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走进黑森林:用荣格的观点探索童话世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19:23:41

点击下载

作者:吕旭亚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公主走进黑森林:用荣格的观点探索童话世界

公主走进黑森林:用荣格的观点探索童话世界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公主走进黑森林:用荣格的观点探索童话世界作者:吕旭亚设计:李洪达排版:李洪达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8-08-01ISBN:9787559622815本书由北京华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荣格心理学的童话分析

现代人提起童话,多半认为它们是专属于孩童的读物,或是妈妈读给小孩听的床边故事,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就连“童话”这个词也常作为带有贬义的形容词,像是:童话般的爱情、童话里的生活……在这些句子里,童话就是幼稚、不真实与不切实际的同义词,但这也正意味着童话所反映的不是发生在意识层面,而是潜意识之内的历程。

童话通常短短的,顶多两三页,故事人物的性格也不像文学作品里的角色那般复杂,许多童话的主人翁是没有名字的,仅以他们的排行或地位称呼他们为三公主、小女儿、王子,或根据穿着就被叫作“小红帽”“熊皮人”。故事情节也挺样板的,总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场,以“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结尾,主角遇到的挑战总是三次,三位武士、三把斧头、三件任务……了无新意。然而,正因为童话简单、重复、古老并流传久远的特质,显示出一种无历史感、无地域限制的原始集体性,可以跨越文化而被喜爱。

本书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所提出的心理学概念为内在坐标,描述、比对、解构并反转七个有关女性的童话故事,以此探索女性心灵发展的不同面向。走进精灵、神话与梦的国度

童话的英文叫作Fairy Tale,直译就是“精灵的故事”。精灵的意象,是长着轻盈翅膀的小仙女,她们属于夜晚与森林,和会说话的动物做朋友,飞过之处会留下闪闪金光,还拥有各种神奇的魔法。人类心灵深处,有着这样一座魔幻原始森林,每当我们讲起童话故事,仿佛就走进了精灵居住的世界,走进一个意识之外、潜藏着无数可能的领域。在潜意识的国度,童话与梦比邻而居,它们都以象征的方式、意象的语言传达意识之外的信息。深度心理学为了理解人的心灵而探索梦的世界,用分析意象的方法,企图从梦中找到进入个人潜意识的途径;荣格与其他分析心理学家们发现,研读、分析、理解童话,可以为我们找到进入人类更深层的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的方法,借此认识心灵运作的模式与历程,看见人类心灵的基本图谱。

此外,荣格认为童话与神话都是集体无意识中最原初的结构。神话受到起源地的影响,例如中国、印度与希腊的神话,明显映照出在地族群创造发展的文化与历史痕迹,而童话相对是自发的、天真的、没有计划的自然心灵产物,被特定文化历史沾染的痕迹较少。此外,与神话相比,童话精简短小许多,在文学里的位置如同阿米巴原虫之于生物界,以最简单的形式描述集体心灵类单细胞般的存在样貌,也就是所谓的原型。我们重返童话,所看重的正是这条简单、重复、古老与神秘的心灵之路,借此途径,开启一扇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之门,在其中学习陌生的语言,认识用意象说话的象征世界,最后重拾自身创造象征的能力,以便与自己内在无意识、那个“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再度相遇。与原型和情结相遇

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学理论,把我们对心灵的视野从自己可以觉察的“我”的位置里拉开,让我们仿佛置身巨大浩瀚的宇宙,回头看才明白,不仅地球如微尘,连太阳系也只是渺小的存在,而银河深处,还有许许多多像太阳系这样运行的星系。心灵银河涵容数不清的星系,荣格称它们为原型(archetypes),人类有多少种现象,世间就有多少种原型,换言之,每种生命现象都是一种原型。荣格认为原型就是集体无意识的结构,深埋在各种心灵的活动中,意识很难直接捕捉,通常只能从行为、图像、艺术、宗教、梦或是神话与童话中窥得一斑。某些人在经验无意识的集体能量时,会感觉自己被某种力量灌注,以至于无比强大,它会让人有如神般的全能感,无所不能,甚至有种承接天谕、非做什么不可的自我膨胀感。如果个人内在并没有足够强壮的心灵结构可以涵容,赋予原型能量适度的理解与判断,强大的原型有时会让个人陷入无自我、非理性的混乱与狂热里,这就像我们文化里描述被附身的状况,自我被原型掳获,成为非我的原型工具,陷入没有自我规范心灵能量的危险。尽管原型多到数不清,在荣格心理学中,主要常被讨论的原型图像有:自性(真我)、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父亲、母亲、老者、孩子、国王、王后、魔法师等。每个人一生中可以真正经验或是认识到的原型只有几个。

荣格认为我们是通过个人的情结来体验发自心灵深处的原型。情结浮游在个人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是心灵的另一种结构,其中聚存了我们个人生命的历史,这些个人的历史档案以不同的主题被归纳在一起。像是母亲情结就保存了我们生活中许多重要的母性人物和经验,大部分人的母亲情结是以自己的母亲作为情结的核心,围绕着的才是其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母性人物。情结之中不只有个人与家庭记忆,更重要的是储存了相关的情感,它们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与人际互动。

每个情结的核心都有个原型图像,透过情结就成为我们觉察原型的一个路径,当原型浮升,显现出来的重要线索就是情结。当情结被引动时,我们会感觉情绪波动、不可自抑,身体充满各式各样的感受,愤怒、悲伤都变得无法控制。有位男性师长曾与我们分享他的个人经历:这位高大英俊的白人男性曾有无法发展稳定情感关系的困境,他总是被大块头、大胸脯、能干体力活的黑人女性所吸引,然后与她们产生一种拉扯冲突的激烈关系,在接受分析中,他找到与自己两三岁时相关的记忆,与照顾他的保姆有关。他的保姆很爱他,每天抱他,喂他,照顾他,当他不乖时,保姆会生气地用力打他的屁股。对他来说,保姆就是早年最重要的女性经验,他总是被类似大母神原型的女性所吸引,也着迷于类似的互动方式,而形成他情感欲望的主调。当他通过分析回到一切的起始,尝试面对这个情结之后,类似的吸引仍然存在,但是力度却降低了,这个母亲情结不再像鬼魅般抓住他、驱动他,他变得比较自由,而他也找到了他心中的女神最原初的样貌:她们出现在人类最早的文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迹里,泥塑的母亲神有着巨大的臀部和乳房。在他的情感里,不只有他两三岁的记忆,也有人类亘古的渴望。

荣格提到将情绪转化为意象,并深掘出这些意象在个人历史中的遗迹,使我们从向外寻找生命无法安适的理由,转而聚焦于内在意象,是一种有强大效力的治疗方法。这个认识情结以及其背后原型的治疗方法,他亲身体验过,在自传中,他说:“只要我得以把各种情绪变成意象,也就是说找到隐藏在情绪之中的意象后,我就能再次平静安心。倘若让这些意象继续藏在情绪背后,我可能已经被他们撕碎。……从我个人的实验结果,以及从治疗的角度来看,找到情绪背后的特定意象是极有帮助的。”玛丽-路易丝·冯·法兰兹

荣格童话分析主要是由玛丽-路易丝·冯·法兰兹(Marie-Lousie von Franz)发展出来的。她出生于慕尼黑,在她十八岁读高三那年,跟同学来到苏黎世城郊的波林根,见到当时五十八岁,隐居塔楼却又极负盛名的心理学家荣格。这次见面改变了她的一生。

在大学里,冯·法兰兹主修古典哲学、古希腊文与拉丁文,没钱但想被分析的她,以自己所学协助荣格整理并翻译古老的炼金术书籍,用以交换被荣格分析。从大二开始,冯·法兰兹就跟随一群资深学者与治疗师一起上荣格讲授的分析心理学专题,从此不曾离开这个探索心灵深度的学门。她后来也成为心理分析师,是荣格的重要助手、研究伙伴与传承者,她终身未婚,说她此生嫁给荣格心理学也不为过。晚年,她在荣格退隐的波林根山坡上有一块自己的地,也如师父荣格一样,盖了一座塔楼,石屋里没水没电,寒冬里得靠自己砍柴烧火,她死后埋葬之处距离荣格坟地只有几百米。

冯·法兰兹的教导遵循荣格的风格与方式,特别看重集体无意识这个区块,要求分析师在养成过程中亲近文学、艺术、神话、宗教这些人类历史所累积的资产,并于其中深刻浸润,才能完整认识个人潜意识与心灵的结构。这样的分析取向,与后来临床治疗取向颇为不同,因而被称为荣格心理学的“古典学派”。冯·法兰兹是古典学派最重要的精神导师,她认为唯有靠近艺术、宗教这些来自人类意识底层的创造,我们才能接触到自己生命被推动的原型力量,这是自我整合工作里极其重要的路径。

终生追随大师足迹,但冯·法兰兹的思想并没有完全被荣格压制或淹没,她最具体的成就就是,开创了童话的心理分析。荣格兴趣广泛,著作等身,可是一生之中却只写下一个童话故事的完整分析,他更看重神话和炼金术的研究。冯·法兰兹则花了许多力气深入研究童话,她认为阅读与解析童话,是极为适合学习集体无意识的入门课。她写在代表作《解读童话》里的开场白迄今仍是童话分析的经典定义:“童话是集体无意识心灵历程中最纯粹且精简的表现方式,因此,在无意识的科学验证工作中,童话的价值远超过其他的素材;童话以最简要、最坦诚开放且最简练的形式代表原型。在这一纯粹的形式中,原型意象提供我们最佳的线索,以了解集体心灵所经历的历程。”童话分析的架构  一、结构

分析童话,第一要务就是分析结构。

童话故事通常从某个困境开始,之后出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过程中必然有跨越,跨越代表进入不同的世界,然后有遭遇,遭遇带来搏斗,最后的胜利则带出结尾的欢庆。童话分析也是如此,首先,故事的开场,就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某种困境以及某种原型的呈现;其次,童话的主角代表了人类在这个困境中一种面对与处理的态度,童话的情节则是以图像与意象来呈现精神世界一连串的转折。我们的工作是解码,拆解这些图像和意象,尝试了解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心理语言与象征意涵。

拆解的立意与利益是双向的。一方面,我们学会原来可以这样阅读童话;另一方面,童话的图像、意象以及它们所象征的意涵可以回返并丰富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在一个纯然物质与理性的世界里,象征很难存活,苹果就是苹果、五块钱就是五块钱,而不是它们所代表的象征意涵。然而,象征是重要的,好比有人给你五块钱,除了这枚硬币的物质性,一定还代表了其他意义,例如对你的关注。当一个男人被女友追问:“我跟你妈妈同时掉进河里,你到底要救谁?”这个问题非答不可,可是答案不在问题里,而在问题外。这是一个有关爱情的原型问题,它触及爱情与死亡,展现出爱情原型的绝对性与独占性,所以不管是发问者或被问的人都必须以象征响应。靠近童话、分析童话,会让我们熟悉图像与意象之中象征的意义,这些美的、丑的、可爱的、可怕的心灵意象将能够重新回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事物不再只有一对一的、物质性的僵化对应,而可以为平凡日子增加深度与厚度,增添些许曲折、美感、惊喜、弹性与了悟。  二、步骤

冯·法兰兹引荣格的观点发展出童话分析的三个步骤,一旦熟练,也可以用来与梦工作。第一个步骤是分析故事脉络,第二个步骤是扩大与比较,第三个步骤是把象征语言转换成心理语言。  步骤一:分析故事脉络

无论童话、神话或者梦的分析,工作方法都是从文学领域借来的,要理清脉络、理解意涵,可用以下四个步骤逐一检视。

第一步,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的名字很重要,比方说,《灰姑娘》是我们熟知的中文意译,原本的故事名字叫作Cinderella,这个单词在英文里指的是“未被认可的特质”,以Cinderella为故事命名,一定有其道理。接着要问的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早晨的森林、傍晚的城堡、春日的田野,还是冬日的花园?确认了开始情境,就比较容易辨认原型。

第二步,主角是谁?其他角色有谁?总共几个人?以及谁该出现却没有出现?《白雪公主》有很多版本,其中一个从下雪之日开始说故事,话说怀孕的皇后正坐在窗边缝衣,一个不小心,手被针刺伤,一滴血落在雪地上,于是她说:“我希望我的女儿皮肤像雪那样白,嘴唇像血那样红。”当孩子出生,皇后就把她叫作白雪公主。首先,这个版本由妈妈与女儿开场,这个设定明显少了爸爸,所以“爸爸的缺席”可能就是问题所在与故事走向。其次,我们也可以从主角的性别来辨认特定的童话故事想要处理的心理问题,判断它是一个阳性还是阴性的能量受阻和发展的故事。《格林童话》有三百多则,每个故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色切入,然后据此找到不同的答案。好莱坞的编剧非常聪明,早就知道换个主角就可以重现一部经典童话,例如迪士尼在1959年推出《睡美人》(Sleeping Beauty)动画,隔了半个世纪,把主人翁换成坏女巫,发行了颇受欢迎的《黑魔女:沉睡魔咒》(Maleficent)。拿到一个童话故事之后,我们必须确定主角是谁,因为之后的分析会紧紧跟随着这个决定。

第三步,故事怎么走?挑战是什么?如何被解决?关键在哪里?有哪些重要和重复的意象?《灰姑娘》是一个发展内在女性能量的故事,作为主角的灰姑娘代表了心灵结构的自我(ego),被迫启程寻找完整的自己,在过程中与自我情结(ego complex)、阴影(shadow)、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相遇,走到故事结尾,代表精神世界已从匮乏走到完整、从欠缺走到圆满。童话的结构通常不复杂,方便我们捕捉重要和重复的意象,并理解它们所代表的象征意义。马、天鹅、渡鸦这些动物,金苹果、红武士、黑头发这些颜色,森林、塔楼、磨坊这些场景,经常重复出现在不同的童话里,当意象重复出现,意味着它们所代表的集体的象征意义很重要。相近文化对于象征可能有类似的理解,但有些理解可能无法跨越文化的疆界,进行童话分析时,这件事也需要被纳入考虑。

第四步,冯·法兰兹极重视文化赋予数字的意涵,因为数字不仅代表数量(quantity),也携带了质量(quality)。在我们的文化里,八有“发”的丰富意涵,六则有“顺”的象征,在西方传统里,1,3,4,12这些数字,也各自有其象征的意思,例如“4”就是一个神圣数字,代表了“完整”(totality),所以对重复出现的数字,我们也要注意它可能的信息。  步骤二:扩大与比较

扩大法(amplification)是通过搜集大量平行对应的素材来扩展解读的范围。类似的故事是否也出现在其他的地区或文化?类似的情节是否也出现在其他的童话里?打开故事与故事之间的大门,开始彼此联结,就是扩大。我们不只寻找不同文化的相似故事,确认集体心灵的共享特质,如果可以再进一步比较类似故事的差异,则会带出对于象征更丰富的理解。比方说,童话里经常出现一间不准任何人进入的房间,一旦下禁令不让故事主角进入,就注定了这位主角一定会进入这个禁忌的房间。每当我们找到通则,我们就找到了原型,然而,之于每一个人,这间禁忌的房间究竟代表什么?我们非得走进去、非发现不可的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也值得一再深入探究。

把童话中的场景、故事内容、人物抽取出来,进行“联想”(association),这是童话分析的重要工作,也与梦的分析类似。这种“联想”与“扩大”的工作方法,可以协助个人理解自己的潜意识内容,我们将梦与幻想的意象借由联想法演绎、扩大,借此理解其中的心理信息,让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生命景况有更丰富、宽广的看法。这里我们对人类心灵预设了一个假说,认为人的内在有一个核心真我(Self,或作“自性”),它对每一个独特生命的发展有独特的意图,而借由潜意识的意象和象征的语言与自我对话,它们的出现是有目的性、有意义的。个人的梦是如此,童话也是如此,它是集体无意识与人类意识的对话,我们将故事的内容抽取出来,将意象扩大、联想,这个动作看似拆散故事的整体,其实不然,因为我们仍需再将它们放回故事的脉络,与情境相联。在分析童话时,运用扩大的方法,除了放进个人的联想,更需要带入原型的与集体的意涵。比如,有人梦到一颗金球,他可能联想起最近生活中出现类似的东西,或往回追索有关自己与这种金色球形对象的经验,除了联想自身经验,我们可以再加上“扩大法”来理解金球的意涵。金球在众多的宗教里是神或自性的象征,这个意象经常出现在传说或神话里。金色的球越过了特定文化的门槛,出现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不管是像佛教这样高深严谨的宗教还是在非洲原始部落素朴的祭典里,金球都有重要的意义,原因是金色和太阳有关,每个人抬起头,就会看见太阳那道金光、那颗金球,所以它是永恒的象征、生命的来源,代表生命跟宇宙的圆满(wholeness),代表了真我。这样的扩大,无关乎个人的生命经验,而是集体的人类心灵。当富含集体意义的象征对象出现时,我们的梦境就不再只是纯粹个人的心灵信息,有可能是承载原型之梦,也就是所谓的大梦。

童话分析,就是把童话故事当作梦来分析,细看其中的每个意象及其背后的象征,通过扩大与其他类似童话联结,透过与其他类似童话对照和比较,就可以辨认人类共通的原型,走向集体无意识的繁复与丰富。  步骤三:象征语言转换成心理语言

第三个阶段,就是把象征转换为心理知识,把古老神秘的意象带入当代自身生活,让童话引出我们对于此刻内在的深刻理解,这是心理学与文学看待文本的不同之处,童话分析在此与文学分析分道扬镳。

荣格童话分析主张,随着时代不同,对于同一个故事的解释也会不同,如果故事无法响应当代社会的集体心灵,就无法活在我们心里,也就会自然消失无踪,所以,回看这些围绕我们身边仍耳熟能详的古老童话,其中必然存在当代人心灵能够对应的内涵。此刻正在阅读童话的你我,每个人读到的重点都不相同,意味着故事回应了我们各自内在的状态,我们一生总是会对某几个故事特别有感觉,因为它们可以把我们生命的主旋律传达出来,这就是童话可以作为心理治疗工具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我们还会不断创造对于这些老故事的新理解,如果可以把各自读到的拿出来讨论,故事就会从一个故事变成我的故事及我们的故事,能看见这些洞察与体悟如何响应自己的生命与共同的环境,如此一来,同一个故事就会继续被传述与延续,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资产。

童话故事里,继母都是坏的,教母才是好的。真实人生里也有好妈妈跟坏妈妈,甚至同一位妈妈既是好的又是坏的,怎么办呢?年幼的我们只好切割分裂,在心里把她分成好妈妈跟坏继母两个角色,如同童话那样。《白雪公主》处理的是那位小时候无微不至,但进入青春期开始严厉管教,这也不行那也不准的妈妈。爱我的妈妈是好妈妈,管我的妈妈是坏继母,所以这个故事根本可以读成青少年情感与欲望发展的寓言。白雪公主与坏皇后,都是象征语言,许多初高中阶段的女孩,就像白雪公主一样,被困在被坏妈妈处处设限的青春期里。如果不离家、不对抗,就会被“按照我的安排就对了!我会好好照顾你!”所吞噬;如果不要被吞噬,就必须回头以坚决甚至残酷的方式处理掉那股意图吞噬自己的力量。童话里的坏继母通常拥有巫术,而且矢志要把我们杀掉,所以为了保护新生的自我,一个年轻的女孩必须要对抗她。《白雪公主》里邪恶的皇后最后被打倒,换作心理语言,就是负向母亲情结被克服了,而童话故事的情节,则是展示了如何打败或克服负向母亲情结的历程。

我们所熟知的《白雪公主》已经被迪士尼美化,原始童话里处死坏继母的方式是很残忍的:公主跟王子结婚那天,邀请皇后来参加婚礼,舞会上,让皇后穿上烧红的铁鞋,让她跳舞直到死去为止。这种残忍是双向的,例如,在故事前半段,猎人奉命杀掉公主,带回她的心脏,皇后看见,张口就把替代的猪心吃下去。这可以解读为女性精神发展的艰难象征,旧的意识会想尽办法阻止新意识的产生,要成为真实的自己、发展新的精神层次,常要面对残酷环境和一种非拼斗到你死我活不可的绝境。发展出新的意识是多么困难与珍贵,其中的斗争,常常要付出血淋淋的代价,公主与王子的幸福快乐,其实隐藏许多残酷的过程和愿意面对以及断然分离的决心。这也就是我们将童话的象征语言转变成心理语言的过程,使故事与我们自身的经历相应。

常常练习把象征语言转换成心理语言,久而久之,也会获得把心理语言转换成象征语言的能力。当办公室新来一位顶头上司,每天进来都要确认每件事情、掌控每个人的行程,我们不可以比他聪明,开会时,得把我们的点子包装成他的想法、他的创意,否则就不被采纳,这样的老板,像不像《白雪公主》里的那位皇后?我们像不像悲惨但美丽无比的白雪公主?同事聚在一起吐苦水论是非,像不像七个小矮人上工时喊着“吼嘿!吼嘿!”那般抒压与畅快?这样的联想,就是古老童话开始影响真实世界,我们的心理状态被象征帮忙表达了。这会让工作变得好玩,能量开始流动,下次开会,老板的头顶浮现皇冠,背后出现魔镜,怎么看他怎么有趣,这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大有帮助。

一位女性来作分析,因为她希望找回自己。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青少年时期的朋友相遇,朋友对她的描述仿佛是另外一个人,她发现生命中有一段历史自己竟然完全没印象,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她变成了与小时候截然不同的一个人,这些别人谈的有关她的往事让她震惊、茫然,她发现自己仿佛有段时间睡着了。当我听到她的叙说,心里出现了《睡美人》的童话,在我眼前的她突然醒来了,用茫然的眼睛看着四周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我用扩大的方法跟她一起工作,把《睡美人》的象征变成了她的心理状态,我们一起探讨她如何以及为何进入睡眠。《睡美人》明显跟女性身体与情欲的发展有关,十五岁的小公主被纺锤刺了一下而进入了沉睡,直到王子来救她……之于这位外在世界表现优异的女子,这个故事象征着什么呢?三十几年来,她的身体跟脑袋运作无碍,但是精神世界却完全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她的工作、关系、婚姻原来都与她无关,不是她想要的。

荣格对于人类心灵的贡献,就是让我们更加能够把象征的语言转换成心理的语言;而冯·法兰兹则是让我们把遥远的、他人的童话放进当下的、自己的内在,让我们与自己相遇。童话故事就是原型故事

文学分析特别在意故事的开场,童话分析也是,只要把童话的第一句、第一段搞懂,核心的原型也差不多就现身了。《三根羽毛》是一个国王选择继承人的故事,开头是这样一段文字:“老国王有三个儿子,要把王位传给其中一个。为了公平起见,他走到王宫外面,用力对三根羽毛一吹,三根羽毛各自飞向一个方向……”

国王与三个儿子,表示这是一个男性自我整合、自性化(individuation)发展的故事;王位传承,表示旧的/惯用的观念要退位,新的/不同的意识要进场了。后面当然还有很多情节和挑战,但是开场的设定,决定了故事里所有象征如何与原型相联,这个就是之前提过的,不是任意自由联想,而是紧紧追随这条开场的线。

我有位女性朋友分享了她对于“通俗”的重大发现,她是一个文化品位极好的艺术爱好者,尤其热爱古典音乐。在一次情感遭到重大打击时,她发现她珍爱的歌剧和交响乐无法安抚她的心痛,她只好去找“因为爱你爱到我心痛,但你却不懂”这类的流行歌曲,跟着唱时她可以大声哭。她发现心痛至极时,反倒是简单的、反复的、老套的但不退流行的情歌可以安慰她,这个“简单的、反复的、老套的但从来不退流行的”动能,其实就是原型,这也就是所谓“陈腔滥调”(cliché)一再出现,却仍吸引我们的原型力量。

童话故事就是原型故事:挑战总是三次,继母都是坏的,有事没事都要走进森林,这就是童话,这就是原型。好的文学作品,不能停留在原始与简单里,一定要放进很多情节,委婉曲折、高潮迭起,这是艺术家的责任;可是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以及最基础的,不就是悲欢离合与生老病死吗?心理学家好奇,人类在经验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的时候,如何面对?又怎么处理?童话的无历史时间性与无文化空间性,正好成为我们一窥究竟的素材,童话分析就是这样立足在最基本的心理结构之上,慢慢带领我们理解自身的复杂。

可爱的小女孩,出门探望她的祖母,在路上碰到了大野狼。我们身边的小女生,走出去,也一样容易遇到大野狼,只不过不是在森林里,而是在水泥丛林里。个人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是个别的人生际遇与共同的时代背景造成的,但要在共同的层次里找出原型,就要回到一个个不管现在讲讲、二十年后讲讲还是换个文化讲讲,仍然可以深刻触动心灵的简单童话。

孩童特别喜欢听童话,就是因为它简单刻板,不知道从哪里来,却被传来传去,既不怕重复,也不怕抄袭,如同二维空间般扁扁平平,一旦当故事被讲出来,一个又一个跨越文化与时空的原型出现在眼前,我们就可以立刻投射自己的经验、想象与理解于其中,创造出第三维度,至此,童话不再是他人的作品,而是一个立体的、跟自己有关的故事了。

冯·法兰兹特别强调童话是集体的议题而非个人的议题,所以坚持用原型的角度来理解童话。以被遗弃为例,如果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现代心理学的讲法就是当事人有一个创伤,据此解读童话,主人翁的际遇就会被视作被遗弃以及被疗愈的过程。可是冯·法兰兹认为被遗弃其实是人类精神世界集体的遭遇,新的意识要产生非常不容易,通常来自被忽略、被打压、被牵制的深层无意识里,这其中隐含着被遗弃乃是必然。被称为救世主,代表人类精神层面新面貌的耶稣,选择在马槽而非寻常人家床上降生,就是以马槽来象征、强调这个必然被忽略、非常低下的初始位置。冯·法兰兹认为,被遗弃这件事之于改变与创新是必要且重要的,童话故事里小孩被丢掉,其实是在讲如何从无边无底、不被看见的无意识里冒出来一个翻天覆地的新意识,如果一切顺遂、未被遗弃,根本无法孕育希望与那个“冒”的力量。依照这个逻辑,不管外在生活如何富裕顺遂,每个生命都有其核心的苦痛,我们对于苦痛的理解,可以从个人童年被遗弃出发,视之为创伤与疗愈的起点;也可以从原型英雄之旅的观点,视之为生命创新的必要初始。被象征与意象触动

童话最初是口传故事,是被说的,而不是被读的。听完一个童话,脑海里却没有图画,代表我们跟这个故事的关系不亲近,这个故事不会在我们的世界里逗留驻足。一边听故事,一边让脑袋里的图画浮现出来,这就是训练亲近象征、捕捉意象的方法。

设法让自己对故事里的一件事、一个人或物、某个段落产生感觉,与之发生一个关系,用抓的也行,用创造的也行,记得先别分析,也不急着理解,只要做到顺顺地让画面、影像自己出现就好。

童话之所以适合用来做自我的内在工作,是因为可以通过意象以及其背后的象征触动我们内在的原型。每个人都听过灰姑娘的故事,但是抓住每个人的意象未必一样,有人注意玻璃鞋,有人注意南瓜,有人注意可怕的继母跟姐妹……当我们被故事里的人物或情节启动了情感,因而产生了意象,因而触动了原型,产生一种互相融合的感觉,就是心灵被疗愈的起始点。跳过意象与象征,直接用理性思考来分析童话,或许符合头脑的期待,却没有办法让灵魂感到饱足。

比方说,同样是描述真我(自性),会以好多种形象出现在不同的童话里,金苹果、金球、美丽的公主……通通可以代表我们希望完成真我的象征,为什么在这个故事里是苹果不是金球?为什么在另一个故事里是金球不是公主?每个童话,不仅指出一个独特的心灵问题,也指向一个独特的真我面相,留在意象与象征里够久,才能细腻辨识这些意象与象征所对应的人类精神世界里某一个独特的切面。

意象的能力,就是潜意识的能力,但是因为它不是语文的能力、算术的能力或者用以考试升迁的能力,于是被视为无用的能力。当内在资源大量移转往换取生活物资的面向,使用象征与意象以表达潜意识的能力不受重视,我们变得越来越不会运用意象来象征生活,导致对于周遭所有模糊的、不精准的、无关理性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这就是近代人类文明发展独尊理性所付出的代价。

即便意识执意孤行,心灵的渴望仍然存在,于是魔幻与科幻题材大量出现在大众媒体、流行文化与电影小说里,然而,靠娱乐事业弥补心灵对于童话、神话的需要是不足的,既然心灵渴求再一次与象征及意象的世界联结,我们就要自觉地开始走向“那个世界”:遇到问题,于是启程;进入一座森林、掉进一个地洞或者误入一条通道,这是跨越;遇到会指路的猴子、穿鞋子的狐狸,鱼开口说话“给我水,让我活下去,我会报答你”,这是遭遇;碰到坏蛋、恶魔,接受挑战,完成任务,伸张正义,最后有一场庆典……走向“那个世界”,就是一趟标准的英雄之旅,无须读完厚厚的《魔戒》才能碰触原型、熟悉象征与意象,童话只用短短的篇幅就把故事说完了,这就是为什么冯·法兰兹致力于发展童话分析的原因。找回被现代性所遗弃的东西

人类文明与科学发展迄今,过度依赖理性与逻辑的后果,是让我们失去与神秘的联结,无法容忍模糊,也欠缺幻想的能力。最近流行工业风或极简风咖啡馆,多数人走进去,会挑选一个干净明亮的角落坐下来,这样的空间,不管使用或者清扫,都会让我们感觉舒服,因为其中没有太多暗面,窗明几净这四个字,很适合用以理解当代意识之光,也是现代性最好的展现。然而,现代性也会让我们变得扁平僵硬,许多心理疾病的产生正是因为受困于准确、效率与精密,我们为了现代性所失去的,要以什么方法拿回来?

换个场景,走进古老的图书馆或博物馆,里面有富丽的家具、堆栈的雕花和种种繁复的装饰,虽然美,我们的第一念头也可能是“打扫起来很困难吧!”老房子好像总是充满了曲折的弯道、阴暗的角落、躲藏的空间,暗示着跟现代相比,那个年代的生活与神秘的、黑暗的、不可知的事物靠近得多。曾经,教堂的院子就是墓园,活人跟死人距离不远,日常里穿插许多仪式、节日与庆典,为生活带出一种模糊、神秘与想象,让生命不那么干涸。

童话最常见的结局就是,公主与王子结婚,举办盛大的婚礼,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如果问年轻女性,你想在哪里结婚?就算不是教徒,也很可能会回答:“我想在教堂结婚。”而且,还不是普通教堂,要选一座有长廊、走道、圆顶与彩绘玻璃的天主教堂。现代人的想法跟三百年前一模一样,结婚代表的是神圣的结合,是内在很深的渴望,与理性无关,所以就必须搭配某种对象,例如玫瑰,某种形式,例如拱门。

年轻男性经常不理解为什么两小时的婚礼要用这么多花、这么多照片,花费这么多精力与人力、物力,甚至为此在婚礼前夕大吵一架。如果把这些条件与仪式放回人类精神世界象征意义的脉络里,我们就会了解,生命重要的时刻与阶段,譬如结婚,会直接勾出内在某些集体的意象,这些烦琐的细节承载了人类千百年以来累积的信息,唯有这样做,才能承接我们内在对于神圣亲密关系的渴望。

当我们成为现代人之后所失去的滋养,恰好是童话可以提供的。长大后我们很少听童话听到落泪,如果被触动而落泪,一定不是因为童话,而是因为在简单的故事里看见自己生命的真相——童话距离意识遥远,这正是我认为童话珍贵之所在。

当代说故事的技术较过往更加逼真写实,例如虚拟现实的运用,这当然是一种创新,但是跟童话分析想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因为随着被设计的外在体验越来越丰富,我们内在或者心灵世界需要做的就越来越少,幻想、空想、奇想越来越难发生,也抑制了我们投射跟创造的空间。我们使用童话作为教育或者心灵工作的素材,就是要找回被现代性遗弃的想象、投射、创造的能力。第二章真假公主:牧鹅姑娘女性的自性化历程

女性的自性化历程,是女性依循着内在的召唤,进行一场自我追寻的历程,其中要面对各种社会、家庭、内在、外在的挑战,身心都会遭遇冲击,有如进行一个炼丹修行的过程,目的是要成为一个真实的人和完整的自己。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女性在成长的历程中,会吸纳家庭与社会所认可的文化价值,建构自我的样貌。试想,一位完全依照社会价值来发展的女性自我,会成为怎样的女人呢?她通常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与方向,要成为一名“好的女性”,这样的人文化适应良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容易发展出强壮的、稳定的自我。当不符合社会价值的想法或感受出现时,就将之收纳到意识的下层,成为阴影。例如在东方社会中,我们的文化总是对女性的温婉顺从给予极高的评价,相斥的性格就很容易成为女性的阴影,例如,粗手粗脚、蹦蹦跳跳、容易发怒、说话直白,当女性不符合社会的期待,就会遭到外在与自己对自己的批评:“女生不应该这样。”

阴影的内容随着时间与生活的脉络而改变与累积,伴随着集体文化与个人经验而有所不同。在女性自性化的过程中,第一个课题就是面对自己的阴影,因为那是我们回避的心灵区块、内在世界的处女地,整合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进入自己黑暗的禁区。接着才是第二个课题——发展自己的阳性能量阿尼姆斯。对于女性来说,由于拥有生理的女性结构,使得心理女性容易在意识上发展,阳性能量较易被压制成为潜意识的内容,而成为一个完整女性的过程,需要与自己的内在男性建立紧密的联结。

以下这个故事中的牧鹅姑娘在从一位公主成为皇后的过程中,遭遇了种种的困难,落难公主失去了母亲的保护,沦落为牧鹅女仆。这是一个女性如何摆脱与母亲共生与依赖的问题。

追寻生命完整的动力,经常始于一种特定的匮乏或困境,亦即生命自性化的历程,常是被一个需要解决的苦痛催逼出来的,而那个生命议题最终会推动她走上发展之路。这个故事中的公主代表着一种特定的女性心灵,因为过分依恋正向的母亲,使得分离和独立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要发展出独立而完整的自己并与完美的母亲分离,这样的女性必须经过怎样的痛苦、失落,才能走到最后的完满?THE GOOSE-GIRL牧鹅姑娘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皇后,她的丈夫已经过世很多年。老皇后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儿,从小就跟皇后两个人在皇宫里生活。女儿长大以后,将会被许配给一个在遥远王国的王子。

适婚的年龄到了,老皇后不管怎样的不舍,都要为最宝贝的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让女儿能够好好地离开自己。皇后真的很爱很爱自己的女儿,所以准备了一切她能够想到的最好的东西,金银珠宝、金盘子、银盘子、金碗、银碗、一匹会说话的马,还有一位侍女。在出发的时候,皇后舍不得女儿,于是她拿了一把刀在女儿面前把手指头刺破,在白色的手帕上滴了三滴血。她把手帕交给女儿说:“这是我给你的护身符,在路上你会很安全的。”

女儿很悲伤地和母亲道别,与侍女一起上路。公主骑在白马上,骑了一段路,公主觉得渴了,她对侍女说:去把我的金碗拿出来,帮我到河边装点水来给我喝。侍女拒绝,说:“你为什么不自己去?”公主傻了,只好自己下马来,到水边,蹲下来用手捧水来喝,然后继续上路。走着走着,因为天气很热,她又对侍女说:“去把我的金碗拿出来,到水边装水给我喝。”侍女拒绝,于是她又只好自己到水边捧水来喝。这样一次又一次,每次她自己下马捧水喝的时候,就对自己说:“我好可怜哦,我怎么会沦落到这样的地步。”每次当她这样说的时候,怀里手帕上的三滴血就会说:“如果你妈妈知道你这样子,她一定心都碎了。”每次都是这样,可是又没办法,善良的人就是会被欺负啊。

公主变得越来越沮丧了,有一次,当她到河边喝水的时候,那条手帕就从她怀里掉下来了,公主都没有发现,但是远远坐在马上的侍女看见了,她知道机会到了。于是她对公主说:“现在我们来交换,换我说了算!”公主没有办法对抗这样的事情,于是她们换了马和衣服,侍女要公主对天发誓,这件事情不能跟任何活着的人说,否则她现在就要杀死公主。公主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侍女。

于是公主骑着破马,穿着侍女的衣服,而侍女骑着骏马,穿着公主漂亮的衣服,一路前进。终于,她们来到了皇宫大院,王子看到了公主,马上冲过去欢迎穿着美丽衣服的侍女,把她们带到了皇宫,假公主住进皇宫内院,真正的公主被送到后面的院子里去,因为她被当成用人。这时候老国王看见真公主,觉得她漂亮得不得了,气质很好,他很惊讶,觉得她不像是一个侍女。就跑进内室去问新娘:“与你一同来的,站在下面院子里的姑娘是什么人?”假公主不愿回答,只对老国王说:“找点活给我的侍女做!”老国王想了想,皇宫里面没什么活可以让她做,那就让她和我们牧鹅的小男孩一起去牧鹅好了。

国王派了真公主去牧鹅。过了两天,假公主跟王子说:“你要不要做一件事情让我开心?”王子说:“当然好。”假公主说:“你把那匹马杀了,因为它一直跟我捣蛋,让我很不开心。”于是马就被杀了。公主听到以后哭得很伤心,因为这是妈妈送给她的一匹神马,可是她一点办法都没有。她只能去拜托屠夫,跟他说:拜托,把马的头砍下来以后,不要丢掉,可不可以钉在城门上,这样子我每天进出城门都还可以看到它。因为收了贿赂,屠夫就答应了,把马头砍下来以后就钉在城门上。

日复一日,公主与小男孩一起牧鹅,每日天还没亮就赶着一群鹅,经过城门的时候,公主看着马头,就会悲痛地说:“法拉达,法拉达,你就挂在这里啊!”然后那颗马头就回答说:“哎呀,年轻的王妃啊,要是你母亲知道了,她的心会痛苦、会悲哀、会心碎。”他们赶着鹅群走出城去。当他们来到牧草地时,鹅在旁边吃草,公主就把绑住头发的头巾解开来,她波浪一般卷曲的头发就倾泻下来,她的头发都是纯银的。小男孩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头发,便跑上前去想拔几根下来,但是她喊道:“轻柔的风啊,听我说,吹走小男孩的帽子!让他去追赶自己的帽子!直到我银色的头发,都梳完盘卷整齐。”她的话声刚落,真的吹来了一阵风。这风真大,一下子把小男孩的帽子给吹走了。等他找着帽子回来时,公主已把头发梳完盘卷整齐,他再也拔不到她的头发了。他非常气恼,绷着脸始终不和她说话。二人就这样看着鹅群,一直到傍晚天黑才赶着它们回去。回去经过城门的时候,公主看着马头,还是会悲痛地说:“法拉达,法拉达,你就挂在这里啊!”然后那颗马头就回答说:“哎呀,年轻的王妃啊,要是你母亲知道了,她的心会痛苦、会悲哀、会心碎。”就这样一天两次,都会有这样的对话。

第二天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小男孩又想拔公主的头发,于是风又吹、小男孩又去追帽子,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头发已经绑好了,就这样子小男孩都碰不到公主漂亮的头发。于是,小男孩跑去跟老国王说:“我不要跟她一起牧鹅了。”老国王问:“为什么?”小男孩回答说:“因为她整天什么事都不做,只是戏弄我。”国王要少年把一切经历都告诉他。小男孩把发生的所有事都告诉了国王,包括在放鹅的牧草地上他的帽子如何被吹走,他被迫丢下鹅群追帽子等。老国王要他第二天还是和往常一样和她一起去放鹅。当早晨来临时,国王躲在黑暗的城门后面,听到了她怎样对法拉达说话,法拉达如何回答她。接着他又跟踪到田野里,藏在牧草地旁边的树丛中,目睹这一切,于是老国王心里有数。一切的一切,老国王都看在了眼里。看完之后,他悄悄地回王宫去了,他们俩都没有看到他。

到了晚上,牧鹅的公主回来了,他把她叫到一边,问她为什么这么做。但是,她满脸是泪地说,我不能说,不然我会死。公主只是一直哭一直哭,但是不能讲出来。国王说:“那好吧,你钻到厨房里面的大火炉里面,去把一切跟大火炉讲吧。”公主钻进火炉里头,把所有的一切都说出来,所有的经历,所有她曾经拥有的一切都被侍女抢走了,现在她只是孤独悲伤的小女孩,说完以后她就出来了。老国王听到这一切,就对她说:“原来你才是真正的公主!”老国王命令给她换上王室礼服,梳妆打扮之后,老国王惊奇地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此时的她真是太美了。他连忙叫来自己的儿子,告诉他现在的妻子是一个假冒的新娘,她实际上只是一个侍女,而真正的新娘就站在他的旁边。王子看到真公主如此漂亮,当然很高兴,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传令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邀请所有王公大臣。新郎坐在上首,一边是假公主,一边是真公主。没有人认识真公主,连侍女也认不出来,因为公主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光艳照人。

当所有的宾客都到了,吃着喝着很高兴的时候,老国王向大家说道:“我有一个故事。”便把公主的遭遇说了一遍。然后老国王问假公主,问她认为应该怎样处罚故事中的那位侍女。假公主说道:“这个女人太坏了,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把她装进一个木桶里,用两匹白马拉着桶,在石板路的大街上一直跑一直跑,拖来拖去,一直到她在痛苦中死去。这是她应该接受的处罚!”老国王说:“你已经替你自己决定了处罚的方法。”然后,就命令人把侍女装进木桶里,用这样的方法处罚她。最后,年轻的国王和他真正的公主结婚了,他们一起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共同治理着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虎妈有犬女

故事最初的情景,只有老皇后和小公主,没有爸爸,没有国王。故事中提到国王很久以前就已经死了,产生了一个没有男性原则存在、女性能量过度的议题。女性的能量过于主导,是由母亲过于完美的照顾显现出来的,这个母亲极爱她的女儿,准备最多最好的嫁妆、护身符、会说话的马、侍女。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女儿,能帮女儿想的都想到了,能帮女儿做的都做了,这样的妈妈无疑是个问题。

故事的初始是如此完美的母女关系,故事的动力来自女儿要出嫁。婚姻代表着真我的召唤,生命渴求完整的体现。公主要嫁到离家遥远的地方,生命召唤她,她必须要启程,踏上从公主变成王妃、皇后的旅途;“成为皇后”这个目标是整个故事的推动力。

老皇后给公主非常丰厚的嫁妆,还在一块白布上了滴三滴血。刺破手指与在白布上滴血的情节,在许多童话中都出现过,在睡美人的故事里,公主碰到纺锤的尖端而陷入沉睡;白雪公主的故事中,王后的三滴血滴落在雪花上,白雪公主以此为名。

女性、血、刺破手指的意象,在这个故事中象征着母女的情结,一个保护的母亲和一个顺从依赖的女儿。彼此相爱的母女会出什么问题呢?问题当然会在母亲“过度照顾”的议题上。母亲完全的爱与关照的反面就是令人窒息的爱,无微不至的背后是对外在世界的不安与焦虑、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与贬抑。对女儿而言,来自母亲这样的信息会使自己长不出自信的力量,内心脆弱、空洞。当女儿必须走进现实世界的时候,脆弱的心灵状态就被暴露出来,所以母亲才需要准备那么多的嫁妆和一切她能提供的保护工具。母亲觉得需要为女儿准备得越多,越突显了女儿面对外在世界的能力不足,这些母亲爱的礼物都说明了女儿的脆弱无能。

女儿若不出嫁一直待在家里,她内在的空洞与孱弱或许可以被遮掩起来,而母亲的保护与控制则不会面临挑战。在妈妈羽翼之下的女儿,可以延迟面对成长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一般称为好命有福气的人,一辈子可以被母亲的爱哄着抱着。有些幸运的女孩,从出生开始一路被放在父母手掌心中宠着,如果女孩长得很美丽,遇到一个“高富帅”的男人,他也把公主般的女孩捧回城堡一样的家里供着,女孩就可以永远不用成长,永远做家里的小公主。而这是众多女孩童话般的幻想,可是在童话故事《牧鹅姑娘》里,却告诉我们另一个真实:公主必须长大。公主成长的目标是去结婚,要离家经过一个旅程,成为王子的妻子和新的皇后,这意味着成为真正的女人,这个女人必须有能和另外一个男人发展出婚姻关系所需要的成熟。婚姻代表着一种成熟的个人状态,能够给予承诺,以及与另一个个体发展合作与创造的关系。童话故事里的结婚象征着阴阳的合体,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女性生命里有了召唤,未必是以婚姻为目标,而是需要踏上发展真实自我的旅程,去发展出自己阳性的内在质地,变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皇后老了

在童话里,国王是主流集体意识的代表,是秩序、规范与稳定的象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代表着是非对错,也就是集体意识中的阳性价值。皇后则代表着集体意识当中女性的主流价值,她是一个理想化的女性价值,也就是中国历史上对皇后的要求,要她做六宫表率、母仪天下,这和西方童话所象征的不谋而合。皇后或者第一夫人,作为一个典范,人们不在乎她的成长过程、不在乎她的个人特质,人们在乎的是她是否可以呈现出一种人格质地,可以投影集体意识的理想女性典范,以及其所散发出的母性质地。

在现代的心理学里,相对于男性质地描述为“行动的、思考的、决断的、分辨的”母性质地或者阴性质地,我们常描述为:接纳的、情感的、有能力建立人与人的联结。这些阴性的表现跟呈现,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以皇后作为象征。母性的原型大多以大地之母、女神的意象出现。这样的意象从无意识中浮现出来,进入意识的层次被角色化后,通常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女性位置,古代会是皇后,现代或许是女总统,她代表女性质地发展到最高位置的一个象征。所以,皇后不只代表意识所崇尚的理想女性样貌,她也代表了女性的超越性价值,因为皇后也是女神和母亲神在地上的代表。

这个故事的最初就是:皇后老了。比起年轻有活力,老了代表原有丰沛的感情流动快要干枯,可能也已消耗得差不多了,需要一个新形式的情感、新形式的联结、新形式的涵容。所以当故事出现皇后老了,也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有关女性意识老化的问题,皇后所代表的女性意识无法面对挑战作出更新,过度被既有的价值规范,深陷集体价值的泥潭中。所以老皇后就是代表着女性集体的意识已经到了需要改变与转化的时候。童话故事里“皇后老了”点出女性内涵必须改变,也就代表着,有一个新的女性象征要长出来了,新的皇后需要出现。

新的皇后是什么?这个故事里,成为新皇后的公主来自没有父亲的家庭,这个王国没有国王只有皇后,也可以当成“父亲缺席”的心灵原型,这是一个缺乏父亲、缺乏阳性存在的情况,使得母女非常紧密地联结,而成为女儿发展的挑战。老皇后送女儿去结婚的时候,为女儿准备了各式嫁妆、金银财宝和保护女儿的母性工具,但最后我们看到的新皇后,在经过所有的挑战后,变成与母亲很不一样的独立女人,独立自主的能力回到她身上。公主原型

在童话故事中,公主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公主往往是故事的主角,故事情节围绕着公主发生,世界像是为了公主而转动。即便在现实世界中,公主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象征,我们能频繁地看到它的出现。公主原型代表着尚未变成皇后的女性,像是花苞准备盛开,公主充满了女性发展的潜能。然而,只是潜能而已,还没有全面发展。在这个尚未完整、充满可能性的公主意象中,有一个重要的但负面的意涵,就是被冯·法兰兹特别提出的重要象征“永恒少年、永恒少女”,她为此写了一本书,这个象征意味着永远的公主、少女,这种女性通常很天真、很可爱、很美丽,但同时也很肤浅、很空洞、很依赖、很脆弱,她不需要深度的思考,碰到困难的时候就只能可怜兮兮地要求帮忙。所以,有些女性主义意识强大的人,在20世纪曾大力抨击迪士尼的童话电影,害怕年轻女性被“公主”意象迷惑,担心女儿们被白雪公主的意象污染,长大后只等着白马王子到来的一天,也就是精神上一直停留在永恒少女的位置上,不肯发展。母亲们的担忧其实是无解的,因为公主作为女性潜能的一种原型,充满了对未来可能性的想象,实在是一个让女性们不管什么年纪,仍能有梦想的一种心理动能,因为她代表着一个对未来的盼望。

在《牧鹅姑娘》的故事里,当公主要一个人进入未知旅行,最初始的状态是脆弱且依赖的。妈妈的保护并未因女儿离家而消失,它转化成母亲滴在手帕上的三滴血和一匹会讲话的马,如影随形地跟着女孩,再加上丰厚的嫁妆,即使离家,母亲的监看和保护,也还是强而有力地伴随着女儿。

女孩生命发展的历程中,总是会升起一个渴望独立自主的动能,通常是以恋爱或婚姻作为改变的动力。在现代的社会里,爱情与结婚当然不是女性唯一长大成人的方法,很多的理由都让女儿决定离家,例如求学、工作、职业发展等。只是女性是否意识到离家的原因里隐藏着内在的信息,不只是说得出来的理由,还有内心的渴望。每个人受到心灵的召唤,时间未必相同,有的人十八岁离家,也有人六十岁才兴起离家的渴望。

心灵的少女从“尚未分化”到开始“分化”,在《牧鹅姑娘》中,婚约成了一个关键的召唤,公主是为了结婚才要离家踏上旅程的。婚约是来自一个王子的邀请:“请你嫁给我。”这代表着内在阳性力量的升起。在这个纯然女性的、阴性的王国,在妈妈安全的保护伞下,有一个阳性的婚约邀请出现了,女性内心那个阳性的、渴望独立自主的自我能够被允许发展了。婚配象征着自我完整的想象,这样一个对自己全面发展的梦想,从无明当中升起,引导这个女性开始走向未知。金碗的象征

丰厚的嫁妆,代表着母亲的爱的延续,以心理意义来说,象征着女儿心里存在着的母亲情结。若是娶个公主回家,那会是件很惨烈的事,因为她的妈妈就一起被带回来了,她无法脱离希望被照顾的期待,会让她没有办法进入平等的二人关系中,也无法承担起妻子的责任。所以,嫁妆在这里象征着母亲的爱,也是母亲情结对女儿心灵的控制。

公主的嫁妆中最醒目的就是母亲给的金碗。旅程的最初,公主想喝水,曾支使侍女拿金碗去盛水。金碗的黄金意涵着昂贵的、珍贵的质地,是永恒的代表,所以一般结婚戒指都要金戒指就隐藏着这个精神象征;杯子是容器,也象征着女人的子宫,一个女性的器官,可以容纳孕育生命。金碗将此二元素合在一起,就代表了永恒的爱、永恒的容纳。能够饮用这个金碗所盛装的液体,就代表女儿总是可以不断地从生命的泉源、母亲的生命之源得到滋养,像是继续活在母亲的子宫里。

在旅程上,公主不断地需要饮水。饮水,象征着这个女孩离开了妈妈、离开了滋养的地方,就变得很干枯。她想要重新得到大地之母的滋润,然而这个时候,她已经不再能够如从前般轻易得到,她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水,找到滋润的来源。

故事中的侍女是个坏心眼的角色,是公主苦难的起点,但若不是坏心侍女的出现,公主就不需要历经波折。但我们试想,如果公主说:“你去给我拿水!”女仆马上应答:“是!”然后照办。这样公主会很幸福,她不用付出任何力气,就会有水喝,她的生命可以永远处于被动,女性自我发展的历程将不会前进。于是,母亲的金碗在旅途的初始就需要被去除,侍女拒绝用这个金碗替公主盛水,公主只好自己下马来,用双手屈成一个碗,让自己有水喝。在这个时刻,公主尚未拥有属于自己的容器。有一天,当她成为皇后的时候,当女性成为母亲、蕴含母性能量的时候,就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生命的金碗。羡慕与嫉妒“到底哪一个是真公主?哪一个是假公主呢?”从公主与侍女一踏上旅途,就出现这个议题。侍女取代公主成为王子的妻子,这样真假难辨、身份替换的情节,也是童话故事常见的主题,例如《乞丐王子》,故事中的王子与乞丐男孩,两人互相羡慕着对方的生活,于是相约交换身份。

这样真假身份的主题,是一个固定而熟悉的母题(motif),也就是表面为一,其实内在为二的状态,看似只存在一个人,其实是一显一隐、一好一坏的两个人。当故事中出现这样的母题,通常值得我们重视。荣格认为2是阴性数字,当两个或2的数字出现时,可以被理解为一体两面,光明面与阴暗面的意涵,代表着自我(ego)和阴影(shadow)这两个人格的相对面向。阴影是不被接纳的心灵内容,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