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怎么来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11:35:07

点击下载

作者:闫婷婷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妙笔生花怎么来的

妙笔生花怎么来的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全民阅读问题。既然是全民阅读,就要满足全民阅读兴趣,要是阅读盛宴,是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充分享用的大餐。那么选择阅读大众化故事,就是全民盛宴最好美味。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比较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讲述,十分具有阅读性和娱乐性,更具有深入浅出的启发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最佳读物。

故事其实就是我们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饱含丰富寓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社会道德和性格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也有灿烂的文化艺术,更有智慧非凡的人民群众。自古以来,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好故事,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浓缩了中国大众做人做事的智慧。这些美好故事,是我们民族的基因,曾经哺育着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茁壮成长,使我们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今,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升级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如何加强思考,吸取精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美好故事呢?

特别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塑造形象、传递信息、表达价值,寻求共识与自我意识、语言学习与文化自信等,用世界各国人民能够理解的方式说出我们中国人的特征,那么,中国故事就是最佳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同时,我们要展望世界,理解世界,与各国人民增进交往,通过阅读各国故事,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是最佳的理解交流方式。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特别编撰了本套丛书。每册故事内容相辅相成,优化配套组合,自成体系,又相互补充,组成了中国好故事的完美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启迪性。

这些中外最具有智慧性的美好故事,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的哲理,最容易使广大读者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一粒沙子蕴含一个世界,一滴露珠足以反映太阳光辉,一则小故事饱含世间大道理,这就是每一篇故事的魅力。从这些最感动心灵的小故事里,广大读者可以吸取心灵智慧之光,并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感召,融入进永不停止的人生追求。

孔子潜心著书立说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出生的时候家境已经败落,不太富裕的家庭境况反而使他更加勤奋地读书。

长大后的孔子,满腹经纶、理想远大。他积极参与了政治活动,给鲁国国君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收到了显著效果。然而他的才华却引来了一些权贵的嫉妒、排挤,他被迫辞官出走。

政治上的失利,并没有使孔子灰心丧气,他决定从道德思想教育入手,让人们从最基本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品德。

孔子首先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孔子所讲的“仁”,又是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只要用周礼规范行为,“仁德”才能体现。这一卓越的见地,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治世良方。

孔子不仅著书立说,还到各国讲学,因此他的学生遍天下。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因材施教”的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取得最佳效果。他在平常的教学中,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然后再针对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教育和指导。

孔子有个学生叫冉求,他生性胆小,遇事好退缩。孔子就针对他的这一弱点,有意识地教育他:平时遇事要抓紧,有了事情就立刻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则敢作敢为,但又缺乏稳重。孔子就经常叮嘱他:凡事要多加考虑,最好是请教父兄之后再去做。

孔子还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要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有一次,孔子带学生去讲学,途中遇见两个孩童在争论一个问题,他们要孔子评判对错,孔子因为当时不便做结论,只有说:“不知道,等我请教书本后,再给你们下结论。”

学生们见此情形就劝老师:“对小孩子的问题何必那么认真!”

孔子回答说:“做每一件事情都应抱着认真的态度,这样才能学到你不懂的东西。”

晚年的孔子,专门在鲁国从事教育工作,他还编写了《春秋》和《诗经》两部经典著作。他创立的儒家思想独树一帜,他的教育理念和观点,至今都具有借鉴价值。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教育的先师,被后人尊称为“圣人”是当之无愧的。

曹植得宠《登台赋》

曹植是我国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植颇具文学天赋,聪慧的曹植“年十岁余,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就是说曹植才10多岁就陆续发表了十几万字的辞赋。这些辞作不但情真意切,而且辞采华茂,受到了当时文人学士的盛赞,他们都认为这位早慧的小才子的文学才华已经超过了比他大5岁的哥哥曹丕。

曹植的父亲曹操,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著名的诗人。曹操听别人在他面前夸奖曹植,心里也非常高兴,于是,就命儿子把平日写的诗文拿来几篇看一看。

曹植立刻就选了一些诗文送给父亲,曹操看后也认为不错。他觉得别人说儿子文思敏捷、出口成章以至许多赞美的话,都不是信口开河,更不是为了当面讨好他才说的场面话,而是由衷地赞美。

可是,儿子年龄还小,能写出这样好的诗文吗?曹操也有些怀疑,因为他政务繁忙,有时出门带兵打仗,父子几个月不见是很正常的事情。

于是,曹操就把曹植叫来,问他这些诗文的作者到底是谁,是否真是儿子自己所写。

曹植坦然地说:“儿子写诗作文,从来都是抒自己所感,写个人所思。别人的思想感情,跟儿子有什么关系呢?儿子绝不会把别人的诗文当作自己的,请父王放心!”

曹植见父亲还没有完全消除怀疑,便诚恳地说:“如果父王不信,不妨面度!”

曹操听罢,笑了一笑,心里有了主意。后来,曹操命人建造的铜雀台落成了。这个铜雀台是曹操用来作为文人聚会、饮酒赋诗的场所。

这时候,曹操想趁机考一下曹植还有另外几个儿子的文采。在落成典礼举行那一天,他率领文武官员登台观赏,要儿子们也全部到场。曹操对儿子们说:“今日铜雀台落成,你们各作一篇赋以示庆贺,如何?”

当几个兄弟还在苦苦冥想之时,曹植略一思索,就写出了一篇声情并茂的《登台赋》,并呈给父亲。这使兄弟们都自愧不如。曹操读了这篇新作,称赞不止,从此就对曹植特别宠爱。

陶渊明以诗劝后生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退居田园之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生活。

有一天,邻家有个读书的少年前来向他求教,少年先毕恭毕敬地行了礼,然后虔诚地说:“陶老先生,我非常敬佩您渊博的学识,但不知您年少时读书有无妙法?敬请传授于我,晚辈将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后,不禁仰面哈哈大笑,随即说道:“天下哪有什么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凭下工夫,勤学则进,不学则退嘛!”

陶渊明见少年并不十分懂他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亲手耕种的那块稻田旁,指着一棵稻苗说:“你蹲在这里,认真地看一看,告诉我它现在是不是在长高?”

那少年依陶渊明所说,目不转睛地看了很久,把眼睛都看酸了,仍不见稻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看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道:“真的没见长吗?那么,原先矮小的稻秧,是如何变成这么高的呢?”

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它每时每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同样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进步,但只要我们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大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什么会有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

陶渊明说:“这是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磨成为这样的,不可能是一天之功啊!学习也是这个道理,要是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连忙再向陶渊明行了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敢要求学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放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同意,写道: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李白作诗力压崔颢

李白和崔颢都是我国唐代有名的诗人。有一次,诗人崔颢来到黄鹤楼游览。他登上高楼,举目北望:在夕阳的返照下,对岸汉阳的龟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清晰可见;江中的鹦鹉洲头,芳草茂盛,随风摇曳。诗人漂泊在外,怀念家乡,一股强烈的冲动促使他提起笔,在墙壁上挥写了一首七律《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过了不久,大诗人李白也来到了武昌,他登楼远眺,正想写诗留念,忽见崔颢的题诗酣畅淋漓。李白一口气读了两遍,感到自己要说的话已被崔颢说尽了,于是只在崔诗的旁边题了两句: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写完这两句就匆匆下了楼。他心里老惦念着怎样才能不输崔颢。为此,他竟一连写了好几首七律,其中一首叫《鹦鹉洲》,上半首是古风体,下半首才是律体,诗云:

鹦鹉来过吴江水,

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

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

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

长洲孤月向谁明?

一首是李白东下金陵,游览凤凰台后写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以上两首诗感情深沉,格调峻峭,气势充沛,跟崔颢的《黄鹤楼》诗相比,真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甚至有所超越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不是李白的才思不如崔颢呢?不是,那是因为同样的景象、同样的感觉、同样的心情都被别人所写了,就如同学书法,如果你总是描摹一个字帖,你永远也不会超越它。

但后来李白来到凤凰台时,由于地点、时间、国家情势的变化,这时的李白,视野更加开阔,气象更加壮观,内心深处所要表达的东西更加深刻,更多的是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这样他就能超越别人了。

杜甫儿女饿死犹念众生

那时在我国的唐代,杜甫是与李白齐名的大诗人。他胸怀壮志,却苦于生不逢时,因此穷困潦倒,寄人篱下,最终竟连一家人的吃饭也成了大问题。

有一年冬天,诗人杜甫半夜从长安出发,往东赶往奉先。当时,草木凋零,天寒地冻,北风凛冽。他的手指都冻僵了,就连衣带断了也打不了结。

杜甫一口气走了60多里,才赶到骊山脚下,这时,天色微明,他借着细微的晨光,看见骊山崖谷里大雾迷蒙,山顶的温泉宫水气蒸腾。

杜甫的思绪万端,心潮澎湃,眼前就呈现出了两幅画面: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杜甫反复吟诵着,不知不觉中便来到了渭水的官渡口。他归心似箭,三步并作两步,很快就赶到了奉先。

一进家门他就听见妻子号啕大哭,原来他的小儿子刚刚饿死!邻居们也正为此伤心流泪呢!

作为父亲,杜甫怎能不感到悲痛和自责呢?他想自己好歹还是个八品的参军,享有一定的特权,可不纳租税,不服兵役。这样的家庭尚且饿死了人,那些更穷苦的、失业的和戍守边疆的人家就更可想而知了。

刹那间,沉重的烦恼压得诗人喘不过气来。于是,杜甫便毅然决然提起大笔,挥毫泼墨,把他从长安到奉先一路上的经历和感想写成了一首长诗,这就是杜甫著名的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是一位大诗人,他不仅诗写得好,人品也很高尚。他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更是家喻户晓。他自己那么贫穷,儿女都饿死了,还心系他人,心系天下的“寒士”,这反映了他宽广的心胸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杜甫因此而成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

锦囊成就诗鬼李贺

李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他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那么,作为唐代著名大诗人的李贺,虽然只活了短短27年,却写下了大量的诗歌,而且后人称他为“鬼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李贺7岁便能作诗。有一次,大文豪韩愈来到他家,叫他当场赋诗。李贺早已胸有成竹,一挥而就,一首《高轩过》,便使韩愈惊叹不已。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钜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从此,李贺便名声大振。然而李贺并不满足,相反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了。为了搜集、积累创作材料,寻觅佳句,李贺经常大清早就背上一只锦囊,骑上一匹白马外出游历。他一边走一边观察,每当触景生情偶有所感时,便及时写下来,投入锦囊中。

这样,一天下来他总能写上几十条。晚上回到家,他再把那些即兴写下的纸条掏出来,整理成一首首完整的诗,投在另一只锦囊里。而那只空锦囊,又将是他明天外出的“伴侣”。

李贺的母亲见他从锦囊里掏出来这么多纸条,不禁心疼地说:“我的儿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呀!”

李贺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呕心沥血,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李贺的诗想象力丰富,意境诡异华丽,常用些险字奇韵,他的作品中出现的“死”字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风格同唐朝其他诗人迥然不同,被后人称为“诗鬼”、“鬼才”。

当然,李贺的成功与他那锦囊也是分不开的,因为灵感稍纵即逝,倘若没有那背后锦囊,他也留不下如此多令人拍案的诗词。

可见李贺的成就完全来自于日常点滴的积累。我们要学习他,就要学习他对文学创作的那份认真和执著。

七岁咏鹅的神童骆宾王

骆宾王是我国唐朝初期与王勃齐名的大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关于他的传说还有很多呢!

骆宾王从小天资聪慧,他7岁时就作了一首咏鹅的诗《鹅》,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而且韵律和谐,又突出了鹅的特点,它就像春风一样,很快就广为流传,成为各地学童喜爱诵读咏唱的童谣。骆宾王从此也就得到了“江南神童”的美誉。

武则天称帝后,唐朝旧臣徐敬业起兵讨伐武氏。当时骆宾王郁郁不得志,于是投奔他的帐下,替徐敬业写了一篇《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抨击了武氏专权跋扈的罪行,慷慨激昂,文采斐然。

需要说明的是李敬业即徐敬业,其祖上归唐,赐姓李。其中有“一抔黄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请看今日之城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样的名句。

武则天读了这篇檄文,感到很久没有读到这样好的文章了,不禁问大臣们这是谁写的。有人说是骆宾王,武后就感叹地说:“一个人有如此才能竟然没有得到重用,这是宰相的失职啊!”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到了杭州,便出家进了灵隐寺。有一年秋天,诗人宋之问路过杭州,借宿在灵隐寺。

当晚,皓月当空,丹桂飘香,宋之问徘徊在长廊之下,欣赏夜景,决定写一首诗留念。于是吟道:

鹫岭郁岹蛲,龙宫锁寂寥。

刚吟得两句,千头万绪,一时竟接不下去,正在苦思冥想,这时有个老和尚在附近打坐,对宋之问说:“客官这么晚了,还在苦苦地吟诗么?”

宋之问说:“我想写一首题为《灵隐寺》的五言诗,刚吟了开头一联,还没有想出下文。”

老和尚笑了笑说:“何不吟‘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呢!”说完起身走开了。

宋之问大吃一惊,想不到这个和尚的文思竟如此敏捷,脱口就说出这等妙句,一定不是个等闲之辈。他受了这两句的启发,就一气呵成,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全诗。

第二天早上,宋之问去寻访这位老和尚,要向他请教。可是别的和尚说他大清早就离开寺庙,乘船泛舟不知去向了。宋之问大失所望,后来终于打听到这个老和尚就是失踪多年的骆宾王。

《赠汪伦》是这样得来的

唐朝有个叫汪伦的人。他曾担任泾县县令,平日里,他很喜欢喝酒,卸任之后,由于他十分留恋桃花潭,于是,他特地将自己的家搬到了泾县。

那时,汪伦特别崇敬李白的才学,总想找个机会和李白接近。可是有什么办法能让李白到自己家乡来一趟呢?他想了好久,才想出一个好的办法。

人们都知道李白喜欢喝酒,汪伦就给李白写了一封热情的邀请信。信上是这样写的:

先生好游乎?

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

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看到这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信,便高高兴兴地去了。到了目的地后,他转悠了半天,也没能看到盛开十里的桃花,更没看到什么万家酒店。

李白很纳闷,就问汪伦这是怎么回事。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不是桃林,而是此地有一处潭水,名叫‘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并非是有一万家酒店,而是酒店的主人姓‘万’。”

李白听了,不禁哈哈大笑。对于汪伦这个善意的玩笑,李白丝毫没有责怪。几天下来,李白竟对这个地方依依不舍,临走时,汪伦又唱着歌为李白送行。李白深受感动,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写下这首著名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也因此名留千古,妇孺皆知。

七岁的“秘书省正字”

刘晏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宰相。他曾任过县令、京兆尹和盐铁史等职。刘晏幼年天资过人,在他7岁的时候就作了《东封书》,深得唐玄宗的称赞,因此,被封为“秘书省正字”。

有一天,唐玄宗李隆基到泰山举行盛大的祭天典礼,7岁的刘晏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由长辈领着从家乡曹州来到泰山行宫,向唐玄宗献上自己精心撰写的《东封书》。

在文中,刘晏大力赞扬唐玄宗治国的功绩,写得非常出色。唐玄宗看了,非常惊奇。一个7岁的孩子竟能写出如此文词隽秀的好文章来,唐玄宗对此有些怀疑,于是,就命宰相张说当面测试,看看刘晏是否有真才实学。

刘晏从小到大,虽未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但他表现得很镇静,一点儿也不怯场。张说出题面试刘晏,他出口成章。张说又问他一些学术上的深奥问题,他也能对答如流,并且说得头头是道。

在场的大臣也都是连连称是,交口称赞。经测试,《东封书》确实为刘晏所作。张说向唐玄宗如实禀报了测试结果,并称刘晏是神童。

唐玄宗大喜,便说:“这孩子既然是个神童,就授予他“秘书省正字”的官职吧!”

唐朝时的秘书省是国家的图书机构,内有大量藏书。秘书省正字,就是校正书籍中错误的官员。从乡下来到京城的少年刘晏,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他抓紧一切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藏书,使自己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还学到了不少新的东西。

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殿观赏杂技演出,艺人王大娘表演了《戴竿》。节目表演的是王大娘顶长竿,有一座用木头制作的假山在竿顶上,山上有个小孩载歌载舞,边跳边唱。

唐玄宗看了表演,非常高兴,便命人把刘晏叫来。刘晏见过唐玄宗后,杨贵妃忙把他抱过来,放到自己的膝盖上,问:“小神童,你刚才看的这个节目好不好?”

刘晏回答说:“好,很精彩!”

杨贵妃又问:“你能不能以这个节目为题作一首诗?”

刘晏沉思了片刻,吟道:

楼前百戏竞争新,

唯有长竿妙入神。

谁谓绮罗翻有力,

犹自嫌轻更着人。

这首诗,首先说节目精彩、好看,但笔锋一转,说最精彩的是哪一个呢?是王大娘的“戴竿”更美妙传神,一下子把在场人的注意力引到长竿上来。

接着更进一步地说,王大娘的技艺多么精湛,力气多么大,能在竹竿做的假山上做各种动作,还能轻松自如的表演。

听了刘晏的《咏王大娘戴竿》诗后,唐玄宗和杨贵妃非常赞赏,还特地把象牙朝板和黄色锦袍等贵重礼品赠送给他。

不仅如此,小神童刘晏还受到宰相张说的特别关心,他常常到秘书省来看望刘晏。

一次,张说来了,刘晏正在埋头看书没有看见他,张说便问道:“秘书正字,你任职以来正了多少字呀?”

刘晏一看宰相大人来了,忙起身让座,礼貌地回答:“天下的字都正,只有一个字不正。”

张说问:“哪个字不正?”

刘晏道:“‘朋’字不正。”“为什么?”

刘晏说:“‘朋’字是由两个‘月’字组成,月是歪向一边的。”

张说连声说:“答得好,答得好!”

刘晏在书海中快乐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但是,他从不满足,仍坚持认真读书,虚心求教。长大以后为官20余年来,一直主管财政,并且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为时人和后人所称道。

白居易十六岁赋成名作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很早就展露了杰出的才华。有一年,白居易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那时,唐代有这样的风气,举子们为了争取考上进士,在正式考试以前,他们往往拿着自己的诗文向当时有名望的前辈作家请教,希望他们向主考官推荐。

有一天,白居易也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访当时的老诗人顾况,希望得到他的指教。

顾况一看诗稿,觉得“白居易”这个名字有点特别、与众不同,就马上接见了他。他审视着眼前这个身材瘦长、口舌生疮的青年,感觉他略显文弱,貌不出众。

顾况也猜不透这个青年肚子里究竟有多少学问,就带着一种半开玩笑半不屑的口吻慢条斯理地说:“长安的大米一向很昂贵,最近又涨了价,你想要在这儿白白地居住下去,可不那么容易啊!”

顾况说话时,还故意把“白”、“居”、“易”三个字音读得很重,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白居易还是恭恭敬敬地把自己的诗稿递上去,请他指点。顾况接过诗稿,翻到第一页,一边捋着胡子,一边轻轻地吟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顾况反复读了几遍,又细细体会,他感到这确实是一首好诗。他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联格外欣赏,禁不住拍案叫绝!“这首诗是你什么时候写的?”顾况问。

白居易略微想一想,回答说:“16岁。”

顾况感到非常惊奇,又一口气读了十遍。他感到每一首都写得既通俗易懂又情真意切。他拍着白居易的肩膀微笑着说:“你能写出这样好的诗,要在京城里‘居’住下去就不难了。我刚才不过是跟你开一个玩笑!”

这一年,白居易以优异的成绩,再加上顾况的推荐,最终金榜题名!

张打油和“打油诗”

唐朝的唐诗,都是文人学子的风雅之作,自古流传,风采绝伦。但在唐朝,另有一名特殊的诗人写了一些风味特殊的诗,也流传至今。这就是张打油和他的“打油诗”。

张打油生活于中唐时代,在当时,他的一些诗作就小有名气,如他的《咏雪》诗:

江山一笼统,井口黑窟窿。

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通篇咏雪而无一个雪字,可见张打油作此诗是颇动过一番脑筋的。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刚进大门,就看见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写了一首诗: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大官大怒,立即命人查清作诗之人,重重治罪。有位师爷禀报:“大人不用查了,看这诗的口气,一定是那个张打油。”

于是张打油被揪了来,他听了大官的呵斥,上前一揖,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人,我张打油的确爱诌几句诗,但本事再不济,也不会写出这类诗来。不信,小的情愿面试。”

大人一听,口气不小,决定试张打油一下。正好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于是便以此为题,要张打油吟诗一首。张打油也不谦让,张口便吟道:

百万贼兵困南阳

那位大人一听,连说:“好气魄,起句便不平常!”

张打油微微一笑,再吟:

也无援救也无粮

大人摸了摸胡子,说:“倒也差强人意,再念。”

于是,张打油一气呵成后三句:

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喊娘的喊娘!

这几句,与“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连这位大官也被逗乐了,于是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也从此远近闻名。

后来,人们把一些以俚语俗话入诗,不讲平仄对仗,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诗作,统统称为“打油诗”。打油诗幽默诙谐,以口语传神,自有它的价值。

欧阳修妙用虚词增文采

韩琦是北宋著名的宰相、词人。有一次,他在相州修建了一座昼锦堂,请欧阳修写一篇文章。当欧阳修写成后,就派人把稿子送了过去。韩琦看后,赞叹不已!

过了两天,韩琦又收到欧阳修派人送来的第二份稿子。还另外附了一张条子,上面写着八个字:“前有未足,可换此本。”

韩琦把前后两个稿子反复对比,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差别。原来初稿的开头两句是“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而第二份稿子在“仕宦”和“富贵”两个词后面各添加了一个虚词“而”字,其他地方则原封未动。韩琦继续摇头晃脑地诵读着,品味着。忽然,一掌击打在案几上,连声叫好。它究竟好在哪里呢?为什么能够博得韩琦如此的喝彩呢?

原来,这句话添上两个“而”字,就变成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这一改,不但使欧阳修散文的那种委婉曲折、摇曳多姿的笔调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而且把前后发展的过程也展现了出来,意思更加突出,语气也更为流畅了。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们选用词汇要准确、恰当,特别是副词的运用。副词运用得好,也会使我们的文章多姿多彩。还说明,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严谨而细腻,特别是对文学艺术的追求更是如此。

小苏轼妙改先生的诗作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在书香门第,在诗歌方面很有天赋。从小聪慧过人,而且有爱心。

有一天,苏轼带着弟弟苏辙到眉山镇西边的寿昌书院去上学。途中有许多莲池,池里莲花盛开,幽香扑鼻。

苏辙比苏轼小3岁,一路上蹦蹦跳跳,可爱极了。忽然,莲池里的一朵大莲花吸引了苏辙的目光,他便对哥哥说:“哥哥,我要折下这朵大莲花,把它带到书院去。”苏辙说着,就要下池塘去折那朵大莲花。

苏轼连忙阻止弟弟,说:“千万不可!池塘里的莲花美丽动人,路过的人都可以观赏,如果被你折了,别人就观赏不成了。再说莲花离不开水,它被折下后,花儿很快就会枯萎的。”

苏辙听哥哥说得这样有理,也就不再淘气了。

寿昌书院的教书先生刘巨很有学问,平时喜欢写写诗,填填词,而且待人和蔼可亲,很受人尊敬。这天,他写了一首《鹭鸶诗》,先读给学生听,然后征求学生的意见,鼓励大家发言,借此也可以考察学生的学问是否有所提高。“哥哥,这首诗写的是白鹭吧?”苏辙坐在苏轼一旁,轻轻地问哥哥。“对,写白鹭羽毛雪白,正在水边捕鱼吃,打鱼的人忽然到来,把白鹭惊飞了,就像被风吹得歪歪斜斜的雪片。”苏轼细心地在讲给苏辙听。

刘巨见学生提不出意见,于是又说:“对我写的这首小诗,谁有不同的想法,请大胆提出来,提得不好,也不责怪。”老师说完,又把诗一字一句地读了一遍。

12岁的苏轼听了老师的话,他认真揣摩诗中含义,脑海里浮现出江岸边的大片芦苇,心里想,惊起的白鹭一定会落到芦苇丛里藏起来的,何况《诗经》上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

想到这里,苏轼乌黑的眼珠转了一下,然后恭敬地说:“先生,您这首诗的末两句说:‘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我觉得‘逐风斜’改为‘落蒹葭’也许会更好一些。”

刘巨暗暗吃了一惊。他细细品味一下修改的诗句,然后笑着夸奖说:“苏轼改得好,用词形象而又文雅。”

这时,同学们也都对苏轼投来羡慕的目光。

苏东坡与苏小妹斗嘴

大文豪苏东坡是我国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没有妹妹,但民间传说他有个妹妹叫苏小妹,而且十分聪明,又会作诗。兄妹俩常常通过吟诗来开玩笑。

有一天,苏小妹刚从闺房里走出来,苏东坡便突然迎着她吟道:

莲步未离香阁下,

梅妆已露画屏前。

苏东坡通过夸张手法来表现苏小妹前额突出的特征。可谓一绝。

苏小妹“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吟诗反讥:

去年一点相思泪,

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小妹把哥哥长下颏的特征夸张得很精彩。“相思泪”整年地流着,这位哥哥可是个多情种子。这两句诗有一箭双雕之妙。

苏东坡听了,立即再吟出两句:

几回试脸深难到,

却留汪汪两道泉。

讽刺苏小妹的眼窝很深。第二句更加妙,“泉”、“汪汪”地“留”在那里而不流下来,可见眼窝之深!这样写就比直接要形象得多。

小妹岂甘心被讥?她立即再行反击:

欲叩齿牙无觅处,

忽闻毛里有声传。

把哥哥胡子多而密的特点表现得惟妙惟肖。

“秋菊落英”惊苏轼

那时在我国的北宋时期,22岁的苏轼便中了进士。从那时开始,他就以诗、词、文章闻名于世。

在宋神宗时任宰相的大文学家王安石,对苏轼的才华十分赞赏。苏轼年少气盛,又自恃聪明,因而就难免闹出点小乱子来。

有一年秋天,苏轼从湖州任满回京,便到丞相府去拜见王安石。他在书房等了许久,仍不见王安石回来。

这时,苏轼忽然发现书案上用砚台匣压着的一张写了字的素笺,便取出来看了看,原来是王安石的《残菊》一诗,王安石只写了开头两句,墨迹尚未全干。他边看边念: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念完之后,苏轼暗自想道:“王荆公的这首诗太不真实了。菊花其性属火,深秋开放,最耐严寒。它与春天开花的桃、李不同,决不会被西风吹落,更不会花落满地,一片金黄。诗中说‘残菊飘零满地金’,这岂不是太不切合实际了吗?”

想到这里,苏轼诗兴勃发,就提笔在王安石诗的后面续了两句:

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

续写完后,苏轼又等了许久,仍然不见王安石回来,便离开了王府。不久,苏轼就因这两句诗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就是今天的执掌地方军事的助理官。这年重九佳节,好友陈季常来看苏轼,苏轼也十分高兴,便邀陈季常同往后园赏菊。

他们来到后园,但见秋菊盛开,满眼金黄。苏轼触景生情,便与陈季常谈起王安石的《残菊》诗:“王荆公说‘残菊飘零满地金’,这菊花不比春花,它只会在枝头枯萎,哪会落瓣呢?”

谁知陈季常却说:“王荆公的诗有道理,黄州的菊花就是要落瓣的。”

苏轼不信:“我可没有见过落地的菊花呀!”

话音未落,突然刮来一阵大风,盛开的菊花纷纷飘落,一时间,满园都是洒落的菊瓣,一片金黄。苏轼看得目瞪口呆,方才明白“残菊飘零满地金”确是事实,自己学识不广不说,反倒认为别人写得不好。这便是苏轼与“秋菊落英”的传说。

从此以后,苏轼就更仔细观察生活,对自己还不清楚的事物,决不随便写入诗中。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小的时候家里生活贫穷,但他很有志气,勤奋好学。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的意志,广博的知识使他成为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人。

长大后,范仲淹考中了进士,并且进入朝廷为官。当时江淮一带遇到旱灾,百姓生活十分艰难,范仲淹多次上书要求仁宗皇帝派人去救济,仁宗都不予理睬。范仲淹就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上奏,仁宗被他打搅得没有办法,只好派他去赈济百姓。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他对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曾多次提出改革的建议,却都未被采纳。

一次西夏的元昊避开朝廷自立为帝,向宋朝发起进攻。当时,谁都不愿去处理这件棘手的事,范仲淹却义无反顾,他主动要求前去解决西夏问题。

范仲淹去了后,先到前沿地带了解情况,之后又征求其他大臣的意见,多数大臣主张发兵征讨,经过他分析情况后,没有同意。他主张采取招抚政策,团结少数民族群众,让他们安居乐业,才能稳定局势,征讨只会让双方都受到伤害。

经过范仲淹的努力,宋朝与西夏最终达成和解协议,使民众避免了一场战争伤害,稳定了朝廷大局。

这时,宋朝内部矛盾又开始激化,人民不满腐败朝政,起来反抗。宋仁宗不得不采纳范仲淹的改革措施,以诏书形式在全国颁布“庆历新政”。

因为“新政”触犯了官僚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才实行一年的“新政”就被扼杀了。范仲淹也因此被罢免了官职,发配去防御西夏。

尽管范仲淹一生坎坷,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却始终没有改变。他在其著名的《岳阳楼记》里写下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正是他一生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十岁作诗填词

李清照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她自幼聪明伶俐,遍读诗书,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北宋大文学家、词人苏轼,门下有许多著名文人。其中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还有李格非、廖正一、李禧和董荣四人,被人们誉为“后四学士”。

其中“后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就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清照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熏陶。

两三岁时,李清照就学背诗词;四五岁时,已开始学写文章;六七岁时,就接触了诸子百家的文章,以及《诗经》《楚辞》和唐诗等文学作品。10岁左右,李清照已经懂得了诗词韵律,同时还学着绘画和书法等,这都展现了她多方面的艺术才华。

李家是官宦之家,家中常有贵客登门,而且都是些饱学多才之士,他们凑到一起,往往饮酒赋诗,挥毫泼墨,兴致很高。少年时期的李清照,每次遇到贵客登门,总是在一旁认真地观赏和聆听。

李清照在学习、领会别人诗词的同时,自己也练习写作。她每创作一首诗词,总要反复琢磨,不断修改,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了,才拿出来请别人指教。

有一天傍晚,细雨纷纷,远山如黛。李清照站在窗边,望着春天里的柔美的杨柳,飘然落地的梨花,还有摇曳多姿的竹影,不禁浮想联翩,诗兴大发,她挥笔填词,写就了一首《浣溪沙》。

李清照拿起瑶琴和着音律,轻轻拨动琴弦,吟唱了起来。这首词音律柔美,娓娓动听,宛如天籁。客厅里的宾朋们一听到这美妙的音乐,都停止了谈话,凝神地听了起来:

小院闲窗春色深,

重帘未卷影沉沉,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阳,

梨花欲谢恐难禁。

悠扬的琴声和着美妙的词作不禁使宾客们赞叹不绝,都夸她是个才女。晁补之问李格非:“这首词可是令爱所作?”

李格非笑答:“小女信口胡诌,请多指教!”

宾客们一听,更是赞不绝口,晁补之惊喜地说:“信口一唱,便成佳作,真了不起呀!”

宾客们谈兴正浓。李格非在兴奋之余,就把李清照平时写的一些诗词拿出来,请这些博学的士子们指点。其中有一首《如梦令》写道: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宾客们读完这首词,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并且频频点头称赞。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

因此,第二天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李清照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晁补之看了后称赞说:“李家出了个才女,日后必然名扬四方,成为词坛新的领军人物。

诗歌记录陆游爱情悲剧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陆游在他20多岁的时候就跟舅父的女儿唐琬结了婚,夫妻有着共同的文学爱好,情投意合,日子过得十分美满幸福。

但陆游的母亲是个受封建礼教毒害很深的妇女。她对唐琬很不满意。在陆母的威逼下,这对鸳鸯被迫分开了。后来,唐琬改嫁给了赵士程,陆游也另外娶了一位妻子。

10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孤零零一人来到城东南的沈园散心。园中鲜花盛开,鸟语花香,鱼跃镜水,柳拂红桥,景色真美啊!这时,恰好唐琬和赵士程也来游春。

陆游远远地看见了唐琬,联翩往事涌上心头,他想起曾经的他们是那般恩爱,却被活活拆散。顿时,悲从中生,百感交集,当即就挥笔在沈园的墙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写完后,望了望唐琬,然后带着无限的悲痛和惆怅,当即离开了沈园。没过多久,唐琬走过来读了这首哀怨凄绝的爱情词,触动了满怀愁绪,悲怆之余,也挥笔题了一首和词: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恨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这首词是用血泪写成的。唐琬回家后不久,就抑郁而死。后来,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对唐婉的眷恋,他63岁,“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诗:

采得黄花作枕囊,

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

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

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

只有清香似旧时!

陆游67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枫叶初丹桷叶黄,

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

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

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

回向蒲龛一炷香。

陆游75岁的时候,住在沈园的附近,这年唐琬已经逝去40年了,“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重游故园,挥笔和泪作《沈园》诗,下面是其中两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烟雨沈园中,恍恍惚惚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诗人,正缓步踱过伤心桥,踯躅在满地落叶中。已无蝉声,也无画角,只有一个默然凝望断墙柳絮的老人。

陆游81岁的时候,又作梦游沈氏园亭诗,写下了:

路近城南已怕行,

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

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

墨痕犹锁壁间尘。

这两首诗以梅花作为主要意象关联到一起,既表示自己的情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老而弥坚,至死不变,也喻示唐琬高洁的品行,坚韧的节操,更表现出两人的爱情,尽管经历了尘世风霜,天荒地老,但不变依旧。

陆游84岁的时候,也就是离逝世前一年,他再次重游沈园,怀念唐琬,此情至死难忘。

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陆游自知不久于人世,但是他仍然念念不忘当年眷侣,这一梦竟长达50年。虽然他仍感到人生匆匆,却赢得了“天长地久”,这正是诗人高尚的情操与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体现。

从那首脍炙人口的《钗头凤》和传说中唐琬的唱和开始,加上他几十年后陆续以沈园为题悼念唐琬的几首诗,陆游用自己的一生写下了一段流芳百世、凄婉感人的爱情悲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