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乐器大观与作品欣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14:00:59

点击下载

作者:董怀岩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黎族乐器大观与作品欣赏

黎族乐器大观与作品欣赏试读:

前言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在中国56个民族中,黎族能歌善舞由来已久,其音乐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黎族乐器是黎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约有40余种,其中极具民族特色的有十几种。这些乐器从材质、造型、制作工艺到演奏方式、技巧、曲目,再到应用领域、适用范围等都有着鲜明的黎族特色,是我国乃至世界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近年来,我国音乐事业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黎族乐器作为中华民族音乐大家庭中的一员,以其浓郁的历史内涵与民族特色,吸引了大批学习者与研究者。为了进一步系统地总结黎族乐器理论与演奏方法,促进黎族乐器的当代传播与发展,我们出版了这本《黎族乐器大观与作品欣赏》。

本书按照民族乐器的一般分类方式,将黎族乐器分为打击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以及吹管乐器四类,并对每一类乐器中的代表乐器进行了介绍,共33件。在内容的编写上,本书对这些乐器的形制、历史演变、文化内涵、发声原理、演奏方式等进行了图文并茂、简单易懂地介绍,满足了广大音乐爱好者以及黎族文化爱好者的需求,同时也给一些研究者开展与黎族乐器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最后,本文选取了九首具有代表性的黎族乐器曲目,以方便广大读者深入了解与学习演奏黎族乐器。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优秀研究成果,得到广大专家学者及同仁的广泛帮助,在此,深表感谢!同时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研究不够深入,书中若有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专家批评指正。作者2017年6月

题记

黎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主要生活在海南岛,是海南岛的原住民,人口一百余万。黎族人民有自己的语言———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方言,如侾(音哈)、杞、美孚、润和台(亦写作赛)等。不同方言区的黎族既在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具有民族共性,也在民歌、舞蹈、服饰等方面具有个性,他们共同塑造了黎族的民族文化。

一、黎族乐器历史

黎族是一个热爱音乐舞蹈且能歌善舞的民族。黎族有句俗语叫作“歌声不停,笛音不止”,由此可见,音乐、舞蹈在黎族人生活的地位。黎族乐器是黎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黎族乐器有40余种,传统乐器主要有独木鼓、叮咚、口弓、口拜、鼻箫、灼吧、哔哒、哩咧等。同时,黎族人民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乐曲,黎族乐曲主要包括独奏乐曲、合奏乐曲、歌舞乐曲、祭祀乐曲和八音乐曲五大类。

关于黎族乐器早在宋代一些文献中便有提及,如《太平寰宇记》记载:琼州黎人“打鼓吹笙以为乐”;《桂海虞衡志》载:黎人“聚会亦椎鼓歌舞”,这里提到了笙和鼓,是黎族传统乐器之一。到了清代张庆长《黎岐见闻》则有了较详细的记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野间,男弹嘴琴(口弓),女弄鼻箫,交唱黎歌。”这里提到的嘴琴、鼻箫在现在黎族生活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是黎族乐器的代表。但黎族乐器绝不是产生于宋代,它应产生于更早时期,与黎族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黎族竹木器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海昌曾说:“黎族传统乐器取材于大自然中的各种竹木、畜兽皮原料,经过手工加工而成乐器,散发着原始社会的生活气息。黎族乐器是人们崇尚自然的生动体现,是原生态音乐的遗存。”

我们认为,黎族乐器、乐曲应产生于原始社会生活中,是黎族先民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中创制出来的,保留有原始生活的音韵和黎族原始生活的风情。如叮咚声音清脆响亮,据说便起源于黎族先人用木棍敲击吓走鸟兽,以保护山栏稻、玉米、木薯等庄稼。独木鼓声音恢宏厚重、鼓谱简洁明了,体现原始崇拜祭祀活动的肃穆场景。

黎族乐器在发展、流变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汉族、苗族等其他民族乐器的影响。在不断地吸收、借鉴、改进其他民族的乐器以适应本民族发展需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乐器和乐曲。如黎族乐器哒唠、口拜无论从形制上讲还是从发生原理上讲都与汉族的唢呐相似,而且有些黎人则直接称之为木唢呐,有些地区在婚丧嫁娶时则直接用汉族的唢呐,这明显是受到汉族唢呐的影响的结果。再比如,拉弦乐器椰胡则明显是二胡的变种、令东(木琴)则与月琴十分相似等。

二、乐器的制作材料、形制及曲调特色

黎族传统乐器从制作材料上看,主要以本地出产的竹子、原木、牛角、椰子壳等为主,而很少有铁、铜等金属材料,这主要与历史上黎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有关。黎族传统乐器中的独木鼓、叮咚、口弓、口拜、鼻箫、灼吧、哔哒、哩咧等没有一件是用金银铜铁制作的,少量金属乐器如铜锣、铜鼓等则直接是从汉族地区引进的,当作社会重要财富看待。历史上,黎族地区手工业水平落后,生产工具、交通工具、生活日用品等基本都是就地取材,如其居住的船型屋为原木、茅草搭建而成;其交通工具独木舟就是一整根原木挖空而制作成的;其日常盛物用的篓等是以竹篾编成的;甚至有些衣服也是以整张树皮制作而成等。而金银铜铁等金属,在黎族生活中皆属于贵金属,例如铜锣、铜鼓等乐器在黎族村寨中都属于重要财富,要几头牛才能换一面铜锣,十几头牛才能换一个铜鼓。

黎族传统乐器从乐器形制上看可谓是特色鲜明。最有特色的当属吹管乐器中的哩咧。哩咧的吹管使用大竹节套小竹节,一节节组合起来的,很有观感。其次灼吧也很有特色,灼吧的吹管和主音管之间形成的标志性的“7”字形,使其很容易就能从其他乐器中区分开来。此外,哔哒将两个竹管并排绑在一起,如同排箫,演奏时可以一根手指按两个按音孔。牛角郎用大水牛角掏空后并排绑扎在一起,形制独特,极具民族特色。叮咚是将两根原木用藤条上下悬挂在木架上,演奏时用短木棍敲击,看似简单,却声音清脆、嘹亮,是黎族乐器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有些竹制乐器故意保留竹节、竹根须等,显得古朴自然;有些乐器刻上民族图案、坠上民族饰品,观感十足。

黎族乐器多为黎族民间艺人手工制作而成,没有统一的制作标准。因此,其工艺水准参差不齐,致使一些乐器音色不纯,调式不准,并伴有一定的撕裂音。以至于有些乐器只适合自娱自乐,而不适合艺术表演,这也是黎族乐器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良的。

黎族传统乐器具有浓浓的民族特色,用这些乐器奏出的传统乐曲更是蕴含着原生态的音乐特征,古朴简约,它融汇了黎族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识、民俗风情以及宗教情感等元素,特色鲜明,为黎族人民所喜闻乐见。黎族乐曲的曲体结构灵活自由,旋律顺畅,音调古朴清纯,其曲牌结构多为单曲体,以一个曲调为基础做重章复唱,在反复演奏中加入速度变化,以加深人们对音乐的印象,从而产生审美共鸣,长时间沉寂在美妙的乐曲中。在调式音阶方面,黎族乐曲多为五声音阶为主的徵调式和宫调式,曲调大体是以同度音阶反复和二度音阶为主进行,旋律起伏不大,节奏、节拍一般较为规整。黎族乐器的曲调风格加上演奏者的高超技巧(如循环换气等),演奏出的乐曲变化多样、风格独特。

三、黎族乐器的分类及使用

关于黎族乐器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法,按照民族乐器的一般分类方式,可以分为打击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以及吹管乐器等四类。打击乐器主要有石鼓、木鼓、独木皮鼓、铜锣、叮咚、太阳牛角鼓、榔棹柃、牛角郎、钱铃、椰钹等;拉弦乐器主要有朗多依、伴胡、椰胡、竹胡、牛角胡等;吹管乐器主要有鼻箫、哩咧、灼吧、哩篓、口拜、哔哒、双管鼻箫、哒唠、牛角弯、椰乌等;弹拨乐器主要有口弓、令东、椰琴等。

黎族乐器不但在国内堪称一绝,在国际乐器品类中也是十分罕见的。黎族民间乐器在长期的发展应用中,逐渐形成了“黎族八音”乐队,黎族八音乐队的乐器主要有:哒唠(等于现在的大唢呐)、口拜(等于现在的小唢呐)、小铜锣、小鼓、椰胡、竹胡、木琴、碰铃等,如果是大的乐队还可增加牛铃、叮咚、牛角郎等打击乐器。由此可见,黎族八音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八种乐器的乐队,在不同地区、不同场合下使用的乐器会有所不同。八音演奏是黎族地区尤其是保亭地区最有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通常是在节庆、结婚等场合上表演。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应用中,以独木鼓、叮咚、口弓、哩咧、哔哒、口拜、鼻箫、灼吧为代表的黎族竹木乐器最终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这对黎族乐器、乐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黎族乐器尤其是民间传统乐器不纯粹用于艺术表演,有些还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离不了鼻箫、灼吧;婚丧娶嫁离不了拜、哔哒、哩咧;节日庆典、宗教祭祀离不了独木皮鼓、铜锣等。另外,黎族乐器还可以给黎族歌舞伴奏或成为黎族舞蹈的道具,如《钱铃双刀舞》就是离不开钱铃这个重要的乐器兼道具。

四、黎族乐器的保护和传承

黎族乐器一方面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优势明显,但另一方面也具有工艺水准落后、音调不准、音域不广、音色差等不足,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保护黎族乐器不能只是停留在收集、整理、挖掘、记录黎族原有成果的层面,而应该将其引入教学科研、商业开发、舞台表演等领域,应将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将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首先,应注意挖掘、抢救、记录、整理、出版失传的和濒于失传的黎族乐曲、乐器,这是基础性的,也是传承、保护的第一步。在收集、整理、留存黎族乐器、乐曲的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貌、原态,掌握第一手材料。

其次,应注意吸收、借鉴其他文化优秀成果,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充分保留黎族乐器、器乐曲的鲜明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借鉴和利用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并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

再次,应注意结合国家相关政策,通过立法、立项等方式进行保护和传承。目前,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正在快速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党和政府对民族文化包括民族音乐文化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应抓住时代机遇,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法规,使黎族乐器的保护和传承走上制度化和常态化。同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社会团体应积极申报相关项目,通过申报世界或者国家级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等方式,获得国家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地方政府也可以借此加大投入,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盛会,如黎苗三月三,建设文化馆、博物馆等。

最后,应注意结合现代科技文化发展新动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化创新模式、文化传播模式,促进黎族乐器的大发展。当今中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也应该借助这个时代良好的机遇着力发展现代教育和科技,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发展互联网等网络新媒体,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模式;着力开发黎族乐器、器乐曲,不断创作优秀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广大人民文化需要。

对待民族文化,我们应该相信越是民族就越是世界的,因此,保护和传承黎族乐器既是黎族人民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位音乐爱好者的责任。

保护和传承黎族乐器,不得不提黎族乐器传承人黄照安先生。

黄照安先生为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玲镇什磨村人,曾任保亭县工商局所长、工会主席。他是黎族地区唯一身兼黎族乐器的收藏、制作、演奏和传承的人。工作之余,黄照安凭着自己对黎族乐器的爱好,自费下乡去采风,收集乐器、民歌;自费组织成立八音演奏队,自己花钱为农民培训;自费去外面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自费买各种材料,制作改良各种黎族乐器。经过多年的努力,黄照安先后搜集、挖掘出黎族传统乐器哩咧、口弓、灼吧、叮咚、牛角胡、椰胡等乐器多达四十余种,他还与人合写了《黎族乐器集锦》一书,发表了《黎族乐器现状与改革》《黎族乐器“哩咧”的起源与演变》等文章。此外,他还成立了老年黎族器乐演奏队,开班黎族乐器传习所等,担任海南师范大学等相关高校的外聘教师,为保护和传承黎族乐器做出了突出贡献。本书的写作正是因为得到了黄照安先生的大力支持才得以完成,在此对表示衷心的感谢。

打击乐器

黎族打击乐器是黎族乐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有独木皮鼓、木鼓、叮咚、蛙锣、牛角郎、榔棹柃、钱铃、椰钹等组成。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叮咚和独木鼓,目前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有些书籍中会把独木皮鼓与大鼓、鹿皮鼓、牛皮鼓、黄猄皮鼓等区别对待,这样便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件黎族乐器,我们认为后面几种鼓都是独木皮鼓,只是蒙的兽皮不一样叫法不一样而已。只有木鼓是不蒙兽皮的,所以我们单列出来,以与独木皮鼓相区分。另外,有些人击碗、碟匙、木臼、击杆等也作为黎族乐器,我们认为这些乐器虽在黎族地区使用,但由于民族特色不够鲜明,且在别处容易见到,兹不详述。关于蛙锣和铜锣,我们认为蛙锣是铜锣的一种,但由于蛙锣更具有黎族文化内涵,故我们只介绍蛙锣,而不介绍铜锣。至于铜鼓,在黎族历史上确实曾作为乐器使用过,但后来由于种种逐渐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或被铜锣所取代,现在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早已失去了乐器的价值和意义,故不再介绍。

一、独木皮鼓

又叫“大皮鼓”“大鼓”,黎语叫“根浪”或“根龙”。

独木皮鼓,击奏类体鸣乐器,是黎族最早的乐器之一。

据黎族古歌讲述,独木皮鼓原为独木鼓(也叫木鼓)。远古时候天雨打雷(黎族先民一般认为是雷公所为)击倒大树,并烧出树洞,黎族先民发现这种中空的树干敲打起声音独特、响亮,便用它来呼众围猪。后来人们用鹿皮、牛皮等蒙住木鼓的两端洞口,敲击的部位由原来的树干变成兽皮,这样声音更浑厚响亮,这便是独木皮鼓。

另据曾昭璇《谈侾(今作哈)黎“独木皮鼓”兼论铜鼓的起源》一文指出:“独木皮鼓起源早于铜鼓,即在原始社会已存在,而铜鼓则在百越族群进入奴隶社会时期才会铸造,而且从体制、图画、纹饰都有一系列渊源关系可寻”。独木皮鼓大的一般悬于峒中心最高的山岭上,用于传信聚众、祭祀鬼神等;小的一般悬于“头人”家屋檐下,用于歌舞娱乐等。

关于独木皮鼓,古文献早已有记载,如宋代《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九岭南道十三称:“(琼州)打鼓吹笙以为乐。”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二亦记“生黎”有:“其亲故聚会,椎鼓歌舞”。

独木皮鼓与汉族大鼓形制相似,只是鼓身用一段中空的树干制作而成,而不是用多片木板拼合而成。其鼓一般长为50~100厘米,直径为30~50厘米,中间略粗于两端。黎族人认为独木皮鼓鼓身用苦梓木(苦子木)最好,因为这种木头又重又硬且能自然成洞。也可用荔枝木或绿楠木,这些木头老了也会自然成洞。

制作独木皮鼓时,先到海南原始森林中寻找自然倒下多年,且中间已经朽烂有洞的适合做鼓身的木头,取回放置两到三年,使其水分蒸发完毕,木质变得干硬。然后再对其进行修葺整理,务必使木洞内外光滑,洞壁厚薄均匀。最后,用苦果水煮,使其不生虫。这样鼓身便基本制作完成了。

在鼓身的两端蒙上兽皮用鼓钉在下端周围束紧、钉牢是为鼓面。鼓面,早期用鹿皮蒙制,鹿皮薄,声音清纯,用鹿皮蒙的则在鼓面上画上鹿的形象。现代,出于动物保护需要多用牛皮(水牛、黄牛均可)代替鹿皮蒙制鼓面,牛皮相对鹿皮来讲比较厚实,声音更低沉,用牛皮蒙制的则绘牛的形象。

鼓钉一般不用铁钉,而是用长约20厘米的木钉(用铁木最好,因为比较硬)或老竹钉,现代也有用铁钉的。

独木皮鼓在传统黎族人的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招众、祭祀和歌舞娱乐。黎族人一般可以通过鼓点和节奏辨识其含义与用途。如鼓点轻快,间隔短,节奏轻重分明,则表示祖先神灵为本氏族趋吉避凶。如鼓点节奏缓急,连续不断,则表示村中财物(如耕牛生猪等)被外人偷盗,击鼓集众以捕盗贼。如鼓点节奏密急,力大声响,则表示村寨中发生了火灾或受到了外来欺辱,这是在召唤村民回来救援。如鼓点节奏单声,且间隔长久而声沉闷,则表示村寨中有人亡故,通过击鼓以传递丧事信息,召集亲友料理丧事。现在独木皮鼓的作用主要是娱乐,如流传于东方、昌江、白沙等地的锣鼓舞、皮鼓舞、大鼓舞、跳鼓舞等娱乐性舞蹈都是以独木皮鼓为重要的伴奏工具和道具的。

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独木皮鼓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如有些村寨在制作独木皮鼓时,需要举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再如鼓身上的纹饰也越来越复杂,通常雕或绘几何纹、人纹等纹饰;鼓面上则绘制有动物纹、人纹,有的甚至绘有相关狩猎场景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黎族传统文化和工艺美术的重要资料。现代独木皮鼓则更具有装饰性及表演性,是黎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独木皮鼓正面

二、木鼓

又叫“独木鼓”,黎语叫“榔”或“灾榔”。

独木鼓是独木皮鼓的原始形态,即独木皮鼓的鼓身。木鼓的材料一般为苦梓木,制作时,把长约2米,直径在50~60厘米的圆木中间挖空,周围留3厘米左右的圆圈,这样便成了木鼓。木鼓的鼓槌为1.2米的木棍,敲击时声音响亮,主要用于祭祀祖先或除灾赶邪。

三、牛角郎

牛角郎、又叫牛角叮咚、奥最郎。

牛角郎是黎族特有的打击乐器,用成熟的大水牛角制作而成,一般为七对十四根。这些牛角大小不一,两两对称,排列成挂,悬吊击打。

制作时,先选上好的大水牛角挖空、晾干,然后两两对称绑扎,使角尖朝外。再把七对绑扎好的牛角依上小下大的顺序互叠、固定在一起,上面六对为角尖朝上,下面一对为角尖朝下,形似一挂牛角制作的窗帘,造型奇特,极具观赏性。最后将制作好的牛角“窗帘”悬挂在一根横木上,整个乐器便制作完成了。

演奏牛角郎时,双手持两根小木棍,用不同的力量敲击不同的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也可用木棍上下滑动,发出较连贯的“啪啪啪”声,可用于伴奏,也可用于独奏。牛角郎

四、太阳牛角鼓

太阳牛角鼓是身兼海南黎族乐器收藏、制作、演奏和传承人的黄照安先生的创意之作。整体来看,太阳牛角鼓是将独木皮鼓与牛角郎结合在一起制作而成的。

制作时,先将独木皮鼓两端鼓沿上装钉12根左右小而直的牛角,牛角均匀排列,与鼓面合在一起如太阳发出万丈光芒,极具观赏性。然后将鼓横放于一人多高的鼓架上,以方便击鼓人击鼓为宜。最后,再在鼓的一端加装一个六对牛角郎,使之立于鼓沿之上。

演奏时,双手持鼓槌,立于装有牛角郎的一面。这样既可以敲击鼓面,也可以刮划或击打鼓沿上的牛角或牛角郎,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太阳牛角鼓大大提高了独木皮鼓的表演性和观赏性,使之更富有变化。全貌细部细部

五、叮咚

叮咚是黎族特有的敲击体鸣乐器,也叫“叮咚琴”,黎语称为“朗贡”。

叮咚由三部分组成,即木杠(或木杆)、木架和敲击棒,其中木杠为发音体,最为关键。木杠多选用质地比较坚硬的“柴即慎”或中琼木或木梢木或猫尾木等制作而成。木架多为刻有黎族传统花纹图案的三脚支架。敲击棒由两根长约30厘米,直径3厘米的木棍组成,黎族人一般会在木棍的一端系上红布条,在木棍的周身描绘上各种黎族图案,进行装饰。

早期的叮咚只有两根木杠,用藤条上下悬挂木架上,两根木杠之间的距离为12~20厘米不等,木杠长150~240厘米,直径为10~20厘米。每根木杠敲击不同的部位能发出五度关系的两个音,上面较短的敲击时发出的音为1~5(c~g),用模声词“叮”来形容;下面较长的发出的音为6~3(a~e),用“咚”来形容,两根木杠能敲出小三度的和谐音程,故称“叮咚”。当音调不准时,除可以通过用小刀削割木杠的相关部位,还刻有通过移动木杠两端的绳索来调整。后来叮咚逐渐发展出了三根木杠、四根木杠、五根木杠等多种不同的形式。

关于叮咚的来历,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很久以前黎族人砍山种“山栏”稻,因担心鸟兽来偷吃破坏,故用红泥丸投射驱赶它们。有一对公婆在看护山岗时,泥丸投完了,但鸟儿们还不走。阿婆随手拿起一根木棍一敲,结果鸟儿受到惊吓全跑了。阿公受到启发,便有意找声音响亮的木棍来敲击,以吓鸟兽,护山栏稻、玉米、木薯等庄稼。由这个传说,我们可以看出叮咚起源于物质生产劳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叮咚声音清脆嘹亮,可以用来驱赶鸟兽(据说猴子最怕叮咚声),保护庄稼,是黎族田间地头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打叮咚后来还成了黎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之余的一种娱乐形式,再后来,叮咚逐渐向演奏乐器发展。1956年4月,原海南黎苗自治区(属广东省)歌舞团下乡演出,当他们到黎族村寨与黎族人民联欢时,发现了这种乐器,后经过研制、改进,取消了竹子部分,突出了音乐部分,木杠增加到了五根,这便是今天人们在舞台上见到的叮咚,可独奏、合奏或歌曲伴奏。

打叮咚的原始形式,是将木棒吊在田间的树枝上,并用一根绳子系着两根劈开的竹子绑在离叮咚较远的地方,在打叮咚时中间穿插着打竹子,一拉绳索两根竹子便发出响亮的“啪啪”声,以驱逐鸟兽。现在,演奏叮咚时,演奏者站立架前,两手各执一根敲击棒敲击。两根以上木杠的叮咚,能奏出更多的音,发音可构成七声音阶,但技巧较难掌握。叮咚敲击的节奏很丰富,多用二拍子或四拍子,很少用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