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经验鉴别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9:53:18

点击下载

作者:刘幸福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药材经验鉴别手册

中药材经验鉴别手册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药材经验鉴别手册作者:刘幸福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1-01ISBN:9787802315495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编写说明

一、本书收载常见易混中药材354种。

二、本书在常见易混中药材真伪鉴别中,绝大部分正品鉴别后,分别列出常见习用品、混淆品或伪品及其性状特征。其习用品、混淆品、伪品的含意如下:

习用品:也称地区习惯用药。指在一个或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多年药用历史,并经地方有关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品种。

混淆品:指与正品同科、同属或化学成分相类似,但尚未研究清楚是否与正品同等药用的品种。或与正品形态、名称、功效等相似或相近,容易相互混淆的品种。

伪品:指与正品不同科属,并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疗效等方面差别较大,或虽与正品同科属,但无正品药理活性,或人为掺假作伪的品种。

三、为了便于植物药材的形状鉴别,本书书末附有植物形态常识。前 言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这无疑带动中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的理化鉴别已在各个药品检验机构得到应用,但是,作为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永远不会过时。一则,经验鉴别是识别中药材的第一道工序。药材质量监督和检查人员对中药材进行检查时,要在众多的中药材中发现伪品,必须具备经验鉴别能力,在发现疑点的情况下才进行理化鉴别。二则,经验鉴别简便易行,所以,应用广泛。中药材经验鉴别方法,除药品监督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外,中药材的收购、采购以及经销人员也必须掌握,广大患者也应了解,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再则,中药材经验鉴别是我国传统中药学的组成部分,应该不断总结提高。

目前,市场上医药书籍很多,但涉及中药材鉴别的书较少;特别是中药材经验鉴别方法,大多散见于一些医药书籍或医药报刊,而此类专著就更少;作为最基层的医药工作人员又急需这样一本书。因此,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

本书的编写得到许多领导和同仁的支持,同时,参阅过有关报刊书籍,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我们经验不足,书中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谨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第一章中药材经验鉴别方法

中药材经验鉴别方法是我国几千年来,前人长期积累,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起来的。传统经验鉴别方法主要有眼看、手感、口尝、鼻闻、耳听、入水、火烧七种。这些方法,简便易行,易学易懂,重点突出,形象生动,节约时间,很能解决实际问题。一、眼看

主要观察药材的外形、表面、色泽、断面、纹理。

外形:每一种药材都有一定的外形特征,这是由它的生物或物质特性决定的。如川芎的根茎为不整齐的结节团块;丹皮饮片表面具有牡丹酚结晶形成的“亮星”;海马形状为“马头蛇尾瓦楞身”。

色泽:中药材的色泽一般是固定的。如玄参黑色,丹参紫色,茜草红色,黄连黄色。有的药材因加工不当或贮藏时间过久也会改变固有的色泽,表示药材质量降低。

表面:中药材的表面特征是不一样的,有的光滑,有的粗糙。其皮孔、皱纹、单子叶植物根茎及球茎节上的膜质鳞叶、根痕、蕨类植物的鳞片、毛等等,这些特征的有无和程度,也是鉴别中药材的主要条件。

断面:各种药材有其相对固定的独特结构和内含成分,必须从断面观察。看断面有两种方法,一是折断,观察折断时的现象,如易难性,有无粉末飞扬,断面是否平坦,以及颗粒性、纤维性、胶丝及层层剥离情况。此法主要用于皮类、长条形的根及茎类药材鉴别。二是用刀横切或削成平面,察看皮、木两部分的比例、色泽、射线与维管束的排列状态。如黄芪有菊花心,粉防己有车轮纹,大黄有朱砂点等等。二、手感

通过手感触药材样品的软硬、轻重、滑涩等方面来进行药材鉴别。

手捏:用手指捏压药材样品,感觉其软硬程度,是否有弹性,来鉴别某些药材的真伪及优劣。

手摸:手摸药材样品表面,感觉其光滑或粗糙程度。

手衡:手托药材样品,感觉其轻重。三、口尝

从味道及入口感觉上对药材样品进行鉴别。

舌感:用舌头接触药材样品,体验其味道和接触时的感觉。如鉴别熊胆,可尝到苦而回甜的味道;鉴别竹黄,当其与舌头接触时有吸舌感。

舌尖只对甜味敏感,而对苦味敏感的是接近舌根部分,所以在尝药时取少量样品,入口至少停留一分钟,使舌头各部分接触到药液。尝药时还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因为药材的各部位味道可能不同,例如果实的果皮与种子、树皮的外侧与内侧、根的皮部和木部其味道可能不同。

咀嚼:将药材放入口中,用牙齿咀嚼,体验咀嚼的感觉和药味。如鉴别大黄,咀嚼之有沙砾感,粘牙,味苦微涩。四、鼻闻

有些药材有特殊的香气和臭气,这是药材中含有挥发性物质的缘故,鉴别这类药材,鼻闻为主要方法。

直接鼻嗅:某些药材气味较浓,可直接闻到。如鉴别白鲜皮,可嗅到羊膻气。

揉搓后鼻嗅:某些花叶类和全草类药材,由于散发的气微弱,可将样品揉搓至破碎或皱裂后进行嗅闻。如鉴别鱼腥草,揉搓后可嗅到鱼腥气。

折断后鼻嗅:某些根、茎类药材,由于散发的气微弱,可先将样品折断,嗅闻其断面散出的气味。如鉴别黄芪,折断后可嗅到豆腥气。

热水浸后鼻嗅:用热水浸泡药材样品,然后嗅闻药液的水蒸气。如鉴别人中白的真伪,嗅闻其是否有人尿气。五、耳听

通过耳听药材运动时发生的声音,来鉴别药材。

敲听:用物体与样品,或样品之间相互撞击,听其发出的声音。如光山药,听敲击声可比较质量。

摇听:将药材样品来回摇摆,听其发出的声音。如罗汉果,摇摆时其有无声音发出,可判别质量。

折听:折断药材样品,听其折断时发出的声音。如北沙参,听其折断声可判别干湿程度。六、入水

将药材样品放入水中,察看样品在水中溶解、染色、膨胀、沉浮或物理和化学反应,鉴别样品的真伪优劣。

水溶:将药材样品置清水中,观察溶解现象。如红花入水,水变成金黄色,可花不褪色;熊胆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有黄线下垂杯底且不扩散;秦皮水浸后,水溶液显碧蓝色荧光等等。

滴水:滴水于药材样品表面,观察变化现象。如鉴别蟾酥,将水滴在样品表面,水滴处呈乳白色隆起。

加热:将药材样品放置热水中或常温水中加热,观察变化现象。如苏木投入热水中,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溶液,加酸(醋)则溶液变成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溶液则变成红色。将菟丝子投入水中,加热至沸腾,种皮破裂后会露出黄白色卷须形的胚,形如吐丝。

沉浮:将药材样品放入清水中,观察其沉浮状况。青黛撒于水面而不下沉。沉香沉水者质量为佳。七、火烧

将药材样品燃烧或烘烤,观察产生的气味、颜色、烟雾、响声、膨胀、熔融等现象,以鉴别药材的真伪优劣。

明火燃烧:将药材样品放在火焰中直接燃烧,观察燃烧过程中的状况。如降香微有香气,点燃则香气浓烈,燃烧时有油流出,烧后留有白灰。麝香用火烧时有轻微爆鸣声,起油点如珠,似烧毛发但无臭气,灰为白色。海金沙易燃且有爆裂声。

隔火烘焙:将药材样品放在铁皮或纸上,置火焰上隔火烘焙,观察其变化。如将血竭粉末置于纸上烘焙,熔化成血红色,但无残渣。第二章中药材经验鉴别常用名词术语解释

粉性:指药材含丰富的淀粉。如怀山药、天花粉等。

纤维性:指药材折断面露出不整齐的纤维。如厚朴。

柴性:表示纤维木质成分多,折之如干柴。如巴戟天的伪品羊角藤的木部等。

角质:药材含大量淀粉,经过蒸、煮加工后淀粉糊化,断面呈半透明状,如红参等。

颗粒性:药材断面呈细小颗粒状,如怀山药、花粉等。

油点:药材含挥发油,断面有棕色或黄色油室或油管,具芳香气味。如当归、白芷等。

芦头:根类药材顶端的根茎,习称“芦头”。如人参、桔梗等。

芦碗:指芦头上圆形或半圆形的碗状茎痕,如人参、桔梗等。

鹦哥嘴:特指天麻顶端有棕红色干枯的牙疱,形似鹦哥的嘴,习称“鹦哥嘴”。

肚脐眼:特指天麻根茎下端的圆形疤痕。

连珠状:某些根类药材形似串连起来的珠子。如巴戟天等。

菊花心:药材的横切面上维管束呈放射状的纹理,形如菊花。如北芪、防风等。

星点:指根茎药材横断面上散在的暗棕色的异形维管束,形如星状。如大黄。

槟榔碴:特指大黄横切面有红白相间的纹理,犹如槟榔的花纹。

罗盘纹:在根类药材横切面上呈数个同心性排列的环纹,俗称“罗盘纹”或“同心纹”。如商陆、川牛膝、怀牛膝等。

大理石纹:药材横断面具大理石样纹理。如榧子伪品巴山榧子。

筋脉点:药材横切面的维管束呈点状散在。如姜黄、莪术等。

蚯蚓头:根类药材顶端具密集的环节纹,形似蚯蚓。如防风等。

蓑衣:根类药材的顶端残留有棕色叶柄维管束,形如蓑衣。如藜芦。

怀中抱月:特指松贝的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大鳞片紧抱小鳞片,小鳞片只露出一部分如新月形。

观音坐莲:特指松贝底端平坦,平放能端正稳坐。

虎皮斑:特指炉贝母表面具黄棕色斑点,称“虎皮斑”。

玉带腰箍:特指毛慈菇假球茎中部具有2~3个稍突起的节环,称“玉带腰箍”。

皮松肉紧:指药材横断面的皮部疏松,木部较结实,称“皮松肉紧”。如黄芪。

金盏银盆:特指黄芪横切面皮部淡白色,木部黄色,称“金盏银盆。”

过桥:特指黄连的根茎有一段较长较细,但部分节间很长,光滑如茎秆,称“过桥”或“过江枝”。

石榴嘴:特指山楂的顶端具凸起的残留宿萼,中内凹陷,形似石榴,熟后开口的称“石榴嘴”。

吐丝:特指菟丝子经水煮后种皮破裂时,伸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朱砂点:药材断面具朱红色的油点。如白术、苍术等。

砂眼:根类药材的表面散有凹窝状的小孔习称“砂眼”。如银柴胡的根头表面。

珍珠盘:特指银柴胡根顶端,有数个突起的地上茎痕,密集而成白色点状,习称“珍珠盘”。

挂甲:牛黄加水调后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经久不褪,习称“挂甲”或“透甲”。

通天眼:羚羊角对光透视,角中上部内的中心有一细孔直通顶端,习称“通天眼”。

羚羊塞:指羚羊角下半部的骨塞。

珠光:指珍珠表面的彩色光泽。第三章常见易混中药材真伪鉴别第一节 根及根茎类一、人参【别名】棒槌、地精。【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性状】

园参:主根呈圆柱形。表面淡黄色,上部有断续的横纹。根茎有稀疏的碗状茎痕及一至数条不定根。末端多分枝,有许多细长的须根,根基上生有细小疣状突起。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商品园参有红参、边条参、糖参、白参、生晒参、白干参、掐皮参等。

野山参:主茎短粗,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多具2个主要支根,呈人字形或圆柱形,表面灰黄色,上端有细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根茎细长,具密集的碗状茎痕,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须根细长,清晰不乱,上有明显的疣状突起。气香浓厚,味甘微苦。【经验鉴别要点】

园参:①上端有根茎,俗称“芦头”;有稀疏的碗状茎痕,俗称“芦碗”。②有一至数条不定根俗称“参艼”。③末端其上有细小疣状突出,俗称“珍珠点”。

野山参:其外形特点可用“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概括。【品质规格】生晒参、红参、生晒山参均以条粗、质硬、完整者为佳。白参以条粗、完整、皮较细、淡黄白色者为佳。常见伪品

(1)野豇豆根【来源】为豆科植物野豇豆的干燥根。【性状特征】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顶端具草质茎断痕。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微透明,可见极细的纤维伸出如绵毛状,有的具横长皮孔样疤痕。质坚实,断面半透明,角质样,具白筋脉点,味淡,有豆腥气。

(2)华山参【来源】为茄科泡囊草属植物华山参的干燥根。【性状特征】干燥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根头部粗,向下渐细,表面棕褐色或棕红色,乃至棕紫色,根的下部多伴有灰黄色。根茎环节明显。根头表面具横纹,皮孔横生,色淡。栓皮易剥落。折断面平坦,呈类白色,味甘苦,嚼之麻舌。

(3)莨菪根【来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干燥根。【性状特征】根呈圆柱形。顶端有芽痕,外皮为灰黄色,具有明显横向突起的皮孔状疤痕及纵皱纹。质坚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淡黄色。无臭,味淡,微苦。二、三七【别名】山漆、金不换、参三七、田三七、旱三七。【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性状】为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表面灰褐色或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灰白色,微显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或甜。【经验鉴别要点】①多为圆锥形,部分为圆柱形,顶端有茎痕和瘤状突起。②表面呈灰褐色和黄色,断面呈灰绿色或黄绿色。③体重,质坚硬,不易抖碎。④嚼之先苦后微甜。【品质规格】以个大,体重,质坚,表面光滑,断面呈灰绿色或黄绿色者为佳。常见伪品

(1)菊叶三七【来源】为菊科植物菊叶三七的干燥根茎。【性状特征】呈拳形团块状,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全体多有瘤状突起,突起物顶端常有茎基或芽痕,下部有细根或细根断痕。质坚实,断面淡黄色。气无,味淡而后微苦。

(2)姜三七【来源】为姜科植物姜三七的干燥根状茎。【性状特征】根状茎球形或不规则圆形,外表棕褐色,有环纹,顶部通常具叶鞘残留物。断面棕黄色,多数横连。粉质。气芳香而具辛辣味。

(3)绵三七【来源】为豆科植物绵三七的干燥块根。【性状特征】块根肥大,肉质,近球形或短纺锤形。外表面褐色,有致密的纵皱纹和支根痕。质坚硬,断面较平坦,黄白色。气微,味苦涩。三、土茯苓【别名】禹余粮、过岗龙、冷饭团。【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性状】呈不规则块状。多分枝,有结节状隆起,表面黄棕色,粗糙,凹凸不平,突起的尖端有坚硬的须根残基,上端具茎痕。质坚硬,不易折断。切成薄片,断面呈类白色至红棕色,中间可见点状维管束,阳光下可见小亮点,有粉性,用水打湿后有黏滑感。气微,味淡、涩。【经验鉴别要点】①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块根。②表面突起的尖端有坚硬的根残基。③断面粉质,呈细沙状,在阳光下可见小亮点,质软韧而具弹性。④用水打湿后有黏滑感,嚼之有粉性。【品质规格】以断面色淡棕,粉性足者为佳。四、大黄【别名】将军、锦纹、蛋吉。【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性状】多加工成一端稍大,形如马蹄,少数亦成圆锥形或腰鼓形,表面呈棕黄色或黄色,有微弯曲的棕色线纹。横切面黄褐色,多空隙,星点较多,排列不规则,质较疏松,气味微弱。【经验鉴别要点】①原料药用大黄大都加工成一端稍大,形似马蹄,俗称马蹄大黄。②表面有微弯曲的棕色线纹,俗称“锦纹”。③横切面多呈黄褐色,有空隙,星点明显。④嚼之有沙砾感,粘牙。【品质规格】以身干,质坚实,外表棕黄色,锦纹及星点明显,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黏者为佳。常见异种大黄

(1)华北大黄【来源】为蓼科植物华北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性状特征】呈圆柱形或圆锥形。一端大,一端小,表面土黄色或黄棕色,锦纹细密,断面木质部突出。质坚体重,无星点。气浊,味涩而微苦,嚼之不适口。

(2)河套大黄【来源】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性状特征】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多纵切成条状或块片状,表面黄褐色,横切面呈淡黄红色,无星点状异型维管束。气浊,味涩而微苦,嚼之不适口。

(3)天山大黄【来源】为蓼科植物天山大黄的根及根茎。【性状特征】根茎类圆柱形,表面棕褐色,断面黄色,有放射状棕色射线,形成层环明显,并有同心性环纹,气微,味苦涩。

(4)藏边大黄【来源】为蓼科植物藏边大黄的根茎。【性状特征】呈类圆柱形,表面多呈红棕色,也有灰褐色的,多纵皱纹,横切面有明显的形成层环及半径呈放射状棕红色射线。香气微,味苦微涩。五、山豆根【别名】越南槐、广豆根。【来源】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性状】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数条根。根茎呈长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表面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及突起的横向皮孔。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经验鉴别要点】①根呈长圆柱形不规则状。②顶端常残存茎基。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④嚼之有豆腥气,极苦。【品质规格】以条粗,质坚,味苦者为佳。六、山药【别名】怀山药、山药薯、铁棍山药、光山药。【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性状】毛山药呈圆柱形,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纵沟纹,未去尽栓皮及须根处显黄褐色斑块或小点,两端不平齐;质坚实,断面白色,颗粒状,粉性足。无臭,味甘、淡、微酸。光山药呈圆柱形,条匀挺直,表面色洁白,光滑,两端平齐。【经验鉴别要点】①市场上的山药均已经通过产地加工成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齐平,粗细均匀,挺直。质脆易折断。②全体洁白,光滑圆润,用手摸富粉性。③嚼之微酸发黏。【品质规格】以条粗,质坚实,粉性足,色白者为佳。常见伪品

(1)木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木薯的块根。【性状特征】斜切片长3~7厘米,宽1.5~3厘米,高0.3~0.8厘米,外皮已除去,有的残存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切面乳白色,粉性,近边缘处可见形成层的环纹,中央部分有木心(导管群),有的有裂隙,由木心向四周散有单个导管。味淡,嚼之有纤维感。含木薯毒苷,水解可产生氢氰酸而中毒。

(2)番薯【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性状特征】切成类圆形片状,表面类白色,部分残存红色栓皮,断面白色,可见浅棕色点。边缘约3毫米处可见明显棕色环,粉质,易折断,易吸潮变软。气微,味甘。七、川贝母【别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炉贝、川贝、京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及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性状】松贝 呈类圆锥形或近心脏形,颗粒均匀,高0.3~0.8厘米,直径0.3~0.9厘米,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呈新月形。顶端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上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坚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青贝 呈扁珠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高0.4~1.4厘米,直径0.4~1.6厘米。外表白色或浅黄棕色;外层两瓣片大小相近,偶有悬殊,相互抱合,顶端多开口,内可见心芽和小鳞片2~3枚及细圆柱形残茎。质地较松贝略疏松,断面粉白色。气微,味微苦。

炉贝 多呈长圆锥形或椭圆柱形,粒大,高0.7~2.5厘米,直径0.5~2.5厘米。外表白色或浅黄棕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端多开口,内中有小鳞片和残茎,底端多呈锥形,常有棕色斑点。无光泽,质较松脆,白色。粉性,气微,味微苦。

平贝 呈扁圆球形,高0.5~1厘米,直径0.6~2厘米。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外层2瓣鳞叶肥厚,大小相近或1瓣稍大,相互抱合。顶端稍平或略凹入,常稍开裂,中央的鳞叶小。质实而脆,断面粉性。气微,味苦。

伊贝母 呈卵圆形或圆锥形,高0.8~1.8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淡黄色或米白色,稍粗糙,外层鳞叶两瓣,心形,肥厚,紧密抱合,顶端稍尖,少有开裂。基部微凹陷。质轻而疏松,断面颗粒性,微带粉性。【经验鉴别要点】①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心脏形,外层两瓣鳞片大小相差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俗称“怀中抱月”,底部平,微凹入,一般可以直立放稳,质硬而脆富粉性。大小均匀。松贝中小的称类贝或半贝。②青贝多呈扁球形。外层鳞片2枚,大小相近,相对抱和;质地较松贝略疏松,断面粉白色。③炉贝俗称“马牙嘴”。具“虎皮斑”,呈长圆柱形,粒大,顶端尖,多开口,基部稍尖,不能直立。质松脆,无光泽。④平贝呈扁球形,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外层鳞片2枚,大小相近,互相抱合,顶端平坦,略凹陷。质实而脆。⑤伊贝母呈卵圆形,表面类白色较粗糙,外层鳞片呈心脏形,肥厚,紧密抱合。质轻而疏松,断面颗粒性。【品质规格】以色白,质坚实,无黄贝、油贝、破贝、碎贝者为佳。常见混淆品

(1)土贝母【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鳞茎。【性状特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直径1.5~2.5厘米,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凹凸不平。基部有根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粉性。气微,味苦。

(2)光慈菇【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球茎。【性状特征】类圆锥形。表面类白色、黄白色或淡棕色,光滑,顶端尖,基部平圆凹入,一侧有浅纵沟,自基部伸向顶端。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内有一圆锥形心芽。气微,味淡。

(3)一轮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一轮贝母的块茎。【性状特征】呈圆锥形或卵形,高0.4~1.2厘米,直径0.4~0.8厘米,表面浅黄色或浅黄棕色。顶端渐尖,基部突出多数鳞芽。一侧有浅纵沟,质坚硬,难折断,断面胶质。气微,味淡。八、川木香【别名】木香。【来源】为菊科植物川木香的干燥根。【性状】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略弯曲。表面棕黄色或暗棕色,具有较细的纵皱纹,根头偶有黑色发黏的胶状物,俗称“油头”。体较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棕色,木部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有的中心呈空洞状。气芳香而特异,味苦。嚼之粘牙。【经验鉴别要点】①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具有较细的纵皱纹,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②根头偶有黑色胶状物,俗称“油头”或“糊头”。③有的中心呈腐朽状或空洞状。④嚼之粘牙。⑤与云木香比较,两者都有“菊花心”,但云木香散在的油点呈棕褐色,而川木香油点呈棕黄色。【品质规格】以条粗,质硬,香气浓者为佳。九、川牛膝【别名】甜牛膝、拐牛膝、大牛膝。【来源】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性状】根长圆柱形,微扭曲,上粗下细,并有少数细小的侧根,长30~60厘米。表面棕黄色,具纵皱纹和侧根痕,散生横向皮孔状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棕黄色。微臭,味甜微苦。【经验鉴别要点】①表面棕黄色,具纵皱纹和侧根痕。②横断面有浅黄色小点,排成数轮同心环约3~8层。③味甜,微苦。【品质规格】以条粗长,质柔韧,分枝少,断面浅黄色者为佳。常见伪品

麻牛膝【来源】为苋科植物头花杯苋的根。【性状特征】根较短小,稍扭曲,外皮灰褐色,内皮微带棕红色。质脆,易折断,但较老的根则不易折断。味苦涩而后麻舌。十、川乌【别名】川乌头、五毒。【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性状】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有残茎,中部常向一则膨大。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细纵皱纹,通体生有大小不等的疣状侧根,并可见摘除子根后的痕迹。质坚硬,难折断,断面外层褐色到淡棕色,角质样,粉性,可见多角形环纹。气微,味辛,麻舌。【经验鉴别特征】①呈圆锥形,中间向一侧膨大,顶端有残茎基。②表面棕褐色,皱缩不平,通体有大小不等的疣状侧根“钉角”,并可见摘除子根(即附子)后的痕迹。③断面呈褐色或淡棕色,粉性,麻舌。【品质规格】以身干,个匀,肥满坚实,无空心者为佳。常见混淆品

附子【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侧根(子根)的加工品。【性状特征】盐附子呈圆锥形,系乌头的侧根(子根)。长4~7厘米,直径3~5厘米,表面灰黑色,有盐霜。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枝根或枝根痕,质重而坚硬,难折断,受潮变软。断面灰褐色,有多角形环纹,有盐结晶,味咸麻,刺舌。十一、天麻【别名】赤箭、仙人脚、定风草。【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性状】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素。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红小辫”状的芽或残留茎基。末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而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或深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甘。【经验鉴别要点】①上有残存表皮组织,俗称“鹦哥嘴”。②末端有圆脐形疤痕,俗称“肚脐眼”。③通体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和点状横环纹。④嚼之有尿臊气。【品质规格】以质坚实沉重,黄白色,断面半透明,个大者为佳。质轻,断面色晦暗,空心者次之。常见伪品

(1)紫茉莉根【来源】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干燥根。【性状特征】呈长圆锥形,稍弯曲,有的有分枝,多已压扁。表面淡黄白色、灰黄色或灰棕黄色,半透明,有纵沟纹及须根痕,有时扭曲,顶端有长短不一的茎基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或淡黄棕色,角质状,有的可见环纹。无臭,味淡,有刺喉感。

(2)大丽菊根【来源】为菊科植物大丽菊的块根。【性状特征】呈纺锤形或类椭圆形,可见明显的纤维断头,质地硬脆,体轻,中有木心或空心,无点状环纹,全体皱缩而且抽沟,表面类白色或灰白色,质坚硬,断面略呈角质状。无臭,味淡。

(3)羽裂蟹甲草【来源】为菊科蟹甲草属植物西南蟹甲草的干燥块状根茎。【性状特征】呈长椭圆形或长形,稍扁,极似天麻,表面灰棕色,半透明,未去皮的呈棕黄色,环节明显,有多数不规划的皱纹及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的茎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角质状。无臭,味微甜。

(4)马铃薯【来源】为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性状特征】呈椭圆形,扁缩。顶端有茎的残迹,经过人工扎成红小辫状。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较光滑,有纵皱纹及浅沟纹,底部无圆疤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平坦,角质化。无臭,味淡,嚼之有马铃薯味。

(5)赤雹【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赤雹的块根。【性状特征】呈纺锤形,微显四棱,表面土黄色或灰黄棕色,有纵沟及横长的皮孔样疤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粉质。无臭,味微苦,有刺喉感。

除此之外,还有以芭蕉芋、商陆、黄精、老虎姜、天花粉加工伪充天麻者。十二、天花粉【别名】花粉、栝楼根、瑞雪。【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干燥根。【性状】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瓜块状,长8~16厘米,直径1.5~5.5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有的有黄棕色外皮残留。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横断面可见黄色小孔(导管),略呈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筋脉纹。无臭,味微苦。【经验鉴别要点】①呈不规则的圆柱形或薯状,少数像葫芦瓜,两端细。②表面淡黄白色,未去粗皮者呈淡黄棕色,横断面白色,粉性足,显稀疏的黄褐色筋脉点,略作放射状排列,并可见黄色小孔(导管)。【品质规格】以块大,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十三、云木香【别名】广木香、南木香。【来源】为菊科植物云木香的干燥根。【性状】呈类圆柱形或枯骨形。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有显著纵沟或侧根痕,有时可见不规则菱形网纹。质坚实,体重,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或棕黄色,散有棕色的油点,俗称“朱砂点”;形成层环状,有放射状菊花心纹理,老根中心常成朽木状。气强烈芳香而特异,味苦。【经验鉴别要点】①呈类圆柱或枯骨形,表面为黄棕色或暗棕色。②断面黄棕色或棕黄色,有棕色环及放射状菊花纹,俗称“菊花心”;并可见散在褐色油点,俗称“朱砂点”。③气强烈芳香,味苦。【品质规格】以质坚实,香气浓,油性大者为佳。十四、太子参【别名】童参、四叶参、米参、孩儿参。【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根。【性状】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有弯曲,表面淡黄白色,微有纵皱,根头钝圆,多有残留茎或茎痕。下端渐细。质坚而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角质样或显粉性。气微,味甘。【经验鉴别要点】①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表面淡黄白色。②断面平坦,晒干品刮之有粉,烫制呈角质样。③表面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品质规格】以身干,肥润,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十五、丹参【别名】赤参、紫丹参。【来源】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性状】野生根茎粗短,顶端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具须状细根,长10~20厘米,直径3~10毫米,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呈紫棕色,常见鳞片状脱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可见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气微,味微苦涩。

栽培品粗壮肥实,直径0.5~1.5厘米,表面红棕色,具纵纹,外皮紧贴不易脱落。质坚实,断面较平坦。【经验鉴别要点】①野生根茎粗短,顶端有茎的残痕,下方生数支圆柱形支根,多弯曲;表面红褐色或砖红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栓皮易脱落;断面黄白色,显筋脉小点。②家种品粗壮肥实,表面红棕色,外皮不易脱落。【品质规格】以条粗壮,紫红色者为佳。

附:

(1)甘肃丹参【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甘肃丹参的干燥根。【性状特征】根呈圆柱形,主根明显,长15~25厘米,直径0.3~0.6厘米。顶部可见并列的圆柱形茎痕。表面红褐色,有扭曲错综的纵向沟纹。质松,易折断。断面疏松,极不整齐,多数异形维管束之木质部呈黄色点状,散列于各处。微臭,味淡,微涩。

(2)滇丹参【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滇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性状特征】根茎表面粗糙,具有密集的叶柄痕,枝根的分枝处常变细,枝根略呈纺锤形。全长5~10厘米,支根直径4~10毫米。颜色、质地、折断面均与栽培丹参相同。臭气微弱,味甘,苦涩。十六、巴戟天【别名】鸡肠风、兔儿肠、三蔓草。【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性状】呈扁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5~2厘米,表面灰黄色、灰黄棕色或棕褐色。粗糙,具纵皱及深陷的横纹,外皮横切断裂面露出部分木心,形似连珠。质坚韧,断面皮部紫黑色或蓝紫黑色,易剥落。木部直径0.2~0.5厘米,质坚硬,灰黄棕色。气微香,味甘微涩。【经验鉴别要点】①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稍弯曲,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②具纵皱或横裂纹,皮部断离露出木心,形似连珠。③质硬,肉厚易剥离,木心呈黄棕色或黄白色,成齿轮状。【品质规格】以条粗,肥壮,连珠状,肉厚,色紫者为佳。常见混淆品

(1)羊角藤【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的干燥根或根皮。【性状特征】断面皮部比正品巴戟天要薄,为0.1~0.4厘米,木心直径比正品巴戟天粗,为0.5~1.4厘米。味淡而微涩,嚼之有沙砾感。亦有的以“巴戟肉”销售,呈卷筒状。其余特征与巴戟天相似。

(2)假巴戟【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假巴戟的根或根皮。【性状特征】皮部菲薄,松脆,揉之易脱落。木心发达,约占直径的80%以上,不易折断。无臭,味淡,微甜。其余特征与正品巴戟天相似。十七、玉竹【别名】葳蕤、肥玉竹、尾参、竹节萎参。【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性状】呈细长圆柱形或稍扁状,偶有分枝,表面粗糙,呈浅黄色或淡棕色,半透明,一般长5~15厘米,直径0.5~1厘米。全体显纵皱及隆起的细环纹,近似竹节。气微,味甜,有黏性。【经验鉴别要点】有纵皱纹,节纹明显,有隆起波状环纹,节距长度约1厘米左右,节上略有根痕,根痕呈疣状突起。有的一端有顶芽。质坚而韧,用力折断,断面带颗粒性,黄白色。口尝有甜味,细嚼有豆腥气,粘牙齿。【品质规格】以条长,肉肥,黄白色,柔润,不泛油者为佳。十八、石菖蒲【别名】建菖蒲、石扁兰、石蜈蚣、水剑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性状】呈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环节,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可见环状的内皮层及棕色的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经验鉴别要点】①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并有不均匀的环节。②叶痕呈三角形,分左右交互排列。③断面可见环状的内皮层及棕色的油点。【品质规格】以条粗,断面色类白,香气浓者为佳。十九、甘草【别名】甜草、粉草、蜜草、甜根子、国老。【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性状】呈圆柱形,长30~120厘米,直径0.6~3厘米。外皮松紧不等,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长,两端切面中央稍下陷,质坚实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根茎表面有芽痕,横断面中央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经验鉴别要点】①呈长圆柱形,外皮红棕色或暗棕色。②有明显的皱纹、沟纹和细根痕,断面稍往里凹,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③具明显的层环纹和放射状纹理。④断面中央有髓,嚼之特别甜。【品质规格】以外皮细紧,色红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者为佳。二十、白头翁【别名】翁草、山棉花、老翁花、老冠花。【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性状】呈长圆柱形或圆锥形,稍扭曲。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的裂纹及皱纹,根头部稍膨大,有时有鞘状叶基残留。密生白色长绒毛,质硬脆,折断面稍平坦,皮部类白色,木质部黄色,中央色较深。有微弱的特殊香气。味苦涩。【经验鉴别要点】①呈长圆柱形或圆锥形,稍弯曲,具不规则纵皱纹或纵沟。②根头部膨大,顶端残留鞘状叶柄基,密生白色毛绒。③有微弱特殊香气。【品质规格】以根粗长,质坚实,顶端生白色毛绒者为佳。常见混淆品

漏芦【来源】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的干燥根。【性状特征】外形也呈圆锥形,多扭曲,外皮深棕色或棕黑色,多纵沟及交叉的网状裂纹,时有浮皮,顶端有灰白色丝状毛茸,习称“白头漏芦”,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有灰黄色菊花纹及裂隙,中心木质部棕黑色。气臭,味微苦。二十一、白茅根【别名】丝茅根、毛草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性状】干燥的根茎呈细长圆柱形,长约50厘米以上,直径为0.2~0.4厘米,表面乳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有节,节距约3厘米。断面纤维性,中心黄白色,并有一小孔,外围色白,充实。气微,味微甘。【经验鉴别要点】①呈细长圆柱形,很少有分枝。②表面乳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③有节,而且节明显。节上有残存的鳞叶和根须及芽痕。④嚼之微甜。【品质规格】以条粗,色白,无须根,味甜者为佳。常见混淆品

白草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草的干燥根茎。【性状特征】根茎呈黄白色,无甜味,无香气。二十二、白前【别名】竹叶白前、鹅管白前、消结草。【来源】为萝摩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及根。【性状】柳叶白前: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有分枝,稍弯曲。长4~8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少数呈黄白色。平滑或有细纵皱纹。节明显,质较脆,易折断,断面中空。节上丛生须根,纤细弯曲。长达10余厘米,直径不及0.1厘米。颜色与根茎相同,多分枝,常相互交织成乱丝团状。臭气微弱,味微甜。

芫花叶白前:根茎呈圆柱形,较短小,或不显著而呈块状,节间较短。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质地较柳叶白前坚硬,折断面髓腔较小。须根簇生于节上,较粗长,分枝少。【经验鉴别要点】①柳叶白前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根呈细长圆柱形,有节,稍弯曲;节处簇生纤细弯曲的须根,相互交织成乱丝团状;质脆,折断可见中空心。②芫花叶白前根茎较短小;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质坚硬,断面髓腔较小,分枝细根少,质脆,易折断。【品质规格】以身干,根及根茎粗长,无泥土杂质者为佳。二十三、半夏【别名】守田、三叶半夏、麻芋子、地雷公、地珠半夏、地慈菇。【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性状】呈类球形,半圆球形。直径1~1.5厘米。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经验鉴别要点】①呈不规则的圆球形或半圆球形,表面白色或浅黄色。②上端圆平,中间有凹陷的茎痕,下端钝圆,断面粉质,细腻洁白。③麻舌刺喉,生半夏不宜口尝。【品质规格】以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二十四、白术【别名】于术、冬术、种术。【来源】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性状】呈肥厚拳状团块,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和断续的纵纹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下陷的圆盘状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烘术断面淡黄白色,角质,中央有裂隙,生晒术断面外圈皮部黄白色,中间木部淡黄色或淡棕色,略有菊花纹及分散的棕黄色油点,微显油性。气清香,味甜微辛。【经验鉴别要点】①呈拳状团块,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②顶端有下陷的圆盘状茎基和芽痕,下部两侧膨大似如意头,俗称“云头”,上部留有一段地上茎,俗称“术腿”。③断面淡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纹。④嚼之略带黏性。【品质规格】以个大,体实无空心,断面黄白色,无地上茎者为佳。二十五、北沙参【别名】莱阳沙参、海沙参、辽沙参。【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性状】呈细长圆柱形,无分枝,长15~45厘米,直径0.3~1.5厘米,上端稍细,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中部略粗,尾部渐细,表面淡黄白色,粗糙,全体有细纵皱纹或纵沟,并有棕黄色或白色点状皮孔和须根痕。质坚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质部黄色,气特异,味微甜。【经验鉴别要点】①根呈细长圆柱形,表面淡黄白色,顶端留有根茎残基,俗称“芦头”。②全体有细纵皱纹,棕黄色点状细根痕。③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色,有黄心,中心具网纹。④有特殊气味,微甘。【品质规格】以根条细长,圆柱形,均匀,色白,质坚,味甘者为佳。二十六、当归【别名】文元、独支、常行归。【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性状】根略呈圆柱形,根上端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支根称“归尾”,全体称“全归”。全归长15~25厘米,外皮细密,黄棕色至深褐色,有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根上端膨大,直径1.5~4厘米。主根粗短,长1~3厘米,直径1.5~3厘米,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上粗下细,多弯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棕色油点,形成层呈黄棕色环状,木质部色较淡;根茎部分断面中心通常有髓和空腔。有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经验鉴别要点】①归头顶端平圆,有茎叶残基,全体具纵皱纹,支根部尤多,归身略呈圆柱形,身面凸凹不平。②归尾上粗下细,多扭曲,表面有小疙瘩状须根痕迹。③断面黄白色,中层有浅棕色环纹,并有多数棕色油点,香气浓厚。【品质规格】以根粗壮,身长,支根少,油润,外皮色黄棕,断面黄白色,气味浓厚者为佳。常见混淆品

(1)东当归【来源】为伞形科植物东当归的干燥根。【性状特征】根全长10~18厘米。主根粗短,有细环纹,直径1.5~3厘米,顶端有叶柄及茎基痕,中央凹陷,有的已切齐。支根从主根下长出10余条,直径0.2~1厘米,表面土黄色、棕黄色或棕褐色。干燥时质脆,受潮则变软,有韧性,断面整齐,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气芳香,味甜,而后稍苦。

(2)云南野当归【来源】为伞形科植物云南野当归的根。【性状特征】根呈圆柱形,长7~10厘米,有少数分枝,表面棕色、红棕色或黑棕色,根头部具横环纹,顶端有叶柄及茎的残痕或呈枯洞,全体饱满或有纵纹及皮孔疤痕。质坚硬,断面黄白色,略有当归香气,味微甜而后苦,稍麻舌。

(3)欧当归【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欧当归的干燥根。【性状特征】根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2厘米,表面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状疤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棕黄白色。微臭,味微甜而麻舌。二十七、防己【别名】粉防己、汉防己、石蟾蜍。【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性状】根呈圆柱形,薯状,两端渐细,弯曲不直,形似猪大肠。未去表皮者褐色或棕褐色。皮较细,有的带有细枝根痕及横长突起的皮孔。去净外皮呈白色或类白色,断面呈白色或类白色,显粉性。质坚实,有浅黄绿色维管束,呈断续放射状,味苦。【经验鉴别要点】①呈圆柱状或薯状,外表形似猪大肠。②在弯曲处有深陷的横沟。③体重,质坚实,易折断,富粉性。断面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品质规格】以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附:

广防己【别名】木防己、水防己。【来源】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广防己的干燥根。【性状特征】呈圆柱形或劈成两瓣或四瓣,稍弯曲。多为5~15厘米的节段,未去表皮者呈褐色或棕褐色,皮较粗糙。栓皮稍厚,带有不规则的纵棱、纵沟纹或横断裂。去净表皮的呈灰褐色,或白色兼有灰褐花斑。半圆柱形的纵切面呈白色或淡黄白色,可见纵长片状淡褐色的维管束。质坚硬,断面粉性强,类白色,有多数淡褐色维管束放射状排列,如车轮状。味苦。【经验鉴别要点】①表面灰棕色,粗糙,除去栓皮呈淡黄色。②质坚实,体重,不易折断,断面粉性,有灰棕色与类白色相间排列的放射状纹理。【品质规格】以块大,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常见伪品

(1)青藤【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青藤的藤茎。【性状特征】藤茎呈细长圆柱形,直径0.6~2厘米。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茎上有节,节处稍膨大,并有分枝或分枝痕,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灰黄色或淡灰棕色,不平坦。断面木质部导管与射线呈均匀放射状排列,形成车轮纹,导管大,中央为圆形的髓。气弱,味微苦。

(2)华防己【来源】为防己科植物华防己的藤茎。【性状特征】藤茎为圆柱形,长10~30厘米。表面灰棕色,有不规则的沟纹、裂隙和疤痕。质极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导管明显,维管束成放射状,具清晰的多层环纹,一般为2~7圈,偏心性,气微弱,味微苦。

(3)大叶马兜铃【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的藤茎。【性状特征】藤茎呈圆柱形,稍弯曲。长约20厘米,直径1.5~2厘米。表面已除去外皮,呈灰黄色,可见纵走而稍扭曲的维管束,并隐约可见互生的叶柄痕迹。体轻质硬,木质性,难折断,断面不平坦,常见放射形不平整的层片状。其结构类似关木通之切面,木部被狭窄的射线穿过。中央有小形的髓,白色。气微臭,味苦。

(4)三叶木通【来源】为木通科植物三叶木通(八月瓜)的干燥根。【性状特征】根呈圆柱形,弯曲不直,带分枝,长短粗细不一。根头部常膨大或近圆球形,下面生出数条粗根。表面棕黄色,具细纵沟,弯折处常呈横向断裂,并可见横长凸出的皮孔状疤痕和支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白色,常分离脱落,木部近白色,片层状。气微,味苦带涩。二十八、防风【别名】屏风、四草、防丰、凤肉、百枝。【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性状】呈长圆柱形,下部稍细,有的略弯曲,根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环纹上有的有棕褐色毛状残存叶茎。表面灰褐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及点状突起的细根痕。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经验鉴别要点】①呈上粗下细的长圆柱形,并稍有弯曲。②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俗称“蚯蚓头”。③环纹上有棕褐色毛状残存叶基。④表面灰棕色,体轻,质松,容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木质部分浅黄色。气特异。【品质规格】以条粗壮,断面皮部浅棕色,木质部浅黄色者为佳。常见混淆品

(1)竹节防风【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竹节防风的干燥根。【性状特征】为细长圆形,细瘦,稍弯曲,有的有分枝,表面棕黄色或灰黑色,顶端常带干枯的茎及叶痕。根头部有一段环节状叶片残痕,故名竹节防风。根部粗糙,有纵皱纹及横长突起的皮孔和突起的支根痕。体轻,质硬脆,断面灰黄白色,多纤维。气微弱,味淡。

(2)竹叶防风【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竹叶防风的干燥根。【性状特征】为圆柱形或圆锥形,稍弯曲,有的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有致密的纵皱纹及横长的皮孔突起。顶端中央有下凹的茎基痕,四周有叶鞘腐烂后残存的维管束,上部有不甚明显的细环纹。质软,易折断,断面平坦,中央木质部黄白色,皮部浅棕色而疏松,有裂隙。味淡,略甜。

(3)松叶防风【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松叶防风的干燥根。【性状特征】为长条形,间有分枝,表面黄色或灰棕色,有多数纵纹,部分有隆起的小疣及侧根的断痕。根头部有许多的环节,其末端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疏松,浅黄色,有黄白色与黄棕色相间之纹理,呈放射状排列,并有裂痕。气微芳香,稍带甜味。

(4)白花前胡【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性状特征】呈圆锥形或纺锤形,稍弯曲,根端中央留有残茎的疤痕,外围有残留纤维状叶鞘残基。表面棕色至暗棕色,根头部有微细环状横纹,根头部以下有纵直沟纹,有横裂皮孔状痕,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疏松,木栓层窄,皮部自外向内呈黄白色,浅棕色至棕色,油室金黄色。木部黄色或棕色,射线明显。气芳香,味苦、辛。二十九、怀牛膝【别名】对节草。【来源】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性状】呈细长圆柱形,挺直或弯曲,表面土黄色或淡棕色,有细纵皱纹及横长的皮孔疤痕。质硬而脆,微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中间有明显的黄白色木心,周围有许多小点状维管束。味微甜而涩。【经验鉴别要点】①呈圆柱形,上端较下端粗。②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变柔韧。③中间有明显的黄白色木心。④微臭,嚼之略粘牙。【品质规格】以根长粗壮,肉肥,皮细,黄白色者为佳。常见伪品

(1)味牛膝【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腺毛马兰的干燥根及根茎。【性状特征】根茎粗大,呈不规则的块状结节,根多分枝,细根丛生如马尾状。表面暗灰色,光滑,有环状裂纹,常剥落而露出木部;横断面木部占三分之二,而且坚韧不易折断,暗灰色。气无,味淡。

(2)白牛膝【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狗筋蔓的干燥根。【性状特征】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短不等。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有的有分枝,并有少数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灰白色,木部淡黄色。味甜,微苦。三十、何首乌【别名】首乌、赤首乌、铁秤砣、红内消。【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性状】呈纺锤形或块状,长6~15厘米,膨大部直径3~12厘米,外表红褐色或紫褐色,有不整齐的纵沟,凹凸不平,两端各有一根痕。质坚,显粉性。横断面淡红棕色或淡黄棕色,中心为一个较大的木心,周围有数个类圆形的异型维管束,形成云锦状花纹;干后收缩而有稍突起的皱纹。气无,味苦涩。【经验鉴别要点】①整个块根呈纺锤形,一般为一头大一头细或中间大两头小,表面呈棕红色或红褐色,并且凹凸不平,有纵沟或皱纹。②两端均有根茎残痕,质坚实,难折断。③商品何首乌均切成1~4厘米的横块片,断面为淡黄棕色或红棕色,呈云朵状花纹,由中央一个较大的中心柱,外围数个圆形的异形维管束所构成,中间均有凹陷环纹相隔,粉性足。④年久的野生品断面呈棕红色,有一明显的木心。【品质规格】以质坚实,呈粉性,断面呈淡黄棕色,有云朵花纹者为佳。常见混淆品

(1)青羊参【来源】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青羊参的干燥根。【性状特征】根单一或数条,圆锥形,肥大,外皮黄褐色,具有规则和深浅不一的纵纹和横纹。质坚硬,断面白色粉质,周围有散生的黄脉小点。气微香,味甘而微苦。

(2)飞来鹤【来源】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耳叶牛皮消的干燥块根。【性状特征】块根呈圆柱形,长3~10厘米,直径1.5~4厘米。表面土黄色或灰褐色,具干缩的不规则纵沟纹及纵横交错的细纹。栓皮质薄,易脱落。质硬,断面类白色,粉性,周围有散在的黄色筋脉小点。气微香,味先苦而后甜。有毒。

(3)隔山消【来源】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隔山消的干燥块根。【性状特征】根粗壮,呈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微弯曲。表面白色或黄白色,皮孔横向突起,栓皮破裂处显黄白色木质部。质坚硬,断面呈黄白色,粉性,有鲜黄色孔点。气无,味先苦而后甜。三十一、麦冬【别名】寸冬、羊韭、阶前草、细叶麦冬。【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性状】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厘米,直径3~5毫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具细纵纹。质柔韧,中央有细小木心。气微,味甘,微苦。【经验鉴别要点】①形似纺锤,两头稍尖,表面黄白色,半透明。②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细小木心,俗称“中柱”。③质柔韧,嚼之发黏。【品质规格】以身干,黄白色,颗粒均匀者为佳。

此外还有大麦冬、山麦冬,为类同品入药。常见伪品

小萱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萱草的块根。【性状特征】块根呈纺锤形,两端钝圆,长2~5厘米,直径0.5~1厘米,表面土黄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非木质化的心。气微弱,味微甜,嚼之无黏性。有毒。三十二、芦根【别名】芦苇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性状】鲜芦根呈长圆筒状,有的略扁,长短不一,直径1~2厘米,表面黄白色,外皮疏松可剥离。节呈环状,有残根及芽痕。体轻,质韧,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壁厚1~2厘米,有小孔排列成环。气无,味甘。干芦根,呈扁圆柱形。节处较硬,节间有纵皱纹。【经验鉴别要点】①鲜芦根呈长圆筒状,表面黄白色或牙白色,有光泽;有节,节上有残根及芽痕,质轻而韧,不易折断。②干芦根呈扁圆筒形,有光泽,黄白色,节处较硬,呈红黄色,有明显的纵皱纹;质轻而绵软。【品质规格】以黄白色,条粗而匀,有光泽无须根者为佳。常见混淆品

芦竹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干燥根茎。【性状特征】根茎切片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厚2~5毫米。表面黄白色,有光泽,具纵皱纹或横环纹,有的有圆形须根痕,切断面灰黄色或浅黄棕色,多呈纤维状。体轻,质硬而韧,可折断。无臭,味淡。三十三、苦参【别名】野槐、山槐、地参、川参、地槐。【来源】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性状】呈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长10~30厘米,直径1~2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黄色,有明显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栓皮破裂后向外卷曲,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坚韧,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断面有微细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极苦。【经验鉴别要点】①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②栓皮破裂后向外卷曲,露出黄色,光滑。③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微细放射状纹理。④无豆腥味,味极苦。【品质规格】以根均匀,不带根头及细根,外皮较细者为佳。三十四、贯众【别名】贯仲、管仲、大叶狼衣。【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性状】呈长倒卵形,稍弯曲,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有的纵剖为两半,外表黄棕色或黑棕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根须,叶柄残基呈扁圆柱形,表面棕黑色,有纵棱线,质硬而脆,断面深绿色或棕色,有黄白色长点状维管束5~13个左右,排列成环。气特异,味淡涩,微苦而辛。【经验鉴别要点】①呈倒圆锥形,上钝圆,下稍尖,外表黄棕色或黑棕色。②通体密被排列整齐的鳞片。③有黄白色长点状维管束,又称分体中柱,排成环状。④气特殊,味先涩而后苦。【品质规格】以身干,个大,质坚实,无须根杂质者为佳。三十五、板蓝根【别名】大蓝根、土龙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性状】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厘米,有的可达40厘米,直径0.3~1.2厘米。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并有淡灰黄色横长的皮孔。根头略膨大,可见轮状排列的暗绿色叶柄残基、叶柄痕以及密集的疣突起。质实而脆,折断面略平坦,皮部淡棕白色或淡棕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而后涩。【经验鉴别要点】①表面呈灰黄色,有纵皱纹和支根痕,皮孔明显,根头部稍膨大,有多数叶柄残留,形成环形皱褶。②质坚实而脆,易折断。断面木质部黄色,皮部淡棕白色。③嚼之微甜而后涩口。【品质规格】以条长,粗壮,体实者为佳。三十六、香附【别名】香附子、莎草根、香头草。【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