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圣母型人格自救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7:51:14

点击下载

作者:[英] 雅基·马森 著 王丽 译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圣母型人格自救手册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圣母型人格自救手册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圣母型人格自救手册作者:[英] 雅基·马森 著 王丽 译排版:Cicy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01ISBN:9787510851483本书由北京阳光博客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一如既往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的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

认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

面对强势的人(父母、老师、上司),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从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起争执。

不敢做任何会引起他人注意的事情。

总是同情朋友,并单方面补偿对方。

过度夸大拒绝别人的后果。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别人的认可、欣赏、尊重是吸引来的,而不是乞讨来的。引言 不会爱自己的人,可能是受了“圣母的诅咒”

40岁生日过后不久,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事。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多年来自己深受“圣母诅咒”的折磨,如果不想办法解除这个诅咒,我的人生终将被摧毁……

那天,作为尽责的表叔表婶,我和丈夫参加了表侄女的30岁生日聚会。聚会在教堂大厅举行,我们要开两小时的车才能到达。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心要好好享受,因为我很喜欢这帮亲戚,也喜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谷仓舞,它总是令人愉快。大约晚上11点的时候,在几乎没有任何酒精作用的情况下,我带着满腔的热情飞奔向两排舞伴中间,却不小心滑了一跤,接着摔倒在地。我倒地的动静很大,大到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或许应该说“砰的一声”,我甚至听到了劈裂声。总之,声音大到让本来气喘吁吁的两排舞伴都屏住了呼吸,有几个人关心地问:“你还好吗?”而我,当然是若无其事地从坚硬的地板上跳起来,虽然身体在发颤,口中却说:“我没事,我没事!”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继续说道:“接着跳!”

尽管刚才那一摔让我觉得有点儿恶心,但我又接连跳了三支舞,然后才开车回家,因为说好回来的时候由我来开车。我的胳膊时不时抽动一下,每次换挡都觉得疼,但我仍相信第二天早上情况就会好转。然而,第二天醒来后,我感觉胳膊僵硬而疼痛,但我仍然没有认真考虑去做个检查。急诊室里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忙得要死,我不想浪费他们的时间。并且,从小到大我受的教育就是:不要小题大做。

那时正值学校放假,于是,在接下来的10天中,我带着孩子们完成了假期计划,包括驾车行驶200英里去萨默塞特看一位朋友。在湖上划船的时候,我告诉朋友我的胳膊青肿得厉害,很疼,她立即劝我不要跟她轮换着划桨了。但是,受某种疯狂的“好心”驱动,我坚持只有这样做才算公平。于是,一幅画面就形成了,我想那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标志性的画面,它捕捉到了我的核心信仰和行为中所蕴含的那种纯粹的疯狂。这幅画面应该这样标注:雅基用受伤的胳膊划着船(面带笑容)。

当我终于走进本地的一家急诊室时,那里的医护人员并没有责骂我浪费他们的时间,而是看起来非常疑惑:居然有人能够如此长时间地无视自己的身体发出的讯息。“你真是10天前受的伤?”他们反复问道,同时困惑地摇摇头。(请放心,不是那种骨头实际已经突出来的骨折——我的情况还没那么糟。我只是挫伤了肘关节处的桡骨部分。)他们给我带上了一个翠蓝色的挂带,我终于得到了不使用那条胳膊的许可。现在,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我正式负伤了,并不是(一向被禁止的)小题大做或无病呻吟。对于我而言,清楚、直接地言明自己的需求明显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我终于可以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了。相反,我美丽的挂带会告诉人们:这个女人的胳膊受伤了——帮帮她吧!

我的继女给我发了条短信:“离火刑柱远一点儿,别做圣母!”她是家里的好帮手,对于“圣母诅咒”深有体会。她的短信很搞笑,也非常有洞察力。我意识到,如果继续做一名“圣母”,并一如既往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接下来比胳膊受伤更惨痛数倍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那天,我联系了一位曾经一起工作10年的心理治疗师,尝试性地迈出了解除“诅咒”的第一步(同时也是为本书“播种”的第一步)。我从自己的治疗过程中受益良多,同时,也从来我的伦敦诊所寻求治疗的咨询者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他们大方地允许我在这本书里分享他们的故事。对此我深感荣幸!什么是“圣母诅咒”

关于“圣母诅咒”,我最常问自己的三个问题是:

1.这个诅咒是否只针对有魅力的人?

2.一旦解除这个诅咒,是否会让世上的人们变得冷漠无情?

3.这个问题是否只关乎女性?

首先,我所指的“圣母”与相貌无关,是指行为上的圣母,即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让别人感到舒服自在,并发自内心地称赞他/她。就像这样:“啊,他/她真是个好人。”

关于第二个问题,这本书并非针对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自私、冷漠的人。它指向的是那些把友善待人(如和蔼、慈悲、讨人喜欢等)当作唯一的行为准则却因此受尽委屈的人们。如果你也处在这样一种状态,觉得自己除了“友善”没有其他的思维、交流和行为方式,那么,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

接下来回答第三个问题,答案是“不”。这并不是一个只关乎女性的问题。每个人都至少认识一位堪称“圣母”的男性,我预感,他同样觉得自己陷入了困境,已成负担。

作为一名从业15年的注册心理咨询师,我在临床过程中见过很多女性及男性的案例,很多人的生活被一步一步地摧毁。他们大多是自身能量强大的人,只不过他们把大部分能量用于满足别人的需求、赢得别人的好感和认可,却没有好好地爱过自己。

这些不会爱自己的人,正是受到了“圣母的诅咒”。他们觉得,说出自己的需求就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排斥,并失去已得到的爱。于是,他们只得压抑自己,不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包括恼怒和愤恨,而只在内心深处默默承受煎熬。

这本书会告诉大家一些逐渐打破“圣母诅咒”的方法,让我们从令人窒息的无私付出中解脱出来,学会爱自己,找回自身的光芒。如何使用这本书?

我一直觉得,从小的方面做起是最好的方法,因为成功有一种绝妙的推动力,能够鼓舞我们去做更多尝试。但是,请按照对你有效的方式来使用这本书。

有人曾开玩笑地对我说,作为一名高水准的完美主义者,她会直接跳至第九章,去尝试一下“高级行为实验”。这当然很好,如果你想要这么做的话。我们不规定如何去使用这本书。但我还是建议大家先通读整本书,看看哪些部分能引起你的共鸣;如果每个人都能提出新想法,或做出新尝试,我会很高兴,因为我就是这样从我最喜欢的励志书籍中最大程度地获益的。而后,我常常回过头去一次又一次地阅读那些书籍,经常会产生一些新的见解和想法,或有一些新发现。另外,用笔记本记录下你读书时产生的想法及见解,或许会有所帮助。当然,如果你讨厌那么做,就不要做!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也许你会发现,你想要与某个信任的朋友或亲人讨论一下,或想要通过治疗师的帮助更深程度地解决问题。

祝你好运,请记住,这不是奥林匹克冰上舞蹈比赛,没有人为你的表现打分。请带着好奇开始你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希望你能感到轻松和愉快。|第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脆弱之第一章让人受尽委屈的“圣母诅咒”

我们习惯了满足他人的期望,却又在某一时刻感到自己被拖累了,而那些帮助我们满足他人期望的能力就成了改变现状的阻碍。被诅咒的一天

我们先假设“圣母”的一天是这样过的,来帮助你判断一下自己是否也是如此。

早晨,“圣母”醒了,准备沏一杯茶,听听收音机,洗个澡,穿好衣服,吃个早饭,然后去上班或开始这一天的活动。在理想的世界中,时间完全属于自己,可以悠闲地完成下面一项或全部任务:不慌不忙地用漂亮的茶壶泡一壶叶茶,在气味芳香的泡沫浴中放松自己,细心地挑选一套让自己感觉愉快并自信的衣服,再挑一双搭配的鞋子,鞋子要舒服……然而,现实却是,某个小家伙(或者也不算是小家伙的人)在大声呼唤:“我的蓝色套头衫哪去了?”而另一个家伙则想知道为什么冰箱里没有牛奶了;姑妈刚刚打电话来,拜托“圣母”临时去看看奶奶,她是这样说的:“她身边连个人都没有,可怜的人啊!”还有一位朋友发来了短信,说她迫切地需要找个人聊聊,因为她的男朋友已经二十四小时没回她电话了。

短短几分钟,刚醒来时的小小幻想变成了可笑的事,而“圣母”已经抛开自己的基本需求,转而去为其他人服务了。每天早晨,不吃早饭,随意穿双夹脚的鞋子就出门,头发上还残留着免洗洗发剂。他们已经习惯这样了,尽管饿着肚子,有些厌烦,还有点儿邋遢。但他们会自我安慰地想,至少他们已经照顾好其他所有人,每个人都很开心,其他人那点儿潜在的坏心情终究没被点燃,家里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有人使脸色。而在更深的情感层面(也可能是潜意识中),他们有一种安全感,觉得他们会得到大家的爱,因为他们照顾了每一个人。抑或,他们觉得自己不会陷入任何麻烦,因为他们从未让任何人失望。有可能的改变

当然,并不是所有“圣母”都千篇一律的这副样子。不同情况下,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表现。但是,相似点是,我们通常都会觉得自己被淹没在别人的期望中,而且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以其他方式生活。事实上,就连想到改变,比如拒绝某个请求,都会觉得害怕。我们习惯了满足他人的期望,却又在某一时刻感到自己被拖累了,而那些帮助我们满足他人期望的能力就成了改变现状的阻碍。

英迪拉(我们在第六章中还会提到她)说,她的家人把她当作了24小时营业的服务商。大家总是希望她能放下手头的一切事情,为出租房找水管工、预约牙医、为家乡来的亲戚安排食宿,还要一脸成就感地笑脸相迎。作为家里唯一一个还没有出嫁的女儿,她十分恐惧地预见,未来她还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双亲,或者至少要照顾其中一位。想到这些,她觉得自己是个“不孝且忘恩负义的女儿”,但同时也感到恐慌,因为她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找一位能够将她从这种未婚女儿的命运中解救出来的男士了。

这本书中提到的其他人的故事同样显示一个道理,改变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我们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及行为模式通常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固化,并且我们一直都觉得它们很好,直到它们最终失去原动力的某个时刻。而那一刻,它们从朋友变成了敌人。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从迈开可控的一小步做起。每次只迈一小步,心里想着,我们是在勇敢地为自己做一次克服恐惧的努力。英迪拉尝试的是一种引导式比喻法,即她不会再做一家全天候的便利店,而是可以在某些时间段关闭店门,就像7-11便利店那样(这种最初的深夜便利店也只是在上午7点至晚间11点期间营业)。现在看起来,营业时间可能依然较长,但能严格执行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限,无论是对英迪拉本人还是对她的家人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改变。

家庭治疗专家及作家哈丽特·勒纳说过,如果你的尝试和改变速度过快,周围的人就会大声地要求你“变回来”,最终这种尝试就会变成一个自暴自弃的过程。诅咒是如何应验的

让我们重新回到我手臂受伤那次经历,关于诅咒是如何应验的这个问题,看看它能告诉我们些什么。例如,它是怎么开始的,又是怎样伴随人一生的。

在生活中,在不同的社会力量的教导下,我们遵循着不同的规则。这些社会力量覆盖的范围很广,从我们的父母及其他亲人到我们的老师,从看护人到长大后的工作单位,还有国家机构,如警察局和政府等。有些规则是法律中的明文规定,一旦违背了,可能要支付罚金或付出其他代价。而有些规则,如“不要玩火柴”“过马路时记得两边看看”,是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导,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但是,最难处理的其实是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的规则。那是父母或看护人在我们小的时候植入我们大脑的,它们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但我们却很少让它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即我们的现实成人世界中),也很少去重新审视它们,看看我们是否需要它们来指导我们的生活。简单地说,就是它们是否依旧对我们有帮助,是否对现在的我们和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有帮助。如果我们去重新审视它们,可能就会发现,其中一些(或很多)规则其实已经陷入一种要么十分有用、要么完全没用的两极分化的模式。很多已经完全没有了灵活性,而变成“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BT)创始人亚伦·贝克所说的“死板的个人规则”。如果你使用了“应该”“必须”“总是”或“永远不要”这类词,那你可能就已经将某一规则变成了“死板的个人规则”(我们将在第四章中通过更多细节来研究这个问题)。本书中,我已经将人们的“死板的个人规则”用特殊字体凸显出来,以方便大家识别。

那么,以我的故事为例,“不要小题大做”的规则实际上就是一条“死板的个人规则”。它的力量如此强大(虽然只是隐藏于我的潜意识中),以至于我可以不顾身体发出的严重的疼痛信号,而继续召集能量去安慰别人(“我没事,我没事!”),硬是挤出一脸笑容继续跳舞,之后10天也没去就医,还去划了船。

毫无疑问,这条规则从童年时代就已经根深蒂固了:当孩子因受伤而哭泣时,母亲可能会说:“哦,别小题大做”(不以为然);或者相反,如果孩子表现得满不在乎,继续做自己要做的事,母亲就会表扬他们是“伟大的勇士”(一种认可)。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它们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听到表示食物被送来的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对于小孩来说,即便没有食物,各种奖励(表扬、认可或金星奖章)也能够让他们习惯于继续某些行为,而批评、否定或惩罚则会让他们停止某些行为。在过去10年中,从电视节目《超级保姆》到各种教育技巧培训及书籍,流行的信息都在告诉父母、老师及其他照顾孩子的人,要奖励好的行为,并忽略不好的行为。然而,在我小时候以及今天的很多文化中,孩子们常常因为所谓的不好的品质及行为而受到嘲笑、羞辱、侮辱或惩罚。被“特有化”的品质

我并不是在自责或责备其他人的父母。他们只是做了自己觉得最该做的事,并且,通常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教育他们的,而他们只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这些规则传递给了自己的子女。在不同家族体系中,某些行为和品质也被“特有化”,也就是说,这些家族好几代人都相信,某些理念及行为方式具有优越性。

在我们家,“坚强”就已经被特有化。在这种氛围下,6岁时的我就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光荣的时刻。作为一个疯狂热衷于骑马的孩子,我当时正在一片堆满新割下来的稻草的田地里骑马。突然,我被可爱的小马甩了下来,一只脚还别在马镫中,就这样被拖行了至少10分钟。我的后背被田地里的稻茬划伤,流了很多血。我忘记自己是否哭了,现在想当时肯定哭了,而且很害怕。但我和家人都记得,我当时竟然起身上马,继续骑了起来。后来,这被作为“英雄故事”在家族中广为传颂。从此,我主观上就把这种过分的坚强当成了自己应该发扬光大的积极品质(同时不断试图压抑那个在类似情况下可能会哭的“脆弱”女孩)。

当然,我们不仅要审视这些被主观化的规则会让我们付出什么代价,同时也要回顾一下我们因此获益的东西。一方面,我会说:“看,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总是被教导去无视身体的疼痛,并不计代价地表现勇敢。”而另一方面,我不得不承认,我在早期的战地记者生涯中所取得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益于这样的训练。我经受得住干旱沙漠里的酷热和北极的严寒气温,可以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继续前行,可以背起重型设备,可以在枪林弹雨中穿行。我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面带微笑,照顾身边每一个人,为他们讲笑话,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

如果我们友善待人,也愿意付出,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喜欢我们。这时,必须要认清一点,即这是我们用自己的行为换来的。一旦需要付出过高的代价时,例如,当我们感到精疲力竭、愤恨、压抑或无暇照顾自己时,必须准备好减少这种行为,以及放弃一部分由这些行为带来的安全感。

当然,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必须通过新的做事方式建立信心,哪怕我们还没有考虑好放弃某些安全的旧做法,哪怕只有一次我们意识到了这些旧做法所付出的代价。

家庭教育似乎加剧了“圣母”的形成趋势。让人产生被诅咒的感觉的品质,如善良友好、无私奉献、辛勤培育下一代及先人后己,都是当今时代所津津乐道的完美父母(尤其是母亲)所应具备的品质。很多女性原来并不觉得“圣母”是个诅咒,直到做了多年的母亲后,她们才意识到曾满怀爱心而慷慨给予的东西,已经被别人视作理所当然的事。“死板的个人规则”

苏西有4个孩子,最小的5岁,最大的13岁。苏西的父亲在她8岁时就去世了。之后,她母亲独自一人养大了6个孩子,身兼三份工作,不分昼夜地赚钱养家。所以,孩子们根本无法从母亲那里得到足够的照顾,所以他们很早就不得不想办法自给自足。苏西钦佩母亲的辛勤、坚定及自我牺牲精神,但她希望能够给自己的孩子足够的照顾和关爱,以弥补自己幼年的缺失。于是,她选择了做一名全职妈妈。当然,这项工作有其自身对辛勤工作、坚定及自我牺牲的要求,尽管鲜有人这样认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苏西的一天。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在很多方面也很典型。

苏西早晨6点起床去遛狗,然后做早饭,打包午餐便当,接着送孩子们去学校,再急匆匆地赶去参加学校筹款委员会的会议。正当她要离开会场时,手机响了。电话是房地产经纪人打来的,提醒她新租户将于三天后搬进她母亲的公寓中,问她是否能买几个新衣柜。她有些惭愧,觉得被人指出了过错,于是,她抓起外套和车钥匙立刻去了宜家。在那里,她买了几套可拆装式衣柜,装了一推车,然后加入了收银台前排起的长队。她一边排队一边琢磨该如何装载这些沉重的货物,以及她究竟什么时候才有时间去组装它们。正在这时,她的手机又响了。这次是两个关系很好的老朋友打来的,她们约好了吃午饭。时间是几个月前就约好的,朋友们住在城外,大家都很忙,这是唯一一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我没忘,因为我前一天还查看了记事本,想着自己有多期盼与她们的见面。但在接到房地产经纪人的电话后,我一时慌乱,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她在后来的治疗过程中这样告诉我。

这一天中,恐慌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苏西试图一手包办所有的事情,并让每个人都高兴。虽然晚了一个多小时,但她还是匆匆赶去赴约。她想在拥挤的停车场挤进一个车位,却在倒车时撞上了旁边的一辆出租车。这太糟糕了!满满当当的一天还得继续,还有更多狂乱的东奔西跑——接送孩子,还要监督孩子们做作业。直到她开始发抖并觉得恶心,以及迟发的震惊和疲惫感,她才不得不去床上躺一躺。“都是我的错。”她说。过了一会儿,她可怜地笑了笑,又说道:“我应该说‘不’。”“你觉得是‘死板的个人规则’支配了你吗?”我同情地问道,因为我认识的很多女性都会这么做。如果她们对自己的要求太过苛刻,那一定有更深层次的自虐因素。

苏西认为,对自己而言,一条关键规则是:“我必须永远按照那些权威人物的交代去做事。”她知道,这条规则源自童年时代,过度严格的母亲对整个家庭实施的是一种近似于军事化的管理,质疑她的权威的人无疑会大难临头。此外,苏西还提出了另一条经典的“可爱”法则:“我应该常常帮助别人,自己却不能请求别人的帮助。”

我经常对自己及来找我的咨询者这样说:“想想某个你喜欢并钦佩的人,在相同的情况下,他/她会怎么做?”

苏西有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朋友,名叫凯特,为人非常直率,坚定而自信。“凯特会怎么做?”我问她。她笑了,然后回答道:“她会告诉那些代理别再烦她,她会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做出安排,然后和朋友去聚餐。她还可能会问问其他人能否帮她接一下孩子,那样她就可以跟朋友们待得久一点儿,不用匆匆忙忙的。她甚至还会享受一杯美酒。”学会更多地说“不”

对于英迪拉和苏西来说,别人的需求和期盼让她们产生一种压迫感,对此,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学会更多地说“不”。我们的朋友及批评者也会这么建议我们。但是,我们其实对这样的建议非常熟悉,以至于我们都已经将其主观化,成为所谓的“让自己产生挫败感的‘应该’”(我们会在第四章中详述)。请注意苏西在说“我应该说‘不’”时的那种苦笑。在某次治疗过程中,我问过她:“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那样的表情是什么意思?”

苏西半天没有开口。最终,她用非常低的声音说:“我猜应该是为无法坚持自己而感到羞愧吧。我上演了一个滑稽可笑的故事。我在想,自己为什么不能说‘不’?我是个聪明的女人,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更好,甚至还练习了相关技巧……我应该可以做到,但现实中我做不到。这让我产生彻底的挫败感……”她的声音越说越小,最后悲伤地看着地板。

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会得知苏西的进展。而现在,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为什么对大多数认同“圣母诅咒”这一概念的读者来说,独自学习新技巧很可能是不够的。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还着眼于那些与我们的行为错综交织的感觉和想法。要理解这一点,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一看下面这幅图,它告诉我们,我们的各种想法、感觉和行为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相互作用的,因此,理论上,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这个三角形的任何一边来改变我们的模式。

多年以来,我已经认识到,关于最应该从三角形的哪一边开始,与咨询者一起改变困住他们的模式,没有规则可言。我的疗法是一个协作的过程,其中,咨询者是生活的叙述者,而治疗师则是提供技巧、经验及不同视角的人。有些人想要单刀直入,做些不同的事,而有些人则会回顾过去,去弄明白是什么促成了这些特殊模式。通常,对任何人来说,这都不是一个直截了当的线性过程。在整个醒悟、理解及改变的旅程中,咨询者们会时而前进、时而倒退,一边了解和质疑旧的思想,一边学习和尝试新的技巧和做事方式。

小结

本章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你没有必要因为别人希望你一直付出下去而陷入这种期望的牢笼。你可以打破这种模式。

·着重于做出一些易于掌控的小小改变。

·思考你的想法、感觉及行为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可参考上述图表。

·在这段寻求改变的旅程中善待自己,允许自己在前进的过程中有小小的倒退。第二章每个人都有脆弱之处

没有人能做到方方面面都保持沉着冷静,我们都有一小块儿被施了诅咒的脆弱区域。“直线游戏”

我曾经是霍洛威监狱的一名心理医生。那是欧洲最大的女子监狱,共关押着四百余名女犯。我的其中一项工作便是开展一个自信训练项目(这对很多朋友和同事来说是一种消遣方式,但对我而言却是自身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这段经历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它让我知道:极少有人能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自信。每个人至少有一个死角,相应地,大多数人也都能在某一方面做到沉着冷静。这意味着,有效的沟通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能(或者说我们可以学着从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调动),而不是说某些幸运的人生来就具备这种技能,而有些人生来就没有。

训练小组的人会玩一种“直线游戏”。我们从房间的一头向另一头画一条虚线,然后设置不同的点。每个点代表一种人物性格,这些性格均源自心理学家安妮·迪克森的一本十分出色的关于自信的书,书名为《女人的权利》(A Woman in Your Own Right)。我们给每一种性格都取了一个名字,然后在地上贴上标签。一头是对一切都逆来顺受的“受气包达尔西”,另一头是一贯骂骂咧咧的“无畏者艾格尼丝”,艾格尼丝旁边是善于暗自前进的“迂回者艾薇”,而线的中间,则是我们所有人的目标,即“自信者塞尔玛”。然后,在我读出某种情境后,大家根据自己在该情境下最可能做出的反应移动到直线上的某个点。最有趣的是,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发现每个人的不同之处,以及相似之处。

举个例子,情境一:买到有瑕疵的商品后需要到商店退货。我会走过去站在“受气包达尔西”那个点上,因为这是我害怕和想要避免的情境。其他女人则会带着善意的逗弄打趣我:“这位女士,你可真是个胆小鬼。”然后,她们则一窝蜂地跑向“无畏者艾格尼丝”(“我要投诉他们!”)。而在另一个情境中,如在遇到阴险、挑剔的搭档时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我会站在离自信那一点较近的地方,而有些人则会徘徊在“受气包达尔西”附近,她们说这对她们来说比较难。在面对超车司机的情境中,我们都站在了“无畏者艾格尼丝”的点上,理由是,在自己的车里时,我们感觉很安全,所以敢大喊大叫、咒骂、甚至做个无礼的手势。

我曾经也把这种“直线游戏”照搬到了一群企业管理人员中间。(只是在标记不同交际风格的特点时用的是毛绒玩具,而不是女人的姓名,如“受气包小狗”“无畏者短吻鳄”等)他们中的很多人(主要为男性)都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十分自信,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有些人管理着数百名员工,一天到晚要做各种重要决策。但是,即便如此,在某些情境中,他们依然有无能为力的时候,例如拒绝撒娇的孩子再买一袋糖果的请求,或拒绝合作伙伴不合理的要求。

在任何给定的关系或情境中,我们的反应都与信心有关,而这主要取决于早已形成的一整套观念、情感趋向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你在哪方面比较有自信?

没有人能做到方方面面都保持沉着冷静,我们可能都有一小块儿被“圣母诅咒”施了魔法的脆弱区域。下面将讲到一些咨询者的亲身经历,可以帮助我们找出自己想要改变的地方。科斯蒂——“圣母”型妈妈

科斯蒂承认,她是在不太情愿的情况下做了母亲。当她发现自己怀孕时,百感交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已经开启,这让她很激动,但与此同时,她脑海中关于童年的记忆也随之被唤起。但是,那些并不是幸福的回忆。她的母亲很容易生气、脾气反复无常,还经常打骂人。她很怕自己会成为那样的母亲。她的父亲经常不在家,为了工作四处奔波,所以她猜想母亲可能压力很大,也不幸福,一个人孤零零地带着三个年纪不大的孩子。“我无法将她当作一个正常人去喜欢,我甚至常常对她充满怨恨。”科斯蒂说,“我只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给她打电话或去看她,有时候是出于愧疚或责任,有时候则是迫于父亲的压力。”

关于自己的怀孕,科斯蒂的积极感受却集中在对补偿的渴望,她觉得这是一个治愈的过程,让她能够做一个与自己的母亲完全不一样的母亲。“我想,作为母亲,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避免儿子重走我的老路。我不希望30年后他在心理医生面前埋怨我!我希望他能够喜欢我、爱我并愿意和我一起度过一些时光。”

科斯蒂来找我的时候,她的儿子麦克斯已经3岁。她当时觉得,生活已经让她不堪重负、筋疲力尽。为了给麦克斯完整而无条件的爱,她几乎完全不设底线。她受不了他哭闹,所以每天晚上都抱着他哄他入睡。当他夜里醒来不愿入睡时,她就让儿子到她和丈夫的床上去睡。她整天都陪着儿子玩儿,家里的时间表也围绕着他的需求和意愿安排。然后,她讲出了那个让她最终来寻求治疗的导火索:“每次去超市,我都会给他买一张摆放在收银台旁边架子上的DVD。我知道我不应该给他开这个头儿。毫无疑问,我让他有了期待,所以他每次都想买一张。如果我说:‘不,今天不买了,我们已经有够多的DVD了。’他就会哭闹。如果我不尽快屈服,他就会大发脾气,又喊又叫,大家都会看我们,我知道他们会想:这个妈妈真差劲儿。”

科斯蒂对我讲,她当时的钱真是不够买一张DVD了,所以她不得不拉着大喊大叫的儿子离开,但心里却觉得她已经深深地伤害了儿子的心灵,以至于可能对他造成了终身的伤害。更糟糕的是,她儿子一边发脾气还一边扯着嗓门喊:“我讨厌你,我讨厌你,妈妈,我讨厌你!”“看他受苦我受不了,”她抽泣着说,“一想到是我让他受苦,我就更难以忍受。但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他正在毁掉我的生活,我觉得自己已经充满愤恨,但同时也对我正在变得像我妈妈那样而感到愧疚。他已经开始恨我了。”自相矛盾的是,科斯蒂亲手导演了那个她原本最怕发生的情景。

并不是所有父母都像科斯蒂这样,但是,这种现象确实在已为人母(及为人父)的人当中十分普遍。你会发现,正如我们在案例中司空见惯的那样,这里的关键词和主题就是“愧疚”“愤恨”及创造打不破的期待(即使打破也会导致很大程度的愤怒,让你无法承受)。

母亲的身份常常被归为女性文化典范的一部分,加剧我们本来就有的自我牺牲或甘愿受苦的倾向。就像苏珊·法拉第在《反挫》(Backlash)一书中所写的那样:“顺从和牺牲之类的表现是文化赋予女性的传统荣誉徽章,宣称这能让女性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关爱。”一位挺着大肚子来咨询的准妈妈在我们的第一次谈话后写信给我说:“我曾经沉溺于一种想法,即我成为母亲后一定得把自己的需求放到最后,否则,我就不是个称职的母亲。谢谢你让我明白,如果我不照顾好自己,并找到‘为自己加满油’的方法,那么,我将无法有效地为孩子付出。现在,我重新看见了希望!”阿曼达——“圣母”型伴侣

阿曼达觉得,她终于在自己45岁的时候找到了真爱,并心醉沉迷地享受这份幸福。23岁那年,她第一个认真交往的男友伤透了她的心。那之后,虽然有过很多次恋爱、约会及放纵,但她再也没有真正信任过男人。“这些男人似乎总能占上风,”阿曼达解释她来找我的原因,“你永远都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似乎一直都有备选的约会对象。但我却总是希望我们的约会是不同的。”

阿曼达遇见了西蒙,并希望他们的关系能继续向前推进,就像电影中那样:从此以后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我们都知道,生活很少是一帆风顺的。西蒙离过婚,那段痛苦的经历对他造成了伤害,也让他变得脆弱。他还有个十几岁的儿子,每周末都带儿子到几百英里外的小岛上度假。但她还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段感情中,付出了惊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她学着在电脑上打一种名为《使命召唤》的游戏,学会如何打死虚拟的外星人,以便拉近与男友的儿子之间的距离。她容忍他把浴室弄得乱七八糟,只能从一堆湿毛巾中找出一条勉强能用的,并默不作声地丢掉留在厨房里的空披萨盒。

阿曼达做了她认为一个完美的女友应该做的所有事——做饭、洗衣、熨衣服等,尽管西蒙并未要求她做这些。她每周末坐很长时间的火车去看他,这让她觉得很痛苦,并开始讨厌每周日下午乘坐临时代替火车的公交车,讨厌没有了周末与朋友小聚的时间。她和西蒙每天晚上都要通两个小时的电话。阿曼达发现,通常她都会对他复杂的工作和家庭问题表示同情,却最大限度地忽略了自己的问题与挣扎。

后来,阿曼达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她的胃疼痛到让她怀疑自己得了胃癌,于是她去看了医生。“你还记得胃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她想了一会儿,“我在他那边车站刚上火车后不久……”“那你还记得当时的感觉吗?”我接着问,“我觉得充满怨恨,就好像我刚吞下了很多东西……”“吞进你的胃里?”“是的!天哪,原来如此,这就是我胃痛的原因。事实上,我也一直觉得喉咙痛。我没有病,是怨恨让我觉得不舒服!”

于是,我们一起设计了一种名为“愤恨计”的东西,用于提醒她:现在几度了?我要怎么做?什么能让它停止滋生?我在害怕什么?阿曼达发现,她所恐惧的是失去西蒙的爱。“如果我提出我的要求,他会收回他的爱。”她推断说。此外,她还揭开了另一条“死板的个人规则”,即“我不能小题大做,我不能成为一种负担”。

这是我们对阿曼达进行观察和了解的开始。但我们都知道,改变是最漫长也最艰难的部分。我们将会在第四章中再次与她相逢。

在男女交往阶段,我们总是试图“尽我们所能”征服并留住对方。然而,“圣母型伴侣”却并不只出现在这个阶段。在婚姻中,或是在一段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关系中,可能也会是这样一个人。你似乎付出太多、总是退让或安抚别人的情绪。你无处倾诉,无暇弄清楚你真正想要什么,也不敢说出来,因为那太冒险,太容易招致别人的异样眼光,也太令你恐惧。至于你想要的东西,因人而异,从实在的东西(“我需要你帮我洗衣服”)到(更不敢说出口的)情感的回应(“我需要你更多的爱和关注”)皆有可能。这样的情况既可能发生在男人身上,也可能发生在女人身上;既可能存在于同性伴侣之间,也可能存在于异性伴侣之间。“圣母”总是有一些纠结的地方,因此他们会下意识地被那些与自己相反的人所吸引。哈维尔·亨德瑞克斯在他的书中非常明确地将这一现象解释为:得到你想要得到的爱。例如,作为“圣母”,我们最终都会选择一个能够将自己及别人的愤怒处理得很好的伴侣,然后我们会把所有需要坚定而自信地与人沟通的任务都交给对方(如拒绝别人、退款、与建筑商打交道等)。但是,这种你唱白脸我唱红脸的角色分配也可能弄巧成拙,让我们产生恐惧、困扰及充满愤恨的感觉。哈米什——“圣母”型男人

我之所以提到哈米什的案例,是想告诉大家“圣母诅咒”不只会折磨女性。正如我之前所说,咨询者中有几位男性,他们对“圣母诅咒”一说反应强烈。他们觉得,与那些纠结于要不要揭开自己的压抑面的女强人们一样,他们也陷入了别人用期盼搭建的牢笼中。

当为他办理预约手续的接待员口中冒出“他看起来是个很好的人”这句话时,我已经能强烈地感觉到,哈米什可能存在这种问题。无论什么时候,当有人形容另一个人“很好”时,我的疑心就会变得警惕起来。我想知道:他们为这样的形容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我很快就知道了哈米什所付出的代价。他有着可爱、迷人、魅力超凡的笑容,很快就表现出了温暖而令人愉快的一面,他讲的笑话让我忍不住大笑起来。他从事IT工作,为身边的所有人解决电脑方面的问题,即便那些问题实际并不属于他的工作范畴。每个人都爱哈米什!那么,猜猜看,结果怎样?在他的微笑和乐于助人的外表下,哈米什深受愤恨的煎熬。“我觉得我完全被困在了牢笼里,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一例外,”他承认,“每个人都认为我是个好人,当然,一部分的我是这样,我也喜欢这样的我。但是,我也有阴暗的一面,它暗自蹿涌,嘲笑着我和我身边的人。”

哈米什一直在不断地与黑暗和不受欢迎的一面进行抗争,力求不让其暴露在别人的视线之内。这耗费了他巨大的精力,但却做不到百分之百有效。“有时候,一件看似琐碎的小事儿也会让我爆发,于是,人们就会带着震惊和失望远离我。我并不大喊大叫,更多时候,我会流露出冰冷的愤怒,或用讽刺的方式残酷地刺伤对方。”“然后呢?”我问。“好吧,我会觉得尴尬,然后,作为补救,我会做得比以前更好。”

我常常让咨询者画一张图,注明哪些品质是他们展现给别人的,哪些是他们自己控制和压抑的。(你们自己也可以试一下)在哈米什的这张图中,他在他的身体周围画了一些如圣人的光环般的图形,并在旁边写上:“从不说‘不’”“照顾每一个人”及“万能手”。而在身体内部,他画了一些黑色的曲线图形,并写道:“我父亲”。

在哈米什四岁时,父亲抛弃了母亲及两个幼小的孩子。“他是个冷酷无情的男人,”哈米什说,“我很怕自己会像他一样。我们都很顽固。”他虽面带笑容,却带着一种阴郁的感觉。

哈米什的“圣母”模式还导致了他与妻子之间的矛盾。他不想像父亲那样,并为此而做出巨大努力,以至于他克制了自身的很多阳性特质。他是个好好先生,并保持了很多阴性特质,但同时,他太过压抑自己,以至于妻子说他总是神神秘秘的,并怀疑他出轨(尤其是当她看到他所有的女同事都对他做出热情的回应时,这当然只会加重她的怀疑)。

因此,哈米什的任务是,弄清楚他是否能够调和这种两面性。也就是说,他是否能够在做个“好人”的同时,将部分“黑暗面”释放出来,好让它们不会聚积到让他爆发的程度。在第三章中,我们会看到哈米什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杰西卡——“圣母”型同事

杰西卡第一次来找我时,对“圣母诅咒”这一概念表现得十分激动,她大声说:“那简直说的就是我!”

她觉得自己除了一份“毫无前途”的工作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生活。她长时间加班,却没有加班费,一个人做两个人的工作,却得不到认可或支持。不可避免地,她觉得压力非常大。她想要减肥、交朋友、梳理一下人际关系,以及享受五彩斑斓的都市生活。但每天下班之后,她都觉得自己像被榨干了一样,沮丧且筋疲力尽。“事事不如意。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5岁大的孩子,等着某个人来告诉我该怎样继续生活下去。”说这话时她哭了,只是静静地流泪,带着一种令人心碎的无助。

5岁那年对杰西卡来说是关键的一年。杰西卡1岁时,父母离异。之后,她的母亲带着她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因此,她的母亲外出工作赚钱养家时,她就由外公外婆照顾。她记得,5岁之前,她一直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女孩儿,并十分渴望得到外公的认可。她每天放学后就跟外公在一起。外公很严厉,他认为小孩子不能在大人面前乱插话。此外,他脾气也不好。于是,杰西卡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只要她听话、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努力并保持安静,她就可以安安稳稳地生活。

尽管现在已经25岁,杰西卡仍然在生活中秉持着5岁时建立的“死板的个人规则”。她仍然很听话、努力和安静,但现在,那些曾经让她满足的有效规则却让她感到痛苦、被剥削和无助。“我要能够为自己着想,拒绝他们堆到我面前的所有需要加班的工作,准时下班回家。”杰西卡露出了可爱的笑容,接着说道:“不过,这就像让我穿进8号牛仔裤一样困难!”

我们一起画了一张图,展示杰西卡认为的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一个总是笑容满面、心甘情愿付出的天使。然后,通过讨论,我们决定试验一下减少1%圣母特质的办法。我问她,知道这实验意味着什么吗?能想到明天要为此做些什么吗?“也许是当同事请我帮忙做电子数据表时拒绝他?”杰西卡看起来有些担心,同时摇了摇头。“你在害怕什么?”我问她,“你脑海里是否出现了某个画面?”

她回答道:“我害怕的是,少了这1%的圣母特质,我会变得像个大发雷霆的5岁小孩儿,然后会在5分钟内被直接解雇。”

就是这些恐惧及想象,让我们中的很多人在几十年的生活中身陷各种死板的规则。只有当我们敢于尝试做出改变时,我们才可以开始打破这个“诅咒”。

杰西卡的治疗持续了6个月,她变成了一个非常勇敢的实验者,她的改变已经超出我最初建议的1%。我们将在第七章和第八章中看到她是如何做到的。莉兹——“圣母”型朋友

45岁的莉兹从数百英里以外的地方赶来参加这个两小时的心理辅导。她坐了下来,同时叹了口气,说道:“今天在火车上我还在想,对我来说,来这里就像去SPA馆一样,我都忘了上次纯粹地为自己做点儿事是什么时候了。”

莉兹说,自从5年前离婚以后,她一直觉得自己“深受责任的压迫”。作为一家艺术中心的总裁,她工作起来总是格外卖力,同时还操心着如何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全面的支持。此外,她还要维持一个很大的朋友圈。“我一向不喜欢让任何人烦恼或失望,问题是,我被各种承诺压得喘不过气来,我已经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甚至连自己真正的感觉都搞不清楚了。”

我要说明一下,当说到留时间给自己时,莉兹看起来有点儿像个淘气的女学生,而我则很想知道她在想什么。她羞怯地笑了,说道:“我在想,我会受到谁的责备?”

最终,我们发现,让她纠结而不敢对任何事说“不”,并设定了许多通情达理的限制(尤其是在与朋友在一起时)的原因之一是,她童年时在“你想做的事”与“不被喜欢”之间建立的联系。这种联系源自她那总是一脸不赞成的父亲。“3年前,他对我说:‘我一直都后悔让你去那所大学,因为你回来时染了粉红色的头发,还带回了很多你自己的想法。’我想对他说:‘你不必只是因为我在做我自己的事情而不喜欢我。’”但这让莉兹形成了一种观念,那就是,要让别人喜欢她,她必须做她认为别人希望她做的事情,其中一条“死板的个人规则”便是:“我必须不让任何人失望。”

我问莉兹,她是否可以先试着让朋友失望。如果以一种安全的方式从小事做起,是否有些事情是她实际不想做并能够不做的,试着拒绝,然后看看结果怎样。莉兹原本准备晚上去一位朋友的活动现场以示支持,但她实在想舒舒服服地泡个澡,然后美美地睡一觉。她答应取消那个约会,看看感觉如何。她还同意将这件事及之后的行为实验记录下来。我们会在第九章中看到她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

我想很多“圣母”都尽力不对朋友、邻居、同事及其他熟人说“不”,并且无法与他们之间划定出一些界线。“圣母”会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情况下答应去参加别人的聚会,在不方便的时候也要接听别人的电话,或永远做别人哭泣时可以依靠的肩膀。通常,这意味着总是把别人的需求置于自己的需求之前,以及并不觉得自己有权说“不”。“圣母”型行业

我们都知道,“圣母”容易陷入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如果不是百分之百的A(通常为好的东西),那就是B(通常为不好的东西)。翻译一下就是:如果我没有百分之百的同情,那么我就是一个吝啬、自私(这里,你还可以加上你自己觉得合适的否定词)的坏人。这可能导致精疲力竭,以及所谓的“同情疲劳”。如果你认为,只有在你能够帮助全世界需要帮助的人并答应所有人的请求时,你才是个好人,那么,你必然会感到不堪重负、愤恨和筋疲力竭。

我猜,很多人在读这本书时都会想到所谓的“爱心”行业,依我看,这些天生就是为“圣母”而设的行业。但是,正如谚语“飞蛾扑火”的情形一样,强光最终会烧死很多值得尊敬的好人。

你可能会意识到,前面提到的部分或全部情境都在你身上发生过。一定要记住,支撑它们的观念和行为举止都是学来的,因此,你完全可以以一种有利于你的健康和幸福的方式重新学习它们。

后面,我们会简单地看一下打破魔咒的方法,并找回自己的需求。首先,你可能会愿意花一点儿时间做一下下面的练习,看看作为一个“圣母”,你自己又有哪些独特的表现。“圣母诅咒”之图

我让哈米什和杰西卡做了这项练习。在初始阶段我通常会与咨询者一起完成。这个练习非常好玩儿,能够让沮丧及重度“阻塞”的感觉变得稍微轻松一些。下面,我展示了我自己的图,希望能帮助你们明白该如何来画这个图。

如果手头有专用的笔记本,你可以在笔记本上画,如果没有,可以画在一张纸上。画一个代表你的人形。可以画成穿着三角形长袍的人,这样你就可以在长袍上写字,其他方面便无所谓了,可以用直线表示四肢,用一个简单的圆表示头。我总是习惯在脸上画上一个大大的微笑,因为大多数“圣母”都倾向于尽量保持微笑。你还可以依照你自己的样子画上些波浪线作为头发,这也是我喜欢的一个细节。“圣母”的不同表现

接下来,画几个从头部及身体辐射出来的线性图形,可以类似于圣母玛利亚或圣徒的宗教形象那样。记得留够空间,以便你能在旁边写下你要写的字。如果你愿意,你还可以在线上画个箭头(箭头指向“你”的外侧),表示你对周围人及这个世界付出的精力。

下一步就是沿着这些线或箭头写上字或句子,总结出你对自己的付出或表现的感觉。可以是行为举止,例如:总是微笑、总是随时准备好聆听别人的倾诉、把时间留给每一个人、从不拒绝别人、逗别人笑、在聚会上活跃气氛等。这个清单是无止境的,但却是非常私人的。你也可以列出你与人交流时秉承的个人规则,如:“我随时恭候”“我总是把另一半放在首位”“我不会拒绝孩子们的任何请求”等。快速地写下这些想法,不要想太多。这些都是你非常愿意别人看到的,也都是非常积极的东西,但同时也是让你感觉正在枯竭及无休止的东西。

现在,来想一想那些你不会轻易(或从不)对别人表达的东西。内心是否堆积了不为人知并要爆发的东西?在图的内侧(三角形长袍里面)写下你此时冒出的感受。是气愤吗?还是悲伤?愤恨?我怎么办?只需将你最强烈的感受写下来。

现在,来看一下这个图。你此刻什么也不用做,但这幅图会让你产生强烈的视觉意识,知道你的这些特殊表现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记住,每个人觉得自己能够自信地处理的情况及人际关系都有所不同。

小结

这一章中,我们已经离找出“圣母诅咒”的意义及我们受到诅咒的程度更近了一步:

·在“直线游戏”中,你会站到哪儿?想一想你对哪些人际关系及情况最有信心,又对哪些最没有信心。

·查看一下你的“愤恨计”。

·谨防“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

·尝试做一下上文的画图练习,看清楚自己作为“圣母”的表现可能带来的影响。第三章身体的感受与情绪的觉察

如果你能够开始识别身体的感觉,那么你就能将其确定为一种情绪。反过来,这会帮助你发现这种情绪意味着什么,以及它们与你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怎样的联系。把聆听身体的声音变成一种习惯

回想一下上一章内容以及你刚完成的画图练习,如果你还没完成,也可以试着想象一下。你在人像身上写了什么?他/她内心有哪些压抑的情绪在像漩涡一般翻涌(一般的反应是:愤怒、怨恨、不友好、无兴趣、自私、恐惧、残忍、狂怒等)?完成这一步,你应该已经知道自己向这个世界隐瞒了什么和丢弃了什么了,也知道是什么在暗地里翻涌。

接下来,你要面对的下一个挑战就是,你要定期聆听自己身体的诉说,逐步确定你的感觉是什么时候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又是怎么表现的,以及这与你所想(想法)及所做(行为举止)有怎样的联系。

当我第一次将这样的想法告诉前来咨询的人们时,没有人真正明白我在说什么,这个概念似乎太模糊。但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从我自己的经验出发,部分“圣母诅咒”就是让我们无视身体不断发出的信息。如果我们能够“调好频率”并接收到这些信息,我们就能打破这个“诅咒”。其实,我们一开始就听到了这些信息,但却忽略了它们;之后,这就可能就变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我们甚至连听也听不到了,或者,它们变得像小幽灵的声音一样,不停地低声盘旋在我们的耳边。

在这一章中,我希望你能够把聆听身体的声音变成一种习惯。我们可以称之为:你的实相。此时此刻,我并不期待你试着去改变什么;但我希望,在以开放的思维读过后面几章内容之后,你将能够尽可能做好充分准备,然后试着去做些不同的事。及时检视自己的身体

以本书开头时我手臂受伤的故事为例,从跳谷仓舞时摔倒,到最终去医院拍X光,在10天的时间内,我的身体其实发出了很多信息。首先是疼痛。活动幅度太大时,手臂就疼得很厉害,而且平时也会觉得麻木和抽痛。有时候,我隐隐觉得恶心,却不知道为什么。晚上辗转难眠,因为总是找不到一个舒适的睡姿。或者,即便我调整好了姿势,也会被痛醒。因此,我极度失眠和暴躁。这些信息很明显,它们在告诉我什么,但我却没有听到。

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我想,我们其实都在不断收到自己身体发出的重要信息,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忽略掉了,或者根本就没有听到。就像正在播放的电台节目,频率太过模糊不清,以至于我们的接收器无法收到。很多咨询者头脑都很好,他们十分善于分析、聪明且细心,但依然完全阻断了身体向他们发出的信息。

你在呼吸吗?是的,你当然在呼吸,我知道。但是,请花点儿时间注意一下你的呼吸。你现在是否正坐在桌子旁守着电脑工作?我近来阅读的文章上说,很多人在回复邮件时会下意识地屏住呼吸,或放缓呼吸的速度。你会这样做吗?或者,你的腹部会随着呼吸的一出一进而起伏吗?你是否会轻微地屏息?现在,快速地检视一下你身体的其他部位,从脚趾开始,想象着一直向上移动,直到你的头。你会发现什么?哪里热?哪里冷?哪里僵硬?哪里疼痛?饿吗?渴吗?疼痛吗?需要去厕所吗?或者,需要新鲜空气吗?这一刻,你忽略了什么,或者,你忽视了身体的哪些信息?开始聆听这些信息是重获选择权和幸福的途径之一。

第十章中有一个呼吸训练,到时候你可以试试。现在,你可能只是想熟悉一下自己的身体,弄清楚它想告诉你什么。杰西卡及小便的需求

杰西卡这位“圣母”型同事总是想在工作(及生活)中显得更有冲劲儿。当我和她聊到聆听自己的身体这个话题时,我的话马上引起了她的共鸣。我说:“有这样一种情况,当你与一群人在一起时,虽然你很想去厕所,你却不敢说出来,也不敢直接起身走开,因为你不想打断谈话,或引起别人的注意。”我接着说:“这是个很好的例子,你会这样做吗?”她看起来很吃惊,然后尴尬地说道:“我想我一直都这样,这完全是我的准则。”

现在,我们都诚实一点儿,你们中有多少人在点头表示同意?自从那次与杰西卡谈话后,我问过很多人相同的问题。有趣的是,很多人都承认他们经常忽略身体发出的、需要去厕所的信息,尤其是在与其他人在一起时。他们还承认,有时候,甚至经常,他们会无视身体发出的口渴、饥饿、疲劳或感到压力的信息。但是,你可能在问自己:这有什么重要的?

你可能会想到医学上或者运动中提到的“聆听身体”的概念。通常,瑜伽或健身教练会告诉你去聆听自己的身体,以便不会过度消耗体能,或拉伤肌肉和韧带。关注身体的感觉还能够帮助你捕捉并识别各种情绪。人们总是觉得识别并确定自己的感觉是件很难的事;毕竟,这通常不是我们能在学校或家里学到的本领。但情绪是非常依赖于身体的(因此是能“感觉”到的),如果你能够开始识别一种身体感觉,那么你就能够将其确定为一种情绪。反过来,这会帮助你发现这些情绪意味着什么,以及它们与你的思想及行为有着怎样的联系。

最早被识别出的情绪可能是“焦虑”。这是人在感觉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威胁而产生恐惧感时做出的一种反应,即便这种感觉到的“威胁”实际只是我们脑海中的一种想象(如一段记忆)。这种反应是在原始的“战斗、逃跑或冻结”反应模式(身体在意识到威胁时产生的生理反应)的支配下产生的。下面的内容显示了莫妮卡是如何确定她的焦虑与她的想法及行为之间的联系的。接收来自身体的信息

每天检视几次自己的身体。有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在你常用的东西上粘上一个彩色的贴片。例如,你可以贴在水壶上、电脑上或浴室的镜子上。当你看到某个物品上的贴片时,深呼吸,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体上。

哪里感觉紧张、疼痛或紧绷?哪里觉得温暖、寒冷、干燥或发痒?你注意到了什么,它又和你能够确认的情绪有何种联系?这些全都是非常有用的信息,你会开始更多地关注你身体的状况,关注那些之前你可能已经完全忽略的东西。莫妮卡:转移不安情绪

我们前面提到的“1000瓦的灯泡”莫妮卡因工作要去参加一个为期一周的寄宿课程。到达美丽的乡村别墅时,她很兴奋:这一周都不用像在家时那样生活了,还有比一天做三顿饭更糟糕的事情吗?第一晚,她坐在一张大餐桌前,和大家一起聊天,享用美味的家常菜。她觉得有点儿吵,决定趁这个时间检视一下自己的身体。她注意到,自己的心脏在加速运转,嘴巴也很干。她还意识到,自己在一杯接一杯地喝水,然后又一次次地将水杯添满。

那天晚上,躺在床上后,莫妮卡开始回想自己的行为。在家的时候,她吃完饭后几乎不怎么喝水,更不会一连喝五六杯。

突然,一个鲜活的画面跳入她的脑海。她正坐在餐桌前与家人一起吃晚饭,其中包括爸爸、妈妈和哥哥。她总是把自己的水杯添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