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喝水,就能消除焦虑的慢动作冥想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09:56:46

点击下载

作者:(斯里兰卡)阿鲁老和尚(Alubomulle Sumanasara)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慢慢喝水,就能消除焦虑的慢动作冥想法

慢慢喝水,就能消除焦虑的慢动作冥想法试读:

冥想初尝试·慢慢喝水

冥想其实不难,而慢动作冥想法更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只要你有意识地放慢一个动作,就可以开始尝试慢动作冥想法了,比如慢慢喝水。【关键要点】①慢动作;②不间断地实况转播每一个细节动作;③体会此刻身体的感觉。现在,请试着用你能做到的最慢速度喝一口水。①慢慢地伸出手心中默默实况转播:伸出手,伸出,伸出,伸出……像这样在心中实况转播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同时感受伸出手臂时肌肉的细微变化。②慢慢地握住杯子心中默默实况转播:握住杯子,握住,握住,握住……感受指尖和手掌的触感,以及水传来的温度。③慢慢地拿起杯子心中默默实况转播:拿起杯子,拿起,拿起,拿起……感受杯子的重量带给手臂肌肉的紧绷感。④慢慢地喝一口水心中默默实况转播:喝水,喝水,喝水……感受嘴唇触碰杯沿和水的感觉,以及水缓缓进入口腔的感觉。⑤慢慢地咽下水心中默默实况转播:咽下,咽下,咽下……感受水流过咽喉,流入身体的感觉。⑥慢慢地放下杯子心中默默实况转播:放下杯子,放下,放下,放下……感受嘴唇和口腔残留的湿润感。此时,一次完整的“慢慢喝水”慢动作冥想法结束。注意:①不需要局限于上面所列的这些感觉,体会身体的真实感觉就好。②当脑海中闪过其他的念头时,请对这些杂念进行实况转播,在心中默念“杂念”三次,“杂念,杂念,杂念”,之后继续进行冥想。③除了慢慢喝水,你可以将慢动作冥想法运用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举动。序

你知道吗?有这样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可以随时消除你突然爆发的焦虑,让幸福和成功就像影子不会离开人那样,变成永远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无论是谁,都希望能快乐地度过人生,都不希望遭遇挫折和烦恼,也都不愿意在日常生活、工作以及人生方面遇到失败,对吧?

在和他人交往这个问题上,好像有很多人都感到头痛。再怎么有才华的人,如果在人际关系上遭遇挫折,也倍感孤独,甚至会觉得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痛苦。假如这种痛苦到达极点,人还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但是,除了这些令人讨厌和想要回避的事以外,在我们心中,期待和希望发生的事也数不胜数。

没有人不希望拥有健康又美丽的身材、优雅的气质,也没有人不愿意永葆青春。可是,虽然人们都想吃好吃的东西,但没人想看到自己身上堆满脂肪变成一个大胖子吧?然而,为了保持身材而不吃这样或那样的食物,一味节食也是件相当痛苦的事。

而想要消除一切不安、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活得轻松快乐,就必须有稳定的收入。所以,一般人都希望能在工作和生意上获得成功。

另外,有人希望过大家都喜欢的生活,也有人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只想尽兴地做自己爱做的事,自由自在地生活。可是,偏偏又在意家人和社会的看法,很难活得自由洒脱。真矛盾啊!

总之,人都希望能活得幸福。为了精力充沛、乐观积极地生活下去,就需要拥有一个确切的目标,既不想失败,也不想认输。

这种心情,是地球人都明白、全世界人皆有的。但遗憾的是,现实却总是朝着与人们的希望相反的方向行进。

那么,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被我们遗忘了呢?莫非,这个东西正是所有失败和不幸的原因?

我们究竟忘记了什么?

也许谁都会毫不怀疑地认为,只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充裕的金钱就能活个痛快,而要是钱多得溢出来的话,人生大概就冲上幸福的顶峰了。

然而,真正支配和管理人生一切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内心如果脆弱得根本不起作用,或者被严重污染了,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呢?作为支配者和管理者,或者说创造者的内心,若是处于上述这种状态,想要实现心中的愿望就比登天还要难上百倍。

关于这一点,佛陀是这样阐述的:请锻炼你的心。只要除去心中的污秽,就能马上实现终极的幸福。

这并不是什么虚假的臆测或不切实际的承诺。就像一直做俯卧撑,手臂上的肌肉就会变得发达一样,锻炼心就能获得幸福,这是有根有据的必然事实。

在本书中,我将向大家介绍一种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做到的方法,不仅能锻炼内心、消除焦虑,还能使内心保持清净。不妨尝试一下,短短几天,你一定可以发现属于你自身的幸福。

希望世间所有生命都能幸福。阿鲁老和尚

第一章 冥想的力量——让心灵变强壮

冥想,增强心灵的抵抗力

任性的心,是不顺利的原因

不成熟的心,才让你焦虑

冥想,锻炼心的科学方法

2种令佛陀开悟的冥想法

消除焦虑,你就能和佛陀一样

冥想,增强心灵的抵抗力

说到冥想,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很神秘的东西,其实冥想一点都不神秘,还很科学。冥想是一种针对脆弱的心灵进行锻炼的方法,可以称之为“心灵训练法”。

就像通过锻炼身体来增强抵挡疾病的抵抗力一样,冥想锻炼的则是心灵,帮助心灵具备不被精神压力和烦恼打败的内在力量。尝试冥想后,你会发现生活变得轻松,人也更加积极乐观,心中的焦虑和不安统统消失不见。总之,生活成了享受。

如果我们的心情不舒畅,身体就容易患上疾病。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言,精神上哪怕累积一点点的压力,都会导致身体出现异常。此外,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努力拼搏赶工时,明明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却神采奕奕,工作刚告一段落反而病倒了。或者,一旦遇到一件不幸的事,之后不幸的事会接二连三地出现。我希望你能从中了解到:如果一遭遇失败就心灰意冷,想着自己是个没用的人,那接下来的事也不会顺利;相反,心情愉快、精力充沛时,无论做什么都会称心如意。“心”如果脆弱不堪,每天就只能被遇到的各种事情所捉弄。因此,通过冥想来锻炼心灵是绝对必要的。任性的心,是不顺利的原因

那么,“心”到底是什么呢?

心既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难以理解的东西,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更不是隐藏在探寻不到的深处。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正是“身体”这个物质,以及“心”这个精神能量。

可以这么设想,身体就好比是机械,也就是工具,这个机械依靠心这个精神能量来驱动。

比如,“真想好好玩一下啊”,便是来自于心的想法。接下来,心会考虑“要怎么玩才好呢”,在得出答案后便驱动身体这个工具来实现心中所想的玩乐方法。是心,在驱动你的一切行为。

再举个例子,假设心想听音乐来放松一下,那么身体就会挑选出CD,插上播放机的插座,打开音响开关。当身体(即耳朵)“接触”到音响中缓缓流泻的音乐时,心就会感到愉悦。

心是一种能行使各种各样功能的存在。不管走路还是端坐,无不由心操控。心会想睡觉,还会想吃饭。想吃饭的时候,心还会想“最好是吃肉”或者“今天想吃牛肉,不太想吃鸡肉”。我甚至都会扪心自问,明明吃什么都可以填饱肚子,为什么要挑三拣四呢?可是,行不通,吃不到肉就无法获得满足。不仅如此,心最后还会提出各种琐碎的要求,比如想把牛肉做成韩国风味的烤肉或是日本风味的牛肉火锅,等等。

就像这样,心总是随意任性地运转,似乎是个难以捉摸的东西。不成熟的心,才让你焦虑

假如用一句话来定义我们的“心”,那就是——心是认识外界的机能。通过心,我们认识了外面的世界,然后借由身体付诸行动。

从物质意义上来说,“身体”和桌椅大同小异,但因为有了“心”这个能量,人才能认知外面的世界,认识身体本身,并且采取行动。如果没有心,身体不外乎一具僵尸,只能慢慢腐烂。

比如,身体受伤时,伤口看起来像是自然愈合(身体自我治疗),但事实上,如果心是混乱的,伤口也很难愈合——因为身体的控制者是心。

说到底,身体只不过是一件工具,没必要看得太重要。

然而,偏偏我们总是将身体看得特别重要,只顾着照顾自己的肉体而忽视了心。这完全是本末倒置,人生不顺利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一旦稳固了精神世界,身体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况且,再怎么呵护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这个机械还是会老化,会出现各种问题。而此时,由于没有对心进行培养,我们会因为年老体衰的现实而感到困苦不堪。心想要玩乐可身体状况不允许,想做的事情很多可偏偏又生了病……人老去之后,尽为这些事情悔恨或遗憾。

若是能马上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该多好,可是不行。所以心感到焦虑和痛苦。如果对心进行治疗,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再来客观地想一想,身体这个物质,是由心发动的。也就是说,心才是真正的支配者。然而,我们往往任凭心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也不曾想过要锻炼它、完善它。这就好比雇佣了一个没有学过驾驶的人来当自己的专属司机。

心,掌握着我们人生成败的关键。无论是悲痛欲绝还是兴高采烈,是焦虑还是坦然,都是心发起的。

一个人,只要内心丰富、心怀满足,就会事事顺遂,幸福常伴左右。冥想,锻炼心的科学方法

大家在感到体力衰退的时候,都会想到用科学的方法活动身体,通过做些运动来增强自己的体力。但若只是胡乱地、没有针对性地活动身体,体力并不会增强。假如想让双腿变得强壮却去做俯卧撑,想锻炼胸肌却在跑步机上狂奔,那再怎么努力也不会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像举杠铃锻炼肌肉一样,冥想是锻炼心灵的科学方法。

为了减肥而盲目节食的话,体重反而很难减下来,只有遵循科学方法,并坚持不懈,减肥才会成功。

心也一样,也有一套法则和规律,不遵循它的法则和规律去锻炼,就很难产生效果。我希望大家能明白,这种方法十分科学,与宗教信仰无关。它既不神秘,也极具逻辑性,就和去健身房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能一样。它是一种培养精神力量的方法,是对心灵力量的训练,这个方法就是冥想。2种令佛陀开悟的冥想法

冥想有很多种,但在这本书中,我想介绍两种佛陀推崇的冥想法。

在具体介绍这两种冥想法之前,我想先谈谈所谓的“冥想”到底是怎么回事。

冥想分成“静心冥想法”(samatha)和“内观冥想法”(vipassana)两类。本书主要为大家介绍静心冥想法中的善意冥想法以及内观冥想法中的慢动作冥想法,而我们一般所说的冥想是指静心冥想法。

静心冥想法(samatha),“samatha”是巴利语,意思是平静下来。静心冥想法是为了培养一颗平静、专注的心,即佛教中所说的禅定。

研究发现,内心平静时,大脑会产生α脑电波;内心焦虑不安时,大脑会产生β脑电波。当β脑电波出现时,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会下降。而α脑电波出现时,心中没有杂念,注意力高度集中,内心处于放松平和的状态。这时,人的反应灵敏,想象力和记忆力也处于绝佳状态,全身的细胞生机勃勃,免疫力也较强。在内心平静、注意力集中、α脑电波出现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直线上升。

当内心处于这种平和、禅定的状态之后,才能进入内观冥想法(vipassana)。巴利语“vipassana”是明确地看的意思,也就是一种如实地观察此时此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状况的冥想法。

具体方法我稍后说明,但请大家记住,包括慢动作冥想法在内的内观冥想法的前提条件是:禅定。解决自己的内心问题,唯有靠自己。消除焦虑,你就能和佛陀一样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本书介绍的是佛陀推荐的冥想法。有些人可能对佛陀还不太了解,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佛陀,也就是释迦牟尼,出生于两千六百多年前,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的王子。

释迦牟尼29岁时已经结了婚并且有一个孩子,看起来正处于人生幸福的顶峰,但他放下这些,选择了出家,开始了长达6年的修行生涯。期间,他尝试了所有的冥想法,但还是没有达到所谓的开悟状态。

之后,释迦牟尼观察自己不能开悟的原因,从而发现了一种名为“中道”的确实可靠的开悟方法。这种能让人达到开悟状态的冥想法,就是我将要在本书中介绍的方法。佛陀之所以能留名后世,就是因为他开了悟。

听到“开悟”这个词,也许大家会觉得它具有极其强烈的宗教属性。其实,可以将“开悟”理解成“从压力和焦虑中解放出来”。

佛陀就是通过善意冥想法和慢动作冥想法这两种冥想法培养内心,脱离了压力和焦虑的羁绊,从而获得内心完完全全的安宁。

佛陀既不是神也不是幽灵,他自己曾多次说过:“我是和你们一样的人。”所以,或许这样表述更准确:佛陀开悟后的状态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理想的安宁状态。

即使在开悟之后,佛陀也依然每天认真生活,在和众生的交谈中度过一生。他失败过,也生过病,最后在80岁的时候去世了。

现在回到原来的话题上。

佛陀科学地分析了人的心灵问题,并为我们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但同时他也说过:“我并不是拯救者,我只是老师。”因此,想要解决自己的内心问题,就只能靠自己本身。

这似乎很困难,但依靠自己锻炼“心”、培养“精神”,是一件值得践行的事。相比乘直升机直抵山顶,用自己的双脚攀登到顶峰所带来的满足感会更强烈。

只要方法正确,精神就能很快成长,而且内心一旦得到满足,身体就只是一个工具,不会再对你造成任何的羁绊与阻碍。阿鲁老和尚说①听音乐、跳舞……都是冥想吗?静心冥想有很多种方法,目前流行的瑜伽就是其中的一种。佛教中也有各式各样的静心冥想法,大概有40种之多。本书中介绍的善意冥想法也是静心冥想法的一种。在日本的禅寺中举行的坐禅、念佛都是冥想。用清脆的声音按照规定的方法念佛时,内心便慢慢沉静下来,感觉轻松舒畅。除了坐禅、念佛等佛教中的方法,也可以尝试和宗教无关的方法,比如通过听音乐等方式来让内心平静下来。市面上有一些称作冥想音乐的CD,有些人在倾听这类音乐时,心会得到抚慰,渐渐平静安定下来。另外,有人通过跳舞来静心,也有人通过登山来静心,这些都可以算作静心冥想。总之,只要能让心完全静下来、让精神集中,什么方法都行,适合自己就好。除了冥想,还有很多种方法能让你静下来,比如专心登山、专心慢走。

第二章 焦虑的原因——心为什么烦恼?

你是否每天都会感到焦虑?

切断焦虑的恶性循环

承认事实,痛苦就会消失

告别4种消极思考

● 令你焦虑的消极思考① 生气● 令你焦虑的消极思考② 嫉妒● 令你焦虑的消极思考③ 吝啬● 令你焦虑的消极思考④ 后悔你是否每天都会感到焦虑?

你是否会莫名感到焦虑?

是否每个人都像你一样会焦虑呢?

佛陀说,“人生皆苦”。所谓的“苦”和“焦虑”指的是什么呢?

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焦虑”、“痛苦”、“不幸”的定义吧。

生病、丢了工作、事情没有按照自己期待的发展、和喜欢的人分离,或者上了年纪……这些事情可以称为“不幸”和“痛苦”吗?你是否又因为这些事而感到焦虑?

这些都是只要活着就必然会发生的事,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避免。上了年纪,然后在不久的将来迎来死亡,这是谁都必须面对的事情。难道说这些事本身是“不幸”吗?

假如我说,这些人生中必然要发生的事,根本不是“不幸”,大家也许会生气吧?

可是,工作没有了去找不就行了吗?生病了上医院治疗不就行了吗?治不好的话,好好度过剩下的日子不就行了吗?话虽如此,做起来不像说起来那么简单,对吧?

因为生病时,比疾病本身更糟糕的是,人的精神会萎靡消沉,病情也会受其影响而每况愈下。于是,心情也就愈发糟糕了。

在人际关系上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气馁,那么人际关系只会变本加厉地越来越糟糕。人们即使遇到一点点极其普通而正常的不幸,也会将这点小小的不幸变得像癌细胞似的不断扩大并蚕食原有的幸福。不幸越是扩散,人们越是想方设法地让自己幸福起来,拼命要从不幸中解脱……这就是恶性循环。

而绝大多数人就生活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中。能让你陷入窘境的,只有你自己不成熟的心态。切断焦虑的恶性循环

生病本身不是不幸,年老体衰本身也不是不幸。既然活着,当然会变老、会生病,而且迟早有一天会死去。问题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态,在于我们因为一点小事就萎靡不振的心态。总是沮丧、烦恼、内心暗淡的话,失败也会如影随形。

正因为没有妥善管理自己的心,才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让自己陷入恶性循环的,不是外界事物,而是你自己。

那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呢?答案是切断恶性循环。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遇到不幸的事情不气馁,遇到幸福的事情不得意忘形。

可是,内心不是这么简单就会乖乖听命于我们的。

被别人责骂了,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坏话,或者被人挖苦了,马上就满脸不高兴,情绪低落。然而,被夸奖或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效时,马上又乐不可支,得意洋洋。这样的话,不是很容易受他人的支配和欺骗吗?心如此轻易地被外界的信息控制,自然无法自我管理。总的来说,心相当脆弱。

所以,“对心进行培育”就是通过锤炼内心,让心不受外界信息的左右。如果拥有强大的心灵,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不会焦虑、慌乱,能不为所动地保持平静和幸福。

而通过实践冥想来培育心灵,就可以消除焦虑,让心获得最大程度的平静。由于心异常复杂,所以这可能需要耗费一点时间。但我坚信,只要认真冥想两到三个星期,心肯定就会强大起来。承认事实,痛苦就会消失

佛教中将痛苦的原因称作“渴爱”,即心灵干渴的状态,也就是对现在的状况不满足、不满意,想要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想要将“渴爱”完全消除,需要一个条件——智慧。

佛教所说的智慧,比一般意义上“智慧”这个词的含义更深远一些。在佛教中,智慧指的是“认清事实的能力”。

什么?只是如此而已?也许有人会很不屑。

可是,我们人类是多么看不清事实。“我希望它是这个样子,不希望它是那个样子”,总是透过自己的过滤器来看待事物。不喜欢的东西怎么看都觉得讨厌,而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则越看越觉得好。这不是在如实地看待事物,而是自以为是。

人类普遍认为自己是所有生命中最伟大的。制造出飞机、高楼大厦、宇宙飞船,什么都能制造的人类怎么可能不伟大呢?

可是,倘若有机会询问一下其他的生命,他们肯定会说:“人如果不穿衣服就活不下去,可我们不需要穿衣服就可以活得很好。”即使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动物们仍然能坚强地活下去。因为一点点小事就闷闷不乐甚至积郁而亡的,反而是“伟大”的人类。

尽管如此,人类还是觉得自己最伟大。不去客观地看清事实,而是受到欲望的操控,由着自己的性子虚度时光。

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新闻,说两个孩子一起去钓鱼的时候正好被雷击中,其中一个生命垂危。此时,这位孩子的母亲已然处于崩溃的边缘。

当时我想的是,如果这位母亲觉悟到了真理,就不会慌乱。尽管悲伤,但内心依然能够保持平静的状态。

也许对这位母亲来说这很难做到,但是孩子被雷击中并不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虽说偶然,但也有着很明确的因果关系,并不是不可理解的。但要是归罪于某位祖先的怨念什么的,那就是在逃避事实。

举个极端的例子,你就是现在出门去买罐果汁,也有可能再也回不来,遇上车祸而丢了性命。这并非天方夜谭。

即使是下一瞬间的事,我们此刻也无法知晓,这就是客观的事实。

从前,说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人被烧死了,因为当时的人们不愿意承认事实。现在,我们能用很轻松的语气讲述这件事,可当下还不是我们该轻松的时候,因为同样的事仍在继续,以后也不会停息,人类会永不悔改地否定事实。告别4种消极思考

一旦否定事实,痛苦就产生了。

假设某人很有钱,要是他觉得自己以后也会一直都很有钱,那会怎样呢?事实上,下一瞬间的事我们都无法知道,更别提将来了。

假设因为股票大跌,这个人赔光了所有的钱,后果会如何呢?否认事实的人大概会心脏病突发身亡,而承认事实的人虽不至于无动于衷,却终会默默接受。

之所以会产生焦虑、烦恼、痛苦以及精神上的种种问题,都是因为我们违背了自然的法则。

人都会死,该消失的东西一定会消失。青春、时间、分分秒秒都在消失,一切都像电流和光线一样疾速流逝。

当你改变现状,学着如实地看待事物时,智慧会慢慢显露,心里的恶性循环和渴爱状态也终会被打破。达到这种状态的人不会被烦恼和痛苦捉弄,也不会在高兴时忘乎所以。

本书介绍的冥想法,是能够消除焦虑,将痛苦连根拔起的治疗法。这个方法一点都不难,也不会占用你很多时间。除此之外,虽说是佛陀的冥想法,却不牵涉一丁点儿的佛教知识,很意外吧?教给大家佛教知识的话,反而可能起到不好的效果。冥想是谁都可以实践的方法,只要试着做一下,就能切实地体会到内心一天一天变得轻松,不会动不动就焦虑和烦恼,生活也会变得更加舒适和让人期待。

前面我们一直在讨论,焦虑和痛苦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看清事实,而使我们的内心看不清事实的,又是各种各样的消极思考。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四种损坏内心健康状况的消极思考,然后再进入冥想实践。

内心被这些消极思考侵害,就会助长压力和痛苦的恶性循环。希望大家能通过冥想,切断恶性循环,恢复内心的健康状态。阿鲁老和尚说②为什么佛教说“显露”智慧?佛教中称智慧是“显露”而不是“产生”,这是因为佛教对智慧的解释是“完全去除了覆盖在心灵上的污垢的状态”。如果新的东西产生了,那它必定会消失。但是,由于智慧是将心恢复本来状态(即最开始没有被污染的状态),因而智慧是显露出来的,不是新产生的,智慧“消失”这个概念也就不成立。任何人都拥有智慧,关键在于你是否让它发挥作用。

令你焦虑的消极思考① 生气

生气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对比我们平时说的“生气”,佛教里的“生气”意义更为深远。经常发怒的人,看不到事物有趣之处的人,对什么都产生抗拒感的人,也许正是受到生气这个消极思考的侵蚀。

比方说,不得不收集很多资料来写研究报告时,觉得收集来的书没意思,对书的风格不满意,甚至连书的颜色都觉得不好,满腹牢骚,像这样净生气,根本写不了报告。

如果觉得隔壁房间太吵而生气,那么和隔壁的人发一通牢骚,问题大概就解决了吧。可这下又觉得自己房间的冷气设备太吵,于是又转向抱怨生产商。接着又觉得墙壁的颜色不好看,房间太窄了……嫌城市太吵闹而搬到乡下去住,肯定又会抱怨虫子的叫声很恼人,一大早鸟儿就吵个不停等等。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到底要抱怨到什么时候,人才会平静下来呢?

觉得什么都没意思的人,错的是这个人自己,而不是对方。即使你因为被别人骗走了钱而生气,错的也是轻易就被骗了的自己。

那生气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比方说,我们心里希望自己长寿。由于不想死的愿望过于强烈,所以心中就会蓄积压力,总是担心害怕,焦虑不安。而且,由于总是担心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就对其他的生命和环境表现出抗拒感,并进行攻击。而一旦攻击他人,对方自然就会反击。

如果只关心自己的生命和幸福,而将他人和周围的环境假想成敌人,那对方也会把你当成敌人。于是,自己也就不得不更激烈地进行反击。

没有什么比陷入“生气”这个恶性循环更恐怖了。生气时,首先心变得不正常,然后头脑变得不正常,接着身体变得不正常,整个就是不正常的怪物。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就会发现,动不动就生气的人极其容易患上癌症。本来想长寿,最后却被生气拉到了短命之路上,这不是很讽刺吗?

偶尔会有人很善意地对我说:“这个东西对身体不好,最好不要吃。”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吃了容易得癌症。于是我微笑着回答道:“原来如此。谢谢你的提醒,但我不会得癌症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是喜欢才去吃它的。在食物方面太神经质的人,相当于从一开始就对食物生气,根本体会不到吃的乐趣。

吃这个会得癌症,吃那个会怎样,对每样食物都挑毛病的话,就没有东西可以吃了。

我并不是说什么东西都可以吃,我希望尽量吃那些通过自然方法培育出来的东西,毕竟自然培育的食物最好吃。通过温室栽培出来的草莓和青菜,早已失去了水果和蔬菜的独特香味。

但是,那些洒过很多农药,在大棚中种植的食材,我也会毫不介意地吃。因为我知道,如果觉得讨厌而带着生气的情绪吃,就会伤害自己的身体,所以我是带着享受的感觉去吃它们的。即使不把怒气说出口,只要心里有点不开心,就说明自己已被怒气污染了。哪怕心里存有一丝怒气,也会走上自我破坏的道路。

当你想生气的时候,试着马上夸奖“为了做到不生气而正在努力的自己”。夸奖之后,你就会重新充满干劲。或者,用和生气相反的思考,即对他人的体谅和善意,将生气抵消。最好的方法则是,管理好怒气,让自己不生气。如果记住生气是导致自己不幸的元凶,怒气自然就平息了。

日本人经常说笑到病除,笑确实是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也是一种平息怒气的方法。一旦怒火上涌,请微笑。生气、愤愤不平,是不是正在侵蚀你的好心情?

令你焦虑的消极思考② 嫉妒

第二种消极思考是嫉妒。所谓嫉妒,其实就是不愿意承认对方。对方长得好看会嫉妒,生意做得好也会嫉妒。

在嫉妒之心产生的那一刻,就等于否定了自己。嫉妒对方的美和得,归根结底就是一种带有极端悲观主义的自我否定。这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事实。

试想,极端的悲观主义者会活得健康吗?

为什么要拿自己和他人比较呢?这不是很傻吗?世上有多少人啊,要是一个一个地比较还怎么活呢!

有些人遇到穿得比自己高档的人,就会在朋友面前诋毁说:“那个人爱虚荣,总是追求名牌,前几天竟然穿着几十万元的衣服。”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觉得出家了真好,可以不用参与这种话题。

我想大家也有过被人拉入这种话题的经历吧。如果自己也因此产生了嫉妒之心,使心灵受到毒害的话,自己的幸福就被破坏了。我希望你们用智慧战胜嫉妒。

世上的人会因各种各样的事而嫉妒,甚至还有母亲因为孩子只和父亲玩,不和自己玩而嫉妒。

前几天,我见到一对年轻夫妇。小女儿骑在爸爸结实的肩膀上,和爸爸黏在一起嬉笑玩闹。哥哥呢,虽然没有黏着爸爸,却也待在爸爸身边。我顺便观察了一下那位妈妈,她一直微笑着,脸上洋溢着轻松与满足。

当时我想,这一家人的关系真好,真幸福啊。

假如那位妈妈产生了嫉妒之心,哪怕只有一点点,那么一家人的幸福很快就会被赶走。无论什么场合,我们都不能有嫉妒之心,否则的话,自己的幸福就会消失不见。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和自己一样的,所以拿自己和他人相比,是极其无知的行为。嫉妒一冒出来就请提醒自己:自己是自己,他人是他人。

令你焦虑的消极思考③ 吝啬

第三种是吝啬,指的是那些一天到晚担心自己的东西和财产会消失不见的人。

这种人将自己的钱财看得特别重,谁都不愿意给,也不愿向他人提供帮助。他们很讨厌协助他人,帮他人一点忙就感觉自己吃了亏。

比如,被朋友拜托,“要去参加一个同事的婚礼,但我没有什么好看的首饰,你有的话,可以借我一下吗?”本来项链和耳环是成套的,但她却只借给对方项链。吝啬的人,习惯拒绝与他人建立关系。

既然是成套的,自然是全都戴起来才好看,可她却舍不得拿出来。

也许这种事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舍不得将东西借给他人,讨厌帮助他人的这种“吝啬”的思考惯性,是一种精神上的重病。

朋友要来家里做客,在准备饭菜时心想:“平时的话只要100克的肉就行了,可今天来了8个人,必须要买800克的肉,这是我8天的分量呀。”到了超市后又发现:“昨天打了7折,今天没有打折,真是不走运……”

吝啬的人拒绝和他人产生关系,可是在这个世界上,只凭自己一个人是无法活下去的。

吝啬的人每次拒绝与他人发生关联时,都会体会到痛苦。这其实是在伤害自己。到最后,他将得不到他人的帮助,变成一个孤独凄惨的人。

而如果是性格爽朗的人就会想:“今天朋友来了,我要豁出去买一些好酒好肉招待他们。”然后会和朋友们尽情地玩个痛快。

能帮上别人的忙比什么都幸福,希望大家能体会到这一点。这样的话,对方的喜悦和快乐也会变成自己的东西,也就能体会到比对方更多的喜悦和快乐。

令你焦虑的消极思考④ 后悔

后悔也是一种非常悲观的思考。

一般人做了什么错事或某件事失败了,过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淡忘。而习惯后悔的人就会反复回忆。每次回想时,内心都会再次被当时的羞耻感和悲伤所笼罩。明明失败只有一次,而内心却要多次承受和失败那一刻同等的伤害。

每次后悔,曾经犯的错都会在心中重现,而每次重现,过错又会在我们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痕迹。

世界上没有人不犯错。所以,如果认定后悔是一件好事,就会沉浸在后悔中,无法正常地生活下去。而且,明明犯过无数的错,却只记起其中的一两件来后悔,这不是很不合理吗?

希特勒因为踢过自己宠爱的猫而后悔,可是就算他后悔,他也不可能因此就变成了一个好人。

大家是不是觉得后悔是件很正常的事?是不是觉得只要后悔,他人就会原谅自己?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在他人看来,后悔一点用都没有,只会觉得你很消极。后悔是最悲观的思考,后悔不如承认错误。

失败了,做了错事或犯了罪,即使不是很大的罪,也应该认真地审视自己,分析并承认自己的错误之处。比如,“我很愚蠢、任性,自我主张太强烈,所以做了这样的错事”,最好对周围的人也都坦白一下自己犯下的过错,做到这样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以后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了,周围的人和整个社会也会为你变成了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而高兴,给予你善意的关怀。

以上说的只是焦虑、烦恼和精神压力的原因。也许大家会觉得这些话谁都能想得到,但事实上,不只是生气、嫉妒、吝啬、后悔,欲望以及无知也是产生焦虑、烦恼和压力的原因。总之,原因不计其数。所以,能够让自己幸福地活着,就是亲手创造了一件奇迹。

虽然也有当场就能将痛苦制止的应急手段,但不一定对每个人都完全有效,因为人的内心并没有那么强大。所以,如果练习下面这两种冥想法,获得了安定强大的内心,就可以解决令你焦虑的问题了。

第三章 善意冥想法——现在起马上就能变得平和

痛苦的止痛药:善意

●“ 我是为了你着想”,真是如此吗?● 改善与人、事、物之间关系的秘密●

蟑螂也渴望得到你的爱

用善意,开启良性循环

生病,或许是情绪在作怪

向神祈求没有用

善意才能换回善意

● 实践 开始练习善意冥想法吧!痛苦的止痛药:善意

由于我们随时会被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烦恼围困,所以来不及慢慢地培养心灵,有时就需要采取应急措施来解决情绪问题。

假设某种疾病的治疗需要花费三年时间,那就是说,在这三年间还得继续承受病痛,这实在是太煎熬了。所以,用以缓解治疗期间痛苦的,就是善意冥想法。而对内心进行彻底根治的则是下一章中介绍的慢动作冥想法。

善意冥想法,是对任何烦恼和痛苦都有效的万能药。只要开始实践,马上就会出现效果。相对的,一旦停止,效果就会消失,所以这只是一种用作应急处理的冥想法,你需要每天都坚持做。

正如标题“善意冥想法”的字面意思,这是一种培养善良的心的冥想法。

“我是为了你着想”,真是如此吗?

有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那就是所有的生物都只考虑自己的事情。这不是好与坏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只知道自己的事,几乎不了解别人的事,所以只能通过自己的主观来看待事物。

依自己的主观判断行事的话,就会经常给他人造成困扰。这样一来人际关系就会破裂,最终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好处。也由于自己的主观,常常会发生一些本来是好心好意地为对方着想,最后却弄得对方不高兴的事情。这样的结果真是再糟糕不过了。

人们经常说事与愿违。父母说孩子不听自己的话,老师说学生不听自己的话,口口声声说“我是为孩子着想才这么做的”。“为孩子着想”、“为部下着想”、“为朋友着想”、“为同事着想”……说是为了对方着想,自己的判断却完全偏离了对方本人的意愿,这样真的是为对方着想吗?

如果不改变一下自己凭借主观判断去评价事物的习惯,会导致不好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自己任性的内心。

只要尝试一下善意冥想法,任性就会逐渐消失,变得能够体会和理解他人的心情,人生也就得以转变,开始迈向顺利之路。

改善与人、事、物之间关系的秘密

为什么善意这么重要呢?

因为决定我们是否能生存下去的,是各种各样的生命,而不是石头、沙子、山等等。

我们的身体中同时存在着很多种生命,它们在我们体内友好地相互合作,共同生活着。西方医学总是考虑将在我们体内共存的生命杀死,比如把细菌一个一个全部消灭掉。可这样做的话,要不了多久我们自己也会死亡。比如,服用抗生素之后,不可能只有“坏蛋”被杀死了,守护身体的有益细菌也会被杀死,那么人体细胞就会间接遭到破坏。

只要依据正确的方式生活,就完全没有必要吃抗生素之类的东西。身体中的细菌会互相合作,配合得很好,守卫我们身体的健康。生命之间只有合作,没有竞争。

再比如,大家的皮肤都很光滑漂亮,那么是谁在守护我们的皮肤呢?是微生物。正是因为皮肤上有微生物,才能保持健康、光泽。如果每天在皮肤上涂强力杀菌剂,皮肤肯定会全部烂掉。

生命就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才存在的,也唯有这样才能共同延续发展。

我们平常吃的食物也是生命。我们不可能吃石头、沙子和土来填饱肚子。如果不是有过生命的物质,就不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营养。吃肉、吃鱼、吃蔬菜,都是在吃曾经有过生命的东西。需要补充铁分时,如果嚼一嚼铁块,身体是无法吸收的,甚至都咬不动。只有吃含有铁的蔬菜和动物肝脏,人体才能吸收,不是吗?

就像这样,所有的生命都是通过与其他生命的相互合作才成立的。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蟑螂也渴望得到你的爱

其次希望大家明白的是,所有的生命都讨厌被歧视。

我们体内的细菌也一样,如果受到歧视就会发起攻击。狗和猫更是如此,被歧视时会发起猛烈的攻击。

无论是何种生命,都期待他人的善意,也都非常爱护自己的尊严。如果生命自身的尊严受到侮辱,为了维护自己,很有可能采取过激的行为。

即使是一起生活了30年的夫妻,如果丈夫侮辱了妻子,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会马上产生裂痕。对狗、猫、虫子等生命而言,道理也是一样的。

大家总是很轻易地杀死一只蟑螂,而蟑螂为了保住性命总是拼命地逃跑。说到底,大家觉得只要自己活着就好,其他的生命则无需理会。

生命网络并没有这么简单,并不是只有人类最伟大。所有生命都在这个网络中发挥着各自独一无二的作用。破坏了其中一个,也就毁掉了它和自己的关系。如此严重的事情,人类却始终不明白。

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由于我们普遍接受了西方式的教育,以西方的价值观生活,所以更觉得杀生是一件正确的、理所当然的事。

最开始,白种人声称只有他们是最优秀的人类。后来,这一想法传染给了全人类,所有人类皆认定只有自己最重要,其他生命都次于人类,都屈从于人类之下。于是,我们开始任意妄为地、毫无节制地破坏自然,有时甚至仅仅为了取乐就杀死动物。打猎就是这样一种荒唐、残忍的行为,完全是以践踏其他生命为乐。随意杀死动物们,甚至都不是为了要吃它们的肉。

还有,将非洲和南美洲森林破坏的人,却去质问这些地方的国民为什么不好好保护自然。但自己受到诘问时,态度又变得截然不同。

最近,在英国议会上,议员们正在决议禁止捕杀狐狸的法案,反对派们强行闯入议会,引起了暴动。那些反对派的行为就像是在表明,只有人类才拥有杀害其他生命的权利。现在,我们也身处这种西方式的价值观中,并深受其害。

只有人类是最伟大的这个想法,实在是愚蠢得可怕,完全没有任何道理和根据。佛教认为,所有的生命都在同一个网络中,相互影响地活着。如果没有其他人、其他生命的协助,我们片刻也无法生存。而由于我们生活在他人的帮助下,所以自己也必须给予他人帮助。停止帮助的那一刻,自己就被驱逐出了这个网络。

所以,要重视生命的尊严,不仅是他人的尊严,更包括其他所有生命的尊严。

我希望大家即使是看见了蟑螂,也会想:“啊,它也在努力地活着,它也是我们的朋友。”从你将蟑螂当做朋友的那一刻开始,它就不会攻击你,甚至还会和你一起玩耍,而自己也就不会再讨厌它了。用善意,开启良性循环

练习善意冥想法,就可以养成一颗充满爱和善良的心。而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每天习以为常的麻烦事会消失不见,人际关系也会变得顺利,不会再有失败,也不会再被外界攻击。

这些不就是我们对人生的期盼吗?你会惊讶,这些美事竟然来得如此轻而易举。当这些结果出现时,由于心情平静,你也不会太过欣喜若狂,而是继续从容地微笑着生活。顺利、平和将会成为你生活的常态。

因为烦恼、悲伤等令人焦虑的消极情绪都消失不见了,心情总是保持轻松愉快,所以自己也变得充满自信。恶性循环切断了,良性循环开启了。对他人怀有善意,才可能收获他人善意的反馈。

在此之前,人的心中都会有很多复杂的情绪,比如焦虑、嫉妒、生气……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是完全自信的。从佛教的视点来看,所有人类都是精神上不健康的病人。而善意冥想法,可以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健康。生病,或许是情绪在作怪

精神上的疾病消失后,身体上的疾病也会相应减轻。

通过冥想,虽然无法百分之百地治好身体上的疾病,但可以让一般的病症减轻80%左右。

当然,我们的肉体对吃了不好的东西后腹泻这种物理性的疾病仍难以避免。在拥挤的公车上被高跟鞋踩到脚,自己动手做木工活时用榔头锤到手等等,像这样的事故,并不可能因为练习冥想而避免身体受到伤害,但伤口的愈合会快得让你惊讶。

另外,我们偶尔会因身体不舒服而去医院检查。然而,有时会出现这种状况:好不容易跑一趟医院,这里那里做了很多检查,最后还是找不到病因。这真是再糟糕不过了。无法对症下药,身体状况于是持续恶化。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的精神不够坚强,病情才会变得格外复杂。

比如,本来只是肚子不舒服,由于情绪低落,心脏也变得不舒服,胃也开始痛起来,肾脏也变得不正常……因此医生不知道你到底哪里不舒服,只好又检查肾脏,又检查胃,又检查神经,又检查脑细胞……最后不得不做个全身检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