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王国的世界冠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7:47:55

点击下载

作者:李慕南,姜忠喆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动物王国的世界冠军

动物王国的世界冠军试读:

前言

科学探索是认识的神旨,具有巨大的前进力量。随着人类科学的萌芽,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的能力越来越强,科学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和思维等方面,科学的技术成为人类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科学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因此,我们只有通过科学探索,在未知的领域努力探索,在已知的领域重新发现,才能创造崭新的天地,才能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但是,我们生存世界的奥秘,那简直是无穷无尽,从太空到地球,从宇宙到海洋,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奥妙无穷,神秘莫测,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简直不可思议,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命现象和生存环境是捉摸不透。破解这些谜团,就有助于我们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不断迈进。

其实,宇宙世界的丰富多彩与无限魅力就在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使我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我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那些无限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不断解开,并推进了科学技术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奥秘现象,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

宇宙世界是无限的,科学探索也是无限的,我们只有不断拓展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发现更多的丰富宝藏,破解更多的奥秘现象,才能使之造福于我们人类的文明,我们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获得发展。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激励广大读者认识和探索宇宙世界的无穷奥妙,我们根据中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辑了这套丛书,具有很强系统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新奇性。

本套作品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恐龙之最

1.谁最先发现了恐龙

在英国南部的苏塞克斯郡有一个叫做刘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这里曾经住着一位名叫曼特尔的乡村医生。这位曼特尔先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特别喜爱收集和研究化石。行医治病之余,他常常带着妻子一起爬山涉水去寻找和采集化石,足迹踏遍了周围有岩层出露的沟沟坎坎。久而久之,曼特尔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采集高手。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尔先生还是照常出门去给病人看病。夫人在家里等着丈夫回来,心里总是惦记着他会不会着凉。后来,曼特尔夫人实在坐不住了,就带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门向着他出诊的方向去迎接他。她走在一条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两旁新开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层层的岩石。她习惯性地边走边观察两边新裸露出来的岩层,忽然,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是什么东西呢?”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走上前去仔细观看。哇!原来是一些样子奇特的动物牙齿化石。这些化石牙齿太大了,曼特尔夫人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牙齿。发现的兴奋使得曼特尔夫人忘记了给丈夫送衣服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化石从岩层中取出来带回了家中。

晚些时候,曼特尔先生回到了家中。当夫人将新采集到的化石呈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惊呆了。他见过许许多多远古动物的化石牙齿,可是没有一种能够与这么大、这么奇特的牙齿相似。

在随后不久,曼特尔先生又在发现化石的地点附近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牙齿化石以及相关的骨骼化石。为了弄清这些化石到底属于什么动物,曼特尔先生把这些化石带给了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请这位当时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学者给予鉴定。

说实在的,居维叶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类化石,而他读过的所有的由前辈科学家撰写的书籍和论文中也从来没有提到过这种化石。不过,居维叶还是根据他掌握的相当丰富的动物学知识做了一个判断,他认为牙齿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马的,它们的年代都不会太古老。

曼特尔先生对居维叶的鉴定非常怀疑,他认为居维叶的结论太草率了。他决定继续考证。从此,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馆去对比标本、查阅资料。

两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结识了一位在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工作的博物学家,此人当时正在研究一种生活在中美洲的现代蜥蜴——鬣蜥。于是,曼特尔先生就带着那些化石来到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与博物学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齿相对比,结果发现两者非常地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尔先生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化石属于一种与鬣蜥同类、但是已经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并把它命名为“鬣蜥的牙齿”。

后来,随着发现的化石材料越来越多,人类对这些远古动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我们知道所谓的“鬣蜥的牙齿”这种动物实际上是种类繁多的恐龙家族的一员;它确实与鬣蜥一样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它与真正的鬣蜥的亲缘关系比起与其它种的恐龙的关系还要远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则,这种最早被科学地记录下来的恐龙的种名的拉丁文字并没有变,依然是“鬣蜥的牙齿”的意思。不过,它的中文名称则被译成为禽龙,这是科学史上最早记载的恐龙。2.最大的恐龙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吨!也就是说,2到3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就是“震龙”一名的含义。

震龙生活的时代是大约1亿6千2百万年到1亿3千6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动物分类学上,它属于蜥臀目、蜥脚亚目、梁龙科。除了震龙之外,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身体巨大的蜥脚亚目(一般称为蜥脚类)恐龙还包括梁龙科的梁龙(身长26米)、雷龙(身长21米,体重25吨)、超龙(身长42米,肩部高5.19米,臀部高4.58米)、马门溪龙(身长22米)以及腕龙科的腕龙(身长25米,体重30~50吨)等等。

这些巨大的恐龙都是吃植物的,高大的身躯和长长的脖子使得它们可以吃到高树上的叶子。如此巨大的身材肯定需要特别大的食量,但是这些恐龙却全都长了一个相对来说很小的脑袋和不大的嘴,怎么来满足那么大的食量呢?大概它们只能不停地吃了。科学家推测,马门溪龙一天要用2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食!这恐怕也是世界之最了。

想一想,一头马门溪龙23个小时要吃下多少树叶呀,还有成千上万其它的马门溪龙呢,还有更多的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呢。看来,那时候地球上肯定是植物茂密、森林遍野,自然环境非常地优越,才使得这么多的庞然大物能够悠闲地生活在地球上。

现在,我们在陆地上再也见不到如此庞大的动物,能够与它们相比的大概只有生活在海洋里的蓝鲸了。雌性蓝鲸可以长到30多米,体重可以达到200吨重。3.最后灭绝的恐龙

作为一个大的动物家族,恐龙统治了世界长达1亿多年。但是,就恐龙家族内部而言,各种不同的种类并不全都是同生同息,有些种类只出现在三叠纪,有些种类只生存在侏罗纪,而有些种类则仅仅出现在白垩纪。对于某些“长命”的类群来说,也只能是跨过时代的界限,没有一种恐龙能够从1亿4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一直生活到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之末。

也就是说,在恐龙家族的历史上,它们本身也经历了不断演化发展的过程。有些恐龙先出现,有些恐龙后出现;同样,有些恐龙先灭绝,也有些恐龙后灭绝。

那么,最后灭绝的恐龙是哪些呢?显然,那些一直生活到了6千500万年前大绝灭前的“最后一刻”的恐龙就是最后灭绝的恐龙。它们包括了许多种。其中,素食的恐龙有三角龙、肿头龙、爱德蒙托龙等等;而肉食恐龙则有霸王龙和锯齿龙等。4.最有名的霸王龙事件

1992年5月14日,美国西部希尔城的黑山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正像往日一样地干着各自的工作。忽然,一阵由远而近的警笛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接着,30多位联邦调查局的警官和20多名国家警卫人员闯了近来。他们遵照联邦大法官斯格弗尔的命令,以涉嫌非法发掘自然遗产的名义,查封了保存在这里的一具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霸王龙化石标本。望着将近10吨重的化石骨架和围岩以及有关的野外记录和照片被这50几个人统统打包装箱,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一个个目瞪口呆。这些警官和警卫人员足足用了两天多才完成这一繁重的工作,然后将这些“罪证”运到南达科他州矿业技术学校,保存在那里的保险库里。古生物化石作为犯罪证据被查封,这在全世界都是第一次;而且,被查封的还是被誉为“霸王龙之王”的极其珍贵的完整化石骨架,因此这一事件引起了当时新闻界和广大公众的极大关注。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两年前。1990年,有人在南达科他州的切奇河西奥克斯印第安部落保留地里发现了一些恐龙化石出露的痕迹。为了发掘这些化石,黑山研究所支付了5000美元给这片土地的所有者、印第安牧场主威廉先生,取得了在那里进行发掘并拥有所有发现物的许可。

然而,有一件事黑山研究所并不知情,那就是威廉先生出于经济利益,已经在几年前把这块土地交给联邦印第安事务署托管了。根据美国法律,如果印第安人将他们的财产交给联邦政府托管,他们就可以享受免税。但同时这就意味着,他要想出售这片土地下面的埋藏,就必须得到联邦有关机构的准许。

威廉先生没有将这一切告诉黑山研究所,也没有去办理有关的手续。黑山研究所则稀里糊涂地开始了发掘工作。他们的工作倒是卓有成效,发掘出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一具霸王龙骨架,并为它取名为“苏”。

研究表明,“苏”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活着的时候身长有12.49米,身高达5.48米。如此珍贵的标本不仅有极高的展览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因此,黑山研究所的总裁拉森先生作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一方面准备和几位古生物学家合作来研究这具骨架;另一方面准备在希尔城专门建设一座博物馆,用来展览这个“霸王龙之王”。

可就在这是,威廉先生却突然向法庭起诉,声称黑山研究所无权拥有“苏”。在一系列研究计划中,有关霸王龙雌雄两性差异的研究最为引人入胜。在“苏”被发现之前不久,黑山研究所刚刚从南达科他州的布法罗村附近发掘出来了一条巨型霸王龙,取名为“斯坦”。拉森先生声称,他已经从“斯坦”和“苏”身上发现了雌雄霸王龙之间的差异。就在“苏”被查封的时候,拉森先生还在仔细地研究着它与“斯坦”之间的异同,准备撰写一篇判别恐龙性别的科学论文。“苏”的被查封,以及后来发生的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使这些意义重大的科学研究被迫中断了。

经过长达4年之久的法律诉讼,法庭最终判决,霸王龙之王“苏”归印第安农场主威廉所有,但是他必须保证,永远不能出售这件珍贵的大自然遗产。威廉先生则表示,欢迎有关的科学家到他那里来研究这具举世闻名的霸王龙标本。5.热极一时的恐龙蛋

提起恐龙蛋,也许很多人并不陌生。前几年在我国河南西峡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蛋,许多还被化石贩子走私到国外;更有甚者,一些学者还声称从其中的一枚蛋里提取出了恐龙的DNA。一时间,恐龙蛋成了各种报刊、各地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竞相炒做的热门话题。

西峡地区发现的大量恐龙蛋确实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极大反响。其发现的化石地点遍布西峡县以及相邻的内乡县和淅川县的15个乡镇、57个村。在西峡、内乡两个县的3个乡镇、4个村,还发现了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和恐龙骨骼化石的覆盖面积达8578平方公里,发掘出的恐龙蛋超过5000多枚。如此大量的发现在世界上确数奇观。这些恐龙蛋及恐龙骨骼化石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恐龙及恐龙蛋的分类提供了材料,而且为进一步了解恐龙的繁殖方式,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古地貌、古生态环境以及地层学和埋藏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信息。

但是,从恐龙蛋里提取出了恐龙DNA的报告却在一开始就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怀疑。据说,提取出恐龙DNA的这枚蛋在一次搬运时不小心摔破了,结果发现蛋壳内的物质是柔软的絮状物,而不是一般恐龙蛋内部那种由泥岩或砂岩构成的坚硬物质。因此,有关人士就认为这种柔软的絮状物是原来恐龙蛋里的蛋黄、蛋青等有机物没有完全分解而形成的产物。据此,他们就在一间原来用于植物生物化学实验的实验室里进行了提取工作,提取出了某种DNA的片段。然后,他们用这种DNA片段与一些已知动植物的DNA进行了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的不同而宣布,他们提取出了某种恐龙的DNA。

引起许多学者怀疑的是,那些“柔软的絮状物”是蛋黄、蛋青等有机物没有完全分解而形成的产物吗?要知道,恐龙蛋在地下埋藏了至少已经6500万年的时间,而从西峡地区的地质状况来看,埋藏恐龙蛋化石的地层均为泥岩或粉砂岩,并没有能够有效保护有机质免于分解的环境因素,因此,这么长的时间里,恐龙蛋中原来的有机质早已分解殆尽,而蛋壳内的物质,则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经置换作用而充满了与周围的埋藏环境一样的矿物,而且,已经石化。那“絮状物”很可能是地层中常见方解石矿物在蛋壳内结晶出的晶体。如果你到北京动物园西面不远处的中国古动物馆来看一看,在二楼展厅内你就可以看到一枚剖开的恐龙蛋,它的内部因为完全被方解石晶体填充而显得晶莹剔透。而那枚蛋之所以“柔软”,则很可能是在埋藏在地下时经历了地下水的浸湿,或者是在出土后被水或潮湿的环境湿润所至。既然这枚蛋可能遭到过水的浸染,而且已经破碎,那么被含有某种DNA成分的有机质沾染的可能性就是很大的。至于提取者用这种DNA片段与一些已知动植物的DNA进行了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而宣布提取出的是某种恐龙的DNA,结论也不可靠,因为,只有你将这种DNA片段与所有的已知生物进行了对比而结果不同,你才能说它属于某种已经灭绝的或是还没有被发现的生物。而离这一步,他们的工作差得太远了。

后来,有些科学家把那段所谓的“恐龙DNA片段”与更多种生物的DNA进行了对比,发现其序列竟然与某种低等的藻类植物相类似!

现在,“恐龙DNA”事件在科学界已经如过眼云烟般地没有任何影响了。但是正常的恐龙蛋研究依然在不断地深入。科学家利用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化的仪器对恐龙蛋的蛋壳进行了超微观的观察以及化学分析研究,知道恐龙蛋壳中大约93%的成分是碳酸钙,由一层有机质基层和一层方解石质构成。这种双层结构与现代鸟类的蛋壳相似,能够有效地防止蛋内的水分蒸发,从而保护蛋中的胚胎能够正常发育。由此证明,恐龙在当时可以在十分干燥的环境里繁殖后代。6.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

20世纪90年代,一个由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恐龙足迹专家马丁一洛克莱教授率领的古生物考察队在位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上的一片泥滩上,发现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化石。其中,有5串足迹都比过去在葡萄牙发现的延伸了147米的世界最长恐龙足迹还要长,其长度分别为184米、195米、226米、262米和311米。

这些足迹是由20多条巨齿龙留下的。巨齿龙是一种与霸王龙相似的食肉恐龙,但是它们生活在距今1亿5千5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那个时候霸王龙还没有出现呢。

新发现的足迹与过去在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巨齿龙的足迹非常相似,说明在侏罗纪晚期的时候巨齿龙的分布范围很广。

每个足印的大小与霸王龙的足印差不多,有60多厘米长。足印还显示其足后跟比较长。足迹显示的跨步长度表明,这些巨齿龙的身体只比一般身长在12.2米左右的霸王龙略微小一点。像所有的肉食恐龙一样,巨齿龙的足迹显示它的一只脚的足印并不落在另一只脚的前面,而是在左右足印之间有90多厘米宽的间距。科学家据此推测,巨齿龙很可能像鸭子那样摇摇摆摆地走路。7.最早被命名的中国恐龙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龙产地之一,中国的恐龙化石发现地遍及东西南北。云南、四川、山东、内蒙、新疆等地都以出土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而闻名于世。与这些恐龙大省相比,黑龙江简直有点儿“默默无闻”了。可是你知道吗?中国最早被科学地命名的恐龙化石却正是发现在黑龙江省、黑龙江畔的一个小渔村附近,这个小渔村就是嘉荫县的渔亮子。

由于黑龙江水的长期侵蚀,沿江两岸的地层不断地被剥蚀,里面埋藏的恐龙化石就不断地被冲刷出来,暴露在江边的河滩上。当地的渔民发现了这些化石后非常惊奇,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粗大的动物骨骼。消息不迳而走,被对岸的俄国军官听到了,就前来调查并采集化石。最初,俄国人把这些大化石骨头误认为是猛犸象,而且在俄国伯力地方报纸上作了报道。俄国地质学家被这一报道所吸引,从1915年至1917年连续到我国进行了三年的大规模考察和发掘,采集到一批恐龙化石。他们把采到的化石进行了修理,并配上三分之一的石膏模型,把这些化石装架起来,陈列到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研究认定,这是一种鸭嘴龙,高4.5米,长约8米,俄国地质学家把它命名为满洲龙。

嘉荫出土的这些满洲龙化石颜色大多是深褐色或黑色,埋藏在砾岩中,石化程度很高,质地坚硬,黝黑发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含化石的砾石层是含油层位,因此地下的石油长期浸泡化石的缘故。

鸭嘴龙是恐龙家族中的晚辈,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是一类以植物为食的素食恐龙。它们那两条巨大的后腿与长长的尾巴构成一个类似于三脚架的装置,足以支撑其笨重的躯体。它们前肢短小,自由地悬在身体上部,可以用来抓取树上的枝叶。它那高昂的头上长着一张扁平的鸭子似的嘴,嘴里长着数百颗小牙齿。这些牙齿呈棱柱形,牙根细长,一层层地镶嵌排列着。这样,当上层牙齿磨蚀殆尽,下层的牙齿就长上来补充。因此,鸭嘴龙就有了能够自我修复和更新零件的用于研磨粗纤维性食物的高效器官,这也许正是它们特别适应于白垩纪晚期的生态环境的原因,因为,到了白垩纪晚期的时候,地球上柔软的蕨类植物已经衰落,而多粗纤维的、较硬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已经开始成了地球植被中的优势类群。

嘉荫县不仅出土了属于鸭嘴龙的满洲龙化石,还发现了似鸟龙化石和大量的植物化石。对这一生物群落的研究和分析表明,现在如此寒冷的黑龙江畔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气候温暖潮湿、植物茂密繁盛,气候条件与现代的海南岛差不多。

令每一个中国人深感遗憾的是,中国出土的第一条被科学命名的恐龙并没有被珍藏在中国。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地质学工作者和古生物学家在那条恐龙的附近又找到了新的恐龙化石地点,发掘出了一批新的满洲龙化石。这些化石现在陈列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等科普场所里,正在向观众讲述着6500万年前的故事。8.恐龙的种类

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胳化石的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推断出是食肉类还是食草类。这只是大概的分类,根据恐龙骨胳化石的复原情况,我们发现,其实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状更是无奇不有。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有在陆上爬的。

翼手龙生活在白垩纪,它们的骨胳在欧洲被发现。翼手龙并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过22厘米左右。但是风神翼龙的翅膀却长达12米,像公共汽车那么大。美国科学家曾经发现过一种翼龙,它的翅膀长达15米以上,如果我们今天能看到它,说不定会以为是飞机在天上飞呢。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于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体形巨大的翼龙是怎么飞上天的?对此,科学家们有不同的认识。一些人认为,那些巨大的翼龙根本就不会飞,它们不能像鸟儿一样振动自己的翅膀,但是它们可以先爬到高处,迎风张开巨大的双翼,这样就可以借助上升气流,使自己在空中滑翔。另一些人认为,翼龙翅膀上的膜非常坚硬,而且翅膀的外侧有像框架一样的筋骨相连,所以它们能像鸟儿一样扇动翅膀。由于它们的翅膀非常大,稍稍拍动一下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反作用力,使自己飞起来。这两种观点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目前还没有结论,也许不久的将来,你就可以破解它呢。

在恐龙统治陆地的时候,海洋也同样被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占领着。它们与陆地上的恐龙和空中的翼龙是近亲,也用肺呼吸空气,一般也产卵。它们是海洋中的霸主,有些长着锋利的牙齿,为的是捕食其他鱼类。这些爬行动物多多少少长得有些像今天的鱼类,有人就认为它们是鱼变的,也有人认为今天的鱼是它们变的。这些海中巨怪也有不少种类,像我们今天有的鳗、龟、蛇、鳄等等,过去也都有相似的种类。如鳗龙,如蛇颈龙等等。薄板龙是最长的蛇颈龙,全长可达15米。它的脖子大约为躯干的两倍。

鳗龙是蛇颈龙的一种,在日本发现过它们的化石,经测量,它们的身长约7、8米。而且它们有锋利的牙齿。

科学家们在发掘原角龙巢穴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具小型恐龙化石。它跑到原角龙的巢里去做什么?经过研究,原来它是一个专门偷吃恐龙蛋的小坏蛋。它的嘴里没有牙齿有一根尖刺那就是它用来刺破并吸取蛋汁用的工具。

陆地上的恐龙是我们最熟悉的了,这也许是因为它们的骨胳化石更容易被保留下来的缘故。现在发现的这类恐龙很多,有兽龙类,如异齿龙;剑龙类,如剑龙;甲龙类,如森林龙;角龙类,如三角龙:雷龙类,如雷龙等等。

异特龙是是一种凶猛可怕的食肉恐龙,它的一张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头小猪。它的牙齿全都向里弯曲,猎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来。

原角龙生蛋时往往是几只雌龙共用一个窝,大家轮流一圈一圈地产蛋。

三角龙是角龙的一种。它的鼻子上有一只角,像犀牛,眼睛上有两只角,又像牛。这三只角都有1米长,是它们打架的有力武器。

栉龙的头上长着一个引人注目的管子,里边有细细的通道。空气经过时就会发出低沉的声音,可以用来吓跑敌人。也有人认为,那是它们在潜水时用来通气用的,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甲龙的皮肤非常坚硬,像铠甲一般。身上和尾部长着骨刺,像狼牙棒一样,谁也不敢碰它们。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筑巢地

不久以前,古生物学家在位于欧洲比利牛斯山脉南部的西班牙境内,于距今大约6千5百万年至7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海滨沉积物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骨骼化石碎片和恐龙蛋化石。由于化石太丰富了,以至于没有人能够预测到底有多少。马德里自治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约瑟桑兹教授考察了这一地区一块面积达9平方公里的古海岸的化石,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恐龙筑巢地。这样大规模的恐龙筑巢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所知道的最大的。

桑兹教授对埋藏在砂岩中的那些未经触动的骨骼化石碎片和蛋化石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在一块将近1万立方米的砂岩中竟然埋藏有30万个恐龙蛋。

在实验室里对这些恐龙蛋进行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蛋壳中那些为胚胎提供氧气的微细的气孔与鸟类的不一样,这肯定了其恐龙蛋的身份。

在野外,桑兹还发现了一些很可能是幼年恐龙的骨骼碎片。同时,还发现了24个保存非常完整的蛋巢化石,每个蛋巢里面有1至7枚直径大约为20厘米的圆形蛋,它们不规则地排列在蛋巢之中。这种排列方式的蛋巢与过去发现的其它恐龙蛋巢完全不同,比如科学家曾经在蒙古发现的恐龙蛋巢中的蛋呈规则的螺旋状排列。

由于距离地表仅1米上下的恐龙蛋巢保存得都很良好,因此桑兹认为,来到这个群聚地的“新移民”肯定没有践踏以前来到这里筑巢的恐龙留下的蛋巢,这才出现了这种显得拥挤不堪的状况——蛋巢在砂岩中彼此的相隔距离一般都不到1米。桑兹根据这些情况推测,当时恐龙肯定是特别喜欢这个地区,到了每年的繁殖季节都要来到这里产蛋以繁殖后代。

令桑兹感到遗憾的是,他还不能鉴定出在这个地区产蛋的恐龙的属种,因为他仅仅发现了一些非常残破的骨骼化石,还不足以提供能够鉴定出恐龙属种的充分证据。

不过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恐龙筑巢地还是为科学家提供了许多其它的信息。例如,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的恐龙可能喜欢在海边筑巢的证据。恐龙喜欢在海边筑巢的习性很可能是因为海边柔软的泥沙能够保护产下的蛋,防止其破碎。过去,科学家曾经从海洋沉积物中发现过幼年恐龙的骨骼,但是那很可能是被水冲进大海的恐龙个体形成的化石。而西班牙发现的这些海滨沉积物中保存的蛋巢化石是恐龙在海边筑巢行为的第一个确定无误的证据。

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

牦牛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牦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牦牛生长在海拔3000米~5000米的高寒地区,能耐零下30℃~40℃的严寒,而爬上6400米处的冰川则是牦牛爬高的极限。它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

远在第4纪全球大冰川蔓延时期,野牦牛的祖先曾分布到中国华北、内蒙古及欧亚地区的北部。世界气候变暖后,野牦牛的后裔开始在寒冷的青藏高原栖息。

野牦牛一年四季生活的地方不一样,冬季聚集到湖滨平原,夏秋到高原的雪线附近交配繁殖。野牦牛性情凶猛,人们一般不敢轻易触动它,触怒了它会以10倍的牛劲疯狂冲上来,有时还会把汽车撞翻。中国牦牛占世界总数的85%,其中多数生长在西藏高原。

藏高原牦牛主要分布:青海省南、北部的高寒地区。该牦牛由于混有野牦牛的遗传基因,因此带有野牦牛的特性,结构紧凑,黑褐色占72%,嘴唇、目眶周围和背线处短毛,多为灰白色或污白色。头大,角粗,母牛头小,额宽,有角髫甲高长而宽,前躯发达,后躯较差,乳房小,成碗碟状,乳头短小。成年公牛体高为129厘米,母牛为111厘米,体重分别为440公斤和260公斤。成年阉牛屠宰率为53%,净肉率为43%。泌乳期一般150天,年产奶为274公斤,日产奶1.4—1.7公斤,乳脂率为6.4%—7.2%。成年牦牛产毛为1.2~2.6公斤,粗毛和绒毛各半,粗毛直径65~73微米,两型毛直径38~39微米,绒毛直径17~20微米。粗毛长18.3~34厘米,绒毛长4.7~5.5厘米。驮重为50~100公斤,最大驮重为304公斤。公牛2岁性成熟,母牛为2~2.5岁,繁殖成活率为60%,一年一胎占60%,双犊率为3%。

牦牛不仅是高原牧区的主要家畜之一,而且多少世纪以来都是雪域高原的驮载工具,向有“高原之舟”的美称。全世界现有1400多万条牦牛,其中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繁衍生息在中国青藏高原及周围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

牦牛除了有较强的驮运和拉力外,其肉可食、其乳可饮、其毛皮可用,牛粪既是肥料又能当柴薪。从牦牛奶中提取的酥油,是高原地区人们的主要食用油。牦牛皮质地坚韧、光泽耐磨。牦牛绒可纺成上等牛绒线。牛毛捻成的绳子富有弹力和光泽,结实耐用,做成的帐篷御寒力很强,至今仍是牧民们重要的住舍。牦牛尾巴制成的“毛掸”蓬松耐用,拂尘力强,特别是白色的尾巴更为珍贵。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牦牛素有“高原之舟”之称。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牦牛还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可作旅游者的前导。

嘴巴最大的陆生动物

河马是一种过两栖生活的大型哺乳动物,最大者有3米多长、3~4吨重,比犀牛还要大,是仅次于大象的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四足动物。

最令人惊奇的是它们一张大嘴巴,张开时上唇可以高过头顶,能张到90度,足可容一个较大的孩子站立其中,比任何陆生哺乳动物的嘴巴都大,因而有人称它为“大嘴兽”或“大嘴巴动物”。

河马分布于非洲热带的河流,河马栖息在河流附近的沼泽地及芦苇中。成对或结小群,夜行性,每天大部分时间在水中,无定居。性温和,善游泳,皮肤排出液体含红色色素,俗称为“血汗”。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偶食陆地作物。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8个月,每产1仔,3~5岁性成熟,寿命40~50年。北京动物园1957年开始饲养展出,1959年繁殖成功。

河马吻部宽大,四肢短粗,躯体似粗圆桶,胃3室,不反刍。鼻孔在吻端上方,与眼、耳同一平面,这样它们在水中时,只需将头顶露出,就能够嗅、听、视兼呼吸。河马常常潜伏在水中,每隔3~5分钟到水面呼吸一次,最长能潜伏半小时。它们的皮肤长时间离水会干裂,而生活中的觅食、交配、产仔、哺乳也均在水中进行。

河马是非洲特产动物,性喜结群,通常每群约20只,它们在河中或湖里生活时,都得遵循一条不成文的“家规”:雌的和幼的河马占据河流或湖沼的中心位置,年长的雄河马在它们的外缘,年轻的雄河马离它们更加远些。谁要是越规,就会受到全群河马的“谴责”。

但是,在繁殖季节里,发情的雌河马允许进入雄河马的地盘,并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相反,一头雄河马闯入中心位置,那里的雌性和幼年河马虽然不会驱赶,但它必须严格遵守“家规”——站立或蹲伏在水中,不准乱碰乱撞。一旦违背这一“家规”,它将受到其他雄河马的共同攻击。

河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令人惊奇的事情。河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中度过,可实际上他们却不会游泳;河马憨厚可爱的外表下却隐藏着暴躁的习性,他们是装备着一英尺长獠牙的野蛮的领地守护者。一只重达3吨,时速达到30公里的河马是非洲最危险的动物。河马是装备着一英尺长獠牙的野蛮的领地守护者。对于河马来说,他们的成就是以所占据的地盘来衡量的。

河滩是他们的生息地,但维持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他们的名字叫作河马,河流是令他们感到安全和自信的地方。尽管他们呼吸空气,但在水下却显得更加轻松自如。他们能一次屏住呼吸长达6分钟。他们的脚上长着指甲,但这不是蹄形足,而是呈部分蹼状。

因为不会游泳,河马不喜欢涉足过深的水域,他们喜欢让自己的脚踏实地踩在河底。但是不会游泳并不是个缺点,实际上河马在水下倒显得体态轻盈,在水流中迈着太空步行走,要比游泳容易得多。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沙滩顽童”在陆地上的运动能力。他们不是长跑运动员,但在百米距离内却能健步如飞。

当河马潜入水中,一种特殊的阀门会自动封闭它的耳孔和鼻孔,但这并不影响它在水下的听力和通讯能力。河马被封闭的气孔中会发出“嗡嗡”和“嘀哒嘀哒”的声音,听起来与海豚发出的声音相似,而这并不是巧合。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河马与海豚和鲸鱼的关系密切,它们有着共同的祖先。

和它们的亲戚海豚不同,河马不吞吃鱼类;而且情况恰恰相反,甚至连年轻体壮的河马都会经常遭受以粪便为食的鱼类的骚扰。其它一些乞讨者会吸食它身上的死皮,或是从它6英寸长的恐怖的牙齿上敛取食物。

最小的鹿

广义而言,鹿类动物包括偶蹄目中的鹿科,鼷鹿科和长颈鹿科的所有种类,其中个子最小的要数鼷科鹿了。

鼷科鹿体形略比野兔大,面部尖削而长,额顶无角,四肢修长,前肢略短于后肢。雄性上犬齿发达,露出唇外呈獠牙状。上体、体侧麂黄色,颈下侧有显著白色条纹,胸腹部淡棕黄色,尾短,50~80毫米,尾背浅棕色,尾下白色。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包括老挝、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缅甸,并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等岛屿。国内分布仅是本种分布区的边缘,只见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勐腊。

鼷科鹿主要栖息于热带海拔较低的稀树草丛、灌丛和阔叶林。尤喜在溪沟边有水草的附近活动和觅食。行动敏捷轻快,善于隐蔽。一般单独活动。清晨,黄昏活动较频繁,白天隐匿于树洞或水草丰盛茂密的地方。半水栖性,特别喜爱水。听觉、嗅觉均较敏锐。行动缓慢轻巧,极少发出声响。主要以植物叶茎为食物,多为嫩草、茎、嫩芽、榕树果、刺桐花以及嫩黄豆叶、薯秧嫩尖、木薯嫩枝叶等。

鼷鹿外形似麝,但比麝小,身长40~48厘米,间高不足30厘米,体重只有1~2公斤。由于鼷鹿体态小巧,行动灵活,感觉敏锐,所以在林地草丛中奔跳自如,善于隐蔽。它虽名鹿,但奔跑子是非常像兔子,难怪人们在远处见到它时,往往误以为是野兔子了!鼷鹿还有高超的避敌本领,一旦受到惊吓或敌害追击时,它不是往草丛、灌木丛中钻,便是寻找水源,迅速窜入水中。

鼷鹿生活在热带次生林、灌丛、草坡,常在河谷灌丛和深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进入农田。性情孤独,在草、灌丛中十分灵敏,善于隐蔽,一般不远离栖息地。主要在晨昏活动,以植物嫩叶、茎和浆果为食。全年繁殖,孕期5~6个月,每胎1仔,偶尔也产2仔,幼仔出生半小时后就能活动。鼷鹿夜间外出活动,而且多半单独生活,用嘴取食植物。以嫩叶、青草、果实以及地下根、茎等为食。

在鹿类中,多数种类的雄鹿长有角,而鼷鹿不论雄雌都没有角。不过雄鼷鹿有长约2厘米的獠牙,露出嘴外,在繁殖季节时作为择偶搏斗的有力武器。四肢细长,主蹄尖窄。喉部有白色纵行条纹,腹部为白色。背、腿侧及体侧等阳光能直射到的部位,毛色黄褐。鼷鹿是保留着许多原始特征的鹿类动物,在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很有价值,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最大的鹿

驼鹿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鹿,高大的身躯很像骆驼,四条长腿也与骆驼相似,肩部特别高耸,则又象骆驼背部的驼峰,因此得名。另外从前还有人认为它的唇似马,身体和四肢象鹿,蹄似牛,所以也称之为“麇鹿”或“四不象”。一般体长为200~260厘米,肩高154~177厘米,体重450~500公斤,但产于北美洲的体长都接近300厘米,体重可达650公斤,最高记录为1000公斤左右,堪称鹿类中的庞然大物。

驯鹿全身的毛色都是棕褐色,夏季毛的颜色比冬季深得多。头部很大,眼睛较小,脸部特别长,颈部却很短,鼻子肥大并且有些下垂,上嘴唇膨大而延长,比下嘴唇长5~6厘米。另外它没有上犬齿,这一点与其他鹿科动物不同。雄兽和雌兽的喉部下面都生有一个肉柱,上面长着很多下垂的毛,称为颔囊,但雄兽的更为发达。躯体短而粗,看上去与4条细长的腿不成比例。它的尾巴也很短,只有7~10厘米。仅雄兽的头上有角,也是鹿类中最大的,而且角的形状特殊,与其他鹿类不同,不是枝叉形,而是呈扁平的铲子状,角面粗糙,从角基向左右两侧各伸出一小段后分出眉枝和主干,呈水平方向伸展,中间宽阔,很像仙人掌,在前方的三分之一处生出许多尖叉,最多可达30~40个。每个角的长度超过100厘米,最长的可达180厘米,宽度为40厘米左右,两只角横伸的幅度为230~160厘米,重量可达30~40公斤!

驼鹿的祖先宽额驼鹿出现于200万年前的更新世前期,而现生的驼鹿是在大约20万年前出现的。它在国外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和北美洲的北部,共分化为6~7个亚种,不同亚种的毛色有所不同。我国是其分布区的南缘,在历史上的分布也很广,而且数量较多。根据化石记录,驼鹿曾见于哈尔滨地区的松花江流域附近的晚更新世地层中,当时在这个地区还是一片森林,气候湿冷,适于驼鹿生活。我国的古籍文献中也有这样的记载:“驼鹿,出宁古塔(即今宁安县)、乌苏里江,一名堪打罕,颈短形类鹿,色苍黄无斑,项下有肉囊如繁缨,大者至千余斤,角扁而阔,莹洁者为决胜象骨,俗呼扳指”。但现在仅见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北部、完达山,以及新疆阿尔泰山一带。

驼鹿角的叉数与年龄相关,6~8月龄时生出新角,初生的角为单枝,称为锥角。第三年分出2个叉,并在基部出现角盘。第四年分出3叉,第五年分出4~5叉,第六年以后则不再呈现规律。角的长度和重量随着叉数的增加而递增,掌状角面积的增加尤为显著。角每年脱换一次,2月中旬至3月底脱落旧角,大约一个以月后即长出新角。7~8月间角从基部开始骨化,至9月前后完全骨化,茸皮随即脱落。

驼鹿每年还要换一次毛,一般在4月初至5月份脱落冬毛,先从耳、鼻部开始,然后是背部和四肢,依次逐渐脱换,换毛的迟早因性别、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通常是膘肥体壮的成年雄兽最先换毛,其次是幼仔和怀孕的雌兽,老弱个体可延迟至7月中旬。

驼鹿在自然界的天敌主要是狼和棕熊,另外还有猞猁和貂熊,它们大多袭击幼仔,以及年老、患病、体弱的个体,特别是刚生育的雌兽和出生不久的幼仔。健壮的成体十分有力,有时甚至能击败熊、狼等体形较大的食肉兽类,但是如果是在积雪较深的地方,行动不便,也容易被成群的狼等食肉兽类所围剿。

驼鹿在全世界的总数大约为200万只,其中北美洲有100~120万只,欧亚大陆有100万只。我国的驼鹿仅有1万只左右,由于过度猎捕和栖息环境的恶化,近几十年来,我国驼鹿的分布区大为缩小,许多曾经有驼鹿分布的市、县和林场内的种群都已经绝迹,其他尚存的自然种群的数量也在显著减少,密度降低,与世界其他地区驼鹿的较大数量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对驼鹿加强科学研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和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

非洲大陆的黑猩猩是地球上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据推测,人类与黑猩猩是在800万至1000万年前分道扬镳。近期的应用分子生物学也证实,黑猩猩与人类的DNA差异大约只有2%,亲缘关系甚至比同在非洲大陆生活、在形态上与它们更为接近的大猩猩还要近!

黑猩猩体重约70公斤,毛色乌黑,耳大,突向头侧,眉骨高,两目深陷。成小群,常下地活动,能直立在地上行走,晚间在树上筑巢过夜,杂食,分布于中部非洲和西部非洲气候炎热而潮湿的森林中。

黑猩猩属灵长目类人猿科哺乳动物,身高12~14米,体重50~75公斤。在形态上,比猩猩和大猩猩都小。全身黑毛,头较圆,耳朵大,鼻子小,眉骨高,眼窝深,嘴巴宽,唇长而薄。臂长过膝,走路时手脚并用,虽然看上去有些笨拙,在树上倒是灵活自由。黑猩猩的力气很大,一个雄黑猩猩完全可以应付三个空手的小伙子。

在野生动物中,只有黑猩猩才具有以下三种特点:“聚合、分裂”型社会、地盘性和雌性异系交配。要是比较熟悉人类学或者对那些原始人比较有概念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知道人类社会早期是如何生活的。原始人的生活结构和黑猩猩很相似。不过,很多年之后,当我们坐在电脑前冲浪的时候,黑猩猩还是保持着它原先的生活方式。

另外还有一种矮小黑猩猩,分布在非洲西海岸经刚果河到非洲东部的一条狭长地带。矮小黑猩猩的身体各个部分都比黑猩猩要短小,而且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原始特征。有的研究者认为矮小黑猩猩是现存的类人猿中与它们的共同祖先最为接近的一种猿类。

在动物的世界里面,同类相残一般都是为了权力,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同人类社会一样,动物的世界里面也同样遵循着胜者为王的规则,这似乎是由动物的本性所决定的。

黑猩猩的社会阶层和人类非常相似。在它们的社会里面,不仅有权力之分,而且也会像人类一样定期举行首领选举的活动。这主要是为了两件事情:一是为了博得母猩猩的欢心,另外就是为了争得最高首领的地位。不可思议的是,它们还会施展一些阴谋诡计争取在战斗中的胜利。

最大的猴子

狒狒是最大型的猴子,生活在非洲的黑土地上。比如西非的狒狒是比较大型,体重达到55~60公斤,长有90厘米。它生活是成群地,每群一般有20~60只,有时最多可达200多只。在成群的狒狒中有一只年龄较大、身体强壮和经验丰富的雄性狒狒领导,其他狒狒都听它指挥。狒狒的头脑一般比其他动物较聪明,懂得用石头或木头当作武器去对付敌人,成群的狒狒是非常团结,一般动物不敢惹它。

狒狒鼻吻长似狗,体格魁梧,红鼻蓝脸,面部肉色。它们都是成功的地栖种类,甚至晚上也难得上树隐蔽,而宁愿在峭壁悬岩集成大群过夜。拂拂喜群体生活,往往有超过200头的。

狒狒与非洲地栖的赤猴相对比,前者高声呼叫,由几只领头雄猴控制群内相互间的吵闹、粗暴和侵犯。而赤猴通常保持“沉默”,这种成小群活动的猴子,有一套温柔的呼叫声,猴群之间难得侵犯而从不发生殴斗。赤猴是猴子中跑得最快的种类,时速可达55公里。它们的四肢延长,趾短,第一指、趾缩小,掌、足垫发达。这种明显适于奔驰的类似羚羊的猴子,过着平静的生活方式,通常靠它的速度来逃避危险。而群内频繁吵闹和不能快速奔跑的拂拂群,依靠它富有战斗力的领头公猴去对抗和阻止捕食者。

狒狒属于濒于灭绝的珍稀动物。根据科学研究发现,由喜欢聚堆交流的雌狒狒生育和培养的孩子,其生存率特别高。

一只名叫布鲁迪的狒狒在狒群中很受欢迎。每当这只狒狒出现在众伙伴中间时,大家都会自动侧立,并竖起尾巴来向它致意。尽管布鲁迪其貌不扬,但它却在众狒狒中桀骜不驯。在整整23年间,布鲁迪共与配偶生育11个孩子,其中健康存活了8个。

而有些群体中的动物就不存在这种和睦相处、以群为安的关系。譬如海狸,就是不喜欢聚堆的独来独往者。海狸之间除非亲眷,否则在伙伴们相互接近时还会以突袭的方式向对方发出恐吓。有一只海狸18年间生12只小海狸,而能生存的仅为4只。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森塞尔斯学院的西尔克教授、迪克大学的阿尔巴茨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的阿尔特曼教授,自1984年至1999年,对生活在肯尼亚安波塞里国家公园里的108只雌狒狒,进行了长达15年的悉心观察。他们发现喜欢聚堆的雌狒狒,每天要花1/10的时间来聚会碰面。本来,狒狒们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和体力去采集食物、侦察情况、喂养子女或培养子女的生存本能等等。但它们没有这样做。“或许动物之间已经愈来愈需要社会性接触,因为它们最清楚适者生存的法则,或许它们已愈来愈清醒地意识到,为了使自己家族更好的繁衍下去,加强群体间的交流,是防止血缘断绝最好的手段”。他们还发现那些喜欢聚堆的雌狒狒的生育死亡率,要比那些不擅长交往的雌狒狒的生育死亡率低得多,狒狒之间的交流、碰面、聚会,不仅仅是在消磨时光,对家族的繁荣也有密切关系。

狒狒的善于交际对自己的家族或遗传基因的兴旺具体能起什么作用仍是个谜。但有对狒狒的研究数据表明,狒狒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相互间梳理皮毛和降低心率跳动次数,即缓和心绪,而且能促使脑内物质的内啡肽(与镇痛有关的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之一)分泌加快,以消除紧张心绪。

心理学家根据以往的观察资料还发现,当雄狒狒面对危险时,不是以同样威吓的方式回报对方,就是逃之夭夭,而雌狒狒面临危险时,会向伙伴们发出求救信号。前不久,《科学》杂志也发表了有关雌狒狒这一临危处置方式的研究成果。

同时有关专家指出,可以把对狒狒的研究直接与人和社会之间相关的健康问题结合起来。譬如,如果孕妇进行社会束缚活动,会直接影响婴儿的体重。研究发现,善于或喜欢交流的孕妇有助于胎儿的健康生长。在紧急情况下,为什么遇难人要跑向有人的地方或呼救,这就是人人相亲的群体社会存在的天性,用社会学的观点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构成了社会关系的资本。许多研究都发现,这种社会关系资本越多、越亲密,就越有助于改善个人的健康状态和心理素质。

最小的猴子

小时候,我们可能都听过《拇指姑娘》的故事。她那娇小可爱的模样和离奇的经历真是让童年时的我们充满了美丽的幻想。现实中,拇指姑娘可能不会存在,但拇指宠物还是能让已长大的我们,继续徜徉在儿时小人国的梦想中。

说起猴子,大家脑子里第一想起的可能就是山里的野猴王,或者动物园爬上蹿下的各种各样的猴。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肯定都没听说过拇指猴——狨猴。它身长仅数厘米,相貌憨厚可爱。因其可以爬在人的手指上而得名。各种狨猴皆活泼温顺脆弱,易驯养。

在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中,就生活着这样一种世界上最小的猴子——狨猴,又称指猴。这种猴长大后身高仅10~12厘米,重80~100克。新生猴只有蚕豆般大小,重13克。这种猴子喜欢捉虱子吃,且生性温顺,因此饲养它们便成为当地印第安人的嗜好。

狨猴:学名Hapale jacchus或Callithr xjacchus,英名Marmoset。狨猴又名有绢毛猴、有普通狨(Callithrix Jacchus)、银狨(Cal⁃lithrixargentata)、倭狨(Cebuella Pygmaea)、棉顶狨(Cottontop Pinche)。

狨科有3属35种之多,是产于中南美洲的小型低等猿类,特点是体小尾长,尾不具有缠绕性,头圆、无颊囊、鼻孔侧向。母猴妊娠期为146(140~150)天,性成熟为14个月,有月经,性周期为16天。交配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在笼内人工繁殖,每胎1~3仔,双胎率约为80%。主要用于生殖生理、孕避药物研究和甲型肝炎病毒和寄生虫病的研究。

最懒的猴子

如果有人问:“什么动物最好动?”你一定会马上想到那整日蹦蹦跳跳、攀岩渡崖、没半刻安分的猴子。但我要告诉你,大自然中的事物就是这样奇怪。因为世界上最懒的动物也是猴——蜂猴。

蜂猴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和非洲的密林中,在我国仅产于云南和广西南部的森林里,因数量稀少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的身长只有30厘米左右,体重约1000克,所以叫它“蜂猴”,形容此猴体小似蜂。蜂猴,泰国人也叫它“风猴”。因为它平时爬得又慢又审慎,但一遇到起风时就爬得很快。大多数人把蜂猴称为“懒猴”,这似乎更确切。因为它在猴类中是出名的“懒汉”。它畏光怕热,白天在树洞、树干上抱头大睡,鸟啼兽吼也无法惊醒它。它的动作非常缓慢,走一步似乎要停两步。有人曾作过一番观察,蜂猴挪动一步,竟需要12秒钟时间。

蜂猴也属于灵长目,看上去倒是蛮可爱的一种小动物。它身披蜂黄色的毛,背中央还有一道深栗色的红色直线,搭配得煞是好看。它的个头不大,外形有点像猫,眼睛又大又圆,周围有一道黑圈,宛若戴着一幅“现代派”的墨镜。它的身体又粗又胖,一看就知道过的是养尊处优的生活。

不过,蜂猴的生活习性可和“灵长”毫不相关,因为它太懒了,简直已经懒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程度。白天它生活在树洞或树枝间,把身体蜷缩成一个毛茸茸的圆球球,一睡就是一天。晚上,它睁开眼睛,开始在树枝上慢腾腾地爬行,遇到可吃的东西,就随便吃上一点。也许为了减少活动量,它吃得很慢、很少,为了不动嘴,几天不吃也是常事,即使有敌害袭来,它也只是慢条斯理地抬头看上一眼,就不理不睬了。因此,它又得了一个雅号:懒猴。

蜂猴动作虽然慢,却也有保护自己的绝招。由于它一天到晚很少活动,地衣或藻类植物得以不断吸收它身上散发出来的水气和碳酸气,竟在它身上繁殖、生长,把它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这可帮了蜂猴的一个大忙,使它有了和生活环境色彩一致的保护衣,很难被敌害发现。因此,它又得了一个雅号:拟猴,意思就是它可以模拟绿色植物,躲避天敌伤害。

蜂猴又被称为原猴类,是灵长类进化中相当原始的种类。也许因为太懒了,懒得连逃跑的“运动”都不做,所以尽管它有模拟“绝活”,数量还是不断锐减。目前只有在东非和南亚,才保留下为数不多的“遗类”。

蜂猴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密林中,这些地方天敌较少,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到处都是四季长存的草食树果,触手可及,张口可食。人们说,这才养成了它懒得不能再懒的生活习性。可见,过于优裕的生活条件,无论对人还是动物,都是有害的。

蜂猴每次只生一胎,偶尔也有双胞胎的。所幸的是,它还没有懒到连孩子也懒得生。否则,这一物种可就真是绝灭了。

不过,就如俗语说的“物以稀为贵”,由于蜂猴存世数量不多,反而使它跃身于珍稀动物之列,成了身价不凡的被保护对象,对蜂猴来说,这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了吧!

最原始的哺乳动物

最原始的哺乳动物是鸭嘴兽,成兽身上长毛,体腔内有膈,母体腹面有乳腺,仔兽靠母体哺乳长大,确实符合哺乳动物用乳汁哺育幼仔的准则。然而,鸭嘴兽并不具备哺乳动物“胎生”这个重要特征,它还是像爬行类、鸟类那样产卵孵化幼仔,成了独特的卵生哺乳动物。

鸭嘴兽身长0.5米左右,体外被有柔软的褐色密毛。吻部扁平,形似鸭嘴,嘴内有宽的角质牙龈,但没有牙齿。四肢各有五趾,趾间连有薄膜似的蹼。尾大而扁平,占体长的1/4,在水里游泳时起着舵的作用。

鸭嘴兽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小哺乳动物,母体虽然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长,但却不是胎生而是卵生。即由母体产卵,像鸟类一样靠母体的温度孵化。母体没有乳房和乳头,在腹部两侧分泌乳汁,幼仔就伏在母兽腹部上舔食。鸭嘴兽能潜泳,常把窝建造在沼泽或河流的岸边,洞口开在水下。取食时潜入水底,用嘴探索泥里的贝类、蠕虫及甲壳类小动物。

哺乳动物从老鼠到人类,都是胎生并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孩子。爬行动物和鸟类是卵生的,但是,鸭嘴兽却完全与众不同,竟然是一种产蛋的哺乳动物。到了繁殖期,成年鸭嘴兽会在河岸上用前脚上的宽指甲挖一个特殊的洞。洞大约有30米长,里面有一个或多个小巢。雌鸭嘴兽会产下2只或3只软壳蛋,10天后幼仔被孵化出来。从这以后,它们的行为就越来越像哺乳动物了:幼鸭嘴兽吃母亲的奶,直到它们长到可以离开洞穴。

鸭嘴兽是肉食动物,捕食昆虫和其他一些生活在流动的小溪与河底的小动物。在水下,鸭嘴兽闭上眼睛,用它那柔软而敏感的嘴在泥浆里掏摸着找寻食物。鸭嘴兽游泳能手,用前肢蹼足划水,靠后肢掌握方向。鸭嘴兽是极少数用毒液自卫的哺乳动物之一。在雄性鸭嘴兽的膝盖背面有一根空心的刺,在用后肢向敌人猛戳时它会放出毒液。

鸭嘴兽分布于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属半水栖生活,为淡水中的捕食动物。体重在0.6~2.1公斤之间,周身披有密毛,腹毛多绒。眼及耳位于皮肤皱褶处,当沉入水中时,皮褶紧闭,可以防止水的进入。足上有蹼,而且有爪,既利于游泳又利于挖洞。

在行走或挖掘时,蹼反方向褶于掌部。雄性踝部有长约2.5厘米的角质距,与毒腺相连。人若受毒距刺伤,即引起剧痛,以至数月才能恢复。脑颅与针鼹相比较小,大脑呈半球状,光滑无回。幼体有齿,但成体牙床无齿,而由能不断生长的角质板所代替,板的前方咬合面形成许多隆起的横脊,用以压碎贝类、螺类等软体动物的贝壳,或剁碎其它食物;后方角质板呈平面状,与板相对的扁平小舌有辅助的“咀嚼”作用。栖于多种水环境,包括山涧、死水或污浊的河流,湖泊和池塘,是水底觅食者。每次大约有一分钟潜水期,捕食水生有壳动物、昆虫幼虫及其他多种动物性食物和一些植物。它在岸上挖洞作为隐蔽所,洞穴与毗连的水域相通。

鸭嘴兽分布在澳大利亚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岛,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是形成高等哺乳动物的进化环节,在动物进化上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鸭嘴兽在学术上有重要意义,但因追求标本和珍贵毛皮,多年滥捕而使种群严重衰落,曾一度面临绝灭的危险。澳大利亚政府己制定保护法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