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08:20:21

点击下载

作者:汪迪棣,郑可心,朱莉,韩周瑜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析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析试读:

前言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但由于世界粮食安全常常会受到一些长期存在的因素困扰,粮食的供给和需求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已日益突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已经将粮食安全问题确定为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我国已经逐步建立市场导向型的价格形成机制,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也因此日益增多并复杂化,其波动越来越明显。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给我国的粮食生产、粮食进出口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本书主要通过研究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状况,在丰富我国粮食经济理论的同时,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有效调控提供有益的意见。本书分8章对粮食波动问题进行研究。第1章介绍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基本概况和研究此课题的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粮食价格波动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第3章介绍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历史状况,以及波动的特点和影响;第4章介绍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现状、当前粮食价格波动的新特点以及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与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异同;第5章介绍了我国粮食价格体系及粮食市场,包括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市场价格体系、市场供求历史与现状、粮食供求矛盾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第6章是关于我国粮食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第7章介绍了粮食价格波动与我国经济安全的关系;第8章介绍了保证新时期粮食价格稳定和防止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本书系统汇总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和现状,并综合运用动态与静态、规范与实证等方法深入剖析了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其影响,同时给出了在新时期保证合理的粮食供应及我国的粮食经济安全的建议。第1章导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

国际粮食价格由于受到供求、投机、政策、美元贬值等多方面影响,波动的频率和幅度逐渐加大,并且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2002年以来,粮食价格直线上升,主要是由于世界粮食减产,导致多数粮食价格回升;2003年上半年虽然有所回落,但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仍没有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2005年,全球玉米、小麦产量分别下降2.4%和1.3%,粮食总产量减少1.4%;同时,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攀升,玉米作为生产能源替代品的原料需求快速增加,拉动粮食需求旺盛,粮食库存比2001年大幅减少27%,价格开始爬升。2006年,世界粮食价格上涨迅速,2007年进一步攀高,比2006年上涨37%。其中小麦上涨63%,玉米上涨26.7%,大米上涨16.4%,油料依品种不同涨幅达60%~70%不等。自2005年11月以来,粮食价格经历了3次剧烈上涨,即2006年9月至11月、2007年4月至9月以及2007年10月,涨幅分别是28.2%、38.1%和44.2%。世界粮食市场价格的上涨并不鲜见,但几乎所有粮食品种较长时期都持续涨价,历史罕有。

2008年,国际粮食价格创下近50多年来的历史最高纪录,引起全球性的粮食恐慌,包括埃及、海地、喀麦隆、朝鲜、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至少37个国家,发生与粮价有关的骚乱。海地2008年大米、大豆和水果的价格比去年上涨了50%,面食价格涨了1倍。2008年4月3日,海地的莱凯市最先发生暴力抗议,随后又蔓延至海地各大城市;8日大批抗议者在太子港总统府门前示威,要求总统普雷瓦尔下台。喀麦隆2008年2月因物价高涨发生暴动,导致40人死亡。2007年,朝鲜的粮食产量仅为300万吨,比前一年低了25%,650多万人的食粮得不到保障。世界银行警告说,由于粮食和能源价格达到6年来最高,墨西哥、也门等33个国家可能面临“社会动荡”。同时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报告显示,粮食价格上涨50%将削减亚洲2008年实际GDP增幅1.05个百分点,并同样影响2009年经济增长。粮食问题成为次贷危机之后对全球经济的又一严重威胁。

从1960年以来的数据看,世界粮食库存并不稳定。同时国际粮食供需缺口也在日益加大,世界粮食产量在近8年中有7年低于消费量,供求缺口只能由库存弥补,导致粮食库存降至历史新低。衡量粮食安全的储存-消费比率,2006/2007年度为20.7%,2007/2008年度为19.2%,略高于18%的安全警戒线。2000—2006年粮食持续减产,粮食价格自2006年下半年持续上涨,不断突破历史高位,国际市场一片恐慌。为保障本国粮食供应及控制通货膨胀,各国纷纷出台限制出口、鼓励进口的关税措施。世界粮食库存已降至新低,仅能满足54天全球消费。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对全球176个粮食主产国的统计资料分析,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生产的长期趋势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国家多于人均粮食产量减少的国家,粮食增产国家人均粮食产量增加的幅度也远远高于减产国家人均产量减少的幅度,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在总体上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能源短缺、价格不断上涨和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际粮食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粮食安全风险在加大。因此我们知道:2007年中期开始的新一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是能源大幅度涨价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增加、金融市场的炒作、生物能源对粮食的消耗和一些国家对粮食贸易的限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能源价格上涨和金融市场炒作则是关键性因素。

与过去的30年相比,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已经大幅抬高,粮食市场平均价格将很有可能长期在高位波动运行。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毫无疑问,粮食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就我国粮食市场而言,粮食价格对我国粮食生产领域内资源配置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影响着粮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而且还对国内粮食供给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粮食价格对我国粮食安全、保证农民增收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粮食价格的形成不断市场化,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也日益增多并复杂化,其波动越来越明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粮食市场价格发生了剧烈的波动。20世纪90年代初期,粮食市场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相对过剩,到了1993年、1994年市场粮价大幅上升,仅仅在两年时间内,市场粮价便由谷底上升到周期峰值,完成了粮食供求变化的一次周期。紧接着从1995年粮食紧缺高峰之后粮食产量开始连年增长,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市场粮食价格陷入低谷。2000年以后粮食连续4年减产,粮价于2003年10月份开始上涨,在2004年达到周期顶点,从而完成了粮价变化的又一次周期。

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给我国的粮食生产、粮食进出口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一方面刺激农民增加粮食生产,另一方面也刺激粮商扩大粮食进口,而这个过程通常存在时滞,在粮食的有效市场供给增加以前,其价格仍会攀升。但粮食供求关系会逐渐由基本平衡达到相对过剩,保存过剩的粮食又需要占用一定的库存成本,显然,过高的粮食价格会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当粮食供给达到相对过剩后,粮价开始下降,促使农民减少粮食生产,粮商也会减少粮食进口,使粮食市场的有效供给减少,不利于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在市场粮价波动的过程中,谷贱伤农,并且经常出现粮价上涨而农民得不到实惠、粮食流通领域赚取大量利润的现象,不利于粮食生产者形成稳定的预期,降低了农民的收入和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农业的生产投入,这对稳定粮食生产供给非常不利。此外,市场粮价大幅波动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加剧了政府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粮食价格的变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一切影响粮食供给、粮食需求和粮食流通的因素都可能引起粮食价格的变化。我国粮食需求的波动较小,对于粮食产量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真实粮价,而真实粮价取决于名义粮价和通货膨胀两个方面,即真实粮价的波动不仅取决于粮食市场本身的供求因素,而且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构成了粮食市场波动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冲击因素。但是,国内已有的研究多关注于粮食供给和粮食需求对粮食价格的决定作用,而忽略了对通货膨胀这一重要因素的研究。1.1.2 研究意义

粮食资源是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战略物资,获得充足且高质量的粮食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但由于人口增长和资源稀缺的矛盾,以及一些长期影响世界粮食供给的因素的存在,粮食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与经济和人口增长速度相适应的粮食供给成为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是最重要的调节机制,合理的价格政策是协调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的有效杠杆。当前我国粮食商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粮食价格既难以反映粮食商品的价值,又难以平衡粮食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市场粮食价格波动状况,对于认识粮食价格波动的规律,减轻市场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农民收入、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保持与我国经济社会人口发展相适应的稳定的粮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有着深刻的现实含义。同时,深入研究粮食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背景和经济规律,可以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我国粮食的供求关系、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粮食流通管理问题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于科学理解市场化条件下粮食安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研究粮价的形成机制,认识影响粮食价格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重大政策的决策问题,以及宏观治理问题和经济过热问题。此外,对保障粮食的合理供给、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研究与粮食有关的问题特别是粮食价格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探讨我国粮食价格波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工业、商业以及城市经济整体实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经济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同一时期,有关农作物价格研究以及农业经济的各种理论方法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完善和提高,粮食经济理论作为农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不断取得有价值的进展。自2000年以来,新的市场环境和国际形势冲击着我国粮食市场,因此,必须有适应新条件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我国农业经济及粮食市场的有序发展。本书对我国粮食供求状况、粮食价格的波动情况、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试图为补充和完善粮食经济理论提供有效的内容。

其次,对粮食价格问题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有必要对社会经济生活中众多有关粮食生产供给和粮价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比如:利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保证充足的粮食供给?如何有效调整粮食的供需平衡?如何把粮食价格的波动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如何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并提高种粮积极性?通过哪些措施能够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希望通过本书的探讨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针对实现国家粮食供求平衡、控制粮食价格波动,为国家决策部门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1.2相关概念界定1.2.1 粮食概念的界定(1)我国常用的粮食概念。

根据我国传统习惯,粮食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即禾本科作物,主要有稻谷、小麦、大麦、高粱等。广义的粮食不仅包含谷物类,而且还加入了豆类、薯类。广义的粮食概念的由来,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不高,实行政府计划控制的统购统销政策,从而把豆类和薯类等有利于提高粮食的统计产量和实现人民温饱水平的农产品也加入粮食概念中统一计量,以保障居民人人都有饭吃的权利。因此,从1953年起,国家修改农业统计口径,每年公布的粮食产量均采用广义的粮食概念。(2)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界定的粮食概念。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界定的粮食概念,主要是指粗粮、豆类、麦类以及稻谷类等谷物。详细谷物产品目录有8种,即豆类、麦类、稻谷类、粗粮(包括大麦、玉米、黑麦、燕麦、高粱)。我国因为翻译的习惯,常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公布的世界谷物总产量译成世界粮食总产量。其实,这个“世界粮食总产量”只是指谷物,不包括豆类和薯类。鉴于我国的粮食概念与世界粮食概念存在区别,故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对我国谷物库存量进行估算时,产量都会比实际库存更高。在本书的研究中,采用广义的粮食概念。1.2.2 我国粮食价格的界定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我国的粮食价格体系也随着粮食价格政策的变化而逐步演变成具有许多价格形式的非常复杂的体系。我国粮食价格政策的表现形式先后有:自由购销时期(1949—1952年),主要由市场形成粮食价格;统购统销时期(1953—1985年),主要由政府制定价格,即单轨制;合同定购和议购议销时期(1985—1993年),这一时期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并存,即双轨制;放开统销和多种价格并存时期(1993—2003年),在这一时期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较多,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多元化;购销市场化时期(2004年开始),近几年我国的粮食价格主要都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决定的。

政策价格是指国家政府为了宏观经济的整体调控效果或出于某种特定的需要,或者根据某种国际通行标准所制定的价格。它不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统一收购价格、统一销售价格、国家定购价格、超购价格以及专储收购价格等都是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过的粮食政策价格表现形式。

统购统销价格是国家对粮食实行计划收购、计划供应和计划分配所统一制定的价格,是我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保障必要的粮食供给、处理国家同农民的关系的政策。超购价格实质上一种奖励办法,即政府对农民超过政府下达的收购计划基数部分出售的粮食加价收购。粮食的超购价格是统购价格加上奖励部分,也是政府在当时为了鼓励农民扩大生产、增加产量的措施。粮食定购价格是1985年我国取消了对粮食的统购,改为实行合同定购,定购的价格仍由国家确定,根据三成按原统购价、七成按原超购价的原则形成的价格。

议购议销价格是指在政府粮食政策的前提下,根据粮食市场供求量的情况,参照事先议定的价格,由国营粮食商业企业和其他粮食商业企业共同经营粮食的销售和流通形式而形成的价格。这种价格的升降,主要取决于市场粮食供求状况和参照价格的变化。国家一般通过对粮食议购价格规定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价,或者对规定经营议销粮食企业的利润水平进行干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国营粮食企业的吞吐调剂控制议价水平。

国内市场粮食价格一般是指固定有形的城镇或有代表性的乡村农产品批发市场或零售交易市场的价格或是两者的平均价格。在统计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时,一般以一些典型活跃的大中城市粮食市场的价格作为代表。

国际市场价格包括离岸价格和到岸价格。对出口粮食作物或副产品一般常用离岸价格,对进口品一般采用到岸价格。因为运费、保险费的差异,对离岸价格和到岸价格的界定,有助于研究我国农民及粮食企业出售粮食所获得的实际收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进程中,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正处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将占据粮食市场,粮食价格将逐渐由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自发形成,不稳定性也将不断增大。因此,粮食价格体系中的市场价格必然是政府调控的目标和重点。本书选择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作为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研究对象。1.2.3 粮食价格波动的概念

粮食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作用是粮食价格波动的最直接原因。虽然很多原因都会引起粮食价格波动,但就粮食价格形成本质因素而论,市场供求关系的矛盾、农作物生产成本的推动、自然灾害因素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传染等因素是引起粮食价格波动的最主要原因。粮食价格波动会对下一季粮食生产规模、农民实际收入和国民经济整体市场价格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要控制粮食价格波动的幅度,就应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水平、增强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对价格服务体系加以提高和完善,并建立起良好的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和加强政府部门对粮食市场的价格监管。1.2.4 粮食安全的概念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和组织的专家都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到目前为止,粮食安全的定义至少有百种以上。关于此概念,大多数学者比较赞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所下的三次定义。1974年11月FAO对粮食安全的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并确定最低安全水平系数为当年库存或至少相当于次年消费量的17%~18%;1983年4月FAO对粮食安全的定义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够买得到也能够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物”;1996年11月在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FAO对粮食安全的定义作了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爱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国内外学者围绕FAO对粮食安全概念的定义,结合他们所了解的实际情况,又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经济学家阿尔托·瓦尔德斯(Alberto Valdes)将粮食安全定义为“缺粮国家或这些国家的某些地区或家庭逐年满足标准消费水平的能力”。

朱泽则认为当今中国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无论就其背景还是性质而言,都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更不同于发达国家,因此不能直接套用FAO给定的概念。同时,他只针对中国的具体粮食现状,总结出了自己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粮食安全是指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粮食的需求和粮食经济承受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他着重强调三点:第一,粮食安全从本质上讲,是指一个国家抵御粮食经济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第二,粮食安全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NP水平下的粮食供给与消费的能力;第三,中国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工业化,研究及改进粮食安全状况的目的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21世纪初,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粮食安全内涵进一步拓展到无污染、无公害、绿色安全的范畴。粮食生态安全成为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01年世界粮食安全大会提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富有营养和安全的食物”。由此不难看出,粮食安全的含义很丰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粮食安全是一个不断丰富深化的动态概念。由粮食安全的演变历程,我们可以看出粮食安全概念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由片面到全面的动态发展过程。现代粮食安全概念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内涵,即:既要保证粮食充足的数量供应,而且还要卫生健康、营养全面,并且粮食的生产还要保证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第二,粮食安全是一个历史的地域概念。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的国家,由于居民消费观念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粮食安全的内涵也不相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粮食的供应已不再是问题,所以他们更加关注粮食的卫生、营养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然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粮食的供应刚得到基本解决,因此对粮食安全问题还没有过多的关注;对于比较贫困的国家,还普遍存在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问题,因此粮食的安全问题主要是粮食的数量问题。

第三,粮食安全是一个有层次性的概念。粮食安全可分为四个层次,即世界粮食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和个人营养安全。这四个层次的粮食安全是紧密联系的。其中,国家粮食安全是核心层次,既是家庭粮食安全、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也是世界粮食安全的前提。家庭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个人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较高层次,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最终目的。第2章粮食价格波动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2.1波动的定义与度量2.1.1 波动的定义

2010年,粮食价格经历了一系列的轮番上涨,“蒜你狠”“豆你玩”等人造热门词汇的流行是人们对于农副产品价格波动的情绪的一种幽默的表达方式,这也使得笔者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研究粮食价格波动对于民生问题的作用。在整个研究开始之前,我们当务之急是要界定波动的具体含义。

从中文释义上直接理解,波动主要有以下一些定义:起伏不定、不稳定;物理学名词,是指振动传播的过程,是能量传播的一种形式。在本书中,笔者主要是选取起伏不稳定之意,之前提到的2010年的价格主要是处于粮食价格上扬的阶段,而波动是起伏的表达,也就是有起有伏。

粮食价格乃百价之基,是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也受到了各个阶层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粮食价格形成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日益增多并复杂化,其波动越来越明显。那么我们主要从哪些方面去度量粮食价格波动呢?这便是我们接下来要分析的问题。2.1.2 粮食价格波动的度量

冷崇总在《我国粮食价格波动问题研究》中曾提出过,反映粮食价格波动的指标,一是其绝对价格水平,二是其相对价格水平。前者代表历年每单位粮食在市场上的实际价格;后者即粮食价格指数,主要是粮食收购价格或生产价格指数(2000年及以前为粮食收购价格指数;2001年停止编制粮食收购价格指数,改为编制粮食生产价格指数)。图2-1为1985—2006年粮食零售价格与粮食生产价格的变化图。图2-1 1985—2006年粮食零售价格与粮食生产价格变化图

而在钟显龙、张文玉的《中国粮食生产消费与粮食价格波动研究》中,作者插入了一张极具代表性的表格(如表2-1所示),其中包括了粮食产量环比倍数与粮食零售价格环比指数的变动。这两个指数也是比较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度量粮食价格波动的数据。表2-1 1985—2009年粮食产量环比倍数与粮食零售价格环比指数变化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9》。

在张丽的《基于VAR模型的粮食价格指数统计分析》中,作者将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粮食批发价格指数视作随机时间序列,通过分析粮食价格序列与CPI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对粮食价格与CPI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短期内的未来粮食价格走势进行判断。结论显示,粮食价格波动主要来自基本生产资料成本价格的推动和价格的滞后性两方面的影响。如主要产粮区自然灾害频发使得粮食供应减少,粮食价格发生预期变化,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也给粮食价格提供了上升空间。因此,判断粮食价格变化趋势不应过多考虑CPI的影响。从模型预测的结果来看,未来的粮食价格会有逐步回落的趋势,但仍将维持10%左右的涨幅。由此可见,市场物价的波动对粮食价格的冲击是有限的,粮食价格上涨一方面存在当期的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因素,另一方面更多的是过往粮食自身价格水平的当期体现。这篇文章中的粮食批发价格指标也是众多学者分析粮食价格时比较喜欢运用的指标之一。

在桂文林、韩兆洲的《基于X-12-ARIMA模型的中国粮食消费价格运行》中,作者用X-12-ARIMA季节调整模型对我国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粮食消费价格月度定基指数进行分解,并得到趋势循环、季节和不规则因素。通过所得异常值和趋势对我国粮食价格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划分;通过分解后的季节因素分析其季节特征,并探究它们的深层成因。经过时间分解过的小段数据,因为其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完全不同而更具有说服力和代表性。结论主要有四点:①中国粮食价格运行中显著LS异常值分别发生于2004年3月、1998年6月和2003年11月;暂时显著异常值发生于2004年4月。②中国粮食消费价格变动适合于乘法模型,其波动的幅度与粮食价格的相关性显著。③残差及其平方不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性和季节自相关性,残差中不隐含线性和非线性结构与季节线性和非线性结构;模型AIC准则和BIC准则的值都很小,残差和ACF的非参数检验也在合理的区间内,可见模型具有非常好的拟合效果。④季节调整质量指标大,调整质量好;异常值比例在小于5%的合理范围内;模型残差是对称的,不具有峰值。总之,模型的诊断信息表明模型通过了所有的诊断检验。在这篇计量性质特别明显的文章中,作者利用了粮食价格月度定基指数,并对其通过阶段进行划分,也是比较新的用法。2.2粮食价格波动成因理论

在进行调查前,我们会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通过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前期了解和探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1953—1984年的粮食市场实行的是政府定价的统购统销政策,粮价基本变化不大。因此对于粮食价格波动我们会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1985年以后的粮食市场,当然之前的也会有所涉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粮食价格形成的市场化程度和对国际市场的反映程度不断提高,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逐渐增多并且越来越复杂,其波动随之也越来越明显。2.2.1 供求变动是粮食价格波动的根本实质

经济学中的基础供需理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供求平衡时物价保持稳定,供大于求时物价下降,供小于求时物价上涨。通常而言,粮食价格会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减而出现反向变化。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析》中有如表2-2所示的数据证明,1978—2007年我国出现“上期粮食产量增加—当期粮食价格下降,上期粮食产量减少—当期粮食价格上升”的现象后,即形成“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价格下降—粮食产量减少—粮食价格上升—粮食产量再增加”的循环运动轨迹。表2-2 1980—2007年粮食供求情况变化2.2.2 蛛网模型理论与粮食价格波动

蛛网模型(cobweb model)是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是一种把时间引入均衡分析中,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常量的影响以此而产生的均衡变动的理论。在西方经济学发展中,蛛网模型在描述单一市场的供求波动中应用非常成功,尤其对于研究解决诸如农产品等单商品市场价格波动一类的经济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1)蛛网模型的表示。

蛛网模型可以用以下三个联立的方程式表示:tdt

需求函数:Q=α-β·P+tst

供给函数:Q=-δγ·P-1tdts

供求相等:Q=Q、、式中,αβδ和γ均为常数,且均大于零。(2)蛛网模型的三种情况。

①收敛型蛛网模型。

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当市场由于受到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会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但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最后会恢复到原来的均衡点。

②发散型蛛网模型。

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当市场由于受到外力的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上下波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大,偏离均衡点会越来越远。其原有的均衡状态是不稳定的。

③封闭型蛛网模型。

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当市场由于受到外力的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始终按照同一幅度围绕均衡点上下波动,既不进一步偏离均衡点,也不逐步趋向均衡点。(3)粮食价格分析运用于蛛网模型的原因分析。

基于对蛛网模型的基本理解和学习,我们知道,新古典经济学中,蛛网模型主要考察的就是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而且市场价格的变动只能影响下一周期的产量,本期的产量完全取决于前期的价格。在粮食生产中,我们经过分析可以简单地理解:首先,粮食类产品具有自然生长周期的规律,比如稻谷根据生长周期的长短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其次,根据粮食的生产分季节,一旦产量大幅度减产或者增产,如果不是政府加入一定的调控措施,只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减产时短缺而待价而沽,增产时过剩而低价倾销的现象;最后,由于粮食生产周期长,农民一个周期的生产决策往往依据前期价格。以上条件为粮食价格运用于蛛网模型分析奠定了基础。(4)蛛网模型运用于粮食产品价格分析。

用传统蛛网模型研究中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趋势,涉及科学计算中国粮食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弹性。粮食供给量变动主要是用粮食出售量和收购量的变动来反映的,表2-3是《粮食价格决定机制:基于蛛网模型的实证分析》中的中国粮食的供给价格弹性。表2-3 中国粮食的供给价格弹性

由此可见,中国粮食供给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一般大于1。粮食需求量主要是由人口数量、消费偏好等因素制约,作为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每人的年消费量有一定的合理范围,需求量不会因价格波动而大幅度变动,这是符合经济学基本原理的。

我们可以得出,在正常的情况下,中国粮食供给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而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即粮食供给价格弹性大于需求价格弹性。根据我们在上一段对于蛛网模型的基本描述,则可以知道中国粮食市场的自发波动趋势必然是发散型蛛网波动,如图2-2所示。当市场由于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上下波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大,偏离均衡点会越来越远。这种波动单靠市场调节是无法控制的。政府为维护物价的稳定、保障粮食的供应,必须对粮食价格加以干预。图2-2 发散型蛛网示意图2.2.3 影响粮食价格波动因素分析

国内关于粮食价格波动的文献相当丰富,其基础观点便是我国粮食供给弹性远远大于需求弹性,呈现出发散型蛛网特征,粮食价格波动不可避免。但是在粮食价格波动中,到底是哪些因素产生了影响呢?(1)粮食产量:在《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的相互关系研究》中,何蒲明等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分析,先对各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包括粮食产量增长率和粮食价格增长率的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具体过程笔者不作赘述,其结论主要是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但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而且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存在滞后效应,之后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2)通货膨胀:在《粮食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中,谭江林等在2007年粮食价格急剧升高之后意识到通货膨胀对于粮食价格波动的重要影响。根据我国1978年至2007年的数据资料,首先,分别对粮食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率波动的事实进行描述;其次,对两者进行相关性检验,通过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发现粮食价格变动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且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最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短期内通货膨胀对粮食价格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而长期内冲击作用没有形成持续效应。文章主要运用协整检验、均衡修正模型方法和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我国1978—2007年期间粮食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通货膨胀是引起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粮价上涨虽然是一个普遍和客观的现象,但它不是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这一结论与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刚好吻合,即近20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粮食价格变化会给全球通货膨胀带来较大压力。第二,从长期来看,粮食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而从短期来看,通货膨胀对粮食价格波动有明显的导向和拉动作用,通货膨胀率水平的高涨会进一步刺激粮食价格的上涨。第三,通货膨胀对粮食价格的影响短期内表现为较强的正向冲击,即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会带来粮食价格的波动,且这一冲击具有同向性;而长期内对于粮食价格及其相关民生的消费品,通货膨胀的影响十分有限,冲击作用没有形成持续效应。目前中国的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拉力不强,投资仍然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3)货币因素:产生于近段时间比较新的观点也有很多,比如《粮食价格波动的货币因素》中,胡锋认为国际粮食价格受到美元波动的影响会很大,而国内粮食价格的基本走势还是和国际保持了一致;同时,一国粮食价格同样会受到该国货币因素的影响。(4)在《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中,罗锋等选取小麦、大米、玉米、大豆四种粮食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年度和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影响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本推动、国际传导以及预期等三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粮食价格波动主要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推动和自身价格滞后的影响,国际价格波动只对大豆价格影响较为显著,对小麦和玉米影响较小,对大米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政府要稳定粮食价格应首先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此外,短期可通过粮食储备进行调节,长期则应通过生产规划和完善期货市场以平抑价格波动。(5)在《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特征分析》中,陆慧对于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认为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粮食政策、粮食收购政策、农业科技进步、农业自然灾害及贸易等;影响粮食需求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增加带来食物需求扩大、生活水平提高及消费结构升级对粮食消费的新需求、工业需求的增加、投资需求、粮食市场的操纵与危机的心理预期。她还认为,投机及心理预期不仅影响粮食需求,而且可直接增加粮食价格波动的幅度与强度。粮食的供需决定粮食价格波动的周期,而投机与心理预期则会加重每一次波动的激烈程度。2.3粮食价格波动的阶段性划分

在对于粮食价格波动周期和阶段性划分的问题上,根据每个学者在研究领域的侧重点不同,在划分上也有一定的区别。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析》中,戴春芳等仅仅根据粮食价格在整个波动过程中的幅度变化做出了如下的分类:

第一阶段(1978—1984年):粮食价格在波动中上升。我国开始进行以价格改革为着力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了农村粮食初级市场。实现农民在完成政府对其基本的征购之后的议价交易;在完成了政府基本的征购任务之后,以公社为单位,对于其余粮进行市场交易,价格随市场价格变动。在这样的新举措下,粮食价格一改多年来完全不变的僵局,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

第二阶段(1985—1990年):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变大。1985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这种具有明显市场化取向的政策意味着我国上个阶段对粮食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取消,改为合同定购制。合同定购的粮食品种为小麦、稻谷、玉米和集中产区的大豆,定购价格实行“倒三七”比例价,定购粮食品种以外的种类采用农民自由购售的方式,价格依然是随市场价格变动;如果出现市场粮食价格比原统购价还低的情况,国家便按原统购价进行收购。

第三阶段(1991—1996年):粮食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分析我国粮食的历史状态,1990—1991年我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卖粮难以及粮食价格的下滑,正是这样的局势促使政府加大了粮食改革的进程。1992年提出在提高粮食定购价格20%的同时,开展放开粮食价格、放开粮食经营的试点。

第四阶段(1997—2002年):粮食价格出现长时间的持续下跌。1997年后,由于外部作用以及粮食的年年丰收,出现了由于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的粮食价格持续下降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政府提出按保护价收购农民剩余的粮食,粮食收储企业也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在封闭圈内运行;同时也对粮食流通体制实行了“四分开一完善”改革,即实行政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财务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但依然无法挽救粮食价格低迷的状况,仍然维持粮食价格低位走势。

第五阶段(2003—2007年):粮食价格出现小幅度上涨。农民在遭遇了之前由于粮食供大于求而导致粮食价格加速下滑后,不敢再过多地投入粮食生产,进而导致1999—2003年粮食连年减产,这个时候根据简单的供求原理可知,价格肯定会出现与之前相反的上涨现象。从2003年10月中旬开始,全国粮食价格普遍上涨,粮食安全问题开始浮出水面。200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粮食改革又开始提上新的日程。

但对于上述分类,笔者不是非常赞同,因为导致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这样简单地划分不能起到一个归类的作用。

同样的问题在《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特征分析》中得到了不一样解答。陆慧根据我国粮食市场的政策变动、供求变化,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为3个阶段6个时期。

第一个阶段第一个时期(1949—1978年之前):为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农民与国家、城镇居民与国有粮食部门之间发生的粮食价格交易行为,实质功能除了保障居民最基本的粮食需求外,主要体现了国家不等价交换形式,转移农业剩余进行国家工业化的政策需求。

第一个阶段第二个时期(1978—1984年):为粮食改革前一段时期,国营商业系统中存在两种粮食价格:一种是国家定购价格,另一种是超购价格。定购价格适用于为农民完成定购义务而出售的作物;超购价格适用于购买农民超过定购义务以外的作物。

第二个阶段第一个时期(1985—1994年):为粮食购销双轨制改革阶段。改革开放后,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励和国家定购价格的提高刺激粮食生产的作用,1979—1984年粮食生产连续6年稳步提高。1993年“粮改”后,市场粮食价格节节攀升,粮食市场化改革不久便陷于破产。这一时期粮食销售主要是合同价与市场价双轨制,粮食价格仍然主要受政府指导价的影响,粮食的供给与需求主要针对国内市场。

第二个阶段第二个时期(1995—2000年):为粮食生产省长负责制阶段。为了平抑1993—1995年的市场粮价上涨,1995年政府决策层试图通过加强行政干预来应对,生产方面通过省长负责制对农民的粮食生产决策进行大范围的行政干预。

第二个阶段第三个时期(2001—2003年):为粮食市场化改革初期阶段及中国加入 WTO后履行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过渡时期。粮食经营主体多元化,粮食价格主要由粮食供求关系形成,市场在价格形成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迈入了新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2004年至今):粮价逐步完全市场化及对外开放全面履行世界贸易组织承诺阶段。此阶段供求关系仍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但国际市场和投机行为在粮食波动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此阶段的供给与需求要考虑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在所有的文献中,笔者比较倾向利用数理分析进行阶段划分。在《基于X-12-ARIMA模型的中国粮食消费价格运行》中,桂文林等通过对我国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粮食消费价格月度定基指数进行分解,通过对所得异常值和趋势对我国粮食价格进行科学划分。

第一阶段(1997年1月—2000年6月):粮食价格持续下降。因为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大量进口。

第二阶段(2000年7月—2003年9月):粮食价格下降长期呈水平发展。主要是粮食减产和前一阶段产量过剩间的平衡所致。粮食减产主要是因为种植结构调整和退耕政策,种粮的相对收益越来越小。

第三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4月):粮食价格短期急剧上升,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把对农民种植粮食进行直接补贴、进一步放开粮食购销市场视为重点进行新一轮流通体制改革。

第四阶段(2004年5月—2006年3月):粮食价格中期呈水平发展。全国粮食喜获丰收。

第五阶段(2006年4月—2009年12月):粮食价格长期稳定上升。主要是因为国际原油价格高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减少了粮食供给;生物能源发展,提高了对一些能源作物的需求,以及人口增长、城市化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增加等。

桂文林等举出了三个主要例子,并简要谈论了分类基础。在众多的文献资料中,各个学者由于自身对于粮食价格波动的理解、着眼角度的不同,在自己的研究中罗列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是大体上,由于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我们国家所处的国际形势、国内形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价格也会审时度势地发生波动。2.4宏观经济波动与农业波动的历史演变2.4.1 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直接影响农业波动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重新返回上一小节中的粮食价格波动阶段划分的问题上,第二种划分方式便是根据宏观经济政策所导致的供求变化将整个粮食价格波动划分为3个阶段6个周期。

第一个阶段第一个时期(1949—1978年之前):观察我国粮价在1978年之前的走势,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粮食统购统销价格不具有市场经济环境下灵敏反映粮食供需关系的经济含义。基本做法是:对农村的余粮户在留足口粮、种子、饲料和缴纳农业税收后,政府统购农村绝大部分粮食;城镇居民实行统销。粮食价格收购政策的独有控制不受市场规律的影响。

第一个阶段第二个时期(1978—1984年):1978—1984年为粮食改革前一段时期,国营商业系统中存在两种粮食价格:一种是国家定购价格,另一种是超购价格。尽管这段时间在国营商业系统之外,集市价格在农村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占据的份额比例的确很少,而且也没有相关统计资料。因此尽管这个时期有超购价格和订购价格两种,但市场规律仍然没有发挥作用,粮食价格依然和之前一样主要受政府计划调控。

第二阶段市场规律开始对粮食市场价格起到一些简要的基础调节作用。农民开始逐渐意识到供需平衡的市场规律,懂得根据市场价格信息来安排农业生产。

第二个阶段第一个时期(1985—1994年):1985年,我国粮食取消统销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实行自由购销。于是我国就由原来的统销统购进入了粮食购销双轨制改革阶段。改革开放后,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励和国家订购价格提高刺激粮食生产的作用,1979—1984年粮食生产出现了6年的稳步提高。1983年开始出现第一次过剩,于是政府开始推出粮改,也就是在1985年开始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除定购外其他的可以自由上市,这就是所谓的双轨制。之后,在1991年又出现了再一次的粮食过剩高峰。在1992市场化改革热潮以及粮食过剩高峰的双重推动下,国务院于1993年2月发出通知,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价格”,实行统一政策、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粮食改革原则,只是不久便宣告失败。粮食在此阶段的供给和需要主要是国内市场,价格也依然主要受政府指导价的影响。

第二个阶段第二个时期(1995—2000年):1995—2000年为粮食生产省长负责制阶段。1995年,政府决策层试图通过加强行政干预来应对,确保各地区粮食生产的自给自足;流通方面对非国有粮食经营主体严加规制,加强国有粮食部门在流通领域主渠道的作用,同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1996年,大幅度提高粮食定购价格,同时制定了粮食保护价;1997年实行了“四分开一完善”,1998年又改为“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观念的支配下,1999年政府又出台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国家的粮食保护价的确发挥了作用,也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额财务负担。为了控制国有粮食企业的巨额亏损,政府又推出了进一步偏离市场化方向的“粮改”,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垄断粮食经营,维护国有粮食企业的垄断地位。尽管存在省长负责制对粮食生产进行行政干预,市场粮价的调节机制仍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均开始大幅下降。

第二个阶段第三个时期(2001—2003年):2001—2003年是粮食市场化改革初期阶段,为中国加入WTO后履行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过渡时期。2001年,以放开粮食购销为特点的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由此启动,江苏等8个省市率先放开粮食市场,逐步拉开了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价格的序幕。对主销区的购销市场化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措施,注重国家的宏观背景和调控能力,充分考虑市场机制对于粮食价格形成的作用和影响,从各个方面出发完善粮食价格的机制,切实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国家粮食储备和市场体系。2003年上半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在市场粮价处于上升通道的背景下,政府又一次推出了市场化方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2004年,国务院研究部署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收购市场,允许民营或个体粮商进入粮食收购市场,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同时,直接补贴粮农,转换粮食企业经营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形成基本的粮食购销市场,初步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市场价格,促进了粮食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在2002年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全国平均政府定价仅为2.6%,政府指导价占2.9%,市场调节价占94.5%,市场定价的机制得到了有效发挥。

第三个阶段(2004年至今):粮食价格逐步完全市场化及对外开放全面履行世界贸易组织承诺阶段。此阶段供求关系仍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但国际市场和投机行为在粮食波动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此阶段的供给与需求要考虑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2004—2005年为粮食价格逐步开放及履行粮食市场对外开放时期。沿着2001—2004年粮食市场化改革思路,我国粮食市场从流通到销售、经营全面放开,并同时有步骤地对外开放粮食领域,全面履行世贸承诺,国内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及粮食市场对外逐步开放,受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粮食市场影响,两个市场互相干涉,互相依存。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膳食结构改善导致的人均粮食消费量的增加,以及耕地面积不可逆转的减少,单位面积产量增量的递减,我国的粮食供给不可避免地要依赖国际粮食市场,国际粮食市场的供求变化必然要影响到我国粮食价格的变化。同时,农产品也成了国内、国际游资炒作的重要目标,在粮食价格受自然灾害、耕地面积和心理预期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波动时,国内、国际大量游资借机介入炒作,助长并加深了粮食价格波动的幅度与强度。此阶段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相互依存,彼此影响。

宏观经济和粮食价格周期的高度一致性,不仅仅是因为通货膨胀预期和成本推动。宏观经济的冷热通过农户能够影响粮食市场的供应量。从长期看来,国家粮食政策是粮食供求关系内生决定的。从中国和美国十分相似的价格波动概率分布图看来,政策的差异可能并不是粮食市场的根本推动力。

在《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分析和近期展望》中,作者曾谈到过一个观点,他们认为宏观经济周期通过对粮食供应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粮食价格。其主要的影响点是宏观经济对农户存量行为的影响及粮食生产的黏性。

宏观经济对农户心理的影响:在经济通货膨胀状态下,钱不值钱,真实利率较低或者负债,作为一个经济理性人,农户思考持有粮食的成本会比现金还要低一些,那么就直接导致市场上销售的粮食减少,价格骤然升高,压力增大;反之,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农户持有现金比持有粮食划算很多,存粮减少,供大于求,粮食价格下降。

生产的黏性:我国实际上相对于很多西方国家比较保守,尤其是农民,在播种习惯、经验以及销售渠道上都非常有限,所以就算是在种粮成本收益率较低的情况下,只要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农民还是会选择继续播种。这将直接导致在粮食生产周期的最低谷时,如果遇到宏观经济紧缩,农民会消减存粮,使市场供应上升,生产具有黏性导致粮食价格不会上升,粮食生产量继续保持在周期的谷底,直到宏观经济外界通货膨胀的来临。由此,粮食价格在供应不足和通货膨胀两个基本面的作用下,将大幅度上涨。图2-3 中国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和第二、三产业GDP缩减指数2.4.2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在任何一个经济事件的背后总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粮食价格波动也不会例外。其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效应,包括政治效应和经济效应。经济效应是指粮食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宽泛而全面的。笔者认为其最直接的经济效应,主要是对农民收入、粮食产量以及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例如,在《我国粮食价格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中,张淑萍对于粮食价格的增产和增收效应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定量分析。从农民生产投入的角度看,粮食价格变动牵动着农民利益,合理的粮食出售价格或收购价格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考察粮食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粮食产量的影响,选取粮食价格、农民人均纯收入、粮食总产量等指标。建立以1978—2009年粮食总产量(GRPt)为被解释变量、粮食出售价格(GPt)为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检验粮食产量变动和粮食出售价格变动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之后得出结论:提高粮食价格有助于粮食增产,而粮食增产对最近几年粮食价格的影响不明显。长期以来,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存在均衡关系,粮食价格提高有助于粮食产量的稳定增产,粮食价格每吨提高100元,大体上将促进粮食增产1117.23万吨。之后建立以1978—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SRt)为被解释变量、粮食出售价格(GPt)为解释变量的协整回归模型。检验农民人均纯收入、粮食出售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即SRt~I(1)、GPt~I(0),可以利用OLS法估计模型参数。总结出短期内粮食价格上升确实具有促进农民增收的效应,长期内粮食价格上升对农民增收的效应不明显(原因是粮食价格上升会刺激粮食增产,反过来粮食增产可能造成价格下行的压力,“谷贱伤农”的市场规律将会发生作用,所以提高粮食价格对农民长期增收的影响将会减弱),而农民增收却不会加剧粮食价格的上涨。长期时间内,粮食价格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动态的均衡关系,从模型估计的结果看,粮食价格每公斤提高0.1元,大致将实现农民收入增长257.02元。

之后,张淑萍又对粮价和物价的关系做了一次定性分析。以粮食零售价格指数(G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代表粮价与物价,对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是物价与粮价存在着协整关系。粮价上涨不会引起物价的提高,短期内物价也不会直接影响粮价,而长期内物价提高会逼迫粮价上涨。粮食价格上涨之所以不会引起物价的上升,主要是基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和人均粮食消费量不断下降,粮食在食品中的地位明显弱化。有人估算,粮食价格在整个CPI中的权重为2.8%,食品价格的权重为36.3%,粮食价格涨幅低于10%,不会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大的影响。

在《粮食产量和价格波动的相互关系研究》中,何蒲明等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粮食产量和价格波动会相互影响,但粮食产量的变化对价格的波动存在着滞后效应,而且粮食产量变化对价格波动的影响要大于价格波动对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措施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和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

在《通货膨胀状态下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对生产者的影响研究》中,陆慧等也有一些非常不错的观点。通货膨胀状态下粮食价格波动对农业生产者的影响,一方面是粮食价格波动对农民粮食收入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物价普遍上涨而导致农民生活成本、生产成本增加所产生的影响。通货膨胀状态下,粮食价格上涨并不能保证农民收入同步增长,还可能会导致农民收入不变或下降。考虑到生产成本与生活成本的提高,在通货膨胀状态下,尽管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业生产者获得了部分利润,但由于物价的普遍上涨导致农业生产者的生活成本与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者的相对收益是下降的,其实际生活水平也是下降的。由于农业领域的特殊性,农业生产者不能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农业领域,农业生产者被动地承担着农业生产自然、市场的双重风险。由于农业领域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较差,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农业领域部分失灵,农业生产者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市场的风险,因此通货膨胀状态下农民的利益只有靠政府的政策来保证。

在《粮食价格信号对农户行为的影响》中,罗峦提出了粮食市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