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18:37:38

点击下载

作者:(英)马歇尔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试读:

《经济学原理》第八版序言

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的这一版是第七版的再版,仅在细小的问题上有些更改,而第七版差不多是第六版的再版。本版的序言与第七版的序言几乎是一样的。

在第一版中,本来含有在适当时间内出版第二卷以完成全书的诺言,到现在已经过30去年了。但是,我订出的计划规模实在太大,由于现代工业革命在发展速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一个世纪前,我的计划范围——尤其是体现在现实的这一方面——也随着它的推动而日益扩大了。所以,我就不得不放弃以两卷本完成全书的想法。随后的计划曾经不止一次地进行更改,一部分是因为经济形势的发展,另一部分是因为我还有其他的工作要做以及精力上的衰颓。

1919年出版的《工业与贸易》实际上是本书的续篇。

第三本(关于贸易、金融和工业的将来)的内容则高深得多。我打算尽我的力量,在这三卷书中研究有关经济学的一切主要问题。

所以,本书仍然是研究经济学的入门书;虽然不是在所有方面,但也在某些方面类似于研究经济学的基础著作——罗雪尔及其他经济学家把这一类的作品放在他们所写的关于经济学的众多作品的最前面。这本书没有涉及通货、市场组织这一类的特殊论题,至于工业组织、就业和工资问题等则主要是研究它们正常的状态。

经济的发展是渐进的。它的发展有时会因为政治事变而停顿或倒退,但是,它的前进运动绝不是突然产生的。因为,即使在西方和日本,它也总是以部分自觉与部分不自觉的习惯为基础。天才的发明家、组织者或财政家似乎可以一下子改变整个民族的经济组织,但是,经过调查即可知道,那些并非仅是表面上的、暂时的影响只不过体现了一个酝酿已久的有广泛性的建设性想法的成功发挥。在大自然的各种现象中,那些最经常发生的,而且极有条理以至能被仔细观察和研究的现象,既是绝大多数科学的研究基础,也是经济学的研究基础,同时,那些不时发生的、罕见的和难以观察的现象,则还是留到下一阶段再进行特殊的研究。“自然不可能飞跃”这句格言,特别适合于研究经济学的基础性著作。前面所说的两种不同的现象之间的对比,可从本书和《工业与贸易》对大企业的研究中得到例证。如果任何一个产业部门向新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使这些企业发展成为第一流企业,而过了一段时期也许又再度衰落,那么,这个产业部门的正常生产费用就可以根据“一个代表性企业”的情况来估计。所谓的代表性企业就是享有很大一部分的内部经济性(这种经济属于组织良好的个别企业)和由于对整个区域的共同组织而产生的一般或外部经济性。这种企业的研究可适用于研究基础的经济类图书。受政府部门或大铁路公司掌控的基础稳固的垄断事业,调整价格时所依据的原理,固然主要是为它自己的收入打算,但多少也考虑到顾客的利益,这种原理的研究当然也应属于基础性的经济类图书。

但是,当托拉斯正试图控制一个广大市场时,当利害攸关的团体正在组建和解散时,特别是当任何特定的企业政策不仅受它自己经营思想的支配,而是服从于大股票市场的操纵或某种控制市场的运动时,正常的活动自然就会退避三舍了。这种问题是无法在基础性图书中加以适当研究的,它属于研究上层建筑的那一类书籍。

经济学家的目标应当针对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

但是,生物学的概念比力学的概念更复杂;所以,基础经济学必须尽可能地重视力学上的类似性;经常使用“平衡”这个名词,其中含有静态的相似的意义。这一事实以及本书特别注意近代生活正常状态的特点,都意味着这本书的核心概念是“静态的”,而不是“动态的”。但是,事实上它研究的始终是那些引起发展的力量,它的基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然而,我们要研究的力量是如此众多,以至于最好一次研究几种力量,分别对若干局部作出解答,以辅助我们的主要研究。这样,我们应首先单独研究某一种特殊商品的供求和价格的初步关系。我们用“其他情况不变”这句话,从而忽略其他的一切力量:我们并非认为这些力量毫无用处,只不过是暂时对它们的活动不加过问而已。这种科学的方法远在科学出现之前就已存在了,自古以来明智的人在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每个困难时,都有意或无意地采用过这个方法。到了第二阶段,在原来被假设不产生作用的那些力量中,有较多的力量产生了作用:特殊种类的商品需求和供给条件的变化开始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必须对这些条件复杂的相互作用加以观察。渐渐地,动态问题的范围有所扩大,而暂时的静态假定的范围逐渐缩小;最后就接触到国民收益按照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而分配这一重大的中心问题。同时,动态的“替代”原理经常产生作用,使任何一类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间接地受到其他要素的供求发展影响,即使那些要素仅属于一些毫无关联的产业部门。

这样,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不管好坏而始终要求变化的人类。阶段性的静态假定,主要是用来暂时辅助动态的——或者说是生物学的——概念。但是,经济学的中心概念一定要是关于活力和运动的概念,即使只是研究它的基础时也是如此。

在社会历史上曾出现过各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土地所有权产生的收入支配了人类彼此间的关系;也许占有极大的优势。但在现代,新土地的开发,加上水路运费的低廉,几乎阻止了报酬递减的倾向——这是依照马尔萨斯和李嘉图所使用的“报酬递减”的意义而说的,那时英国劳动者每星期的工资经常低于半蒲式耳(在英国,1蒲式耳相当于36.368升)上等小麦的价格。但是,如果人口的增长按照现在增长率的1/4的速度长期持续下去的话,那么,从土地的一切用途(假定与现在一样不会受到当局的限制)上所得到的总地租价值,也许是超过从其他一切形式的物质财产所获得的总收入;即使到那时,这些财产也许会与现在20倍的劳动的价值相等,也仍是如此。

这本书历次再版(一直到第八版),一次比一次更加注重上述的事实;以及以下这个有着相互关系的事实:即在每一个生产和贸易部门中,都存在着一个边际,在它的范围之内,任何一个生产要素的使用量的增加,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有利的;但是,一旦超过了这个边际,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再有增加的话,就会产生递减的报酬,除非需要同时也有增加,同时要与某一生产要素共同使用的其他生产要素也随之一起有适当的增加。更加得到重视的,还有以下这个补充的事实:关于边际的概念不是绝对的,它会随着所研究问题的条件而变化,特别是随着与之有关的时间的长短而变化。关于它的方法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即:第一,边际成本不决定价格;第二,决定价格的力量的作用,只有在边际上才能清楚地表现出来;第三,必须根据长期稳定的结果来研究的边际,与必须根据短期波动来研究的边际,在性质和范围上都有所不同。

边际成本性质的不同,的确造成了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在某个经济原因所产生的结果中,那些不易探知的结果比表面的、引起粗心的观察者注意的结果,往往更加重要,而且要从相反的方向去看才能发现。这是过去的经济分析所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它全部的重要性,恐怕还没有被人们普遍地认识到,而在完全了解这种重要性之前,我们也许还要做比现在多得多的工作。

在经济学性质极其不同的材料所容许的范围内,这种新的分析法正在逐步地尝试把少量增加科学(通常称为微分学)的方法用于经济学的领域。在近代,我们之所以能对自然的性质加以控制,直接或间接地得益于这种方法的使用。但这种新的分析法仍然是幼稚的;它没有独到的见地,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它还没有经历足够充分的时间,从而获得一套完全确定的术语;关于术语的使用和其他附属问题的意见分歧,也正是经济学正常发展的标志。可是,事实上,在研究中积极使用这个新方法的人当中,特别是在曾经学习过物理学上较为单纯、明确因而较为高深的问题的人当中,他们对于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的认识表现了明显的和谐与一致。这个方法虽然并不适合所有的经济学研究,但却影响着经济学中重要的部分,它的支配性地位,不必等到下一代再去争论了。

在本书历次再版的过程中,我的妻子不断给予我各种帮助和提示。本书每一版的出版都极其得益于她的建议、关心和见解。凯恩斯博士和普莱斯先生校阅了第一版,对我的帮助很大;福拉克斯先生的建议对本书也颇有好处。在给我帮助的许多人之中,我要特别感谢艾希利、凯南、埃杰沃斯、哈弗菲尔德、庇古与陶西格诸位教授,以及贝里博士、法伊先生和已故的西季威克教授。

阿尔弗莱德·马歇尔

1920年10月于剑桥曼第诺莱路6号寓所导读

阿尔弗莱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9~20世纪西方最为知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主义(剑桥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他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其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其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教科书,影响颇大。

一 西方经济学教父——马歇尔生平

阿尔弗莱德·马歇尔于1842年7月26日出生于英国伦敦的波蒙得塞区,并在诺斯伍德的默肯特·泰勒学校和剑桥圣约翰学院接受教育。在剑桥时,他在数学方面的才华就已崭露头角,而这对于他以后经济学研究的方向与方法有着重要的影响。1865年,他以第二名的成绩拿到了剑桥数学学士学位。1868年,他成为了一名政治经济学教授,致力于经济学的数理研究,并将其转变为更具科学性的一类学科,而在当时经济学的学位授予是附属于历史和伦理学之下的。后来,当他重返剑桥后,鉴于经济学学科的附属地位使他招不到优秀的学生,他积极争取经济学独立学位授予的资格,直到1903年时这个愿望才得以实现。

1879年,他的《对外贸易纯理论与国内价值纯理论》出版,这是对他的在19世纪70年代关于国际贸易和保护主义问题研究的相关论文的汇编。同一年,他与他的妻子玛丽·帕蕾·马歇尔合著的《工业经济学》也得以出版。

马歇尔的妻子玛丽,原先是他的学生,二人于1877年成婚。这也使马歇尔必须离开剑桥,因为当时剑桥的研教人员必须遵循独身守则。后来他成为布里斯托尔一个研究院的首位院长(该研究院后来成为布里斯托尔大学),继续讲授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同时他将其《工业经济学》修订得更为完善,理论基础更为坚实,并成为了一门经济学课程。而他也因为这部著作名扬英伦三岛,1882年威廉·杰文斯过世之后,他就成为了英国经济学界的领军人物了。

1883~1884年,马歇尔在牛津贝列尔学院任教。不久后他就重回剑桥,接替去世的亨利·弗塞特的政治经济学教授席位。

1881年,他开始撰写《经济学原理》。他对该书原先的安排是有两卷,第一卷于1890年出版,这部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使他成为了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学家。但第二卷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未能完成。

1880年后,他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1908年他从大学退休。健康的每况愈下与“一战”的爆发,使他对相关经济学问题的深入研究与重新梳理工作进展艰难。1919年,他以77岁高龄出版了《工业与贸易》一书,与《经济学通论》相比,该书更偏于实用,因此在理论界反响平平。在他临终前一年,他又出版了《货币、信用和商业》一书,汇集了他之前面世和未面世的经济学思想。1924年,马歇尔于英国剑桥去世。

除了学术生活之外,马歇尔对各种社会政治活动也颇为积极,比如他曾是1890~1994年皇家劳工委员会的成员;1880年,他担任英国协会第六小组的主席,领导了创建英国经济学会的运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他一直都是西方经济学界的执牛耳者,甚至在他去世后的半个世纪内,这位经济学教父仍颇具影响。在他家乡的寓所从来都不缺乏名流的光临凭吊。他在剑桥培养的学生很多以后都是闻名于世的大经济学家,其中就包括阿瑟·庇古和约翰·凯恩斯。

二 微观经济学之大成——马歇尔的经济学

说起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的持论,通常被认为是各种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折中主义糅合,故而又称“新古典主义”。但要说起马歇尔最大的贡献,那就在于它将经济学真正变为了数字计量准确、有着系统研究方法的严谨学科。这得益于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与热爱,从而得以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微观层面进行计量研究。

虽然有着对数学杠杆使用的情有独钟,马歇尔并不希望经济学的学科本质被数学的阴影遮盖,从而使广大非专业读者与经济学绝缘。在他的经济学著作中,正文部分是面向广大非专业读者的,而将相关数学内容置于脚注与附录中,供专业人士参考。

与过去的古典经济学家将研究重点仅仅放在市场理论上不同,马歇尔还将经济学看做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模式的学科。

马歇尔经济思想的两大重心在于“均衡价格论”和“边际效用说”。他是局部均衡分析的创始者,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以供给、需求和价格三者函数关系的公式来论证均衡价格的规律性。

边际效用说并非马歇尔首创,但是他利用数学完善了边际增量的分析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价值论上,而且把它推广到分析各种经济问题。

在经济福利理论方面,他创建了“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学说,统称“马歇尔剩余”。另外还有他的分配理论,这些西方经济学经典学说在他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中都有详细的阐释。

三 与《国富论》齐名的经济学名典——《经济学原理》

从1881年开始,马歇尔开始撰述奠定他西方经济学教父地位的巨制《经济学原理》,第一卷于1890年出版,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这个版本。未出版的第二卷主要是论述国际贸易、货币、税务等问题的,但是由于马歇尔对细节的苛刻关注和力求完美全面的雄心壮志,使他对该卷篇幅把握上颇为吃力,就连其他一些重要性次于《经济学原理》的研究著作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经济理论的核心和基础,也是《经济学原理》重点论述的部分。他认为市场供需两条曲线正如剪刀的两翼一样,在均衡的位置相交。以均衡价格论来分析,只要给予市场充分的自由,供需一定能达到自我平衡。这也是西方经济学界长期坚持的一种理念,那就是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这种理念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破产,但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仍具有学理上的科学性。另外马歇尔的“均衡”是一种“静态均衡”,但这并不是说对其他现实存在的动态的因素视而不见,相反马歇尔认为“事实上它研究的始终是那些引起发展的力量,它的基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这里的“静态”实质上是一种学理上的假定,即假定一些即定的因素,以便充分发挥出研究对象的活动规律来,而这也正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一种入门方法。

边际效用理论的完善也是马歇尔对西方经济学的一大贡献,边际效用表现的是市场主体进行市场活动的愿望与需求(主要在心理层面),这是马歇尔经济思想有别于其他古典经济学家之处——研究人们的行为模式。心理需求决定行为模式,毕竟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市场个体的心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马歇尔认为,在短期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在长期里,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此外,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还提出了需求弹性的概念,指出了需求对价格的不同依赖程度。在此书中,马歇尔还提出“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即购买者对某一商品所愿支付的价格和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当市场价格低于购买者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愿意支付的价格时,这个购买者就不仅在购买中得到了满足,而且还得到了额外的福利。

在分配理论方面,马歇尔仍然把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对企业进行管理而言),认为国民收入是这四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因此,国民收入也分为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它们也就是各生产要素的价格。这种分配理论,对于我国当下分配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一章 导论

本章提要

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它主要研究影响人类日常生活事物方面最有力、最坚定的那些阻力和动机。经济学研究一般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这两种研究方法要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本章绪论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它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经济自由的近代产业特征,为谋求个人的自由铺平了道路。

一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宗教力量和经济力量共同创造了世界历史。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对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研究,是对个人和社会活动中获取和使用物质必需品最密切的部分的研究。

因此,经济学不仅是对财富的研究,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研究。因为人的性格形成于他的日常工作以及由此获得物质资源的过程中。当然,它还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除此之外,任何其他影响,都不能形成他的性格。宗教力量和经济力量共同创造了世界历史。虽然尚武或对艺术精神的热爱曾经盛行一时,但宗教和经济的影响总是居于前列,而且它们差不多胜过其他一切影响之和。经济的动机可能不如宗教的动机强烈,但是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却更为广泛。因为一个人心情好时,他在大部分时间都会想关于谋生的事情;在这个时间里,他的性格就通过他在工作中运用才能的方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思想和感情,还有他与他的同事、雇主或雇工之间的关系而逐渐形成。

一个人收入的多少可能比其工作性质更能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一个家庭每年收入1000镑或者5000镑,对于这个家庭的生活富足状况也许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收入30镑或者150镑,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收入150镑,这个家庭可以获得维持美满生活的物质条件,但收入30镑就不能获得这些条件。的确,在宗教、家庭情感和友谊方面,穷人也可以找到发挥才能的机会,这些才能是他们快乐的源泉。但是,极端贫困的生活境况,尤其是那些拥挤不堪的地方,总会削弱人们的才能。那些生活在贫民窟的人,很少有寻求友谊的机会;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文雅和宁静,甚至也很少理解家庭生活和谐的意义;宗教力量也常常达不到此处。毫无疑问,他们身体、精神和道德的不健康,主要是由于贫困所致。过度工作和教育不足、疲乏和忧郁、缺乏安静和没有空闲时间,使他们无法尽量发挥他们的智力。虽然有些苦难不是贫困的必然结果;但总的来说,“穷人的祸根就是他们的贫困”。

二 经济学应该关注贫困是否必然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奴隶制度天经地义,古代的奴隶大概自己也是这样想的。人类的尊严是通过基督教的不懈宣扬而才在近百年来受到越来越热烈的拥护。但是,只是由于最近教育的普及,人们才开始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意义。现在,我们要认真地研究一下所谓的“下等阶级”是不是必须存在的问题,是不是必然有许多人生来就要做苦工,为别人提供美好和文明生活的必需品,而他们自己却注定无法分享到这种生活。

19世纪工人阶级的不断进步,让他们燃起贫困和愚昧可以逐渐被消灭的希望。蒸汽机的出现减少了他们许多费力和有害身体的工作;工资提高了;教育已经改良而且逐渐普及;铁路和印刷业使国内各地同一行业的人更便于联系,使他们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执行更具前景的政策方针;同时,对智力工作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使技术工人快速增加,现在他们的人数已超过了那些完全没有技能的工人。就生活而言,他们中有些人甚至比18世纪中期的大多数上等阶级过得更舒适、更高尚。

这一事实使人们迫切地想知道:所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过文明生活的公平机会,都应该免受贫困的痛苦和过度劳动的折磨,这是不可能的吗?这个问题在当代由于备受关注而成为研究的重点。

经济学并不能完全解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答案还要依靠人类本性的道德和政治的才能来解决。但是,经济学范围之内的事实和推论将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答。

三 竞争具有建设性和破坏性双重属性,近代产业的特征用一个名词来概括就是经济自由。

人们常说:近代产业与过去的区别在于它的竞争性。但这种说法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竞争的严格意义,大概是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比赛,尤其是关于物品买卖方面的竞价。这种比赛当然比过去更激烈、更广泛。但这只是近代产业基本特征中比较次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偶然的东西。

没有一个名词能适当地表达这些特征:独立自主地选择方向并成为习惯;自力更生;谨慎而快捷的选择和判断;未雨绸缪和向既定目标前进的习惯。这些特征的确使人互相竞争,但它们也可使人走上合作以及联合的道路。但是,这种合作与联合与从前大不相同,因为它不是风俗习惯的结果,也不是被动地与别人联合的结果,而是某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经过他仔细考虑之后,最适合于达到其目的,不论这些目的是否为了利己。“竞争”这个名词充满了罪恶的意味,而且还具有某种自私自利和对别人的利益漠不关心的含义。诚然,以前的产业形式没有近代那些自私自利的特点,而也不包含近代的有意识的利人之心。近代产业的特点是精明而非自私。经济塑造了人类

原始人类以运用简单的狩猎工具,集体狩猎作为谋生的手段。在谋生的过程中人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这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被称为经济关系。经济普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人类性格形成过程中起着直接的作用。技术进步使人们脱离贫困绘画19世纪

经济学非常关注人的贫困问题。1765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蒸汽机的使用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还提高了劳动效率,相应地工人的工资也得到了提高,使工人脱离了贫困,生活能得到极大的改善。图中为一台放置在矿洞入口的蒸汽机,正在传送高烟囱下面的半球形锅炉中的蒸汽,为升降工和煤的绞齿轮提供动力。

再者,在近代,贸易有了新的欺诈行为的机会。知识的进步发现了新的鱼目混珠的方法,也让许多新的掺假的方法成为可能。现在,生产者与最后的消费者相距很远;他的错误行为不会立即受到严厉的惩罚,而当一个人要一直生活乃至于要老死在其故乡,如果他欺骗了他的乡邻,就要受到这样的处罚。现在欺诈的机会的确比过去多;但不能就此认为,人们比过去会更多地利用这种机会。相反,近代的贸易形式包含必须信任他人的习惯,同时也包含抵制欺诈行为的引诱的力量,这两点不存在于落后民族的交易形式之中。在任何社会条件下,都不缺乏单纯的真理和个人的忠诚的事例,但是那些谋求在落后国家建立新型产业的人经常感到他们无法对当地人委以重任。那些需要职业道德的工作比需要优良技能和智力的工作,更需要外来的帮助。贸易上的掺假和欺诈行为盛行于中世纪,而且程度惊人,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种种不正当的行为在当时相当普遍。

当竞争受到责难时,其反社会的形式被突出,其他的形式则被忽略,而这些形式对于维持活动力和自发性极具重要意义,缺少它们可能对社会福利产生不利影响。当商人或生产者发现对手以低于使他们能获得较高利润的价格出售产品时,他们对他的这种扰乱行为心生不满,此时,他们无法顾及那些购买廉价产品的人可能比较穷困,他们的竞争者的精力和智谋也许有利于社会。在许多情况下,“限制竞争”掩盖了生产者中特权阶级的形成,这种生产者往往利用他们的联合力量,阻挠一个有能力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在遏制反社会竞争的借口下,他们剥夺了他进入这个行业的自由。在他们看来,如果他进入了这个行业,他对商品消费者所作的贡献,会大于他对那一小撮生产者的损害。

如果将竞争与合作对比的话,那么,即使是最好形式的竞争也是相对有害的,至于那些卑鄙的形式简直就是可恨了。在那种大同世界里,竞争不会存在,不过,私有财产与各种私人权利也就不会存在了。人们只会想到自己的义务而不希望比他的邻人过得舒适和奢侈。强大的生产者会希望他们弱小的邻人生产的东西不多而能正常消费。他们会倾尽其精力、创造力和热烈的进取心,投身于公共利益事业中去;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就会无往不利了。这就是诗人和梦想家所梦想的黄金时代。但是,在负责任地处理事务时,忽视人类的劣根性,是十分愚蠢的。存在欺诈现象的贸易

贸易是自愿的货品或服务交换,从古至今贸易在人们生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最原始的贸易形式是以物易物,很少存在欺诈行为。金钱的出现简化和促进了贸易,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相距甚远,其不正当的行为不会被立刻发现也使欺诈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图中是驼帮行进在荒凉的原野上。驼帮是古代重要的商帮,主要用骆驼运输商品,经陆路、水路远销蒙古一带。

当然,即使现在,人们也会出于本性作出利人的举动:经济学家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发现,如何才能最快地发展和明智地利用这种潜在的社会资产。但是,他绝不应该不加分析地对一般竞争加以诋毁——除非他相信人类本性的确如此,遏制竞争比竞争本身绝不会发生更具有反社会的作用——他对竞争的任何特殊表现必须保持中立态度。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用“竞争”这个名词来说明近代产业特征是不甚恰当的。我们需要一个不含有任何好的或者坏的道德意义的名词,这个名词只是说明这样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近代企业和产业的特征是较能自力更生的习惯、较有远见和较为审慎与自由的选择。没有一个名词能包含以上意义,但“产业与企业的自由”,或简言之,“经济自由”的含义比较接近。在没有真正合适的名词之前,它是可以被采用的。第一节 经济学的实质

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日常活动动机,但又追求不受个性影响的广泛结果。它将纷杂多变的主观性与诸多个体性因素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地重组与评析。

一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人的日常活动的动机,可以通过衡量动机的结果来衡量动机本身。

经济学研究人在日常生活事务中的活动和思考等行为。但它主要研究的是最有力、最持久地影响人类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务中行为的那些动机。大部分从事经营活动的人都具有较为高尚的品格;他们也受到个人情感、责任观念和对高尚理想崇拜的影响。的确,最有能力的发明家和改进方法与工具的组织者之所以能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是因为受到高尚信念的鼓舞,而并非完全基于对财富的追求。不过,话虽如此,日常经营工作的最坚定的动机,是获得工作的物质报酬也就是获得工资的欲望。工资在它的使用上可以是利己的或利人的,也可以是高尚的或卑鄙的,在这一点上,人类本性就发生作用了。但是,这个动机是由一定金额的货币所引起的,这种对经营活动最坚定的动机的货币衡量,才使经济学远胜于其他各门研究人的学问。持秤的女人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人在日常生活中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机。工人通过劳动领取工资获得货币,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金钱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度量单位。这种对经营活动最坚定的动机的货币衡量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图中的年轻女人正在称量着她的物质财富,计算它们的价值,并考虑该将其用于何处。

经济学的特殊的工作范围,使它比其他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具有更多采用精确方法的机会。它主要是研究那些欲望、憧憬和人类本性的其他情感,这些外在表现形式成为经济活动的种种动力,这些动力的力量或数量能够被正确地估计和衡量;因此,这些动力就能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了。当一个人的动机所产生的力量——不是动机的本身——能用他为了得到某种满足正要放弃的货币额进行大概的衡量,或者用刚好使他忍受某种疲劳所需要的货币金额进行大概的衡量,便有可能用科学的方法和试验来研究了。

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学家不能直接衡量动机的本身,而只能间接地通过它的结果来衡量。即使一个人自己在不同时间的动机,他也不能准确地互相比较和衡量。至于别人的动机,除了间接推测它的结果外,是没有人能够衡量的。

二 同一先令所衡量的动力对穷人比对富人要大,但经济学通常寻求不受个人特性影响的广泛结果。

这里还要研究用货币来衡量动机的局限性。

第一种局限性的产生,是因为必须考虑同额货币所代表的愉快或其他满足,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

任何有相同收入的两个人,都能从它的使用上得到同样的利益,或者说收入同样减少,他们就会受到同样的痛苦,这种说法并不妥当。比如,从每年收入都是300镑的两个人中各征1镑税,虽然每人都要放弃1镑价值的愉快(或其他满足),这是他能最容易放弃的,也就是说,每人将要放弃刚好是1镑对他所衡量的东西;但是,每人所放弃的满足程度,却未必相等。税收带给穷人的压力 路易·勒拿 油画 1642年 巴黎卢浮宫

虽然是同样的赋税,但是带给穷人和富人是截然不同的后果,因为富人是用压榨工人的血汗钱来交纳的,穷人是用辛苦赚来的工资来交纳的。经济学考虑的就是这样普遍的现象而不是个别的案例。这是一幅充满着浓郁生活和时代气息的油画,终年劳作的农民在政府沉重税收的剥削下生活极其贫寒清苦。

但是,如果我们所取的平均数足够多,以致各人的个人特性互相抵消,则有相同收入的人,为了得到一种利益或避免一种损害将要付出的货币,的确是这种利益或损害的比较好的衡量方法。

我们必须考虑以下事实:让一个穷人对某种东西付出一定的代价,比让一个富人需要较强的动力。对于富人来说,1先令所衡量的愉快或任何满足,比穷人要小。一个富人对是否花1先令只买一支雪茄烟犹豫不决时,他所考虑的种种愉快较一个穷人要小,而这个穷人却在考虑是否花1先令去买可供他一月所用的烟草。在下雨时,每年有300镑收入的职员坐车去上班,而每年只有100镑收入的职员仍是步行上班;这是因为,在穷人的心目中,穷人如果用掉了那笔车费,以后他将因缺少这笔钱而受到比富人的感受要更多的痛苦。

经济学所研究的绝大多数事件都对社会上一切不同的阶级产生大约相同的影响。因此,如果衡量两件事情所造成的愉快的货币相等,则这两件事情的愉快程度相同,这是合理的,也是合乎习惯的。更进一步说,如从西方世界的任何两个地方,随机地抽出两大群人,他们会将大致相同数目的金钱用于生活中较为高尚的用途,因此甚至就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如果他们的物质资源有相等程度的增加,他们生活的美满程度也将有大约相等的增加。

三 习惯本身大都基于有意识的选择。

再指出另外一点,当我们用活动来衡量欲望,而欲望成为激发活动的动力时,这并不是说我们认为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的,都经过深思熟虑。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预先考虑每一活动的结果,无论其动机是出自人们较高的本性还是较低的本性。经济与风俗 摄影 詹姆·斯坦菲尔德 1995年

每个国家独特的风俗习惯都是跟当地的经济状况分不开的,经济学关注的是人的行为的最深思熟虑、且在他未做一事之前总是先考虑它的利害得失的一面。但是风俗习惯本身都基于有意识的选择。在阿曼王国,人们会在婚礼前夜,为新娘子举行一种只有女性参加的婚前仪式,她的手臂上描绘着美丽的纹彩图案,装点着各种首饰。

现在,经济学特别关心的就是人的行为的最深思熟虑、且在他未做一事之前总是先考虑它的利害得失的一面。而且,在他的生活的这一面上,当他沿袭风俗习惯,不加考虑就去做某事时,风俗习惯会精密而细心地观察不同行为过程中的利害得失的产物。一般不会有像资产负债表上借贷双方那样的计算:但在人们一天工作完毕回家的时候,或者在社交场合就会彼此谈论“这样做不合适,那样做就好了”等。他们不一定是为了自私或者物质的利益使一件事比另一件事做得更为适合。而且常会这样评价:“这个或那个办法虽然省了一点麻烦或一点钱,但对别人是不公平的”,以及“它使人看起来卑鄙”或“它使人感到卑鄙”,等等。

的确,在一种情况下所产生的习惯或风俗,当它在特定情况下影响活动时,其努力与因努力而达到的目的之间的关系,至今还没有明确。在落后国家里仍然有许多风俗习惯,类似于海獭筑堤禁闭自己的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对历史学家来说寓意深刻,而且立法者必须加以考虑。但在近代的经营活动中,这种习惯很快就消失了。

这样,人们生活中最有系统的部分一般就是他们谋生的那一部分。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人的工作;并对这种工作作出一般的说明,再与其他的观察的结果作比较,来检验这种说明是否真实可靠。我们也可以用数字来估计对这些人提供足够的动机所需的货币或一般购买力的多寡。那种不愿延迟享乐,以留作将来之用的心理,是用积累的财富所生的利息来衡量的,而利息正是为留作将来之用提供了足够的动力。然而,这种衡量却有某些特殊的困难,必须等到以后再加探讨。

四 经济动机不全是利己的。对金钱的欲望并不排斥金钱以外的影响,这种欲望也许出于高尚的动机。经济衡量的范围可以逐渐扩大到包括许多利人的活动在内。

我们应该牢记:赚钱的欲望本身并不一定是出于低等的动机,即使赚来的钱是用在自己身上的也是如此。金钱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如果目的高尚,则对这种手段的欲望不能用卑鄙来形容。假如一个年轻人为了能自己负担进大学读书的费用而努力工作,并尽量节省,他渴望获得金钱;这种渴望之心并不卑鄙。也就是说,金钱是一般购买力,它只是一种达到各种目的——高等的和低等的,精神的和物质的——手段。

这样,“货币”或“一般购买力”或“物质财富的掌握”是经济学所研究的中心问题,不是因为货币或物质财富被当做人类努力的主要目标,甚至也不是因为它被当做为经济学家的研究提供主要课题,而是因为在我们这个世界里,它是大规模地衡量人类动机的唯一便利的方法。如果以前的经济学家弄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就会避免许多可悲的误解;卡莱尔和拉斯金两人关于人类努力的正确目标和财富的正当使用堪称高论,但就是因为其中含有对经济学的猛烈攻击而有所减色,这种攻击显然是基于错误的认识:相信经济学除了研究对财富的利己欲望之外,与任何动机无关,甚至认为经济学强调了一种卑鄙的利己手段。

再者,当我们说,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被他能赚得的金钱所激发时,这并不意味着在他的心目中除了唯利是图的念头之外,没有其他任何考虑。因为,即使生活中最纯粹的经营关系也讲诚实与信用;其中有许多关系就算不讲慷慨,至少也没有卑鄙之心,并且具有每个诚实的人为了洁身自好所具有的自尊心。

在一个人要做有利于其他人的事情的欲望中,或许会包含一些利己的念头。在他希望家庭在他生前和身后都能兴旺发达的欲望中,也会包含个人自尊心的因素。但是,家庭情感一般仍是利他主义的一种纯粹的形式,因为家庭关系本身具有一致性,家庭情感的作用也就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经济学家总是充分考虑这种作用,尤其是关于家庭收入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分配、为孩子们准备将来事业的费用以及积累财富留作身后之用等问题。经济学中的利他主义 埃及 壁画 公元前1200年

经济学家注意到在绝大多数的经济活动中人类表现出了利己的倾向,但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会有利他主义的表现,特别是在家庭之中。经济学家在考虑家庭收入在家人之间的分配的时候,家庭感情作用的规律性是一定要考虑到的。壁画描绘的是一次家庭聚会,男主人和他的妻子正在接纳儿女们奉上的精美食物。这幅精致的壁画使古埃及上等人家的家庭生活跃然呈现在我们眼前。

因此,不是缺乏意志而是缺乏力量才使经济学家不能考虑这类动机的作用,如果采取很广泛的平均数,那么就能用统计表来说明某些种类的慈善活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将其总结为规律,经济学家很乐于接受这一点。因为,尽管这种变化无常和不规则的动机是很少的,但借助于广泛和耐心的观察,是可以发现这种动机的某种规律的。

现在,也许相当准确地预测家道小康的10万英国居民将会捐助给医院、教堂及传道会的捐款额;这会对医院护士、传教士及牧师的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作经济上的研究打下基础。然而,却存在下面的难题:大多数被责任感和对邻人之爱所激起的活动,是不能分类、不能被归纳为规律和加以衡量的。经济学的方法不能用于这些活动,就是因为这个理由,而不是因为这些活动不是基于利己心。

五 经济学应该对财产共同所有以及共同追求重要目的的动机加大注意。

以前的英国经济学家可能过于注重个人活动的动机。但事实上,像其他一切社会科学的学者一样,经济学家主要应该把个人当做社会组织中的一分子来研究。正如一座教堂不等于建成它的那些石头、一个人不等于一系列的思想和感情一样,社会生活也不仅是它的各个成员的生活的总和。诚然,全部的活动是由其组成的各个部分所构成的;研究经济问题最好的出发点在于影响个人的那些动机,个人并非被当做孤立的分子,而是被当做某一特殊行业或产业团体的一员;但是,正如德国学者所极力主张的那样,经济学应该对财产共同所有以及共同追求重要目的的动机加大注意。当代社会日益增长的热情、教育的普及,以及电报、印刷品和其他交通工具的日益进步的威力,使为公众利益而活动的范围不断地扩大;这些变化以及合作运动的推广和其他各种自愿组织的团体,正在金钱利益影响以外的各种动机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它们为经济学家开辟了衡量种种动机的新机会,但这些动机的作用似乎不能被归纳为任何规律。

六、经济学家主要是研究人的生活的一个方面,但是这种生活是一个真实的人的生活,而不是一个虚构的人的生活。

我们暂作结论如下:经济学家研究个人的活动,但是,他是从个人活动与社会生活而非个人生活的关系来研究这些活动的;因此他不大注意个人性情和性格上的特点。经济学家仔细观察一类人的行为,有时是全国人民的行为,有时只是住在某一区域的人的行为,更多的则是在某一时间和某一地点从事某种具体行业的人的行为。然后靠统计学或其他方法的帮助,经济学家就可知道他所观察的某一群体的成员正好愿意平均付出多少钱,作为他们所需要的某一物品的价格,或者必须付给这一群体成员多少钱,才能使他们作一种他们所不愿作的努力或牺牲。但是这样得到的关于动机的衡量不是十分正确的;否则经济学早就与最先进的自然科学并列了。尽管如此,经验丰富的经济学家通过这种衡量还是可以准确地预测与这类动机有主要关系的各种变化所导致的结果的变化程度。他们还能非常准确地预测出某种物品的供给减少到何种程度会导致价格上涨,以及价格上涨将如何作用于供给。托雷多大教堂 西班牙建筑

人类共同活动的动机也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有共同动机的人会自发地组成社会团体,会使公众得到更多的利益。就像一座教堂不光等于建造它的那些石头,社会生活也不光等于它的各个成员的生活的总和,它会影响到人类活动的某些动机。托雷多大教堂是宗教代表特权的例证之一,它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作用至今对我们还有诸多的启迪效应。以研究人类活动为目的的经济学 石版画 1855年

经济学家研究个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商品对人的供给和需求变化导致的人的活动动机的变化,经济学家就可以进一步分析工业区分布的因素和市场交换的问题,并预测这些问题带来的各种影响。蒸汽动力制造和加工业的到来使菲尔德工业区作为一个钢铁工业中心脱颖而出,画面上拥挤的房子和高耸的烟囱显示着这座城镇的繁荣。

而且,从这种简单的研究出发,经济学家就可进一步分析各种工业地区分布的决定因素、相距遥远的人彼此交换产品的条件,他们能够解释和预测信贷的变动将如何影响对外贸易,也能够解释和预测将一种税收从原来的被征收者转嫁到直接消费者身上的影响,等等。

在这一切方面,经济学家所研究的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人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或“经济的”人。他们所研究的人,在其经营生活中大大受到利己动机的影响,这个人的经营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些动机有关;但这个人不是没有虚荣心和草率的作风,也不是不喜欢为做好工作而做好工作,或是不愿为他的家庭、邻人或国家而付出牺牲;总之,他是一个为热爱高尚生活而热爱高尚生活的人。经济学家所研究的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人,但主要是研究生活的某些方面,在这些方面,动机的作用十分有规律,能够加以预测,对动力的估计,也能用结果来证实,这样,经济学家已将他们的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了。第二节 经济研究的次序与目的

作为一种科学,经济学的研究不是按照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来排列,而是按照它所研究的课题的性质来排列的。

一 经济学普遍原理或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对人类在一定条件下活动倾向的叙述。正如自然科学的规律需要假设一样,经济规律也需要假设,因为自然科学的规律也包括或暗含种种条件。可是要弄清楚这些条件,在经济学上比在物理学上困难较大,而且如果不弄清楚的话,危险也比较大。人类活动的规律,的确不像万有引力定律那样简单、明确或者能被清楚地探知;但其中的规律有些可以与那些研究复杂主题的自然科学的规律并列。

经济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就是因为它主要是研究人类活动中最为可衡量的动机所支配的那一部分;因而这一部分的活动就比其他部分更能接受有系统的推理和分析。我们不能衡量任何一种动机的本身,不论是高尚的还是低下的动机,我们所能衡量的只是动机的动力。衡量这种动力的完美的尺度不是货币,除非我们仔细考虑动力发生作用时的一般情况,尤其是他们的活动正在研究中的那些人的贫富情况,否则,货币就不是一种比较好的尺度。但是,如果谨慎小心的话,货币还是可以成为形成人类生活的大部分动机的动力的相当好的尺度。

理论的研究与事实的研究必须同步进行:近代的事实对于大多数近代问题的研究是最有用处的。因为,古代的经济情况在有些记载方面可能无关紧要和不可靠;古代的经济情况也完全有异于近代的自由企业、普通教育、真正的民主、蒸汽和廉价的印刷物及电报的经济情况。

二 科学的研究不是按照它所要达到的实际目的来排列,而是按照它所研究的课题的性质来排列的。

因此,经济学的目的首先是求得知识,其次是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在进行任何研究之前,虽然要仔细考虑这种研究的种种用途,但却不应当直接根据这些用途来计划我们的工作。因为如果这样,一旦某种思路与我们的特殊目的没有直接关系时,我们就会打断这种思路,直接追求实际目的,会使我们将各种知识的点滴集合在一起,这些知识除为了当时研究的目的集合在一起外,彼此毫无关系,也很少能相互解释。我们的心力就消耗在从一种知识到另一种知识上面,既没有彻底想出什么东西来,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进步。

所以,为了科学的目的,把性质上相类似的所有事实和推论收集在一起是最好的分类法。这样,研究一种东西就可以明了与之相关的东西。长期这样研究某一类问题,我们就逐渐了解了被称为自然规律的那些基本性质:我们首先探索这些规律单独发生的作用,然后探索它们合在一起发生的作用;我们就慢慢地但实实在在地取得了进步。研究社会经济规律的经济学 张择端 宋代长卷绢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研究不同社会时期经济运转的规律,是经济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经济情况,衡量古代经济情况的标准主要是粮食产量和人口数量,而衡量现代经济情况的标准是人均GDP、人均能源消费、农村人口比重、人口预期寿命、新生婴儿死亡率、识字率等。从这幅《清明上河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北宋时期城市的经济状况。

经济学家绝不应当不注意经济研究的实际用途,但是他工作的重点是研究和解释种种事实,以及找出不同的原因单独地和合在一起发生作用时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

三 经济研究的主要课题。

列举一些经济学家自己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可以用来说明经济研究的主要课题。他问道:是什么原因(尤其是在近代)影响了财富的消费和生产、分配和交换?工业和贸易的组织,金融市场,批发业和零售业,对外贸易,以及雇主和雇工之间的关系?这一切行动如何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它们最终的倾向与目前的倾向有何不同?

任何东西的价格作为要得到这种东西的愿望的尺度,受到哪些制约?社会上任何一类人拥有的财富如有一定的增加,表面上会造成福利增加到怎样的程度?任何一类人的收入不足,致使他们的产业效率所受到的损害达到怎样的程度?任何一类人的收入的增加,如果一旦能够实现,会提高他们的效率和赚钱能力的结果,这种增加会保持到怎样的程度?

在任何地方、对社会上任何阶层的人、或是在任何特殊的工业部门,经济自由的影响实际上达到怎样的程度(或在某一阶段已达到何种程度)?此外,还有哪些是最有力的影响?这一切影响合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作用?尤其是经济自由因它本身的作用,趋于建成联合和垄断的组织到何种程度,这种组织的结果怎样?经济自由对社会上各种人产生的影响到底会怎样?当经济自由正向它的最终结果实现时,它的中间的过程将是怎样?各种制度的赋税将归谁负担?赋税制度带给大众的负担怎样,以及它将为国家提供多少收入?经济学是实用的科学雕塑

人类在很早就意识到研究经济活动具有现实的意义,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提到:经济就是一种谋生术,是取得生活所必需的并且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是分不开的。但是马歇尔认为经济学应该是一种纯粹的、实用的科学和方法,比“政治经济学”的说法更加合适。

四 鼓励现在的英国经济学家进行研究的实际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完全属于经济学的范畴。

以上所述是经济学必须直接研究的主要问题,我们应当根据上述主要问题安排经济学的主要工作,也就是收集事实、分析事实和加以推论。实际问题虽然大部分是在经济学的范畴之外,但对经济学家的工作却暗中提供一种主要的推动力。实际问题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有时甚至比经济学家的研究材料的经济事实和经济情况的变化更大。

经济学是指对人类的政治、社会和私人生活的经济方面和经济情况的研究;尤其着重对社会生活方面的研究。这种研究的目的是为求知识而求知识,并且是为获得生活上尤其是社会生活上的实际行为的指导。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这种指导,下一代人也许会比我们现在有更充足的时间从事研究工作,以解释说明在抽象的思考中的模糊之处,但对于现在的困难却不能马上有所助益。

但是,经济学虽然这样受到实际需要的极大影响,但它却尽可能避免讨论党派组织的紧急问题,避免讨论对内对外的政治上的策略问题。这些问题是政治家必须考虑的,然后才能决定提出哪种办法,使他最容易达到他要为他的国家所达到的目的。诚然,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帮助他决定达到那个目的所采取的最好方法,但是那些有实际经验的人所不能忽视的某些政治问题,经济学应该避免讨论。所以,它不是一种纯粹、实用的科学,而是一种艺术。因此,用“经济学”这个有广义含义的术语来命名比用“政治经济学”这个狭义的术语更合适。经济循环图表

总体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在某个国家范围内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经济结构,其最重要的环节是生产和分配。其研究对象是某个企业生产的成本预算或某一个人(家庭)的预算分析。这些经济单位建立了他们所归属的那个结构的和谐关系:由消费者确定消费结构,由企业确定生产结构。第二章 基本概念

本章提要

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更为有效地提供种类繁多的物品和劳务,以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欲望,让人类过得更加快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的欲望与人类的情感可以表现为一种外在的财富力量,而这种力量是可以用货币来间接地估计和衡量的。财富就是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欲望的东西,价值的概念和财富的概念是密切相关的。本章绪论

经济学理论必须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因此在各种概念的使用上,应力求与日常生活中惯用的名词相合。

一 经济学将财富看做是满足需求的东西和努力的结果。

我们已经知道,经济学一方面是研究财富的科学,另一方面也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活动的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是研究人类满足需求的种种努力,然而只以这种努力和欲望能用财富或它的一般等价物(即货币)来衡量为限。在本书的大部分中,我们将要研究这种需求和努力;并研究衡量需求的价格与衡量努力的价格达到平衡的种种原因。为此,我们必须研究在所有属于人类努力的结果并能满足人类欲望的东西中,有哪些被算做是财富以及它们如何分类的问题。因为有一组名词与财富本身和资本都有关系,研究其中每一个名词都可说明其他的名词;而对全部名词一起研究,是我们以上进行过的关于经济学的范畴和方法研究的继续,且在某些方面是这种研究的完成。所以,最为妥当是立即研究这一类名词,而不是一开始就分析需求或者分析财富与需求的直接关系。

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当然必须考虑各种不同的需求和努力;但是,我们不必考虑不明显的且不属于常识问题的事情。在各种科学中,只有经济学必须设法使用几个日常所用的名词来表达许多细微的差别。这是我们工作的真正困难。获得财富是经济活动的目的

财富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财富。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在明代中叶,山西的商人正式成为一个大的商人集团,被称为晋商。晋商们从不掩饰对财富的追逐,票号内的石墩都是元宝形状的。

二 对性质和用途有变化的东西加以分类的困难。

正像穆勒所说:“如果将研究的对象归入不同种类,这些种类能够作出更多的一般性命题,而这些命题比那些对象也能归入的其他种类所能做的命题更为重要,则最可达到科学分类的目的。”但是,我们一开始就遇到这样的困难:在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中那些最重要的命题,如果它们确实适用于另一阶段中,那么它们可能变得不重要了。

经济学家在这一点上必须借鉴生物学的最近经验:达尔文对于这个问题的深刻研究,有力地解决了我们当前的困难。他指出,决定自然界中每个生物的习性的那些部分,通常不是它的构造中最足以说明它的起源的那些部分,而是最不足以说明它的起源的那些部分。因此,一个动物饲养者或一个园丁注意到明显地适合一种动物或植物在其环境中繁衍的特性,可能是在比较近的时期中才发展起来的。同样如此,在一种经济制度的特性中,最能使它适合于它现在必须做的那些特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最近才发展起来的。

在雇主与雇工、中间人与生产者、银行家与他的两类顾客——借方和贷方——之间的许多关系中,我们可以找到不少例证。“利息”这个名词代替了“高利贷”是符合贷款性质的一般变化的。这种变化使我们有了完全新的主题:我们可以对商品的生产费用分为各种不同因素进行分析和分类。再如把劳动分为熟练的和不熟练的两种劳动的一般方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租金”这个名词的范围在某些方面正在扩大,而在另一些方面则缩小等。

但是,我们必须常常记住我们使用的名词的历史。首先,这种历史的本身是重要的,而且它间接地说明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其次,即使我们研究经济学的唯一目的是要获得指导我们达到实际目的的知识,我们仍应尽量使我们名词的用法符合传统,这样才能迅速领会前人的经验所提供的间接暗示和告诫并作为我们的参考。

三 经济学必须遵循日常生活的实践。

我们工作的困难之处在于:经济学理论必须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所以经济学必须力求使它自己与日常生活中惯用的名词相合,而且在可能情况下必须像平常所用的那样来使用这些名词。

在普通用法中,几乎每个字都有许多不同的意义,所以必须根据上下文来解释。正如白哲特(Bagehot,1826~1877年,英国经济学家、政论家,《人口经济学》的主编)所指出的那样,即便最注重形式的经济学家也不得不这样做,否则他们就没有足够的词汇来使用。但不幸的是,他们总不承认他们用词很轻率,有时甚至他们自己也不觉得用词很轻率。他们在说明经济学的开始时所用的大胆和严格的定义,赢得了读者的安心。因为他们没有告诫读者必须常常从上下文的联系中去理解词义,读者从作品中就不能领会作者的原意,也许还会对作者产生误解而错怪他们。

其次,经济学名词所表达的主要区别,大多数不是种类上的差别,而是程度上的差别。这些区别初看起来似乎是种类上的差别,而且能被清楚地划出明显的轮廓;但较为仔细的研究表明,连续性并没有真的破裂。经济学的进步还没有发现过任何新的真正的种类上的差别,它只是不断地将表面上的种类差别化为程度的差别,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

四、清楚地说明概念是必要的,但名词的用法固定不变却是不必要的。

因此,我们必须仔细分析我们要研究的各种经济现象的真正特性。我们一般都会感觉到,每个名词的某一用法所代表的那种特性,比其他符合于日常用法的特性,更适合近代科学的目的。在这里,这一用法比别的用法更有理由被称为它的主要用法。当上下文没有说明或暗示别的意义时,这一用法就可作为这个名词的意义,如果这个名词要用作别的意义——不论是广义还是狭义,这种改变必须加以说明。第一节 财富

一个东西的价值,即它在任何地点和时间用另一物来表现的交换价值,就是在那时那地能够得到的、并能与第一种东西交换的第二种东西的数量。

一 财物的用法及财物的分类。

财富是由人们要得到的东西,即能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需求的东西构成的。但并不是一切人们要得到的东西都能算做财富。因为缺少一个简短的通用名词,我们姑且用财物这个名词来表示所有人们要得到的东西,即满足人类需求的东西。

人们要得到的东西或者说财物,可分为物质财物、个人财物和非物质财物。那些有用的有形东西,以及持有或使用这些东西,或从它们获得收益,或到将来再获得它们的一切权利都属于物质财物。其中包括自然的物质赠予,如土地和水、空气和气候;农产物、矿产品、渔产品和工业品;建筑物、机械和工具;抵押品和其他债券;公营公司和私营公司的股票;各种垄断权,专利权和版权;以及交通权和其他使用权。最后,旅行的机会,参观优美风景和博物馆的机会等,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便利的体现,虽然欣赏风景和艺术品的能力属于内在的和个人的财物。

非物质的财物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他自己的特性、活动及享乐的才能构成的,例如人的经营能力、专业技能,或从阅读及音乐中得到享受的能力,都属于这一类。这种在人身之内,所以称为内在的财物。另一类称为外在的财物,因为这类财物是由有利于他与别人的关系构成的。例如,过去的统治阶层经常向农奴和其他下属索取的各种劳役和义务,就属于这一类,但是这种财物现在已经消失了。现在这种有利于所有者关系的主要例子,就是商人和自由职业者的信誉和经营关系。

另外,财物可分为可转让的和不可转让的。属于后一类的财物,是一个人的特性、活动及享乐的能力(就是他的内在的财物)。一个人的经营关系中依靠他的个人信用而不能转让的部分,也就是他的有价值有信誉的那一部分,也属于这一类;这类财物还包括气候、阳光、空气的收益,以及他的公民权利和使用公共财物的权利和机会等。

无偿的财物是指凡不作私人之用和由大自然供给而不需要人类努力的财物。土地在其原始状态下属于大自然的赠予。但在一些地方,从个人观点来看它就不是无偿的财物了。在巴西的有些森林里,木材仍然是无偿的财物。海里的鱼通常是无偿的财物,但有些海上渔场被严密保护,专供某一国家的人民之用,这些渔场可列入国家财产一类。人工培养的牡蛎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无偿的财物;而自然生长的牡蛎繁殖场,如果没有拨作私人之用,绝对是无偿的财物。财富的含义 紫水晶 宝石 黄金钉 古希腊

财富是人们要得到的东西,即能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需求的东西。但是并不是所有人们得到的东西都是财富,也不是只有财物才是财富。这是古希腊时期的紫水晶宝石黄金钉,不仅紫水晶、宝石、黄金钉是财富,制造这种工艺品的手艺同样是一种财富。财物的分类

马歇尔把能直接代表财富的财物做了细致的分类,理解这种分类对理解他的经济理论是有很大帮助的。这是在法国牡蛎繁殖场人工培养的牡蛎,它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自由的财物,只有在海里自由生长的牡蛎才是无偿的财物,亦称自由的财物。

从国家观点来看,即使是私有财产,仍然是无偿的财物。但是,国家既然已经准许将它们的所有权归于私人,从私人观点来看,它们就不是无偿的财物了;在河里捕鱼的权利也是如此。但是,在无偿的土地上所种的小麦和从无偿的渔场里捕来的鱼,都不是无偿的财物,因为它们是经过劳动而得到的。

二 一个人的财富是由他的外在的财物中那些能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构成的。

现在我们可以说到一个人的财物中哪些种类可算做他的财富的一部分的问题了。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意见是不一致的,但一般就以下问题达成了共识:当我们只说到一个人的财富,而在上下文中没有任何解释语句时,就是指他所有的两种财物。

第一种财物是他拥有私有财产权(根据法律或风俗)、可以转让和交换的那些物质财物。我们还可记得,这些财物不但包括像土地和房屋、家具和机器,以及其他可以私有的有形东西,而且包括公司的股票、债券、抵押品,以及他持有的可向别人索取货币或产品的契约在内。另一方面,他欠别人的债务可被看做是负财富,必须从他的财产总数中扣除,然后才可算出他的真正的净财富。服务及其他随生随灭的财物,当然不属于财富数量的一部分。

第二种财物是属于他所有的但又在他之外存在的、而且直接作为使他能够获得物质财物的手段的那些非物质的财物。这样,这种财物就不包括一切他自己的个人品质和才能,即使是他的谋生才能也不包括在内,因为它们都是内在的财物。这种财物也不包括他的个人友谊在内,但以这种友谊没有直接的经营价值为限。但是,它包括他的经营和职业的联系以及他的企业组织等。

财富这个名词这样用法,是符合日常生活的用法的;同时,它包括那些——而且只是那些——显然属于经济学范围(如第一篇中所说明的范围)以内的财物,所以这种财物可以称为经济财物。因为,它包括一切客观存在的东西,第一,这些东西属于某一个人所有,而不是同样地属于他的邻人所有,因而显然是他的东西;第二,它们是能直接用货币衡量的东西——这种衡量一方面代表生产这些东西的价值,另一方面代表它们所满足的需求。

三 广泛地使用财富这个名词时包括一切个人的财富在内较为妥当。

为了某些目的,我们对于财富可以采取一种比较宽泛的看法,但我们必须借助于一些特殊的语句来解释,以避免发生混淆。一切直接有助于人们获得产业效率的精力、才能和习惯的财物都属于个人财富;我们前面已算作狭义的财富的一部分的各种经营联系和联合,也可列入个人财富一类。产业的才能之所以被看做经济,是因为这种才能的价值通常能够进行某种间接的衡量。这种才能被称为财富是否值得,是一个便利与否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我们如果把一个人的产业才能包括在内而单独使用“财富”这个名词,就会引起混淆。“财富”一词应当总是只指外在的财富而言。但是,有时使用“物质的与个人的财富”这句话,可能不会有多大害处,而且还会有一些好处。广义的财富 概念油画 凡·高 1888年

对财富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在广义的分类方法中不仅个人的技能属于他的个人财富,他所拥有的产业也属于他的个人财富范围。画面中火一般灿烂的向日葵是凡·高一生的象征,凡·高有着高超的绘画技巧,他所拥有的绘画技能也应该看做是他的财富之一,这幅画现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四 共同的财物中个人所有的部分。

但是我们仍然必须考虑一个人与其邻人共有的物质财物。因为是共有的,当比较他的财富与其邻人的财富时,就不必提起这种财物了;虽然为了某些目的,尤其是为了比较不同地点或不同时代的经济状况,它们也许是重要的。

这些共有的财物是由一个人在某时住在某地并且作为某一国家或社会的一个成员所获得的收益构成的。它们包括民事的和军事的安全,使用各种公共财产和设备(如道路等)的权利和机会,以及法律保护和免费教育的权利。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各自都有许多不用付出就能得到的收益,这是对方无法得到或是花了很大费用才能得到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住的地方,有较好的气候、道路、用水和较为卫生的条件;并有较好的报纸、书籍和娱乐及教育的场所,从广义财富的角度来说,他就比别人享有更多的财富。

这些东西有许多是共同的财物而不是私人所有的财物。这样,我们就应该从区别于个人观点的社会观点来研究财富。

五 国家的财富和世界的财富。

因此,让我们来研究国家的财富因素——当我们估计构成一国财富中的个人财富时,它常常被忽略。这种财富最明显的形态,就是一切种类的物质财产,如道路和运河、建筑物和公园、煤气厂和自来水厂;但不幸的是,其中有许多不是用公共储蓄而是通过贷款来建设的,因而计算这种财富时就要扣除大宗的债务也就是巨大的“负”财富。

国家的财富包括个人的财产和国民的共同财产在内。为了省掉一些麻烦,在估计国民的个人财产的总和时,我们略去一国国民相互之间的一切债务和其他义务。世界的财富不同于国家的财富,很像国家的财富不同于个人的财富。为了方便起见,在计算世界财富时,我们把一国人民与别国人民之间的债务从收支双方中略去。另外,如同河流是国家财富的重要财产一样,海洋是世界财富中的最有价值的财产之一。世界财富的概念就是扩大到整个地球的国家财富的概念。

个人财富和国家财富的所有权,是以国内和国际的法律为依据的,或至少是以具有法律效力的风俗为依据的。所以,研究任何时间和地点的经济情况,都需要研究它们的法律和风俗;经济学得益于从事这种研究的那些学者。但是,经济学的范围已经很广了,而财产概念的历史和法律根据是很大的课题,最好能在别的书中讨论。公共财物的个人部分

诸如下水道、道路等公共设施,这些是公共财产。但是,从广义的财富角度来讲,这些也都是属于个人的宝贵的财富,拥有这些财富的人拥有更多的便利条件。图中是连接伦敦与苏格兰高速公路的伦敦起始处,纵横交错的立交桥长达12公里。高速公路的出现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方便,而且给人们增添了财富。国家财富

著名的广东阳江十里银滩是中国最长的海滩,现已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这个海滩公园是用国家的公共储蓄建成的,它属于国家财富范围。国家财富是由个人财富构成的,还包括国民共同财产,也就是包括各公共财产和设施在内。

六 价值。

价值的概念与财富的概念密切相关,关于价值的概念在这里简单说一下。亚当·斯密说:“价值这个词有两种不同的意义,有时它是表示某种特殊物品的效用,有时则表示因占有这一物品而得到的购买他物的能力。”但事实证明,把价值这个词用作前一种意义是不妥当的。

一个东西的价值,即它在任何地点和时间用另一物来表现的交换价值,就是在那时那地能够得到的,并能与第一种东西交换的第二种东西的数量。因此,价值这个名词是相对的,表示在某一地点和时间的两种东西之间的交换关系。

文明国家通常采用黄金或白银作为货币,或是二者兼用。我们不是用铅、锡、木材、谷物和其他东西来互相表现价值,而是首先用货币来表现它们的价值,并称这样表现的每种东西的价值为价格。如果1吨铅在任何地点和时间可换15镑,而1吨锡可换90镑,我们说那时那地它们的价格各为15镑和90镑。如果用铅来表现,我们还可以计算出那时那地1吨锡的价值等于6吨铅。

每种东西的价格随时随地都有涨落。就这种东西而论,当价格出现变化时,货币购买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如果货币购买力对某些东西而言是提高了,同时对同类重要的东西而言又相应地下降,则它的一般购买力(或是它的购买一般物品的能力)保持不变。这句话包含一些困难在内,我们以后再进行研究。但是在本书中我们可以假设货币的一般购买力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将任何东西的价格视为代表它与一般物品的交换价值,或换句话说,就是代表它的一般购买力。

一分钟经济学

价格

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价格是一种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基础。第二节 生产 消费 劳动 必需品

舒适和“高雅”的标准不同,气候不同、风俗的各异使得有些东西在一定情况下是必需的,而在别的情况下则是多余的。

一 人类所能生产和消费的只是效用,而不是物质本身。

当我们说人类在生产物质的东西时,他只是在生产效用而已。也就是说,他的努力和牺牲的结果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或排列,使它更好地满足需求。在自然界中,他所能做的只是整理物质,使它更为有用,如用木料做成一张桌子,或是设法使物质能借助大自然变得更加有用,如将种子播种在能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而生长的地方。

有时商人是不生产商品的:制造家具的木工生产了家具,而家具商人只是出售已经生产出来的东西而已。但是,这种区别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他们只能生产效用而不能生产别的东西;家具商人移动和重新整理物质,使家具比以前更为有用,而木工所做的也不过如此。在地上搬运煤的船员和铁路工人也是生产煤的,正如矿工在地下采煤一样;鱼贩帮助把鱼从需求不大的地方运到有较大需求的地方,而渔夫所做的也不过如此。的确,商人的人数往往超过需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一种浪费;如果两个人去耕种一个人能够耕种完成的土地,也是一种浪费。在这两种情况下,所有参加工作的人都在生产,尽管他们也许生产得很少。有些作家像中世纪的人一样对贸易进行攻击,他们认为贸易是不生产的。但是,他们弄错了目标。他们应当攻击的是贸易不完善的组织,尤其是零售贸易的组织。生产的本质在于提供效用

效用是衡量消费者从商品中获得满足的尺度,生产商品就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效用。家具由木工制造,由家具商人出售,马歇尔认为贸易是生产的一个部分,无论是制造家具的木工还是销售家具的商人,他们都是生产效用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图中的家具是19世纪日本新娘的陪嫁品,这些家具上面用喷漆或镀银来装饰,以此来显示新娘家庭的富有。

我们可以把消费看做是负生产。正如人所能生产的只是效用一样,人所能消费的也只是效用。他能生产各种服务及其他非物质的东西,他也能消费它们。但是,正像他生产物质产品只不过是物质的重新整理,使它具有新的效用一样,他消费这些产品也不过是打乱了物质的排列,或减少或破坏它的效用而已。的确,通常我们说到一个人消费东西时,他不过是持有这些东西以供他使用而已。同时,正如西尼尔所说,这些东西“是被我们统称为时间的那些诸多渐进的力量所破坏”。

还有一种曾经十分重要,但现在却很含糊的区别。这种区别恐怕没有多大实际用处,就是一方面是消费者财物,也称为消费财物或又称为第一级财物,如食物、衣服等,都是直接满足需求的东西;与另一方面是生产者财物,也称为生产财物或又称为工具的或中间的财物,如耕犁、织机和原棉等,都是有助于第一级财物的生产而间接满足需求的东西之间的区别。

二 生产的这个词易于误解,通常应当避免使用或加以解释。

一切劳动的目的都是为产生某种结果。也有些努力只是为努力而努力,如为娱乐而作一种竞赛,但这些努力却不算是劳动。我们可以对劳动下这样的定义:劳动是任何智力或体力上的努力,部分地或全部地以获得某种好处为目的,而不是以直接从这种努力中获得愉快为目的。如果我们必须重新开始的话,除了那种无助于所要达到的目的因而不生产效用的劳动之外,我们最好将一切劳动都看做是生产的。但是,在“生产的”这个词的意义所经历的诸多变化之中,它的意义与积蓄起来的财富特别有关,而比较忽视眼前的和暂时的享乐,有时甚至不包括这种享乐在内。一种几乎是牢不可破的传统,促使我们将这个词的中心概念看做是满足将来的需求而不是现在的享乐。的确,不论奢侈与否,一切有益的享乐都是公共和私人的活动的正当目的;而且奢侈的享乐的确为努力提供了动力,并在许多方面让人类更加进步。但是,如果对产业的效率和精力没有影响,则要放弃获得暂时奢侈的欲望,而要首先致力于获取那些较为坚固和持久的资源,这些资源将有助于产业的将来运行,并将从各方面使生活更为丰富。这样就可增进一个国家的真正利益。这种观念似乎存在于经济理论的各个阶段,而且不同的学者对这种观念作出了各种固定不变的区别。根据这种区别,某些行业是生产的,某些行业是不生产的。

每当我们单独使用生产的这个词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它是指生产资料和耐久的享乐源泉的生产而言。但是它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名词,在需要精确表达的地方不应使用这个词。

我们如果要把这个词用作不同的意义,就必须加以说明:例如,我们可以说生产必需品的劳动等。生产的历史定义

餐馆里的厨师在汤锅旁神情专注地照看他烹饪的美食,这个厨师的工作是否可以定义为生产呢?生产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定义,按照亚当·斯密的方法,需要看这名厨师所做的食品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的必需品还是暂时的奢侈品。马歇尔认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他认为制造奢侈品正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更好地制造必需品,所以两者都属于生产。

当“生产性的消费”作为一个术语用的时候,其本意是使用财富以生产更多的财富。它所应当包括的并不是工人们的一切消费,而是维持工人生产效率所必需的那种消费。这个名词在研究物质财富的积累时也许是有用的。但它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因为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任何有益的消费都是产生利益的,而其中有许多最有价值的利益却都不直接有助于物质财富的生产。

三 维持生活的必需品与维持效率的必需品。

这样就使我们来考虑必需品一词。必需品、舒适品和奢侈品的区别在于:必需品包括满足必须满足的需求所必需的一切东西,舒适品和奢侈品包括满足不像前者那样迫切的需求的东西。但在这里又有含糊不清的麻烦了。当我们说到一种需求必须满足时,如果得不到满足的话,我们心目中的结果是怎样呢?这种结果是不是包括死亡在内?还是这种结果只会造成力量和精力的丧失?换句话说,必需品究竟是维持生活所必需的东西,还是维持效率所必需的东西?“必需品”这个名词像“生产”这个名词一样过于简略,它所指的东西要由读者自己加上去;这种暗含的东西既有不同,读者就可能加上一个不合作者原意的东西,因而误会了作者的用意。在这里每一个关键的地方,正像以上的情况一样,都要清楚地说明读者需要了解的东西,才能避免混淆。

必需品这个名词以前的用法,只限于足以使劳动者大体上能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的那些东西。

亚当·斯密和他的追随者中较为谨慎的人,的确看到舒适和“高雅”的标准的不同,而且他们认识到,气候的不同、风俗的各异使得有些东西在一定情况下是必需的,而在别的情况下则是多余的。但是,亚当·斯密受到重农学派理论的影响:这种理论是以18世纪法国人民的情况为根据的,那时法国大多数人除了仅仅知道生存所必需的东西外,并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必需品。然而,在比较幸福的时代,通过仔细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对于每一种产业,有一种规定多少比较明确的收入,这个收入是仅仅维持这一产业中的人员的生活所必需的。同时还有一种较高的收入,是维持这一产业的充分效率所必需的。必需品的范畴

非洲尼日尔贝亚镇的妇女满怀喜悦地展示着她们通过传统种植法收获的粮食,粮食是她们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亚当·斯密认为必需品是只限于足以使劳动者能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的那些东西。但是除了维持生活需要的以外还应该包括维持效率需要的必需品,另外气候和风俗的各异,也使不同地方的人对必需品的理解不同。

如果任何产业阶层的劳动者能够十分明智地花费他们的工资,则他们的工资也许足够维持较高的效率,这样说也许是对的。但是,对必需品的一切估计必须是考虑一定的地点和时间,除非有相反的特别解释语句,否则,我们可以假设,他们在花费工资上的明智、远见和无私的程度,恰与所说的产业阶层的实际流行的情况一致。清楚这一点,我们可以说,任何产业阶层的收入是在它必需的水平以下的,劳动者收入的增加经过相当时间会使他们的效率有超比例的提高。习惯的改变也许可以节省消费,但必需品的节省却是不经济的。

四、当任何人所消费的东西少于维持效率所严格必需的时候,就有损失;习惯上的必需品。

在探讨决定有效劳动的供给的原因时,我们必须对维持工人效率的必需品进行详细的研究。但是,我们如果在这里考虑一下,维持这一代英国的普通农业劳动者或不熟练的城市工人及其家庭的效率的必需品是什么,就可使我们的观念得到明确。我们可以说,这种必需品是由以下的东西构成的:一所有几个房间和良好下水道的住宅;温暖的衣服以及一些调换的内衣;干净的水、供给丰足的和有适当补充的肉类和牛奶以及少量的茶等;一点教育和娱乐。最后,他的妻子不必进行繁重劳动而有充足的时间尽她做母亲和料理家务的职责。在任何地方不熟练的工人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项,正像一匹马饲养不良或一架蒸汽机没有供给充足的煤一样,他的工作效率将会受到损害。达到这种限度的一切消费都是严格地生产性的消费。这种消费的任何节省,都是不经济的,都会造成损失。

此外,烟酒的消费和喜欢穿着时髦的衣服,也许在许多地方成为习惯,因而可以说是必需的,因为普通的男子和女子为了得到这些东西将要牺牲一些维持效率所必需的东西。所以他们的工资就要少于实际上维持效率所必需的了,除非他们的工资不但可以满足严格必需品的消费,而且还包括一定数量的习惯上必需的消费在内。

生产工人习惯上的必需品的消费,通常列入生产性的消费一类。但严格说来,它不应列入这类消费;在文章中关键的地方,应当加上特别的解释语句来说明习惯上必需品是否包括在内。然而,我们还应注意,许多被恰当地称为多余的奢侈品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必需品;在那种程度上,当这种奢侈品是被生产者所消费的时候,它们的消费也是生产性的。生活必需品和习惯必需品 油画 弗兰德尔 17世纪

一位母亲正在喂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个把卧室与工作间共用一个房间的家庭,通常这种家庭都比较贫困,刚刚拥有满足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必需品不仅是能维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必需品,通常还包括基本生产资料和维持工作效率的必需品。在一些地方,烟酒和时髦的衣服之类的奢侈品成为一种消费习惯,它们也属于习惯上的必需品。第三节 收入 资本

资本就是用于获得货币收入,即以经营的方法获得收入的那一部分财富,包括机器、原材料或制成品、戏院和旅馆、农场和房屋等。

一 货币收入与经营资本。

在原始社会中,每个家庭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它的食物、衣服甚至大部分家具都是自己供给的,家庭收入或进项只有极小部分是货币的形态。如果有人想到他们的收入,如果计算他们从烹饪用具所得到的收益,恰如他们从耕犁所得到的收益一样,因此在他们的资本与包括烹饪用具和耕犁在内的其余积累起来的资产之间没有什么差别。

但是,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就发生了将收入的概念只限于那些货币形态的收入的倾向。

根据收入的这种概念,我们通常是把一个人的资本看做是他的财富中用于获得货币形态的收入的那一部分,或较为普遍地说,就是以经营的方法获得收入的那一部分。有时,称这一部分为他的经营资本更为便利,这种资本可以说是由一个人用于他的经营的那些外在的产品构成的,他或是持有这些产品以便出售而换得货币,或是将它们用来生产可以出售以换取货币的东西。属于这种资本的基本要素是工厂和制造商的经营设备;就是他的机器、原材料和他拥有的供他的雇工使用的食物、衣服和房屋,以及他的经营信誉。地租杜比尼 油画 1851年

一般来说,地租的数额大致等于租地人按照土地实际情况,其预期收益减去购买生产资料及基本生活资料费用后所能支付的最高价格。地租不仅包括土地的租金还包括这块土地带来的收成的一部分。图中是杜比尼描绘的田原风光,土地收入的最重要部分就是地租。

此外,还要把那些属于他的权利和他由此获得收入的东西计入资本:包括他以抵押或其他形式获得的贷款,以及在近代“金融市场”的复杂形态下他持有的对资本的一切支配权。另一方面,他所欠的债务必须从他的资本中扣除。

二 从经营的观点了解经济学的常用定义。

一个人如果从事经营,他必定要付出一些费用来购买原材料、雇用工人等。在这种情况下,他真正的收入或纯收入,等于他的总收入减去“产生总收入的费用”。

一个人为了直接或间接获得货币报酬而做的任何事情,都会增加他的名义收入;而他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通常是不算作增加他的名义收入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介绍一个以后常会用到的名词——纯收益。这个名词有以下必需的事实:每种职业除了其中不能免除的工作疲劳之外还有其他的不利因素,而每种职业除了货币工资的收入之外还有其他的收益。计算一种职业对劳动所提供的真正报酬,必须从它的一切收益的货币价值中减去它的一切不利的货币价值;我们对这种真正的报酬可称为这种职业的纯收益。

借款人为了使用贷款(例如为期一年)所付的报酬称为利息,它表明了这种报酬与贷款的比率。这个名词更广义的用法代表了从资本中得到的全部收入的货币等价,通常表明对于贷款的“资本”额的某一百分比。每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将资本看做现有的一般东西,而必须将它看做是代表一般东西的现有的一种特殊东西,就是货币。这样,100镑以4%的利率贷出,就是每年有4镑的利息。又如,一个人如果用于经营各种产品的资本额,估计共值10万镑;假设构成这资本额的产品的总货币价值没有变动,则我们可以说,一年400镑就是代表这资本4%利率的利息。然而,如果他从这资本所得的全部纯收益不能超过按现行利率计算的资本的利息,那么他恐怕不愿意继续这种经营。这些收益就称为利润。

对于具有一定货币价值的产品的支配权,而能用于任何目的者,可称为“自由”或“流动”资本。

为出租任何特殊的东西(如一所房屋、一架钢琴或一架缝纫机)所付的报酬常称为租金(Rent)。当经济学家是从个别商人的观点来考虑收入的时候,他们依照这种习惯并无不当。但是,正如现在所要讲到的,每当经营事务的讨论从个人观点移转到社会全体观点的时候,将租金这个名词用于代表从大自然的赠予中所得到的收入,似乎比较恰当。为此,本书将使用准地租这个名词,代表从机器及其他人工制做的生产工具中所得到的收入。就是说,任何特殊的机器可以产生一种具有地租性质的收入,而有时也称为地租,虽然大体上称它为准地租似乎是恰当的。但我们却不能说机器产生利息,这样说是不合适的。我们如果使用“利息”这个名词,它必然不是与机器的本身有关,而是与机器创造的货币价值有关。资本的分类

资本是用于社会再生产的财富,它的分类有很多种。资本曾根据物品是直接满足需要还是在帮助劳动而被分成消费资本和辅助资本;近代经济学家通常根据货物是否产生利润而未改变它的所有者把资本分成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这是欧洲为逆风航行而设计的大三角帆的多桅帆船,深受地中海的航海家青睐,它既属于辅助资本也属于固定资本。

三 从私人观点来看的资本分类。

我们再来考虑资本的一些细节问题。资本被分为消费资本和辅助资本或工具资本两类。这两类资本之间的区别虽然不能清楚地界定,但如果我们了解它们的含义是含糊的,则使用这些名词有时也许是便利的。我们应当避免在需要明确的地方使用这些名词(在使用时应有明确的详细叙述)。关于这些名词所要表达的一般概念的区别,能从以下近似的定义中得到。

消费资本是由直接满足需求的有形的产品构成,也就是像食物、衣服、房屋等直接维持工人们的生活的物品。

辅助资本或工具资本是由在生产上帮助劳动的一切物品构成的。属于这一类资本的有工具、机器、工厂、铁路、码头、船舶等,以及各种原材料。

但是,一个人的衣服既对他的工作有所帮助,又有助于使他保暖;他从他的工厂的劳动保护中所得的直接收益,与他从自己的房屋的保护中所得的直接收益一样。

我们可以遵循穆勒对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所作的区别,前者“经过一次使用,就完成了将它用于生产的全部任务”,而后者“以持久的形态存在,要经过相当长久的时间才能还原为资本”。

四 从社会观点来看的资本和收入。

当我们讨论为市场而生产商品和支配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原因时,商人通常的观点是经济学家最常用的观点。

但是,当商人研究支配整个社会的物质福利的原因时,他必须和经济学家一样使用最常用的观点。平常的谈话可以从一种观点转到另一种观点,而不用对这种转变作任何解释,因为一有误会发生很快就会被发现;提出一个问题或是解释一下就可以消除这种误会。但是,经济学家却不能冒这种危险。他必须说明他的观点或名词用法上的任何改变。他如果不加说明地从一种用法转到另一种用法,他也许暂时不会遇到麻烦,但如果在每一种令人产生疑问的场合下,能清楚地解释每一个名词,就会有更大的进步。

因此,在本章以下部分,我们会有意识地采取社会观点而非个人观点:我们研究整个社会的生产,以及可用于一切目的的社会全部纯收入。这就是说,我们差不多采取原始人的观点,他们主要是关心希望得到的东西的生产,以及这些东西的直接用途,而很少注意交换和买卖。

从这个观点来看,收入可以看做是包括人类在任何时间——过去和现在——从他们最好的利用大自然资源的努力中所得到的一切收益。

我们也要从研究整个社会的物质福利的角度来考虑资本这个名词的用法。亚当·斯密说过,一个人的资本是他从他的资产中期望产生收入的那一部分。历史上所知道的关于资本这个名词的差不多每种用法,与收入这个名词的相同的用法,多少是密切相当的。差不多在每种用法上,资本都是一个人从他的资产中期望产生收入的那一部分。

一般资本这个名词——即从社会观点来看的资本——最重要的用途,在于研究生产的三个要素:土地(即大自然的要素),劳动和资本怎样有助于产生国民收入(或以后称为国民总所得),以及国民收入怎样分配这三个要素。这是使得资本和收入这两个名词从社会观点和从个人观点来看都彼此相关的另一理由。

因此,在本书中,对一切能产生在平常谈话中算作收入的东西,以及属于公有的类似的东西,如政府工厂等,从社会观点来看,都算作资本的一部分,但土地除外。

土地这个名词只用来包括一切产生收入的大自然的赠予,如矿山、渔场等。

这样,资本就包括为经营目的所持有的一切东西在内,不论是机器、原材料或制成品、戏院和旅馆、家庭农场和房屋,因为它们产生收入。但使用者所有的家具或衣服不包括在内,因为它们不产生收入。这个名词的这种用法,是与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实践相符的——他们通常首先概略地研究社会问题,而将次要的细节问题留待以后研究;它也与经济学家们把被看做是广义的收入的源泉的种种活动——只有这些活动——包括在劳动之内的与通常的实践相符。在计算国民收入时,通常说的一切收入的来源就是劳动和如此解释的资本和土地。资本的用途 瑞迪·奥尔森 摄影 美国

资本最重要的用途是用于研究土地,劳动和资本是怎样有助于产生国民收入的,以及国民收入怎样分配这三个要素。在马歇尔的理论中土地还包括一切产生收入的自然的赠予,如矿山、渔场等。图中美国俄亥俄州农场主巧妙地利用土地,将大豆、玉米和干草等植物间种在一起,这样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社会的收入通过把社会(一个国家或是集团)的个人收入加在一起来估算。但我们绝不能把同一种东西计算两次。如果我们计算了一条毯子的全部价值,我们就已经把制造毯子所用的纱线和劳动计算在内了;这些东西就绝不能再计算一次。而且,如果这条毯子是用上年所存的羊毛制成的,则要求计算本年的纯收入时,要将羊毛的价值从毯子的价值中减去,同时,用于制造毯子的机器及其他设备的损耗也要减去。我们之所以要这样做,是根据我们开头提出的一般法则:即真正收入或纯收入等于总收入中减去产生总收入的费用。

财富的货币收入或财富的流入是对一国繁荣的衡量,这种衡量虽不可靠,但在有些方面仍然比一国现有的财富的货币价值所提供的衡量更好。

因为收入主要是由直接产生愉快的商品构成的,而国家财富则绝大部分是由生产资料构成的,生产资料只是在其有助于生产供消费用的商品时,才对国家有所贡献。而且供消费用的商品较为轻便,比用来生产它们的东西,在全世界都有较为统一的价格,虽然这点不算重要。

五 生产性和预见性在资本的需要和供给上是资本的两个对等的属性。

在纯粹抽象的,尤其是数学的推理上,资本和财富这两个名词差不多是作为同义词使用的。当然,固有的“土地”为了某些目的可以从资本中略去。但是有这样一种传统:当我们把东西作为生产要素来考虑时,我们应当说是资本;当我们把东西作为生产的结果、消费的对象和产生占有的愉快的源泉来考虑时,我们应当说是财富。这样,对于资本的主要需求,是由于资本的生产性和它所提供的服务而发生的,例如这种服务使羊毛的纺织能比用手工来做更为容易,或者使水在需要的地方能自由流出,而不必辛苦地用水桶来提送(虽然资本还有别的用途,如将它贷给一个浪费的人,但不能归入这一类)。另一方面,资本的供给是由下一事实所控制的:为了积累资本,人们必须未雨绸缪;他们必须“等待”并且“节省”,他们必须为将来而牺牲现在。仿波斯风格的地毯

社会收入可以把社会的个人收入加在一起来估算,但是我们在计算社会收入的时候,我们绝不能把同一种东西计算两次。这种绘有波斯花式用羊毛制成的小地毯,在计算其成本的时候,羊毛的价值只能计算一次,不能重复计算。第三章 论需求及其满足

本章提要

经济学不应该仅仅重视对生产的研究,而应该把研究的重心转向消费、需求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消费和生产或者说供需条件在决定价值时是同样重要的。消费是欲望的满足,生产是为满足而作出的努力,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本章绪论

在决定价值的问题上,需求的条件和供给的条件同样重要。李嘉图虽然知道这一点,但却没有进行过清晰的表达。

一 本章与以下三章的关系。

此前经济学被人们定义为研究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科学。后来的经验表明,分配与交换的问题密切相关,将它们分开研究是否有利,实属可疑。

可是,关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的一般推论是很多的,这种推论被用作价值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起到基本骨干的作用,使经济学推论的主体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这种推论的广泛性和一般性,使它与它所说明的分配和交换的具体问题截然不同,所以将它完全放在第五章需求与供给的一般理论之中,而这一章是为第六章分配与交换或价值铺平道路。

但是,首先是第三章研究需求及其满足也就是需求与消费的研究;然后第四章是生产要素的研究,就是用来作为满足需求的手段的诸要素,包括人自己在内——人是生产的主要要素和唯一目标。需求和消费 摄影 香港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它着重研究的是分配与交换的密切关系,需要或消费这个问题有时是被忽视的,现在之所以得到重视是因为人们对需求条件的关注和经济上精确思考习惯的增长。旺角和油麻地是香港人气旺盛的地方,保留了香港热力十足的生活情态,热闹的街道上总有熙来攘往的购买人潮。

在一般性质上,第四章相当于对生产的研究,过去两代人的研究中,这种研究在英国差不多所有的关于一般经济学的著作中占重要地位,虽然这里没有清晰地说明生产、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

二 直到最近才对需求和消费加以足够的注意。

从前在经济研究中对需求或消费这个问题是有些忽视的。直到最近,由于下述几个原因综合的作用,这个问题才日渐重要。

第一个原因是由于经济学家日益相信:当分析那些决定交换价值的原因时,李嘉图那种过于注重生产费用方面的习惯实属有害。在决定价值的问题上,需求的条件与供给的条件同样重要,虽然李嘉图和他的主要追随者知道这一点,但他们都没有清晰地表明这一点,于是,除了最细心的读者外,大家都对他们产生误解了。

第二个原因是经济上精确的思考习惯的增加,使人们更为注意要准确叙述他们推论的前提。这种注意的增加,部分原因是有些作家应用数学语言和思维的习惯。虽然复杂的数学公式的使用究竟有多大好处值得怀疑,不过数学思维习惯的应用已有很大贡献,因为人们在不太明白问题是怎样一回事时,是不肯考虑这个问题的;现在他们知道,在进一步研究之前,什么是要假设的,什么是不要假设的。

这又回过来使我们不得不更为仔细地分析经济学的一切主要概念,尤其是需求的概念,因为仅仅是企图清楚地说明怎样衡量对一样东西的需要,就已开辟了经济学主要问题的新的方面。需求理论虽然还不成熟,但我们已经知道:收集和整理消费统计也许可能解释对公共福利极为重要的困难问题。

最后一个原因,时代的精神使我们对以下问题更为密切关注:我们日益增长的财富是否能比现在更进一步地增进一般的福利呢?这个问题又促使我们去研究:财富——不论是公共使用还是个人使用——的任何因素的交换价值,能否准确地代表它对幸福和福利的增加程度。第一节 需求与活动的关系

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人类的欲望引起了人类的活动,但以后人类每前进新的一步,都被认为是新的活动的发展引起了新的欲望,而不是新的欲望的发展引起了新的活动。

一 多样化的欲望。

人类的欲望和需求在数量上是无穷的,在种类上是多样的,但它们通常是有限的并能满足的。未开化的人的欲望的确比野兽多不了多少,但是他向前发展的每一步都增加了他的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满足需求的方法的多样化。他不仅希望他平常消费的东西数量比较大,而且希望那些东西质量比较好;他还希望有足够多种类的东西可以挑选,并且希望有满足他心中产生的新欲望的东西。

这样,虽然野兽和野蛮人都同样喜欢精美的稀有之物,但它们都不大注意为多样化而多样化。可是,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智力的发达,甚至人类的性欲也开始与精神活动相结合了,人类的欲望就很快地变得更为细化和更为多种多样。

当一个人的财富增加时,他的食物和饮料就变得种类繁多并且价格昂贵了;但他的食欲是受大自然的限制的,当他用于食物的费用达到奢侈浪费的时候,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其好客和炫耀的虚荣心,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感官需求。

二 自豪感的欲望。

人们对衣服的需求随着气候和季节而变化,并随着人的职业性质而稍有不同。但在服装方面,习惯上的需求却胜过了大自然的需求。这样,在许多较早的文明中,法律和风俗曾经严格规定每一社会阶层或产业等级成员的衣服所必须达到的式样和费用标准,而且不可僭越;这些法令的实质虽已有了本质的变化,但有一部分到现在还保留着。例如,在苏格兰,亚当·斯密的时代,许多人出门不穿鞋袜是风俗所允许的,而现在他们也许不会这样做了,尽管许多人也许仍然这样做;但在英国恐怕很少有人这样做了。满足自豪感的欲望 油画 1545年

人们对衣服最初的要求只是蔽体和御寒,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变得越来越多种多样和昂贵,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在人前夸耀的欲望。这幅油画中所绘的人物是意大利最富有的美第奇家族的第一夫人埃利诺和她的儿子,埃利诺佩戴的项链与腰饰都是当时难得一见的珍品。

房屋满足了遮风蔽雨的需求,但这种需求在对房屋的有效需求上却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一所小但建筑良好的屋子,虽然足以遮风蔽雨,但它逼仄的空间、不卫生的条件和缺少生活上的高雅和安静,对人都有很大的害处。这些害处不仅造成身体上的不舒适,而且必将阻碍人们才能的发展,并限制了人们较为高尚的活动。每当这些活动增加时,人们对较大房屋的需求就变得更为迫切。

所以,即使对于社会最低阶层的人,宽敞而设备完善的房屋也是一种“维持效率的必需品”,而且是在物质上求得社会声誉的最便利和最有效的方法。

三 追求自豪感的欲望及消费理论的地位。

再者,还有一种发挥和发展活动的欲望,存在于社会每一等级的人中,这种欲望不但导致为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本身而追求它们,而且还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们将这些作为职业来追求。仅仅用作休息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少了;那些消遣活动(如运动比赛和旅行)而不是放纵感觉器官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多了。

的确,为优越感而求优越感的欲望与较低的自豪感的欲望差不多同样广泛。正如自豪感的欲望可分为等级那样:上自那些也许希望名垂千古、声名远播的人的雄心大志,下迄乡下姑娘在复活节所戴的新缎带会受到邻人注意的希望;为优越感而求优越感的欲望也可分为等级:上自像牛顿或斯特拉迭凡立斯那样的人的优越感的欲望,下迄渔夫的优越感的欲望——在他闲暇时,即使没有人看见,他自豪于能够娴熟巧妙地驾驭他的渔船。这种欲望对最高的才能和最大的发明的供给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需求方面也同样重要。

因为对于非常熟练的自由职业者的服务和技术工人的工作的需求,大部分是发生于人们对他们自己才能的训练的爱好,以及人们借助于最巧妙地适合和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的工具以发挥这种才能的爱好。所以概括来说,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人类的欲望引起了人类的活动,但以后人类每前进新的一步,都被认为是新的活动的发展引起了新的欲望,而不是新的欲望的发展引起了新的活动。所以,“消费理论是经济学的科学基础”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在研究欲望的学问中,具有主要兴趣的东西,大部分是从研究努力与活动的学问中得来的。两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为满足欲望的竞争 乔治·斯特恩门兹 摄影 1992年

人都有一种发挥和发展欲望,足球就是这种欲望的产物。在足球出现之后,逐渐产生各种职业联赛,人们增加了争夺冠军的欲望。归根结底,人们是在追求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图中米兰的圣萨尔瓦多露天大型运动场正在进行一场足球赛,狂热的球迷施放的烟幕弹升腾起的红色烟雾以及热烈的欢呼声使整个球场沸腾起来。第二节 消费者需求的等级

一个人所拥有的一物的数量越多,假设其他情况不变,则他对此物所愿付更多一点的价格的可能性就越小,换句话说,他对此物的边际需求价格是递减的。

一 研究消费者需求的一些定义。

当一个商人或制造商购买东西用于转卖或生产的时候,他的需求是以他预期由此所能获得的利润为依据的。这些利润在任何时间都要视投机的风险及其他种种原因而定,我们以后还要考虑这些原因。但从长期看来,一个商人或制造商对一种东西所能付给的价格,要看消费者对这种东西或用它所制成的东西肯付的价格而定。所以,消费者的需求是一切需求的最终调节者。本篇中我们专门研究消费者需求。

效用可以看做是与欲望或者需求相互有关的名词。我们已经说过:欲望是不能直接衡量的,而只能通过它们所引起的外部现象加以间接的衡量,而且在经济学主要研究的那些事例上,这种衡量是以一个人为了实现或满足他的欲望而愿付出的价格来表现的。他也许有一些不是有意识地要得到满足的欲望和需求,但是,现在我们主要涉及的是想得到满足的欲望和需求,一般说来,由此而得的满足大体上相当于购买东西时所预期的满足。

欲望无止境并且多种多样,但每一个别的欲望却是有限度的。人类本性的这种平凡而基本的倾向,可用欲望饱和定律或效用递减定律来说明:一物对任何人的全部效用(即此物给他的全部愉快或其他收益)随着他对此物所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及所有量的增加那样快。如果他对此物的所有量以同样的比率增加,则他由此而得到的收益以递减的比率增加。换句话说,一个人从一物的所有量有了一定的增加便会得到的部分新增加的收益,但这部分新增加的收益会随着他已有的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在他要买一件东西的时候,他认为恰好值得购买的那一部分,可以称为他的边际购买量,因为是否值得花钱购买它,他还处在犹豫不决的边缘。他的边际购买量的效用,可以称为此物对他的边际效用。或者如果他不是购买而是自己制造它,那么此物的边际效用,就是他认为恰好值得他去制造的那一部分的效用。这样刚才所说的规律可以说明如下:一物对任何人的边际效用,随着他已有此物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二 需求价格。

现在让我们以茶的价格来说明这个效用递减定律。人们经常需要茶而且能够少量购买。我们假设某种质量的茶每磅2先令可以买到。一个人也许每年都愿意出10先令买1磅茶,而不愿终年不喝茶。但是如果他能不花代价而能得到任何数量的茶,他也许一年之中不会耗用30磅以上。但实际上,他也许一年中只买了10磅。就是说他买9磅茶所得的满足,与买10磅所得的满足之间的差额,足以使他愿付2先令的价钱。同时,他不买第11磅的茶,这一事实表明他不认为买第11磅多花2先令对他是合算的。这就是说,1磅2先令衡量了他处于购买的边际或末端或终点上的茶对他的效用;这个价格衡量了茶对他的边际效用。如果他对任何一磅的茶刚好愿付的价格,称为他的需求价格,那么2先令就是他的边际需求价格。需求价格 绘画 19世纪

这幅绘画真实地记录了茶叶采摘、加工到出口的各个阶段,茶叶的价格和人对茶叶的需求决定了茶叶的销售数量。人对某物的拥有数量逐渐增加,他对此物的欲望就会逐渐减少,愿意对得到此物而付出的价格就越低,换句话说就是他对此物的边际需求价格是递减的。人对一定量商品愿付的价格被称为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货币的不同效用 摄影

这是纽约街头曾经出现过的有轨电车,看起来很笨重,但在当时却是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一个穷人第20次乘坐这种电车的实际效用可能相当于一个富人第100次乘坐电车的效用,虽然用金钱衡量起来可能是一样的。同样的金钱对富人和穷人的效用是不同的,一件物品的效用,对穷人来说比对富人更大。

这个规律可说明如下:一个人所拥有的一物的数量越多,假设其他情况不变(就是货币购买力和在他支配下的货币数量不变),则他对此物所愿付更多一点的价格的可能性就越小:换句话说,他对此物的边际需求价格是递减的。

只有当他愿意出的价格达到别人愿意出售的价格时,他的需求才是有效的。

三 对于货币效用的变化必须加以考虑。

让穷人购买一物比让富人购买此物需要有更大的效用。我们已经知道,在雨天,与一年有300镑收入的职员相比,一年有100镑收入的职员更愿意步行上班。但是,虽然在穷人心目中,2便士所衡量的效用或收益,比在富人心目中,同样以2便士所衡量的效用或收益大;不过,如果富人一年中乘车100次,而穷人一年中乘车20次,则刚好是富人乘第100次车的效用,对富人衡量起来是2便士,而刚好是穷人乘第20次车的效用,对穷人衡量起来也是2便士。对他们之中每一个人,边际效用衡量起来都是2便士;但这边际效用对穷人却比对富人大。

换句话说,一个人越是富有,货币的边际效用对他就越小;当他的资产有所增加时,他对任何一定的收益所愿付的价格就随之增加。同样地,他的资产减少时,货币对他的边际效用就随之增大,他对任何收益所愿付的价格也就随之减少。

四 一个人的需求表和“需求增加”的含义。

为了充分了解对于一物的需求,我们必须确定在此物可能被供应的每一价格上,一个人愿意购买多少。比如说,他愿支付的价格表——即他对不同数量的茶的几个需求价格——可以清楚地表明他对茶的需求情况。这个表可称为他的需求表。

例如,我们可以看到,他会购买:

每磅50便士时——6磅

每磅40便士时——7磅

每磅33便士时——8磅

每磅28便士时——9磅

每磅24便士时——10磅

每磅21便士时——11磅

每磅19便士时——12磅

每磅17便士时——13磅

如果对上表中处于中间的购买数量和相应的价格加以对照,则我们可以精确地说明他的需求。

我们不能只用“他愿意购买的数量”或“他要购买某一数量的渴望强度”来表明人对一物的需求,而不说明他愿意为购买这一数量和其他数量而付出的各种价格。我们只有列举他愿意购买一物不同数量的各种价格,才能正确表明他的需求。

当我们说一个人对一物的需求时,我们是说:如果价格不变,他对此物会比以前多买一点;如果价格较高,他会保持以前的水平。他的总需求增加,就是他愿购买此物不同数量的全部价格的增加,而不仅仅是按现行价格他愿意多买。

五 市场的需求,需求定律。

以上我们所研究的只是单独一个人的需求。在像茶这种东西的特殊情况下,单独一个人的需求颇能代表整个市场的总需求。因为对茶的需求是一种经常的需求;而且,茶既能少量购买,当它的价格有所变动,一个人购买的数量就会受到影响。但是,即使在那些经常使用的东西之中,也有许多东西,个人对它们的需求是不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只有在价格大有变动时才会改变。例如,帽子或手表的价格稍有下跌,不会影响每个人的购买,但会促使少数正要买一顶新帽子或一块新手表的人决定购买。

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在一般使用中的一种商品的价格下跌,即使轻微,也将增加其总销售。

在这个地方对茶(比如说)的全部需求,就是这个地方一切个人的需求的总和。有些人会比我们上面所记录的那样需求的个别消费者富有,而有些人则比他贫穷;有些人对茶的爱好比他强,有些人则比他弱。让我们假设这个地方有100万人购买茶,并假设他们的平均消费额在各种不同的价格上与上文中的那个人的消费额相等。那么,只要把1磅茶改为100万磅,这个地方的需求就能用上述相同的价格表来表明。

因此就可得出一个普遍的需求定律:要出售的数量越大,为了找到购买者,这个数量的售价就必然越小。换句话说,需求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大,并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供需关系对市场的影响 摄影

需求影响着市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即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可以衡量商品对每一购买者的边际效用,却不能衡量一般的边际效用。图为金马伦高原的茶场,是马来西亚茶叶的主要产地。

价格可以衡量此商品个别地对每一购买者的边际效用,由于每个人的需求与环境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能说价格可以衡量一般的边际效用。

六 对于竞争的商品的需求。

在我们上述需求表中的需求价格,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市场中能够出售的一物不同数量的价格。如果任何方面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价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当对一物的需求,因为风俗的改变,或因一种与其竞争的商品减价供应,或因一种新产品的发明而发生重大变化时,价格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茶的需求价格表是在假设知道咖啡的价格下作出的。但如咖啡歉收就会抬高茶的价格。人们对煤气的需求,会因为电灯的改良而减少;同样地,某一种茶的价格下跌,就可用它代替一种质量较差但价格却便宜的茶。第三节 需求的弹性

市场中需求弹性的大小,取决于需求量在价格的一定程度的下跌时增加的多少,和在价格的一定程度的上涨时减少的多少。

一 需求弹性的定义。

我们已经知道,关于一个人对一种商品的唯一的普遍定律就是:如果其他情况不变,这种需求随着他对这种商品所有量的增加而递减。但是这种递减的速度可能很慢也可能很快。如果它是缓慢的,那么他对这种商品所付出的价格,就不会因为他对这种商品的所有量的大量增加而下降很大;而且价格的小幅下跌会使他的购买量大幅增加。但是,这种递减如果是迅速的,价格的小幅下跌使他的购买量只有很小幅度的增加。在前一种情况下,他愿意购买此物的心理在一个小的引诱的作用下而大幅扩展:我们可以说,他的需求的弹性大。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下跌所造成的额外引诱,没有扩大他的购买需求:也就是他的需求弹性小。如果每磅茶的价格,假设从16便士跌到15便士,会大幅增加他的购买量,那么价格从15便士涨到16便士,也会大幅减少他的购买量。也就是说,无论价格下跌还是价格上涨,需求都是有弹性的。

一个人的需求是如此,整个市场的需求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一般地说:市场中需求弹性(或感应性)的大小,取决于需求量在价格的一定程度的下跌时增加的多少,和在价格的一定程度的上涨时减少的多少。

二 对富人相对低的价格,对穷人也许是相对很高。

对穷人来说几乎是高得让他们无力购买的价格,对富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例如,穷人从未尝过葡萄酒的滋味,但非常富有的人也许随意畅饮,从不想它的代价。所以,我们整体考虑一个社会阶层,我们就会得到关于需求弹性定律的最清楚的概念。当然,富人当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富有,穷人当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贫穷;但目前我们可不考虑这些细小的差别。

当一物的价格对任何阶层的人而言都是相对非常高的时候,他们只会少量购买此物;而在某些情况下,就算它的价格大幅下跌,风俗和习惯也会使他们避免轻易使用此物。此物也许仍然留作特殊场合之用,或是在重病时刻使用等。虽然这种情况不少见,却没有成为一般法则。总之,在此物一旦成为日常用品时,其价格大幅下跌就会使它的需求大幅增加。需求弹性对高价的东西是大的,而对中等价格的东西也是大的,至少是相当大的;但是,需求弹性随着价格的下跌而下降,而且如果价格下跌达到谷底,需求弹性就逐渐消失了。沁扎诺牌苦艾酒广告

这是产自意大利的苦艾酒,苦艾酒是一种有茴芹味的高酒精度蒸馏酒,是人们非常喜欢的酒类之一。但是它的价格对于富人和穷人是不同的概念,对富人相对低的价格,对穷人来说也许是相对高的,有些商品是穷人所望尘莫及的,即使这种商品的价格大幅下降,风俗和习惯也会使穷人尽量避免使用此物。

在英国某些东西的现行价格,就是对穷人而言也很低,例如,食盐、许多种香料和廉价的药品等。这些东西的价格下跌是否会引起消费的大量增加就值得怀疑。

就肉类、牛奶和牛油、羊毛织品、烟草、进口水果以及普通医疗用品来说,它们的价格每有变动就使得工人阶层和下层中等阶层对这些商品的消费发生很大变化;但不论它们价格低到何种程度,富人却不会大量增加他们的个人消费。换句话说,工人阶层和下等阶层对这些商品的直接需求是很有弹性的,而富人并不如此。但是,工人阶层为数众多,他们对这些商品的消费要比富人的消费大得多;所以,对于所有这一类东西的总需求是很有弹性的。不久之前,食糖也属于这一类商品,但现在食糖的价格在英国已经降到最低,对工人阶层来说也非常低了,因此对糖的需求就没有弹性了。

就放在温室里的水果、上等的鱼类和其他颇为昂贵的奢侈品而言,其价格每有下跌,中等阶层对这些东西的消费量会有很大增加。换句话说,中等阶层对于它们的需求是很有弹性的,而富人和工人阶层对这些东西的需求都没有什么弹性。因为对富人而言,其需求已经几乎达到饱和,而对工人阶层而言,其价格仍然太高。

像名贵的酒类、反季的水果、高度熟练的医疗和法律服务等事物的现行价格还是很高,除了富人之外,其他阶层对于它们差不多没有什么需求。但是,如果有需求的话,这种需求往往具有很大的弹性。

三 影响弹性的一般原因。

一般说来,那些能用于许多不同用途的东西的需求,是最有弹性的。例如,水首先是作为饮料而为人所需要的,其次在烹饪上是需要的,又在各种洗涤上是需要的等。在没有特别的干旱,而水是一桶一桶地出售的时候,价格也许低到使穷人也能尽量多喝,而在烹饪上他们有时一桶水要分两次用,在洗涤上他们用得很少。中等阶层在烹饪上也许不会一桶水分两次用,但他们将一桶水用于洗涤比他们如能无限制地用水要省得多了。当水是以水管供给并按照水表收较少费用的时候,许多人即使在洗涤时也会任意尽量使用;当水费不是按照水表计算而每年收取固定数额的时候,并且在需要的地方都装了水管,那么用于所有用途的水都会达到完全饱和的程度。

另一方面,一般说来,对于那些绝对必需品(与常规必需品和维持效率的必需品是不同的)的需求以及富人所用的奢侈品的需求,都是非常没有弹性的。有弹性的需求欲望

人们对某物的需求的欲望是有弹性的,当某一商品的价格降低时,对这件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但是一些价格本来很低的物品即使价格再次降低,人们对它的需求却未必会增加。美味的肉类价格降低的时候,工人阶级和下层中等阶级对它们的需求就会大大增加,它的价格的高低变化决定着人们对它的需求变化。

四 与时间因素有关的种种困难。

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考虑做出精确的需求价格表和正确解释这些价格表的种种困难。我们必须考虑的第一个困难是由于时间因素引起的,时间因素是经济学上诸多重大困难的根源。

一个需求价格表——假设其他情况不变——就是代表一种商品能被出售的价格上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因为该商品供出售的数量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但事实上,在那足以收集完全和可靠的统计数字的很长时间内,其他情况不会没有变化。制约的原因时常发生,这些原因的结果与我们所要分开的那个特殊原因的结果混合在一起,不易区分。以下事实加剧了这种困难:在经济学上,一个原因造成的结果很少立即全部发生,而往往在这个原因已经消失之后才表现出来。

首先是货币购买力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我们从货币保持一致的价值这个假设中所得到的结果,就有必要修正。然而,既然我们能正确地知道货币购买力的广泛的变化,那么我们就能妥善地克服这种困难。

其次是总的经济繁荣程度和整个社会所支配的全部购买力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影响很重要,但没有一般想象的那样重要。因为当经济繁荣的波浪下落时,价格下跌,就会增加了那些有固定收入的人的财产,而那些依靠经营利润作为收入的人却要为此付出代价。繁荣向下的波动,一般也完全是以后一种人所遭受的显著损失作为衡量的。但是通过像茶、食糖、牛油、毛织品这些商品的全部消费量的统计,证明人们的全部购买力并不是同时很快下降的。下降仍然是有的,但我们必须比较尽可能多的商品的价格和消费量,才能确知这种下降的程度。

再次是由于人口和财富的逐步增长所引起的变化。如果知道这些变化的事实的话,我们就能很容易作出数字的修正。价格的变化

需求价格表代表一种商品在出售价格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因为该商品供出售的数量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但是制作需求价格表需要一个过程,在这段时间里货币的购买能力、社会购买力、人口和财富的逐步增长引起的变化,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商品价格的变化。即使是一家欧洲小镇中餐厅的菜单,它上面的价格也会随着菜蔬和海鲜的时价变化而变化。风尚变化影响着价格广告

风尚、爱好和习惯上的变化对商品的价格有很大的影响,服装由于紧跟流行的原因在短时间内就要以新换旧,流行的款式价格相对较高。但是相对来说鞋子的款式变化较小,人们对鞋子的实用性的关注比流行款式的关注要多。因而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制鞋业比服装业率先恢复。

五 风尚的变化。

我们还必须考虑风尚、爱好和习惯上的变化,而对一种商品的新用途的产生,以及能代替它的其他东西的发现、改进或降价都要加以考虑。在这一切情况下,考虑经济原因与其结果之间所经过的时间,具有很大的困难。这是因为,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对消费发挥其全部影响。消费者习惯代替品是需要时间的,而生产者生产大量代替品恐怕也是需要时间的。熟悉新产品的习惯的成长和节省使用这些新产品的方法的发现,也都是需要时间的。

还有属于同一种类的另一困难是由于以下事实所造成的:有许多要购买的东西能够容易在短时间内推迟购买,但却不能长时间推迟下去。关于衣服及其他逐渐损坏、而在高价的压力下能设法比平常用得长久一点的东西,往往是这种情况。187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我们看到制鞋业比一般服装业率先恢复。因为在繁荣期间衣服和帽子被当做损坏而丢在一旁的还有许多留着,但鞋子却没有保留得这样多。

六 获得必要统计数字的困难。

以上是基本的困难,但还有其他种种困难,这些困难与我们的统计表上多多少少不可避免的缺点同样明显。

如果可能的话,在一个市场的一定时间内,我们希望得到不同数量的某一种商品能够找到买主的一系列价格。一个完全的市场就是一个大的或小的区域,在这个区域里有诸多买方和卖方都密切关注和熟悉彼此的情况,因此,一种商品的价格在整个区域中实际上总是相同的。但是那些为自己消费而不是以贸易为目的的买方,常常不留心市场中的每一变化,他们也无法知道在每一次交易中应付的准确价格。我们暂且不管这个事实。同时,除了以海洋或以海关边界划分的场合外,一个市场的地域界限的划分不是很清楚的,也没有一个国家正确地统计过本国生产供本国消费的商品。

其次,即使在现有的统计数字中通常也有模糊之处。一旦商品到了商人之手,统计时就把商品记入消费项下。因此就不容易区别商人库存的增加与消费的增加。但是这两种增加是受不同原因支配的。价格上涨肯定会遏制消费,但这种上涨如果是可持续的话,则如前所述,它大概会使商人库存增加。

再次,困难还在于如何保证所说到的商品具有相同的质量。经过一个干燥的夏季之后,小麦依然是小麦,但质量却特别优良,到下一年小麦的价格就似乎比应有的价格高。对小麦进行这样的考虑是可能的,特别是当时,干燥的加利福尼亚的小麦已经成为标准的小麦。但是,对许多种类的工业品的质量的变化却无法进行类似的考虑。即使对茶这类东西,也存在这种困难。近年来较浓的印度茶代替了较淡的中国茶,这导致消费量的实际增加大于其统计数字的增加。

七 消费统计的说明。商人的账册。消费者的预算表。

许多国家的政府发表关于某些种类商品的一般性消费统计。但是,一部分因为上述的理由,这些统计几乎不能帮助我们寻求价格变化与人们将购买的数量的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与社会不同阶层中各种消费分配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家庭消费变化图表

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消费的变化,现在很多国家的政府会对某些种类的商品做一般性的消费统计,一个商人也会做一个对自己有帮助的消费账册,这些表格可以提供间接衡量价格有极大变化时所引起的全部需要变化的方法,从而了解到消费者所能做出的预算。上面图表显示的是1973-1990年间家庭消费的变化。

我们如果能获得足够多的社会各阶层的人的需求表,这些表就可提供间接衡量价格发生极大变化时导致需求变化的方法,从而达到其他方法所不能达到的目的。因为一种商品的价格通常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变动,所以如果它的价格是其原来价格的5倍或1/5,那么我们就无法通过统计数字推测它的消费会变成怎样。但是我们知道,如果它的价格非常高,则其消费群体几乎完全限于富人;如果它的价格很低,则其消费群体大部分在于工薪阶层。因此,如果现在的价格对于中等阶层或工薪阶层都很高,我们就能从现在价格上他们的需求定律来推测:如果价格上涨到即使对富人而言也是很高时,富人的需求会是怎样。另一方面,如果现在的价格对富人而言是适中的,我们就能从富人的需求来推测:如果价格下跌到对工薪阶层而言相对地适中,工薪阶层的需求会是怎样。只有这样将不完全的需求定律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有希望得到关于差别很大的价格接近正确的定律。(这就是说,直到我们能将社会上各种阶层的人的片断的需求曲线结合成为总的需求曲线,我们才能根据接近现行价格的价格,可靠地画出一种商品的总需求曲线。)

在用作直接消费的商品的需求寻找到明确的规律的工作上,如已获得某些进步,则这时——而且一定要到这时——对于那些依赖这种商品的那些次要的需求,进行同样的工作,会有用处的——次要的需求就是:生产为销售用的商品的技术工人和其他工人的劳动的需求;以及对机器、工厂、铁道材料和其他生产工具的需求。对医务人员、家庭仆人以及直接对消费者服务的一切人的工作需求,在性质上是与对直接消费的商品的需要相同的,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这种需求的定律。第四节 一物不同用途的选择 立即使用与延缓使用

一个谨慎的人会努力把他的财产分配于一切不同的用途——现在的和将来的,以使他的财产在每一用途的边际效用都相同,而未来的收益往往是需要打折扣的。

一 一个人的财产分配于不同需求的满足中,因此同一价格在各种购买量的边际上就测量出相等的效用。

如果一个人有一种东西具有几种用途,他就会把它分配于这些不同的用途上,以使它在一切用途上都具有相同的边际效用。因为如果这种东西在一种用途上比别种用途具有更大的边际效用,他会从前一种用途上取出此物的一部分用于后一用途,从而获益。商品用途的分配与交换 凯利·沃林斯基 摄影 1986年

一种商品可能有几种用途,使用这种商品的时候会按实际需要进行分配。这种商品对于这个人的边际效用就很低,但是,同时他可能缺少另一种商品,缺少的这种商品对于他来说边际效用就会很高,因此产生了商品交换,人们通过物物交换获得较高的边际效用。图中是一头马利诺羊在展示其一季之内的羊毛生长盛况。羊毛具有多种用途,当对于所有者边际效用降低时可用来交换。

几乎没有自由交换的原始经济的一大缺点,就是一个人所有的某一种东西(比如说羊毛)也许很容易如此之多,以致当他将它用于每一可能的用途时,其边际效用很低;同时他所有的另一种东西(比如说木材)也许如此之少,以致它的边际效用对他来说很高。他的邻人中有些也许非常需要羊毛,而他们的木材却多得用不了。如果各人放弃对他来说效用较低的东西,而接受效用较高的东西,则每个人都会因交换而获益。这种以物易物的办法在只有几种简单商品,而每种商品都适用于几个家庭劳动的地方,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但是当商品日益丰富而且高度专业化的时候,就有迫切需要自由使用货币或一般等价物。因为只有货币才便于在无限多种多样的交换行为上使用。在货币经济中,良好的支配表现在调整每种支出中的最后的那个边际效用,这样在每种支出中值1先令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都是相同的。每个人都可获得这种结果,只要人们经常注意他在某一种东西上的花费是否太多,如果是,那么从这种支出中取出一点用于其他支出他就会得到更多的收益。例如,职员对坐车进城还是步行进城而午饭稍微丰富一点犹豫不决,这就是他正在权衡两种不同消费方式的(边际)效用。

二 现在的需求与未来的需求之间的分配。未来的收益是要打折扣的。

一种商品被分配于各种不同的用途,而这些用途未必完全是现在的用途;有些也许是现在的,有些也许是将来的。一个谨慎的人会努力把他的财产分配于一切不同的用途——现在的和将来的,以使他的财产在每一用途上的边际效用都相同。但是,在估计愉快的未来源泉的现在的边际效用方面,必须要有双重考虑。第一,考虑它的不确定性(这是一切有见识的人都会估计的一种客观特性);第二,在价值上比较未来的愉快与现在的愉快对他们的差别(这是不同的人会依照他们不同的个性和他们当时的环境以不同的方法来估计的一种主观特性)。

如果人们认为未来的收益与现在类似的收益同等重要,他们大概会在他们一生中平均地分配他们的愉快和其他满足。所以,他们如果有把握得到未来同样的愉快,通常会为了这种愉快而愿意放弃现在的愉快。但事实上,人类的本性会让大多数人在估计一种未来的收益的“现在价值”时,通常用我们称为“折扣”的形式减少它的未来价值,收益延缓的时期越长,这种折扣就越大。一个人会把一种未来的收益视为与现在的收益一样对他有重要的价值;而另一个人由于想象未来的能力较弱,耐心和自制力也较小,对于不是眼前的收益不太关心。收益带来的愉快

不同的收益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愉快感觉,在不同的时间享受同一收益带来的愉快也是不同的。在未来得到的收益就要考虑到打折扣的未来可得愉快,尤其是耐用物品带来的愉快的不确定性和遥远的问题。这台装饰精美的19世纪大钢琴是由钢琴制造大师约瑟夫·施奈德制作的,人们在购买这些耐用物品时总是要考虑到打折扣的愉快。

三 打折扣的未来愉快与打折扣的未来可得愉快的事件的区别。

前面已经说过,我们无法比较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所享受的两种收益的数量。当一个人延缓可得愉快的事件时,他并不是延缓愉快,他不过是放弃现在的愉快,而代之以另一愉快或得到另一愉快的期望。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件事的所有情况,我们就不能判断他所期望的未来愉快是否大于他所放弃的愉快。所以,即使我们知道他对将来可得愉快的事件之折扣率——例如从他花费1镑而获得立即的满足,我们也无法知道他对未来愉快的折扣率。

我们作两个假设,就能获得他对未来收益的折扣率的大致情况。第一个假设就是他期望将来和现在是同样的富有;第二个假设是他从货币可购买的东西中获益的能力,虽在有些方面会增加,有些方面会减少,但大体上保持不变。在这两个假设下,如果他确信一年后会有1个金币(1个金币值21先令——译者)的收入(为他自己或他的后代的使用),而愿意——不过只是愿意而已——从他现在的支出中节省1镑,则我们就可说,他对完全有保障的(只受死亡条件的限制)未来收益的折扣率是每年5%。而且在这两个假设下,他对未来的(确定的)收益的折扣率就是在金融市场上他对货币会支付的贴现率。

以上我们已经单独地考虑了各种愉快,但人们所购买的东西中有许多是耐用的,就是说,不是一次使用就消耗掉的东西:一种耐用的东西(如一架钢琴)可能成为或多或少是未来的许多愉快的源泉;它对购买者的价值是使用或所有这些愉快对他的价值的总体,但却要考虑这些愉快的不能确定和非常遥远的问题。第五节 价值与效用

如果一个人用低价购买到了他宁愿支付高价而不愿放弃的东西,他从其中得到的收益,可以称为他从他的机会或环境时机中得到的收益,这就是消费者剩余。

一 价格与效用。消费者剩余。时机。

我们现在可以进而考虑,对一物实际支付的价格在怎样的程度上代表占有此物所产生的收益。这是一个广泛的问题,经济学对这个问题说得很少,但那很少的一部分却相当重要。

我们已经知道,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绝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放弃此物的价格。因此,他从购买此物所得的满足,通常超过他为此物付款时所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种购买行为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愿付出而不愿放弃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对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部分可称为消费者剩余。

显然,从某些商品中获得的消费者剩余,比从另一些商品所得到的多得多。许多舒适品和奢侈品的价格,比许多人宁愿支付而不愿放弃这些东西的价格低得多;因而这些东西提供了很大的消费者剩余。

如果一个人用低价购买到了他宁愿支付高价而不愿放弃的东西,他从其中得到的收益,可以称为他从他的机会或环境——或者借用几代前常用的一个词——时机中得到的收益。本章我们的目的是要应用消费者剩余这个概念,来帮助我们大略估计一个人从他的环境或时机中获得的某些收益。

二 消费者剩余与个人需求的关系。

为了使我们的概念明确起见,让我们考虑为家庭消费之用而购买的茶的情况。让我们以个人为例,如果茶的价格是20先令1磅,这个价格刚好使他每年购买1磅;如果价格是14先令,刚好使他买2磅,如果价格是10先令则买3磅,如果价格是6先令则买4磅,如果价格是4先令则买5磅,如果价格是3先令则买6磅,而实际上价格是2先令,他实际买了7磅。我们必须研究他从以每磅2先令的价格购买茶的能力中所得到的消费者剩余。

如果价格是20先令刚好使他购买1磅,这个事实证明他从那1磅所得的全部享乐或满足与他把这20先令用于购买其他东西所能得到的全部享乐或满足一样大。当价格跌到14先令时,如果他还只买1磅,就意味着他以14先令得到对他至少值20先令的东西;他将得到对他至少值6先令的消费者剩余。但事实上,由于他自己的自由选择他买了第二磅,这就表明他认为第二磅茶对他至少值14先令,这一点代表第二磅茶对他所增加的效用。他以28先令得到对他至少值20先令加14先令,即34先令的东西。当然,他的剩余满足不会因购买第二磅茶而减少,这种满足对他至少仍值6先令。这两磅茶的全部效用至少值34先令,而他的消费者剩余至少是6先令。每次增加的购买量对他以前所决定的购买量的效用产生相反的作用,这个事实在做需求表时已被考虑在内,因而不能重复计算。

当价格跌到10先令时,如果他愿意,仍可只买2磅;而以20先令得到对他至少值34先令的东西,并且得到至少值14先令的剩余满足。但事实上,他宁愿购买第三磅。因为他毫不在乎地这样做了,我们就知道他的剩余满足并未因消费者剩余与个人需求买第三磅而减少。他现在以30先令买了3磅,其中第一磅对他至少值20先令,第二磅至少值14先令,第三磅至少值10先令。3磅的全部效用至少值44先令,以此类推。消费者剩余与个人需求

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货币量减去他实际支付量的节余部分。消费者剩余出现的原因二磅是该商品用货币表示的边际效用都大于其价格。虽然消费令。3磅的全部效用至少值44先令,以此者实际支付的货币量少于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但是消费者类推。的个人需求仍然得到了满足。货币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交最后价格跌到2先令时,他买了7磅,易媒介。

这7磅对他的价值不会少于20先令、14先令、10先令、6先令、4先令、3先令和2先令,或者总计是59先令。这59先令测量出这7磅对他的全部效用,而他的消费者剩余(至少)是59先令减去他实际为这7磅所付的14先令——即45先令。这45先令就是他从购买茶所得的满足,超过他花这14先令多买一点其他商品所能得到的满足的价值,因为他认为在其他商品的现行价格下增加购买是不合算的;如果以现行价格多买其他商品就不会使他得到消费者剩余。换种说法,他是从时机,即从在茶这种东西上使环境适应他的需求,他得到了值45先令的剩余享乐。如果没有这种适应,他无论出什么价格也不能得到茶,则他就会失去这种满足,这种满足至少等于他多花45先令购买其他东西所能得到的满足,而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刚好只值他所付出的价格。

三 消费者剩余与市场的关系。当我们考虑大多数人的平均数时,就可以不过问个人性格上的差别。如果这大多数人包括相同比例的富人和穷人在内,则价格就变成对效用的一种正确的衡量。

同样,我们如果暂且不理会同等货币对不同的人代表不同数量的愉快这一事实,则我们同样地可以根据对茶的全部需求价格表中所表明的价格,超过茶的销售价格的合计的总额,来衡量(比方说)在伦敦市场中茶的销售所提供的剩余满足。

初看起来,这个分析连同它的新名称和详尽的方法似乎是麻烦的和不真实的。但经仔细研究之后,我们就可知道它并未带来新的困难,也没有作出新的假设:不过是对市场日常用语中潜在的困难和假设加以说明罢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日常用语因表面单纯而掩盖了真正的复杂性,学术研究的义务就是要揭示、面对并尽量减少这种复杂性。因此在以后的阶段中,我们就可以坚决地处理日常生活中模糊的思想和言语所不能彻底说明的种种困难。

在生活中通常有这样的说法:各种东西对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不是以他对这些东西所付出的价格来衡量的。例如,他对茶所花的费用虽然比盐大得多,但盐对他却有更大的真正价值,这一点在他完全得不到盐的情况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在说到我们不能相信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可表明它的全部效用时,不过是把这种说法变得更为精确而已。假设乘船遇难的一些人,预料要到一年后才会被救,有几磅茶和几磅盐要分给他们,盐就会被看得较为贵重,当一个人预料在一年中只能得到少许盐的时候,在同样情况下,1磅盐的边际效用比茶的边际效用大。但在平常的情况下,盐价低廉,每个人都买了那么多盐,就算再多买1磅对他不会增加什么满足,盐对他的全部效用虽然很大,但是盐的边际效用却很低。另一方面,因为茶的价格昂贵,大多数人用茶叶较少,而且会用水反复冲泡,如果茶的价格能像盐那样低廉的话,他们就不会这样节省了。他们对茶的需求还没有达到饱和,它的边际效用比较高,他们也许愿意支付同样的价格多买1磅茶,就像多买1磅盐那样。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

商品对于消费者的真正价值不是用他愿意支付的商品的价格来衡量的,而是用它与一般人的关系来研究的,所谓的一般人要包括相同比例的富人和穷人在内,因为同样的货币带来的满足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在超市中盐和茶通常不会在同一个货架上,不仅因为它们的分类不同,它们对于消费者的实际效用也不相同。

我们开头所说的生活中的通常说法提示了这一切的道理,但却不是用像以后工作中我们常用的叙述所需要的那种精确的形式来表达的。一开始就使用专业名词不会增加知识,但却可使我们熟悉的知识具有稳定而简洁形式,并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或者,一物的真正价值,不是以它与个别的人的关系而是以它与一般人的关系来研究;这样自然就会假设,“首先,对一个英国人值1先令的满足可当做与对另一个英国人的1先令的价值相等,和直到出现相反的原因为止”。但是每个人都会知道,这种说法的前提是假设茶的消费者和盐的消费者都是属于同一阶层的人,而且把各种性格的人都商品的全部效用和边际效用包括在内。商品的全部效用和边际效用

商品的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的总和。商品的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并不能代表这种商品的全部效用。图中是标注商品价格的广告宣传单,商品的价格是对商品的全部效用和消费者剩余估计得来的。

这种说法也考虑到值1镑的满足对一个穷人来说比一个富人大得多:如果我们不是比较所有阶层的人所大量使用的茶和盐,而将其中之一与香槟酒或菠萝比较,那么为此而作的修正就重要得多了:它会改变这种估计的全部性质。在前几代中的很多政治家(甚至有些经济学家)都没有充分考虑这种原因,在制订课税计划时尤其如此;他们的言行当中似乎对穷人的痛苦缺乏同情,虽然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由于缺乏思想才会如此。

然而,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大多是以大体相同比例影响社会上所有不同阶层的人的事件,因此,如果对两个事件所造成的幸福用货币来衡量是相等的话,那么一般说来这两个事件的幸福的多少就没有很大的差异。因为这个缘故,正确衡量一个市场上消费者剩余才在理论上很有趣,而且在实践中也很重要。

不过,我们要注意,我们对各样商品的全部效用和消费者剩余的估计是根据它的需求价格,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到罕见的价值时,是在其他情况不变的假设下有了这种需求价格的。当根据这个办法来计算用于同一目的两种商品的全部效用时,我们不能说,两种商品合在一起的全部效用等于每一种商品的效用加在一起的总和。

如果考虑以下事实,我们的论断就不会受到实质影响:一个人用于购买一物的钱越多,他多买此物或他物的能力就越小,而货币对他的价值就越大(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每一新的支出增加货币对他的边际价值)。但是,它的实质虽然不变,但形式却因变得较为复杂而没有相应的收获;因为在这个题目下所作的修正方面具有重要性的实际问题是很少的。商品价格影响消费

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购买能力就越低,这种商品对于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越高。当一些商品的价格远远高出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的时候,人们会购买多少我们是很难做出推测的。这是现代都市的住宅,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已经远远超出消费者对它们的需求价格。

可是也有一些例外。例如,像吉芬爵士所指出的那样,面包价格的上涨使得贫穷的劳动者家庭的收入减少,并且提高了货币对他们的边际效用。他们不得不节省肉类和较贵的淀粉性食物的消费,而面包仍是他们所能得到和可购买的最廉价的食物,他们消费面包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但是,这种情况是罕见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研究。

前面已经说过,如果任何一物的价格与人们通常为它支付的价格相差很大时,我们无法正确地推测人们会买多少;换句话说,如果销售量与它平常销售的数量相差很大时,此物的需求价格会是怎样。所以,我们的需求价格表除了接近平常的价格之外,是包含了预测性的;对于任何一物的效用的全部数量,我们所能作出的最好估计也难免有差错。但是,这种困难实际上并不重要。因为消费者剩余学说的主要应用,是关于随着我们所说到的商品的价格在接近平常价格的变化上而发生的消费者剩余的变化。这就是说,这种应用要求我们只使用那些我们很容易获得的资料,因为将这些资料用之于必需品特别有说服力。

四 以上两节所说是假设共同财富的问题已被考虑。

在估计福利对物质财富的依赖时,还有一种考虑容易被忽视。不但一个人的幸福往往要依赖他自己身心和道德的健康而非其外在条件,而且即使在这些条件之中,有许多对他的幸福至关重要的条件也很容易从他的财富目录中遗漏。有些条件是大自然的馈赠;如果它们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话,那么即使不加过问也不会有很大的害处;但事实上它们在各地都大不相同。然而,这些条件中更多是属于共同财富的因素,在计算个人财富时,这种共同财富常被遗漏;但当我们比较近代文明世界的各个部分时,共同的财富就变得很重要,当我们把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前代比较时,甚至更加重要。

在我们研究的最后,我们将对那些保证共同福利的共同活动(例如街道的照明和洒水)进行详细研究。为个人消费而购买东西的合作社,在英国比在别处更进步,但为贸易目的而购买为农民及其他人所需要的东西的合作社,直到最近在英国才不落后。两种合作社有时都称为消费者的组织;但它们其实是为了在某些企业部门中省力的组织,它们与其说是属于消费的问题,不如说是属于生产的问题。

五 丹尼尔·贝诺意的意见。财富效用的较为广泛的方面。

当我们说到福利要依赖物质财富时,我们是指以收进的财富流入,以及由此产生的使用和消费这种财富的能力来衡量福利的源源不断的流入。一个人现有的财富,由于对它的使用和其他方法,产生了幸福所得,占有的愉快当然也计算在内。但是在他现有的财富总额与总的幸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在这一章和前几章中说到富人、中等阶层和穷人时,都是说他们各有大的、中的和小的收入,而不是财产。收益带来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一个人现有的财富,不仅仅是他拥有的物质方面的财富,还包括对物质财富的使用和其他方法带来的幸福感。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财富带来的幸福感会因为习以为常、年老厌倦甚至是财富增加本身而变得越来越少。如同面对着美丽的夕阳,感觉到的只有象征着步入老年时期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这张餐桌上,孩子们面对大餐时获得的幸福感要远远多于老人。

依照丹尼尔·贝诺意所提出的意见,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从其收入中所得到的满足,在其收入足以维持生活时就开始了。当他的收入以陆续相等的比例增加时,满足也随之有同额的增加,在收入减少时,满足也随之相应减少。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新的财富往往失去它的大部分吸引力。这部分是习以为常的结果:习以为常之后人们从惯用的舒适品和奢侈品之中不再会得到更多的愉快,虽然他们如果失去了这些东西会感到更大的痛苦。另一部分原因是:财富的增加往往伴随着年老厌倦或至少是神经紧张的增加。甚至随着财富的增加,还可能形成降低身体的活力和减少对愉快的享受能力的生活习惯。第四章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

本章提要

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土地、劳动和资本是生产最重要的三个要素,组织作为生产的第四要素,是因为触及了“规模经济”的问题,规模经济是与工业组织密切相关的,是指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本章绪论

对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必需作的努力所需的价格是在同一时期的那个数量的供给价格。

一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通常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土地是指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和有助于人类的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的物质和力量。劳动是指人类的经济工作——不论是体力方面还是脑力方面的。资本是指为了生产物质产品以及为了获取通常被算作一部分收入的收益而储备的一切资源。资本是财富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其说是满足需求的直接源泉,不如说是生产的一个要素。

资本主要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其中有一部分是私人所有,而其他部分则不是私人所有。知识是我们最有力的生产动力,它使我们能够征服大自然,并促使大自然满足我们的需求。组织则有助于知识的形成和积累,它有许多形式,例如单一企业的组织,同一行业中各种企业的组织,彼此相关的各种行业的组织,对公众保障安全和对许多人提供帮助的国家组织。

在某种意义上说,生产要素只有两个,即大自然与人类。资本与组织是人类在大自然的帮助下,在人类预测将来的能力和甘愿为将来做准备的心理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的结果。正如原因产生结果一样,假如大自然和人类的本性和力量固定不变,那么财富、知识和组织的成长就随之产生。但是另一方面,人类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塑造形成的,而在环境中大自然发生很大的作用:因而不论从哪一种观点来看,人类都是生产的中心,也是消费的中心;而且进一步又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也称为分配与交换——的中心。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油画 16世纪

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它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生产要素只有两个,即大自然与人类,人类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生产和消费的中心。15世纪荷兰人利用他们发明的排水系统开垦田地,并在其间生活,人与自然达到了和谐发展。

二 边际反效用。工作有时虽然就是它自己的报酬,但在某些假设下,我们可以认为,工作的供给是受对工作所能获得的价格的支配。供给价格。

在现阶段,我们只能略微说明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关系和消费与生产的一般关系。但是当效用和价值的研究在我们心目中记忆犹新时,略微说一下价值与反效用或负商品的关系也未尝不可。为了得到某种具有价值的产品——这种产品之所以具有价值因为既是需要的又是不易得到的,我们必须克服这种反效用或负商品。现在我们所能说的一切必然是暂时性的;甚至似乎是引起困难而不是解决困难。但在我们面前,能有一个研究范围的轮廓是有好处的,即便它不充分和不完全。

需求是基于获得商品的欲望,而供给主要是取决于克服不愿遭受“负商品”的心理。这种负商品通常可分为两类:劳动和延缓消费所引起的牺牲。在这里只要大概说明普通劳动在供给方面所发生的作用就够了。关于经营管理工作和由于积累生产资料所需要的等待而引起的牺牲(有时如此但不总是这样),以后也会进行类似的但不是完全相同的论述。

劳动的负商品的产生也许由于身体或精神的疲劳,或是由于在有碍健康的环境中继续劳动,或是由于与不受欢迎的同事一同工作,或是由于占用了娱乐、社会或智力活动所需的时间。但是,不论这种负商品的形态如何,它的强度几乎总是随着劳动的紧张和持续而增大。

当然,有很多努力只是为了工作的本身而进行的,登山、竞赛以及从事文学、艺术和科学的活动就是如此;但有很多艰难的工作是在使别人获益的动机驱使下进行的。

但就我们使用劳动这个名词而言,大部分劳动的主要动机都是受得到某种物质利益欲望的驱使;这种利益现在一般表现为获得一定数额的货币。的确,即使一个人是受雇佣而工作时,他也往往从工作中得到愉快,但是,在做完工作之前他通常感到如此疲乏,以致停工时他就觉得愉快了。也许他失业一段时间之后,以他直接的舒适而论,他宁愿工作不要报酬,也不愿没有工作;不过,他可能会像一个制造商所做的那样,不愿以比正常价格低得多的价格出卖力气,以扰乱劳动力市场的价格。

这个术语可称为劳动的边际反效用。因为每当某种商品数量增加,其边际效用就随之下降;每当需求减少,不光是对这商品的最后部分而且对全部所能得到的价格就随之下跌;同样地,劳动的边际反效用总是随着劳动量的增加而增大。

任何已经有了职业的人都不愿更加努力的心理,在一般情况下取决于人类的本性,经济学家必须承认这一事实。像杰文斯所说的那样,在开始工作之前,往往要克服一些阻力。开始工作时往往要作一点令人感到痛苦的努力,但这种令人痛苦的努力会逐渐减少为零,而且会感到愉快;这种愉快在短时间呈增加趋势,直至达到某种最大限度;然后又减少到零,而继之以日见增大的疲劳和对休息与变化的渴望。然而,在脑力工作方面,愉快和兴奋一旦产生之后,往往不断增大,直到必要时或因为谨慎之故才会停止。每个健康的人都储有一定的精力可以使用出来,但只有经过休息之后精力才能得到恢复;因此如果他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而很少休息就会损害他的健康。雇主往往知道,在非常需要时,暂时增加工资会使工人多做工作,但不论报酬多少,工人也不能长久保持做这样多的工作。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个理由是:当超过一定限度的劳动时间有所增加,对休息的需要就随之更为迫切。对工作增加部分的厌恶之所以加大,另外,当留作休息与其他活动的时间减少时,对空间时间的增加部分之喜爱就增大了。

对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必需作的努力所需的价格是在同一时期的那个数量的供给价格。由于上述及其他一些限制性因素,无论哪一类工人所作的努力,是随着给他的报酬的增减而增减。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劳动的边际反效用 阿尔诺特·欧文贝克 摄影

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它的边际效用会随之下降,同样,劳动的边际反效用也随着劳动量的增加而增大。图为制造业工人在其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完成一定的工作量之后必需有一定比例的休息时间,否则劳动的边际反效用就会影响工人接下来的劳动效率。第一节 土地的肥力

一 土地是大自然的赠予,而土地的产物是人类工作的结果,这个概念不完全正确,但却含有真理在内。

我们通常说生产要素有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凡依靠人类劳动而成为有用的有形物质都归入资本这一类,而不依靠人类劳动就成为有用的有形物质则归入土地这一类。

如果我们研究了土地与被看做是土地产物的那些有形的东西的区别,我们就可知道,土地的基本属性就是它的广袤性。使用一块土地的权利就是对一定的空间即地面的某一部分的支配权。地球的面积是固定的,地球上任何一个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几何学关系也是固定的。人类无法控制这种关系,而这种关系也丝毫不受需求的影响,它没有生产费用,也没有生产它的供给价格。

使用地球上的一定面积,是人所能做的一切事情的初步条件;这种使用使他有了他自己活动的场所,享受大自然给予这个场所的热和光、空气和雨水,并决定了他与其他人和其他东西的距离,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与其他人和其他东西的关系。我们将会知道,尽管土地的这一特性还没有受到十分重视,但它却是所有经济学家对于土地与其他东西不得不加以区别的最后原因。这个特性是经济学中许多最有趣味和最为困难的问题的基础。

地球表面上某些部分之所以有助于生产,部分是由于对航海者所提供的服务;某些部分则对开矿者具有主要价值,还有一部分对建筑者具有主要价值,尽管这种选择是人类而不是大自然做出的。但是,说到土地有生产力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土地在农业上的用途。

二 土地肥力的机械的和化学的条件。

在农学家看来,一定面积的土地是维持一定数量的植物生命的手段,最终是维持动物生命的手段。为此,土壤必须具有某些机械的和化学的性质。

以机械的条件而论,土壤必须足够松软,植物的细根能在土中自由伸展;但同时又必须坚实,足以很好地支撑植物。它不能像沙子那样太松,这会使水在土中流得太快,这样的土壤往往就会干燥,而植物的养料在土中一经形成或是被投入土中,差不多马上就随着水流失。土壤又不坚硬或是像黏土那样太硬,这会使水在土中不能自由流动。对于土壤的这种机械的形成,人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人类耕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大自然使其土壤能够松软而又坚实地支持植物根部,并使空气和水能在土中自由流动。绿肥能使黏性土壤分化并变得松软,能使砂性土壤在构造上具有非常必要的坚实性,并从机械和化学上帮助它保持作为植物养料的物质,否则这种物质就会迅速地从土中流失。四季的耕作 彩色版画 15世纪 法国

土地是大自然的赠予,但是土地必须具有机械的和化学的条件才能维持一定数量的植物的生命。有些土地可能是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就需要人类耕作来帮助大自然使其土壤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这幅版画描绘了一年四季农民在不同月份对土地的耕作的情况。

以化学的条件而论,土壤必须具有植物需要的并适合它吸收的无机成分;在某些情况下,人类只要花少许劳动就能使土壤发生很大变化。因为只要人类在不毛之地加进少许它所需要的东西,就能使它变为沃土。

三 人类改变土壤性质的力量。

现在,古老国家里大部分土壤的性质仍然非常得益于人类的活动;紧挨着地表的一切土壤里,有很大的资本因素——人类过去劳动的产物。被李嘉图归入土壤的“固有的”和“不灭的”特性一类中的那些大自然的赠予,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了:一部分由于人类世世代代的耕作而贫瘠,另一部分则因此而更加肥沃。

但是,人类无法控制大自然给予每亩土地的热和光、空气和雨水。虽然人类可用大规模的排水工程,或是植树造林,或是采伐森林等方法略微改变气候。但在总体上,太阳和风雨的活动是由大自然每年对每块土地确定的。土地所有权就是每年给予土地以这种活动,并对植物和动物的生活和活动提供所需要的空间;这空间的价值会受到它的地理位置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清楚地区别土地从大自然所获得的原来或固有的特性和土地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人为特性之间的不同,只要我们记住以下一点:第一种特性包括所说的地方的空间关系和大自然每年给它的日光、空气和雨水。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东西是土地固有特性中的主要特性。土地所有权的特殊意义和地租理论的特殊重要性,主要就是从这些东西中得来的。

四 在任何情况下,因资本和劳动的增加而增加的报酬,迟早都会递减。

人类在帮助大自然种植各种农作物上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继续耕作,直到资本和劳动的增加所产生的报酬的增加变为递减,再增加资本和劳动不会再增加报酬为止。在很快达到这个限度的地方,人类几乎把一切劳动都用于大自然;而在有些地方则对生产出力很大,那是因为人类能够长久劳动而不会达到这个限度。因此,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报酬递减定律了。

现在我们所研究的资本和劳动的报酬,是以所获得产物的数量来衡量的,而与同时可能发生的产物在交换价值或价格上的变化无关。这一点值得注意。如果在附近的地方铺筑一条新的铁路,或是一个城市的人口大量增加而农产品却不易输入时,就会发生这种变化。当我们根据报酬递减律来推论时,尤其是当我们研究人口增加对生活资料的压力时,这种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但是,这种变化与报酬递减定律本身并无关系,因为报酬递减定律与所得的产物的价值无关,而只是与它的数量有关。报酬递减定律 哥顿·威尔斯特 摄影 美国

生活中,不会因为投入劳动的增加,获得的报酬也无限制地增加。为了增加粮食的产量,人们使用包括研制肥料,改草原为耕地、建造梯田等各种方法。当对一块土地投入的劳动达到一定量时,即使增加更多的投入报酬也不会增加,相对投入来说反而是递减的。图中喜玛拉雅山下的梯田,构成一幅以小块农田拼缀起来的图画,一望无垠。第二节 土地的肥力 报酬递减的倾向

报酬递减的倾向可能因为生产技术的改良和改造土壤的作用时断时续的过程而暂时受到阻碍;但是对产物需求无限制地增加使这种倾向最终必然成为不可抗拒的。

一 报酬递减定律及其作用。

报酬递减定律或报酬递减倾向可暂时作如下叙述:用于耕种土地的资本和劳动的增加,一般在比例上使所收获的农产品数量的增加是较低的,除非碰巧同时发生农业技术改良。

我们从历史和观察中知道:每个时代和每个地方的农民都希望使用大量土地;当他不能无偿获得土地时,他如果有财产,就会出钱购买土地。假如他认为,把他所有的资本和劳动都用于一块很小的土地,也可以得到与使用大量土地同样良好的结果,那么他只会购买这一块很小的土地而不会再买其他土地。

当能无偿获得无须开垦的土地时,每人耕作的土地量,只会是他认为会给他的资本和劳动以最大报酬的数量。他的耕作是“粗耕”而不是“精耕”。他的目的不在于从一英亩土地上得到大量谷物,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只要多耕种几英亩土地就行了。他的目的是要以花费一定数量的种子和劳动而获得尽可能多的收获。所以,他就能在许多英亩的土地上播种,只要在粗耕下他能管理。当然,他也许会做得过头:他所耕作的面积也许太大了,以致把资本和劳动集中用于较小的面积反而有利。在这种情况下,他如果能支配较多的资本和劳动,以便对每一英亩的土地多用一些,则土地就会给他以递增的报酬;这就是说,报酬的增加在比例上大于土地对他现在的费用所给予的报酬。但是,如果他计算正确,他正好使用了那么多的土地,使他有最大的报酬;如果他把资本和劳动集中用于较小的面积反倒要受损失了。如果他能支配较多的资本和劳动而对现有的土地多用一些,他所得的收益就会小于他耕种较多的土地所能获得的报酬,他就会得到递减的报酬;这就是说,在比例上报酬的增加小于他现在最后使用的资本和劳动所能获得的报酬,当然,这是假设同时在他的农业技术上并没有显著的改良。等到他的儿女长大起来,他们会有较多的资本和劳动用于土地;为了避免获得递减的报酬,他们就要耕种更多的土地。但是,也许到那时所有邻近的土地都已有人耕种了,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他们就必须购买土地,或付地租租用土地,或迁居到不付代价就能得到土地的地方去。

报酬递减的倾向是亚伯兰与罗得分手的原因,也是历史上记载的大多数移民的原因。我们可以相信,报酬递减的倾向是充分发挥作用的,凡是在极其需要耕种权利的地方。如果不是基于这种倾向,每个农民除了他的一小块土地之外,放弃所有的租地,把他一切的资本和劳动用于这一小块土地,就能节省几乎全部地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用于这一小块土地的一切资本和劳动所产生的报酬,与他现在用于这块土地的资本和劳动所产生的报酬,在比例上相同,那么他从这一小块土地所获得的产物,就可与他现在从全部土地所获得的产物一样多,那么,除了他保留的一小块土地的地租外,原来付出的地租都可以变为他的纯利了。

报酬递减定律是一种倾向的叙述,这种倾向诚然可能因为生产技术的改良和改造土壤的作用时断时续的过程而暂时受到阻碍;但是,假如对产物的需求无限制地增加,则这种倾向最终必然成为不可抗拒的。我们对这种倾向的叙述可分为以下两部分:尽管农业技术的改良通常可以提高土地对一定数量的资本和劳动所提供的报酬率,尽管已经用于任何一块土地的资本和劳动也许远不足以开发它的全部潜力,那么即使在现有的农业技术下,对这块土地增加费用,也可得到超过按照比例的报酬。但是,这种情况在一个古老国家里是罕见的:除了存在这种情况之外,用于土地的资本和劳动的增加使所获得的产物数量的增加在比例上是较低的,除非个别耕作者的技能同时也有提高。另外,不论农业技术将来的发展如何,用于土地的资本和劳动的不断增加,最终必然导致因增加一定数量的资本和劳动所能获得的产物增加量的递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