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0:34:22

点击下载

作者:百读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做人的智慧

做人的智慧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做人的智慧作者:百读排版:skip出版时间:2018-01-31本书由北京百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第一章 有进有退,机会多多“进”与“退”都是处世的技巧,是“圆”。“方”是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把握中庸,便有了进与退的判断标准,是进是退都有章法。不会该进的时候不进失去机会;该退的时候不退惹来麻烦,甚至是祸害。

依圆方之理行进退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妥当地进退。“进”不张扬直奔要害;“退”不委屈善收场。

精通进退之道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即能功成名就,又能远灾避祸是修身处世的秘诀。世间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时世的盛衰和人生的沉浮也是如此,所以必须待时而动,顺其自然。这就意味着,为人处世要精通时务,懂得“激流勇进”和“激流勇退”的道理。

兵器就是凶器,作战就是逆行,争斗就是下策。暗中图谋逆行,喜欢玩弄凶器,用自身去尝试种种下策,这样做一定不利,老天爷会降罪惩罚的。

想要保持盈盛的人,必须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想要节制事理的人,必须效法地道的因时制宜;想要平定颠覆的人,必须懂得人道的谦卑受益。现在既然打了败仗,只有忍辱退让,用谦卑的言词和厚重的礼物去求和,尤论条件多么苛刻,都得答应,哪怕你亲自去给吴王当仆人;。

忍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小不忍则乱大谋。

物价贵贱的变化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的有余和不足决定的。谷贱时应由官府收购,谷贵时应平价售出。

进退适宜,知足常乐

为人处世遇事都要有退让一步的态度才算高明,因为让一步就等于是为日后进一步做好准备;而待人接物抱以宽厚态度为最快乐,因为给人家方便实际上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

为人处世宜宽厚,虽然有时退让和宽容是建立在自己苦忧的基础上的,也应把快乐让给别人。宋代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做人态度,应是修养品德和心性的方向。乐的结果可能转化为苦,苦的结果可能转化为乐,苦乐相循是自然法则,其理恰如日月星辰的旋转。一个不能吃苦的人万事难以成功,苦尽甘来乃是不变的真理。名利地位固然能鼓励人的奋发向上,但是假如过分重视名利,有时也会给人带来无限苦恼。通常所说的“知足者常乐,”就某种意义来说显得有些消极,但是对于那些为追逐名利而贪赃枉法的人,这句话仍不失为至理名言。因为“让一步”、“宽一分”待人处世是把苦留给自己,把功名留给别人,这种牺牲精神可以求得自我的精神慰藉,也足以赢得世人的敬重。

有些人失败是因为他永不知足。许多事情无全非也无完美,因此不要将完美视作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改为使它尽可能完美。智者有句话:像暴君一样去挤奶,得到的只会是血。先哲将所有的智慧归结为中庸,因此做人做事要懂得适可而止。

谦逊辞让,把握进退之机

大海广阔无比,因处于低下,所以能使百川归之。圣人居人之上,因其对人谦下;要在人前,自己应在人之后。所以,圣人居于人之上而不以为累,处于人之前而人不感其危害。因此,天下人爱戴和乐于拥护他。由于他不争,天下没有谁能和他相争。

与人相处,不仅利不能贪,功也不能贪,名也不能贪;不仅功要让,利也要让,名也要让。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吃一分亏,就积一分福。相反,存一分骄慢,就多一分侮辱;占一分便宜,就招一分灾祸。

天玄子说:“利人就是利己,亏人就是亏己;让人就是让己,害人就是害己。所以说:君子以让人为上策。”吕子也曾经说:“退己而让人。”约束自己而丰厚他人,谦逊辞让,是人性中的第一美德。

现实生活中,脱离不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不能没有交往。有交往,就必须有个准则,使大家共同遵守,才不致于乱套,这就是对待人的道理。对待人的道理,最高的准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一切在于求取最完美最高尚的道德。”能有所追求,一方面在心中有所持守,另一方面在执行时有所遵循。这就是准则,又称之为规范。

你不能完全把功劳归在自己名下,过失却必须极力承担。这样当你走运之时,获得的将是无上的荣誉,而较少厄恶,而在不走运时,那受你惠及的朋友就不会撇下你不管。不是每个人都一生走运的。有了过失,决不可固执不改,这并不是韧性。要学习与他人分享你的成功,并把它转化成进一步获得成功的条件。许多事情是有惯性的,应善加利用。

(1)以“退”为进

当你和某人一块进行某项工作并发生阻挠时,“真糟糕,这下子可要失信于对方了!”你可能会抱头苦恼。然而实际上,你没有必要抱持这种消极的想法。

在阻挠发生时,以“退”为“进”,“扩展人脉的机会出现了”,你不如抱持这种想法。人与人之间,会透过阻挠产生亲密情谊的。当然了,如果因为发生阻挠导致工作失败时,不仅无法得经济性的利益,也会失去社会的信赖,因此无法肴见眼前手上会性的成功。然而,纵使在毫无收获的情形下,人脉必仍然存在着。即使_工作以失败告终,由于一同度过阻挠,此时你和同伴之间的连带感必将随之提高。彼此都会抱持着下次一定要成功的念头。

反过来说,即使在阻挠发生时也未离开自己,继续与自己交往的人,可以成为真正的人脉。在工作进展顺利期间,你无法确知对方是否是真正可以持久交往的朋友。只有在你进展顺利时,超越必要范围亲近你的人,才会在你失败之际放弃指望离你而在。

无法成为人脉所拥有的特征是,当工作进展顺利虽然会按部就班完成工作,然而一旦遇_上阻挠时,立即表现出事不十己,推卸责任的态度。不但不尝试加油,反而一溜烟逃走。

这种人的精神力量,在面对败绩时即可测知。比方说,在大四学生里,有些外表看来弱不禁风的女孩子,却出人意外地拥有坚强的一面。在最后面试遭淘汰时,她们充分流露出坚强气概。

在另一方面,平常看起来精神饱满的男孩子,原本自信满满的,面试淘汰后,即失魂落魄得不成样子,神情落寞地离去。

对这种逆境表现软弱的类型,在工作上也难以获得信用。因为这种人立即就向阻挠投降。由此亦可知道,他们也无法成为可以长期交往的人脉。

(2)进退之术

进退之术,古人多有阐发,像“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以退为进,以进为退”,如此等等。

然而,许多年以来,这些“金玉良言”却总是被我们忽略了,当作了“耳边风”,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般说来,不外乎是有这样两种原因。一种是身处逆境之人虽能识之,但不能做;另一种是身处顺境之人虽能做之,但不能识,不是吗?

身处逆境,思量最多的就是如何能摆脱眼前不利局面,力争早日振作起来,因此,他们脑子里萦绕最多的便是这一句:“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思来想去,总觉得自己背水一战,退无可退,他们是到了悬崖的边上,想退却发现已没有退路了。那么——只能向前踏进,而结果,依然是落了个“山穷水尽”地步。

相反,身处顺境的人,思量最多的则是如何抓住眼前“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大好局势,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好风须借力,送我上青天”,正处于人生得意的金字塔尖,尽管也时时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几人能想到“退”之一字呢?他们有的是退的资本,可是,他们没有人能认识到这进退之术,因此搁浅了。

你或许还不太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好,且让我来举例说明。

还是我的那两个同学,孙X和杨X,他们此前都找过“做人大师”殷X,从他那儿学走了满腹“学术”的。短短时间,这两个人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因为一个升了高官,另一个则是身家百万,人财两旺。

这两个人,某日又与殷X聚在了一起,那天碰巧我也在场。我们不知怎的就谈论起了一进一退的做人之道,这时候,殷X有意无意地又阐发了一通:“有人说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看却不是这样的。一进一退,势若水火,然而却又不是那么壁垒分明。“真正意义上的退与进,依我看,其实绝不是‘一退一进,不进则退,不退则进’,而是‘进中有退,退中有进’,也就是古人所谓的‘以退为进,以进为退’。“然而,这还不是最大的学问。进退之道最大的学问不在一个‘进’字,却偏偏在一个‘退’字上,进’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到,只不过‘进’的程度有大有小罢了,但是,‘退’呢,不要说人人做到,就是让人们能这样想到,已经是极难为之事了。“所以,唯其如此,做人最叮成功之处,不在‘进’字,全在一个‘退’字”

殷沁讲到这儿蓦地就打住了,顾左右而言他。

这一次宴席上,他再也没有谈起过‘进退之道”。

分手后,也不知过了多久,反正是我在写这本“研究做人——做人学”的小书的时候吧,忽然传来消息,说是孙X已经转让了自己在公司里百分之四十多的股份,激流勇退,到外国旅游去了。

又不知过了多久,忽然义传来消息,说是杨X贪恋高官厚禄,得罪了人,闹得身败名裂,已是“惶惶如丧家之犬”了。

我听到消息不由呆了。

杨X和孙X,他们同是听了“做人大师”殷X的一席谈话,只不过一个明白了“退”的真谛,另一个却死死守着“进”不放,结局却是如此之迥异。

难道一“进”一“退”之间,真的有如此巨大之差异吗?

这看来只能由读者自己琢磨了。

明贵贱,知进退

天向下普照万物得生长,地卑厚容纳万物而养育之。天将盈满的亏损、谦虚的补益,地将盈满的变革、谦虚的充实,鬼神将盈满的去掉、谦虚的施福,人类将盈满的抛弃、谦虚的表彰。君子不论居高位或处于卑位,都自谦自律,所以君子因谦虚而得福。

人人都有一颗为我之心,只有圣人才能克制这颗心。凡是处于这等时候,能思量一下,大凡我的所想所得的东西,人人都有所思、所得;我的所成,是人人都想的所成;他人得到而我失去了,我不甘心、不愿意,我得到了而他人失去了,他人也不甘心、不愿意。于是就要有克制自己而让人这一优点,以达到他人的愿望,这样就能服人。他人得到了好处,而我得到了这个人;他人得到名声,而我得到了这个人的心。这就是所说的失的小,得到的大。

曾国藩说:“凡是有血气的人,都有争胜的心。人的好胜之心,谁也不及我。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于人,这就是强恕之道。一日强恕,天天强恕;一事强恕,事事强恕,时间长了就慢慢自然了。以这样来修身,就顺应而安然;以这样来处世,就和谐而吉祥。”强恕的道理,就是克制争胜的心理,什么事都要便宜他人,谦让他人;什么事自己吃一些亏,把利益让给他人,哪个不是有血性、有人情的人呢?我按照我的心,即使不能服他,也不会有什么忧虑的。

老子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大众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对待名而不与人争名,对待利而不与人争利,对待得而不与人争得,对待功而不与人争功。不仅自己不争,而且帮助他人去得到,像这样,又怎么会害怕人们不服从、争就必先人、上人,先人,上人就使人们生出嫉妒之心,甚至生出加害之意。所以老子的观点是“处下”、“居后”。《礼记》中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能做到后己就与人无争,无争就无忧患。这就是“不争之德”的好处。

不要认为他人的成功是靠意外的运气取得,我们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他获得荣誉时的辉煌,却忘记了他在背后洒下的汗水。必须有超凡的智慧和奇异的机会,才可以像甘罗那样12岁就出将入相。

(1)魏王贵贱不明,自投罗网

秦国在华阳打败了魏国,魏王准备到秦国去朝见秦王。他的臣下不同意他的做法,便对魏王说:“宋国有个出去求学的人,三年后返回家就喊他的母亲的名字,他母亲说:‘你求学三年,回来却喊我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呢?’儿子说:‘我认为最贤良的人,没有谁超过尧、舜,而尧、舜也是叫名字;我认为最大的事物,没有大于天地的了,而天地也是名宇,如今母亲的贤德超不过尧、舜,母亲的伟大超不过天地,所以我才叫母亲的名字。’他母亲说:‘你对于所学的东西,是否准备全部实行呢?望你能改变叫母亲名字的作法。你对于所学的知识,是否有些东西不去实行呢?,希望你暂且把叫母亲名字的事放在后边,大王要去侍奉秦王,还有改变入秦称臣的其他办法吗?希望可能改变这种作法,把入秦朝拜的事放在后边考虑。”

魏王说:“你是担心我进得去出不来吗?许绾曾向我发誓说:‘如果进得去而出不来,请用我的脑袋为您殉葬。’”

魏王的臣下说:“这样一个卑贱的人,怎么能够作抵押呢?如果现在有人对我说:‘进入不可探测的深渊一定能出来,如果出不来,我用一只老鼠的脑袋作抵押。’我是肯定不会去的。如今,秦国是虎狼之国,犹如深不可测的深渊;而许绾的脑袋,就像一只老鼠的脑袋。大王被送人不可测之深渊,而用一只老鼠的脑袋作抵押,我认为是不能这样做的。况且失掉大梁与失掉河内哪一个更紧急呢?”“当然是失掉大梁更紧急。”“失掉大梁与失掉生命哪一个更重要呢?”魏王说:“当然是失掉生命更重要。”魏王的臣下说:“如今秦国连次要的东西都没有要求,您却把主要的东西送上去,难道能这样做事情吗?”

魏王不敏,竟然要自投罗网而不自觉。见事不明,处事不当,实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如此一来,魏王有灭顶之灾,魏国也难保平安。

天降大福须有大气度受之。小心谨慎者未必不敢豪放,只是常记着盛时亦作衰时想,困此有了好运气。也不会大肆享用。细水长流未尝不是守福保家的一大法则。

激流勇退,避祸有方

退隐家园,不问世事应当是在事业颠峰时做出决断,急流勇退;而平时居家,养生度日最好选择一个与世无争的安宁之地居住,以便清修。

一个人的事业、功绩,发展到了非常时期,尤其要知道怎样去妥善对待、处理。即使不激流勇退,也得避祸有方。

古人说:“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满天下者不赏。”所以,韩信被捕时,自我感叹地说:“果然像人们所说的那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经安定了,我固然应当死啊!”这就是韩信不能激流勇退,又没有避祸有方的结局。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历代之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功败垂成。稍有成功,事业稍大,便自满得意,骄矜无忌,贪得无厌,树敌无数,惰怠荒废,随心所欲,不知谨守不失的道理。要想谨守不失,全在于知止知足。知止知足,就知道创业的艰难,就能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无敢无试。

庄子借北海之神的口气说:“懂得道的人,一定能通达事理;通达事理的人,一定明了而随机应变;明了而随机应变的人,不会受到外物的伤害。道德崇高的人,火不能烧他,水不能淹他,寒暑不能损伤他,禽兽不能伤害他。这不是说人有意去触犯有害之物,而是说明他明察安危,对祸福的来临冷静对待,谨慎进退,所以无法加害他。因此说,不要用人事毁灭天然,不要用世事毁灭天命,不要因考虑得失,而为功名作出牺牲。牢记这些道理,就达到了反晋璞归真的境界。”

雄才大略的人因伟大的天赋而成为最伟大的人。伟大的天赋只须一种,即可使你超凡入圣,俯视芸芸众生。有的人处处都求大,普通的用具也如此,但最根本的襟怀却因一味求大反而受限。伟大应力求精神上的伟大,英雄豪杰必须以广大宏伟为特征,他的一切行动,他的一切言辞,也必定有非凡的壮丽。

张良谦恭处世,全身而退

出身最为高贵。祖父张开地,是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三朝宰相;父亲张平,又相韩厘厘王、悼惠玉,故史称张良祖上“五世相韩”。

一次,当了皇帝的刘邦实话实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他以谋略出众,智慧超群,脐身“汉初三杰”。

秦二世二年(前208)九月,刘邦奉楚怀王之命,率本部兵马挺进关中,猛攻宛城(今河南南阳)不下,刘邦决定放过这块难啃的骨头,直趋武关(今陕西商南东南)。张良指出,如果不拿下宛城就西进,前有强敌,宛城秦兵再从后面夹攻,那就危险了。刘邦觉得在理,掉转马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宛城,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麾兵西进,攻取武关,直趋晓关。刘邦心切,决定强攻,张良以为不可,献上一计:“秦兵众多,不可轻敌。据我所知,武关守将是个屠夫的儿子,用金钱可以打动他。您先留在这里,派人先行,扬言去准备五万人的饭菜;再在山上多树旗帜,虚张声势。然后,让人带上重金去劝降那个秦将。”刘邦依计而行。那个秦将正被刘邦虚张声势吓得不知所措,见刘邦送来重金,就动了心。这时,在刘邦、张良的安排下,一支汉军从武关背后偷袭上来。关中的东大门洞开,刘邦率军进抵灞上,秦王子婴投降。

不久,项羽麾兵四十万,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

这时,刘邦身边出了一个叛徒,名叫曹无伤,当时官居左司马。他见项羽势力大,料想刘邦不是项羽的对手,遂背叛刘邦,派人密报项羽:“刘邦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把咸阳城中的珍宝全部占为己有。”项羽被激怒了,传令三军,厉兵袜马,第二天就出兵,去消灭刘邦那匹夫。项羽的叔叔项伯与张良有生死之交,连夜去向张良通风报信,劝他速速逃命,免得与刘邦同归于尽。张良不肯在这危急关头撇下主子逃生,便将此事报告了刘邦。刘邦大惊失色,恳请项伯从中斡旋。他恭敬地尊项伯为兄长,献上一杯美酒为他祝寿。仅凭这些,恐难打动项伯,刘邦觉得还应献上一份厚礼才是。什么礼物好呢?珍宝对项伯来说,并不稀罕。他蓦地想到了远在丰邑老家的女儿,他决定把她许配给项伯的儿子,用结姻亲把项伯与自己拴在一起,不怕项伯不尽力。

刘邦此举,收益匪浅。项伯慨然答应在项羽那里为刘邦解释、疏通,并出计要刘邦第二天一早亲自去拜会项羽,说明原委,以消除误会。接着,他又连夜返回鸿门,劝说侄儿项羽,替刘邦开脱。项羽怒气消了大半。

第二天一早,刘邦带着张良、樊哙,在百名骑兵的护送下,来到鸿门。一见项羽,刘邦连忙解释,言语诚恳。项羽见状,不但怒火全消,且觉得自己委实对不住刘邦,说:“这都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挑唆的。否则,我怎会如此!”遂命人摆下酒宴,款待刘邦。

项羽裂土分封,把刘邦封在巴蜀。张良去找项伯,为刘邦求情,项伯已与刘邦联姻,也乐意为亲家出力,在他的劝说下,项羽又把汉中划给了刘邦。这片汉中,成为日后刘邦回师关中的基地。

刘邦率众去封国,张良打算暂时离开刘邦,去辅佐韩王成。他难分难舍地把刘邦送到褒中(今陕西汉中北),分手时,建议刘邦烧掉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以表明安心在汉中、巴蜀一带做一方诸侯,来麻痹项羽,使之疏于防范。刘邦依言而行。待见了项羽,张良把刘邦烧掉栈道的事报告了他,说刘邦无意东还,项王可以放心去围剿在齐地起兵的田荣一伙。项羽信以为真,对刘邦未加防范。

项羽心胸狭窄,恼恨张良追随过刘邦,不放韩王成归国,把他扶持到彭城(今江苏徐州)杀害。张良鼠窜逃命,翻山越岭去找刘邦。这时,刘邦已打回关中,故人相见,分外高兴。刘邦封张良为成信侯,两人再次合作,与项羽逐鹿中原。

项羽自刎后两个月,群臣“劝进”,刘邦登基称帝。

刘邦是个贤明的君主,虽然刚刚戴上皇冠,激动不已,却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守后方,安抚百姓,筹措粮饷,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一代英杰,我能任用他们,这是我能得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信用,这是他兵败身死的症结所在。”刘邦这番话,乃肺腑之言。

汉朝建立第二年,刘邦为了酬谢部下,决定论功行赏。那些文人武士,投笔从戎,仗剑从军,出生人死,为的就是功名富贵。这一天终于到了,他们激动不已,猜测自己能封什么侯,地盘有多大,人户有多少;相互之间,夸耀自己的战功,贬低别人,有的竞争得脸红脖子粗,手已按在利剑上,差点就拔了出来。刘邦见状,就先封功劳最大的萧何为赞阝侯,食邑八千户,此举在将军们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去找刘邦“论理”,说自己被坚执锐,征战沙场,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萧何未尝有汗马之战,只在后方操持文墨,凭什么封他这么多?刘邦以打猎为例,说他们只是猎狗,而萧何是猎人,硬是把他们的不满给压了下去。

在这场群臣争功的闹剧中,张良冷眼旁观,封赏之事似乎与他无关。后来,刘邦对张良说:“你自己从齐地选三万户吧。”萧何才封八千户,当年刘邦去咸阳出差,萧何比别人多送他二百钱盘缠,刘邦因此又加封萧何两千户,两项加起来,总共才一万户,而刘邦封给张良的,是萧何的三倍!西汉初年,这三万户是六七个县的地盘!刘邦让张良从齐地选三万户,也有特定原因:自春秋以来,齐地最为富庶。无疑,刘邦对张良的封赏是最高规格的,换了别人,肯定会欣喜若狂。谁知,张良却是一脸平静,说他不敢当三万户,把留封给他就足够了。张良如此谦让,使刘邦感叹良久,答应了他的要求,封他为“留侯”。

这次争功事件,更显示出张良的谦让。

开国元勋们不但封侯,还有高官厚禄。像萧何,官拜相国,岁禄万石;周勃,官拜大尉,岁禄也是万石;曹参,出任齐国相国,岁禄也是万石。汉代,一般亩产量为三石,一万石就是三千三百亩地一年的亩产量!这些相国、太尉,不仅俸禄丰厚,权势也极其显赫,炙手可热。古代中国,本就是本位主义,权力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张良是个少见的例外,帮助刘邦打下江山后,别的开国元勋一个个冠冕朝笏,非公即卿,张良却什么官职都没有。这倒不是刘邦不给他,而是他不要。

但张良尽管不要官职,点子还是照样出。

刘邦打算以洛阳为国都,并且已在洛阳南宫安身。齐人娄敬,一个拉小推车的成卒,去西北服役,路过洛阳,找到同乡虞将军,请他引见去见刘邦,要劝刘邦西都长安。娄敬穿着一件破羊皮袄,虞将军要给他换一件,他不干,就穿着破羊皮袄进了皇宫。见了刘邦,他指出洛阳乃四战之地,无险可守;而关中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是最理想的建都之地。刘邦手下的将士大都是关东人,不愿到遥远的关中去,反对西都长安,说什么秦朝二世而亡,可见关中非吉祥之地云云。刘邦无所适从,又征求张良的意见,张良与娄敬所见略同,也劝刘邦西都长安。刘邦向来看重张良的意见,遂下令迁都长安。

在西汉开国元勋中,不慕功名权势,注重养生延年,关门练气功的,只有张良一人。别人虽然也渴望延年益寿,但又舍不了那份功名权势。一部“二十四史”,也找不出几个像张良那样的人。后人对张良此举,只有感叹,做是做不到的。李一本《过留侯辟谷处》:

一个尘埃士,兴刘仗秘猷。

殊中超百代,蚤见异群候。

借箸开基远,封留雅志酬。

泛湖同比迹,远害去遐州。

居安思危,处进思退

事业顺利进展时,应该有一个抽身隐退的准备,以免将来像山羊角夹在篱笆里一般,把自己弄得进退两难;刚开始做一件事时,就要预先策划好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罢手,不至于以后像骑在老虎身上一样,无法控制局面。

悬崖勒马、江心补漏固然是对危局的补救措施,但毕竟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骑虎之势已成,世事不由自己,至此悔恨都已晚矣。

假如人凡事都弩马恋栈,不能在权势头上猛退,到头来难免像山羊触藩一般弄得灾祸缠身。做事要胸中有数,不要贪恋功名利禄,不要做无准备之事;做事要随机应变,随势之迁而调整。做事是为了成事,一股劲猛进不可取,犹犹豫豫也不可取,应当知进知退,有张有弛,居安思危,处进思退才是行事的妙法。

在任何情况下都须具有坚忍的品质,你的职位越高,这条准则越有必要。流言蜚语总是在进退两难,事无成果之时飞来。稳扎稳打比赢得俗气的吹捧喝彩要好一百倍,即使后效来得迟。我们要养成一种事业的恒心,首先要培养自己一种对事业的嗜好,然后再培养一种不求速达的心理状态,循序渐进。

良臣为国计必深远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赵太后刚刚执掌赵国的政权不久,秦国就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说:“赵国必须用长安君作人质,我们方能出兵援赵。”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宠爱的儿子,所以,赵太后不愿意这样做,大臣们都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告诉左右说:“如果再有人来劝说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我一定要当面唾他。”

此时,左师触龙〖〗言龙〖〗言说想见太后,赵太后很生气地等待着。触龙〖〗言慢慢地走进去,到太后面前自己请罪说:“我的脚有毛病,走不快,以致好久没有来拜望太后您了。我在私下里宽恕自己,但又担心太后的身体也不太好,所以很想来拜见太后。”太后说:“我现在是靠车辇走路。”触龙〖〗言说:“您每天的饮食没有减少吗?”赵太后说:“我只是喝粥而已。”触龙〖〗言说:“我近来食欲不振,于是,就去散步,每天行走三、四里路,饭量就稍有增加,身体也舒服了一些。”太后说:“我已不能这样做了。”这时,太后的面容稍微有了好转,怒气也消了一些。左师触龙〖〗言说:“我有一个不肖的儿子叫舒旗,他年纪尚轻,没有什么本领。但是我已经老了,很爱怜他,我希望让他来做一名宫廷卫士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来向太后说明我的这个意思。”

赵太后说:“好啊,有多大岁数了?”触龙〖〗言说:“十五岁了,年龄虽然小,但我希望在我未死以前,能把他托付给大后。”太后说:“您也疼爱自己的儿子吗?”触龙〖〗言说:“疼爱之情胜过太后您。”太后说:“我也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的。”触龙〖〗言说:“我私下里以为您爱燕后超过爱长安君。”太后说:“您完全错了,我爱燕后远不如爱长安君。”触龙〖〗言说:“做父母的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为他们作长远的打算,当燕后初嫁时,您老人家跟着她,为她远行而悲伤。到后来她出嫁了,您也十分思念她。但到祭祖的时候则祝福她说:‘千万别让她回来。’因为您希望她的国家不要灭亡。这就是为她作长远的打算啊!您希望她的子孙能继承王位。”太后说:“很对。”

触龙〖〗言说:“现在追溯到三代以前,到赵国的开国时赵烈侯的子孙被封侯的,今天还有人存在吗?”太后说:“没有了。”触龙〖〗言说:“不但是赵国没有了,其他国家子孙封侯的,到今天还有继续存在的吗?”太后说:“没有了。”

触龙〖〗言说:“所以说,近者灾祸就降临到这些人本身,远者则降临到他们的子孙。难道国君的子孙一定都是坏的吗?不是的,原因是他们位高而无功,俸禄丰厚而无所事事,所拥有的资财又太多了。现在,您老人家一再提高长安君的爵位,把丰腴的土地都封给他,又把国家的许多重宝送给他,如果现在不让他为国立功,有一天您老人家去世之后,那长安君又怎能自己在赵国立足呢?我认为您没有为长安君作长远的打算,所以我说您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

太后说:“您说得真是有道理啊!就听凭您安排使用他吧。”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百辆车子,到齐国去做了人质,接着齐国发兵救赵。赵国贤士子义听到了这一消息后说:“国君的儿子是至亲骨肉,同样也不能依靠无功的尊位和先人的俸禄而守住财宝,更何况做人臣的呢?”

今天看来,触龙〖〗言所讲的道理并不复杂,但触龙〖〗言所用的方法却是十分高明的。首先,触龙〖〗言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对象,即一位十分钟爱自己儿子的母亲;其次,她又不是一位一般的母亲,而是执掌赵国大权的太后;第三,已经有许多人劝谏过了,太后不听,而且要对劝谏的人“唾其面”,对触龙〖〗言也是“盛气而揖之”。所以,触龙〖〗言如果要想用一般的方法去说服太后是不可能的。触龙〖〗言说赵太后的过程可分为三步:一是“套近乎”,使太后在感情上转移了注意力,减少了对触龙〖〗言的抵触情绪;二是表示要把自己的小儿子送到太后的身边当侍卫,表明自己爱护子女的态度;三是由此引出太后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的看法,引大后人彀,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父母爱子女当为之计深远”的结论,使太后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触龙〖〗言的观点,送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

人之爱子女,要为之计深远,这恐怕就是大爱和小爱的区别了。

退己进人,谦让处世

欹器因为装满了水才倾覆,扑满由于腹中空无一物才得以保全。所以君子宁愿处于无争无为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争有夺的场所,日常生活宁可感到欠缺一些,也不要过分美满。

处处让人,处处谦退,处处居下,这就是老子先人后己、下己上人、损己益人、退己进人的广博教化。

吕东莱的《官箴》说:“做官的法则,只有三件事:一叫做清廉,二叫做谨慎,三叫做勤俭。懂得这三件事的人,就懂得节制自己了。然而世间治理的人,临财当事,就不能自我克制,经常自认为不会败露。世间贪污奸诈的人,大多这样而失败。持着不会败露的观念,就会无所不做了。然而事情往往会败露,并由不得自己。所以设身处事,警戒在于当初,不得不省察。即使利用权势和智慧,进行百般补治,幸而得免,损失已经太多了,还不如当初不那么做的好。”

治理贪的毛病,领导在于严刑,在于严罚,在于诛杀罪魁祸首。查出一两名权贵显赫、亲近宠幸的大官僚诛杀他,就会使卑贱疏远的人自我禁止了。这是作为最高领导综合治理政治官道的要法。身在百官之中的人,要以明大体、少欲望为要点。明大体,就有为有守;少欲望,就知足知止。做官要善于安守清廉,不受富贵的侵害。看重自己,懂得自己身重于天下,就会把外物看得轻淡,功名利禄,都不能动摇我的心志了。在得到利益的时候,不仅要将自己看重,外物看得轻些,而且要把真正的名利看得清楚些。

贪小名的人,大名难立;贪小利的人,大利不到;贪小富的人,绝对没有大富的气象;贪小贵的人绝成不了大贵人。自己处处不为名,将名声让给他人,然后大名能立;自己处处不要利,把利推让给他人,然后大利到来。大富大贵,大功大德,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对待别人要宽厚,当别人犯错误时,像他没犯过错误一样原谅他,这样才能使他心平气和地走向正路;要求自己则要严格,应在自己无过错时,设法找出自己的过错,如此才能使自己的品学精进。无论是审察别人,还是审察自己,都必须坚守一个“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原则。所以说,待人要圆,律己要方。

郭子仪宽以待人,受诬不辩

唐朝汾阳王郭子仪受诬而不辩。一次,他父亲的坟墓被人盗了,有人怀疑是太监鱼朝思叫人干的,皇上召见郭子仪时,谈起这件事。

郭子仪只流眼泪,不提抓盗墓人或鱼朝恩涉嫌之事。他说:“我长时期带兵,不能完全禁止部下做些不好的事,比如士兵就有挖人家坟墓的。今日我的父墓被人偷了,这乃是老天爷的报应,不关别人的事情。”这样一件事就这么算了,朝廷内不起一点波澜。

还有一次,鱼朝思邀请郭子仪游章敬寺。宰相元载当时专权,怕他们联合起来攻击自己,就先进行离间。他暗中派人告诉郭子仪说:“鱼朝恩将要对您做不利的事了。”言下是叫郭子仪不要去赴约。郭子仪不听,坚持要去。他手下的将士们要求全副武装随从,郭子仪也不答允。

他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他没有天子的命令,敢害我吗?若有天子的命令,那你们这样做是干什么?是想违抗圣旨造反吗?”

他只带了几个家童仆人去见鱼朝思。鱼朝恩见他这样轻车简从,连警卫人员都没有,惊奇地问他为什么,郭子仪说:“外边有人告诉我,您要趁这个机会干掉我。所以我特地不带警卫人员,免得您花费心思,等动手时多添麻烦。”

鱼朝思感动得流着眼泪说:“如果不是您这样一位忠厚长者,能不产生疑虑的准备刀枪回去吗?”

郭子仪能宽以待人,更能严以责己。还有一次,郭子仪的家仆在靠近皇家墓的地方杀猪宰羊,违犯了皇上的禁令。金吾将军裴讠胥马上报告皇上。当时郭子仪正被皇帝封为“尚文”,等于承认他是“父辈”,地位高得不能再高了。

有人劝裴讠胥说:“你这样做就不为郭令公的处境想一想,这不是要使他难堪吗?”

裴讠胥说:“我这样做,正是为郭令公的地位着想呀!郭令公功劳大声望高,皇上年轻又刚即位,没有什么威严,朝中大臣都去巴结郭令公了。我这是故意揭发他的小错误,让大家明白郭令公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做了错事,照样可以上告、揭发、批评。我这样做上可以尊重天子,下可以安定大臣,难道还不应该吗?”

对这样一个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的小军官毛孩子,肚宽胆大的郭子仪既不怪他,也不害他,这真难得!所以明朝李赞认为,裴讠胥也是郭子仪的知己、郭子仪的忠臣,这是很有见地的评价。但他偏重于裴讠胥,殊不知没有郭子仪的肚量,哪会有裴讠胥的胆量!裴讠胥9分成全了郭子仪,而郭子仪却10分成全了裴讠胥。裴讠胥要不是碰上郭子仪而是鱼朝恩、元载的话,脖子上早“喀嚓”挨了一刀了。像郭令公这样挨过整而不整人的人,真可以称得上是宽宏大量的“仁人”。

难得糊涂

披上“糊涂”的外衣

糊涂处世,收敛智慧,让人认为你无能忽略你的存在,关键之时,不动声色先发制人,使人不知云里雾里。

人生在世,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就糊涂,该聪明时就聪明,小事糊涂,不要小聪明,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

沉默是金,大智若愚是智者的自保方式。无论才能有多高,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的境界。

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刻有一枚图章,上面刻的是四个篆字:“难得糊涂”。所谓“难得糊涂”实际上是清楚不过了。正因为他看得太明白、太清楚、太透彻,却又对个中缘由无法解释,倘若解释了,更生烦恼,于是便装起糊涂,寻求逃遁之术。

现实人生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特别是涉及到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太认真,不是扯着胳膊,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乎。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有时候,事情逼到了那个份上,就玩一次智慧,表面上给他个“模糊数学”,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是“难得糊涂”。评职、晋级时,某候选人向你面授机宜,讨你个“民意”,你明知道他不够格儿,可又不好当面扫他的兴,这时候你该怎么办?不哼不哈,或嘻嘻哈哈,划“○”时再较真,不失原则;人格哪,似乎也不失,当事人问到了,坦诚指出他不够格儿的地方,不问,顺其便。“通俗读物是糊涂”是既可免去不必要的人事纠纷,又能保持人格纯净的妙方。“难得糊涂”作为“牢骚气”,原本就是由“不公平”而发的。世道不公,人事不公,待遇不公,要想铲除种种不公,又不可能,或自己无能,那就只能祭起这面“糊涂主义”的旗帜,为自己遮盖起心中的不平。假如能像济公那样任人说他疯笑他癫,而他本人则毫不介意,照样酒肉穿肠过,“哪有不平哪有我”,专捡达官显贵“开涮”,专替穷苦人、弱者寻公道,我行我素,自得其乐。这种癫狂,半醒半醉,亦醉亦醒,也不失为一种“糊涂”。这种糊涂真正是“参”透、“悟”透了。所以当你直面现实,要学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佛,“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那就会进入一种超然的境界。

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都主张“大智若愚”,而且要“守愚”。愚并非真愚,大智若愚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虚怀若谷,宽厚敦和,不露锋芒,甚至有点木讷。其实在“若愚”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智慧大聪明。大智若愚,这是兵家的计谋,也是处世的方略。

古人以为做一个真正明智的人,察又有“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什么叫“能不察”呢?就是在一群人中,唯有自己洞察了这件事的本质,而又偏偏有人不愿你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于是只好装作不知,以免自己的智慧太过而遭不测。

春秋时,齐国有位智者叫隰斯弥。当时当权的大夫是田成子,颇有窃国之志。一次,田成子邀他谈话时,两人一起登临高台浏览景色,东西北三面平野广阔,风光尽收眼底,唯南面却有一片隰斯弥家的树林蓊蓊郁郁,挡住了他们的视线。隰斯弥在谈话结束后回到家里,立即叫家仆带上斧锯去砍树林。可是刚砍了几棵,他又叫仆人停手,赶快回家。家人望着他感到莫名其妙,问他为什么颠三倒四的?隰斯弥说:“国之野唯我家一片树林突兀而列,从田成子的表情看,他是不会高兴的,所以我回家来急急忙忙地想要砍掉。可是后来一转念,当时田成子并没有说过任何表示不满的话,相反倒十分的笼络我。田成子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人,他正野心勃勃要谋取国位,很怕有比他高明的人看穿他的心思。在这种情况,我如果把树砍了,就表明了我有知微察著的能力,那就会使他对我产生戒心。所以不砍树,表明不知道他的心思,就算有小罪而可避害;而砍了树,表明我能知人所不言,这个祸闯的可就太大啦!”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保之术,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是也。如果过份地强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它也自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尤其是作为有一定地位的领导者,对下属如果采取令人人自危的考察术,就必须审察有度。

唐太宗有一次为了审察手下的文官中是否有贪官污吏,悄悄地叫心腹拿了国库绢去试贿。有一个管宫门的官吏不知,受了一匹,立即被太宗抓起说要处死。于是裴矩就对太宗说,这种考察方法不义,是陷人于法。明明是你叫人去送给他的,反过来又说人家受贿,这不是用计害人吗?这样下去,将来还有谁敢上朝作官呢?太宗听了,自感无言以对,于是召集文武,宣布自己的过错,以安抚人心。

所以古人说:洞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说的就是精于察人而产生的副作用,即“好丑在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而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这也可说是古人在辩证法上的“活学活用”了。所谓“大智若愚”就可作如是观吧。

人一生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有句成语“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正是小事装糊涂,不耍小聪明,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

中国古代这样的大智若愚者是很多的,宋代宰相韩琦以品性端庄著称,遵循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生活准则,从来不曾因为有胆量而被人称许过,可是在下面两件事上的神通广大,这才是“真人不露相”的注脚。对于这样的老好人谁会防范呢?他因此而在无声无息中做了两件大事:

当宋英宗刚死的时候,朝臣急忙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到,英宗的手又动一下,宰相曾公亮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下来不再去召太子进宫。韩琦拒绝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一位太上皇。”韩琦越发催促人们召太子,从而避免了权力之争。

担任人内都知职务的任守忠这个人很奸邪,反复无常,秘密探听东西宫的情况,在皇帝和太后间进行离间。有一天韩琦出了一道空头敕书,参政欧阳修已经签了字,参政赵概感到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欧阳修说:“只要写出来,韩公一定有自己的说法。”韩琦坐在政事堂,用未经中书省而直接下达的文书把任守忠传来,让他站在庭中,指责他说:“你的罪过应当判死刑,现在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发置。”韩琦拿出了空头敕书填写上,派使臣当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

要是换上另外的爱耍弄权术的人,任守忠会轻易就范吗?显然不会,因为他也相信一贯诚实的韩琦的说法,不会怀疑其中有诈。这样韩琦轻易除去了蠹虫,而仍然不失忠厚。所以大智若愚实在是一种人生的最高修养,也是一种人生大谋略。大智若愚的人总有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南朝梁人羊侃,字祖忻,泰山梁父人。开始做北朝魏国的泰山太守。他的祖父羊规曾经是宋高祖的祭酒从事,所以羊侃想回到南方来。归途中,走到涟口这个地方,大摆宴席。有个人名叫张孺才,喝醉了,在船上失了火,烧了70多艘船,烧掉金银财物不可计数。羊侃听说了,根本不挂在心上,还是要大家继续喝酒。孺才既惭愧,又恐惧,就逃跑了。羊侃派人去安慰他,并把他找回来,仍然像从前一样对待他。后来羊侃回到南朝,做了梁武帝的军司马。

晋代人裴遐在东平将军周馥的家里作客。裴遐和人下棋,周馥的司马劝酒,裴遐正玩在兴头上,所以递过来的酒没有及时喝。司马很生气,以为轻慢了他,就顺手拖了裴遐一下,结果把裴遐拖倒在地。在旁边的人都吓了一跳,以为这种难堪是难以忍受的。谁知裴遐慢慢爬起来,坐到座位上,举止不变,表情安详,若无其事地继续下棋。王衍后来问裴遐,当时为什么表情没有什么改变,裴遐回答说:“仅仅是因为我当时糊涂。”

大智若愚,从一个角度来说,也可理解为小事愚,大事明。对于人来说是一种很高的修养。所谓愚,并非自我欺骗,或自我麻醉,而是有意糊涂。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一定要糊涂;而该聪明、清醒的时候,则一定要聪明。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你也必会有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把自己的优势藏起来,充分显示自己的短处、弱点,而使对手上当,放松警戒,也是以装糊涂来迷惑对方,从而达到成功的目的。

匿壮显弱,需要很大的忍耐力,先丢脸先失败,经过一番痛苦的忍耐,而达到最后的成功。

在暗处观察明处自然容易看清楚,身处世外,以静制动,方可以后发制人,聪明的人,懂得先静如处子,后动如脱兔,才能控制事态的发展。

把自己的优势藏起来,充分显示自己的短处弱点,从而使对手上当,放松警戒也是以装糊涂来迷惑对方,从而达到成功的目的。

隋朝大将贺若弼准备攻取京口(今镇江),先以老马多不好使唤为借口,买陈国船然后藏起来,又买破船五六十艘,放在港中。陈国人窥见到这些破船,就认为中原没有好船。贺若弼又命令沿江巡防的军队交接班时,都必须集中到广陵(今扬州),并在广陵大列旗帜,旷野支帐。陈国人以为隋国的大军开来了,立即派出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过后知道并无此事,原来是江防人员交接班,就不再戒备了。这时贺若弼又沿江渔猎,人马喧噪,声势不小,陈国人以为对方是在打渔,仍无动于衷。等到贺若弼的军队渡过了长江,陈国人还始终没有察觉。

司马懿装病夺权是一则有名的故事,目的在于迷惑对方,使其放松戒备,然后暗中图事,一俟机会成熟,便原形毕露。这一招很灵!

魏明帝时,曹爽和司马懿同执朝政。司马懿被升做太傅,其实是明升暗降,军政大权落人曹爽家族。司马懿见此情景,便假装生病,闲居家中等待时机。

曹爽骄横专权,不可一世,唯独担心司马氏。正值李胜升任青州刺史,曹爽便叫他去司马府辞行,实为探听虚实。司马懿明析实情,就摘掉帽子,散开头发,拥被坐在床上,假装重病,然后请李胜人见。

李胜拜见过后,说:“一向不见太傅,谁想病到这般。现在小子调做青州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佯答:“并州靠近北方,务必要小心啊!”

李胜说:“我是往青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笑着说:“你从并州来的?”

李胜大声说:“是山东的青州!”

司马懿笑了起来:“是青州来的?”

李胜心想:这老头儿怎么病得这般厉害?都聋了。“拿笔来!”李胜吩咐,并写了字给他看。

司马懿着了才明白,笑着说:“我不想耳都病聋了厂’手指指口,侍女即给他喝汤,他用口去饮,又泻了满床,噎了一番,才说:“我老了,病得又如此沉重,怕活不了几天了。我的两个孩子又不成才,望先生训导他们,如果见了曹大将军,千万请他照顾!”说完又倒在床上,喘息起来。

李胜拜辞回去,将情况报告给曹爽,曹爽大喜,说:“此老若死,我就可以放心了。”

从此对司马懿不加防范。

司马懿见李胜走了,就起身告诉两个儿子说:“从此曹爽对我真的放心了,只等他出城打猎的时候,再给点利害让他尝尝。”

不久,曹爽护驾,陪同明帝拜谒祖先。司马懿立即召集昔日的部下,率领家将,占领了武器库,威胁太后,削除曹爽羽翼,然后又骗曹爽,说只要交出兵权,并不加害他。等局势稳定了,就把百爽及其党羽统统处斩,掌握了魏朝军政大权。“匿壮显弱”,需要很大的忍耐力,争强好胜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这要先丢脸、先失败,经过一番痛苦的忍耐,而达到最后的成功。

见人不可全抛一片心

朋友之间相处,特别是好朋友之间也需要掌握好分寸、火候,若即若离,不失为一种和谐之交。

交友是人生一大乐趣,一旦逢着知己,便想越来越好,愿望是好的,但做法不足取。道家“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小国寡民”思想是一种极端的疏远,不可取,但也不宜过分亲密,到了不分你我的亲近程度。凡过分亲密必生摩擦,出矛盾,于是出言不逊,棍棒相加,你长我短,揭老底,戳痛点,鸡犬不宁。调查一下邻里关系不和谐的人家,你会发现他们大都曾经有过亲密无间的往来史。所以朋友之间相处,特别是好朋友之间也需要掌握好分寸、火候,若即若离,不失为一种和谐之交。“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是庄子在论述交友之道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交朋友要保持水一般的细水长流滋味。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就是说朋友之间的关系不可太过密切,比如你有事去找朋友,到朋友屋前时,恰好听到里面有人在和朋友交谈,这时你该怎么办?有人会想,既然是朋友,干脆推门进去就是了。其实不然,虽然是朋友,但你冒昧而人,打搅了人家谈话,其效果一定是好的吗?因此,你应该悄悄离去,另外再找合适的机会。或者去朋友家拜访之前先打个电话约好时间,而不能认为是朋友就可以随时登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们的朋友关系的纽带一定很牢固持久。“小人之交甘如饴”,是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像水一样,淡淡地细水长流,永远都不会感到厌倦,友情会长久持续。倘若像甘饴一般地粘住对方,开始交往时一定很好,时间久了关系就会疏远。因此,交朋友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给自己同时也给对方,留下回味的余地。《菜根谭》的作者洪自诚在论交友时也说:“交友须带三分侠气。”

侠气须压制三分,即与朋友相处,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过分地亲密,如果侠气发挥到了八分、十分的地步,往往容易造成两败俱伤,如此友谊便无法永久持续。

交友的秘诀是什么呢?孔子告诫说:“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即朋友有错,须以诚心来忠告劝异他,如果对方听不进去,就不必再多说了。如果一味地说教,可能会引起对方厌恶,甚至会引起相反的效果。那些对朋友的缺点孰视无睹,或是装作不知道的人,是没有资格与他人交往的。既是朋友,则须尽朋友之道,应该有一次的劝告,若一再劝导,可能会引起对方反感。所以听不听你的忠告,完全凭对方的判断力。因此必须尊重他人的自主性,不可一味地劝说,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交”。

当然,要朋友交得长久,温良恭俭让的谦和之德与礼貌之举,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朋友之间倘太重礼让,老是打躬作揖,自贬而崇人,则恐怕更加糟糕。所以朋友间的交往要恰如其分,不强交,不苟绝,不面誉以求新,不愉悦以苟合,其关系的处理,恐怕用得上这副对联:“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也就是“君子为人,和而不流”,这就是小事“和”大事“不流”。所以,一味地糊涂也是不对,应该在交友时有个底限。

朋友之间,在非原则问题上谦和礼让,宽厚仁慈,多点糊涂,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则应保持清醒,不能一团和气。见不义不善之举应阻之正之,如力不至此,亦应做到不助之。如果明明知道有人在行不义不善之事,却因他是长辈、上司、朋友,即默而容之,这就是一种很自私的趋避。有时候,立定了脚跟做人,的确是会冒风险的,也可能会受到暂时的委屈,受到别人的不理解,但是这种公正的品德,最终会赢得人们的尊敬。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在朝间与吏部尚书唐俭下棋。唐俭是个直性子的人,平时不善逢迎,又好逞强。与皇帝下棋却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架炮跳马,把唐太宗的棋打了个落花流水。唐太宗心中大怒,想起他平时种种的不敬,更是无法抑制自己,立即下令贬唐俭为潭州刺史,还不甘休,又找了尉迟恭来,对他说,唐俭对我这样不敬,我要借他而诫百官。不过现在尚无具体的罪名可定,你去他家一次,听他是否对我的处理有怨言。若有,即可以此定他的死罪!尉迟恭听后,觉得太宗这种张网杀人的做法太过份,所以当第二天太宗召问他唐俭的情况时,尉迟恭只是不肯回答。反而说,陛下,请你好好考虑考虑这件事,到底该怎样处理。唐太宗气极了,把手中的玉版狠狠地朝地下一摔,转身就走,尉迟恭见了,也只好退下。

唐太宗回去后,一来冷静后自觉无理,二来也是为了挽回面子,于是大开宴会,召三品官入席,自己则主宴并宣布道:“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表彰尉迟恭的品行。由于尉迟恭的劝谏,唐俭得以免死,使他有再生之幸;我也由此免了枉杀的罪名,并教我以知过即改的品德,尉迟恭自己也免去了说假话冤屈人的罪过,得到了忠直的荣誉。因此赐尉迟恭绸缎千匹。”

唐太宗这样做,当然主要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明正”;同时,他当然也感谢尉迟恭。假使尉尺恭真的按他的话去陷害唐俭而致其死,又安知唐太宗肯“正”起来,不治罪尉迟恭呢?与朋友相处也是一样,如果是真心待人,就应该对他加以爱护,不但帮助他度过种种的难关,而且也要帮助他克服种种弱点,天长日久,朋友们自然会了解你的为人和品格,包括自己的上司和同事。

心平气和,难得糊涂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若精明,确能占得不少便宜,但太过精明,别人也必定会以精明加以防范,精明的人往往看不到这一点。精明的人,可以精明一次,也可以精明两次,但很少有人能精明过三次的;因为一次精明是启发,:二次精明是教训,三次精明就是警惕啊!

人们在交往中,常常喜欢与单纯的人交往。与单纯的人交往放松、自然,不用费尽心机,提高警惕;这倒不是说单纯的人是傻子,是可以随意欺骗与作弄的,而是说他心地纯净、宁和、淡泊,他也懂得很多,想得很深,看得很透,他把他的心智放在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就是葡子所说的那种人:温和如玉,完美纯正。

然而,与精明的人交往,就得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稍有不慎就会落人泥淖和陷阶中。交往得越久,相处得越深,就越是感到被欺骗、被愚弄,当然也就越是不自在。如果没有办法还得与他交往,那么他就会以精明手腕去对付他。这正应了郑板桥的一句话: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

曾国藩是一个精明的人,他弟弟曾国荃也是一个精明的人,他们就因为精明吃过不少亏。

对于读书人,曾国藩还能以诚相待,他说:“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但是对于官场的交接,他们兄弟却不堪应付。他们懂得人情世故,但义怀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碰壁。这是很自然的,你对人诚恳,人也对你诚恳;你对人诡秘,人也对你诡秘;你对人一肚子不合时宜,人也对你会一肚子不合时宜。

而曾国藩的朋友迪安有一个优点,就是全然不懂人情世故,虽然他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但他却一味浑含,永不发露,所以他能悠然自得,安然无恙。而曾国藩兄弟却时时发露,总喜欢议论和表现,处处显露精明,其实处处不精明。曾国藩提醒曾国荃:这终究不是载福之道,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到了后来,曾国藩似乎有所领悟,他在给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信中写道:“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拔(消除)不祥。”但很遗憾,他未能身体力行。

所以,为学不可不精,为人不可大精,还是糊涂一点的好。

然而让精明的人糊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他经历很多人和事,受过很多挫折和磨难,否则他是不会糊涂的。郑板桥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返糊涂更难。但也只有进到这一境界,才能明白人生是怎么一回事。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顾全大局,舍率保车是一种深远的谋略,从糊涂三十六计角度看,就是一种以屈求伸以、退为进的策略,是一种宽柔的智慧。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甘愿名誉上受到站污,而咸就更大的事业。

生意场上要做到顾全大局,就必须临危不乱,关键时刻不能患得患失于小益小利,要善于分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能够舍卒保车。为了更大更长远的利益舍弃眼前的利益。“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报,没有无回报的付出,也无无付出的回报。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只想别人给予自己,那么“得到”的源泉终将枯竭。

春秋末年,齐国的国君荒淫无道,横征暴敛。齐国的贵族田成子看到这种情况后,对他的僚属说:“公室用这种榨取的手段,虽然得到了不少财富,但这种取是“取之犹舍也”。仓储虽实,但国有不固,终是“嫁衣”。于是田成子制作了大、小两种斗,大开自己的仓储接待饥民,用大斗出借谷用小斗回收还来的谷米,“予民于惠”。于是齐国人民不肯再为公室种田效力而投奔于田成子门下,一时“民归之如流水”。田成子用这种大斗出小斗进的方式,借出的是粮食,收进的是民心,貌似给予,实则得到。果然,齐国国君宝座最后为田氏家庭所得。

史学家范晔说“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正是对这种得失观的一语道破。

得与失的互为转化之效果,有时也并不是马上就可以见到的,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