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住气,吃硬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08:11:40

点击下载

作者:王路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沉住气,吃硬饭

沉住气,吃硬饭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沉住气,吃硬饭作者:王路排版:Cicy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7-04-01ISBN:9787505739734本书由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卷一|说正事要相信每个人都有出轨的基因

2013年,王宝强发微博: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都要和你在一起,一生一世,一心一意,爱你永不变!

2014年,马蓉发微博:当这日子真的要和选择的人一起过了,你才明白,钱够花就好,容貌不吓人就行。其实真正幸福的标准,无须理由很简单,只要笑容比眼泪多,你就找对人了。

2015年,王宝强实名定制粉钻“爱的交响”送给马蓉,发微博:一生只送一人。马蓉回应: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

秀恩爱须谨慎。不然,每次秀过的恩爱都会变成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回自己脸上。

五十岁前,不要说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即便说,也不要太理直气壮。要知道一辈子很长,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五十岁之后,勉强可以说,因为人生已经过去一大半了,性欲也减退了,翻盘的可能性不大了。

孔子有个弟子叫漆雕开,去当官,临走前对孔子说:“我还不太有把握。”孔子很高兴,觉得他靠谱。

一个靠谱的人,永远不会高估人性,不会拿一时的情绪当永久的法则。对自己越了解,对人性越了解,就越清楚情绪的无常。要驾驭调伏情绪,得先懂得它的无常。

你得允许爱你的人不会爱你一辈子,哪怕她自己不知道,你也得知道。你还要知道,你现在爱得死去活来的人,可能转头就对她一点兴趣都没有了。

知道了这些,才能够谈谈责任。

秀恩爱是造口业,几千万人看着,你夸下那么大的海口,最后找不到坡下驴的是你自己。

任何事情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要往前找,都能找到苗头。比如上学时就劈腿、在高铁上被拍到亲密照,以及爆出开房记录。

不要寄希望于一个人会改变。一个出轨的人,身上是有出轨的基因的。这么说容易把人一棍子打死,但照这么打下去,打死一百个,九十九个都不冤枉。

不久前,有个姑娘加我微信,备注说“张叔介绍的”,我问她哪个张叔,她不说,却问我的股票怎样了。我说:“我不炒股,你加错人了。”她说:“没关系,交个朋友呗。”她头像很好看,是个美女。我点开她朋友圈,发现前天晚上刚发了条状态:正在逛公园,期待遇到有缘人。我心想:吃饱了饭遛个弯都期待遇到有缘人,心里想想就算了,还发朋友圈,这性格天生招缘分啊。立马删了。

我不认识她。但这种人,如果将来不出轨,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她是骗子,骗人炒股的。

马蓉的事也一样。不说别的,就说明面上的。两年前,马蓉发微博:致我最爱的你。同时@王宝强、王宝强工作室、宋喆。最爱的人有三个,难道是原级、比较级、最高级吗?

人会在暗中露出马脚。不要以为这种马脚是没有遮掩好才暴露,这是潜意识的教唆。实际上,一个人心里怎么想,会写在脸上,清清楚楚。如果一个平时在办公室低眉顺眼的女实习生,突然有一天跋扈起来,谁都支使不动她了,不要以为是没缘由的,这是在告诉你:现在我有靠山了,你们得对我客气点。

一个穷人但凡发点小财,想不嚷嚷是很难的。王宝强跟马蓉谈恋爱的时候,本该先保密一段时间,结果王宝强提前把恋情爆出来了——这不是好兆头。这表明什么呢?表明在王宝强心里,这是一份意外之喜,他有一种要把我的漂亮老婆在你们面前晒晒的意思。言外之意是:别以为老子是屌丝,我的老婆比你们的都漂亮!

如果你觉得一样东西不是你应得的,而是运气,那它就会飞走。

马蓉秀恩爱的微博写得也很有意思:“容貌不吓人就行”。她不会写,“在我眼里,你永远是最帅的”。她没有那样的品位。所以,从她嘴里说出“疯狗真的可以咬人”,一点都不奇怪。

人自始至终都一样,你把她当宝,赖谁呢?你敢说不是贪图人家年轻漂亮,才愿意跟她开始的?你考验过对方的人品和忠贞度吗?

遇人不淑,不仅仅是别人的问题。

喜欢秀恩爱的人,都不太沉得住气。沉不住气,锅里煮好的鸭子飞走,是分分钟的事。

因为秀恩爱最廉价。而感情的维系要靠成千上万件小事,靠日常点点滴滴的关心,其中十之八九,都不是需要做样子给别人看的。要靠做样子表明感情的时候,感情就完蛋了。

闷声发大财,真的是人生忠告。不闷声的人,财会飞走。

不是不相信爱情。爱情好的人,都低调着呢。人家自有人家的恩爱,只是没必要让你知道。很多事情,正因为只有两个人知道,彼此才都更愿意去珍惜、去呵护。

出轨的心,并不罕见,人人都有情欲。但并不是没有力量和这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相抗衡。我们后天学到的很多东西,无非是在教人如何与动物本能对抗。

永远不要高估人性。永远要相信,每个人都有出轨的基因,尤其要看见自己身上出轨的基因。这不是在事后拿来为出轨辩解的,而是在事先亮出,好让自己明白缔结一段关系的不易,从而以如临大敌的态度担起责任。要事先看清长路漫漫,未来会遇到很多艰险,要有携手面对艰险,并经由艰险克服彼此身上的恶的决心,才可以开始。

缔结一段关系,不应当由于贪恋对方的好而开始,应当以已经做好了包容对方一切不好的准备而开始。开始一段感情,要有一种戒慎恐惧的态度,任重道远的决心。因为你的一切弱点、一切人性的恶,必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暴露无遗。你开始的是一场战斗,伴侣是战友,两个人共同来克服彼此的贪嗔痴。

婚姻应当以这样的决心开始:从今往后,我愿意承担你可能对我造成的一切伤害。我愿意你改变我的生活,摧毁我的事业,也做好了有一天你不再爱我的准备。如果哪天你终将抛下我,无论生离还是死别,我愿意接纳一切痛苦也不后悔。对于你可能出现的辜负、背叛,甚至伤害我最亲近的人,我都做好了谅解与宽恕的准备,因此,才敢向你提出缔结婚姻关系的请求。下雨天还有必要上班吗?

我家是做生意的,开一间门店,一年到头必须守着,只有春节几天才关门。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最近几年,生意一直不好,经常一天到晚不发市。我想,我要是老板,可能就关门了。我小时候就这么想,其实那时候生意还不错。我说,旺季就开门,淡季就在家歇着,不很好吗?一年不就有一半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了吗?我妈觉得我那种想法很傻,做生意的,不管有人没人,门要开,要在那儿守着,什么时候顾客来了,都能随时买到东西。

像我这种人是没啥职业精神的。我从来不喜欢加班。加什么班呢?加班表示你工作效率低下。有人问我,写稿子是不是需要经常熬夜?我说,从来不。晚上吃过饭,就是散步休息的时间。真要写,写到11点半,洗澡睡觉。睡觉是头等大事,写作算个屁。一个好的作者需要驾驭灵感,像放牛那样,拿着树枝在牛屁股后边赶着它走,不能让它牵着你的鼻子走。那些通宵不休息寻找灵感的人,没见文章写得比我漂亮啊。有多少灵感不能放到明天写?有多少串不能放到明天撸?

几年前,我在一家“福利”单位上班,很穷,工资很低,但有一点好,适合生孩子,产假能休十个月。伤筋动骨一百天,在家养着,工资照样发。当然,发不发其实没啥区别,因为工资太少,发了也等于没发。那时候,上班也没有正经的活儿干,就是上上网,爱炒股的炒股,爱打游戏的打游戏。住的地方离单位近,走路五分钟,中午过了11点就去吃饭,吃完回到家,不到12点,睡两小时,再去上班。

有一天下雨,天阴沉沉的,我回到家,发了一条状态:什么叫罪过?这种天气不睡觉,就是最大的罪过。领导给我点了个赞。

前单位有自己的食堂,中午11点开饭,不同部门的人分几拨儿去,陆陆续续吃到12点半。后来,巡视组来了。巡视组说,你们单位,工作作风很散漫呀。领导一听慌了,开会说,从今以后,食堂11点半之前不要开门了。结果大家吃不上饭了。食堂太小,11点半进去,呼啦一下,所有座位都被占住,半天打不上饭,打上饭也找不到座位。

等到巡视组走了,大家以为过几天就会好转,结果没有,规定不变了。慢慢地,大家又变成了11点下楼,在食堂门口排好长龙,等到门一开,立马拥进去,谁能冲到最前面,就能打到饭占到座位。

上班的事情也是一样。我们干的很多工作没有意义。领导出去跟人喝酒,谁聊了一句淡马锡模式,领导跟秘书说,你回去给我找找淡马锡的材料,秘书安排下来,就落到下面的人头上。同事没听说过淡马锡,接了办公室一个电话,午觉也不能睡了,上网搜“大马蜥”,要赶到领导睡完午觉起来之前呈给他过目。搜来搜去搜不到,不知道大马蜥是个什么动物。

如果正视自己的工作,很多人会质疑它的意义,会怀疑自己一天到晚加班加点干的这些活究竟于己于人有哪些好处?很多时候是找不出的。比如我的前单位,为了举办一场晚会花了半年时间,从各个部门借调人手,我也被借过去搞了好几个通宵。起到的作用就是在每一场晚会结束时,把道具从台上搬下去,只需要十分钟,但是要站在那里白白等上一整天。

这就是我后来铁定要离开那家单位的原因,领导当时把我叫到办公室里说:“你傻呀,这么好的单位多少人挤破头想来都来不了,你一定会后悔的!”实际上,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人永远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做的事情于己于人是否有所裨益?如果没有裨益,还不如去吃饭睡觉。睡一觉至少能让自己的精力充沛,精神好了跟人聊得就好,也算多多少少有点好处。

但实际上,很多人勉强自己长久地做着并不情愿的事情。之所以要勉强,是因为到手的好处不舍得放弃。就因为感冒了可以去医务室用比市场价便宜几块钱的标准拿药,就要搭上一生的好多精力去奉陪那些并不喜欢的人和事。

之所以想到这些,是因为今天本来打算去上班,刚出小区,雨下大了,于是转身去小区门口的包子铺吃了包子,雨下得更大了,就回来了。经常有人问我,在北京生活辛苦不辛苦,我说,要看人的。有人辛苦,有人不辛苦。像我这样,跟人合租,书都没有地方放,想到搬家就头疼,似乎挺辛苦。同学在深圳东莞上班都买了两百平方米的大房子。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我比他们轻松得多。我不用每天堵在路上,看见下雨了,可以扭头就回家。一般想吃想喝的,也都买得起。不喜欢谁,就可以不理他。人的生活,未尝不可以自己选择。虽然不可以处处选择,却也有不少可以选择的余地。

你要觉得必须住大房子,房产证上必须是自己的名字,身上穿的哪一件衣服走到西半球都必须能被人叫出牌子,那只有生活得更辛苦。像我这样一碗盖饭就能吃得很开心的人,平常很少感到辛苦。我爷爷爱说一句话:“想发财,必受罪,胡思乱想,耽误瞌睡。”很有道理。

说到底,还是看人。当领导要求你今天必须把PPT做完的时候,你敢不敢回他一句:“有多少活不能放到明天干?有多少串不能放到明天撸?”

什么是罪过?为了混口饭吃委屈自己的志趣才是最大的罪过。如何才能下雨天不上班?

阿尔法狗和李世石下第一盘棋时,突然放弃中盘的缠斗,到左上角补了一手。演播室里坐着好几个九段,他们愣了一下,说:“这步不好,是大缓手。”大缓手意思就是,该干的事你没干,跑去弄别的了。就像该高考了,你还不好好复习,在课堂上看《蜡笔小新》。我一个同学就这样被老师逮住,臭骂一顿:“我闺女小学三年级都不看《蜡笔小新》了,你还看!”但那招缓手之后,阿尔法狗就开始了全面进攻,李世石处处亏损。

我高三时,背《论语》。一个学霸以为我是为了高考才背,因为有两分的文言文默写。他说,两分不一定出在《论语》上,不划算。到今天,高考的东西我全忘了,《论语》还能用上。背《论语》这种事,对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人,在任何年龄来说,都是大缓手,考试又不考,也不影响升学就业,有什么用呢?但它真的大有用处。

我得益于《论语》的地方很多,就像得益于散步的地方很多。有人会说:“你不努力工作,一天多少时间浪费在闲逛上?绕着小区走一圈再走一圈,那不是退休老太太干的事儿吗?”其实,我之所以能写出东西,很多思路是在闲逛时形成的。有作者出书,搞讲座,她说:“一个青年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作,每天1500字雷打不动,后来成了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他就是王路。”我听说之后觉得很搞笑,我从来没有雷打不动地坚持写作,我只是雷打不动地坚持吃饭。很多人为什么对着电脑一整天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他不知道什么对生活来说更重要,他应该出去散散步。散步不是大缓手,散步是先手。

先手和缓手,在外行眼里是看不出区别的,都是在一处战斗正激烈的时候,有人跑了。如果他的跑被证明是对的,他就是高手,这一招就叫“下一盘大棋”。如果事后证明他跑错了,他就是草包。

高手和庸手的区别就在于,高手能看到哪个地方更加重要,从而及时地腾出手来布上一颗子。如果你没有事先布上子,在每一场具体的战斗中,肯定会渐渐落到别人后边。昨天我写了篇《下雨天还有必要上班吗?》,有人说,你是有资本才能这么讲,我没有资本。实际上,资本是积累的。你去积累,就会慢慢有资本。从来不积累,又说自己没资本,所以处处受限制,这是不太明智的。资本是怎么积累的呢?就是时不时地跳出眼前的战斗,下一着“闲棋”,事后“闲棋”发挥作用,你就有资本了。

很多人舍不得眼前的战斗。战斗在哪里,他就认为哪里价值最大,腾不开手,他认为一腾开,就变成缓手,吃亏了。于是永远被眼前的局面缠绕,一直很辛苦,又一直很被动。

昨天的文章,有朋友评论:“有人问我有多少精力和时间放在工作上,我说30%,全场震惊。只不过我喜欢技术正好做技术,我喜欢的某些人文,正好对管理有点用,剩下的30%确实是没意思,出于责任、人情或必要的基础而已。”

说得非常赞。她本来是程序员,现在做管理和架构,不再写程序了。假如她做程序员时把90%的精力都放在写代码上,很有可能现在还是程序员。如果你不能为长期的转型做一些铺垫,就永远没有主动转型的机会,而被迫的转型,既辛苦又吃亏。

我举一个例子,可能同事看了会不高兴。就是网络编辑这门手艺。网络编辑也是手艺活。它和传统的出版编辑不太一样。一个出版社里的老同志,根本干不了网编的活,他没有办法同时处理几十条新闻,也不知道怎么取一个高点击量的标题。所以,十年前,网络编辑的手艺很金贵,拿的工资也高。到后来,互联网行业别的岗位工资涨得都比较快,就编辑涨得慢。为什么呢?因为编辑的手艺偏传统。

而且,这门手艺也在不断变。一个在PC端经验丰富的老编辑,突然跑去做微信公众号,可能一塌糊涂,做不过90后的小编。为什么呢?一个是他不理解90后,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小鲜肉。另一个是他不理解载体的变化。从前是对着电脑屏看新闻,一张屏幕可以有几十条,现在是对着手机屏,一屏只能有几条。

人的处境跟新闻差不多。人躺在一个时代,就好比新闻躺在一张屏幕上。躺在报纸上很抢眼的新闻,躺在手机屏上没人点。像葛优躺,在手机屏上很流行,在报纸上是上不了版面的。所以,如果一个人拼命地干活,拼命地磨砺现在的手艺,而不能腾出手来在别的地方稍稍布局的话,就会活得越来越艰难,就会发现自己这行越来越不好干。这很正常:在局部缠斗下去,利益肯定越来越少。所以要懂得脱先。如果不懂脱先,就会发现,以前掌握的经验慢慢都不灵了,这个世界越来越搞不懂了。

很多看着不变的手艺,细微处也有巨变。过年回家,我妈把我领到一个剃了几十年头的老师傅那儿去理发,说他理得最好,结果给我理了个小虎队的头,我一星期没敢出门。有人说,自己做内容,无论平台怎么换,总饿不着,这也看得不确切。就像写文章,不同时代、不同平台,文章也有不同的写法。

小学时,老师教作文,段与段之间要换行,段首空两格。谁规定的?孔子这么排版吗?当然不。这是约定俗成。这种约定有它的载体、时代和寿限。它的载体是纸张,兴盛于印刷出版业发达的时代。在手机屏上写文章,再那样分段,就太丑了。因为手机屏幕窄,一行装不了几个字。简洁的分段方式是隔一行,顶格写。纸质书上,一段三五百字是正常,一段一句,是古龙。古龙为什么一段一句?他欠钱多,为了多赚点稿费。但今天,手机屏上,一段一句是正常,一段超过两百字,太累了。没有人明文规定这些,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规律,摸索出这些规律,就是学问。

这样的学问有很多。这只是最简单的,还有需要慢慢琢磨的,比如,每个词汇的寿限:“说时迟,那时快”,“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我小学三年级以前,谁作文里用这些,会被老师用红笔圈出来表扬,今天哪个作家还敢这么写,就离吃不上饭不远了。网络编辑虽然也有自己的手艺,很可能在算法的攻击下迅速灰飞烟灭。那怎么办呢?也简单,就是在战斗激烈的时候,捕捉到先机,腾出手来下一着貌似“闲棋”的子,并让它在未来的战斗中发挥作用。

人机大战的第一盘,阿尔法狗最惊艳的一着是右边打入,很多人以为无理,我坐在演播室,周围的棋手都说:这还是围棋吗?后来目瞪口呆:出棋了。出棋后大家分析,如果李世石先刺一下,打入就不可能了。为什么没刺呢?因为早早去刺看起来是个大缓手。

人生很多事情也是这样。后来的局促只是因为先前没有布好局。太深地卷入当下的工作,而对长远的局势认不清。因为认不清,会把缓手当先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工作之后学英语。走在大街上,被培训机构发传单的人拉住:先生,需要学英语吗?你一想,这半年正好有空,为什么不充充电呢?就把报名费交了。

看起来是布局,其实不是。并不是离开目前的战斗,随便在空场摆个子就叫先手。先手是别人还没看出它的用意时,你就知道这一手将来必有大用。而很多人学英语只是因为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半年的业余时间,能让英语提高多少呢?即便能提高,又会在眼前的工作和日后的转型中发挥多少作用呢?要能回答这些问题,才能懂什么叫先手,什么叫布局。

先手体现在驾驭空闲的能力上。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腾出手,知道腾出手来应该干什么。一个人刚毕业时,肯定没有多少空闲。但如果能够善加利用空闲,他的空闲就会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价值。这种价值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今后生活和工作的走向。慢慢地,就会有条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借此生活得很好。

很多人是割裂地看事情。经常有人说:“找到的工作我都不喜欢,我喜欢的工作,别人又不让我做。”理由很明了:如果你没有事先在一块地上布子,如何能保证今后的战斗对你有利呢?要紧的是,一点一点地积攒条件,当条件越来越多,机缘越来越成熟,自然就会切换到有力量掌控生活和工作的状态。

很多人放弃了对闲暇的掌控,去做一些无补于生活和职业的事情。或者是看似有补其实无补的事情,比如报名上辅导班、考证。一个注册会计师资格证考下来,三五年就过去了。三五年的闲暇,可以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情啊。有意义的事情不是指赚钱,也不是指学到什么技能,那些都是小细节,不是大局。大局是令自己有所改观,而且这种改观将影响到长期的道路。慢慢你会发现,内在的改观比外在重要。学会做PPT、剪辑软件这些,虽然不无小补,却很少关乎大局,偶尔的学习是必要的,如果陷溺进去,则得不偿失。关键不在于你做什么,而是要搞清楚,做这一件事情,在你生命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能发挥作用,哪怕是睡觉吃零食,都大有意义。

其实,下雨天需不需要上班,是具体职业决定的。从长远看,每个人都有选择职业的能力,只是太聚焦于眼前的缠斗,就忽略了这一点,以为自己的生活完全是被胁迫的。一个人下班后应当干什么

晚上和朋友吃饭。朋友说,周五下班回到家,感到特别空虚。从前我不上班时没这感觉,上班后,这种感觉强烈地涌上心头。

这种经历我也有。而且时至今日,也没有办法很好地克服。不但我有,我周围认识的人,太多有类似的情绪。朋友讲出这些,我一点都不奇怪。

我知道一些办法可以抵御这种情绪。比如,下班之后买菜做饭,和关系融洽的室友一起聊天、看电视。我毕业后的第一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当时合租的加上我一共三人,都是男的,同事,大家一块去菜市场买鸡蛋、蘑菇和肉,研究要做什么菜吃,每个人都抢着炒菜,都不喜欢刷碗。

那只是一时的兴趣,到后来,饭就做不下去了。老是有人不爱刷碗,还有人常带朋友来,慢慢地,一点一滴的芥蒂就形成了彼此间的隔阂。头一年元旦还坐在一起聊新年愿望,后来就各玩各的了。等到不一起合租了,关系倒好了些。

一个人住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所以后来我经常晚上跑到同事办公室里玩,其实不是跟他玩,而是希望自己身边有个活物。说出来不太好听,就像是身边有一只猫、一只狗,他跟我比较熟了,也不介意我这么比喻。一个人住的话,养只猫、养只狗都挺好的,再不行,养一盆花也好。这样,你得时不时地想着给它浇水,想着有一样东西需要你侍弄。总有个念想,有个牵挂。

但这并不是很彻底的方法。彻底的方法,是一定要努力找到自己生命的核心。前一段时间看一篇牟宗三的文章,大致内容我忘了,关键的一点是,他说一个人应当找到能发挥出上天赐予自己的禀赋的地方。牟宗三的观点很多我不赞同,但这一点上,他说得特别对,也特别重要。比如鲁迅,假如去做一名医生,以他暴躁的脾气、乖戾的性情,恐怕很难成为一名杰出的医生,但弃医从文后就不一样了。当他拿起笔,就可以写出嬉笑怒骂的杂文、无与伦比的小说,上天赐予他的性格,在文章里发挥得淋漓尽致。鲁迅不是一个好性格易相处的人,这种人如果干别的行业,恐怕会很失败,搞不好还是一个到处传递负能量的人。所幸他有机会拿起笔来写东西,成就了一个时代的天才作家。

李叔同也是如此。假如他不是中年后出家当和尚,他也会是个艺术家,但恐怕不会成为横空出世的大艺术家。但削发为僧之后就不一样了。那样的僧人,整个20世纪都是绝无仅有的。开明书店曾托夏丏尊请他写字模,也就是印书需要找一个人的字作为模板,李叔同是有名的书法家,就想请他来写。李叔同很爽快地答应了。工作进行了一阶段,他又反悔了。反悔的理由之一是,有许多需要书写的字非常不适合出家人写,比如刀旁的字,残酷凶恶的太多了。“又女部中更不堪言,尸部中更有极秽之字,余殊不愿执笔书写,此为第二之原因,此原因甚为重要。”这是李叔同给夏丏尊的信。唯有这样质地的人,才可能弘扬南山律宗。李叔同的出家,真是寻找到一个把禀赋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机会。

但据我之所见,十之八九的人并没有找到这样的机会,找到一个最能发挥自己天性的事情来做。一旦找到这样的事情,下班之后该做什么、周末该去哪儿玩,统统都不是问题。因为必然有一样事情,让你愿意倾注心力。它足以填补掉你的空余时间,并让你的生命因此绽放出光彩。

我有个高中同学,现在在高校教书,他说他的博士读得非常轻松。但在外人看来,他那时候的生活相当艰苦。当年在中科院物理所,那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他一家两口租房一个月才700块钱,同学去他家吃饭,五六个人都很难坐下,上厕所要去楼下几十米外的公厕。但他们生活得很开心。他说他发论文和毕业一切都非常轻松,毫不费力,而我问他的工作与作息,他说每晚在办公室做实验到十点多回家。这就是一种非常良好的工作生活状态,能够在所从事的事情上找到乐趣,从而无须考虑空闲下来该干什么。现在,他去深圳大学任教,生活条件比很多同学好,但他的工作状态依然同在读博时差别不大。我很羡慕他的就是,每天都可以做些事情,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正在做的,而且每一步努力,都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往未知领域的迈进做出贡献。他没什么背景,一个人出来拼搏,现在衣食无忧,未来前景无限,这正是长期修来的福报。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应当找到一样事情,在从事这样事情的时候,自己能感到由衷的快乐,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天性,同时,还会为未来的人生开辟一条道路。

反观我自己的经历,我觉得我也是很幸运的。我本来应该从事金融行业,我的同学绝大多数都在干金融,而且金融也是比较挣钱的一行。但真从事那样的工作,我会很痛苦,而且必定干得很糟糕。我办事不利索,不擅长跟人打交道,也不饮酒。幸亏我毕业后去了一家无所事事的事业单位,一直没有丢掉写作。那时候写东西也没人给钱,纯粹是下班之后没事,读书和写作,成为填补空闲的一种手段。而且在写作的过程中,写到顺畅的时候,也有很过瘾的感觉。

但我迄今仍然没有找到生命的那个点。它可以是写作,但单说写作太笼统,写小黄文也是写作。从前就有朋友请我写小黄文,就是文学网站连载的那种,说那个来钱快,我婉拒了。那个我不擅长,写不擅长的东西,我会很痛苦。它也可以是读书,但单说读书也太笼统,我并不是读所有的书都很开心,十之八九的书会读得昏昏欲睡,了无趣味。常有人问我,佛经那么枯燥你怎么读得下去?其实我也读不下去。我经常读着读着,头就歪桌子上睡着了。但我知道有些东西的长期积累会改变一个人内在的质素,让人身上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那么,当这一点展露在外的时候,就让这个人散发出不同的气质。

董仲舒说过一句话:“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我们这个社会是反过来的。做一件事要讲究能带来什么。但是,如果一件事能给我们带来很有价值的东西,通常我们是看不见的。因为我们的视野太窄,能看见的都是小价值。这么说,又似乎变成另一种功利主义了,“老子”式的功利主义。

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积攒到现在,对人生最有意义、最有帮助的东西,都不是当初为了今后有用才学的。而是因为兴趣、因为好玩才去了解的,现在,它们成为滋养我生活与创作的源泉。

古人说,穷理、尽性、俟命。这条路是永无穷尽的。每往前迈出一小步,多穷一步的理,就可以多尽一分的性。始终走在这条路上,探寻自己的方向,自然无暇顾及日子该如何打发这种问题。因为你永远知道哪些事情可以让你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任何人都可能突然没饭吃

昨天晚上,正吃饭玩手机,一个小伙子凑过来,“您好,打扰一下。”看我惊奇,他说:“放心,我不是骗子,想占用您几分钟时间,介绍一款产品,请问您平时用什么擦鞋?”说着从手提袋里掏出一瓶东西。我说:“我平时不擦鞋。”他露出尴尬的笑,扭过身去了。

他没走,茫然站在那儿,一边缓释情绪,一边瞅别的目标。我有心问问他吃饭没,又不好开口。正犹豫,他已经走向靠墙坐的俩姑娘,刚掏出产品,她们就摆手拒绝了。他赔笑着走开,想从店里出去,到门口又站住了。

我想把他喊回来,随便聊聊,再请他吃个汉堡。但我怕那样会让他感觉受了侮辱。人家想靠劳动吃饭,出于同情的施舍也许是种冒犯。但我真的不需要他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买了,他很可能会误以为是自己的推销见了成效,兴奋的鸡血会让他在这一行泡得更久。

他又走向一位单身女孩。女孩允许了他的介绍,他兴冲冲地把手提袋里的产品全摆了出来,有擦鞋的,有护肤的,有洗头的。女孩听了半天,一样没买。他提起手袋迅速离开了餐厅。

上周末,参加沙龙,我碰到一位1996年的小姑娘,玩自媒体,每月接广告能挣四五万,从学校退了学,跑到北京做公众号。她曾经为了涨粉,打印了二维码跑到写字楼的厕所里到处贴。

这是个励志的故事,但这种故事很糟糕。主持人说起这个故事时,立秋后的凉风正穿过玻璃窗吹透23层的高楼,燥热的午后渗出丝丝凉意。你知道拎着手袋在夜色中穿梭的推销小哥为什么半个月挣不到一毛钱还愿意坚持吗?因为他听过很多这种故事。

为了涨粉去厕所贴二维码,毫无用处。如果有用,你立马会在所有公厕中看到二维码。后来,问小姑娘,她也承认,二维码只贴过一下午。

小姑娘要感谢她贴二维码的经历。这种故事虽然对于涨粉毫无帮助,但它适合写进宣传稿,讲给别人听。去考察任意一个稍有起色的人,都能找到苦逼的过往。但那些苦头,十之八九是因为愚蠢,因为不熟悉才走了弯路。但弯路一经包装,就以每个人必将经历的苦难的形式呈现,让挫败者感到安慰——我不够成功,只因我吃得苦还少。啃一个月方便面算不算遭罪?不算。有人能啃三个月。啃到三个月你发现还有人能啃半年。

苦逼不是成功的理由。但不够苦逼是失败的慰藉。你永远不可能太苦逼,因为太苦逼你就挂了。

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跑来问我如何写文章。他们都不是对写作有兴趣,只是想做公号赚钱。我说:“不要写了。”一些很漂亮的姑娘,看别人做直播月入数万,也架起摄像头搞直播。我说:“不要做了。”

业余玩家炒股,能不能赚大钱,盘操得好坏不重要,有没有撞上牛市才重要。个人的奋斗往往微不足道,起作用的是历史的进程。

什么时候,都有人说,赚钱太难了。正在他们感叹赚钱难的时候,一帮人忙着赚大钱。任何时候,都有迅速发财的门路。房地产火、民间借贷火、传销火、微商火,纷纷是机会。但是,只要你去追,一定鼻青脸肿。

三年前,去西单图书大厦,十分钟至少能碰见三个推销产品的。现在慢慢没有了。为什么?裤腰带勒得再紧,扛不过三年。三年就饿死了。当相信某种励志故事的人越来越少的时候,这一行就不行了。

励志故事不假。只是,一个励志故事背后,有一万个苦逼真相。

佛教有个词叫“共业”。两个人卖方便面,一个人扯着嗓子吼,宣传方便面好吃,本来大家都没吃方便面的习惯,因为他吼得厉害,大家慢慢开始吃,但他吼得太厉害,自己累死了。另一个卖家就坐享其成了。

股市平稳时,再专业的操盘手,都不会很快成为传奇。但全民炒股时,一个根本不专业的操盘手,只凭运气,就可以迅速赚到爆,成为偶像传奇。尔后,他的故事会流传,他的经验会被复制。

会有很多人饥渴地向别人传播那些故事和经验,从而引来更多人参与,一边进场,一边感叹:“我来晚了!来晚了!”当看到那些进场更晚的人依然有钱赚,又告诉自己:还不晚,现在是最后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只是擅长出镜的人做直播,一定赚不了很多钱。无论他们如何提高口才,无论他们模仿赵本山和郭德纲多么像,都不行。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全民直播的时候,他们会迅速成为传奇,然后,哪怕之前做得很愚蠢、很蹩脚的东西,都会被供奉起来。《冰与火之歌》里常说:“凛冬将至。”

对专业的人来说,冬天并不存在,但对被大潮席卷着的人们来说,冬天真的存在。

那位退学的小姑娘,只是三个月收入上万,就敢笃定退学,对创业的远景坚信不疑。在她眼里,我这种作者是马上要死在沙滩上的一代。她讲得很好:“情怀没有市场,你得知道大众要什么。”她的话精辟,透出睥睨一切的决心和自信。我突然为她惶恐起来:这位充满朝气和斗志的姑娘,万一半年后连着三个月接不到广告,该怎么办?

不是开玩笑。任何人都可能突然吃不上饭。

去年的创业者,投资人追着屁股砸钱,他们不稀罕。今年,他们追着投资人屁股求钱,没人搭理了。风向变化很快。

我上学前班时,父母下岗,没办法,借钱做起生意。很快,赚钱的速度超出了预期。人手不够了,姑姑、叔叔都来帮忙。又很快,他们都出去开自己的店。他们的亲戚朋友,也纷纷做起生意。一夜之间,生意不行了,谁做谁亏。我爸不信,折腾了很久,终于服气:形势比人强。

有句话讲:“想发财,必受罪。”很有道理。但不能倒过来讲,不能说:“肯受罪,必发财。”

有个小伙子应聘洗车工,活又脏又累,工资又少。老板指着旁边的车说:“我去年跟你一样,现在你看,车是我的。”小伙子很高兴:“你的意思是,我努力工作一年,也可以有自己的车了?”老板说:“不,你努力工作一年,我就可以换更好的车了。”

只要你肯受罪,会有人因为你受罪而发财的。

所谓风口、机遇,不过是忽悠人进场摇旗呐喊的。有人站在金字塔尖,就有人站在金字塔底。很多人梦想站在风口,正是这种欲望,制造了风口。无数人看到风口上的猪,一边感叹不可思议,一边笃定地相信猪能飞。而猪之所以能飞,正是因为他们都跟在猪屁股后面吹气。等到他们停止吹气,并把自己想象成猪跃跃欲试的时候,四面八方都传来同一种声音:风口过去了,冬天来了。要允许别人扔掉你的礼物《上下五千年》是我小时候很珍爱的书。二年级时,我爸买了一套,我每天带到学校,和同桌一起看。两人速度不一样,各自歪着小脑袋看不同的页数。我换了几个同桌,都爱看,我就以为人人都喜欢。

后来,弟弟生日,我买了一套送他。我零花钱少,攒了很久才够。弟弟不爱看书,但我觉得小孩应该多读书,才能增长知识,所以也不心疼。真正让我心疼的是,隔了一段,去他家玩,他正在吃面,我送的书就垫在碗底下,端起碗,书上一圈油印子,像印章盖的。

初中时学《羚羊木雕》,张之路写的,讲一个小朋友把父亲从非洲带的贵重礼物送给了小伙伴。妈妈知道了,让他要回来。小伙伴的妈妈也责怪小伙伴不该收这么贵重的礼物。

当时我完全理解错了。我以为,两位妈妈是对的。但中心思想不是这样讲的,老师说,大人眼中只有利益,小孩的友谊才单纯。听了老师的讲法,我很羞愧,觉得自己很俗气。

不过今天再看,我觉得自己是对的。未必是小孩友谊单纯,很可能是小孩对价值的认识太模糊。我外甥三岁时,给个苹果就能换走他一百块压岁钱,他还特别高兴,到了四岁,三个苹果都换不走了。小孩可能第一天送了礼物给朋友,第二天闹了别扭就后悔。或者几年之后,知道它多值钱才后悔。如果未来后悔,再说小孩的友谊纯粹就虚伪了。

佛经上讲,仙人对国王说,自己犯了偷盗罪,因为接受了国王的礼物。国王说:“你并没有犯罪,礼物是我心甘情愿送给你的。”仙人说:“虽然你当时送给我了,但回去之后,我以为你后悔了,如果你后悔,我就犯了偷盗罪。”

这个故事有寓意。比如说,小伙子为了骗姑娘,跟她谈恋爱。心里清楚,自己未必愿意跟她结婚,但不妨耍一耍。姑娘觉得小伙子蛮好,就把心托付给他。后来暴露出真面目,姑娘后悔了。哪怕姑娘起初心甘情愿,只要后悔,小伙子就犯了偷盗罪。

人在接受馈赠的时候,应当提醒自己,这馈赠是不是别人所愿,他有没有能力馈赠如此之物,未来会不会后悔。很多人赠送礼物,是怀着投桃报李的心态,礼物送出去,如果没有得到与期待相符的回报,就会失落。这样的礼物,其实不宜接受。爱捡便宜的人,是容易犯偷盗罪的,别人为什么愿意给你恩惠呢。

读研时,好友给我寄了进口咖啡。我睡眠不好,不太敢喝,就转送给另一位朋友。自己很宝贝,就以为别人也宝贝。隔了很久,偶然聊起,问他喝了没有,是不是很好。他说喝了一点,不小心放在阳台上,淋了雨,就扔掉了。我心疼得不得了,就感叹说,那可是一大罐,好贵呢。又问他,为什么会放在阳台上,为什么忘了盖盖子。因为多问了两句,他好像也不是太高兴。

回去之后,想起小学的一件事情,才觉得自己多提的两句并不合适。小学毕业那年暑假,我去班主任家拿信,她刚从乡下回来,塞了几根玉米棒子给我。我很感动,因为五年小学里,再没有第二个老师送我礼物。

我没有告诉我妈,怕她把玉米棒子煮来吃了。但又没有自己的房间,就借了方便面箱子,装了玉米,放在床肚里。时间久了,这事也给忘了。后来,玉米被发现的时候,已经长了霉点,扔掉了。我觉得好可惜。一旁的姐姐说:“别说长霉了,就是不长霉,也不值当煮啊,小成这样,在乡下只能拿去烧柴火。”我听了如梦初醒:难道是老师觉得玉米太糟糕,懒得煮,扔掉又可惜,刚好赶上我去拿信,才顺手给我的?

往往就是这样。别人送你一样东西,本来很随意,你却把它宝贝得不得了。也许对别人来说,送礼物只是微不足道的习惯。就像有人无论到什么景点,都会买一堆明信片寄给每个朋友。而另一些人,只在最好的景点,很吝惜地寄一两张明信片给最好的朋友。如果他祈望别人特别珍惜他的明信片,往往要失落了。

舍利弗行菩萨道,要先渡过布施河。有人来找舍利弗,要他的眼睛。舍利弗说:“我的眼睛抠出来,对你也没什么用,不如你要点别的,财物我都可以给你。”那人说:“不要别的,就要你的眼,如果你真想渡过布施河,就把眼给我。”舍利弗就挖下一只眼,给了他。那人拿起嗅嗅,说好臭,唾了一口,扔到地上,用脚踩扁了。

舍利弗叹息:“这人真是恶劣,他要我的眼并没用,却坚持要,给了他,又用脚踩,真是没办法度化,还是先度自己吧。”刚生起这样的念头,菩萨道就立时退转,回向小乘,不能渡到布施河的彼岸。

这个故事让我震动。震动并不是说,人家要你的眼睛你也得给他,而是,如果你决定把一样东西给别人,那么,别人怎么处理,就是别人的事。因为东西已经是别人的了。哪怕别人转手把它扔到垃圾桶,也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你还把自己当成这样东西的主人,就等于宣判了别人的盗窃罪。你送人东西,并不是要用来换取宣判别人罪过的能力的。即便是在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都不该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可以为所爱的人付出,可以无限地施与,却不能强求别人必须珍爱你的付出。哪怕内心存有一点点这样的要求,也是不好的。这样的念想,对自己并没有好处,只会让自己后悔。对别人也没有好处,只会让人觉得,欠了你的情分。如果需要偿还,就不是送而是借了。

小时候,有小伙伴上厕所没带纸,用我寄给他的信擦屁股,后来他姐姐告诉我,我一点都不郁闷,反而觉得他很性情。但后来,年龄越大就越在乎,自己送出的礼物,别人有没有好好珍惜。同时,我也隐隐把收到的礼物当成负担,因为知道它总有一天会坏掉,坏掉之后该怎样处理呢。要是自己的东西,就毫不犹豫扔了。既然是别人送的,总觉得扔了似乎有点对不起人家。西安的朋友,送我一只兵马俑模型,我把它从家里带到广州,脑袋在火车上磕断了。毕业带回家,后来又搬家,每次都携着一只头和一架身躯腾挪,也觉得麻烦。

自己贮藏东西有负担,别人自然也有。任何东西,都有寿命,终是要坏的,到头还是要遗弃。送人礼物的时候,就该想到这一层。无论是多珍视的东西,既然送出去,就和自己无关了。别人如果知道,你还对他如何珍藏有要求,他岂不成了你的物品保管员了。不该有这样的想法呀。

春节临近,又是送礼的时候。张三掂一箱礼物到李四家,李四用不着,掂到王五家,王五礼物多,又掂到赵六家,最后,赵六把它掂回张三家。虽然礼物转一圈又回来了,不多不少,GDP也没有增加,但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之间的情分增加了。要紧的是情分,至于礼物走到哪儿,如何处理,都没那么重要。不要欺负比你弱太多的人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徐玉玉,被骗走9900块,气死了。

有人批评她,这孩子太蠢,人家让汇款,她就汇。

我也那么蠢过。

五年级暑假,奶奶去世,爷爷突然空落落的。他想走亲戚,就带着我和表弟去看大姑。坐长途汽车,早上五点半发车,到了十点,停在一个不知名的小车站休息。

站里有人玩扑克,三张牌盖住,让人猜红桃J,猜前下注,有人输,有人赢。有个中年汉子说:“你别动,我押这个!”他请爷爷帮忙按住牌。爷爷说:“好。”牌手就骂:“老头没钱别瞎凑热闹!”爷爷生气:“谁说我没钱!”就去解裤腰带,钱用手绢包着,贴身系在腰里。请按牌的人说:“大爷,都押上,再没跑儿的。”就把爷爷握着的钱和手绢抢来,刚放下,牌手就把钱抓走了。一群人一哄而散,只剩手绢扔在地上。

那是五百块,20世纪90年代。奶奶病倒之前,爷爷开小卖部卖烟酒零食,半年才挣五百块。

上了车,爷爷说,可别对你大姑讲呀。刚到大姑家,爷爷就病了。回家我也没敢说,表弟说了,我爸知道了,骂我:“你爷爷老了,你怎么也不长心眼儿!怎么不报警!”

我自责了好久。脑子里一遍遍演,想象再次发生时,我把他们抓住喊警察的样子。那年我十岁,表弟九岁,生平第一次坐长途大巴,晕车吐了三次。

两三年后,只是从小报野刊上,就知道这种骗术是多么低劣。又过了好多年,才明白,其实我、爷爷、表弟,当时碰到这种事情,毫无抵御能力。我们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坏的人。以为就像逢年过节,亲戚邻居打牌有个输赢。

知道他们是骗子,我恨之入骨,想把他们砍了。他们是我在十岁的生命里遇见的最坏最坏的人。

读大学后,每次坐火车都异常警惕,怕行李被偷,不敢睡觉,曾经18小时没上厕所。还好,至今没在火车上被偷被骗过。骗子在我十岁的心灵中抹下的一笔灰,让我对世界的忧惕警觉持续了很久。

两周前,我家官司到了评估阶段。作为原告,要先垫付评估费用。我爸把法院的短信转给我,问我评估费是不是高了。他心疼钱。我说:“我也不知道,就算高了,人家要多少咱也得给多少啊。”虽然这么说,我还是把信息转给一位律师朋友,再一次麻烦她。她人很好,很快帮我查了,打电话给我,评估机构还真要高了。

我马上找到评估机构电话,打过去,不接。我发短信说:“依据《豫发改收费[2011]1357号》文件,算出的收费金额跟您要求缴纳的不一样,是不是出新标准了,具体文号是多少?”

对方电话立刻打过来了。他说:“是这样的,按照标准来,成本裹不住,请你理解。让你爸直接跟我们联系吧,我们跟法院、你爸都熟,价格可以再商量。”后来,按照标准收评估费,省了6800块。

我突然想,要不是有个律师朋友,人家乐意帮我,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要不是我爸有这样一个儿子,在北京工作,人家根本不怵你。平常老百姓打官司、看病,别人要多少钱,你不就得给多少钱吗?你懂得查文件吗?查到了,求人办事,敢去争吗?

你对一样东西不熟,懂的人就能欺负你。

被骗有时候真的不是因为笨,是因为对很多东西不了解,又愿意怀抱善意去信任陌生的人和事。别人懂,你不懂,想坑你骗你,你怎么躲得过呢?

过去的骗子,有几种人不骗:瞎子不骗、聋子不骗、瘸子不骗、傻子不骗。为什么不骗?人家生活已经够难了。人家太好骗了。欺负人,别欺负跟自己不在一个数量级的,太损阴德。你得到一点好处,别人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你将失去世人的尊敬。只剩下最愚蠢的人拥戴你。就像《天龙八部》里慕容复的结局,只有一帮小孩为了糖果称他陛下。别人眼里,他只是个小丑。

世界上骗子很多。骗钱的少,骗感情的多。一个中年男性想迷倒未谙世事的小姑娘,太容易。双方不在一个段位。你拥有的,她没有,对她就是致命的吸引。她不是没怀疑过看上去和善慈祥的大叔不是好人,她以为自己够聪明,只是,她对恶的理解远远不能达到真实世界的复杂程度。

人性的恶比很多人穷极想象的地步还要坏很多。被“老司机”带到酒店的女实习生觉得,他是前辈,总不至于吧。就是这种不至于的想法,宁愿去尊重、用善意揣测一个人的想法,毁了自己。

你将善意投给世界,世界报你以最大的恶意。徐玉玉,一个18岁的小姑娘,锦绣年华还没来得及在她眼前铺开,就死了。

当好人被辜负,善良被戏弄,受尽伤害的人很难再真诚地相信世界。我周围的人,颇有喜欢玩弄他人感情的,有男性,也有女性。一个情场老手去欺负情窦初开的人,太容易。自己不付出,不受任何伤害,对方却遍体鳞伤。

这不慈悲。但若细考他们之所以不慈悲的缘由,会发现没有一个人不是曾经被深深伤害过。他们最初也不坏,也纯情,也愿意念世界的好,只是在一次次遭遇恶意后,没有力气再做好人。

任何人身上都是善恶并存的。当仅存的善遭逢辜负和侮辱,当好人对世界太绝望,就会掉头不顾地以敌意报复世界。五浊恶世就此展开。

不知骗徐玉玉钱的人,看到新闻,夜里还能不能睡得着觉。他愿意为9900块杀死一个人吗?杀死一个妙龄的、单纯而对世界怀抱善意和信赖的姑娘?

他想象不到那些。在他眼里,9900块只是一个数字,够买两部手机。他看不见恶行的严重后果,看不见这将夺去一个生命,摧毁一个家庭,让成千上万人心寒。

贪污百万的官员,人们也许会恨,但骗了不到一万块的骗子,往往要被无数人戳脊梁骨。为什么?抢别人的饭,罪过小;喝别人的血,罪过大。要去骗那些活得最悲惨的人,并以此为生,是何等愚昧可悲。

他们种下恶果,将人心仅存的善褫夺焚毁,令世界变成荒芜的冰原。

永远不要欺负那些比你弱很多的人,神明在庇佑他,代价你负担不起。必须向大龄单身女致敬

我不喜欢这句话:“爱情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迟到和缺席,并没有很深的鸿沟。一场会45分钟,第39分钟,有人来了,和缺席有什么区别。

70岁的时候,终于和当初相恋的人走到一起,所剩光阴已经无几,彼此都不能把最好的年华献给对方,一同守望幼小生命的成长也不再可能。槁木死灰的心,又翻起一点涟漪,美好和遗憾,哪种更多呢?

说爱情一定不会缺席的人,心里是遗憾的,忐忑的,怕等候不来,才给自己打一剂强心针,让自己有坚持下去的勇气。但太久的迟到,已如同缺席。

有位朋友,常劝我找对象。他说,现在的年龄,是身体最后的黄金时间。如果再不享受激情和快感,过几年就永远不可能了。他说和女朋友同居,已经没有生理上的快感,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满足心瘾。

我问起婚姻。他说,周围人的婚姻,很少有满意的,还算不错的,是夫妻双方都不太干预彼此的生活,比较自由。言外之意是,他们并不很忠贞于婚姻。

我听了很灰心。我说:“如果那样,我宁愿单身。”

我周围的人,大部分结婚养娃了。他们当中,婚姻顺利的,多半是和中学或者大学同学谈起恋爱,时间长了,顺理成章结婚。大龄恋爱结婚,不牢靠的居多。

大龄单身者,经历的人和事多了,会设防、会挑剔、会比较,不太愿意暴露真诚,眼中先见到对方的瑕疵。为了结婚,对爱情之外的要求多于爱情。婚姻对他们而言,毫无神圣感,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能凑合用就行了。

很多人选择单身,是要和这种三观对抗。他们不想苟且、凑合地过下半生,不愿意让并不心动的人成为今后的伴侣。

但人生有种种不如意。你不想苟且,可能连苟且的机会都没有。一切等待,都要付出代价,而且,不能保证结果。

婚姻也未必是美好的结局。结了婚,还可以离。认识一位姑娘,大龄单身,闺密都结婚了,她并不着急。她说:“过几年,等她们都离婚了,就又跟我一样了。”

今天的婚姻跟过去不同。古代没有那么多职业选,也没有那么多对象挑。男的无非是种地、读书、做官,女的无非是纺纱、做饭、养娃,媒人介绍,父母同意,就结婚了。婚后讨论的也都是“苞米淹坏了没”“娃尿炕了没”。

今天不一样。一个喜欢爱伦·坡、波伏娃的姑娘,碰到爱在朋友圈集赞、转鸡汤的小伙,哪怕再帅,也未必愿意跟他步入婚姻殿堂。

社会的多元,人和人背景的差异,消遣种类的繁多,让人在精神上越来越适合独居。

但肉体上不是。生理饥渴和情感饥渴,是独居的代价。虽然未尝不可以用别的办法弥补,但那和美满的婚姻带来的慰藉,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两者是相悖的。爱情和婚姻一旦亵渎打碎,想再拾起来,不容易。

可以等待爱情,但它未必来。

也有等来的。我读者群里有位朋友,33岁,等到了心仪的姑娘。我跟他在南开大学咖啡馆里见过一面,他谈起女友,滔滔不绝,没有一个词是批评苛责,他说,再也没有别的姑娘像她那么好、那么懂事,他说自己从姑娘身上学到了很多。

他是有福报的人,生活自律而谨饬。我的读者群,叫晨读晚课群,建群时,提议大家每天晨读,刚开始人很多,一个月后,只剩十来个。坚持两年晨读不间断的,只有他。

他的美好经历,让我从情感上宁愿相信,好人终会遇见好事。

但理智上,我知道,自律不是好运的充分条件。没有任何事情,只有单一的原因。他是名校硕士,工作稳定,为人靠谱,长得也帅。

自律谨饬很重要。但自律本身就是自律的目的。好好生活,本身就是好好生活的目的。如果只是为“钓”一个人才好好生活,那不是自律,那是自欺。

即便其他条件都和他一样,只是把性别换成女,在33岁的年纪,没有工作之外的社交,想等来一段美好的感情和婚姻,挺难。无论你如何坚信自己的出色,都不会改变庸俗的现实。

于是,很多大龄单身者慢慢妥协,在看到无望收获中意的爱情时,开始犹豫,觉得如果青春换不来爱情,换来物质上的稳定也好。

没有谁在20岁的时候,愿意容忍伴侣的不忠贞,但到了40岁,很多人会默许。也许以爱的名义,其实是恐惧用青春换来的一切再失去。

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幸福,他们可能觉得,幸福没有那么重要。

要认命,很简单。有人半个月相亲二十次,的确有效,两个月就领证了。

相较之下,很多大龄单身者,是在负隅顽抗。这种顽抗不是毫无代价,男性的代价是身体机能一天不如一天,女性的代价是容貌一天不如一天。但也多亏他们负隅顽抗,才让愿意等待的人更有勇气和耐心。

也许一百年后,大龄单身者不再遭受诧异的目光和舆论的压力。时代会慢慢理解,不同的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像夫妻是合床睡还是分床睡。合床睡的人总以为分床睡不可想象,其实分床睡的夫妻一样可以感情甚笃。

也许未来,不复有“单身狗”“剩女”的说法。人们将互相尊重彼此的生活。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大龄单身者,尤其是单身女,是作为中流砥柱存在的。正因为有她们,别人才会有勇气坚持下去,她们会说:“看,那么优秀、那么漂亮的人也单身,单身不可耻。”

婚姻依然重要,但并非不可或缺。生命中,没有什么不可缺席。亲情会缺席,健康会缺席,理想会缺席,一切都可能缺席,包括爱情。很多美好的缺席,对人的打击比爱情更大。

不要看到大龄单身女步入婚姻殿堂,就以为爱情终究会来。也不要看见一度甜蜜的新人撕破脸,就对爱情失去信心。每个人的生活,都和他人不一样,都是自己修来的。对爱情的理解,如果要建立在他人的感情史上,势必不堪一击。

要能够接受爱情的缺席,要能够接受一切美好事物的缺席。在有瑕疵的生命中,去尽心尽力,才有望企及真正的圆满。范仲淹有诗:“寒冒雪霜宁是病,静期风月不须春。”爱情来了,很好,不来,也不坏。财富从哪里来?

小时候,县城没有图书馆,只有两家老旧的新华书店。书匮乏得可怜,却是当时我无比向往的去处。每到周末,我都一大早跑到书店门口,等待开门。不好意思让人家看出你是来蹭书看的,到约莫开门,就远远躲到修单车的铺子旁观望,等开了门,还不能着急进去,要等个五分钟,待人家扫完地,才若无其事地扮作顺路的样子溜达进去。

小县城的书店只让买不让看。“不买就别看”,是售书员说得最多的话。零花钱不够,想看的书多,能买的却有限,只能随手翻几页,工作人员来了,就马上合上,装成四处溜达,待他们走后,赶紧再翻两页,跟做小偷差不多。

那时候觉得,翻了书又不买,是很大的罪恶,占了人家便宜。这样持续了几年,到上高中时,新华书店已经门庭寥落,没人去了。后来,去广东读大学,逛当地的书店,见熙熙攘攘门庭若市,大吃一惊。原来外面的书店从来没有赶人走的例子。很多小孩到了书店,往地上一坐,一本书翻一下午。

近年春节回家,新华书店依然门可罗雀。跟一位朋友聊起,她说,小地方人没文化,爱读书的少。我说不是这样,不怪读者,很多小孩想读书,书店却不让他们读,书店生意不好,是因为不明白布施的道理。

朋友是做服装生意的。她说,入行前,觉得一件衣服一两千块很正常,不贵。等到自己设计、加工和生产,再看一两千块的衣服,觉得贵得要命。以前没做生意时,心想优衣库那么便宜,还怎么挣钱。后来做生意了,再看优衣库,觉得太赚了。她的感触很有意思,引发我对布施又深了一层理解。

觉得两千块的衣服贵,是因为了解了原料成本。各行都是这样,知道成本报价后,就会觉得暴利。有位房地产公司的朋友,说盖房子的钱只是房价的零头,很多房子根本不能住,用的是最差的材料,能省一分就省一分。不过,除去夸张的情绪,也应当明白,成本不能只从原料上看。这是现代经济学的思路,也是佛教的思路。现代经济学认为,成本不只是原材料,还有劳动力成本、资本成本、技术成本。佛教认为,事物是众缘所成,种子只是因缘,此外还有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原料只相当于因缘,眼里只有原料的作用是不够的。

在商场买一件衣服花两千块,类似品质的衣服,如果从路边摊买,可能只花五百块。但多花的一千五百块并没有糟蹋,因为不仅流水线上生产纽扣的女工需要生活,裁缝需要生活;商场里的营业员、收银员,乃至保安、物业、保洁也需要生活。这两千块里,有贡献给他们的一部分,虽然微小,但有。如果只是在路边摊买,你的花费只养活了很少的人,甚至只有摊主一人。如果人人不去商厦买衣服,商厦里的保安、物业、保洁就要失业,他们的子女就交不起学费,上不起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