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04:01:40

点击下载

作者:唐丢丢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

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试读:

推荐序—— 间隔年,更好地了解自己,也更好地了解世界

/三少《出国自助游教室》作者,Lonely Planet中国前社交媒体总监、顾问、作者

几年前,怀着鼓励更多人走出国门、看看世界的想法,我写了一本书叫《出国自助游教室》。读完这本《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我看到了作者和分享者们类似的初衷:展现三十个不同背景的青年人真实的间隔年故事,让对间隔年有兴趣的人了解间隔年,让正在认真考虑间隔年的人更好地做出自己的判断。“间隔年”这个舶来品,最近几年也俨然成为了中国青年中的热词,各种相关的书籍、杂志、报道层出不穷。随着人们对概念的熟悉,关于间隔年到底值不值得的讨论也趋于白热化。这是很好的事情,更多的人在日益理性地看待这件事,这点对于那些严肃考虑自己要不要间隔年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一头是想象中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的美妙“越轨”人生;一头是对这一年做什么,如何得到家庭、朋友、学校、单位支持和间隔年之后何去何从的担忧。和人生众多重大决定一样,让人左右为难。

这本书的意义,不是像职业规划书籍一样,教你如何权衡利弊,做出最优的选择;而是通过对中国三十个间隔青年的访谈,收集和整理他们各自独特的体验和经历。通过这些故事,你能了解他们决定间隔年的动机,可以看到不同间隔年的选择,以及最重要的,他们如何回顾和评价这段经历对于自己人生的价值。和媒体塑造的间隔青年叛逆、决绝、吃喝玩乐的形象不同,你会发现间隔青年们无论在间隔年前,还是间隔年中,都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和挫折。他们也和我们一样的迷茫,有很多无奈和束缚,也曾为是否要间隔年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他们为了规划自己的间隔年颇下功夫,间隔年的过程中也会事与愿违,也没有人心安理得地花着家里的钱去逍遥自在。

有困难,才有意义。

我欣赏的,是他们真诚负责的态度和对意义的提炼。每个人都很开诚布公地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甚至对自己的局限性也直言不讳,而绝少有轻浮的炫耀和武断的评判。

在这性格、成长背景、专业或职业、间隔年经历完全不同的三十个人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相似的人生阶段,相似的顾虑,相似的迷茫。也正因为这样,对我们也有了更多参考的价值,能给我们有益的启发。此外,从他们对间隔年的回顾中,我们能看到的,不是技巧层面上这段经历如何让我在求职中脱颖而出,或者为我的出国留学申请加分,而是价值层面上这段经历让我获得了怎样的成长和在追寻意义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如果你曾出国自助旅行或者生活过,你会发现同一件事情,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可能和我们的看法大相径庭;你也会发现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多么缺乏沟通和理解,彼此的偏见又是多么根深蒂固。类似的,你以为从事公共服务的工作需要的只是一颗善心,而真实情况则是千难万险,披荆斩棘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通过间隔年,更好地了解自己,也更好地了解世界,从而重塑自己和世界的联系,是这些背景和经历各自不同的间隔青年们都有的共识,而这,就是我理解的间隔年的意义。

开卷有益,快来读这些精彩纷呈的间隔年“真人书”吧!

序言—— 你和自由的距离有多远

/唐丢丢主编,“间隔青年”采访计划发起人

此刻翻开这本书的读者,你好呀。

正如你所见,这本书是“间隔青年”三十篇采访故事的合集。“间隔青年”到底是什么呢?它有一个英文名,叫Gapper30,意思是三十个中国的间隔年实践者。官方介绍是这样的:间隔青年Gapper30,是一个寻找三十名中国间隔年实践者的独立采访计划。以优质文字呈现他们的间隔年经历,有挣扎,有冒险,有故事,有思考。间隔青年,记录在这个时代里,为了自由与成长而上路的年轻人们。

其实,“间隔青年”是我在地铁上“一不小心”想出的玩意儿。说“一不小心”,是因为确实是灵光一闪,但背后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关系。比如,我高三的时候就知道了间隔年的概念,并且非常想干这么一件事。后来上了大学,贼心不死,陆续认识了一些有过间隔年经历或正在间隔年中的朋友,怀着对他们的好奇,我想,能不能做个小小的采访,听听他们的间隔年故事?

一开始,我的采访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些答案,但后来发现,这些你来我往的访谈,这些分享的故事和成长经历,其实对于更多人都有某种意义。毕竟,间隔年之所以会受到那么多年轻人的欢迎,也许就是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一种对在路上的渴望。我们循规蹈矩地生活了十几年,却越来越迷茫。了解这些与我们同龄但活得更加勇敢和洒脱的年轻人的故事,并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解决什么,但至少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生命形态,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那么多真真切切的美好而大胆的可能,只需要你再往前走一步就能触及。

因为,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

我在给自己的二十一岁的文章里写了这么一段话:在二十岁时,做了一个叫“间隔青年”的玩意儿。经历大大小小三十场访谈,结识逾三十个生命形态各异的有趣分子。一次交谈就是一次世界观与世界观的触碰与对撞。有些彼此融合,手舞足蹈;更多的,是各自遥望,隐隐约约地知道,虽然这人跟我一年见不了一次,但某个时刻,我们会一起跳进银河,对着地球上抬头皱眉的人们说“去他的”。这么一想,就踏实得笑出声来。

间隔年也许不一定是最好或者最快的成长方式,但不妨相信胡适的一句话,“真理无穷,但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世界那么广阔,而人的内心还要广阔,一年的时间,你不可能走完所有角落,但你可以看见更多未曾结识的风景,可以看见蓬勃生长的生命,也可以更清楚地看见你自己。去自由生长,去与世界交手。别管胜负,就算输,也可以输得酣畅淋漓。

我想这就是间隔年的意义。你不一定非得休学一年,但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放弃一寸一寸的探索和前行。我想你一定知道,我们能够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最终取决于我们自己。这不是灌鸡汤,只是试图进行一场长途跋涉,起点和终点都是自己。在翻山越岭之后,最宝贵的,是春天山谷的晨露,和崖壁饮风的野花。

我猜,你一定需要一些长夜、一些进退两难之后,才会发现,你比你想象得更自由。

如果“间隔青年”的任何一篇文章使你鼓起了那么一点点勇气和信心,去过一种有所审视的、不后悔的、味浓如酒的生活,那过去的大半年里,每个为了写稿而奔波和熬夜的日子,就变得更有意义了一点。

如果说我对这本书还有什么期望,期望就在于此。

我不知道你在看完本书之后,会不会开始自己的间隔年。但是那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无论在路上,还是生活在此处,只要你拥有冒险的勇气和决心,任何时候开始探索自我的旅程都不会太晚。真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太晚。

我其实还有一点私心,就是希望你可以把这本书分享给另一个人,可能是相逢匆匆的陌生人,或者你喜欢的姑娘/小伙。总之,“在路上”的精神永远不会死去,召唤着每个相似的灵魂轻轻共振。

最后是感谢。

感谢每位作者的采写。

感谢每位间隔青年的耐心配合。

感谢团队成员陈思众、曹众鑫、陶怡宁、安安、咖喱、小熊猫、赖欣容和杨卓伦。

感谢每位为本书做推荐的前辈。

感谢为本书出版贡献过任何帮助的朋友们。

感谢你,未曾谋面却与我们共同被某篇故事打动的你。

王宇希:活着,聊着,走着

姓名:王宇希间隔年时间:2003年10月~2004年9月(初中);2008年6月~2009年9月(高中)间隔年地点:国内城市间隔年体验:打工;玩乐队;摄影;天南地北旅居;救助流浪猫间隔年契机:新鲜感和好奇心作祟间隔年寄语:玩尽兴,想明白,按自己的节奏瞎折腾。

初闻王宇希,在一年前,我和一个很欣赏的摄影专业的朋友Y聊天,他说希哥是他最开始摄影的推动力之一。

朋友Y十八岁时,和希哥坐了17个小时的K字头火车硬座去北京参加艺考,两个人各背一个包,里面塞了一两件衣服和镜头。车厢过道、脚下掩卧着一群邋遢狼狈的农民工。

他说当火车驶入北京的时候,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

那个两手空空的年纪,两人潇洒北上,买了最便宜的火车票,与最普通的人打成一片,一无所有,却并不贫穷。

朋友Y说他的很多东西都是希哥教给他的,比如在你还年轻的时候,多出去走走,用最简朴的方式。

我暗自想,有一天,我一定要认识王宇希。我初中间隔了一次,高中间隔了一次,大学就辍学了

普通青年王宇希,家境普通,青春期的烦恼与叛逆也很普通,但他的间隔年却一点也不普通,最早竟开始于初二。

论及初衷,他说是新鲜感和好奇心作祟。

起初,他因为给小区义务扫楼梯时手脚利索而被楼下卖炸鸡的阿姨看上,开始给炸鸡阿姨“打下手”,搬搬锅炉找找零钱,后来帮衬之余他开始偷师学艺,问阿姨配料是什么,要炸几成熟好吃。“学成”之后,他在家里做了一顿炸鸡腿,让表姐赞不绝口。

从那时起,希哥萌生了对各行各业的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刺激他去找活儿干,接触不同的人群。初中的间隔年,他拾掇过废品,当过装修小工,去餐馆洗过盘子,还曾用半年时间去北京郊县种玉米、干农活。“那时拿赚的第一笔钱去买了条牛仔裤,穿的第一天就开裆了,跑去跟店家理论,换了条新的回来。”

生活来得些许酸辣,希哥的语气却听不出咸淡。对他来说,这样的间隔年是去学些小手艺,角色扮演不同人生,体味各种滋味。“多年之后,看到人文纪实类的照片瞬间被击倒,大概也是这时候播下的种子吧。”

希哥高一时,曾和同学组了他学生生涯中第一个乐队,后来主唱出国留学,便不了了之。不久后开始休学的他,同在琴行相熟的朋友,组起了第二个乐队ZOO。“主唱是余杭的,操着一口‘杭普’,上台一紧张就把队名报偏了——大家好,我们是‘’!我们几个赶紧低头。有一回,我们在主唱的大学公演,他追的女孩站在台下第一排,他紧张得副歌直接破音变公鸭嗓了。把我们乐的,集体沸腾起来,台风反倒全出来了。”

他们租地下室排练,为了隔音,乐队四人跟着姑父一起改装房间,“我们扛了三十多床被褥往墙上钉,俩人举着被褥,俩人按着木条,姑父爬梯子上拿起钉枪挨个打钉子……个个灰头土脸却笑得都跟傻子一样。”

ZOO成立了两年,做过高校巡演,也去过一两个周围的城市,然而还是第一次商演在回忆里闪闪发光。“哥几个都老兴奋了。2008年夏天的一个清晨,我们四个各自带着家伙在主唱大学门口杵着,引得往来的人频频侧目,而我们却在狼吞虎咽地啃包子。就这么被人‘检阅’着吃完了早饭,等来了商演的老板,把设备搬上皮卡,绝尘而去。”

那时四个人坐在皮卡上,听着收音机里汪峰的热门歌,满腔要去公路巡演的热血,谁知目的地竟是城乡接合部一家专售太阳能热水器的商铺。“我们搬下设备,准备、调试,周围人听着声音慢慢围拢过来。就在临上台的时候,商家从仓库里抬出一个纸板箱,‘来来来,专门给你们准备了演出服。’顺势掏出四件蓝色的连体工装。当时我们就蒙了。‘快换上啊!’接过衣服进仓库换上,出来一色儿蓝。啥巡演啥狂欢,就是来赚钱的!四个傻小子,胸口一排小字‘航天航空太阳能’,对着买菜、抱孩子的大爷大妈,演了第一场。”

演出进行到下午,商铺老板把“唱歌的”“弹琵琶”的送到了公交站,让希哥这个“敲锣鼓的”留下了。地毯被搬上了皮卡,敞篷后座成了他的舞台。于是2008年的一个夏日午后,希哥顶着大太阳,绕着城乡接合部敲了三个钟头“锣鼓”。

高中休学那年,希哥在北京认识了相机店店主,聊得投机,弄了台LOMO开始烧胶片。后来,希哥收了台Bose的蓝牙音响,出去玩都会随身带着,于是他就成了外出旅行、聚众开Party的人肉背景音乐播放器。

对希哥来说,很多走心的事情,比如音乐,比如摄影,也是他与别人交心的一种方式。“初中时期开始玩豆瓣,看到吕楠和肉腾腾拍的照片,顿时被吸引,一晚上追完了所有相关的相册,翻来覆去地看,从图像到文字。真要说当时的直观感受,就像是透过照片本身看到了镜头背后的那个人,真实、诚恳地在和你交流,用一种语言之外的方式,促发你想象他们的生活、经历、视角,等等。这些原本只是他们个体的生活体验,通过摄影和照片,与我这样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分享,甚至催发喜爱,产生共鸣,真是太神奇了!”当时就是路过回头看了几次,迈不开腿了

朋友Y有一组人物摄影,灵感来自他身边亲近的朋友。这组人物摄影里,朋友们与同他们性格相似的动物一起出镜,而希哥的动物,是变色龙,朋友给这张相片起名《伪装者》。他说希哥可以很自在地融入周围的环境,与身边的人打得火热,无论是教授、老师还是街边的乞讨者。

而这项技能也许是希哥性格中的一部分,“两个人杵在那儿闲着也是闲着,就聊天呗,聊渴了整点酒整点菜,慢慢也就聊开了。”

高中休学归来的他,常常在市区打工结束后,要赶回在城郊的学校边的出租房。“有一回领完工资,没赶上返程的班车。车站边上几个环卫工人正坐在一块吃夜宵,我想想第二天没课,回去也是一个人,干脆点了三个菜,买了一打啤酒,凑过去一起吃了。开始也是有些尴尬,觉得我一个素不相识的学生怎么主动凑到他们那儿去。几口酒下肚,也就聊开了。”

中国传媒大学的天桥上常年有一位拉二胡的失明大爷,每日大爷面前行人如织,却唯独参加艺考的希哥跟他聊得火热。“当时就是路过回头看了几次,迈不开腿了。大爷裹了件旧袄子,坐地上拉琴,总共就那么几首歌,来回地唱。那天正好考完出来,上天桥碰上大爷,买了个地瓜就在他旁边坐下了。大爷失明嘛,大概也没注意我,过了好久才聊起来。他从安徽老家过来几年了,说到家里就打住了。我就唱起他刚拉的曲子,‘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就这样,我唱歌他拉二胡,不知不觉就傍晚了。我从旁边小摊买了水、玉米和茶叶蛋,跟大爷分着当晚饭吃了。”

谈起自己的个性,希哥说“自由谈不上,贪玩是真的”。于是贪玩的他在大理结识了洱海边划船的大叔,一块出海,游泳,在他家饮茶,吃农家菜;在厦门的创意集市上捡了个非洲鼓的摊位,午饭后就扎堆开始玩,路过的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加入进来一起狂欢;在日本鸭川边逗留徘徊,感受当地人闲适的状态。

就是这样,不想进入流水线而放弃大学的王宇希,一边聊着,一边走着。我问他后悔吗,他说不,只是有机会还想读书,对学习依然如饥似渴,只是不是大学的那种“学习”。等边上别的猫走远,我对她说“出来吧,它们都走啦”

2008年的时候,希哥遇见了荷桃。

那时刚休学的他,在上海常住的青旅里旅居。荷桃是店里收养的流浪猫下的崽儿,两个月大。“我正在沙发区跟好友通话,她被姐姐追着躲到我和沙发之间的缝隙,一声不吭地缩在那儿,隔着T恤都能感觉到体温和心跳。有只小猫躲在我背后,真想抱回家,可是啊……”希哥心里生出喜欢却也生出顾虑,毕竟刚休学的他连自己的住所问题都没有解决。“等边上别的猫走远,我对她说,‘出来吧,它们都走啦!’荷桃探出头看看周围看看我,摸到我腿边躺下,就这样睡着了。当时我就决定,我要带她走。”

隔日,希哥征得店里同意,在附近的宠物店里买了包和毯子,一人一猫,跳上了回家的火车,“抱着一路,睡得特别安稳。”

2009年,希哥开始收养流浪猫狗。“家里最多时有十二只猫,荷桃带着三个娃,其他都是救回来的。”

大一,希哥在教学楼垃圾桶里发现一只猫崽儿,几周大,他捡了回来,现在已经是只将近二十斤的胖子,希哥给它取名叫二货。后来希哥又陆陆续续收养了别的猫咪,比如花卷,因为它的尾巴很奇特地叠在一块。“花卷来的时候,二货已经快成年了。荷桃给它喂奶,二货带着它玩,我竟然有种天伦之乐的幸福。”

当猫越来越多,希哥开始关注科学的收养方式,2014年,他认识了现在的伙伴,一起成立了绍兴本地流浪猫救助团。

他们尝试用新颖的方式传播科学对待流浪动物的观念,一方面尽自己的能力救助,一面持续发布救助动态,集结更多的社会力量。现在他们开展线下活动,分享志愿者经历,“建立沟通的机会,之后就会慢慢好起来吧。”

第一次跟希哥聊天,寒暄的话还没说完,他就发过来一个小视频。视频里他轻轻揭开白色的帆布,一只趴在车轮上熟睡的猫咪出现在我眼前。那是救助团队最近义卖的“车轮喵”帆布袋的图案。

现在的希哥,是教架子鼓的摇滚青年,也是伺候奶猫的柔情痴汉,时不时带上相机私奔,天南地北交朋友去。采访&文|陶怡宁

严然然:野蛮生长的花朵

姓名:严然然间隔年时间:2013年6月~2016年8月间隔年地点:中国,东南亚间隔年体验:搭车环游中国、东南亚间隔年契机:突然受重伤,舞蹈之路被切断间隔年寄语:间隔年不是逃避的理由,而是一个成长加速器。心埋种子,何时都会发芽。当十几年的梦想破灭了,你还能做什么

如果你已经跳了十一年的舞蹈,即将成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却突然受重伤不能再跳舞,你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叫严然然的姑娘,在十六岁那年遇到的问题。

十二岁那年,她考上北舞附中,独自离家去了北京,在这所著名的艺术院校里待了四年多,每天的内容几乎全部围绕练功。她身体硬,刚去时被老师嫌弃,因为身边的小姑娘一个个软得像胶泥。她狠下心练功,每天早去一个小时压腿。后来,她索性周末不跟同学们去西单逛街了,自己带一本书一块巧克力,去练功房泡着。“跳累了我就看书,看累了我就跳舞。”

一年后,她成了班上的舞蹈尖子。系主任来她们班视察,问,“你们班最硬的那孩子哪儿去了?怎么找不着了?”

一直跳啊跳到十六岁,然然被挑中参加一个全国的舞蹈比赛,练功更狠了。一次排练,她空翻的时候突然一阵剧痛,腰伤复发。她整个人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医生下了判定:“你要是再跳就等着瘫吧。”

晴天霹雳一般。

对这帮跳舞的小姑娘来说,拼命练功,考上舞蹈学院,就是她们能想到的全部未来。然然也不例外。

一下子这条路被斩断了,前面似乎看不到了。

躺在床上煎熬着,然然想,那只能放弃了。但是除了舞蹈,她“没有什么东西能拿得出手”。

好在,她从小就爱看书,生性自由,想得开。悲观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开始自己上网搜索,第一次了解到国际志愿者、打工度假、留学、文理学院。大千世界的丰富让她蠢蠢欲动,然然突然觉得,受伤这件事好像没那么糟糕了。

绝境逢生。

在彻底断了走舞蹈之路的念头之后,未来突然豁然开朗,“我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她拒绝了老师让她考编导的建议,“那样还是能一眼望到底,很无趣”。她的决定是出国读书,不是妈妈建议的去读一个语言预科,而是动真格的,去一个好学校“学点东西”。

而在出国之前,她要给自己一个间隔年,去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老师看着然然从小姑娘长到亭亭玉立,心里为她惋惜。她在舞蹈学院的同学们更是不能理解,“如果间隔年,你舞蹈这条路就彻底废了。”

然而她不管。她静心养伤,默默酝酿,把前十年被禁锢的力气统统使出来,花朵要自由生长。环游中国:与一千个陌生人的因缘际会

2012年冬天,然然十六岁,身体刚好没多久。她从上海飞到昆明,一路搭车到康定过了藏式新年,跟当地人一起跳锅庄。她形容自己成了“一个移动的吸收文化的容器”,跳了那么多年舞,终于见识到了真正的生长在土地上的舞蹈。

民间舞者跳舞时兴高采烈的那样儿,和在舞蹈房里受着老师机械训练的然然相比,真的太不一样了。为了了解舞蹈背后的文化,她萌生了去更多更远的地方的念头。

第一次尝试搭车,结果出奇顺利。然然笑称自己是“搭车神器”,每次搭车都格外顺利,没等过半小时以上。她搭车没有目的性,随便捎一段就成,能走多远是多远。最折腾的一次,她一天搭了将近二十辆车,但却觉得很开心。她开始想,如果我试一下全程搭车呢?如果我去当沙发客呢?

这个慢慢发酵的愿望,在十七岁实现了。

2013年冬,她从天津出发,用沙发客加搭车的方式,环游了几乎整个中国。

在此之前,她从未想过要跳脱固有的生活状态出走,来一场不同生活方式的革命。

而这一万多公里的环游,开始仅仅源于一个可爱的意外。

原本然然订了天津去大连的机票,结果记错时间错过了飞机。然然想,没办法,那就搭车玩儿吧。12月,天津下着雪,然然在高速路上等了快一个小时,终于有人停下来让她上车。她后来才知道,后座坐的是“黑社会老大”。好奇心爆棚的然然开始缠着对方问“江湖帮派”,知道了大哥的发家史。晚上,大哥带着她吃海鲜,饭桌上大家起哄劝她喝酒,大哥一句话拦下,“都不许劝!”她那个时候觉得很幸福。

然然搭车没有路线规划,特别随性,唯一的念头是“我一定要去暖和的地儿”。结果一路上阴差阳错去了好多小众的地方。

在四川,一个民警看她胆儿太大了,一点防护意识都没有,把自己的警用喷雾给了她。

在瑞丽,靠近金三角,当地警察问她,“这边贩毒这么多,你不怕吗?”她说,“我长得又不像毒品。”

她还遇到过飙车的主儿,然然坐在车上,看到的窗外风景都是电光火石。

然然的运气一直很好,在路上总是遇到愿意帮助她的好心人,然而途中也不是没遇到过危险。

一次,她从广州搭车回上海,适逢过年,车格外难搭。夜里在服务站,她上了唯一一辆有空座的车。对方是个男人,开了一会儿,便用言语试探,想占点便宜。她不动声色,或者岔开话题,或者干脆装傻充愣。

对方愠怒,“姑娘,你是不是不明白?”

她不慌不忙,“我都明白,但是我更明白咱们都想过个好年。要不下个服务区您顺便休息一下,把我扔那儿就行了。”

当时是深更半夜,周围没有其他车,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但是然然毫不示弱,最后,对方反而被她的气势压下去了,在另一个服务区扔下她,走了。

三个月,300辆车,近千陌生人的邂逅。

然然说,“我觉得在路上最好玩儿的就是遇到的那些人,发生的那些事,太有意思了。”

虽然有过波折,但国内的这次旅行总体上让她觉得人还是善良的,“你有一颗心很柔软,希望有人捧着它,就是那种感觉。”后来回家,她劝妈妈,遇到搭车的也载一程,算是一点受到帮助的回馈。穿行东南亚:收藏世界的美意

十七岁的冒险故事还没说够,第二年1月,然然又背起包,从香港飞到马来西亚,开始东南亚五国的“搭车+沙发客”之旅。

出发前,她准备了100只橙黄的气球,请路途上遇到的人在气球上写下自己的祝福或愿望,然后她将之传递给下一个遇见的人。她把这次的旅行起名为“点然之旅”。

旅行是她“以发现之眼、好奇之心去探索未知”的方式,而过程比之国内更加艰难,也曾有过半夜被赶下车的经历。但她并未因此而感到挫败,她说,“我就是那种没试过没干过的都要尝试一遍的人,要不活到老干啥呀?”于是在东南亚,在清迈学做泰餐,跟沙发主学民间舞,搭摩托车走土路……她晒得与当地人肤色无差。

她在旅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沙发客和陌生人,几乎全是善良风趣,盛情相待。

她在普吉岛的沙发主,是个法国男人,原本做酒店管理,因为觉得无趣,跑来普吉岛当DJ,一住就是十年。他说,“生活不一定要中规中矩。”浪漫的法国DJ听说了然然跳舞受伤的故事,劝她用另一个角度来想,“舞蹈是老天给的天赋,而艺术是这辈子没办法抛开的,完全可以作为爱好与技能的完美结合。”

在越南的时候,她在街头闲逛,被一个骑摩托的老爷爷招呼上车。老爷爷是早年留学法国然后定居那里的越南人,晚上两人街边喝酒,觉得这姑娘很有趣,带她去了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爵士乐酒吧。然然完全被老乐手的演奏迷住了,那个晚上因为爵士乐而熠熠生辉。“点然之旅”

她也遇到一个背包七年的波兰人,在路上学会了各种语言,没钱的时候弹吉他卖艺,有自己的人生哲学。然然眼里闪光,“他的故事才是传奇。”

她生日那天,老挝的沙发主带她去了一家清吧,午夜十二点的时候,驻场的乐队给她唱了一首生日歌。那是然然十八岁的生日,很少发朋友圈的她,隆重地发了条消息,纪念这萍水相逢的情分,“万水千山百种境遇,抵不过一颗心真诚相待。”一个梦想结束了,新的梦想便开始成长

带着浑身阳光的味道,然然从东南亚回国,间隔年的旅行告一段落。她一下从四处晃荡的旅行状态,切换到疯狂背单词准备考托福出国的学霸状态。

原本在两年的旅行中,她就利用间隙的一点点时间充电学习,因为觉得自己“太浅薄、太无知了”。旅行结束后的几个月,她更是每天学习不下十个小时,硬生生在短短的时间里补起了在舞蹈学校欠了几年的英语。“我要去学好多东西。”她的眼睛又开始闪光了。一直想去北大学习的她,刚好找到一套北大教授转租的房子,便欢欢喜喜地搬了进去。然然把课表抄下来,自己给自己排好课,蹭完课就在教室里自习。周末,然然会叫上二三好友,订好夜宵外卖,边吃边看电影。两种生活她都享受其中。

采访中,然然说得最多的是“特别好玩儿”和“好幸福啊”,露出带着牙套的大门牙,兴起时手舞足蹈,动情之处语调低沉。

在经历了十六岁的受伤之后,她变得愈发坚韧。对于现在和未来的曲折,她云淡风轻,“痛成那样都没事,这些小破事算啥?”

这个很小就独自离家的姑娘,形容这些年的成长是“那种把你撂一地儿,然后你自由地生长,野蛮地生长”。

她心里还藏着另一个伟大的计划,“等我有了这些积淀之后,大二我一定要再去闯一年。那个时候我会带着文化和历史的眼光看世界,跟之前的傻玩儿又不一样了。”

我一点都不怀疑,她会一路生长得更加丰盛。而间隔年,只是她绽放的一种方式。采访手记——和然然的采访约在一个胡同。远远地,我在胡同另一头看见一个短裤跑鞋的姑娘,健步如飞,手里拿着两个化了一半的抹茶冰淇淋。到我面前,她递给我一个,咧嘴笑,说着,“我没想到冰淇淋化得这么快。”她是个极为爱憎分明的人。对气质翩翩博学多才的人,她用的是“倾慕”来形容自己的喜欢之情;对好朋友们,她“以一辈子的前提去相处”;但交流中,她也毫不掩饰对狭隘之人的厌恶。这是我目前为止的采访稿里写得最困难的一篇,因为这个十八岁的灵魂过于丰富,让人难以在短短几千字的篇幅之内完整呈现。唯愿读完之后,能够了解一二,一朵花朵的生长可以多么美妙。——采访&文|唐丢丢注:然然的公众号StayAlive,里面有她讲自己的故事

李贝贝:从波士顿到北京,没有计划的间隔年

姓名:李贝贝间隔年时间:2014年10月~2015年8月间隔年地点:北京间隔年体验:运营微信公众号;真格基金实习间隔年契机:和朋友讨论了一个自认为靠谱的项目间隔年寄语:只要你心里抱着“我一定要做一件好一点的事”的想法,那么就算没有计划你也不用怕。天要下雨,我要休学

2014年,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学院。

初秋的学校阴雨连绵,贝贝给我的形容是,下午三四点下课,天空飘着小雨,自己撑把伞慢慢走回宿舍,路上看不见一个人。

她突然觉得,“想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在一个下午三四点看不到人的地方,直挺挺待四年,我就有种……深宫怨妇的感觉。”

贝贝有个关系不错的学妹,每天两人在宿舍里跳完塑形操,就一边带着热腾腾的汗味儿,一边天南地北地瞎聊。聊着聊着,话题延伸到国内大火的互联网创业圈,两个人的脑洞便再也合不上了。

贝贝说,“那时候我们在想一个和时尚相关的项目,自认为挺靠谱的,还拖着在纽约学设计的朋友聊了好几次。”她那时暗暗心想,该回国做一个!

韦尔斯利学院强调通识教育,前两年不分专业,正合贝贝心意,但大三就面临着选择专业的问题了。“对什么都感点兴趣”的她迟迟不能决定专业方向,正好开学那段时间处于选课周,什么课都能听,贝贝索性各种课都听了听。选课快截止时,她跑到隔壁麻省理工学院听了两天课,在教室里,贝贝赖着不走,进来什么老师听什么课。

在麻省理工学院待了两天之后,她发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彻底落下了我正常的课程”。但这个率性的姑娘转念一想,“反正我也不想读书了,现在也跟不上了,那我就回家吧。”

说走就走,她赶在add/drop period(加课退课期)的最后一天递交了休学申请(在此日期前休学,不会记录在成绩单上)。顿感“一身轻松”的贝贝先和朋友在美国旅行了两周,北上看了枫叶,南下去了纽约。

然后先斩后奏的贝贝才和爸爸说决定要休学一年。“爸,我要回来。”“你放假了?”“不是,我这一年先不读了。”“那你能毕业吗?”“可以啊,只是中间空一年而已。”“哦,那就没问题,你回来吧。”

于是贝贝就开开心心地回国了。去真格基金实习

贝贝的间隔年,最重要的部分是在真格基金(一家天使投资基金)的实习,工作了半年,收获丰富。

然而,她进入真格基金完全是带着误打误撞的成分。

在一次活动上,贝贝偶遇了一位有过一面之缘的朋友,对方带来的一个朋友恰巧是真格基金的实习生,即将离职。聊了一会儿,贝贝的那位朋友突然说,我觉得你蛮适合真格的。那时贝贝到北京两月有余,赋闲在家,还没有找工作的计划。活动结束后,贝贝把简历发给对方,请他帮忙看看。结果,简历还没被HR翻到,却先被真格基金CEO安娜看到,雷厉风行的安娜一个电话,十分钟面试,通过,“你下周来上班吧”。

贝贝照镜子看看脸上的痘痘,暗喜,这下作息时间终于可以规律了。

第二周,贝贝准时去报到,被临时安排在一张新的前台桌旁。

抱着“我好歹有点才,可不能把我当花瓶”的想法,贝贝认认真真地坐起了前台,结果一坐就是半年。

当然,也不光是坐前台。

在对创业圈所知甚少前,贝贝觉得坐前台也挺好。老板们却早有安排,在看创业项目(投资公司的核心工作)时,他们往往会招呼贝贝进去旁听。一直到贝贝的学妹也去了真格基金实习,学妹告诉贝贝,安娜会让几个实习生轮流守着前台,以便每个人都有机会听项目会,多学东西,贝贝才意识到当年老板的“用心良苦”。“我觉得我傻人有傻福。”

贝贝刚开始实习时,真格基金也处于成长期,没有前台,没有人负责微信公众号,实习生两三个月一换。HR问贝贝,“你能做多久?”贝贝随口一说,“半年?”那时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老师的上一个助理实习生刚走,对方便把王强助理的位置给了她。

就这么随口一许诺,贝贝把原本一学期的休学申请改成了一年,“反正没什么计划,这里好玩就继续待着嘛”。

在真格基金,贝贝每天都有事做,过得很开心。傍晚,与同为北漂的实习生同事一起加班,凝视着灯火阑珊的国贸,也会有指点江山的快意。

偶尔,为了挡住热情似火的创业者冲进徐小平老师办公室,贝贝也不得不使出各种招数,比如陪着创业者聊上两小时。

当然,贝贝遇到了许多投资者,虽然没有《北京风起时》里那么戏剧性,也有一脸坚定说自己能够阻止中日战争的中年男人,有发明了一线谱的老爷爷……“前台的工作让我更加谦逊,因为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而且那一刻的他们是无比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情的。”

实习的半年,贝贝的生活几乎跟真格基金绑在了一块。因为真格基金常常在周末开会和做活动,所以很多个周末都是跟公司的伙伴们一起度过的。

实习结束后,贝贝依然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因为我只做了这一件事,我觉得挺好的,但是也不能说定就定下来。就像你就见了一个男生,觉得他很好,但你也不能说嫁就嫁给他。所以还是再多看看吧。”有意义和没意义

贝贝坦言,“我不太喜欢别人说,‘唉,你去真格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事’。价值是别人赋予的,我倒觉得自己回家睡美容觉也挺有价值的。”

后来与一个朋友讨论此事,对方的观点给了她很大启发:任何事情都有价值,只不过价值有priority(优先级)。对于婴儿,睡觉是最有价值的,但对于二十多岁精力充沛记忆力最好的年轻人来说,却不一定。

她转而觉得,“可能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你做这件事能够让你更快地看到意义。”“如果你去间隔年了,所有人都会认为你很酷,因为大家会觉得你这么做说明你有想法或者怎么样,你会跟别人不一样。但我从来没有觉得间隔年这件事很酷。”

在贝贝看来,间隔年就是大学中间的一年停顿或者休息,不需要拿来跟读书比哪个更重要或者更有意义。

我问贝贝,这一年你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她脱口而出,“GPA不重要。”

我俩相视大笑。

贝贝自认不是“很喜欢思考”,她总结不出最深的体会,但能想到许多细节。

比如,在真格基金实习的半年令她对未来自信许多。她发现,“只要我出来了,认真做事,肯定能做好。”

再比如,贝贝以前熟悉的朋友全是留学生,“大家都很像,穿衣打扮像,放假去玩的地方像,笑点像,槽点也像。时间久了,就容易陷在一个很窄的圈子里,包括价值观。尤其明显的是职业选择,好像不进某几个行业就不优秀似的。”工作的这段时间,因为接触了更多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贝贝觉得,“如果说学校让我免于无知,这一年应该是让我免于狭隘,至少是有意识地开始远离。”

而在北京交到的一帮朋友也令她真切感叹缘分的奇妙。如果不是当初一个突然的还带着点运气成分的决定,她不会认识现在在北京的朋友们。“他会过得很好,你会过得很好,但是你们就没有交集了。”剩下的半年我也不知道我干吗去了

贝贝的一些朋友看到贝贝在真格基金的实习经历,都以为她只休学了半年,得知贝贝在国内待了一年后,对方问,“那你剩下半年干吗去了?”贝贝答得理直气壮,“我也不知道我干吗去了。”

刚到北京的两个月,贝贝没有做任何事,准确地说,是没有找工作。抱着“我要创业”的想法,贝贝整天待在家里,开了一个公众号,写写文章。公众号的定位是“非营利学生活动咨询平台”,贝贝在上面分享一些有用的文章,帮助大家参加各类活动,甚至还做过一篇推送,帮助回国实习的留学生们租房。粉丝不算多,但写着写着,也聚集了十来个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后来还在上海做了一场线下活动,嘉宾是北美名校的留学生。

作为一个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人,从朋友家搬出来自己租房后,贝贝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精心装饰自己的出租房。生活松散惬意,每天睡醒了叫外卖,下午写写文章,布置房间。租房的第二个月,贝贝终于开始外出,这才真正进入了北京的生活。

现在想来,贝贝觉得那两个月“挺颓的”,而且时间挺长,“两个月都够人家做一个投行实习了”。而她每天宅在家里,既无压力,也无动力。但因为没有迫在眉睫的计划,所以反而气定神闲,享受生活。“我不是鼓励每个人都没计划。只要你心里抱着‘我一定要做一件好一点的事’的想法,那么就算没有计划你也不用怕。”

这个笑起来略带孩子气的姑娘,显然没把间隔年太当回事,一切都只是生命美好的一部分而已。采访手记——第一次知道贝贝的间隔年故事,是在真格基金的公众号上,一篇题为《一个真格实习生的呆萌回忆》的推送。见面一聊,她的思维常常出乎我的意料,心态洒脱得不像同龄人。这个时代有太多“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而我想要把贝贝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不是一个我们所想象的美国名校精英学生的样子,尽管她所在的韦尔斯利学院是全美最好的女子学院之一,培养出了宋庆龄、希拉里等杰出女性。直白点说,我希望读者们可以看到,原来名校精英们也并非个个都“心怀大志”,其实也有人跟你一样,为了租房之类的生活琐碎而困扰,误打误撞成功又失败,没有总结出大道理但每天都过得开心。我并非鼓励毫无计划地开始间隔年,但也许,我们应该在间隔年开始前转换一下心态:计划要有,但计划不如变化快,不可强求。如果没有在这一年达到你的既定目标,也不见得这一年过得不好,不是吗?我喜欢贝贝的原因,大概正在于此。——采访&文|唐丢丢

高法璞:一个非正常学霸的间隔年成长史

姓名:高法璞间隔年时间:2013年11月~2015年底间隔年地点:上海,非洲间隔年体验:创办“湍流课堂”;攀登乞力马扎罗山间隔年契机:不想“正常”毕业间隔年寄语:如果你要间隔年,你肯定要放弃一些东西,但不要去在意你放弃的那些东西。选择间隔年,是因为不想“正常”毕业“我是大四的时候间隔年的。其实就是临近毕业了,大四上学期,大概11月份的时候。”高法璞,武汉人,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系的非正常学霸。

大四的高法璞每周只有两门课要上,日子清闲。但他总觉得“如果没有全职投入,没有办法做好一件事”,为了找到“沉下心来做一件事”的机会,高法璞在酝酿了一段时间后,2013年11月份正式申请了休学,开始了自己的间隔年。

但问题在于,高法璞并没有想好自己要去做什么,他甚至没有想好要花多长时间。好在,他很快找到了说服自己非得这么做的理由。“我觉得如果我就这么正常地毕业了,我肯定没办法给自己一个符合我内心期待的答案。当时有拿到一些offer,我觉得如果接受的话,拿这些作为我接下来一年两年职业的开始,会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他接着想了几件事。

他问自己,我是否真的很在意晚毕业一年?“我想了想觉得,好像这件事我一点也不在意。”

他又想,这一刻自己最需要做的是什么?答案是,“我需要去脱离校园,去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而至于我需要承担怎样的角色,这一点还没有想清楚,但我想用这段时间去更多地尝试。”

大三升大四的暑假,高法璞带着一个小团队做了一期面向高中生的教育夏令营,旨在为高中生提供一种模拟大学的体验和第一手的大学资讯。

出于对教育的热情,他想到间隔年继续做夏令营。一场教育夏令营的失败

11月初,高法璞把之前做夏令营的团队成员抓出来开会,讨论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得出的结论是:线下活动向线上转移。于是他一边去拓展更广的人脉,与其他平台谈合作,一边督促着团队做了网站和APP。在被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都粗糙至极的APP打击一轮之后,他们又决定先去开拓学生用户,用的是很原始的方式——想方设法搞到学生的电话簿,然后发短信打电话。

看得出来,刚开始间隔年的高法璞虽然想往某个方向做事,但他的方向是非常散的,什么都在做,因为他“还没有想好哪一个方向能真正地把这事做成”。

高法璞迷茫的途中,还发生了一点小事故。他的合伙人受到家里的召唤,回去照管家族企业,临走时说一个月之后会回来,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经历了这次打击,高法璞把所有事情从头整理了一遍,然后重新开始思考做一个教育夏令营。

此时已经是2014年4月底,距离他休学已过了半年。

重启筹备之后,似乎顺风顺水了很多。高法璞找到了一家厦门的教育机构合作,双方敲定一起做一期定制的高端夏令营。

高法璞以为接下去的事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万万没想到,对方负责人去了国外,迟迟没有批复最后的合作方案,结果一直拖到了7月中,错过了最佳的筹备期。“有一天突然接到厦门那边的电话,说他们可能没有办法成团。那是我最焦虑的时候。”

也就是说,间隔年的那个暑假,高法璞一门心思全力以赴筹备的夏令营,甚至飞到厦门去各个学校做宣讲,最终还是“流产”了。“我很失落,觉得自己一年做得比一年差,开始怀疑自己,也开始怀疑这件事是不是应该这么做。“当时报名参加夏令营的人虽不多,但勉强开一期营队也是足够的。我犹豫了许久,还是决定取消了。开营前一周,我一个个打电话过去解释说这次夏令营不办了。“我觉得如果在那种情况下夏令营还如期举办的话,离我心中正确的事差太远了。”

后来他承认,当时的决定似乎有一点不负责任的感觉,但他想腾出更多的精力想想接下来该做什么。重新出发,终于认清自己的内心

夏令营的取消对高法璞多少有些打击。快回去上学了,他不得不为自己打算一下。他找了一份金融的实习,拿到了一个保研名额,也考虑了出国,“给每个方向都留了个备胎”。

但非正常学霸内心不安分因子又跳了一下,“后来想了下,为什么不能做一点我自己喜欢的事?为什么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过自己的生活?”

于是,他把以上的选择全部放弃了。

2014年9月底,高法璞与初恋分手了。

这段恋爱是高法璞间隔年里最大的收获之一。

这是一段对他极为重要的关系。女生是他刚开始间隔年的时候遇到的,一直到第二年初夏才正式开始恋爱。“之前在学校太折腾了,真没时间谈恋爱,没时间去把心打开。”如今的高法璞很感激这段恋爱。他相信如果不是这样一次经历,他离现在这个可以坐在我对面自如聊天的自己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恋爱,是他“向世界敞开的一种方式”,真诚,坦白,投入。“当跟人建立了一种稳定而亲密的关系,这种联系对生命来说是多么重要。”这种价值观也一直影响他到现在。

只是对刚刚失恋的高法璞来说,这段恋爱有多重要,当时的打击就有多大。他无心顾及事业,整个10月就在忧伤徘徊的状态中度过。

直到11月底,在前辈的鼓励下,高法璞振作起来,开始构思“湍流课堂”的创立。“湍流课堂”是以大学预科教育为核心,提供大学教育信息,帮助高中生设定高考目标,确定职业方向的教育计划。在“湍流课堂”,即将面临大学志愿和专业选择的高中生们可以提前了解大学的课程信息,更好地做出人生抉择。

重新出发的高法璞经验多了许多,有惊无险地解决招生困难后,顺利在2015年“大五”毕业的夏天做了第一期“湍流课堂”夏令营。

但在营队结束后与学生的回访聊天中,他发现,好像准大一的新生们并不是很需要他们的辅导。“原来之前一年那么多的准备不如多跟他们聊几句。”

但他还不想放弃做教育。

接下来的两个月,他每天疯狂地约各种各样做教育的人聊天。聊了一圈下来,他觉得“认清了自己”。“之前做‘湍流课堂’也好,做其他事情也好,会有很多人给你喝彩,但是经过这段时间,我开始明白这些并不是真相。”

一个令人忧伤的结论慢慢浮出水面——

在接触了那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领域后,高法璞发现自己一直有一个偏见,就是把自以为很有用的东西塞给别人,但其实他们不一定觉得有用。比如之前的营队,“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其实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蒙蔽了我。”

真正想通这一点是2015年的11月。想通之后,他决定“不干了”,去非洲旅行了一个月,攀登了乞力马扎罗山。回国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纪源资本的创始人,被后者的理念所鼓舞,转型做了一个“心狠手辣”的专注早期融资的创投人。

至此,这个漫长的、不断重塑“三观”的间隔年对他来说才算真正结束了。“感觉你的间隔年其实挺长的,从2013年一直延续到2015年底,像第二个成长期。你会把你的间隔年放在人生的哪个位置呢?”“如果说人生有高峰有低谷,那我觉得间隔年就是在我察觉到我没有办法一直站在别人都认为很顺利的高峰时做出的一个选择。当时其实可以继续走下去,但是我选择暂停,是因为我觉得那条道路会越来越违背我的初心。所以我决定在那个时候沉下来,看看内心有什么东西。把内心向世界袒露的过程,对我有很多内在的改变。”

在很多人看来,高法璞的大学前三年已经过得很精彩,但在他自己看来,“很多对我人生真正有影响有价值的事情,都是在间隔年的过程中发生的。”这两年就是不断去伪存真的过程

说起间隔年带来的收获,高法璞觉得并非履历上的那几行字,而是一些难以去表述的东西。他慢慢地意识到自己其实很渺小。

待在“几乎什么事都能搞定”的学校,高法璞一度很自大。但当他走出来见识到更多的人和事之后,他开始“有一种自卑的情绪”。从“自我感觉良好”,到面对夸奖“心存疑惑地接受”,再到现在,“我会理解你对我的评价,但我的心没有什么涟漪”。

我问他对想要进行间隔年的人有什么建议?他沉吟了一下,恢复了一开始的略为严肃的“学霸脸”,说,“如果你要间隔年,你肯定要放弃一些东西,但不要去在意你放弃的那些东西。”

他大笑着补充,“我现在完全没有办法去想象如果我读研是什么样子。“可能你想做的是那种看起来很荒诞的事情,可能没有人理解,而你做完了之后可能也没有办法跟别人讲这些荒诞的事是多么有意思。但这些都不用在意,你只要去做。你会发现你心中有一些跟原来不太一样的东西冒出来了,这种感觉可能不是很舒服,你甚至会觉得跟原来世界上的人有一些隔阂,你原来的一些兴趣爱好也慢慢走远了。但是你会慢慢发现,按照你的意愿去做的那些看似荒诞的事情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那么就请去保持这种不安和不舒适,继续走下去。因为这可能会是你生命真正开始的一部分。”

他承认,一开始自己并没有这么内心强大,哪怕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这所能人辈出的学校待了三年。在跳出原来的校园生活节奏,却看到别的同学在这个节奏上越走越顺的时候,他也产生了落差。“临近毕业,有人做了一个单子——在交大必做的一百件事,最后一件事写的是‘认识高法璞’。那天正好是我们的毕业典礼,结束后我走出礼堂,一路被人认出来,一路跟人合影。好像成了名人,很风光,但其实那个时候我心里落差很大,因为随便和同学聊起来,他们要么会去某个大学读研究生,要么去某个地方工作,而那个时候我什么都没有。他们还会说,‘哎,你之前三年真是蛮厉害的啊,听说你现在在创业,做得怎么样啊?’那一天其实我过得非常糟糕。”

他喝掉手中的咖啡,“但我现在对这些事很淡定。”

采访结尾,他突然很认真地对我说:“其实改变世界是可能的,只不过是看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改变世界。比如你是用好的文字,用一些经历的分享,去改变一些年轻人,然后再通过他们去改变世界。我是通过我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通过投资创业的方式去改变世界。”

即使采访的那天是清明假期,高法璞也将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从下午一直到深夜两点,约了三个创业者聊他们的项目。他让我看到了“改变世界”的另一种可能,除了表面的轰轰烈烈,还有内心的水滴石穿。对自己,不再将就,与世界,坦诚以待。采访&文|唐丢丢

马潇:间隔年出走,二十座城的悲歌欢酒

姓名:马潇间隔年时间:2015年5月至未来一年间隔年地点:全国间隔年体验:全国巡演间隔年契机:不想再以狭小的“混圈”视野麻痹自己间隔年寄语:满心欢喜的迷茫,迷茫让我感到安全,因为生活还有跌宕起伏的余地。初见马潇——“卖票小青年”上了摇滚舞台

2013年的夏天,广州一如既往的热,去191酒吧做歌手亲友团的时候,我习惯性迟到,被截在门口。门口坐着一个小青年,白衬衫棉布裤人字拖,一边抽烟,一边坏笑着跟旁边的妹子闲扯。我对小青年说了来龙去脉,他掐了手里的烟,连质疑都没有就干脆地说,“甭买票了,等会儿我给你扣个戳,你进去得了。”他说话字正腔圆,语调随意。

当天有五支乐队,前面四支都竭尽所能地嘶喊,然而再激烈的音乐听多了也会疲惫,行至最后,上台表演的居然是刚才在门口卖票的小青年。他说,“大家好,我是马潇。”然后开始唱歌。他穿的并不像摇滚歌手那样“酷感”十足,棉麻汗衫,宽松阔腿短裤,夹脚人字拖,与台下的人并无分别。

低沉的贝斯响起,接着是一阵悠扬饱满的小提琴声,主唱马潇开口了。在他清亮而略带苍凉的歌声里,爱情瞬间化身为奋不顾身的追逐和昙花一现的美妙。一曲唱完,恍然回味,觉得故事还有几分荒凉。

马潇下台后问我他唱得怎么样,我说挺好,有点像许巍。他说,“你这是夸我还是骂我?”“这个人有点意思”,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再见马潇——“湿润的南方,是否让你感到悲伤”

初见马潇之后,我回到了自己生活的轨道,没再去191酒吧听过live,也没再见过马潇。他的名字倒是经常出现在混迹于音乐圈的朋友的嘴里、豆瓣小站里、音乐分享会里,还有我的“常听歌单”里。后来我知道他来自宁夏银川,是中山大学哲学系才子,广州高摇的创始人。

直到2015年3月11日,我看到这样一条转发的新闻:《各自珍重——马潇与灰杜鹃乐队旧部告别演出》。消息里说贝斯张聪、小提琴吴双将暂离灰杜鹃乐队,3月15日灰杜鹃老阵容会告别演出。伴随我大学四年的乐队,让我第一次听民谣的乐队,终于只剩下马潇一个人。那天,我决定去见见马潇,就当告别一段青春。歌里那样唱,“湿润的南方,是否让你感到悲伤”。

3月15号,“马潇&灰杜鹃”告别演出,马潇一如几年前那么洒脱淡然,小提琴一如几年前那么悦耳动听。唱到最后一曲,马潇有一刹那的恍惚,停了一秒想说话,终究还是摇摇头唱起了歌。每次有人说马潇的歌打动了自己,他都说,“歌里没故事,听的人心里有。不是我的故事,是你的。”民谣与姑娘——“十三岁的时候我爱上了刘亦菲”

民谣歌手马潇并不像传闻中“从小喜欢音乐”,事实是——“十三岁的时候我爱上了刘亦菲,她大我五岁,我觉得我二十五岁的时候能娶到她,那时她三十。哥们儿告诉我人家是明星,我从此励志,开始弹琴写歌。我觉得这是没错的,错的是我做了民谣。不,错的是这个荒唐世界。”他为了梦中姑娘而学音乐,却没想到,漫漫时光,姑娘已经成了历史,音乐却是始终如一的挚爱。

自己摸索音乐的三年里,陪伴他最多的,是高中时写的《兰花》,歌里有他的姑娘和爱情。这首歌是他爱情的起点,也是他音乐道路的起点。

上大学的时候,马潇“离开了北方,忘记了温暖的阳光”,来到千里之外的广州。他出生在西北内陆城市,一直很羡慕沿海大都市的生活。但不久便发现,他一直想摆脱的其实是融入骨血里的,“家乡是一种有力量的东西,但只有走出去的时候,才能体会”。

在湿热的南方,马潇终于慢慢体会到对家乡宁夏那种质朴的感情,像一把黄土,可能什么都算不上,却可以让万物生长,那是一种特别纯粹的力量。终于,他把这种思念倾注在了自己的第一张EP《游子吟》里。大学时光——“不务正业”的民谣青年

和其他哲学系学生不同的是,课业虽繁重,马潇还另有一番天地。他经常在酒吧里演出,并且一手创办了“广州高摇”。在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马潇因为演出经常晚归,学校甚至为此专门开会讨论他的问题,而他自己也与宿舍管理员吵过架。不少人质疑,这个学生天天晚归还能毕业吗?

马潇其实是误打误撞被分到中山大学哲学系的。他意外发现,最早对音乐产生思考的大都是大哲学家,比如柏拉图是较早对音乐有体系论述的人;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里谈论音乐;还有中国孔子所修订的《乐经》。“我觉得那些人真的不一般,我看了之后觉得现代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态度太浮浅了。”

这种氛围的熏陶下,马潇开始注重探索自己的内心表达,除了写一些充斥着浓郁西北风味的民谣,他开始写一些个人生活中的“小情小爱”,例如《请你爱我或给我一把枪》《相忘于江湖》《走散在田野》,还有不久前发的失恋曲《幸有一曲可回首》。

但马潇很快遇到了瓶颈。伴随音乐风格的成熟,他不再满足于礼堂上观众拍手叫好式的认可,也不想再以狭小的“混圈”视野麻痹自己。他想写出更满意的歌,在人生阅历上,他需要超越自己。

对于一名原创民谣歌手而言,这一点,除了自己去经历,没有任何捷径。间隔年出走——二十座城,全国巡演

施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里写到,我永远不能只在一片土地上耕耘。安定,于生命而言,这是一种多么残忍的状态。

2015年6月,马潇从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

在舍友们每天准时打卡上下班的时候,即将被学校“打包”扔进社会的马潇照例在宿舍气定神闲地拨弄吉他。和直接升学就业的应届生不同,马潇决定以巡演的形式进行一年的间隔年,让一腔热血与柴米油盐短兵相接,一个人一把吉他一口琴,唱着自己的歌,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

生日那晚,马潇在珠江边喝醉了。喝醉的马潇在地图上画了条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