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14:29:01

点击下载

作者:马建国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油气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

油气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试读:

前言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实行“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等重要举措;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节能指标约束,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作为控制地区能源消费增量和总量的重要措施。

2010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第6号令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明确指出,将节能审查作为项目审批、核准以及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通过节能审查,能够在新建项目上落实有关节能法规、标准,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遏制能耗不合理增长。随着《暂行办法》的发布实施,节能评估(以下简称能评)工作逐渐起步。

2011年,国家节能中心发布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本)》为能评提供了业务指导和依据。随后,国家发改委组织有关机构、专家学者,在深入分析《暂行办法》条文的基础上,于2014年5月正式出版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指南(2014年本)》(以下简称《工作指南》)。

随着能评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对能评实践的分析总结,各行各业结合行业自身特点,以《暂行办法》和《工作指南》为依据,制定了相应的能评工作管理制度,有效地促进和规范了能评工作。在石油行业开展能评工作5年的时间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也制定了油气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编写规范,明确了相关的原则、流程、纲要。由于油气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以及相关各方对于能评的工作要求、职责划分、业务流程和报告编制与审查等方面的不同解读,业内急需一套具有油气田业务特点的节能评估工作方法来指导油气田企业能评工作的开展。

在深刻解析《暂行办法》和《工作指南》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本书结合油气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技术特点,介绍了科学规范的能评知识体系,细致解读了能评的重点和要点,阐述了能评报告的章节内容,并提供了能评报告的编写示例与说明。本书是油气田企业开展能评工作的学习教材,能够为能评工作相关管理部门、建设部门、编制机构、评审专家提供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业务指导。

在本书撰写过程中,汇集了油气田节能评估具有实战经验的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第三章中关于油田和气田节能评估报告的编制得到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节能技术监测评价中心(廉守军、王宏明、李辉、曲志军、王业开、田春雨)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环境节能监测评价中心(赵靓、胡金燕、杜德飞)的技术咨询与文案支持;第四章节能审查流程由徐源参与完成;第五章节能评估发展趋势由曹莹参与完成。最后,还要感谢相关油气田技术人员(葛苏鞍、夏玮、王小鹏、张余)的专业意见,并特别感谢东北石油大学徐秀芬教授在文字整理方面的鼎力支持。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15年12月

第一章 节能评估概述

本章将重点介绍节能评估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开展节能评估工作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便于对书中后续关于开展节能评估工作的具体流程和评估文件编制等内容的分析研究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一节 产生背景

节能评估是指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由节能评估机构根据节能法规、标准等,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的行为。项目建设单位可自行填写节能登记表。“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国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

节能减排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如何有效抑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行“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等重要举措;《“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出了“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查,严格贷款审批”,“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作为控制地区能源消费增量和总量的重要措施”,“严格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具体要求。

2010年9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第6号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并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暂行办法》把节能审查作为项目审批、核准以及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一方面能够约束新上项目落实有关节能法规、标准,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与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相结合,从源头上遏制能耗不合理增长。

按照《暂行办法》(附录一)的规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按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能源消费量实行分类管理,主要分为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节能登记表三类评估文件。(1)节能评估报告书:对于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tce(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t,电力折标系数按当量值,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500×104kW·h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t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104m3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能力的机构对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2)节能评估报告表:对于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3000tce(不含3000t,下同),或年电力消费200×104~500×104kW·h,或年石油消费量500~1000t,或年天然气消费量50×104~100×104m3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能力的机构对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3)节能登记表:上述两项除外的其他项目,建设单位可自行填写节能登记表报送备案。

第二节 发展现状

近年来,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能源控总量、调结构、保安全面临全新的挑战;与先进国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仍有待提高。同时,随着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形势愈加严峻,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此后,国务院密集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要求,在减少微观事务管理的同时,也要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注重完善制度机制,真正做到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在这种形势下,“能评”作为促进能源资源合理配置的前置、强制、独立的行政许可,作为能源“双控”的重要手段,作为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新抓手,被赋予更高的使命,寄予更多的期望。一、国家发布的能评工作指导文件

随着《暂行办法》的发布实施,节能评估(简称能评)开始逐渐起步。为了给各方面开展能评提供指导和依据,国家节能中心发布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本)》。随后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国家节能中心组织有关机构专家学者,在深入分析《暂行办法》规定和要求的基础上,编写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指南(2012年本)》(以下简称《工作指南》),并于2012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

此版《工作指南》以规范明确和方便具体为目标,紧密结合能评工作实际,明确了节能评估和节能评审的重点、方法、程序和依据,还对与能评工作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及计算办法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该工作指南出版两年多来,对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构建能评制度体系、推动能评深入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能评”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对实际工作需要的分析总结,国家节能中心不断更新完善相应的工作指南,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本)》之后,相继发布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指南(2012年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4年本)》(附录二),对能评工作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以及评估文件的编制方法和要求等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说明。

新版《工作指南》相较于前一版本,在完善评估、评审指南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工作重点,聚焦核心环节,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打造科学规范的能评制度方法体系。同时,新版《工作指南》增加了“评估报告编写指南(总纲)”和部分行业(火电、炼油、钢铁)分指南评估、评审指南提出了能评的原则、方法、程序,编写指南(总纲)从“面”上明确报告的编排、章节内容等,分指南在“点”上切入,指出评估重点和要点等,提供更专业的指导。该版本内容点面结合,形成一套更具操作性的能评指南工作体系。对于能评工作者来说,更有实用性和针对性。二、石油天然气行业能评工作现状

目前,新版《工作指南》已经成为各行业开展能评工作的必备宏观指导用书。对于石油天然气行业而言,尚无相关正式、有针对性的标准或文件资料作为专业的能评工作指导文件发布。但在能评工作日益深入的发展趋势下,相关部门根据行业的实际特点,总结自身能评工作经验,相继开展了石油天然气行业能评指导文件的编制工作。

在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9月发布《暂行办法》之后,为响应和落实好国家的有关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作为石油天然气行业的龙头企业于2010年12月31日专门下发文件《关于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统一规范了集团公司建设项目的能评工作。随后,集团公司于2012年和2013年先后制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建设项目其他费用和相关费用规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固定投资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对节能评估工作的取费标准、评估及审查流程、实施细则等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要求。

在国家发改委及集团公司下发相关通知文件后,各油气田企业依据上述文件并结合所在地区的区域规划等要求,先后制定发布了相应的能评工作指导文件。

塔里木油田是最早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的油气田企业。塔里木油田自2010年便开始探索并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并率先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完成了2个项目的节能评估工作。随之研究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通则》、《油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导则》和《气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导则》共三项企业标准,并制定发布了《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暂行办法》。同时结合节能评估要求,编制了《塔里木油田能效对标及能耗定额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建立了涵盖6项重点用能设备指标、9项原油生产工序单耗、7项天然气生产工序单耗、2项油气集输单耗、3项燃机发供电单耗以及3项矿区服务单耗的指标体系,为判断建设项目设计能效或能耗水平提供了依据。截至2015年底,已组织开展和田河气田地面建设工程、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等21个重点项目能评,评估措施70余项,共计节能4.8×104tce。塔里木油田以其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石油企业开展节能评估工作的成功典范和领跑者。

新疆油田制定了《新疆油田公司基本建设工程重点节能指标要求》,明确了机采、注水、集输等主要生产系统的17项节能设计要求和18条限定指标,并对12类油田主要设备划分了限定值。截至2015年底,组织完成了27项产能建设项目和11项老油田改造项目的节能评估及审查,共提出能评措施67条,措施节能量26778.2×104tce,电力负荷降低1599.93kW,产液综合单耗降低1.89kgce/t,节约投资3763.6万元,为新建项目的高效运行和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西南油气田也是开展能评工作较早的企业。2011年,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暂行办法》,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两地管理办法出台后,西南油气田对国家、集团公司、四川省和重庆市关于节能评估管理要求的四个文件集中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节能评估试点工作经验,并结合自身关于建设项目的管理情况,制定发布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从职责分工、工作流程、质量要求、监督与责任等方面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能同时满足国家、集团公司、四川省和重庆市对当前建设项目节能评估的有关管理要求,并符合公司自身有关建设项目的管理实际为配合该办法的实施,分公司规划、造价部门相应出台了有关配套管理措施,制定了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发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费用标准》,明确了西南油气田业务范围内的节能评估费用。2013年,西南油气田已修订发布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该细则从工作职责、节能评估、节能审查和工作流程等方面,按照集团公司的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管理对象,规范了节能评估管理工作流程,加强了建设项目能耗状况及节能措施落实情况的评估和监督。西南油气田“十二五”期间共计开展节能评估20余项,提出节能措施54项,实现年节能效益12005.45tce、年经济效益1483.99万元。

2012年,吐哈油田发布了公司内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该办法对节能评估文件内容和深度做了具体、详细的要求,落实了各部门职责,明确了审查程序,同时,参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评办法规范了项目可研报告中“节能节水专篇(章)”的编制内容。同年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工作的通知》。2013年,下发了《吐哈油田公司新增设备能效限额管理规定》,明确将“能效限额”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依据之一,并明确了相关部门、单位的职责及分级节能监测评价要求,规定了抽油机、泵类、加热炉、锅炉、电动机、压缩机、空调、变压器等8类常用设备能效限额。2014年,修订下发了《吐哈油田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公司节能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职责、审查制度(审批管理权限及初审、预审查和审查程序等)等内容。

随着能评工作的日益推广和深入,在上述已开展能评工作的各油气田企业的带领下,其他相关企业也逐渐开始着手进行节能评估工作。2013年4月,玉门油田发布了《玉门油田分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规定(试行)》。该规定共8章41条,分为总则、机构与职责、节能评估、节能审查、设计和施工阶段管理、节能验收、监督与责任、附则。2013年11月,吉林油田正式发布实施了《吉林油田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规定》。

依据各企业出台的各项能评工作指导文件,具体的能评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集团公司各油气田企业已组织开展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110项节能评估工作,其中节能评估报告书29项、节能评估报告表25项。

能评工作在石油企业中开展5年以来,集团公司陆续开展了油田、气田、油气管道、炼油四大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的企业标准制定工作。截至2015年底,已经发布实施的企业标准有三项:Q/SY 1466—2012《油气管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编写规范》、Q/SY 1577—2013《炼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编写规范》和Q/SY 1822—2015《油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编写规范》。《气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编写规范》也即将发布实施。

虽然石油企业的能评工作在历经五年多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工作经验,但却缺少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技术指导。尽管目前发布实施以及制定待发布的企业标准已经涵盖了油气田生产的基本环节,但这些标准仅仅是对油气田企业能评工作的基本原则、评估方法、流程等做了规定,却未能详尽阐述能评工作的具体做法。此外,各油气田企业制定的管理办法所规定的各项内容深浅不一,涉及的方面和侧重点不尽相同。因此,需要紧密结合油气田企业的生产工艺和业务管理相关特点,在总结能评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油气田企业节能评估工作指南,具体指导油气田企业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三、油气田企业节能评估工作成效

各油气田企业积极落实国家和集团公司对能评工作的要求,组织制定节能评估与审查管理实施细则,规范能评文件编制、审查、验收及监督各环节的管理职责、流程和要求。通过加强源头管控,强化设计环节能效水平,树立高标准,严把设计能耗关,与国内、国际同行业先进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项目前期方案的用能合理性,在工艺、技术、设备选型等方面提出节能措施,优化方案设计,确保新建项目的能效先进性。(1)完善节能管理制度,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完善了勘探生产分公司节能管理基本制度,也为勘探板块节能工作深入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制度和手段上保证建设项目在前期决策阶段就考虑消除能源浪费、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等问题,以达到缓解能源供需矛盾、遏制能耗总量过快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2)严格项目准入,实现建设项目科学合理用能。

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严格落实节能业务主管部门节能工作的总体要求,为项目科学用能提供了有力支持。“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4所属油气田企业通过节能评估,实现节能量约10.6×10 tce,有效控制能耗增量,降低能源消耗及节省项目投资,对实现源头治理起到关键作用,确保了资源节约与油气开发相适应。(3)促进节能新技术推广和可再生能源应用。

在节能评估和审查过程中,通过对项目综合能耗指标进行核定,有效促进了项目采取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与措施。在已评估项目中,各个评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从工艺、技术、设备选型等方面充分考虑节能节水措施,积极开展工艺及系统优化,采用节能节水“四新”技术,杜绝采用国家和节能业务主管部门明令淘汰的高耗能产品,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确保新建项目本质节能。(4)推进节能标准和能耗指标的研究。

制定工作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是以国家及地方节能标准、规范为基础实施的,集团公司通过开展节能评估有力地推动了《油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编制规范》、《气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编制规范》等节能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同步开展的《油田注采系统能耗指标研究》等课题研究为规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编制、能耗限额节能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5)强化节能意识,培育节能服务产业。

节能评估工作强化了项目建设单位和工程咨询机构的节能意识,逐步调动起了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将节能理念、先进技术与现实需求对接起来,弥补了节能产业链中关键的一环。承担节能评估工作的节能评估中介机构都是国内影响较大的咨询和设计单位,已经成为节能业务主管部门节能服务产业中的骨干力量,积极参与到节能诊断、示范改造及能源审计等节能服务中。

第二章 节能评估管理流程

本章主要介绍节能评估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内容,主要从评估的工作程序、评估原则、评估方法、评估要点以及评估文件编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第一节 流程概述

根据节能评估的定义可知,节能评估是一种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由节能评估机构根据节能法规、标准等,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的行为。

从狭义上讲,节能评估只包含项目建设单位和节能评估机构两个主体,其对应的流程相对简单,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1)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开展节能评估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评估机构与其他有关部门的沟通。(2)节能评估机构:负责对项目进行节能评估,编写节能评估文件。

从广义上讲,节能评估不仅是建设单位和节能评估机构参与的一种行为,与该评估行为发生联系的其他单位,如设计单位、评审机构、节能主管部门也不同程度地参与到该评估行为之中,也是行为主体之一。各个行为主体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如下:(1)设计单位:负责项目的工程设计,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2)建设单位:负责节能评估工作的组织、开展和协调。(3)节能评估机构:负责对项目进行节能评估,编写节能评估文件。(4)评审机构:负责对节能评估文件进行技术审查,形成评审意见。(5)节能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审批,指定评审机构,出具项目节能评估批复。

与之相对应的流程也相对复杂、细化,具体步骤如下:(1)建设单位委托节能主管部门(一般为省发改委)指定相应的节能评估机构依据项目能源消费量编制节能评估文件。(2)节能评估机构受节能主管部门(省发改委)指派,依据项目能源消费量编制节能评估文件,完成后提交给建设单位。(3)建设单位向节能主管部门(省发改委)报送编制完成的节能评估文件。(4)节能主管部门(省发改委)委托节能评审机构(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对节能评估文件进行技术审查。(5)节能评审机构收到节能评估文件及项目申请报告后,依据要求组织专家召开评审会,对节能评估文件进行技术审查,形成专家组意见。(6)节能评估机构依据评审会专家组意见对节能评估文件进行修改、调整,形成修改版,并汇同项目申请报告报送节能评审机构。(7)节能评审机构依据修改版的节能评估文件出具节能评审报告报送至节能主管部门(省发改委)。(8)节能主管部门(省发改委)依据节能评审机构报送的节能评审报告出具项目节能评估批复。

为了更直观、清晰地说明节能评估的操作管理流程,图2-1给出了某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流程。图2-1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流程图

第二节 建设单位工作内容

根据前述的流程可知,建设单位的主要职责即负责组织、开展节能评估工作以及评估过程中各有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工作,对于年4综合能源消费量小于1000tce(或年电力消费小于200×10 kW·h,或43年石油消费量小于500t,或年天然气消费量小于50×10 m )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需建设单位自行填写节能登记表,并报主管部门备案。对于其他能耗的项目,需进行节能评估,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阶段:(1)启动阶段:建设单位向节能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自己委托或由节能主管部门委托相应的节能评估机构编制节能评估文件。(2)节能评估文件编制阶段:建设单位负责节能评估机构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与沟通。(3)节能评估文件报送阶段:建设单位向节能主管部门报送编制完成的节能评估文件初稿。(4)评审意见落实阶段:建设单位应在后续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组织落实好评审机构提出的相应评审意见。

第三节 评估单位工作内容

一、评估工作程序

节能评估单位在开展相应的节能评估工作时,工作流程及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组建评估团队。

接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后,评估机构应根据项目特点,组建符合专业性要求的评估团队。项目节能评估期间,评估团队应保持人员稳定。(2)资料收集。

主要工作包括收集项目有关资料、确定评估文件类型、赴项目现场进行调研、制定工作方案等。本阶段应重点了解项目所在地有关情况、项目建设方案及工作进展,收集和掌握项目节能评估必要的基础数据和基本参数等。(3)文件编制。

主要工作包括评估项目情况、计算有关指标、形成评估结论编制评估文件等。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5000tce(等价值)以上的项目,应分专业评估并相互会签。评估期间,节能评估结果应与项目建设、设计等单位充分沟通。编制完成后的节能评估文件应分别加盖节能评估机构和项目建设单位公章。(4)完善文件。

节能评估文件报送节能审查后,节能评估机构应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并及时对文件进行调整,确保能够反映项目实际。节能评估机构应组织各专业人员参加节能评审会,并根据节能评审和审查阶段所提意见,及时对评估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评估单位具体的评估工作流程如图2-2所示。图2-2 评估单位评估工作流程二、评估原则

节能评估工作应遵循专业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实操性原则。(一)专业性

节能评估机构应组建专业齐备、能力合格、工程经验丰富的评估团队。评估团队应覆盖项目所属行业的各工艺专业,以及热能、电气和技术经济等节能评估工作所需专业。评估人员原则上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熟悉节能评估工作的内容深度要求、技术规范、评价标准和程序方法等,具备分析和评估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合理选择、核算基本参数和基础数据,计算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能效指标和经济指标,判断项目能效水平等的专业能力。

节能评估机构应尽早介入项目前期工作,从节能角度对建设方案等提出建议,发挥专业作用。(二)真实性

节能评估机构应当从项目实际出发,对项目相关资料、文件和数据的真实性做出分析和判断,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项目用能情况等进行研究、计算和分析,明确节能评估所需基本参数、基础数据等,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和真实。

当项目申请报告等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能够满足节能评估的需要和精度要求时,应通过复核校对后引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现场调研、核算等其他方式获得数据,并重新计算相关指标。类比数据、资料应分析其相同性或者相似性。

对于综合能源消费量、能效指标、节能效果等,应通过分析、计算给出定量结果。计算过程应清晰完整,符合现行统计方法制度及相关标准规定。(三)完整性

节能评估内容应包括计算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评价项目能效水平,全面分析项目生产工艺、工序和用能装置(设备)等的能源利用状况、匹配性等,提出建设方案、用能工艺和设备,以及节能措施等方面的调整意见,分析节能效果等。改、扩建工程应对改扩建前、后的能效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并研究利用旧有设施和设备的可行性。

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节能审查和评审意见,及时组织节能评估机构修改、完善节能评估文件。(四)实操性

节能评估机构应根据项目特点,提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节能措施、建设方案、用能工艺调整意见和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为下阶段设计、招标及施工、验收考核等提供具体依据,不能仅做原则性、方向性的描述。

节能评估文件应观点鲜明,对于评估文件提出的能效指标、节能措施等,应明确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落实,并作为相关部门竣工验收及考核的依据。三、评估方法

节能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两大类。(一)计算方法

节能评估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综合分析法、能量平衡法等。(1)综合分析法:是指参照有关标准、规范等,根据项目所在地气候区属情况、建设规模、工艺路线及设备水平等,适当选取、计算基础数据和基本参数,确定主要能效指标、用能工艺、设备能效要求等。(2)能量平衡法:是指使用能量平衡表或项目所属行业通用的平衡分析方法,分析项目各种能源介质输入与产出间的平衡,能源消耗、有效利用能源和各项损失之间的数量平衡情况等,计算项目能源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分析各工艺环节的用能情况,查找节能潜力。(二)评价方法

通用的主要评价方法包括标准对照法、类比分析法、专家判断法等。在实际节能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根据项目特点和评估需要,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1)标准对照法:是指通过对照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行业及产业技术标准和规范等,对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比对分析。要点包括:项目建设方案与相关行业规划、准入条件以及节能设计标准等对比;设备能效与能效标准一级能效水平(节能评价值)对比;项目能效(耗)指标与相关能耗限额标准对比等。(2)类比分析法:是指在缺乏相关标准规范的情况下,通过与处于同行业领先或先进能效水平的既有工程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所评估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类比分析法应判断所参考的类比工程能效水平是否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并具有时效性。要点可参照标准对照法。(3)专家判断法:是指在没有相关标准规范和类比工程的情况下,利用专家经验、知识和技能,对项目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判断的方法。采用专家判断法,应从生产工艺、用能情况、用能设备等方面,对项目的能源使用做出全面分析和计算。四、评估要点

本小节将详细说明评估单位在按正常工作流程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展相应的节能评估时,需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资料收集、现场调研等)及评估要点。(一)收集相关资料

评估单位在开展具体的评估工作前,应对与项目有关的情况进行了解,全面收集与节能评估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主要包括基本情况、评估依据和支持性材料。

1.基本情况

收集项目基本情况及用能方面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用能情况,所在地的气候、地域区属等主要特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水资源概况,环保要求等。

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介绍项目建设单位名称、所属行业类型、性质、地址、法人代表、现有规模、发展规划、生产经营情况(如成立时间、注册资金、经营范围,以及公司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等。

2)项目简况

主要包括项目名称、立项情况、建设地点、建设性质、投资规模、机组容量、建设内容简况,以及进度计划、工程实际进展情况等。改、扩建项目要明确企业当前生产情况、主要生产工艺设备及辅助生产设备等,并说明改扩建前基本情况等。列表提供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能评后数据)。

3)项目所需能源概况

介绍项目拟使用能源种类及数量,以及相应的成分构成、特性及热值分析等,有支持性文件的应在附件中列出(如成分组成及分析报告应由建设单位出文确认,同时提供有相应资质单位出具的化验报告,在附件中列出)。

能源生产类项目应分析输出能源的需求及落实情况,如是否纳入有关规划或已获得有关批复等。有供热的项目应分析热负荷需求及落实情况。

项目主要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项目燃料平衡、项目各装置及系统单元用电负荷等可列表说明,推荐格式见表2-1。表2-1 主要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

4)项目所在地有关情况

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条件、周边环境,以及项目所在地区域经济、社会状况等内容。(1)介绍项目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所在地的气候特征、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等。如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制冷度日数、采暖度日数、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日照率、海拔等。(2)介绍项目周边情况。如是否有可利用的余热、余能,或热力需求等。分析项目所在区域近期及远期余热余压、热力需求等能源信息。评估项目能否充分利用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及余热余压等资源。(3)介绍项目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水资源概况,以及环保要求等。如项目所在地经济发展现状、节能目标、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能源供应、消费现状及运输条件、影响能效指标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要求,水资源情况等。

2.评估依据

本部分主要是在了解项目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收集相关支持性资料并确定项目的评估范围、评估内容及评估依据。评估范围应覆盖项目建设全部内容。评估依据应全面、真实、准确。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协议或初步设计等技术文件中提供的资料、数据、图表等,应注意其适用性和时效性,进行分析后引用。

1)评估范围及内容

此部分需要说明项目的建设内容,根据GB/T 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判断项目所属行业,结合行业特征,确定项目节能评估的范围,明确节能评估对象、内容等。(1)说明项目建设内容。如生产规模、工艺路线、主要生产设备、机组类型、数量,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情况等。(2)确定评估范围。评估范围应与项目申请报告保持一致,覆盖项目投资建设的全部内容,包括评估范围、用能边界的界定两部分内容。

①界定节能评估范围: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和附属生产系统,如生产装置、储运、公用工程和相应配套设施等,指出是否包含厂外工程。当项目依托既有设施建设时,既有部分用能情况也应纳入评估范围。

②界定项目用能边界:包括生产装置、储运、公用工程和相应配套设施消耗能源(原油、煤炭、燃料气、电力及耗能工质)的使用和分配情况,指出是否包含厂外工程消耗能源。(3)确定评估内容。简述能评主要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项目能源消耗状况的分析、评价。

②主要消耗能源(原油、煤炭、燃料气、电力及耗能工质等)的使用和分配状况的分析、评价。

③主要用能设备选型合理性的分析、评价。

④主要工艺能耗指标先进性的分析、评价。

⑤节能措施可行性的分析、评价。

2)评估依据

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分别列出相应的评估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等。

简述与项目节能评估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等(应注意及时更新)。结合项目建设实际情况,进行项目建设与《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规划的关联分析。与我国对石油天然气行业实行的行业准入要求进行对比,评价项目建设是否符合行业准入条件。(2)相关标准及规范。

简述与项目相关的标准及规范,并提供其准确名称及标准号(应采用最新版本)。当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均适用时,执行其中较严格的标准。(3)相关节能技术、产品推荐及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目录。

简述与项目相关的节能工艺、技术、装备、产品等推荐目录及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等目录。

3.支持性资料

支持性资料主要包括项目有关立项资料、技术文件等。(1)相关立项资料:简述与项目相关的工程资料和技术合同,如项目申请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文件、项目节能评估委托书、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书面资料等。(2)有关技术文件:简述项目有关技术文件,如主要设计文件及其审查会议纪要、机组选型专题论证报告、主要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专题论证报告、设备技术协议,以及影响项目能效指标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技术文件应提供详细的资料名称、编制单位和完成时间。(二)现场调研

评估单位在开展具体的评估工作前,在基础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需赴现场进行勘察、调查和测试,以便进一步了解项目的有关情况。具体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项目现状、能源资源情况的调查与项目相关的类比工程的现场调研。同时,对于改、扩建项目,需要进行相应的现场调查。

1.现状调查

主要了解建设进展情况,如项目申请报告论证情况,项目工艺及设备的选择或采购情况,设计、施工所处阶段,建设场地现状等。

2.能源资源情况现场调查(1)项目计划使用能源的成分构成、特性及热值分析等。(2)调查项目周边是否有可利用的余热、余能等,判断能否结合外部条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3.类比工程现场调研

采用类比分析法选择基础数据、基本参数和对比指标时,应赴类比工程现场进行调研,收集有关数据和信息,并取得相关佐证材料。

4.改扩建项目现场调查

改扩建项目应在改扩建前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改扩建前能源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利用旧有设施和设备的可行性。(三)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在对项目的建设方案进行节能评估时,主要从工艺方案、总平面布置、主要用能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等几方面内容进行。首先,应介绍节能评估前的方案,说明各系统工艺方案、设备参数等;其次,对原方案进行深入剖析和评估,从节能角度查找存在的问题,形成评估意见;再次,结合能评阶段所提意见和建议,提出具体改进方案和节能措施,确定评估推荐的方案,技术方案应具有实操性,明确实现预期节能目标的边界条件、工艺要求等;最后,计算设备能效、系统电耗等有关指标并进行评价。改、扩建项目应在评估中对可公用的系统等进行分析。

1.工艺方案节能评估

工艺方案指项目主要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案,包括选择的生产规模、工艺路线、主要工艺参数等。在具体评估时,应介绍项目推荐选择的工艺方案,采用标准对照法、专家判断法等方法,分析评价该工艺方案是否符合行业规划、准入条件、节能设计规范、环保等相关要求。从节能角度分析该工艺方案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的其他建设方案的优劣,并与当前行业内先进的工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完善工艺方案的建议。

对于工艺流程、技术方案等较为简单的项目,可将工艺方案和用能工艺、设备等部分节能评估内容合并进行编制。

2.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结合节能设计标准等有关标准、规范,从节能角度对项目厂区外部规划、厂区规划及总平面布置、主厂房区域布置等方案进行评估,分析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对能源供应、消耗情况的影响。主要从生产装置区、储运区、公用工程区、辅助生产区等的总体布置,以及根据上下游物料或热量供应等划分的联合装置等方面,分析项目总平面布置对厂区内能源输送、储存、分配、消费等环节的影响,判断平面布置是否有利于过程节能、方便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产品单耗等,如:(1)项目总平面布置是否紧凑,功能区布置是否合理,工艺流程是否顺畅、便于作业。(2)联合装置划分是否合理,是否便于操作和物料及能量的合理利用。(3)装置单元平面布置是否合理,设备之间是否衔接紧密。(4)公用工程设施是否靠近负荷中心,是否合理利用场地高差优势。(5)管道布置方面对能源消费的影响。(6)根据相关的节能设计规范条款,对厂区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分析。(7)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节能角度提出优化建议。

3.主要用能工艺、设备节能评估

具体分析项目各主要用能工艺的流程及主要用能设备的选型等是否科学合理,提出节能措施建议。分析项目使用热、电等能源是否做到整体统筹、充分利用。建议按照用能工艺分节进行分析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介绍项目各主要用能工艺(生产工序)及其主要用能设备等。具体分析各用能工序(环节)的工艺方案、用能设备,以及能源品种等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提出节能措施建议。主要包括:各用能工序(环节)选择的能源品种是否科学,工艺方案、工艺参数等是否先进,主要用能设备的选型是否合理。评估应根据项目工艺要求和基本参数等,定量计算设备容量(额定功率)等参数,评估裕度等主要参数的合理性。(2)分析项目使用热、电等能源是否做到整体统筹、充分利用如热系统设置方案是否合理,避免反复加热或将高品质热能降质使用;供配电及用电系统配置是否科学;余热、余能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能否结合外部条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等。(3)计算工序能耗及主要用能设备能效要求等指标,判断项目工序、设备能耗指标是否满足相关能效限额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是否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计算过程复杂的,应附计算书。(4)列出各用能工序(环节)主要用能设备的选型、参数、数量及能效要求,对比指标及来源等,判断项目是否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用能产品和设备,是否采用节能产品推荐目录中的产品和设备,是否满足相关能效限额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是否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等。(5)列出风机、水泵、变压器、空压机等通用设备的型号、参数和数量等,计算能效水平(要求),并与国家发布的有关标准进行对比,判断能效水平。高耗能项目的用能设备宜达到一级能效水平。(6)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分析原项目用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利用旧有设施和设备的可行性,避免重复建设。

4.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

分别对项目配套的供配电设施、控制系统、建筑、给排水、暖通及其他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节能措施,其要求与“工艺、设备节能评估”相关要求相同。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1)辅助和附属用能系统节能评估

辅助和附属用能系统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估:(1)供配电系统:介绍变配电所设置情况,统计变电所供配电变压器及其关键性能参数,介绍电气设备节能选型原则,评价其能效水平。(2)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对分散控制系统、厂级监控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的设置方案、节能管理要求以及节能措施等进行评估。(3)建筑:按照有关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对生产建筑、生产辅助和附属建筑(如配套的厂房、办公楼、食堂等)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计算建筑物(可比)单位面积综合能耗、建筑物(可比)单位面积电耗等综合能耗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4)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说明项目各站场的供水水源方式、给水量、给水工艺方案以及各站场的污水种类、排水量和污水处理方案。说明各站场的消防方案。(5)采暖、通风和空调:对项目各类建筑物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设置方案,室内、外设计参数,冷、热媒及其参数等进行评估。(6)其他系统:对项目其他辅助和附属生产系统的设置方案等进行评估。

2)辅助和附属设施设备节能评估

列表汇总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各系统配置的主要设备及通用设备清单,说明设备名称、容量、数量、用能类型、能效要求、能效水平、采取的节能措施等。

5.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评估

按照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和GB/T 20901《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等标准,结合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特点和要求,编制项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应按能源分类列出计量器具的名称、规格、准确度等级、用途、安装使用地点、数量等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推荐格式见表2-2。表2-2 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注: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可建立独立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表。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10000tce(等价值)以上的项目,应考虑在线监测要求,配置能源计量器具。(四)节能措施评估

本部分主要基于前述对项目建设方案的节能评估,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及特点,对项目能评前已采取的节能技术措施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价,并提出能评阶段的节能措施建议。同时,对各阶段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测算。主要包括节能措施概述及措施效果的分析计算,同时对相应的节能管理方案进行评估。

1.能评前节能技术措施综述

全面梳理项目在能评前已采取的节能技术措施(包括全厂用能综合技术措施、生产装置节能技术措施等),并评价其合理性、可行性,汇总相应的节能技术措施并列表,推荐格式见表2-3。表2-3 能评前节能技术措施一览表

2.能评阶段节能措施及效果评估

依据项目节能评估、评审、审查等环节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项目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继续完善的环节等,汇总能评阶段所提出的节能措施、建设方案调整意见、设备选型建议等。节能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对节能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推荐的节能措施优先选用国家重点推广节能技术目录等文件中的节能技术。汇总相应的节能技术措施并列表,推荐格式见表2-4。表2-4 能评阶段节能技术措施一览表

根据GB/T 13234《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和SY/T 6838《油气田企业节能量与节水量计算方法》等,分析计算能评阶段提出的各项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并进行汇总列表,推荐格式见表2-5。表2-5 节能措施效果汇总表

3.节能管理方案评估

按照GB/T 15587《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等标准的要求,评估项目建成投产后的节能管理体系和制度是否健全,主要包括建设单位制定与拟制定的节能管理制度、主要节能管理措施、能源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等情况。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项目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方案、能源管理机构设置、节能管理有关制度等的建设要求,以及能源统计、监测等节能管理方面的措施和要求等。(五)能源利用状况核算及能效水平评估

本部分主要对项目能评前及能评后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复核和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估项目能评后的能效水平。

评估中涉及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应清晰、准确,计算中所引用的基础数据应有明确来源或核算过程,基础数据、基本参数的选择和核算过程应清晰。数据计算较为复杂,影响报告正文结构时,应另附计算书。

1.能评前能源利用状况

复核能评前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和主要能效指标等,给出相应的测算过程及数据结果。

2.能评后能源利用状况

计算项目的综合能源消费量、能效指标,进行能量平衡情况核查。

1)计算综合能源消耗量

依据采取能评阶段节能措施后的项目用能情况,核算能评后项目的各项能源消耗实物量,进而测算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耗量(以下简称“综合能耗”)。项目年综合能耗应分别测算当量值和等价值两个数值。用能单位外购的能源和耗能工质,其能源折算系数可参照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用能单位自产的能源和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其能源折算系数根据实际投入产出自行计算。

2)计算主要能效指标

采用综合分析法,依据项目基础数据、基本参数等,按照GB/T 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等标准的要求,核算(测算)各环节能源消耗量,计算项目主要能效指标。测算项目达产之后的增加值及增加值能耗,增加值的计算应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及数据来源说明在计算能效指标时,应注意与相关标准、规范等所采用的电力折标系数一致,便于对比分析。

3)能量平衡情况核查

使用能量平衡法分析项目各环节能量使用情况,计算能量利用率等指标。对于能源消费量较大、生产环节较多的项目,可按照GB/T 28751《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和GB/T 28749《企业能量平衡网络图绘制方法》编制项目能量平衡表,并绘制相应的能量平衡网络图,以便对项目的能量平衡情况进行分析。

3.能效水平评估

采用标准对照法、类比分析法等方法对项目主要能效指标的能效水平进行分析评估,评价设计指标是否达到同行业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或国际先进水平。

对于能效水平未达到现有同行业、同类项目领先(先进)水平的,以及重点区域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报告应客观、细致地分析原因。(六)能源消费影响评估

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区域特点,经济、社会和能源发展情况,面临的节能形势以及项目选用能源的特性等,分别从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完成节能目标两方面合理分析和判断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1.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1)确定控制指标。

评估单位应向项目所在地有关部门了解当地能源消费总量、增量控制目标、进度完成情况等控制目标。尚无具体控制目标的,可根据节能目标、能源消费水平、国民经济发展预测(GDP增速预测值)等推算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控制数等控制目标。(2)能源消费增量影响评估。

计算项目能源消费增量对所在省(区、市)、市(地、州)两级能源消费总量、增量控制的影响,并进行评价。

对于新建项目,其年能源消费增量为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对于改、扩建项目,年能源消费增量应为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与其申报年度所处五年规划期上一年度的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差。

将测算得出的项目年能源消费增量与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控制数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项目新增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目前,统计部门在统计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万元GDP能耗等数据时采用等价值。因此,除另有要求外,在分析宏观节能指标,如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和节能目标的影响时,电力折算标准煤系数应采用等价值计算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增加值能耗等数据。

2.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

分析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增加值和单位增加值能耗等指标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计算增加值能耗。

建议根据生产法,计算项目达产后的增加值,并据此计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确定节能目标值。

评估单位应向项目所在地有关部门了解、确定项目所在地节能目标要求。根据项目所在地节能目标要求,确定项目达产期所处的五年规划期末节能目标(万元单位GDP能耗)。(3)对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

分析计算项目工业增加值能耗对所在省(区、市)、市(地、州)两级完成节能目标(万元单位GDP能耗下降)的影响,并进行评价。

建成达产后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等价值)超过(含)10000tce的项目,应定量分析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七)形成评估结论

评估结论应在概括全部评估工作的基础上,简要、准确、客观地总结项目能源利用情况及对所在地的影响,从节能角度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评估结论一般应包括项目建设概况,采取的节能措施及效果、能效指标和能效水平,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及节能目标的影响,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等,具体应包括下列内容:(1)项目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产业政策,是否符合所在地规划要求。(2)项目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节能设计标准和规范。(3)项目是否采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4)项目是否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节能新技术、新设备。(5)设备、工序、产品能耗等是否达到国家、行业及地方规定的标准。(6)项目能效指标是否满足限额标准要求,是否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7)项目用能总量以及能源品种和结构是否合理。(8)项目采取的节能措施是否合理及达到的节能效果,能评阶段提出的节能措施及效果。(9)项目余热余压、可燃性气体的回收利用及效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