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敬贤(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01:30:26

点击下载

作者:萧枫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尊师敬贤(下)

尊师敬贤(下)试读:

前言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立志勤学、爱国爱民、惩恶扬善、褒勤贬懒、精忠报国、孝亲尊师、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律己宽人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她不仅是一个流动的不断批判继承、不断改造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同时,也是发展中的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中心与主轴。所以,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际是进行“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她不仅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与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传承、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世界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弘扬也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为了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创造人类当代精神文明,推进世界伦理道德的发展与建设,树立新的荣辱观,我们编选了本丛书,本书共分三大部分,即:理论卷,故事卷和名言警句卷,并参考有关书籍做了分类。

各分册编排结构有综述,着重阐述本德目内涵、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然后,是所选取的内容集合。每个故事每条言论根据揭示德目的需要进行了再编写,力求以内容明伦理、明思想、明形象、明榜样,融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本书编纂出版,得到许多领导同志和前辈的关怀支持。同时,我们在再编写过程中还程度不同地参阅吸收了有关方面提供的研究资料、历史资料。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领导、同志一并表示谢意。

本书在筛选编写、综述论证等方面,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可能有不足和错误,衷心希望各界及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7年6月文天祥效师英勇就义

文天祥,是一位大义凛然的民族英雄,他的英名,他的事迹,早已彪炳于史册。他写下的《过零丁洋》、《正气歌》、《指南录·序》和《后序》等诗文,数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鼓舞着后来人。

文天祥的家乡在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二十岁时,曾进白鹭洲书院就读。这个书院的首创人叫江万里,他是江西都昌人,曾在朝廷里做过一段时间的左丞相。他为官清廉、正直,名声很大。江万里任吉州地方官时,在城东的白鹭洲上造了一所书院,名为白鹭洲书院,并亲自主持讲学。文天祥最崇拜他的老师江万里。

江万里生性耿直,遇事敢于直言,皇帝虽然对他“眷注尤厚”,但奸相贾似道却“恶其轻发”。所以,江万里几度入朝做官,都不能久在其位。由于皇帝无能,军国大事,几乎全被贾似道一人操纵。

文天祥同他的老师江万里一样,由于对待奸相贾似道的态度不好,一再被排斥,而遭到弹劾去职。

1273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江万里正做湖南安抚使,他们在长江见面,一起议论国家大事,不免感慨万分。江万里语重心长地对文天祥说:“我已很老了,但依我看,将来的世道必然会有大的变化,改变这一世道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了你等的身上了,你一定要努力啊!”

他把挽救国家危局和命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赤胆忠心的后辈人的肩上。

江万里的一番话,深深地铭刻在文天祥的脑海里。在他的心目中,江万里始终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师,是足以效法的忠公体国的大臣。这一席话,对文天祥以实际行动投入救亡斗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江万里不能像文天祥那样奔走呼号,组织义军,却抱定了以身殉国的决心。

襄阳、樊城相继陷落,江万里特地在江西饶州自己府第的后圃中,凿了一口池子,题曰:“止水。”江上的警报一到,他拉着一个门人的手,道出自己的由衷之言:“形势已经无可挽回了,我虽然不是当官的了,但也应该与国家共存亡。”

元兵进城时,江万里投池殉国。在他的感召下,他的手下人和儿子都相继自杀,他的弟弟江万顷则被元兵杀死。国破家亡,满门忠烈。

此时,文天祥已被元朝当局囚禁在大都狱中,正进行不屈的斗争。老师以身殉国的消息辗转传来,他不胜悲恸,痛惜不已。他一生最仰慕的是那些忧国忧民、刚直不阿的忠臣。老师的死,震撼着他的心,他要效法老师,斗争斗争。

两年后,他终于神色自若地走向刑场,英勇就义。真假叶水心的故事

南宋朝有位宰相,名叫韩侂胄,此人在当时是一位非常好招揽结交高士的名流。

一天,韩侂胄吃过早饭,刚到书房中坐下来,门卫前来通报,叶水心远道而来,求大人接见。叶水心是当时一位享有盛名的文人,他诗写得好,画儿画得也颇具功力,其人虽政治地位不是很高,但颇得韩侂胄赏识。于是韩宰相忙唤人将水心请来,二人相见,十分高兴,很快谈起诗画艺术。

韩侂胄和叶水心正谈着,突然门卫又递进来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叶水心求见”。门卫们知道,这一定是个冒牌货,但还是按照规矩,把名片递了上来。韩侂胄把名片拿到手中看了片刻,他冲叶水心说:“来了个假的,看看此人到底要干什么。”于是便吩咐门卫:请假叶水心进来!

片刻,一位年纪甚轻,多少流露出些寒酸相的人,被引进书房中。此人一进来,便张口闭口地不住说:“我叶水心一向知道韩宰相好结交高士,因此今日到府上打扰。”韩侂胄并不搭理他说这些话,开口便问他提了几篇叶水心中进士时写的文章,并问那人:“先生可还记得这些文章?如若还记得,请坐下和官人一起说说。”这时,只见假叶水心不慌不忙地说:“先生休再提那几篇文章了,那几篇不过是我年轻时胡乱写的,不见什么功底。对于那些习作,我现在都已经改了。”说着,他就拿出修改过的文章,给在坐的两位官人读了起来。

起初韩宰相见年轻人冒名顶替,出语口气还挺大,想戳穿这骗局,可越听这年轻人读他写的文章,心里越惊奇,因为这些文章的确写的很有水平。真叶水心在一旁也忘了刚才这“假货”贬低自己文章的气恼,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因为他发现:这些旧时自己的文章,经这年轻人一修改,的确比原作高明了许多,心里不住叫好。

韩侂胄一向爱才,此时他已经打算先不揭穿这事情真相,就对假叶水心说:“嗯,你的文章改的不错,比前几年又提高了不少。不过……。”韩侂胄说到这停了一下,他呼唤书仆给他取来了几幅古画,接着对假叶水心又说:“我想读读您当场写的诗,不知叶先生愿意不愿意。”韩侂胄边说,边用眼睛紧紧盯着眼前这位假叶水心,因为他心里有些疑惑,不知方才那一篇篇意趣高雅、文笔绝纱的文章,是不是出于眼前这位年龄并不很大的人之手,于是便请求这假叶水心,当场给古画题诗。

假叶水心知道这是韩宰相有意在试自己为诗的功力,他心不慌,思路不乱,慢慢舒展开一幅古画,然后提笔思筹了片刻,立即挥毫命笔,立时一首高妙、精当的题画诗,便展现在韩宰相和真叶水心眼前,他二人细细读来,越发觉得此诗韵味不凡。一再夸赞这位年轻人才华横溢。

末了,韩侂胄走近年轻人,对他指着真正的叶水心说:“年轻人,你到底叫什么,我这儿正坐着一位真正的叶水心,难道现在天下真有两个叫叶水心的人么?”

这时,只见那年轻人忙上前为真叶水心深深地行了个礼,而后对韩侂胄回答道:“宰相,天下像叶水心一样有才能的文人有的是,您想要几斗有几斗,想要几车有几车。只可惜,那些人才华都被淹没了。我今天要不是大胆冒充叶水心的名头,恐怕您是不会让我进来的,您也不会发现,有人能像叶水心一样有才能。我今天是实在不得不这样做啊!”接着,这年轻人又向真叶水心施了个礼,说道:“叶先生请多包涵,弟子今天冒昧了。”叶水心也是个极爱才的人,他见年轻人这样说,忙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后生可畏啊!你比叶水心可不知要强出多少倍呢?”

中午,韩侂胄设便宴招待这位有才华的年轻人。揭傒斯以父为师

揭傒斯是元朝著名学者。是《辽史》《金史》《宋史》的主要撰辑者。他去世时朝廷内外为之哀悼。他寿终正寝那天,正赶上外国使者来访。礼宾司原定那天要宴请外国使者。当听到揭傒斯去世时,立即取消了当天的宴会,为揭傒斯举哀。由此事可见揭傒斯是深受民众爱戴朝廷敬重的一位名人,也是德高望重的学者。

揭傒斯所以有这些成就,是与他青少年时代刻苦学习分不开的,也是他父亲教导的结果。他父亲学识渊博。可是考场发挥不好,连考几年也没考上。他父亲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儿子身上了。可是这个老书呆子,整日里读书,真是读傻了。一点也不会管理家业,没几年工夫,就一贫如洗了。他又无半点官职,分毫收入没有。家庭生活十分困苦。可是,这些他全然不在乎,以教子为乐。像有人督促一样,每天准时给儿子上课。儿子也非常体谅父亲,主动帮父亲干活,恭恭敬敬的以父亲为师。父子关系极为融洽。“四书五经”父亲一字一句地教他。儿子字字句句一丝不苟地学习。白天父亲上完了课,晚上他自己认真复习。一学就是半夜。家穷升不起火,他只好盖上被子学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揭傒斯不但掌握了父亲教的全部功课,而且还涉猎了古今中外的诸子百家图书,学问渐渐地超过了他的父亲。

揭傒斯入朝初曾任翰林院国史编修。在任期间,曾写成《功臣列传》一书。宰相李孟正阅读后,赞叹不已。升任他为应奉翰林文字,兼任原职。在奎章阁任职,负责教授公卿大臣们的子弟读书。他学问渊博,教书又非常耐心。因此学生们都很欢迎他。一次文宗到学馆视察,顺便向老师提些问题,回答最满意的就是揭傒斯。以后在文宗心中把他作为一把尺子。在录用官员时,总是以能否赶上揭傒斯为标准。

以后,顺帝即位,秦王伯颜当政,把揭傒斯升任为奎章阁供奉学士。还没等到位又晋升为翰林直学士。等到他开课时又升任为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以后根据他的职权,又封他为中奉大夫。当时典章制度规定官员升迁不得超过两级而他连升四级是绝无仅有的了。朱元璋得三策

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打下徽州后,大将邓愈向他推荐说:“大帅不是想求访贤士吗?附近休宁有个人叫朱升,他饱览经书,在徽州一带很有名声,大帅何不访求他一次?”

朱元璋听后非常高兴,立刻和邓愈等人离开帅帐,前去访问朱升。

邓愈在前边带路,朱元璋等人在后,快马加鞭,不一会儿就来到朱升的住处。

朱元璋亲自轻轻叩门,只见一个老人出来。朱元璋向老人抱拳作揖,非常恭敬地问道:“请问,先生莫不是休宁名士朱升?”

老人打量了朱元璋一番,见他身穿戎装,腰佩宝剑,身边带着几个侍从,料定是红巾军的将领,于是信口答道:“老朽正是朱升,不知将军尊姓大名?”

邓愈在一旁说:“这是攻克徽州的红巾军主帅朱元璋。”

朱元璋自我介绍说:“我本起自乡里,原也是个平民。如今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拯救百姓、举起义旗。听说先生是个有学问的人,今日特来拜访,并叩问大计。”

朱升听说眼前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朱元璋,连忙下拜,并把他们引进屋里。

朱元璋和朱升,像是久别相逢的老朋友,畅谈起来,他们从衣食住行、风土人情谈到国家大事,谈到百姓的疾苦。

朱升谈吐不凡,对问题的分析入三分。朱元璋听罢连连点头称是。朱升也觉得朱元璋平易近人,胸有大志,颇有将帅气度。两人一见倾心,互相敬慕。

大约谈了一个时辰,朱元璋问:“以朱老先生之见,当今天下之势,我该如何行事才好?”

朱升已经揣度出来,朱元璋有平定天下的雄心壮志,沉思片刻,回答说:“以老朽之见,大元帅想成就大业,要遵循三句话,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记住此三条,元帅可成大业。”

朱元璋听了,轻声重复一遍,而后连声称赞说:“先生立言警策,重如泰山!操练兵马,积蓄实力,奖励农耕,积有食粮,讳露锋芒,勿早树敌!先生见识宏远!”

朱元璋回到元帅府之后,就按照朱升的三策去做,势力不断扩大,终于推翻了元朝,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念念不忘朱升献策的功劳,下诏请朱升到朝廷做官。后来,朱升老了,朱元璋还特别关照免去朱升每天上朝所行的跪拜礼节,对他关怀备至。宋濂求师宁吃千般苦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明初大臣,文学家,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三学士”。

宋濂从小就酷爱学习,但家贫买不起书。为了读书,他常找当地藏书富甲一郡的郑义门借书。书一借来,他就抓紧一切时间抄完送还,从不过期。由于他爱学习、守信用,才能常借到书,这样使他读了很多书。

二十岁以后,宋濂的求知欲更强烈了,渴望得到名师的指教,却苦于找不到名师,又没有学识渊博的朋友一道研究学问,为此宋濂常常感到苦恼。

一天,有人告诉宋濂百里以外的地方有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先生,向他求学的人众多,是个难得的良师。

听到这个消息,宋濂十分欣喜,立即决定登门拜师。

当时正值数九寒天,穷困的宋濂却穿着草需冬裹着一件破棉袄出门拜师。凛烈的北风刺骨,爬高山,越深谷,几尺深的积雪更使他举步艰难。脚冻裂了口子,四肢冻得麻木了,宋濂却全然不顾,一心拜师求学,后来严酷的风寒已冻得他无法支撑了。幸好被一位好心的客店主所遇救护。

宋濂求学,更是不易。那位老先生对待学生的态度非常严厉。每次求教,宋濂都要恭恭敬敬地站在教师的身旁,小心翼翼的提出问题,探问究竟,然后躬腰曲背倾耳等候解答。就是这样,老先生有时也会不耐烦,宋濂还要常常遭到无端的呵斥,甚至是没有自尊的训责。

宋濂遭到这样的呵斥,心里有时也无法承受,泪水常会不争气地涌出来。但他想:“自己是来求学的,为的是向教师学得知识,不能计较先生的态度。”因而他常以张良进履的故事来激励自己,极力的抑制住要流出的眼泪,掩饰自己为求学而丧失自尊的痛苦,对老师的态度反而更恭谦了,礼节更周到了,耐心地等到先生高兴时,再提出问题请教。

当时与宋濂同学的人,大都是些纨绔子弟,衣食住行非常奢侈。宋濂却从不羡慕他们,更不觉得自己寒酸,他常想:“虽口体之奉人也,以心中有常乐者也。”因而,求师更加虔诚,修学更加刻苦。

后来,宋濂又先后拜过元末著名的古文家吴莱、黄溍、柳贯等人为师。求师时总是不顾酷暑严寒,顶风冒雨,长途跋涉。又常常是衣不遮体,食不饱腹。即便在条件好的时候,他一天也只能吃两顿饭。但他从不把这些难耐的苦痛放在心上,却把求得高师,得到真知看作是最大的快乐。

宋濂不辞劳苦虔诚求师的精神为后人所敬仰,历来被传为佳话。宋濂更无负于求师的艰难而潜心修学,使他的史学知识博大精深。文采出众。散文名噪于世。平生著述极富,主修了《元史》,著有《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浦阳人物论》、《孝经新说》、《龙门子》等。在当时影响很大,蜚声海内外,高丽、日本等国的使臣来中国,总是要问候宋先生,广泛购买他的文集。李时珍处处拜师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是中国明代著名医学家。

明朝的时候,医生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被排到所谓下九流的行列里,人们既需要医生,又看不起作医生的。李时珍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从小继承父业,毕生钻研医道,直至成为一位闻名全球的大医学家。

大约在他35岁的时候,李时珍发下宏愿,决心重新修订医学名著《本草》。为实现这一理想,李时珍在十年苦读的基础上,立志要再行万里路。他知道,人人皆有专长,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每到一地,他就向当地的农民、山民、渔民、樵夫、猎人、药农学习,向他们请教。凡是遇见他不懂的、没见过的知识,他都虚心请教,认真记录。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宝贵资料。

有一次,李时珍走到一处驿站,已累得非常疲乏了。一些往来于驿站之间的车夫们正聚在一起,见到李时珍,便热情招呼他坐下。见到李时珍如此疲惫的样子,一个车夫从眼前刚刚熬好的一盆汤中盛了一碗,端给他说:“来,吃碗解乏汤试试。”李时珍端过碗来一喝,微甜,略带清香。急忙问:“这汤是用什么熬的?叫什么?治什么?”车夫们笑着告诉他:“这是用叫鼓子的旋花熬的汤,这种草药能治理筋骨损伤,保护筋骨,解除疲乏。”说罢,还拿了些粉色的旋花给他。李时珍听罢,兴奋得跳了起来,连忙把车夫们的话一一记录下来。李时珍由衷地感谢这些车夫老师!

还有一次,李时珍来到河旁边,给一位渔民治过病后,渔民们盛情地招待他吃了一顿海鲜。餐中的一道鱼菜,吃起来味道鲜美。一问才知道是“河豚”。李时珍立刻就想起了“舍命吃河豚”的谚语了。看来只有知道河豚味美无比,才会懂得为什么有人宁愿舍命,也要吃河豚了。但是为什么吃河豚要“舍命”呢?李时珍非常谦虚地一一向渔民们请教,渔民们告诉他:“吃了河豚的脂油,会使人舌头发麻;吃了河豚的子,会使人肚子发胀;吃了河豚的眼睛,使人眼睛发花;吃河豚不得法,还可能送命。”李时珍就是根据渔民们的这些经验,总结出了“油麻、子胀、眼睛花”的顺口溜,告诫人们,吃河豚千万小心,以防中毒。

每到一地,李时珍都要到当地的制药作坊,向制药工人询问一些药物的制作方法,请教制药的一些技术问题。

李时珍就是这样,时时学习,处处拜师,生活在大自然的课堂里,生活在群众的智慧海洋里,不断武装自己,不断获得真知灼见。他踏遍了大江南北,访问了上千人,阅读了800多种医药典籍,记录了大量珍贵资料,写下了几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反复修改、校对、整理,三易其稿,历经30年时间,在他61岁时,一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终于问世了。董沄七十拜师

董沄,字复宗,号梦石,浙江海盐人,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文人、学者。他知识渊博,早年爱好文学,但从不满足,对学识孜孜以求,“以能诗闻江湖间”。

68岁那年,他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听说王阳明正在深山讲学,便赶去听课。一连听了几次,感到王阳明很有学问,特别是对他的理学观点非常赞赏,诚恳地提出要拜王阳明为师。当时,王阳明53岁,不肯收已68岁的董沄为学生,再三推辞,董沄的一些朋友也都劝他:“你已这么大年纪了,也很有名气了,何必如此呢?”而董沄则说:“吾从吾之所好为之”。(我是按照我自己的爱好去从头做的)并改号为从吾道人,决心跟随王阳明从头学起。

两年后的一个除夕晚上,董沄整整70岁了,他决定正式向王阳明行拜师之礼。那天,天正下着雨雪,寒风刺骨,道路泥泞,他不顾家人的劝阻,自己背着铺盖,一跌一滑地赶到王阳明的住处70岁的老学生向55岁的老师行了跪拜礼,正式确立起师生关系,两位老人在烛光下,精神焕发,相对守岁,开始了新的一课。

过了两年,王阳明去世了,董沄悲痛地诀别了老师。他痛悔自己拜师太晚,没能把教师的全部知识继承下来。为了弥补这一损失,他便专心致志地钻研王阳明的遗著,学到了很多理学知识,他的学识更加渊博了。直到他77岁去世那一年,也一直苦读不息。徐光启拜利玛窦为师

徐光启是明朝末年著名的科学家,一生在学术上勤勤恳恳,孜孜以求,尤其在天文、数学和农学上,更是成果卓著。

公元1596年夏天,徐光启任广西浔州知府赵凤宇的家庭教师,随赵家一起来到浔州。在那里,他结识了意大利神父郭静居,他第一次看到了一张《万国全图》,神父指着地图给他看中国在哪里,欧罗巴(欧洲)在哪里,意大利在哪里。徐光启看后十分惊异,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除了中国之外还有那么广阔的地域。这使他非常倾慕,当他知道这图是耶稣教会会长利玛窦所绘时,便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找到利玛窦,拜他为师,跟他学习。

在郭静居的指点下,徐光启几经周折,多次追踪,终于见到了利玛窦。两人一见如故,从天文、地理谈到数学,非常投机。利玛窦用欧几里德的《原本》举例,对比中西方教学特点的一番谈论,使徐光启一下子便迷上了《原本》。“先生,可以把你的《原本》一书借给我看看吗?”徐光启恳请道。

利玛窦笑了,他摊开两手说:“可惜还没有翻译成中文,先生读不懂。”

一种对科学强烈追求的欲望,使徐光启下了一个更大的决心,一定将《原本》译成中文。

为了学习西方科学,为拜利玛窦为师,公元1603年,他全家加入了天主教。第二年他又考中了进士。在他再三的请求下,利玛窦终于开始向他讲授《原本》和绘制地图的方法。老师规定每两天向他讲授一次。无论是大雪纷飞,还是黄沙弥漫,徐光启总是按时到达,恭恭敬敬地听利玛窦的讲述。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徐光启终于弄通了欧几里德《原本》。他发现该书着重阐述数学的基础理论,有严密地逻辑推理,确实能弥补中国古代数学的不足,就建议利玛窦说:“这段时间先生不辞辛苦,精心讲授,晚生已基本掌握了《原本》的要旨。请先生继续赐教,与晚生一起把该书译成中文,名字可否定为《几何原本》?”在徐光启的精神的鼓舞下,利玛窦终于答应试一试。《几何原本》的翻译工作终于开始了。

整个冬天他俩都是在灯烛下度过的。白天徐光启要去办公,只是晚上才能与老师一起译书,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多困难,书中专用名词在汉语中没有,只能由两人琢磨决定,但是经过多次推敲,反复修改,才定下来的。常常为了一个名词,他们想了几个晚上,改了十几次,还不满意,有时一个章节译完了,但因文字艰涩就推翻了再译,直到文字准确,通俗易懂时为止。

时光荏苒,他俩从大雪纷飞季节译到了桃李花开时,译完了前三卷。他们没有时间去游春赏花,继续奋战,终于在五月前译完了前六卷。

初稿译完后,徐光启又反复修订了两遍,直到6月末,终于定稿刻印了。

公元1607年,《几何原本》终于印出来了。本书装帧十分精细,第一页上工工整整地印着《几何原本》四个大字,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录。看着他们共同心血的结晶,两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表达了真诚的师生之情谊。马锦当仆学戏

明代的后期,陪都金陵(今南京)是一个繁华之地,游人如云,到处呈现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仅戏班子就有数十个。其中最出名的,一个是兴化部,一个是华林部。著名演员马锦,字云将,祖辈是西域人,他是兴化部的主要演员。

一次,一个富商遍请贵客文人,举行盛大宴会,让兴化部和华林部演对台戏助兴。兴化部在东台,华林部在西台,同时上演《鸣凤记》。这是一出反应杨继盛等“谏臣”与严嵩父子等奸佞之间矛盾斗争的戏。开头,两台歌声悠扬,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而当演到严嵩和夏言两个宰相争论是否收复河套的时候,两台演员的演技便显出了差距,观众都面向西台,为华林部扮演严嵩的一位姓李的演员喝彩,有的大呼“端酒来!”有的索性把座位移到西台前面去了,不再向东台观望。东台上还没等这出戏演完,便停锣息鼓了。原来兴化部扮演严嵩的马锦自感羞愧,当即卸装不知去向了。

马锦是金陵著名的歌手,兴化部的主要演员。自他出走后,兴化部又不愿意随便找人接替他,只好停演了。于是,华林部独享盛名。

过了三年,马锦又回到了金陵,召集他的同伴重理旧业。他又找到原先那位富商,请求道:“希望你再举行一次宴会,把上次请过的客人全部请来,我们兴化部和华林部重新对台演一回《鸣凤记》,给大家助兴。”那位富商欣然应允。

两台戏照例同时开演。演到严、夏两宰相争论河套问题时,马锦简直把严嵩演活了,不要说观众为之倾倒,连西台那位姓李的演员,也失声叫好,连忙跑到东台,跪倒在马锦面前,甘愿做他的徒弟。

当天晚上,华林部的一些演员都到兴化部去拜访马锦,请教说:“你的演技本来也不错,可是比不上李君,李君扮演严嵩,可算是演绝了,现在你又从哪位高师那里学了这一套演技,竟然把他压倒了呢?”

马锦回答:“李君扮演的严嵩,确实是天下无与伦比,可是他又不肯教我。我怎么办呢?我听说当今宰相顾秉谦同严嵩是同一流人物,便跑到京城里,请求给他当仆人。整整三年来,我每天伺候他,仔细观察他的举止,琢磨他的语言,久而久之,对于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全部摸得熟透。这就是我拜老师的经过啊!”

大家听了,都佩服他为演好角色而立的恒心和所下的苦工。弘仁以黄山为师

明末清初,许多画家都游览过黄山。黄山的云海、奇石、雄峰、烟雨,给他们以启示,给他们以灵感。这些画家刻苦钻研,成为很有影响的“黄山画派”。弘仁就是这个画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成功,既有老师倪瓒的精心教诲和启迪,也有他自己的刻苦和勤奋,还有黄山这个“第二位老师”给他的灵感和经验。

弘仁从小喜爱书画,几乎天天都在看书作画。他的老师中,给他影响最深,受益最大的是大画家倪瓒。弘仁对他非常敬重,他藏有老师的画,还写有关于老师的诗。其中有一首说:疏树寒山淡远姿,明知自不合时宜,迂翁笔墨予家宝,岁岁焚香供作师。

倪瓒所以能够成为受他敬重的老师,还因为在身世遭遇上,两人颇有相似之处。倪瓒五十岁时散尽家产,遁迹于太湖之上,着意丹青,终成妙手。弘仁少年为僧,云游四方。他想:我应该像老师那样,刻苦学画,不然,岂不辜负了大好时光和平生志愿。

他在学习老师画法过程中,没有停留在临摹上,而是吸取老师的精华,紧密结合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他以山为师,与山为伴,长期居住在黄山,游遍了黄山三十六峰。长期实践,他深深感到,黄山就是他成功的“第二位老师”。

弘仁有首诗,描写的就是他天天与黄山老师在一起的情景: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倾来墨沛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

实践出真知。勤于实地观察,既是他成功的“捷径”,也是所有画家成功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的苦心钻研和练习,他达到了技法娴熟,独树一帜的艺术境界。他画的《黄山真景册》50幅,是罕见的艺术珍品。老人峰、一线天、藏云洞、龙翻石、飞来峰、莲花庵……等一幅幅黄山奇景毕现于他的笔端。史可法狱中探师聆教

史可法是明朝末年抗击清兵的名将,是一位很有民族气节的爱国英雄。青年时代,他曾受到老师左光斗的教诲,老师那忧国忧民的胸怀,刚烈忠义的气节,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624年,担任左佥都御史的左光斗,曾同杨涟等几位大臣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向皇帝上疏,揭露奸党魏忠贤祸国殃民的罪行。魏忠贤得到消息后,采取了恶人先告状,先下手为强的手段,左光斗被削职为民了。第二年,又以诬陷罪名,把左光斗逮捕入狱。

史可法听到老师被捕的消息,为营救老师出狱而四方奔走,但无济于事,一天,史可法听说左光斗在狱中受到了炮烙的酷刑,被奸党用烧红的铁烫灼全身,生命垂危。史可法不顾个人安危,向狱吏苦苦哀求,请给方便使他与老师能见最后一面。狱吏深为感动,让他乔装打扮,穿上破烂衣服,背上粪筐,化装成粪便清扫夫的模样,混进狱中。

史可法挨着房间寻求打探老师的下落,在一间阴暗潮湿的牢房里,终于找到了左光斗。只见老师全身被烧灼得皮开肉绽,躺在墙根下,气息奄奄,膝下的肌肉脱落,露出一把骨头。史可法见老师为了国家而被残害成这样,非常悲痛,忙扑上前去。跪倒在左光斗的面前,低声哭起来。“你是谁呀?”被酷刑烧伤双眼的左光斗用颤抖的双手,在史可法的身上摸索着。“门生史可法来看望恩师了。”史可法边说边抽泣。“什么,是你?”左光斗非常生气。他知道自己是个死囚,魏忠贤一伙大搞株连,在监牢里会面岂不是要连累史可法!他用手剥开眼皮,看了学生一眼,厉声道:“这是什么地方!你怎能拿生命当儿戏!你快走,快走!”“门生不走了,要服侍恩师,与恩师共生死。”史可法诚挚地恳求着。“我要你马上就走!”老师厉声命令道。“方今奸党横行,国家大事坏到这步田地,我身陷囹圄,已经不行了。老夫唯一的希望是盼你能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而你居然不顾利害,自投罗网,国家的事依靠谁呢?”史可法不愿离去。“你赶快出去!不然,与其等奸党对你下毒手,不如我现在就处治你。”左光斗一边打断史可法的话,一边举起身上的铁链,比划着要打下去的样子。

史可法深知老师赶自己走,是为了保护自己,以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担。他只好向老师叩了一个头,哭着说:“门生马上就走,恩师的教诲我一定牢记在心,但愿恩师千万保重啊!”他擦干眼泪,走出了监狱。

史可法牢记老师狱中的话,一世为官廉洁奉公。后来在抗击清兵入侵的战斗中,与扬州城共存亡,大义凛然,慷慨就义。顾学政砥砺后生

张居正是明朝中期的中兴重臣。他勤奋好学,五岁读书,十岁能通六经大义,在乡里有“神童”之称。

公元1536年(嘉靖十五年),十二岁的张居正前往荆州府投考。由于他年龄小,满脸稚气,引起了到荆州督学的湖广学政田顼的注意。田顼单独召见张居正,给他出了一道《南郡奇童赋》的试题。张居正接过试题,稍加思索,挥笔而就,很快交卷。田顼和在场的官员看罢,十分惊异,纷纷称赞,随即批准他到荆州府读书。

第二年,十三岁的张居正从荆州赶往武昌参加乡试,又以出色的成绩赢得了湖广按察佥事陈束的赏识。陈束认定张居正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才,当场决定录取为举人。

正在这个时候,湖广巡抚顾磷来武昌巡游。陈束久闻顾磷是当时著名的大才子,便让监试的冯御史把张居正的考卷交给顾磷看。顾磷看过考卷,连说:“奇才!奇才!”随后,他考虑了一下,对冯御史说:“让他落弟”。冯御史茫然不知所措。原来顾磷认为,“少年得志,成功者少”。十三岁的孩子就中举人,以后便会自满,反而会耽误他上进。顾磷对冯御史说:“居正少年有志,才智超群,将来必是国家有用之才,过早地提拔他,会断送他的进取心,倒不如叫他落第三年,等到他老练些再提拔他,重用他。这是御史的事,我只不过是说说罢了,一切还是请你斟酌。”

冯御史把顾磷的意见报告给陈束。陈束很赞成顾磷的远见,就改变了原来的主张,让张居正落第。

张居正落第了,周身的傲气被打下去了。他怀着抑郁不快的心情回到了家中,连续数日垂头丧气,尝到了一点人生坎坷的苦滋味。

然而,张居正的沮丧情绪很快就消失了。他矢志不移,发愤读书,勤学不缀。三年后,也就是嘉靖十九年,张居正十六岁时,再度乡试,又以优秀成绩夺得首魁,被录取为举人。

这时,张居正已经得知上次考试的事情了。正巧,这时顾磷在安陆督工,他很感激顾磷对自己的栽培,特意赶到顾磷的住处拜见他。顾磷见张居正大有长进,正如当年自己预料的,非常高兴地说:“我与你素昧乎生,却白白耽误了你三年,这是我的过错,但是我希望你要有远大抱负,要象伊尹、颜渊那样,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张居正没有辜负顾磷的培养和希望,在嘉靖二十六年人京会试,中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最后官至宰相。他在相位二十余年,革除弊政、惩治贪官污吏,办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好事。其中最有影响之举,是从万历五年(1577年)开始,在全国推行了“一条鞭法”的赋税制度,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减少了官吏从中舞弊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改善了社会经济,使明中期的局势稍有好转,号称“中兴”。他还亲手栽培和擢用了民族英雄戚继光等一批贤臣名将。顾炎武以书籍和实践为师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座右铭。也是后代仁人志士为之追求的爱国信条。他还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大学问家和思想家。他一生以书为师,以实践为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实精神,一直为后人所传颂和效法。

顾炎武治学严谨,勤奋异常,据说他一生中没有一天离开过书本。年轻的时候,他就读了许多历史、地理、文学、矿产、交通等方面的书籍。一部《资治通鉴》有350卷,他不仅全部习读钻研,还从头自尾抄了一遍。《诗》、《书》、《礼》、《易》一类儒家经典,《史记》、《汉书》等历史名著,他甚至都能背诵下来。50岁出头了,还遍游鲁、冀、辽、晋等地,边读书边考察。外出时,他常常是衣着简朴,带着两匹马和两头骡子,自己骑在一匹马上,另一匹马和两头骡子则驮着沉重的大筐,筐内装的全是书。马在平坦的道路上走着,他坐在马背上常常半闭着眼睛,咿咿呀呀地背诵起书来。背着背着,若有一处“卡壳”了,便立即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拿出书本来将背不出的地方反复温习几遍,直到背熟了,再继续上马赶路。每到一处仔细询问人们有关历史、地理等情况,有与书上记载不相符的地方,亲自实地考察,核对清楚,然后写下笔记。途中若是遇到好书和珍贵文物,他就买下来;若别人不卖,他便全文抄录或借来读完再走。

他到过好多省,察看名关要塞,游历名胜古迹,跋涉名山大川,往来行程两三万里,所读新书达万余卷。由于他以书为师,以实践为师,书本知识和社会、自然知识都非常宏博,所以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历史、军事和治国之道等,均有深刻的研究。一生中著书几十部,卷帙浩繁,在中国学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知识结合起来,他独到的尊师敬业精神,足以为后人推崇和学习的。袁枚多方求教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杭州)人,清朝著名诗人。袁枚不仅诗写得好,而且散文、骈文都写得纵横跌宕,自成一家,与当时的大文学家纪昀齐名。世人称之为“南袁北纪”。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流传于世。

袁枚的成功,在于他的不耻下问,多方求教。

书是他的老师。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书,袁枚便向附近藏书富者去借。屡借不得,“归而形诸梦”。

一切人,一切自然现象也都是他的老师。无论邻里小儿,山野牧童,还是白发老农,都是他学习的对象。他乐于同他们交谈,希望从他们的谈吐中有所收获。自然现象,也都是他的老师。无论花草树木,或山水风云。他都要细心观察,希望能从观察中悟出道理。

时值二月,袁枚远行。送行的和尚见春色正浓,惋惜地说:“满园梅花正盛开,可惜的是您老人家不能带走它啊!”袁枚听了,随口吟到:“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

十月的一个晚上,袁枚在随园里散步。此时,万籁俱寂,明月当空。月光下,一片竹林郁郁葱葱,几株老梅繁花似锦。袁枚触景生情,便吟起诗来,但有两句总吟不好。此时一位老农担粪而过,见了袁枚,高兴地说:“先生,梅花树已经有一树花了!”袁枚听了,心里一动,两句诗脱口而出:“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随后朗声大笑道:“今天,满园的美景给了我意境,老人又给了我佳句!真乃幸遇多师也。”

袁枚常说:“从事创作,不仅要餐经馈史,博览群书,还要向老百姓学习,向大自然学习。我们这些所谓诗人、文人如能拜他们为师,还怕写作源泉枯竭吗!”康熙虔诚跪师

康熙帝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子。在位61年,对巩固清朝统治起了很大作用,出现了“康乾盛世”。

康熙帝很有才华,是与他受到良好教育分不开的。顺治非常注意对康熙的教育,精心为他选派老师。一天上朝福临提出一个问题,“龙的耳朵小,象的耳朵大,出于何典?”掌管御书楼的彭尔述奏道:“此典出于《古藏经》十三篇。”福临命人查对,果然如此。于是决定请彭尔述为太子的老师。彭尔述被请到后宫见了太后,彭尔述说:“臣才疏学浅,不胜此任。”但圣命难违,就这样当了太子玄烨的老师。

康熙很聪明,也很好玩。过了一段时间就学腻了,一会儿去捕蝴蝶,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又和其他弟兄去捉迷藏……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彭尔述管教几次,收效不大。彭尔述想:这样下去将一事无成,决心严加管教,令其跪读。

正好这时太后从书房前路过,看到室内无人,细看康熙挨罚,在圣人像前跪读。顿时产生怜爱之心,令其站起,并说道:“读书亦为君,不读书亦为君。”彭尔述当仁不让,接着说:“读书为明君,不读书为昏君。”太后一怔,又令其跪读。

晚上传旨令彭尔述到后宫。彭尔述想,顶撞了太后,即为不尊不敬,肯定要受处罚。告诉家人做好思想准备:“我如不按时归来,即遇难。”并安慰家人说:“这不算什么?大不了人头落地。”

到了后宫,太后亲自到门外迎接,并赐坐献茶。太后说:“万岁爷让我向你道歉!今日设便宴作为答谢!”彭尔述很感动,对福临的尊师重道铭刻在心,以后更加精心地教育康熙,终于使他成为一代明君。雍正帝扣银罚轻师

雍正帝即清世宗,名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雍正是他的年号。

雍正年间,有一个驻京学使。他喜欢在同僚中吹嘘自己为人正直,为官清廉。

有一天,一位早年的先生来求见他。他看了看老师那衣衫褴褛的样子,就猜透了八九分。于是说道:“恩师光临寒舍,学生三生有幸;有失远迎,万望恕罪。不知身体可佳?精神可好?专程前往,又有何见教?”寒暄了一阵,才让座。先生看了看满屋生辉的装饰和学生那不冷不热的样子,哪里还坐!便开门见山地说:“身体精神均佳,只是生活拮据……”

学使不等先生说完就说:“多年来,弟子牢记先生‘为官清廉’之教诲,不敢苟私。然清廉就要清贫哪!故手无银两,家无余资……”不等学使说完,先生道:“为师不难为你,告辞了!”

学生十分得意,照例在同僚中宣扬了一通,以示廉洁,心想传到皇帝耳朵里,定会龙恩大降,身价倍增。

此事,果然传到了雍正皇帝的耳朵里。哪知雍正帝不但没有“龙恩大降”,反而大为恼火,说:“国将富,必尊师而重傅。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又有‘一日三柱香,供奉天、地、君、亲、师’之礼。学使弃先人之说,违先人之礼,实属不道!”于是传旨:“从学使正俸以外的补贴中扣500两银,给其师,以顺言正名!”

从此,雍正帝扣银罚轻师的故事,便传扬于世。乾隆的一道御旨

乾隆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为了使自己的儿子嘉庆能够成才,便在全国各地寻招御师。结果被招进宫的是东北的一个进士名叫王尔立。此人虽已年老,但身体壮实,文武双全,才华出众,执教森严,在全国颇有点名气。

书院就设在环境优美的御花园内。有一天,王尔立一边抽着水烟,一边眯着眼静心听嘉庆背《四书》,可是小嘉庆一个字也背不出来,王尔立顿觉不悦,随即罚他下跪。正巧在这时娘娘游玩路过此处,她看到太子跪在那里,十分心痛,便向王尔立说情。王尔立看在娘娘的面上,就让嘉庆站了起来。

王尔立惴惴不安。第二天,他令书童挑着书箱,两人来到金龙殿,跪在阶下叩首道:“禀奏皇上,罪臣不才,今日辞官回乡。”乾隆甚感惊异,忙走下宝座,扶起王尔立,疑惑地问道:“老先生此举何意?”于是王尔立就把昨天娘娘为嘉庆说情的事复诵了一遍。乾隆听罢,怒不可遏,当即挥笔写下了一道御旨:“娘娘免去书院,违者斩!”从此以后,娘娘再也不敢进书院了,小嘉庆在王尔立的严格训教下,很有长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