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边缘的忧伤(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20:22:52

点击下载

作者:赵焰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性边缘的忧伤

人性边缘的忧伤试读:

总序

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性情浮躁之人,定力较弱,喜新厌旧。自己的写作也是,虽然笔耕不辍,不过文字却五花八门、难成系统,既涉及徽州,也涉及晚清、民国历史;有散文、传记,也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中国文化随笔什么的。文字全是信马由缰,兴趣所致,写得快活和欢乐,却没想到如何深入,更不考虑流芳人间什么的。回头看自己的写作之路,就像一只笨手笨脚的狗熊一路掰着玉米,掰了就咬,咬了就扔,散了一地。

写作幸运之事,是难逃时代的烙印:文明古国数十年,相当于西方历史数百年——我们的少年,尚在农耕时代;青年时代,千年未遇的社会转型光怪陆离;中年之后,电子信息时代五光十色……童年时,我们只有小人书相伴;中年后,手机在手,应有尽有。少年时,我们赤着脚在田埂上滚着铁环;中年后,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开起了汽车。少年时,喜爱的姑娘浓眉大眼大圆脸;中年后,美人变成了小脸尖下巴……世界变化如此之快,除了惊奇、欣喜,就是无所适从。

人生一世,各种酸甜苦辣麻缠身。写作呢,就是一个人挤出来的茶歇,泡上一杯好茶,呷上一口,放空自己,不去想一些烦心事。现在看来,这样的活法,使我的内心丰富而坚强,虽然不能“治国、平天下”,却可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我经常戏言:哪里是勤奋,只是做不了大事,也是把别人打牌喝酒的时间,拿去在纸上胡涂乱抹罢了。这话一半是戏谑,一半也是大实话。世界如此精彩,风光各有人在,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不是谁都有机会成为弄潮儿的,做不了传奇,做一个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或者做一个历史深海的潜水员,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一路前行中,也有好心人给我掌声,也为我喝彩——写徽州,有人说我是“坐天观井”:坐中国文化的井,去观徽州文化的天;写晚清,有人说我将历史写作和新闻写作结合得恰到好处;写小说,有人说我是虚实结合,以人性的视角去觉察历史人物的内心……这都是高看我了。对这些话,我都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视为鼓励。我也不知道哪对哪,只是兴之所至,耽于梦幻罢了。写作人都是蜘蛛,吐了一辈子丝,网住的,只是自己;也是蚕,吐出的丝,是为自己筑一厢情愿的化蝶之梦。对于写作,常识告诉我,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内心,不是发财,也不是成名,而是写出真正的好文字;要说真话,必须说实话——花言巧语不是写作,自欺欺人不是写作,装腔作势不是写作。真话不一定是真理,不过假话一定不是真理。在这个世界上,说真话和说实话并不容易,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真话,很多人不敢说真话。怎么办?借助于文字,直达心灵。灵魂深处的声音,肯定是真话。

自青年时代开始写作,写写停停,停停写写,不知不觉地,就到了知天命之年,不知不觉,也写了三十多本书了。庆幸的是,我的书一直有人在读,即使是十几年前写的书,还有不少人在读在转。想起张潮的一句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其实写作也一样:少年写作,充满期望;中年写作,惯性使然;老年写作,不得不写,因为已无事可做。的确是这样,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可以对话的人会越来越少。写作,是对自己的低语,也是对世界的呓语。

写作没有让我升官发财,却让我学到了很多,得到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我明白最基本的道理是“我思故我在”,明白最高妙的境界是“无”。通过写作,我不再惧怕无聊,也不再惧怕“无”。我这样说,并不玄虚,是大实话,也是心里话。

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将我一路掰下的“玉米棒子”收集起来,出成文集。文集如家,能让流浪的文字和书籍,像游子般回归。不管它们是流浪狗、流浪猫也好,还是不记得路的鸽子、断了线的风筝也好,家都会善待它们,让它们排排坐、分果果,靠在大院的墙上晒太阳。晒着晒着,就成了葳蕤蓬勃的太阳花了。改一句张爱玲的话:人生,其实是一袭华美的锦袍,绣满太阳花,也爬了一些虱子。当人生的秋天来临的时候,晒着太阳,展示锦袍,也捉着虱子,应有一种阿Q般的美好。人活一世,本质上都得敝帚自珍,充满自怜和自恋的乐观主义精神,否则哪里活得下去呢?虽然文字和所有东西一样,终究是落花流水,不过能心存想念、心存安慰,又何尝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呢?

文集又如大门关上的声音,让人心存忐忑,仿佛身后有追兵,一路嗷嗷叫着举着刀剑砍来。面对此状,我更得如狗熊一样奔跑,得拼命向前,拼命跑到自己的最高点,然后像西西弗斯一样摔下来。

感谢缘分,感谢相关助缘之人,为我半生的写作,作一个总结和了断。这是一部秋天奏鸣曲,畅达之中,有平静的惬意和欢喜。

是为序。2018年6月

本卷序

第二卷中的四本书,都是我忙里偷闲陆陆续续写成的。2000年冬天,工作变动,为了新闻理想,也为了荣誉和自尊,我一头扑到工作当中,度过了人生中最昏天黑地的几年。直到2003年,我抬起头来,四顾茫然,自觉还是应该写点什么,不能荒废了学习、思考。于是我在全国好几家报刊上同时开了两个专栏:一个专栏谈影碟,另一个专栏谈都市生活。一段时间下来,积累了好几十万字,先后推出了两本电影随笔集,也出了两本生活随笔集。这分别是此卷中《人性边缘的忧伤》和《桃红梨白菜花黄》的前世。

电影随笔最早的专栏名字,是“夜兰花”。写《夜兰花》的时候,有人给我电子邮箱发信,自我介绍是咖啡馆的美女老板,被《夜兰花》打动,约我夜深人静看电影。我窘得要死,也不敢回信,那几日看见陌生美女就脸红。我先写了一本《夜兰花》,又写了一本《蝶影抄》,两本都出版了,既是电影指南,又可以作为灵魂慰藉。我看电影,自以为有共鸣,有艺术感觉,有独特角度,能窥见真谛。后来,两本书合体,变成《

巴黎的忧伤

》,直至变成本卷中《人性边缘的忧伤》。

我喜欢现在这个书名,人性边缘,如梦如幻,存有莫名其妙的忧伤,摸不到,说不出,在身体里流浪、疼痛。艺术的使命之一,就是感知它,认识它,跟它悄然低语,再一起终老此生。

写专栏《浮生日记》,用的是笔名“木瓜”。虽然与《夜兰花》诞生于同一时段,在风格上却相差很大,写得洒脱,写得风流和幽默。我曾经跟朋友开玩笑说:《浮生日记》是写给男人看的,《夜兰花》是写给女人看的。从风格上看,的确如此:《浮生日记》写得随意幽默,有玩世不恭的精神;电影随笔呢,写得细致敏锐、伤痕累累、哀鸿遍野。

从风格上说,男人更喜欢深刻玩世的东西,女人更喜欢忧伤人性的东西。好的作家,应该“男女同体”,还要具备孩童的天真、老人的智慧。我不喜欢恪守风格,希望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某种和谐。

人最好的状态,还是浮生,不拘于世,不泥于事。“浮生”一词,来自庄子的“浮游”思想。浮游在世,了然于胸,满眼所望,皆是“桃红梨白菜花黄”,如戴了4D眼镜。《风掠过淮河长江》,是我写江淮文化的散文合集。之前,我一共写了六七十万字的徽州题材散文,觉得还不够,又想去了解淮河文化。悄悄去了很多次淮河两岸,写了一本薄薄的《在淮河边上讲中国历史》,反响很不错,大概是因为写淮河的书较少。我又不满足,又想去写皖江题材的散文,结果写了十来篇后卡壳,没有成书。我把写江淮的那一部分,跟写淮河的糅在一起,成为这本《风掠过淮河长江》。

胡适说:我是安徽徽州人。我也是,是徽州人,也是安徽人。风像历史文化,浩荡而轻盈,从江淮大地掠过,也从每一个安徽人心中掠过。

2007年到2010年,我的全部业余时间,就是写作“晚清三部曲”(《晚清有个曾国藩》《晚清有个李鸿章》《晚清有个袁世凯》)。三本书后来在全国有一定反响,读者很多。写作期间,我读了大量历史书,做了很多笔记,《此生偏爱野狐禅》中的文章,有很多是我研究晚清民国历史的随笔。因为无功利,写起来淡定风趣,简雅好读。取名为“野狐禅”,是我觉得,历史总是别有深意,今人与历史的关系,不在于追究历史是什么模样,而在于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此生偏爱野狐禅》也是有前世的,书装帧精美,曾是我最漂亮、最精美的一本册子。在这书的新版中,我又补充了十来篇文章,仍是文史随笔,仍是“野狐禅”。我不是专业作家,也不是专业历史研究者,我只是兴之所至,由心而发,我喜欢文字在纸上散步、滑翔、迷顿乃至眩晕的感觉。

过去的二十年,是我人生最好的时光。现在想起来,恍若隔世。整理这几部散文集,我依稀能从文字中,品咂和回忆往昔的滋味。文字是一个好东西,真庆幸得到冥冥神意,没有放弃,一直坚持下来——那些文字,密密麻麻地蹲伏在那里,字里行间,都是我的心迹、我的呼吸、我的气味。我回读它们,有时想起一些事,会哑然失笑,如雪过天霁,春暖花开。文字可以证明曾经的思想、飘浮的生命,让我收获稻草般的温暖。2018年6月巴黎的忧伤

塞纳河蜿蜒地流过巴黎,市中心的河水有一处特别宽广,水中有两个迷你小岛,一个是西堤岛,一个是圣路易岛,这两座小岛以桥与左岸右岸相通,位于巴黎的心脏部位,这也是人最多的地方。岛上处处是闻名世界的古迹,狭窄的小街,河岸带着古老的韵味,是最适合体味巴黎历史的地方——这是我在书中所看到的,也不知怎的,一看到“巴黎”这两个字,我就莫名其妙地兴奋亲切,亲切得连我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李安说,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不同的巴黎。的确是这样,我要说的是,不仅仅是每一个人,只是我,在我的心中,就有无数个不同的巴黎。

看过很多有关巴黎的电影:《巴黎圣母院》《巴黎最后的探戈》《巴黎最后一班地铁》《戏梦巴黎》《巴黎拜金女》《巴黎,我爱你》《巴黎野玫瑰》……这些,都是题目中有“巴黎”这个词的,还不包括发生在巴黎的无数故事:《悲惨世界》《虎口脱险》等等。这一部《巴黎》,在我心目中,又增添了一个巴黎:不是波德莱尔的巴黎,也不是左拉的巴黎;不是歌薇尼夫人的巴黎,也不是雨果的巴黎;不是柯蕾特的巴黎,也不是乔治·桑的巴黎;不是普鲁斯特的巴黎,也不是巴尔扎克的巴黎;不是萨特和波伏娃的巴黎,也不是纪德的巴黎……这个巴黎,是属于现实的巴黎,就是在人群中自由自在,也有着悲欢离合的普通人的巴黎。

塞德里克·克拉皮斯的镜头里,各式各样的巴黎人出现了,每一个人都是一条线,然后缠绕成线索交叉的花园:姐姐和弟弟,老师和学生,商贩和顾客,老板和店员,偷渡客和模特等等。他们在巴黎的生活,自由、幸福、孤独、忧伤、烦恼:舞蹈家患了严重的心脏病,他面临的,是很危险的心脏手术;他的姐姐,一个单亲家庭的母亲,为了孩子,一直拒绝男人;一个北非人千方百计想来巴黎,因为他爱上一个模特;一个建筑师困惑于自己的人生;一个底层的女子,姿色平平,萍水相逢,就爱上了一个毫无特点的屠夫,这是一场底层小人物的情欲,但一次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她的生命……让人印象至深的,是一个专门研究巴黎历史的老教授,幽默风趣、才华横溢,他决定不再沉湎于故纸堆了,答应给电视台担任解说,专门拍摄有关巴黎的文化片。老教授爱上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学生,他不敢表白,只是冒充同学,给女学生一次次发短信,发那种深情而有才华的诗歌。他的诗写得真好,是这个时代所缺少的。那个年轻女学生,大约是被打动了,或者只是怜惜,是同情,两人就有了一夜情……这样的感觉很巴黎。在这个世界,巴黎的意义就是一种感觉吧,就是那种豪华、平静、自由而又妖娆的感觉。

塞德里克·克拉皮斯的确是有才华的。这样的片子,只要看几个镜头,就会觉得那种抑制不住的才华会溢出来。电影的调子不完全是忧伤的,却是自由自在的,是一种超脱忧伤之后的自由和平静。我得承认的是,这样的片子的确打动了我,那是一种淡淡忧伤的触动,就像一棵微不足道的植物,被潇潇的春雨淋透;还像一粒小石子漫不经心地落入池塘,水波散开的,都是淡淡的忧伤。

斯蒂芬·茨威格在他那本著名的遗作《昨日的世界》中,是这样描写巴黎的:“然而,尽管如此,我仍然觉得,能愉快地感到生活逍遥自在的地方,莫过于巴黎。巴黎以它的各种形式美与温和宜人的气候,以它的财富和传统,出色地证实了生活的逍遥。无论是中国人、斯堪的纳维亚人、西班牙人、希腊人、巴西人还是加拿大人,都感到塞纳河畔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那里没有任何的强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说话、思想、欢笑、责骂,可以奢华也可以像波希米亚人似的简朴。一个无产阶级的工人觉得自己和他的雇主一样,是一个自由和举足轻重的公民。一个饭店服务员会在咖啡馆里和一个穿金丝边军服的将军像同事般地握手。勤劳、规矩、爱干净的小市民太太们对同一条楼道里的一个妓女不仅不会嗤之以鼻,反而每天在楼梯上和她闲聊,她们的孩子还会给她赠送鲜花呢……”

茨威格的笔下,是属于逝去的老欧洲了。至于真实的巴黎,我宁愿相信塞德里克·克拉皮斯电影中的真实,就像电影中的那个老教授,他原先还在做一个关于神圣的爱情之梦呢,以为女学生真的爱他,他们之间的爱情,是跨越时空和世俗的。但很快,他明白了,女学生只是不拒绝,只是随意呼吸他的爱情,她没有心,也没把一切放在心上。“上帝死了,我要拥抱大地”,这是老教授最后的感悟。是的,上帝死了,留给这个世界的,都是虚幻和变形,这个世界,哪有爱情呢?只有情欲,加速度地升温或冷却。

值得一提的是,《巴黎》一直是一种松散的结构,它就像一架无人控制的摄影机,拍到哪儿是哪儿。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像浮萍般漂来漂去;像一粒弹子,击向一堆弹子,引起一串的碰撞——不知是谁撞击了谁,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进入彼此的生活,也进入了彼此的喜悦和忧伤。

一张纸牌的正反面

我敢说,很少有人能看懂伍迪·爱伦的新片《午夜巴塞罗那》——这不是一部笑的电影,而是一部让人哭的电影。

我一直是不太爱看伍迪·爱伦电影的,因为我不太喜欢他的风格,不喜欢他“话痨”似的喋喋不休。这个戴着眼镜、有着一双小圆眼、皱着眉头像个小老头似的犹太人尽管才华横溢,但他一直喜欢在电影中安排絮絮叨叨的旁白,让人很是厌烦。当然,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我的英语不好,根本无法听懂电影的台词,也无法明白那些拙劣译文的意思。直到我看了这一部《午夜巴塞罗那》,才真正地明白,伍迪·爱伦真是智慧无比,这个人对于世界和人类是洞察的,并且,因为洞察,他变得顽皮而执着,变得特立独行,变得幽默无比。

电影仍是由伍迪·爱伦的叨唠,引出一个故事:两个美国女青年,姑且一个称为金发美女,一个称为黑发美女,她们一起来到了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之一。在那里,她们认识了一个非常有魅力的画家。画家向她们分别展开了攻势,结果是,金发美女坠入爱河,疯狂地爱上了他;而那个看起来正经无比、并且准备结婚的黑发美女也在不可抑制的情感之下,与画家暗地里发生了关系。三个人的生活,就这样纠缠在一起。这还不算,画家还有一个美丽且恩爱的前妻,这时候,也适时地出现了,她与画家之间,彼此恩爱,也彼此折磨。金发美女接纳了她,并且,与她一道,跟画家生活在一起。而那个理智的黑发美女呢,在经历了短暂的一夜情之后,怎么也忘不了那个画家……

如果这部电影只是一部单纯的爱情电影的话,那么,它就跟伍迪·爱伦丝毫没有关系了。电影的精华在于困惑,在于设问——一种看起来平平淡淡的设问:黑发美女原本是爱着自己的未婚夫的,可自从跟画家发生了关系之后,爱情变成了问题,她爱上了画家吗?不知道。她在理智上一直是排斥画家的,可在情感上,她一直对画家忘不了。而另一个金发女郎呢,她起先是一直爱着画家的,后来,突然地就有一天,她发现这根本不是自己所要的生活,于是她选择了离开。她到底要什么呢?不知道。至于画家那个美丽的妻子,她与画家,是天生的一对,但他们两人只要在一起,就会彼此折磨……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东西都无法控制,那么,他还是什么——命运的玩偶?或者,一个貌似美丽或者聪慧的怪物?

当一种疑问,对人的一切以及人的本质达成挑战时,那么,完全可断定这种问题的残酷——我看这一部令人心悸的电影,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伍迪·爱伦为什么要摆出这样的问题呢?剪不断,理还乱。平常之中,我们总是自以为是,总以为思考的、体味的、追求的,都那样顺理成章、合乎逻辑。在伍迪·爱伦的设问中,我们发现,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并且,是没有答案的问号。

这样的电影是轻喜剧吗?那分明就是一把黑沉沉的钝刀子,一刀一刀地割在自己身上,痛得让人心悸,并且,死死地钻进心里。

只是这个家伙不痛也不哭,他就这样把钝刀当痒耙,轻松地把玩人性,像一个恶作剧的小丑,将困惑变成轻喜剧,将疑问演绎成无心无肺的笑。伍迪·爱伦到底想做什么呢?他只是想在轻松随意之中,开开人类本质的玩笑。

伍迪·爱伦有一句经典名言:“你这样地悲观绝望,这样地看破一切,而后,你唯一的反应就是放声大笑。”这一句话,真的是彻悟之语。一个人,在他看破红尘,看破人类,甚至看破自己,剩下的,往往只有大笑了。一个人的笑,在极度之中,往往不是与快乐,却是与悲伤联系在一起的。那些看似对立、毫不相干的东西,最终意义的本质,往往是一样的,就像痛苦与快乐,辛酸与甜蜜,希望与绝望,黑暗与光明,死亡与永生……它们实际上是一个东西,是一张纸牌的正面和反面。

一个英俊无比的浑球儿

春节无事,喝酒之余,看一个浑球儿写的自传,活色生香,看得大快朵颐。

自传的开头颇有诗意:“当我走过人生的沧桑,再步履蹒跚地回到过去,努力回忆那些岁月所包容的真实时,我发现一切都是那么混沌和模糊。”浑球儿接着回忆了自己的醒世:那时不知是几岁,突然地,就有了记忆了——当时是睡在一张床上,然后,睁开双眼,走出房间,一步一拖地走到阳台。他记得自己每次迈步的时候,迈的都是左脚。然后,坐在向阳的台阶上静静地守候着。当时正是春天,房前大树上的果荚纷纷飘落,两片壳瓣好像蜻蜓的美丽翅膀,在空中盘旋飞舞,然后轻盈地飘落在地上。

很快,这个浑球儿长成一个英俊无比的年轻人,也进入了娱乐圈。他有着一头微微泛红的浅棕色头发,身材高大而性感,除了有咄咄逼人的男子气概外,他的嘴角,一直飘荡着一股邪恶的气息。这使得他看起来有着刀锋一样的寒光,充满着危险和诱惑。无疑,这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尤其对于女人,她们很容易在他面前变得呆滞。他的无耻和洒脱还能让任何一个屋子充满欢声笑语。这样的尤物迟早是要大红大紫的,在拍完了《欲望号街车》之后,他身边的掌声和尖叫声一下子猛烈了很多倍,而他的身边也飞满苍蝇一样的女人。

浑球儿先是遭遇到女粉丝们的疯狂——有一天,浑球儿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女人打来的,声音很低,她告诉浑球儿,她正在策划一个“任务”,准备跟朋友一起对他实施绑架,打算把他送到长岛关起来,然后吃掉。这个女人的怪异激起了浑球儿的好奇心,浑球儿决定接见她。他们见面了,她20岁不到,是一个意大利人,胸脯丰满,秀美迷人。她告诉他,她弄了一沓《欲望号街车》的海报,把家里糊得满满的。然后,她呆呆地看着他,说:“我可以给你洗脚吗?”他同意了。年轻的粉丝开始给他洗脚,自始至终,都小心翼翼,就像摆弄着一件精美的瓷器。浑球儿看着她,身上肉欲的成分蠢蠢欲动。后来,他终于忍不住了,进入了她的身体。事毕之后,他这才发现,她还是个处女。

事情远没有到此为止。这个女子不停地给他打电话,对他大喊大叫,把电话亭的玻璃打碎,把手腕割得鲜血淋漓……她已成了一个疯狂无比的人,一直到几个月后,她才突然地消失。这时候,他才长舒一口气,庆幸自己安全着陆。

又有一天,这个浑球儿在自己的公寓里睡觉,半夜醒来,突然发现身边坐着一个女子。他吓坏了,以为是一个鬼魂。他惊恐地问:“你是谁?”她说:“我给你带了个口信。”他问:“谁的?”她的回答是“上帝”。浑球儿问:“那,上帝的口信是什么呢?”她把手凌空放在距离浑球儿裤裆很近的地方,说:“关于这个。”

浑球儿吓坏了,只好一溜烟地跑了。

中年的浑球儿越发变得“声色犬马”了。这样的结果,引起了众多女人为他大打出手。有一次,两个女人就在浑球儿的房间里不期而遇,浑球儿情急之下,不得不溜之大吉。他后来回忆说:“我还记得自己仓皇出逃时的心情,我想,自己已经是56岁的人了,竟然还要胆战心惊地躲在竹林里,这难道不是很荒唐吗?”

还有一次,有一个女演员深信将与浑球儿共度余生,她赤裸着身子向浑球儿走来,一边走一边对浑球儿质问:“上个周末你在哪里?”浑球儿吓坏了,下意识地像拳击运动员防御对手一样护住脑袋。她微微一笑,说:“你怕什么,我又不会揍你!”等浑球儿讲了实话之后,她一把揪住他的头发,狠狠地揍他,一边还大喊大叫。女人就是这样,一吃起醋来,总是变得力大无穷。身高马大的浑球儿不能脱身,最后只好挣扎着赤身裸体地跑下楼。那时正是天寒地冻的十二月,可怜的著名影星只好一丝不挂地去找邻居借了一件毛毯,然后又去找自己的朋友借宿。当他狼狈不堪地出现在朋友家门口时,朋友笑得气都喘不过来了。

浑球儿的这一类故事永远无休无止。再有一次,浑球儿正和一个姑娘睡在床上,猛然间一抬头,看见一名穿制服的空中小姐低头望着他们。浑球儿恍然大悟,想起自己曾约过她来幽会,不料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这个空中小姐举止十分得体,她把自己准备留宿的行李箱往地上一放,说:“我看见你们现在正忙着,我去厨房弄点吃的,我饿坏了。”

另一次更严重的后果是:一个女人在浑球儿的卧室里发现了另一个女人的内衣,她咄咄逼人地质问浑球儿。浑球儿只好故作潇洒地大笑,以为笑笑就能平息她的怒火。不料,那个女人随手就把一串钥匙砸在浑球儿的脑袋上,立即,鲜血如喷泉一样涌了出来。

在书中,浑球儿讲述的与玛丽莲·梦露的相识倒挺有意思:在完成《欲望号街车》的拍摄之后,有一次,浑球儿和玛丽莲·梦露在纽约的一次聚会上相遇了。当时参加聚会的其他人都在喝酒跳舞什么的,只有梦露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弹钢琴,一点也不引人注目。浑球儿端着酒杯正在高谈阔论,突然就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浑球儿转过身来,抬起胳膊肘,朝对方的头狠狠地来了一下。这一下打得不轻,但他们从此相识了。

在此之后,有一天晚上,浑球儿给她打电话说:“我现在就想过去看你,如果你能说出一个拒绝我的很好理由……那么,我就不过去了。”她邀请他过去。然后,浑球儿写道:“很快,每一个士兵日思夜想的美梦就实现了。”

……这个浑球儿就这样纵横于20世纪的娱乐圈,就像当年的唐璜一样,也难怪好莱坞让浑球儿饰演唐璜了。后来,他在《欲望号街车》,在《巴黎最后的探戈》,在《现代启示录》,在《教父》中的表演如此逼真,那真是一个十足的浑球儿——一个真正的浑球儿,总是有他的形而上动力的——这个浑球儿之所以能把那些年轻浑球儿、中年浑球儿、老年浑球儿演得如此入木三分,那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十足的浑球儿。

现在,该讲到这个浑球儿的名字了——这个浑球儿是谁?他就是世界上最英俊的邪恶男人——马龙·白兰度。

终于有一天,这个世界上最英俊的浑球儿身体不行了,精力也不济了,他一天天地衰落了,老了,像世界所有的花花公子一样老了,也皈依了。在自传的最后,这个浑球儿说:我想象自己坐在南太平洋的一座小岛上,夜里,微风轻拂,我张开嘴巴,头微微后仰,凝望着漫天闪烁的繁星,静静地期待着流星的出现,期待着那一抹光亮无声地从黑色的天幕划过……

万物都是空。即使是阅尽人间春色的浑球儿也不例外。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希望和幻想就如同他醒世时一样美丽而单纯。人生就是周而复始,终点,往往就是起点。

西伯利亚,不是童话

有关西伯利亚的故事,无论是读还是听,总是很迷人。冬天的西伯利亚,冰天雪地,一片苍茫,艳阳斜照,暮色早早降临,然后就是黑夜了。什么鸟也没有,只剩白雪、荒原以及静极了的黑。短暂的白天里,偶尔才见熊或者鹿穿行。冬天的西伯利亚有一种单纯之美,定格于康定斯基以及列宾的画。白桦林统治了这个世界,唯美如斯,挺拔,阳光,健康。秋风飒起之后,白桦木的叶子变得金黄,树干雪白,上面长出漆黑的印记,就像是一只只森林之眼。冬天就在它的注视下款款来临。西伯利亚的冬天是最容易出现童话的了,白雪皑皑中,经常就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或者七个小矮人。西伯利亚,一向是一个童话的冬天,或者,一个冬天的童话。

但手头的这部电影——《横穿西伯利亚》,不是童话,却是一个噩梦——虽然它同样发生在西伯利亚——美国女子杰西曾经是一个坏女孩,只是结婚之后变得安分守己。这一次,她跟随丈夫罗伊来北京做慈善工作,忙完之后,他们登上去莫斯科的东方列车。之所以乘火车,是这一对西方夫妇想度过一场梦幻般的东方之旅。的确,乘火车的时间单调而枯燥,而在单调与枯燥中,最容易有浪漫的故事。没想到上了火车之后,他们听到的故事,不是浪漫,却是欺骗。车厢里充斥着凶险,有很多,还与血腥有关。在途中,他们结识了一对情侣:帅气的卡洛斯与忧郁的艾比。卡洛斯一直寻觅着机会对杰西进行挑逗,杰西暧昧地躲避着,但在内心中,却澎湃着渴望,期待着禁果的降临。这也难怪,越是危险的诱惑,女人越是难以拒绝。后来,火车在一个小站上停靠,卡洛斯和杰西在冰天雪地里去了一座废弃的教堂,由于卡洛斯的表达方式过于省略,杰西在本能的反抗之中,误将卡洛斯杀死。杰西伤心欲绝,她掩埋了尸体,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落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

故事就是这样充满着悬念,所有的情节,就像行走在剃刀边缘一样。这算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吧,它具备好电影的很多元素:悬疑的情节,富有魅力的演员,漂亮的风景等等,另外,还有一个引人入胜的片名。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前面的轻松只是一个铺垫,更多的悬念接踵而至。我一直不太喜欢惊悚片和悬疑片,之所以买这张碟,完全是冲着西伯利亚的片名而来。就如同当年我看《西伯利亚的理发师》一样,那是一部激情荡漾、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电影。就这部电影来说,同样活色生香。这也难怪,在西伯利亚以及东方列车上,是有着这样的故事的。越是无法到达的地方,越是对人们充满诱惑。冰天雪地的故事总是格外迷人的,那些尘封的故事一旦打开,就会有着活色生香的滋味。这也难怪,在零下四十摄氏度以下发生的故事,在大半时候,已不属于现实,只属于幻想了。

电影的演员不错,有本·金斯利,一个我喜欢的演员,在他的身上,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他的一举一动,就像一头怪兽一样,有着巨大的吸附能力;还有伍迪·哈里森,没有想到在《天生杀人狂》当中的血腥杀手在这部片子中竟懦弱得像一个真正的书生;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杰西的扮演者,漂亮而且有气质,她叫艾米莉·莫迪默,是一个三流演员,却是伍迪·艾伦的妻子。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以为这是一个俄罗斯女子,后来才发现,她是一个道道地地的美国人。真是非常奇怪,这个女人的身上有一股东方神韵:知性、妩媚、淡雅,也难怪能迷倒伍迪·艾伦。这样的女人就像一泓静水,在水里面,总应该藏有一些秘密才对,就像水草摇曳。有水草的去处,才是一泓极致的水。

梦的私密与无限

前几年,看西班牙电影《露西娅的情人》,当时真有惊艳的感觉:画面是那样漂亮,女主角是那样漂亮,情色同样也处理得那样漂亮。那样的美,有一种燃烧的感觉——就像光与影在呼啦啦地燃烧,又如临终之眼的回眸。也就是从这一部电影,我知道了导演胡里奥·麦登,也找寻了他的其他电影,比如《牛》以及《红松鼠杀人事件》,一看,更是活色生香。这是一个典型的西班牙的天才,似乎只有西班牙电影,才有如此绚烂的风格,也才有着如此诡异和玄妙的想象力。

我是很喜欢西班牙电影的,不,不完全是电影,还有书、音乐以及舞蹈。喜欢西班牙,是喜欢他们那种至情至性的方式,一种艺术的方式。一直以来,对于塞万提斯,对于毕加索,对于达利和努里艾尔,或者对于弗拉明戈舞蹈等,我一直如痴如醉。这样的爱好,自我内省,该是一种互补吧,因为内敛和胆怯,所以格外羡慕奔放和自由。胡里奥·麦登的电影,正好满足了深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欲望。在他的电影中,有迷宫,有梦,有历史,有哲学,有时间的错误和颠覆……它们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仿佛大片大片的山野,杂花生树,杂树生花,如郁金香一样开放。

置身于这样的电影中,就像置身于博尔赫斯笔下交叉小径的花园,有一种坠入迷宫的兴奋和快感。

重点说一下这两天所看的《安娜的床上之岛》——据说,胡里奥·麦登拍摄《安娜的床上之岛》有一个不平常的缘起:胡里奥曾有一个妹妹安娜,两人自小在一起长大。后来,哥哥拍电影,妹妹画画。2001年的一天,安娜在前往自己画展开幕式的途中发生交通意外,命丧黄泉。胡里奥悲恸欲绝,他一边开始零散记录手札,一边追寻着妹妹的零星影像。几年之后,他突然灵感顿生,觉得可以在电影中让妹妹魂兮归来。在电影中,胡里奥将前世、梦境和现世交织在一起,在那个美丽的女孩身上,匪夷所思地体现着时间的错乱和缠绕。可以看出的是,胡里奥一直想借助于燃烧的镜像,去还原一个真正的梦。生命在梦境中得到永生,而现实,只不过是梦的一段空白。

庄子有句名言:不知是我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我。的确,这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寓言。胡里奥·麦登的电影,同样也是一个寓言。

我一直想,从努里艾尔到达利,从阿尔莫多瓦到胡里奥·麦登,这些高贵而天真的西班牙人,为什么如此执着于梦境般的世界呢?甚至那个堂吉诃德,都有一种生活在现实边缘的感觉。也许,西班牙人的文化传统就是这样吧,在很多时候,他们故意地模糊现实与梦想之间的界限,以魔杖般的艺术,去点化时间这台机器,探测那一片不知始末、无从头尾的暗黑底线。这些,都应该是他们血液里的东西,也是他们古老民族得以留存的秘密所在。这样的模糊和想象,一方面使得他们生活得极度自由;另一方面又使得这个国家,以及使用他们语言的人们,轻而易举地就占据了世界文学和艺术的制高点。看样子,上帝是格外垂青西班牙的,否则,怎么会给他们如此多的密码来诠释这个世界——文学和艺术,就是这个世界的密码,也是上帝的“金手指”。

看胡里奥·麦登的电影,还使我想到了另一个“鬼才”导演王家卫。在我看来,尽管王家卫也喜欢玩一些记忆和幻象,但他从没有让记忆和幻象如花朵一样绽放。因为它们没有根。王家卫的电影既无人的荒诞,也无世事的荒诞,他只是喜欢那些不知所云的影子,在空荡荡的“2046”飘来飘去,冥想或者玩味。而胡里奥呢,却在他的影像里,让情色如花一样开放,让艺术如花一样开放,也让时间如花一样开放。

是的,开——放。胡里奥·麦登的电影就像一朵花,一朵诡秘的花,一朵燃烧的火焰。那种迷眩的芬芳,其实是一种彻底而绝对的自溺和绝望,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深情。一个人,当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你不得不承认,就已经置身于一个迷宫了。一个没有起点,也没有出口和终点的迷宫。这个时候,与其困惑地苦苦思索,还不如,将所有的东西点燃,然后,围绕着火树银花,去跳一场弗拉明戈舞。

这样的燃放真好,就如同电影中出现的那些画。据说,电影中那些瑰丽无比的画,就来自胡里奥·麦登妹妹的手。那是画吗?分明就是各种各样的植物、幻想、梦境与诗,还有人类各种复杂的情感。它们一直交织起来在燃烧,那美丽无比的火焰,让人惊鸿一瞥,然后目瞪口呆。

我们都是狙击手

一直喜欢枪故事的电影。我所生长的年代是崇拜暴力的,小时候最崇敬的,就是电影和书中的神枪手了。这种情结一直埋藏在记忆里,直到现在看到有关描写神枪手的电影,也是大快朵颐。的确是的,三点一线,屏息凝神,千钧一发,百步穿杨……这样的过程,的确是有很大快感的。

印象比较深的,是那部好莱坞的《兵临城下》,一个关于二战时苏军与德军对垒的电影。在那里面,有一个非常英俊的苏军神枪手,当然,专业一点的称谓是狙击手。由英国小生裘·德洛饰演。这个犯了政治错误的小伙子枪法特别准,是苏联红军中数一数二的神枪手。在城市的巷战中,这样的狙击手是最实用的了,在很多时候,他们就像猎豹一样静静地埋伏在那里,等待着目标出现,然后一跃而起。这样的战斗方式不完全是凭勇敢,而是凭的技艺和智慧,还有冷静。那种冷静,是刀锋架在脖子上的死死的冷静。

俄罗斯自己拍的一部电影《敢死连》中,也有狙击手的情节。那是战争的僵持期了,双方都躲在深深的战壕里,阵地与阵地之间,埋着大量地雷。这时候杀敌的最好方式,就是射程长的步枪了。神枪手的技艺,就成了关键要素。电影中的德国神枪手曾是奥运会射击比赛的冠军,他不仅枪法准,还像狐狸一样狡猾。苏军这边呢,最好的狙击手是一个漂亮冷峻的女子。她从不苟言笑,总是若有所思。在这两个高手之间,开始了猫与狐狸的对抗。最后的结果是那个漂亮女红军赢了——几次交手之后,她判断出了对手的习惯和性格,借助于一面小镜子,稍稍反射一点光,狡猾的敌人以为是步枪瞄准仪的反光,于是射击。在敌人开枪的同时,她确定了敌人的位置,扣动了扳机,子弹划着尖厉的啸声命中了目标。对于优秀的狙击手来说,一枪就够了,放第二枪的话,既是浪费,也是耻辱。

我还在央视电影频道看过一部叫作《狩猎者》的国产电影,这同样是狙击手题材的。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少年为了复仇,一直背着一杆破布包裹着的三八步枪,像打野兔一样袭击日本鬼子。从艺术角度上来说,电影虽显笨拙、生硬,但还是很好看。毕竟,那种屏息、瞄准、发射的过程,令人欲罢不能,在这个过程中,艺术本身变得不太重要了。

好莱坞的《生死狙击》,让人觉得惊心动魄。这是现在的故事,这个时候的狙击手,相比于二战时期,就要复杂得多了。主人公原先是一个美国特种兵,他的狙击设备,不仅仅有红外线瞄准仪等,还有高科技的设备,比如风速、温度测试仪等。他不仅可以在数公里外命中目标,甚至在与武装直升机的对垒中,也可以一枪击毙飞机驾驶员。真是“动物凶猛”!这个优秀的狙击手在非洲一次行动失败后,回到美国后退隐山林。直到有一天,一队人马找上门来——原先的上司让他去执行一次保卫总统的行动。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行动完全是陷阱,他的女友被人杀死,自己也遭人追杀。狙击手愤而复仇,在清脆的步枪声中,一场猎人与野兽之间的精彩游戏拉开帷幕。

有关狙击手的电影还有很多,但内容,似乎都很相近。最近看到的一部好莱坞的电影《通缉令》似乎有点新意——那种酷毙了的方式,简直是对传统电影以及传统狙击手的颠覆。那些神枪手们,不仅动作潇洒,拔枪飞快,甚至有让子弹在空中拐弯的技能。他们一面洒脱地呷着红酒,一边幽默地说着俏皮话,说着喝着之间,突然拔枪,子弹便在划出一个很大的弧线后,击中对方的后脑勺。在一刹那,还可以清晰地看出子弹上镌刻着的“GOODBAY”字样。这样的方式看得让人目瞪口呆。这些人已不是传统意义的狙击手了,他们是现代的“sniper(狙击手)”。

从网上查,sinper源于1773年前后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士兵的一种游戏。在漫长炎热的季节,士兵们经常通过猎杀一种名叫沙锥鸟(snipe)的敏捷小鸟的方式互相比拼。由于这种鸟非常难击中,因此长于此道的人被称为sniper。后来,sniper便成为专业狙击手的正式叫法。这个典故非常有诗意,我喜欢这种冷峻的诗意。

古井的潋滟

有很多艺术在形式之外有着无穷的真谛。从某种程度上说,形式已经承载不了丰富的内容了,只是一个空空的壳,而无穷的生趣却似活生生的小兽一样向外拱动。比如探戈,那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每每就像一场角斗,凛冽中暗藏着的热情总如无处发泄的火焰,散发着一种类似烧烤般的肉香,甚至带有温度过高的焦气。有一种东西如滋滋作响的油,弥漫在两人世界的情境中。

印象最深的是那部阿根廷电影《探戈》了。当我在漆黑的夜中看到这部电影时,我第一次感觉到舞蹈的纯粹。探戈真是可以表达所有的一切:欲望、克制、痛苦、爱情、情欲,甚至人与金钱的对抗、与物质世界的对抗。电影中高跟鞋的大特写,在木地板上的一回旋、一抬腿,灯光布置的全黑剪影,总是散发着一种纯粹的、原始的冲动,在银幕上如水一样漫过来。电影开始,干净得连音乐都没有,只有鞋跟清脆的敲击声。许久,音乐才慢慢响起,整部电影故事,就是在这种若即若离的纠缠中,暧昧地展开着、变幻着。

说到电影中的探戈,自然离不了由马龙·白兰度主演、贝托鲁奇导演的经典片子《巴黎最后的探戈》。这部电影算是一部情欲片吧,之所以有大段探戈戏,就因为在探戈中能更好地表现两个人之间的缠绵。电影中最经典的一场戏是:男女主人公在小餐馆吃饭,由于音乐挑逗,两人相拥着滑入舞池。然后,舞池里满是旖旎的灵魂和花朵,冰火相抗,自甘沉沦。最后,女主角竟然仰面倒下,任男主人公拖来拖去。心理上的抵抗在身体面前溃不成军。探戈散发的魔力似乎是很难抵御的,在它的形式中,似乎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情欲成分。表面上是克制和转化,其实灵魂却如蛇芯子一样伸伸缩缩。

当然,也有一种争斗与缱绻是让人噤若寒蝉的,那就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探戈舞。在王家卫那部著名的《春光乍泄》中,因为是到了阿根廷,两个男人的生活中便有了探戈的介入。我看着电影里两个男人相拥在浮华的时光中,总觉得有着魍魉之气扑面而来。这时候的探戈便变得阴鸷了,在那种氛围中,总有一点蓄势待发的背叛,轻佻而残酷,僵持着,无休无止,像恐怖一样长远。

但探戈还是有着表情和生趣的。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女人香》(又译《闻香识女人》)和《探戈课》了。前者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艾尔·帕西诺简直可以说把那个盲人上校演活了。华丽的舞会于盲上校来说是空泛的,是另有体验的,但他的探戈却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纯粹感。似乎在这里,缠绕的双腿和摇曳开衩的裙摆是真正的表达,没有情色的欲望。对于盲上校而言,探戈并不是一种幻象或桥梁,它就是生活本身,就是生活的意义。而这时候,探戈是不带有鬼魅气的,相反,它有着阳光般的温暖,有着生活繁复的生机和细节。电影中盲上校和美女共跳探戈舞的镜头堪称经典。而在英国女导演莎莉·波特的《探戈课》中,探戈又显露了它美好的一面,原本阴郁的中年女人生活灰暗,正是因为探戈的介入,整个生活才变得灵动起来,如蛇一样绕动着华丽的梦幻。

探戈在其他电影中也有大量的镜头。比如说,《印度支那》中的舞会,探戈在这里似乎舍弃了人的因素,留下的只是一招一式,空乏、虚假、倦怠如正午的风;而阿尔莫多瓦的电影《高跟鞋》中的探戈步则诡异而讽刺,散发着一种幽默的气息,那似乎不完全是情欲,而只是女性之间的那种争斗或者依恋,那种捉迷藏似的莫名;还有《邮差》,在一个意大利小人物的眼中,诗人聂鲁达与妻子的翩翩起舞,散发着一种奇异而美好的气息,如溪水一样生动和亲切,这时候的探戈又似乎是明澈的、干净的、纯朴的,有着青草的芳香。

……看了那么多电影中的探戈,这才觉得,探戈是多么难以确定的一种东西。就如同灯谜,最根本的禁忌,就是你用尽比喻,却不准出现在谜面上的词。探戈究竟是什么呢?它不是一种舞蹈,它是人潜藏于内心的欲望和诡秘,就如同古井中闪亮的潋滟。

平淡的真实

我总是对一些简单的东西保持着敬畏和亲近,因为任何简单的东西都让人不敢小觑,往往隐藏着至理,隐藏着与生活的底质相近的东西;而一个东西如果过于复杂,人工的痕迹必然很重,虚假的成分也就多了。对于电影来说,也是如此。好莱坞显然是拍复杂电影的高手,他们能把一个故事拍得纷纭异常,扑朔迷离。但这样的故事离现实是比较远的。而简单的故事呢,你完全可以从生活加以发现,等它有一天在银幕上出现的时候,你会感到异常亲近,然后会突然地意识到,生活就是这样,沧桑和绚丽之后,唯有平淡才是真实。

简单故事的传统当然是在东方。在近来的电影中,能把一个简单故事讲得美妙无比的,也是东方。这当中的大牌有:越南的天才导演陈英雄,他的《青木瓜之味》真是好,每一个镜头都那么宁静,宁静得有一种禅无意之中渗透出来。陈英雄在法国长大,好像学的是电影专业吧,但他的根却在东方,他有着东方的思维方式以及隐忍、淡泊的哲学思想。往下排就是韩国的许泰豪了,在《八月照相馆》当中,他能把一个简单得连一片完整故事都没有长成的过程讲述得像一首淡雅的诗。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甚至连构成一个故事的元素都没有,就像一棵树上结的一颗青涩的果子,只是刚刚露出个毛茸茸的头,然后便凋落了。但许泰豪仍然将这个故事拍出了花一般的美丽。这应该是一种反衬吧,花越灿烂,凋落的果子便越感到悲伤。这样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经历过,但似乎谁也没有让这样的情感完全地醒悟,只是在朦胧中,就让岁月的风沙吹逝了。但许泰豪让我们明白那些细茸茸情感的分量。许泰豪就是固执地用他的审美方式,给我们以美好的提醒。

当然,以一种思想和认识方式整体推进简单故事的,应该是伊朗的电影了。阿巴斯·基阿鲁斯塔米、马基德·麦吉迪、贾法·帕纳希……这是一连串的名字,他们把简单的故事讲述得炉火纯青,就如同《圣经》一样隽永长存。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穿越橄榄树林》《樱桃的滋味》《小鞋子》等,那样的电影真叫简单啊,也真叫沉闷。比如说《穿越橄榄树林》,就是两个男女演员之间的对白,还不算是对白,只是男青年深情倾诉,女青年木然聆听,一遍又一遍;而《樱桃的滋味》,则是那个想自杀的工程师开着车到处寻找自己的掩埋人,一遍一遍地在盘山公路上绕来绕去,都把观众绕晕车了。但这样的简单故事却让人永远也忘不掉。在我看过的几千部电影中,很多复杂的情节我都忘得一干二净或者线头缠绕在一块了,但这样简单的故事,却历历在目,难以忘怀。需要说明的是,伊朗电影都有着很浓郁的宗教情感,归结起来说,就是关于心灵,关于死亡,关于爱情,关于生活……电影,也是为了表达他们对于这一切的清晰理解。

在中国台湾,杨德昌算是一个讲述简单故事的高手了。他的《一一》真是好——一个家庭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简单琐事,它们分别是:忘却、失落、寂寥、背叛、亲密、寻找……这些平淡似水的琐事可以说是貌似简单的复杂,也可以说是貌似复杂的简单,就看你怎么理解以及站在什么样的人生高度上去理解了。但你分明能感觉到,这些都是这个世界,或者说是整个人生的故事啊!能够以一个简单的故事涵盖这样大的内容,而且不动声色,不时有着点睛的情趣,真可以算是“冷静酷烈”了。杨德昌真算是一个大智者了,大智而大悟,虽然他的镜头面对的是生活的实景,但他分明是将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如锤一样敲打在你的身上,你能感觉到那些貌似客观的镜头后面其实有着一双智慧无比的双眼,一些东西如水一样漫上你的胸口。在看完《一一》之后,我久久地没有站起身来,在我的内心深处,涌动着激越,也生长着平静,这种平静和激越交织的滋味,我明白了,这就是生活的原汁原味。《一一》是什么意思呢?我没有看到杨德昌的有关解释,我在臆想:杨德昌给我们展示的故事,算是一个“一”吧,电影之外的呢,也是一个“一”,那么“一一”之后呢,应该还是“一”,一个永远的“一”。就如同人生,每个人实际上都是在重复着别人的故事,永远是“一”,永远不是“二”。

绝色的伤口美艳的红

我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春天会让人如此忧伤。按说,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万物复苏,处处洋溢着朝气和生机,但我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除了一些天真和矫情之外,春天给人本质上的,却似乎是一种忧伤的感觉。前几天看法国大导演罗麦的电影《春天的故事》,这或许是一个在春天里最不忧伤也最平淡的故事了,但整部片子却总是在淡定之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痛,或许还有故作麻木,却绝不矫情。罗麦是我最害怕面对的导演之一,他所拍的电影就像是老僧入定,有着一种非凡的定力,可以完全不顾观众,只是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述说着一个最平常的故事。在他的电影中,人物不停地在说话,不断地走来走去。看罗麦的电影,简直像是在与一个禅功极好的老僧进行着一场定力比赛,就如同《西游记》中的某一回,唐僧在与一个什么大仙比赛定力一样。这个功力极强的老家伙是最会不动声色的了,只是偶尔,在一直内敛着不露之后,突然就压抑着放出一点闪光的东西来。等到你尚未意识到,或者正在琢磨时,他又恢复了他的喋喋不休,继续像一个“最言家常话”的老僧,又在那里混迹于最平常的模样——但我知道,这样的家伙在我心中,是有着大悲悯的。

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春逝》这一类电影,喜欢那种浅薄的诗意。那往往将春天拍得风轻云淡、风花雪月,尽显忧郁和哀思。一个年轻的男子通过一场似是而非的恋爱,在春天里真正地成长起来。他在这个春天所明白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世事的美丽、无常以及哀伤。爱情,对于那个大男孩来说,就算是一种机缘吧。人的一生,往往因为某种机缘而醒悟,只要醒悟了,春天就不会消逝,另一种概念的春天就会来到。这大概就是《春逝》的真正意义吧。

有关春天具有代表意义的电影自是《四月物语》了,这部岩井俊二的电影就像是有关春天的一首奏鸣曲,新润,唯美,纯净。四月的东京正是落英缤纷的季节,如花一样开放或飘落的还有很多多情落寞的心,只有在最美丽安宁的氛围之下,最隐秘的情怀才有着诗意——当然,我感兴趣的还有一部电影,那就是今村昌平的《红桥下的暖流》,这部电影所表现的情节也是发生在春天吧。我总有这样的臆度,我喜欢这部电影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它有着惊人的想象力,调皮、谐趣、智慧,像一个高僧仙人所说的凡尘故事,曼妙无比又活色生香,有着一种甚嚣尘上的快慰和达观。

当然,关于春天的电影,还有《春光奏鸣曲》,说的是乔治·桑与肖邦的爱情故事,蹩脚而世俗;还有《小城之春》,家国的隐忧以及爱情的迷离,犹如一场春梦了无痕,在南方的小城和细雨中……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春天,比如说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浓情巧克力》,巧克力的意象就是春天,也是情欲和人性。而在墨西哥电影《衰仔失落园》中,就更是那样了——懵懂少年,总是在情欲勃发中成长;在情欲释放中明白世界;在情欲颓然中变成一个真正的男人。

我记得是在某年的3月2日,城市的天空震响了春天的雷声,当时,还夹杂着很大的风雨。在草丛中,在人们的身体里面,在心灵之中,有很多东西被雷声惊醒。我知道春天又来了,花儿会开放,鸟儿会鸣叫,人们会躁动不安。在这个春天的城市,又将会发生很多故事。人们总是喜欢在春天里播种爱情,在春天里收获爱情,这是一厢情愿吧,在春天里凋零或者逝去的爱情或许比例更多。

忧伤仍如浮云一样笼罩。最忧伤的是南方了,南方在春天里受到“非典”的重创。而在香港,一个有着女人心的男人,因为无法逃避自己的忧郁,以飞翔的姿势从24层楼上跳了下来,与此同时,有一首歌却以同样的姿势升空。在那首曾经的《红》中,张国荣这样唱道:“红,像蔷薇任性的结局/红,像唇上滴血般怨毒/在晦暗里漆黑中那个美梦,从镜里看不到的一分阵痛/你像红尘掠过一样,沉重/心花正乱坠,猛火里睡/若染上了未尝便醉,那份热度从来未退/你是,最绝色的伤口……”

电影,便以这样的姿态凝视春天。然后,引领我们逃遁。

春天,是最绝色的伤口吗?

梦境之花

一直很喜欢向日葵的,那是因为童年的记忆吧。童年时代我生活在皖南山区的一个小乡村里。在乡野里,除了一些零星的富有野趣的小花小草之外,身边最多的,就是金黄色的向日葵了。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家的后窗正对着一块坡地,坡地上总兀立着几株向日葵,每到夏天,晨曦出现的时候,我总通过摇曳的向日葵看到升起的太阳。那时,在我的眼中,向日葵平白如水,她单纯而亲切,明朗而幸福。虽然当时的环境赋予了向日葵太多的内容,赋予她感恩、忠诚和别有用心的绚烂,但在我的眼中,这种朴实而单纯的花只是金黄和通红的辉映,就像一幅单纯的画,一直镌刻在我的记忆里。

后来,我离开了那个小山村,有关向日葵的影像也变得不真切了。在很长时间里,我甚至忘了这样一种极普通的花。前几天看索菲娅·罗兰主演的老片子《向日葵》,当影片开始,一望无际在风中摇曳的向日葵扑面而来的时候,记忆的阀门突然打开了,一种无比亲切的暖意涌上心头。我又嗅到了往昔岁月的味道。

但向日葵给我的感觉已今非昔比了。当我再一次面对向日葵,面对她金黄与通红的辉映,面对她火轮一般的炽热,我现在的第一感觉是:这种金黄色的圆轮花有着一种很复杂的气质,她有着一种隐藏在单纯之后的巫气,也有着一种复杂之后的简单。我知道我的感觉源于一种敬畏和皈依,那是一种宁静而纤细的第六感。但我说不清楚向日葵复杂在什么地方,简单在哪里;为什么复杂,又为什么简单。但她表面的明朗,似乎总遮掩不住难以诠释的神秘。

还是说电影吧。维托里奥·德·西卡导演的《向日葵》说的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讲的是战争对于家庭以及爱情的伤害。电影中向日葵寓意的是一种忠诚吧,或者还寓意着生命的茁壮和轮回。影片中一望无际的向日葵出现在俄罗斯大平原上,在向日葵下面,埋葬着无数在战争中死去的军人和平民。无数的死魂灵使得向日葵格外绚烂。向日葵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直到影片的结尾,仍然是“金黄色的海洋”,而此时,战争的受害者索菲娅·罗兰泪流满面,徒叹命运。灿烂的向日葵与泪水涟涟的脸,应该是一种强烈的对比。绚烂的向日葵似乎是从不知悲苦的,但她的绚烂,似乎是悲苦至极的一种转化。

看过电影中有关向日葵的意象,阀门算是彻底地打开了。日本导演竹中直人的《东京日和》中,似乎也有着向日葵。这部片子讲的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拍得春情脉脉、细雨和风。电影没有任何情节,只是平淡而幽远地述说,似乎连浓烈的情感也成为奢侈,有的只是两人之间的默契和坦荡。在电影中,向日葵一开始是作为背景出现的,不引人注目,而到了后来,向日葵的意象一下子明显了,画面中经常有两株向日葵肩并肩地立在一起,就像两个相亲相爱的人。这时候的向日葵更有一种拟人的况味吧,似乎已不是一种植物,而是一种象征。我在想,在竹中直人的眼中,什么是最好的爱情呢?就是如两株向日葵那样肩并肩地站立吧。

将向日葵描绘成一种梦幻气质的是北野武。电影《花火》中有个很小的情节涉及向日葵,却是绝妙的点睛之笔——主人公的朋友崛部在受伤瘫痪后以绘画消磨着时间,他的绘画异常奇妙。有一天他在长久地凝视向日葵之后,竟然在图画中把向日葵的花盘与一头狮子联系在一起,然后在这样的葵面狮身旁,涂抹上斑斓浓烈的色彩。这样诡异抽象的画面让人陡生暖意,有一种感动让人潸然落泪。这是一种渴望的潜意识吧,也是死亡的潜意识。当影片的最后,主人公与他身患绝症的妻子一同自杀身亡的时候,我突然明白北野武想告诉人们的就是,死亡并不是阴鸷和悲伤的,而是绚烂和梦幻的,就如同向日葵的绚烂开放。也许,越是凄凉悲惨的东西,越可能拥有本质的热烈吧,就如同炽热的花火,就如同绚烂而明朗的向日葵。

……现在,在我们的身边,已经很少能看到向日葵了。我们整日生活在城市里,看到的,都是优雅的、含蓄的、精致的让人生出怜意的小花。而骨节粗大、朴实恣意、嚣张无节制的向日葵,是得不到人们青睐的。以至于人们越来越远离这种简单而复杂的花朵,也忘记了向日葵本身所暗藏的意义(如果她还有意义的话)。庆幸的是,在影片中,我又发现了她,也明白了她。看完《花火》的那一天,我因为影片中的葵面狮身像而失神,那样的画面,在我内心的宣纸上洇了开来。也就是那天晚上,在梦中,我梦见了一簇簇旋转而来的向日葵,就如同凡·高笔下的炽热和迷幻。我突然明白向日葵的神秘之处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