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语辑——20位插画师的创作心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06:48:30

点击下载

作者:站酷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画语辑——20位插画师的创作心路

画语辑——20位插画师的创作心路试读:

内容提要

绘画是人类的本能,我们从孩提时起就在各种地方涂鸦,并乐此不疲。画画是一个有趣又很酷的游戏,你可以用各种工具表现画作,也可以画出各种风格的作品。

本书中,我们特意挑选了20位具有不同画风的画师,他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分享心得,并介绍自己的画法和绘画观。他们有的追求返璞归真,有的致力于表现视觉冲击力;有的从小就开始系统地学习绘画,有的是半路出家开始画画……20位画者的经验分享,为你寻找自己的绘画之路提供参考。

希望你能从本书中找到打动你的作品,阅读绘画者的经历,学习绘画者的创作技巧。拿起画笔,你也可以成为一个绘画创作者。前言PREFACE绘画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们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在各种地方涂鸦,并乐此不疲。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画画被认为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只有一小群人才能拥有的特殊能力,似乎只有在专业院校中经过数年的训练,才可以拿起画笔,开始作画。画画的乐趣变成了幼儿和专业人士的特权。这是一种误解,很多人“谈画色变”,其实是因为误会了画画的目的,错把“画得像”当成了“画得好”,把“画得好”当成了“会画画”。

绘画是人类的本能,识别图画的内容,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显著的能力之一。从远古的洞窟壁画到时下火爆的VR、AR,我们的大脑始终在通过画面而非实物认识世界,一只画在祭坛上的野牛让远古的人类祖先膜拜欢呼,一个印在金属盒子上的残缺的苹果让现在的我们不惜“割肾”。一直以来人类都在用图画认识世界、标记世界、解释世界。我们的体内同样深植着绘画的本能,等待发掘。

作为“站酷出品图书”的第一本,《画语辑——20位插画师的创作心路》包含了我们对绘画这件事的思考:究竟绘画是一件什么样的事,以及我们应该怎么来绘画。这个问题从我6岁时拿起画笔,每天一幅涂鸦开始,就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相信也存在于大多数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心中。运营站酷这十年间,我看到了上百万张新鲜出炉的原创画作,心中逐渐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那就是不要再提“绘画”这个词,而是把它单纯地看成“画画”反而会更好。

画画是一个有趣又很酷的游戏。有趣在于它的不确定性:用手指和树枝可以画,用电脑和颜料也可以画;画得惟妙惟肖很好,画得光怪陆离也很棒。“很酷”在于它的精神力量,一幅佳作可以让所有看到它的人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注视良久,甚至魂牵梦萦。本书的目的就是向各位读者展示这种力量产生的过程。为此,我们特意挑选了20位具有不同画风的作者,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分享心得,并介绍自己的画法和绘画观。这20位画者的绘画道路各不相同,有追求返璞归真的,也有致力于视觉冲击力的;有从小就系统学习绘画的,也有半路出家学绘画的;有主业就是画师的,也有从事教学工作的;画风不同,经历不同,但道理相通。20位画者的经验分享给你的不是一条通往唯一正确道路的指南,而是为你寻找自己的绘画之路提供参考。建议你翻阅本书中的作品,找到打动你的那张,读一下作者的经历,学一下作者的技巧,拿起画笔,也成为一个绘画创作者。对于设计师和创意工作者

手绘是创意设计职业的基本功,尤其是平面设计师等与图形直接相关的设计师,其工作本质就是用图形来解释事物、构建事物。然而,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你,已经多久没有拿起画笔了?当灵感枯竭时,进步乏力时,面对客户时,有什么比绘画更能给你带来无穷的灵感?希望本书可以重新唤醒你在绘画中曾经得到的快乐,更希望可以成为你继续画画的契机。作为当代的“祭司”,不要停止锻炼你的“绘画魔法”力,因为你和几千几万年前的“祭司”们一样,也是图画魔力的使用者。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

刚结束艰苦应试美术教育的你,或许已经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正在庆幸可以暂时脱离每天大量的枯燥练习。没错,已经考入高校的你确实可以停止那些枯燥无味的绘画,但是,不要因为已经考入高校就停止绘画,开始把它变成一个乐趣吧。它除了可以用来帮助你考上大学,还有更大的价值,值得你继续保持这个良好的习惯,即使它只是你的一个业余爱好。对于想画好画的爱好者“画画是别人的能力,我天生就是手残?”那可不一定。如果你正想寻找一个可以陪伴终生的兴趣,我强烈建议你优先考虑绘画。它不需要你天赋异禀,更不需要你汗流浃背,但是它能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其他类型的爱好难以企及的。当你迈出第一步,亲手画出你的第一张画,并把它展示给自己或者亲朋好友时,请观察他们的反应,观察这张画作是怎么影响他们的,享受创作者应有的掌声,你会从中得到造物者般的巨大幸福。随着你的技法精进,这种语言之外的表达方式也会让你获得更多心中的宁静和满足感。对于对画画毫无兴趣的人

请继续在购物、美食、豪宅、名车中享受你所谓的人生乐趣,继续被动地被别人的创作震撼、影响,永远也别想知道一笔一画完成一幅画作时的幸福,更别提享受用自己的作品打动别人时的成就感。站酷主编 纪晓亮风格、审美与天赋

TRYLEA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跪拜猫”形象作者;《出云志》系列插画作者;《满江红》动画短片导演;《ZombieEvil》艺术总监。

微信公众号:出云志

合作邮箱:trylea@qq.com站酷个人主页1.绘画与我

绘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分,远早于人对于文字的敏感。而一个人能在绘画的道路上走多远,在我认为皆是命运使然。画画与我的缘分,在记忆中,是从追一部动画剧《超霸恐龙》开始的。超霸恐龙与我大学时的习作

幼儿园时,每次下课赶回家中只能看到动画片尾曲。对于我这种没有其他兴趣,闲得发慌的熊孩子,干脆自己拿画笔在纸上涂抹,脑补剧情。于是乎,画画、编故事的最初动机和兴趣,就这样培养起来了。正式学画应该是小学四年级伊始,跟着家乡的老恩师,利用每周末下午的时间进行一些素描色彩方面的基础练习,直到高考前都从未间断过。感谢父母的支持,高二时走上了考学之路。一年间北上南下,也只有美术考生才知道个中艰难。高考前北上中央美术学院待了几个月,也就是在这里,我从一个绘画爱好者转变为美术的求知者,学会了敬畏学术与专业。最终,如愿考入了中国美术学院,开始了本科到研究生七年的求学之路。七年里,学了交互,画了插画,拍了动画,做了游戏。我尝试用专业里的学识继续践行对美术的求知。

现如今毕业后,选择留在母校任教,并以学徒的身份,延续这份对画画的执着与追求。2.踏入行业

除非毕业后开饭馆、当网红,对毕业生而言,行业往往就是专业。

最初接触行业,也是在进入本科的第二年。我曾经全心全意地想要顺从命运的安排,在交互专业学习上闯天下,于是很奋力地关注专业、行业动态,很努力地学习,也顺利当上了准学霸。

然而学满一年之时,我忽然发现自己依旧喜欢画画,却对诸如交互、平面设计的东西提不起兴趣。于是我每天完成作业后开始彻夜练习板绘,文化课上一本一本地画插画速写,在网上频繁地发布作品交流。随着作品的积累,大二时已经在学院范围内小有名气,隔壁游戏专业的老师和同学开始向我伸出橄榄枝,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团队进行学习和创作。从此刻,我认定自己的专业必然不在交互设计。

之后的几年,我参与了几十款游戏的研发,参与了各类电影、动画产品的概念设计,也和不少出版单位签了插画师合同,研究生时拍了自己的实验动画短片,并拿了几个国际插画比赛的冠军。从2008年大二开始至今,动漫游(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ACG)就是我所认定的行业与专业,我也希望在这个行业里能实现自己的价值。3.关于天赋、环境与后期努力

在我个人理解里,绘画跟其他行当不同,最是讲究天赋、环境和后期努力的,三方面因素缺一不可。

从我学画开始,我就发觉了天赋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常对学生说,画画一定要“聪明”,笨的人永远学不好画。这里说的“聪明”即指具有绘画天赋,“聪明”的人往往更容易理解艺术,作品也更有灵气。

环境,抑或出身,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对于艺术领域极为重要。书画、音乐世家,从小的熏陶培养,长大后的人脉资源,更容易培养出艺术大师,这是不容否定的一点。同理,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导师同学,也更容易让求知者能够培养审美、解读艺术。不经受过院校的洗礼,不去触碰学术的高度,就永远只能在艺术门外徘徊,这也是为什么万千学子趋之若鹜的想要挤入八大美院的原因。

而后期的努力,则是一个求知者所能够为自己提供的唯一的成长推力。与政治、法律、经济、IT等学科不同,艺术学科没办法死记硬背,只能讲究领悟,这也是单靠努力最难掌控的点。学画必须聪明地学,努力也必须得找对合理的方法,艺术行业里每个求知者走的道路各不相同,如何找对自己的路,只能自己把握。4.关于工具

画画的工具各式各样,艺术行业会从工具里进行专业的细分,如国油版雕,不同的工具材料,呈现不同效果的作品。

一支笔一个本子,一个板子一台电脑,便是我自己常用的工具。随身带着本子用来做速写记录,而电脑和数位板则用来完成创意到作品的实现。5.关于创作

创作其实是由点及面的过程。触动创作神经的某种情感,我谓之灵感,即是创作的点。由最初的灵感开始,拓展出一系列的联想、构思,构成了线。这些想法不断交织,形成了一个逐渐清晰的面,最终通过绘画等实践方式将之呈现在物理空间中,成为作品,创作也就随之结束。创作过程中的思索是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对表现形式、技巧手法、画面效果的思索,还是对主观表达、题材意义的探究,都决定了作品最终完成的深度。

求学期间,关于插画的创作一直以来集中在几个大题材上。《出云志》《联合战线》《牧野记》《碎影大陆》《Jehad》等系列,逐渐将儿时脑海中的数个幻想世界慢慢充实了起来。

读研究生的三年期间,除了研发游戏还必须做独立动画片,好不容易利用闲暇时间继续了《出云志》题材的创作。在2012年间游走各地,利用所捕捉的灵感创作了《云间》系列画作,并开始将目光积聚在人文情感以及传统民俗的表现上。

临研究生毕业,开始创作关于留守儿童题材的《守空城》系列插画。作为研究生毕业作品的插画部分,在动笔之前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调研和思考。对于这组插画,我所希望承载的内容明显过于烦琐沉重。想得越多,就越难下笔,再加上毕业时间紧迫,最终导致完成时仍旧带有不少遗憾。一年后,重拾画笔,将烦碎沉重的想法推翻,创作更加纯粹的《小孩国》。

毕业后投身高校教育事业。画“闲画”的时间没有了,但是思考的空间反而大了起来。在教授学生、与同事论道的过程中,时常能给我带来全新的思维方向。凭借酝酿了大半年的技法和想法,《云之城》系列作品诞生了。与以往强调故事性客观表现的作品不同,《云之城》更多是以主观思维的角度,对都市文明进行反思。在创作中摈弃了以往强调镜头感、强调细节表现的做法,更多的是以画面的纯粹性来构成画面。6.作品风格的探索与成型

早期绘画以创作练习居多,或多或少会带有时下流行概念插画的影子。往后的创作则开始以内容表达、故事叙述为主,相较而言,在表现风格上开始趋向于个人化。现在的创作,综合了人文情怀、表现技巧、形式审美和情绪表达,风格上则越发不确定。这种变化是每个创作者都会且必然产生的,创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劳作。

现如今大部分作品风格的成型,跟我成长的环境有关。闽南在闽南话中读作蛮南,自古便是神鬼横行之地,如今更是半里地一座庙,香火繁盛。对我而言,从小耳濡目染的东方神鬼传说远比西方史诗更有吸引力,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题材创作的灵感源泉。东方神话在祖国大地这尊千年熔炉的铸造下,如今已经是混杂了佛教、儒道、山野故事、远古传说的庞然大物,题材的广度和系统的复杂程度远比其他神话体系精彩得多。神话中经常会提及对于人性与神性均衡的探究。希腊神话中对诸神的人性塑造远大于神性,神有了个性,有了喜怒哀乐,进而消除了神格,容易使人们产生亲近感。相较之下,东方上古传说起源于对原始未知力量的膜拜,对于诸神也仅限于只字片语脸谱式的描写,将神与凡人剥离开,既强调神性,也容易让人们产生神秘感。7.关于审美

学画画,得先学会看画、赏画、品画。当你站在一幅作品前,抬起头,开始看画。你发现这幅作品很有张力,色彩丰富,让你觉得非常惊艳,这时你已经开始赏画了。

品画,便是以赏画为基础,通过作品的文字说明,大致了解创作的客观环境、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当你的审美达到足够高度时,便能够从作品中主观地作出自己的解读,知道这个作品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有哪些地方能够打动你。

好的作品,必然是基于好的审美水准之上。对于艺术求知者而言,单纯提升技法并不能成就大师,至多成为匠人。审美水平的提升,能够让创作者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标准审视自己的作品,能够让自己的作品内容更加充实而富有内涵。提升审美的最佳途径便是看展,各大博物馆、各式各样的展览,能够让求知者广泛触碰不同门类的艺术,从而逐步理解艺术创作的内涵。8.关于行业的二三事

任教期间,常常有同学问我关于ACG行业发展的问题,在此,顺带谈一些关于行业发展的个人想法。

动漫游应该是“ONE PIECE”,即等待发光的秘宝。ACG产业这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游戏早年以端游的形式,借着市场经济发展起来,如今的产值早已秒杀电影好几条街(4倍)。近几年,一方面,国内游戏形态的发展开始多元化,另一方面,政府也开始用合理的目光正视游戏产业。动漫产业则得益于版权法规的完善,凭借着IP授权等方式,开始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动-漫-游”生态系统,营收渠道也不再单一化。

2016年伊始,随着相关政策的收紧、大公司的垄断扩张、投资行业的转移,游戏行业的创业环境变得不那么美好。天平开始从产品端往内容端倾斜,动漫行业获得大量的资源支持。当然,市场并非一成不变,个人认为当动漫市场饱和、成为红海之时,急需变现的动漫IP必然需要游戏产品的支持,届时又会出现大规模的资源转移。

无论产业大王旗如何变换,大众的需求和审美总是摆在那里。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只需要强化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创业水准,不管市场怎么发展,依旧能立于不败之地。从开始画到一直画

殷尧

插画师

高中学画,尤擅线条。画画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重要的是它带给我内心的满足。

微信公众号:刹那花开

合作邮箱:yinyaoyy@qq.com站酷个人主页

经常被人问起要学画画多少年才能画成我这样,也常有美术零基础的人问我,是不是苦练素描几个月,从此就算学会画画了?

对于这些问题,我总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我一直不明白,到底怎样就算得上是会画画,是指画得足够多,指画得足够复杂、足够好看,还是指能表达出来自己的心中所想,似乎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

在绘画这条路上,确实充满快乐,但不能否认的是,确实也充满艰辛。这十多年来,我总觉得自己的进步不够快,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在反复摸索中尝试,走得磕磕绊绊。可是今天,翻开速写本,以一个相对成熟客观的心态来看自己在绘画上的经历,能看到一些自己在摸索中形成的方法经验,也能看到自己走过的一些弯路。现在回看以往的经历,不由得想,如果当时有人可以给我这样或那样的建议,是不是我可以进步得更快一些?所以,我在这里记录下来的,不仅仅是我自己的一些绘画历程,还有一些在今天看来我对于当时的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的总结。1.习惯的养成

如果有亲戚或者朋友喜欢画画,我会给他怎样的建议?

对于画画这件事,我想不仅是我,包括很多创作人给出的最重要的建议都只有一个,就是开始画,并且坚持画完,然后坚持一直画下去。

右图是我最早的一个速写本。当时我15岁,上高一,几乎没有受过任何美术基础训练,仅仅是看漫画,自己喜欢画。上课的时候也习惯在草稿纸之类的地方随意勾勒一些东西。高一时的速写本

这是那个时期我的相对比较完整的几幅作品,其实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那个时候我的画风非常的“漫画”。因为对于人体结构的了解有限,画的东西都是非常“概念”的漫画风格,经常会忽略一些基本的人体结构。

开始用这个速写本的时候,右下图是我第一张画。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一些问题,如眼睛的结构概念化,缺少鼻底、人中等结构。而后面的那张铅笔画的侧面像,是我大约学了一个学期的素描,对人的面部结构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后画的,其中的差别不用多说,相信大家也能看出来。这一时期的美术基础的训练,包括速写和素描,让我对人体动态有了基本了解,虽然很多动态画得还是不够生动,但是至少不会出现太别扭的感觉。

在此期间,我开始了无意识的涂鸦和大量的临摹。这些涂鸦的东西,大多都是课堂上的产物。

我16岁才开始学画画,比起一些从小学习国画、有着非常深厚的美术功底的人来说,我的基础远不够扎实。而这一阶段的大量线条练习,让我至少能够做到下笔肯定,尽可能地运笔流畅,不会出现过多犹豫的断线。

所谓武林高手,飞花摘叶可以伤人。画画就跟练武一样,武术锻炼的是对身体和力量的控制,而画画是对用笔的控制和对画面的控制。所以无论你的画风是怎样的,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无论是写实还是夸张,无论是写生还是临摹,大量的线条训练和造型训练,都可以有效提高对作品的控制力。

坚持画完一幅画

在创作的最初,往往因为自身能力的限制,总是觉得各种不顺。我在这个时期其实也是这样的。

有的时候恨不得一个星期就用掉一块4B橡皮,因为总是想自己设计一些东西。可是对画面的控制能力根本达不到,而且我又是非常极端的完美主义者,所以就反复地打草稿、擦掉、打草稿、擦掉,直到觉得对画面基本满意才开始上墨线。有的画纸甚至都擦破了,只能挖掉再贴补上一块(左下图就是这样的,仔细看能看出贴补的痕迹)。而且这个阶段的作品,比较完整一点的,几乎每张都用去了差不多半块4B橡皮……随着后来对于美术史和艺术家的了解,我越发体会到一个道理:很多时候看似随心所欲、妙笔偶得,其实是千锤百炼所致。这个痛苦的过程,可以训练你自己去思考,更有助于提高。背景上能看到贴补的痕迹

对自己的画要有一个完整作品的概念,不要轻易地放弃你的画,也不要觉得不理想就是“画坏了”,无法继续。因为只有你完成一整张可以写上签名和完成日期的作品,才能充分地锻炼你的综合能力,比如如何构思,如何设计构图,如何刻画细节,如何调整明暗等。

关于临摹的小贴士

创作初期,临摹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我个人认为,临摹绝对是最快速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临摹的目的不是为了临摹得和原画一模一样,而是要去学习一些内在的东西,如人体动态结构、用笔方法、明暗光影和画面疏密等。

我个人不太建议100%地临摹,因为我相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眼睛,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别人无法看到的。构图、动态、装饰性纹样的形式、色彩关系和黑白灰的关系等,很多东西都很值得学习,但还是要坚持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用自己的想法来描绘世界。可以尝试临摹一些元素或动态,然后用那种元素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类似质感的物体。这就像我们去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刚开始是学着用别人的词汇来说话,然后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形成自己的话语风格。还有就是,不要刚开始画的时候就追求很好的效果。徐悲鸿说过“宁方勿圆,宁脏勿洁,宁拙勿巧”,这12个字当年对我来说很重要,这里也送给大家。2.知识的吸收以及风格的形成

大学的意义就在于,这是一个可以让你尽量打开眼界去看世界的时期。上大学以后,进入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有很多的时间可以自由画画,同学们之间互相分享信息,交流绘画技法。于是,短期内获得了很多自己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

学习席勒的一些刻画人体的方式,以及克里姆特对一些纹样的处理

有之前在美术史里大概知道,可是却没有很深入地了解的,有根本没听说过的。记得当时在同学的推荐下,我买了一本比亚兹莱的画集、一本席勒的画集和一本克里姆特的画集。他们那种鲜明又极具个人魅力的画风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于是开始不由自主地去向他们学习。这几位大师级的人物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着我。

埃贡·席勒

奥地利画家,以近乎颓废的神经质的病态人物造型呈现其成熟、抑郁的画风而闻名世界。席勒的画作,线条富于表现力。纤细又敏感、孤独而强悍、羞涩而又自负。他的人像作品,人物大都瘦骨嶙峋,旨在表现人物内在的信息。同时席勒也是极为自恋的画家,他的作品中有很多自画像。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奥地利画家。作品吸收了古埃及、希腊及中世纪诸艺术要素,将强调轮廓线的面与古典主义镶嵌画的平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绘画样式。席勒 百度百科克利姆特 百度百科

接收了大量信息的后果,就是对自己的风格定位进入了一个迷茫而混乱的阶段……每一次看到吸引我的某些风格的东西,就忍不住去想,我是不是也可以那样去画?然后就会去尝试。而一味模仿学习的结果是,作品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看起来很可笑;有些只似其形不具其意,没有什么吸引力;有些看着还像点样,可是却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感觉。

总之,自己的风格到底该如何定位和发展,是当时困扰我的一个极大的问题。

风格

一个人的绘画风格,就是他看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方法。不可能有两个人的风格是完全一样的。以我自身的经验来说,在初期会受自己喜欢的艺术家风格的影响,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是风格这个东西,是随着自己的吸收、思考、实践,慢慢地衍生出来的,而不是通过短期的临摹学习来的。临摹可以学到创作者的一些绘画语言,但是只要是动脑子的临摹,这些东西就会渐渐被自己理解、吸收,然后经过发酵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需要做的就是大量地学习、吸收和创作,这样,属于自己的风格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吸收

如果你喜欢一个艺术家或者喜欢一种画风,要做的不仅是盲目地崇拜他和关注他的作品。如果仅仅是临摹你喜欢的这个艺术家的东西,那么你永远只能做他的追随者,很难赶上他。你需要做的是去研究他,看看他喜欢的是什么样的东西,他受了哪些艺术家的影响才诞生了他的作品,他对人文和社会的理解是怎样的,他的参考资料是什么,看看他这种艺术方式诞生的源头到底是什么。学习和传承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通过一座山峰攀登上另外一座山峰,直到你也成为一座山峰。

差不多在这个时期,我形成了以线条为主的绘画风格。我觉得一直画线条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画线就好像在纷乱的世间里寻找万事万物的共性,然后通过绘画排列、重组、归纳、整理。每当完成这样一项工作,就会觉得内心再多的烦乱也在这样的工作中被理顺了。3.关于想象力、天赋、灵感

人们常说,想象力、天赋、灵感是成为一名艺术家必备的条件。对于这种说法我虽然认可,却也不完全苟同。因为这种说法就好像艺术家之所以出色是因为得到一些天外飞来的礼物,而忽略了他们是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获得这一切的。

想象力

最近有些处于绘画初期的朋友说,自己的想象力似乎比较匮乏,总是不知道该画些什么,问对于这种问题该如何解决。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每一位出色的艺术家都可以给出一个自己的创作来源。从最基本上来讲,我可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首先,我认为没有什么想象力真的是天马行空的,所有的想象力都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熟悉并了解的基础上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幅画面的主题是大象的身上长着一棵树,树上有一间树屋。这看起来似乎是个比较有想象力的主题,可是要表现出这样的主题,首先你的脑子里要有大象的素材、有树木、有房屋的素材。所以在初期,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累素材。如果没有素材,你的脑子就是空的,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元素的重组和创新,也就不知道自己该表达什么。无论写生、临摹还是根据参考资料的再创作,都是很好的积累素材的方式,而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动手去画,因为只有画过一遍,这个东西才能真的留在你的脑子里。

其次,是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什么是绘画语言?

对于毕加索的画作是怎么看的?

毕加索之所以是毕加索,除了众所周知的他在画抽象画以前写实功底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之外(毕加索本人是这样说的:“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所诞生的时代。在毕加索创立立体主义画派的时代,也正是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的时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了新的时空观念,而毕加索的绘画也展示出了从未有过的立体主义空间构成。在那个时代,各种思潮、科学、艺术、文学都在激烈地碰撞、交融,然后诞生出新的产物。其实任何一个时代,创作都不会是完全孤立的,惊鸿一瞥看到的仅仅是浮光掠影,而在其背后的是那个时代所持有的特质。

同样的主题,不同的人表达起来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种不同不仅仅是指绘画风格上的,还包括使用的工具的材质,画面中的线条、光影等视觉信号……

看画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一个人的绘画语言越是鲜明有力,他的画留给我们的印象越深。初期的积累,就是通过学习别人的绘画语言,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的过程。这同样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

当绘画元素的积累和绘画语言的积累都具备之后,画画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4.遭遇瓶颈时的突破技巧

创作系列性的作品

在灵感枯竭,或者是不知道该如何提升的时候,去进行一些主题性的系列创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有些主题或者构图,在你最本能的绘画情况下,可能不会轻易尝试,但是在进行一些主题性绘画创作的时候却有可能会去挑战自己。

进行一整套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套完整的作品。设计的基础训练,是一个需要打破自己的过程。一系列的东西,如何能够风格统一、相互呼应,同时保持其丰富性和新鲜感?反复地去训练自己,打破自己的惯性思维,去做更多的尝试,才有可能更快提升。

最后的建议是总结我自己,也是送给大家的,那就是无论过程多么艰辛、无趣、痛苦,也一定要坚持去完成一整套的设计!这将令你受益匪浅!

打破固有思维的尝试

在不知道该画什么的时候,就这样随意地在纸上涂一些线条,然后从中提炼出一些结构。

然后从这些结构中提炼出一些角色的轮廓。如果这时候还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可以参考一些特色的服饰素材,来帮助完成你的角色。

这样可以打破自己惯有的构图和结构,迫使自己做一些新的尝试。即使中间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也要坚持完成整个过程,尽量让其成为一个作品。

当然有的时候,用这样的方法画出来的东西,结构上也许多少会有些问题,但是我依然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打破僵化思维的训练方法。

最后,是我之前的一些作品的展示,从最早时期稚嫩的笔触和对各种风格的借鉴吸收,到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件事情持续做了很久,它就会很自然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无所谓坚持不坚持了。现在我依然每天都在画画,也依然会突然喜欢上某种自己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事物,从而导致风格的转变。虽然将来会变成什么样,我也不清楚,但是我享受这样的感觉,这对于我来说,就是自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