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送给加西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18:23:37

点击下载

作者:阿尔伯特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把信送给加西亚

把信送给加西亚试读:

献辞

100多年来,《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籍之一。2000年,本书被美国《哈奇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评选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图书第6名。本书所推崇的关于敬业、忠诚、勤奋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国家。谨以此书献给所有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哈伯德(1856~1915年),《菲士利人》和《兄弟》杂志的编辑,罗伊柯罗斯特出版社创始人和总裁。1856年6月19日,他出生于美国布鲁明顿,父亲是一名乡村医师,同时也经营着一家农场。哈伯德在塔夫茨大学取得文学硕士之后,又攻读了法学博士,最后进入了哈佛大学,在那里从事教学、编辑和演讲工作。1890年,他遇见了威廉·莫里斯,于是回到东奥罗拉,创办了罗伊柯罗斯特出版社。很快,该出版社的业务蒸蒸日上,出版社的正式员工增加到了800人。由于哈伯德罕见的经营天赋和写作才华,名誉和金钱接踵而来,不久就闻名于世,被称为“东奥罗拉的圣人”。他的主要出版物,除了杂志,他还出版了许多著作:《把信送给加西亚》、《一天》、《当下的力量》、《自己是最大的敌人》、《一生的目标》、《短暂的旅行》系列、《时间和机遇》、《约翰·布朗的一生》等,另外还有在杂志上发表的上万篇文章。他的主要爱好有骑马、游泳、划艇以及照料花园。不幸的是,1915年,他乘坐的“露西塔尼亚”号轮船被德国水雷击中沉入海底,过早地结束了他辉煌的事业。但他的荣誉却得以持久流传。为了纪念这位哲人,罗伊柯罗斯特出版社的出版物以及生产的其他工艺品受到了人们疯狂的追捧。《把信送给加西亚》是哈伯德不朽的名著,今天这本被广泛传阅的承载百年智慧的小书,强烈地震撼着世人的心弦,令无数的读者为之动容。

中文版序:“不合时宜”的伟大作品

在当今社会中,当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谈论着“变化”、“创新”等时髦的概念时,如果再有人去重提“忠诚”、“敬业”、“服从”、“信用”之类的话题则未免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是,这却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对于企业的老板和公司的管理者来说,员工的忠诚、敬业、道德风险无时无刻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不断变化的世界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美好而新奇的事物,但同时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却是恒久不变的,其中就包括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基本的商业精神:忠诚、勤奋和敬业等。工作中,许多年轻人常常以善于投机取巧为荣,以踏实工作为耻。没有监督就不工作,老板一转身就懈怠下来。懒散、消极、怀疑、抱怨……种种职业病如同瘟疫一样在各个组织中蔓延,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才华,没有责任心,缺乏敬业精神,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心想事成?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现实世界里,可以说到处都能看到有才华的穷人。在“送信”的传奇故事中,那位名叫罗文的人在接到麦金莱总统的任务——给加西亚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后,他没有任何推诿,而是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性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的事迹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而“送信”则早已成为一种象征,成为人们敬业、忠诚、主动和荣誉的象征。这个故事传达的理念影响力之大是不可想象的,足以超越任何理论说教,它不局限于个人、企业、机关和一个国家,甚至于贯穿了人类文明,正如本书的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所说:“文明,就是充满渴望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个漫长的过程。”所有组织的管理者,无论是企业的老板,还是机关的领导,相信看到这本书都会深有体会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到哪儿能找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因为,任何组织要想获得成功,其成员的主动性、责任感、敬业和忠诚度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些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将永远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人才,是所有组织都欢迎的人。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考验,《把信送给加西亚》依然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曾经被无数次印刷、复印,发给士兵、公务员、公司职员和所有的人。今天,我要再一次把这本书推荐给每个人。

英文版序:一本震撼人心的书

乍看一眼,《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小册子跟其他书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我们真正打开它,并认真地阅读它,就会发现这是一本让人震撼的书!这本小册子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绝对是有道理的。是的,正是它,使得众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团队获得重要的启示。这本书最初的目的本来是旨在奉劝员工如何敬业、如何勤奋工作,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它却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中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时间以来,这本小册子被美国西点军校和海军学院选为培训学员独立精神和主动意识的保留课程。正是这门课程,使一代又一代的学员受到强烈的熏陶和影响。在政府机构中,这本书早已经成了公务员的必读书。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家族成员就深受其影响。布什曾把它赠给自己的助手,并在上面留下亲笔签名。布什在他的签名上写下的是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送信人!”对此,他加以简要的说明:“对于那些在政府中与我们同甘共苦的人,我愿意把这本书送给他们……我时时渴望着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并欢迎他们加入我们的队伍。我相信,只有那些不需要别人在旁监督、行事果敢而诚实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还有的政府机构则干脆把书的复印稿张挂在墙上,并要求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签上自己的名字。结果,纸上很快布满密密麻麻的签名。也许有人要问,布什又是如何接触到这本书的呢?这与来自奥兰多的律师赖特有关。赖特曾于美国总统老布什的麾下长期效力,后来则在老布什总统的儿子小布什总统的政府中任职。1998年小布什参加总统竞选时,赖特向小布什推荐了这本书。赖特讲述道,我坚信这样一个道德标准,既然得到了一个工作,你就应该全力以赴。当我向小布什推荐这本书时,这位总统候选人毫不犹豫地说道:“我是不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但我坚信,如果他了解到这本书带来的将是什么,他就绝对不会再拒绝。于是我就劝他:“请读一读吧,只占用您一杯咖啡的时间。虽然不是什么新东西,但它绝不会过时。”当我再一次碰到他时,他表示说,他已经把这本书读完了。他的反应正如我事先所预料的那样,他激动地对我说:“这本书太可怕了,它把一切都说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把信送给加西亚》所讲的故事是发生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期间,但其中所表达的那些精神,却根植在一代代领导者的心中,早已被升华为一种坚实而牢固的信念。以下这段话的确发人深省:我要强调的只是这么一点:美国总统将那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到罗文手中,然后命令他去完成任务,罗文并没有问加西亚将军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我们应该立刻为像罗文这样的人,立一座不朽的雕像,安放在每一所大学的校园里。我想告诉这些年轻人,你们所需要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不只是别人传授的实用技能,你们更需要的是敬业精神。何为敬业精神?敬业精神就是坚决的执行力,果敢地采取行动,一心一意地完成上级托付的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假如有人把这本书简单地理解为是一首为英雄而唱的颂歌,那么我就必须告诉他,这首先是一本优秀的励志著作,它不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地阅读,同时,书中所褒扬的那种知难而进,始终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任务的精神,更应该成为每个人做人与处世的准则。

原出版者手记

作为纽约东奥罗拉的罗伊柯罗斯特出版社的创始人,可以说,阿尔伯特·哈伯德是一位极其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他终其一生都在坚持不懈地勤奋工作。唯一让人遗憾的是,他的生命消逝得太快了:1915年,德国水雷击沉了在海上航行的“露西塔尼亚”号轮船,哈伯德夫妇在这次事故中不幸罹难。阿尔伯特·哈伯德于1856年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布鲁明顿。这个地方后来因罗伊柯罗斯特出版社所出版的众多优秀出版物而名闻于世。在罗伊柯罗斯特出版社工作的那段时期,阿尔伯特·哈伯德曾主办了两本杂志,分别叫《菲士利人》和《兄弟》。在这两本杂志中,他负责大部分文章的撰写工作。而在写作、出版之余,哈伯德还举行了大量的公众演讲,而他在演讲台上所取得的成就也一点不亚于他在写作和出版上所取得的成就。从第一次出版时开始,《把信送给加西亚》就受到了异常热烈的欢迎。这也是连作者自己都始料未及的。以下是《作者序言》的一部分,作者描述了那次成功。故事中那个名叫安德鲁·罗文的送信人,既是故事中的主人翁和英雄,又是一名年轻的美国陆军中尉。当时正是美西战争(1898年4月至12月美国与西班牙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即将爆发之际,美国总统麦金莱(美国第25任总统,1897~1901年在职)急需派一名合适的人员去完成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很快,军事情报局就给总统推荐了一个人选:安德鲁·罗文中尉。接到命令后,在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罗文中尉便只身上路了。到他遇到一群古巴的爱国者,并选用了几个向导的时候,他此时已经悄悄地登上了古巴岛。然而对于那次冒险的经历,罗文总是很谦虚地说,他仅仅是遭遇了几名敌人的包围,但又设法逃了出来,然后带着信,赶到反殖民战争中的关键性人物加西亚将军那里。毋庸置疑,在整个送信过程当中,肯定存在着许多难以意料的困难,但是在这位年轻中尉的心中,他不仅有着完成任务的迫切愿望,而且还有着绝对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在他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回到美国之后,美国陆军司令亲自给他颁发了奖章,以表彰他的勇敢和所作出的杰出贡献,陆军司令称赞他说:“在我看来,这一成绩绝对是军事史和战争史上最具挑战性也最为英勇的事迹。”应该说,罗文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不在于他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而是在于他有着优秀的品质:忠诚、勇敢、坚毅。正是他的这种优秀的品质,使他出类拔萃,创造出战争史上的奇迹,成为后人光辉的典范。

1913年版作者序言

《把信送给加西亚》是我在吃完晚饭后花了几乎不到一个钟头的时间完成的。这天恰巧是1899年2月22日,即华盛顿的诞辰纪念日,3月份的《菲士利人》杂志的出版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也许是因为这天精神太好了,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我写下了它。当时我正努力地教育那些不务正业的城市年轻人提高自我反省意识,重新振作起来,以摆脱从前那种浑浑噩噩、百无聊赖的生活。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喝茶时的一次短暂辩论。在辩论中,我的儿子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美西战争中真正的英雄应该是那个安德鲁·罗文中尉。罗文中尉孤身一人出发,却把艰巨的任务顺利地完成了。他找到了加西亚将军,把信交给了他。就在那一瞬间,我恍然大悟:对呀,孩子说的是对的!真正的英雄,就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成功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我在桌旁兴奋得几乎跳了起来,接着便迅速写下了这篇文章。尽管这篇文章的标题还没有拟好,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立即把它刊登在当月即将出版的《菲士利人》杂志上。接下来,一连串的好消息接踵而至:第一版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不久,请求加印3月份《菲士利人》杂志的订单又如同雪片般飞来,让人应接不暇。10份、50份、100份……当一家美国新闻公司发来订购1000份杂志的请求时,我忍不住问一个助手,究竟是哪篇文章引起了这么强烈的反响。他回答说:“是有关加西亚的那篇文章。”这让我惊喜不已!而且,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就在第二天,纽约中央铁路局的乔治·丹尼尔也发来了一份电报,在电报中明确无疑地写着:“10万份,小册子的形式,请报价,封底上印有帝国快递广告,船运,需要多久?”我立即作了答复,把报价给了他,并向他保证我们能够在两年内提供足够数量的小册子。要知道,当时的印刷设备是相当简陋的,10万册书的任务听起来十分吓人。我应诺了丹尼尔先生,按照他所希望的方式将那篇文章印成小册子。但最后却发现,他竟然一下子销售了将近50万本,而其中的30%都是由他自己直接派发的。除此之外,这篇文章还被两百多家杂志和报纸刊登和转载。到目前为止,它已被翻译成各种语言,遍布于世界的每个角落。有趣的是,当丹尼尔先生正在派发《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小册子时,一位名叫西拉克大的亲王——同时也是俄罗斯的铁道大臣,他恰好也在纽约。他是应纽约市政府之邀前来访问的,刚好由丹尼尔先生接见他,并亲自陪同他参观了这座城市。在谈话中,丹尼尔先生向他顺便提起了这本小册子,没想到这位亲王立刻就产生了兴趣,还希望他说得越详细越好。亲王回国后,便立即安排人把这本小册子译成俄文,然后分发到俄罗斯每一个铁路工人的手中。其他国家也群起效尤,把这本小册子引进国内,翻译成本国语言,面向全国发行。于是这本小册子从俄罗斯传向了德国,从德国传向了法国,又从法国传向了西班牙、土耳其、印度,乃至中国。从此,越来越多的国家知道了这本书。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人在整理战场上牺牲的俄罗斯士兵的遗物时,意外地发现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怀揣着一本同样的小册子,他们断定这是一件极有价值的东西。很快,这本《把信送给加西亚》便有了日文版。不仅如此,日本天皇后来还颁布了一道诏书,要求每一位日本政府官员、士兵乃至平民百姓都必须人手一册《把信送给加西亚》。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小册子的印数已高达4000万册。尽管是说我自己,但作为一个事实我不能不说:在一个作家的一生当中,在所有的写作事业当中,是从来没有人获得过如此卓越的成绩的,也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够迅速达到如此惊人的销售量!而这些事实也让我越来越相信,历史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构成的。阿尔伯特·哈伯德1913年12月1日黎明

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商业信条

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自己所售的商品。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手。我相信美国的商业模式。我相信生产者、创造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勤奋工作的人们。我相信真理的价值。我相信愉快健康的身心。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我相信阳光、空气、菠菜、苹果酱、酸乳、婴儿、羽绸和雪纺绸。请始终记住,英语里最伟大的单词就是“信心”。我相信自己每销售一件产品,就又交上了一个朋友。我相信当自己与一个人分别时,彼此渴望着重逢,再见时他看到我很高兴,我见到他也愉快。我相信用来工作的双手、思考的大脑和仁爱的心灵。

阿尔伯特·哈伯德的人生信条

我相信是上帝创造了人。我相信上帝庇佑着父亲、母亲和子女组成幸福的家庭。我相信上帝就在身边,跟我们呼吸相通;我相信上帝创造世界后,不会置之不理任其运行。我相信身体是神圣的,它是灵魂的暂居之所;我认为每个男人和女人都应该正确地思考和生活,以美丽的身形示人。我相信男女之间的爱是神圣的;这种爱跟人类对上帝的最深沉的爱一样神圣,它们共同地推动世界。我相信经济、社会和精神上的自由可使人类获得救赎。我相信人类跟我们希望的那样,正生活在永恒中。我相信心存良善,过好分分秒秒,全力以赴做好工作,使其尽善尽美,是为未来作准备的最佳方法。我相信魔鬼并不存在,存在的是人的恐惧和懦弱。我相信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可以打败你。我相信我们都是上帝的子民,而且还没有做到他的期望。我相信自由——社会、经济、民族、政治、心理和精神的自由。我相信人类始终受着激励和鼓舞。我相信阳光、新鲜的空气、友谊、酣甜的睡眠和美妙的想法。我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相信悲伤也有意义;我相信死亡是对“生”的明证。我相信做个善良的人,努力工作,会创造出美的生活。我相信世界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相信当我受到新的启迪后,会修改和补充这些信条。

书中主要人物简介

安德鲁·萨默斯·罗文中尉(1857~1943年)美国陆军上校,1857年出生于弗吉尼亚州的门罗镇,1881年毕业于世界著名的军事院校——西点军校。他曾同美国陆军情报局合作在中美洲地区完成了许多军事任务,其中一项是把信送给卡利斯托·加西亚将军,并因此被授予了杰出军人勋章。美西战争结束后,罗文先后在菲律宾等地服役,并因作战勇敢而受到嘉奖。从军队退役后,他在旧金山度过了自己的晚年,并于1943年1月10日逝世,终年85岁。通过《

把信送给加西亚

》这本小书,罗文中尉的送信事迹传遍整个世界,他本人也成为敬业、服从、勤奋和主动的象征,对世人影响深远。威廉·麦金莱总统(1843~1901年)美国第24任和第25任总统,于1843年1月29日出生于俄亥俄州的奈尔斯市,18岁应征入伍,5年后以少校军衔退役。此后,麦金莱便开始钻研法律,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1891年,麦金莱当选为俄亥俄州州长,1896年又被提名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并赢得大选,出任美国第24任总统。麦金莱任期内采取各种措施振兴经济,使美国经济发展迅速,从而赢得“繁荣总统”的美誉。麦金莱任期内还发动了美西战争,在为时100天的战争中,美国军队在古巴的圣地亚哥海港外重创了西班牙舰队,摧毁了西班牙的海上势力。《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的故事背景便发生在美西战争时。1900年,麦金莱又一次赢得总统大选,但不幸于1901年9月15日遇刺身亡。卡利斯托·加西亚·伊尼斯格将军(1839~1898年)著名的古巴革命家,古巴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起义军的领袖。加西亚从年轻时便发动起义,被捕后一直被关在监狱里,直至1878年才获释放。他后来成为古巴起义军的领袖,在美西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98年,他赴华盛顿与威廉·麦金莱总统讨论古巴事务,同年在华盛顿逝世。把信送给加西亚在关于古巴的所有故事中,有一件事最让我难以忘怀。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当时,加西亚正潜藏在古巴丛林里,没有人知道他确切的位置,所以几乎不太可能送信给他。然而,美国总统麦金莱必须尽快地与他取得联系。怎么办呢?为此,麦金莱总统万分着急,没多久,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于是,他们把罗文找来,麦金莱总统立刻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那个名叫罗文的人,拿到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藏进贴身口袋里,3个星期之后,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终于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要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就是:美国总统把那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我认为,我们应该为像他这种人塑造一座不朽的雕像,安放在每一所大学里。为此,我想告诉那些年轻人,他们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不只是掌握某种技能,而是需要加强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虽然加西亚将军已不在人世,但现在却还有其他的“加西亚”。曾经有一件事情让我非常震惊:某企业拥有众多员工,规模庞大,但是绝大部分人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这些人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对工作漫不经心。这家企业的老板为此也大伤脑筋。在这家企业中,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地叫属下帮忙,或者除非奇迹出现,否则,没有人能把事情做好。假如你仍然还不信的话,那我们就来做个一个小小的试验:设想你此刻坐在办公室里——周围有6名职员。他们正在等待你给他们安排任务,你把其中的一人叫来,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某某的生平做成一篇摘录。”那个职员会静静地说:“好的,先生,我马上就去办。”然后,立即去执行吗?我敢打赌他绝对不会,他反而会满脸狐疑地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这个人是谁呀?他过世了吗?我应该去查哪一部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放在哪儿?这是我职责范围之内的事吗?为什么不叫查理去做呢?这件事你急不急?你为什么要查他?用来干什么啊?我敢以十比一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耐着性子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解释了怎么样去查那个资料,以及你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去找另外一个职员帮助他查某某的资料。然后,他会再回来对你说,根本查不到这个人。这似乎就表明他已经把任务完成了。我想,也许我会输点赌注,但如果根据平均概率,我相信我一定不会输。真的,如果你是聪明人,你就大可不必对你的“助理”解释,也大可不必发脾气。你会满面笑容地说:“算啦。”然后自己去查。作为一名老板或上司,我想我不得不奉劝你一句:假如你姑息甚至纵容这种被动的工作作风、败坏的道德风尚、脆弱的意志力和执行力的话,那么,迟早有一天它们会把你带到一无所有的危险境地,最终导致你人生的失败和事业的崩溃!的确,如果一个职员甚至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地工作,那么你又怎能期待他们为别人采取行动呢?放眼望去,仿佛到处都有可以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才,然而,现实中果真如此吗?你登广告征求一名速记员,应征者中,十之八九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甚至不认为这些是必要条件。这种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吗?你敢把任务托付给他们吗?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对我说:“你看那个职员。”“我看到了,他怎样?”“他是个不错的会计,不过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办个小差事,他可能把任务完成,但也可能就在途中走进一家酒吧,而当他到了闹市区,可能根本忘了他的差事。”像这种人你能派他去送信给加西亚吗?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许多人对“那些为了廉价工资工作而又无出头之日的工人”以及“那些为求温饱而工作的无家可归的人士”深表同情,同时把那些雇主骂得体无完肤。但是却从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一直到死,都无法使有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做点正经的工作,也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长久而耐心地想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的员工。每个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个持续的优胜劣汰过程。公司管理者经常不得不送走那些显然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引新的进来。不论业务怎么繁忙,这种优胜劣汰始终都在进行着——那些不能胜任、没有才能的人,都被挡在公司的大门之外,只有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我曾经认识一个极为聪明的人,看上去也很有才华,但他没有自己创业的能力,而对别人来说也没有一丝一毫的价值,因为他总是疯狂地怀疑他的雇主在压榨他,或存心压迫他。他无法下命令,也不敢接受命令。因此,如果你要他带封信给加西亚,他极可能回答:“还是你自己去吧。”显然,与那些四肢不健全的人相比,像这种人格不健全的人根本就不值得同情。相反,我们应该去同情那些努力去经营一个大企业的人,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他们不会因为下班的铃声而放下工作,他们以自己的全部心血捍卫企业的生存,他们甚至会因为努力去使那些漠不关心、偷懒取巧、不懂感恩的员工不丢掉工作而早生华发。如果没有企业经营者的这份努力和心血,那些员工将受冻挨饿甚至无家可归。我是否说得有些危言耸听?不过,就算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座贫民窟,我也要为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说几句公道话——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鼓舞众人的力量,终于获得了成功;但他们从成功中又得到了什么呢?除了食物和衣服外,一无所有。我曾为了生计而替人工作,也曾自己当过老板,深知这两方面的种种甘苦和不易。但我想要声明的一点是:贫穷固然不是你的错,但贫穷也不值得赞美。另外,并非所有的老板都是贪婪者、专横者,就像并非所有的人都善良一样,大多数雇主身上都有美德。因此,我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会努力工作的人,当你交给他一封致加西亚的信时,他会迅速地接受任务,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出任何质疑,更不会知难而退,也不会随手把信丢在一边,而是竭尽全力地把信送到,把任务完成。这样的人,永远不会被解雇。社会要想进步,就需要不断地寻找这种人才。我想,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不论什么目标都能实现。无论是在哪个城市、村庄、乡镇,或者在任何一个办公室、商店、工厂,这样的人都会受欢迎。从他们身上,你很容易看到作为一名成功者所表现出来种种优秀的品质:敬业、忠诚、主动、自信。所有的组织和机构都急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你属于哪种人

我想,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以下熟悉的话语:“现在是午休时间,你下午再打电话吧。”“那是汉斯的工作,不关我的事儿。”“我太忙了。”“我不知道该如何帮你。”“你去图书馆试过了吗?”“这件事我们现在办不了。”有一次,我到一家百货商店买东西,我走到一个自己认为要找的柜台,可是店员却把我带到了别的地方。你知道吗?在我找到那件商品之前,我被带到了四个不同柜台。如果某人能在这里贴出一张杜鲁门总统的座右铭:“责任到此,不能再推!”那么,该是多么振奋人心啊!当然,在这些司空见惯的话语和令人困惑的事情之外,我们也能看到另外一些与之相反的事例。斯拉在一家大公司办公室从事打字工作。一天同事们都出去吃饭了,这时,一位董事经过他们部门时停了下来,想找一些信件。这并不是斯拉分内的工作,但是她依然回答说:“虽然对此信我一无所知,但是达斯先生,让我来帮您处理这件事情吧!我会尽快找到这封信并将它放在您的办公室里。”当她将所需的东西放在达斯面前时,董事显得格外高兴。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4个星期后斯拉被提升到了一个更重要的部门工作,并且薪水提高了30%。猜猜是谁推荐她的?正是那位董事。在一次公司董事会上,有一个更高职位的工作空缺,他便推荐了斯拉。世界上没有报酬丰厚却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便宜事。当责任从前门进来,你却自后门溜走,你失去的可是伴随责任而来的机会!对于大部分的职位而言,报酬和所承担的责任有直接的关系。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或自动承担责任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你没有被正式告知要对某事负责,你也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做好它。如果你能表现出胜任某项工作,那么,机会和报酬就会接踵而至。英文中代价最高的几个单词就是:I have no time(我没空!),这几个单词可能会使你付出数倍的代价。没有空,你就可以放弃你的责任?没有空,你就可以忽略那些一直都有的缺陷?没有空,你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拒绝走向成功的机会?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永远无法获得成功:第一种人是只做别人交代的工作;另一种人是做不好别人交代的事。亲爱的读者们,哪一种情况更令人丧气呢?这个问题我不作回答。但是可以肯定,公司一旦出现危机,他们将会成为第一批被解雇的人。用上面所说的任何一种方式做事,你或许可以躲一时的清闲,但这也意味着你将永远失去成功的机会。在工业时代,虽然听命行事的能力相当重要,但个人的主动进取更受重视。一旦确定哪些事情该做,就应该立刻采取行动,不必等到别人交代。清楚了解公司的发展规划和你的工作职责,就能预知该做些什么,然后立即着手去做!在职业生涯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自动自发”这个词。什么是自动自发?让我来告诉你吧!自动自发就是不用别人吩咐,不用别人要求,他就能主动而且出色地完成工作。其次,就是别人告诉了他,他能立刻就行动起来,把工作做好。这样的员工会得到嘉奖,但是不一定总会得到相应的报酬。再其次,别人重复地告诉他几次,他才会去做。这样的人既得不到荣誉,薪水也十分微薄。再其次,就是形势逼迫才把事情做好的那些人,他们只会得到冷漠而非荣誉,这种人得到的是最微不足道的工资。最次等的人就是这种人,哪怕有人追着他,告诉他要如何去做,而且死死地盯着他,也一样无法把工作做好。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逃脱不了失业的命运,而这纯粹是他们自己所种下的苦果。亲爱的读者,你愿意做哪一种人呢?

不要轻易指责公司

即使林肯所有的演讲材料与信件都失传,然而只要他写给胡克将军的那封信流传下来,我们也一样能够洞悉他的思想境界究竟是多么崇高。透过这封信,我们不仅能够了解林肯的自我克制精神,同时还可以看到他是如何领导下属的。这封信为人们展现了一个正直坦诚、慈爱智慧、宽容大度而又善于交际的林肯。此前,胡克将军不仅羞辱过自己的上司伯恩赛德,而且还粗鲁地攻击过林肯。然而,林肯并没有因此而怀恨于心。他充分信任胡克的军事才能,出于举贤任能、人尽其才的考虑,他提拔胡克,并让他取代了伯恩赛德的职位。这等于说,林肯提拔了误解自己的人,让他取代了自己的好友。林肯抛开个人恩怨,从大局出发,确实非常值得称道。当然,这里还需要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被提拔者能够了解事情的真相,并且还有控制事情的能力。林肯心平气和地给胡克将军写了一封信,理智地消除了他与自己的误会。这里,我们最好将此信全文抄录:胡克少将亲启:我之所以任命你为伯托马克军将军,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但是,我对你的一些做法实在不敢苟同,希望你能够了解。你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军人,在这一点上,我对你是十分欣赏的。我坚信你不会把自己的职责与国家政治混为一谈。我一向十分赞赏你能够坚守自己作为军人应有的操守和职责。你非常自信,这种品质就算不是必不可少,至少也是很有用的。假如你能够把你的雄心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那么利必然会大于弊。然而,我认为当伯恩赛德统率诸军的时候,你的雄心曾一度妨碍了统一大业。冒昧地说,你的那些行为不论对国家,还是对他人而言,都是大错。最近,我又听说你在发表这样的观点:政府和军队都需要一位强有力的统治者。我认为传言应该是真的。我对你委以重任,的确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又何止于此!在我看来,只有那些建立不朽功业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强有力的统治者。现在我甘愿冒着下野的危险,要求你取得军事上的胜利。政府将会全力支持你的行动,一如支持所有其他将领一样。不过,我还是很担心由你助长的这种对上司指手画脚的作风可能将会应验在你自己身上。为此,我将尽我所能去抑制这些不良风气。如果听之任之的话,就算拿破仑再生,恐怕也无济于事。现在,唯望将军能够戒骄戒躁,勇往直前,建立不朽的功业。此致敬礼林肯1863年1月26日于华盛顿信中有一点颇值得我们思考,那就是:从一片有毒的泥土里会长出龙葵那样的剧毒植物。这里,我指的正是那种无休止地对上级吹毛求疵、抱怨批评的恶习。不管是谁,只要他想做成点事,那么受到批评、中伤或者误会都是不可避免的。成功之路必定会有荆棘,而人生磨难总是难免的。证明自己卓越的最好证据便是有能力控制自己。这点林肯做到了,他深知每个生命都有存在的理由。不过,同时他也让胡克意识到作茧者必将自缚的道理,“如果听之任之的话,就算拿破仑再生,恐怕也无济于事”。胡克的错误不仅害了他自己,同时也伤害了别人,但是受害最深的还是他自己。就在不久前,我遇到一位休假在家的耶鲁大学的学生,我敢说他根本不足以代表真正的耶鲁精神。该同学对学校的制度相当不满,批评、抱怨个没完,就连校长也没有逃脱他的责骂。他甚至绘声绘色地举出一连串事例,时间、地点样样俱全。但很快我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问题不在耶鲁,而在这个小伙子身上。他在精神上就与自己的学校格格不入,因此根本就没有在那里学到东西。耶鲁或许并不是完美的大学,这一点我想无论是哈德利校长还是其他的耶鲁学生都会承认。但是耶鲁大学确实有自己的长处,而能否善于利用这些长处就要看学生自己了。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那就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只有行动起来,才会有所收获——真诚地体谅学校,这样你才能学到东西。与尽职尽责的老师一起努力完善学校的各项制度。要是学校仍然有许多缺陷,那么你该做的事就是每天勤奋学习,为他人树立榜样。如果你所在的公司运作不良,老板又刁钻刻薄,那么你最好的做法就是走到老板面前,自信而平和地跟他说:“你的性情刁钻刻薄,你的管理模式有许多漏洞。”然后,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甚至你还可以毛遂自荐去帮他填补那些隐藏的漏洞。马上行动!如果因为很多原因,你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就请尽快做出选择——要么坚持,要么放弃,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一种。如果你为他人工作,以上帝的名义:为他尽力!如果他给你工资,让你吃饱穿暖,那你就尽力为他工作,称赞他,支持他,与他和他所代表的团队站在一起!我想,如果我为他人工作,那么我一定会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地为他干。我绝不会出尔反尔,三心二意。如果不能全心全意,那就干脆放弃好了。如果你无法让自己不去蔑视、指责或者中伤他人,那么为何不辞职,试着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审视自己的想法?然而,我还是希望,只要你身在公司就不要轻易指责或蔑视公司。实际上,当你在蔑视公司的时候,你也是在蔑视你自己。更糟糕的是,当你渐渐远离公司时,一股随之而来的风暴会将你卷入狂风暴雨之中——而你可能还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失业者多如牛毛。和他们聊天,你就会发现他们总是在抱怨和诽谤社会现实以及公司。问题就出在这里:吹毛求疵的性格使他们失去了进取的精神,从而使自己的道路越走越窄,最终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他们与公司的理念背道而驰,对他人毫无价值,最后只能无奈地离开。每个雇主都在不断寻找能够帮助自己的人,同时也在剔除那些没有价值的人。凡是阻碍公司发展的人都将会被炒掉。不要吹毛求疵,这就是建立在自然法则之上的商业法则。只有那些有才能的人才会获得奖赏。若想对公司有所帮助,你就必须富有同情心。你要以平和的心态告诉你的老板,他是一个刁钻刻薄的人,他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但是你没有必要惹他反感,更没有必要和他争吵。如果你在背地里抱怨老板是个刻薄的小人,那无非证明你自己也绝不是君子;如果你当着他人的面指责自己公司的制度糟糕透顶,无非证明你自己也一样糟糕罢了。尽管胡克的缺点不少,但他还是得到了提拔。然而,你的老板可未必像林肯那般宽容大度。不过,即便是林肯也没法永远保护胡克。要是胡克战败的话,那么林肯也不得不再找一个更加冷静沉着,从不抱怨的人来替代胡克。这个人必须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想法,以绝对的忠诚、真正的自信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去做前人从未做过的事情。

薪水并不是工作的全部

有许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总觉得自己才华横溢,能力非凡,对自己有过高的期望,觉得自己应该立刻得到一份薪水丰厚、职位显赫的工作。在这些人的眼中,薪水多少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但是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这些年轻人刚从学校毕业,可以说他们没有什么工作经验,试想,老板怎么能把重要的职位交给他去做呢?既然这样,他们又依靠什么向老板去索取高薪呢?由于得不到这些,于是许多年轻人都抱怨老板,并且对工作表现得毫无热情。今天,很多的年轻人都把社会看得十分冷酷和严峻,他们变得比他们的父辈们更加现实,这也许和他们看多了父辈们被老板无情地“炒鱿鱼”的现象有关。于是,在他们眼中,工作成了这样一条简单的定义:我为公司工作,公司付给我同样价值的报酬,等价交换。他们绝对不会去为公司哪怕是多做一点点。在他们的眼中,工资就是一切,学生时代曾经的梦想早已凋落。他们工作时缺乏信心、缺乏激情,他们以应付的姿态对待一切,能偷懒就偷懒,能逃避就逃避,他们以此来表示对老板的抱怨。他们工作仅仅就是为了对得起这份工资,而从来没想过这会与自己的前途有何联系,他们也不会去考虑家人和朋友的想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这是由于人们缺乏对薪水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所致。很多的人总认为老板付给自己的薪水太低,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放弃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年轻人,我要郑重地告诉你们,不要做一个为薪水而工作的职员,你的工资只是工作报酬的一种方式。如果你只是为了工资而工作,而没有其他更高尚的目标,你将会成为一个不幸的人,因为这么做对你的人生来说,绝对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你的工作将因此而陷入平庸之中,你找不到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工作的目的虽然是为了获得报酬,但工作能给你带来的远比信封中的工资要多得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金钱积累到一定程度对人就不再具有诱惑力了。也许,你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的话,你会发现,工资只不过是你所获得的报酬的一种。我问过很多事业成功的人,如果在没有利益回报的情况下,他们是否愿意努力去做自己的工作。他们都这样对我说:“我绝对会一样全力以赴地去工作,因为我热爱我的工作。”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最好的捷径就是选择一种哪怕没有任何报酬自己也愿意努力去做的工作。当你这样做时,金钱就会自动地追随你而来。所有的公司也将争相聘请这样的人才,而且他们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报酬。不要做一个为薪水而工作的职员。工作虽是为了生计,但是,通过工作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比什么都重要。假如工作仅仅为了糊口,你的生命的价值将因此而大打折扣。如果要让我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所遇到的切身问题发表意见,那么我希望所有年轻人都能牢记:“在你们开始工作的时候,不必太顾虑薪水的多少。而一定要注意工作本身所给予你们的报酬,比如强化你们的技能,积累你们的经验,使你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等。”雇主所交付给我们的工作可以发展我们的才能,所以,工作本身就是我们自我提升的有效平台,而企业就是我们的学校。如果一个人工作只是为了薪水,而没有更高尚的目的,实在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受害最深的倒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他就是在平常的工作中,欺骗了自己,而这种因欺骗蒙受的损失,即便他日后奋起直追,也不一定能赶上。观察一个人的工作,就可以看出他的人品。如果他在工作时,能认认真真、兢兢业业,那么无论他的薪水是多么微薄,也终有成功的一日。雇主只支付给你微薄的薪水,你固然可以不认真工作。可是你应当明白,雇主支付给你工作的报酬不仅是金钱,而且还包括你在工作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良好的培训、成长的机会,这些东西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毫无疑问,雇主将根据雇员的工作绩效决定谁将获得晋升。每一个雇主,都想得到一个能干的员工。所以,在工作中努力尽职尽责的人,总会有获得晋升的一天。有些薪水很微薄的人,忽然被提升到重要的职位上,这看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其实是因为在拿着微薄薪水的时候,他们就在工作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尽职尽责地工作,积累了工作经验,这些便是他们忽然获得晋升的原因。许多年轻人认为他们现在的薪水太低了,所以竟然连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也都放弃了,他们逃避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敷衍了事,发泄他们对雇主的不满。这样,他们就埋没了自己的才能,泯灭了自己的创造力,也就使自己可能成就伟大事业的潜能无法获得释放。作为一个职业人,你应该这样想:我投身于职场是为了自己,我是为了自己而工作;薪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由此获得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的机会,也获得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机会。通过工作中的亲身经历获得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这将是工作给予我们的最有价值的报酬。在工作过程中,人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来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工作中,要不断求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雇主对你产生特别的关注。我要告诉你们,可爱的年轻人,当你获得一份工作时,不要去考虑薪水的高低,而要关心的是工作能够给你带来其他回报,比如看它能否使你的技能更加精湛,能否增加你的社会经验,提高你的素质与修养……与这些相比,薪水就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了。老板付给你的只有薪水,但是你可以让自己获得一座金矿。杰出人士身上所拥有的创造力、决策力、洞察力并非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工作中通过学习和积累所得来的。工作让他们了解自我、发现自我,从而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你不只为薪水而工作,工作将回报你更多。如果你一直努力工作,不断进步,你将获得可观的回报,并使你在公司甚至整个行业内拥有一个好名声,这将陪伴你一生,这将为你赢得用之不尽的财富。在公司里,总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经常不按时上班或者工作时常与人闲聊,或者利用出差旅游……这么做也许不会使公司开除他,但至少会给他的声誉造成负面的影响。通常,就是因为这些小的问题他得不到晋升。而他想跳槽到别的公司的话,别的公司对这样的人也是极不欢迎的。年轻人,不要为自己到底该得多少工资这个问题而大伤脑筋了。你应该看到工资背后巨大的成长机会,要知道工资将使你获得最宝贵的技能与经验,这对你的未来至关重要。如果你将自己困在装着工资的信封内,你将永远也打不开自己的成功之门。我在前面反复强调,不要为薪水而工作,事实上,这却是获得高薪的真正秘诀。要知道所有的老板都是十分明智的(他们绝非你想象的那样)。谁都希望能拥有更多的尽责尽职地对待工作的人,迟早会获得晋升,工资也一定会得到提高。但是,任何一位聪明的老板都不会这样对你说:“好好工作,我给你涨工资。”他们往往会这样对你说:“加油吧!把你所有的能力发挥出来,还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你做呢!”当老板让你做更好更重要的工作的时候,你的薪水自然会得到提高。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努力会被别人忽视,当你全力以赴地工作时,你的老板绝对不会不知道。在你想着如何挣到更多钱时,多花精力把你的工作做得更好,这样,你就不必为钱而发愁了。千万不要向你的老板提出这样那样的加薪理由。努力地工作,奉献你的智慧和汗水,老板自然会给你加薪的。有一位普通的银行职员叫肯罗·德恩斯,后来他在一家汽车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半年之后,他向老板写信自荐,想看看自己是否有获得提升的机会,老板对他说:“你去监管新厂机器设备的安装吧,但我不能保证可以给你加薪。”德恩斯从没接受过任何工作训练,什么图纸他都看不懂。但是,他却紧紧地抓住了这次机会,他利用自己的领导才能,自掏腰包请来一些技术人员完成了安装工作,并且比原定计划提前一个星期完工。最后,老板不但提升了他,还将他的薪水涨了10倍。后来,老板告诉他:“你不懂图纸我知道,如果你当时因此而推掉这个工作,我也许会把你辞掉。”而正是不为薪水工作的态度使德恩斯取得了成功,他后来成为一个亿万富翁。退休后,他做了州政府的顾问,只领1美元的象征性的工资,而他却乐此不疲,因为不为薪水工作已经成了他的工作习惯。如果你在工作中投入热情,而且不计报酬的话,那么,你已经比那些只为薪水而工作的人离成功更近了。

敬业是一种美德

职业是人的使命所在,敬业是员工的美德。从世俗的角度来说,敬业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其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等,其中糅合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道德感在当今社会得以发扬光大,使敬业精神成为一种最基本的做人之道,也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任何一家想在竞争中取胜的公司都必须设法使员工敬业。没有敬业的员工就无法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我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到什么地方,总是能发现许多投机取巧、逃避责任、寻找借口之人,他们不仅缺乏工作的使命感,而且缺乏敬业精神。表面上看起来,敬业精神有利于公司、有利于老板,但最终的受益者却是自己。当我们养成敬业的习惯时,就能从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丰富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不敬业”成为你的习惯时,后果将不堪设想。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会给你的老板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但是却可能毁掉你的一生。成败往往取决于个人。一个勤奋敬业的人也许并不能获得上司的赏识,但至少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那些投机取巧的人即使利用某种手段爬到一个高位,但也会被人轻视,这在无形中就给自己的成功之路设置了障碍。不劳而获也许非常有诱惑力,但很快就会付出代价,他们会失去最宝贵的资产——名誉。诚实及敬业的好名声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认识一个颇有才华的年轻人,但是工作散漫,缺乏敬业精神。一次报社急着要发稿,他却搂着稿件回家睡大觉去了,以至于影响了整个报纸的出版时间。这种人永远得不到尊重和信任。人们往往会尊敬那些尽职尽责的人,而不会尊敬一个能力虽强,但不负责任的人。得到他人的尊重会获得更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论你的工资多么低,不论你的老板多么不器重你,只要你能忠于职守,毫不吝惜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热情,渐渐地你会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以敬业和负责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工作自然而然就能做得更好。一个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往往是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也是一个无法体会工作真谛的人。要知道,当你将工作推给他人时,实际上也是将自己的成功机会拱手让给了别人。

每一件事都值得做好

工作中,任何人都没有理由轻视自己的工作。很多人把自己的工作看做是无足重轻的,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那些轻视自己工作的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工作的价值所在,只是迫于生存的压力而劳动。每一份正当和合法的工作都是高贵的,每一个诚实的劳动者和创造者,都值得称赞。因此,最关键的问题是你如何摆正对工作的态度。的确,有这样一些工作,它们看上去不是很高雅,工作环境也比较差劲,社会上的人似乎也不太关注它。但是,你千万不能因此而轻视这样一份工作,你要用这样的尺度去衡量它:只要它是有用的,就值得你去做。在年轻人的眼中,当上公务员、银行职员或大公司白领才算得上一份好工作,为此,很多年轻人甚至放弃了宝贵的成长机会,为的就是找到这样一个职位。实际上,在同样的时间里,他完全可以找到一份对他来说很现实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工作不分高低贵贱,但工作态度却有高下之别。看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就能立刻知道他能否做好事情。轻视自己工作的人,成功的机会就比较低。因为轻视自己的工作,他会觉得工作枯燥乏味,这样就更难把工作做到最好了。今天,依旧有许多人在轻视自己的工作,他们从不认为工作是自己成就事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在他们眼中工作是痛苦而无奈的事情,持有这样错误观念的人是多么可悲啊!我发现那些轻视自己工作的人,都是工作中的失败者,他们不愿用自己的奋斗去改变命运,而是期待奇迹从天而降。他们总想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却不愿意付出劳动。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才华横溢,并且目空一切,事实上,这不过是他们一相情愿罢了。轻视自己工作的人,大都是人生的懦夫,他们从骨子里畏惧任何挑战。对于这样的人,瑞伯特先生曾提出过这样严厉的警告:“假如人们只追求好职位与高薪水,那就是这个民族的独立精神已经枯竭的危险信号,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只是竭尽全力追求这些职位,这个民族将会迈向奴隶一般的生活。”上天赋予了你工作的使命,因此,你千万不能懒散,这只会让你蒙受不幸。这个世界上,有人利用自己的天赋给社会创造价值,而有的人却漫无目的,浪费自己的天赋,因而一事无成。原本可以创造美好的人生,结果却与成功擦肩而过,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的事啊!其实,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而且应该用心地去做好。卢浮宫收藏着莫奈的一幅画,描绘的是女修道院厨房里的情景。画面上正在工作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天使。一个正在架水壶烧水,一个正优雅地提起水桶,另外一个穿着厨衣,伸手去拿盘子——即使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也值得天使们全神贯注地去做。工作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工作是否单调乏味,往往取决于我们对待它的心境。人生目标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你在工作中所持的态度,使你与周围的人区别开来。而对同样的工作,有的人能做得风生水起,而有的人却做得死气沉沉。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对人生都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如果你是砖石工或泥瓦匠,你可曾在砖块和砂浆之中看出诗意?如果你是图书管理员,经过辛勤劳动,在整理书籍的缝隙,你是否感觉到自己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你是学校的老师,你是否对按部就班的教学工作感到厌倦?也许一见到自己的学生,你就变得非常有耐心,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过于关注别人的观点或意见,就容易对自己的理性判断造成干扰,这就好比我们从外面观察一个大教堂的窗户。大教堂的窗户布满了灰尘,有种衰落和破败的感觉。但是,一旦我们跨过门槛,走进教堂,立刻可以看见绚烂的色彩、清晰的线条。阳光穿过窗户在奔腾跳跃,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人们看待问题的方法是有局限的,我们必须从内部去观察才能看到事物真正的本质。有些工作从表面看也许索然无味,但是深入其中,就可能认识到其意义所在。因此,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每个人都必须从工作本身去理解工作,将它看做是人生最壮丽的乐章。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做好。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小任务顺利完成,有利于你对大任务的成功把握。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通过工作获得真正的力量的秘诀就蕴藏在其中。

将工作当成人生的乐趣

在人的一生当中,工作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即使你的处境再怎么不尽如人意,也不应该厌恶自己的工作,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这更糟糕的事情了。如果环境迫使你做一些令人乏味的工作,你应该想方设法寻找其中的乐趣。用这种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你才更容易取得成功和快乐。人可以通过工作来学习,可以通过工作来获取经验、知识和信心。你对工作投入的热情越多,决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当你抱有这样的热情时,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就变成一种乐趣,就会有许多人愿意聘请你来做你所喜欢的事。工作是为了自己更快乐!如果你每天工作8小时,就像是在娱乐一样,这是一件多么划算的事情啊!我见过许多在大公司工作的员工,他们拥有良好的教育,受过专业的训练,拿一笔不菲的薪水,但是他们并不快乐。他们是一群孤独的人,不喜欢与人交流,不喜欢星期一;他们视工作如包袱,仅仅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出来工作;他们精神紧张、行色匆匆,他们的境况令人担忧。如果你开始觉得压力越来越大,神经越来越紧张,在工作中感受不到乐趣,没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就说明你需要做出改变了。如果我们不从心理上调整自己,即使换一万份工作,也不会有所改观。如果一个人厌恶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必遭失败。引导成功者的磁石,不是对工作的鄙视与厌恶,而是真挚、乐观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不管你的工作多么卑微,都应当有十二分的热忱。这样,你就可以从平庸中解脱出来,从优秀走向卓越。想一下亨利·凯撒——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不仅因为冠以其名字的公司拥有1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更由于他的慷慨和仁慈,使许多哑巴会说话,使许多跛者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使穷人以低廉的费用得到了医疗保障……所有这一切都是由凯撒的母亲在他的心田里所播下的种子生长出来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