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10:27:24

点击下载

作者:樊森

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试读:

前言

“低碳经济”缘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早见诸的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但2007年可谓是低碳经济倡导的元年和全球关注的焦点。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了4项建议,并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不具法律效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及2012年的《京都议定书》第2承诺期等,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争议、责任承担、发展博弈和政治角逐从未间断和停歇。但大家实质上不约而同地均在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而阔步前进。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在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治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实质性且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立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建设,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和改革活力,加速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并适应未来长远发展趋势和内在持续要求,形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论断,旨在彻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持续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式和道路。

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形势下,要更加深刻地明确和要求,要注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进一步丰富和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低碳经济与当前及未来发展的本质要求一脉相承,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建设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基于当前及未来发展与低碳化的紧密关联,全民低碳意识提高、低碳行为习惯的逐渐养成,低碳经济未来仍然是我国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中研智业集团下属东西部经济研究院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到生态经济,深入持续跟踪研究,区分其概念理论和要点。本次以低碳经济为主题,从低碳经济侧面研究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了低碳经济的概念、理论、规划及发展的完整体系结构,以便服务并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专著共分三篇十二章内容。第一篇为《理论篇》,第二篇为《规划篇》,第三篇为《实践篇》。专著从宏观到微观、从概念到结构、从体系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系统阐述了低碳的产生由来、低碳经济的提出及概念理论、低碳经济的结构与体系、低碳经济规划的方法和途径、低碳经济发展的层级和内容、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践和案例,在规划咨询领域完整清晰地回答了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如何规划低碳经济和如何发展低碳经济等重大问题。

注重前因后果的关联、结构与体系的梳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本专著的主要特点,同时内容务实、注重操作,是各级政府部门进行低碳经济规划与发展的参考读本,也是学术理论界关于低碳经济的完善和补充。

在本书研究撰写过程中,由于作者知识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定有诸多不妥或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樊森2015年8月第一篇理论篇第一章低碳经济理论概述第一节 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特征一、低碳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2003年英国发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并出台一系列鼓励配套经济政策。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目的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的响应。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该“路线图”对全球迈向低碳经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欧盟将低碳经济作为国际合作的核心要素,鼓励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目前,国际上碳交易和碳排放权市场已呈现蓬勃发展之态势。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持续升温,低碳经济在我国逐步兴起,我国已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二、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包含4方面的内涵:

首先,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无约束的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即碳强度),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控制2CO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其次,低碳经济是相对于新能源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碳排放低增长、零增长乃至负增长),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

再次,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为解决人为碳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缓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

最后,可以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旨在修复地球生态圈碳失衡的人类自救行为。由于人为碳通量只占地球大气碳通量很小的比例,低碳经济中“低”的要义在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其根本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碳中性,即经济发展人为排放的22CO与通过人为措施吸收的CO实现动态均衡。因此,低碳经济本质上属于碳中性经济。由于低碳经济系统的特征尺度是全球,因而经济发展的碳中性是全球碳中性。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发展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经济体摆脱碳依赖,摆脱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高碳能源依赖,使经济发展转入既满足减排要求、又不妨碍经济增长的低碳轨道,使经济发展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轨。三、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前沿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3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低碳经济的经济性。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其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

二是低碳经济的技术性。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2也降低C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前者要求在消耗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人们享受到的能源服务不降低;后者要求在排放同等温室气体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不降低。

三是低碳经济的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四、低碳经济的构成要素

第一,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低碳能源。低碳能源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清洁煤,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低碳能源。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要使现有的“高碳”能源结构逐渐向“低碳”的能源结构转变。

第二,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低碳技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低碳技术,低碳技术广泛涉及石油、化工、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等多个领域,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传统技术的节能改造、2CO捕集和封存等。这些低碳技术一旦物化和作用于低碳经济的生产过程就会成为直接生产力,成为低碳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成为低碳经济发展强大的推动力。

第三,低碳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经济发展载体与之相对应,而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低碳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取决于低碳产业承载能力的大小。低碳产业的发展对现有高碳产业的转型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会催生新的产业发展机会。

第四,低碳管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低碳管理主要包括明确的发展目标、健全的法制、创新的体制、科技等诸多方面,所有这些正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第二节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长期以来无序开发已严重透支人类的生存环境,发展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198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明确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们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正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包含了当代与后代的需求、国家主权、国际公平、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环境和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未来的竞争是碳生产率的竞争,而低碳经济的目标就是追求人、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实质和核心都蕴含着深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人类只有成功地实现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库兹涅茨曲线(EKC)是1995年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G·格鲁斯曼和A·克鲁格提出的。它的含义是:“沿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在工业化的起飞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环境恶化,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发展会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通过对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格鲁斯曼和克鲁格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压力有如下关系: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水平有着很强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会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加而不可避免地持续恶化,只有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环境污染反而会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提高而下降。人均收入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倒U型的曲线。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关键阶段,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果沿着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发展,资源与环境约束将日趋紧张,而低碳经济模式可以改变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最终促进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发展。三、脱钩发展理论

刘传江认为“脱钩发展理论”被运用到经济领域,主要是用来分析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响应关系。对经济增长与物质资源消耗之间关系的大量研究表明一国或一地区工业发展初期,物质资源消耗总量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同比增长、甚至更高,在某个特定阶段后会出现经济增长时物质资源消耗并不同步增长而是开始呈下降趋势,出现“倒U”型,这就是脱钩发展理论。脱钩发展理论为“两型社会”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所谓的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的本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的脱钩。“两型社会”既不是单一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也不是单一地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脱钩理论证实了低碳经济的可能性。低碳经济就是通过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和环境生产率,做到用较少的水、地、能、材消耗和较少的污染排放,换来较好的“两型社会”的和谐发展。四、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足迹理论是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雷斯在1992年提出,在1996年由M·魏克内格完善。生态足迹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统一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通过计算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值——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准确地反映不同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状的贡献。生态足迹既能够反映出个人或地区的资源消耗强度,又能够反映出区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耗总量,也揭示了人类持续生存的生态阀值。生态足迹的意义在于可以判断某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内,是否具有大生态安全性:如果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能力,那么大生态安全出现危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持续性,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基础出现危机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反之,大生态安全保持稳定生态环境具有可持续性,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基础持续稳定,可以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第三节 低碳经济的标准制定

低碳标准随着绿色经济已逐渐成为国际共识以及我国政府公开承诺的减排目标,中国低碳经济方兴未艾,低碳时代呼唤新的并且能够将低碳经济纳入轨道化发展的价值标准。我们应争取足够的时间来发现和有效地掌握在低碳经济财富供应链上的优势。面对低碳热潮下标准缺失、概念模糊导致的市场混乱,我们应从制定低碳标准、制定相应法规两个方面引导市场的发展。一、政府制定相应法规引导(一)政府引导性政策: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如产品碳足迹标准,为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法律基础

现阶段,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主要集中于各个高能耗高排放等生产领域,鲜有作用于产品层次的政策措施。鉴于此,可以考虑在现有的环境产品标识管理中增加碳约束的元素以适应碳排放控制时代的客观需求。比如,在产品包装上印制碳足迹标识和碳减排标识,便于消费者购买符合低碳标准的产品。(二)低碳税:在全球低碳经济大潮下,作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最为关键的制度建设,开征低碳税势在必行

一般来说,碳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征收碳税会降低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征收碳税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从而扩大政府的整体投资规模,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二、制定低碳技术标准

低碳技术可分为3个类型:第1类是减碳技术,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比如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第2类是无碳技术,比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第3类是去碳技术,典型的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arbon captureand storage,CCS)。目前,我国应加快形成国际科技界所认可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气候变化行动和参与气候变化的外交谈判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提高在气候变化议题上的国际“话语权”,为了促进中国低碳技术标准化,特提出如下对策:(一)技术创新系统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运用系统的思维谋求技术及其相关制度的创新,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创新系统填补了知识与其内在技术可能性之间的差距,并使这些技术可能性符合市场需求。低碳经济转型要求现存社会经济制度的创新,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迎合该需求的整体技术创新系统。中国在低碳技术自主创新方面要利用有利条件:第一,要充分利用各研究机构,大学的人才优势,积极进行低碳技术的理论研究;第二,要充分利用市场的驱动力量来刺激研究活动的开展。中国市场规模广阔,能够形成科学研究的大规模的需求,也能更好地分摊研究成本;第三,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具备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进行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会存在政策风险。(二)国际合作

目前我国的低碳技术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有着不小的差距,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水平,除了要依靠国内的自主创新之外,还要加强国际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加强国际间技术的合作和转让,可促进技术全球共享发展,大大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特别强调,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技术,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但是这些技术关乎发达国家的相关企业,甚至整个国家在低碳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技术转让依然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全球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话题,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是相互促进的,自主创新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在国际合作中的紧密程度。(三)低碳经济审计标准

全面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时,如何综合反映发展效率、效果,系统体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及时修正战略途径,提出政策对策,是亟须突破的重点,实践的发展需要研究和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审计标准体系。首先,应进行低碳经济评价并遵循如下程序:①低碳经济理论分析;②选择准则层;③指标的确定;④建立指标体系;⑤选择标准值;⑥计算指标权重;⑦综合评价;⑧判断。其次,低碳经济审计标准体系的构建应从区域标准体系、行业标准体系和单位标准体系3个方面进行。第二章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要求第一节 低碳经济与全球气候变化一、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一)气候变化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头号问题

国家气候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的IPCC第四次报告显示,大气中二-6-6氧化碳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10上升到2005年的379×10。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温度上升0.74℃,并预测未来100年仍将上升1.8~4℃,近50年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可能性提升至90%以上。报告进一步从科学上确认了人为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约17 cm,今后100年内仍将上升18~59 cm。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农业、水资源以及人类健康和生活环境都会产生广泛、深远和复杂的影响。气候变化将增加自然灾害,数十亿人将受到影响,上亿人将面临饥荒的威胁。如果温度升高超过1.5~2.5℃,20%~30%的动植物物种将面临灭绝的危险。(二)气候变化的特点

1. 不可逆性

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都是不可逆转的,它们在地球大气中存留时间可长达几个世纪,对气候系统的影响也是如此。许多其他环境问题造成的破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但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破坏不仅可能给目前的弱势群体造成延绵数代的危害,还可能在遥远的将来对整个人类造成危害。所以温室气体减排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2. 全球性

温室气体聚集产生的气候作用力虽然影响可能不同,但是没有国界之分。一个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后,将对整个世界产生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并不是跨界污染的唯一形式,但气候变化的规模和范围大得多。任何一个国家,单独行动都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3. 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模式旨在研究可能性,而可能性意味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再加上子孙后代面临的灾难性风险是我们进行减排投资,防止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

4. 灾难性

21世纪,人们也许能够不惜一切代价保护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和曼哈顿岛,使其免受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灾害。但海岸防洪并不能拯救亿万生活在孟加拉国、越南、尼日尔或尼罗河三角洲人们的生活和家园。紧急采取气候变化方面的减排措施能够降低21世纪人类发展倒退的风险,但是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大都要在2030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为了在此之前降低人类的成本,我们要支持适应气候变化的活动。(三)极端气候事件的危害越来越大

目前证据清楚地表明,气候变化将增加人们面临的气候灾害的风险。2000年到2004年,报告的气候灾害平均每年多达326起,每年有约2.62亿人次受到灾害影响,比1980到1985年的灾害数量增加了1倍多。

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包括:全球性的水资源短缺,许多国家面临更加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居住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社会遭遇的环境问题可能因为高温多雨而加剧;经济损失加剧,降雨模式发生变化,全球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比20世纪50年代多5倍;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导致地球两极冰雪融化,高山冰川萎缩,海平面将上升到威胁沿海地区人类生存的地步,海啸更加频繁;热浪袭击增加,各地区高温、干热引发的森林火灾等事故将不断出现;人类健康受威胁,许多通过昆虫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范围将扩大,极地冰雪融化可能释放史前病毒;物种变化加剧,生物物种活动范围的迁移将导致生物链混乱。

IPCC的研究表明,如果维持当前的生产生活方式,能源消耗方式不变,能源技术革新的速度不变,到205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6-6度将达到550×10,比当前的380×10高出45%,气候变化会更加猛-6烈。到210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到达920×10,比当前高出1.42倍,而且危险的变化趋势将持续发展下去,气候变化的模式可能完全混乱,地球将有可能变成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二、低碳经济与全球气候变化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改善土地利用方式;需要综合考虑能源安全、节能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其中,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我国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多种资源,各种能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用途,未来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要根据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建设一个低碳能源有机体系。

气候变化议题涉及重大的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利益,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目标是为了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气候政策对国家利益具有长期的重大影响,会给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带来结构性影响并可能带来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所以各国为保护自身利益,在义务分担和实际行动中又充满竞争与冲突。欧盟是《京都议定书》最坚定的支持者,力主-6把“气温升高控制在2℃、大气中温室气体控制在450~550×10”作为全球目标,极力推进全球碳贸易市场,坚持2012年后强制性减排,以领导者姿态,不断提出更高的减排目标。此外,由于气候政策对公民个体、家庭及不同区域的利益同样具有长期的重大影响,所以气候变化不仅是国际政治、外交的主流议题,而且也是各国国内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重要议题。

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而且是发展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对当今世界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发展物质文明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世界人均能源消费与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这已被各国发展历史和趋势所证明,但如果继续按照传统增长方式发展,就会伴随着人均能耗增加,在常规能源持续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将不可避免,引起不可预见的严重后果。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大趋势,开创一种低资源消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必然选择。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国际热点和全球新趋势。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从传统高能耗高物耗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桥梁,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真正发展。如果世界人均消费达到美国的平均水平,人类需要6个地球,即使达到日本的平均水平,人类也需要2.5个地球,但是如果达到中国的平均水平,只需要0.9个地球。对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传统的发展道路已经走不通了,强行推进,不仅会带来本国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而且会导致国际市场资源的激烈竞争,造成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问题,是不可持续的。

低碳经济是一种跨越式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早期,经济增长几乎都会带来能源使用的增加。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起来后对能源的需求又会进一步提高。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几乎同步,而工业化后期,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放缓,单位GDP能耗大幅度降低,但是人均能耗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如果能以有效的政策加以引导,就可实现低碳经济。第二节 低碳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是依靠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积累带动的经济增长,因此还存在着另一方面的问题。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特点具有明显的先天脆弱性,人口基数大、生存空间相对紧张、人均资源占有率偏低,而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策略。

2010年底,党的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主基调已确定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已做了明确部署,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不仅是指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也在于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应包括以下几项基本转变。

一是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用综合的目标体系来考察经济运行情况。这些指标应包括:①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的优化程度;②公平分配和消灭贫困的程度;③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程度;④减少失业的程度,因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是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除以上经济指标外,一些社会政治指标通常也被列入发展目标之中。但在这些目标中,经济增长仍然是首要目标,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也不会有其他目标的实现。

二是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GDP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大国,但远不是经济强国。从我国自主品牌在世界上的位置来看,尽管我国已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以自主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的还不足20%。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我国迅速、平稳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型的战略选择。

三是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按照增长理论推导,资本的聚集与投入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在短期内实现几何级数的增长,但由于这种增长是由大规模的物质投入来支撑的,因而是难以为继的。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发展的资本瓶颈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动力上实现向以人为核心的转变,突出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知识和创造性劳动对创造价值的决定性作用。

四是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三元经济结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强国之梦,就必须从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方式。

五是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已有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环境。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扩张,劳动力、资源和环境已进入高成本和短缺时代,这就迫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以应对生产要素高成本、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的挑战。(三)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展方式还没有完全从粗放型增长转变过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既有个别地方政府把GDP增长作为硬指标、把发展方式作为软指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识不强,认识度不高等主观因素,也有各种客观因素带来的制约效应,主要包括: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约束日趋强烈、环境治理任务更加繁重、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增大、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重塑导致的国内结构升级压力。

1. 生产要素成本普遍上升

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劳动力的供求关系逐步发生变化,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另一方面,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和居民生活成本的上升,劳动者工资也将呈上涨态势。

2. 资源约束日趋强烈

13亿人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即使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先进水平,资源消耗在数量规模上仍然会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何况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在不少领域都较低,在一些方面浪费严重。这些因素将使我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得不面临更大的资源约束压力。

3. 生态环境治理任务更加繁重

工业化、城市化既是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生产生活废弃物不断产生的过程。一些领域的粗放式发展,已使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天平上,需要给后者以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4. 发展不平衡加剧、收入差距扩大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从改革开放至今,尽管各地区、各阶层都分享到了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但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政策、体制的不完善,这种分享是不均衡的。我国目前仍处在收入较快增长、收入分配差距可能拉大的阶段,一些制约公平分配的深层体制和结构问题短期内尚难根本解决。

5. 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将成为一种长期趋势

近年来,以石油、铁矿石和粮食为代表的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不断上涨。研究判断,这种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是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一种趋势性现象。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形成新一轮的工业化浪潮。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大国的工业化必将对初级产品的供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6. 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不断增大

随着全球经济规模的继续扩大,特别是随着更多国家进入工业化加快发展时期,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作为后发国家,我国既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又一困境。

7. 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重塑将加大国内结构升级压力

随着以信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生产要素成本的相对变化,各国的比较优势将发生变化,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因之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将更专注于生产高新技术和服务业产品,发展中国家将更专注于生产中低技术产品,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将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更大压力。同时,由于愈来愈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全球竞争之中,低附加值产品领域的国际竞争也会日趋激烈。这些趋势和变化都会增大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压力。二、低碳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我国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经济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凸显,资源环境约束愈发明显。因此,在新形势下,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重要性更加明确。所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是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又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全球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正在兴起,各国都在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和低碳技术发展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相继提出实施“绿色新政”,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发达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和“话语权”,利用自身技术、资本优势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美国通过《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政府投资近600亿美元支持智能电网、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混合动力汽车等基础研究。美国2006年推进“能源独立”战略,到2011年石油净进口量实现连续4年大幅下降,石油对外依存度由2005年的60%下降到4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由2007年16%下降到9%。美国从1949年以来首次成为成品油净出口国,2011年石油产品净出口量超过进口量1.6亿桶,表明美国石油安全形势已发生了标志性变化。英国通过了《气候变化法案》,制定了《低碳转型计划》。日本政府发布了《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重点支持交通运输领域低碳化、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与普及等。还有一些国家利用自身低碳技术、制度优势,借应对气候变化采取单边贸易保护措施,还企图设置碳关税、“环境标准”等贸易壁垒。随着更多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未来全球能源资源需求将继续大幅增长,围绕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国际博弈日趋激烈,全球资源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因此,顺应新的国际潮流,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快培育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有利于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而且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重大历史任务。

从国内来看,破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从全球来看,为了改善民生,各国都会不断发展经济,提高能源资源的保障能力,降低消耗和污染,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绿色低碳发展是唯一的选择。为了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发展中经济大国建设成经济强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未来经济科技竞争力,并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进程中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我国必须大力加强节能增效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的确令人担忧,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能源安全看,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相对不足,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4左右,储量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7%。然而,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约为日本的4.5倍、美国的2.9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国外平均水平高10%~20%以上,我国能耗强度偏高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从资源约束看,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淡水仅为28%,耕地为43%,铁矿石为17%,铝土矿为11%。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比发达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单位水耗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方面,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不到10%,但消耗了全球约53%的水泥,47%的铁矿石,45%的钢,44%的铅,41%的锌,40%的铝,38%的铜和36%的镍。水资源方面,用水量已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的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常态。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未来有可能出现严重水危机。耕地资源方面,已经接近18亿亩(1亩≈667m2)红线,人均耕地面积逼近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红线。

再次,从生态环境看,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持续增加。全国有近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安全的饮用水,有5900多万城镇居民的饮用水源水质不合格。2011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首个空气质量数据库,在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首都城市和人口超过10万的近1100个城市中,中国最好的城市是海口,排名830位,北京排名1053位。全国近80%以上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7%,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8%,石漠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3%。高消耗、高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

最后,从温室气体排放看,近年来,我国碳强度实现了显著降低,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增长迅速。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超过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我国人均排放量也在不断攀升,1990年,我国人均排放量只有2t,人均排放世界排名100位左右,2009年上升到世界第58位,人均排放水平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15年可能达到欧盟的人均排放水平。第三节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背景“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的。这次研讨会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环境下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拟出的定义已有数百个,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 R.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该书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可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被广泛接受并引用,这个定义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中国可持续发展观源于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本次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二)可持续发展定义及内涵

1. 可持续发展定义

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综合性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与此定义相近的还有原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定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总之,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2. 可持续发展内涵

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突出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强调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三)我国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1. 取得成就

经济发展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6万亿元,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和世界第2大贸易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社会发展方面: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科技教育事业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贫困、防灾减灾、医疗卫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国家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投入明显增加,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重点江河水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有所突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工作,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取得成效。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已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了各级各类规划和计划之中,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正在得到不断完善和落实、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国家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投入明显增加,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重点江河水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有所突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工作,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取得成效。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已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了各级各类规划和计划之中,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正在得到不断完善和落实。

2. 面临问题

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一些现行政策和法规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等。

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人口综合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就业压力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仍然很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依然很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突出,环境污染仍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与实施还存在不足。二、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低碳经济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201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峰会两大主题为:一是发展绿色经济;二是机构机制框架。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消除贫困、调整经济结构等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发展绿色经济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长期过程,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局限,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面临诸多实际困难。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是充分执行《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和应对各种新出现挑战的重要条件。可持续发展机制框架应有助于统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决策权,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实际困难。

低碳经济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途径之一。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由之路。节能减排政策,促进太阳能、生物燃料、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都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手段。(二)政府主导实现经济社会低碳发展

政府主导是实现社会发展低碳模式的根本。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历程来看,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十一五”减排目标的实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我国在提交联合国大会的《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中方立场文件》中对大会两大主题提出了明确意见。在“立场文件”中阐述了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的首要目标是消除贫困,贫困问题事关发展中国家人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发展中国家成功发展绿色经济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国际社会要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反对以发展绿色经济为由搞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或将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对外援助的条件。发达国家需要率先采取行动,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为发展中国家作出表率和示范,同时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绿色经济,包括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培养能力、扩大市场准入等。发展中国家应制定并实施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社会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发教育课程和职业培训,减少和补偿发展中国家向绿色经济转型付出的社会代价。

当前,各地政府应充分发挥低碳经济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第四节 低碳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一)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稳定压倒一切,而和谐社会正是与社会稳定相对应的具体社会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政府对社会稳定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细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而使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12年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胡锦涛同志报告时认为,应该建设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二、低碳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一)从国际上看低碳经济有助于世界和平发展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石化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裂变能的广泛地投入应用。面对能源危机,对能源的争夺导致战争频发,影响了世界的和平发展。近10年来,中东及海湾地区与非洲的战争都是由石化能源的重新配置与分配而引发的,如1973—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产生于第四次中东战争;1979—1980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则由两伊战争引起的;1990年的海湾战争是一场彻彻底底的石油战争;伊拉克战争名为反恐战争,实为石油战争。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减少这种冲突,有助于世界和平发展。(二)从国内看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成就巨大,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粗放型经济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主要依靠增加资金、人力、物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提高产量或产值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也可能由于能源的短缺而引发许多新的矛盾和冲突,造成社会不和谐因素。相对而言,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指在经济建设中,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行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取得的经济增长。因此,我们应把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增长,把单纯追求GDP量的增长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通过提高效率、转变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及服务,确保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同时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有助于促进经济转型,有助于转变人民的生活消费观念,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三、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必须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正确处理人与资源的关系,进而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一)加强立法,将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目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