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20:00:07

点击下载

作者:陈桥驿,王东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水经注: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水经注: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试读:

前言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为另一种称为《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确实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姓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只有八千二百多字,每一条写上此书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举条大河的例子,就说中国历史上四大河流之一的淮河吧,从发源、流程到结束,《水经》只写了一百九十多个字。再举条小河的例子,黄河中游古代有一条叫清水的小支流,对于此河的发源,《水经》只说:“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但郦道元为这十二个字写了约一千八百字的《注》文。全书《注》文超过《经》文二十多倍。《水经注》是一部三十多万字的巨构,是一部独立的古典名著。《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527),在北魏服官多年。当时中国南北分裂,南方是宋、齐、梁、陈四朝相继;北方经过一场混战,最后由鲜卑族的一支称为拓跋的定局,建立一个王朝,史称北魏。但时局也并不太平,郦道元奔走四方,官事匆忙,却能写出这样一部大书,确实使人称奇。据专家们研究,他写成此书时当在公元六世纪初期。但他本人在北魏孝昌三年(527)被叛将萧宝夤杀害于阴盘驿(今陕西临潼附近),此书稿本他必不随身携带而是留在首都洛阳,但洛阳后来在北魏的灭亡中全城焚毁。洛阳在当时是北朝最大的城市,仅寺院建筑全城就有一千三百多座,都被烧得荡然无存。北魏朝廷当然有书库,收藏朝廷的档案文卷和文献,包括《水经注》在内,无疑也都化为灰烬。郦道元写作《水经注》在当时是人们都知道的,按《魏书》和《北史》中的《郦道元传》,说他的著作除了《水经注》四十卷外,还有《本志》十三篇和《七聘》等,而且是“皆行于世”。“皆行于世”,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都已公开出版”。不过当时尚无雕版印刷,只靠传抄流传。像他这样品位的官员,有资格传抄的,除了朝廷以外,也只有少数亲朋好友,所以为数必然极少。《水经注》即使有几部传抄本子,但在洛阳焚毁时,必然与都城同归于尽,如同他的其他著作《本志》、《七聘》等一样。

但奇迹却发生了,在郦道元的几种著作中,唯独《水经注》四十卷,竟完整地收藏在隋朝的皇家书库里,这是人们后来从皇家的藏书目录《隋书·经籍志》中得知的。皇家藏书,当然只能在皇家书库中束之高阁,人们无缘阅读,不知道郦道元是怎样说“水”的。但以四十卷之数忖度,则其书必然是部大书。隋朝藏书当然由下一个王朝接收,所以唐朝的皇家藏书目录《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也都照录不误。而且与短促的隋朝不同,唐朝重视文化,《水经注》一书得以在某种机遇中受到重视。以唐玄宗署名修撰的官书《唐六典》中,记及了《水经》和《水经注》,说桑钦撰写的《水经》(这是误会,桑钦确写过《水经》,但已经亡佚),记载了全国河流一百三十七条,其中包括长江与黄河。郦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为《水经》作《注》,引及了支流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唐六典》所记载的《水经》和《水经注》,都是完整的足本,但从河流的数量来说,《水经注》比《水经》就几乎多了十倍。可惜当时的朝廷书库不是公共图书馆,除非朝廷自己修书,外间人是无缘窥及的。唐朝官修的如《初学记》和《元和郡县图志》等之中,才让人们看到了若干《水经注》引用的词句。

有人认为此书在唐末已流入民间,理由是当时诗人陆龟蒙在他的《和袭美寄怀南阳润卿》诗中有一句“山经水疏不离身”的话。但这个理由并不充分。第一,“山经”当然是《山海经》,但“水疏”并不一定是《水经注》。第二,陆龟蒙在当时是上层文化人,他假使通过什么关系从朝廷书库中录出一本,他也只能是“不离身”,无权让他人传抄。所以此书在唐朝末期已传入民间的话并不足信。

北宋初期,宋太宗赵光义很想发展文化事业,要朝中的文人学士用他的年号编纂了几部大书如《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太平广记》。在这几部近百卷或上百卷的大书中,引及了不少《水经注》的文字。特别是《太平寰宇记》,这是一部全国性的地理书,全国境域都写到了,而几乎各地都引用了《水经注》的文句,而且引用的文句中有泾水、(北)洛水、滹沱水等现在的本子上所不见的河流,说明当时朝廷收藏的是从隋唐流传下来的四十卷足本。但是到了宋仁宗景祐年间,朝廷整理藏书,编制《崇文总目》,发现《水经注》已经缺佚了五卷,只剩了三十五卷。现存的此书四十卷,显然是后来的学者在三十五卷中分析出五卷凑数的。所以在宋初编纂的几部大书中所引的不少大河和许多小河,现在的本子中都看不到了。人们有这样的猜测:宋初编纂几部大书,引用《水经注》很多,此书从朝廷书库里取出来,几种大书的编纂人员都要披阅引用,人多手杂,这五卷可能就是在那时遗失的。几部大书编成以后,参引书籍就收回书库,当时未曾清点,直到编制《崇文总目》时才发现缺佚之事,到此时已经无法弥补了。清代有些研究《水经注》的学者,就以宋初的这几部大书为主,再加上唐朝和以后元明各代引及有关今本不见的文句,补出《泾水》、《(北)洛水》、《滹沱水》等多篇在景祐缺佚以前的文字。这当然是件好事,但所辑的无非是几条字句,写不出郦道元的文采,不免枯燥乏味,令人遗憾。

朝廷藏书的《水经注》流入民间的较为可靠的时代是北宋。当然,初期获得传抄本的仍然是少数上层文化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东坡)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寄周安孺茶诗》中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把诵读此书作为他的一种享受。而在他写作的文章如《石钟山记》中,也引用了《水经注》的文句。苏东坡出生于景祐四年(1037),当时,朝廷收藏的《水经注》也已经只存三十五卷。而他出生后不久,《水经注》的第一种刊本“成都府学宫刊本”随即问世。这个刊本究竟刊于何年,因为本子早已亡佚,所以无法论定,但全书只有三十卷,无疑是个劣本,苏东坡当然不会用这样的本子吟诵取乐。在苏东坡五十岁那年(元祐二年,1087),一种到明代尚有流传的刊本即所谓“元祐刊本”刊成付印。这种刊本虽然以后也告亡佚,但明代学者有用此本作底从事校勘的,其中如吴琯刊本至今尚存,我们借此可见,“元祐刊本”已作四十卷,说明元祐年代的这位学者,已把三十五卷分析为四十卷。但苏东坡在《石钟山记》中引用的文句,是在《江水》(即长江)篇中的,并不在宋初缺佚的五卷之内,而这段三十多字的文句,从“元祐刊本”到现在流行的各种版本,都未曾收入。说明苏东坡当年所得的抄本,虽然也是景祐缺佚以后的本子,但比以后的本子更为完整。

从今天来说,《水经注》因为它的内容丰富,已经近乎一种百科全书,对许多行业的学者,如历史、地理、河川、水利,甚至动植物、矿物等方面,都有参考价值。但苏东坡不是一位河川水利学者,是个文学家,他之所以说出“乐何深”的话,显是欣赏此书的生动文字。例如在《石钟山记》中所引而为现在所失的一段:“石钟山西枕彭蠡,连峰迭嶂,壁立峭削,而西、南、北皆水,四时如一,白波撼山,响如洪钟,因名。”(《太平寰宇记》、《舆地名胜志》等都引此一段,但以苏引最为完整)就是对此处山水的生动描写。因此说此书现在对学术界的许多行业都有价值,但此书的声名,开始无疑是从它的绝妙文章传播开来的。明末一位史学家张岱曾经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柳子厚即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所写的游记文章《永州八记》擅名古今。袁中郎即明著名文学家袁宏道,也以写游记出名,有《袁中郎游记》流传,脍炙人口。但他们都在郦道元之下。著名如柳宗元,为什么在描写风景的功夫上不及郦道元,我在本书中已经举例说明。

自从明朝开始,《水经注》的本子,包括刊本和抄本纷纷问世,研究此书的学者也先后相继,从各个方面从事钻研,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郦学,而且由于研究的内容和目的不同而出现了三个学派。第一个是考据学派。因为此书从南宋以来,经过多次雕版和辗转传抄,到了明代,许多流行的本子,已经到了错误百出、不堪卒读的地步。所以有许多郦学家都在考证校勘上下工夫,最后获得了万历四十三年(1615)以朱谋为首校成的《水经注笺》,被清初学者称赞为“三百年来一部书”,也就是说在明朝一朝中一切著述中的唯一一部好书。但其实此书仍然存在许多缺陷。清朝初年,郦学家一时涌现,大家各找不同版本,各自深校细勘,特别是乾隆年间出现的郦学三大家:全祖望、赵一清、戴震。三人中以戴年龄最幼,得以因缘进入四库馆参与《四库全书》编修,从事《水经注》的考证校勘。他以全、赵成果为主要基础,参以其他各本,特别是当时只能在四库馆内见到的《永乐大典》本,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校定了一种受到爱好山水地理的乾隆称赞的版本,随即在皇家出版机构武英殿以活字排印出版,称为“武英殿聚珍本”(简称“殿本”)。此本除了宋初缺佚的五卷无法弥补外,显然是许多版本中首屈一指之本,以后各省纷纷翻刻重版。民国以后,各大书局又铅排出版,成为此书流行最广、印数最多的版本。虽然此本还存在若干可以继续校勘之处,但总的说来,考据学派的事业已经基本完成。

第二个学派是地理学派。早在明代,已有学者认为《水经注》是河川水利之书,也就是当时所谓的经世致用之书,其重要性首在河川地理研究。清代持这种观点的郦学家也有不少。最后由清末民初的杨守敬、熊会贞师生二人,以地理为主(当然也有校勘成果),编纂成《水经注疏》一书,是所有此书版本注疏量最大之本。他们师生并同时编绘了《水经注图》,书图二者,至今都是研究历史地理特别是古代山川水利的极有价值的版本。

第三派是词章学派。此派认为《水经注》之所以不同凡响,全靠郦道元的绝妙文章,尤其是其中的山水描写。有人竟对此着迷,认为此书除了引人入胜的生动描写以外,没有别的东西。确实,在历史上大量书籍亡佚的情况下,此书能够孑然独存,并且形成一门学问,其开端无疑是因为郦道元的文章出众。如大文豪苏东坡所说的“乐何深”,就是因为此书在词章上让人爱不释手的缘故。直到民国时代,中学教科书上还常常选载此书描写风景的若干片断作为教材,给学生欣赏享受,学习研究。《水经注》是一部奇书,郦学是一门内容浩瀚的学问。现在除了国内以外,郦学研究早已流向国外,如日本和西欧,都有不少这门学问的研究者,研究的领域极广,课题很多。但是这些都是郦学家们的工作,不关一般读者的事。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还是苏东坡的那首诗:“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我应中华书局之邀写作此书,目标也是针对广大一般读者,因为此书可以为我们提供文学上的欣赏和享受。清代学者称赞此书的词章:“片言只字,妙绝古今。”《水经注》不同于有些有争议的书,它可以稳稳当当地坐在历史名著的座位上,让读者在此书中获得文字咀嚼、风雅追求和情操陶冶的享受。或许也可以提高读者的写作能力,甚至吸引读者从事对此书某些专题的研究。

因为《水经注》有四十卷,其中所记的河流,有的一河分成数卷,有的一河独占一卷,但多数是几条河流合成一卷。从《河水》到《渐江水》(渐江水以下的不计),书中立为标题的河流共有一百二十二条。所以本书每卷都有一个“题解”,把该卷立题的河流是今天的什么河流作点说明。因为此书写作至今已逾一千四百年,除了名称的变化以外,河流本身的变化也很不小。这一百多条河流中,有的至今仍是全国大河,有的已经移动或消失,也有个别在写书时并不存在,所以必须让读者知道。此外就是“选文”,四十卷中,每卷都有几段入选的文章。其中选入最多的当然是“片言只字,妙绝古今”的山水描写。也有一些是以史为鉴,到今天仍然铿锵有声的词句。“选文”之下,我都做了一点“注释”加以说明,王东同志协助我另外做了语词上的“注释”。最后就是每段“选文”的“译文”,这是一项非常棘手的工作,我往年曾邀集几位在文学上很有造诣的朋友做了这项难事,现在还不得不仍然依靠当年所作的充数,郦道元的神笔,显然不是我们的语体文所能表达的,何况“选文”都是《注》文中的精华。对于这方面,尽管我们曾作了较大的努力,费了不少推敲工夫,但实在是力不从心,只好请读者原谅了。陈桥驿2008年3月于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卷一河水《水经注》以《河水》开卷,河水就是黄河。上古的地名比后代简单,黄河就称“河”,长江就称“江”。秦始皇开创郡县制以后,一个地名普遍地分成专名和通名两部分,譬如“北京市”、“丰台区”,“北京”和“丰台”都是专名,“市”和“区”都是通名。行政区域的地名分成专名和通名两部分以后,自然地名也相继出现专名和通名两部分,譬如“燕山”和“八达岭”,“燕”和“八达”都是专名,“山”和“岭”都是通名。河流的通名早期称“水”,黄河称为“河水”,长江称为“江水”,直到《水经注》时代还是这样。到后来,“河”与“江”两个专名,也被人们当做河流的通名使用,如“永定河”、“松花江”等等,现在的“黄河”,“黄”是专名,“河”是通名。“河”与“江”,原是黄河和长江的专名,后来成为一切河流的通名,为时已经很久了。[1][2]

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3]居。《水经》和《水经注》都以“昆仑”开始,卷一之中有“昆仑墟”、“昆仑虚”、“昆仑丘”、“昆仑山”等,而昆仑山至今仍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山脉。“昆仑”是外来语,成书于战国前期的《山海经》中已有此词,所以这个外来语引入中国很早。因为是外来语,所以“昆仑”一词在各种古代文献中有许多不同的汉译,在《水经注》中,《河水》篇同卷又译“金陈”,卷三十六《温水》篇中译作“金潾”。上面各处的“昆仑”、“金陈”、“金潾”,都作为地名。但《温水》篇也有一个“昆仑”,却是作为族名的。由于《水经注》的《经》文和《注》文,都以“昆仑”开始,所以此词值得重视。不过因为是外来语,因而我们不懂它是什么意思。在《河水》篇同卷中也用梵语对“昆仑”作过解释。这是释氏《西域记》的话:“阿耨达太山,其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焉。山,即昆仑山也。”说明“昆仑山”在梵语中称为“阿耨达太山”,但我们也查不出“阿耨达”在梵语中是什么意思。所以“昆仑”是一个已经消失的民族的语言。像“昆仑”这类已经消失的民族语言地名,在我国至今还有不少。【注释】

[1]三成为昆仑丘:三级的土丘称为昆仑丘。出自《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三成为昆仑丘。”晋代郭璞注:“昆仑山三重,故以名云。”意思是说:昆仑山有三级,所以叫昆仑丘。成,级,层。

[2]《昆仑说》:书名。不详。

[3]太帝:天帝。【译文】

三级的土丘称为昆仑丘。《昆仑说》说:昆仑山有三级,最下一级叫樊桐,又叫板桐;第二级叫玄圃,又叫阆风;最上一级叫层城,又叫天庭,这是天帝居住的地方。[1][2]《山海经》称方八百里,高万仞。郭景纯以为自上二千五[3][4]百余里。《淮南子》称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

因为“昆仑”是外来语,所以各种古代文献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山海经》把“昆仑”作为一处“方八百里,高万仞”的仙境,《淮南子》居然写到这座仙境高度的尾数“三尺六寸”。这类现代人看来非常荒唐的神话,在古代却能够流行一时,但正统的历史学家像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却指出,他不相信《禹本纪》(此书已亡佚)、《山海经》一类的神话。【注释】

[1]《山海经》:我国古代历史地理名著,作者已不可考,内容包括山川、道里、鸟兽、祭祀、医巫、风俗等。方:方圆。

[2]仞:古时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

[3]郭景纯:即郭璞(276—324),字景纯,东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熟知五行、天文、卜筮之术。自上:为“自此以上”的省略,从这里向上。

[4]《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撰写的杂家书,也称《淮南鸿烈》。步:古代长度单位,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一步。【译文】《山海经》说:昆仑山方圆八百里,高达万仞。郭景纯以为向上两千五百多里。《淮南子》说:高一万一千里零一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1][2]《山海经》曰:南即从极之渊也,一曰中极之渊,深三百[3][4][5]仞,惟冯夷都焉。《括地图》曰:冯夷恒乘云车驾二龙。[6][7]河水又出于阳纡、陵门之山,而注于冯逸之山。《穆天子传》[8][9]曰:天子西征,至阳纡之山,河伯冯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10][11][12]氏,天子乃沉珪璧礼焉,河伯乃与天子披图视典,以[13]观天子之宝器:玉果、璇珠、烛银、金膏等物,皆《河图》所[14][15]载。河伯以礼,穆王视图,方乃导以西迈矣。粤在伏羲[16][17][18],受《龙马图》于河,八卦是也。故《命历序》曰:[19][20]《河图》,帝王之阶,图载江河、山川、州界之分野。后尧[21][22][23]坛于河,受《龙图》,作《握河记》。逮虞舜、夏、商,[24][25]咸亦受焉。李尤《盟津铭》:洋洋河水,朝宗于海,径自[26][27]中州,《龙图》所在。《淮南子》曰:昔禹治洪水,具祷阳[28]纡,盖于此也。高诱以为阳纡秦薮,非也。释氏《西域记》曰[29][30]:阿耨达太山,其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焉。山,即昆仑山也。《穆天子传》曰:天子升于昆仑,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

[31]之葬。丰隆,雷公也。黄帝宫,即阿耨达宫也。

这一段以《山海经》为首,引了许多古代文献解释“昆仑”。并且说明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这既是一种神话,也是古人对昆仑和黄河的一种想象。这一段以后,《注》文说:“其山出六大水,山西有大水,名新头河。”“新头河”就是“印度河”的别译。从此以下,《注》文所记的今印度境内的山川地理(印度古称天竺)和人文景观,当然也有许多以讹传讹的内容。【注释】

[1]《山海经》曰:所引文字出自《山海经·海内北经》。

[2]南:即昆仑墟南边。从极之渊:古地名。今不详。

[3]惟:只有。冯夷: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天帝赐封号为河伯。都:居住。焉:在那里。

[4]括地图》:古代的地理书。时代、作者都不详。

[5]恒:常,经常。云车:传说中仙人的车乘,仙人以云为车,故名。

[6]阳纡(yū)、陵门之山:山名。古黄河水从此两山流过。今不详。

[7]冯逸之山:山名。不详。

[8]《穆天子传》:为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五年(279)在汲郡战国魏王古冢中出土的古书,书中有很多荒诞不经的记载。

[9]都居:居住。

[10]是:指河伯冯夷。惟:是,为。

[11]沉:古代祭川泽叫沉,因为要向水中投祭品,故名。珪(ɡuī)璧:古代祭祀朝聘所用的玉器。礼:行祭礼。

[12]披:展开,翻开。

[13]玉果:形状像果实一样的美石。璇(xuán)珠:美玉珠。金膏:传说道教中的仙药。

[14]《河图》: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伪汉代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下文的《龙马图》、《龙图》都指的是《河图》。

[15]导:引导。西迈:向西行进。

[16]粤:发语辞。伏羲: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相传其始画八卦,又教民渔猎,取牺牲以供庖厨,因称庖牺。

[17]八卦:《周易》中八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基本图形:乾、坤、震、巽(xùn)、坎、离、艮(ɡèn)、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相传是伏羲所作。

[18]《命历序》:即《春秋命历序》。

[19]阶:基础,阶梯。

[20]分野:古人把地理区域分别按照方位跟天上的星宿联系起来,叫做“分野”。

[21]尧:传说中古帝陶唐氏之号。坛:筑坛祭祀。

[22]《握河记》:即《尚书中候·握河记》,谶纬之类的书,今已亡佚。

[23]虞舜:上古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因其先国在虞(故城在今山西平陆北),故称虞舜。

[24]李尤:东汉文学家,字伯仁,广汉雒(在今四川广汉)人。盟津:即孟津,古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东、孟州西南。铭:古代文体的一种。

[25]朝宗:本来是指古代诸侯春、夏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后来比喻小水流注大水。

[26]径自:从……经过。中州:指中原地区。

[27]禹: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曾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有“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

[28]高诱:东汉末涿郡(在今河北涿州)人,现有《吕氏春秋注》和《淮南子注》传世。秦薮(sǒu):秦地的湖泊。古代有九大湖泊,叫九薮,其中之一即秦之阳纡。

[29]释氏《西域记》:书名。不详。杨守敬认为是晋释道安的《西域志》。

[30]阿耨达太山:即今西藏的冈底斯山。一说即昆仑山。见于佛经。

[31]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即雷公。后多用作雷的代称。【译文】《山海经》说:南面就是从极渊,又叫中极渊,深三百仞,只有水神冯夷居住在那里。《括地图》说:冯夷经常乘坐云车,由两条龙驾着出行。黄河水又从阳纡山、陵门山流出,注入冯逸山中。《穆天子传》说:天子西征,到阳纡山,这是河伯冯夷居住的地方,冯夷即河宗氏,天子于是把宝玉珪璧投进水里礼祭河神,河伯才给天子打开图册典籍,让他观看天子应有的宝器:玉果、璇珠、烛银、金膏等神物。这些都是《河图》中所记载的。河伯以礼相待,等穆王看完图后,才引导他向西行进。所谓伏羲氏受《龙马图》于大河之源,《龙马图》就是八卦。所以《命历序》说:《河图》,是帝王的基础,记载着江、河、山川、州界的分野。后来尧在河边筑坛,接受《龙图》,写了《握河记》。直至虞舜、夏、商,也都接受过《龙图》。李尤《盟津铭》:浩浩荡荡的大河之水,终于流入大海汇成巨浪;它从中原经过,就是河伯献上《龙图》的地方。《淮南子》说:从前大禹治洪水,在阳纡祭祀祈祷,就是在这个地方。高诱以为阳纡就是秦薮,是不对的。释氏《西域记》说:阿耨达太山,山上有大渊水,宫殿楼台观阁非常宏大。这山就是昆仑山。《穆天子传》说:天子登上昆仑山,参观黄帝之宫,为丰隆墓葬封土。丰隆就是雷公。黄帝宫就是阿耨达宫。[1]《山海经》曰:河水入渤海,又出海外,西北入禹所导积石[2][3][4]山。山在陇西郡河关县西南羌中。余考群书,咸言河出[5][6][7]昆仑,重源潜发,沦于蒲昌,出于海水。故《洛书》曰[8][9][10]:河自昆仑,出于重野。谓此矣。迳积石而为中国河。[11][12]故成公子安《大河赋》曰:览百川之宏壮,莫尚美于黄河[13][14][15];潜昆仑之峻极,出积石之嵯峨。释氏《西域记》曰:河自蒲昌,潜行地下,南出积石。而《经》文在此,似如不比[16],积石宜在蒲昌海下矣。《注》文在“新头河”下说了一大篇古天竺(在今印度)境内的山川地理和人物掌故。到此卷的最后一条《经》文“又出海外,南至积石山下,有石门”之下,才又以短短的一段《注》文回到黄河的本题上来,文字仍然引用《山海经》“河水入渤海,又出海外,西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山海经》的文字很难理解,所以郦道元另外又参考了许多文献,即是他所说的“余考群书”。他经过考证,归纳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流到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就潜入地下,从地下伏流到积石山再流出地面,然后东流入海。这里的“重源潜发”一句,意思就是黄河从蒲昌海潜流到积石山,又重新发源。这就是后来许多人都相信的“黄河重源”。直到唐朝,才有人指出“重源”的错误,但以后一直还为许多人所相信。现在当然没有人相信了。【注释】

[1]渤海:即蒲昌海,今新疆东南部的罗布泊。汉、唐时称为蒲昌海,又名盐泽。

[2]积石山:即今阿尼玛卿山,在青海东南部,延伸至甘肃南部边境,为昆仑山脉中支,黄河绕流东南侧。

[3]陇西郡:秦朝所设置的三十六郡之一,王莽时期改名为厌戎。因为此郡在陇之西,故名陇西。大致在今甘肃南部和东南部。河关县:汉设晋废,治所不详,疑在今青海贵德西南。羌中:羌族人居住的地域中。

[4]考:考寻,考索。

[5]咸:都。

[6]重源潜发:这里是说黄河从蒲昌海潜流到积石山,又重新发源。

[7]沦:进入,流入。

[8]《洛书》: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据说大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裂纹,纹如文字,禹取法而作《尚书·洪范》“九畴”。九畴就是传说中天帝赐给大禹治理天下的九类方法。

[9]重野:地名。不详。

[10]中国河:中原的河流。

[11]成公子安:成公绥,字子安,东郡白马(在今河南滑县)人。西晋文学家,以赋得名。

[12]宏壮:宏大壮阔。

[13]尚美:比……更美。尚,超越,超过。

[14]峻极:高峻,高耸。

[15]嵯峨(cuóé):山高峻、耸立的样子。

[16]似如:好像。比:合适。【译文】《山海经》说:黄河入渤海,又出海外,向西北流入大禹所疏导的积石山。积石山在陇西郡河关县西南羌族人居住的地域中。我考证了许多书,都说河水发源于昆仑,潜流入地后重新冒出,到蒲昌又隐没了,然后再从内海中流出。所以《洛书》说:河水从昆仑发源,再从重野流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河水流经积石就成中原的河流了。所以成公子安《大河赋》说:总览百川的宏伟壮丽,没有任何河流可以比拟;在高峻的昆仑山底下潜流,又从耸立的积石山下重新发源。释氏《西域记》说:河水从蒲昌海开始,潜流于地下,向南到积石山才重新流出地面。然而《水经》把积石山放在葱岭、蒲昌海之上,这好像不合适,应在蒲昌海之下。卷二河水

这一篇的开头两条《经》文之下,《注》文所写的还是许多今中亚国家和我国新疆的山川地理。第二条《经》文:“其一源出于阗国南山,北流与葱岭所出河合,又东注蒲昌海。”现代人一见便知,“出于阗国南山”的这条河流,显然是塔里木河的支流之一和田河(和田旧名和阗),绝非黄河。在第三条《经》文“又东入塞,过敦煌、酒泉、张掖郡南”下,《注》文所记的也不是黄河。这个地区现在称为河西走廊,这里的河流都是注入居延海的内陆河。第四条《经》文“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洮水从东南来流注之”下,《注》文虽然还有一些错误,但洮水确实是黄河上游的支流,所以从这里开始,《河水》篇才算名副其实,记叙黄河本题了。[1]

敦煌索劢,字彦义,有才略,刺史毛奕表行贰师将军将酒泉、[2][3][4]敦煌兵千人,至楼兰屯田。起白屋,召鄯善、焉耆、龟[5][6][7]兹三国兵各千,横断注滨河。河断之日,水奋势激;波[8][9][10]陵冒堤。劢厉声曰:王尊建节,河堤不溢,王霸精诚,[11][12]呼沱不流。水德神明,古今一也。劢躬祷祀,水犹未减,[13][14]乃列阵被杖,鼓噪叫,且刺且射,大战三日,水乃回减,[15][16]灌浸沃衍,胡人称神。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17]。

汉代对西域的经营,除了武力以外,主要屯堡。在这条《经》文下,曾记叙了一位担任搜粟都尉官职、名叫桑弘羊的大臣,对汉武帝提出在西域屯垦的建议。他说:轮台(在今新疆轮台东南)的东面,土地广大,水草丰富,可灌溉五千亩田以上,这个地方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可以开凿一些沟渠,种植五谷,收获和中国内地一样。而这一段记叙的索劢,就是带了几千兵卒到楼兰(在今罗布泊一带)去屯垦的。屯垦当然要兴修水利,恰逢河流发了洪水,形势非常危险,于是就出现《注》文中的一番壮烈场面。其实,河流的洪水当然是用巩固堤防的手段治好的,要士兵“鼓噪叫,且刺且射”,这是他激励士兵修治水利的信心和勇气。“大战三日”,实在是用在修筑堤防的工程上。历史上常有用这种方法激励修治水利的事,后来吴越国的钱镠也是这样,他在钱塘江上修筑捍海石塘,由于浪潮汹涌,工程困难,他也派许多射箭能手向浪潮射箭,筑塘工人在这种激励下,精神振奋,终于筑成了一条捍海石塘。在《水经注》的这段记叙中,索劢的屯垦也是成功的,“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但对于索劢这个人,除了《注》文记载的籍贯敦煌和“字彦义”外,没有其他任何古籍记及他的行历。郦道元当然是从他所见的古籍中记下这段故事的,但这些古籍后来都已亡佚,所以就无法知道索劢的详细情况了。但从他当时提到的王尊和王霸两个人来推敲,王尊是西汉涿郡人,《汉书》中有他的传记,在《水经注》卷五《河水》中,也记载了他在黄河的一次洪水中,身为太守而勇敢治河的故事。王霸是东汉初人,《后汉书》中也有他的传记。索劢所说的“精诚”,指的是他随东汉光武帝征战,在滹沱河边长跪,河水竟冰冻封合,兵马得以在冰上过河的事。当然,王尊的“建节”和王霸的“精诚”,都还是一种传说,不过既然索劢提及王霸,他自己当然也是后时代人。【注释】

[1]敦煌:古郡名。西汉置,治今甘肃敦煌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疏勒河以西及以南地区。索劢(mài):人名。具体不详。

[2]刺史: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表:启奏,上奏章。行:兼摄官职。贰师将军:指李广利。酒泉:古郡名。西汉置,治今甘肃酒泉。

[3]楼兰:古西域国名。处在汉代通往西域的南道上,故址在今新疆若羌罗布泊西岸。屯田:利用戍卒、农民或者商人垦殖荒地。

[4]白屋:以白茅覆盖的屋子。

[5]鄯(shàn)善:西域古国名。即古楼兰国。其国都扜泥城故址在今新疆若羌境。焉耆:西域古国名。都城员渠城故址在今新疆焉耆境内。龟兹(qiūcí):西域古国名。国都治今新疆库车东皮朗旧城。

[6]横断:横着截断。注滨河:古黄河水经过扜弥(在今新疆于田)、且末(在今新疆且末)诸国后,与且末河汇合,通称注滨河。

[7]奋:涌起。激:激荡。

[8]陵:翻越。冒:上腾。

[9]王尊:字子戆(zhuànɡ),涿郡(在今河北涿州)人,汉元帝时为益州刺史。建节:建立勇节。《汉书》记载:黄河水泛滥,浸决瓠子金堤,王尊祭祷河神,请求以身填堤。大水猛涨,金堤决口,官吏和百姓都逃走了,王尊一直站立不动,后来大水渐渐回落。

[10]王霸:字元伯,颍川高阳(在今河南平顶山)人,东汉初为上谷太守、淮陵侯。

[11]呼沱:即滹沱(hūtuó)河,在今河北西部。

[12]祷祀:有事祈求鬼神而祭祀。

[13]被:握持。杖:枪棒。

[14]鼓噪(huān)叫:擂鼓呐喊。

[15]灌浸:灌溉。沃:肥沃。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

[16]大:竭力。田:屯垦。

[17]威:威名。服:使……慑服。【译文】

敦煌的索劢,字彦义,颇有才能,刺史毛奕上表请求让索劢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酒泉、敦煌兵士千人,到楼兰屯田。索劢造了白屋,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各千人,兴修水利,横着截断注滨河。截断河水之日,水势涌起,相互激荡;波涛上腾翻越堤岸。索劢厉声高叫道:王尊建立勇敢的节操,河堤就不溢水;王霸怀着精诚之心,呼沱因而不流;水的德行神异圣明,古往今来道理该都是一样的。索劢亲自祈祷,水势还未减弱,于是摆开阵势,手握枪棒,擂鼓呐喊,边刺边射,大战了三日,水势才减退。堤坝筑成后,灌溉范围扩展到很广的平原一带,当地胡人都以为他是神人。全力以赴耕种了三年,积聚了一百多万斤粮食,索劢的威名使外国慑服。[1][2]

河自蒲昌,有隐沦之证,并间关入塞之始。自此,《经》[3]当求实致也。河水重源,又发于西塞之外,出于积石之山。《山海经》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4]不有。《禹贡》所谓导河自积石也。

前面已经提出了“黄河重源”的话,这一段《注》文对“黄河重源”作了具体的说明,还是引用《山海经》,说积石山下有“石门”,黄河经过从蒲昌海的长途伏流以后,从积石山的这个“石门”中重源再出。并引《禹贡》的“导河积石”为证。《禹贡》不同于《山海经》,是儒家宗奉的经书,所以在当时,“黄河重源”是不受怀疑的事实。【注释】

[1]隐沦:潜流。

[2]间关:曲曲折折。

[3]《经》:即《水经》,当今学者认为是三国魏人所作的有关水道的专门著作,记载了当时我国境内的一百三十七道川流。实致:实际的事理。

[4]禹贡》:《尚书》中的一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区域地理著作,历来被奉为我国“古今地理志之祖”。【译文】

有证据表明,黄河在蒲昌海有一道潜流从这里开始,曲曲折折地流入塞上。从这里起,《水经》应该探求实际的情况了。黄河之水有几个源头,又发源于西塞之外,从积石山重新流出。《山海经》说:积石山的下面有石门,黄河之水冲出石门向西流,这座山上,万物无所不有。《禹贡》所说的疏导黄河是从积石山开始的。卷三河水

这一篇有《经》文十四条,郦道元按《经》文作《注》,内容主要是现在称为“河套”的部分,但也写及从“河套”南流,即今陕西和山西两省间的河段,属于黄河的中游。最后写到上郡高奴县。上郡是秦所置的郡,位于今陕北榆林一带。高奴县也是秦代所置,属于上郡,位于今陕西延安一带。所以《注》文所叙,大概属于今山、陕两省间的黄河北段。[1]

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2]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注》文记叙的地区在今内蒙古阴山一带,郦道元几次随帝北巡,所记是他的亲眼目击。他所见的“粲然成著,类似图焉”的画石山,其实是先古游牧人岩画。近年来有一位名叫盖山林的学者,经过在这一带的田野考察以后,撰写了《举世罕见的珍贵古代民族文物——绵延21000平方公里的阴山岩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一文,既证明了《水经注》记载的事实,又说明了这种岩画在今阴山一带有大量存在,是古代游牧民族遗留至今的宝贵文物。《水经注》全书中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很多,值得连续研究。【注释】

[1]北地:古郡名。相当于今陕西铜川耀州、富平地。

[2]自然:天然。文:纹理,花纹。【译文】

大河又东北流经石崖山西面,石崖山离北地五百里,山上石头有天然花纹,都像虎、马的形状,非常鲜明,好像画的一样,所以也叫做画石山。[1][2][3]

始皇三十三年,起自临洮,东暨辽海,西并阴山,[4][5]筑长城及开南越地,昼警夜作,民劳怨苦,故杨泉《物理论》[6][7][8]曰:秦始皇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

[9][10][11]勿举,生女哺用,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其冤痛[12]如此矣。蒙恬临死曰:夫起临洮,属辽东,城堑万余里,不能不绝地脉,此固当死也。

秦始皇筑长城,其中有不少是把战国时代各国所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同卷前《经》文“屈从县东北流”下,就记叙了战国赵武灵王也修筑过长城。战国与秦所筑的长城,到现在,今陕北韩城、黄龙一带还有几段保留着,是夯土筑成的泥城,宽度也不大。与今在八达岭一带所见的明代长城完全不同,显得十分简陋。这段话中所引蒙恬临死时的话“城堑万余里”,或许就是后来“万里长城”这个名称的来源。【注释】

[1]临洮:秦长城的西端,治今甘肃岷县。

[2]暨:到。辽海:即辽东,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秦长城的东端。

[3]并:挨着,依傍。

[4]南越:古国名。在今湖南南部、两广及越南北部一带。

[5]昼警夜作:白天警戒,夜晚劳作。警,警戒。作,劳作。

[6]杨泉:晋朝人,字德渊,杂采秦汉诸子之说为《物理论》。

[7]蒙恬:秦始皇时的大将。秦并天下,秦始皇派遣蒙恬修筑万里长城。

[8]属(zhǔ):连接,绵延。

[9]举:养育,养活。

[10](bù):可以用来喂养孩子的糖。

[11]支拄(zhǔ):支撑。

[12]堑(qiàn):挖壕沟。【译文】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起于临洮,东到辽海,西依着阴山,建造了万里长城;又开发南越,日夜劳作苦干,百姓困乏怨苦,所以杨泉《物理记》说:秦始皇派蒙恬筑长城,死尸相互连接,绵延不断。民谣唱道: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百姓的痛苦怨恨竟到了这种地步。蒙恬临死时说:从临洮开始,一直绵延到辽东,筑城掘壕一万多里,不能不把地脉弄断了,所以我本来就该死的。[1]《东观记》曰:郭伋,字细侯,为并州牧,前在州,素有恩[2][3]德,老小相携道路,行部到西河美稷,数百小儿各骑竹马迎[4][5][6][7]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曰:闻使君到,喜,故迎。[8][9]伋谢而发去,诸儿复送郭外。问:使君何日还?伋计日告[10][11]之。及还,先期一日,念小儿,即止野亭,须期至乃往。

郭伋是后汉人,《后汉书》有他的传记。《水经注》在这一段中所记的“数百小儿”的故事,无非是一件小事,却上了郦道元的文章。郦道元撰《水经注》,十分重视表彰好官好事。《注》文记叙的是郭伋和一群孩子说的话,他却为了说话算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所谓“诚信”,所以他宁愿在野亭停息一天,如期而往。对孩子们所说过的话,尚且必须做到,由此更足以说明,郭伋的确是一位好官。这件事至今仍给人以启示。【注释】

[1]《东观记》:即《东观汉记》,东汉官修的本朝纪传体史书,已亡佚。今本是后人辑佚之本,残缺甚多。

[2]素:平时。

[3]行部:巡行所管辖区域,考核政绩。美稷:汉县,属西河郡,治今内蒙古准格尔西北纳林村古城。

[4]竹马:儿童游戏时当做马骑的竹竿。迎拜:迎接礼拜。

[5]儿曹:儿辈。何自:为什么。

[6]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7]故:特地。

[8]郭: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的一道城墙。

[9]还(huán):回来。

[10]期:约定。

[11]野亭:野外供人休息的亭子。【译文】《东观记》说:郭伋,字细侯,担任并州牧,以前在并州时,平时对百姓颇有恩德,老老少少在路上相携送迎,巡视到西河美稷,有几百个小孩骑着竹马来迎接礼拜,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大老远地跑来?小孩们答道:听说使君到来,十分高兴,特地来迎接。郭伋道谢后让他们回去,众小孩又送他到城外。孩子们问:使君哪一天回来?郭伋计算了一下日期,就告诉他们。回来时,比约定的日期早了一天,郭伋想到对小孩们说的话,就停在野亭,等到约定时间才前往。

赫连龙升七年,于是水之北,黑水之南,遣将作大匠梁公叱干阿[1][2][3]利改筑大城,名曰统万城。蒸土加功。雉堞虽久,崇墉

[4]若新。

赫连龙升(十六国夏年号)七年,东晋义熙九年(413),国君赫连勃勃在今陕西靖边以北兴建其国都统万城。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需要“蒸土加工”,工程浩大。《水经注》距其建城为时不久,但郦道元对“统万城”名称已无解释。到了唐朝初年修《晋书》,在《赫连勃勃载记》中解释“统万城”为:“勃勃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实际上“统万”是西夏语言,有时也作“吐万”。郦道元时已不解其意,唐初所修《晋书》的解释显然是以讹传讹。我在《中国历史大辞典》(上下二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卷首《序》中已加以更正,此辞典“统万城”条下,编者也加以更正。【注释】

[1]将作大匠:官名。职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梁公叱干阿利:阿利,是赫连勃勃的臣子。梁公,是赫连勃勃建大夏国后给阿利的封号。叱干,复姓。

[2]蒸土:把土加热。加功:施工。

[3]雉堞:城上的女墙。雉,古代计量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堞,城上的矮墙。

[4]崇墉:高耸的城墙。墉,城墙。【译文】

赫连龙升七年(413),在这支水的北面,黑水的南边,派将作大匠梁公叱干阿利改筑大城,名叫统万城。施工时泥土都蒸过。女墙虽然很长久了,但高耸的城墙却仍和新的一样。[1][2]

故言高奴县有洧水,肥可,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3][4]《博物志》称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水[5][6][7]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然极明,[8]与膏无异,膏车及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谓之石漆。水肥亦所在有[9]之,非止高奴县洧水也。

此处洧水是清水的支流,清水就是今陕西北部的延河,这一带至今仍存在规模不大的油田。《注》文说“肥可”,“”就是古文的“燃”,意思是说这种“水上有肥”的“肥水”可以燃烧。郦道元因为见到的文献很多,所以又提出了《博物志》记载的酒泉延寿县(在今甘肃玉门一带)也有这种可以燃烧的“肥”水。《注》文说:“水肥亦所在有之,非止高奴县洧水也。”《注》文所记的当然是石油,而所记的这两处,确实都存在油田,说明《水经注》的记载,对当前矿物资源的研究很有价值。【注释】

[1]高奴县:古县名。秦置,治今陕西延安东北延河北岸。

[2]肥:油脂。这里指石油。:燃烧。

[3]《博物志》:西晋张华所著。延寿县:古县名。东汉置,治今甘肃玉门南。

[4]筥(jǔ):圆形的竹筐。

[5]著(zhuó):放置。

[6]凝膏(ɡāo):凝固的油脂。膏,油脂。

[7]然:后来写作“燃”,燃烧。

[8]膏(ɡào):加油脂使润滑。水碓(duì):东汉时期发明的利用水力冲击木轮舂米的器械。

[9]所在:到处,处处。【译文】

所以说高奴县有洧水,油脂可以燃烧,水上有油脂,可以捞取使用。《博物志》说:酒泉延寿县南山有泉水流出,大如竹筐,注入地上成为沟,水中有油脂好像肉汁,取来放在容器里,开始时呈黄色,后来变成黑色,好像凝固的油脂,点着了非常明亮,简直和油脂没有两样,拿来润滑车具以及水碓缸效果极好,当地人称为石漆。水中油脂也是到处存在,不只是高奴县的洧水中才有。卷四河水

这是黄河的第四篇,从山、陕间的北屈县(在今山西吉县附近)写起,随着黄河南流东折,《注》文写到邓乡(在今河南洛阳附近)为止。其间经过龙门瀑布和砥柱三门峡,是黄河五篇之中,沿河自然景观最特殊的河段。[1][2][3]《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4][5],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6][7]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孟门,九河之隥。孟门,[8][9]即龙门之上口也。寔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10][11][12][13]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14][15]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16][17][18]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19][20][21]腾,浚波颓迭,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22][23]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这一段描写龙门瀑布,是《水经注》全书中描写自然风景最精彩的片断之一。而且由于北魏原来建都平城(在今山西大同附近),后迁都洛阳,郦道元往返其间,龙门瀑布必是他多次亲见,与其他从他人著述中加工的不同,所以写得特别生动。【注释】

[1]《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和他的门客撰写的杂家书,也称《淮南鸿烈》。

[2]龙门: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之间,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故名。相传为禹所凿。

[3]吕梁:山名。在今山西西部,位于黄河与汾水间,主峰关帝山,海拔两千八百三十米。大禹治水,凿吕梁以通黄河,即指此。

[4]孟门:古山名。在今山西吉县西黄河河道中,为水中一巨石。

[5]高阜:高山。灭:淹没。

[6]《穆天子传》: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五年(279)在汲郡战国魏王古冢中出土的古书,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

[7]九河:禹时黄河的九条支流,近人多以为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隥(dènɡ):登山的石级。

[8]上口:入口处。

[9]寔:同“实”,巨阸(è):巨险。阸,险阻重地。

[10]经始:开始。

[11]漱广:因冲蚀而变得宽广。漱,冲刷,冲蚀。

[12]夹岸:两岸。崇深:高峻深邃。

[13]返捍:重叠捍护。返,用通“反”,反复,重叠。捍,捍护。这里指相倚相撑。

[14]交冲:交相冲激。

[15]素气:白色的水汽。

[16]崩:迸溅。寻:古代长度单位,一般为八尺。

[17]悬流:这里指瀑布。

[18]浑洪:浑浊的洪流。赑(bì)怒:形容气势壮大。

[19]浚(jùn):通“骏”,疾速,疾驰。

[20]下口:河的下游出口处。

[21]《慎子》:书名。战国时期法家代表慎到所著。

[22]流浮竹:漂流浮竹。古代有用水力运送竹木等的方式。

[23]驷马:四匹马拉的车,一般用来指速度快。【译文】《淮南子》说:龙门尚未开辟,吕梁尚未凿通时,河水从孟门上流出,大水泛滥,逆流横溢,连丘陵、高阜都淹没了,名叫洪水。大禹疏通后称之为孟门。所以《穆天子传》说:北登孟门,这是九河的阶梯。孟门,就是龙门的上口。实际上是河上的巨险,兼有孟门津的名称。这里的岩石首先经过大禹开凿,又因河水冲蚀,河道逐渐变得宽广了。两岸高峻而深邃,斜欹的崖壁相倚相撑,巨石临近危崖,好像随时就要坠落下来似的,却又相互倚拄而悬在危崖边缘。古人有言:水虽不是凿石头的凿子,却能穿透岩石,确是如此呀!这里水流交相冲激,白色的水汽好像飘浮的云雾,来来往往遥远观看的人,常常会觉得仿佛被雾露沾湿似的;如向深处俯视,更加惊心动魄。而且河水在此迸溅万寻的浪花,千丈瀑布从高崖一泻而下,奔腾澎湃的浊流,狂暴地涌起如山的巨浪激荡腾跃,疾驰的洪波层层叠叠崩颓而下,直到下游出水口。这才知道《慎子》中所记载的:下龙门时,漂流浮竹,不是驷马所能追上的。[1][2]

民有姓刘名堕者,宿擅工酿,采挹河流,酝成芳酎[3][4][5],悬食同枯枝之年,排于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然[6][7][8][9]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浆焉,别调氛氲,不与佗同,兰[10][11]薰麝越,自成馨逸。方土之贡,选最佳酌矣。自王公庶[12][13]友,牵拂相招者,每云:索郎有顾,思同旅语。“索郎”反[14][15]语为“桑落”也,更为籍征之隽句、中书之英谈。《水经注》记叙了许多事物,但很少记及酒。人们认为这或许是郦道元不好酒的缘故。确实,《注》文中仅卷四《河水》、卷三十三《江水》、卷三十九《耒水》三篇中有酒的记载,而其中以此篇所记的桑落酒最引人入胜。“然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浆焉,别调氛氲,不与佗同,兰薰麝越,自成馨逸。方土之贡,选最佳酌矣。”写得让嗜酒的人垂涎欲滴,郦道元的妙笔,确实与众不同。【注释】

[1]宿(sù):一向。工:擅长。

[2]挹(yì):酌,用瓢舀。

[3]酝(yùn):酿造。酎(zhòu):反复多次酿成的醇酒。

[4]悬食:难解。朱谋认为“悬食”二字有脱误。枯枝之年:指秋冬之季。

[5]排:打开。桑落之辰:桑叶落的时候。

[6]醑(xǔ):美酒。

[7]滫(xiǔ)浆:淘米水。

[8]别调(diào):另外一种风味。氛氲(yūn):香味很浓郁的样子。

[9]佗:同“他”,别的,其他的。

[10]薰(xūn):发出馨香。麝(shè):麝香。越:飘散。

[11]馨逸:飘逸的芳馨。

[12]牵拂:牵挽提携。相招:邀请。

[13]索郎:即桑落的反语。有拟人的意味。反语是魏晋南北朝时的一种隐语。以两个字先正着反切(用两个字拼合成一个字的读音:前一个字取声,后一个字取韵和声调),再倒着反切,成为另外两个字。顾:眷念。

[14]籍征:书籍征求。征,征求,寻找。隽(juàn)语:优美的语句。

[15]中书:官名。中书令之省称。汉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多以名望之士担任。英谈:美谈。【译文】

百姓中有一个姓刘名堕的人,一向擅长酿酒,取河水经多次反复酿成芳香的醇酒,存放很长的时间,然后在桑叶落时打开,所以这酒的名字就叫桑落。这芬芳的美酒,色清白如米泔水,别有一种香味,与其他的酒不同,既似幽兰发出馨香,又似麝香飘散,自成一种飘逸的芳馨。选择地方特产进贡给皇帝时,选择桑落酒作为最好的佳酿。从王公贵族到民间百姓,朋友之间牵挽提携相互邀请时,都要说:索郎很是眷念,想让同伴们一起说说话!“索郎”二字交互反切就是“桑落”,这更成为著写书籍而寻求的名句、中书令文人们的美谈。[1][2]

左丘明《国语》云: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3][4]河神巨灵,手荡脚蹋,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华岩。

这一段描写黄河从今山、陕二省之界上南下,骤然在今河南省境东折的景观:“河神巨灵,手荡脚蹋,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华岩。”虽然是个神话,但文字的气魄宏大,读了这几句,使人心胸为之开广。不过《注》文所说“左丘明《国语》云”,《国语》中并没有这一段话,所以有的版本如《水经注疏》已把这一句改为“古语云”。郦道元写文章常常引用当地流传的话,所以改作“古语云”是对的。【注释】

[1]左丘明:相传为春秋时鲁国的史官,《国语》是否为其所作,至今尚无定论。

[2]华岳:即华山,五岳之一,在陕西华阴南,北临渭河平原,属秦岭东段。

[3]巨灵:神话传说中劈开华山的河神。

[4]荡:动摇,推荡。蹋:踢。【译文】

左丘明《国语》说:华岳原来是一座大山,阻挡着黄河,河水经过这里只得转一个大弯,河神巨灵,他手推脚踢,把华岳劈成两半,他的手印足迹至今还在华岳的岩壁上。[1][2]

戴延之云:城南倚山原,北临黄河,悬水百余仞,临之[3]者咸悚惕焉。西北带河,水涌起方数十丈,有物居水中,父老云:[4][5]铜翁仲所没处。又云:石虎载经于此沉没,二物并存,水所[6]以涌,所不详也。或云:翁仲头髻常出,水之涨减,恒与水齐。[7]晋军当至,髻不复出,今惟见水异耳,嗟嗟有声,声闻数里。按[8][9]秦始皇二十六年,长狄十二见于临洮,长五丈余,以为善祥,[10]铸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万斤,坐之宫门之前,谓之金[11][12]狄。皆铭其胸云: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以为郡县,[13]正法律,同度量,大人来见临洮,身长五丈,足六尺。李斯书[14][15]也。故卫恒《叙篆》曰:秦之李斯,号为工篆,诸山碑及[16][17]铜人铭,皆斯书也。汉自阿房徙之未央宫前,俗谓之翁仲[18]矣。地皇二年,王莽梦铜人泣,恶之,念铜人铭有皇帝初兼天[19][20]下文,使尚方工镌灭所梦铜人膺文。后董卓毁其九为钱。[21]其在者三,魏明帝欲徙之洛阳,重不可胜,至霸水西停之[22][23]。《汉晋春秋》曰:或言金狄泣,故留之。石虎取置邺宫[24][25],苻坚又徙之长安,毁二为钱,其一未至而苻坚乱,百姓[26]推置陕北河中,于是金狄灭。余以为鸿河巨渎,故应不为细梗[27][28][29]踬湍;长津硕浪,无宜以微物屯流。斯水之所以涛波[30][31]者,盖《史记》所云:魏文侯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所致耳。《水经注》记叙这个“铜翁仲”的故事,描写得非常详细生动,把历来各种以讹传讹的神异语言说得淋漓尽致。“嗟嗟有声,声闻数里”,难怪许多人都信以为真。但他最后还是把真实原因引《史记》的权威记载和盘托出。郦道元的书撰写于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书中当然也夹杂着不少由于时代原因而存在的谬误,他的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所以撇开时代来说,此书的科学性也应忽视。郦道元说“盖《史记》所云”,指《史记·魏世家》“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这是真凭实据。这一段开头“戴延之云”,指戴所撰《从刘武王西征记》。《水经注》引此书很多,但书名常简作《西征记》或《从征记》,只有在卷十五《洛水》篇中才写出此书全名。【注释】

[1]戴延之:戴祚,字延之,东晋小说家,著有《从刘武王西征记》、《洛阳记》,俱亡佚。

[2]悬水:瀑布。

[3]悚惕(sǒnɡtì):恐惧。

[4]铜翁仲:传说秦始皇初兼天下,有长人出现在临洮,其长五丈,足迹六尺,仿写其形,铸金人以象之,称为“翁仲”。后遂称铜像或石像为“翁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