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学(修订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02:41:03

点击下载

作者:邢福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汉语语法学(修订本)

汉语语法学(修订本)试读:

自 序

学术交流,文化沟通,彼此尊重,互促共进,这是当代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学术繁荣的全球性总趋势。我国语言学界,一方面大力引进国外理论,并且努力使之适应中华水土,融入中华学术;另一方面,也尽力于让国人之成果走出国门,在国际上亮亮相。也许,目前的亮相还做不到抢眼,但是,不是今年过后还有明年,明年过后还有后年、后年的后年吗?

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近年来新设立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这一决定正确果敢,犹如号角,令人鼓舞,应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战略性举措。2015年12月31日,2015年外译项目立项名单公布,拙著《汉语语法学》(修订版),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勇教授领头,译成英文,获批立项。接着,俄国圣彼得堡大学出版社又表示要出版俄文译本,韩国中国语教育学会会长、延世大学金铉哲教授也准备译成韩文。我深受激励。

其实,我对这本书的修订工作,王勇教授的英文翻译工作,都已经启动了一年有余。之前,他找到了泰勒弗朗西斯集团(Taylor & Francis Group),递交了《汉语语法学》的原版本。集团负责人请了两位专家匿名评审这部书,分别写出了长篇评审报告。两位专家可能是英国学者或美国学者,从评审报告看,功底深厚,对汉语语法研究的情况十分熟悉。他们既对《汉语语法学》一书做了充分的肯定,又提出了要求,希望作者就“词本位”“句本位”之类概念应该如何看待的问题,明确地发表意见。《汉语语法学》是为了纪念马建忠《马氏文通》出版100周年,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撰写的。1997年正式出版发行,1998年获中国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又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第一次印刷为1996年11月,距今已20年。看了两位专家的评审报告之后,我立即感到应该下些功夫改出一部修订本。我任职于华中师大语言研究所,所长汪国胜教授更进一步从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考虑,建议将“修订本”交给商务印书馆出版。于是,他出面打电话,先后得到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的热情支持。商务印书馆出版“修订本”这件事,便定下来了。

作为译者,王勇教授在看到两位专家的审稿报告之后,便跟泰勒弗朗西斯集团签订了出版协议,出版社为卢德里奇(Routledge)。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是中国的国际著名出版社,拥有将近120年的闪光记录。泰勒弗朗西斯集团是英国的权威集团,走过了200余年的辉煌途程;卢德里奇出版社是在人文社科领域累积了180年出版经验的国际著名出版社。我备感有幸。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两点意思:

第一,王教授、俄国教授与铉哲教授是根据我的“修订本”做翻译的。由于《汉语语法学》原版本的存在已经成为历史事实,不宜另起炉灶,我提供给他们的文本,只做了少量的增补和改动。

第二,做学问难。要真正做到“充分”“充实”和“充足”,谈何容易!应该知道个人力量之有限。只有大家共同努力,而且一辈辈地接力攀登,才有可能不断取得可喜的进步!

汉人韩婴:“慎于言者不哗,慎于行者不伐。”不哗众取宠,不自我夸耀,这话启示我们要有良好的学风。唐人刘禹锡:“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大山因土石长期积聚而高耸,大河因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远流,此言深有哲理。学术之繁荣,就表现为山青水绿,百花竞放!邢福义2016年5月25日 

导 言

一 什么是汉语语法

汉语语法,是汉语各类各级语法实体的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的总和。

先说“实体”。

汉语各类各级语法实体,共7种:1.语素;2.词;3.短语;4.小句;5.复句;6.句群;7.句子语气。可以分为两大类:

1.音节实体:语法单位。

又分两类。两类中,有不同的级:

A. 表述单位:小句,复句,句群。

B. 构件单位:语素,词,短语。

A为表述实体,在言语交际中起表述作用,“小句—复句—句群”是不同的级;B为构件实体,语素是词的构件,词和短语是小句的构件,“语素—词—短语”是不同的级。

2.非音节实体:句子语气。

句子语气反映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主观情绪,跟特定句调相联系。提到语气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也提到了特定句调。

语气是致句实体,它使小句得以成立。从是否由音节来体现看,语气和跟它相联系的句调是非音节实体,不表现为或大或小的语言片断,语法单位则是音节实体,表现为或大或小的语言片断。从是否可以进行结构切分看,语气和跟它相联系的句调是不可切分的实体,语法单位则一般都是可切分的实体。语法单位中,只有语素和单纯词是不可切分的。从跟书面语的关系看,语气和跟它相联系的句调没有书面语形式,语法单位则有书面语形式。语法单位中的语气助词有书面语形式,但语气助词只是帮助表达句子语气,它本身并不等于句子语气。

再说“规则”。

汉语语法规则,表现在各类各级语法实体的“构成”和“组合”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语法实体的“构成”规则。这是指这种那种语法实体内部的构成规则。包括:合成词内部的结构规则,短语内部的结构规则,小句内部的结构规则,复句内部的结构规则,句群内部的结构规则。

另一方面是语法实体的“组合”规则。这是指语法实体与语法实体之间的组合规则。比如,以下种种组合都有规则:

语素+语素 → 合成词

词 + 词 → 短语

词 +短语 → 短语

短语+短语 → 短语

词 +语气    → 小句

短语+语气 → 小句

小句+小句 → 复句/句群

小句+复句 → 复句/句群

复句+复句 → 复句/句群

小句+句群 → 句群

复句+句群 → 句群

句群+句群 → 句群

由大往小看,某个语法实体是怎么构成的,有什么样的规律,这便表现为“构成”规则;由小往大看,某个语法实体可以跟什么样的语法实体组合,有什么样的规律,这便表现为“组合”规则。

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往往可能是相同事实的两个不同着眼点。比方,假如A语法实体由a、b实体所构成,那么,以A为着眼点,考察A如何由a、b所构成,这便是A的构成规则问题;假如a和b组合成A,那么以a为着眼点,考察a如何同b组合成A,或者以b为着眼点,考察b如何同a组合成A,这便是a、b之间的组合规则问题。

有的语法实体,如句子语气,又如语素和单纯词,它们是不可切分的独体。由于不可再分割,它们只有跟别的语法实体产生组合规则的问题,本身则没有构成规则的问题。二 《马氏文通》以来的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始终指向一个目标,这就是:汉语语法事实的客观规律性。《马氏文通》于1898年问世,成就了作为一门科学的汉语语法学的第一个篇章。100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套用期(19世纪末期—20世纪30年代末期),大约40年。基本倾向是套用国外语法学体系,略加增减修补,形成汉语语法学体系。代表著作是马建忠《马氏文通》(1898),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二)引发期(20世纪30年代末期—70年代末期),大约40年。基本倾向是引进国外语法理论,用以观察和描写汉语语法事实,生发出比较注重汉语语法事实的语法学系统。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代表著作是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和《中国语法理论》(1945),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1944),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8),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张志公主编《汉语课本》三、四、五册(1956—1957)。(三)探求期(20世纪70年代末期—现在),大约40年。基本倾向是接受国外理论的启示,注重通过对汉语语法事实的发掘探索研究的路子,追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重要著作是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80)和《语法讲义》(1982)。探求期是代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新起点的一个重要阶段。严格地说,许许多多重要的富于启示性的论述不是出现在一本一本按某个框架写成的著作里,而是出现在一篇一篇进行专题性探讨的论文里。撰写论文的学者,包括年纪较大的吕叔湘、朱德熙、张志公、胡裕树、张斌等先生,也包括一批中青年学者。

汉语语法事实的客观规律性,在抽象程度上有不同的层级。抽象到最高的程度,是对汉语语法特点的本质面貌的认识;抽象到一定的程度,是对某类现象或某种事实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创业艰难,发展更不易。10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汉语语法研究沿着“开拓和创业—继承和发展”的轨道在不断前进,已经走过了长长的一段路,已经形成了初步繁荣的局面。近年来,群体性思考、独立性思考和开拓性思考的结合,已经使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思考阶段。

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这门学科距离真正成熟还相当遥远。到目前为止,许多事实尚未得到深刻的揭示,许多重要现象尚未得到准确的解释。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二求”:一求创建理论和方法,二求把事实弄清楚。这是互补互促而又互成因果的两个问题。没有理论和方法的成熟,一门学科不可能是成熟的。而理论和方法的创建,是学者们长期深入研究的成果,是有效地进行群体性思考、独立性思考和开拓性思考的结晶。因此,必然带有鲜明的个性,带有学派的印记,反映一派学者的思想体系、研究特点和总体成就。另一方面,没有对事实的清楚了解,理论和方法的创建便成为空中楼阁。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至今尚未成熟,自成体系的理论和方法尚未创立起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对事实的了解基本上仍然处于朦胧的状态。

汉语语法研究跟其他许多学科的研究一样,必然会通过不断的“否定之否定”而得到长足的发展。近年来的研究状况表明,学者们已经或多或少地显示了各自的风格特点。不同的风格特点,孕育着不同的学术派别,一旦风格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术派别就会形成。只要形成这样那样的学术派别,研究定会出现更加繁荣的局面。当然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学术派别的“孕育”,必须经历一个很长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一辈接一辈学者做坚持不懈的努力。三 本书汉语语法学系统的建构

汉语语法,从历时联系说,包括现代汉语语法和古代近代汉语语法,从共时联系说,包括现代汉语共同语语法和现代汉语方言语法。本书定名为“汉语语法学”,但不是一部古今并蓄纵横兼容的汉语语法书。本书的立足点是现代汉语的现状,讨论的是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语法事实。在讲“普—方—古”大三角研究的时候,才联系到一些古代近代汉语语法现象和一些现代汉语方言的语法现象。

任何语言都有语法。一种语言的语法,只有一个语法系统,它客观地存在于该语言本身,是该语言本身的语法实体的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语法学是研究语法的科学。语法学尽管以客观存在的语法为研究对象,源于客观存在的语法,但由于研究者主观方面的种种原因,包括所据理论的不同、所用方法的不同、占有材料的不同、着眼角度的不同、知识结构的不同等,导致判断的不同和系统建构的不同,因而语法学系统总是带有主观性。正因如此,一种语言的语法只有一个系统,以这种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法学却可以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系统。一般地说,各个汉语语法学系统都具有“三层结构”。即:

顶层—目标 ●

 

中层—理论 ↑

 

底层—事实 ↑

底层是“事实”,系统的建构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顶层是“目标”,任何系统的建构都以揭示规律为目标;中层是“理论”,任何系统的建构都由所据理论决定其基本面目。对于一个语法系统来说,三者不可或缺,它们处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之中。各家语法系统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中层理论的不同。中层理论,主要包括观点、方法等对待事实、驾驭事实的主张。

本书的中层理论,最主要的有两点:其一,汉语语法系统中各类各级语法实体以小句为中枢。换句话说,小句在汉语语法系统中居于中枢的地位。其二,“两个三角”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办法。两个三角指“表—里—值”小三角和“普—方—古”大三角。可以说,本书的语法系统,是“小句中枢”语法系统。四 “本位”和“中枢”“本位”和“中枢”,意思相关,但不等同。本位,重在指某种理论观点的出发点;中枢,重在指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独立地看,汉语语法的各种实体都很重要,只要符合研究者阐述己见的需求,任何一种都可以选择作为“本位”。但是,相互联系起来看,作为“中心环节”的“中枢”,只能是其中的一种。以小句为中枢,管控其他各种语法实体的组配,显示这样那样的规律,这是汉语语法的特色之所在。因此,本书采用“中枢”说,而不采用“本位”说。下面,对几种“本位”说略作解释。(一)关于“词本位”

从1898年的《马氏文通》起,中国学者讲汉语语法,基本上都是以词为本位。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影响极为广泛,实际上影响至今。根据这个《系统》编成的汉语语法课本,跟《马氏文通》一样,也是从词类讲起的。可参看《语法和语法教学》《汉语知识》等书。这表明,从总体看,“词本位”实为主流传统。

词是组句的基础,没有词,哪来句?以词作为出发点来研究汉语语法,无可非议。但是,“词”不能起到“中枢”的作用,因此不能有“词中枢”的提法。汉语的词,本身缺乏语法形态,其语法性质,要在入句以后才能显示。如“永远”,所有标注词类的词典都认定为副词。其实,这是以偏概全。“永远(地)失去了”,“永远”是副词;“永远(的)丰碑”中的“永远”,却是非谓形容词;“从古代到现代直到永远”中的“永远”,却具有时间名词的性质。另外,顺带一提:基于词本位的汉语语法著作,都把名词、动词、副词、连词等类别概括为两个上位概念:实词和虚词。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是词义的虚实,见仁见智,没有语法标准。小句中枢语法系统不同:先从句法问题讲起,然后才讲词类问题,而名词、动词、副词、连词等类别被概括为两个上位概念:成分词和非成分词。这样的上位概念,才能反映汉语语法的特色。(本书后边第一章第一节“小句的中枢地位”中,将进一步解说“词受控于小句”。)(二)关于“句本位”和“词组本位”

先说“句本位”。

1924年,黎锦熙教授《新著国语文法》问世,提出了“句本位”。黎先生很敏感,认识到了句子在汉语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问题有二。首先是,“句”应该包括小句和复句,但黎先生的著作中,讲词类时只指小句。特别重要的是,黎先生的“句本位”并没有着力于揭示汉语语法的特色,却套用英语的词类认定标准,来判别汉语的词类。比如“辛苦”,按黎先生“依句辨品”的办法,修饰名词时应判为形容词(“辛苦的工人”),修饰动词时应判为副词(“辛苦地建造”)。然而,在汉语里,“辛苦”不管用在哪里,都可以说成“很(/非常/特别)辛苦”,副词是不能受“很、非常、特别”之类的修饰的。正因为解释不通汉语事实,“句本位”说只流行了一段时间。

再说“词组本位”。

19世纪80年代初期,朱德熙教授提出“词组本位”。词组本位,即短语本位。朱先生的见解,在他的专著《语法讲义》之中,有较为明显的反映。词组比词大,包含各种各样的语法现象。以词组作为出发点探究汉语语法问题,是可以的,应该的,无可非议的。然而,不能提“词组中枢”(或“短语中枢”)。有时,词组的语法性质,跟词的情况相类似,要在入句以后才能显示。如“出口手机”,在“我们向国外出口手机”里,是动宾结构,在“我们买到了一些出口手机”里,是偏正结构。又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在“老虎咬死了猎人的狗”里,是动宾结构,在“这是一只咬死了猎人的狗”里,是偏正结构。“词组本位”说流行的时间不长,影响不太大。(本书后边第一章第一节“小句的中枢地位”中,将进一步解说“短语从属于小句”。)(三)关于“字本位”和“语气本位”

首先要提及“字本位”。“字本位”是徐通锵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他的《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中有所阐释。有学者写文表示支持。不过,徐教授在去世之前来不及撰写出一部“字本位”的汉语语法专著,因而没能让人了解字本位语法系统到底是什么样子。其实,以字为出发点研究汉语语法,这也是有用的。比方说,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有的教师从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开始,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不能提“字中枢”。汉语语法学中,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概念,都无法脱离小句去理解“字”的语法作用。

其次要提到,能不能提“语气本位”?

任何成活的小句,都不会没有语气(以及语调)。语气实际上参与了语法系统的建构,是语法实体之一种。但是,由于语气的研究不能只依靠耳朵及其他相关的感觉,必须借助于高科技的手段,因此至今没有人提出这样的研究命题。假设(这里说的是“假设”)有人提出“语气本位”,主张从语气出发对汉语语法进行探索,自然也应该大力支持。但是,可以提“语气本位”,却不能提“语气中枢”,因为语气成不了中枢。

总之,从研究的出发点说,“字本位”“词本位”“词组本位”“句本位”“小句本位”等提法都可以做出贡献;但是,从语法实体的相互关系看,只有“小句中枢”才符合汉语的面貌。打个比方。办好一所大学,有三个重要视点:学生、教师、师生互动。出发点不同,学生本位也好,教师本位也好,师生关系本位也好,都可以选择为研究基点。但是,如果讲中枢,只能说“师生的互动”才是中枢,“学生中枢”和“教师中枢”都有失于偏颇。

主要参考文献(大体按跟正文内容相关排列顺序。邢福义书文一律排在后边。全书同。)

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年12月。

胡明扬:《当前国内外语言研究的趋向》,《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3期。

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23版。

刘 坚、侯精一主编:《中国语文研究四十年纪念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10月。

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9月。

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两杂志编辑部编:《80年代与9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3月。

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张志公主编:《语法和语法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5月。

张志公主编:《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12月。

张志公:《分歧点和交叉点》,见《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1月。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9月。

朱德熙:《语法分析和语法体系》,见《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1月。

中国语文编辑部编:《中国语文200期纪念刊文集》,商务印书馆1989年7月。

中国语文编辑部编:《中国语文四十周年纪念刊文集》,商务印书馆1993年10月。

邢福义:《汉语语法研究之走向成熟》,《汉语学习》1995年第1期。第一章 小句 第一节 小句的中枢地位一 小句的内涵与外延(一)小句的内涵

小句是最小的具有表述性和独立性的语法单位。

1.小句这种语法单位具有表述性。

所谓具有表述性,是指能够表明说话的一个意旨,体现一个特定的意图。具体点说,就是:或者表明一个陈述,或者表明一个感慨,或者提出一个要求,或者提出一个疑问。“意旨”或“意图”,不一定都是判断,但都跟判断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的句子,直接表示判断;有的句子,间接地或者潜在地跟某个判断有关联。比如:

你很认真。

你好认真!

你认真点!

你认真吗?

这四个句子的基本构成材料都是“你”和“认真”,但说话的意旨和体现的意图有所不同。第一句表明一个陈述,第二句表明一个感慨,第三句提出一个要求,第四句提出一个疑问。第一句是直接表示一个判断;第二句是以一个直接判断为基础表示对事实的慨叹;第三句不是对事实的判断,但潜在地或间接地跟“你不够认真”“你是应该认真的”之类判断相联系;第四句更不是对事实的判断,但潜在地或间接地跟“你可能是不认真的”之类判断相联系。

即使是由一个叹词构成的疑问句或感叹句,实际上也跟深潜的判断存在联系。比如:

哦?

哼!

第一个是由一个叹词构成的疑问句,在特定语境中可能跟“想不到会有这种事”之类的判断存在联系;第二个是由一个叹词构成的感叹句,在特定语境中可能跟“你这是痴心妄想”之类的判断存在联系。

2.小句这种语法单位具有独立性。

所谓具有独立性,是指一个小句不被包含在另一个小句之中。换句话说,被包含在小句之中的语法单位,不是小句。比如:

小刚出事了。

大娘早就知道小刚出事了。

前一例“小刚出事了”独立使用,是小句。后一例“小刚出事了”被包含在“大娘早就知道X”这个句子之中,用在宾语位置之上,它已不成为“句”,因而不是小句。又如:

他不表态,我深感不安。

他不表态,正是我深感不安的主要原因。

前一例,“他不表态”和“我深感不安”都具有独立性,它们虽然相互联结构成了复句,分别充当了前分句和后分句,但“分句”还是“句”,前分句和后分句之间没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因而它们还是小句。后一例,“他不表态”和“我深感不安”被包含在“X正是Y的主要原因”这个句子之中,分别用在主语和定语的位置之上,它们已不成为“句”,因而也不是小句。

3.在具有表述性的语法单位中,小句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具有表述性的语法单位有三种,即小句、复句和句群。跟复句和句群相比较,小句是最小的具有表述性的语法单位。复句也好,句群也好,起码包含两个小句。看这两个例子:(1)他站在这异乡的街上,他的心却回到家乡去了。(柳青《梁生宝买稻种》)(2)他为什么不进旅馆去呢?难道所有的旅馆都客满了吗?(同上)

前一例是复句,包含两个小句,它们都是分句;后一例是句群,包含两个小句,它们都是单句。

4.小句是句,每个小句都带有特定的语气。比如上面所举的四个小句:“你很认真。”“你好认真!”“你认真点!”“你认真吗?”它们分别带有陈述语气、感叹语气、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即使是充当分句的小句,它们在复句里面也各有自己的语气。例如:(3)你是田家的媳妇,我就不是田家的媳妇吗?(孙健忠《城角》)(4)城上风紧,快下城吧!(姚雪垠《李自成》)(5)好冷,我受不了。(孙健忠《城角》)

这三个复句都包含两个由小句充当的分句。在语气上,前一个复句是“陈述语气+疑问语气”,中间一个复句是“陈述语气+祈使语气”,后一个复句是“感叹语气+陈述语气”。(二)小句的外延“小句”,这是本书借用的一个现成术语。本书里,“小句”概念之所指不同于用过这一术语的语法著作。本书的“小句”,首先指的是单句,其次指的是结构上相当于或大体上相当于单句的分句。本书把充当句子成分的主谓短语排除在小句之外。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主谓短语既然已经充当句子成分,它就失去了“句”的性质和功能,就不再是“句”;第二,能够成句的构件语法单位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词,可以是主谓短语,也可以是其他短语,因此,不好只把充当成分的主谓短语当成小句,否则,容易导致一个结论:只有主谓短语跟“句”有联系,其他短语跟“句”没有联系。

小句是“句”,复句也是“句”。严格地说,“句子”包括小句和复句。但是,小句是复句构成的基础,是基本的句子,因此,通常提到“句子”,往往只是指小句,特别是只指小句中的单句。这就是说,“句子”这个概念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有时统指所有的句,这是广义用法;有时只指小句,这是狭义用法。本书在许多地方提到的“句子”,实际上是狭义用法。二 小句中枢地位之考察“中枢”,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P1686)的解释,指的是“在一事物系统中起总的主导作用的部分”。也就是,前面说过的,重在指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汉语里,在由各类各级语法实体所构成的语法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小句,换句话说,居于中枢的地位的是小句。

考察汉语里一种语法实体在整个语法系统中是否居于中枢地位,起码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的条件。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条件的考察,小句在汉语语法系统中的中枢地位可以得到认定。(一)所具备的语法因素

须要考察的第一个条件是:某种语法实体,在各种语法实体中,所具备的各种语法因素是否最为齐全?

比较地说,在各种语法实体中,小句这种语法实体所具备的语法因素最为齐全。一方面,就小句构成的基础而言,小句既包含词和短语,又带有句子语气;另一方面,就小句构成的结果而言,小句包含各种各样的语用因素,而且,小句所反映的各个方面的语法规律,实际上就是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律。

其他语法实体有所不同:

第一,句子语气不包含词和短语,词和短语不包含句子语气。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句子语气也好,词和短语也好,它们所包含的语法因素的种类无法跟小句相比拟。

第二,复句和句群在构造上有时需要使用一些不可能出现于小句的关系词语,如“之所以……是因为……”“总而言之”之类。从这一点上看,小句所包含的语法因素不是汉语语法系统中语法因素的全部。但是,复句和句群的构成基础是小句。它们只是包含“句”,却不能像小句那样直接包含除了某些关系词语之外的各种各样的语法因素。因此,全面地看,还是小句所包含的语法因素的种类最为齐备。(二)所处的联络位置

须要考察的第二个条件是:某种语法实体,是否处于“联络中心”的位置,是否跟其他语法实体都有直接的联系?

在汉语各类各级语法实体中,只有小句跟其他语法实体都有直接联系,处于“联络中心”的位置。具体说,就是:在说话方式上,小句同语气相联系;在内部构件上,小句同词和短语相联系;在外部组合上,小句同复句和句群相联系。

其他语法实体有所不同:

第一,复句和句群同语气之间的联系,建立在小句同语气的联系的基础之上。复句和句群所包含的小句,一般各有自己的语气。因此,小句同语气的联系才是基本的联系。

第二,词和短语同语气之间没有直接联系。词或短语,一带上语气,便成为小句。在小句里,词或短语只有构件单位的资格。

第三,词和短语同复句和句群之间顶多只有间接的联系。“词+词”,或“词+短语”,或“短语+短语”,都可能形成复句,有时甚至可能形成句群。但是,词也好,短语也好,它们首先要带上语气形成小句,然后才有可能互相组合起来形成复句或句群。(三)对其他语法实体的控制约束

须要考察的第三个条件是:某种语法实体,对于其他语法实体是否具有控制约束性,是否为其他语法实体所从属或依托?

在汉语各类各级语法实体中,只有小句能够控制和约束其他所有语法实体,成为其他所有语法实体所从属所依托的语法实体。反过来看,其他语法实体对小句都处于依附的或从属的地位。

1.句子语气,黏附于小句。

准确点说,句子语气黏附于小句直接构件,从而形成小句。

假设“他当了科长”是小句直接构件,那么只要陈述语气或疑问语气黏附于这个构件,就会形成陈述类型小句(陈述句)或疑问类型小句(疑问句):

他当了科长。

他当了科长?

上例里,对于“他当了科长”来说,“他”和“当了科长”都是间接构件。如果对“他当了科长”这件事提出疑问时需要把“他”和“当了科长”都作为疑点强调出来,那么,“他”和“当了科长”都可以被当作小句直接构件,分别被疑问语气所黏附,形成了两个疑问类型小句(疑问句):

他?

当了科长?

没有小句,语气无所依托。句子语气作为一类语法实体,在跟词和短语相对待的时候才能显示其独立性;对于小句来说,它只是小句的有机组成部分。

2.复句和句群,依赖于小句。

复句由小句和小句联结而成。没有小句,就没有复句。复句的成立,依赖于小句的成立。试从反面看两个例子:

*(1)数百个工程师在这股强大动力的推动下,一个新型的汽车制造厂终于胜利投产了。

*(2)刑事犯罪分子经过公安部门的几次清查,形势越来越使流氓团伙的头目们终日惶惶不安。

这两个例子中出现的毛病,通常被形象地说成“中途易辙”“另起炉灶”。意思是说,第一个小句还没有说完,第二个小句就说出来了。如前一例,第一小句“数百个工程师在这股强大动力的推动下”怎么样?还没说完。应该添加“日夜奋战”之类词语。又如后一例,第一小句“刑事犯罪分子经过公安部门的几次清查”怎么样?还没说完。应该添加“受到了严重打击”之类词语。很明显,只有组成复句的各个小句都构造好了,整个复句才有可能是没有问题的复句。

句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成“群”的“句”,可能是以单句身份出现的小句,也可能是由小句和小句分别以分句身份联结而成的复句。基本情况是:

不管情况如何,句群总是以小句作为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没有小句,固然没有复句,也不会有句群。

3.词,受控于小句。

词独立存在于句子之外。词典中的词,尽管往往需要联系句子来释义,但也可以只解释其意义而不管句子。

在语言系统中,词有时属于词汇系统,有时却属于语法系统。众所周知,汉语的词没有形态变化,起码很少具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正因如此,汉语语法系统中的词,只有跟小句发生联系之后,才能明确显示其语法特性和语法职能,才能发挥特定的语法作用。

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论证。这里只提两点。

第一,词性的句规约。(3)这件“意外”其实一点也不意外。(叶君健《那失去了的年华》)(4)这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人类正在走向互相了解,走向互相尊重。 (边震遐《化剑为犁》)“意外”和“标志”都有两个词性。到底是哪个词性,脱离了小句无从知道。前一例里,前头的“意外”出现在主语部分里,受“这件”的修饰,这一语法环境把它规约为名词;后头的“意外”出现在谓语部分里,受“一点”“也”“不”的修饰,这一语法环境把它规约为形容词。后一例里,前头的“标志”出现在宾语部分里,受“一个”的修饰,这一语法环境把它规约为名词;后头的“标志”出现在谓语部分里,带“着”,又带宾语,这一语法环境把它规约为动词。“入句显类”,这是词性句制约的重要表现。(5)这么一书架书,两个小时怎么整理得完?(6)甭林黛玉了,你班主任说你全面发展……(王益山等《走出黄昏》)“书架”和“林黛玉”本来都是名词。然而,在前一例里,“数X名”的格式强制“书架”临时变成了量词;在后一例里,“甭X了”的格式强制“林黛玉”临时变成动词。“入句变类”,这也是词性句制约的重要表现。

第二,功能的句规约。

一个词,即使入句后不存在词性上的显类、变类的问题,它的语法功能仍然受到句法位置、句法环境的规约。学者们承认,汉语里词的组合能力是词的语法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学者们又承认,汉语里动词既可以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也可以充当主语宾语或主语中心宾语中心。如果把这两点联系起来考察,就可以明显看到存在“句规约”的问题。

比如“演奏”,不管用作谓语还是用作宾语,都可以是动词:

张先生演奏(演奏—谓)   张先生指挥演奏(演奏—宾)

证明上面分布在不同句法位置上的“演奏”都是动词,重要证据是它们都能带上“古曲”之类宾语:

张先生演奏古曲      张先生指挥演奏古曲

然而,再从别的方面看,可以知道不同性质的句法位置对于动词“演奏”显然有不同的规约。谓语位置的规约是自由宽松的,宾语位置的规约则是严紧的,在很大程度上“束手束脚”的。比较:

张先生正在演奏。 (+) 张先生指挥正在演奏。 (—)

张先生没有演奏。 (+) 张先生指挥没有演奏。 (—)

张先生演奏不演奏?(+) 张先生指挥演奏不演奏?(—)

再如“指挥”,带上宾语“演奏”之后无疑是动词。但是,同是“指挥演奏”,在谓语位置上和在宾语位置上所受的规约也是不一样的。请比较“张先生指挥演奏(指挥演奏—谓)”和“张先生学习指挥演奏(指挥演奏—宾)”:

张先生正在指挥演奏。 (+) 张先生学习正在指挥演奏。 (—)

张先生没有指挥演奏。 (+) 张先生学习没有指挥演奏。 (—)

张先生指挥不指挥演奏?(+) 张先生学习指挥不指挥演奏?(—)

词性句规约也好,功能句规约也好,都说明,作为语法单位,“词”为“句”所规约。

4.短语,从属于小句。

绝大多数的短语,不像词那样独立存在于句子之外。从总体上看,在汉语语法系统中,短语实际上从属于小句,为小句所控管。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观察。

第一,短语的具体组合,为造句的具体需要所决定。

绝大多数的短语,都是自由短语。它们具有组合的临时性和可变性。就是说,这样那样的短语,它们究竟由哪个结构成分跟哪个结构成分组合而成,完全取决于小句表述意旨的临时需要,相当灵活。请注意下面例子中的“跑钱”“跑票”“跑官”:

他这几天要跑钱。(哪有心思跟你们聊天!)

他这几天要跑票。(哪有心思跟你们聊天!)

他这几天要跑官。(哪有心思跟你们聊天!)

单独地说“跑钱”“跑票”“跑官”,听起来也许不知所云,但出现在“他这几天要X”的小句之中,它们的意思就比较明确了。“跑钱”,为弄到钱而奔跑;“跑票”,为弄到票(车票/机票/戏票)而奔跑;“跑官”,为弄到官职而奔跑。看个用了“跑官”的实际用例:(7)想当官就得“跑官”。什么叫跑官?就是轮番往有钱有势的人家跑,这叫联络感情。(王益山等《走出黄昏》)“跑+NP”是动宾短语。造句的意旨不同,这一动宾短语的具体组造也不同。除了“跑钱”“跑票”“跑官”,还可以有其他许许多多:

他这几天要跑执照。     他这几天要跑刊号。

他这几天要跑房子。     他这几天要跑家具。

他这几天要跑上海。     他这几天要跑医院。

他这几天要跑幼儿园。    他这几天要跑派出所。

他这几天要跑冰箱彩电。 他这几天要跑电脑打印机。

怎样组造短语,起主导作用的是造句需要。或者换句话说:短语的组造,以小句的组造为前提。这是“语”从属于“句”的一个表现。

第二,短语的结构类型,为小句的结构类型所包容。

就短语的“动宾”“主谓”“定心”“状心”“心补”等结构类型而言,没有一种不在小句结构类型的包容之中。因此,分析小句,可以得到短语结构的所有类型;分析短语,却得不到小句结构的所有类型。

小句所包含的基本结构类型,自然是“动宾”“主谓”“定心”“状心”“心补”等。从小句中离析出这些结构类型,便得到短语的结构类型。汉语语法著作,有的列举短语结构类型少一些,有的列举短语结构类型多一些。不管是少是多,多到什么程度,在小句中全都可以找到。

关于“包容”问题,下一节讲小句包容律时将展开讨论。

第三,短语的语义内涵,为小句的结构格局所显示。“跑电”:

小心,这根线跑电!

我这几天要跑电!供电局的关系能不理顺?“跑电”只有一种结构关系(动宾),但有两种语义内涵。前一例,主语是“这根线”。跑电,即走电/漏电。后一例,主语是“我”。跑电,即为弄到电而奔跑,跟“跑钱”同构。“学习文件”:

我们下午学习文件。

我们下午领学习文件。“学习文件”有两种结构关系,因而有两种语义内涵。前一例,被安置在谓语部分,是动宾结构,表示行为:学习→文件。后一例,被安置作为“领”的宾语,是定心结构,表示事物:学习(的)文件。“围剿土匪的部队”:

解放军围剿土匪的部队。

解放军派来了围剿土匪的部队。“围剿土匪的部队”有两种不同的组织层次,代表两种不同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内涵。前一例,被安置在谓语部分,其组织层次为:围剿→[土匪(的)部队]。这是动宾结构。后一例,被安置作为“派来了”的宾语,其组织层次为:[围剿→土匪](的)部队。这是定心结构。

短语进入小句,其语义内涵的显示受到小句结构格局的规约,这也表明小句在跟短语的相互关系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主要参考文献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6月。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

朱德熙:《语法丛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

张涤华、胡裕树、张斌、林祥楣主编:《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

王维贤主编:《语法学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

郑远汉:《关于句子的研究问题》,《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4期。

黄昌宁:《语言串理论》,《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3期。

邢福义:《小句中枢说》,《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第二节 成活律—包容律—联结律一 小句成活律

居于汉语语法系统的中枢地位的小句,在构成和使用中存在能否成活的问题。小句成活律,揭示小句成型和生效的必要条件。基本规律有二。

成活律1:句子语气+可成句构件语法单位=小句成型。

成活律2:句子语气+可成句构件语法单位+意旨的有效表述=小句生效。(一)关于成活律1

小句的成型,有两个方面的必要条件,二者不可或缺。

1.句子语气

有了句子语气,小句才能成立;有了不同的句子语气,小句才能形成各种各样的语气类型。比方:

又看到一个亮点

没有句子语气,这只是可成句的构件语法单位,还不成为小句。假若甲告诉乙一个事实:“又看到一个亮点。”这时这个语法单位带上了陈述语气(有相应的语调),才形成了属于陈述句的一个小句。假若几个人注视着远方,甲忽然惊叫:“又看到一个亮点!”这时这个语法单位带上了感叹语气(有相应的语调),才形成了偏向感叹句的一个小句。假若乙问甲:“又看到一个亮点?”这时这个语法单位带上了疑问语气(有相应的语调),才形成属于疑问句的一个小句。

陈述、感叹、祈使、疑问,这是句子语气的四大类型。它们配合意旨表述的需要,为形成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服务。

凡是句子语气,都有相应的句子语调。大体说,有两类:一类是降调,一类是升调。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采取降调,一部分疑问句采取升调。稍稍具体一点说:陈述句一般语调平匀,末尾稍微下降;感叹句的语调一般是先上升后下降;祈使句的语调一般是逐步下降;一部分疑问句的语调则是句末上升。

语气也好,语调也好,实际上都相当复杂。语气、语调的具体情况如何,语气和语调之间的具体联系怎样,必须通过精密的语音分析手段才能获得比较清楚的认识。

2.可成句的构件语法单位

小句的形成,缺少句子语气固然不行,缺少可成句的构件语法单位同样不行。

可成句的构件语法单位,指的是能够独立地反映一个“意旨”、一个“意图”的词或短语。

一个词,如果能够反映一个意旨或意图,那么,只要有表述的需要,就可以同特定的句子语气相结合,形成小句。这样的小句是“单词句”。比如:

熊猫! (名词单词句)

谢谢! (动词单词句)

漂亮! (形容词单词句)

谁?  (代词单词句)

哦?  (叹词单词句)

一个短语,如果能够反映一个意旨或意图,那么,在有表述需要的时候,可以同特定的句子语气相结合,形成小句。这样的小句包含各种各样的结构关系,一般根据具体的结构关系来命名。比如:

熊猫很温顺。       (主谓句)

有人?          (动宾句)

好聪明的孩子!      (定心句)

好说!          (状心句)

痛得他大声叫喊。     (心补句)

上车买票!        (连动句)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兼语句)

小句可以是短句,也可以是长句,当然也可以是不长不短的句子。有的构件语法单位很大,包含有几十个甚至一两百个音节。由这样的语法单位构成的小句,是具有多层次结构关系的长句。

并不是任何构件语法单位都可以成句。比如“加以”“和”“吗”这样的词,由于它们很难单独跟某一“意旨”或某一“意图”联系起来,因而很难跟特定语气结合起来形成小句。(二)关于成活律2

小句的生效,还需要第三个必要条件:意旨的有效表述。成型的句子,不一定是都能够存活的句子。有的句子,已经成型,但如果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便是病句,不能存活,不能生效。

意旨的有效表述,指的是:通过所用的小句,能够有效地把说话的意旨或意图表述出来。是否有效,跟希望取得的效果有关。把话说得清楚而准确,这固然是有效的;为了让对方摸不着头脑,有意把话说得模糊含混,这也是有效的。要做到意旨的有效表述,需要顾及下面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个方面是小句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应该具备的成分不可缺少;成分之间配搭得当;语法手段使用正确。常见的病句,或者成分残缺,或者配搭不当,或者不能正确使用语法手段,都是未能调整好内部因素。比如:(1)这一期我们发表了评介张力的小说《山里人》,梁东斑的小说《亮光》,戴莉莉的散文《家乡的小河》。(2)游击队包围和截断了敌人的退路。(3)在他和我闹了一场之后,把小凯送到幼儿园去了。

前一例,“发表了”什么?缺少了一个可以成为宾语中心的“(的)文章”。中间一例,退路可以截断,却不能包围。“包围”和“退路”配搭不拢。后一例,介词“在”错位,即摆不对地方。应把“在”移到“他”的后边,或者干脆不用“在”。

另一个方面是小句的外部因素。主要指的是语境,包括对话语境和上下文语境。在许多情况下,语境可以弥补小句内部因素的不足。有的小句,孤立看成分不齐备,但有了语境的补足便可以生效。比方,孤立地看“我不是”,缺个判断宾语,意思不清;如果出现在特定语境之中,情况便不同:

[对话]

甲:你是他的同伙?

乙:我不是。(=我不是他的同伙。)

甲:你是他的亲戚?

乙:我不是。(=我不是他的亲戚。)

[上下文]

我父亲是公司董事长,可我不是!(=我不是公司董事长!)

我哥哥只想当个副手,但我不是!(=我不是只想当个副手!)

这里的“我不是”,都能有效表述意旨。

再看几个实际用例:(4)我拉着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黄果树下,一下子就走到的。”(冰心《小桔灯》)(5)不光孩子,连大人都乏呀!(锦云等《“大能人”趣话》)(6)连土地都难以做到旱涝保收,何况人?(李国文《花园街5号》)

前一例,答句由问句得到补足:“(我的家)就在山窝那棵黄果树下,……”;中间一例,上句由下句得到补足:“不光孩子(乏)”;后一例,下句由上句得到补足:“人(自然难以做到旱涝保收)”(比喻说明对人不应过分苛求)。

小句依赖于语境而出现的成分不齐备现象,是不影响意旨有效表述的一种成分简省现象。简省的主要类型有四。

其一,受结构制约的简省。简省的内容可以意会,但不能直接在句子中补出。使用范围较窄,只见于“尚且……何况……”“连……别说……”之类句式。若要把简省的内容补出,就必须删除“何况”“别说”。如例(6)。又如:连一只兔子都没看到,别说熊猫了。→连一只兔子都没看到,熊猫更看不到了。

其二,为避免重复的简省。简省的内容可以根据对话或上下文明确地在句子中补出。包括:a.对话简省。某成分因对方话语里已经出现而简省。b.承前简省。后小句某成分因前小句里已经出现而简省。c.蒙后简省。前小句某成分因后小句里将要出现而简省。如例(4)是对话简省,例(5)是承前简省。又如:(7)“书记他们哪?”“都上堤啦!”(管桦《暴风雨之夜》)

            (=“书记他们(到哪儿去了)呢?”“(书记他们)都上堤啦!”)(8)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杨朔《荔枝蜜》)

            (=……我却总不大喜欢(蜜蜂)。)(9)吃那些没收进主人家仓房里的东西,我还一次也没有被人家抓到过。(张洁《挖荠菜》)

            (=(我)吃那些主人家没收进仓房里的东西,……)

前一例是对话简省,中间一例是承前简省,后一例是蒙后简省。

其三,只突出一点的大幅度简省。即只突出强调某一个着眼点,别的语言成分通通简省。这种简省说到底还是为了避免重复,但它不是小片断的,而是大幅度的。比如:(10)甲:小三儿刚刚沿着铁路疯一般地跑。

            乙:沿着铁路?(11)甲: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乙:马上。

这里有两个大幅度简省:“沿着铁路?”“马上。”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12)本来嘛!(13)所以咯!

这也是大幅度简省。

其四,造成意会性主语空位的特殊简省。指的是:前后两个小句连用,后一个小句的主语留有空位,空位上的内容即前一个小句的内容,这可以意会。例如:(14)如果你不这样做,势将引起不良后果。(毛泽东《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给蒋介石的两个电报》)

上例是个假设复句,包含两个小句,两个小句分别成为前后两个分句。前一个分句是“你不这样做”,后一个分句的主语实际上也是“你不这样做”。这便形成一种特殊的意会性简省。如果一定要在形式上给后一个分句补出主语,那么,只能补上“这”或“那”。这时,“这”或“那”便成为纯粹起语法作用的主语。例如:(15)如果一辈子都不同工人农民见面,这就很不好。(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6)由于遵义会议以后,全党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才使得张国焘的错误没有能够发生更大的危害。(刘伯承《回顾长征》)

前一例是假设复句,后一例是因果复句。两例的第二小句都用“这”作为主语。这里的“这”是纯语法主语。如果不用“这”,就形成特殊简省现象。二 小句包容律

从结构关系的联系看,不管是短语还是复合式合成词,其结构关系都为小句所包容。小句包容律,揭示小句对“短语—合成词”的包容关系。包容律表明“小句—短语—合成词”为什么结构关系基本一致,同时也表明“短语—合成词”的结构关系可以认为是小句结构关系的投影。基本规律有二。

包容律1:小句—句子特有因素=短语。

包容律2:小句—句子特有因素—短语常备因素=合成词。(一)关于包容律1

短语的任何结构关系都为小句所包容。小句,除了短语所具有的结构关系之外,还具备句子特有而短语没有的多种因素,即“句子特有因素”。

大多数短语不像词,它们不是在造句之前就已储存在词库之中的定型材料,而是随造句的需要临时组合而成的语法单位。从小句减去句子特有诸因素,才可以得到这样那样的短语。

句子特有诸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1.句子语气

从小句得出短语,首先要减去句子语气。

这里有两个前提:第一,假设小句的直接构件是短语。如果小句的直接构件是词,减去小句语气之后得出的自然不会是短语。第二,假设构件语法单位和句子语气是可以分离的。就实际情况而言,一个构件语法单位(不管是短语还是词)只要单独从口头上念出来,就会带上某种语气。一般是陈述语气。所谓减去句子语气,是从理论上说的。当我们把某语法单位作为一个短语来分析的时候,我们已经撇开了这个短语念出来时所带的语气。

2.复句关系词语

从小句得出短语,第二个要减去的因素是典型的复句关系词语。

小句和小句联结成为复句,有时使用复句关系词语。结果是,复句关系词语往往为小句所夹带。下面是使用了典型复句关系词语的例子:(1)你既然不愿意工作,国家为什么还要照发工资呢?(邓小平《当前钢铁工业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2)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您就是著名记者陆琴方同志吧?(张笑天《公开的内参》)(3)李珲虽说是高干子女,干起活来却没有那种自视清高的娇气劲儿。(郑万隆《红灯黄灯绿灯》)

前一例,第一小句(分句)带有“既然”;中间一例,第一小句(分句)带有“如果……的话”;后一例,两个小句(分句)分别带有“虽说”和“却”。在减去句子语气的同时减去这些关系词语,剩下“你不愿意工作”“我没有记错”“李晖是高干子女”“干起活来没有那种自视清高的娇气劲儿”,才得出短语。前三个是主谓短语,后一个可以认为是连动短语。

复句关系词语有时也用在单句的两个成分之间。例如:(4)只有杨新,才对代销店与施工队的关系感兴趣。(贺寒星《高空跳板》)(5)不论在经济方面,在文化、教育、科学方面,都已经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首先减去句子语气,同时减去“只有……(才)……”“不论……(都)……”,才得出“杨新对代销店与施工队的关系感兴趣”和“在经济方面,在文化、教育、科学方面,已经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这两个短语。它们分别是主谓短语和状动宾短语。

3.语用成分

从小句得出短语,第三个要减去的因素是小句中的语用成分。

小句语用成分有两类:

一类是独立成分,包括呼语、感叹语和各种各样的插说成分。如:

你这种人,老兄,实在没出息!

你这种人,哼哼,实在没出息!

你这种人,依我看,实在没出息!

你这种人,总而言之,实在没出息!

减去句子语气,并且减去“老兄”“哼哼”“依我看”“总而言之”,得出“你这种人实在没出息”,这才是主谓短语。

另一类是外位成分。如:

这碗酒,你把它喝下去!

我实在拿他没办法,这个死不要脸的人!“这碗酒”是前外位成分,“这个死不要脸的人”是后外位成分。减去外位成分的办法有二:一是直接删除,二是让外位成分把句中的“它”“他”之类替换出来。在减去句子语气之后再减去外位成分,得出“你把它喝下去”“你把这碗酒喝下去”“我实在拿他没办法”“我实在拿这个死不要脸的人没办法”,这才是主谓短语。

带语用成分的结构,一般都被排除在短语之外。这样可以将麻烦问题放到句子结构的分析中去解决,避免短语问题的复杂化。然而,这么做,恰恰反映了小句问题可以包容短语问题的事实。

4.成分逆置现象

从小句中得出短语,第四个要减去的因素是句子中成分逆置的现象。

相对待的两个成分,比方主语和谓语、状语和心语,通常按前主后谓、前状后心的次序顺置。由于语用的需要,把主语放到谓语后边,把状语放到心语后边,这是逆置。例如:(6)多么好,生活!(柯岩《奇异的书简》)(7)祝福吧,为那些平凡的妻子和母亲。(艾之明《火种》)

逆置现象,短语里不存在。上面的小句,减去句子语气,并且减去逆置现象,得出“生活多么好”和“为那些平凡的妻子和母亲祝福”,这才成为主谓短语和状心短语。

5.成分共用法所造成的特殊状况

从小句中得出短语,第五个要减去的因素是成分共用法所造成的特殊状况。

成分共用法,是指甲成分和乙成分共用于丙成分的一种句法。这种句法大量进入现代汉语书面语,并且得到发展,跟“五四”以后翻译外语作品有关。从语用上说,这是一种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凝炼性的有用句法;从结构上看,这一句法造成了许多特殊状况,有的突破了短语的通常建立的模式。比如:(8)不论中国是否愿意和是否能够成为“超级大国”,将军的善意却是无可非议的。(边震遐《化剑为犁》)

这个例子的前一小句(分句)里,包含有:

是否愿意和是否能够成为“超级大国”(是+否→愿意)+(是+否→能够)→成为“超级大国”

对于这个语言片断,起码可以提出这么几个问题:“是否愿意”或“是否能够”的结构关系是什么?“是否愿意和是否能够成为‘超级大国’”的结构关系又是什么?如果是短语,它们是什么结构的短语?

假如把“是否愿意和是否能够成为‘超级大国’”加以分化,又可以得到:“是否愿意成为‘超级大国’”,“是否能够成为‘超级大国’”。那么,还可以问:它们的结构关系是什么?如果是短语,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