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辉映求是路——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掠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4:12:59

点击下载

作者:吕淼华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蓝辉映求是路——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掠影

青蓝辉映求是路——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掠影试读:

编委名单

主编:吕淼华

副主编:徐国斌 单珏慧 马君雅

编写:吴昊 王美智 王卓尔 刘雪亭 李丹娜 汤玮悦

姚建帆 徐海亮 曲帅 程晨 郭茜 崔光茫

孔俊俊 方炜 俞吉吉 朱丽 王馨毓 侯秋梅

曹红华 陈抗 余月秋 李少骏 陈越 田跃龙

白惠仁 聂玲 嵇静 曹瑜

序:在求是之路上携手共进

“导”与“学”是高校中普遍存在且至关重要的一组关系。当我拿到这本书稿的时候,欣喜地看到了我们的导师如何悉心指导学生,看到了我们的研究生如何在和谐的团队中学习生活,看到了这一个个优秀团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近年来,浙江大学立足“导”与“学”,做出了持续努力:强化研究生德育导师队伍,实现智育、德育立体化指导;创办“求是导师学校”,打造新任研究生导师培训交流、观摩互动的平台;编发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导师手册,为导师育人提供专业支撑;建立研究生思政线与导师的工作协调机制,构建全员育人工作格局;举办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表彰会,增强导师育人使命感,等等。

2011年,我校第一次举办了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的评选,研究生导师或导师组及其所指导的研究生作为团队参评。这项评选活动和一般科研团队、创新团队的评选不同,相较科研业绩、创新能力和学界影响力等硬指标,更看重团队在研究生培养、导学关系建设、团队文化营造等方面的软实力。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立意和期待,我们凝练提出了“爱生如子好、尊师重道好、同学互助好、文化建设好、团队业绩好”的“五好”内涵。

令人欣喜甚至于惊喜的是,未做太多宣传、也不设物质奖励的第一届评选活动在研究生及导师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吸引了全校24个优秀团队主动申报,其中不乏院士团队、学科带头人团队。面对师生的热切关注,我们不仅感动于求是学人在教书育人热土上辛勤耕耘的身影,更振奋于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改革创新的转向与标帜。

目前,我校的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评选活动已经举办两届,第三届也即将启动。《青蓝辉映求是路——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掠影》正是两届当选团队风貌的集中展现,也是浙江大学所有导学团队的缩影。两年来,我们的研究生们自主组成采访分队,深入走访这些优秀的团队进行访谈和体验,发现和挖掘这些团队中有亮点、有意思、有代表性的故事,并付诸文字予以记录。成书三大篇章“辉煌求是路”、“浓浓师生情”、“悠悠求是心”,分别围绕教学科研、师生情谊、团队文化三个主题展开,各有侧重,又互相呼应。其中有工程实验、读书报告、野外考察等教学现场的描摹,有师生共进、教学相长、相亲相爱等温馨场景的重现,也有团队建设理念经验的提炼。虽然不尽完美,但原汁原味的文字和生动详实的事件,可触可感,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相信此书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浙江大学研究生导学团队的风采,也能给更多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带来思考和启迪,更深层次地去体会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目标和使命、路径和战略。

我们浙大人一直秉持“求是”二字,相信这也正是所有科研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宗旨。愿更多的同仁能站在新的起点上,手捧为人师者的馨香,心怀教书育人的理想,带领更多年轻的身影在求是之路上追寻梦想,携手共进!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本休

团队简介

盛晓明团队

团队名称:“科学与哲学”团队

导师组成员:盛晓明、许为民、丛杭青、李恒威、王建安、李磊、张立、王淼

博士生人数: 15人

硕士生人数: 16人

科学技术哲学立足于自然科学,对其基础理论和社会影响进行哲理性思考与展望,是以人文学科的视角对自然科学进行的审视与追问。基于其交叉性学科特色,“科学与哲学”团队汇聚了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贤才俊彦,研究中富有思辨精神,闲暇时亦不乏生活情趣。

团队尤为注重哲学规训,经常进行哲学经典文献阅读。导师组鼓励学生大胆“做”哲学,深度挖掘基础材料里呈现的问题,力图经过连续的基础训练工作逐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研究的重要方法。

在团队中,很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有明显的差异,但这并不妨碍大家经常进行积极而热烈的讨论。在每两周进行一次团队例会上,学生需要就读书情况与研究进展进行汇报,导师组会分析具体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同时,为提升整体学术水平与影响力,团队还经常邀请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来访问讲学。作为研究的核心力量,团队积极参与了教育部创新基地“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目前,团队正与浙江省科协合作积极筹建“浙江大学科学文化研究中心”,并协同“产学研”各方面的力量筹建“浙江大学产业文化研究院”。

此外,和专业研究中不断追问和求索的精神相一致,团队几乎每周都会组织爬山活动。在攀登过程中,师生间默契协作、频繁交流,共同享受书斋之外亲近自然的舒畅与轻松,也在跋涉途中体验天地的开阔和山石的坚毅。老师们积极昂扬的生活态度、明确坚定的目标意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也在行走登攀的过程中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同行的学生。“无限风光在险峰”,直面跨学科研究的种种困境,“科学与哲学”团队正着力寻求突破,让哲学的智慧火花在奇妙广阔的自然科学领域绽放出新的光彩。

何莲珍团队

团队名称:“学贯中西创业绩 师生一家育良才”团队

导师组成员:何莲珍、刘海涛、肖忠华、瞿云华、蒋景阳、马以容、朱晔

博士生人数: 11人

硕士生人数: 15人

何莲珍团队秉承“志趣相投、激情交流、成果传承、共同提升”的理念,学贯中西创业绩,师生一家育良才。

团队突破人文学科单个导师指导的习惯模式,实行导师组联合指导,重视以科研锻炼带动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为每一位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帮助其形成比较集中、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团队长期坚持两周开设一次“应用语言学研讨课”,导师和研究生在这个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中畅所欲言,共享成果,不仅导师组就学生们的科研进展进行详细指导,解答学生们在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学生通过独立组织和主持研讨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团队积极实践其主编教材《新编大学英语》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不仅在学术上引领学生成长,同时结合专业优势,开展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内外活动,如“英语环保周”、“道德建设”主题英语辩论等。团队注重归属感建设和温馨氛围的营造,爱在细微,亲如一家,形成了节假日西湖边品茶、跨年夜聚会等活动传统,师生们相约攀谈,在心与心的对话中升华团队的凝聚力和家文化。

此外,何莲珍团队努力拓展学术视野,构建学术交流平台:2008年主办第30届国际语言测试研讨会、语料库及语言对比与翻译国际研讨会,2011年主办第3届全国外语教学与研究专家论坛等重要会议,为学生提供与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保持紧密学术联系的机会,在开放的视野中提升团队实力和声誉。

吴晓波团队

团队名称: Elite团队

导师组成员:吴晓波、郭斌、寿涌毅、杜健、周伟华、姜珉求(韩国)、Mark J.Greeven(荷兰)

博士生人数: 33人

硕士生人数: 19人

由吴晓波教授领衔的管理学院Elite团队(精英团队),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具有国际视野、怀抱崇高理想的师生。他们以学术研究为核心,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国际合作为契机,致力于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成功。

团队师生坚持严谨治学、创新研究的科学态度,注重养成扎实的理论基础、突出的实践能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日常教学中,Elite通过建立双周Poster机制、内部文献资料数据库与交流网站等形式着力提升研究能力。依托创新管理基地以及与剑桥大学成立的“全球化制造与创新管理”联合研究中心,倡导和实践国际化培养模式,不仅吸引优秀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不断加入,并且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向国外大学输送优秀人才进行交流学习,至今已与英国剑桥大学、华威大学、雷丁大学、利兹大学,瑞士洛桑大学,意大利博科尼大学等院校累计联合培养博士生12名,向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西北大学派出访问学者(青年教师)3名。

同时,Elite团队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言献策,在杭州市和浙江省的产业经济升级创新型经济发展规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追赶”和“技术跨越”的情景,吴晓波教授在技术创新管理领域中率先提出“后发优势”的二次创新理论体系。近年来,借助“组织学习”与“价值网络”研究,团队以全新的视角和观点,突破了西方创新管理理论范式的囿制,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基于发展中国家情景的创新管理理论体系,受到国际创新管理学术界的重视。

郭继强团队

团队名称: LEPP经典读书会

导师组成员:郭继强、姚先国、乐君杰、钱雪亚

博士生人数: 10人

硕士生人数: 6人

LEPP经典读书会是一个以引导为重点,以学习为主体的分享式基层学术组织,由郭继强教授于2007年发起,20余名研究生活跃其中,为推动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学科发展积蓄了重要力量。

每学年伊始,由郭继强、乐君杰两位导师提出多个学习内容,再根据姚先国、钱雪亚两位老师的意见缩小学习范围,最终由研究生讨论并确定研读计划。虽以读书会为形式,但是该导学团队的魅力不止限于组织方面。

五年来,读书会培养一届又一届研究生养成了“分享式”学习的意识——阅读文本、发表评论、产生碰撞、对话交流、解决问题,这种“一个观点碰撞另一个观点,形成第三个新观点”的方式,不仅给学生开启了更为鲜活的学术天地,更有效避免了研究生在学术瓶颈中的无助徘徊。

除读书会这一固定的沟通平台,团队采用交叉导师制、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前来讲学等方式拓展研究生指导师资力量,使研究生在专精自身研究方向基础上把握更为全面的研究视野,激发交叉性研究兴趣和跨领域研究的灵感火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团队注重运用经典实证方法从社会现实中去提炼富有价值的实证问题展开研究。每学年导师组专为研究生设计1-2次规范化调研,提升研究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并在实践中亲身检验读书会的所学所获。

智慧因读书汇聚,心灵因读书结缘。成立六余年至今,LEPP经典读书会已经形成了“导师组—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的梯形架构,这些“书迷”们继续用这种传统而隽永的方式传承着他们的学术气质和人文理想。

余逊达团队

团队名称: IR国际化导学团队

导师组成员:余逊达,崔顺姬,莫凯歌(美国)

硕士生人数: 10人

依托浙江大学首批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公共管理学院余逊达团队即国际关系专业全英文教学班,目前有由莫凯歌(美国),崔顺姬、平野睦(日本),John Pella(英国)、余逊达等四国专家组成的导师队伍,以及来自中国、美国、哈萨克斯坦、韩国等13个国家的25名研究生,是一支东西碰撞、多元交融的国际化导学团队。

教学中,团队教师注重博采中西之长,整合国际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深耕学术友谊,为研究生提供了耳目一新的国际关系学习体验。英文启发式教学和多元文化交融是团队的显著特色。

课堂内,探索实行全英文启发式授课,以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和课后总结相结合的方式调动研究生的参与积极性,倡导用“美式发问思维”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外,导师积极引荐领域内专家资源,促成中美国政学生视频辩论,承办高水平国际会议、“浙大东方论坛”等高端讲座。全方位的学术关怀使余逊达团队真正就前沿问题加入到广泛的国际对话中,切实提升了学术研究层次。

多样的语言环境、多面的成长背景、多维的学术平台,给团队研究生们创造了以兴趣取所需、用勤奋问收获的大好机遇。2012年,余逊达导学团队成功入选美国政治学会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APSA)年会学术研讨(Panel),迈出跨入国际舞台的一大步。

杨树锋团队

团队名称: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

导师组成员:杨树锋、陈汉林、肖安成、厉子龙、程晓敢、章凤奇、林秀斌

博士生人数: 11人

硕士生人数: 9人

浙江大学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由我国国内培养的第一位地质学博士、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竺可桢奖获得者、“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杨树锋教授领衔。团队所属学科从竺可桢校长创办的史地系走来,面向国家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瞄准专业国际前沿方向;团队采取多项积极举措引领青年人才成长,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特色鲜明:

其一,优化团队人员配备。团队导师组年龄梯度合理,从60岁至30岁均有分布,同时平均每名导师指导3名研究生,给导学互动营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研究生能够获得充分的锻炼和指导。

其二,创新专业教学方式。充分把握研究生学习阶段特性,倡导研究生课堂由单向传授向双向交流转变,由被动听课向主动学习转变,鼓励研究生踊跃发问甚至激辩,在互促互进、教学相长中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其三,营造浓厚科研氛围。每两周举办一次学术讨论班(已坚持逾7年),分别安排一名主讲人和主持人,同时请团队内教授组成评审组,就报告内容的前沿性、准备情况的充分性及答辩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实战训练,提升研究生学术敏感度和答辩报告能力。

其四,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团队与西澳大学地质与地理学院大地构造研究中心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定期选派优秀研究生赴西澳大学交流学习,期间不仅配有专门导师,并且要求学生完成一次专题报告。此外,借助与哈佛大学、西澳大学、科廷大学的合作关系及承办国内外顶尖学术会议的机会,不断提升研究生国际视野与学术水平。

鉴于地质科学的特殊性,除了课堂上和实验室里的研究讨论,师生们更需要在野外复杂环境中亲身实践。艰辛跋涉的勘察路途,留下了许许多多师生相携互助的动人故事,在日常导学情谊之外,又锻造出坚若磐石的雄心和脉脉绵延的温情。

杨华勇团队

团队名称:杨华勇创新团队

导师组成员:杨华勇、周华、徐兵、龚国芳、谢海波、欧阳小平、张斌

博士生人数: 28人

硕士生人数: 56人

杨华勇创新团队是以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华勇为核心的“教育部创新团队”,也是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核心研究团队之一。二十余年来,团队面向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积极致力于电液控制基础理论与技术的创新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积淀了丰硕的成果。2012年,团队在盾构电液控制系统新原理、新方法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由杨华勇教授主持完成的“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团队倡导“让优秀成为习惯,让先进成为个性”的治学理念,致力于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期坚持共同指导研究生,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要求成员每个星期至少阅读2篇以上不同研究领域的学术文章,在提高英文文献阅读能力的同时,增强对国际领先成果的学习;每个星期组织报告会,研究生轮流作报告,轮流做当值主席,团队老师参与并给予点评、指导和解疑;此外,杨华勇教授常常选取自己做过的报告给学生做学术报告能力培训,抽出时间亲自帮助团队成员修改PPT。团队每年邀请世界各国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前来讲座报告,或者互派研究人员交流访学,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寻求突破和创新。

多年来,杨华勇创新团队恪守“求是创新”校训,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科学研究的重点,尤其注重将国家建设需求同学科前沿紧密结合,不断促进科研技术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在加强自主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率先垂范,并继续钻研国家发展急需的大型掘进装备的关键技术,力争为促进国家基础建设、资源开发、国防建设等领域做出新的贡献。

岑可法团队

团队名称: CWS全能研究小组

导师组成员:岑可法、王智化、朱燕群

博士生人数: 10人

硕士生人数: 7人

五十多年前,面对著名力学科学家钱伟长“为何选择冷僻专业”的疑问,弱冠之年的岑可法答道,“研究‘煤的清洁燃烧’,虽又脏又不起眼,但中国是产煤大国,中国的电主要来源于煤炭,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应为国家重大需求奋斗终生。”

如今,78岁高龄的岑院士仍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带领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从热能工程研究所的大团队到类似CWS全能研究小组小团队的中青年骨干、研究生践行他青年时代许诺的报国宏愿。

从“水煤浆”、“异重流化床”到“微藻能源”,“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通过力荐青年人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任务,推动创新性课题与能源、环境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国家建设的重大需求相结合,团队已培养出5位“长江学者”、2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团队在教学科研中形成了“导师群体”联合指导的培养方法、梯队型育人模式和“走出去、引进来”双向的发展策略。在多位导师合作指导研究生的模式下,团队形成了若干紧密联系的科研群落。当一个个重大项目或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年轻教师、研究生作为联合攻关的主体迅速进入状态,并有机会走向角逐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的前沿。在深化基础研究的同时,团队在工程实践领域也取得颇为丰硕的应用型成果,为产业创新和技术升级作出了宝贵贡献。

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我们的理想,是实现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煤既是能源又是重要的资源,一把火烧掉实在可惜,我们要用好这些能源、用足这些资源。”这是岑院士倾尽毕生心血的事业,更是能源人代代相传的薪火之源。

邱利民团队

团队名称: CRYOBOAT团队

导师组成员:邱利民、甘智华、张学军、张小斌、孙大明

博士生人数: 15人

硕士生人数: 25人

CRYOBOAT(低温之舟)寓意课题组如一艘承载着制冷低温领域科学梦想的大船一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团队由浙江大学能源系邱利民教授领衔,以“立足低温制冷科技前沿、培养国际水准的创新人才、携手国内外领军企业、服务节能减排国家需求”为航向,在低温海洋中乘风破浪。

团队导师组中80%的教师非浙大“学缘”,研究生有一半左右来自其他高校,是一支名副其实的“移民”队伍。与此同时,团队与德国吉森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等高校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保持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使团队在科研上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攻克一个个科学难题,向着学术科研之巅前进。

为帮助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快速成长,除基本科研训练外,团队定期开展导师例会、Seminar和Expo三类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学术交流活动。其中春秋两季举行的CRYOBOAT EXPO邀请国际级专家进行现场点评。团队倡导研究生多读好书、丰富心灵,分别给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开列了涵盖研究方法、人文艺术、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必读书目,并分享读书报告。在美国AP公司的支持下,团队还办起了富有专业特色的“低温图书馆”。

文化建设方面,团队多年坚持发布年报、出版年画、寄送贺卡、发行T-shirt、完成研究生“六个一”寒假作业等特色项目,同时设立学生委员会,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定期开展主题秋游、周末读书会等集体活动。

经过11年沉淀与积蓄,CRYOBOAT如今已经发展成航母战斗群式的科研团队,并以强大的文化内核吸引和影响着更多学子和学人。

郑强团队

团队名称:高分子系流变学团队

导师组成员:郑强、宋义虎、杜淼、杨红梅、上官勇刚、左敏

博士生人数: 18人

硕士生人数: 18人

郑强教授带领的高分子系流变学团队是一支具有丰沛人文气质的工科研究队伍,团队在学术环境营造、科研文化建设、团队意志锤炼等方面均有开拓和建树,致力于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

为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提高学术质量,团队所在党支部向全校师生公开做出学术诚信承诺,积极发扬优良的求是学风。

在科研成果产出的核心区域——实验室中,导师组严格规范实验室责任制度、台账记录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每间实验室设三名研究生责任人,师生共建安全、和谐的学术空间。

受导师“要成才先成人”的影响与鼓舞,流变学团队饶富人文情怀:郑强教授亲笔题写的匾额“江南雅韵”,书架上满布的各种人文书籍,门口张贴的对联,无不彰显出团队清新素雅的气息,这块科研阵地中还有全国大学生戏剧节最佳表演奖的获得者,有文有工、幽香漫溢。

利用与部队合作共建的契机,团队定期到军营组织科技文化活动,而“专业过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军人作风、部队官兵技战术中默契配合的合作意识,感染团队中的每个人,不断深化科研过程中“术业专攻、精诚合作、严谨诚信”的优秀品质。

工科领域的多年积淀与丰硕成果给流变学团队打上了缜密、严谨的烙印,而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向上的团队文化则始终鼓舞团队,去创造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不负时代赋予的重任,不负祖国和人民寄托的厚望。

何赛灵团队

团队名称:“紫金光电”团队

导师组成员: El Hang Lee(李一恒)、何建军、尹文言、戴道锌、高士明、马云贵、时尧成、金毅、胡骏、阎春生、钱骏、陈彪、沈建其、李明宇、Erik Forsberg、杨柳

博士生人数: 76人

硕士生人数: 77人

光电系何赛灵教授带领的“紫金光电”团队,是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生导学团队,在光子学和电磁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领域享有国际学术声誉。

何赛灵教授倡导将整个团队的科研领域划分为若干方向,鼓励青年教师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各自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避免在同一方向上“撞车”,避免在同一方向上“撞车”。在团队协作和鼓励下,基本上所有的青年教师都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时,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团队会最大限度地给予支持与帮助,确保项目所需的实验设备与人力资源。

面向研究生,导师组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在日常学习科研中,请高年级博士生担任研究小组组长,指导低年级研究生开展科研,并关心他们学习生活全面健康发展。此外,针对各个预期研究项目,团队提前输送优秀青年人才到国外一流研究机构研修学习,汲取国外的先进“养分”,做好充分准备。

团队深入推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多元学术视野。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招收外籍博士生以及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海外)基地等方式,团队致力于打造师生的国际化学术视野和提升团队国际影响力。

团队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营造温馨和谐的科研生活氛围。在何赛灵教授的提议下,2008年团队成立了学生管理委员会及教师委员会,鼓励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团队事务。“LOOK UP!LIFT UP!”(向上看,提升自己)是“紫金光电”团队的口号,就镌刻在实验室一楼的文化墙上,激励着每一位光电人永不停歇前进的脚步。

金仲和团队

团队名称:微小卫星研究团队

导师组成员:金仲和、郑阳明、金小军、吴昌聚、王昊、马慧莲、王慧泉、蒙涛、王春晖、张朝杰、刘义东、应迪青

博士生人数: 23人

硕士生人数: 22人

航天技术是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在这个领域要达到世界一流,坚持自主创新是关键。皮卫星是目前世界航天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金仲和教授带领的微小卫星研究团队创新求实、集智攻关,于2010年研发出中国首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公斤级卫星——“浙大皮星一号A”。截至目前,它已正常在轨运行2年有余。这是浙江大学缔造的一个十分年轻的团队,现平均年龄仅30岁。

作为我国微小卫星领域的重要研究单位,微小卫星研究团队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不仅在卫星研发领域精诚合作、潜心研究,更在研究生指导和导学体系建设方面颇具特色。

微小卫星技术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在从事这些专业化和精准度要求很高的研究中,团队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联系。以教师为主导,传授关键技术、把握研究方向,着力锻炼多元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大胆创新,在发挥专业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科间交叉和协作,使研究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获得交叉学科视野与多学科综合能力,贯通几近完整的工科知识。

此外,在长期孜孜不倦的求索和默契无间的合作中,团队形成了导师组“民主沟通”会议、研究生“老带新”、“传帮带”、实验室“FTP内部交流共享”等运作机制和文化传统,如一种胶合剂,使团队在科研协作、经验传承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聚合功能。“巡天遥看一千河,卫星十年闪苍穹。”站在新的起点上,微小卫星研究团队正被一种更为强烈的使命感所驱动,继续潜心致力于探索制约微小型卫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技术,力争为我国航天科技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张光新团队

团队名称: Yuppic团队

导师组成员:张光新、侯迪波、黄平捷

博士生人数: 8人

硕士生人数: 20人

专业+活泼+上进=Yuppic。控制系张光新团队以奥林匹克精神命名自己的团队,寓意这是一群有朝气、有理想、有效率的年轻人的集合。团队共有导师组成员3名,均为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浙江大学科技创新团队骨干成员;课题组5个,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浓重的科研氛围给研究生搭建了“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舞台。

团队主要从事网络化监控和预警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大多研究项目以实际工业过程为背景研究满足生产各种特殊要求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与产业直接密切相关。依托这些项目,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采取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模式,注重以工程实践带动专业素养提升,每个团队成员都有机会去工业现场体验实干的快乐和满足,并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锻炼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团队重视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活泼的实验室氛围。一方面,实施“学兄学姐制”,以高年级师兄师姐带动刚入课题组的新人,在学习科研上传帮带;另一方面,导师们鼓励和支持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定期的羽毛球训练和不定期的登山、桌游、游泳等,在学习科研之外创造更多的交流空间。一年一度的元旦聚会,从实验室毕业遍布在全国各地的毕业研究生都会重回杭州与老师以及学弟学妹们齐聚一堂,在他们心中,这里是人生旅途中最温馨的一站。

团队有一个火爆的QQ群,名为“光哥粉丝团”,其中“光哥”就是领头人张光新老师。学生喜欢用这个既调皮又亲切的名字称呼自己的老师。而这些快乐的年轻人,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快乐科研、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Yuppic理念。

何勇团队

团队名称:数字农业与农业物联网团队

导师组成员:何勇、裘正军、冯雷、鲍一丹、方慧、叶旭君、刘飞、李晓丽、邵咏妮

博士生人数: 16人

硕士生人数: 19人

数字农业与农业物联网团队由求是特聘教授何勇领衔,主要从事数字农业与精细农业、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机械装备智能化检测与节能、管理信息与专家系统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团队在课堂教学、人资策略、绩效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特色鲜明。

在教学上,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团队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将知名教授、教学名师推向教学第一线的同时,实行教学质量督导制度、核心课程教师竞聘上岗制度,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团队内部以师资共享为基础,运用“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鼓励在技能或知识等方面互补的师生结队,改善科研队伍结构、提高人才利用率,催生前沿创新性研究成果。

为激发科研热情、促进交流合作,团队探索并实践综合考虑品德、学识、业绩等各方面要素,凸显公平的绩效评估与激励制度,引导研究生博文广识、内外兼修,占领学术制高点;另一方面,推送更多的青年教师到世界著名大学进行学术合作、接受教学训练,储备优质教学与科研资源。

师生坚持组织一系列形式活泼生动、格调健康向上的团队活动,如元旦团拜、迎新晚会、毕业欢送、生日共聚、野外踏青等,培育了强大的团队凝聚力。目前,团队拥有网页、团标、团训等专有文化载体。

包容学术争鸣,迸发智慧火花。数字农业与农业物联网团队正在成长为一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进的科研团队,一支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兼修的科研团队,一支产学研推一体化的创新团队。

应义斌团队

团队名称:浙江大学智能生物产业装备创新团队

导师组成员:应义斌、王剑平、成芳、吴坚、蒋焕煜、饶秀勤、徐惠荣、邵玉芳、泮进明、谢丽娟

博士生人数: 37人

硕士生人数: 43人

IBE——浙江大学智能生物产业装备创新团队(Intelligent Bioindustrial Equipment Innovation Team)始建于1994年,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在团队负责人应义斌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已从当初仅由3位教师组成的课题组发展成为今天的百人团队。为了推动团队的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提出建设“百年团队”的梦想——建设成为文化、人才、成果、效率、品牌、管理等“六个一流”的团队。

围绕这一目标,IBE团队从团队管理、学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自我建设。专业化的分工使得成员们的特长发挥出实效;“多对多”的管理模式和学术自由的团队氛围促使了更多学术的创新;研究生3D服务小组的自主管理及全方位服务,团队品牌的建立让团队更有凝聚力和影响力。而在生活的细节上无处不在的是团队的正能量,团结协作、养成教育、家的感觉……都让这个团队有着自己独特的标识和归属感。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2008年以来,团队获得1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3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1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2009年,团队博士研究生谢丽娟获得海外华人农业、生物及食品工程师学会(AOC)研究生学术成就奖;2011年,博士研究生平建峰获得竺可桢奖学金和研究生“求是学术之星”称号。IBE团队于2009年入选浙江大学“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十个学术团队,2012年又入选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团队提出的“实质性团队建设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多点交叉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于2012年获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刘树生团队

团队名称:农业害虫生物防治创新研究团队

导师组成员:刘树生、陈学新、沈志成、叶恭银、娄永根

博士生人数: 48人

硕士生人数: 32人“农业害虫生物防治创新研究团队”是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害虫生物防治的基础研究”建立起来的创新群体。基于浙大传统优势学科,团队导师注重培养研究生信息获取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导师瞄准世界一流研究,提点研究生积极阅读专业相关的外文书籍及各类资料,扎实专业英语水平,争取全面了解所从事研究内容的历史、现状、未来及其同农业应用的关系。

以此为基准,团队导师鼓励研究生结合学术兴趣选题,根据所参与科研项目的总体规划做文献研究与实验设计。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生经常提出颠覆常规研究思路的新观点、新见解,甚至为所在实验室的整体研究开启新思路。

在科研实践中,导师提供充足的培训机会,培养研究生使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及大型设备仪器的能力。在学术交流方面,团队对参与国际会议、进行国外访学给予高度支持,充分锻炼研究生撰写高水平论文、与国际同行交流竞技的能力。

同时,团队各导师齐心协力,努力攥成一个拳头,注重营造温馨的团队氛围和丰富多彩的实验室文化,多年来一直坚持办好“三会”——新生座谈会、毕业生欢送会、迎新年晚会,不仅让多名具有文艺特长的学生崭露头角,也使大家能经常感受到家的温暖,极大地调动了科研热情。

2013年初,博士研究生邴孝利发现半翅目昆虫共生细菌新属新种,相关研究论文刊发在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刊上。浙大“昆虫人”又一次惊艳国际昆虫界。

喻景权团队

团队名称:菜田守望者队

导师组成员:喻景权、陈志祥、周艳虹、师恺、夏晓剑

博士生人数: 20人

硕士生人数: 19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喻景权教授带领的“菜田守望者团队”以蔬菜学科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实验室为依托,主要从事蔬菜作物生长机理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团队合力攻坚、不断创新,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设施园艺领域为国家创造了数十亿元的效益。

作为坚实的领导核心,喻老师珍惜人才,先后将两名“优博”获得者和一名“优博”提名获得者留在团队,同时,注重吸收国际人才,于2009年从普渡大学引进陈志祥教授,并与其实验室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另外,团队招收了多名来自印度、孟加拉等国的优秀研究生,还每年派遣优秀博士生去美国、日本等农业发达国家交流学习,汲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研究方法,快速提升了研究团队的实力。

学术指导方面,团队借鉴国外Weekly Report管理模式,每位学生每周向导师上交一份报告,内容涵盖一周实验进程、日志及读书报告,一方面便于导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实验动向,提高师生交流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锻炼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科研觉悟。日常管理方面,团队实行责任承包制,培养全体成员对实验室事务的“主人翁”意识,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同时,锻炼研究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文化建设方面,团队形成了“协力同心,一路前行”主题骑行校区游联谊活动和“毅行”等文体活动传统,在丰富业余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方面成效显著。

基于卓越的领导核心和良好的团队建设,这个团结、进取、求是、创新的团体扎根菜田,守望丰收,细数着属于他们的喜悦和快乐!

郑树森团队

团队名称:肝胆胰外科团队

导师组成员:郑树森、王伟林、张珉、沈岩、周琳、吴健、徐骁、严盛

博士生人数: 24人

硕士生人数: 36人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团队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教授领衔、省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实力最雄厚的肝胆胰外科中心。导学团队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医疗三大主要职能展开工作。

在临床教学中,郑树森院士创造性地开设和实行了“英语查房制度”:要求研究生们周一“英语交班”,明确病情、巩固疗效;周二“英语查房”,探讨疑难病例、交流诊治经验,扎实提高研究生整体专业素养与英语交流水平。

充分考虑到科学研究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以及人才成长的阶段性、系统性,团队不以发表文章谈业绩、论英雄,而是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与研究计划,引导其按部就班打好基础、步步为营扎实根基;对于处于学术瓶颈期的研究生,导师则鼓舞并指导其尝试新方向,迈向新成功。

在高水平科研的基础上,团队积极推进与国际著名医学院、医疗中心的合作,着力提升国际学术声誉和影响力:2009年,郑树森院士在国际上首次创建了适合中国肝癌肝移植受体选择的“杭州标准”,肝癌患者增加了37%的移植机会,已成为美国肝移植的金标准之一;2010年,郑院士率专家团队赴印尼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5天完成4台高难度的活体肝移植手术,成功救治4名危重肝病病人,首度将中国活体肝移植技术带出国门;2011年,与美国UCLA医学中心合作成立联合肝病中心,通过建设远程医疗平台,实现中美双向观摩与专家会诊,并在临床、科研、教学多领域全方面开展合作。

春风化雨,妙手仁心。至今,团队多名研究生在国际肝移植协会及欧洲生理年会斩获青年学者荣誉奖项,日益得到国际学界的重视与认可。

鲁林荣团队

团队名称: Program in Molecular Cell Biology(PMCB)

导师组成员:鲁林荣、柯越海、周天华、刘伟、吴希美

博士生人数: 31人

硕士生人数: 14人

PMCB(Program in Molecular Cell Biology)——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团队,由毕业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BURNHAM医学院等世界著名大学的青年教授领衔,是一个既关注学科交叉又尊重方向独立的无缝衔接实验团队。

源于导师组成员海外学习工作的经历和背景,团队组织灵活、机制新颖、方式创新:6位各具技术特长的PI分别独立执掌一个实验室,互相没有行政隶属关系,而实验室之间在科研资源、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开放共享,并在联合申报课题项目方面有密切的实质性合作。同时,多位PI合作指导研究生,最大程度上优化师资力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同时向各个方向的导师请教,在多元思维的碰撞中,开阔视野、收获启迪。

每个实验室内部每周均举办Lab Meeting及Journal Club来探讨专业技术问题,协调科研进度。为确保课题项目集约化发展,PMCB团队约定每月举办一次Research Seminar 和 Program Meeting,所有相关成员参与讨论,互相启发新知、深入交流问题。此外,团队每季度举办集体文娱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提升团队凝聚力。

海外丰富的教学经历、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平等快乐的科研理念、扎实精密的项目成果,是诸位青年教授的鲜明标签,这既是导师们可为传承的衣钵,也是激励和帮助研究生们更快成长的动力源泉。

2012年5月6日,Nature Immunology在线刊出PMCB团队在T淋巴细胞重要功能基因研究中的新发现——Tespa1基因及其作用机制;9月,课题组第一位博士生的研究论文在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发表。这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团队正在濯尽青涩,迈向更广阔的学术新天地。

李晓明团队

团队名称:神经科学团队

导师组成员:李晓明、段树民、罗建红、杨巍、沈颖、周煜东、包爱民、孙秉贵、康利军、王银儿

博士生人数: 54人

硕士生人数: 60人

神经科学导学团队依托于浙江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卫生部和浙江省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浙江大学近三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团队。近三年来,团队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以及研究生培养和教育等多个方面获得蓬勃发展,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团队于2011年成功入选浙江省和教育部创新团队,2012年成功入选国家创新群体,成为以精神疾病基础研究为特色、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得到公认的创新团队。培养的研究生在国际上和国内获得多项大奖,如强生奖学金一等奖、林百欣高科技一等奖等。

目前,神经科学导学团队共有15个PI组。团队师资力量雄厚,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青年千人计划、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等。

团队自建立之初就注重学术交流,邀请国内著名神经科学专家来校访问,并参与研究生年终考核报告,同时,每月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来校交流,与学生一起探讨科学前沿问题并交流学术心得。不仅如此,团队也积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组织大家走出校门,与其他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为不断促进团队凝聚力建设并提高师生工作学习热情,丰富大家课余生活,团队在科研工作之余也组织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如体育活动月,并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师生们的爱国情怀,以便激励师生将满腔爱国情怀化为科研和教学动力。

第一篇 辉煌求是路

像煤一样燃烧

在科学研究的竞技场上,“年轻人要坚持快跑,勇于领先于常人。”这是以岑可法为首的能源工程学系导师团队在教学中始终贯彻的人才培养理念。78岁高龄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岑老,常在嘴边念叨,“人才培养要从青年开始,我自己做不了大师,我希望浙江大学能够培养出未来的大师。”这不失为惯常的谦卑之举,亦是看重年轻人、信任年轻人的真情流露。

为锻炼研究生为国家工程服务的独立研究能力,岑老创新性地提出“导师群体”这一人才培养方法,这里以CWS全能研究小组为例,虽然只能算是管中窥豹,但足以反映出岑老的治学理念,现导师团队由岑可法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王智化教授、朱燕群工程师、温正城博后、Gul-e-Rana Jaffri博后分别负责指导理论和实践工作、生活和思想动态、技术协作及实验协作,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为方便研究生利用现代化仪器展开科研工作,实验室还特地建设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大中小型实验台架,为研究生科研创新提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平台和施展才华的充分空间。

借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能源与环境学科发展前沿,导师群体对研究生进行联合指导,并结成紧密的科研群落,当横向大课题被分解为子课题时,以研究生为主体组织群力联合展开攻关。从而,“导师群体”将研究生推向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第一线和角逐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的前沿,使得整个导学团队在深化基础研究的同时,也在工程实践中取得重要的应用成果。

在平日的学术准备中,“导师群体”负责把握研究方向,经常组织团队讨论。岑院士、王教授等团队老师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听取学生的科研汇报,一个课题从下午一点讨论到凌晨一点钟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每次讨论,导师们都能就议题给出中肯的建议和具有建设性的新思路、新观点,研究生们也在激烈的观点争锋中不断获得新发现、新成长。从上世纪80年代的“煤的高效燃烧”,到90年代的“污染控制、环保”,再到新千年的“新能源”等研究方向,都是在团队讨论过程中渐次形成的。

培养有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是每个学科丰富发展的必须。国际学术会议更是青年科研工作者迅速成长的重要平台。作为“导师群体”的领头羊,岑老多次推荐浙大青年学者走出国门,在同行业高水平国际会议上崭露头角。

长江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副教务长严建华在读研时受岑老推举,在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介绍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会议前夜,师生二人在办公室反复排演,为使效果逼真,两人还自制了一个“投影仪”播放幻灯片。“老师不厌其烦地一遍遍陪我练,及时纠正我不对或不准确的地方,就这样练了一晚上。”严建华回忆说,“岑老总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最好。”“中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老一辈科学家的扶持和研究团队的支持。”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周俊虎教授坦言,从1992年评上浙江大学副教授后,他曾经有5年的时间里科研成果较少,但正是因为有了岑可法院士和研究团队的鼓励和支持,他才顺利度过了这一科研积累期。“要是没有这5年的积累,也许我一生将就此默默无闻。”

借助“导师群体”的指导与支持,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参与到热能所有大量经费往来的实质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中,按国际标准要求来撰写研究报告,接受高水平锻炼。2009年10月27日,导学团队促成了“浙江大学-瑞典隆德大学能源利用激光诊断中心”的正式成立,为两校在先进燃烧诊断技术、激光测量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和推广等开展紧密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架起了长期合作的桥梁与纽带。以此为契机,杨丽博士和何勇博士先后赴瑞典隆德大学学习交流。

除了“送出去”,团队还坚持“请进来”。2010年就邀请隆德大学燃烧物理系的Joakim Bood副教授及其学生组成的代表团访问实验室,并在231会议室做了题为Development of New Laser Techniques for Diagnostic Challenges in Combustion Research讲座,期间导学团队全体成员都积极到会,悉心倾听。此外,团队定期组织研究生的中日韩三国交流,以开拓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多语种沟通能力。

伴随时间的延展,导学团队中会有越来越年轻的新鲜血液。QQ群、CWS团队内部信息交流平台逐渐成为团队特别的学习与沟通渠道,备置各种科研数据、设备使用方法、学习资料、学术期刊投稿技巧等信息供全体团队成员共享,大大缩短了实验准备时间,提高了科研效率与质量。研究生们还在岑院士、王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Fluent、Chemkin、Tecplot、Aspen plus等多种仿真、计算、分析及建模软件,为不断优化流程设计夯实基础。

种花易而树人难。至今,以岑可法为首的导师团队已先后培养出5位“长江学者”、2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内的2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以及5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和3位提名奖获得者。相信,在“导学群体”模式下,热能所更将英才济济,桃李缤纷。

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学生上大学,非慕大楼之名,而慕大师之望。岑老虽自谦不敢妄称大师,但他团队中的学生们饱含敬仰地说:“岑可法院士就是我们所仰慕的大师。有幸亲受这样一位大师指导,是我们毕生的荣幸。”而导师团队中的优秀中青年教授,则成为“同龄”研究生们的标杆,“王智化老师有着无穷的朝气和魅力,总是不厌其烦地引导我们渐渐深入科研探索的道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令我们钦佩不已”,“朱燕群老师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态度给我们的生活观念很多启发”……一言一语,点点滴滴,或许这是对岑老导师团队“像煤一样燃烧”的教育热忱最温暖的回报。(王美智 徐海亮)

“ 走出去”与“ 引进来”:让肝移植技术走向世界

2012年6月,杭州举办了一场十分特殊的运动会,参赛的千余名运动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器官移植受者,可以说这是一场特别的“移植奥运会”。而代表浙江参赛的83名运动员中,有58名都曾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过肝移植手术,他们的主刀医师都是院长郑树森院士。

浙江大学附属一院自1993年开展浙江省第一例肝脏移植以来,已经成功施行肝脏移植1122例,肝移植后5年生存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12年6月,共实施170例活体肝移植,开创了国内急诊活体肝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的先河。而这些骄人纪录的创造者,都出自一个团队,那就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教授所带领的“肝胆胰外科团队”。

是什么样的一支队伍才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到了位于浙江大学附属一院里一栋并不起眼的办公楼,这里便是“肝胆胰外科团队”的实验室。“从实验室的地理位置就不难看出,我们团队的一大特色就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紧密结合。”团队导师周琳如是说,“但更为重要的是,诸多科研新成果的创造都有赖于这样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平台。”

走出去,以国际化的视野纵览学术前沿;引进来,用先进的知识理念武装自己。正是在这样的互通有无中,“肝胆胰外科团队”建立了在医学外科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英语查房,创临床双语教学模式

“在团队里学习,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周要在导师的带领下到医院里参与英语查房,撰写和汇报Case Report(案例报告)。”博士生叶于富同学这样告诉记者。

90年代初,来到香港大学求学的郑树森院士,深感大陆的教学理念中缺少一种国际化视野,令其培养的研究生在国际交流中总是“听不太懂、张不了口”,“高水平”却“难交流”。因此,1992年回到大陆后,郑树森带领团队开创性地设立了“英语查房制度”:周一“英语交班”,了解学生的研究学习进展;周二“英语查房”,让学生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深入思考,启发灵感。每周二郑树森都会挤出半天时间对疑难病例及临床研究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意见和指导。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参加过这样的英语查房,除了本科室的教授和各级医师,还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各国留学生以及实习生。查房的全程,所有人都必须采用英语进行交流并记录。

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祝茜茜从英语查房制度中受益良多,他说:“一开始参与英语查房时的确很不适应,涉及疾病的专业词汇听起来很困难。不过听久了总会慢慢适应,磨一磨耳朵,练一练口语,读研期间我的英语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导师组的周琳老师是英语查房制度的大力支持者和推行者。她表示:“英语查房是科研过程中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才能打好语言基础。我们的团队已有多名学生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用他们流利的英文做报告、与国际学者交流,展现了中国年轻学子的风采。虽然我自己也在美国、德国留学多年,但在查房过程中不时听到郑院长脱口而出一些很长很生僻的医学专业名词,心里也是十分佩服。”

郑树森院士团队培养的学生中不乏外国留学生,英语查房这样的学习形式也消除了他们参与实验和临床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障碍。本地学生“走出去”,外国学生“引进来”,如此“流动”教学,让双语教学模式开展得深入而扎实。

跨国合作,让肝移植走出国门

2010年12月,受印度尼西亚卫生部邀请,以郑树森院士为核心的浙江大学附属一院肝移植团队,在印尼首都雅加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支援。郑院士不辞辛劳,率领着肝移植团队在印尼大学医学院附属Dr.Cipto? Mangunkusumo医院和Puri Indah医院先后开展了4例活体肝移植手术(供体手术、受体手术共8台),里程碑式地实施了印尼历史上前3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和雅加达当地首例儿童活体肝移植手术,成功救治了4名危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在当地引起了巨大反响和热烈好评。术后,郑树森院士还十分关心患者的恢复情况,多次前往探视。患者的亲属尽管语言不通,但每次看到郑院士时都热泪盈眶,频频做出表示感谢的手势,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之情。

2010年适逢中印建交60周年,浙江大学附属一院的肝移植团队作为爱的使者,走出浙江,走出中国,不仅带去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为东南亚肝病患者再续生命和健康,也大幅提升了印尼肝胆胰外科及肝移植领域的整体医疗水平,为巩固和发展中印尼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正如团队内的一名导师所说:“就像当年为中美建交搭起桥梁的乒乓球队一样,我们的民间医疗团队以跨国合作的方式也为国家的外交政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团队的一分子,我感到十分自豪。”

与印尼的合作交流仅仅是“肝胆胰外科团队”走向国际的一个侧影。除此之外,他们还代表浙大、代表浙江、代表中国与澳大利亚西澳州、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日本神户大学和京都大学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互动与合作。

国际化的团队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优越的对外交流环境。2007级的直博生陈天翔通过郑院士的推荐参加外方教授的面试,于2008年7月赴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细胞生物学系干细胞中心暨W.M.KecK神经科学联合研究中心,进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工作。博士生叶于富曾多次参加国际及国家级学术会议,其研究成果受邀在第16届国际肝移植协会(ILTS)年上会做大会交流。近5年来,团队共有17人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会议发言。学生季灏峰在美国UCLA从事研究工作,于2010年、2011年被ILTS两次授予青年学者最高荣誉奖——Rising Star。学生蒋国平获2008年美国移植大会“青年科学家奖”。学生宋朋红在2008年欧洲生理年会获“杰出青年研究学者一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要归功于肝胆胰外科团队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开放平台。博士生杨喆颇有感慨地说:“老师提供的优质平台让我们明白,学术研究不仅限于‘国内’,更有国外的‘大千世界’。只有了解大形势,知道别人做到哪,自己才能准确把握研究思路。”

杭州标准,点燃肝癌病人新希望

要建立国际化的科研平台,团队自身首先就应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就。郑树森院士带领的“肝胆胰外科团队”在肝移植领域成绩斐然:团队近三年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其中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973项目2项,863项目2项,“十一五”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一支仅有百余人的团队几乎承担了国内最具含金量的几大课题,不得不令人感叹其实力之强大。

近年来,团队更是创新性地提出了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肝癌肝移植受体选择标准——杭州标准。杭州标准使肝癌病人增加了37.5%的移植机会,挽救了更多的肝癌病人。符合杭州标准的肝癌病人肝移植后1年存活率达到92.8%,3年存活率达到70.7%。更重要的是,杭州标准还引入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特征作为肝癌肝移植的依据之一,弥补了现存国际标准中的不足,有效拓展了肝癌肝移植指征。移植领域最权威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在2009年的评论中说:“生物学特征的加入,使得杭州标准给移植领域受者选择标准带来全新视野,并优于其他标准,为移植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中国这样一个乙肝感染率高,肝癌病人占全球40%的国家,增加37.5%的移植机会,使得相当大一部分病人重新获得了生命的希望。在有关“移植器官慢性失功免疫学研究”的973项目验收答辩时,对于郑树森团队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发现和突破,一位评审专家激动地表示,真正的科研不在乎发表多少文章,而在于对普通百姓而言能得到多大的益处,这才是科研真正的意义所在。

可以说,杭州标准的建立令郑树森院士带领的“肝胆胰外科团队”在国际舞台上、在医学史上留下了属于中国人的辉煌足迹。2011年10月,鉴于郑树森院士在国际肝胆胰外科及肝移植领域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和杰出成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特别授予郑树森院士“荣誉教授”(Adjunct Professor)称号,成为该校建校近百年来首位来自中国的医学荣誉教授。仅仅时隔半年余,UCLA再次授予郑树森院士“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称号,这也是UCLA教授头衔中的最高荣誉,标志着我国肝胆胰外科和肝移植工作已经全面接轨国际水平,获得了世界医学同行的认可和尊重。

就在这样一支创新不竭、探索不止的团队中,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出,于世间拯救更多生命;外国学生在这里学成,令“科学无国界”成为现实;国际先进标准在这里建立,令中国医生备受崇敬……相信这支队伍定能在未来的医学道路上再创新的奇迹!(吴昊)

微卫星团队有颗强大的心

2010年9月22日10时42分,浙江大学研制的ZDPS-1A卫星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首颗公斤级卫星,也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最小卫星,开创了我国卫星领域又一个崭新的篇章,而这首颗皮卫星的研发团队,正是浙江大学金仲和教授领带领下的微小卫星研究中心科研团队。“严谨、求是、团结、奋斗”,这八个字是金老师所在的科研楼横梁上的标语。简单的几个词,却能真实反映出微卫星团队求是严谨、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正如金教授对航天精神的诠释,“航天精神,在我看来就是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计较得失。个人也好,所在的团队也好,都要静下心来把各种问题处理好。”强大的团队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金仲和教授就是这颗强大的心。在金仲和教授的带领下,团队不仅描绘了“巡天遥看一千河,卫星十年闪苍穹”的壮丽画卷,同时也在推进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积累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团队建设和导学互动机制,成为团队攻坚一个个技术难关的强大支撑力。

师长引航机制:为新生配备多对一的指导老师和学长

浙江大学微小卫星研究中心的许多工作都属于航天领域的项目,与其他专业其他团队的同学相比,这个团队中的同学们体验到的是很特殊的成长经历。这里的同学,同样是科研,可能比别的团队肩负更多的使命;同样是项目,可能比别的同学对精度和细节更加专注;同样是学习,可能比同龄人多了更多的内容在其中。

因此,为了高质高效地完成科研任务,当每一届新人进入实验室的时候,每人就有一个专门的指导老师,另外还有一位专门的学长带着新来的师弟或师妹一起科研,包括如何进行系统性的文献调研、如何开展一个电路或部件的详细设计、如何确定完整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案等。老师定期指导,定期检查,学长以身作则,倾囊相教。学长和学弟之间从一开始的你教我学,到互帮互学,再到最后即便是前一届的学生毕业离开实验室时,后一届的学生已经完全能够挑起大梁。这种模式一方面快速培养了接班人,另一方面保证了实验室科研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积累,保证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正是在师长引航机制的推动下,同学们在团队中快速学习了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师长们的言传身教让踏实严谨的航天精神得以传承。“金教授做事很踏实,对我们团队的要求也比较高,他希望我们团队既能做到技术的创新,又要有工程要求的严谨。他不鼓励我们‘水论文’,一直强调要养成严谨做事的习惯。”团队中三年级博士生王志远同学如是说。而这种踏实严谨,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就体现在三九严冬、烈日酷暑的数据记录中,体现在反反复复、万无一失的零件测试中,更体现在不计回报、不问得失的工程钻研中。

研究生培养机制:兼顾研究任务与学生兴趣

金教授在谈到团队的构成时说:“微小卫星团队是一个系统庞大的队伍,我们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包括电子、通信、控制、光学、机械、物理,而这些都是微卫星整个系统设计研发过程中需要的。”因此,如何将这么多背景迥异、差别明显的学生们有效的安排管理、分工协作、相互促进,进而出色完成科研任务,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课题。对此金教授有他自己的做法。“这些学生来到团队以后,本身会有各自的方向,沿着各自的方向研究,同时也会接触到其他的一些学科,会想着和自己的方向能怎样应用与结合。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进而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我们面对着两个问题:一是我们需要做什么工作,我们有什么样的学生,二是学生自身的兴趣所在。这两方面都要兼顾。”

这种任务兼顾兴趣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很好地保证了整个团队的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对学生自身来讲,知识面得到了拓展,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和发展。能够在强化已有研究方向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思路,培养新的能力。

金教授谈到,“课题论文只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目的。研究生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力的提高和习惯的养成。要学会如何把任务分解,如何把一个小任务做好,如何承受压力,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如何和团队分工协作等。”正是本着这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能力提高的培养模式,才造就了微卫星团队的成绩。

交流协调机制:每月一次的沟通会

科研当然是一个研究团队的生存之本。微小卫星研究中心实验室经过10年积累形成了自身的一套规范体系:老师与学生之间,每个月都会有一次沟通会议,会上就科研生活上的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同学之间,每周一次读书报告会,同学们可以向大家汇报自己的研究情况,分享自己知识的同时也接受大家的指导和建议。实验室建立了FTP,实现了资料的互传共享。同时师生之间构建了内部网,有什么问题可以快速的沟通协调,提高了管理效率。

微小卫星研究中心团队除了科研外,还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文体活动来提高同学的身体素质和知识水平,如每周三下午的集体体育活动、各种经验交流会等。“我们团队的娱乐活动很丰富,周末会有爬老和山活动,暑假期间每两周会有一次游泳活动。2011年10月,团队师生一行60多人一起去了黄山,印象很深刻。至于小规模的聚会就数不清了。”团队里的王志远同学笑着跟我们讲述着他们科研之外的快乐生活。

实验室还曾组织大家进行了一次主题为“求职经验交流”的活动,让同学们有更清晰的人生职业规划,增强同学们求职时的目的性和成功概率。即将毕业的几位同学与大家分享了在求职道路上的心得体会,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让准备求职的同学们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憧憬。这些求职的经验体会和前几届毕业生的体会整合到一起,保存在实验室的FTP中,供师弟师妹学习,成为实验室一笔宝贵的财富。

张弛有度,合理调节,这样的团队活动,为枯燥单调的科研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是学习生活良好的调味剂,不仅让同学们强健了体魄,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敞开心扉、畅谈天下事的机会,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在“皮星一号A”顺利发射升空的当晚,它忙里偷闲将浙江大学校歌从浩瀚的太空传回地面。伴着睿智典雅的校歌,金仲和教授的微小卫星团队并没有停下他们奋进的脚步,强烈的使命感让他们抖擞精神,毅然前行。(崔光茫 王馨毓)

山上的修炼

作为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第一人,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是这位昆虫学界的“荷马”为后人所表率的重要研究原则。“哪里有虫子,哪里就有‘昆虫人’;哪里虫子多,他们就冲到哪里。”深入自然、“与虫共舞”似乎是所有昆虫学从业者与生俱来的天职。

体验:天目山,天堂还是地狱?

在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昆虫科学研究所,“昆虫分类学”是所有新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其中的实习环节就是要上山采集标本。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新一届的“昆虫人”会全体出动,占领山头的情形就像新兵野外拉练一样壮观。

西天目山位于杭州临安,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被称为“天然植物园”、“昆虫世界”,共有昆虫26目、213科,其中以天目命名的就有45种,所以这里自然成了“昆虫人”认识昆虫、了解昆虫、采集昆虫标本的“天堂”。

然而,天堂与地狱往往仅一线之遥,这里也是学生吃苦受累的“地狱”。西天目山海拔1800米以上。平时爬个10层楼,估计也会累得气喘吁吁,面红耳赤吧,爬1000米的高度相当于爬30个10层楼,以此推测,仅就攀爬这一项,“昆虫人”的痛苦和煎熬便可想而知。“青杉华盖千重秀,古柳浓荫百里深”,山路还异常崎岖,不像水泥石板铺就的台阶,而大多是人脚踩出来的路。每年采集标本过程中,“昆虫人”仍在不断开辟新路线。有时上山,偶遇天公不作美,大雨雷暴,山路泥泞自不用提,人身安全皆交诸“天命”。

修炼:熬夜、日晒与虫咬

新生实习的目标,是在一周内采集大于120个科、20多个目的昆虫。为了完成任务,早上6点多起床,待早餐完毕后,学生们就要带齐装备上山,除必需的捕虫网、毒瓶、标本盒等物什,吃的、用的就没法负担了。一路边走边捕虫,上午10点左右,全体要到达一个集合点,大家简单吃个饭补充下能量,下午继续上山。速度快的话,下午1、2点左右就能登顶。接着就要下山,回到半山腰的大本营。晚上可没有大觉可睡,因为整个晚上都要展开“灯诱”行动。“灯诱”,顾名思义就是用灯光引诱虫子出来。由于夜晚蛾类较多,每个时间段出没的种类又不同,所以整个晚上新生都要4个人为一组蹲守,中间轮流换班。一个通宵的等待总是漫长又夹杂些许无聊的,在没有虫子出没的时间段,大家就会抓紧机会跑去附近的活动室打打乒乓球,活络活络筋骨。

在户外活动中,女生往往会遇到更多的问题。白天山上阳光猛烈,紫外线强,有些女生皮肤细致更容易受损,加之长时间弓身低头,寻找昆虫或采集标本,脖子等暴露在外的皮肤都被晒脱了两层,叫人看着心疼。

山路上还总会遭遇各种虫子的侵扰,比如无孔不入的山蚂蟥,任凭你扎紧裤管,任凭你保持走动,它还是能钻进去,而且死咬不放。如果不慎被山蚂蟥叮咬了,有经验的学生就明白,切忌蛮力硬拉,以免蚂蟥口器断裂留在皮下引起感染,而要立即在伤患处拍打,将它震落。可有时不免发现得晚,伤口流血不止,山蚂蝗在人体内释放的蚂蟥素过多,奇痒难耐,结痂变慢,或者刚刚结痂,不小心碰一下,就又流血不停。然而,这些都是每一个“昆虫人”必须经历的一门基础课,连女生们都不曾抱怨其中的苦累艰难。

回味:师生相伴同行

“天气很糟糕的时候,山路特别难走,下山路很滑,这时候大家都手挽着手一起下山”,2008级直博生唐璞说,“山上气温低,老师会特别叮嘱做饭的师傅煮一些姜汤驱寒。”上山前,为照顾胆小的女生并确保安全,老师会事先分好组,每组三至四人,且要保证至少有一个男生。采集标本的过程中,通常由男生打先锋拿捕虫网捉虫,女生紧随其后拿标本盒收虫,并做好记录和分类。野外采集活动全部结束后,小组成员再共同整理资料,分享成果。“昆虫人”在山上修炼,填饱肚子主要靠馒头。在高强度的工作下,体力消耗大,男生们一顿能吃掉十几甚至二十几个馒头,连平日胃口比较小,或者不敢多吃的女生也能吃掉好几个。面对如此大的消耗量,准备的口粮十分紧张。可是不论白天的采集工作有多疲惫,老师们还是会一再过来给饥肠辘辘的学生们加饭加菜。

上山历艰难,捉虫多磨炼。老师始终与学生风雨同行,教学相长。耄耋之年的何俊华教授,是中国昆虫分类研究领域的元老,退休多年依旧老当益壮,坚持与学生一同上山,指导标本采集工作,将一批又一批青年“昆虫人”引领至科学研究的殿堂。

在团队默契协作以及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昆虫所的新生们共同经历这如同“天堂”与“地狱”间的轮转,逐步厘清研究纵深与学术视域的维度差异,不断感悟个人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微妙联系,真正开始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蜕变。一同走过苦与乐交织的野外实习,大家提升了专业才干、坚定了意志、锤炼了品格,打磨掉青涩,迅速凝聚到“昆虫人”这一支专业科研队伍中。对于昆虫所的新生来说,山上的修炼仅仅是一个开始,昭示着今后必定更为艰苦卓绝的学术科研之路。认真严谨、吃苦耐劳、亲力亲为、精诚协作,这些品质和扎实的实践基本功从穿山越岭、艰苦卓绝的修炼中来,将来也要迅速应用到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中去。

前路绝非坦途,曾经挽手上山看过的景色,一起吃苦的幸福,会一直滋润诸位“昆虫人”的心窝,在科研适逢难关、际遇遭遇起伏之时,也必勉励“昆虫人”不负这“山上的修炼”。(方炜)

绚丽光电 闪耀紫金

在浙江大学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实验室一楼的文化墙上,镌刻着这样一行英文标语——“LOOK UP!LIFT UP!”,中文意寓“向上看,提升自己”。这是“紫金光电”团队的口号。与口号相对的墙上挂着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堡、布拉格、赫兹、居里夫人等参加1927年索尔维(Solvay)会议的国际顶尖科学家们的合影。这样充满深层意蕴的陈列,是想提醒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要时刻清醒地认识自己与国际一流的差距,每天努力地提升自己,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1999年,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从瑞典皇家工学院回国工作的何赛灵教授在学校支持下创办了浙江大学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从无到有,从玉泉校区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到如今紫金港校区二千余平方米的现代实验大楼,光电中心十余年发展和成长历程背后,凝聚的是何赛灵教授带领几代学人一起持续的无怨无悔的努力。目前,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生导学团队已初具雏形,团队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享有国际影响力,同时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特色鲜明,效果卓著,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慕名加入。

殚精竭虑 勤恳育人

“PPT制作的问题、图片使用的问题、字体有哪里不合适的地方、语句什么地方需要润色、英语发音该怎么改进,年过六旬的李一恒老师都会一一指出来。”说起团队老师极强的责任心,学生王少伟、丁飞对2012年11月李一恒教授指导学生参加亚洲通讯与光电子会议(Asia Communication &Photonics? Conference,ACP)前的“特训”印象深刻。

按同样出席了ACP的学生严强的说法,团队很多学生能出席高规格的ACP会议,是团队大佬何赛灵教授“来了个大手笔”,基本上愿意去的学生,团队都会支持。严强认为,像ACP这样的学术会议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集中展示光电领域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与会人员可以在会议中,相互了解、促进合作,碰撞思想、促进创新。

参加ACP这种高层次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会,对于多数团队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新鲜的,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尤其如此,虽然有了团队的大力支持,但学生还必须认真准备自己在大会上展示的东西。展示主要有两个难点,第一是用PPT把自己想要展示的东西完整、准确的呈现出来,第二就是英语,包括书面及口语两部分,仅凭学生自己的力量,要想克服这两个难题,是很难的,因此老师的悉心指导就变得必不可少。ACP会议上,紫金光电团队硕果累累,共有30位学生的文章被这次会议收录,团队同学分别在相关的分会场做了口头报告或是张贴报告。这种成功,跟导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

即使作为整个中心的负责人,和行政事务相比,何赛灵教授更加乐衷于“踏踏实实搞学术,勤勤恳恳育学生”,几个课题组的科研工作他都会亲自参与指导。即使百般繁忙,对于研究生的每一篇论文,他都会严格把关,认真地进行修改,甚至有些论文经过反复修改近10次后,学生才获准投稿。熟悉何赛灵教授的师生都知道,“何老师经常工作到深夜,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第二天又精神饱满地继续投入工作”。

长远布局 谋求发展

在何赛灵教授的倡导下,紫金光电团队将整个科研领域划分为若干个方向,让青年教师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并且能在各自研究方向上有充分的发展空间,避免了青年教师在同一科研方向上的“撞车”。为了创建这样的科研构架,团队提前将优秀青年人才(研究生/教师/博士后)输送到国外一流研究机构,让他们分别在各个预期的研究方向上进行学习和科研,汲取国外先进的“养分”,为团队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与大多数研究团队青年教师竞争激烈不同,在这里年轻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合作状态,每个成员都有宽松、公平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一大批杰出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团队的砥柱力量。戴道锌博士就是青年骨干的杰出代表。在瑞典皇家工学院(KTH)-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支持下,他于2005年6月获KTH和浙江大学双博士学位,然后在团队从事师资博士后研究,2007年8月通过特别评审晋升为副教授,在国家863项目、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应对国家重大需求的课题研究中成果突出,并于2011年12月晋升教授。

研究生培养方面,按研究方向不同,团队内有八个研究小组,并由高年级博士生作为组长,协调组内的科研工作。每个研究小组内,高年级研究生不仅仅指导低年级研究生参加科研,还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如果某个同学没有来实验室,组长会在第一时间询问他/她是否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或是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从2011年初开始,在紫金港东五实验室安装了门禁系统,更方便实时地了解和掌握各位同学的考勤情况。另外,每个研究小组都有至少一位导师组导师(青年教师)参与指导研究生科研,这已经成为团队的传统。

放眼国际 追求卓越

每一位刚走进中心实验大楼的同学都能感受到紫金光电团队的国际范儿:贴在实验大楼墙上、玻璃上新旧陈色不一的圣诞节标识,随处可见又摆放考究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参观访问照片等。2010年11月,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率团专门访问了浙江大学光电中心,这次重量级的外宾到访至今让团队成员印象深刻。

何赛灵教授1992年获瑞典皇家工学院电磁波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回到浙江大学前,曾在瑞典学习工作10年。建立浙大广电中心后,他不仅把原先与自己有联系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邀请前来中心讲学指导,更让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浙江大学生根发芽。

一方面,团队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国际知名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机构开展硕士/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或短(长)期联合培养研究生。截至2011年,通过上述方案联合培养的浙江大学研究生已超过80人次。同时,团队促成浙江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建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海外)基地,联合培养国内国际急需的光学工程相关研究和应用人才。这些项目,只要对有出国深造很感兴趣的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当然,现在中心的同学也显得比较理性,比如丁飞同学正在申请去美国的一个短期公费联合培养项目,谈到为什么不申请长期的,丁飞略带羞涩地说“得照顾和女朋友的感情,分开的时间太长毕竟不好。”于龙海则表示,是否申请联合培养项目主要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而定,不会为了出国而出国,比如会考虑国外有没有适合自己的研究小组等。

另一方面,团队也非常注重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国际影响力,培养和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生导师队伍。除邀请海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研究员或来华进行科研合作及学术交流外,团队每年都要派出1-2名研究生导师前往海外(境外)的合作机构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培训和进修,使青年教师有更多机会与国际高水平学者进行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迅速熟悉和适应科学研究范畴内的国际惯例,使他们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具有国际视野。

何赛灵教授的座右铭是“天道酬勤”,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踏踏实实搞学术、埋头苦干育英才的工作态度,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着和感染着团队的每一个人。这种风貌与团队的口号“LOOK UP!LIFT UP!”(“向上看,提升自己”)相得益彰,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光电人向着“建成世界一流研究机构”的目标持续迈进。和“紫金光电”的名字一样,这个团队本身已如一颗璀璨绚丽的明星,闪耀在紫金港校园的上空。(王馨毓)

核心+团队=丰收

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首席专家喻景权教授的带领下,农学院“菜田守望者”队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于设施园艺领域为国家创造了数十亿元效益。主持各项重大课题的同时,喻老师从不懈怠教书育人的本职,严谨乐思、诲人不倦,带领团队导师们与研究生们一起扎根菜田、深耕细作,齐力协作、守望丰收。

慷慨相授 个性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保高效完成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团队导师组高度重视挖掘每位研究生的科研潜质,积极为其根据自身兴趣发挥特长创造机会,订立长远、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导师们积淀多年的丰厚知识与扎实基础,无疑是教学的宝贵财富,更是无私给予学生的馈赠:一方面,引导每个研究生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向发展,力促个人能力与学习内容的完美契合;另一方面,培养研究生慎实又不失创新的学术思维,喻老师一直鼓励学生多做、多看、多听、多想,争取早日成长为一个独特的专业科研人员。

随着实验室队伍的不断壮大,为了更好地经营团队、指导学生,喻老师将熟悉团队与相关科研任务的两位“优博”获得者及一位“优博”提名奖获得者周艳虹、夏晓剑、师恺留在团队;2009年从普渡大学引进“千人计划”人选陈志祥教授,并与其名下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几年内,双方共同在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文章数篇;团队持续增加国际化元素,吸收了几名来自印度、孟加拉等国的优秀国际研究生。

同时,“菜田守望者”队每年都会选派优秀博士生去美国、日本、荷兰等农业发达国家交流学习,汲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研究方法,加速了实验室的国际化进程,快速提升了团队的科研实力。

因材施教 助力成长

团队导师们在日常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研究生入学初期,喻老师发现硕士生王健实验基础相对薄弱,就着力锻炼他的动手能力——负责温室改动、安装灯架、繁种等日常事务,同时,喻老师还在一旁敲打各种专业知识,促进学习效果,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系统性。后来,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喻老师又察觉到王健虽然做实验次数多,却思考少,就督促他多读文献,遇到问题多想一步……现在,不负喻老师的悉心教导,王健即将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植物界顶尖杂志《Plant Cell》(IF=9.251)上发表文章。

实验室之外,导师们常常组织研究生赴周边市县的科研推广基地观摩实验进展,调动学生的沟通与分析能力,面向具体问题,提高报告与科研论文的针对性。2009级博士生李鑫,在课题组导师的指导下到杭州市余杭区挂职锻炼,帮助社区解决了不少生产实践问题,凭借到位、高效的志愿服务被浙江大学评为“求是服务之星”。

回首过去三年的求学路,李鑫说,“正是因为各位导师给予的莫大宽容与支持,才使我能在忙碌的科学研究之余,还能兼顾如此多的社会工作,获得这么多的荣誉。”谈起导师们的精湛指导,团队研究生们说,导师们虽个性迥异,却有着鲜明的共性——思想作风优良,科研能力突出,个人魅力强大,并尝试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不知不觉中,备受感动又深受感染,走向全面发展之路。

注重交流 教学相长

学术方面,实验室每周举行的例会,为团队提供了一个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读书心得的平台。通过思想的碰撞和经验的交流,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大家通过互相学习中不断提高。就在前不久,实验室开始实行国外先进的Weekly Report管理模式,每位学生每周都要向导师上交一份报告,内容包含一周实验计划、结果和问题、日志以及读书报告。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导师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实验动向,方便与导师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是对研究生科研习惯的培养,督促研究生自我提升和学习。在日常事务中,实行责任承包制,导师的信任极大地调动了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力,培养了大家对实验室的“主人翁”意识,也锻炼了管理能力。庞大的实验室即使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能运转得井井有条。

每年新生到来之际,实验室都会召开一个新老生经验交流会。老生们会介绍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情况,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传授新生一些成功的秘诀或是失败的经验教训,为学生指明方向。同时也会针对新生在科研方向上的迷茫和学习当中的困惑做出解答,为新生指明方向,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研究生生活,这让每个刚进入这个团体的人都能感受到来自身边的温暖,同时他们也会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将这份温暖一直传递下去。

低年级的研究生在完成教学大纲上的课程之余,纷纷融入到实验室中,帮助师兄师姐完成实验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实验的技巧和基本的操作,为独立开展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原本相对枯燥的实验过程也变得轻松愉快。教学相长,带动新生在获得新知识新技巧的同时,老生也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菜田中守望的研究生们延循导师制定的针对性学习计划,同时受益于实验室管理创新的种种机制,收获颇丰——《低温对黄瓜光合机构、吸收光能和电子分流的影响》《油菜素内酯调控黄瓜光合作用、抗逆性及农药代谢的生理与分子机理研究》等两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CPPU诱导瓠瓜单性结实生理和分子生理学机制研究》《果菜类蔬菜根系限制下能量代谢变化及其调控机制》等两篇博士论文先后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这一切,“菜田守望者”团队的领头人——喻景权教授功不可没,他本人也凭任劳任怨的教学科研工作,摘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喻景权团队坚持“核心”加“团队”策略,2012年成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又谱新篇。(李少骏)

筑基·筑路·筑梦

近年来,控制系张光新团队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以及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以此为契机,团队的科研方向及课题项目正朝着多点开花、全面推进的方向良性发展。过程中,还涌现出一大批思想觉悟高、科研能力强、个人生活丰富多彩的研究生。谈及团队研究生的成长方案,团队带头人张光新老师介绍说,“研究生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思想逐步成熟、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的阶段。结合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我在实验室团队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科研能力是重中之重,但除此之外,团队思想状况的建设、研究生个人兴趣的培养都是我所强调的方面。”

为专业筑基:脚踏实地做项目

张光新团队主要从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控制装置”方面的研究。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和学科属性一致,张光新一直倡导学生要注重实践,注重工业现场的锻炼,他鼓励学生参加企业锻炼,“工程项目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地考虑问题、锻炼思维方式。与教科书不同,临场项目总会发生各种意外,这就需要学生选取合适的方法应对危机”。

学生们也乐于参与面向实际需求的课题。除了实验室里的理论学习和实验研究,企业(工厂)等工业现场成了他们锻炼才干、提升能力的第二课堂。硕士生同学徐益挺说,他在三年不到的研究生学习期间,曾到过数十个工厂现场,开发系统或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项目经历不仅极大地锻炼了他的科研能力,也使他在更多的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综合素质。

企业项目往往因为项目目标明确、应用需求强,而要求更高、更快的研发时效。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课题组往往需要进驻到企业,日以继夜地完成任务。在做计算机控制项目时,由于企业白天处于生产状态,课题组只有在晚上才能操纵企业实验室的设备。面对这样的任务,师生们常常不得不临时调整生物钟,白天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下午四点起床,为晚上的工作做准备。夜幕降临,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每一步编程、每一次升级、每一回切换,都让人在深夜里绷紧了神经,以至于都不需要刻意提神。

工业生产一线的磨炼让研究生们快速成长,也更加坚定了对专业的坚定和执著。今年即将毕业的2008级直博生宋筱轩在这个课题组学习生活了5年,他说,“高考的时候选择工科更多的是随波逐流,本科的学习让我了解到,我们控制系的实验室老师易相处融洽,而且倾向于做工程,对动手能力锻炼的多,让自己的空间更大一点,这些年我觉得当初的选择非常正确!”

为成长筑路:关注细节促发展

李弦同学不善言辞,初进实验室的时候,常常沉默寡言。这些都被张光新老师看在眼里。他特意创造了机会让李弦参与负责举办团队活动。老师指派的任务,让这个性格内向的女生忐忑,但更充满鼓舞。从策划主题到组织人员,从预定场地到采购物资,在老师的鼓励下,几次锻炼和尝试下来,李弦已长成为一个落落大方、可以独当一面的小能人。细想张光新老师的良苦用心,她说:“每一步都让我得到成长,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改善很多,最重要的是让我比从前自信了许多,成长了许多!我想这就是老师善于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刘洋也深有同感,“在实验室度过的两年时光,让我从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变得喜欢分享。每次参加实验室的年终聚会,我都感受到这个队伍的不断壮大。这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的魅力和特点让它成为一块五光十色的石头,折射出不凋谢的青春光芒和自由。”

除了对学生成长中每一个细微之处的关注,团队的老师同样注重向学生们传授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和方法。张光新老师常说,“成功与否取决于细节,在很多细节问题上,要有一种‘韧’劲。90%的工作内容都比较容易,利用50%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剩下的一步两步,却是细节上的问题,而这也是容易出bug的地方,可能引起大问题,需要花大力气。”在日常科研和生活中,老师们要求学生每一组实验数据都要亲自测量,每一个系统功能都要亲自测试,每一个指标都要严格实现,严苛的要求正是希望学生能在工程实践中领悟和养成为学为人的严谨态度,让自己受益一生。

为生涯筑梦:指点迷津引方向

斗转星移,浮光掠影,弹指之间,那些青葱岁月如同白驹过隙般悄然从指缝溜走。每个学生都有毕业的一天,而伴随毕业季而来的,则是刚步入社会的困惑,此时导师的三两言辞点拨,往往能切中要害,让学生豁然开朗。“只要不出差、不开会,就会在办公室,方便学生们来谈心”,张老师保证说,“同学们如果有事,找我肯定找得到,何况还有另外两个老师!”

相处数载,老师们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也便能进行个性化的沟通和指导,而学生也把老师看成父母,主动找老师聊一聊工作。研究生刘喆说:“老师会从全面的角度、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告诉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不要把什么都看得太重,最重要的是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优势,在实验室学到的东西能够在实际中有所用,老师们总会从建议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郭诚同学也坦言:“像我这样对科研兴趣不大的人想选择销售方面的工作,张老师就建议我即使做销售也不要脱离技术,这样才不会轻易被取代。这方面的建议对我帮助很大,我找工作的定位基本上基于导师为我引导的方向。”“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从专业技能的习得,到弱点缺点的补足、职业选择的提点,张光新团队无疑为研究生提供了陶行知先生定义的“好教育”,一种可以独立生活、贡献社会的技能。(曹红华 姚建帆)

一流语言学团队“锻造提纲”

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十五年来,外国学院何莲珍团队科研能力突飞猛进、专业成绩硕果累累,闪现着团队锐意创新和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在“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三八红旗手”何莲珍教授带领下,这支“语言军团”持续活跃在改变世界的舞台。

教学:军旅气质

何莲珍教授曾是一名女兵,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我从小个性就像男孩子,到部队是第一届女学院中的一员,教员、学员队领导容不得女生有半点娇气,对女兵的要求像对男兵一样。所以,我们团队的科研风格也因此有点军旅作风,做事雷厉风行。刚开始有的学生不习惯,但后来了解到我的脾气,慢慢坚持做下来了,发觉这样对大家都好。”

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这位“我最喜爱的浙大老师”一样地严谨细致,掌握不同学生的特点,落实不同特色的教学计划,执行时更是严抓细节。比如对学生论文写作的语言要求,“外语论文和其他专业论文不一样,其他的论文主要涉及内在逻辑,外语论文还考验语言功底。尤其是学位论文,专家对论文优劣的判断往往上基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内容有无新意,另一个就是语言关的把握。”所以,批改论文时,何老师每个单词,甚至每个标点符号会照顾到,帮助学生体悟语言素养的魅力、锤炼探索问题的能力。

浙大外语学院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样贯穿着团队《新编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任务,团队积极大胆创新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成绩骄人。2009-2012年间,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多次组织公开课、观摩课,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受到外院师生的普遍好评,该团队于2008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国家级教学团队”等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团队还非常重视以实践带教学,以应用促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006年起,何莲珍团队就肩负起浙江省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任务,2009年又承担了该网站的更新任务,通过搜集外国人所关注的讯息、参考国外各类政府门户网站的模块构成,提出了框架性建议;2011年,经过团队高效的信息收集、筛选、编辑和翻译工作,新版网站投入使用,并继英语、日语版后增加了法语版和德语版,为外国人了解浙江打开了多扇窗户。2012年,团队又基于原有的日常动态新闻加入静态新闻,以介绍浙江省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情况,新版浙江省政府门户网站已于2012年9月26日正式上线试运行,在全国外文网站的评比中名列前茅。现在,网站的日常维护都由团队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都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了历练。

研究:内外兼顾

团队老师堪称外语学院“第一多”,共36人,占到全院教师总数五分之一多,且大部分为40岁上下的青年教师。以“志趣相投、共同提升”为宗旨,青年教师们想出了定期研讨课的点子来结伴做科研,由何莲珍老师和蒋景阳老师担任研讨队伍的顾问,每次研讨课都有2-3位主讲老师,围绕科研项目进行交流。

随着时间推移,博士生逐渐参与到研讨课中来,带来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的专题发言,最后逐渐形成团队内部每两周一次的“应用语言学研讨课”,以东五-306为研究基地,导师和研究生分享各自的学术成果、答疑解难,思维碰撞中产生了很多课题思路,有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国家“十二五”规划课题等等;同时,这也是每学年伊始,新生了解团队、汲取灵感、深入研究的渠道。现在,研讨课还有其他学院、外校甚至国外专家参与进来。毫不夸张地说,它保证了整个团队学术研究的连贯性、推进了研究课题的前沿性,是整个团队学术进展最关键的一环。“做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语言学团队”始终是何莲珍团队的奋斗目标。“在学术研究中,要瞄准学术的最前沿,眼界要高,不能坐井观天。”谈及学术理想,何老师的高瞻远瞩亦是巾帼不让须眉。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打破内部交流的局限,导师们经常邀请领域内的国际学术大家与学生交流,并让研究生全程陪同参观访问,给学生创造接触顶尖学者的机会,一席会、一餐饭之间,练习语言、交流心得、启发思路。“做研究,需要充分了解本领域中的热点和最新成果,或许学生还做不到那么好,但要知道做得最好的是什么样的。”可见导师们的良苦用心。

责任:立品树人

当今社会中,高等学府中不乏学生违背道德,成就至上的案例,学校教育时刻受到道德虚无与功利主义的考验。何莲珍老师坚持,“做学问要先学会做人”,可是如今的教育,对学生专业学识的期待远高于为人做事的能力,针对在读研究生的发文压力,她坦承“发论文要注重含金量,不要只注重数量。永远不要为了发文章而去发文章。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要学会心沉下来,懂得坚持自己的研究兴趣,千万不要沽名钓誉,”另一方面,她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勇挑社会责任、践行历史使命。

团队成员经常结合实际,以大学英语课为平台,开展各种有益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社会道德意识、集体精神活动,将影响扩至浙江大学的全体新生,在国家为世界环境做出降低碳排放的承诺下,设计“英语课堂低碳周”的计划,要求教师通过三尺讲台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引导每个人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留下我们每一步的“低碳”脚印;倡导学生紧跟时代脉搏,“走出校园”帮助弱势群体,服务社会、服务集体,比如与宁波镇海的合作项目中,研究生暑期去给民工子弟上英语课,扩充教师资源,帮助小朋友提高英语成绩;展开关于道德建设、民族文化、校园文明礼貌等多种主题的英语辩论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学生们切身理解老师们“做事先做人”的教育要求,实践中不断洞察内心的基本良知,激发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从扎实的基础教学、活跃的学术科研和诚恳的社会责任教育中,何莲珍团队的研究生们受惠良多,展示出超强的学术研究潜力和国际交流能力——2010年度、2011年度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