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奥运报道精品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14:04:54

点击下载

作者:新华社总编室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华社奥运报道精品选

新华社奥运报道精品选试读:

永恒的经典 历史的丰碑

新华通讯社社长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胜利落下帷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北京奥组委的精心筹办下,在广大奥运建设者、工作者、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参与下,我们实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奉献了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做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激情相拥,光荣共享,为奥运精神注入了和谐、开放、包容的新元素,在奥运史册上刻下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气质。充满生机与活力,传递激情与梦想,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以空前宏大的规模、精彩纷呈的竞技、绚丽多姿的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热情周到的服务,在奥林匹克运动百年历史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在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都成为永恒的经典、历史的丰碑!

作为北京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和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新华社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举全社之力,以一流的、职业化的标准,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报道,及时准确、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展示北京奥运会盛况,大力宣传北京奥运会的世界性,充分展示各国运动员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广泛深入地宣传“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充分反映我党和政府重视奥运筹办工作,反映主办城市和协办城市所作的不懈努力,反映奥运会给北京、给中国带来的新变化;充分展示中国人民奋发有为、热情友善的精神面貌,展示中华民族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示我国民主、进步、文明、和谐、包容的良好国际形象,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这场激烈的新闻报道竞争中,新华社的报道全面覆盖海内外各大媒体,忠实履行了北京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和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的职责,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赢得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赞誉,得到海内外用户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特别是在报道中,新华社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加强重点稿件的组织策划,配备最好的记者编辑、最优的设备、最强的团队,创新重点报道的立意、选题、角度、表现手法等,分阶段、有节奏、不间断地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经典力作,充分体现了报道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将这些精品佳作集纳成册,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当我读起这些作品,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那普天同庆的欢乐,那令人难忘的友谊,如画卷般又一幕幕展现在我的眼前,成为值得永远珍藏的美好记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百年奥运梦想成功实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又一次新的跨越。我们深信,中华儿女将团结奋斗,从新的起点出发,迈向新的历史征程,不断创造新的经典辉煌,铸就新的光荣梦想!2008年10月28日

迎接筹备

北京市人大通过决议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

新华社北京2001年2月10日电(记者徐仁杰)今天闭幕的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决议。

决议说,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报告的议案,决定全力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

决议说,会议认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代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水平最高的全球性体育盛会。100多年来,奥林匹克运动以其倡导的团结、友谊、进步的宗旨,在发展体育事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崇尚和尊重。会议强调,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对奥林匹克运动有着不懈的向往和追求。早在1991年,北京就首次提出了举办奥运会的申请。经过10年的建设和发展,北京这座具有东方文化独特魅力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举办奥运会的条件更加成熟。“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深入人心,以奥运助发展,以发展促申奥,受到全市各界人民的广泛支持。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今天的北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实力、有信心举办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会。同时,在拥有世界1/5人口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都举办奥运会,必将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

决议要求市人民政府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精心筹划,精心组织,举全市之力,办好申奥大事。会议号召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各族各界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积极投入到建设新北京、争办新奥运的各项活动中来,为推进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北京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支持北京申奥”成为与会代表的热门话题。代表们在审议北京市“十五”计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时,纷纷发言为北京申奥献计献策,还有不少代表向大会提交了支持北京申奥的建议。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得票比第二名多34票

新华社莫斯科2001年7月13日电(记者许基仁、刘广、林榕)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平稳的语调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

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选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第二轮投票中,就以过半数优势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在这轮投票中,北京获得了56票,多伦多为22票,巴黎为18票,伊斯坦布尔为9票。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投票前各申奥代表团作陈述报告时,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他说,中国政府将信守在北京陈述报告中所作的所有承诺,并将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

北京在首轮投票中获得了44票,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巴黎和大阪各得20、17、15和6票。大阪第一轮被淘汰。

今天共有118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了投票。首轮有14名申办城市委员和萨马兰奇不参加投票,这样实际上有104名委员投票,有效票为102张。第二轮有106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105张。

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面对排着队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

何振梁在来莫斯科前接受本社记者的专访时说,现在的北京比8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北京应该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这不仅是何振梁的自信,也是本社记者在投票结束后采访国际体育界人士得到的普遍回答。来自韩国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金云龙说:“北京本来就有办奥运会的能力,此次获胜丝毫也不让人觉得意外。”瑞士奥委会主席卡基·瓦特说:“现在是奥运会到中国去举办的时候了。我相信北京一定能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北京市市长刘淇与国际奥委会签订完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合同后步入新闻大厅,立刻被中外记者围得水泄不通。刘淇说:“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北京一定会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他说,他刚才签字的钢笔无比珍贵,他要永远保存下去。

兴奋难抑的前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对记者说:“北京获胜比我拿世界冠军还高兴。我已经等了10年了。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进步的肯定。”

当地时间晚8点,北京作为申办获胜城市在斯拉夫饭店新闻中心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长安街——狂欢奔腾的河

新华社记者徐仁杰

千万颗激动的心向着这里,千万缕喜悦的涓流汇向这里。7月13日深夜的长安街,如同一条狂欢奔腾的河。“北京!奥运!”“祖国!万岁!”奔腾不息的人流在欢呼,汽车喇叭在鸣响,街北的呼喊和着街南的回应,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从复兴门到六部口,从建国门到王府井,从东往西,从西往东,火树银花辉映下的长安街,车如河水人如潮涌。

深夜将近零点,记者在复兴门登上了一辆开往天安门广场方向的公共汽车。

窗外缓缓的车流中,一辆红色桑塔纳车身贴上了醒目的美术体字样:“2008,向前!”车的前盖贴上了两尺见方的“红双喜”。离这台车不远,一位司机趁堵车的工夫,把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巨幅标语缠在了车身上,车一开动,立刻引来周围人群的欢呼。

所有的车辆几乎都打开了车窗,车里的人各出奇招,表达难以抑制的欢喜。有的将手伸出窗外,手中的国旗迎风飘扬;有的大半个身子探出窗,鼓着腮帮子使劲吹着悦耳的喇叭;有的更加“放肆”,干脆坐到了车顶上,骄傲地挥舞着彩旗、上衣;有的一时没找到合适的旗帜,撑开彩色的伞具,反倒别具一格。他们的举动总是招来满街喝彩。车流中,一位身材高挑、穿红色连衣裙的女青年站在汽车天窗中,迎风挥舞着一面鲜艳的国旗。公共汽车里乘客高喊:“胜利女神!胜利女神!”

一对父女骑着摩托车加入狂欢的人流。摩托车两个扶手上各插一面国旗,车后绑着更大的一面彩绸制的五星红旗。摩托车“突突突”蛇行前冲,三面国旗迎风招展。马路边,一个女孩眉飞色舞地拨通公用电话,不知是在表达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还是描述长安街狂欢的场景。在民族文化宫对面的街边,四个七八岁穿花格衣服的小女孩,并排坐在临街的花岗岩台阶上,每人双手举着一张报纸号外,号外整版四个大字:“北京赢了!”四个小姑娘微笑着,四份“北京赢了!”并列在她们胸前。车厢里几位带相机的乘客赶紧拍下这难得的镜头。

零点30分,汽车才到西单路口,每隔一两分钟才能挪动一下,行驶不到一两米又停下来。没有谁在乎汽车的快慢,车上车下,只要你挥舞着国旗,就会有人同你打招呼,就会引起欢呼。

汽车临近府右街路口,忽然从首都影院附近传来一阵阵欢呼声。一男青年挥舞着国旗,在他的引导下,十几名青年男女跳起了节奏明快的舞蹈。忽然,十几辆三轮车彩旗猎猎风风火火飙向前去,又引起一路欢呼。

府右街路口往东实行交通管制。记者下车,一看表,已是凌晨1点。短短的路程,汽车整整行驶了1小时。此时此刻,长安街依然人流涌动。从天安门广场联欢现场退场、由东往西的人群尤其活跃。他们自发组成一支支几十人、上百人的队伍,在一面面飘扬的国旗引导下,尽情呼喊着“北京!奥运!北京!奥运!”“祖国!万岁!祖国!万岁!”

临近天安门广场,长安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在新华门附近,记者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在女儿的陪同下站在路灯下,静静注视着狂欢的人群。她满足地微笑着对记者说:“赶上国家这么好的喜事,睡不着。我跑不动了,看着年轻人欢天喜地的,高兴啊!”

1时27分,人民大会堂西北角的交通指挥岗台传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原来,二三十名青年人跳上这“制高点”,一边挥舞国旗,一边高喊:“中国!万岁!”“共产党!万岁!”忘情的欢呼,真情的呼喊,引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围观。

不知谁带头唱起了国歌,铿锵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长安街夜空。新华社北京2001年7月14日电

奥运机遇不仅属于北京

新华社记者杨青、冯瑛冰

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是北京,但是从申办的那一刻起,奥运会就成为一件关系全局、牵动长远的国家大事,其影响力早已超出北京市的范畴——是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正确方针,奠定了申奥成功的坚实基础;是充分发挥国内外人力资源的潜力,才使申奥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按国际标准参与竞争,吸收采用国际上通行有效的做法,使申奥效果能打动人心;是与国家体育总局及有关部委的团结协作、有力配合,保证了申奥过程无懈可击。所以说“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没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就不可能取得申奥成功”,北京市认为这绝不是客气话。

而筹办和成功举办奥运会,北京将更加为全国和世界瞩目。

首先,它将激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举办奥运会需要高质量的信息传播网络,先进的文化和体育设施,清新优美的城市环境,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所有这些都是无限商机。不少国内外经济机构和专家对奥运经济分析认为,其实能列入政府计划的投入是有限的,而从中开拓、引导出的机会将是无法估量的,特别是民间资金和外资将大有作为。

其次,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将由于申奥成功而提速。借鉴国内外大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加强城市社会管理与控制能力,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探索建立新型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就成为北京市迫切的需求。这其中的交流与碰撞、协作与互惠,将在国内国际大范围、多方位展开,所有参与者都将是赢家。

第三,西部大开发将获得助推力。北京今后3至5年在水资源、电力、天然气等方面会有更大的需求。特别是正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实施的西电东送工程,将有力地解决当地资源的转化和群众生活的脱贫问题。

历史的机遇选择了北京,北京责任重大。要将机遇变成现实,北京市应该为全国和世界搭筑一个“奥运平台”,运用市场机制,使各种社会和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地整合发挥。在这个平台上,尤其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民间参与、利用市场机制又不过分商业化、促进北京发展又为各省市提供机会等重要关系。具体来说,北京市应该努力为全国和世界创造一个高效优质透明的办事环境、诚实可信保障权益的投资环境、公平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人放心满意的购物环境,才能不辱使命,兑现承诺。新华社北京2001年7月30日电

凝民智聚民心铸民魂——“奥运精神”在筹办中形成和弘扬

新华社记者苏会志、汪涌

一项项与国际接轨的政策相继出台,一座座场馆拔地而起又陆续竣工,一件件组织工作逐一落实,一处处服务奥运并使市民永久受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陆续完成……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过6年多的筹办,正按照“有特色、高水平”的要求顺利推进,各阶段任务在如期完成。

北京奥组委负责人介绍,6年来,奥运会筹办逐步形成和积累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将其归结成“奥运精神”: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奥运精神”体现在筹办工作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为国争光——爱国无长幼

10月3日,作为城市志愿者,奥运冠军高敏在北京西城德胜门附近的一处城市志愿服务网点,向过往的行人讲解奥运知识。同一时间,体操名将莫慧兰也在圆明园为游客讲解奥运知识。

她们同奥运志愿者一样,要为奥运服务,为国争光。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启动后,短短一个月,报名人数就突破20万。至今,赛会志愿者报名人数已突破了67万,城市志愿者报名人数突破50万。

86岁的孙芳垂老人精通英语,是全国知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至今还坚持工作,并经常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他希望发挥自身语言优势,做一名奥运会语言服务志愿者。79岁的杜大年老人年轻时在美国工作过,现报名担当奥运会城市志愿者。

很多人都明白,办好奥运会,对于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为此,从奥运工程建设者到各行各业劳动者,从领导干部到广大群众,都把为祖国争光、为奥运添彩当成自觉要求,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筹办工作中。

申奥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参与筹建奥运场馆的积极性,他们纷纷要求能为中华民族第一次举办的奥运会贡献一份力量。为尊重、顺应和满足海外同胞参与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美好心情和强烈愿望,北京市政府指定国家游泳中心为捐资建设的奥运场馆,并为此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公开、严格的管理办法,保证捐建工作顺利完成。

捐建奥运场馆获得热烈响应,迄今捐款已超过9亿元人民币,捐款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捐款者中有八旬老人,有学语孩童。浓浓爱国之情,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视觉设计总监、旅美视觉景观大师蔡国强说:“能够亲自参与到这项展示中华文明灿烂历史的伟大工程中,是全世界任何一位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每一名华人艺术家的自豪。”

2004年,在日本建筑监理行业名气不小的乔锋得知他的专业可以用在国家体育场工程后,非常兴奋,满怀用自己专业经验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拳拳报国之心,放弃优厚待遇,说服妻子,举家回国,参与到国家体育场的建设监理工作中。别人形容他是“拿十分之一的收入,尽十倍的努力。”乔锋则说:“回来,就是为了报效祖国。”

国庆之夜,记者赶赴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采访,目睹一批主创人员在加班工作。张艺谋说,这些人具有强烈的使命感,相信能向世界奉献一台浓缩中华文化精华的作品。

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围绕“为祖国增光、为奥运添彩”主题,以“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境界,用点滴行为,展示自己的爱国热情。艰苦奋斗——奉献无高低

取得奥运会举办权不容易,办好更不容易,需要艰苦的努力、无私的奉献。建设者为建成一流场馆而挥汗如雨,志愿者为献上一流服务而踊跃争先,组织者为周密安排赛事和保障而殚精竭虑……

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的诞生,凝结着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的无私奉献。设计师王沂蓬和他的团队在做奖牌抗摔试验时,前后经历4次波折,为如期解决奖牌中玉易碎问题,共拿出18个方案。这期间,他们多数人连续半个月没睡过一个好觉。

奥运赛事服务历来被称为“The face of the game”(运动会形象)。8月下旬,“好运北京”世界青年摔跤锦标赛在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举办。在一群身穿橘黄色汗衫的志愿者中,有一个由21名奥运志愿驾驶者组成的团队,年龄最大的50岁,最年轻的26岁,最高学历是博士,最低学历是中专。

他们为国际官员提供专车服务。从8月16日开始机场接机到27日送外宾登上飞机离开中国,他们通过专业、真诚的服务,为本次锦标赛呈现了完美的“face”。

赛前培训有一项内容是熟悉路线,几人一组,沿指定路线把比赛场馆、宾馆、机场、训练场馆间的路程走一遍。志愿者马建华头一天晚上10点刚从欧洲返回北京,顾不得倒时差,第二天清早就与大家一起熟悉路线。有两位志愿者,平时很少在北四环一带开车,为确保赛时不走错路,下班后又驾车将规定路线走一遍。

比赛的几天中,志愿驾驶者早出晚归,任劳任怨。早班的志愿者凌晨5点多就得起床,晚班有时要凌晨1点才到家,有时该交班了有人用车就得连班干,有时刚吃一两口饭调度却通知官员要动身,有时一天跑几个地方,一口水都喝不上,有人开玩笑称他们是新“骆驼祥子”。但志愿者范星文的结论是:再累也愿意干。

今年59岁的皮尤新是中信国家体育场项目部总经理,自2004年进入工地,就和施工人员摸爬滚打,顶寒风,冒酷暑,披星戴月,日夜奋战。依职务和年龄,他完全可以回到京城大厦30层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办公,他却选择了吃住在工地,在一个个行家眼里难啃的骨头项目上“拼命”。他不断告诫自己:这是“国”字号项目,哪里最艰苦、最困难,就该在哪里出现。

今年除夕,记者来到棒球场工地,了解到这个工地的建设者300多人都没有回家。负责这里市政工程的北京住总正通公司工人们吃完饺子后,又工作到天明。

这样的建设者在奥运建设工地何止千人万人,奥运会的梦想必将在他们的奉献中实现。精益求精——敬业无止境

奥运会容不得一点闪失。北京奥组委一位负责人说,筹办奥运是展示国家和民族形象的舞台,以敬业精神精心部署、精心实施,方能确保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精益求精,使筹办工作能经得起历史检验。

采访北京奥运会筹办的外国记者,都有一本厚达426页的中英文双语手册,他们称其为采访北京奥运会的“圣经”——《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采访服务指南》。它是今年初公布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的具体说明。《指南》涵盖了奥运会注册媒体普遍关注的签证申请、海关手续、雇用人员、租用房屋等18类事项。每一类事项,《指南》都力图从媒体的角度进行解读,最大限度方便记者的查询和使用。

北京奥组委在2005年接到编制任务后,和国务院、外交部、公安部、海关总署、新闻出版总署等十几家相关单位共同努力,本着履行举办城市承诺、遵守国际惯例和结合中国国情的原则,分析重点难点,共起草了8稿,修改和校对40多次。期间经过无数次的讨论、推敲、核实和校对,甚至将很多章节推倒重来,仅英文版就修改润色3次。《指南》发表后被专家称之为精益求精的典范。外国主流媒体评价:《规定》和《指南》的公布,表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诞生,是众多艺术家精益求精工作的结果。71岁的奥运会吉祥物创作修改组组长韩美林回忆,为了搞好设计,收集拨浪鼓实物达200多个,设计图画了几千张。

为体现北京奥运会射击馆质朴、原始、丛林狩猎的建筑风格,工程采用柱、梁、楼梯、挡弹板无装饰混凝土施工技术。项目总工程师沈凤云带领技术人员利用晚上时间,用电脑绘制不同部位拼装效果图,数千次优化设计方案,数百次现场试验,建成后的射击馆质感自然优美。

过硬的作风,周密的措施,使筹办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了高标准、严要求。勇攀高峰——创新无上限

筹办奥运在国内无章可循。面对种种困难与挑战,组织者、指挥者和奥运建设者以勇攀高峰的气概,创造性地工作,使得各项筹办工作按时完成。敢为人先,志在一流,使北京奥运会成为尽展创新实力的窗口。

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穹顶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预应力弦支穹顶结构,代表了目前国内最高水平,用钢量小,重量轻,为其他场馆建筑提供了依据。一位国际奥委会官员视察时,特意问:“这是谁设计的?”张爱林副校长骄傲地回答:“钢结构、照明、空调等全部是我们自主设计,自己施工!”

创新无止境。一系列、大规模的创新,让北京奥运场馆受到国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让国际奥委会对北京奥运筹备工作十分满意。

奥运场馆建设在总体规划、工程设计、重大结构施工和绿色建筑等方面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初步形成了涵盖新型大跨度钢结构、新型膜结构等14大类的技术创新体系,各场馆累计攻关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技术项目达170多项,一批技术世界领先。

现代奥林匹克发展史,也是一部创新应用的发展史。它在不断接受创新中发展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盛会。

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首次把动物和儿童形象完美结合起来,首次把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与奥林匹克元素直接融入吉祥物中;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和体育图标,吸收了中国书法和篆刻艺术的特点,把运动图形与中国文字紧密结合,包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体现了浓郁的中国色彩;把玉用在奖牌上,在奥运史上是第一次。

北京奥运会票务工作特别制定了“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为学生提供特价门票。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这一做法高度评价。

为使《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采访服务指南》得到落实,北京奥组委要求,对前来采访的记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集中一批具备行政审批职能的国家机关,建立统一协作的机制,抽调专人、联署办公,受理记者的各项行政审批和服务需求。“一站式”媒体接待和服务,是奥运史上的首创。“各国记者在这里把所有需要行政审批的项目都可办完,省去了跑路的不便,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记者,让他们能快捷、高效地报道北京奥运会。”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肖培说。团结协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奥运筹办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第一次承办又缺乏经验,唯有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北京奥组委在筹办中统一指挥,相关单位各负其责、广泛参与、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协调运转的体制机制。

有这种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什么难关不能攻克?

奥运会除了运动员之间的较量,也是媒体间的大战。做好媒体服务,媒体运行核心管理团队需要近300人。在寻找符合国际奥委会要求的人才过程中,举国体制的优势、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就充分发挥了作用。

去年9月,中宣部在全国范围组织了一次场馆媒体副主任、新闻运行经理、摄影经理等人才招聘。在各省、市的支持配合下,北京奥组委从各地推荐的人员中,选拔了67名有媒体报道经验和背景、英语沟通能力出色的记者、编辑和新闻干部。他们在媒体服务运行部以及30多个竞赛场馆担任相关职务,在“好运北京”系列测试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奥组委又招募71人进一步充实媒体运行队伍。

北京朝阳公园奥运沙滩排球比赛场地的沙子来自海南;“鸟巢”外场地铺设的特殊沙砖来自内蒙古,这种沙砖具有渗水、抗压、重量轻等优点;“鸟巢”建设使用的特殊钢材Q460来自河南舞钢,其超长钢材运输进京,得到了沿途各地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北京各个奥运场馆建设工地,有数十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工程技术人员。

北京奥运会竞赛管理筹备工作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所有28个大项竞赛主任来自各地,都是中国人。所有大项竞赛主任均出自举办国,在奥运会历史上尚属首次。他们将通过奥运会成长为竞赛管理方面的国际高级管理人员。

北京奥运会比赛场馆有6个在京外,分别为青岛的帆船赛场、香港的马术赛场以及天津、上海、沈阳、秦皇岛4个城市的足球赛场。这些城市积极参与,主动配合,竞赛场馆均如期高质量完工,保证了测试赛圆满举行。

为使空气质量达标,北京市已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北京周边省、区、市,制定并组织实施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方案”。

奥运安保工作充分体现了大协作。一项涉及解放军、武警、公安等各个部门的安保计划,在统一协调指挥下,正在有效实施。众志成城,将保证奥运万无一失。

奥运工程、奥运人才等各项筹办工作涉及北京市各部门、北京市和中央各部委、北京和各省区市间的多种合作,涉及奥运筹办的方方面面。在这里,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显现无遗。举全国之力,集各方之智,使各项筹办工作有条不紊、高效推进。

民心因奥运而凝聚,精神为奥运而振奋。“奥运精神”鼓舞着亿万国人参与筹办,使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竞赛组织、市场开发、票务工作、媒体服务、安全保卫、后勤保障、宣传文化活动、志愿者队伍建设有声有色,渐入佳境。“奥运精神”让世界相信,北京会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奥运精神”正在成为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为国人所传承、弘扬,激励全国人民求发展、促和谐。新华社北京2007年10月5日电

驻足回首,筹办奥运改变了我们什么?——写在奥运会倒计时300天

新华社记者万一

2007年10月13日,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300天。

今天,奥运会正式“落户”中国已经6年零3个月整,我国正式组织筹办奥运会已经2130天。

还有300天,奥运会进入冲刺阶段让每一个热爱奥林匹克的中国人和外国人此刻都怀揣着梦想,充满着遐想,期待着明年鸟巢中飞出金凤凰、飞出新感受、飞出让国人和世人心灵为之一振的美丽画面。

已经2130天,奥运元素已经随着岁月的流转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浸染了我们身边的风景,于无声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2130天,我们这个还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将奥运当成一个契机,踏踏实实地改进了我们各方面的不足,提升了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确切地说,从北京打算申办奥运会那一天开始,某些意义深远的变化伴随着奥运元素已经、正在并且即将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

在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300天的特殊时刻,不妨让我们驻足回首,透过无数浸染光荣与梦想的日子,聆听、观察、关注:奥运,已经改变了我们什么。现代文明:绿色,播撒进和谐神州(身边故事)9月22日,北京市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道路空旷,空气清新。在22日早7点至晚7点,天桥到珠市口、王府井到八面槽等路段为两个无小汽车区域,这些路段只允许公共交通车辆通行。“无车日”当天,市民普遍感到道路比前一天变得通畅,出行变得畅快了;车辆排放的尾气、鸣响的笛声减少了,空气质量提高了。“骑自行车既是大多数北京市民使用的一种交通方式,也是绿色出行的一种重要手段。自行车节能、环保、零排放,又健康、时尚。每个老百姓需要从自身做起,迎接绿色奥运,保护环境。”北京贝科蓝图自行车租赁有限公司的何先生一边擦着摆放整齐的自行车一边说。(变化点评)“在北京奥运会提出的口号中,‘绿色奥运’是影响最为深远、广为人知并在近几年来改变中国人生活最大的一个。”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张颐武说。事实上,除了“无车日”的绿色出行,在北京,每个月的11日设为“排队日”、出租汽车内全面禁烟,甚至大规模清洁和翻修厕所的行动,无不让人看到这个古老的都市与现代文明的亲切握手。“绿色”理念,从6年多前举国欢腾的那一刻起,就势不可当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们普遍认为,奥运会将改变中国传统理念,提升绿色的地位。通过奥运会的举办,“绿色”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为国人认识,这种认识告诫我们,绿色不仅有人和自然的关系内涵,还有人和人的关系内涵。可以确定的是,正是奥运会这个契机,绿色的种子已经扎进民众深厚的土壤中,绿色的规范也已融入政府的运作中,绿色,将让奥运赛场风云变幻的美好瞬间成为中国人展现自己绿色追求的永恒努力。百姓生活:衣食住行尽享奥运“红利”(身边故事)10月7日,备受北京市民关注的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行。一时间,百姓大呼方便、沿线商家生意升温。“没有5号线前,我原来早上上班从家到位于崇文区的单位至少需要1个半小时,现在最多40分钟。”在5号线的起点站——天通苑北站的站外广场,家住天通苑小区的李杰告诉记者,“这都是托福北京要办奥运会。要是没有奥运会,我估计不会这么快就有这条地铁5号线。北京奥运会给百姓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变化点评)“一届奥运会的举办,将带来民众生活显著的改善。这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已经被证明了多次的事实,将毫无例外地在中国百姓身上得到应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说,“这些变化其实不仅仅体现在出行更为方便上,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老百姓都会感受到奥运带来的变化。”

奥运会筹备以来,除了新修的宽敞的道路越来越多,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外,随着大规模旧城的改造,目前北京的人均住房面积已经比6年前翻了一倍,城市的一半已经被绿色覆盖,未来一年左右还将出现“六环碧水绕京城”的美景,北京正在逐渐成为宜居城市。“而由于奥运概念的带动,本来就形势良好的中国经济又加上了一个助推器,中国百姓的腰包明显鼓了起来,2006年我们的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说,“穿得比以前漂亮、吃的比以前好、住得比以前宽敞、出行比以前便捷,这些变化不仅仅发生在北京,全国的百姓都是一样的。”民族素质:在急速推进的文明浪潮中提高(身边故事)目前的北京,急速推进的文明浪潮正在席卷这个城市,北京市政府正发起一场做文明人的运动,并把150万册文明礼仪普及读本派送到市民家中。面向全市市民的“首都文明工程”已经启动;以“建设新北京,贡献新奥运,展示新形象,塑造新青年”为主题的“青春奥运文明行动”已经在广大中小学生中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而在全国其他的地方,围绕奥运这个主题的一系列“讲文明、树新风、重礼仪”的活动开展得普遍而持久。和以前不同的是,这些活动大多数都是民众自觉参与的。有外电评价说,古老的中国正在奥运五环旗下开始了一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运动”,而这个运动是非政治的,且深受百姓欢迎。(变化点评)“奥运会必将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长久的‘奥运遗产’,而这其中因为奥运会的举办而带来的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比奥运会留下的场馆要更为珍贵。”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康宁博士说。2001年7月19日,当北京成功申奥喜悦依然洋溢在胸之时,北京市精神文明办即发出对北京市民12个“小毛病”的宣战声明:随地吐痰、排队加塞儿、出地铁车门太难、过马路心太切、乘出租车仍有不满意处、“京骂”、缺乏微笑、路标不指路、没有说“对不起”的习惯、对“老外”比对外地人好、话太多等自家人的小毛病被无情端出,北京人一夜之间成了众矢之的。如今,这些小毛病已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北京人所正视,在今年举行的一系列“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期间,变化有目共睹。

现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招募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目前报名人数已经超过50万人,而通过这个数字我们发现的是通过奥运筹办和积极的宣传,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光大、民族凝聚力的喷发,这是国家软实力的表现,也是国家竞争力的表现。在过去6年中,奥运会对中国的诸多领域产生了正面影响,比如教育、规章制度、环境保护标准等等。不可否认,很多方面还有待改进,但我们为这些领域的进步感到鼓舞。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国际奥委会更加相信,北京奥运会将为中国留下一笔巨大的遗产,并会持续影响中国。我们将尽力确保北京奥运会树立正面的榜样。这也是对所有奥运会的期望。如果奥运会产生的效益超出体育的范畴,那将是皆大欢喜。新华社北京2007年10月13日电

办好奥运利民为本——写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200天之际

新华社记者许基仁、苏会志、汪涌

北京奥运史上有三个值得铭记的日子: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将隆重开幕!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日子——2001年5月20日,这一天北京时间晚上8时,国际奥委会在洛桑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同时在其官方网站公布对2008年奥运会5个申办城市的评估报告。全球各大媒体竞相解读评估报告,除了得出北京、巴黎、多伦多申办领先的结论外,还捕捉到了对北京评估报告中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金的一句话:北京举办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体育运动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

这句评语是其他申办城市的评估报告中所没有的。北京奥运会,将给中华大地和中国人民带来宝贵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我们奉献于北京奥运会,也必将受益于北京奥运会。白居易诗曰: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7年过去了,今年1月21日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200天,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直不忘承诺和责任,用极大的热情、扎实的工作做好奥运会、残奥会各项筹备工作。“北京奥运会效应”已经充盈于我们的四周,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会更深切地感受到北京奥运会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促进作用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更多福祉。政府:让奥运成果惠及民众“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世代传承的治国理念,但却常常耽于幻想。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真正做到了“利民为本”,在筹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过程中同样全力贯彻这一执政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办好二〇〇八年奥运会、残奥会……”并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北京和其他协办城市的各级政府都努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筹办奥运会、残奥会过程中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重视民生,注意倾听百姓呼声,切实维护百姓的利益。

北京举办奥运会,遇到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交通拥堵。为了破解这道很多奥运会举办城市都要面临的难题,北京市近年来投入巨资,修建多条地铁。北京人深切地感受到,在筹备奥运的7年间,北京市地铁建设是发展最快、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

位于城北的天通苑小区因为常年交通拥堵而被戏称为“添堵苑”,是北京交通好坏的一个风向标。为了躲开拥堵,以前许多小区居民每天6时就要开车进城上班。原地铁5号线规划方案由于立项较早,未料到天通苑的飞速发展,没有设计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小区居民颇有微词,并于2005年自发成立了“移站促进小组”,希望能把一个站点移到小区边上。但由于当时地铁5号线已经开工,小区居民担心主管部门不会破例同意移站要求。但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听取了众多群众意见后,觉得民众呼声合乎情理,于是增资7000万元增建天通苑站,不仅满足而且超过了民众的要求。这也是中国地铁史上第一次因为民意而变更建设规划。

2007年10月地铁5号线开通后,这里的拥堵程度下降了60%以上。现在,许多人可以晚起床一个小时,把车停在地铁站边的停车场,转乘地铁上班,由“汽车族”变为“弃车族”,大大节省了时间和开支,也呼应了“绿色奥运”的倡议。他们说:“5号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举办奥运会,如何在赛后利用好比赛场馆,卸载“财政包袱”,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尤其对于那些在奥运会前新建较多比赛场馆的城市来说更是如此。悉尼奥运会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之一,悉尼奥林匹克公园在奥运会期间更是成为赛会的明珠、民众的乐园、悉尼的骄傲。但奥运会后,奥林匹克公园庭前冷落,场馆维护等高额费用一直困扰着悉尼。

北京和其他协办城市能否破解这道世界难题,需要用几年的时间来努力和验证。但北京奥运会组织者从一开始就重视这个问题,在建设场馆时既考虑到奥运会比赛的高标准需求,同时也谋划“后奥运会利用”,最大限度地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考虑民众需求,方便民众使用。北京市规划发展委员会主任黄艳说,从奥运场馆的规划布局上就充分考虑到赛后惠及于民的问题。

北京奥运会的很多新建场馆都建在大学里,方便师生员工和附近居民锻炼身体,开展体育活动。北京的东南角以前缺少大型体育场馆,学校和周边社区要想举办和参加较大规模的体育赛事和活动,都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大家都盼着附近能有一处大型场馆。

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集中在北城,这样在奥运会期间能方便运动员、记者等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赛场,这也是北京的申办承诺之一。但组织者考虑到民众的愿望,还是在东南一隅的北京工业大学安排修建体育馆,用作奥运会羽毛球和艺术体操比赛之用。奥运会后,这个体育馆将面向2万名北工大师生员工、30万周边居民开放,成为他们锻炼健身的乐园。

此外,其他3个原来规划建在城北奥运中心区的乒乓球馆、柔道跆拳道馆、摔跤馆,也都出于赛后利用的考虑,分别移到了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校园中,赛后将为师生员工和数百万周边居民服务。同样,北京市西部体育场馆较少,北京市于是在西部规划新建了五棵松体育中心、老山自行车场馆群和北京射击中心,以赛后惠及市民。“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标志性”上则是场馆建设的败笔。它在奥运会后将被改造成一个水上乐园,用于市民水上娱乐游玩。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的规划建设同样体现了赛后利用、服务市民的思路。为避免重蹈雅典奥帆赛场赛后闲置的覆辙,投资32.8亿元的青岛奥帆中心规划赛后建成一个集水上运动、健身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市民活动中心。

关爱残疾人,服务残疾人,让中国8000万残疾人共享奥运成果,也是中国政府在筹办奥运会、残奥会过程中坚持的理念。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由同一个组委会来承办,史无前例。

残奥会比赛场馆大门玻璃上贴上不同颜色的防撞提示;选手村房间布置体现残疾人优先原则,为此把挂衣杆高度特地降低;最好的观赛区域设计成轮椅看台;电梯按钮设有盲文标志和语音提示……细微之处见真情。正如国际残疾人奥委会主席克雷文所说“举办一届残奥会,最主要的是充分考虑参赛运动员的感受,其次才是他们的比赛成绩,北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这些理念和措施正是中国政府重视人权、大力践行人道主义精神,让奥运成果惠及残疾人的真实写照。百姓:分享奥运蛋糕

全世界争办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最大的诱惑和最直接的效益就是筹备大赛能有效拉动经济。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经营奇才尤伯罗斯开创靠市场运作来承办奥运会,实现赢利2.25亿美元。1988年首尔(汉城)奥运会时,韩国经济在7年里共带来70亿美元的国际收支顺差,举办奥运会赢利2亿多美元,并间接带来了327亿美元的国民收入增加值。那届奥运会给76万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占总就业人数的0.7%,由此提高的国民收入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4%。1996年亚特兰大百年奥运会则创造出120亿美元的产值,超过大部分参赛国家和地区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2005年,是北京顺义市民张敬轩特别高兴的一年,在家赋闲多时的他重新上岗,成为奥运会配套设施金宝花园酒店的一名水暖工。他说:“我们是离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最近的酒店。除了运动员,还有很多游客和商务人士慕名前来。”随着奥运会一天天临近,金宝花园酒店的入住率也越来越高,生意越来越红火。张敬轩也亲身体验到了奥运会带给自己的实惠,现在他每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比两年多前来的时候提高了不少。

张敬轩只是筹办奥运的受益者之一。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奥运筹办期间,北京新增就业263万人。近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保持在60%以上。“北京公交车的票价降了!”这是2007年北京市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话题。“一卡通”公交票价降到了4角,地铁票价则降到了2元。而在地铁票价的支出平均每人次下降了1.3元背后,北京市去年就补贴了10.3亿元。在北京市让利于民、大力推行公共交通的措施背后,京城百姓真切感受到了实惠。

北京市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赵弘研究员分析说,筹办奥运会显著提升北京产业结构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北京城市建设和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显著提升北京国际化水平,更显著提升了北京百姓生活品质,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同样得到实惠的还包括境内5个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帆船举办城市青岛和足球举办城市上海、秦皇岛、沈阳和天津。投资123亿元的京津轻轨铁路将在奥运会开幕前通车,到时京津两地市民单程旅行只需要30分钟。

放眼世界,回顾历史,并不是每届奥运会都能给主办城市老百姓带来福祉,也不是每届奥运会都能得到当地市民的高度支持。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由于动用公共财政过多,使当地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累及市民,从而成为怨声载道的一届奥运会。悉尼奥运会时,当地市民不满组委会在著名的邦迪海滩修建沙滩排球临时看台,担心会影响旅游和环境,与施工者发生冲突。更有甚者,瑞士伯尔尼市民在2002年投票反对向伯尔尼奥申委提供申办资金,实际上向伯尔尼申办2010年冬奥会判了“死刑”。

而北京奥运会由于造福社会、惠及百姓,因而得到社会大众的高度支持和参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成为奥运筹备期间民众心声。“奥运会”也牢牢占据年度“流行语”的榜首。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报名人数大大超过需求量。北京奥运会第二阶段门票销售系统发生瘫痪,固然反映了组织者考虑不周、管理水平尚待提高,但也折射出全国民众对观看北京奥运会赛事的超高热情。

在筹备奥运会的过程中,政府与民众良性互动,老百姓把举办奥运会当作自己的分内事,这是我们在构筑和谐社会进程中一抹感人的色彩。

我们既不能夸大更不能低估“奥运会效应”。中国改革开放30年,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如果没有奥运会,北京乃至全国同样会有很快的发展,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依然会很多。但是,奥运会在拉动需求、刺激消费、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促进旅游等城市“硬件”方面的提升作用,已为大多数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历史所证明。

现在记者还清晰地记得16年前采访巴塞罗那奥运会时,一位西班牙老人看着身边环城高速路感慨地说:“要没有奥运会,也许20年后都不一定能建成这样一条漂亮的高速路。”社会:奥运精神财富将惠及子孙后代《奥林匹克宪章》宣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

举办奥运会,不仅给中国留下宝贵的物质遗产,更是在展示国家形象、提升文明程度、普及奥运精神、教育年青一代等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留下了更珍贵的精神遗产,必将造福中国,惠及子孙后代。

奥林匹克理想和奥运会本身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但它超越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种族肤色和文化差异,具有普世价值观,奥林匹克五环旗从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旗帜。世界上没有哪一项盛事,能像奥运会那样使全人类在同一片蓝天、同一面旗帜、同一簇圣火、同一种规则下肩并肩、手拉手,为胜利而拼搏,为友谊而竞争。

中国举办奥运会,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大融合。通过奥运会这个窗口,中国加速走向了世界,世界全面了解了中国。北京奥运会时,全球21600名注册记者、逾万名非注册记者云集中国首都,使持续传承了5000年文明的古老中国与“神秘”无缘。

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联想公司,借奥运会之宝船扬帆出海。在都灵冬奥会上,当联想LENOVO标识与世界最著名的大公司商标并排出现在新闻中心标志牌、记者采访证上,无疑是中国融入世界的一种印证。

中国举办奥运会,是社会主义中国坚持改革开放、遵守国际规则、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大国责任的一次大展示。中国7年筹备奥运会的历程已经告诉世界:中国履行申办承诺,严格遵守奥运会举办惯例,凡是与奥运会惯例相悖的规定都要被废除或修改。为此中国承诺奥运会参加人员的注册卡可当做签证多次往返中国,修改了管理条例以使外国记者可以在中国境内自由采访,连向来神秘的奥运会兴奋剂检测中心届时也将由一个国际团队来“接管”……

国外的疑虑一点点在消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是一个负责任、讲信义、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

中国举办奥运会,是民族凝聚力的一次大检阅。在奥运会筹备过程中积累和提升了5种“奥运精神”: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必将在日后的改革开放建设事业中产生强大的精神推动力。

中国举办奥运会,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次大促进。北京和5个境内协办城市于2006年3月倡议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已深入人心,初见成效。针对赛场叫骂、不分场合抽烟、不排队等与国际礼仪所不符的陋习,中国许多城市大力推行“排队日”、“无烟奥运”、“杜绝京骂”等理念,并开展相关活动,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在北京启动全国首个“排队推动日”的一年多中,已有600多万市民踊跃参与,北京市五环内1805个公交站台中,80%实现了排队候车,30%做到了无人监督也能自觉排队候车。

中国举办奥运会,是奥林匹克理想以及追求和平、平等、道德、进取、参与、责任感和公平竞争等奥林匹克普世价值观的一次大普及。国际奥委会在听取北京筹备汇报时,最觉得高兴的不是场馆的如期建设,也不是赞助商的踊跃投入,而是“奥林匹克课程”进入中国556所中小学,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难得一见的壮举。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去年8月6日访问北京时,还特地到“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北京四中参观交流。毫无疑问,经过北京奥运会的洗礼,经过“奥林匹克课程”的熏陶,中国年青一代会更有社会正义、公平和责任感,会更有友爱、互助、参与、奉献精神,会更加在合乎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去竞争和拼搏,这将是北京奥运会留给当代中国并惠及子孙后代的最为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在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前的申办城市最后陈述中,中国“奥运老人”何振梁面对拥有投票权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动情地诵读了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无论你们今天作出怎样的选择,都将载入史册。但是只有一种决定可以创造历史。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可以通过体育促进世界和中国友好相拥在一起,从而造福于全人类。”“如果你们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北京,亲爱的同事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7年之后,北京将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那一刻,那些阅历甚广的委员们被打动了。委员们最终选择了“创造历史”!他们在等待和期望7年后到盛夏北京为7年前的选择而自豪。

北京和其他协办城市依然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改进很多环节:北京的交通依然拥堵,环境污染仍然较为严重;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语言环境还不能令人满意,志愿者素质有待改进,组委会管理效率和水平尚待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但北京和中国为奉献一台“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而显示的诚意、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却有目共睹。我们离自己的目标已越来越近。

再过200天,当国际奥委会委员齐聚北京和中国,他们会看到北京奥运会的确给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带来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他们终于可以为7年前的选择而自豪了。

圣火无言,历史作证,奥运丰碑,人民缔造!新华社北京2008年1月20日电

灾难,熄不灭奥运梦想的火炬——写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50天之际

新华社记者肖春飞、杨明、汪涌

5月8日,当年轻的藏族女火炬手次仁旺姆,站在地球之巅,将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高高举起时,四川北川唯一的奥运火炬手、北川中学的体育教师苟义国,热泪盈眶,难抑心中激情。

但是,这位羌族汉子和13亿中国人民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北川周围这片静谧的大山下、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地层深处,一股可怕的力量,正随着地壳板块的撞击、挤压、凝聚着巨大的毁灭性能量,4天之后,猝然爆发!

山崩地裂,家园破碎,数万人遇难……中国汶川附近遭遇到中国历史上一次破坏程度极大的地震袭击!

灾难骤临,神州垂泪,举世震惊。全世界在哀悼地震死难者的同时,也在关注和担忧:这场可怕的地震,会不会影响中国向世界提出的“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奥运会”的郑重承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地震废墟旁,发出了气壮山河的誓言!

6月19日,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50天。即便在今年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等各种磨难,中国人民办好北京奥运会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加紧筹办北京奥运会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奥运东道主面临严峻考验,奥林匹克梦想与灾区人民同在

即便在很多年以后,回眸中国的2008年,人们也会感慨:中国人是在何等困难的情形下,实现了百年奥运梦想!回应了古人箴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2008奥运圆梦之年,正是奥运筹备的关键之年、决胜之年,但一系列不期而遇的天灾人祸骤然降临到中国人民的身上。

1月份的冰雪灾害使南方损失惨重;3月份“藏独”分子在拉萨制造“打砸抢烧”暴力事件;4月份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多次受到干扰;5月份的汶川地震更是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给奥运筹备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奥运火炬正在国内传递。一方面是巨大的悲伤和紧急的救援,一方面本应是民众的期盼和节日的喜庆。二者在情感的两极猝然遭遇。但是,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北京奥组委经国际奥委会的同意,作出了奥运火炬传递在全国哀悼日暂停3天的决定,这是奥运火炬传递史上的首次破例,折射出人文关怀的光辉。奥运火焰暂熄3天,但它使各国人民的心中感到了阵阵暖意,赢得了全世界的深深敬意。

在随后的奥运火炬传递中,各地都取消了原定的庆祝仪式和文艺表演,压缩了传递路线,增加了默哀和捐款的内容。在悲伤和坚毅之下,中国人民在这场特殊的奥运火炬传递中,增加了传递爱心和希望的崭新内容,是对奥林匹克理念的最好诠释,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奥组委文化活动部负责奥运歌曲收集的王平久,得知汶川地震发生后,克制不住内心的悲痛,连夜创作了《生死不离》的歌词,后经在中央电视台上朗读并经成龙录唱后,产生了强烈反响。

像王平久这样的奥运会建设者还有许许多多。他们人在北京,心系灾区,用各种方式、尽各自所能表达他们对抗震救灾的支持。但他们深知,做好本职工作,加紧做好奥运会筹备工作,是他们更重要的职责。正是因为有数以万计的奥运工作者含泪奔忙,北京奥运会才能排除万难,一刻也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任何困难和挑战都阻止不了中国人民办好北京奥运会

在突如其来的大灾难面前,党和政府把挽救生命、抗震救灾作为首要任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同时,总揽全局,统筹协调,其他各项工作包括奥运会筹备也在有序进行。

奥运会期间,一支主要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急救车医护人员、医学院学生在内的3000余人的医疗服务团队,承担着奥运会医疗服务,任务很重,前期准备工作繁重。地震骤然降临,灾情就是命令,救人就是天职。这些白衣天使心急如焚,纷纷要求去灾区救死扶伤。北京市从各所医院紧急抽调了10余批医疗救援队派往地震灾区,其中包括一批承担奥运会医疗任务的医院,如北京协和医院派出了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主任杜斌、北京天坛医院派出了ICU主任周建新等前往地震灾区。为了不影响奥运会医疗卫生筹备工作,医院妥善安排其他人员接替他们的工作。不少前往地震灾区的首都医务人员,都参加过抗击“非典”的任务。他们说,抢救人民的生命,就是奥运精神的最好体现。

灾区急需大量血浆,北京市拿出了不少血浆支援灾区,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奥运会所储备的。在紧急调送的同时,为了保证奥运会的用血需要,北京市全市总动员,紧急征集义务献血,补充奥运会用血储备。令人感动的是,义务献血的市民排成了长队,血库很快就完成了储备。

面对天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作团队仍艰难地集中精力,克服困难,全力做好本职工作。蔡国强是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视觉特效总设计。在他的眼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及其所延伸出的焰火,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华灿烂文明。

据他透露,经过3年多的科技攻关和一次次的实践,尽管困难无数、挑战巨大,这个团队还是自信能使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焰火表演成为历届奥运会中富有特色、精彩纷呈的一次。“鸟巢”和“水立方”是北京奥运场馆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奥运建筑史上的奇观。对于所有的奥运场馆,即便是最挑剔的西方媒体也竖起大拇指。

也许有人不相信,经过了今年上半年“好运北京”游泳、跳水和花样游泳3项测试赛的“水立方”目前仍然像个工地,有许多工人仍在日夜奋战。“水立方”在建成之后,始终处在不断完善之中,尤其是经历了3次测试赛后,国际泳联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方案,“水立方”运行团队为了改建工程几次搬家办公。直到6月16日,整个团队才刚刚进驻“水立方”办公室。17日凌晨四五点钟,“水立方”的大屏幕更新完毕,团队人员和施工人员以及连着大屏幕计时记分系统的工作人员连夜奋战,做后续工作,一夜都没有合眼。

国际泳联以及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前一段对“水立方”提出了许多需要改进的细节。比如,观众看台的台阶坡度陡,还要考虑残奥会需求;跳水比赛使用的放松池需要增加“造波”功能;花样游泳的水下音响效果需要进一步调试;水温室温的调节、记者工作席的安排还需改善;各类人员的行走路线等还需要重新设计……“水立方”场馆运行团队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每天有千头万绪的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众多,但确保能在奥运会游泳、跳水比赛开始前一一化解。

目前,北京和其他协办城市正按照中央要求,加紧推进奥运会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在最后50天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挑战,使奥运会顺利举行。中国人在地震中展现的民族精神,感动了世界,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诠释和实践

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坚强不屈,全国人民爱心总动员,神州大地上处处闪烁着人性光辉。谁都不希望灾难发生,但是灾难来临之际,中国人选择了挺起胸膛,坚强面对,从而深深感动了世界。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重灾区之一的汶川映秀镇说道:中国人民是充满力量、勇敢无畏、坚韧不拔、富有自助和合作精神的伟大人民!俄新社则赞誉:“一个能够出动10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民族,又怎么可能被灾难压倒?携起手来,血脉相连,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的奥秘所在。

5000年的苦难,我们都挺过来了!一场地震,决难不倒百折不挠的中国人民。地震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言行让世界感动,更让世界相信:什么样的困难,都阻挡不了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决心!

奥林匹克大家庭与中国站在一起。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国际奥委会深表关切。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连续3次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致函表示慰问。国际奥委会首批捐款100万美元,洛桑总部在20日降半旗向遇难者志哀。罗格致函说:在此艰难时刻,国际奥委会坚定地与北京奥组委及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奥林匹克运动与灾区人民同在,国际奥委会将一如既往支持中国办好奥运会,相信北京奥运会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奥运会,奥运会是全球4年一次的盛大庆典,奥运会是全球运动员的人生梦想。在中国四川地震后,全世界都期盼着中国人民能克服困难,让奥运圣火如期燃烧,并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中国办好奥运会的支持。“中国加油!奥运加油!”不仅是全球中华儿女的呐喊,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

目前,国际奥委会、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都对北京办好奥运会充满信心,国际奥委会的205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成员,都表示了参加奥运会的意愿。各国和地区运动员正加紧备战,准备到8月北京一展风采,交流友谊。

国际社会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无疑让中国更有信心;而办好奥运会,将是中国对这种理解、支持和鼓励的最好回报。

地震发生时,奥运名将刘翔正在从日本飞往国内的万米高空。“下飞机后,我收到了很多短信息,才知道事情很严重。当时,我听了心里非常难过。”两天后,匆匆赶到北京参加捐款活动的刘翔和教练孙海平一起,共同捐款50万。之后,电视上的新闻每每令他泪流满面,他接二连三地委托父亲代表自己,一次次追加捐款,共捐了350万,创了体育明星捐款之最。刘翔说:“作为运动员,我们的成长凝聚着祖国和人民的关心和支持。当国家和人民有难的时候,我们当然要义不容辞地献出我们的爱心,回报祖国和人民的养育之恩。”

地震发生后,世界看到了中国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力量投入救灾的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世界更看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爱心和人文关怀的光辉,以至美国《时代》周刊发出惊叹:“原来中国是这样!”

在这次地震大灾难中,中国浓墨重彩地在天地山川书写着大写的“人”字: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上,首次为死难的普通民众设立哀悼日,首次为死难百姓降半旗志哀;奥运圣火接力停跑三天,火炬手高擎圣火为灾区人民加油,点燃爱心、传递希望;火炬传递沿途,无数群众在募捐箱前表达爱心……

在这场地震灾害考验中,“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不仅与超越苦难、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找到了结合点,两者更在“人”的层面上,得到了空前的融合。《奥林匹克宪章》说,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和平的社会。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所展现的民族精神,正是对这种奥林匹克主义最好的行动诠释,正是对“人文奥运”的一次生动实践。

全国哀悼日后的首次国际大赛——“好运北京”中国田径公开赛在“鸟巢”进行。当介绍参赛运动员时,来自四川的选手神情刚毅,数万观众给予他们的掌声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位超级明星。

中华民族在追逐奥运的百年梦想和坚定信念中重新获得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在火炬传递丽江站中,第一棒由汶川灾区的羌族女孩张紫兰和1996年丽江地震当天出生的纳西族男孩和震生共同完成。和震生的出生与成长,见证了丽江遭受地震灾难并在灾后重生的全过程;而在地震中成为孤儿的张紫兰,高擎奥运火炬,跑向未来。

这一刻世界为之动容。张紫兰手中的圣火告诉人们:灾难终将过去,太阳照常升起;奥运即将到来,中国与世界共同拥抱未来!新华社北京2008年6月18日电

齐心同绘五环图——中国与世界携手同办北京奥运会

新华社记者高鹏、汪涌、张景勇、陈俊侠

7年,对于筹办奥运会的人来说也许太短了,但对于渴望参加奥运会、观看奥运会的人来说似乎又嫌太长。

再过一个月,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将在北京点燃圣火。7年来,为筹办北京奥运会,有多少中国人乃至各国人士殚精竭虑、建言献策,无法计算;有多少人热情参与、积极奉献,难以描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也是全世界人民为之全身心付出的历史记录和真实写照。全世界的梦想和热情

4年一届的奥运会是世界体坛的盛事,也是各国和各地区人民点燃激情、增进友谊的盛会。对于首次在中国这个东方古国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全世界体育健儿和普通民众充满期盼,心向往之。

今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奥协代表大会上,国际奥委会所属205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均明确表示将派队参加北京奥运会。这意味着,北京奥运会有望成为历史上参加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届奥运会,将又一次成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大团圆”。

没有其他任何活动,能像奥林匹克运动一样,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感召在一起。几十个国家的领导人已明确表示将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共襄盛举。

眼下,各国和地区的运动员们都在加紧备战,准备8月到北京一展风采,切磋技艺。比利时乒乓球名将塞弗此前已参加过五届奥运会,但这位29次来过中国的乒坛老将对北京奥运会仍无限向往。他说,如今世界乒坛高手如林,他要想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佳绩比较困难,但能在现场感受到中国观众热情的“加油”声,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2007年4月15日,随着北京奥运会门票销售正式启动,积淀已久的奥运激情终于找到释放的出口,抢购奥运门票一时成为热门话题和社会时尚。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18日,北京奥运会门票已售出约600万张,销售率达86%,北京和香港赛区的门票已销售一空。

北京奥运会门票不仅在境内一票难求,在海外同样非常抢手。北京奥运票务中心主任朱炎介绍,在国际奥委会205个成员国家(地区)奥委会中,有185个向北京奥组委订购了奥运门票,其中有几十个奥委会都是第一次订购奥运会的门票。由于供不应求,有不少奥委会一再要求追加门票,令北京组委会既感到欣喜,也觉得为难。朱炎说:“这是历届奥运会各国和地区奥委会订票最广泛的……从门票销售的角度来看,北京奥运会也是奥林匹克大家庭一次盛大的聚会。”

从今年4月1日开始,北京奥运圣火带着“和平、友谊、进步”的梦想与荣光,经过五大洲19个国家的19个城市,于5月3日结束了境外和中国香港、澳门的传递。

这次圣火“和谐之旅”,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感召力。境外火炬接力活动成为途经城市民众的喜庆节日,成为全球华人的爱国聚会。北京奥运会境外火炬传递活动虽然遭受到干扰、破坏,但这些不和谐音始终未能改变奥运圣火“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的主旋律。

从5月4日起,奥运圣火开始内地传递,迄今已完成了约2/3进程。圣火所到之处,各地民众热情相迎。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传递城市火炬手和民众默哀、捐款,各地还推举在抗震救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担任火炬手,使火炬传递烙上了浓烈的人文关怀的印记。在各地火炬手中,不仅有国内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也有不少为北京奥运会倾力相助的外籍人士。在湖北荆州古老城墙外的九龙桥上,担任第三棒火炬手的希腊驻华大使坎巴尼斯·米哈依勒兴奋地传递来自家乡的奥运圣火。他说:“我非常欣喜地看到,接力棒从古西方文明的希腊传到古东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中国。”全世界的参与和支持

北京申奥时曾创下了96.4%这一奥运史上最高的国内民众支持率,筹办奥运更得到了中华儿女和全世界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的广泛支持和热情参与。

北京奥组委在筹办奥运之初,虽表示不接受更不鼓励老百姓捐款修建奥运场馆,但没想到遭到很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强烈反对”。印度尼西亚华侨黄先生说:“2008年奥运会不仅是北京的奥运会,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奥运会。海外华侨华人都希望能有一个机会参与进来。不让捐款,海外华侨华人想表达爱国之情都无处体现,因此我们全家‘强烈抗议’不让我们华侨华人为奥运会捐款的决定。”

为满足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希望为北京奥运会作贡献的强烈愿望,北京奥组委经再三考虑后决定,接受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捐款,并全部用于修建国家游泳中心。就这样,霍英东先生捐赠了两亿元港币,李兆基先生捐赠了一亿元港币,李嘉诚先生捐赠了一亿元港币,金光集团的黄先生捐赠了一亿元人民币……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一共捐资9亿多元。他们用自己的一片赤子之心筑起了“水立方”。

据2005年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5%的北京市民希望成为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的总需求约为10万人,然而报名总人数却突破112万,创下历届奥运会之最。组委会不得不“艰难”地平均从11个报名者中选择其一。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感慨地说:“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惊讶的数字!中国人民奉献奥运会的热情超乎想象。”

志愿者中也不乏外籍人士。上个月,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的24名大学生成为第一批抵京的海外志愿者,其中之一的伊莉娜森奥运会期间将在摔跤比赛场馆服务。谈到自己当志愿者的初衷时,伊莉娜森说:“我希望了解中国,所以我来做奥运会志愿者。我也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以这种方式为奥运作贡献。”8月,将有290多名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海外志愿者一道为北京奥运会服务。“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的问世过程本身,就生动体现了口号所揭示的内涵。在短短一个月的口号征集活动中,北京奥组委共收到21万余条应征口号,不仅有来自国内各地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挪威、巴西等国的。应征口号中不仅有中文、英文的,还有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的。

会徽、吉祥物、主题歌、开闭幕式创意方案……每一次北京奥组委面向全球的公开征集活动,都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这些北京奥运“符号”问世的背后,凝聚着全世界人民的热情和梦想。全世界的智慧和贡献

举办奥运会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主办国一己之力难以办好。而且,历届奥运会都有一个延续性,具有相同的规范和流程,不提倡也不允许每个举办城市自搞一套。同时,“开放办奥运”,也是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和奥运会惯例。北京奥组委在实际筹办过程中始终广泛开展国际协作,吸收全人类的智慧,借用全世界的人才,从而保证了奥运会的国际水准。

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始终处于国际奥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TOK”,是奥运会组织工作中非常流行的一个英文缩写,意思是“知识转让”,是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签署的《主办城市合同》中规定的一项义务。

奥运会知识转让项目是国际奥委会在悉尼奥运会筹备期间发起的。其宗旨在于将历届组委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知识遗产整理后转让给下届组委会,使未来的东道主组织者无须再白手起家。在此基础上,国际奥委会于2002年2月正式成立奥运会知识服务机构,负责向申办和筹办奥运会的国家和城市提供有关奥运会的知识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申办或筹办工作。

北京奥组委于2003年初开始举办奥运会知识转让系列学习班,类似的专题培训班根据需要每年举办十几次。内容涉及项目管理、战略计划、场馆及临建设施、奥运会安保、交通、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等领域的专业知识。

正是由于国际奥委会的这个“无私援助项目”,北京奥组委才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博采众长,较快地掌握奥运会筹备的知识、经验和方法。

2002年10月,受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授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面向全球公开征集奥运会主体育场的设计方案,全球44家著名设计单位报名参加投标。最终,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设计的“鸟巢”方案脱颖而出。3个月后,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公司、澳大利亚ARUP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设计的“水立方”被确定为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方案。

历届奥运会都有一套INFO系统,为媒体及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提供如比赛日程、运动员简介、赛事回顾与预告、新闻发布会信息、新闻快讯等信息。INFO系统的时效性、丰富性和准确性如何,直接关系到2万多名奥运会注册记者的工作效率,因而历来是衡量奥运会组织工作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招标,世界著名的体育信息服务商——荷兰Infostrada公司被选定为北京奥运会INFO系统服务商。该公司曾为雅典奥运会、都灵冬奥会以及多哈亚运会提供过相同的服务。

中国的餐饮文化享誉全球,但北京奥组委经过严格论证,最终选定了更具有国际大型活动餐饮服务经验的国际餐饮集团爱客玛公司承担奥运会奥运村、媒体村的餐饮服务。

此外,从兴奋剂检测到法律咨询,甚至连带几分神秘色彩的安保工作……几乎北京奥运会组织工作的每个方面,都打上国际合作的印记,都凝聚着全世界各界人士的心血。

一些外国新闻机构驻北京站的记者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参加北京奥组委组织的新闻发布会时领到的英文材料,无论是语法还是用词都明显比以前更地道、更专业。“这要归功于我们的外籍专家杰夫·鲁弗洛,”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说。

从亚特兰大到雅典的三届奥运会,鲁弗洛一直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解说员。雅典奥运会后,鲁弗洛辞职来到中国,想为北京奥运会做点事情。由于一时没有合适的职位,鲁弗洛起初未被北京奥组委聘用,但他没有放弃,一边在广州经营自己的公司,一边关注着奥组委的招聘信息。每当有任何关于奥组委工作职位的消息,他都立即飞往北京。在经过12次直飞北京的努力后,北京奥组委终于接纳了这位锲而不舍的美国人。

鲁弗洛在奥组委的主要工作是修改各种报告和文件的英文版。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在鲁弗洛看来却重要非凡。他说:“不规范的语言会产生误解,而误解最终会导致文化隔阂的形成。所以我们写出的英文不能仅仅是一个个死气沉沉的单词,而应该是来自灵魂深处最自然、生动的真诚之语,而这种语言拥有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这也正是我心甘情愿离开家人、朋友、职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真正原因。”

目前在北京奥组委像鲁弗洛这样的外籍专家还有几十位,他们大都具有参与奥运会组织工作的经验。北京奥组委人事部副部长徐志军介绍说,这些外籍专家或是由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推荐而来,或是北京奥组委从各种大型赛事组委会物色的,或是毛遂自荐,但不论通过什么方式,他们都对北京奥运会充满了热情,并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徐志军透露,奥运会举行期间,赛时外籍专家团队将扩充至230人左右,他们主要从事语言服务、对外协调与联络、媒体服务和场馆运行等方面的工作,“处理的都是有难度的工作”。

北京第一次举办奥运会,缺乏组织管理经验。通过学习和借鉴历届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借助国际智慧办奥运,少走了许多弯路。而全世界专业人士的积极参与,极大地提升了奥运会筹备的质量,使北京奥运会得以传承近几届奥运会的主要特征和优点。全世界的机会和收获

北京奥运会,带来中国融入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机会,带来奥林匹克理想在全球普及的机会,带来全球商家开拓中国市场的机会,也带来全世界运动员在一流场馆展示技艺、创造佳绩的机会。世界人民与中国人民一样,不仅是北京奥运会的缔造者、参与者,也是北京奥运会的受益者。

由于语言、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并不十分了解中国。通过奥运会这个窗口,可以促进中国加速走向世界,世界全面了解中国。

北京筹备奥运会的历程已经告诉世界:中国履行申办承诺,严格遵守奥运会的“游戏规则”,凡是与奥运会惯例相悖的规定都要被废除或修改。为此中国承诺奥运会参加人员的注册卡可当做签证多次往返中国,修改了外国记者在中国境内采访的管理条例……

国外的一些疑虑在逐渐化解。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是一个坚持开放、负责任、讲信义、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而这样一个“合作伙伴”,符合全世界的期望和利益。这是中国人民通过北京奥运会送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每一届奥运会都是一次文化庆典和文化展示。经过百余年期盼,诞生于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奥运会终于来到了东方的中国,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文明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得以实现一次伟大的交汇。

北京奥运会的视觉形象如会徽、吉祥物、火炬、奖牌、宣传画、礼仪服装等都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神韵。这些视觉形象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带到世界各个角落,让全人类共同感受中国5000年灿烂文化的魅力。北京奥运会选手村里有一个“文化展示厅”,里面有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典型代表物如风筝、泥人、剪纸等,到时可以现场教授国外运动员剪纸、捏泥人等,相信能受到全世界年轻人的喜爱。

奥运会期间,全球宾客将在与5000年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的近距离接触中愉悦身心,感悟和分享东方文明的魅力。同时,世界文明由于更多地注入中华文明的精粹而具有更广博、更深厚的内涵。

奥运会第一次走进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走进最能代表东方文明的中国,使奥林匹克精神和理念无论在地域范围、人口数量还是文化融合方面,都实现了一次最大限度的传播和提升,奥林匹克价值观由此更加全面地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与世界将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奥林匹克课程”已进入中国500多所中小学,覆盖了4亿多青少年。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如此致力于普及和推广来自另一个源头的文明。正因为如此,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才在任职后期全力推动奥运会来到中国,并为自己的努力最终变成现实而欣慰不已。

中国是全世界潜力最大的市场,国际商家视北京奥运会为进一步树立品牌效应、开拓市场潜力的良机。

北京奥运会为全世界运动员建设了一批硬件设施世界一流的体育场馆,无疑为渴望创造佳绩的各国运动员搭建了一个最好的平台。担任国际击剑联合会主席达16年的勒内·豪克在今年4月18日“好运北京”国际击剑锦标赛上说:“北京奥运会击剑馆的各项指标都已达到了国际一流标准。”他同时赞扬将“录像回放系统”第一次用于奥运会。

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奥运会,五环旗是全人类共同的旗帜!一个月后将在北京点燃的奥运会圣火,是凝聚和见证各国人民梦想、奋斗和收获的全人类之火。新华社北京2008年7月7日电

两道浒苔拦截防线筑就中国力保奥帆赛顺利进行

新华社青岛2008年7月12日电(记者徐冰、桂涛、刘宝森)奥帆赛举办城市中国青岛12日在奥帆赛竞赛水域外围布设完成一条总长2.2万米的围油栏,这条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上隔离防护设施将和一天前布设成功的流网防线形成“双保险”,确保奥帆赛场不受浒苔侵扰。

这条围油栏于12日10时50分布设完毕,距离奥帆赛场较近。位于围油栏外围100米、直线长度达2万米的一条流网防线已于11日下午布设完毕。从目前这两条防线对浒苔的协同拦截情况看,效果明显。

12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围油栏外侧仍有上千艘渔船正在打捞被拦截的成片翠绿色浒苔,围油栏的内侧已经基本见不到浒苔。“这两道防线互相补充,对于围控浒苔、确保奥帆赛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青岛奥帆委主席助理、奥帆赛竞赛场馆主任袁之平说。

据青岛海事局介绍,新布设完成的围油栏在7级以下风力条件下可对向奥帆赛场漂移的浒苔进行有效拦截。

青岛海事局副局长、围油栏布设现场总指挥赵晗说,这条围油栏比原计划缩短了近一万米,原因是专家通过对奥帆赛场西线风向、海流情况进行论证,认为浒苔从这一区域漂入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这一区域布设围油栏的计划取消。

他说,围油栏布设后,将和流网协同拦截浒苔,不必再担心外海浒苔随风漂流进入,侵扰原本已完成打捞的区域,同时可确保对奥帆赛竞赛水域内的剩余的零星浒苔进行彻底清除。

在这两道防线布设成功之前,曾有部分浒苔随东南风再次漂入本已基本打捞干净的奥帆赛竞赛水域,对运动员训练造成一定影响。

因青岛海域7日至11日起连续出现大雾和浪涌,这条原定于8日完工的围油栏布设受到影响。

赵晗表示,沿围油栏外海域将安排渔船守候,随时打捞,防止被拦截的浒苔随波浪进入竞赛水域。海事部门也将派巡逻舰观测围油栏围堵状况,对可能出现的破损进行及时修补。“在海面风力不超过7级的情况下,围油栏可以对漂移的浒苔进行拦截,但风力超过7级时,围油栏的稳定性和维护效果还有待观察,”赵晗说。

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将于8月9日至23日在青岛举行。过去30年的气象资料显示,历史上这段时期内,青岛总会有两天至三天时间有中到大风。

赵晗表示,海事部门下一步将联合专家,就7级以上大风条件下的浒苔拦截设定应急方案。

据了解,围油栏主要用于近海平静海域溢油和污染物的控制,大规模应用于浒苔拦截尚属首次,因此仍处于探索阶段。

6月中旬起,大面积浒苔开始从黄海中部海域漂移至青岛附近海域,其在奥帆赛竞赛水域分布面积一度占水域总面积的32%,对运动员海上训练造成一定影响。

此后,各界力量在青岛沿海一线开始大规模打捞浒苔。到7月12日为止,共有超过15万人次的军队和志愿者参与打捞,其中军队10万人次。青岛、日照、烟台、威海等城市政府还组织了1100多艘渔船参与了海上打捞,海军出动38艘次舰艇协助。到7月11日为止,青岛海域累计清理浒苔68.3万吨。

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最新监测显示,面积为49.48平方公里的奥帆赛竞赛水域内浒苔分布面积0.269平方公里,仅占竞赛水域的0.5%。

12日,在青岛训练的各国和地区帆船队正在组织开展内部训练赛。目前,共有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352名运动员、教练员在奥帆赛训练基地正常训练。海面上白帆与渔船交织成趣。

中国海洋专家曾多次表示,浒苔本身无毒无害。国际奥委会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也曾表示,浒苔暴发是一场“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相信青岛方面一定会履行承诺,确保赛时赛场的清洁,保证奥帆赛的顺利进行。

青岛市市长夏耕9日强调,要抓好沿岸浒苔清理和堆场处置工作,做好清理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确保海域水质、海滩、空气清洁。

目前,青岛市正采取覆土、撒石灰等方式对打捞上岸的浒苔进行处理,避免产生异味。青岛的部分企业也正在探索将浒苔制成肥料、食品等加工品,进行综合利用。

千金一诺北京践约——北京奥运会筹办七年间

新华社记者苏会志、汪涌、高鹏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在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前的申办城市最后陈述中,何振梁面对即将投票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动情地说:“无论你们今天作出怎样的选择都将载入史册。但是只有一种决定可以创造历史。”“如果你们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北京……7年之后,北京将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7年,在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上只是短短一瞬,在百余年奥运史上也仅仅是一个章节,可在当代中国人的手里,面向全球的郑重承诺变成了骄人的现实。在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眼里,2001年到2008年筹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历程,定格了中华民族在走向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重要一步,折射出社会主义中国国力强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时代特征,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在践行国际承诺、承担国际义务中显示的负责任大国的风范。

7年酸甜苦辣,七年艰难历程;北京的诚意有目共睹,中国的承诺字字千金。践约

中国人有诺必践!

2001年1月,当时的北京奥申委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北京《申办报告》。《报告》希望国际奥委会委员相信,北京有条件、有能力举办奥运会。申办成功当天,北京奥申委主席刘淇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签订了《举办城市合同》,其中列举了国际奥委会对举办城市的各种要求。《申办报告》长达600页,突出了“新北京,新奥运”的主题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其中心含义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参与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真诚愿望;北京为申办奥运会所倾注的热情和决心;北京未来建设的规划和满足举办奥运会的条件和能力。并保证在获得举办权后严格按照《奥林匹克宪章》和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规定和要求,不折不扣地予以实施。《报告》和《合同》被外界简称为“承诺”。它是北京的承诺,也是中国政府和13亿中国人民的郑重承诺。这些承诺,最终被凝练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奋斗目标。

7年来,北京逐项、逐条兑现承诺。一时做不到的,组织攻关,采取措施,想方设法做到。

一诺千金。兑现承诺,是国际社会的希望,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也是一个城市和国家自信、诚信和实力的体现。它既是举办一届奥运会的需要,也是中国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时至今日,除个别条款外,所有的“承诺”已兑现或基本兑现。个别承诺的指标较难达到的,北京奥组委也承诺在奥运会开幕前达到,如空气质量指标。

国际社会最为关注、中国百姓甚为关心、与赛事和运动员密不可分的几项指标都已达标:

交通:从机场进入城区不超过半小时。奥运会期间因采取机动车单双号上路、封存部分公务车、推行奥运专用道等措施,交通会更顺畅,将能够达到“运动员住地到比赛地点均可在30分钟内抵达”的承诺。

环保:7项绿化美化指标全部达到,而且由于采取诸多长期和临时措施,北京空气质量指标在奥运会期间预计能够达到规定标准。

场馆:37座奥运场馆全部竣工并已接受测试赛检验,45个京内练习馆也都已竣工,“鸟巢”“水立方”等科技含量高,功能先进,其水平和质量超出当初的承诺。

市场开发:超出预期收入,国际奥委会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

奥运村:已经经过测评,可随时入住。

火炬登珠峰:已圆满完成,实现了奥运火炬登上地球之巅的人类梦想。

此外,星级宾馆饭店数量、床位数远超出计划,比赛门票价格比原计划降低,医疗卫生服务达到标准,“无烟奥运”开始在北京实施,媒体采访所需的软硬件都得到满足,残疾人奥运会所需的专用设施都已到位……

历届奥运会,场馆建设一直是各举办城市组委会面临的难题。蒙特利尔奥运会、雅典奥运会都曾出现体育场馆不能按时竣工的现象。

2005年,北京奥运会各场馆建设全面开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中国速度”。2006年7月,丰台体育中心率先竣工,成为首个竣工的北京奥运会场馆。到2007年底,已有30多个北京奥运会场馆落成并通过验收,并开始通过“好运北京”测试赛的检验。

7年来,北京城市交通等硬件设施建设加快,进步明显。一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建成通车;地铁5号线、10号线等奥运会前相继开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方案出台;优化调整了131条公交线路;推进了智能交通建设;城市交通环境得到改善。

北京的空气质量尽管还不能让人满意,但7年来北京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投入的心血却最大,也取得了成效。1998年,北京市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00天;到2007年,这个数字已到了246天。

27岁的申乐迪家住北京石景山区,去英国留学于今年1月回国。到北京后他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变化感到惊讶:“我家在首钢附近,过去一到冬天,满大街都是口罩,大家只能这样阻挡空气中的污染物。这次回来完全不同了,经常可以见到透亮的天空。口罩看不见了。这次回到北京,我就像个外地人。筹办奥运这几年,北京的变化太大了。现在去哪儿玩拍的照片都好看,既有古色古香的,也有现代时尚的。”

国际奥委会对其知识产权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举办国政府承诺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国务院和北京市政府专门出台了相关的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创造了中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先例。筹办以来,各种侵犯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不法行为,受到了查处和打击。

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国际奥委会评价说这是历届最好的一次。市场开发所获得的收益,完全满足了奥运会的整个运营费用。

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有一个动人的名字“篆书之美”。要把汉字书法与现代竞技项目的特点完美地融合起来,难度极大。中央美院设计团队在设计篮球图标时,从胯下运球到飞身扣篮的修改就用了13个月,向国际篮联递交了8次,被退回了8次,第九次设计的方案才获得通过。

申奥时,北京向全世界郑重承诺,将把奥林匹克圣火传递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为了兑现承诺,中国各界人士几年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由各族登山运动员组成的传递队,几次成功登顶珠峰。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科技工作者,用载人航天的精神,攻克了祥云火炬在世界最高峰进行传递时遇到的“低压、低温、大风”等所有技术难题。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北京奥运会圣火成功登顶珠峰,“祥云”火炬第一次在世界最高峰熊熊燃烧。全世界目睹了这一人类伟大的壮举……

当所有人都在欢呼的时候,火炬燃烧系统副总设计师邵文清悄悄躲在一边,给妻子发了个短信:我们成功了!

2007年1月,为了给珠峰特制火炬做低温实验,邵文清和同事们来到了零下40度的黑龙江漠河。实验是在漠河县西林吉镇一家宾馆的仓库里进行的。仓库里弥漫着浓烈的腌菜味,有几只老鼠时常出没。晚上邵文清他们做实验,经常与老鼠“大眼瞪小眼”,邵文清笑着回忆说:“倒也不寂寞。”

今年7月8日,国际奥委会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代表团对北京进行了一周的考察后,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说:“在北京,你可以真正感受到兴奋与期待。这座城市的准备工作令人惊奇地已经全部完成。高质量的场馆,详细的赛事计划,为未来盛会的举办打造了一种黄金级别的规格。主办方实现了他们的承诺,国际奥委会对此深信不疑。”

北京,交出了一份硕果累累的答卷。挑战

举办奥运会,堪称现代社会最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几乎牵涉社会的各个方面,是对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的整体考验。奥运会之所以要提早7年决定举办城市,正是考虑到举办奥运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对首次举办奥运会的中国而言,要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只有直面挑战、克服困难、破解难题,北京、中国才能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

已有上百年历史的国际奥委会对每届奥运会的举办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相应的程序。北京作为国际奥委会授权举办第29届奥运会的城市,举办工作必须完全遵守奥林匹克宪章和国际奥委会的规定。筹办工作是否达标和到位,须由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来定评。

安保是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和国家要破解的最大难题。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曾有过惨痛教训。北京借鉴往届奥运会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最适宜北京奥运会的安保方案,培训精兵强将来组织实施。

奥运会召开前不到两个月,一支由75名特警队员组成的北京奥运会安保精锐部队,被正式命名为“蓝剑突击队”。这些特警队员臂章上面由“蓝剑突击队”文字和两把利剑的图案组成。他们的队长朱炳文曾经是一名跆拳道世界冠军。经过他7年训练的这些特警,现在个个身手不凡。不过,朱炳文一旦回忆起这些特警们入队时出的不少洋相,还是忍不住要经常拿出来开玩笑。特警队进行针对到“鸟巢”钢结构顶部布点进行专项训练时,恐高的警员一站在上面头就晕,两腿发抖,手脚冰凉。“没有别的选择,必须自己通过一次次训练加以克服,”一位目前已能在“鸟巢”上健步如飞的特警如是说。众多北京安保的骨干们,就这样百炼成钢。

为了避免炸弹预埋在水泥中并在建筑完工后引爆的类似事件重演,奥运场馆的安保工作从建设之初就同步进行,组织者向所有奥运建筑派出安保负责人,对进入建筑工地的每一车土都进行安全检查。对这种超常规的严格措施,国际奥委会安保专家评价说:“北京的做法非常明智,非常有远见。我们将向国际奥委会建议今后奥运会举办城市都能借鉴这一做法。”

奥运会筹办,还是对举办城市和国家应付自然灾害等危机能力的一个巨大挑战。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是北京筹办奥运会以来所遇到的最大的危机,一度让正忙于筹办奥运会的北京成为疫情最重的地区之一。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巨大的。原定那一年在中国举办的女足世界杯赛,不得不易址美国。

但“非典”期间,北京奥运筹办的步伐并没有停下。时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的黄艳回忆说,面向全球进行的北京奥运会主要场馆的设计征集工作,当时进入到最为关键的时刻,如果方案征集工作延迟,必将波及场馆开工等一系列后续工作。为了避免评委会的中外专家们受到疫情的侵袭,评审委员会把最重要的几次评审会移到尚未受到“非典”疫情袭击的海南举办。当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建筑专家一一准时赶到海南时,工作人员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评委们在海南气定神闲地工作,最终一个叫“水立方”的方案浮出了水面。4年后,这座奥运建筑以其梦幻般的造型与“鸟巢”比肩而立,震撼了全球。

奥运会比赛场馆的供电,看似不起眼,但同样也是比赛组织者和相关部门面临的挑战之一。2007年就曾发生过比赛场馆断电造成混乱的事件。为保证奥运期间不出现电力事故,北京市新建了奥运电力工程,为此北京电力系统的数万职工已奋战了几年。安宝华是驻守“鸟巢”的电力科长,为做好这一主体育场的奥运供电工作,她一天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用她自己的话说“做梦都总梦见鸟巢,梦见配电室”。展示

奥运会不仅是体育运动的盛会,也是东道主文化博览会。在奥运筹办中,北京力争通过奥运舞台,向世人展示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展示北京与现代化并存的古都风貌,展示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和开阔的胸襟。只有做好这些展示,才能体现北京奥运会的特色和魅力,这同样也是我们向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

有着1700余万人口的北京,是世界上超大型城市之一,仅机动车就有300多万辆,空气质量一直是困扰北京奥运会的一大难题。研究人员发现,对于飘浮在北京上空的某些污染物,周边地区的影响达到了一半以上。显然,仅仅控制本地的污染源,无法履行北京对奥运的承诺。于是,山西、天津、河北、内蒙古等地也行动起来,花力气消灭污染源。

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不仅为了办奥运会,也是“执政为民”、造福百姓理念的体现。

尽管现代化大厦鳞次栉比,但四合院依旧被称为北京在国际上的“名片”。如今北京展示给世人的,是比申办前更完整的古都风貌。

从2002年开始,北京市文物局在旧城区内对四合院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对132个危改片中上千组四合院逐院排查,根据专家意见制定了保护院落评审标准,从中确定了保护院落名单。如今,北京市分3批进行挂牌保护的四合院已达658处。

对于奥运场馆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北京市文物局长孔繁峙感到非常自豪——奥运场馆建设没让一处地面文物建筑受到破坏,一些场馆还专门为保护地面文物而进行了避让。为了保护有200多年历史的清代治贝子园和7棵古松,北京大学校内的奥运乒乓球馆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先是主场馆西侧部分向东挪了6米;为了避开古松,场馆又南移了3米。

外国运动员即将入住奥运村后,在新建筑群落里发现一座古庙,想必一定会觉得新奇。这座在奥运村升旗广场东面的古庙,原来是北京农民祭天求雨、供奉龙王的“龙王庙”。此次兴建奥运村,它也被划入其中,但设计者并没有将它一拆了之,而是将其巧妙地融入现代建筑中,修葺一新,作为奥运村办公场所。

在北京奥运会MPC(主新闻中心)通道两侧的墙壁上,运动员急速奔跑的照片与极富东方美感的古代中国壁画相映成趣,彰显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古代体育项目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乘坐电梯来到第二层,一抬头便被顶棚上满眼的彩绘风筝所吸引。通道两侧的墙壁上,颜真卿的楷书、王羲之的草书、张旭的狂草……印制在几块拼接而成的木板上,使得整幅书法作品充满灵动之感。从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主新闻中心的三层景观分别按照《诗经》中“风、雅、颂”的主题设计而成。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尽显无遗。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世界领略了寿司的美味;1988年汉城奥运会,四方宾朋留下了对泡菜的美好回味。北京奥运会奥运村、媒体村的餐饮服务尽管由国际餐饮公司爱客玛承担,但在不久前奥运村测试中,来宾们依然在“亚洲风味”餐饮区看到了一个个卷好的“烤鸭卷”,领取的人排成了长队。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总需求约为10万人,报名总人数却突破112万,创下历届奥运会之最。组委会不得不从11个报名者中选择其一。回忆起同学们报名参加赛会志愿者的情形,中国政法大学大二学生孙芳用“万众一心”这个词来形容:“没有人组织,可一问才知道,我们全班同学都报名了!”

7月初,在奥运村里,记者见到几名来自四川绵阳地震灾区的保洁员。她们正在逐一清理路灯上的污迹,不时用家乡话交流。记者用当地方言问:“地震灾区的家里人怎么样了?”其中一位朴实的四川女孩说:“没得事,有政府照顾呢!家里人打电话来让我们安心在奥运村里工作,办好北京奥运也是我们家乡父老的愿望。”

中国举办奥运会,是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精神风貌的一次大展示。北京和5个内地协办城市倡议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经过3年开展已深入人心,初见成效。“排队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迎奥运“和谐社区杯”乒乓球赛等群众参与的各项活动,有数百万人参加,市民奥运意识、健身意识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赛场叫骂、随处抽烟、不排队等与国际礼仪所不符的陋习正在减少。开放

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更是中国越来越多融入国际社会并被认可的结果。开放办奥运,按照国际惯例和奥运规则办奥运,是我们的承诺,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

筹办奥运会的过程,是中国进一步开放的过程。7年中,中国加入了WTO;修改了对境外媒体的管理规定;政府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表达了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表达出接纳这一西方文明产物的胸襟和自信。中国以大国气度面对世界。

今年7月5日,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外方主设计师、来自澳大利亚PTW建筑公司执行董事约翰·比尔农又一次来到北京。他说:中外设计师组成的联合团队,保障了这个让人兴奋和开心的方案的诞生。在设计上,从气泡的形状得到灵感,又融入中国古代文化的建筑理念。建成后发现与最开始的设计理念非常吻合,最后的效果之佳超出了想象。他说:“这样的经历,对参与‘水立方’工作的中外人士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气势恢弘的国家体育场“鸟巢”、美轮美奂的“水立方”以及现代时尚、充满力量感的五棵松篮球馆等,无不是中外设计大师们联手打造的精品。

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体育图标、火炬等几乎所有的景观设计,也都凝聚了众多中外艺术大师们的心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奥运会景观设计专家、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景观顾问、亚特兰大百年奥运会设计主任布雷德·科普兰德,走出会徽最终评定的北京青蓝大厦时,已是华灯初上。看着城市里一辆辆流动的车牌上的“京”字牌照时,这个十分喜欢“中国印”设计方案的老人,调皮地摆起了京字造型拍照。

创作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歌《手拉手》和1990年世界杯主题歌《意大利之夏》的世界顶级音乐家乔吉奥·莫罗德尔与中国音乐家孔祥东、德国词作家昆茨共同创作的《Forever Friends》(《永远的朋友》)好评如潮。

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GE公司副总裁、GE医疗大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治博士对北京开放办奥运赞不绝口。

陈治认为,北京筹办奥运会给世界留下印象十分深刻的一点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组织者对整个筹办工作十分自信。面对世界,中国没有偏见,秉持着开放的态度和世界沟通和交流。展示了一个大国做事的态度、政府开放的心态以及人民自信的心态。

100年前,《天津青年》杂志曾撰文提出了3个问题: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一支运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办一届奥运会?在100年后,在新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对这3个“世纪考问”给出了完满的答案。

7年前,在国际奥委会对北京的评估报告中,有一句独特而从未用过的评语:北京举办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体育运动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今天,北京和中国用7年的诚意、执著和努力兑现承诺,向全世界呈现了这份“独一无二”的遗产。北京举办奥运会,是我们这一代人留给后人的精神和物质遗产,也是中国贡献给奥林匹克运动和全世界的宝贵遗产。新华社北京2008年7月12日电

胡同“奥运人家”让外国人零距离体验中国文化

新华社北京2008年7月13日电(记者娄琛、张舵、姬少亭)有百年历史的雕花卧龙榻,长辈才能坐的太师椅,木架上铜质的脸盆……13日,来自美国华盛顿的罗尼·莱斯一踏进北京什刹海南官房胡同39号,就被这座四合院的魅力深深吸引。“住在这里的人真幸运,时刻跟历史同在。我也非常想住这儿,特别是那张有百年历史的大床,”他笑着说。

这座典型的北京民居,雕梁画栋,整修一新,院中的石榴树和牡丹花透着精气神,竹笼里的蝈蝈欢快地叫着。它的主人朱宝华一家日前获得北京旅游部门授予的“奥运人家”青花瓷盘,将在奥运期间接待海外游客。这意味着许多像莱斯一样的外国游客可以住在北京人家里,体验古都文化。

奥运期间预计北京将迎来50万名海外游客,他们既可以住现代化的星级宾馆,也可以选择旅游部门确定的598户“奥运人家”。目前,已有美国、加拿大、智利及日本等国的旅行社对这种家庭旅馆表示了浓厚兴趣,而“奥运人家”也已为“有朋自远方来”做了精心准备。全家都是“四合院讲解员”“四合院由东、南、西、北四面的房间围合而成,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正房中间的椅子是专门给长辈坐的,因为父母是家里最受尊敬的人。父亲坐在左边,母亲坐在右边。”朱宝华的亲戚、大学刚毕业的赵东彦用英语向前来参观的外国游客讲解这座院落的历史。

入选“奥运人家”后,朱宝华已经将一间15平方米的正房卧室和一间七八平方米的东厢房卧室专门收拾好,准备接待外宾。

朱宝华说,按照市旅游局指导价,每间房的价格大约为每天60到80美元,目前暂不提供饮食,但客人可以使用厨房自己做饭。朱宝华在胡同中长大,是“老北京”。他说,尽管房子没有酒店豪华,但这里更有平民气息,可以让客人深入了解北京文化。最近,一家人忙着搜集四合院的资料“充电”,以便更准确、更生动地向外国朋友讲解。“奥运会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弘扬中国文化的大门,”朱宝华的弟妹陈文丽说,“奥运会之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地乃至外国客人来到这里。我们将以主人和合格讲解员的双重身份,展示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

如今,朱宝华一家都是过硬的“四合院讲解员”,忙的时候,他们还聘请数名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这里从事讲解工作。

赵东彦在讲解中很有跨文化沟通的意识。他指着正房中间挂的“福”字对来访的外国游客说:“美国宪法中规定人们有权利追求幸福,我们挂这个字也是有此寓意。虽然文化不同,但我们的追求是一样的。”古朴小院渴望“宾至如归”

北京古代的皇宫从哪个门开始?什刹海从何时开始有名?明清时代四合院住的都是什么人?什刹海大金丝胡同33号的主人张静摇着竹扇,向访客们一一作答。

相比于南官房胡同的“奥运人家”,这家四合院少了些奢华,多了些朴实。屋顶上黄绿相间的瓦片已经有些脱色,院子中心一棵有50多年树龄的梧桐遮住了炎炎日光,投下几分阴凉。

房子的主人张静今年61岁,喜欢研究民间文学,四合院是1948年他父亲花钱置下的,曾接待过西班牙、美国、瑞典和日本等国的游客参观、居住。

这个“奥运人家”有大大小小14间房,奥运期间,共有4间可以出租。“年轻夫妇可以选择红绸布置的房间,另外两间分别是中式的罗汉榻和西式的席梦思床,还有一个标准间,供喜欢分床睡的客人。”张静介绍道。

为了入选“奥运人家”,今年春天,张静请人翻修了每间房子的洗手间。几天前,北京旅游局统一配发了床单、灭火器和消毒液等,张静自己也准备了一些,以备更换。

目前,张静和家人已经买到了奥运会乒乓球和足球比赛的门票,有机会近距离观战的他对奥运充满热情。他说,自己非常期待在奥运期间接待八方宾客,带他们体验北京文化,比如与客人一起包饺子,带他们品尝护国寺的北京小吃艾窝窝、“驴打滚”和茶汤,为客人讲讲钟鼓楼的渊源和北京胡同里的名人趣事。“北京可谓处处都是历史和文化。不仅有古代,也有现代,”张静说。他相信,尽管文化和语言有差异,但只要怀着真诚之心,外国朋友来到这里也会有到家的感觉。沟通中西文化“我有办法”

50多岁的王志喜是大金丝胡同另外一家四合院的主人,这个100多平方米的院落里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名字也很典雅,叫“金丝居”。入选“奥运人家”后,她和老伴就专门腾出3间卧室,准备接待外国游客。老两口还专门请老师苦学了两年英语,现在已能和外国人用英语顺畅交流。他们还精心准备了一段关于四合院的英文介绍词。

王志喜说,外国朋友最初并不能体会老北京四合院的魅力,会问这样的问题:“我们有开阔的农场、花园,为什么北京人愿意挤在一个四面盖房的院子里?”

这时,王志喜会细致地介绍四合院“闹中取静”的居住环境与“祥和美满”的家庭理念,让外国友人恍然大悟。她说,自己曾和一位名叫雅克的法国客人饶有兴趣地探讨过紫丁香“紫气东来”、葫芦“有福有禄”和假山石“石来运转”的话题。“希望在奥运期间,我们能为更多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外国友人释疑解惑,”王志喜说。

几年来,许多到过“金丝居”的外国朋友都和这里的主人建立了深厚友谊,有5本厚厚的“留言簿”为证。

其中雅克用端端正正的汉字写道:“我跟你们住在一起一个月,你们的四合院真是又好看又好在(住)。首个星期我觉得(发)不少愁,离开爱人、离开我家,另一种生活、另一种文化(对我来说)都很难。但你们两个人很热情,做饭又好吃又好看,每天早上还教我练气功,我的精神越来越好……”“金丝居”里现在住着一位法国女记者和她11个月大的儿子。小男孩见到陌生人会露出害怕的神情,而见到王志喜老两口,却会欢喜地伸出双臂,像看到自己的爷爷、奶奶。

王志喜的儿子在加拿大工作,她说自己很想念他,希望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善良、友好,希望儿子在外也能得到家的温暖。

王志喜的老伴荆继昌说:“我们代表的不仅是自己,也想表达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

“四合院”和“鸟巢”同在北京传统与现代各具魅力

新华社记者姬少亭、吴小军、孙晓胜

对39岁的李兴钢来说,20多天后在“鸟巢”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将是他梦想成真的日子。这位“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将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见到合作伙伴——瑞士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凝结他们和众多建设者智慧和汗水的这座现代化体育场将展现在全球亿万观众面前。“虽然可能不能全程观看激动人心的开幕式,当天也没时间和同行们庆祝,但我还是感到幸运和自豪。”在整个奥运会期间将一直负责为“鸟巢”“保驾护航”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设计师李兴钢说。

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场之一,拥有9.1万个坐席的银灰色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于6月28日竣工,它和蓝色梦幻般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其他凝结艺术与科技、象征未来的新型建筑同时成为千年古都的新地标。“鸟巢”距天安门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采用中国自行设计的高强度的Q460钢材搭建,毫无指向性的钢铁枝杈包裹着碗状的坐席,阳光投射度极高,观众坐在里面仿佛置身森林。

这座全世界跨度最大的钢结构焊缝有32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天津的一个来回。它选用了正方形的钢管,把它拧成麻花,平滑地过渡过来,形成模仿自然界鸟类搭建的树巢的造型。

最近每个晴朗的夜晚,数千市民和游客都会远远近近地环绕在蔚蓝色的“水立方”和中间有“红色飘带”映衬的“鸟巢”周围,相机、手机和三脚架上的“大炮筒”把人们和迷人的景色融为一体。

虽然,也有批评说,这些“钢铁怪物”让古老的北京变成了世界先锋建筑师的实验场,但“鸟巢”却夺得了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全球100最具影响力设计的桂冠。英国设计博物馆称其为自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自由形态帐篷结构以来最为创新的一个设计。“‘鸟巢’会成为像悉尼歌剧院一样的标志性建筑。它将给北京留下一份不同寻常的遗产。”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这样评价。

记者还在这座现代感极强的建筑上看到了传统中国元素的影子——外壳的镂空雕刻手法、钢表面的陶瓷纹路,以及菱花隔断和有着冰花纹的中国瓷器。就连场内13万个标识也包含了中国元素。圆脑袋、长身子,两只滴溜溜眼睛的“中国娃娃”的卡通图案,就是“鸟巢”专用的卫生间标识。

德梅隆表示,鸟巢的设计有三方面的概念:它是当代的、中国的建筑;它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技术上是可靠的。

来自美国的罗伯特·伯纳欧已在北京生活了13年,现在北京最时尚的798艺术区经营一家书吧。在他眼中,北京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最让人着迷。“就像我有时喜欢听贝多芬,有时喜欢听滚石乐队,我实在分不清喜欢更古老的还是现代的北京。如果一个城市既有传统的东西,又有新鲜的元素不停地注入,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他说。“鸟巢”和“水立方”形状一圆一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天圆地方”。处于北京城市中轴线最北端的这两个现代建筑象征着古老都城的未来。如果沿着中轴线一路向南,穿过钟楼鼓楼,越过景山和紫禁城直达永定门城楼,不难发现,周边保存着大量的胡同和四合院,保存着现代都市曾经辉煌的记忆。“胡同就是北京的脉络,而一座座四合院就是北京的细胞。”“老北京网”的创始人、31岁的张巍说。他的网站自2000年创办以来已经收集了13万张胡同照片, 4500万关于胡同的文字。

至今,北京胡同中仍分布着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它采撷风水之说,从造型上,按照代表东南西北的“金木水火”的结构,精致组合而成。

荆继昌一家是北京市评选出的598户“奥运人家”之一,参加接待奥运宾客。他家的四合院在什刹海大金丝胡同里,古时这里是皇亲国戚的居住地。

53岁的荆继昌和妻子分别是清朝贵族正黄旗和镶黄旗后裔。他家中悬挂的一幅“翠谷流泉图”还在默默昭示着这个家族的文化底蕴。院子里养的几只金丝雀、文雀和百灵鸟在大鸟笼里清脆地欢叫。“中国人都喜欢在早上听见鸟叫,这样一天的心情都会很好。”这个9间屋子的四合院男主人说。

荆继昌的小院从6年前开始接待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客人们口口相传,现在来得最多的是法国人和瑞士人。奥运临近,来参观、住宿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为交流方便,老两口还专门自学了英语。“特别喜欢这些客人们,希望能跟他们交流交流。”荆继昌说。夫妇俩收藏了整整5大本客人留言,还有厚厚一摞客人照片。

住在这里的法国《20分钟》报纸的记者戴巧莉用流利的中文说:“他们很会讲中国的传统和历史,人也特别好,住在这里真舒服。”

戴巧莉带着妈妈和11个月大的儿子一起来到北京,打算报道奥运会,在这里已经住了快一个月了。在她的眼里,四合院和“鸟巢”同样具有吸引力。“水立方”的设计者约翰·贝尔蒙现在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骑着自行车、拿着照相机在老胡同里面转,拍拍那些漂亮的雕梁画栋,拍拍乘凉扇扇子的北京大妈,享受片刻世外桃源般的宁静。“那种穿行在胡同里面的感觉,真好。”他说。“我发现了两个北京,一个是现代的、飞速发展的北京;一个是古老的、宁静的北京。”贝尔蒙对记者说,“两种风格的建筑和两种迥然不同的生活都让我迷恋。”不过,他也表示:“对已经消失的一些胡同感到非常遗憾。”

北京城的保护和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上世纪50年代,著名建筑和规划学者梁思成等人呼吁保留旧城的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将古与今分开发展,以求得北京城的新旧两利。

但是,最后北京城的建设按照苏联专家的规划在老城区展开。北京随后因兴建地铁等工程拆除了古城墙和城门、城楼。几十年后,广大的人们才为此痛惜。

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北京古城是世界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杰作,是中国历代都城建设的结晶,目前,虽然遭到一定的破坏,但仍保持着一定的空间格局,并且还保留有大片的胡同和四合院映衬着宫殿庙宇,仍然应该得到积极的保护。“我很高兴看到中国人保护古老建筑的意识已经开始觉醒了,旧城的改造主要以保护建筑和改善居民生活为主。”贝尔蒙说。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委员曹跃进说:“北京曾经一度对旧城进行了不恰当的改造,但是现在在多方的努力下,已经恢复了正确的保护。”

曹跃进介绍说,2000年以来,北京市各级政府先后投入了近40亿元,对海内外知名度高的旧城区重点景区和四合院进行了保护。城市规划中也多次避开历史建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表示,奥运工程建设坚持在开工之前全部进行考古调查的原则,新建场馆在建设初期尽量提前进行规划,场馆施工前先进行钻探、发掘。目前已经保护整理了1500余件出土文物。“水立方”就曾经为保护明代皇家庙宇——北顶娘娘庙而在建设前在设计图上向北移动了100多米。现在,这两座建筑被精心设计的景观园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了当代北京城的缩影。

20岁的陈希小时候曾跟着爷爷奶奶在胡同中的大杂院生活过几年。他说:“那是一段很特别的经历,十几户人家挤住在一个院子里,排队共用一个水龙头,‘方便’要到院子外的公厕。”虽然有过种种不方便,但胡同里的那些童年游戏,亲如一家的邻里关系,让他不能忘怀。

陈希觉得像“鸟巢”、国家大剧院这样的新建筑感觉很“酷”,“看到它们就能感觉到现代大都市的气息。但如果满眼都是这样的建筑也不好,那就不是北京了。”“胡同是北京的过去,而象征生命和希望的‘鸟巢’等新建筑就是北京的未来,北京最迷人之处就在于这二者的巧妙结合。”贝尔蒙说。新华社北京2008年7月14日电

除了烤鸭,还有《圣经》——北京奥运会尽力为来宾提供方便

新华社北京2008年7月15日奥运专电(记者任珂、张舵、谭晶晶)杰克·库克不会忘记,他2003年刚到北京时,不知道在餐馆里如何点菜,只好连续吃了整整两个月的“宫保鸡丁”。

5年前,这位24岁的加拿大小伙子来中国学习汉语。当时他对中国菜一无所知。而他常去的餐馆里又没有英文菜单。他只有点在加拿大的中餐馆吃过的“宫保鸡丁”。

不过在北京奥运会临近之际,政府颁布了中国菜品的官方英文译名后,库克发现越来越多的餐馆有了英文菜单。“有些菜单还有照片,这对于外国顾客来说方便多了。”库克说。

如今,库克经营着一个介绍外国人来中国家庭寄宿的公司。在北京居住了5年后,他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了。“地铁线路多了。”库克说。经过不断的修建,北京的地铁线路已经增加至5条,而在奥运会开幕前,3条新线路即将投入使用。毫无疑问,跟英文菜单一样,这些线路都有清楚的英文标志。

以咖啡、汽车和世界通用的英语为代表的诸多西方式生活,来到北京这个快速发展的东方古国的首都才不到30年,而逐渐流行,还是近几年来的事情。

安迪·麦克文在1997年刚到北京时,也遇到了一点儿麻烦。偌大个北京城,他竟然买不到一杯美味的咖啡。这个挑剔的英国人甚至觉得,一些五星级酒店里的咖啡也糟透了。“现在到处都是像星巴克那样的咖啡店,不过我还是喜欢到婕妮璐超市去买,那里的咖啡更好。”麦克文说。他在北京生活了10年,曾当过自由撰稿人和记者,如今在一家旅行社当导游。

英语和咖啡多了,汽车同样也多了。从2001年到现在,北京的机动车从170万辆增加到了300多万辆。北京的交通状况,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成了让这个有着1600多万居民的大城市头痛的事情。不过,库克觉得,世界上其他一些大都市的交通也同样让人头痛。

所幸,在奥运期间,北京的交通状况将会有所改善。有关部门规定,从7月20日起,北京将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单号牌照车辆只能在单号日子里上路,而双号车则只能在双号日子里上路。

西方和现代的一些东西正在流行,可是,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来,却不是为了找时尚。北京的诸多古迹和旧的去处,如故宫、国子监和旧时繁华的前门大栅栏商业区,这几年都得到修缮和重建,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而对于那些希望体验中国菜美味的人来说,全聚德烤鸭店等一些著名的餐馆,除了会为游客们提供自己的招牌菜外,还准备了一些为奥运会特别设计的菜肴。

另外一个西方的标志——《圣经》,而且是印着北京奥运会标志的《圣经》,不久后将成为一件特别的纪念品——当然,也是实用品。11万册《圣经》和其他版本的基督教经文将在北京和几个奥运协办城市分发。此外,中国的神职人员还会在奥运村的宗教中心为运动会提供宗教服务。

外国记者也发现了一些变化。俄罗斯新闻社北京局负责人克浪斯说,他们能够直接采访报道了,而不再需要获得中国外交部的批准。“要是在10年前,这根本不可能。而现在,只要你会说汉语,或找个会说汉语的人当助手,就可以直接去找你的采访对象。”克浪斯说。他感觉跟北京的官员打交道,比跟中国其他一些地方的官员打交道要容易一些。“以前北京的官员跟外国媒体接触时过度敏感,但现在他们的态度比以前开放多了。”克浪斯说:“我觉得这是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多数外国记者对即将开始的奥运报道充满信心。

北京迷人的夜生活仍将在奥运期间继续。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仍然聚集在三里屯和朝阳公园等主要的酒吧街,与朋友们尽情娱乐,享受悠闲时光。“英国的酒吧往往晚上11点就关门了。而在北京,只要你能喝,晚一点儿也没关系。”布莱恩说。这位商人喝着一杯吉尼斯黑啤,独自坐在朝阳公园附近的苏西黄俱乐部里,“还有,这里的酒便宜很多。”“外国人占了我们顾客总数的一半。”苏西黄的公关小姐张蓓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接到政府的通知说会在奥运期间有什么管制措施。”

据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统计,8.6万名外国人已经在北京住了6个月以上,而临时来京居住6个月以内的约有40万人次,同比增长42%。“明年来北京的外国人估计会更多。”库克说,“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想来中国,想学中文。”这个夏天,库克为他的“奥运家庭寄宿项目”而忙碌,即介绍外国人在奥运期间到中国的普通家庭里寄宿。不过他认为以后会更忙。“北京还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城市,尤其对于单身女孩来说。”已经娶了一名中国姑娘的库克说:“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城市,女孩子晚上都不敢出门。”

即便这么安全,北京的安保措施仍然在加强。地铁站里安装了X光行李扫描仪。进入站台前,携带行李的人将接受安全检查。公安机关也加强了在市区里的警务巡逻。“警察多了让我感到很不自在。”麦克文说:“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是为了奥运会。”“来华签证其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紧。”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魏苇说:“只要是以正当目的来中国,都能顺利拿到签证。”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确保奥运期间的安全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头等大事。

来自美国的建筑设计师法希尔·帕特罗斯顺利地拿到了签证。最近,他持一年多次入境的签证来到北京。到达宾馆后,工作人员将他的签证换成了“临时绿卡”。“申请签证时,我并没有遇到什么问题。”这位38岁的达拉斯人说:“我也不会担心奥运期间我会遇到什么问题。”

但北京——一个走到市郊就能看到马车和汽车并肩而驶的发展中的都市,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方便的地方。

对于刚来北京的外国人,乘坐公共汽车会有不小的困难。许多车站没有合适的英文指示,或者只是一些不很地道的中式英语。而且上了车也不知道该在哪里下车,因为很少有售票员会说英语。“奥运志愿者能说英语,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或许他们会帮得上忙。”麦克文说。

两百万辆机动车限行——北京采取严格的临时措施保障奥运空气质量

新华社北京2008年7月20日奥运专电(记者张淼淼、顾瑞珍、李建敏)“小时候,我最喜欢爬上楼顶看星星,三四年前再爬上楼顶时,已经看不到了,不过现在有时候又可以看到了。”

张丽红从出生起就一直住在北京宣武区三义东里一幢不高的居民楼里,如今已经37岁的她还像个小女孩一样浪漫。她告诉记者,在不是阴天、没有云的晚上,站在楼顶,又可以看得见星星了。

张丽红细微的感受和北京环保部门统计的数据比较一致。自1998年北京正式提出申办第29届奥运会以来,空气质量已连续9年持续改善,“蓝天”数从1998年的100天增加到2007年的246天,比2001年申奥成功当年提高了15.6%。

7月20日,北京开始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加上之前限行的约40万辆“黄标车”——排污严重的老龄车辆,每天减少约两百万辆机动车上路。机动车排放的废气,被认为是北京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另外,冶金、建材、石化等150多家重污染企业已实行减排、暂停工,城区的工地也停止了土石方工程和混凝土浇筑作业。这些,都是为了保障奥运期间每一天的空气质量达标。“2006年的8月份,北京只有25日一天空气质量略微超标;2007年的8月份,有3天没达标,分别是6日、16日和21日。”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说,目前北京实施的这些临时严厉措施,为的是将北京的整体污染水平降下来,彻底兑现奥运承诺。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贺克斌告诉记者,在华北6省区市的共同努力下,北京目前空气污染的主要指标已达到奥运承诺要求,但可吸入颗粒物在少量时段还有波动,“机动车对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的贡献率占到50%,所以机动车限行等严格措施,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实际上,像亚特兰大、雅典、洛杉矶、悉尼等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也都在奥运期间采取了一些临时措施,使颗粒物污染的浓度能够大大地降低。“北京的机动车在今年3月实行了相当于欧洲高标准的国家第四阶段排放标准。但现实的问题是,达到严格标准的新车所占的比例较少,路上跑的大多数车还都不是这个标准。”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说。

据环保专家的预测,北京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黄标车”禁行将能使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63%,在奥运期间削减11.8万吨污染物。

另外,专家们表示,对机动车的控制也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尾气排放——机动车还是道路扬尘重要的污染源。

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不到20天,进入7月以来,北京已经收获19个“蓝天”,比去年同期多两天,不过,住在首钢附近的戴悦对于“蓝天”仍有许多“疑问”。“首钢从大前年开始到今年压产、停炉,我们这片树坑里的土都不再是黑色的了,蓝天也确实见得多了,但有时明明是灰蒙天,空气质量怎么还显示达标?”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赵越解释说,气象意义上的“蓝天”和环保领域里的空气质量达标天从外部感受上讲并不完全一致。“空气质量的好坏主要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并不受晴天阴天的影响。”赵越说,比如,阴雨天就很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可能看起来天空并不晴朗。有时,天空也会呈现白茫茫的颜色,虽然不蓝,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空气质量不好。

不过,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陈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老百姓的感觉从某种角度看实际上非常客观,“北京目前的大气水平和国外一些城市相比,差距确实比较大,这是现实。我们非常清楚,目前的空气质量达标率约70%,仍然是一个低水平的达标。”

从数据上看,近几年,北京的空气质量从最初60%的达标率,到2006年的65%,再到2007年的67%,而2008年提出了70%的目标,前进的方式是波浪性的,并没有出现跨越式发展。环保专家认为,老百姓对此感受不很明显,这非常正常。

不过,好的感受还是在逐渐产生之中。美国人迈克自2003年来到北京,一直居住在西城区什刹海胡同保护区内。迈克说,他刚到北京的时候,觉得天总是灰灰的,和胡同的颜色一样,一到冬天,大小烟囱都冒黑烟。“去年,我住的平房取暖设备改成了用电,冬天取暖不用再烧煤,空气里也没有了呛人的煤烟味,这让我对北京的‘蓝天工程’很有信心。”

54岁的赵淑媛几乎守着加油站度过了大半辈子,她说,自己从没有像今年这样愉快地度夏天。“加油站没改造前,那油味一到夏天特别浓,根本不能开窗,也不能去街边的小花园乘凉,真是很受罪,现在你看,我就站在加油站里都闻不到什么味。”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19日刊文指出,中国为改善环境,减少污染作出巨大努力,并取得可喜进展。文章认为,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富裕后才开始真正重视环境问题不同,中国虽然仍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不及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水平,却已经开始重视环境问题。

自1998年至今,北京市共投入1400多亿元用于治理环境污染,实施了13个阶段200多项措施,重点治理燃煤、机动车、工业和扬尘污染。今年6月底,北京完成了上千座加油站、油罐车和储油库的油气回收治理工程,每年将少向空气中排放油气2万吨。

2007年与1998年相比,北京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60.8%、39.4%、10.8%和17.8%。

7月20日至9月20日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及其周边6省区市协同实施的加强机动车管理、控制施工重点工序、重点污染企业减排等临时措施,无论从规模还是严格程度,在中国都是空前的。不少环保专家相信,这将能帮助北京在奥运期间的每一天空气质量顺利达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