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23:53:23

点击下载

作者:刘月华 等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作者:刘月华 [等著]排版:燕子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01-05-01ISBN:9787100032100本书由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这几年我很看过几本讲现代汉语语法的书,得到一个印象是这些书的读者对象不明确,不知道是为谁写的。好像是谁都可以看看,看了都多少有点收获,但是谁的收获也不大。因为它既不能在理论上有所贡献,又不能在实用上有所裨益。最近刘月华同志把她和潘文娱同志、故同志合编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校样拿给我看,我愉快地把它看完,觉得这是一本很有用的书,会受到它的读者的欢迎的。

这本书是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师和已有基础的学生写的。作者在前言里说:“本书的着眼点是实用。就是说,力求通过语法现象和语法规则的具体描写,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汉语。……凡是外国人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语法现象,本书都作了尽可能详细的描写,对某些容易引起混淆的语法现象还作了比较分析,指明正误。”她们说到做到,有不少内容是别的书上不讲或一笔带过,而这本书里有详细说明的。例如:单音方位词的用途,“这/那么”和“这/那(么)样”用法的异同,“每”和“各”用法的异同,数目后边的“上下”和“左右”用法的异同,特别是用在年龄上,同一词语作状语和作补语的异同,等等。这些是一般语法书上忽略过去的例子。还有别的书上也讲,但是没有这本书讲得仔细的,如动词重叠的用法和意义,二十一个重要副词的用法,“了”的用法,多项定语的顺序,等等。

这本书还有值得称道的特点是有些提纲性的表解,如能愿动词用法表,介词分类用法表,语气助词表达功能表,状语补语比较表。还有,练习多而且切合需要。

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具备这些优点,是因为它是多年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它还将继续在课堂教学中经受考验,并通过课堂教学改掉它里边未能完全避免的缺点。例如用二十页的篇幅讲“了”字的用法,“了”分五大项二十二小项,“了”分七大项二十八小项,就不免有12些烦琐,不便记忆。诚然,“了”字的用法是复杂的,但是能不能在材料的组织上想点办法,执简以驭繁呢,或者把一部分内容安排到练习里去呢?此外,本书所用的语法间架似乎有点折衷诸家之间的意思,但因此也就不免有些不尽融洽之处,这也可以在教学中继续得到改进。月华同志来取回校样的时候,要我在前边写几句话,我是乐于从命的。是为序。

 吕 叔 湘1982.6.1前 言

本书主要是为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以及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的外国学生和学者编写的。它也可以作为国内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及其他高等院校汉语和外语专业的学生学习现代汉语语法的参考书。

作为一部“实用语法”,本书的着眼点是实用。就是说,力求通过语法现象和语法规则的具体描写,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汉语。为此,我们在阐述各项语法规则时,除了指出结构上的特点以外,还特别注重语义和用法上的说明,以便使读者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以及在使用某种表达方式时应该注意什么样的限制条件等。外族人学习汉语语法与本族人的难点不完全相同,因此本书的重点就是外国人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语法难点。凡是外国人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语法现象,本书都作了尽可能详细的描写,对某些容易引起混淆的语法现象还作了比较分析,指明正误。对部分语法现象的口语形式和书面语形式的区别以及风格色彩等也作了一定的介绍。这样,本书的重点、对某些语法现象的解释方法以及各项内容的详略程度跟其他语法著作就不完全一样。

本书的编写过程是首先对搜集到的大量正面例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本书的内容范围和各项内容的编排顺序。然后参照外国留学生的病句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确定每一项内容需要讲解的方面。在解释每一种语言现象时,也注意到了尽可能吸收语言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

本书是1978年4月开始编写的。1979年暑假写成初稿,1979年9月至1980年8月进行了第一次修改,1980年9月至1981年1月进行了第二次修改,1981年3月开始编写练习并作了最后一次修改。1978年8月曾油印了句法部分的纲要(《基础汉语课本》语法提纲),供我院教师作教学上的参考,并分送部分院校和研究机构征求意见。

本书是采取集体讨论、分头执笔、统一修改的方式编写的。执笔人分工如下:

刘月华:第一编;第二编中的数词和量词、动词、形容词、助词;第三编中的定语、状语、补语;第四编中的存现句、“把”字句、被动句、非主谓句;第五编中的复句。

潘文娱:第二编中的名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象声词、叹词;第三编中的主语和谓语、宾语、复指和插说;第四编中的主谓句、“是”字句、“有”字句、连动句、兼语句;第五编中的紧缩句。

故:第四编的“是……的”句、疑问句和反问句、比较的方式。

赵静贞同志曾参加编写了状语、复指和插说、连动句、兼语句、比较的方式、存现句、复句等章节的初稿,后因工作调动,未能继续参加本书的编写和修改工作。

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编写一部系统的语法书,对我们来说还是第一次。由于我们缺少编写经验,加上对某些语法现象的研究还很不深入,对他人的研究成果学习得也很不够,所以本书遗留的问题仍然很多,缺点甚至错误更是在所难免。这次出版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以便将来进一步修改提高。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院内外很多同志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有的同志提供了部分例句,有些同志提出过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吕必松同志自始至终关心本书的编写工作并看了部分书稿,提出了宝贵意见。特别是吕叔湘先生在百忙中审阅全书、提出修改意见并写了序言,周祖谟先生为本书题了书名。在此我们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著 者于北京语言学院增订本前言《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是一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参考书,出版已近二十年。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语法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因此,从1998年起,我们开始了增订工作。

学习一种语言的语法,主要是学习该语言的语法规则及其用法。《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就是对汉语语法规则,主要是对句法规则进行描写,同时也注意到语法现象用法的说明。此次增订,我们仍然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希望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能有所拓展。

语法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除了基本的词法和句法结构规则外,还要受语言环境、上下文的影响。汉语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此次增订,我们增加了“篇章”一章,在其他章节,在讨论一些具体问题时,也考虑到篇章方面的影响。

影响语法结构规则和用法的还有很多因素,比如说操该语言的人的思维规律,文化、性别、地位、年龄等,语体(对话与非对话;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等),以及句内意义、同类信息的共现或排斥等,可以说是多角度、多方面的。此次增订,在描写、说明、解释语法现象时,我们就是从多种角度、多个侧面进行的。

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对语法规则的描写太抽象不行,因为学习者在交际时很难把它与正在进行的交际活动联系起来,也就是很难把握。比如动态助词“了”,只讲“了”的语法意义,只说它表示“发生”或“实现”或“完成”,不管你讲得多科学,学生也很难运用。就像学英语的现在完成时,只说它表示“现在完成”,学生很难运用一样。我们必须讲清它的具体用法,比如在句中常常与“了”共现的时间词语,“了”与语体的关系,后边有宾语时数量词等定语的使用,“了”的省略规则,可以和“了”结合的动词等等。但是语法规则太细了也不可取(比如一类动词能和哪些类名词搭配),因为人的记忆是有限度的,不像电脑,规则太多了记不住,而且交际时也很难马上从记忆中“搜索”出来,结果,规则太多跟没有规则没什么两样。本书在描写每项语法规则时,试图找到这个繁简适合的“度”。

此次增订,我们力图吸收近二十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包括我们自己的成果。80年代以来,我国汉语语法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着重于语法现象的描写,这些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本书参考80年代以来的主要语法著作,限于篇幅,不能一一注明。我们在书后开列了主要参考书目,在具体章节后的参考文献中,只列出少量主要的论文。

此次是增订,所以本书框架、体系基本不变。关于体系问题,二十年前写这本书时,我们曾去拜访过朱德熙先生,问了他很多问题。比如一种现象叫补语好还是叫宾语好,等等。他说,语法体系就像币制,采取什么币制没有关系,因为可以兑换,同样,采用什么语法体系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提出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认为也不能不考虑教学语法的稳定性。本书的体系,基本上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前身北京语言学院基础汉语教学多年采用的体系,也广为各国汉语教师所接受。如果改动太大,可能会给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们带来一些不便。但这不等于说教学语法体系永远不变。只是当前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更为理想的、比现有体系具有明显优点的体系,因此本想改动的几点也不改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历史比汉语长得多,英语语法研究也有很大进展,但多年来英语教学语法体系改变并不大。当然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没有对外英语教学语法研究那么成熟,但是我们认为体系的改变仍以慎重为宜。

我们在增订本书的过程中,重读了吕叔湘先生为我们写的序。先生的序非常中肯,既肯定了《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一书总的方向——对教学实用,又指出不足。先生期望“它还将继续在课堂教学中经受考验,并通过课堂教学改掉它里边未能完全避免的缺点。……这也可以在教学中继续得到改进”。遗憾的是我们未能在先生生前完成增订工作。我们希望这个增订本朝先生的要求以及读者的期望又迈进了一步。

此次增订,增加的章节有句子的功能分类、汉语句子的语序、祈使句、篇章等,这几部分由刘月华执笔。有些章节重新改写,如“是……的”句、动态助词“了”、趋向补语、汉语的构词法等,其他部分也都有较大改动。除了“汉语的构词法”由潘文娱修改外,其余部分,我们三人分工不变。刘月华最后统改全书书稿。

这里我们要感谢长期以来使用本书、支持我们的广大读者和朋友们,正是他们不断给予的鼓励,增强了我们此次增订的勇气和信心。我们也要感谢商务印书馆的同志们,感谢他们在出版本书时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著 者2000年2月第一编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本编介绍本书的语法体系、所使用的语法术语,并简述第二至五编未能涉及的有关汉语语法的一些问题。第一节 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

一、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如“人”、“民”、“作”、“用”、“桌”、“葡萄”、“玻璃”等等都是语素,因为它们都有意义,而且不能分割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人”、“民”等单音节语素自然不能进行分割,而像“葡萄”、“玻璃”等双音节语素,如分割成“葡”、“萄”、“玻”、“璃”,将不包含任何意义,因而也就不成其为语素。

汉语的绝大多数语素是单音节的,少数是双音节的,三、四个音节的语素更少。由于汉字是音节文字,一个单音节语素在书面上就用一个汉字来书写,所以绝大多数汉字都与语素对应。少数汉字不与语素对应,如“玛”、“瑙”、“唠”、“叨”、“葡”、“萄”等,它们只表示多音节语素中的一个音节,不能表示什么意义。

还有的汉字与几个语素对应,表示不同的意义。如“把”——“一把尺子”、“把守”、“把门开开”、“个把月”(上述“把”音bǎ)、“把(bà)儿”;“生”——“生长”、“一生”、“生炉子”、“生病”、“生瓜”、“生疼”、“学生”,等等。汉字和语素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二、词

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所谓能独立运用,是指能单说或能单独(不必与另一些特定的语言成分结合)进入句子。如“工人”是一个词,因为:第一,它有意义;第二,可以单说、单独回答问题。例如:

①问:他哥哥是干什么的?答:工人。

第三,它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如进一步分割成“工”和“人”,不仅意义与“工人”不完全相同,而且当“工”作名词用时,一般也不能单说。又如“的”也是一个词,第一,它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第二,可以单独进入句子,而不必与某一个或某些特定的语言成分结合在一起。例如:

②我的家在北京。

③明明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第三,“的”自然是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而“人民”中的“民”就不是一个词,因为它不能单独进入句子,必须与“人”、“公”、“居”等语素组合成“人民”、“公民”、“居民”等,才能进入句子。

三、短语

词与词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表达一定的意义,就成为短语,也叫词组。短语是造句的单位。如“他的学生大部分是非洲人”中的“他的学生”、“大部分”、“非洲人”等都是短语。

语素一般是比词小的语言单位。短语是比词大的语言单位。由于汉语的词大多缺乏明显的形态标志,又由于书面语中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古汉语成分,所以一个语言单位究竟是语素还是词,是词还是短语,有时难于确定。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很复杂的。但这种划分上的困难并不会对汉语的实际运用造成多大影响。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对很多难于从理论上解决的语言成分,只能分析各方面的因素,然后加以规定。语素、词、短语的划分对外国人学习汉语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四、句子

句子是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前后有较大停顿、有一定语调的语言单位。句子是语言运用的最小单位,我们说话一般至少要说一个句子。以下各例都是句子:

①你去不去?

②去。

③小心!

④每想到这些,我对未来就充满了信心。

句子和句子连接起来,还可以构成更大的单位,如语段、篇章。在汉语中,语段和篇章会对句子的结构安排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二节 词的分类

我们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兼顾其词汇意义。

根据语法功能,首先可以把词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实词能充任句子成分,一般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实词下又可以分为名词(包括时间词、处所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七类。虚词一般不能单独充任句子成分,主要表达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气、感情。虚词下又可以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象声词四类。此外还有叹词。例如:

名词、代词、数词、量词是“体词”,在句子中主要不作谓语;动词、形容词是“谓词”,在句子中主要作谓语。

在汉语中,有些词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如“锁”既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又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锁”就兼名词、动词两类;“端正”既具有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又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端正”兼属形容词、动词两类。词的兼类现象较多,是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第三节 句法结构关系和短语的类型

一、句法结构关系的类型

词与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短语,如“红花”。词与短语又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一个更大的短语,如“我的红花”。在短语中词与词(或短语)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的,如“红”修饰“花”,这种关系叫句法结构关系。汉语有以下几种句法结构关系:(一)联合关系:组合中的各个项(词、短语等)地位是平等的。例如:(二)偏正关系:组合中的前一项修饰(限制或描写)后一项,后一项叫中心语,前一项叫修饰语。例如:(三)动宾关系:组合中的前一项表示动作行为或判断等,后一项表示动作行为、判断等所涉及的事物。例如:(四)补充关系:组合中的前一项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后一项主要说明动作状态的结果,前一项是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后一项叫补语。例如:(五)主谓关系:组合中的前一项表示动作的施事者或说明、描写的对象,后一项是对前一项的叙述说明或描写,前一项叫主语,后一项叫谓语。例如:

掌握这几种结构关系很重要。因为在汉语里,不仅词组或短语采用这五种方式,而且词或短语组成句子以及语素构成复合词都采用这五种方式。牢记并正确理解这五种结构关系,对分析、掌握汉语的词语,分析理解汉语的句子,都是关键。可以说,它是分析汉语语法结构的一把钥匙。

二、短语的类型

短语是词与词的组合。如“很大”、“我的书”、“吃苹果”、“看清楚”、“老师和学生”等。一个短语还可以和一个或几个词构成一个更复杂的短语。如“很有意义的工作”、“写完作业的学生”等。短语可分为三大类:(一)实词与实词构成的短语;(二)实词与虚词构成的短语;(三)固定短语。(一)实词与实词构成的短语

实词与实词构成的短语,也叫词组。这种短语如果有中心语,造句时,其功能总与短语的中心语一致。比如“红花”与“花”(名词)的功能一致,“高喊”与“喊”(动词)的功能一致。因此,我们把以某类词为中心语构成的短语就叫做某类词的短语,短语是很有用的造句单位。

1.名词短语

2.动词短语

3.形容词短语

4.主谓短语(二)实词与虚词构成的短语

1.介词短语

2.“的”字短语(后无名词)“的”字短语是名词性的。“蓝的”指“蓝颜色的东西”,如“衣服”、“纸”等等。“铁的”指“用铁制成的物品”,如“箱子”、“盒子”等等。“卖菜的”通常指“卖菜的人”,也可以指“卖菜的地方或用具”。“写字用的”指“写字用的文具、家具等”,如“纸”、“笔”、“桌子”等等。但“的”字短语,不是总能补出一个确定的名词。(三)固定短语

固定短语主要是由实词(有时包含虚词)构成的固定的组合。固定短语在形式上具有固定性,构成固定短语的词以及词序一般都不能变换,在意义上具有熟语性,往往不能简单地根据所包含的词的意义作字面上的理解,而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有时有比喻意义。如“头面人物”指“社会上有较大势力和声望的人物”(多含贬义);“山穷水尽”比喻“陷入绝境”;“一不作,二不休”意思是“事情已经开始了,就索性干到底”;“一棍子打死”意思是“全盘否定”;等等。本书的固定短语包括一般语法著作中所说的固定词组、成语、习惯用语等。

固定短语多为四字形式,四字形式的固定短语通常叫“四字格”。四字格的构成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举几种主要类型:主要由名词构成的:

主要由动词构成的:

主要由形容词构成的:

由主谓短语构成的:

固定短语在句子中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其语法功能并不完全与其中心语一致。如“大刀阔斧”,其中心语为名词“刀”与“斧”,“刀”、“斧”不能作状语,但“大刀阔斧”可以作状语,如“他大刀阔斧地工作起来”。从语法功能来看,一个固定短语总是接近于某一类词,但又不一定具有该类词的全部语法功能。例如,有些固定短语功能接近动词,是叙述性的,主要作谓语,如“求全责备”、“弃暗投明”、“声东击西”。有些接近形容词,是描写性的,如“好大喜功”、“年富力强”、“光明磊落”,主要作谓语、定语;“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有条不紊”主要作谓语、状语;“目瞪口呆”、“龙飞凤舞”、“头破血流”主要作谓语、补语;“千方百计”、“依依不舍”主要作状语。有些固定短语接近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如“丰功伟绩”、“阳春白雪”、“害群之马”等等。

固定短语数量很多,活动能力很强,具有极强的造句能力,是汉语词汇中的活跃因素。多掌握一些固定短语,不仅可以提高中文阅读能力,而且能正确地运用固定短语,是中文具有较高水平的标志之一。第四节 汉语的构词法

汉语的词从构造上可以分为三类:单纯词、合成词和缩合词。

一、单纯词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在语音上以单音节的为多,如“天”、“地”、“人”、“你”、“我”、“他”、“高”、“大”、“来”、“看”、“才”、“就”、“把”、“被”等。单纯词也有双音节的,有的两个音节完全相同,如“奶奶”、“蛐蛐”、“宝宝”、“纷纷”等;有的两个音节的声母或韵母相同,如“辗转”、“参差”、“伶俐”、“绵延”、“逍遥”、“彷徨”等;有的两个音节完全不同,如“玻璃”、“葡萄”、“琥珀”、“咖啡”等。还有三音节以上的单纯词(多为外来词,也叫译音词),如“奥林匹克”、“麦克风”等。此外,模拟声音的象声词,如“砰”、“轰隆”、“稀里哗啦”等也是单纯词。

二、合成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构词法就是研究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方法。汉语的合成词由以下三种方式构成:重叠方式、派生方式和复合方式。(一)重叠方式

有的合成词是用重叠构词语素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方式构成的。一般来说,重叠部分都包含新的语法意义,可以看作是一种特别的词缀。按照音节和语素先后排列的差异,汉语的重叠构词方式还可以分为很多类,常见的有四类:

1.重叠同一语素构词。如名词“妈妈”、“爷爷”、“球球儿”、“蝈蝈”,第二个音节轻读;副词“悄悄儿”、“微微”,第二个音节重读。

2.重叠的两个语素加在另一个语素的后面,构成一个词。最常(1)见的是两个重叠的语素加在形素后面构成一个词。如“干巴巴”、“红彤彤”、“亮晶晶”、“乐呵呵”、“乐滋滋”、“乱哄哄”、“香喷喷”、“雄纠纠”、“羞答答”、“阴森森”、“直挺挺”。重叠的两个语素也可以加在名素或动素后面构成词,这种情况不多。如“眼睁睁”、“眼巴巴”、“毛茸茸”、“毛哄哄”、“笑眯眯”、“笑嘻嘻”、“笑哈哈”。用这种方式构成的词一般用作状语、定语。

3.重叠的两个语素加在另一个语素的前面构成一个词。如“毛毛虫”、“毛毛雨”。用这种方式构成的词多为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再用这种方式构成新词。

4.重叠形容词的第一个音节,在两个重叠的语素或音节中间嵌入一个没有意义的音节,如“里”、“罗”、“了”等,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四音节的词。如“傻里傻气”、“慌里慌张”、“啰里啰嗦”、“晃了晃荡”。这一类重叠式也称为不完全重叠式。用这类重叠式构成的词含有厌恶、轻蔑的意味。(二)派生方式(也称附加法)

在合成词中,具有词汇意义的语素叫词根语素。不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而只用来构词的语素叫词缀语素,也叫附加语素。由词根语素加词缀语素构成词的方法叫派生法,用派生法构成的词叫派生词。

派生词的词义是由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组合而成的。比如“读者”一词的意义是“阅读书刊文章的人”。“读”是该词词义的主体部分,表示阅读由文字形成的作品,“者”表示某种人。词缀语素在词中,既有抽象的语法意义,表明由它组成的词属于某类词,也往往具有一定的限制和补充词根语素意义的作用。汉语派生词构词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

1.前缀式构词

位于词根语素前的词缀叫前缀。在汉语中前缀的数目不多。常见的前缀有“阿”、“老”、“第”、“初”、“小”等。用前缀构成的词如“阿姨”、“老师”、“老虎”、“初一”、“第五”、“小孩”等。

2.后缀式构词

位于词根语素后面的语素叫后缀。用后缀构成的词在派生词中占大多数。常见的后缀有“子”、“头”、“儿”、“者”、“巴”、“然”、“性”、“化”等。这样构成的词如“刀子”、“胖子”、“瘦子”、“木头”、“苦头”、“尖儿”、“花儿”、“盖儿”、“拐棍儿”、“作者”、“读者”、“旁观者”、“忽然”、“偶然”、“弹性”、“可靠性”、“绿化”、“现代化”等。

还有一些没有彻底虚化的后缀,叫类后缀。如“家”(歌唱家、画家),“员”(教员、公务员),“主义”(拜金主义、集体主义)。

3.前缀和后缀合用的复杂构词方式(1)(词根+词根)+词缀:大力士、劳动者、思想家(2)词根+(词根+词缀):肉包子、新娘子(3)词缀+[(词根+词缀)+词缀]:老娘们儿(三)复合方式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构成词的方式叫复合方式,也叫复合法。用复合方式构成的词叫复合词。如“理”和“想”两个词根语素构成“理想”;“合”和“理”两个词根语素构成“合理”;“英”和“雄”两个词根语素构成“英雄”;“牛”、“皮”、“纸”三个词根语素合成“牛皮纸”等。

复合词也可以根据其词根语素之间的关系分为并列复合词、偏正复合词、动补复合词、动宾复合词、主谓复合词以及复杂的复合词等。

1.并列复合词(也称联合式复合词)

并列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同、相反或相对的语素并列在一起构成的。在这类复合词中,各语素是平等的,不分主次。如“道路”、“人民”、“国家”、“声音”、“群众”、“友谊”、“团结”、“清洁”、“优秀”、“帮助”、“学习”、“始终”等。

2.偏正复合词

组成偏正复合词的两个语素,前一个语素修饰或限制后一个语素,后者是中心成分。如“手表”中的语素“手”修饰语素“表”,“表”是中心成分。又如“学校”、“家长”、“工人”、“电车”、“京剧”、“雪白”、“笔直”、“滚热”、“移植”、“游击”、“笔谈”、“鸟瞰”等。

3.动补复合词(也称补充式复合词、后补复合词)

动补复合词是由一个动素或形素后面加上一个补语性语素构成的。如“扩大、埋没、提高、推翻、压缩、摧毁、说明、发动、延长、改进、立正、推动”等。按动补复合词的两个语素之间的关系又可分为:(1)结果动补复合词。如“改善”、“改良”、“打倒”、“推翻”、“推迟”、“推出”等。(2)趋向动补复合词。如“展开”。此类复合词不多。

4.动宾复合词

动宾复合词一般是由一个动素后跟一个与动词语素具有动宾关系的名素构成的。如“主席”、“命令”、“司仪”、“司令”、“理事”、“顶针”、“动员”、“干事”、“司机”、“鼓掌”、“革命”、“出席”等。也有一些动宾复合词的后一个语素是动素或形素。如“挨骂”、“挨批”、“上算”、“认输”、“放飞”、“起早”、“搁浅”、“耐久”、“人迷”、“认真”等。

5.主谓复合词

主谓复合词的两个词根语素的结构关系类似句法的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如“年轻”、“心疼”、“地震”、“月亮”、“霜降”、“夏至”、“民主”、“自觉”、“花红”、“月亮”、“胆小”、“性急”等。

6.复杂的复合词

复合词多由两个语素组成,也有一些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称为复杂的复合词。这类复合词的结构关系与双音节复合词的结构关系大致相同,有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和主谓式几种,只是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素之间排列组合的关系有差异。常见的有:(1)形素+[名素+名素]

小钢炮 小家庭 熟石灰 生石灰 大篷车 红领巾(2)[形素+名素]+名素

幼儿园 热水瓶 博物馆 双簧管 总务处 青年报 少年宫 老人院 孤儿院(3)[动素+动素]+名素

检察官 计算机 计算尺 练习本 医疗队 看守所 歌舞厅 派出所(4)[动素+形素]+名素

养老金 养老院(5)[动素+形素(动补关系)]+名素

放大镜 漂白粉(6)[动素+名素(动宾关系)]+名素

降压药 见面礼 顶梁柱 朝阳花 定音鼓 开心丸 守财奴 看家狗 报警器 售票厅 健身房 敞篷车 输卵管 起重船 连环画(7)[名素+动素]+名素

手提包 手提箱 地震仪(8)[名素+名素]+名素

书生气 书名号 江米酒 人力车 人工湖

三、缩合词

缩合词是由表示事物的全称短语(词组)缩减成几个语素,再按原来的次序组合成的词。缩合词也叫简称,因而也有人把这种构词方法称为简称构词法。缩合词在新闻报道中用得很普遍。缩合词有以下四种构成方式:

1.取全称中心词

大楼——王府井百货大楼

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总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

这种缩合词的意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是明确的。

2.并列几个全称名词中的修饰成分再加上中心成分

工农业——工业、农业

农副产品——农业产品、副业产品

大中小学生——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

中青年——中年、青年

3.提取短语中各词的第一语素

4.用数字概括几个方面

四会——会听、会说、会读、会写

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

四季——春、夏、秋、冬第五节 句子的结构分类

一、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根据结构,可以把句子分为主谓句与非主谓句两大类。(一)主谓句:主谓句是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的句子。主谓句也叫双部句。例如:

①麦克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汉语。

②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

主谓句的主语或谓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省略:

③问:小刘呢?

答:( )去上海了。

④问:谁找他?

答:小张( )。

主谓句又可以按谓语的性质,即按谓语是哪类词,分为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名词谓语句。

1.动词谓语句:谓语为动词。例如:

①小马在工厂工作。

②我姐姐是二年级的学生。

③我有一本新画报。

④你把这本书还给他。

⑤我下午去北京站接朋友。

⑥你请老张来一下。

2.形容词谓语句:谓语为形容词。例如:

①今天很热。

②苹果快熟了。

③他急得满头大汗。

3.主谓谓语句:谓语由主谓短语充任。例如:

①他学习很努力。

②我头疼。

③山上红旗飘扬。

4.名词谓语句:谓语由名词或名词短语充任。例如:

①今天星期一。

②他高个子,大眼睛。

③阿里伊拉克人。

④小刘二十多岁。(二)非主谓句:不是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的句子。非主谓句也叫单部句。非主谓句并不是省略了主语或谓语,也补不出确定的主语或谓语。所以非主谓句是完整的句子,不是省略句。非主谓句又分两种:

1.无主句:没有主语的句子。也可叫动词句。例如:

①下雨了。

②小心火车!

③注意!

2.独语句:由一个词或一个名词短语构成的句子。也叫独词句。由名词构成的可以叫名词句。例如:

①好可爱的孩子!

②多美的花呀!

由形容词构成的,可以叫形容词句。例如:

③好冷!

由叹词构成的可以叫叹词句。例如:

④唉!

二、单句和复句

这也是一种按句子结构划分的类,但是更高一层的结构分类。单句只包含一个主谓短语(或谓语),上面所说的主谓句和非主谓句都是单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单句组成的。组成复句的各个单句是这个复句的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有一定的语音停顿。例如:

①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长城。

②这个电影我看过,今天晚上不去看了。

③你不去,我也不去。

复句的各个分句彼此分离,互不包容(即一个分句不是另一个分句的组成成分)。“我期望着,这一天早日到来”这个句子不是复句,而是单句,其中“这一天早日到来”是“期望着”的宾语。第六节 句子成分和句子的结构分析

一、句子成分

一个句子一般不止包含一个词。这些词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同。有的词彼此直接发生关系,有的词与其他词组成短语以后才与其他词发生关系。例如“小组讨论整整进行了一天”这个句子,“小组”与“进行”不直接发生关系,“整整”与“讨论”在语法结构上也不直接发生关系,“小组”与“讨论”直接发生关系,构成一个偏正关系的动词短语,“整整”与“进行了一天”直接发生关系,组成一个偏正关系的动词短语,“小组讨论”与“整整进行了一天”这两个短语直接发生关系,构成了一个主谓句。在句子中,各个词或短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例如上边这个句子,“小组讨论”是句子叙述的对象,其中“小组”修饰“讨论”,“整整进行了一天”是对“小组讨论”的叙述,其中“整整”又修饰“进行了一天”,“一天”补充说明“进行”的时间。这样,我们可以按照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的关系以及地位、作用的不同,把句子分成几个部分。如上面这个句子,首先可以分成“小组讨论”与“整整进行了一天”两部分,即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然后再逐层分析出“小组”、“讨论”以及“整整”、“进行了”和“一天”等五个部分。这样划分出来的句子的各个部分,就叫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按地位、作用分成六种: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补语、定语。

主语部分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谓语部分是对主语部分的陈述。任何双部句都可以分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在谓语部分中,起主要作用的词或短语是谓语部分的核心,叫谓语。动词谓语句的谓语是动词,有时为了称说方便,称之为谓语动词;形容词谓语句的谓语是形容词,叫谓语形容词;名词谓语句的谓语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主谓谓语句的谓语是主谓短语。

在动词谓语句的谓语部分中,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的名词性词语叫宾语。例如“我写字”这个句子,“字”是“写”的宾语。

谓语动词与谓语形容词后的补充说明成分是补语,补语多由谓词性的词语充任。数量短语也可以充任补语。如在“她唱得很好”、“这朵花红极了”与“我去了三次”中,“很好”、“极”、“三次”是补语。

谓语前起修饰作用的成分叫状语。如在“小组讨论整整进行了一天”与“他很高兴”中,“整整”与“很”是状语。状语有时位于主语前,如“昨天我们看了一场电影”中的“昨天”。

主语部分如果是一个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其修饰语是定语。如“我弟弟是学生”中“我”是定语。宾语前的修饰语也是定语。如“他是我的老师”与“他们对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中,“我的”与“热烈的”都是定语。

汉语的这六种成分不是处于同一层次上的。主语部分是对谓语部分而言;宾语是对谓语动词而言;补语是对谓语动词或谓语形容词而言;状语有时修饰其后的整个谓语部分,有时只修饰谓语;定语是修饰主语和宾语的。

以动词谓语句为例,汉语句子成分的基本顺序是:

定语+主语ǁ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定语、状语、补语、宾语以及主语、谓语等术语也表示短语中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定语是名词的修饰语,不管被修饰的名词是否是句子的主语、宾语:

状语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

宾语是动作所涉及的对象:

介词后的名词也是宾语:

补语是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的:

二、句子分析

在分析句子时,首先把句子成分分析出来。

第一步,先划分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在二者中间划双竖线“ǁ”,并确定所分析的句子属于哪种谓语句。例如:

第二步,根据各种谓语句的特点,再进一步进行分析。

动词谓语句的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先找出主语和宾语,下边分别划双横线()和单横线(——),然后找出谓语动词,划浪线(),再找出补语、状语,分别用[ ]和< >括起来,最后找出定语,用( )括起来。例如:

形容词谓语句也先找出主语和谓语,然后再分析出其他成分。例如:

主谓谓语句也同样分析。主谓谓语句的结构一般比较简单,谓语部分只有状语和谓语。例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