择性,单一的栽培模式易使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常影响到草莓对某些元素的吸收,容易出现缺素症状,最终使草莓生育受阻,产量和品质下降。

土壤肥力的消耗主要来自于植物根系的吸收,不同作物需肥的种类和比例不同,轮作可以平衡土壤养分,减轻土壤盐分积累,因此,轮作对解决连作障碍有着积极的效果。同时在草莓生产中应大力推广科学施肥,特别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有效地缓解、解决土壤中养分富集的问题。此外,施入新型微生物肥料,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群,改善土壤菌群结构,可以缓解由于有害菌的积累对草莓生长造成的影响。(二)草莓土传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我国草莓生产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很多地区形成规模化生产。由于种植面积扩大,轮作倒茬困难,连作地块增多,草莓连作后,常导致土壤病害蔓延,给草莓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土传病害是阻碍当前草莓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王明喜和谷军研究发现,草莓在同一田块上连续种植两年或多年,其长势减弱,病虫害趋于严重,果品质量下降,产量减少;重茬2年减产10%~15%,重茬3年减产20%~25%,重茬4年以上减产40%以上。刘喜更在河北省满城县草莓生产基地调查发现,第2年重茬种植草莓地块发病率可达89.2%,植株发病率55%~91.6%,第3年地块发病率100%,植株发病率90%~100%,倒茬后第5年种草莓植株发病率为34.2%,第8年后植株发病率仍达13.2%。草莓重茬种植发病后减产达50%~90%,严重者甚至绝收。造成草莓病害的原因很多,王明喜和谷军研究认为,以下几点是造成连作草莓病害加重的主要原因:①草莓重茬栽植后,田块内病原菌及虫害基数增大,尤其是某些寄生或繁衍于土壤的病虫害逐年加重,即使使用一般性药剂防治也难免其害。同时,连作也加重某些草莓伴生性杂草的危害。②草莓重茬后使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化,由于连年栽植草莓,土壤中草莓所需养分逐年减少,草莓根际周围的养分平衡失调使营养缺乏而减产。③草莓根系在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中,常分泌出一些对自身有害的物质,草莓连作使有害物质逐年积累,致使草莓正常生长受阻,发育不良。

刘更喜等人通过5年的时间,对河北满城地区的86个试验点的草莓重茬病害情况、土壤病害种类进行了详细调查,摸清了当地草莓重茬土壤病害的发生情况和危害情况,确定了草莓根腐病和草莓黄萎病为主要土传病害。草莓连作后,病害发生率提高35%,其中,营养元素缺乏占5%,土壤严重恶化占7%。郝保春认为,草莓连作之后易发生多种病害,其中土传病害为主要病害。(三)草莓土传病害防治技术

1.物理消毒技术

① 石灰氮消毒技术 石灰氮土壤消毒是指在高温季节通过较长时间覆盖塑料薄膜来提高土壤温度,以杀死土壤中包括病原菌在内的许多有害生物。石灰氮消毒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经济适用、对生态友好等优点,其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技术具体操作要点如下:在气温较高、太阳辐射较强烈的季节给土壤覆盖薄膜,同时保持土壤湿润以增加病原休眠体的热敏性和热传导性能,最后用最薄的透明塑料薄膜密封,以减少成本,增强效果。石灰氮消毒对土传病害能够起到防治作用,是由于处理的土壤温度上升,杀死土壤中的病原生物所致。通常在处理的土下30cm内,土温为36~50℃,比对照高7~12℃。但实际生产中,石灰氮消毒的效果受气候的影响常不稳定。

② 蒸汽消毒技术 蒸汽消毒技术是通过高压密集的蒸汽杀死土壤中的病原生物。蒸汽消毒还可使病土变为团粒,提高土壤的排水性和通透性。蒸汽消毒速度快,均匀有效,只需用高压蒸汽持续处理土壤,使土壤保持70℃、30min即可达到杀灭土壤中病原菌、线虫、地下害虫、病毒和杂草的目的,冷却后即可栽种;同时无残留药害,对人畜安全,也不存在对有害生物的抗药性问题。因此,蒸汽消毒法是一种良好的甲基溴替代技术,在欧洲被广泛使用。

③ 热水消毒技术 热水消毒是将过滤了的70~95℃热水,以250L/m的速度通过热水管或喷孔施于土壤表面。研究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控制多种土传病害,如甜瓜单孢霉根腐病,而采用石灰氮消毒对该病无效。热水消毒由于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如脱盐和氮的矿化作用,作物的产量可增加30%。

④ 土壤循环消毒技术 该方法通过对土壤旋转翻耕,将土壤与高温、洁净、干燥的空气混合进行消毒,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消毒技术比较其优点在于:没有使用任何化学药剂,不受化学药剂使用的限制;不会造成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流失;使用过程中不受外在天气因素的影响;节能,高效;不易导致病虫害抗性的产生。

2.化学消毒技术

化学消毒技术是将熏蒸剂注入土壤中发挥消毒作用。常用的熏蒸剂有氯化苦、威百亩、棉隆、1,3-二氯丙烯、二甲基二硫、碘甲烷和福尔马林等。

① 注射消毒技术 注射是熏蒸剂常用的施药方式,方法是通过注射装置将药剂注入土壤中,注射深度通常是土下30cm。一种新的机械可将熏蒸剂注入未耕过的土壤,配合封土装置可减少熏蒸剂向地表的散发。

② 化学灌溉技术 在有滴灌的条件下,采用化学灌溉技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法使用简单,由于熏蒸剂如威百亩、1,3-二氯丙烯和氯化苦可均匀施于土壤中,因而效果理想,受到广泛的关注。该法需要将熏蒸剂制成乳剂,以便与水能混合均匀并被施于土壤中,由于熏蒸剂在施用中是与水充分混合,并且浓度较低,因而散发性较小。与注射法比较,化学灌溉法效果更好。

③ 混基质施药技术 对于固体的熏蒸剂,如棉隆,可通过混土施法达到药剂分布均匀的目的。

④ 分布带施药技术 对于常温下是气体的熏蒸剂如硫酰氟和溴甲烷,可采用分布带施法。

3.生物熏蒸技术

生物熏蒸是利用来自十字花科或菊科的有机物释放的有毒气体杀死土壤害虫和病菌。葡糖异硫氰酸酯是十字花科或菊科植物中的一大类含硫化合物。葡糖异硫氰酸酯本身化学性质稳定、无生物活性,并且在植物亚细胞区室中被多价螯合,只有因害虫侵袭、收获、食品加工或咀嚼而使植物组织遭到损害时,葡糖异硫氰酸酯才能与内源性黑芥子酶接触,并立即反应,使糖苷键发生水解,释放出葡萄糖和一种自发降解的不稳定中间产物,形成各种各样的分解产物,包括硅烷硫酮、腈、硫氰酸酯和不同结构的异硫氰酸酯等水解产物,特别是异硫氰酸甲酯,对有害生物有非常好的生物活性。含氮量高的有机物能产生氨杀死根结线虫。几丁质含量高的海洋物品也能产生氨,并能刺激微生物区系活动,这些微生物能促进根结线虫体表几丁质的溶解,导致线虫死亡。另外,一些绿色植物覆盖土壤,能分泌异株克生物质,抑制杂草生长。因此,研究利用生物熏蒸,可以杀死土壤中的有害病原菌、害虫和杂草等。生物熏蒸的应用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是选择好时间后,将土地深耕,使土壤平整疏松,将用作熏蒸的植物残渣切碎,或是用家畜粪便、海产品,也可相互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洒在土壤表面,之后浇足量的水,然后覆盖透明塑料薄膜。为了取得对病害较好的控制效果,要考虑以下因素:最好在晴天日照时间长、环境温度高时操作,这样利于反应;要有一定湿度,以利于植物残渣等的水解;粪肥要适量,根据土壤肥沃程度,选择好粪肥量,以防出现烧苗等情况;如有可能,最好结合石灰氮消毒,可更有效发挥作用。在夏季,将新鲜的家禽粪便或牛粪、羊粪加入稻秆、麦秆中,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再盖上塑料布,可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并产生氨,因而具有双重杀死土壤病原菌和线虫的效果。二、草莓基质栽培优势

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应用面积最大的一种方式,它是将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机或无机的基质中,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方法,供给作物营养液的一种栽培方式。栽培基质可以装入塑料袋内,或铺于栽培沟或槽内。基质栽培的营养液是不循环的,称为开路系统,这可以避免病害通过营养液的循环而传播。

基质栽培是区别于土壤栽培的一种种植形式,起源于发达国家,它的特点是充分发挥各类资源条件,使作物长势达到最佳状态,单株结果率高,整体高产,果品安全性可控、有保障。基质栽培是解决温室等园艺保护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在我国设施园艺迅猛发展的今天,更具有其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世界设施园艺面积最大的国家,但长期土壤栽培的结果,使连作障碍日益严重,直接影响设施园艺的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适合国情的各种无土栽培形式在解决设施园艺连作障碍的难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设施园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栽培的面积逐渐扩大。

无土栽培是用非土壤基质(供应营养液或完全利用营养液)的栽培技术,要求最佳的根际环境。采用无土育苗方式培育的幼苗,定植后,因根系发育好,根际环境和无土栽培相适应,定植后不伤根,易成活,一般没有缓苗期。同时,无土育苗还可避免土壤育苗带来的土传病害和虫害。三、基质无土栽培中的相关问题

基质是人为创造的一种固定植株并为其根系提供生长空间,保持良好水、肥、气环境的载体。人们生产或调配基质的出发点是其优于自然界的土壤。如果人为配制基质的品质还不如自然界的土壤,那基质栽培培育的作物产量、品质、口感也会低于土壤栽培。基质无土栽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缺乏标准化的理想基质

目前国内栽培基质的标准不统一。同一种基质,如果产地原料、加工工艺、颗粒大小不同,其物理、化学性质也很难保持一致。比如,国内经常使用的三种基质:草炭、珍珠岩、蛭石。为了降低基质成本,很多基质生产商和蔬菜无土栽培生产者会选用颗粒直径小于1.5mm的蛭石或高度腐解的泥炭来做基质,不利于无土栽培的作物生长。

目前,国内常见的“商品”基质还未形成育苗、栽培的“商品”标准基质,其他就地取材的“基质”更难达到育苗和生产的理想要求。例如,个别地区用食用菌菇渣、锯木屑、醋渣、酒糟、炉灰渣、碳化稻壳、沙子等作为育苗或栽培基质,虽然这些基质均能用于育苗或无土栽培,但如果材料配比不合理或仅用单一材料做基质,其性能会大大低于自然土壤,用这些基质进行无土育苗或无土栽培会对植物根系生长发育形成“胁迫”。温室内基质栽培作物经常会遇到基质育的苗不长,草莓“枯黄不发”问题。经分析,这些问题均是由于基质不符合要求导致的。有的是因为基质粒径过细不透气(湿时如湖泥,干时硬如铁),从而引起厌氧发酵,造成次生有害代谢产物积累中毒;有的是因为钙、磷、钾超标,碱性高(炉灰渣、菇渣用量大);有的是因为人为添加过量复合肥、磷酸二铵造成肥害;有的是因为采用工业用基质,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对根系产生毒害(工业用珍珠岩、岩棉)等。如果选择基质仅以低成本、易取材为出发点,而不考虑利于根系生长、促进根系水肥高效吸收、稳定植株整个生育期理化性状这几个指标,就很难使无土育苗、无土栽培实现优质高产。因此,基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是实现草莓优质、安全和高产的前提。

多年来,欧洲国家大多选用岩棉作为无土栽培基质,因为岩棉对营养液的干扰小,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稳定的三相比和水气协调环境。我国无土栽培专用的岩棉开发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岩棉无土栽培技术的推广。

实现彻底“脱盐”,纤维、颗粒在草莓整个生长期保持良好、稳定的物理、化学性状,是椰糠成为理想无土栽培基质的关键。国内的椰糠基质受资源、脱盐处理技术不成熟、商品化开发等限制尚未得到大力发展。进口的椰糠基质则因产地和生产工艺不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为营养液的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目前也难以成为主流栽培基质。但从基质的三相比、使用过程、基质粒径稳定性及对营养液的干扰程度等方面考虑,椰糠是较为理想的栽培基质之一。

草炭、珍珠岩、蛭石是除岩棉以外的在无土栽培中用量最大的基质,也是育苗基质的主要原料。这三种基质在我国的资源相对丰富,产地及生产企业较多,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栽培需要进行标准化配制,可形成标准化生产的“混配基质”。(二)对水质的重视程度不够

无土栽培草莓对水的需求,不仅是为了满足草莓最基本的水分代谢需求,更是为了实现无土栽培根际环境的稳定性,避免非必需元素的累积“中毒”或“积盐”问题,确保无土栽培作物生长健康、活力持久,实现作物的优质高产。

多数人认为没有受到工业污染的干净河水、井水、自来水、雨水均可用于无土栽培。但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需关注其中可能含有的各种杂质,它们都可能对营养液造成影响。例如,河水中可能含有沙子、有机颗粒物、虫卵、有害微生物及干扰营养液平衡的盐离子;井水中可能含有有机颗粒物、虫卵、有害微生物,过量的钙、镁、硫、钠、氟、铁及重金属元素,其电导率和酸碱度会干扰营养液平衡和有效性;自来水中的可溶性矿物质总离子浓度(电导率)也可能会干扰营养液平衡和有效性;雨水中则可能含有工业污染物、自然尘土沉降,未经处理的昆虫、枯枝烂叶都会影响营养液的酸碱度。

基质无土栽培不同于水耕栽培,水耕栽培一旦营养液盐分或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可以彻底更换营养液,使根部获得全新、优质的营养环境。基质栽培中,配制营养液的水源中所含的任何一种矿物质、微生物、颗粒物、有机质,都是一种不断积累、富集的过程。除了作物必需元素含量会出现阶段性升降或递减以外,非必需矿物质、微生物都是逐步累积的,因此,盐分积聚是基质无土栽培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选择了最好的栽培基质,却忽略了对水质的要求,水中有害矿质元素和非必需元素矿物质的富集,会对根际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从而使植物生育期缩短,后期产量、品质下降,即使采取滴灌清水“洗盐”,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还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因此,基质栽培必须重视水质问题。(三)养分失衡

无土栽培养分供应的最大优点是营养均衡且长期有效,这是实现作物优质高产的前提。目前,国内的无土栽培主要方式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其优点是管理简单。但该模式因沿用了土壤栽培的经验和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在配制基质时,会添加鸡粪、猪粪、牛粪、饼肥等农家有机肥,或者添加氮磷钾复合肥、过磷酸钙、磷酸二铵、尿素等普通化肥。虽然这些肥料是土壤栽培的优质肥源,但它们并不是无土栽培的理想肥源。这些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杂质”,有些含过量的钠,有些含过量的钙、磷、氮,有些含过量的重金属汞、砷、铬和其他无益物质。这些复杂的养分会影响无土栽培即时精准的养分管理,并且在不断追施这些肥料的过程中,大量附属的无益矿物质、重金属成分被富集在基质中,使得根部周围形成高盐分胁迫环境,影响有益元素的正常吸收(离子拮抗),不利于无土栽培的优质和安全生产。

为此,要实现基质栽培管理过程的标准化和产品质量安全可控,应避免使用普通化肥、普通有机肥作为无土栽培的营养源,即使作为部分“替代性养分”考虑,也只能在配制基质时作为“基肥”少量添加,不宜大量添加或依赖这类肥料,尤其不应连续追施,否则,必然是弊大于利。无土栽培应选择有效成分含量高、纯度高,且含植物必需元素的化合物来配制“全价营养液”,使有益元素能完全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实现“即时调控”,发挥每一种矿质营养应有的“营养价值”,使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始终处于理想的养分供给状态。(四)滴管堵塞供液不均

现阶段国内外的基质无土栽培,其水肥供给的灌溉方式以滴灌为主,滴管的微细滴孔结构作为单纯的灌溉使用时,做好水的“过滤”可有效减少“物理堵塞”,并延长到引起“化学堵塞”的使用周期。然而,无土栽培的灌溉是水肥同步的,水中添加的营养液成分增加了滴灌系统物理堵塞的概率,也加剧了化学堵塞的进程。同时,更容易引起绿藻滋生而产生“生物堵塞”。通常,国内的无土栽培果菜,即便是新安装的滴灌设施,在一茬果菜未结束前,物理堵塞、生物堵塞现象就已有发生。而第二茬以后的化学堵塞、物理堵塞现象就更为普遍了。灌溉进行时或灌溉后检查因“堵塞”而造成缺水的补救作业,是无土栽培生产者一项较为烦琐的工作。

滴管一旦发生局部或成片的堵塞问题,就意味着一个栽培系统内的作物水肥供给不均匀、不均衡,从而导致作物生长发育情况、果实产量、品质不一致,使智能化、标准化、工厂化的无土栽培,变成需要大量人力辅助的农艺作业,作物的商品性、品质难以得到提升,丧失了无土栽培原有的产业优势。(五)“肥害”严重

国内基质无土栽培的营养与水肥供给管理,多数只重视营养液浓度的配制,而忽略作物根部基质中的电导率(总离子浓度)变化。例如,温室内加温引起空气干燥时;夏秋温室内通风降温时;室内光照强度大、温度高、植株蒸腾旺盛时,如果供给的营养液浓度不能实现水肥同步吸收,植物根部基质中的离子浓度在白天几个小时中会迅速升高,造成根部的“盐分胁迫”,从而导致植株生理性失水萎蔫,稍不注意就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品质。

大多种植者认为无土栽培会缺乏营养,因此盲目增加营养液中的某个营养元素浓度,甚至进行根外追肥。其实这会造成严重的“高浓度肥害”,从而造成水分代谢障碍,水分吸收已经发生障碍时,叶片会出现无光泽、灰暗,色泽变深,生长点附近节间变短,早晨叶片不吐水等现象。

所以,基质无土栽培要注意根部基质中总离子浓度的变化并及时进行检测和调控。植株一旦受到伤害,生长与结果之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且很难恢复,这也是高温季节无土栽培草莓植株长势“弱化”的原因之一。第三章 适合基质栽培草莓品种及特性

基质栽培应考虑品质上乘、抗病性较强、植株生长势较强、结果能力较强的草莓品种。一、红颜

日本引进,草莓浅休眠品种,大果型。5℃左右的低温50h即可满足该品种的需冷量。该品种株型高大清秀,茎、叶色略淡。株高28.7cm,株幅25cm,花茎粗壮直立,花茎数和花量都较少。休眠程度较浅,花芽分化与丰香品种相近,略偏迟。花穗大,花轴长而粗壮。果实长圆锥形,果面和内部色泽均呈鲜红色,着色一致,外形美观,富有光泽(图3-1,见彩图)。最大果重110g,平均单果重25g(一代顶果平均重4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14.3%。香味浓,酸甜适口,果实硬度适中,耐储运。耐低温能力强,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连续结果性好,但耐热耐湿能力较弱,较抗炭疽病,耐白粉病。红颜连续结果性强,丰产性好,平均单株产量在350g以上,每亩栽苗6000~10000株,一般每亩产量可达2800kg左右。该品种具有长势旺、产量高、果形大、口味佳、外观漂亮、商品性好等优点,鲜食加工兼用(极佳鲜食品种),适合日光温室及大棚促成栽培,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适合都市农业生产的优良品种。二、章姬

章姬为短休眠品种,需冷量120h即可满足。株型较直立,长势旺,株高35cm左右。叶片较大,长圆形,匍匐茎抽生能力较强。花序长,花数多,连续结果能力强,单株结果数30~40个,高级花序较多要及时疏去。第一花序平均单果重25g,整个生长期平均单果重18g,果实长圆锥形,鲜红色,偏软,口感好,香味浓郁,果形美观整齐(图3-2,见彩图)。可溶性总糖含量9.3%,总酸含量0.53%。休眠浅,花芽分化比‘丰香’早,始采期比‘丰香’早5d,开花至成熟需30~45d。炭疽病抗性中等,对白粉病抗性较强。该品种抗低温能力相对红颜较强,不耐高温,高温容易产生徒长现象。三、点雪

由日本引进,属于短休眠品种,需冷量100h左右。该品种株型较直立,长势旺,株高30cm左右。叶片较大,长圆形,花序长,花数多,高级花序较多要及时疏去。第一花序平均单果重22.5g,整个生长期平均单果重18g,果实长圆锥形,偏软,口感好,香味浓郁,果形美观整齐(图3-3,见彩图)。可溶性总糖含量9.0%,总酸含量0.65%。对炭疽病抗性中等,白粉病抗性较强。四、隋珠

由日本引进,属于短休眠品种,该品种成熟较‘红颜’早。其植株生长态势很强,结果多,花瓣白色,花柄粗。果实呈标准的圆锥形,果粒大,横径可达5~6cm,深红色,有丝状光泽,果面色泽好,大果率高,第一穗果平均果重可达25~30g,果面平整,深红色,有蜡质感(图3-4,见彩图)。果肉细润、甜绵,糖酸比高,入口清爽怡人,甘甜中带有优雅的香气,浓郁的草莓风味久久留于唇齿间。一般每亩产量可达3500kg以上。对炭疽病抗性中等,对白粉病抗性较强。五、圣诞红

由韩国引进,该品种比‘红颜’早熟7~10d,株型直立,株高19cm。叶面平展而尖向下,叶厚中等。叶片黄绿色有光泽,椭圆形,边缘锯齿钝,质地革质平滑,叶柄紫红色。花序平或高于叶面,直生,白色花瓣5~8枚,花瓣圆形且相接。果实表面平整,光泽强,果面颜色红色。果实80%为圆锥形,10%为楔形,10%为卵圆形(图3-5,见彩图)。最大单果重76g,第一穗果平均单果重22g,果实萼下着色中等,宿萼反卷,绿色。种子微凸果面,颜色黄绿兼有,密度中等。果肉橙红,髓心白色,无空洞,肉细,质地绵,口味甜。可溶性固形物为13.1%,果实硬度高于‘红颜’,耐储性中等。对于白粉病、灰霉病的抗性均比‘红颜’和‘章姬’高,耐低温能力强,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连续结果性好,对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有较强的抗性。六、栎乙女

短休眠品种,需冷量200h左右,成熟期比红颜晚。该品种株型较直立,生长势较强,株高25cm左右。叶片较大,长圆形,匍匐茎抽生能力较强。花序短,花数中等,连续结果能力一般,单株结果数20~30个,高级花序较多要及时疏去。第一花序平均单果重30g,整个生长期平均单果重12.6g。果实短圆锥形,鲜红色,果实较硬,口感好,香味浓郁,果形美观整齐,果实成熟度达到85%时口味最佳。果实的果肩部位是白色,下部红色,尖部深红色,商品性很好。可溶性总糖含量10.3%,总酸含量0.57%。对白粉病有较强的抗性。七、京藏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品种,2013年审定。母本‘早明亮’,父本‘红颜’。果个中等,圆锥形,亮红色,硬度适中,口味佳,香味浓郁,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实成熟与甜查理相近,在2013年第九届中国草莓文化节上获得“长城杯”。适栽区:已推广至北京、辽宁、山东、云南、内蒙古、河北等地,也适合西藏等高海拔地区(图3-6,见彩图)。八、京承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品种,2013年审定。母本‘基质特拉’,父本‘鬼怒甘’。果个大,硬度大,丰产性强,较抗白粉病、灰霉病。在2013年第八届全国草莓擂台赛上获得‘金奖’。适栽区:已推广至北京、河北、辽宁、江苏、安徽等地。九、京桃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品种,2014年通过初审。母本‘达赛莱克特’,父本‘章姬’。果个中等,果实呈圆锥形,果面亮红色,抗病性强,有浓郁的黄桃香味(图3-7,见彩图)。十、京留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品种,2013年审定。母本‘卡姆罗莎’,父本‘红颜’。果型整齐,果个大,香味浓,丰产性强,适合观光采摘。适栽区:已推广至北京、河北、安徽、辽宁、江苏等地(图3-8,见彩图)。十一、京泉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品种,2012年审定。母本;‘01-12-15’,父本‘红颜’。果实香甜,口感好,长势强,香味浓。适栽区:已推广至北京、河北、云南、辽宁、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青海等地(图3-9,见彩图)。十二、红袖添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品种,2010年审定。母本‘卡姆罗莎’,父本‘红颜’。果实长圆锥形或楔形,果面全红,果肉红色,酸甜适中,有香味。植株长势强,连续结果能力强。果个大,最大果重98g。丰产性强,抗白粉病,非常适合有机生产(图3-10,见彩图)。适栽区:已推广至北京、云南、河南、甘肃、陕西、安徽、河北、山东、辽宁、内蒙古、江苏、四川、西藏等地。十三、京御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品种,2011年审定。母本‘卡姆罗莎’,父本‘红颜’。果面红色,有光泽,风味浓,果个大,连续结果能力强,耐储运。抗白粉病、灰霉病。适栽区:已在北京、河北等地试栽。十四、京怡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品种,2012年审定。母本‘卡姆罗莎’,父本‘红颜’。果实香甜,口感好,长势强。抗白粉病、灰霉病。亩产可达2500kg。适栽区:已推广至北京、安徽、河北、河南、云南、广西等地。十五、京醇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品种,2012年审定。母本‘01-12-15’,父本‘鬼怒甘’。花量适中,果肉脆,耐储运,有特殊香味,不易感病,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适栽区:已在北京、河北等地试栽。十六、天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品种,2008年审定。母本‘达赛莱克特’,父本‘卡姆罗莎’。果面鲜红,果实圆锥形,果形整齐,货架期长,耐储运。适栽区:已推广至北京、河北、山东、辽宁、四川、江苏、黑龙江等地。十七、燕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品种,2008年审定。母本‘女峰’,父本‘达赛莱克特’。果面橙红色,有光泽,果梗长,酸甜适中,有香味。抗病性强,丰产性强。适栽区:已推广至北京、河北、山东、湖北、辽宁、四川、江苏、黑龙江、重庆、广东等地。十八、书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品种,2009年审定。母本‘女峰’,父本‘达赛莱克特’。完全成熟时果面深红,浓郁的茉莉香味,果大,产量和抗病性优于‘女峰’,成熟期早于‘达赛莱克特’。适栽区:已推广至北京、河北、山东、辽宁、四川、江苏、黑龙江等地。十九、冬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品种,2010年审定。母本‘卡姆罗莎’,父本‘红颜’。果面红色,酸甜适中,花序抽生能力强,单花序花量少,自然坐果率高,丰产性较强。不抗白粉病。适栽区:已在北京、河北等地试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