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塑造孩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6:16:04

点击下载

作者:李子勋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家庭塑造孩子

家庭塑造孩子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家庭塑造孩子作者:李子勋排版:燕子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8-07-01ISBN:9787508681740本书由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再版序 面对新世纪的孩子,父母如何陪孩子长大?

教育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学到知识,增长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做有高尚情操和道德良知的人。因为,人性教育才是教育之本。这本书是针对“80后”“90后”的父母,分享面对“00后”“10后”的子女,他们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家庭塑造孩子”关键之处在于“陪”,如何陪孩子,分享孩子的喜乐,跟随孩子的成长进入全新的未来世界,是本书的目的。《家庭塑造孩子》是我的第一本畅销亲子书《陪孩子长大》的最新版,该书出版十几年来,被很多媒体和知名教育家机构列为21世纪父母必读的100本书之一,得到“70后”父母一致推崇,不少读者把它看成是养育孩子的必备指南。不管我走到哪里,都有热心的读者围绕着我,向我提问,并在网络上分享我的回答。记得2010年在深圳市民大讲堂讲5—10岁孩子的教育,来了近3000名家长,很多人站在礼堂的两侧,礼堂外的阶梯上也坐满了人,主办方第一次挂出喇叭,让不能进入讲堂的听众能同步听到我的讲座。这让我明白,在中国社会发展迅猛的时代,时时更新的育儿与亲子教育知识是大众的需求。《家庭塑造孩子》为什么会得到众多家长的喜欢,主要是我在解读亲子问题的时候喜欢使用多重文化视角与多重因果的解释,引导家长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不一样的问题,很多问题是被人观察出来的,本身并不是问题,用带有问题的眼光去看,则处处都是麻烦。另外,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才是问题,很多亲子问题都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中伴随的状态,是否愿意与问题同在,是否允许孩子犯他那个年龄可以犯的错,是考量父母是否成熟的标准。

新版保留了一些对当下父母有用、好用的内容,增加了许多面对新时代亲子教育最富创意、最新颖、最有效的知识与技术,帮助读者理解当下孩子们的所思所想与所作所为。

我在此后出版的亲子书籍中,逐渐提出“自然教育”的理念,鼓励家长引领孩子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以此去唤醒、促进、发展生命本源旺盛的创造力。孩子是在体验中成长的,不能单靠书籍,更多的是要有经历。知识学习是大脑认知,与世界万物相遇、感受、体验是身体认知,两者缺一不可。我在《早教的秘密》一书中,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生命初期,孩子的知觉是如何发展的,需要什么刺激,需要什么经历才能让孩子的初始生命变得饱满,以此发展出生命的智慧、灵动与创造性。“80后”“90后”的父母一定要找来读一读。这本书彰显的正是人性教育和人本教育,是我力图把家长从急功近利的成功学的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个尝试。

我在《家庭成就孩子》一书中,提出教育的未来趋向,旨在告诉读者,中国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教育不是家长老师把自己时代的经验灌输给孩子,而是要保持未知的心态,跟随孩子进入未来的世界。孩子永远代表着未来,当你的怀抱中有了咿呀学语的孩子,未来就已经在你怀抱里诞生。千万不要以为未来在遥远的地方,未来就在你的身边。“80后”“90后”的成长方式与“70后”相比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享受亲情的浓烈热量的同时,又饱受应试教育与分数第一的成长压力。1980—2010年这30年,中国进入了最躁动、最兴奋、欲望迅猛膨胀、竞争白热化的阶段,每个人都经历了“全民读书,全民下海,全民炒股,全民经商,全民创业,全民创新”的历史浪潮。“80后”“90后”被裹挟在这样的时代浪潮里,真切地体验到中国社会的巨变:城市魔术般的变化,经济与城市人口呈几何倍数增长,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星罗棋布的机场,发达的地铁系统,网络与电子商务日趋成熟,手机付费的便捷……这一切让中国人快速进入了现代化。在转型期出生、成长的“80后”“90后”的思想更加活跃,生活、工作、婚姻、亲子教育远比父辈们更具有多元化色彩,更有创新与变革的精神欲求,你们的崛起将是中国未来的希望。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人为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80年代至00年代的朋友们将为中国创造社会意识、文化思想、生活方式等人文奇迹。

最近十多年,中国的亲子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80后”“90后”的父母已经摆脱了“70后”父母那些急功近利、追求成功的育儿方式,对孩子有更大的宽容性,也不再把升学看成是成功的唯一标准。他们更具多元性,更能接受孩子与众不同的特点,只是现在的中国还缺少具有前瞻性的育儿思想,既要从西方育儿文化中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内容,也要从中国文化传承中获得育儿的精华,这正是我们这一代家庭教育者努力去探索的。带着未知的心,跟随我们的孩子走向未来是家长朋友们需要谨记的。祝愿年轻的父母们在《家庭塑造孩子》的陪伴下,让鲜花、欢笑、自信、阳光铺满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谢谢你们!李子勋2018年3月序 教育的对错不重要,有效才重要

心理咨询师通常都是透过玻璃窗来看家庭,因为,这只是看家庭的活动,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是能看到妈妈和孩子的位置,爸爸和孩子的位置,妈妈是怎么反应,爸爸是怎么反应。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互动的结果。我们有时会埋怨现在这个家庭关系不好、不舒服,以为这种情况是谁的责任,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就会发现,这里没有因果,你认为是原因的东西,本身可能就是结果,因果是互换的、循环的,而且经过无数次的循环,才形成了现在这个格局。我们着重观察的是关系,而不是观察家庭教育中的对错,家庭关系是一种存在性的关系,没有谁对谁错之分。

我们重视的是一种关系教育,强调孩子在家庭结构中的关系,孩子在这种关系中是一种什么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的目的是减轻人们的焦虑,而不是增加人们的焦虑。让大家看到,问题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只是家庭类型的一种表现,假如觉得现在不好,自己可以换一个样子,家庭也可以随之改变,不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

如何在日常的养育中,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我们一般会循以下三个原则:一、关系大于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孩子教育的根本

我说的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是过度亲密的、过度依恋的纠缠关系,而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相互尊重的关系。当你和孩子建立起这样的关系的时候,就会发现,你希望孩子怎么变他就会怎么变。你希望他考上名牌大学,他就会一直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因为他把这个目标看成是自己的目标。在我遇到的很多个案中,一些父母有非常正确的教育方法,却有非常糟糕的亲子关系,他们中有些人还是教育家,教育别人头头是道,但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却不行。因为他们太重视教育了,忽视了和孩子的良好的亲子关系,总是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就像一个团队,如果人际关系良好,团队就会充满朝气,有活力,你让他做到十分,他就会做到十二分,你不用告诉他,他会自觉去做。糟糕的亲子关系的结果就是,你教育的方式越正确,结果越差。妈妈处处关心孩子、照顾孩子,并不能构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妈妈理解孩子,孩子理解妈妈,妈妈绝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如果孩子说他喜欢韩国的歌,要把头发染黄,妈妈不会阻止他,而会说:“是吗,这个想法不错,妈妈没有什么意见,但是我不知道你染成黄头发老师会怎么说。”孩子看到妈妈尊重他的意见,他就不染头发了,因为他会想:“假如我染了头发,老师会怎么说?”二、我们要用成长、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如果一个孩子说谎,父母知道后会非常紧张,认为孩子品行不好,就会充满焦虑,当一个人充满焦虑的时候,思维就狭窄,处理问题的方法就简单甚至糟糕,如骂孩子、惩罚孩子。如果用成长的眼光看孩子,就会鼓励孩子犯错误,当然是要犯他那个年龄应该犯的错误。男孩有攻击性,你不要去打压他,而要去引导他,他把别人家的玻璃打碎了,你不要训斥他,不要说他是坏孩子,而要说聪明的孩子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惩罚他;一种是认为孩子犯错误对他的成长是重要的,孩子需要犯他这个年龄应该犯的错误,包括撒谎、打架、偷别人东西等。一个8岁的孩子打动物,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件严重的事情,但是清华大学的刘海洋用硫酸烧熊就引起公愤。为什么?每个年龄段的人只能犯这个年龄段应该犯的错误,这是社会容许的错误。一个5岁的孩子在王府井大街上撒尿,没有人会指责孩子是小流氓,但是一个30岁的人在王府井大街上公然撒尿,派出所就会把他带走。所以我们不要把孩子犯错误看成多严重的事情,甚至我们要鼓励孩子犯每个年龄段可以犯的错误。

犯错误恰恰可以帮助孩子成长,如果父母不让孩子犯错误,孩子就不能从错误中学习,不能成长。如果一个妈妈从小处处关心、事事照顾她的儿子,什么错误也不让他犯,儿子非常听话,邻居都说她有一个听话的好儿子,儿子到青春期后就没有经验来处理他的焦虑,处理他的挫败感,他不敢欺负别人,就会欺负最爱他的人——妈妈。最爱他的人给他安全感,所以他就对妈妈说粗话,干一些无法无天的事情,因为他知道攻击别人会受到惩罚,攻击妈妈不会。为什么会这样?孩子小时候没有犯错的经验,长大就会犯一些大错误。因为他小时候没有从犯错中学习到责任和聪明的应对,都是妈妈替他处理好了,现在他大了,妈妈没有能力帮助他处理好社会矛盾了,他就容易把愤怒指向妈妈,把一切不顺都归咎于妈妈。三、教育方式大于教育内容

教育的正确或错误不重要,有效才重要。很多家长读了许多教育孩子的书,结果是书读得越多越糟糕,和孩子的关系像仇敌似的。家长不能在孩子面前扮演专家角色,因为很多孩子藐视权威,你越权威,孩子越不想听话。社会并不像教育家所认为的那样理性和单纯,很多人写教育孩子的书不是真心为每个孩子和父母想,而是宣传一种他喜欢的教育理念、一种观点,为了维护这个观点,他会故意把事情说得很简单明了的样子。如果家长把教育专家的话太当真,可能得不偿失。这里也包含我在本书中谈到的教育理念,也请家长不要太当真,只当成一种可选的方式,而非绝对的答案。

正确和错误不重要,有效(useful)才重要。这样的观念比较符合现代实用主义的思想,我们要告诉孩子一些实用的东西,不要只告诉孩子正确的东西,很多正确的东西只存在于书本中,在生活中它们就死了,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实用的教育才是现实教育,这种教育恰好不妨碍孩子建立适合自己也适合社会的价值体系、伦理与哲学思想、审美态度与世界观。第一章家庭塑造孩子——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模板

说到双亲对孩子的教育,我就想起一个故事叫“临江之麋”。讲一只小鹿从小与几只小狗做伴,在它看来,狗是一种友善的动物。长大以后,主人带它重返森林,回归自然。不久,它遇到几只猎狗,儿时的记忆让它自然地把狗看成朋友,结果惨遭厄运。

自然界普遍存在一种“印刻效应”,即刚睁眼的小鸭会把孵蛋的母鸡当成妈妈,长大的鱼会游回它的出生地产卵。人类在幼年时期,双亲与环境对其身心产生的影响很像这种效应。如果说孩子的心理、个性在出生时是一张白纸,到5岁时可能已被双亲想当然地胡乱涂鸦到无处可再下笔。一位女性告诉我:“儿时非常痛恨妈妈因为烦心之事打我出气,曾经发誓为人母后决不动手打孩子。不想世事难料,我的女儿依旧成了我的替罪羔羊。看到女儿泪眼汪汪且胆战心惊,我真感觉是造化弄人。”记住,你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可能来源于你对儿时经历的反刍。

记得小时候,我的邻居娶了一位20岁的漂亮媳妇,行为乖巧,深得大伙儿喜欢。但她极其怕猫,怕到望猫即逃的地步。住宅院里,本有两户人家养了猫,一黄一黑。这两只猫习惯了邀欢取宠、游手好闲。看到她避猫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慌乱模样,邻居们觉得好笑,常装猫叫来逗她。一晚纳凉,大家围坐一起,天南海北谈兴正浓。突然“喵呜”一声,那只黑猫从天而降,正好掉在她的头上。只听一声惊叫,她随即倒地。肇事者这才明白玩笑开过了头,急忙将她送往医院,守了两天两夜她才从歇斯底里的状态中复原。从此,人们逗她的胆子已不再有,两只骄傲的猫也被主人送往他乡,退避三舍,以免再生事端。同院的人都很好奇,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怕猫,后来才知她的妈妈有洁癖,厌恶一切小动物,从小就经常危言耸听地恐吓她。若干年后,她虽不再怕猫,但她的儿子长到12岁连刚出壳的小鸡都不敢碰,那种对小动物的恐惧,与她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想见,她也用她的妈妈曾经用过的恐吓方法,教育儿子,对待儿子。恐吓也许是家长教育孩子最经常使用也是最无赖的撒手锏。使用不当,孩子心灵深处就会留下难以消除的恐惧体验。

家庭塑造人的力量,远大于人们的想象。家庭教育可能包含一些传统、习俗的东西,也有一些家庭规则。这些规则反映双亲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我有一个朋友,她出生于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崇尚自由、平等与博爱。她的丈夫却夫权意识明显。他们在大学相识、相爱。恋爱时,两人尚能平心相容、克己相待。结婚后,角色变了,儿时耳濡目染的陈规陋习在尘封多年之后,似乎顺理成章地来了个借尸还魂,就像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一个一个争先恐后地跑了出来。家庭优先权之争给这段原本美满的婚姻画上了句号。“家庭”两个字,在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华人的心目中都是至高无上的,这似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和文化沉积,一种荣格笔下的集体无意识。但家庭也常常在伤害人,可以不夸张地说,一个人的品行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植根于家庭教育,而非社会之责。例如,喜欢把爱作为砝码来使孩子臣服就范,孩子就学不会怎么去爱和被爱;不能变换角色平等地和孩子相处,孩子就无法学到怎么与社会相处;以为批评和大棒就能给孩子一个好品质,恰恰给予孩子的是精神和肉体都备受折磨的自卑和自贬。溺爱与苛求是教育孩子最可怕的两个极端,但遗憾的是这两个极端常相伴而行。教育孩子之难,难在父母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不然,上行下效、承前启后,受苦的永远是下一代。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儿子太爱听表扬怎么办?

星期天,我带着2岁的儿子去玩滑梯。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他玩得很好。后来,有一位奶奶从这里经过,他就坐在滑梯的最高处不动了,扭过头去看着她。当老奶奶也注意到他的时候,他立刻“噌——”地一下就滑下来了。于是,老奶奶就表扬他:“这小家伙真棒呀!”他特别高兴,冲着老奶奶嘿嘿地笑。

从孩子刚刚会交流起,孩子每次有什么新的进步,我都有意识地表扬他、鼓励他,希望他能在这种表扬与鼓励中增长本事。可是现在他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目光,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表扬。一方面我担心这么在意别人的表扬会对他的成长不利,觉得是不是因为我对他的表扬太多了才造成今天这种局面;另一方面他得不到表扬时的那种失望,也让我这个当妈的心里挺不是滋味。

我想大多数情况下是你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很难说,孩子在意别人的目光是不是你多次无意识鼓励与强化的结果。也许你曾经起劲地赞许这样的行为,而现在又为这样的行为担心。从另一个角度讲,孩子期待别人的关注,精神指向还是站在旁边的你,当你故意走开的时候,多数的孩子不再对别人感兴趣,这个时候的沮丧实际上是他的行为没有得到妈妈及时肯定的结果。

当然,孩子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而不像许多儿童学者自认为的那样简单。我们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非常少,却自以为懂得非常多,原因是我们处在强势的一方,我们经常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孩子,逼迫孩子放弃天赋中的能力,努力学习如何与成人相处,学习成人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可笑的是,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教育。也许孩子凭直觉知道如果不这样或那样,他就不能与妈妈很好相处。他的很多自发行为与兴趣既有自己的坚持,又需要妈妈的及时肯定,他把妈妈当作资源,学习成人的行为规则,并以此在成人的世界里生存。

如果我们假定孩子对陌生人的赞许需求是随机性的、即兴的,那么妈妈对孩子关注别人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对母亲内心的影响就值得分析。假定孩子完全不是妈妈理解的那个样子,那么妈妈的一切心理反应就只是她自己的。前者是对孩子需要别人关注的一种忌妒,后者是妈妈对孩子不能吸引别人关注的一种失落。她把这些情绪不加思索地投射给了孩子,并通过行为与语言来强化这种意识,最终让孩子被迫认同。这是一个糟糕的建构过程,挫败了孩子对这个世界旺盛的好奇心,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任。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要承认我们对孩子心理的无知,当孩子坐在上面等待别人关注时,自己走开,看看会发生什么。当孩子在别人的赞许下飞快地滑下,故意装着没有看见的样子,看看又会发生什么。其实,孩子的兴奋点可能有一种阶段性,面对这个无穷复杂的大世界,孩子的兴奋点可能很快就转移了。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看,孩子2岁前是由感觉主导,2至4岁是感觉与直觉混合主导。这个阶段的孩子与他人接触时,往往采用类似于与妈妈接触的方式,因为当他关注妈妈的表情并与之互动时,他曾得到许多他想得到的东西。一般说来,4岁以前的孩子是比较乖的,陌生的叔叔阿姨让他唱歌或跳舞,得到妈妈的首肯后,大多可以来一段热情的表演。5岁以后就没有那么听话了,孩子已经具有判断能力与经验,知道他不干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谈到孩子的笑,我想大人的笑又有多少是真正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为了取悦他人和环境呢?孩子的笑一样多少有些工具性,因为哭与笑是他可以熟练驾驭的,他就是这样来操控父母的。为什么妈妈觉得孩子的笑不一样呢?是心境不一样,妈妈觉得孩子对自己的笑是真心的,因为彼此相依相爱,对别人的笑是勉强的,因为对方是陌生人。我以为,孩子对陌生叔叔阿姨的笑,在本质上与对妈妈的笑没有很大的不同。他只有这样的交流技术,更多的交流方式还有待时间与经验去获取。你总不会认为哭比笑好吧!

我感觉用成人的心态去解读孩子内心是非常糟糕的事,因为这样总是能发现问题,也总是感觉到教育的重任,家长就会失去平和的心境,孩子也失去了自由快乐成长的空间。我们的眼睛在建构孩子的问题,当我们以为在教化,甚至拯救孩子的时候,可怜的孩子可能慢慢地失去了创造的能力,变得听话与平庸。对5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任何看似问题的行为对他的成长都非常重要,而制止他的一些奇思妙想或古怪行为,则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为什么越担心孩子出现的问题越可能发生?儿子总爱讨好别人怎么办?

我是一个4岁9个月大男孩的妈妈。我的孩子没有主见,总是看大人的脸色行事,为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我觉得他这个年龄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想请你们帮忙,告诉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变孩子这样的性格。

孩子是什么个性本身并不会给他自己带来痛苦,带来痛苦的是我们对不同性格赋予的观念。快5岁的孩子正是开始学习判断和识别环境与自我行为的年龄,从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喜欢看父母或大人的脸色,听从父母的决定是天经地义的。你的烦恼是你把自己对个性的评价投注到跟孩子的关系中,在孩子身上寻找那些自己不接受的东西,担心孩子会有自己不喜欢的某些个性特征。往往越担心的事情越可能成为现实,因为担心关注本身存在一种心理驱动力,并缓慢地构成一种真实。其实,正是你过度的关注,并试图纠正孩子的行为强化了孩子类似的心理特征,孩子在一种标签下生活,他会用一种自我求证的方式发展出糟糕的个性来。

成人关注孩子的眼睛,就像在黑暗屋子里用一支微弱的蜡烛去照明,我们只能看见被我们的关注所照亮的东西,这些东西(性格)并不是孩子的全部。相反,由于这样的关照,孩子对自己的感觉会被修正、歪曲,他也被照亮的部分所制约,变得不自由起来。本来性格随着成长而变化流动,被关照着就不自由了、固化了,结果自己就被这样“建构”了。其实,我们转个角度,用关注去照亮另一面,孩子很快就会忘掉他是这样的,而变成对成长更有益的样子。

如果你希望孩子自己做决定,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强化孩子,比如经常夸奖孩子喜欢做决定,并且孩子一旦做决定,妈妈总是很快地接受和赞同,并分享快乐,慢慢地,孩子就会喜欢做决定了。这里有两个原则:

一、不要评论孩子所做决定的好坏,先夸奖他做决定的行为。

二、孩子的决定可能错误时,妈妈不要马上纠正,要等一等,问问孩子是否还有别的方法。

有时候也可以让孩子体验失败,这样可以提高他对决定的判断力,鼓励他做出新的更好的决定。有的家长会说孩子从不做决定我怎么可以表扬他呢。不,孩子说“妈妈喜欢我就喜欢”就是在做决定,这是一个狡猾的决定,是不用承担责任、不会遭受批评的决定。如果你觉得孩子没有做决定,可能是你被孩子蒙骗了。小孩子无处不在做决定,只是你不觉得那是决定而已。接纳孩子个性,促其成为更杰出的人

由于我们的文化认同某些性格特征,父母就期望自己的孩子养成那样的个性。个性的形成有很多的理论,如果选择基因性格论,而不选择社会性格论,那么自然状态下一棵梨树很难结出苹果来。当然,你立即会想到嫁接,嫁接虽然可以结出与苹果类似的东西,但结出的也不是苹果,而是苹果梨。一个孩子的心理、性格发展是否健康,并不在于发展成哪种类型,而在于对自己个性的接纳程度,接纳程度决定着孩子对自己的满意度。从你的行为看,不管动机是多么想对孩子好,行为的结果却是制造了孩子对自己的不接纳、不喜欢。孩子由此产生的自我冲突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有时还伴随一种深层的自我缺陷感。

其实很多孩子对社会的不适应是文化造成的,我们过于强调一种文化观念,而忽视我们需要与更多的文化观念并存。心理学看来,在一个社会人群中,需要不同个性的人有机构成一个整体,既是牵制也是互补。如果大家个性都高度一致,社会不仅单调,而且疯狂。看看“文化大革命”,看看德国“二战”前的社会,就可以理解。我们的社会需要不同性格的人,正如机器上需要不同的零件,每种性格对社会都是重要的。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主流社会是否对每种个性都有积极的认同,是否提供了适合不同个性的孩子生长的社会环境。

当一个社会不能理性对待不同个性的时候,父母为孩子担心,想让孩子改变个性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聪明的父母知道,不喜欢孩子天赋的个性等于逆水行船,喜欢孩子的天赋个性是顺水推舟。接纳并喜欢孩子的个性可以帮助孩子完成自我认同并积极上进,最终成为比主流文化认同的完美个性者更杰出更成功的人。我们看到,没有哪个高智商者、高度成功者、统治者是特别外向、开朗、热情的;相反,主导社会生活、文化、政治的那一群人大多都是内敛、沉稳、复杂的。我们要对孩子正确解读主流文化对孩子个性与行为的要求,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习适用的行为与言语的交往技巧,而不是片面地期望孩子改变自己的性格。父母积极认同孩子的个性,同时又帮助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社交技能,这样的教育让孩子避免陷入对自己的否定中,他的内心就会协调、平和得多。如何处理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知错不改怎么办?

我儿子现在5岁多,在幼儿园中班,他活泼好动,自尊心强,因为淘气、做事不计后果,大人总爱说他。说轻了,他不理;说重了,他马上会哭着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可过后他还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我能感觉到他很想做个好孩子,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特别在乎我对他的态度,经常问我:“妈妈,你爱不爱我?”“我是不是好孩子?”犯了错误不让说,只要一说他的缺点,就表现得很不耐烦,或者干脆说妈妈不爱他了。他还会表述内心的矛盾,说:“我心里有两个人,一个让我做这件事,一个又不让我做这件事。”对于他的这些表现,我也常常反省自己,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呢?

幼儿园规定不让把小朋友捐的书带回家看,他就偷偷地放在内衣里带回家,对我说是他的好朋友送的。第二天我才知道,他的那位好朋友那天根本就没去。道理给他讲了不少,他也明白这样做不对。可过了几天,又把这本书放在内衣里带回了家,还说是那位小朋友送的。孩子这样我真的好担心,他这样知错不改,我该怎么办?

对于这位妈妈来说,为了避免教育的困境,最好的办法是改译孩子的行为,说:“老师是不允许把书拿回家看的(不是想占有,而是想继续阅读),你要把书还回去,明天在幼儿园里接着读。”妈妈可以收起书,在第二天上幼儿园的时候托付孩子把书带着,并微笑着让孩子在自己面前把书交还给老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并说放学后妈妈要听孩子讲书中的故事,看他是否把这本书看完了。

处理孩子的破坏行为或错误,只有两个原则。一是要孩子自己承担责任:让他把书交还老师。二是帮助孩子从错误中获益:仔细阅读这本书并回家给父母讲述。要实现这两个目的,一是避免说孩子错了,更不能说“偷”这个字眼。因为这样的词极容易引发孩子的焦虑,感觉妈妈不喜欢自己。要说:不怎么好,或这样不太好,这里隐含了一种委婉的责备。当然,首先还要把他的行为导向一种良好的动机,而非一种糟糕的动机,使他好的意愿被强化。二是要在孩子改变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让孩子觉得虽然自己干了件不太好的事,妈妈仍旧是爱自己的。在此案例中,我没有读到妈妈是如何纠正孩子行为的,只看到简单的批评和担忧,如果孩子用不当行为获取别人的书,父母虽然批评,却容许他继续拥有这本书,结果是非常糟糕的,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成为“好孩子”的代价

3到5岁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孩子喜欢想象自己属于哪一类的孩子,但他们并没有判断的标准与能力。他们不能抽象地判断未曾做过的事是好还是坏,必须先尝试着做,然后通过父母、老师、同伴的语言评价去获得判断。5岁的孩子处在一种价值自我评价阶段,他们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父母老师喜欢对孩子说你要做好孩子不能做坏孩子,那么他们就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好孩子还是坏孩子。不让5岁的孩子做一些大人看起来是错误的事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错误中成长的。可以想象,5岁孩子的心在这两种评价中跌宕起伏,有时自豪,有时挫败。这样的心境会一直延续到学龄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获得一些行为指南。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聪明懂事一些,很多家长试图提前让孩子知道更多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天真地以为孩子被告知以后就应该记得。遗憾的是,这个时候孩子的记忆更多是指向父母的情绪,很少关注父母的言语,更少关注父母的价值标准。所以,孩子读出妈妈的表情,知道自己这一次又错了,至于为什么是错,心里还是糊涂。5岁孩子的思维是发散的,当你用对与错这种二律背反的观念去引导他时,他的思维方式慢慢地会变得狭隘,以为世界就是两极分化的,不是对就是错,以后除了对错他不再能感知其他的东西。他内心的快乐、创造力、幻想与兴趣被压制,同时外部世界的丰富性、色彩和内涵也变得单调与简单。为了成为好孩子,快乐兴趣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一定要正确。

这种单调的价值判断系统,限制孩子的思维发展,直到青春反叛期的到来,因为很多信息告诉他世界并非如此简单和清晰,处在对与错之间的中间地带那么大,他就会处在长久的困惑中。青春期他会通过反向的情绪、行为来修正孩提时期被大人种下的谬误,重新整合自己的价值系统。常常是青春期前越规矩的孩子,青春期折腾越厉害,因为要整合过于极端的信息,必然伴随强烈的情绪。很有幽默意味的是,父母给予孩子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越多,孩子成年后越可能反叛,尽管这种反叛充满内心的挣扎。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的解释可能是,孩子在成长中有一种背离父母的倾向,要独立,要通过否定父母的形象来摆脱内心对父母的依恋。而父母教导的价值观与父母的形象密不可分,所以这种反叛有时是对父母价值观的全盘否定。“代币疗法”:让孩子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儿子动手能力差怎么办?

我儿子6岁多,贪玩好动,在学前班学习。老师常反映他的动手能力差,折纸、画画都比同学们慢。尤其是写拼音,做算术题就更慢了。别的同学一节课写两篇,可他连玩带磨才写几行。

老师说他有多动症,对他束手无策。可我观察他不像,他性格和顺,从不因拔尖和同学们打架。他爱看书,识字量大,经常在班上替老师给同学们念故事书,并且每天都自发地看半个多小时的书。老师教的拼音和算术题他都会,可就是不爱动手写,多写一点儿,他就不想写了。我也采取过奖励的办法,甚至是打骂,都收效甚微。大道理他都明白,就是不愿写,好像是对写字没兴趣,嫌累。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他是写字方面有障碍吗?我该采取什么方法引导、训练他呢?

对一个6岁孩子的行为做任何评论都还早,家长千万不要想方设法地给孩子贴标签。我们必须看到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差别,同一个孩子在心智的各个层面:思维、想象、运算、语言、动作、身体反应、感觉、情绪等方面的发展也会有不同。你的孩子语言能力、运算能力、阅读识字能力都比较好,但运动协调或手的精细动作能力稍差,也许都是一种平衡,大脑机能把兴趣集中在其他方面,这一部分的脑功能发展就相应减慢。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其实,同样的差异在动物中也能很自然地看到,电影《导盲犬可鲁》中,一窝五只小狗也都各有各的行为特征。

客观地说,手的精细动作能力与机体的运动能力和智力一样,同样是重要的智力活动。哲学家康德说过:“手是外部的大脑。”对婴幼儿来说,感觉运动是智力的起源,孩子的活动、游戏、语言可以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增进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从大脑神经结构来看,手的神经分布占大脑皮层近三分之一的区域,所以手的运动能力,尤其是精细活动能力可以促进这部分大脑皮层的发展,从而带动大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判断与运算能力、情感情绪等能力的发展。通常的情况是,手的运动机能高的孩子,智力水平也高,当然不排除少数孩子高度发展智力而使运动机能发展迟缓的例子。

手的活动,如写字,主要依靠小肌肉的精细操作,它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智力发展可能产生巨大影响。在上学以前,家长并没有过于强调规范动作,上学后老师却要求许多规范动作,如起立、举手、列队、跑步和书写等。大多数孩子需要慢慢积攒运动经验。儿童手部的精细活动的初步发展应该是7岁以后,孩子才6岁,有些慢是可以理解的,不要心急。可以用一些训练来补偿对大脑发育的刺激,如用筷子把豌豆(或小珠子)从一个盘子夹到另一个盘子、折纸、画画、拼图游戏、搭积木、弹钢琴、穿珠子,甚至打电脑游戏,都可以促进手部精细活动的能力的发展,而这一能力不一定表现在读书与书写上。

从你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孩子在其他方面得到父母的认可与表扬比较多,在写字方面得到的批评可能比较多。如果是这样,对孩子写字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要想让孩子对写字感兴趣,就要想办法让写字与快乐的体验结合起来。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来建构这样的联系,比如把他书写的句子贴在显眼的地方,父母天天欣赏,让孩子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很重要。不要反复在写字这件事上挫败他,使他产生畏惧情绪,这样下去,孩子的个性也会被打压,结果得不偿失。作为老师,也不能对学龄前和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学习方面的适应能力做轻率的褒贬,这样可能无形中伤害孩子身心平衡发展的热情。科学的方法是等待和协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理论,在适合的年龄范围发展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事,让6岁孩子写很多东西,还要求写得工整,可能是对孩子身心能力的一种忽视。

在心理技术方面,可以采用“代币疗法”。孩子写完一篇字,给他的盒子里装上一颗棋子,等棋子凑够十粒,就答应他一个要求。这样把写字与孩子获益联系在一起,让孩子觉得写字是很有意思的事,比你教育他说写字对将来有多重要,要更实际一些。苛求的母亲与遇事无主见的女儿女儿遇事没主意怎么办?

我6岁的女儿缺少自主性,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比如口中有痰,问我怎么办,我说吐吧。她又问:“吐在哪儿?”生活中很简单的问题都要问大人。跟小朋友玩,其中一个男孩不让她和另一个孩子玩,女儿听了就玩不好了,她陷入思索中,一脸茫然,最后跑过来问我:“那我跟谁玩呀?”还有一次,一个小朋友给女儿几张卡,另一个小朋友也得到同样多的卡,但他还找我女儿要。他说完就走了,可女儿却陷入了迷茫,不知怎么好。过会儿她问我:“妈妈,这张卡我该给谁呀?”我说:“你喜欢就自己留着,愿意送人,给谁都行。”她还是很茫然,非让我说出具体给哪个人。看她这样,我又着急又心疼,就提醒她:“要卡的小孩子早走了。”这句话似乎是一把钥匙,终于把她的心锁打开了,又快乐地玩去了。

通过以上几件事,我发现,当别的孩子对女儿提出要求时,女儿不知该怎么做。为什么她会这样?是不是我的原因?我一直反思对她的教育是不是有问题。记得这个孩子生下来之后,我出现过失眠、紧张和一定程度的焦虑,身体也弱,常常生病。不健康的身心使得我情绪不好,又怕她生病,对她管教很严格。现在,我已经放松了对孩子的规定,虽然我知道只有自己是健康快乐的,才能把这份快乐带给孩子,但我不知道孩子的问题该怎么去引导教育。

不知道你意识到没有,你说“我已经放松了对孩子的规定”,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还不成立。读你的信,我感觉你只是在意识层面这样想,在下意识层面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你还是原来那个有些焦虑、喜欢苛求的妈妈。

你的内心在管与不管上还充满了冲突,所以孩子出现的每一个超出你预期的行为,都可以激发你的焦虑,并由此引发你内心的挫败与沮丧。你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尽管你在自责,但从你的描述中还能读出隐含的抱怨与愤怒。你没有整理好自己,只是试图压抑自己的情绪而已,所以,当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时,你自己先不行了。

一个妈妈怎样才能走出过去养育孩子的困境呢?首先需要换一种思维,把过去种种的不快看作是一种有趣的实践。可以这样想,当妈妈真是一桩伟大而艰难的事业。现在好歹总算让孩子健康地长到6岁,可以让自己轻松一些了,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因为她已经不那么脆弱了,可以试着自己去触摸这个世界了。你会跟在她的后面,而不是拉着她往前走。当孩子有疑问时,你会好奇地问孩子:“这口痰你想吐哪儿呢?妈妈觉得有三种方法:吐到果皮箱里,或者吐到手纸里包起来,有了垃圾箱再扔。”或者问她:“宝贝,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你的焦虑还来自对孩子的内疚。客观上说,内疚可以引发对自己的分析,并改善与孩子的关系,选择更宽松的教育方式。但内疚也有明显的坏处,就是让妈妈失去原则。因为内疚会干扰判断,破坏基本的原则,在管理孩子的时候无意识地显现出明显的摇摆和含混,更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你需要处理好对孩子的内疚,如果这样想:“女人并不都是天生的妈妈,我和孩子共同成长,她慢慢成为健康聪明的好孩子,我慢慢成为温暖快乐的好妈妈。”这样,你就不必割裂现在与过去的关系,过去是现在让你变成好妈妈的必由之路。还有一种想法也可以帮助你减少内疚感:“我过去管孩子还是不错的,不过,现在我有了更好的方法来和孩子相处。”不把两种亲子教育方式看成是对立的,把它们看作是并存的甚至是互补的,更能获得亲子教育中的自由感觉。

我很同意你最后的话,“我知道只有自己是健康快乐的,才能把这份快乐带给孩子。”好好想想我对你说的话,也许可以让你心情真正轻松一些。当然,我还觉得,你对家人孩子苛求,首先是对自己苛求,所以你也要先对自己好一点儿,每天都做点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当你善待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善待你的家人和孩子。

现在说说孩子。6岁的孩子正处在对外部世界感到高度的兴趣和害怕之中,她出现任何“反常”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她想关注蜜蜂,妈妈说蜜蜂会用刺蜇人,这并不能抑制孩子要走近观察的欲望。当蜜蜂被惊扰猛地飞起,孩子可能会“哇”的一声被吓哭。妈妈不能说“不让你去你非去,这不,吓着了吧”。其实孩子不是被蜜蜂本身吓着了,是因为妈妈的暗示,对暗示的联想在蜜蜂飞起的时候吓哭了孩子。

我们再来谈上述三个问题,其实我得到的只是妈妈的内心解释,显然不是孩子的。如果你的观察是对的,仅从现象分析,那我倒觉得这个孩子喜欢思考,执着地要弄清每个问题,是思想主导而不是行为主导的孩子,至少不会没头没脑地傻玩。退一步想,就算你的解释是对的,那么我们要考虑考虑行为的惯性,妈妈的内心变了,希望孩子可以更加自主一些,可是孩子还不知道,她还在用过去有效的互动方式来与妈妈接触。如果你突然改变了方式,孩子反倒会非常茫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结果是不好的。孩子即使理解了妈妈的新要求,她要适应还有一段时间,必须允许孩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能出现矛盾的行为意向。李子勋支招:让孩子有主见,妈妈只需做到这三点

妈妈要保持高度的兴趣,看看自己怎样利用聪明才智来引导孩子习得更为开朗活泼的行为模式。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无知,让孩子期望立即从你那儿得到正确方法的欲望被延迟,妈妈要参与式地与孩子讨论。可以多说下面的话:“孩子,你想怎么做呢?”(让孩子学会选择。)“这样做对你来说没什么,但我是不敢这样做的,别人会批评妈妈!”(让孩子明白自己还是有某些特权,孩子与成人的规则不同。)“哦,那是佳佳的想法,不是你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的。”(让孩子尊重自己的决定。)“牛牛的要求你想满足就给他吧!你不想给他就别搭理他!”(帮助孩子建立人际边界。)……批评也是一种亲密吗?儿子爱发脾气该怎么办?

我的儿子5岁了,非常爱发脾气,当他发脾气时,我总想给他一巴掌,然后把他关在房间里。可这样做没有什么用处,而且我还会产生犯罪感,不知道该怎么办?

5岁的孩子正好是需要发脾气的时候。不仅如此,在体验安全、快乐、满足、友情、信赖、亲密与依恋的同时,他还需要体验愤怒、敌意、悲伤、抑郁、挫败、不诚实、破坏、执拗、疼痛、饥渴、寒冷等情绪。5岁孩子正面临情绪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最初阶段,而一个人的情绪能力恰好是他个性、情商、情爱能力发展的温床。这个阶段父母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的情绪成长,比如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有识别,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促进孩子提高自我疏导与管理各种情绪的能力。最终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可以自如地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表达合适的情绪的能力。

妈妈想惩罚孩子,可能是自己头脑里认为无端发脾气是一个坏习惯,或不制止它孩子会越来越糟糕。其实这是想当然。孩子乱发脾气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的情绪。当他发脾气时,感觉对父母牵制比较大,于是他就接着这样干,并乐此不疲。孩子这样的情绪现象是有心理学意义的,5岁孩子正处在与父母的依恋分离期,一方面他要随心所欲、自行其是,不愿意再受父母管辖,一方面他又想继续依赖父母,恐惧父母离开自己。这是一种双向冲突,孩子出现情绪不稳、发脾气的情况意味着一种对父母的关系控制。

对策是告诉孩子发脾气是一种生气,一种愤怒情绪的暴露,还要告诉他生气的时候内心是很难过的,一点都不好受。这个过程是“识别”。静静地,甚至可以微笑着看他发一会儿脾气,最多两三分钟情绪就会结束,情绪的结束往往会让孩子感觉疲惫。告诉他发脾气可以不那么久,妈妈听你嚷一句就知道你要什么了,生气太过人就没有精神了。这个过程是“鼓励情绪节制”。然后告诉他生气的原因是什么?愿望没有满足:如想要什么东西却未能如愿;遭受一种限制:比如必须按时起床吃饭;失去了某种快乐:喜欢的电视节目停播,没人陪他玩或大人只顾自己的事;遭受挫败:搭积木失败等。让孩子把发脾气和可能的原因结合起来,这个过程叫“联偶”,对孩子说哪些情况下发脾气是可以的,哪些情况发脾气也没有用。尤其要跟孩子说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不发脾气,好好跟妈妈说,你的愿望更容易实现,这个过程是“选择”。最后,妈妈要模仿情绪给孩子看,如何合适的表达愤怒,这个过程叫“管理”。

对乱发脾气的孩子,这样做还不够,乱发脾气的孩子一定是习惯了通过发脾气来获益,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妈妈就走开,干自己的事。等孩子发完了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更不要批评他。因为在某些时候,批评也是一种亲密获益。而孩子态度和蔼地要求什么,妈妈立即满足,哪怕要求稍有些过分,为了抑制他的脾气也要满足,让孩子觉得好好说话更能实现理想,这个过程叫“消退”。单亲家庭,孩子心理一定会受影响吗?为什么我没有爸爸?

我的宝宝现在1岁8个月,在她10个月大时,我和她父亲分居了。虽然这是一场让我痛苦的婚姻,但我的女儿给了我很大的安慰,她还不到2岁,已经显得特别懂事、聪明。一个人抚养女儿,辛苦自不用说,但我最担心的是单亲生活会给她的性格和心理的发育带来阴影。前几天,我们一起看《婴儿画报》,里面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三口之家,我问她哪个是宝宝,她一次就指对了,又问她哪个是妈妈,她也是一次就指对了,问到哪个是爸爸,她就是不指图中的爸爸,这让我别提有多心痛了。还有,前些日子,她见我叫我的爸爸,她也叫“爸爸”,我纠正她:“你应该叫姥爷。”我原来的想法是等宝宝长到18岁以后再慢慢告诉她亲生父亲是什么样,我想这样做也许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可是现在我有了疑惑。

我的问题是:

1.是现在就慢慢告诉她还是等她问我“为什么我没有爸爸”时再对她讲?

2.是对她讲真话,还是编一个美丽的谎言?

我是个单身妈妈,我女儿现在1岁9个月,她见到别的小朋友的爸爸就发愣,她也会用疑问句说出“爸爸”这个词。虽然她说不清,但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想问为什么她没有爸爸。

而我看到动画片或儿歌里讲到爸爸的地方也会发愣(连《婴儿画报》上都有爸爸的内容!)因为我还没想好怎么同女儿说,她爸爸又不愿意回来看她。在街上也会有人对她说:“哎呀!多可爱的宝宝!你爸爸呢?”

我急需帮助,因为我越来越焦虑,我不希望女儿受到太大伤害,当然我明白她肯定会受到伤害。但我确实不知应该如何应对,我甚至希望女儿不再长大,希望老师能提供一些帮助。

单亲家庭并不一定会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影响,事实上,某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发展得比普通双亲家庭的还要好。当然,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发展好需要一些条件。第一,带孩子的妈妈必须是成熟的人,个性独立、开朗、快乐,并且乐于照顾自己的孩子。第二,妈妈要有良好的社会身份与不错的经济收入,住房要大一些,这样容易形成孩子与妈妈各自的空间。第三,孩子生长的环境,如社区、幼儿园、小学不歧视单亲家庭的孩子。第四,离婚的父母彼此宽容、认同,没有相互的怨恨与冷漠隔绝,双方在孩子面前要维持一种亲情。第五,有一个彼此和睦的、扩大的亲友系统,如孩子喜欢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舅、阿姨、叔叔等,他们都关注孩子的成长。第六,离家的父亲要保持与孩子的接触,并承担抚养与教育的责任,让孩子意识到父亲的存在。如果上面的六点都具备,孩子的心理发展不会出问题,如果缺少其中的一两项,基本上是可以缓冲的,也不会出大问题。如果缺少两项以上,未来就很难预测了。

其实,单亲也有单亲的优势。首先在教育上更具有一致性,妈妈容易轻松地贯彻自己的养育思想,没有旁人来干扰。不用考虑丈夫,妈妈对孩子的关爱会更多,可以促使孩子更容易地形成与人的依恋关系,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和自我认同能力都会得到发展,会觉得自己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稍大一些的孩子有机会反过来关心妈妈,甚至照料妈妈,替代父亲的功能。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独立,提升社会能力与助人能力。还有孩子与妈妈容易形成清晰的信息交流,不必摇摆在父母之间,发展交流的双重性,这在孩子表达自己的能力方面也是有帮助的。

单亲的不利因素主要在孩子5岁的时候,不容易与妈妈完成依恋分离,性格发展可能滞后。原因往往是妈妈对孩子的依恋太多,无意识地阻碍了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兴趣。扩大的亲友系统可以帮助缓冲,让孩子与爷爷、姥姥、舅舅、阿姨等建立亲情关系,可以防止妈妈的情感占据孩子全部的身心。另一方面,如果是男孩,没有父亲的引导在性别发展上可能不够男性化;或者,孩子用过度补偿来弥补家庭的男性角色,显得过于男子气。社会、学校对男性角色的认同可以帮助孩子实现性别意识的健康成长。当孩子与妈妈发生情绪冲突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难以避免),缺乏家庭内部的缓冲人,妈妈可以凭借良好的个性帮母子渡过难关。当然,还有社会歧视。许多公众信息过于强化单亲子女的教育困境,不恰当地夸大单亲的危害,使孩子内心留下阴影,结果造成更多的单亲孩子陷入混乱,因此改变公众信息导向可以让单亲孩子的成长更为顺利。

上面案例里的女孩很小就离开了父亲,没有与父亲的亲密感,在孩子心中父亲只是个象征,也许更像是个玩具。和蔼地、自然地告诉孩子父母离婚的事,不会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伤害,当然孩子可能有些缺失感,每个孩子都希望拥有更多的东西。在告知孩子离婚事实的同时,要给孩子适当的保证,说自己非常爱她,不会离开她,一定会照料好她,等等。讲故事,做游戏,通过隐喻的方式让孩子易于接受父母分离是心理学常用的方法。

孩子5岁以后才离婚的家庭,是否告诉孩子?这种情况要复杂一些,因为孩子的内心已经有父亲的存在,这时候不要着急,让孩子慢慢接受父亲不再回家的事实,给予孩子内心缓冲的时间。开始的时候可以先说一些模糊信息,不要一下切断孩子内心的期待。用孩子不能理解的话直白地告知,常常会带有妈妈的情绪,可能孩子并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却因妈妈的情绪感觉害怕,从此不敢提到父亲。这个时候孩子需要对父亲的幻想,鼓励孩子维持心目中的正面的、良好的父亲形象很重要,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父亲的形象。尤其不要让孩子觉得父亲是被妈妈赶出家门的,这样可能埋下孩子对妈妈怨恨的种子。由于父亲的缺席,孩子很可能表现得更依恋妈妈,行为会更乖一些,更听话和懂事一些,但这是假象,不要沾沾自喜。孩子害怕再失去妈妈,不得不过多地讨好妈妈,放弃了自己年龄应该有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很多妈妈希望用更好的照顾来补偿孩子,却使孩子失去了更多的自我空间,结果更糟。离婚的父亲要保持与5岁至9岁孩子的密切接触,让孩子感觉他实际上并没有失去什么,只是父母不再生活在一起而已。

想瞒10岁以上的孩子是很难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谁都聪明。事实上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父母离婚会有自己的成见,会偏向一边而把愤怒投向另一边,主动地卷入父母的离婚之中。父母最好彼此补台,不要让孩子觉得你们是因为他才离婚的,不要让孩子产生抑郁、自卑、敌对、逆反等情绪。心理医生不太认同美丽的谎言,它对5岁的孩子也许有效,对10岁以上的孩子就会适得其反,孩子会觉得被欺骗。坦诚的告知是可取的,不过妈妈不能流露悲伤情绪或对前夫的愤怒,否则会给孩子内心带来阴影。妈妈要先修补好自己的创伤,等自己可以平静地接受离婚时,再告诉孩子,这样会安全一些。李子勋支招:如何把离婚一事告诉孩子

1.坦诚平和的态度,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你用什么情绪在说。

2.不彼此抱怨,让孩子感觉离婚后的父母更开心幸福,自己也更被关心。事实上这点很难做到,中国主流文化对离婚仍然是否定的。所以,这点上不要说得过火,要用行动让孩子感觉到。

3.不要让孩子卷入离婚事件。比如,说离婚是因为他太淘气,或父亲觉得妈妈没有教养好他,等等,这样的话会给孩子内心留下永久的伤痛,甚至无法再信任亲人。

另外,如果妈妈还年轻,努力寻找合适的对象再婚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孩子很小的时候比较容易接纳新来者,七、八岁以后就困难一些,12岁以后基本不情愿融入新结合的家庭。让一个青春期后的孩子接受继父或继母是件很费脑筋的事。妈妈应该争取在孩子5岁前把自己嫁出去,这样更能重获一个温馨家庭,孩子接受起来要容易许多。我想提醒单身妈妈:孩子不是你生活的全部,他只是你爱与职责的一部分,你的职责还有很多。你首先要继续完成自己,善待自己,不要放弃追求幸福的机会,越是这样孩子的心理发展得越好,因为妈妈对生活的态度就是他成年后对生活的态度。培养亲密依恋——幼儿期心理发展任务

依恋是由儿童与妈妈的共生关系引发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孩子在刚生下来的头两个月,处在一种原型自恋状态,类似一种自闭,对外部世界浑然不知。这个时候的婴儿相当于生活在伊甸园,享受着欲求与满足。是妈妈的爱抚、温暖、怀抱和哺乳,让孩子从自体依恋转向客体依恋,开始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知身体的边界。如果妈妈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或对孩子管理疏忽(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亲自陪伴孩子,把孩子寄养别处,甚至虐待孩子,那么孩子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心理发展延缓,甚至出现自闭倾向。有很多不能形成依恋的孩子,在成长中慢慢出现边缘性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等。

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很重要,妈妈的接纳、喜欢、拥抱、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投情),将促进孩子与妈妈形成一种信任的、安全的、温暖的关系,这样的依恋关系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

很多妈妈会担心因为自己初产没有经验,工作繁忙,住房条件不理想,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其实心理学低估了婴幼儿的心理能力,我们忘记了存在本能这个东西,绝大多数婴幼儿都有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没有语言的时候,他努力用笑、哭、眼睛的追随、手舞足蹈来表达内心趋向,讨好并控制妈妈或照料他的人。妈妈或养育他的人不要挫败孩子这种努力,给予必要的回应,可以鼓励并激发孩子努力发展与人的交流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如果孩子在2岁前,妈妈由于种种原因,如外出、产后抑郁、让保姆或奶奶全权喂养,没有与孩子形成好的依恋该怎么办呢?孩子在前两年已经出现一些心理发展问题又该怎么办呢?不要担心,孩子5岁前回到父母身边,或你阅读此书时孩子还在5岁前,一切都来得及。

儿童的发展其实并不像精神分析说的那样是一种时间性、顺序性很强的线性发展,我觉得儿童的心理发展通常是齐头并进、并存不悖的。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可以看成一种心理欲求,这种欲求的满足可以因为环境而延迟或阶段性潜抑,只要妈妈无条件地接纳、欣赏孩子,并适当地增加与孩子的躯体接触,温暖地拥抱他,轻柔抚慰他,细心照料他,孩子仍旧可以重新获得与妈妈的依恋。唯一不同的是,这种依恋可能会维持得比普通孩子更长一些(补偿机制)。与父母形成深层依恋的孩子有以下特征

人际关系中,开朗活泼、自信、自尊,懂得爱别人,能与人共情,没有暴力倾向,善良,宽容,知道自我的边界,不对别人过度要求。

能正确解读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骂得,孩子不会忌恨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