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漫画中的世界史壹:六国崛起(17—19世纪)(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8:24:13

点击下载

作者:吴广伦 周义保 佘文骅编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漫画中的世界史壹:六国崛起(17—19世纪)

老漫画中的世界史壹:六国崛起(17—19世纪)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老漫画中的世界史.(壹),六国崛起:17~19世纪/周义保等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6.8

ISBN 978-7-5473-0954-4

Ⅰ.①老… Ⅱ.①周… Ⅲ.①世界史—17世纪~19世纪—青少年读物 Ⅳ.①K10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76238号

老漫画中的世界史(壹)

六国崛起(17—19世纪)

出版发行:东方出版中心

地  址:上海市仙霞路345号

电  话:(021)62417400

邮政编码:200336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印  刷:昆山亭林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开  本:890×1240毫米 1/32

字  数:178千字

印  张:9.75

版  次:2016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473-0954-4

定  价:39.8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东方出版中心邮购部 电话:(021)52069798序言余伟民

近年来,公共历史教育正在成为社会热点。说其“热”,并非是一个短暂的炒作性话题,而是表现出社会公众对于历史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在当代条件下获取历史知识的方式和载体正趋向多元和社会化。公共历史教育(publichistory education)作为学校之外的历史教育,它发生在非特定教育机构的社会公共领域中,由职业历史学者或历史爱好者通过各种公共媒介手段传播历史知识以及学习历史的方法。这种历史教育具有普及知识的功能,但同时具有严谨的学术品格,并非那种随意性很强的通俗历史故事的传播,更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戏说历史”。它与学校历史教育的差异主要在于:教学主体和受众的多元、教学载体和方法的多样、教学目标的多维。这种相对宽泛和灵活的教育方式比学校教育更能够适应动态发展的社会客观需求和各类社会成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选择,不仅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而且可以成为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

其实,公共历史教育与学校历史教育并非截然分开,在很大程度上两者是有机融合、相辅相成的。这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表现在公共历史教育的教学主体大部分由学校历史教师承担,他们在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任务同时又走出课堂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多样的历史知识产品;另一方面,公共历史教育的受众也包括在校学生群体,他们在课外获取的历史知识可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并通过知识来源的拓展形成更具主体性的学习能力和历史观念,而这种教育功能也恰是有更高追求的历史教师所希望实现的教学目标。正是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推动下,吴广伦、周义保老师带领的教学团队在公共历史教育和学校历史教育的结合上做了很有价值的探索,他们编撰的“老漫画中的历史”系列读物既是适应公共历史教育需求的知识产品,也是为在校学生提供的拓展性自学教材,为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开发打开了新的思路,堪称历史教学改革的创新之举。

历史读物的体裁本来就多种多样,历史知识的载体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图文并茂的读物更受读者欢迎。但在以往的出版物中历史类书籍大多形式比较呆板,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这固然与中国的史籍传统有关,也因为史料来源往往被局限在文字材料或考古文物上,没有将史料收集的视野拓展到更为多样的历史文化作品上。近年来,随着“读图”风尚的兴起,历史读物也开始推出各种“图说”的版本。图说历史大体有两种做法:一是“绘本历史”,即连环画形式的历史读物,这种由当代人描画的历史,其实与当代人书写的历史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将文字转换为图像而已,而此类图像是没有史料价值的。二是依托历史图像(即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图像资料)构建历史叙事,其叙事逻辑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也就是将历史图像作为史料运用,配上当代人的解读,以构成观照历史的独特视角。图像来源和类型的不同使此类读物的历史叙事表现出各自的特色,“老漫画中的历史”就是这样一种别具特色的历史读物。

漫画是近代以来随着市民社会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绘画形式,其内容主要表达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其对象包括国际事务等“高端政治”,也包括各类世俗社会现象),主要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也作为书籍的插图,因其形式夸张、生动幽默而深得读者喜爱。由于漫画贴近时事政治,发挥着类似新闻报道的社会监督功能,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历史记录,或者说,通过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漫画,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特殊的历史镜像,它用特定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当年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场景,通过解读历史上的漫画可以找到留存在那些夸张画面中的历史信息,其中包括漫画讽刺对象的言行,也包括漫画作者的立场和观念。如果把这些历史信息作为史料加以整理和诠释,再加上其他史料的互证和补充,以漫画为依托的历史叙事就形成了。当然,这要经过辛勤的史料收集和加工,并要具备扎实的史学功底和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本书作为一项创造性劳动成果,正是作者的经验和努力的结晶。“老漫画中的历史”具有自己的编撰特点。首先,立足漫画表现历史的特殊形式,以每一幅漫画作为历史场景的一个聚焦“点”,引出一个历史故事,并配上历史背景的解读,形成类似“纪事本末”的历史叙事。其次,通过尽力收集能表现一个国家或一段历史进程的漫画作品,将其归类排列,使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个“点”串联成各个系列的历史“线”索,从而形成国别的“纪事本末”或断代的、专题的“纪事本末”,而若干系列的汇集又构成了此套历史读物的总体“面”相,并通过总体结构的设计和各系列“导言”的撰写,表达了作者的历史观念及其对宏观历史的把握。总之,“点”—“线”—“面”的结构可以将漫画表现的微观历史与宏观历史背景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历史读物应有的教育目标。一册在手,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近现代史进程以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都通过漫画的联接而呈现眼前。这套书的编撰提供了如何将一种特殊的图像史料形式加工提炼为承载历史教育功能的历史读物的成功经验。

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读物的教育功能,使读者深入理解漫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作者在书中还配置了“助读手册”,就每一幅漫画的历史意蕴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提供“参考答案”。由于作者都是富有教学经验的历史教师,所以思考题的设计和参考答案相当专业,很见功力。这套“助读手册”与漫画系列的组合为历史爱好者自学历史提供了一个图文并茂、深浅适中、活泼与严肃兼具的平台。这个历史学习的平台是开放的,就历史问题的思考而言,参考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答案,读者可以在作者的启发和引导下进入漫画表现的历史场景深处,获得历史的感悟,但这种感悟应来自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而不必拘泥于应考式的“标准答案”。正是在这一点上,公共历史教育可以为受教育者创造更为广阔的思想和知识空间。当然,这套历史读物同样可以为学校教育提供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以补充教材和教参的不足。大量的漫画史料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生动形象的PPT素材,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如何从各种渠道收集各类史料的样本,使他们在有趣的漫画史料中学到“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而这一点也恰是目前的文字教材比较欠缺的,因为文字教材即使按“纪事本末”体编撰,让过去时代的文献史料作为历史叙事的主体在中学阶段显然也难以做到。

在阅读“老漫画中的历史”时,除了漫画图像带来的会意和文字解读引起的思考,我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作为历史教师,我十分理解这套书的作者致力于这项工作的追求。他们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却挤出课余时间,花费大量的精力收集资料(即使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收集漫画史料这类基础性工作仍然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并以编写教材的严谨态度认真细致地编撰了这套别具一格的历史读物,为打通学校历史教育和公共历史教育做了很有价值的贡献,也为拓展历史学习的知识领域和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在这套书中凝聚着作者对历史教育事业的责任感、热忱和创新精神,我想,正是这种精神的传递将会不断推进历史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成就将不限于学校教学,而将催生出更多更好的教育产品,包括更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历史读物。英国:从蕞尔小邦到日不落帝国

上帝保佑女王,

祝她万寿无疆,

天佑女王!

常胜利,沐荣光;

孚民望,心欢畅;

治国家,王运长;

天佑女王!——英国国歌《天佑女王》(18世纪)

英国,位于欧亚大陆的西部边陲,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人口6 000多万,在当今世界充其量算得上是一个中等国家,但在世界近代史上却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以致有学者认为“没有这个国家,现在的世界也可能就不是这样了!”

在漫长的中世纪,作为岛民的英国人是欧洲大陆事务的参与者。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英国迎来了伊丽莎白一世时代(1558—1603),发展航海业、壮大皇家海军、对外殖民为近代英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在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和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扩张之后,到19世纪,英国率先迈进现代工业社会,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在国家制度设计、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生活等领域为世界现代化树立了典范。英国从一个蕞尔小邦发展为“日不落帝国”,创造了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20世纪初,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附属国和自治领遍布世界各地,总面积达3 000多万平方公里,是本土的100多倍,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

原名《天佑吾王》的英国国歌,当时也首次改称为《天佑女王》,表达了英国人对女王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也定格了大英帝国当年的盛世豪情。诺丁汉山头王旗飘扬《伟大内战的序幕》作者:梯姆·鲍尔(Tim Bauer)日期:1882年

1642年8月25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英格兰中北部的诺丁汉一座山头升起了王旗,指责议会造反,背叛国王,号召天下讨伐议会,英国内战由此爆发。《伟大内战的序幕》(THE OPENING SCENE OF THE GREAT CIVIL WAR)就展现了当时的场景。

英国国王为什么会对议会宣战呢?这还得从斯图亚特王朝入主英格兰说起。

1603年,都铎王朝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去世。女王终身未嫁,无嗣。远亲苏格兰斯图亚特家族的詹姆士六世继承了英国王位,是为詹姆士一世。这开启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统治的历史。

对英格兰来说,斯图亚特王朝是个外来户。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和他儿子查理一世(1625—1649年在位)为巩固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极力鼓吹君权神授,强化绝对王权。伊丽莎白时代王权与议会的那种相互妥协的融洽关系已不复存在,在征税、专卖、宗教信仰等方面,斯图亚特王朝都与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控的议会存在着严重分歧。为减少统治的阻力,查理一世索性以各种理由不再召开议会,而且这一停就长达11年。

但在1639年,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反对查理一世在苏格兰强制推行英国国教,并组织军队与查理一世抗争,而查理一世也并不打算妥协。1640年4月,为筹措军费镇压苏格兰的反叛,查理一世不得不召开中断11年的议会。11年之内,查理一世全靠强制手段征税,人民与国王的对立情绪已相当尖锐。因此,议会一召开,立即对查理的统治提出责难,且拒不讨论征税问题。查理一怒之下,解散了议会。同年8月,苏格兰起义军发动新的攻势,而英格兰因军费缺乏,军队已濒临兵变。查理一世被迫在11月重新召开议会。这一届议会在历史上存在了13年之久,史称“长期议会”。新议会提出了更激进的要求:撤换并严惩国王的宠臣斯特拉福伯爵和劳德大主教;撤销星室法庭(Star Chamber)和教会的最高法庭;废除工商业垄断制度,等等。迫于压力,查理一世基本满足了这些要求,但在此后的一年中,王权与议会的对抗不断升级,无法实行和解。1641年11月,当议会通过了《大抗议书》,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时,查理一世却拒绝在《大抗议书》上签字,不愿意向议会妥协,坚持他的绝对王权。1642年1月3日,查理一世以“叛国”的罪名,要求议会交出皮姆、汉普顿等五位思想激进的议员。在遭到拒绝后,查理一世亲自率兵前往议会,准备武力逮捕他们,但又遭到伦敦市民的阻挠,未能得逞。查理一世感到他在伦敦已彻底孤立,便于1月10日悄悄地离开伦敦,来到封建势力较强的北方,在那里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议会。然后,就有了画面中的这一幕。

画面中,查理一世站在左侧高地上最显眼的位置,扬起左手,正满怀信心地向他的追随者们宣讲。那么,在这场讨伐议会的战争中,查理一世能稳操胜券吗?暴君的结局《查理被砍头》作者:佚名日期:1649年

1649年1月30日,天刚蒙蒙亮,伦敦市民就冒着严寒,纷纷涌向白厅宫。中午时分,英王查理一世从白厅宫国宴厅的二楼窗口步出,登上窗外临时搭建的断头台。下午两点左右,他将头颅伸向行刑台,刽子手手起刀落,查理身首异处。这就是《查理被砍头》画中的场景。

上一节中还意气风发的查理一世是如何被送上断头台的呢?

内战爆发后,王军曾一度占据优势。但1645年初,议会军进行改组,由克伦威尔指挥,当年6月,在纳斯比大胜。1648年9月,克伦威尔率军占领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年底,逃往苏格兰的查理一世被押回伦敦关在温莎城堡,作为发动内战和反对议会的罪魁等候审判。1649年1月27日,为审判查理一世专门成立的特别最高法庭庄重宣布:“查理·斯图亚特作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及国家的敌人,应该被斩首。”包括克伦威尔在内的59位法官在判决书上签字。之后,查理一世被从软禁的圣·詹姆士宫带往白厅宫行刑。

行刑前,查理一世做了短暂的祈祷,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应该做一介明君(incorruptible Crown),这样天下就不会乱了。”然后把头放在行刑台上,示意刽子手他准备好了。斩首干净利落。从画面看,行刑的一刹那,血涌如注,见此景象群情亢奋,但也有人不忍目睹,还有人当场昏厥。一位目击者说:“当时,在场的数千群众同声一叹,是我以前所从未听过的,我希望以后也永远不再听到。”

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理性开始的时代》一书中写道:“查理一世的悲剧,导致国民感情上可预见的激变,在11年后又重蹈覆辙。后来的历史间接显示慈悲是明智的。查理的儿子詹姆士二世也犯了同样大的错误。……无论如何,早期的大革命使后来的光荣革命成为可能。”“护国主”克伦威尔《克伦威尔解散长期议会》作者:佚名日期:17世纪

查理一世被处决后,克伦威尔一派控制了国家政权,但摆在他面前的麻烦不少:内有王党叛乱、平民闹事;外有法国、荷兰因与英王有姻亲关系,对年轻的共和国耿耿于怀;苏格兰和爱尔兰也公开竖起造反大旗。而他与议会之间也矛盾重重。1649—1650年,克伦威尔征服爱尔兰,不久,他又率军入侵苏格兰。两场征服战争巩固了克伦威尔的统治地位,他不再能容忍议会中那些坚持共和理想的议员们了。他与议会的矛盾公开化。

终于,1653年4月20日,克伦威尔用武力驱散了“不听话”的议会。在《克伦威尔解散长期议会》(Cromwell dissolves the long parliament)中,克伦威尔用右手杖指着那些已经离席的议员们说:“滚,你们这些无赖,你们坐的时间够久了。”(“Be gone you rogues. You have sat long enough.”)那些被迫离去的议员们一脸无奈,敢怒不敢言。右边墙壁上“让出这所房子”(“This House to Let.”)的标语则进一步点题。

7月,克伦威尔圈定140人担任新议会议员,但年底,新议会又被解散。不久,在克伦威尔授意下,一批高级军官、大商人和伦敦市长提请克伦威尔接受“护国主”的称号。由高级军官拟定的《政府约定》规定护国主为终身制,自1653年12月16日起,克伦威尔成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与爱尔兰的护国主,兼领陆海军总司令,主管税收,统辖警察和司法,领导外交,在国务会议同意下可宣战、媾和并有权指定自己的继承人。这种军事独裁统治一直持续到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共和体制名存实亡。

革命以反对一个人的专制开始,最终却不得不以另一人的专制结束,英国短暂的共和历史直接影响到了“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的选择。“弑君者”们《克伦威尔的死后绞刑》作者:佚名日期:1661年

1661年1月30日,查理一世当年被斩首的同一天,奥立佛·克伦威尔(1599—1658)、约翰·布拉德肖(1602—1659)和亨利·埃尔顿(1611—1651)三人的尸体被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坟墓中掘出,运到离伦敦城不远的一个叫作泰伯恩(Tyburn)的刑场,作为“弑君者”接受死后绞刑。克伦威尔的尸体被吊上绞刑架示众一整天。复辟后的查理二世以这种方式来报复“弑君者”,祭奠父亲。画中正是行刑的场景。

那么,斯图亚特王朝是如何在英国复辟的呢?

1658年,克伦威尔病死,其子理查德·克伦威尔继任护国主。但理查德并不具备其父的威望,高级军官不把他放在眼里。理查德企图利用议会来对抗高级军官,失败后被迫解散议会,不久便放弃了护国主的称号。此时的英国群龙无首,高级军官们互相争权夺利,几近无政府状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此极为不满,也担心自己的利益在混乱局面中受损。1660年2月,驻防苏格兰的英军司令乔治·蒙克率军进入伦敦,控制了局面。蒙克派人与流亡荷兰的查理二世就复位问题进行秘密谈判。4月4日,查理二世在布列达发表宣言,史称《布列达宣言》,承认在内战期间发生的土地变更;除了直接处死查理一世的人之外,不追究其他革命者;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发放拖欠的议会军津贴。5月1日,新产生的议会宣布查理二世为英国国王。不久,查理二世从多佛登陆,1661年4月,正式加冕为大不列颠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复辟了。

查理二世即位后,议会颁布了《大赦法》,所有参加反对国王的人绝大多数被赦免了,仅有57名“弑君者”除外。57人中有30人被判处死刑,其中包括克伦威尔、布拉德肖和埃尔顿等已经死去的人。布拉德肖是当年审判查理一世的主审法官,埃尔顿是克伦威尔的女婿和内战时期议会军的一位将军。这幅画发表于1661年,作者将当年查理一世受审的威斯敏斯特宫移植到泰伯恩,置于绞刑架的后面。据史料记载,行刑当天,执刑者把吊克伦威尔尸体的绳子砍断后,就砍下了克伦威尔的头颅,把头颅挑在长矛上游街示众,尸身则被扔进坑里草草掩埋。自此,伟大的护国主和前国王一样身首分离,再难团聚。最后,克伦威尔的头颅被一根长20英尺的钉子钉在了威斯敏斯特宫的屋顶上,在上面一待就是25年。画面中威斯敏斯特宫的屋顶上有三个头颅,分别是克伦威尔、布拉德肖和埃尔顿的,后人在画的底部加了注释。

可是,复辟王朝在英国的统治能持续下去吗?荷兰人来了《荷兰执政入主英格兰》作者:[荷兰]罗米恩·德霍杰(Romeyn de Hooghe, 1645—1708)日期:17世纪末

1689年2月1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该法案将流亡法国的詹姆士二世视作自动退位,由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与夫婿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共同继承王位。4月11日,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了加冕典礼,礼毕,二人各持一根权杖,共同乘坐御驾接见群众。于是便有了画面中这一幕。

一个荷兰执政怎么会登上英国王位呢?这还要从查理二世去世后说起。

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王位由其弟、53岁的詹姆士继承,即詹姆士二世。詹姆士二世是一个傲慢的天主教徒,他企图建立一支常备军。这不仅违背了英国历史传统,更让人们感到害怕,使人想起克伦威尔。詹姆士还任命天主教徒在军队和政府中担任官职,这既出自其宗教信仰,也出于恢复专制统治的需要。1687年,詹姆士二世发布了《信仰自由宣言》,表示一切非国教徒都可以公开进行宗教活动,不再受惩罚。其目的是要恢复天主教的合法地位。这与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以来的反天主教传统完全背道而驰,使资产阶级、新贵族、英国国教徒和新教徒们的利益都受到了威胁。他们在反对天主教口号下结成了反对国王的联合阵线。当时,詹姆士二世年事已高,人们期待他死后无嗣,由其信奉新教的女儿、荷兰执政威廉的妻子玛丽继位。不料,1688年6月,从宫里传出国王的天主教妻子生下小王子的消息。反对派的期望破灭了。

真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当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是为了恢复秩序。而如今,斯图亚特王朝真的要彻底恢复旧王朝,这却是不能容忍的。七位贵族领袖秘密写信给荷兰的玛丽和她的丈夫,邀请他们来英国继承王位。1688年11月5日,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领14 000人的远征军在英国登陆。詹姆士二世虽调派2万官兵前去堵截,但军队相继倒戈。

1689年1月,威廉召开临时议会,讨论废黜詹姆士二世。议会中有人认为,尽管荷兰人威廉拥有部分的英伦王室血统,却非合法顺位的继承人。因此主张按照王室惯例,应让玛丽成为唯一的女王;然而,威廉与他的支持者则坚持认为,丈夫不应臣属于妻子,威廉应该以响亮的国王名号来统治英伦,而不是以王夫的虚弱头衔来摄政。而玛丽也不希望成为唯一的女王,并相信妇女应该让丈夫出面并顺从丈夫,所以她坚持让威廉加冕为共治的国王。她说:“我认为我的使命并不是去主导王国的政务,而且我希望能有一个宁静的主妇生活。”于是,玛丽和威廉最终共享王权。

而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的加冕,也就为这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画上了句点。它结束了英国专制君主制的历史,翻开了君主立宪制的新篇章。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它究竟能跑多快?》作者:W.汤普豪森(W.Thomphausen)日期:19世纪初

政治制度逐步改革的同时,英国也进入了高歌猛进的工业革命时代,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人们对新生事物的价值与作用也经历了一个认识的过程,尤其是那些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创造发明更是如此。

进入19世纪,蒸汽机已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而在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逊成功将蒸汽机安在车上,以取代马作为动力牵引驱动列车,终于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此后,就有人试图将蒸汽列车投入运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运输需求。英国的斯托克顿和达林顿相距约21公里,由于地处产煤地区,资本家早就拟定了修建铁路的计划,但遭到贵族的阻挠和反对,称修铁路有违圣经的教义,是对上帝的背叛,还说火车冒出的黑烟不仅损害田禾,使五谷不生,而且会毒化草地,连乳牛也不能出奶了。但经过多方博弈,修建计划最终获得议会批准。

1825年9月27日,一列运载450名旅客的列车,以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从达林顿驶往斯托克顿,世界第一条铁路正式营运通车!开业典礼当天,人们欢呼雀跃,青年人追赶着列车。然而,令人眼花缭乱、层出不穷的新发明、新创造,也挑战着人们对新生事物价值与作用的接受程度。无怪乎对于这个庞然大物,也有人投去了怀疑的目光。

漫画中,头戴礼帽、斜侧身体、用右手指着蒸汽火车的是一名神父。他面带嘲弄地问另外两个人:“你们能告诉我,那个吐白烟的机器,所谓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靠什么行走的吗?”两人答道:“我们也不知道,神父先生,车里头也许藏着一匹马。”

但事实是,铁路运输的优越性很快显现。至1835年,英国议会批准修筑54条铁路,两年后又批准了44条,到1843年,英国已建有铁路2 036英里,1845—1847年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筑路8 731英里。19世纪中叶,铁路已成为英国国内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荣光,无尽的荣光《水晶宫》作者:佚名日期:1851年

1851年5月1日上午9时,数万民众聚集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四周。11时30分,九驾皇家马车列队离开了白金汉宫前往海德公园,参加万国工业博览会的开幕盛典,25 000多名观众站在车道两侧和展厅等待着女王的到来。12时钟声敲响,在“哈利路亚”乐曲声中,维多利亚女王和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及其王室成员步入水晶宫会场。当女王现身水晶宫时,整个会场一片欢腾,鲜花扬起、彩旗飞舞、笑语欢声。来自25个国家的宾客见证了19世纪大英帝国的辉煌一刻。画面再现了当年博览会盛大的开幕典礼。

万国博览会开幕式成为整个伦敦的节日,万众喧腾中,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在当晚的日记中回忆道:“……出发时天空微微下着细雨,在我们到达水晶宫前,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宏伟的大厦上面,每个国家的旗帜都在阳光下飘扬。我们开上罗敦路,在入口处走出马车。当我们进入大厦,通过铁门,看见摇动的棕榈树和鲜花,无数的人群在走廊里和周围的椅子上,……都让我感到永远不会忘记的震撼,让我感动……我们走到中间,看到台阶和椅子放好,漂亮的水晶喷泉就在眼前,真是神奇——多么大,多么荣耀,多么让人感动。一个人会热爱这一切。欢呼声,每张脸上洋溢的笑容,建筑的宏伟,棕榈树、鲜花、树、雕像、喷泉、乐器,我亲爱的丈夫,这次‘和平节日’的创造者,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确实让人感动,永远值得纪念……”“水晶宫”位于伦敦海德公园内,整体为预制钢铁框架结构,占地19英亩,长606米,宽150米,高20米,中间穹隆顶的甬道高35米,巨大的钢铁框架被近30万块玻璃完全覆盖,整个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壮丽辉煌,故被誉为“水晶宫”。从1850年8月到1851年5月,在不到九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全部的建筑工程。水晶宫本身就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伟大成就!

这次展览会共分六个部分,包括原材料、机器、纺织制品、金属玻璃陶瓷制品、其他以及美术,再依次分为30个小类。水晶宫底层和陈列室的展台共长12公里,展出了来自25个国家和20多个殖民地的14 000个展商的10万余件展品。水晶宫内挂满万国彩旗,参观人流摩肩接踵,各种工艺品、艺术雕塑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这次博览会是英国工业革命成果的一次大检阅。英国人发明的包括蒸汽机、火车在内的各种机器使参观者惊呼不已,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众多机器的现场工作,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这些不同的机器都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外国展厅中以法国和德国最为引人注目,美国的场地仅次于法国。值得一提的是,在博览会上还出现了中国商人的身影和中国的丝织品。

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于1851年10月15日闭幕。参观者超过了600万人,盈利达18.6万英镑。1852—1854年,水晶宫被移至肯特郡的塞登哈姆,重新组装。1936年11月30日,水晶宫毁于火灾。但它已成为英国人关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一种美好记忆。铲除“衰败选邑”《铲除“衰败选邑”》作者:佚名日期:1831年

1830年11月16日,主张议会改革的辉格党(英国自由党前身)领袖格雷伯爵组阁。1831年3月1日,辉格党在下院公布了议会改革的方案,提出取消一大批衰败选邑的选区资格,把议席重新分配给人口众多的城镇,主要是工业城镇。他还提出扩大选举权,实行财产资格制,在原有的选民之外,农村增加年收入10镑以上的公簿持有农和50镑以上的租地农;城镇则统一标准,实行10镑房产持有人选举权。这幅名为《铲除“衰败选邑”》的漫画创作于辉格党提出议会改革时期。

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政治活动的中心,控制议会也就成了政治斗争的核心问题。18世纪和19世纪初,土地贵族和金融贵族控制着国家政权,原因在于他们控制了议会。议席的分配沿用中世纪的定式,将选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农村选区,另一类是城镇选区,称“选邑”。英格兰的202个选邑中有125个是在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在位)时期确定的,其他的则由历代国王相继确认。当初国王们确定选邑时,这些地方也许很繁荣;但几百年过去后,许多地方已衰败不堪,于是就形成一大批“衰败选邑”(rotten borough)。在202个选邑中,可以称得上“市镇”的已经不多。据统计,在19世纪初,人口在100—200的选邑有四五十个,人口在50—100之间的选邑有四个,人口在20—50之间的选邑有20个,人口在10—19之间的选邑有四个,有一个选邑只有五名居民,有两个选邑根本没有人住,这样,“衰败选邑”大约有近100个。漫画中,腐朽的树干象征着“衰败的选邑制度”(rotten borough system),树干上有许多“衰败的选邑”。“衰败的选邑制度”带来两大弊端,一是“衰败选邑”的选民人数少,选举容易被贵族控制。二是新兴的工业城镇,人口众多,却没有议席名额。新兴的工业城镇是18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正是这些城镇的兴起,吸引了大量的旧选邑的人口,导致旧选邑的衰败。议会改革运动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目的就是要改变议席分配不合理的状态。但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长期把持内阁的托利党(英国保守党的前身)的反对。漫画中,左侧的改革者高举写有“改革”(reform)字样的大斧砍向腐朽的大树,而右侧的反对派则拼命维护这棵“衰败的选邑制度”腐朽的大树。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影响到英国下层民众的情绪,下层民众支持议会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有些地方还爆发骚乱。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英国议会终于通过了议会改革法,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此后,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部分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开始进入国家权力中心。都市贫民窟《都市贫民窟》作者:佚名日期:19世纪初

17世纪以来,伦敦不仅发展成为英国的政治、商贸、文化中心,而且还是全国的制造业中心。18世纪中期后,大机器生产和工厂制逐渐取代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开办工厂需要大量劳动力,以及配套的服务设施和工人的住宅,而服务行业和建筑业又提供了许许多多的就业机会。外来人口的移入,导致伦敦人口激增。1750年伦敦人口67.5万,1801年,增长到108.8万,1850年高达270万。到19世纪中期,随着铁路的发展,英格兰其他城市出现了工人住宅郊区化的现象,而在伦敦大多数工人更愿意住在市区,因为市区就业机会多、工资高,打零工的人住在工作场所附近比较方便。画面中,一幢三层楼高的公寓就紧挨着厂房。

由于缺乏系统的城市规划,开发商们追求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最大化,希望在狭小的空间里建造出尽可能多的住宅。于是,伦敦市区逐渐形成一些居住环境标准低、设备简陋的贫民窟:大杂院式以及“背靠背”式的房屋;低矮潮湿、密不透风的地下室;三四层楼高、被分割成一个个小房间的廉租公寓;出租给打短工的工人和流浪汉的夜店,等等。贫民住宅区缺少供水、缺少厕所,没有照明系统、卫生系统和排污系统,伦敦国会街上,380人共用一个厕所,邻近住户几乎就是在臭气熏天中度日的。有一份反映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前期伦敦贫民窟的调查报告这样写道:“有的一幢小楼住了45至60人,每人只有一张床,连让人通行的路都没有留,且男女混住小屋只有一扇小窗,光线很暗,中午都看不清自己的手。人死后不及时抬出,与活人在一起长达一周,甚至12天。”

伦敦贫民窟人畜杂居、拥挤不堪、臭气熏天、疾病滋生、犯罪频发。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开始关注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了。泰晤士河大恶臭《泰晤士河老爹在向伦敦美女城介绍他的子孙》作者:[英]约翰·利奇(John Leach,1817—1864)日期:1858年7月3日

1858年的6月,伦敦天气干燥炎热,令人难耐。持续的干旱使泰晤士河沿线上游用水量激增,位于泰晤士河下游出海口附近的伦敦河段的水流量减少,而同时,伦敦城内的工业废水、市民生活污水以及粪便依然昼夜不停地排到泰晤士河中。由于上游水量不足,泰晤士河水逐渐减退,沿岸的淤泥裸露出来,经阳光暴晒后,发出了惊人的恶臭。这就是伦敦历史上著名的1858年“大恶臭事件”。泰晤士河是伦敦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水体污染,尤其是粪便的污染极易滋生恶性传染病。《泰晤士河老爹在向伦敦美女城介绍他的子孙》(FATHER THAMES INTRODUCING HIS OFFSPRING TO THE FAIR CITY OF LONDON)正是发表在“大恶臭事件”时期。

19世纪以前,泰晤士河还是一条美丽的河流,河水清澈,是水禽栖息的天然场所,还是著名的鲑鱼产地。进入19世纪,随着泰晤士河上游沿岸城市居民的增加,以及造纸厂、肥皂厂、制革厂的建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其他污染物源源不断地流入泰晤士河,河水水质急剧恶化,至下游伦敦附近,泰晤士河已变得污浊不堪。

当时,人们没有环保意识,城市也没有什么供水系统和公共卫生系统,泰晤士河几乎成了两岸居民和工厂的天然排污场。作为大英帝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伦敦,更是泰晤士河一个重要的排污源。1750年到1850年的100年间,伦敦人口增长了4倍。新兴的工厂和不断涌入的人口都拥挤在伦敦市区泰晤士河的两岸,因缺乏定期垃圾清扫制度,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堆积如山,任由猪拱,一旦下雨,大量流入泰晤士河,而泰晤士河水的污染则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1848年,伦敦爆发了霍乱疫情,当时,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把各种脏东西用水冲走,就能解决问题——泰晤士河又成了最大的下水道,这使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到1849年疫情结束时,已经有超过14 000人死于霍乱。此后,霍乱又多次光临伦敦,导致伦敦及其周边地区三万多人死于该病。

漫画形象地描绘了泰晤士河污染的情况。肮脏不堪的泰晤士河老爹将他的三个“子女”,即“白喉”(diphtheritic)、“淋巴结核”(scrofula)和“霍乱”(cholera)献给伦敦美女城。三个“子女”已形如骷髅,而象征伦敦城的女子则面露怜悯之情。漫画的主背景是泰晤士河岸林立的工厂,工厂的烟囱排放浓浓黑烟,河水中浸泡着动物的尸体。作者还在漫画底边标题下面写了一句话:“一份为议会新大楼设计的壁画”(A Design for a Fresco in the New Houses of Parliament)。只是,作者的用意,当时的英国政府能理解吗?悲惨童工《爱能战胜恐惧》作者:佚名日期:1840年

在农业社会,使用童工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农场、山林、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场中,童工是对成人劳动力的一种补充,也是贫困家庭的经济来源之一。工业革命后,大量新兴的工厂迫切需要人手,7至13、14岁的儿童往往就成为资本家廉价劳动力的重要来源。

资本家使用童工劳动,使儿童的身心备受摧残。儿童劳动环境恶劣、工资极低,有的儿童还下到矿井采煤。这不仅剥夺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还导致儿童智力衰退,发育畸形,不少人甚至断送了幼小的生命。马克思说:“不列颠工业像吸血鬼一样,只有靠吮吸人血──并且是吮吸儿童的血──才能生存”。工厂成了名副其实的“血汗工厂”。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1771—1858)出身于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10岁即离开父母自谋生路,他先后当过学徒和店员,繁重的工作使他每天只能睡五个小时。他回顾这段生活时说:“站了一整天之后,即使是在栏杆的帮助下,我也简直不能走上楼去睡觉。”

资本家对童工的奴役和摧残,引起工人阶级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强烈抗议,迫于强大的社会压力,英国政府终于陆续颁布相关立法。1833年颁布的《工厂法》规定:9至13岁儿童每天劳动时间为八小时;禁止9至18岁儿童上夜班;禁止雇用未满9岁的儿童。该法还要求为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但这些立法往往沦为一纸空文。《爱能战胜恐惧》(Love Conquers Fear)发表于《工厂法》颁布后的第七年。纺织工厂依然大量使用童工。漫画中,远处是手拿鞭子的监工,两名男童似乎即将分离去做不同的工作,其中一位面露害怕、痛苦之色,另一位儿童在拥抱亲吻和鼓励他,还有一位儿童在纺纱机下面爬行。而身边与童工们一起劳动的成年妇女表现得相当冷漠。

直到19世纪末,英国使用童工的情况才得到根本改变。雾都孤儿们

1838年,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发表了写实小说《雾都孤儿》。奥利弗·特威斯特是书中的主人公。他出生在济贫院。9岁那年,奥利弗被卖给了棺材店老板。在棺材店当送葬男童期间,小奥利弗忍饥挨饿,备受欺凌,后来他独自逃往伦敦。但是,一到伦敦小奥利弗就受骗误入贼窟,窃贼团伙首领千方百计要把奥利弗训练为扒手供他驱使。这幅名为《穿旧衣裳的商人:教儿童如何偷窃》(THE DEALER IN OLD CLOTHES: TEACHING THE YOUNG IDEA HOW TO STEAL)的漫画发表于19世纪中叶,画中,“穿旧衣裳的商人”正在教一个小男孩如何偷窃,就再现了狄更斯笔下的故事情节。

漫画中,小男孩把头转向右边,一边神情紧张地望着门外,一边将手中的物品交给眼前这位穿旧衣服的男人。男人背着一袋“赃物”,他的眼睛与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望着同一个方向。这表明,小男孩交给他的物品是刚刚偷窃来的。男人将一枚硬币递给小男孩,一手交货一手拿钱。门上写着“描述每一个有价值的物品都能获得给钱的机会”(Money lend upon every description of valuable property),以此来教会小男孩学会如何锁定行窃目标。漫画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新的社会问题,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童被迫走上以偷窃为生的道路。《穿旧衣裳的商人:教儿童如何偷窃》作者:[英]约翰·利奇(John Leach, 1817—1864)日期:1851年1月18日

英国的工业革命成就非凡,值得铭记,但它也给英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人文灾难,直到今天依然值得人们深思。仅以儿童的处境为例,除了童工问题外,其他各方面因素也让下层儿童的生活非常悲惨。从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他们都生活在贫困中,直到19世纪末,儿童的生活条件如住房、卫生、健康等才有了明显好转。工人成为选民《黑暗中的一跃》作者:[英]约翰·坦尼尔(John Tenniel, 1820—1914)日期:1867年8月3日

随着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产业工人队伍不断扩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日益成为英国社会两大主导阶级。社会结构的裂变和重构,推动着政治进一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1832年的议会改革运动中,产业工人支持工业资产阶级,结果自身却依然没有获得选举资格。19世纪30、40年代爆发的宪章运动是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的政治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工人阶级显示着日渐强大的社会力量。19世纪50年代初,英国吹响了第二次议会改革的号角。

从1852年到1866年,自由党和保守党先后五次交替推出改革法案。但由于两党置本党利益于改革的全局利益之上,双方频频发起攻讦,相互拆台,改革法案均告夭折。这期间,全国出现许多政治性的群众团体,都支持议会改革。1866年6月,保守党组阁后再次提出改革方案,经过多次修改,终于在1867年7月15日得到英国议会下院通过,8月15日,上院批准了该方案,并经维多利亚女王签署生效。改革法案成为法律。法案规定:在城镇,凡交纳济贫税、又拥有住房的人都可以成为选民;寄居者只要交纳的房租达到每年10英镑,也可以参加选举。在农村,拥有年值5英镑财产或租用年值12英镑的地产的人都可获得选举权。与1832年相比,这次改革进一步降低了选民的选举资格要求,使选民人数增加了一倍。这样,大多数产业工人都获得了选举权。

这次改革使选民增加了一倍,工人阶级的主体获得了选举权。但也有人对其前景并不看好。《黑暗中的一跃》(A LEAP IN THE DARK)就发表于英国上院批准改革法案之前,它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担心。漫画中,骑在马背上的女骑手象征英国内阁政府。骑手的前面是写有“改革”(reform)字样的丛林,“她”不敢正视前方,用右臂遮住了自己的眼睛。高高跃起的马正冲向丛林。马面是保守党内阁首相德比,德比表情严肃,双目圆睁,正凝视着丛林之中未知的前方。不要保护,要放任《隘口上的绵羊》作者:[英]约翰·多伊尔(John Doyle, 1797—1868)日期:1846年4月4日

16世纪以来,英国一直奉行重商主义政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实行关税保护。1815—1846年间,英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谷物的法令,强制实施谷物进口关税,抵制国外低价进口谷物的竞争,维护国内的谷物价格水平,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谷物法颁布的直接后果就是:国内谷物价格骤涨,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外国也提高英国物品的进口关税,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工商业资产阶级希望废除《谷物法》,放弃关税保护主义,实现彻底的“自由放任”。19世纪30年代末,曼彻斯特出现反谷物法同盟,主力是各地的工厂主,还有大批工人。同盟组织募捐、办杂志、到各地演说,以及组织请愿活动,声势越来越大。

1841年,罗伯特·皮尔上台后,要求废除谷物法的群众基础已经具备,关键是持不同立场的议员在议会内部的博弈。在各种压力之下,皮尔首相决定进一步采取措施,正式将废除谷物法提上日程。1846年1月27日,他在下院发表了三个小时演讲,详细阐述了废除谷物法的理由和时间表。此后,就进入了漫长的议会辩论时期。1846年5月15日晚,经过近半年的议会辩论,议会下院以329票对231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了皮尔首相提出的议案。英国从保护贸易政策开始转向自由贸易政策。《隘口上的绵羊》(SHEEP AT A GAP)就发表在议会下院辩论期间。漫画描绘了一群绵羊徘徊在贸易保护区至自由贸易区的隘口处,羊群所指代的是英国托利党与辉格党的政客们,站在一旁头戴礼帽的人是象征英国的约翰·布尔(又称“约翰牛”。)漫画中,那只画了皮尔脸的绵羊正跳过隘口(gap),领着同僚羊群终于从贸易保护区(Protection)跨入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侵略者的“正义”

1600年,英国入侵印度,并建立东印度公司实行间接统治。到19世纪中叶,该公司已控制了印度大部分地区,并开始大规模的如修建铁路等“西化”建设。“西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却又不断破坏着这里的传统,使英国人与印度人之间的矛盾激化。

由于英裔员工人数太少,东印度公司不得不开始依靠印度人管理印度人,并建立了雇佣军。但它对印度士兵与英国士兵实行差别待遇,激起了印度士兵的不满。1857年初雇佣兵中开始流传:公司用猪油或牛脂做润滑油涂在来福枪的子弹上。这带有明显的种族、宗教歧视,严重伤害了广大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印度士兵的感情,他们拒绝使用这些子弹。这一“子弹润滑油”事件据说就成了他们后来起义的导火索。

5月10日黄昏,米鲁特的印度士兵首先发动起义,揭开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序幕。当天夜里,起义军向德里进发,第二天早晨,在德里印度士兵和居民的配合下,攻下了这座古城。之后起义队伍迅速扩大,许多王公贵族和僧侣也参加进来。起义军发表文告,号召人民消除宗教分歧,团结一致,驱逐英国殖民者。为镇压起义,英国将派往伊朗和中国的军队也调往印度,并从锡克人、廓尔喀人中招募雇佣军。6月8日,英军重兵围攻起义中心德里,9月14日,在猛烈炮火掩护下攻入德里,经五天激烈的巷战,于19日晚占领该城,并对全城进行了极其野蛮的洗劫。起义此后还坚持了两年但最终失败。不久,印度开始置于英国政府直接统治下,东印度公司控制印度的历史就此结束。《正义!》作者:佚名日期:1857年9月12日

漫画就发表于英军攻打德里期间。画面中,“正义”女神神色严厉,她左手拿着刻有象征公平、正义的天平的大盾,右手挥舞着利剑,正要砍向踩在脚下的印度士兵,她身后是几名在痛苦哭泣的印度妇女。画面近处,印度士兵躺在地上或面露恐惧,或被杀倒地,画面远端是一排大炮,大炮前面似乎是横七竖八的尸体。这正义是谁的正义,也就昭然若揭了。女王升级变女皇

自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之后,到18世纪中叶,欧洲列强在印度的殖民活动主要集中在南亚次大陆沿岸的一些港口城市,而且各国在印度的争夺势均力敌。从1757年的普拉西战役后,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征服战争,直到1849年,英国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过程。19世纪,英国以强硬的姿态镇压了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后,开始加强对印度的统治。1858年,英议会通过了《印度法令》,结束了东印度公司的间接统治,开始由英国政府直接统治。

1874年英国大选,保守党领袖迪斯累利再度出任英国首相。他是英国殖民帝国主义的狂热鼓吹者和忠诚卫道士,1876年,在他的推动下,议会通过了《皇家头衔法案》,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君主维多利亚女王从1876年5月1日起加上了“印度女皇”的头衔。1877年1月1日,58岁的“印度女皇”在新德里正式加冕,维多利亚女王多年的梦想得以实现。《旧君主的新皇冠》(New Crowns for Old Ones)正是发表在议会讨论通过《皇家头衔法案》期间。漫画中,迪斯累利装扮成印度人,正向手捧着旧王冠、面露不悦的维多利亚女王献上新的皇冠。随着英国对外扩张的加快,女王长久以来希望能有一个帝国君主的头衔,以反映英国在对外扩张领域的成就和在世界上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迪斯累利此举一方面是为了报答女王对他的支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向英属印度人民炫耀“大英帝国”的伟大。《旧君主的新皇冠》作者:[英]约翰·坦尼尔(John Tenniel, 1820—1914)日期:1876年4月15日

迪斯累利为女王加冕印度女皇,还有另一个原因。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公主维多利亚·阿德莱德·玛丽·路易丝公主嫁给了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唯一的儿子腓特烈·威廉亲王。1861年,腓特烈·威廉被立为普鲁士王储,维多利亚成为王储妃,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后,腓特烈亲王和维多利亚长公主又成了德意志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的王储和王储妃,一旦腓特烈亲王继承皇位,维多利亚长公主也将成为德国皇后兼普鲁士王后。而身为母亲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却要在其之下,这是维多利亚女王难以接受的。英法“大战”苏伊士《英法争夺苏伊士运河》作者:[美]托马斯·纳斯特(Thomas Nast, 1840—1902)日期:1881年9月24日

1869年11月17日,埃及地中海沿岸的塞得港人山人海。这一天,这里迎来了欧洲许多王室的成员,有法国皇后欧仁妮、普鲁士威廉亲王、荷兰的亨利王子等,他们见证了伟大的历史时刻:历时10年、全长16公里的苏伊士运河落成典礼盛大举行。77艘船只在英国王室舰艇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向南驶入苏伊士运河。

然而,修建过程却没有那么一派和谐。从法国筹划开凿苏伊士运河起,英国就设置种种障碍阻止开凿。这幅漫画发表于苏伊士运河通航的12年之后,它依然揭示了英法两国的激烈争夺。漫画中,英、法两国士兵持枪趴在运河两岸,相对而视。漫画下方写着“流血的红海”(BLOOD RED SEA)——虽然两国没有为争夺苏伊士运河开战,但12万劳工死于开河的苦役。漫画中间写着“痛苦的湖”(BITTER LAKE),远处的“狮身人面”金字塔默默地注视着子孙后代的痛苦经历。

从18世纪末,英法两国就展开了对埃及控制权的争夺,当时埃及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属地,由埃及总督统治。1854—1856年期间,原法国驻埃及领事、商人勒赛普斯利用和埃及新总督塞义德的私交,签订了组建公司开凿苏伊士运河的99年租让合同。1858年12月成立了由埃及政府和法国私人投资者组成的股份公司——苏伊士运河公司,勒赛普斯担任总经理。但未经土耳其苏丹授权,运河是不能开工的。法国人的运河计划从一开始就遭到英国的坚决反对。当时英国利用对土耳其政府的控制,阻止苏丹批准计划。英国商界也从中作梗,当勒赛普斯宣布发行运河股票时,英国银行界拒绝参与。在这种情况下,1859年4月25日,勒赛普斯顶着压力,不等土耳其政府的批准,就宣布苏伊士运河在塞得港破土动工。

苏伊士运河通航将在国际交通、世界贸易、东西方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将带来极为可观的收益。运河将红海和地中海,进而将印度洋与大西洋连接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海运交通的航程。与绕好望角的航线相比,伦敦和马赛至孟买的航程分别缩短了4 840和5 940英里,节省了航行所需时间约为40%,降低了各项费用支出。

苏伊士运河工程开工之后,英国抓住一切机会依然强烈反对这个项目。在英国人看来,“苏伊士运河一旦建成,埃及将要从土耳其分离出去宣布独立。广大的防御工事将要在亚历山大及其沿岸建立起来,可以防卫任何从海上过来的袭击,如果埃及部队不在此处驻军,法国军队会轻而易举地占领此地。……这些工作可以使埃及防御英国从地中海方面的袭击,在我们强大的舰队可以防御之前,法国可以从阿尔及尔(今阿尔及利亚首都,当时为法国殖民地)及土伦派驻任何军队到达埃及。”苏伊士运河开凿通航,不仅会加强法国对埃及的影响和控制,而且还直接妨碍英国的海上利益,也意味着法国要干涉东方事务。然而,当运河工程接近尾声时,英国人也不再反对了,决定采取“先成之,再夺之”的策略,积极筹划如何购买苏伊士运河。

但运河通航后并未像投资者想象的那样产生巨额利润,埃及苏伊士运河公司在头几年内遭遇财政困境。股东们希望在运河开通后能迅速收到回报,但运河建造的费用大大超出预算,而且运河试运行的第一年,其财政收益远低于预期。埃及政府是苏伊士运河公司的大股东之一,埃及政府从1862年开始贷款,大部分贷款用于运河公司的发展。到伊斯梅尔任总督时期,埃及政府已是债台高筑,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1875年秋,埃及政府发现不能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被迫寻找解决的办法。这就给英国政府提供了收购运河的良机,英国政府以15%的年息向罗斯柴尔德家族贷款400万英镑,买下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份。1882年,英国骑兵进驻运河区域。

于是法国人辛辛苦苦设计开凿苏伊士运河,却让英国人轻轻松松享受其成果。这场英法之争以英国人完胜告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