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13:02:18

点击下载

作者:袁久红,刘元,刘小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

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作者:袁久红,刘元,刘小林排版:红枫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1ISBN:9785214814858本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总目录CONTENTS

封面

版权信息

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 南京三百六十行

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 小克日记

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 京都纪事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南京三百六十行

目录

CONTENTS

出版说明

画家刘元和《南京三百六十行》

《南京三百六十行》的前世今生

卖元宵

卖甑儿糕

卖炒米粑粑欢喜团

卖五香鸡蛋

卖状元豆

卖牛肉干

卖牛巴

卖凉粉

卖油酥饼

卖驴肉

卖秋油干

卖叮当面

卖豆腐涝

卖油炸臭干

卖油炸糍粑

卖茶干

卖糖炒栗子

卖烧饼油条

卖橄榄

卖菱角

卖热老菱

卖烤山芋

卖花生米

卖糖货

榨甘蔗水

卖青果萝卜

卖大碗茶

卖冰棒

卖棉花糖

卖梨膏糖

卖小粉

卖粥

卖腌菜

卖鸡

卖野鸡

肉案

卖西瓜

水果摊

弹棉花

卖棉絮

卖布

染衣

裁缝

估衣店

卖稻草

卖席子

茶炉子

卖柴火

澡堂

剃头担

卖缸坛

酱园

包饭

刀剪铺

磨剪子

篾匠

箍桶匠

木匠

铁匠

铜匠

银匠

皮匠

泥瓦匠

推土车

赶马车

拉黄包车

抬轿子

三轮车夫

汽车司机

船夫

卖雨伞

卖皮夹

诊所

拔牙

卖狗皮膏药

挑牙虫

看相

测字

佣工介绍所

老妈子

伴娘

茶房

跑堂

脚夫

扛米

挑粪

扒狗屎

刷马桶

扫马路

挑高箩

收破烂换糖

收废纸

刷洗小帽

擦皮鞋

出租汽油灯

香烟摊

卖糖人

卖泥娃娃

捏面人

修自行车

修理钟表

买卖旧表

买卖银洋

买卖“大头”

旧货摊

当铺

拍卖行

米号

寿材店

锡箔店

乞丐

卖鲜花

卖花灯

卖绒花

卖风筝

卖鞭炮

卖报

邮差

卖眼镜

修理钢笔

代写书信

卖春联

卖书

书局

笔墨庄

小书摊

说书

卖小唱

白局

戏子

戏园把闸子

玩把戏

玩木头人戏

返回总目录出版说明

刘元,1914年生于南京,为我国老一辈漫画家。其父刘封瑞36岁时(清宣统年间)在科举考试中获江宁府上元县“拔贡”第一名,是金陵名儒,家居南京秦淮河畔“大夫第”(今长乐路)。

1929年,刘元入上海美专学习西洋画,课余时间即与同学组织“黑猫漫画社”,创作漫画针砭时弊。

1936年,田汉、叶浅予为首的戏剧、漫画宣传队来到南京,刘元积极投身宣传队组织的“救亡画展”。1937年,刘元在桂林以国画展形式宣传抗日,并任广西艺术馆指导员。1944年,刘元在重庆出版漫画集《都市小景》,并以著名国画《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流民图》等轰动山城。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元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返回故乡南京,目睹战争创伤及内战给首都造成的社会动荡,而这时他的艺术生涯也进入了更为成熟的时期,他创作了一系列纪实漫画发表于首都的各大报纸,刘元的名字也随之家喻户晓。

刘元纪实漫画以鲜活的素材、形象直观的画面,同步记录了民国时期首都南京的新闻事件、市井风俗、民生日志,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民国史料,更是为我们了解真实的民国打开了另一扇窗户。相信读者在看完这套书后,会有恍然大悟之感。

由于历史原因,刘元原始作品多有散失,此次版本由刘元之子——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小林就现有资料选编而成。画家刘元和《南京三百六十行》□刘小林

老行当是各行各业的总称。对社会上不同职业的分工,人们习惯称为“行”,行业中所做的事,称为“当”。“三百六十行”泛指各行各业,并非一个确数。传统农业社会,以种植和手工业为主,社会分工比较简单,故起初以“三十六行”称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种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业外有业,行中有行”,乃有“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之谓;发展至今,新的行当不断涌现,已经远不止“三百六十行”了。

反映市井风情,描绘社会百态,除文字记录外,绘画无疑是最为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之一。如果从清乾隆年间方熏所绘《太平欢乐图》算起,全景式地展示“三百六十行”的画作,至少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吴有如等人编辑的《点石斋画报》、周慕桥的《大雅楼画宝》与《图画日报》的《营业写真》专栏、陈师曾《北京风俗图》、齐如山《故都市乐图考》、陈之农《旧京百影》等留传至今的作品,或写实,或写意,或素描,或漫画,或剪纸,或版画,将远去的行当、消失的市声惟妙惟肖地再现,成为回望那个年代、解读那段历史弥足珍贵的文献。

上世纪40年代,载于《南京晚报》的刘元画作《南京三百六十行》,以极为贴近平民生活的相关行业生动漫画,展现了民国时期南京普通民众,特别是工匠、苦力和小商贩等底层劳动者的日常生活,是目前所能见到有关南京“三百六十行”的最早系列风情画作。其实,当时南京存在的各行各业数量远多于“三百六十行”。本书收入的也只是先生的部分画作。在民国时期,虽有不少中外摄影师拍摄了许多南京的照片,却不见有人系统拍摄过当时南京的老行当,即使有些南京老行当的照片留存了下来,也显得零散。同时,就绘画而言,虽然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民国时期的行当风俗画已经出现。尤其是广州和上海的行当风俗画,甚至早在清末就已问世,如著名书画家陈师曾先生(国学大师陈寅恪之兄)所画的许多北京风俗图“旧京行当画”,早已成为不朽经典。但是,在刘元之前,却很少有画家全面描绘南京老行当的想法和举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元先生“南京三百六十行”的写实手法画作,可能是南京历史上第一组市井老行当绘画,具有重要的民俗、史料价值。借助于先生的这些画作,今天的年轻人可以真切地触摸到昔日南京的市井风俗。

如今,刘元先生的这些画作和所记录离我们渐远的“南京老行当”,已进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甘熙故居大院内的“金陵十八坊”展示厅。正如刘元先生所说:“你会感到三百六十行是个社会,是本书,是一个生活特写镜头。”记录、了解老行当,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历史,也利于继承、保护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传统手工技艺的创新和发展。《南京三百六十行》的前世今生□薛冰

读刘元的老漫画《南京三百六十行》,勾起许多儿时的记忆,仿佛又听到了那些悦耳的吆喝,又看到了那些熟悉的身影,又品尝到了那些可口的小吃。有人认为,这些画面展现的是“身处最下层贫民的日常生活”,其实是不全面的。这些行当的从业者,已不能尽归于“下层贫民”,而其业务对象,更是无论高低贵贱的所有市民,因此可以说,这些漫画真实地反映出当年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状态。不仅如此,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种日常生活状态仍无太大变化,各种小手艺人、小生意人的走街串巷,不但是他们自己的有效谋生手段,也成为市民生活的必要补充;而一些修旧利废行业的存在,则有利于培养节俭习惯、节约社会资源。这二三十年,主要因为过于迅猛的城市改造和过于严苛的市容管理,才被彻底改变。那种门禁森严的封闭社区,不光与外隔绝,内部同样隔膜。如今在街头巷尾偶然能看到的老行当,只有修自行车、修锁配钥匙、卖烤山芋、卖甑儿糕等寥寥数种。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就不能不随之趋于规范刻板,而在被迫适应了种种不便之后,更淡忘了旧时生活中的恬适情趣。

刘元画过一幅“五香鸡蛋”。五香鸡蛋和茶叶蛋,曾经极受吃客欢迎,卖家收入之高令人惊羡,一度盛传“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不过五香鸡蛋并不是南京的特产。现在还成为南京街市风景的,是卖旺鸡蛋。南京人对旺鸡蛋的热爱,绝不亚于四川人之于麻辣。衣着光鲜的大姑娘小媳妇,随时可以在摊边坐下来,吃得两手汁水淋漓。所以无论城管如何凶猛,卖旺鸡蛋的街边摊,始终不能禁绝。

大受孩子们欢迎的卖糖人、捏面人、棉花糖、冰糖葫芦、木偶戏、拉洋片(西洋镜)以至风筝摊,现在只能集中在某些旅游点的指定区域,街头巷尾已很少见到。刘元所画的一幅“卖书”,图中那种加档木板,好像更多被用于出租小人书(连环画),且多是两扇相衔的,合起来就成了个扁箱子。主人选择靠近学校的街边,或孩子多的院落前,将书板打开倚靠在墙边,任人随意挑选,我上小学的时候,一分钱可以看两本。

花灯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文革”中一度被禁绝,可十年浩劫一结束,便迅速复兴,愈出愈奇,现在又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元宵节夫子庙地区的观灯活动,仍是一时盛事。

刘元笔下的不少老行当,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陆续改变了行业性质。如米、布、棉絮等,在物资匮乏时期,都属由国家严格控制的物资,需凭票证购买。画面中那种肩扛布匹的行商,自是不复存在。倒是私营米店,如今又可以看到了,一个个容器中分盛各种米面杂粮,任顾客挑选,与画面中相差无几。

当铺,一度被作为盘剥人民的罪恶行当,严加取缔。半个世纪后典当行悄然复兴,近年来又公然将一个车轮大的繁体“当”字,写在墙面上,不过经营主体与方式都不同以往了。佣工介绍所也曾是个劣迹斑斑的行业,而现在的职业介绍所,已成为重要的劳务市场中介。

过去被人看不起的“戏子”,如今咸鱼大翻身,只要进入演艺圈,就成了准明星,造势炒作,为吸引粉丝无所不为,大小报纸且都辟有专门的娱乐版面。那种一老一小手持胡琴云板、类似乞讨的卖唱形式已极少见到,不少高档饭店、咖啡厅里,则有靓装艳妆的演员载歌载舞,或者乐队演奏,这费用不直接向客人收取,实际上仍是由消费者承担的。在茶馆里听书品茶,曾经是普通市民重要的休闲方式。现在南京好像只有甘家大院里的传统茶馆,尚有说书表演,作为旅游景点中的一个项目,不另收费。新式茶馆多分隔成小间,已没有说书人的用武之地。

抬轿子、拉黄包车、赶马车、拖板车、踩三轮车等,是当年重要的交通运输行业。上世纪四十年代说谁家有“包车”,多半是黄包车。我小时候常看到马拉的垃圾车沿街收垃圾,车主边走边摇铃。马屁股后面有一块兜布,防止它排泄的粪便落在路上,俗称“马粪兜子”。淘气的孩子就把讲卫生人戴的口罩叫作“马粪兜子”,一如把人家的眼镜叫作“驴蒙眼”。东郊风景区范围大,民国年间有人出租毛驴供游人乘骑,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马车为游人代步。现在城市里偶然能看到板车运货,尚有少量三轮车用于载客运输,轿子和黄包车则都摇身一变,化为某些旅游景区内的特色代步,轿夫和车夫穿起统一的马甲,也是一种风景。北京有观光三轮车,专门带好奇的客人串胡同小巷。类似的还有划船一行。过去江南公路交通不发达,水上运输占有很大份额,随着公路、铁路的发展,而河流水道又被侵蚀萎缩,现在除了内外秦淮河上的少量旅游船只,运输船在南京几完全绝迹。

像“卖春联”画面中那样在街边铺张桌子代写春联的场面,现在已难见到了。春节前夕和鞭炮一块上摊的,都是印制的红底金字春联,形式和内容都不免俗套。当然,相关部门每年都会组织书画家进社区为居民义务写春联,但毕竟不能普及。

银元买卖的鼎盛时期,是在一九四九年前后,因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许多人只得把钞票换成银元以求保值。后来国家宣布禁止民间金银交易,一律归银行专营,家里有金银想出售也只能卖给银行。改革开放以后,银元渐成为热门的民间收藏品。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旧货交易,老话说“百年无废纸”,现在各种旧货都被收容进古玩市场,成了收藏爱好者淘宝的目标。奇怪的是旧书摊,尽管有便利阅读、节约资源、保存文献等多方面好处,却总被城管视为仇寇,非赶尽杀绝不为快,至今南京已设立多处古玩市场,旧书摊却一直只能打游击。

银匠在过去与铜匠、铁匠一样,都是小手工艺人。现在出类拔萃,银作工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制作的艺术品,也成为众人争逐的收藏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银作行才是真正出状元了。以前还有过补锅锔碗的工匠。“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仍是常被使用的俗语,但锔碗工艺已成绝响。虽然今天生活水平高了,没有人再在乎一个破碗,可是这一工艺的消失,也很可惜。

司机一行,如今更是热门职业,上驾校、考驾照费用不菲,人们仍趋之若鹜。私家车主不说了,某些单位领导的驾驶员,竟成了“二领导”,比中层干部更有权威,也是一种“特色”。

有不少旧时的老行当,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而渐趋消亡。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自来水供不应求,许多人家不能接入自来水管,于是卖水和送水成为一种职业。同时因为燃料供应的紧张,人们习惯于到老虎灶去打开水,一分钱可以打两热水瓶。现在已有人在呼吁保护老虎灶了。再如火葬制度的推行,将棺材铺送进了历史。抽水马桶普及以后,刷马桶和挑粪、拖粪车等已无必要。煤气、天然气等新型家用燃料,取代了柴草以至煤炭。

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弹棉花的人,背着一张弹花弓上门服务,在人家院子里,就地铺开一张草席,一时半刻,便可以将旧棉絮翻新。如今各种新材料的被褥吸引年轻人的眼球,盖棉被的人越来越少。相类似的还有紧棕绷床的行当,席梦思、水床等床垫愈出愈新,棕绷床也成了古董。而篾匠编竹篮,箍桶匠箍盆桶,随着方便适用的塑料制品盛行,也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木匠和泥瓦匠,则归入了时髦的装修大军。

裁缝行业明显衰退,多数人已习惯于在商店里买成衣,年轻人更是计较品牌,只偶有老人愿意找裁缝做衣裳。三十年前,还会有买不起新衣的人,去将旧衣服染个新颜色,现在有谁再这样做呢?相反,洗衣业特别是干洗,日渐兴盛,那是因为人们有了贵重衣服,担心洗不好,或者懒得自己洗,情愿花点钱请专业人员去做。

二十世纪以来,从西方进入中国的钢笔,使用者日多,修理钢笔也就与修理钟表一样,成了一种热门的技能。随着价格低廉的电子钟表普及,修理钟表渐至门可罗雀;而随着各种新式水笔的盛行,修理钢笔更成了屠龙之技。擦皮鞋一行的变迁也有趣,虽然穿皮鞋的人大大增加,可是因为街道卫生情况的改善,需要在街边擦皮鞋的人反而少了。有些宾馆、饭店里,备有擦鞋机,用来也很方便。不过,近年街头上又出现了专业的擦鞋店,我没有光顾过,不知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更有一批旧时行业,改变了经营运作的方式。如卖报的有专设报亭,当然需要花钱承租,虽增加了成本,却美化了市容。剃头挑子也基本消失,各住宅小区附近都有固定的小理发店,只是店里的理发师,不刮胡子,不掏耳朵,使一些老人感觉不便。菜场也已基本进入室内,偶有菜农、菜贩沿街摆摊卖菜,总是在与城管打游击。唯一允许沿街设摊的,是夏天的西瓜摊,当然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并交纳摊位费。卖切片西瓜的,一度大玩“大片小片”的老把戏,近几年的严厉打击似乎有了效果。榨甘蔗汁、橘子水的,常常弄得遍地弃渣,不管理确实不行。

挑高箩收破布烂棉花、敲锣换糖、废纸换米,多已变成固定的废品收购站,改由居民上门去找他们交易。类似的还有一种由货郎发展而来的摇鼓小百货车,针头线脑,花粉头油,日用杂品无所不有,主妇们一听到那熟悉的拨浪鼓声,就会出来挑选,现在也看不到了。

烧饼油条、蒸饭糍粑、稀饭豆浆等早点,都已定点落户。卖糖炒板栗的,过去当街架起大锅炒卖,甜香四溢,着实诱人,如今都已进入店堂,也不再用传统的煤火大锅,全没了那种气势。包饭这个传统行业,现在转化成快餐盒饭供应。一些小单位没有食堂的,往往订购这样的快餐盒饭,作为职工午餐。肯德基与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也有送到家的外卖,只消打个电话就可以搞定。

作为职业行当的“伴妈”,跟丧礼上的哭丧婆一样,现在已经消失。结婚仪式上当然少不了伴娘和伴郎,但都是由新人的朋友来充任了。

也有一些行当的消失,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不方便,如修伞、修鞋、磨刀剪等。此外,还有公共浴室的消亡,使许多老人感到不便。南京素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习俗,尽管家里多有卫生间,可对这些人来说,上大汤池里泡泡,目的不仅是洗澡,更是一种乐趣。

凉粉、酒酿、馄饨、元宵、油炸干、豆腐涝、牛肉干、状元豆、花生米、梨膏糖、橄榄蜜饯、老菱、莲蓬、鸡头果,如此花色繁多的零食,挑担走街串巷叫卖了千百年。南京人习惯吃“下粥”,有类于英国人的下午茶,尤其夏日天长,午睡后都爱弄点零食搭搭嘴;直到九十年代,平房变成了楼房,楼上的住户不想下楼,就从窗口用绳子吊一只竹篮下来,小贩从篮子里取了零钱,放进零食。这样的风景,现在也看不到了。

同时,有些理应消亡的行当,反而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如街头牙医,“挑牙虫”自是骗术无疑,拔牙没有卫生保障,造成感染足以致命,而配装假牙所用也多为劣质材料。卖狗皮膏药以至卖假冒药材如虎骨、虫草之类,似乎也少有人干涉。再就是看相、算命、测字之流,大有死灰复燃之势,各处寺庙前,旅游点内外,屡见不鲜,一张纸片上写了“算命”两个大字,放在脚边,或抓在手里,以各种手段招徕游人。对这种自称能窥透人生命运的人,城管执法者好像也有些畏惧之心呢。卖元宵

元宵是元宵节时守夜的点心,是节日的特色食品,后来演变为日常生活中民众喜爱的小吃。民国时,南京城卖元宵的摊担随处可见,到处游走,边走边卖。城南深街小巷听到“笃笃”的梆子声,就知道卖元宵的担子来了。那时,元宵的品种不断翻新,多种多样。大元宵最出名的是四喜元宵,馅料分别是肉馅、豆沙馅、玫瑰糖馅、芝麻糖馅。一碗四个,寓意事事如意,又好吃,又吉祥。小圆子元宵有:桂花酒酿小元宵、赤豆元宵、莲子藕粉小元宵……还有炒元宵、炸元宵,每个小担都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喊得最多的是“桂花酒酿小元宵”。卖甑儿糕

甑是人类在远古时的一种陶器,到了民国时期南京的甑发展为木制的了。小贩在甑旁边放一木盆,木盆里是米粉。甑里放上水,架在锅上蒸。甑上有圆孔,插入糕模。糕模是木制品,圆形空心,下小上大。小贩用半边蚌壳把米粉铲松,然后向模子里放入米粉,加入糖,盖上木盖,插入圆洞蒸制。只要一两分钟,就可见木盖冒气,这样就蒸熟了。拔出木模,从下往上顶,甑儿糕就出来了。由此产生了“甑儿糕一屉顶一屉”的歇后语。民国时期,南京不少家庭的小孩差不多是吃着甑儿糕长大的。卖炒米粑粑欢喜团

炒米粑粑欢喜团是两种炒货。民国时期,每到过年的时候,这两种炒货是孩子们喜欢吃的零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炒货店都有这两样供应,只不过市民平时买得不多。炒米粑粑的原料是籼米,泡一夜后用沙子把米炒熟,冷却后再用糖稀把炒米粘成掌心大小的粑粑,这就是色泽金黄的炒米粑粑。欢喜团的原料是糯米,蒸熟后打散开,一粒粒铺在大匾上,冷却后再炒,使米粒膨胀开,再用糖稀粘成一个个圆球。欢喜团是过年的吉祥物,取其欢欢喜喜、和和美美之意,老南京家家必备。小贩沿街叫卖:“炒米粑粑欢喜团——”市井百姓听了都会产生好感。卖五香鸡蛋

五香鸡蛋又叫五香茶叶蛋,因用卤煮而风味独特。五香鸡蛋取料贵在新鲜,先将鲜蛋洗净后用清水加盐煮熟,再将壳敲碎,便于入味,然后再加上茴香、丁香、八角、桂皮、陈皮、茶叶、酱油、盐等调料用文火烹煮,煮的时间长些才能入味。有人喜欢吃老蛋,就要煮得更久些。头天煮好,焖一夜再卖。在南京有个传说:家住城南的一对夫妻做小生意,丈夫胃口不开,妻子特意做五香鸡蛋给他吃。后来丈夫外出因做生意亏了本,不敢回家。一天听到五香鸡蛋的叫卖声,出门一望,原来是妻子找他来了,高兴得不得了。吃了五香鸡蛋,闻有茴香之味,遂产生了回乡的念头,于是跟着妻子一道回南京城。卖状元豆

状元豆是南京夫子庙的特色小吃之一。它利用黄豆天然的香气,加入红曲,进口就让人感到甘美如饴,吃得再多也不厌。关于状元豆的来历,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居住在南京城南小巷内的寒士秦大士因家境贫寒,每天读书到深夜,其母亲就用黄豆加上红曲煮好后装入小碗,再在上面加一颗红枣给他吃,并勉励他好好读书。后来秦大士中了状元,这种豆便称为“状元豆”。卖牛肉干

民国时期,南京有一种小贩胸前挂着簸箕形的货架,货架上有三四个方格,每个方格里放着不同风味的牛肉干。小贩以此便利售卖,可以东奔西跑,专捡南京最热闹的地方去,边走边喊:“五香牛肉干——麻辣牛肉干——酱香牛肉干!”他们把时间算得准准的,新街口大华电影院要放映了,小贩正好到了,在进场的人流中兜售。新街口说书的要开场了,小贩也赶到了,在听书的人群中穿梭。夫子庙各大茶馆里,卖牛肉干的小贩更是川流不息。茶客们喜欢买肉品茶。牛肉干都是带着汁水的,吃起来一点不觉得喉咙干燥。小贩长相可能有点“不上档次”,可是货架上的招牌却是有头有脸的,比如“乾王记牛肉”,让人不得不相信它的正宗。卖牛巴

牛巴就是牛身上的大块腱子肉,经过烹调后制成大众美味食品。民国时期南京城里的牛肉店,以七家湾、夫子庙、膺福街三处最为著名。牛肉比猪肉、羊肉、驴肉、狗肉都难烧烂,何况还是腱子肉。腱子肉是牛身上最坚硬的肉块,不但要烧烂,而且还要做成美味,其加工过程十分复杂。大块腱子肉经过浸卤、清洗、切腌、涂抹、叠翻、起缸、入锅、出锅等复杂工艺后,还要用微火焖上一夜,这才让腱子肉里外透酥。每到夏季傍晚时分,牛肉店门前就摆出长条肉案,上面放好了砧板快刀。旁边的肉架上挂着熟透了的大块牛腱子肉。顾客买多少称多少,然后用快刀切成薄片,洒上调料,用荷叶包好。一家店铺一晚上就能把整头牛的牛巴都卖光,这有点像今天俏卖的盐水鸭。卖凉粉

在民国时期,不论哪处景点,不管大小餐馆,甚至地摊小担,都有凉粉出售。

凉粉是一种制作便利的食品,山芋、豌豆、扁豆、绿豆、荞麦都能做凉粉。绿豆凉粉碧如翡翠,豌豆凉粉晶莹透亮,荞麦凉粉柔软滑爽,各有特色。凉粉制作要经过浸泡、磨浆、过滤、冷却等工艺。

三伏天来临,南京热如火炉,旅游者到达灵谷寺,大汗淋漓,深山老林中吃一碗凉粉真快活。秦淮河烈日高照,路边的凉粉小担送来了清凉,特受欢迎。南京凉粉不讲究辣,讲究鲜美,吃了让人神清气爽。小摊上的凉粉做成一个大包,用刨子在上面刨成面条形状,也有切成方块的。至今夫子庙还有不少凉粉店家和摊点。卖油酥饼

油酥饼起源于唐代,是大众化的甜饼。民国时的南京,从早到晚街头巷尾都能见到卖油酥饼的小摊,大小酒楼、茶馆都做油酥饼。油酥饼的制作要经过制酥、和面、制饼、煎烤四道工序。同样的油酥饼,各家的名气却不相同,以夫子庙的油酥饼最享盛名,称为美品。民国张通之所撰的《白门食谱》,特地写到“利涉桥迎水台油酥饼”:“迎水台,紧依利涉桥,却丁家帘前咫尺。一湾碧水,时载歌声而来。登此台品茗,亦大佳也。而主人又善制油酥饼,饼厚酥,以猪油煎成,味香而面酥,油滋而不腻,耐人索味。与御道街之教门馆以麻油煎饼薄而脆者,同为美品,皆能教人食不厌也。”卖驴肉

民国时期,每到夕阳西下,首都南京的小巷深处就回荡着吆喝声:“卖五香驴肉嗳。”很快就有人喊:“买五香驴肉。”这时一副小担子就停下了。在担子的前面摆着大块的驴肉和各种调料:五香粉、辣椒粉、酱油、麻油、葱末、蒜末等。在担子的后头,摆着砧板、刀、秤。小贩问:“要哪一块?”客人用筷子搛起一块驴肉,放在秤上。小贩称后,报出重量和钱数。客人点头说:“行。”小贩把驴肉放在砧板上,切成薄片。然后问:“要五香的,还是要辣的?”客人要五香,就撒五香粉;客人要辣,就撒辣椒粉,然后客人才付钱。

驴肉的薄片就像浓缩的天下美味,极其鲜美。难怪那时南京人喜爱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呢。卖秋油干

秋油干又称酱油干,在豆腐干子中加了酱油,有一股酱香的甘美,所以南京街头特别畅销,城南人家隔三差五都要在饭桌上摆出秋油干做的菜。

民国时,南京市里的豆腐店,都是前店后坊的夫妻店。但并不是所有的店铺都在闹市口,那些背街背巷的冷清店铺,就得把干子拿到菜市去卖。于是摆摊设点,“卖秋油干——”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秋油干有两种:一种是方干,口味比较重,有咬劲,年轻人喜欢吃;另一种叫蒲包干,把豆浆汁倒在蒲包里做成,是圆形的,外面有蒲条一楞一楞的交叉痕迹,里面分布着细孔,吃在嘴里松软润滑,老年人特爱吃。现在只有到过年时,才能见到蒲包干了。卖叮当面

夜晚的南京城里,卖叮当面的小贩摇动手中的那把铃铛鼓,人们听到“叮当、叮当……”的声音便知卖叮当面的人来了。

叮当面小担是马鞍形的,前担是锅和炉,后担是面条和作料。小贩则在月牙形的中间位置挑起担子,四方游走。那面条是手工擀制的,叫小刀面,吃起来特别爽滑。面汤是大骨头汤,鲜美无比。下面条时小贩向炉膛添柴火,向锅中下入小刀面,向碗里舀入骨头汤,无一不是精美的原料,当场下熟。当人们夜间工作或打麻将、推牌九,需要吃夜宵,叮当面便是最好的选择。卖豆腐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