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难为自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02:48:50

点击下载

作者:闻溪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再难为自己

别再难为自己试读:

前言

献给那些在伤痛中勇敢前行的人

写这样一本书的念头,很多年前就已经萌生。而我最大的庆幸,是幸亏当时没有写,不然多么幼稚且误人子弟。

很多年前想写,是想写给别人看的,嘚瑟地好为人师,虽然我确实是一名老师。期望能够给别人指点迷津,不知天高地厚地妄图扮演一个小小的救世主,说到底其实是虚荣心作祟。

而今天,当我又一次涌起写这样一本书的冲动的时候,我内心非常明白,这本书首先是写给自己的,就像日记一样,每一个故事,首先是讲给自己的;每一句话,首先是说给自己听的。当然,我也希望,我对于生活的诸多感悟,能够与大家分享,尤其是那些像我一样,从孱弱学着坚强、从胆怯学着勇敢、从逃避学会直面的人。

四十不惑,一直以为自己已经是一个不惑之人。然而,在人生四十之际,突然发现,那么多的困惑、不解、彷徨等接踵而至,让人喘不过气。当然,这要归功于某段经历,让我痛定思痛去冥想人生的诸多问题。

一直以来,自己就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与世与人无争,活在一个小我的世界里。可是,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忽略掉我,它一次又一次把我从世界的一隅提溜出来,用极其深刻——甚至近乎残忍的方式,令我看到了自己的脆弱和无助,逼着我去觉醒与灵悟,推着我去成长与前行。

当我把目光从外相转移到自身,开始对自己的内心甚至灵魂进行剖析的时候,那种切肤之痛是刻骨铭心的。然而,这就是最好的、也是最彻底的疗愈,用最锋利的手术刀剜除最顽固的恶疾。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演绎着很多故事,爱恨情仇,离合悲欢,现实生活所展现的,永远都比任何大师级的剧本都更加动人心魄、刻骨铭心——包括你我的故事。

没有人生而坚强——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伤痛总是不期而遇,在所难免。于是,疗伤止痛,学会坚强,学会成长,就成了我们今生必须勇敢面对的永恒主题,一个如此深刻的主题,一个你永远无可逃遁的主题。

人之一生,似迷似幻,众里寻他千百度,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成长”这门功课,真的没有人能够教予我们,所有的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

既然我们都不是生而坚强,既然伤痛在所难免,那么,我们要坦诚面对自己的脆弱,虔诚接受人生所经历的一切,勇敢面对各种人生之难。在“成长”这个问题上,我们只有一个选择:永远知难而上,不逃避、不推卸。

就如同一束光,照进我们的内心深处,当光亮刺痛阴暗的那一刻,一切其实就已经开始改变。

我始终认为,那些拥有强大心理的人,不是因为他们天资禀赋、聪明绝顶,而是因为他们与众不同的绝版经历,加之自我疗愈的超凡能力。他们的秘诀在于他们历尽艰辛后,终于找到了真实的自己,并学会了与其和睦相处。

不是因为没有伤痛苦楚,而是学会了与之为伍,带着伤痛一路骊歌前行。他们的内心,始终充满着光亮;他们的人生,自然满是光彩。

这本书,献给那些在伤痛中学会勇敢前行的人。坚强的人,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闻溪

一、没有人生而坚强

每个人都有一颗脆弱的心,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会受伤,这是成长的必然,是生活的正解。为什么我们的内心会如此脆弱?因为我们是人,是有感情的人,是在乎很多人和很多事的人,是放不下太多爱与太多哀愁的人。越是在乎,越是放不下,我们就越是脆弱,而生活的真相,就是喜欢不断刺痛你内心最脆弱的地方,然后让你痛得不能呼吸……最后,迫使你清醒,学会放下。人们说,生活如此残忍,其实,这是生活给予我们破茧成蝶的最好机会。任何时候都要记得,受伤的人不是只有你一个。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都无法幸免于难,我们不可能逃避命运的法门,但我们要学会自愈、学会坚强、学会成长。人生没有迈不过的坎,只要你懂得珍惜,以平和之心对待生命无常。对于生活,你可以失望,但不能绝望,只有这样,光亮才会穿透黑暗,照进你的心里。1 伤痛在所难免

不管你是童心未泯的小孩,还是两鬓霜白的老人;不管你是功成名就的社会显贵,还是衣食堪忧的一介平民,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烦恼、有痛苦、有“心病”,都曾经受过各种各样的伤。

即便这一秒你觉得很幸福,你也永远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更何况,回过头想想你曾经的人生,一定有一段难挨的岁月,甚至痛苦不堪的记忆。

我们是人,人有思想,有感情,有情绪,有七情六欲,有悲欢离合。这些,都注定了我们这辈子会碰到很多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内心无法化解的问题。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变得更大,内心层面的问题似乎显得愈加突出。特别是当我们忙于应对生活中各种现实压力的时候,往往更容易忽略自己的内心,陷入一种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

上百度、天涯,你会看到网友各种各样的悲惨遭遇,你可能会暗自庆幸,还好这一切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不然一定痛苦不堪。

看看微信圈,你会发现,各种郁闷、忧愁、烦恼都有,甚至你会发现,原本头一天还在晒幸福的好朋友,第二天突然悲观厌世、再也不相信生活。

当你深陷痛苦决绝,求助无门的时候,你决定去做心理咨询,你会发现好的心理咨询师居然要一个月以后才能约上……

如果你开始关注这些,就会意识到问题有多么严重。

而今的社会,我们最缺失的,不是物质、不是财富、不是其他,而是一颗健康的心,一颗能够抵御风雨、自我疗愈的坚强的心。

不仅是缺失,而且是严重缺失。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往往都是内心遭遇了严重损害,才去寻求帮助,才去想方设法救治,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在这方面,我们居然缺失得如此严重!

没有人是生而坚强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一颗脆弱的心。

所以,今生我们注定会受到各种伤害,无论是别人施加的,还是自己造成的;无论是长痛,还是短疼。

受伤,是成长的必然,是成长的代价。

尤其是那些获得巨大成就的人,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他们功成名就后的辉煌。但请不用质疑,在取得这些成功之前,他们遭遇的一定是非常痛苦的经历,他们的内心一定被狠狠地伤过。也请相信,伤痛与成就其实是一种正比关系,有多大的伤痛,就有多大的成就——虽然成就的形式不一定是显见的财富或地位。

我认识一位在我眼里是圣人级别的人,他过着很淡然的日子,不富不贵,我特别喜欢和他畅谈,因为每一次谈完后,我都能感觉自己的内心无比舒适,就像污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一样。他会帮助我去破解人生谜题,消化内心的困结——而我,也知道,他是一个有故事、有经历的人。他曾经遭遇的,一定非常人所能,不然他不可能教化我。2医心伤,寻良方

是人就有心,有心就有心病。

身体有病了,可以上医院看大夫,可是心若是有病了,上哪看,找谁去?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分明知道自己已经犯了心病,却总是不知道药在哪里。

心病还需心药医,什么是心药?——这千百年来,人类都在寻找着心药,然而迄今为止,世界上并没有任何一副可以包治心病的灵丹妙药。

对心的关注,古而有之。中国人历来注重内心修养,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正心”“修心”等概念,儒家、道家思想中也有大量的关于人如何处理心理问题的论述,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以待人”“君子成人之美”等,都蕴含了非常睿智的哲理。

与“心”最为接近的一个词,是心理,它是一门学科。

确切而言,早期的心理学研究是属于哲学的范畴,称为哲学心理学。哲学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中国、埃及、希腊和印度等古代文明。中国古代认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担的,并且其活动会在器官上反映出来,如“心之官则思”(《孟子》),“人精在脑”“头者神之所居”(《春秋元命苞》)。“神形合一”“形神相印”等思想在《黄帝内经》等涉及医学心理的著作中有很多阐述和应用。

在古希腊语中,心理学由“灵魂”和“研究”所组成。柏拉图提出过二元并存的理念,有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西方最早的一部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经由长久的演变,慢慢地产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学科,包括现在人们所了解的心理学。

哲学心理学主要是在探讨心身关系、天性与教养、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知识来源等四大议题。其早期的理论有一元论、二元论、环境决定论、精神决定论等。近代的哲学心理学则是有三大思想流派,包括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与浪漫主义。正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874年。那一年,德国的

生理学家威廉•冯特发表两册的心理学教科书——《生理心理学的原理》(Principles,of,Physiological,Psychology),在序言里大胆宣称:“要建立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冯特也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1875年,莱比锡大学聘冯特为教授;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实验室,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10余年后,也就是1890年代,美国各大学风起云涌地仿效此举,建立数十座心理学实验室,尤其1892这一年就成立了20座,这一年也是美国心理学会的成立年。人们通常将1874年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时间,这一时间比许多自然科学脱离哲学而形成独立学科的时间晚。冯特也是第一个把自己称为心理学家的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兴起。

我们不是要普及心理学,所以对心理学的历史不多累述,心理学所针对的,就是心理的救治,这种救治更显专业和学理,特别是介入了医学的治疗。

然而,心理学也不是包治百病的。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经历,也有各自迥异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所以,同样出自于心理治疗师的建议,不见得就能帮助面临同样问题的每一个个体。

于是,除了专业的心理学,社会上又流行起了“心灵派”。

专门针对心灵问题的关注以及相关成果,其实在国内还不多。我们最常接触的是“心灵鸡汤”,事实上,心灵鸡汤可以浅尝,可以回味,但它真的解决不了你“心灵温饱”的问题,甚至,它连滋补心灵的功效都难以实现。

比心灵鸡汤更为高级的,是“身心灵”,国外和港台地区有一类人叫心灵导师,其中最具代表性而为大家熟知的,是台湾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她的身心灵系列作品拥有亿万忠实读者。

然而,不管是心理学还是心灵派,他们能够做到的,最多也就是分析出你的病因,然后给你对应的建议,但是,最终能不能疗愈心病,则是需要完完全全靠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这辈子,注定要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心灵导师。疗愈的场所,就是你的内心。手术刀就在你的手里,灵丹妙药就在你的手里,你才是自己的那个独一无二、妙手回春的神医。3 是什么令我们脆弱不堪

为什么我们的内心会出问题,在伤痛面前如此脆弱而不堪一击呢?

有人说,心理问题是生活投射于个人,然后个体接收到信息后做出的心理层面上的反应。也有人说,心理问题是因为人格不健全才导致的结果。导致心理出现问题,有外界环境的因素,如天灾人祸、社会变革、单位倒闭等等,也有内在——也就是自身的原因,如遗传、家庭环境、个人经历、性格等。

烦恼,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通常是指内心的烦闷苦恼或焦虑不安。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任何外界的信息都会给我们带来感觉上的体验。比如,舌头尝到了蜜,会觉得很甜;耳朵听到了一段优美的旋律,会觉得心情舒畅;眼睛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会觉得心旷神怡;鼻子闻到了花香,会觉得神清气爽……

这些就是外界事物带给我们感觉上的体验。但,这些都是美好的体验,而生活有美好的一面,同样也有不美好的一面,比如眼睛看到了污浊、鼻子闻到了恶臭、耳朵听到了噪音、舌头尝到了苦涩……这些虽然不好,但同样是感觉体验。

以上这些,是感官上的体验,而更为深层的,就是情感或心理上的体验,这种体验也有好坏之分:

好的,如事业发达、夫妻恩爱、家庭幸福、身体健康,等等。

不好的,如事业受挫、情人背叛、家庭矛盾、罹患重症,等等。

毫无疑问,当我们体验到好的感受时,内心不会有问题,当我们体验到不好的感受时,内心就会出现问题。而人这一生,你能避免不好的体验在你生命中出现吗?显然不能。

当处于正在体验不美好的过程中的时候,你的内心感觉就面临问题了,这种感觉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在你的内心切割,非常痛,但又挥之不去。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去结束这种状态,那么长此以往,你的内心就会不断受折磨,出现巨大的伤痕,最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引发精神疾病。

所以,为什么我们的内心会出现问题?简而言之,因为生活是酸甜苦辣的,人生是阴晴圆缺的。倘若吃饭,你可以只选好吃的;倘若望天,你可以只看满月;但我们要面对的是生活,现实的生活,是无法选择的生活。所以,一切的味道你都会品尝,一切的天象你都要看尽。

在生活的餐桌上,突然端上来一盘你最不爱吃的苦菜,吃,难以下咽;不吃,就会饿死,你该如何选择?

这个比喻有点严重,但生活通常就是如此,我们能够做的,只能是选择,而不是挑剔。对于生活,有时候我们是无法选择的,我们能选择的,其实是对生活的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从我们生下来那一刻,心灵与我们的身体就开始同步成长,我们每天吃饭、锻炼、摄取营养,身体在不断成长,长高了,长壮实了。

但我们的心呢,对很多人而言,从来没有想过给心灵喂食,给心灵锻炼,给心灵的成长浇水施肥,除虫防害,汲汲营营,从来没有在心灵上做任何功课,怎么可能期望能够突然就拥有一颗坚强的心灵呢?

当自己独立以后,虽然是身高七尺的堂堂男儿了,但内心其实还处于一个婴儿的状态,完全没有成长起来。

没有“断奶”,当然就没有成长;没有成长,当然就脆弱不堪。4 一个简单的判断

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尤其要关照自己的内心。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要做到,却是非常难的事情。

想要解决内心深处的问题,首要的是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清楚自己的内在是否出问题了,问题有多严重。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有很多科学的方法可以测试自己是不是存在心理问题,这种专业测试,不仅能够看出一个人心理问题的轻重程度,而且能够测试出心理问题的类型。

今天,我们尝试换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来进行自我测试。

现在,请静下心来,回答一些问题,记住,一定要真诚,实事求是地回答。因为我们必须面对真实的自己,才能进一步解决出现在我们心理上的问题。(第一层级)(1)你对明天要做什么事情有规划吗?(2)你是否能够专心做完每一天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这两个问题中有一个是否定的,请继续回答:(第二层级)(1)你是否吃得下饭、睡得着觉?(2)你今天有过发自内心的笑吗?(3)你今天做过令自己开心的事情吗?(4)你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对别人发无名之火吗(尤其是自己最亲近的人)?

如果这四个问题有一个是否定的,请继续回答:(第三层级)(1)你开始做一些事情,如上网查询你关注的问题,在微博、微信、空间发布状态,试图寻求帮助或答案。(2)你开始找你认为信得过的人倾诉,倾诉时你觉得好多了。(3)你不想与外界接触,开始把自己封闭起来,怕见到熟人,不愿跟人说话。(4)你开始找心理医生。

如果以上四个问题的答案有一个是肯定的,请继续回答:(第四层级)(1)你对现状无能为力,对未来开始绝望。(2)你开始恨别人或讨厌自己。(3)你开始产生轻生的念头。

如果以上有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来了:(第五层级)

● 你开始为自杀进行准备(比如购买安眠药、选择自杀的方式、处理身后事,等等)。

以上,就是心理出问题以后的各层级表现。

首先要申明的是,无论处于何种层级,只要你努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压力就会得到释放。但是,如果没有方法,不懂化解,那么即便你现在只处于第一层级,也有可能会发展到第五层级,并且发展速度超出你的想象。

本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帮助你控制在现有层级,不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当然,如果看到本书的时候,你已经处于第五层级,那么我建议你直接寻求专业的帮助(比如心理治疗,甚至精神治疗),并且马上行动,千万不要犹豫!原因只有一条:如果生命都没有了,那么一切都是徒劳。

在这里,把各层级的应对方法简述一下:

第一层级:你的情况不算糟糕,你要学习的是专注,专注去完成每天该做的事情。放心,情况不算严重,我基本推断,有三五天的时间,你一定能调整过来,

第二层级:你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思想。不要把自己陷入痛苦思维的泥潭中,要学会自救,要努力把自己从胡思乱想、不良情绪中拯救出来。

第三层级:问题有些严重,但还好你仍然保持理智,并努力尝试自我解决问题。但我必须提示的是,可能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你的能力范畴,你现在需要外界的帮助。有两种方法可提供借鉴,一是心理咨询;二是找你信得过,有能力的人帮忙,你可以预想几个可提供帮忙的对象,然后在他们中间作比较后选择一个,把你的痛苦、困惑告诉他,请他帮助你解决。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有人带、有人陪,努力去找那个最适合的人。

第四层级: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你已经丧失了自我解决问题的信心。你这个时候最需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找人陪伴,找自己最亲近的人陪伴;二是暂且放下令你伤痛的事情,想想怎样才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努力挖掘能够增加自信的事情,然后重拾自信、重拾积极。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应对,不管你处于哪个层级,这本书都有相关探讨,我们无法做到一一对应,但我相信,在你看完本书以后,一定能够寻找到有效的方法,从而帮助你走出困境。

因为,我就是这么过来的。5 伤害你的,到底是谁

一个人的内心一旦出现问题,直接的结果就是衍生了情绪,并且是负面的情绪。

从一定程度而言,人活着是为了追求幸福,希望自己每一天都活得开心、快乐,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好事,希望自己碰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好人。然而,这只是理想状态,事实上,经历多了,你就会发现,人生似乎有它的吊诡逻辑。

好人、好事、好心情,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即便可求,你也要付出太多艰辛和努力。相反,那些不好的事物,却往往避之不及,却又接踵而至,令你应接不暇,喘不过气,逼到你开始质疑人生,责怪命运对你的各种不公平。

当你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中,我特别想告诉你,其实,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并不是生活影响了我们,而是我们的情绪控制了我们。

当我们遭遇伤害后,通常会出现这些情绪:悲伤、消沉、低落、愤怒、无助、忧虑、焦虑、冷漠……事实上,如果你把所有感受到的全部用词语描述出来,你会发现,它们全部都是情绪的反映。

那么,情绪究竟为何物,为什么人们这么轻易受其控制呢?

简单来说,情绪就是心情、感受。

更具体一点,我们通常说的“七情”就是情绪,这“七情”包括:

喜:包括喜爱、喜悦、喜好、喜欢、高兴、快乐等情感;

怒:包括愤怒、恼怒、发怒、怨恨、愤恨等情感;

哀:包括悲伤、悲痛、悲哀、怜悯、哀怜、哀愁、哀悯、哀怨、哀思等情感;

乐:指欢乐,身心愉悦、充满幸福的一种情感;

惊:指惊㤞、惊愕、惊慌、惊悸、惊奇、惊叹、惊喜、惊讶等情感;

恐:指恐慌、恐惧、害怕、担心、担忧、畏惧等情感;

思:指思念、想念、思慕等情感。

情绪,一个简单的概念,但要认清情绪的本质,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在网上搜一下,你会发现,“情绪”这个词受关注的程度非常高。现在也有很多关于“情绪”这一主题的书籍,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事实上,能够长期折磨我们的,并不是造成伤害的人或事,而是我们的情绪。

就像一把刀在我们身上狠狠划了一道,本来划的动作已经结束,但痛却长久存在——这是因为我们对痛的感知一直存在,这种感知是很难通过我们自身的力量消除的,甚至,这种感知的长久存在,恰恰是我们刻意制造的——你对此可能极力否认,你会说,谁那么有病啊,这不是自虐吗?

我坦诚地说,是的,这真的是一种病,得治!

想想林黛玉,你觉得她真的过得那么悲凉吗?你觉得葬花的行为不是一种自我伤害吗?.

张惠妹有一首歌《开门见山》,林夕作的词,其中几句歌词是这样的:

那是个月亮,就是个月亮,并不是地上霜

那地上花瓣,看完了就完,没必要再联想

那是把雨伞,就是把雨伞,不是感情遗产

那烟消云散,是天气现象,不上浪漫的当

本来就很简单,不找自己麻烦

谁活得不耐烦,哪里来的感慨

……

是啊,哪来那么多的感慨,面对这样的人,林夕怒骂之“混账、笨蛋”。

所以,“情绪化”才是伤害我们的真相,它可以把美好的内心弄到支离破碎。

这就是我们的悲哀之处,我们明明知道伤害源自于我们的情绪,但面对各种情绪,我们又显得那么无助,束手无策。

我们很难真正掌控得了自己的情绪,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超强的意志力,需要长期的训练,而训练的机会恰恰是被伤害,这实在是人生的一大调侃。

不过,也无需畏惧,因为一个人内心的强大,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只要我们对情绪有足够的认识,并且尝试去引导、去控制,那么情绪这个最可怕、最可恶的“杀手”,就会被我们击退。

当情绪来临的时候,要学会去接纳情绪,而不是排斥;然后,要学会跟情绪共处。如何接纳情绪并与之共处,在后面我们进一步专门谈及这个话题。6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天使,一个魔鬼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了两个人,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

我们惯常做的,是向外界展示天使的一面,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魔鬼,它可能住得很深,可能在沉睡,但它一定是存在的。那么,它什么时候会被唤醒?——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

这时候,我们的天使一面就被盖过去了,转而呈现魔鬼的一面。

你是不是觉得不太好理解?好吧,我们换一个说法。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外人面前,我们总是表现得温文尔雅、通情达理,又有耐心、又有爱心,但在我们最亲近的人,如家人面前,我们却显得态度极其恶劣,没有耐心,乱发脾气,说狠的话,做伤害的事。这是为什么?

首先,不是因为我们人格分裂,这是人的正常表现,因为我们内心住了两个人,一个是我们努力想做的人,一个是真实的我们。如果这两个人能够协调统一,那么我们就会少了很多烦恼和痛苦,但这两个人如果总是水火不容,相互内战,时间长了,我们注定会迷失自己。

其次,因为我们知道,亲人对自己会足够宽容,即便自己犯下再大的错误,他们也会原谅自己。虽然是这样一个道理,但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一是我们常常伤害了最不应该伤害的人,二是因为常常被无条件谅解,所以我们被“惯坏”了,对自己的问题没有认识、没有悔改,自己也就限制了自己的成长。

更为关键的是,你纵容了你内心的恶魔,让他获得了继续存在的空间和土壤,是你自己断送了消灭恶魔的一次又一次机会。

当我们情绪失控的时候,恶魔就来临了。

当我们被情绪所控制的时候,我们展现出来的是什么?你可能真的没有好好去观察过,如果可能,当情绪失控时,面对镜子,你一定会大吃一惊。

这时候,你会变得暴跳如雷、咬牙切齿;抑或懦弱无能、萎靡不振;抑或愁云满布、眉头紧锁;抑或出口成脏,拳脚相加……总之,你变成了一个丑陋、可怕、恐怖的人,心里的恶魔成为现实的恶魔,就是自己。

事实上,很多人在呈现这种状态以后,冷静下来会进行自我反思,他们其实也很讨厌自己这样的表现。有的人可能会有意识地开始提醒自己,从而得到改善甚至改变;有的人却完全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甚至还觉得自己这样的状态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以上两种人,其实都不大会纠结。

真正纠结的是第三种人:他们往往在情绪控制下唤醒恶魔,事后又深深自责;但,当情绪再次袭来,恶魔会又一次被唤醒——他们就这样一次一次败倒在恶魔面前。

以上三种人,第一种我们可以称为控制恶魔的人,第二种是享受恶魔的人,第三种是被恶魔控制的人。无疑,本书的对象是第三种人,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你摆脱恶魔的控制。

控制恶魔的前提,是你要勇敢承认自己心里有恶魔。

什么意思呢?你要承认自己有问题。为什么很多人有问题却总是改不掉,因为他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问题。一个都不认为自己有问题的人,如何能够改正呢?

面对恶魔以后,你要拿出足够的勇气来与之斗争。最初,可能它非常强大,你连招架之力都没有,但不要气馁。被恶魔击溃一次,你回头再勤练武功,练什么武功?就是自我疗愈的武功——这些在后面章节会跟大家分享。

练上一段时间,再来挑战恶魔,这时候你可能有招架之力了;再后来,你能和恶魔打成平手了;只要你不停地修炼,你就有彻底击败恶魔的一天。7 生活是一个顽劣的小孩

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是脆弱的。更为残酷的是,生活就像一个调皮顽劣的对手,你哪儿最怕疼,它就戳你哪儿,让你对它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总是无能为力。

如果你是一个特别在意爱情的人,往往你的爱情饱经风霜;如果你是一个特别在意友情的人,往往你的朋友总是背叛;如果你是一个特别在意家庭的人,往往你的家庭矛盾不断;如果你是一个特别在意事业的人,往往你的事业举步维艰……

现实生活给了我们很多美好,但往往也会突然在我们内心狠狠扎一下,并且总是扎向内心深处最最脆弱的地方,让我们痛彻心扉。

这可能是命运的一种无奈,可能是生活的一个玩笑,但更多的,其实是生活在逼迫我们变得成熟,变得坚强。

在意就会在乎,越在意就越在乎,最在意也就变得最在乎。我们选择把什么放置在内心最重要的位置,它就变成我们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经不得一丁点伤害。

懂了吧?其实所谓的最脆弱,完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爱情、友情、亲情,事业、婚姻、家庭,概莫如是。

有一些心灵鸡汤会教导大家,学会不在乎,学会不在意,这样就不会有伤害。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困惑着我们,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在意、不在乎,那么我们活着是为什么?我们奋斗是为什么?

我们每一天在努力,是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物质丰富,精神愉悦;

我们每一天在努力,是为了能够找到可以共度一生、相濡以沫的伴侣;

我们每一天在努力,是为了家人过得幸福,吃得好、穿得暖;

我们每一天在努力,是为了得到很多人——包括自己的尊重和认可。

如果我们在意的这些,经过多年努力,结果是要学会放弃,学会不在意,那么我们曾经的努力就不仅没有帮助,反倒成了禁锢。

可见,这样的一种心灵鸡汤,并不能从思想上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

那么什么才是问题的本源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化解呢?

其实,从逻辑上解释起来是比较简单的。

人一辈子都在追求美好,都在追求上进,这些美好和上进就是“在意”“在乎”。

但基于各种外因内因,我们的追求不一定能够实现,于是理想和现实就产生了差距,当努力而追求不到的时候,烦恼、痛苦等感受就会出现。追求的目标越高,越难以实现,烦恼痛苦的感受就会越强烈。这时候,“在意”“在乎”就会成为内心的伤害。

伤害达到极限时,我们承受不了,这时候只能选择放弃,这样痛苦才能得到解除。

但是,真的放弃了,就没有痛苦了吗?其实痛苦并没有真正消除。那么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哪儿呢?

还是出在本源,就是在最初的时候,你给自己的内心设置了一个最最柔软而脆弱的地方。试想,如果你的内心铜墙铁壁,刀枪不入,还有什么能够伤害到你呢?

然而,人非生而坚强,我们与生俱来就有弱点。有弱点并不可怕,即便是致命的弱点。关键是,你要清楚地意识到你的弱点是什么,怎么才能避免被生活狠狠地戳。

这就好比一个练绝世武功的人,有一个致命罩门。他自己知道这个罩门在哪里,他必须想方设法消除这个罩门,不然,被人轻轻一捅,立马毙命。8 过去了就是门,过不去就是坎

人最怕的其实不是碰到沟沟坎坎,而是碰到了,你迈不过去。你尝试了,努力了,最终还是无能为力,只能回头或绕道而行。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门槛,门槛,过去了就是门,过不去就是坎。

人生,总会有迈不过去的门坎——这并不是要给大家传递悲观情绪,而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接受现实。

虽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皆为凡夫俗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加上我们各自的性格、经历、秉性,对事物的认识、见解等,不可能把这辈子碰到的问题都一一化解。所以,我们必须清楚,现实中,有些门坎我们是难以逾越的。

但是,我们似乎忘了,我们正在讨论的是心。心门若有坎,真的就不能过去吗?

答案是否定的——但你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

我们之所以迈不过去,在于我们想追求的是身体或物质上的迈过去,而并非内心——也就是说,解开心结。我们纠结于外质问题,而忽略了内心真实的需求和感受。

比如,有一个人婚姻生活总是不幸福,离了三次婚,虽然他还在继续寻找新的感情,但内心已经失去信心,婚姻幸福之门就像从来没有为他开启,他觉得,每一段婚姻他都小心翼翼,却总是伤痕累累……问题的根本,其实是他对婚姻的错误认识。

经历过婚姻,尤其是那些能够走到白头偕老的人,对婚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婚姻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幸福,甚至大多数时候,你会觉得平淡——这才是婚姻的实质。关键问题在于,当你觉得平淡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呢?

有的人错误地认为,既然平淡就分手呗,缘来则聚,缘散则尽。于是,当面临婚姻困难的时候,他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离婚——这就是他给自己寻找的门。而另一些人对婚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懂得,平淡本身也是婚姻的一种状态。所以,他们会努力去付出,去用心经营,让婚姻在平淡中蕴含一丝丝甜,这也是自己寻找的一扇门。

这样的两扇门,你觉得哪个才是真正应该去开启和迈过的呢?

所谓人生总有迈不过去的门坎,是指实质问题。

比如希望自己金榜题名,但万般努力的结果却总是名落孙山;希望自己谋到一份好职业,但总是四处碰壁;希望自己能找到亲密爱人,此生携手相依,却发现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却突然有一天得了重症……

人生无常,这些可能都是我们会遭遇的。

有一句话不是说嘛,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

面对这些,我们必须把问题回归本源,回到自己的内心上来。

名落孙山,一样可以成功,看看比尔•盖茨你就懂;

四处碰壁,就自己创业,看看马云你就懂;

情感受挫,就重心转移,把精力放在其他方面上,有一天幸福会主动来敲门;

罹患重症,就好好享受生活,把以前很多没有做的事情统统尝试,你会发现,生命不在长短,而在质量,哪怕只剩下最后一天,也要把这一天当作一生来过。

所以,在内心上,没有过不去的沟坎,只是因为我们太执着。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思路面对问题,换一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这就是人生的玄妙之处。9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

这是一首老歌的歌名——《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到底我是做错了什么?

当你的内心受到伤害时,我相信你一定会这样问自己。问完后,你找到答案了吗?

我想,90%的人,都会把原因归结为命运,命运对自己不公平,老天爷对自己刻薄,自己命不好,所以,选择认命吧。

剩下9%的人会把原因归结为他人,那些伤害了自己的人。然后,进一步想,为什么这辈子会碰到这样的人,不还是命运作祟的结果吗?于是他们也加入了那90%的行列。

剩下1%的人,他们会从自己身上去寻找原因,因为他们知道,命运只是托词和借口,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不会把伤害的罪责完全推卸于外界,而是选择关注自己,看看自己的问题,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和办法。

简单来说,他们思考的角度是“为什么我会被伤害”,而不是“为什么他要伤害我”,能感受到二者的区别吗?

与“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异曲同工的是另一句话: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

这句话有两个潜台词:第一,为什么这样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第二,为什么别人身上没有发生这样的事?

先解读第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是个体独立的,这个世界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的家庭、经历、学识、遭遇等不一样,导致了人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也会有自己的个性化问题。

所以,不要再去追问: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你应该思考的,是你的什么思想、行为导致了事情的发生,这才是有意义的。

第二个问题,你真的确定在别人的身上没有发生过同样的问题吗?也可能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我们鄙视攀比,但如果你真的陷入这样的一种情绪中,你不妨想想,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你更惨的人,不信,你上天涯论坛、上百度知道、上知乎去看看。

在生活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别人的问题不是问题,自己的问题才是问题。

无论你看到的、听到的,你都会有一个感觉:别人身上发生的,好像都不是个事儿,或者说,如果这些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是可以解决的。

但是,回头看看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却永远是个难题,挥之不去,难以解决。

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种人,朋友们碰到问题乐于向他们求助,他们也总是能够想出好的办法来帮助别人化解心结,解决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事实上,很多人在处理自己遭遇的人生问题时,同样一筹莫展。

这是因为什么呢?

每个人有自己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处事原则,尤其是性格差异,各自的承受力、抗压力不同,这导致每一个人对问题的重视程度、关注程度、解决能力等不一样。

有的人认为天大的事,换一个人可能就觉得根本不是个事儿;

有的人认为不值一提的小事,换一个人可能就是连活下去都很难的事儿。

生活就是这样怪异,总是会让你碰到一大堆你认为是天大的事儿,而别人根本不当一回事的事儿。

一个单亲家庭出生的孩子,他最大的追求就是此生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不要重蹈父母的覆辙。所以,即便事业成功,即便人际和谐,若是得不到幸福的感情,他也觉得此生遗憾。

同样,一个从小吃尽苦头,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孩子,此生的愿望可能是过上富足的生活,他不愿再过一贫如洗的日子,如果这一生没有财富,即便其他方面都完美,他也觉得自己不幸福。

千千万万的人,有千千万万个追求,自然也就会有千千万万个得不到、不幸福。这就会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永远都是个事儿的感觉。

当你处于这样的一种情绪和纠结中的时候,你其实能够思考的只有两个问题。

第一,对于你追求的,你努力了吗?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努力,那么就把得不到的烦恼放一放,先去努力吧。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努力,还是得不到,那么,你能做的真的只有放下。人生就像河上乘舟,得不到的东西,就像一块石头,越是得不到,就越来越沉,最终注定是舟毁人亡。

第二,人人都有自己的不幸福,但人人也都有自己的快乐。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换另外一个人,或许真的不是个事儿。所以,调整也很重要,既然自己穷尽气力追求不到某种东西,不如换个方向,去追求一些自己更有把握追求到的东西。这样,人生才会更加积极,更有意义。

最后,你必须牢记一个真理:知易行难。如果你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你一定能够找到办法。只是,想出来的这些办法,你能够做到吗?能够有效执行吗?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劝别人易,劝自己难。10 可以失望,不能绝望

把自己逼上绝境的最后一个方式,就是你对人生已经失去信心,失去希望,此生了了,再无挂牵和念想。

你可能会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但你已经没有生机和活力,你就像一台失去了动力的机器,除了存在,你再无其他。

这种状态下,其实内心已经死亡——这是最极端的状态。你可能会说,这还不是最极端的,最极端的是自杀。是的,你说的没错,自杀绝对是最极端的方式。我想说的是,心死如果还算是一种正常状态的话,那么自杀一定是一种非正常状态。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可能会遭遇心死,但绝不会选择自杀,因为他们还有责任感,知道这样会给亲人带来无法弥补和挽回的伤害,更何况,自杀也是需要勇气的。

心死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最常出现的是在情感方面。感情受到了彻底的背叛,就会对感情彻底失望,伤得越重,失望越大,最终绝望。而且,在感情世界受过重伤的人,就像惊弓之鸟,他们会逃离感情,怕自己再次受到伤害而无法承受。

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并接受。

但我们要清楚几点。

首先,情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除了爱情,你还有亲情、友情,你还有工作、事业,还有很多东西。如果因为感情世界的彻底崩塌而否定其他方面的存在,这其实是一种偏执。

其次,一段感情,不管受伤有多深多重,它永远是一个个案,哪怕在你的生命中,这样的个案一个接一个,也不能就此对整个世界下结论,真挚的感情在这个世界肯定存在,只是我们还没有遇上而已。

著名的情感专家连岳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外星人来地球,进了皇宫,发现一个太监,脱下裤子后,结论:没把儿。又一个,还是没把儿;再一个,还是没把儿……他们把宫里的太监看了一遍,得出的结论是:地球上的男人都没有把儿——他们唯独漏过了皇上!

这个故事希望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甚至希望。

不管你遭遇什么,不要对生活丧失信心,不要以一个单纯的人或事,来“一叶障目”而误读春秋,误解了整个世界。其实,外面的世界多姿多彩,换句时髦的话说:世界那么大,你要出去走走。所谓的此生了了,其实就是封闭了自己的世界,关上了心门,隔绝了自己。

直言不讳,轻易放弃人生的人,通常情商都不会太高。导致心死的,其实是自己,而不是生活。

一份工作不如意,你可以再换一份;一份事业没干成,你可以东山再起;一份情感失去了,你可以再寻找一份新的……

总之,心若在,梦就在,生活就在,未来就会有转机,会有奇迹。

生命无常,有时候可能是失常,也可能是超常。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坚持,坚持过这段濒临死亡的痛苦和无助。就像行走在漫无边际的沙漠中,只要还剩最后一口气,就要坚持走下去,才能发现绿洲;就像漂浮在一片汪洋的大海中,只要还剩最后一点力,就要坚持游下去,才能到达彼岸。

特别要坚信一点:即便你什么都不做,即便自我疗愈的能力为零,心理自身也有自愈能力。如果你真的彻底无助,束手无策,就把一切交给时间,交给自己的内心,它会悄悄地进行自我康复,哪怕时间再长——在这个过程中,你只要不去横加干涉,不去阻断它的自我修复过程,它总归会痊愈。

如果你还没有明白,那么我们再具体一点,回到刚才的例子。感情受伤后,你已经对感情彻底绝望,没有关系,你愿怎么想就怎么想,愿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这个时候,你发现有一个人开始对你关心,喜欢上了你,主动接近你,甚至追求你,你会怎么做呢?再给你附加一大堆前提——这个女孩貌美如花,心地善良,知书达理,温柔贤良……11 你若是弱者,就别怪总是受苦受伤

道理上,柔可以克刚,但性格上,弱却不能胜强——因为,这说到底是一个遵循丛林法则的世界。

不管是何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处之道都是势均力敌,任何强弱分明的失衡,这样的关系都不可能长存。

有人说,在人际关系中,要忍、要退、要让,所谓相敬如宾,谦让三分,才能获得幸福——这句话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大家都是通情达理的人,如果遇到的是蛮横无理之徒,你越是忍让,对方就越是得寸进尺;你越是柔弱,对方就越是强悍。

所谓的势均力敌,不是双方整天斗争对抗,而是指双方在心智上的旗鼓相当,谁也压制不了谁,谁也屈服不了谁。

可惜,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均衡匹敌的状况实在太少,随处可见的恰恰是那些严重失衡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的强势与弱势,其实与性格有关,性格又与自己的原生家庭、经历等有关。

那些强势的人,通常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喜欢控制,极端者表现为自私,倘若对方不服从自己,甚至会变着法地折磨对方;而弱势的人,情感上比较脆弱,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习惯牺牲自己来满足或迎合别人,他们的心地通常都很善良,但是遇事优柔寡断,患得患失。

对社会关系缺乏认知的人,在各种关系中,习惯扮演强者的角色,他们以占有控制对方为目的,男的表现为大男子主义,女的表现为泼妇型,他们说一不二,容不得半点分歧。如果对方的思想和行为与自己不一致,那么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去理解对方、尊重对方,而是穷尽其法去逼迫对方服从自己,甚至不惜为此伤害对方。

所以,人与人之间就变成了一种对抗关系,成为一种控制与反控制的乏味且累心的游戏。

对于弱势一方而言,自己不擅长“对抗”,但屈从又情非所愿,就会陷入无尽的痛苦和折磨当中。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过来人说,生活中最悲催的事情,就是总被人牵着鼻子走,可惜的是,很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无力摆脱。事实上,在人际关系中受害的通常都是弱者。

所以,不管处理什么样的关系,一定要清晰,该让的让,但不能让的坚决不要退让,尤其是那些涉及原则底线的问题,即使是结束这段关系也在所不惜。

如果你是已经身处一段关系中,甚至已经处于弱势地位,那么你一定要让自己强大起来,不要怕抗争。一定程度而言,良性的关系是需要抗争的,只是要注重方式方法而已。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人怕争吵,所以一旦跟对方发生矛盾分歧的时候,因为怕吵架所以只能屈从对方,无关紧要的事情或许忍让过去也就算了,但是大是大非的“三观”问题,你真的能让吗?如果你真的让了,那么接下来你会发现,对方总是不停地在挑战你的底线——这时候,你发现你越来越无法忍受,但却越来越习惯性忍受。

你一定会怨恨对方为什么总是不顾及你的感受,却没有问问自己,为什么自己不懂得去抗争呢?不仅不懂得为自己的幸福去抗争,甚至连拒绝痛苦的能力都不具备。

如果你在关系中总是受伤受苦受委屈,那么你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扮演了弱者的角色。衡量自己是不是弱者的标准,一是看你是不是特别渴望同情——因为获得同情是弱者的第一心理需求;二是看你是不是总把改善关系的希望寄托在对方身上,指望着对方能够理解你、尊重你、呵护你……

如果你确定自己就是弱者一枚,那么接下来你必须要完成的功课就是让自己变得强悍起来,这个强悍不是会吵架、会打人、会以暴制暴以强制强,而是指内心的强大。

当你碰到问题的时候,掌握以下几点,你慢慢就能成长为一个强者。(1)求人不如求自己。遇事不再向人诉苦,而是努力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2)设置底线,并且誓死捍卫。你要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一旦底线受侵犯,绝不屈服和妥协。(3)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幸福的关键,就在于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你能为自己的意志承受多少,就能为自己的幸福争取多少。(4)不要怕对抗。不要怕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要怕与对方发生矛盾分歧,不要怕拒绝对方甚至与对方对抗,就像两国交战一样,还没打你就投降了,就别怪别人总是那么轻易攻城拔寨。

当你慢慢变得强大起来以后,对方也就没你想象中那么强势逼人,这就是彼长此消的道理。

更为关键的是,内心的强大,才能主宰命运,获得幸福。

这个世界只尊重强者,无论在任何地方,哪个角落。12别哭,我最爱的人

别哭,我最爱的人。对于你所遭遇的伤害,你所承受的一切苦与痛,我感同身受,如此理解,我知道,这一路走来,你是如此不容易,又是如此无奈、无助和无解。

别哭,我最爱的人。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总是不如我们想象的美好,我们满心欢喜地开了头,却悲怆决绝地结了局,这其中的偏差,没有任何逻辑,但它就是这样发生了,残忍而冰冷。

别哭,我最爱的人。生活中太多吊诡,这世界你再擦亮眼,有时也是漆黑一片,你对一个人倾其所有的付出换来的是累累伤痕,这怎么可能说放下就放下,说想开就想开。

别哭,我最爱的人。一个人的痛苦、无助、伤心、孤独你都一一尝尽,你在某一个深夜的惊醒和另一个深夜的失眠,不知道是为了证明自己活着还是已死去。能扛到今天,我知道你其实已经如此不容易。

别哭,我最爱的人。眼泪只会让自己显得更加楚楚可怜,除了令自己更加心碎,没有人在乎你流了多少泪,瘦了多少斤,白了多少发,蹉跎了多少年华。

别哭,我最爱的人。眼泪只会让自己显得更加孱弱无力,这个世界不同情弱者,只尊重强者,你的脆弱,只会让他人更加看不起甚至鄙视你。

别哭,我最爱的人。有些事情终究要认命,当是前世所欠,或是命运作弄而已。痛苦其实是觉醒的征兆,伤害其实是坚强的翅膀,人生无非就是一个考验接着一个考验,挺过去了、过来了,也就成长了。

别哭,我最爱的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世间之事,冥冥中自有天意,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生命中出现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对自己一生而言,究竟是好是坏。

别哭,我最爱的人。即使世界真的漆黑一片,你也要努力给自己找一束光明,心若有光,伤又何妨,人生有多少幸福是不经历风雨而来?只要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么一切最终一定会好起来。

别哭,我最爱的人。被伤害只是证明了你的善良,善良一定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碰到了不善良的人,并且错误地认为他们也是善良的人。人生其实也是一个守恒定律,你今天所遭受和承受的一切,一定会在将来得到回报,同理,伤害了你的人,一定也会在将来以某种形式偿还。有一因必得一果,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别哭,我最爱的人。把曾经的泪水当作成长的灌溉,然后,坚持、坚守、坚强,直到自己光荣绽放的那一天。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只要你一直在前行的路上,即使再艰难,也总会到达彼岸。这一路,风景都看透,人生才是真正的了无遗憾。

别哭,我最爱的人。擦干泪水,你的眼睛才能明亮起来,才能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下一站,才能看到并奔赴自己向往的远方。人这一生,殊为不易,要懂得生命的意义何在,无非是自己活得舒心,过得开心,不忘初心,无愧于心。不值得为伤害自己的人而哭泣。下一次热泪盈眶,一定是为了自己的勇敢坚强而感动流涕。

别哭,我最爱的人。曾经的一切,让它随风远去,从明天起,用微笑拥抱一个新生的自己。

别哭,我最爱的自己。二、别再难为自己不管遭遇什么,请相信,这一切都是正常的,都是人生最好的安排。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勇敢面对一切的伤痛和决绝。控制我们的,其实不是伤害本身,而是我们的情绪,它是最可恶的死敌。学会接纳并与情绪共处,是救赎自己的首要法则。痛苦难挨,就来一场惊天动地的痛哭,哭完,擦干眼泪,继续前行。不要再难为自己,也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沉浸在无尽的悲伤中,行动起来,开始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让疗伤止痛和脱胎换骨在不经意间开始。当然,最为关键的是,从今天起,一定要学会好好爱自己。1 所有的不正常,其实都很正常

问题的出现,表面有不正常的存在。可是,到底是什么不正常,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从某种程度而言,人是生来不断制造各种问题,然后又不断解决各种问题的。

正是在这种不断制造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才获得了成长,获得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获得了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

所谓“逆境出人才”,这句话内涵的深刻哲理,同样适用于解决我们内心的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辩证关系,很多好的东西,其实都是从不好的东西当中孕育出来的,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是蚌受到强烈的刺激,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才孕育而成的。

所以,当我们碰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端正态度,树立一个良好的心态,肯定发生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关于这一点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常在我们碰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涌上心头的都是一些非理性、不理智的情绪,也就会导致我们采取不良的应对方法。

想一想,伴随着问题的出现,是不是随之而来的往往是生气、愤怒、狂躁,或者是沮丧、悲观、抱怨等等不良情绪?是的,大多数人通常会这样,但我们必须清楚,这样一些负面的情绪,不仅不利于我们面对和解决问题,反而容易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自己活得很轻松,伴随着自身成长,更多的其实是忧愁、烦恼。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古代诗人中,即便洒脱如李白,也感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即便豪放如苏轼,也叹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是的,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大道平坦。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历经风雨,遭遇坎坷,甚至会经历生不如死的状态。

你相信吗,其实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遭遇觉得活不下去的时候,甚至有过自杀轻生的念头,一定角度而言,这其实也是正常的。因为相对于生活,相对于社会,尤其相对于自然,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人的内心是脆弱的。

所以,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会有烦恼、有忧愁、有痛苦,有各种你无法接受、无法承受、无法化解的东西,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现实的生活。

只有端正这样的态度,当面临问题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这些都是正常的,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一辈子的必然组成——这样,你的内心才会去接纳这些你潜意识里不愿意接受的东西,进而以一个积极、乐观、豁达的态度去面对它,解决它。

你怎样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样回报你。如果你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发生的一切事情,那么这些事情就会变成积极的积累——虽然暂时会令你痛苦;相反,如果你总是无法理解生活的真谛,纠结于为什么会这样,责怪、抱怨、憎恨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那么,生活会变得越来越糟糕,甚至最终陷入万劫不复——我不是在危言耸听,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一个女孩,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如果遭遇感情挫伤,她可能会得到一个结论——所有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心态发生变化了),进而她排斥男人,哪怕真的有好男人真心对她,她也觉得这个男人别有用心。虽然她这样的一种排斥是在保护自己不再受伤害,但是,这一生,她再也没有体验深情的机会。你觉得应该怪她自己,还是怪当初那个伤害她的男人呢?

答案的启示,在于我们内心是否愿意完成救赎,无论是自我的救赎,还是对他人的救赎。

想要完成自我救赎,首要的就是端正态度,你必须承认,不管自己遭遇什么,经历什么,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是必然的,是无法逃避的。2究竟,你被谁捆绑

内心痛苦的时候,你会有被拉扯、被撕裂、被捆绑各种感觉,这背后控制你的,其实就是你的情绪。

情绪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有摧毁一切的能力。

我们经常说“处于失控状态”,这个失控,就是指失去对情绪的控制力。一旦我们为情绪所控制,被情绪牵着走,那么我们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一个女孩喜欢上了一个男孩,他们谈了很多年的恋爱,他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她发现这个男孩出轨了。她痛苦、纠结、矛盾,想不通。她一会儿希望能够挽回男孩,一会儿又对男孩心怀恨意,她不停地了解讯问男孩出轨的细节,又在了解后更加难以承受,她多么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梦……最终,他们分手了。但她的内心,一直处于崩溃的状态。

毫无疑问,我们非常同情这个女孩,但就女孩自身而言,她处于一种被情绪牵着走的状态。这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愤怒、痛苦、悲伤、矛盾……诸多情绪在左右着她。倘若她能够理智下来,那么应该至少清楚以下几点。(1)发生的就不可能再回去;(2)受伤害的事情,知道的细节越多,除了加重伤害,没有任何益处;(3)其实要做的只是选择——原谅或是离开;(4)如果选择原谅,那么就放下过去的一切;如果无法接受,那就选择离开,二者只能择一。最痛苦的其实是当她做出一个选择时,却无法彻底放弃另一个选择在内心作祟。

其实,不为情绪所左右,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要保持理智和理性。当问题来临,我们要用心思考和应对,真正把问题看清,然后做出相应的选择或行为。得到我们内心真实想要的,放弃困扰甚至是不舍的。

这个世界哪能什么都得到呢?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弃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我们做出取舍后,就要把心放在“得”的地方,不要再去纠结“失”的东西,这样内心才能平衡、平静。

不受情绪所左右是非常难做到的,尤其是对于一些个性敏感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那些容易被情绪所左右的人,通常具有两个明显特征。

第一,执着。这种性格的人,通常遇事爱钻牛角尖,心中有事总是放不下,一定要争论明白,哪怕是自己与自己争执。

第二,敏感。敏感也是对自己的一大伤害。敏感的人,遇事容易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有点庸人自扰的意思。他们会无意识地放大事情,把事情想得很复杂、很严重。这种性格的人,往往会加重自我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