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说服(马东倾情推荐,黄执中、马薇薇作序,超级辩手的四堂思辨表达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13:03:49

点击下载

作者:梁秋阳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深度说服(马东倾情推荐,黄执中、马薇薇作序,超级辩手的四堂思辨表达课)

深度说服(马东倾情推荐,黄执中、马薇薇作序,超级辩手的四堂思辨表达课)试读:

学辩论, 我推荐看这本书

黄执中

我一直觉得,中文世界里,缺一本教辩论的书。

而若说得更精确一点,那么应该是——缺少一本由真正打过辩论的选手,所写的教练书。

……

市面上的辩论书,通常有两个问题:

其一是教辩论时,只谈理论、谈观念,缺乏具体应用;教技巧,又只知收录辩词范例,要人自行揣摩,没有操作步骤。

其二是作者本身缺乏实际辩论经验,以致书中所写,通常都是土法炼钢、凭空假设的辩论过程……辩论中的限制与压力,说服人的阻碍与变因,往往略而不提。“超级辩手”的这本书,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幕后团队是一群极有经验的资深辩手,充分了解辩论中的每个“学习节点”,书中循序渐进的操作演练,正是教练思维的具体展现。

……

常有人问我,说想学辩论,要看哪本书?

过去,我会有点尴尬,只好建议他什么书都看。

这样说,当然有点不满……对方不满,我也不满。

所幸,现在终于有本书。

化解了我们的不满。

又有声音在响起

马薇薇[1]

这些年来,我当过制作人、创业者、艺人……但时至今日,当别人问起我的身份,我第一个想到的,总还是——辩手。

2003年中山大学拿了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学校派了好多人去接机。庆功宴的时候,书记拉着我的手说:“中大之光啊!”我的第一反应是:“以后再也不能明目张胆地在校道上抽烟了。”——人年轻的时候,还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偶像包袱的,好在,后来我忘了。

2011年以前,大部分大陆学校参加国家级或国际级辩论比赛还是采用的举校体制:学校出钱出力出教练,养着一帮人几个月打一个比赛,输赢一场,仿佛生死大事。每次想到我是为母校而战——我都是会紧张到拉肚子的。

2011年,央视停办“国辩”。整个华语辩论圈如丧考妣,一片哀叹之声:辩论死了。然而,在我看来,那个时代的辩论,死得比央视停办“国辩”更早。1993年蒋昌健老师他们的《狮城舌战》卖到脱销,1999年路大哥为首的“西交四剑”一时风头无两,2001年金钱辩成就了渐彪、余磊师兄和袁丁这个小胖子(啊啊,不好意思,当时真的没有很注意周玄毅这个分头)。到了中山大学拿2003年“国辩”冠军,大家记住的根本就是另外一个分头黄执中!再往后,“国辩”收视率日益走低,京京拿最佳辩手那年,我刚听说的时候,还以为那是个女的……

总之,收视率低,央视停办,天经地义。残酷的事实是:时代在变,大学生的娱乐活动和知识获取途径在不停地增加——说实话,如果执中的中学时代有炉石和魔兽,我严重怀疑这家伙到底会不会加入辩论社。

所以,当大家在哀叹的时候,我非常不负责任地想:那就小圈子玩呗,没什么大不了。抱歉,我没有想过拯救地球呢。有空就打打表演赛,做做评审,辩论,使我的生活非常愉快。当然,是有人没有放弃过努力的。非常多非常不官方非常穷的比赛,在各个地方举办着,像是聚会,像是游戏,像是不灭的星火。

所以,无论你多么厌憎《奇葩说》,你都得承认,是这个“被金钱裹挟”的综艺节目使辩论重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有人会担心《奇葩说》会扭曲大众对于辩论的认知——拜托,很多《奇葩说》的观众以前压根就不看辩论赛,连认识都不认识,还来不及扭曲。

我微博很多粉丝并不是辩论圈中人,在《奇葩说》之前,他们甚至没有看过一场完整的辩论比赛。但是,他们中有人在《奇葩说》之后,开始看奥瑞冈,开始看哲理辩,开始给星辩写赛评,当然,还有人问我某某辩手微信方不方便加个好友……我的微博私信中,有人开始问我各校辩论队的报名方式,有人开始问我各个比赛的参加方式,甚至还有人跟我说:“我性格很内向,不适合打辩论,你们缺后勤吗?上过大学会打扫卫生那种。”

你看,所有人其实都比你想象的要友好。是的,他们也许今天爱这个,明天爱那个,但是,大浪淘沙,总会有人留下来,认认真真地去看一场哲理辩、政策辩。你所相信的神圣,如果它真的神圣,它不会被玷污。如果它如此容易被玷污,抱歉,这是一个神圣的泡沫,一戳就破。

我听到声音响起,不知道是启航的号角还是终结的哀钟,但这是声音,永远好于令人窒息的沉寂。[2]

而“超级辩手”和他们近些年的尝试,是辩论人的另一次发声。在《奇葩说》开发了辩论赛的娱乐价值之后,他们试着将辩论的工具价值也带给大家。

以前在网络上跟人掐架,发现很多人喜欢指责对方“使用辩论技巧”,这是对辩论的极大误解。

所谓辩论,指的是在有第三方作为评判的基础上,双方讲道理。这个世界没有超乎正常逻辑的辩论技巧。所谓说服,是对方把你当个人,想要好商好量,大家搞个解决方案,共建和谐社会。

语言交往,你不要辩论,不要说服,不要一切道理。好极了,那你就只剩“撕逼”。

辩论不是“撕逼”,永远不是。

辩论,是让你有足够的观点智识,足够的表达能力,可以免于“撕逼”。

现如今,有人愿意下工夫,把辩论里面有趣或有用的思维工具、表达技巧整理出来,分享给更多人。

这种苦事,我懒得做,但乐见其成。

同为辩手,我很开心。[3]

在我当教练带过的师弟师妹中,秋阳性子最柔和,也最敏感。他打四辩的时候,我最省心。我立论常有些微妙处,秋阳往往一遍就懂,有他压阵的每一场比赛,我都放心。

看到如今他出的这本书,我很欣慰,有一种孩子终于能打酱油了的迷幻成就感。

如果你看到这里,我真心地祝愿你能因此而了解辩论。

也许,学辩论的意义不在于你可以参加辩论赛,也不在于你可以任何时候都出口成章,而在于,你可以变成一个比以前更聪明的人,认识更多有趣的人,过上更丰富的人生。

引言

什么是辩论?

简单来说,辩论是一门人类智识的“训练工具”——正如同做数学题可以训练思维,健身可以锻炼身体一样。

为什么那些在激烈的竞技辩论中成长出来的人,往往比大多数人反应敏捷,说话更有吸引力?

因为辩论至少可以带给你:

1.随时对一个抽象或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的习惯

2.在高强度的语言对抗中磨炼出来的语言能力

3.无数次思想实验与精神搏斗中淬炼出的输出观点和精准表达的能力

这是一门思考表达的高阶技术,我们相信,这也是这个时代,每个人的必修课。你未必需要成为辩手,但了解辩论及其背后的方法论之后,其实你就等于拥有了一套自我提升的内功秘笈,可以在焦虑的时代里更加游刃有余地思考与表达,领先于他人。

华语辩论发展至今垂三十载,沉淀出了无数关于思考和表达的技巧,关于如何想出有创意的观点,如何提问,如何做总结,如何把话讲清楚,等等等等……如珠玉满谷,待人撷取。

我和我背后的超级辩手团队,有幸在2018年与殿堂级辩手刘京京学长,以及华语辩坛明星辩手王肇麟、丁冠羽、谢宇、曾厚恩、彭弼君、黄雁捷、殷烁几位共同合作,推出了市面上第一款系统性讲解竞技辩论技巧的音频产品《华语辩论冠军的思辩表达课》,并邀请到执中学长、如晶学姐、渐彪学长、邱晨学姐、熊浩学长各讲授了一节彩蛋课程。原本我们尚且有几分担忧,认为大众对于“辩论”这个概念的认可程度还有待观察,不料课程在问世后还颇受欢迎,销量和评分都一度登顶喜马拉雅FM新品榜。

这次有幸以书籍的形式,将辩论这项有益智识的活动推荐给更多人,我们试着将竞技辩论中被验证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提炼出来,并延伸到生活、职场等现实场景里,使之更能帮到不打辩论的一般人。真写起来之后发现,这事虽然说起来麻烦,但实际难度倒并不大——因为辩论中的思考和表达方法,本身就是用来探讨一个个真实存在的问题的。

此外,还要特别感谢李伟健(阿道)、丁冠羽两位同事。他们一位深谙内容作品的写作之道,另一位则是中国台湾新制奥瑞冈辩论传统中成长起来的杰出辩士。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给予了我莫大的助力。“超级辩手”一直以来都试着将辩论中有益、有趣的东西传递给更多人。怀着这份理想,我们创办了特训营、表达学院、思辨健身房等等等等……这本书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原因无非是,辩论不曾辜负我们,而我也相信此刻翻开这本书的尝试,未来将不会辜负你。

有趣的人们总会相遇,正如此时,我遇见你。辩手梁秋阳2019年于北京

本书使用说明

梁秋阳

在阅读本书时,请尽全力保持质疑、敌意和反驳欲。

1.当你看到作者提出的某个观点,请试着思考:这些观点适用于你所知的全部情况吗?在哪些情况下并不适用?

2.当你看到作者提出的某个用来佐证观点的案例,请试着思考:这个案例有代表性吗?你能找到与作者提出的观点恰好相反的案例吗?

3.当你看到作者试图解决一个思考、表达中的问题的时候,请试着思考:作者试图解决的这个问题,真的存在吗?真的值得被解决吗?他所使用的方法是有效的吗?你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吗?

4.本书接下来会介绍的一些思考和表达的工具,可以帮助你完成以上三个动作。

经过了上面几层筛选,本书中你仍能认同的部分,将是作者有幸为你提供的小小参考。

而你在批判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则是更加宝贵的、来自你自身的思想成果。

事实上,我本人超级喜欢消解一个常识观点、推翻某些固有成见并找到恰如其分的表达策略所带来的成就感。

希望你能和我一样,享受到思辨带来的快乐。第一章思考术帮你在大脑里搭个脚手架“脚手架”(Instructional Scaffolding)这一概念最早来自发展心理学,指的是为“差一点就可以够到”的学习者提供一个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从而帮助其进行自我跃升。 其实,大部分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并不是想不出来,而只是因为在关键处缺乏固定而有效的思维路径,因此有的时候会卡在“差一点可以够到”的位置。 所以,本章虽然名为“思考术”,但在这一章节里,我们并不会分享任何从生理上提升智力的方法,而是为你介绍竞技辩论里最有用的四个思考工具:观点思维、创造性思维、反例思维与政策性思维。 不管对于观点还是表达,思考都是一切的起点。希望这一章里分享的“脚手架”,能为你今后的思考带来帮助。黄执中: 学立论,帮你面对人生的两难

学辩论,或者说学立论,有什么用?

你一定听过“真理越辩越明”这句话。可是你知道吗?在我们辩论的绝大多数时候,左边是正方,右边是反方,真理在哪里?在中间。是的,一般来说,当辩题分成左右两边的时候,只有中间的那部分才是真理。

比如说“爱情跟面包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如果你想要找真理,那么认为“只有面包更重要”或是“只有爱情更重要”的人都是有问题的。因为最合理的是什么?在中间嘛——面包跟爱情都很重要,对不对?

又好比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你吵了半天,认为人性都是善的,好像有问题;认为人性都是恶的,好像也有问题。什么听起来最没问题?就是中间,人性有善有恶。

于是,有的人因此会产生一种疑惑:那你们这些打辩论的,吵了半天吵的是什么?既然正方也不会是对的,反方也不会是对的,两边都不会是对的,那么你不是浪费大家时间嘛。明明你们都知道了,只有中间的那一道才对,就是人性有善有恶,爱情面包都重要。明明中间才是对的,那么你们辩论辩什么?

也因此,这些所谓看透了辩论的人,他们就会有一种说法,叫作“辩论只不过是个游戏”,Just a game,它只是一个语言的游戏,反正又弄不出真理来。真的是这样吗?

这里我要向各位介绍一个观念,那就是:“凡是有意义的话都有可能错,凡是不可能错的话都没有意义。”

什么意思呢?我们还是用刚才那个“爱情跟面包的两难”来做例子。当我问你:爱情重要还是面包重要?假设现在一边是林志玲,一边是我的事业,两个只能选一个的时候,我该怎么做?这时候我会很困扰,我会想求助那些有智慧的人,我会希望他们给我一点意见。所以呢,我来问一下王大师。“王大师,请问爱情跟面包到底哪个重要?”

也许王大师会告诉我说,爱情更重要。因为人是为了爱而活,而不是为了面包而活。这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对不对?于是,这位王大师的说法就给了我一个动力,让我决定为了爱情,牺牲面包。他的说法会给我信念,让我在挣扎当中有了理由。如果王大师这个理由够好,那么在我选择爱情的路上,他的理由就可以帮助我,度过许多缺乏面包的煎熬。

又或者当初我问的不是王大师,我换一位,我问李大师,我问:“李大师啊,爱情跟面包我应该怎么做选择?”这时候李大师告诉我,你应该选面包。为什么?噢,因为一个人有了财富之后,他很容易就能得到爱情!这个理由听起来也挺有道理,对不对?所以,如果我当时征询的是李大师,李大师给我的这个理由就足以帮助我做出抉择,找到方向。我会希望李大师这个理由够好,因为当我走在追求面包的道路上时,李大师当年的说法会让我一路无怨无悔。

所以你看,李大师也好,王大师也好,他们两个给我的指引,对我来说都有帮助。当然他们两个给我的指引都有可能是错的,对不对?可是你知道吗,一个绝对不可能错误的、绝对正确的人,他反而没有办法给我指引。就好比现在我要听真理,听说真理在中间,对不对?我到中间去找张大师。

我问张大师:“爱情跟面包,到底哪一个更重要?我该怎么做选择?”张大师说,唔……爱情跟面包啊,两个都很重要!你看看,张大师所说的,是真理吧?对。不会出错吧?没错。可是对我而言,毫无意义,因为一句话之所以不会出错就是因为它不提供任何的指引方向。

你要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一旦提供了指引——比如说“做人要诚实”,又比如说“做人要精明”——你一旦提供了方向,那个方向就有可能出错。什么情况下你说的话是绝对不可能出错的呢?那就是不提供任何的方向。人家问你,家庭跟事业哪个更重要?都很重要。爱情跟面包,该选哪一个?都不该放弃。那的确,你就不会错。可是你这个不会错,没有任何的意义。这就是我前面跟大家提到的那句话,“凡是有意义的话都有可能错,凡是不可能错的话都没有意义”。

话说回来,我们为什么要学辩论?你要知道辩论就是当你遇到抉择,不知道是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时候,借由辩论,希望能够得到指引,能够找到信念。

所以辩论的目的,不是要在辩论场上找出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因为我们都知道,绝对正确的答案就在中间,可是那个正确没有任何意义。辩论的目的是要找出有价值的观点。我们会希望,如果人们相信了这个观点,如果人们接纳了这个观点,如果这个观点改变了我的看法,那么,在辩论之后,我们对自己所走的道路,就可以产生更强的信念。

而每次谈到这个主题,都会让我想到萨特这个哲学家。这位老兄很有意思,在“二战”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居住在法国的德国人,他写信给萨特,说哎呀老师,我想跟您请教。我的血统是德国人,可是我毕生居住在法国。现在德国在进攻法国,我很痛苦,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是应该忠于自己的血统,加入德军来进攻法国呢,还是要效忠我的家园,加入法军来抵抗德国?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哪一个才是对的?

萨特呢,回了他一封信,那信上的大意是:对于这件事情啊,我觉得你最终要自己做决定,而不管你最后怎么决定,你都要自己承受它的痛苦。

你想一想,如果你是那位向大师请教答案的人,你心里会不会想骂人?萨特的答案完全正确,不会出任何错。可是呢,对于一个寻求指引的人而言,他的答案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很多人说,打辩论的人,你们是不是要追求真理,追求那个不会错的真理?我告诉你,并不是。不会错的真理,对我们的人生来说,往往最没有意义。而每次看一场辩论比赛,我们会多么期待,正方能够漂亮地打垮反方。因为如果正方做到了,就代表在正方所提供的指引中,它给了我们一个往前走的理由;我们也希望看到反方打垮正方,因为如果他做到了,那就代表在反方所指引的道路上,我们也能找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而人哪,不管你是在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我告诉你,那都有可能错。不过那不要紧,因为人生的目的不是走一条不会错的路,而是在所有有可能错的道路上,继续向前走。这才是辩论的意义。

而我们之所以要学立论——什么叫立论?就是不管你最后选的是向左还是向右、爱情还是面包,立论给了你继续向前走的信心和理由。

所以你说真理越辩越明?不对,很多时候真理不解决问题。

你需要的是辩论的力量。第一节 观点思维:消灭无效思考“观点:皇冠上的宝石”

如果你在知识付费行业工作,你会知道,有一个问句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当有一天你要离开当前的行业,你会带着本行业哪一项能力转行?”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因为如果一个人愿意带着某一种能力转行,就说明这种能力一定具有极强的跨行业迁移性,不只原本行业的人能用,任何行业的人习得之后,都能从中受益,它会是原本行业的知识图谱中,最有分享价值的一部分。所以,许多知识付费领域的制作人、产品经理,在和其他行业的专家合作的时候,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来挖掘出那个行业最值得分享的理论、观念和技术。

而如果你问我:“假如有一天要离开辩论领域了,会带着哪一项能力转行?”多年以来,我的答案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关于观点的能力。

能生产观点,意味着进行有效思考、做出决策的能力;能评估观点的品质,意味着你可以对他人的言论做出分析和判断;能找到新观点,意味着你在面对问题时思维的创造性……

因此,在思考术章节的第一部分,我们先来聊一聊,如何确立“观点思维”。“不带观点的思考,都是无效思考”

什么叫无效的思考呢?就是让问题停留在当前层面的思考。

前面的文章里,提到了爱情和面包的例子。当我们在思考“爱情和面包哪个更重要”这件事情的时候,之所以很难得出答案,是因为这两个选项本身足够平衡,就好像是一座天平的两端,当砝码都一样重的时候,自然分不出高下。

这个时候,如果我非要你来向我证明,爱情比较重要,或是面包比较重要,你会怎么做呢?大多数人的想法,基本上,要么疯狂列举爱情的伟大,要么泼一盆冷水,讲一讲面包背后象征着的物质基础的重要性吧?而我相信,这恐怕也是很多人心目中辩论的模样——不就是一方为正方唱赞歌,一方帮反方站台吗?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道题之所以能成为辩题,这个选择之所以如此艰难,这天平的两方之所以是平衡的,不就是因为我们都知道爱情的伟大,也知道物质基础的重要,但是难以进行取舍吗?任何单方面的夸耀,就像是反复强调“我这边的砝码很重呀,你们要重视”,可问题是,对面的砝码也很重呀!

那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很简单,要在天平两端做出取舍,你就必须打破它原有的平衡。靠什么呢?两样东西:

1.资讯

2.观点

增加资讯,就像是给某一边的砝码增加分量。比如,如果有一天学者们通过严谨的实验和回归分析,得出了可重复验证的结论,证明“认为爱情比面包重要的人生一定更幸福”,那好了,难题解决,正方胜出。事实上,人类历史上很多难题之所以不再是难题,就是因为我们通过科学研究、调查,找到了足以打破原先的两难平衡的新资讯。

可是你很快会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问题,是不可能通过研究来获得确定答案的。比如我们基本很难想象“某种人生一定更幸福”这种事情可以被证明出来。这意味着我们不太可能通过“补充新资讯”的手段,来解决面包和爱情选哪个的难题,更别说是“忠孝不两全”“电车难题”“效率与公平”这种横亘多年的思想困境了。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帮助我们做出决定的观点。

那么,什么是观点呢?

观点,就是看待问题的方式。

你用怎样的方式看待问题,就会得到怎样的答案。

比如,在爱情和面包的这道选择题里,除了盯着题面里有的“爱情”和“面包”这两个词发呆,我们还有哪些看待这个问题的方式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人生的维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庄子·知北游》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生苦短,万贯财、千钟粟都如过眼云烟,最终值得珍惜的其实是那倏忽而至的缘分,和我们每一刻的体验。那么,从这个角度看,是不是爱情的美好更值得我们追寻呢?哪怕没有牢固的经济基础可能会使得这段感情不长久,但毕竟“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不是吗?

所以,带着“人生苦短”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天平两端就不再平衡。你分明看到承载爱情的那一端更重——因为物质会消亡,但真爱却能达至瞬间的永恒。

或者,我们还可以从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元稹的诗里写“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人类本质上仍然是被激素控制的动物,不饱暖何以思“情”欲?即使一开始是真爱,潦倒琐碎的生活也会使原本相爱的两个人渐渐觉得对方面目可憎吧?毕竟,精神终究对抗不了物质。

于是,怀着“物质决定精神”的理念来分析这个问题,天平的两端也不再平衡,象征物质的面包那一端明显沉了下去——因为精神虚无缥缈,情情爱爱失去了物质的保障也不再闪光。“因为人生苦短,所以爱情至上。”“因为贫贱夫妻百事哀,所以没有面包的爱情只是空中楼阁。”

这些特定的看待问题的方式,才是能帮助你在面对困境时做出选择的理由,也是一切有效思考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也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观点”。

当然,每一个观点都有可能错,但正如同前面提到的,不会错的话,永远都不会有意义。所以,懂得“观点”这回事,未必能帮助你一定得到正确的答案,但至少会让你远离那些毫无意义的答案。

而所谓的观点思维,就是在想问题的时候,能意识到你此时需要更进一步,找到能帮助你做出选择的观点,而不是困守在问题的原始层面,纠结不前。围绕着观点的思考,也正是一切有效思考的必要条件——当你能快速地找到有价值的观点,你就成了一名优秀的内容生产者;当你能敏锐地捕捉到对方言语中的观点,你才能具备真正的批判能力。

当然,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些概念,“观点”这个词还是稍嫌抽象。所以在本节之后的内容里,我们将一起来了解最常见的两种形态的观点——标准和定义。▼ 标准:每一个决定之下的底层逻辑

什么叫标准呢?就是你拿来判断一件事情的准绳。它隐藏在身边任何人的任何一句有意义的话里。

比如,“一个人身高178厘米”,是一句客观描述。可是当你说,“178厘米好高啊”的时候,你无形之中使用了一个隐藏的判断标准:当身高高于178厘米的时候,就是高的。而这个标准本身,其实就是你对身高这件事所抱有的一个观点:身高这种东西,只要178厘米就算很高了。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对对方的一句话感到愤怒,也不是因为这句话的表层含义,而是因为它底下所隐含的标准。例如在学生时代,父母逼我们做某些事或是禁止我们做某些事的时候,真正引起我们反抗的很可能未必是那件事情本身,而是父母背后潜在的判断标准:只要爸爸认为是好的,就一定是对你好的;只要妈妈不允许你做的,你就一定不能做。

因此,在思考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你暂时没有头绪,可以试着用这个思维工具来辅助你的大脑:我正在用什么标准看待这个问题?我还能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的选择?我应该用什么标准来判断我要做什么决定?你能分析出下面的结论,本质上包含了什么判断标准吗?

1.我认为南方人五官小巧、皮肤细腻,比北方人好看多了。判断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上下五千年,我大中国岂是别的国家轻易能比的!判断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不觉得你这种不问问我就拿了我桌上的剪刀去用的行为有一点过分吗?判断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语言游戏的起点和终点

当你已经意识到,所有的观点背后都隐藏着某个特定的判断标准的时候,一定会产生进一步的问题:为什么他会使用这种标准来判断问题呢?比如,有的人认为南方人五官小巧、皮肤细腻,因此南方人比北方人好看,言下之意是“只有小巧的五官才是美的”。可问题来了,为什么(或者说凭什么)只有小巧的五官才是美的呢?大开大阖的脸部轮廓,也可以有另一种美呀?

说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意识到了,之所以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标准,原因是大家对于“美是什么”有不同的看法。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就是对美这个概念下了个“定义”。

所谓定义,就是你对某一事物的认知、理解和诠释。

有一个经典的笑话:如果你听说一个女大学生去从事性工作,多半会觉得她自甘堕落。但如果你听说一个性工作者业余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却会觉得她非常励志。

或者就像那句对佛教著名的嘲讽:当好人没意思——你看,唐僧这种好人要历经八十一难才能成佛,无恶不作的坏人却只需要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

为什么在这两个例子中,明明是同样的人,或者是同样的事情,我们却会用严苛的标准审视前者,而用宽松的标准对待后者呢?原因就在于“定义”——当你对事物有不同的定义,你对它就会有不同的观感和期待,你心里对一个问题里某一概念的不同定义,也会使你在潜移默化中使用不同的判断标准,来看待这个问题。

就好像在刚才的例子中,当你优先把一个人定义为好人的时候,你对他的要求自然会比其他人更高,因此唐僧成佛要经历八十一难。这看起来对他很不公平,可在别的情境里,这个定义反而有可能又会帮到他:假如唐僧做了坏事,一定会有不少人在幻灭之余对他心存希望,期待他浪子回头——因为人们对他的定义是一个“做了错事的‘好人’”。可是如果我们把一个人已经先定义为坏人,那哪怕他真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肯定还是会有很多人抱有怀疑:“他是真的悔改了吗?他会不会‘狗改不了吃屎’呢……”

所有的观点,背后都有潜藏的标准;而所有标准的形成,都离不开我们对某些事物、某些概念的定义。南北方对于身高长相的偏好不同,其实是因为对于“美”的定义不同。一个国家总会有人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的待遇,也是因为不同人群对于“公平”的定义总不一样。迄今为止,人类的大部分分歧,都源自对于同一件事物的不同定义。

因此,当你想要形成观点的时候,请先想想,你要针对问题中的哪个概念、哪些事物提出特别的定义?当你想要说服别人的时候,也请仔细辨认清楚,你和他究竟是对什么东西的定义不太一样?

针对定义的思考,是一切观点不为人知的起点,也是一切说服力求到达的终点。

不过,这个时候下一个问题又来了——那么定义是如何形成的呢?或者说,我在思考的时候,应该如何构建定义,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呢?

通常而言,形成定义的来源有三类:语境、模型和价值。

定义在语境中

20世纪70年代开始,破洞牛仔裤风靡全球。但你知道吗?让这种牛仔裤流行起来的原因,既非好看,也非耐穿,而是因为它在当时是叛逆的象征。

当时著名的朋克明星伊基·波普(Iggy Pop),个性极其叛逆。离经叛道的他,为了表达对奢侈品和高消费的抵制,当众撕裂了自己的牛仔裤,并持续穿着破洞牛仔裤出行。牛仔裤本身就是耐穿不容易磨损的装束,有着高性价比和高实用性的属性,也因此,穿着破洞的牛仔裤异常地能凸显对高消费和奢侈品的讽刺和鄙视:宁愿把素朴的服装穿烂,也不愿意向高消费屈服。

当然,这些推论和解释都是事后的说辞,而伊基·波普的粉丝们在当时都只立即认定了一件事:穿破洞牛仔裤就是叛逆的象征和符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写作“破洞牛仔裤”,读作“叛逆的精神”——并且纷纷效仿。嬉皮士们费尽苦心地磨损自己的牛仔裤,牛仔裤公司也争相推出破洞的款式,最终破洞牛仔裤充斥着整个市场,“撕裂(Ripped)”文化也席卷了整个朋克圈子。

破洞牛仔裤就这样被重新定义,不再是便捷的服装,更多的是叛逆的符号和象征,也正是因为破洞的牛仔裤与叛逆挂钩,才吸引了这么多年轻热血又追逐潮流的青年人。

可细细想来,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吊诡之处:单纯地撕裂牛仔裤,就能立刻使那么多人相信破洞牛仔裤象征着叛逆吗?或者说,如果伊基·波普不是个非常叛逆的人,也不是处在朋克氛围浓厚的现场,撕裂牛仔裤这一动作,会迸发出新的意义吗?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就像电视广告,如果只是播出了男性给女性戴上钻石戒指的一刻,观众恐怕不能从中明白这颗钻石戒指对爱情有什么增益。相反,广告商往往得构建出这么一副完美的故事:新郎和新娘在充满喝彩鲜花的礼堂中进行着婚礼,成熟但稍显羞涩的帅气男性,给温柔腼腆的女性带上钻石戒指后,新娘喜极而泣,最后与新郎相拥。唯有构建出完整的故事、整体性的画面,人们才能感受到女性收到钻石戒指后的喜悦,进而感受到钻石的美好。

同样的,如果不是身处本就象征着叛逆的朋克文化中,伊基·波普也不是个十分叛逆的人的话,撕破牛仔裤、穿着破了洞的牛仔裤出门等行为不过是无意义的碎片。唯有镶嵌进上述的一系列背景中,破洞的牛仔裤才能被定义为叛逆的符号,才能感召那么多离经叛道的热血青年。

而这些的背景、画面和故事,都是所谓的“语境”。借由构建起完整的语境,并将想要重新定义的事物镶嵌进去,我们便能赋予事物新的含义和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6年,钻石巨头戴比尔斯(De Beers)要斥重金将他的钻石植入好莱坞电影的求婚场景,甚至派出讲师团去宣讲、演话剧,让钻石在观众的心目中与爱情故事相绑定,让观众潜移默化地“爱屋及乌”,逐渐形成了“钻石=爱情+永恒”的定义认知,进而成功将“钻石”这种本质上是碳而且储量并不稀缺的天然矿物,营销成了广受追捧的天价商品。

这种对定义的把玩,本质上是对人类大脑特质的利用。我们的大脑重量只占身体的2%左右,但它消耗的热量却占到了身体的20%,这种极其耗费能量的特质,注定了大脑必须要偷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人类非到必须,不会动用大脑中进行理性、全面思考的区域,也是类似的原因。

而这,也注定了人在接收信息的时候,不可能把每一个信息片段都进行思考和剖析。相反,人的心智更加倾向于把事情进行概括性地理解。这就如同一个相框把照片框起来一般,我们的大脑,也会把一堆信息“框”在一起。如此一来,信息就会很容易在逻辑上形成偷渡和跳跃,心理学家把这个机制称为“图式”(Schemas)。

嬉皮士们就是这样把破洞的牛仔裤和伊基·波普“框”在了一起:伊基·波普是叛逆的,那么他穿着的破洞的牛仔裤肯定也象征着叛逆;观众们也是这样把钻戒和婚姻框在了一起:他们的婚姻看起来这么美好,里面的钻戒肯定也这么美好。当然这在逻辑上不一定构成因果关系,但人们的直觉上,就是会这么认为。

所以若你想让他人接受某个符号、信服某个事物,从而影响其行为,借助语境的力量,是不二法门。相反,如果你想反驳一个人的定义,或需要提出一个与之不同的定义和观点,那就必须构建新的语境。

例如,如果你在和父母的意见分歧中总是有理说不出,很可能是陷入了“我生你养你这么多年,你就这么回报我”的语境中,这个时候,父母不只是父母,而是需要你回报的“恩人”,你提出任何异议当然都显得僭越。这个时候,要想更好地交流,你就需要先描绘未来可能的相处模式,让他们明白,你们之前的关系不是施惠者和受惠者,而是需要彼此相互理解的一家人,而这个时候,你再借机提出平等的交流和意见,才会显得顺理成章。

事实上,通过争夺语境来进行说服,也是竞技辩论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在场景中构建合理,在语境中渗透观念,这是需要多次练习才能熟练的技巧。而最好的练习方式,就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东西进行再定义。事不宜迟,我们赶紧来练习一下,如何构建语境让这些东西被重新定义吧。

1.如何重写咖啡的定义,让人觉得咖啡是高档用品?

2.如何重构kindle阅读器的意义,让人觉得这是文艺青年的象征?

3.如何改写“身材”的含义,让我们重回“以胖为美”的时代?

定义在模型里

斯坦福大学的科研人员曾经做过一份调查,随机选择一群读者读一段新闻,内容是关于城市犯罪率连续三年激增的问题,这篇文章将罪犯形容成嗜血的怪物。同时,他们还随机选择了另一批读者,阅读同一个新闻的文章和统计报告,但不同的是,这篇文章把罪犯描述成猖獗的病毒。

随后,研究人员又询问这两群读者,针对罪犯会选择何种处理方式。结果发现,之前阅读到把罪犯形容成怪物的文章的读者,都会倾向采用关起来、捕灭等处理野兽的方法,对应的现实处罚方法就是徒刑、监禁和肉刑;相反的,阅读了把罪犯类比成病毒的文章的读者,会趋于用治疗、改造和消除不健康环境等方式,具体而言就是进行再教育、心理疏导和改善失业、贫困环境等措施。

为什么这两群读者对同一群罪犯的处理方式会大相径庭呢?相信你已经发现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罪犯的定位不同,前者被诱导将罪犯定义为野兽,对其的情感投射就会是敌视、恐惧,控制野兽的方法也会自然转移到犯罪和犯罪分子身上;而后者,被引导将罪犯定性为病毒,人们就会联想到罪犯是得了病的病人,进而将同情和拯救的情感投射到罪犯身上,并且将防止病毒蔓延的手段加诸在罪犯身上。

相信各位已经察觉,读者对罪犯的定义不同,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他们援引了不同的“模型”。

也许你会说:人们就不能客观看待事物吗?为什么非得借助模型呢?

实际上,可能还真不行。

根据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学习理论,人是没办法理解全然陌生的事物的,必须得在旧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的概念和信息进行编码和重新认识,才能“生长”出新的知识。研究表明,1岁的小孩都会有基本的直觉模型,到了4岁,就会开始通过模型去理解抽象的观念。当我们开始运用一些基础模型去解释我们所遇到的事情,并且因为环境需要而不断地丰富这些模型的时候,我们就在不断地扩大和加速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最明显的,其实是我们常常援引“母亲”这个模型,刚开始小孩只知道母亲对自己的关爱,逐渐的,“母亲”的模型就会逐渐扩张,并且解释他们所遇到的相似观念——母校、祖国母亲甚至是大地之母盖亚等抽象概念就是以“母亲”这个模型作为理解的基础。

这种认知模式其实潜藏在我们日常语言当中,并且被我们不知不觉地引用:像是“浪费了”一整天、“花了”好几个小时,就是以“金钱”这一模型去解释“时间”;像是“热”情、“冷”漠,就是用“温度”的模型去解释“个性”;像是“用鼠标拖着文件,然后扔进废纸篓”,其实就是用“清理垃圾”的模型,去解释电脑程序的变化……哦,就连“电脑”这个说法,其实也是援引了“人脑”的模型,让人们快速地去理解计算机的功能。

传奇辩手、武汉大学的周玄毅老师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说服的本质,就是让人们相信你讲的东西,和他本来就相信的某些东西,是一样的。而一个人“本来就相信的那些东西”,在某些时候,就是他习以为常的那些认知“模型”。我们获取新认知的过程,就是将新事物与过往经验进行链接的过程。

也因此,如果你想将一张绿色的卡纸定义为“树叶”,最好的办法,不是反复强调它是树叶,而是在旁边为它创造出一整片森林。这也是在我们构思观点和思考定义的时候,可以用的第二种方法:想一想,我现在正在使用怎样的模型思考?有没有别的模型?

例如,人们想到大学这个概念,总是觉得崇高、神圣、威严、大气,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这个词语中的“大”所暗示的“体积模型”引导了我们的思考。而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那句名言,“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就是在试图用“大师”背后的“师承关系”的模型,替换原先的“大小体积”的模型,从而让人们对大学的认知重点,从硬件上的设备楼宇,转移到软件上的文化传承。俗话说,熟能生巧。援引模型虽然看似简单,大家日常中也会不经意地使用,但有意识地将事物引导至你所想的方向,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信?下面的练习,快来挑战一下吧!

1.若想要提醒他人警惕电子游戏,该援引怎样的模型?

2.如果想要暗示市场是可以自我调节的、不需要额外干预的,可以援引怎样的模型?相反,如果想将市场定性成需要不断干预、调整的事物,又可以援引怎样的模型?

3.如果你认为法律就是用来约束人的,你应该援引怎样的模型?

定义在价值下

1917年,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要开一个展览。20世纪的实验艺术的先锋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在随处可见的商铺中购买了一个男性的小便池,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给展览寄了过去,这就是闻名于后世的达达主义艺术代表作《泉》的诞生。

毫不让人意外,当时协会并没有接受《泉》,并认为这只是量化生产的工业品,并且不是由艺术家本人创作,称不上也不应该被定性为艺术品。而杜尚却不以为然,前卫而激进的他说道:“这件《泉》是否我亲手著作已经毫无重要性,是我选择了这样的一个标题,使人们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它,这样使它原来所具有的实用意义丧失殆尽,却获得了一个崭新的内在内容。”

杜尚的见解轰动了整个艺术界,并引发了持续不断的争论。最终,它开辟了现代艺术史的另一种可能,现成品开始进入艺术的领域,成为“装置作品”,这也就是大家都熟知的“装置艺术”的由来。这个被签了名的小便池,重新质疑、解构了艺术的定义——什么是艺术?艺术一定是需要格调高雅吗?艺术一定得是艺术家苦心孤诣地创作吗?

不,艺术可以无关于艺术品,任何东西都可以是艺术品,它并不是佳作的创制,而是自由的智慧。就这样,艺术的传统定义被拉下神坛,它被解构、被改写、被再定义,时至今日,艺术早已不是孤高的代名词,而是自由的守护神。

艺术的定义之所以被改写,并逐渐被艺术界接受,进而对艺术的创作进行革命性的改变,除了杜尚本人影响力巨大、辩解铿锵有力外,恐怕还有着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名为“自由”的价值在照耀着这个被签了名的小便池,让它在艺术界光芒万丈。没有自由的价值作为底蕴,缺乏“生活本身就可以是艺术”的理念指导,不论杜尚再怎么能言善辩,传统艺术的定义都会屹立不倒,难以推翻。

这就是诉诸价值,借由价值观所延展出的对事物的理解和阐释,说服他人接受定义。实际上,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会有一套相对稳定的价值偏好和价值序列,它可能是生命诚可贵,也可能是爱情价更高,但不论如何,这套稳定的价值序列和偏好,会成为每个人在定义事物时、做选择时有所区别的最根基性的理由。

而一旦拿出了相抗的价值序列进行质疑,甚至直接撬动他人的价值位阶时,对事物的认知以及相应的行为理念就会被撼动,甚至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类似的变革,在近代中国也多次发生,最典型的就是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白话文在过去仅仅只是民间的文学,不能登大雅之堂,唯有有着古典韵律和美感的文言文,才能是官方认定的正统的文学。显然,旧贵族们将文学的定位只锁定在“美”这一价值上。

与之相对的,白话文的先驱们则要颠覆这种认知。裘廷梁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中提出白话有“省日力、免枉读、便幼学、炼心力、便贫民”等好处,其实归结起来便是“效率”“便捷”“低门槛”等价值,进而延伸出让一般大众也接受教育的可能,挪用佛家的术语来说,白话文,就是知识上的“方便法门”。

这其实就是中国近代文学革命的口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新时代的思想家们以福泽大众的“便捷”颠覆了腐旧的“美”的价值,让文学的定义被重新改写。

这种价值序列的重新洗牌,导致共识中的定义被改写,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社会风气的变革。像上面提到的艺术和文学的再定义和重构,其实就象征着权力从权贵阶层逐渐下放到了平民,从“神圣”社会转向“世俗”社会。

事实上,哪怕真的是身材长相上的“美”的定义,也会因为价值倡导而变更。在战乱动荡的年代,人们崇尚英勇魁梧的男子形象,认为浓眉大眼、身长八尺、虎背熊腰才是美,因为只有这样的伴侣才能给人安全感,才有更大的概率在危机四伏的动荡年代活下来。而承平日久,男子的艳丽柔媚之美便得到发掘,那是因为这种长相的攻击性较弱,更容易给审美者以舒适、愉悦的体验。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在现今的中国,两代人对于偶像之美的定义完全不同的原因。老一辈看不惯年轻小生涂脂抹粉,而年轻的粉丝们则看不起当年偶像一个个不加打理的粗犷棱角。换句话说,如果你想在当今的年轻人群体中提倡真正的美不是像蔡徐坤而应该像胡军,那必须要做的一步工作,就是重新发掘并渲染胡军这种美背后的价值观——勇气、豪迈、担当。而年轻人若要为自己的审美观辩护,则也应该要意识到这种审美观所代表着的对精致优雅生活的追求。

1.2019年,教育部以“拼音就是语言工具,怎么方便怎么改”为由,想把现代人都“念错”的拼音,认定为正确,比如一骑(ji)红尘妃子笑,改成一骑(qi)。如果你要表达反对,你要如何对拼音进行重新定位,诉诸怎样的价值进行说服呢?2.很多人认为,教育应该是帮助人成为有素质而且自由的个体,而不是考试的机器,所以想要废除应试教育。面对这样的质疑,你要如何为教育定性,诉诸怎样的价值才能为应试教育辩护?

3.近年来,电子游戏愈发火热,并且开始被承认为竞技项目的一种,甚至可能入亚入奥。可也有人认为电子游戏不能称之为运动竞技,你要怎么调整这些人对电子游戏的定位,并让他们承认电子竞技呢?· 思辨行动 ·

如果你已经完成了上面的阅读和练习,不妨用下面这道经典的辩题,来检证一下自己的所得。

辩题:梁祝式的爱情是/不是真爱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相信是每个华夏子民都耳濡目染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当中,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以及他们的行为,很多时候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相信在很多仔细看故事的读者眼中,都能读出不一样的味道。

在阅读完本章之后,你能想到如何定义“真爱”吗?

正方定义:

反方定义: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通往新观点的三道门“好观点都是从哪冒出来的?”

如果你看过几场辩论赛,那么一定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同样的立场,一个具有锋利见解的新观点,总是比陈旧的老一套更具煽动性,也更能引人入胜。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终极答案,也就藏在那些我们过去见所未见的新点子之中。

事实上,通常在社交场合,最受欢迎的,也都是那些能把生活中的寻常话题聊出新意的人。正如当今网络上流行的那句名言,“Smart is the new sexy”。

我们都厌倦了陈词滥调,然而要成就一个有趣的灵魂何其之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所谓的创意,更多只能靠撞,最后只好感慨“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新想法,或者说创意,真的只能碰运气吗?”

著名的科学家莫顿·列兹尼科夫和莫顿·哈尼蒙研究了117对15岁到22岁的同卵和异卵双胞胎的创造能力,在经过多达10个创造力测试后,研究人员发现,他们的表现只有30%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人的大部分创造性行为和创新型技能是可习得的——新观点,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获得的。

所以,很多人苦于无法提出有趣的观点,并非缺乏运气,也不是没有天赋,只是不了解开发新观点的底层逻辑和缺乏练习而已。“每个人的脑袋里,都有三道阻挡创意的闸门”

那么,什么是提出新观点,或者说寻找创意的底层逻辑呢?很多人在寻求创新的时候,总会任由自己信马由缰地乱想,最后得出的观点要么散乱不堪,要么不切实际。这是常见的误解,而真实情况是:“举凡有价值的新观点,重点不在绝对的奇特,而在于相对的不同。”

那么,是要与什么不同呢?这也就是我们通过上千场辩论比赛,对辩题讨论和思考过程进行研究,并对比最终的说服效果,归纳出的帮助你获得观点创新力的三条底层逻辑:重塑前提、跨界诠释、改变视角。

而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前提、界限、视角,正是阻挡大多数人想到新观点的三道大门。越过它们,探索不同,就可以是绝大多数新观点的来源。▼重塑前提

我们都知道美国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是一个热衷于创造的天才,他所创造的苹果手机,改变了智能手机行业,甚至可以说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生活风貌。那乔布斯又是如何得到这些奇思妙想的呢?他那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个例子当中略窥一二。

早年的乔布斯由于修习了禅宗,十分讨厌噪声,因为这会打扰他冥想。于是在设计苹果二代笔记本电脑的时候,为了让电脑完全没有噪声,他做了一个十分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决定——不为苹果二代电脑装内置风扇。

这个想法,就算是放到今时今日,也是十分激进的。我们都知道所有的计算机都必须要装载内置风扇来防止过热。然而,乔布斯在更深一步的思考中发现,解决热量的办法,除了“散去热量”,还可以从一开始就“避免发热”。于是,他找到了当时备受崇拜的电路设计师罗德·霍尔特(Rod Holt),共同研发出了一种新的发热量不高的开关电源系统。从此,不再需要风扇的Apple Ⅱ成了当时噪声最小的笔记本电脑,自然也成功大卖。

乔布斯用他的行动,证明了“所有的计算机都需要内置风扇来散热”不过是我们狭隘的偏见和不经反思的默认前提。而仔细想想,你会发现,我们脑中所有未经检视的观念,其实都具有这样的前提。

例如,你有没有注意过,所有的电脑屏幕都做成了方形,而为什么它不可以是圆的呢?人们脚上穿的鞋子,总是性能相同的情况下追求轻量化,那么,如果刻意把鞋子做得沉重起来,会不会有别的用处呢?

当然,有些隐藏前提的存在自有其道理。但当我们需要唤醒脑中的灵感,打破认知里的墙壁时,第一步就应该重新检查这些前提,对其进行反思和重构,寻找改变和创造的契机,最终让新鲜的观点、想法、创意出炉。

乔布斯对二代苹果电脑的创新,体现的就是重塑前提的力量。

这种对前提的重设和颠覆的例子,在科学史上比比皆是。著名的科学革命先驱伽利略,就对科学前的知识来源做出前提性的重设。在科学到来之前,人们知识的来源往往源于传统经验的代代相传,以及《圣经》中记载的上帝的启示。最著名的也是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运动观点——物体越重,下降速度越快——当时的人们都迷信着这个观点。

而伽利略则对这样的知识来源产生质疑,他笃定知识的真实性并非由古代先贤的经验决定,而应该由实证和观测所得。于是有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比萨斜塔之下,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惊艳一幕。这一幕,不仅仅意味着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被破除,更意味着知识的来源有了革命性的突破——除了传统的经验和上天的神谕,人们还可以靠实证和观测得到知识。

这在科学史上是惊险的一跃,这一跃,开创了实证主义的先河。

当然,“一分证据说一分话”“靠实践检验真理”等观点在我们眼中早已经稀松平常,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靠实证说话对他们而言可是颠覆性的观念,从此,神谕和经验等对知识的默认假设都受到了莫大的冲击。

其实如同前科学时代的人们,我们也一样,看待问题和事物时都会有着默认和隐藏的前提。这些隐藏的前提,往往是我们过往常识和经验的堆砌与累积。由于直接沿用这些隐藏前提进行思考,能无比节省大脑的耗能、提高表达和判断的效率,所以我们往往会本能地拥抱这些默认前提,而不进行反思。

在20世纪80年代,行为学家就做过实验,他们给学生们随机发放杯子和糖果,然后告诉他们可以随意换成自己想要的,并且不需要任何替换的成本和代价。结果,90%的学生都选择不换。由于糖果和杯子都是随机分配的,所以不可能说每个学生被分配的都是自己钟情的事物,但大部分人都放弃了交换而固守现在的东西,这只能说明:大家对现状都有着偏好和迷恋,都不想改变现状。

这就是大多数人都会落入的认知陷阱——现状偏见(Status Quo Bias)。

而重塑前提来打破这种偏见,就是通向新观点的第一道门。想要习得“重塑前提”的能力,最简单的训练方式,就是找出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和观点,有哪些隐藏的前提,并思考一下,这些前提有没有其他可能。事不宜迟,我们先来练习一下,以下观点有哪些隐藏的前提,并思考如何重设这些前提吧。

1.婚姻一定要门当户对。隐藏前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设前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上有这么多好人好事,所以不可能人性本恶。隐藏前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设前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孩一定要合群,不能太内向。隐藏前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设前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跨界诠释

1992年,南非的本土建筑师迈克·皮尔斯(Mike Pierce)被要求在津巴布韦——一个非洲东南部的内陆国家——设计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这座购物中心所在的非洲国家不仅无比炎热,而且温差巨大,而摆在这位设计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是,开发商为了节省运输的成本,居然决定不安装空调。

这也意味着,迈克需要完全不依赖空调设备,而仅仅依靠对建筑的天才设想,构建一座凉爽宜人的堡垒。放在任何人眼中,相信这都是强人所难、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对迈克而言也是天大的难题,一般的建筑学理论根本无法帮助他完成这个挑战。

于是他将目光投放到了自然界,想借助自然界的智慧来实现这本不可能实现的困局。在一段时间的咨询和摸索后,一种大家熟悉的小生物进入了迈克的视野——白蚁。这些不起眼的昆虫,每天都在不断开启和关闭自己巢穴的各个洞口,当阳光照进时,它们便把洞口填上,当阳光消逝,它们又会再度挖洞,保持巢穴内的通风;同时,白蚁的巢穴结构如同人类肺部一般的复杂空间结构,向上呈现树枝状,向下分成细孔道,通往潮湿的地下深处,最终让巢穴内部的温度稳定在了30°C左右。

白蚁的巢穴无疑是自然界的奇迹工程,而这般神迹则被迈克观测,进而迁移到了建筑的理念当中——他以白蚁的挖洞填洞为参考,设计出一种能够随着阳光折射的角度变化而闭合的窗户,阳光强烈时,窗户自动关闭,阳光褪去时,窗子自动打开;同时,他还仿照白蚁巢穴的材料制作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凝土,这种混凝土有着优秀的蓄热能力,对室内的温度恒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终,这座没有空调却又温度适宜的购物中心屹立在了津巴布韦的首都,成为那里最大的商业办公综合体开发项目。这座原本只存在于幻想当中的建筑,成了当代建筑仿生学的代表作。

所谓建筑仿生学,也就是将生物界千万年来累积的智慧和巧思,融入建筑设计当中,从而突破建筑学原有的构思极限,在尽头处重新燃起崭新的可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