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01:43:28

点击下载

作者:刘艳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

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试读:

前言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正因为如此,所有的父母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但是,他们不知道,正是他们的这些“爱”压得孩子透不过气来,让孩子的心理受到很多不良的影响。

在父母眼里,认为自己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但是,你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孩子的心理世界你们了解吗?相信没有几个父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大多都有了自己的独立居室。但是,孩子的心理空间并非因为物质空间的扩大而“水涨船高”。事实上,孩子希望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自由自在的、独立的时间与空间。在父母一厢情愿的“围”、“追”、“堵”、“截”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通常缺乏自律,情绪起伏不定,应对挫折的能力较差,这无疑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除了生理需要之外,心理需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满足孩子的生活需要,一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尊重和满足孩子正当的心理需求,却是许多为人父母者尚未重视的问题,不了解孩子的父母根本发现不了孩子的心理需要,所以,他们很难与孩子相处,也很难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体验孩子的真实感受,多一分对孩子的理解,少一分对孩子的训斥,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氛围。如果你拥有一颗童心,再加上你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就一定可以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成为孩子的心灵导师。

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通常都会说:“你该如何如何”“你犯了什么错”,可是事实上,你们或许忽略了孩子正以他们的眼光在看待成人。例如:晚上十一点多,孩子尚未入睡,而父母也毫无要上床的迹象,这时赶孩子快快上床,他或许会说声“哦”然后乖乖入睡,然而心里却在想:“当大人多好,不用早睡,如果我是大人就好了。”如果孩子是带着这种心理入睡,那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就不完全,因为孩子是带着不甘心入睡的。其实仔细思量:孩子心里有这种感受是正常的。在小孩的眼中,大人也一样有瑕疵的,只是他不敢说出来。作为父母,你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以身作则,才能正确地指导教育孩子。

本书是一本教育孩子的书籍,它明确说明父母的有些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详细告诉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呼吁父母做孩子的大朋友,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给孩子塑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放松地讲出心里所有的喜悦、困惑、恐惧、失望、压力……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绪,如何正确地对孩子进行指导。当孩子感觉到你理解他的时候,他才会真正感受到你是爱他的。如果你能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意愿,那么,沟通与理解、管教与合作、赞美与批评就都会变得十分容易,教育孩子就会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编者2008年5月于北京第一章 了解孩子,从这里开始了解孩子,解读孩子,只要我们愿意,真正用心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就能真正走近孩子的心灵。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在自己身边长大哪有不了解的道理?其实,孩子的内心世界你并不一定知道。随着年龄一天天地增长,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跟父母交流、沟通,甚至一些孩子还弄虚作假哄骗家长。对你的孩子,你真的了解他吗?你的做法真的正确吗?1.爱孩子从懂孩子开始每个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付出了满腔真挚的爱,并将其化作为热切的希望——孩子能够比自己幸福,能够拥有一个无比顺利、无比灿烂的未来。家长不愿意自己曾经吃过的苦,孩子重吃一遍;自己所经历的人生曲折,孩子再经历一次;自己失落的梦想,孩子又一次失落。然而,家长对孩子如此深厚、强烈的爱,却往往得不到孩子的回应,甚至因此而成为家庭悲剧的根源。爱孩子固然没有错,但关键是要懂孩子。

椅子垫儿暗藏的爱

陈陈在“母亲节”那天,回家顾不上做作业,翻箱倒柜地找出布和针线,忙了半天,辛辛苦苦地给妈妈缝了个椅子垫儿。他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就把椅子垫儿先藏起来,不让妈妈看见。妈妈下班回家,问道:“写完作业没有?”孩子回答说:“还没有呢。”妈妈一下来了气:“放学这么半天,你干什么了?”孩子说:“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我给你做了个礼物。”说着拿出了藏在门后的椅子垫儿。他满以为妈妈会高兴呢,没想到,妈妈不但没有什么惊喜,反而一手抓过椅子垫儿,说:“你弄这玩意儿干吗,不写作业!”边说边把孩子忙了半天好不容易做好的椅子垫儿给拆了。

陈陈当时便气哭了,他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对妈妈的一片爱心被妈妈粗暴地伤害了。他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给妈妈缝椅子垫儿,也许长这么大,他还从来没有为妈妈付出过这么多的劳动,他多希望妈妈会因为他变得懂事而高兴。他在一针一针缝椅子垫儿的时候,一定想像着妈妈回家看到这份特殊的礼物时的高兴劲儿,可万万没想到妈妈会这样。他大失所望,对妈妈的爱,一下子转为了怨恨,恨妈妈不懂自己的心,蔑视自己的心意。

孩子给妈妈亲手缝椅垫儿的意义远不止于孩子会劳动、会干活儿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人的情感上,在孩子的一针一线中浸透着孩子对妈妈的爱和关心,浸透着孩子对妈妈的感情回报,而粗心的妈妈却将母子双向情感交流的良好机会给抹杀了。

到底谁出了问题

相关调查显示,约有七成的家长感觉到自己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因为尽管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家长,但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孩子面前家长作风派头十足也基本上是客观事实。而孩子们除了需要满足物质生活,更需要满足精神需求。现在几乎家家都是独生子,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让孩子们难觅玩伴,再加上孩子们都被父母寄予了厚望的情况下,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贫瘠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问题儿童”之所以会越来越多,主要原因并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长。因为一些家长不但没有充当孩子的朋友,反而在用一些不良行为对孩子施加着影响,这就是所谓“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家长若真正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前提是要把孩子看成是与自己相同的独立个体,而不是附属品,孩子需要的绝对不仅仅是优越的物质生活,更需要让自己的选择和愿望得到尊重,即所谓“家长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而且这也是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最佳途径。换句话说就是“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长”。家长没有“问题”了,合格了,那么孩子自然不会再出现那么多的“问题”。

爱孩子先要懂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由两个人集合而成的,一个是“好孩子”,另一个是“坏孩子”。“好孩子”是指孩子身上与生俱来的潜力,优点、长处和家长希望在孩子身上发生的一切美好事物;“坏孩子”是指孩子身上的缺点、短处和家长不希望孩子身上发生的一切不美好事物。懂孩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唤醒“好孩子”,而不懂孩子的家长往往会在“爱心”的氛围中逼出“坏孩子”。

父母爱孩子不容置疑,但爱却为何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父母不懂孩子,不会爱孩子,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要求孩子,整天不停地唠叨,不断地抓住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加以指责、抱怨,逼着孩子立刻纠正,久而久之,便造成孩子的压抑和逆反。父母培育孩子一如农民种庄稼,只有遵循庄稼生长的规律,适时浇水施肥,才能获得丰收。爱孩子的家长,只有掌握了孩子成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了解孩子独特的个性特点,读懂孩子,才能使洒在孩子身上的爱得到相应的回报。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具备了灵敏的接受并感知外界信息的能力,他们对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语气都能感觉到,并做出迅速的判断:你对他是爱还是不爱?是尊重还是不尊重?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父母总是把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强加给孩子,置孩子的自身需要于不顾,不尊重孩子,完全忽视孩子的权利,那么结果只能导致孩子越来越叛逆,亲子之间的矛盾也会因此而被激化。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生命潜能、不同的个性品质,做父母者不应该强求孩子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应帮助孩子在自己的实际基础上发展,因为每个人的成长、成才都只能建立在自己的长项上。对孩子成长的热切希望,常常使做父母的用过于苛刻的目光注视着孩子,巴不得他们每分钟都在进步,容不得他们有一点点缺点、犯一点点错误。对于孩子,家长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给他们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一个真正懂孩子的家长,一个能用微笑和激励去照亮孩子生命历程的家长,是孩子心中永远靠得住的大山,孩子会因为拥有这样的大山而产生安全感,产生力量,自信、勇敢地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真正接纳自己、身心和谐的家长,就能不断进步,就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最好的成长环境。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人生的又一次轮回,又一次成长机遇。你可以不是天才,但却可以成为天才的家长。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的生命价值也会因此而得到极大的提升。温馨提醒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关键在于是否懂孩子,只有在懂孩子的基础上去爱孩子,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爱孩子。父母教育孩子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要懂得如何去爱,不懂爱,爱变害。太多的父母用无知的“爱心”剥夺了原本属于孩子的天地,摧毁了孩子快乐成长的机会。2.言行,孩子内心的外在表现孩子的言行能够流露出内心的想法。父母应当留意孩子言行的细节变化,从言行中揣摩孩子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孩子的言行反常时,父母更需要细心观察、耐心开导教育,决不能马虎大意、听之任之。

孩子言行中透露出情感变化

梁女士的儿子有一段时间迷上了记日记,他的日记很特别,有的通篇只是一幅画,但多数都是图文并茂。他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今天,我一大早就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学校……一转眼,已经是第二节课了,我很快完成了课堂作业,而且全对!因为我有着高兴的心情,所以干什么事都有劲,觉得不再烦恼,心中的难题也就解开了。我觉得这天是我特别的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这说明他的心情很不错。儿子有时回到家后不爱说话,梁女士心里理解他的心情,从来没有责怪他,让他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例如看动画片、写日记、画画等。也有的时候,儿子想对妈妈倾诉内心的郁闷,梁女士就会让他说个痛快,说完了,他就轻松多了。不过,梁女士时常会给予儿子一些希望和梦想,给予他一些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关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在情感方面会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婴幼儿时期,他的喜怒哀乐几乎都表现得非常明显;当孩子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他再也不像幼儿似的喋喋不休了,他渐渐懂得了自己梳理自己的情感。很多家长说:“孩子大了,我倒琢磨不透他了,他也不愿意把心事讲出来。”其实,这一方面说明家长与孩子缺少理解性的沟通,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这个年龄的孩子需要有私密空间。对此,家长要懂得留心观察孩子的言行,通过细节去感悟孩子内心的波动。

请注意孩子的言行

桉桉平时很喜欢拿别人东西。他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头脑非常聪明、灵活,但就是不愿把自己的聪明放到学习上。平时又比较贪玩,还总是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占为己有。例如,在学校时,他看到同学带来一个用于观赏的大苹果,就一定要吃到,明知不能随便吃别人的东西,于是就想办法偷偷地吃。不知情的人一定会以为他家里穷,平时大人舍不得买好吃的给他,其实刚好相反,桉桉家的条件很好,父母都是高知识分子,而且都有丰厚的收入。他之所以会有这种举动,与他从小养成的性格、家庭教育的影响都有关系。表面上看桉桉是一个很斯文、内向的孩子,对老师从不讲他的心里话,在学校表现得很乖,但在老师背后其实很调皮、很外向。在家里由于大人比较宠爱,什么事都依着他的性格来,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什么有时也不和大人说,只是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得到它,甚至趁大人不备时偷偷拿。有一天他在他大伯家看电视,由于大人不让他看喜欢的电视,他就怀恨在心,乘大伯母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地把碟片往窗外扔。有时还会在私下偷拿堂姐的钱。

由此可以看出,桉桉的行为习惯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家长应该多注意他的言行,并予以及时的纠正,以便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防止孩子言行不一

很多父母忧心忡忡地说:“唉,我那孩子经常是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真让人担心!”为什么孩子喜欢耍花招?孩子之所以出现两面行为,主要有以下原因:对孩子要求过高,难于兑现;平时对孩子强制命令过多;孩子自控能力较差;父母的侵权行为引起孩子反抗;孩子独立意识尚未确立;孩子们觉得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合理的,但却不被父母理解。

父母不要只喜欢听孩子“唱高调”,要让孩子说实话、做实事,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要随便说,而一旦答应做到的,就负责任地去实现。以培养孩子成为言行一致,具有诚信素养的人。同时,父母一定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孩子以后怎么会听从父母的教诲?言行不一的父母在孩子心中往往没有威信,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顺利实施,也影响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孩子面前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

适度关注孩子的言行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言行特别地关注,细致入微。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很多家长发现,苦口婆心的说教,非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是逆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总是拿着“放大镜”去关注孩子。

孩子的言行确实需要家长重视,但若这种重视的表达方式不当,变成了简单的监视,就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小伟从幼儿园回到家,满脸的不高兴。原来,他因为中午休息时吵闹,挨批评了。小伟把玩具熊往沙发上乱丢,妈妈见了,狠狠地批评了他,结果小伟感到更加委屈,第二天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去幼儿园。

孩子是有自尊心和思维能力的独立个体,他对于教育,尤其是批评教育,往往需要数次的反复纠正。对孩子的一些言行,家长宜采取适当的冷处理,给孩子一个较宽松的环境去调适自己的不良情绪。

冬冬特别喜欢玩水,一天,他端了满满一盆水到客厅里玩,结果,把地上洒得到处都是水。妈妈很生气,说他不体谅妈妈的辛苦,不珍惜用水,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为此,冬冬好几天都没有笑。

教育孩子时不能对其扣“大帽子”,否则,孩子不但不易接受,还会因惶恐而无所适从,渐渐丧失自信心。家长所讲的道理要贴近孩子的心理,才具有感染力。针对冬冬的这一行为,家长可以让他帮着一起擦干净地上的水,用行动来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岁的斌斌不经意间听见有人大声地说“滚”,觉得很好玩,便对着绒毛兔子说“滚”,爸爸听见了便严厉地给他讲了一番道理。谁知斌斌反而说得更起劲了,对着刚刚下班回来的妈妈也说“滚”。

年龄很小的孩子喜欢效仿别人说话,多是出于好奇的心理。当孩子的不良言行只是偶尔发生时,父母不妨先冷处理一下,孩子自己会把这当成一种无趣的东西,渐渐淡忘,有时会收到比严厉批评更好的效果。如果粗口出现的次数增多,家长就应该及时加以纠正了,多让孩子接触优美的话语,来净化孩子的语言环境,同时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讲粗话。温馨提醒注意孩子的言行,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父母心中的小太阳。言行是孩子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然而,孩子的言行举止有时候常常会出乎大人的意料,但无论这些言行是否出自孩子的本意,家长都有必要去了解引发此类言行的根本原因,以便对症下药,了解孩子的内心,对其做出正确的引导。3.“眼”为心声——读懂孩子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孩子的眼神中,可以洞察出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全面观察孩子,观察他们的一点一滴,尤其不要忽略对孩子眼神的观察。眼神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从眼神中走进孩子的内心

眼神最能表达出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尤其是心灵纯洁的孩子的眼神,最能流露出其真实的感受。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不足和表达能力的欠缺,眼神往往是他们表达心声的重要手段。而作为父母,读懂幼儿的眼神,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建立起更加和谐亲密的关系。

当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或者是一个内向、不善表达的孩子遇到困难时,他的内心是极度恐惧而无助的,他往往会来到父母跟前,用一种求救的眼神看着父母,请求你的帮助。这时父母应马上放下其他事,来到孩子身边,用身体的接触给予孩子安全感。

如果发现孩子跟你讲话时眼睛不敢看你,东张西望,眼神游离不定,这说明孩子对谈话的内容不感兴趣,或有什么不便说的事、可能是他做错了事,但还没有被发现;也可能是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让他感到不安。如果是孩子对所说的话题不感兴趣,父母应及时调整谈话内容,吸引孩子的注意。如果孩子有“隐情”,父母要以自己真诚而坚定的眼神回望孩子,让他感觉到父母的信任,并以循循善诱的语言引导他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感觉到父母是理解他的。

当孩子有了高兴的事,或在游戏中有了新的发现,我们常会看到孩子发亮的眼睛,说明孩子想得到父母的肯定与鼓励,并与他一起分享快乐与喜悦。此时,父母应该迎着孩子的目光,送去微笑与赞赏,并及时配以语言和动作的鼓励。孩子会觉得父母就是他的朋友、他的知己,与他同欢乐、共呼吸,他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从而感到信心倍增,力量十足,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会随之愈来愈浓。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有进步,或者想表现得更出色时,他不用语言,而是用充满期待的眼睛看着父母,如果父母能及时回应,他们的脸上会露出满意的微笑。其实这些孩子都是重视心灵体验的孩子,在这一过程中,父母与孩子已完成了一次心灵的对话。所以父母一定不能忽视孩子期待的目光,也一定不要吝啬自己充满关爱和鼓励的目光,从孩子的眼神中找到孩子的需求,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孩子眼神中的含义

如果孩子的目光迟疑,对任何事物都视而不见,这表示孩子心里有难言之隐,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面对这种眼神,家长应当亲切劝慰,热忱开导,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并积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遇到的“难题”。

如果孩子的眼睛闪烁有神、眉飞色舞,表明孩子心情很愉快。这时,家长应一面与孩子共享欢乐时光,热情夸奖孩子的成绩,同时也要告诫孩子不要因此而骄傲,引导孩子走向新的更高境界。

如果孩子眼神无光、昏昏欲睡,表示孩子对眼前的事物毫无兴趣,或者到了已经十分疲倦的程度。这时家长要根据实际情况,转换新的学习或游戏内容,或者改变方式,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兴趣。但如果孩子仍然没有兴奋表现,就需要及时安排孩子去休息。

如果孩子眼中闪光、目不暇接,表示孩子对眼前的事物感到新鲜、兴趣百倍。这时,家长要懂得如何深入引导孩子观察、欣赏,并帮助他们进行有条理的学习和思考。

如果孩子两眼凝视、聚精会神,表示孩子精力集中,想要深入探索真谛。这时,家长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孩子解开更多的奥秘。

如果孩子一直呆呆地看父母的脸色,这表示孩子有事想要企求家长。应该针对孩子的疑难,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尽量去满足孩子的要求。

如果孩子低眉顺目、不敢正视你,表示孩子正在进行自我反省。这时,家长要给予孩子热情的关怀和鼓励,不要对其进行严厉训斥。

如果孩子紧盯某物、恋恋不舍,表示孩子对该事物产生了爱慕和新奇感。这时,家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或满足孩子的心愿,或帮助孩子解除疑惑。

如果孩子怒目而视,表示孩子心里极度不服,想要进行反抗。这时,家长要努力帮助孩子看清是非,让孩子心悦诚服。

用眼神与孩子交流

每个人都渴望被爱,渴望被人关心、被人信任,尤其是孩子。他们渴望生活在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里,渴望拥有理解他、信任他、爱他、像朋友一般对待自己的家长。父母若想让孩子感受自己的爱时,不仅需要靠有声、有形的语言和动作,更多则是用眼神,用无声的心灵交流。

有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亲近爸爸还是远离爸爸,完全由爸爸那双眼睛来决定。爸爸绝大多数时间看我时的眼睛比看别人时都要亮,亮得我只想扑到他的怀抱里。但也有极少时间,爸爸看我时的眼睛很严肃,而且缺少光泽,这时我就不得不选择躲得远远的,而爸爸的这种眼神,大多都是在我犯下严重错误的时候。”

孩子的心灵是最敏感的,对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有深刻的领悟。

父母的眼神里如果充满了慈爱、幸福,任何人看了都会陶醉:“你看,某某看儿子或说起他儿子时,眼睛都会发光……”

然而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的眼神就会显得很沉重,很有穿透力,似乎能看透孩子的五脏六腑,让孩子面对这样的眼神不敢说谎。

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最多的应该是传达力量、理性、自信心与纪律,这跟母亲所传递的那种温暖、拥抱与慈爱有些不同。可见父亲的眼神对孩子走向独立、培养责任心是多么重要。

父母若能以一种温和、平等的方式与孩子进行眼神接触,再搭配适当的语言,便可以将爱与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在父母温柔而充满爱的视线里获得快乐和自信,从而健康茁壮地成长。温馨提醒捕捉孩子的眼神,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每个孩子的眼神里都流露着他们的心事,父母必须认真地看、仔细地读,然后用心地解答,学会和孩子进行眼神交流。透过孩子的眼神看清他们与众不同的世界。4.“不听话”中的心理需求孩子就好比是一棵小树,需要父母及时浇水施肥、修剪枝叶,才能健康顺利地成长。如果不加管理,小树便有可能会早早弯曲分杈。教育孩子和管理花木是一个道理。父母如果不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对,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就会“不听话”。

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们往往会发这样的感叹:“孩子到底怎么了?”曾经可爱、温顺、讨人喜欢的小家伙怎么就变成了自私、霸道、无理取闹的陌生人?而父母的容忍、劝说,无休无止的担心,怎么使情况看起来更糟糕?其实,当父母换一种思路去“破译”孩子的行为,会了解到孩子偏差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着某种心理需求。作为父母,如果想要改变孩子,使孩子听话,需要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小如6岁了,在学校不怎么喜欢和别的小朋友玩。只有一个叫丹丹的朋友和她玩得比较好,若是丹丹哪天没有来,她就会自己坐在小板凳上一整天不说话,看着其他的小朋友玩。可是回到家,小如却十分喜欢缠着妈妈:“妈妈给我讲故事嘛!”“妈妈跟我玩嘛!”妈妈劳累了一天,还要一边忙着做家务,一边应付她:“好,好,小如,妈妈待会儿跟你玩。”“不嘛,妈妈你现在就跟我玩。”小如腻在妈妈身边,不停地哼哼。妈妈终于忍不住了:“玩,玩,玩,你就知道玩!你不看我忙成这样!烦不烦人!”小如看到妈妈发了脾气,小嘴一咧,“哇”地哭了起来。听到小如的哭声,妈妈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嗓门一下又提高了八度:“哭!有什么好哭的!”便不再理小如,小如哭了一会儿,便安静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抱着娃娃一声不吭。

小如妈妈由于觉得小如总是黏在自己身边,耽误自己做家务,而对小如发了脾气,这种做法是十分不明智的。因为孩子的行为都是有目的。在孩子成长的动力中,最重要的是寻求归属感和自己在团体中的一席之地。对孩子而言,家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团体,父母的认同、尊重、接纳是孩子自我价值形成的核心。孩子为了达到这些目的,首先可能采用建设性的行为,如表现优异、学习优秀、体育好、乖巧可爱等;如果这些行为不能成功,孩子们就会采用破坏性的行为来达到目的,如骚扰、懒惰、磨蹭、反叛、固执、抗拒等,以此来引起父母的关注。但不管孩子采取何种行为,都是为了父母能够多一点时间和自己在一起。

任性,并非是孩子无理取闹

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特别任性,为达到某种目的甚至会哭闹不止,把家长搞得精疲力竭仍不罢休。人们往往把这种任性归咎于独生子女太娇惯,其实这种结论过于简单、武断。孩子任性,其实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

5岁的苏苏平时特别听话。一次,苏苏约了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家里玩。苏苏拿出自己所有的玩具来招待小朋友。两个孩子玩得挺愉快。本来,如果事情一直这样下去,也就没什么了。可是,即将结束游戏时,那个小朋友忽然从包里取出一辆遥控小汽车。“给我玩,给我玩。”苏苏开心得不得了,“我玩一下。”“好,就玩一下,”小朋友倒也大方,“玩一下我就要回家吃饭了。”苏苏好奇地拿起小汽车,上上下下地翻看了一番,然后用遥控器指挥着它,在房间里绕起了圈子。绕了两圈,小朋友就把车收回包里,坚决要回家了。苏苏留不住小朋友,只好任由他离去。“妈妈,我要小汽车。”小朋友走后,苏苏向妈妈提出了要求。“好,”妈妈满口答应下来,“明天去买,今天商店关门了。”“不,我要小汽车,我现在就要。”苏苏坐到地上,哭叫起来,一直嚷着:“我要小汽车……”

孩子们会随着生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待周围事物,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瞻前顾后的分析,而仅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参与,尽管一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孩子的心理需求如果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安抚时,便会以哭来表示抗议。

孩子都有一种求知欲,对一切事物都想弄个透彻,这种“亲力亲为”的心理,往往会在不合情理中表现出来。孩子肯定有他的幼稚性和不成熟性,不可能像成人一样理性。家长有时需要进行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他们的行为表现,对其要求不可包办代替或断然拒绝。面对任性哭闹的孩子,对其进行严厉批评毫无意义,父母应该把力气放在分辨孩子的哭闹原因上,再想些帮助他的办法。否则,孩子的任性就会越来越严重,这实质上是一种与家长对抗的逆反心理,多因家长初始没有理解和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所致。所以,家长不要一味地认为孩子不听话、太任性,应该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理解孩子和满足的心理需求。

正确看待孩子“不听话”

有些家长无奈地感叹:“我的孩子特别不听话,你叫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他太活泼好动,好像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要动动、试试,什么都不怕,您说我该怎样管教他。”关于孩子听话的问题使许多家长困惑,事实上,教育孩子听话固然是对的,然而问题是怎样去教育孩子听话,让孩子听哪些话。

孩子的知识和经验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感知、体验,在实践中逐渐掌握积累而获得的。父母要求孩子听话,是为了培养孩子懂得规矩,能够遵守良好道德和行为规范,善于与别人合作,加速社会化的发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善于倾听成人有益的指教,可以使他们积累更多的经验,少走弯路,这对孩子的发展是有益处的。但是,如果孩子从小就习惯于成人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则可能会形成依赖心理,很难独立自主。他们只会机械地模仿,不敢想也不敢动,只等着别人的指令和帮助。长大后,便会很难在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中有所作为。

家长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棋盘上的棋子,可以任意支配、随意摆布。孩子来到充满诱惑力、信息万变的世界,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好奇,他们要去尝试、想像、探索、操作,他们常常是看到什么就要去动,想到什么就要去做,不会考虑后果,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符合规矩的错事,表现出不太听话的现象。这正是孩子自立性、强烈求知欲的可贵表现和创造力的萌芽。在遇到这种情景时,家长应抱着积极的态度,防止急躁动怒、急于制止。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以自己儿时的心态去理解孩子的兴趣、需求,再来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耐心地看个究竟,尽量不去干扰,不要打乱孩子的思路,多接纳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对孩子多一些宽容。温馨提醒父母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不听话”行为中隐藏的心理需求,肯定孩子积极的一面,以商量的口吻提出一些建议。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觉到从家长那里得到了尊重和理解,从而变成既听话又聪明能干、有创造个性的孩子,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5.成绩起伏暗藏心理玄机孩子在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理想时,总是会感到伤心,甚至灰心。有的孩子,尤其是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孩子,还会有对不起父母的感觉。如果此时家长不但不给予孩子鼓励,而且还火上浇油,盲目批评孩子,孩子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一种“我不行”的心理暗示,自卑心理、负疚感就会愈来愈强,学习成绩有可能会一落千丈,难以回升。

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

小梦是个非常文静的女孩,然而由于学习基础差和理解能力较弱等原因,成绩总是不理想。期中考试之后,小梦的爸爸到学校找老师了解女儿的学习情况。他看了小梦的期中卷子,对小梦的成绩很不满意,于是对小梦严厉地说:“你怎么就那么笨呀?你看看人家,学得多好,八十多分九十分的,多棒!你怎么就考这么点分数?笨死了!”爸爸一直喋喋不休地抱怨女儿脑子笨,每次测验总是在及格线上徘徊,这次期中考试又不满七十分。

其实他是个关心孩子学习的好爸爸,但是对孩子关注的目光却只是放在了孩子的失败上,而没有看到孩子点滴的进步,总看到失去的分数。小梦是个懂事的有上进心的孩子,尽管每次考试的成绩总不理想,但她从不气馁,一直在努力争取进步,而他的父母却没有看到这些。

有的孩子成绩之所以不好,并不是因为“笨头笨脑”,而是因为家长给了他太大的心理压力。有许多家长当孩子的成绩不够好,达不到既定的要求或者标准以后,就总是会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情绪——焦虑、生气、失望、气馁……而这些只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从此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总觉得自己“笨”,再怎么努力成绩也不会有起色。

渴望赞扬而走入误区

米娜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从小不管走到哪儿都会赢来赞扬声,学习成绩一直令家长引以为荣,所以成了几个堂兄妹、表兄妹的榜样。小学毕业后,米娜顺利地考上了重点初中,父母对她特别放心。

然而,米娜进行重点初中后,由于没有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第一次考试时成绩考得很差,老师要她将卷子拿回家给家长签名,米娜很不情愿这样做,因为她从来没有这样让父母失望过,她相信她很快会赶上去的。于是,她花钱请一个在街上自荐做家教的大学生帮她在卷子上签了名。可是米娜不管怎么努力,成绩还是跟不上,她为此开始着急、灰心,变得沉默寡言,但她的父母却根本不知道女儿的情况。

一学期结束后,学校要开家长会,米娜当然不敢请自己的父母去,又花钱请别人冒充母亲混过了这一关。拿给父母看的成绩单,也是花钱找人制作的。但米娜毕竟是有上进心的孩子,她整天为自己的学习成绩难受着急,但她无力找出自己“学不进去”的原因。在学校,她认为老师的眼光也总是盯着“有希望”的学生,她显得更自卑、自责,不但没交上一个知心朋友,也找不到一个可以诉说烦恼的对象!由于一直处于紧张、压抑中,找不到地方释放,米娜学习时注意力更加不能集中,学习越来越退步。直到老师发觉她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后,对其进行了家访,才认识了米娜真正的母亲。从此,米娜成了一个别人眼中的撒谎女孩。而米娜撒谎的原因便是:“因为我从小在大家心目中都是很优秀的,所以,我不想让大家失望,而且我每次考了好成绩,我妈妈都会情不自禁地搂着我,我特别喜欢被妈妈高兴地搂着的感觉。”

在孩子成长历程中,遇到挫折、失败是难免的,而让孩子从小在赞扬声中长大,未必是件好事,一旦出现未尽如人意之事,孩子为了讨好父母,掩饰不足,撒谎便成了一件武器,乃至常规武器,这是十分可怕的。家庭对少年儿童学习成绩超乎寻常的关注,使得孩子们接受的教育要么是交叉重复的,要么是残缺不全的,孩子们顶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过早脱离天真的生活,容易造成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赞扬声中听批评,成绩面前找差距。”对此,家长一定要慎记,不要一心只看孩子的成绩,平时一定要用心去观察孩子的变化,了解孩子的心理。

心理因素左右学习成绩

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与心理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了问题,将会直接导致学习障碍,使孩子的学习能力欠佳,即使他们与没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付出了同样的努力,但学习成绩仍然会很差。

豆豆上小学四年级,他从小就是个特别忧郁的孩子,语文学得非常好,可就是讨厌数学,一上数学课就走神,做起算术题总是拖拖拉拉,每次数学测验都不及格。为此,豆豆没少受父母的批评,可再多的打骂对豆豆的学习热情也没有帮助,他的爸爸看到他就来气,认为豆豆是一个学习态度不端正、难以管教的坏孩子。

其实,豆豆并不是不想把数学学好,而是他在学习数学上面遇到了困难。而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就会毫不犹豫地认为,一定是这孩子贪玩,没有好好学习,从没有想过要从孩子身上去找找原因,更不知道有学习障碍这个概念,丝毫看不见孩子身上的落后之处。殊不知,当孩子学习能力不够时,还一个劲地逼迫他学习,这样做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会直接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厌学心理。

所以,家长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出现障碍时,一定要首先弄清楚这个孩子表现在学习能力方面的障碍有哪些。心理障碍表现在学习上一般有三种:一是阅读困难。例如有的孩子数学学得挺不错,空间推理也没问题,可就是语文不行,甚至连句话都讲不明白。二是数学学习困难。这就像豆豆那种情况,语文好,但在数学与逻辑推理上不开窍。三是书写困难。这些孩子平时不爱动手,做起事来马马虎虎,粗心大意。对照以后,如果怀疑孩子具有某一种学习障碍后,一定要想办法与孩子一起去解决,多鼓励孩子。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能力的训练同样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若想使孩子成绩好起来,提高学习能力,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努力。温馨提醒父母在评价孩子时,一定要客观,不要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总以“完美”的标准去苛责孩子,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就一味地指责他,忽视了孩子的进步和为此做出的努力。家长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从孩子成绩的起伏中,体察孩子的心理,理解他们,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使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6.观同伴关系,察孩子内心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是却不知怎样才能让孩子顺利成长。细心观察,会发现这样的规律:如果孩子跟同伴的关系是和谐的,朋友很多,他便会成长得很好;如果孩子没有朋友,或者是和朋友的关系十分紧张,那么他身上就可能会发生很多问题,有很多的危机伴随在他的左右。

孩子为何不与同龄人玩

孩子如果不能与同龄伙伴玩耍,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他缺乏社会性。因为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一旦相互任性、互不宽容,他们就会发生冲突,不能继续玩下去,而只能独自进行单杠、叠沙山等活动,或是一个人看书,家长应重视孩子的不合群现象。

在街边的绿地上,有两个可爱的孩子正在玩遥控汽车,突然争吵起来,小男孩在抢汽车时推了小女孩一把,小女孩撞在树上并哭了起来。但没过几分钟小女孩又破涕为笑,不愉快的气氛顿时烟消云散,两个孩子在一起重新玩耍起来,很和谐很开心,好像从没有发生过争吵。事情本来已经过去,可女孩的父亲看到宝贝女儿吃了“苦头”,便大声叱责小男孩,仗着父亲的威严,小女孩“哇”地一声又哭了,并抢过小汽车瞪了一下男孩,说:“不跟你玩了。”便跟着父亲离开了那个小朋友。

孩子之间发生些不愉快,甚至争吵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儿童的心灵是十分纯净的,根本不懂得去记恨别人,发生矛盾后,过不了多久便会忘记不愉快,和好如初。再者,小女孩在争吵中“失败”了,实际上是受到一次挫折,让她体会一下受挫感又何尝不是有益的呢?家长的介入无疑会将好事弄糟,如果反复此类的“强化”,小女孩便会期望生活在家长的“保护伞”下,结果只会使她独立生活的能力逐渐降低,变得不能与伙伴们在一起快乐地玩耍。

让孩子养成分享的习惯

一天,青青到好朋友红红家玩耍,红红拿出了她最喜欢的泰迪熊,青青也带来了心爱的小皮球。欢乐融洽的气氛刚持续一会儿,客厅里忽然传来了两人的吵闹声,红红妈连忙过去了解究竟。原来,青青想玩红红的泰迪熊,红红不给,还非要玩青青的小皮球,两个人谁也不让谁,于是,便起了争执。

红红妈没有指责她们,微笑地对两人说:“你们想不想和森林里的小白兔玩游戏呢?”孩子们的兴致马上被“游戏”两个字吸引住了,兴奋地说:“愿意,我们该怎么玩?”红红妈说:“小白兔来到了森林里,独自一人非常寂寞,想玩玩具了,可是哪里有玩具呢?”青青听了,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小皮球,说:“我有小皮球,让我和小白兔一起玩吧!”红红也迫不及待地说:“我有泰迪熊,让我也陪小白兔玩吧!”两个孩子乐颠颠地拿出自己的玩具,忽然间她们觉得这才是最快乐的游戏,马上开心地重新玩耍起来,刚才的不快也就随之烟消云散。

红红妈十分聪明,她用故事巧妙地引导孩子去认识到分享的好处,并让孩子从游戏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其实家长经常会遇到此类情况。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习惯了独自占有物品,缺乏与人分享的体验。家长切勿忽视孩子过度的独占心理,也许这小小的毛病,将为孩子日后的性格埋下自私的种子,影响其人际关系。家长要及时给孩子灌输分享的概念,教孩子享受分享的乐趣。孩子一般都很喜欢讨大人欢心,期望得到大人的夸奖,因此只要家长的教导方式恰当,大多数孩子都愿意和伙伴一起玩耍,共同享受乐趣。

家长要经常教孩子懂得与同伴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告诉孩子,对大家都喜欢的玩具别急着争抢,建议“轮流玩”……这样的做法可使孩子养成遇事不忘想到别人的习惯,明白有了同伴能够让玩耍变得更愉快。还可以围绕“怎样和同伴合作玩”、“别人想玩你的玩具时怎么办”、“你想玩同伴的玩具时该怎么说”、“你拿到同伴的玩具后该怎么说”等话题,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使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与人相处、与人分享的快乐。

促进孩子与同伴的关系

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朋友对孩子显得更加重要。如果孩子活泼开朗,天生就是社交高手,你自然不用操那么大的心;如果孩子要么害羞内向,要么不会和人相处,不是今天向你哭诉谁谁不跟他玩儿了,就是因为没有朋友而闹情绪,这时,家长一定要想办法促进孩子与同伴的关系。1.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性。良好的品性是促使孩子成功地与同伴交往的基础。人们总是愿意与那些性格开朗、善解人意、品行端正的人交往。那些乐于将自己的玩具、图书、食品与人分享,对人热情有礼貌的孩子常常能成为许多孩子的玩伴。因此,父母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父母不仅要以自身良好的品行感染孩子,而且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和情感及时给予强化,使孩子成为一个受同伴欢迎的人。2.在社交上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对孩子来说,父母在很大程度上担当着“社会环境安排着”的角色,如选择什么地方居住,决定孩子上哪所幼儿园,甚至与什么样的人为友,都会在客观上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父母的社交兴趣、社交态度和社交技能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喜欢交际、善于交际的孩子在社交能力上,往往比父母不擅交际的孩子发展要好。父母应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良好的社交影响,平时注意以自己真诚热情的待人接物态度感染孩子,让孩子适当参加到自己的社交活动中,让他感受大人之间的交往,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和影响。3.鼓励孩子与伙伴们交往。家长应积极地为孩子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与各类伙伴交往,帮助孩子建立广泛的同伴关系。关注孩子的同伴关系,这是孩子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要经常从老师和孩子的同学处了解孩子的情况,以便提供必要的社交指导;鼓励孩子与不同年龄伙伴的交往,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益;让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各种临时伙伴;引导孩子分析交友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提供相应的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孩子的交往水平。

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肯定会发生矛盾和火花,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友谊,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和缺点,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且热心帮助同伴克服缺点,共同进步。总之,同伴关系是孩子最广泛、最正常的社会关系,成人应给予尊重、理解和支持,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快乐天使。温馨提醒孩子应该是在群体中长大的,再好的父母也无法代替他们的伙伴,家长应重视孩子与伙伴的关系。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明白很多道理。孩子离不开实践,而与伙伴的交往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学校、家庭、社会都要创造条件,让孩子感受到一个人只有在群体之中才能获得快乐,只有心中有别人,才会有快乐相随。7.了解孩子,从兴趣爱好开始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的爱好,或有益于身体的健康,或有益于智力的开发,或有益于个性的形成,或有益于情操的陶冶。同时,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会随着年龄而变化,想要真正了解孩子,必须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有两个孩子都非常喜欢小汽车,他们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摆弄一些汽车模型或看一些相关的书籍,对此,他们家长的看法却截然相反。

一位家长的处理方法十分简单,而且很粗暴,他觉得孩子玩汽车模型会影响学习,于是只要发现孩子书包里有汽车模型就统统扔到地上踩碎。结果,孩子表面上听话了,可实际上只是由公开转入了“地下”,父母不让在家里玩,就开始在学校里玩,甚至上课时也玩。最后,由于孩子一心只想着玩汽车模型,以致无心听课,无心做作业,学习成绩因此而直线下降。

而另一位家长对孩子的爱好不但不反对,反而注意培养孩子的这一兴趣爱好。他不仅给孩子买汽车模型和画册,而且经常带孩子去参观车展,并因势利导地对孩子说:“制造高质量的汽车需要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你现在爱好汽车模型,将来就要立志做一名汽车设计师。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努力学习。可你现在做作业总是马马虎虎,计算又不仔细,长此下去,怎么会有所作为呢?”在家长的耐心引导下,这个孩子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成绩突飞猛进。

同样的事情,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却导致两种迥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可见,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阻止,这样做非但收不到效果,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愿和家长讲心里话,甚至走向事情的反面。行之有效的办法应该是,孩子对某一样事物有兴趣,家长首先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其利弊,若是积极有益的,就应主动地加以引导,让孩子懂得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想做的事。家长只有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得当,孩子的兴趣爱好才能帮助他们开拓眼界,成为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不要干涉孩子的爱好

有一位妈妈家里一直收藏着一箱由五颜六色的边角布料裁制而成的玩具娃娃服装,多次清理房间都不忍心把其当垃圾扔掉。因为每当看见这些娃娃服装,这位妈妈脑海中便会浮现出女儿当年专心致志地为玩具娃娃缝制衣裳的情景:先从铺满一床的各种布片中挑选中意的花色在玩具娃娃身上比试,接着凭自己的想像裁剪出无名的款式,继而用并不灵巧的动作进行简单的缝合,然后小心翼翼地给玩具娃娃试穿,又脱下对不合身的地方加以修改,再继续给娃娃试穿并仔细端详,直到小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自我陶醉一番后,又开始进行下一轮的选料、裁剪和缝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给玩具娃娃做衣服,成了女儿童年生活里的重要内容。上学后,每逢节假日,她仍会搬出一堆破布摆弄上大半天。这种兴致持续到了她小学毕业。随着年龄增大,女儿制作的服装也变得越来越好,而且还学会了用毛线给玩具娃娃织围巾和披肩。

尽管女儿的这一爱好总是将床铺和屋子弄得凌乱不堪,但这位妈妈却从未埋怨、指责和制止过。反之,她还多次从熟悉的裁缝师傅那儿要回来一些零碎的花布,以充实女儿的衣料库,这使女儿欣喜不已。

由于得到了妈妈的默许和支持,女儿在这种游戏和劳作中,手脑并用,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而且养成了做事专注、细心的好习惯,同时还激发了对美的追求,创造了热情,陶冶了审美情趣。这一切,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极为有益。这位妈妈的女儿在小学阶段以及上中学、大学后的学习成绩都十分优秀。家长对孩子的爱好没有粗暴地加以干涉,使得孩子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受益无穷。

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

作为孩子的父母,除了要教孩子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高素质的人,还要懂得如何去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因为兴趣爱好是让孩子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孩子能否成功,关键是他的兴趣爱好能不能早一些被发现,被大人所关注。考试的分数不能代表孩子所有方面的能力,兴趣爱好才是最重要的,它是促使孩子成大后事业成功的基础。

有个小女孩,在玩耍时偶然间发现蚯蚓断成两半后,两半都在蠕动,感到特别好奇。她把断了的蚯蚓分别搁进两个有土的花盆里,想观察一下断了的蚯蚓还能不能活。妈妈非常生气,说:“一个女孩子,摆弄什么泥巴,没出息!”便把埋有蚯蚓的两块泥巴扔出门去。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有所成就,但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让他们自由选择学习方向,勇于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否则,非但不能为孩子创造健康的成长空间,反而会让孩子觉得遭到了亲情的“摧残”,产生心理障碍。

家长们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孩子时,经常会说:“孩子提问,别理就是了,烦都烦死了……”殊不知,孩子爱提问题正是一件好事,这说明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孩子爱提问,是受好奇心的驱使,是孩子兴趣爱好的标志,也是其智力活跃的征兆。家长要善于从发问中,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解决“为什么”,认识“是什么”。例如:大发明家爱迪生小的时候就喜欢问“为什么”,他的母亲充分肯定了他敢于问“为什么”的精神,并加以培养,最后,爱迪生终于成为了一名人所共知的大发明家。

在周末或节假日,与孩子一起进商店、逛公园,或到树林里散步时,家长可留心孩子感兴趣的商品、书籍、景物等。此外,家长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写字、画画、做纸工、修理日用品、搞烹饪……一般来说,孩子在与家长共同活动时,家长如果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会清楚地展现出来。

很多男孩子特别喜欢做汽车、火车、轮船,描绘打仗的场面;而女孩子大多数喜欢画装饰图案和制作穿着各种服装、梳着花样发式的布娃娃等。从孩子的劳动中,便能够很容易发掘出孩子在哪些事物上特别感兴趣,从而对其加以培养和引导。

兴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不仅应该去欣赏孩子的兴趣爱好,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不管你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持什么态度,都要以极大的热情发现并支持,使其发展成为一种能力。温馨提醒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只要是合理的和无害的,家长就应该予以尊重并加以培养,使之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望子成龙,渴望了解孩子的家长们,只有尊重和发展孩子的正当爱好,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及孩子发展的需要,满足孩子的需求,才有可能如愿养育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养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家长一定要做孩子最好的老师,与孩子一起成长。第二章 父母是天,孩子就要“听天由命”吗?家是一片天,父母就是这片天的掌权者,做父母的无不希望孩子走自己安排的路,但“听天由命”,对孩子真的好吗?

在父母眼里,每个孩子都是无知的,不管他懂事还是不懂事,做孩子的只要听话行事就可以了。这样的思想,导致了父母总爱用一些“手段”来教育孩子。身为父母,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做法真的是正确的吗?你难道不知道,这种做法已经在无形中危害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了吗?1.包办代替——孩子自卑的源泉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父母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选择,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父母处处代劳、事事包办,使孩子很少有机会去处理问题、锻炼能力,就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自卑的阴影。

别太“心疼”孩子,让孩子多干点“活”

小明5岁了,由于下午要参加小提琴等级考试,妈妈不放心,便与他同去。在公共汽车上,妈妈不厌其烦地叮嘱他:“别紧张,像平时练习一样就行了。”快到站了,妈妈给他围上围巾,戴上帽子。“妈妈,鞋带松了。”儿子边说边伸出脚,妈妈弯下腰,为他系好鞋带。车停了,妈妈拎着大包小包和琴盒,拉着孩子,匆匆地下车而去。

考试结束之后,学校门前水泄不通,围满了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涌出学校大门,奔向各自的守候者。妈妈迎上去,心疼地取下小明手里的小水瓶,拎在自己手里。一边递好吃的,一边给小明擦额头。

平时,不管遇到什么事,小明都会向妈妈“报道”,让妈妈为他解决。一旦妈妈不在身边,他便会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孩子之所以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劳动技能,完全是家长忽视劳动教育、过度保护和包办代劳的结果,归根结底,是由于家长自身对劳动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如果家长把一切都为孩子包办替代了,孩子在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生活,看似幸福,背后却有隐忧:过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即使将来长大成人,也会离不开别人的照顾,难以自立。

虽然孩子年龄比较小,缺乏技能和经验,做事难免会出差错,但只要耐心教给他方法,鼓励其多实践,渐渐就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仅因为怕他出错,就剥夺锻炼的机会,孩子的劳动能力就永远无法得到提高,自信心也会因此而受到打击。

也许在父母眼里,劳动是一种责任、负担,可是在孩子看来,劳动是一种乐趣、一种放松。劳动能使孩子增长见识、锻炼意志、增强责任心,还能培养做事有始有终和尊重他人劳动等良好品质。所以,孩子在课余参加适量的劳动,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能有张有弛,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父母要学会教孩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上幼儿园时要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吃饭穿衣、系鞋带、收拾玩具等;入学后要学会洗自己的小衣物、收拾书包、整理自己房间等,借此来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从小热爱劳动。

全面包办,男孩见了父亲战战兢兢

王先生最近陷入了苦恼之中,正在读初一的儿子强强已经3个多月没有和他正面交谈过了。虽然每天早晚儿子上学、放学都是由他接送,但是即使这样频繁的接触仍不能改变与儿子的“冷战”局面。每次询问一些问题,强强都是“嗯”呀“啊”呀的应付了事。回到家中,强强就一头钻进书房,关起房门两三个小时不出来。即使是在一家人有说有笑地用餐时,强强也总是一直埋着头草草地吃完饭,一声都不吭,吃过饭后,放下碗筷就离开了。

有时,遇到一些非说不可的事,强强也总是把妈妈叫到一边去说,这令王先生感到非常伤心。王先生说,也许是他对强强的管教太严厉了,一旦强强考试成绩不好,或者在学校调皮了,他就要发火,大声呵斥。“这孩子一直都很顽皮,在学校是个‘孩子王’,经常打打闹闹,可是见到我就像瘪了气的皮球,总是战战兢兢。”王先生说,有时他也感到强强在他的管教下确实太压抑了,“他每天早上6点之前就必须起床上学,晚上6点才回家,吃过晚饭,做完家庭作业就要到10点多,另外我还要求他练习书法,每天必须临摹200个字……他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时间了,现在想想我也知道自己要求太苛刻了,可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就是这样,孩子天性爱玩,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只能替他们设计好学习和生活,因为我们输不起啊!”

王先生说,在强强快要开学时,他突然在强强的台灯下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两行字“自己爱自己,我不想长大”。王先生说,他现在总算理解了强强的苦衷,晚上他与妻子一直反思到了凌晨1点。“我们应该把属于孩子的自由空间还给他,不能总是替他把事情都设计好,然后强迫孩子去执行。如果一直这样,就要铸成大错了,我也奉劝其他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

一厢情愿,引起孩子的不满足

玲玲今年已经11岁了,然而,妈妈却还是一直把她看成是个什么都要父母管的小孩子。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不顾玲玲喜欢不喜欢,妈妈总是把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玲玲有时也不同意妈妈的做法,可妈妈却说:“你还什么都不懂,妈妈做的一切可都是为了你好。”

妈妈总是会给玲玲买很多的衣服,但是多数都是玲玲最不喜欢的红颜色。玲玲向妈妈提出建议,妈妈却说:“你不懂,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买什么衣服你就穿什么衣服吧。”听到这话以后,玲玲感到特别委屈。

玲玲无奈地说:“我知道妈妈特别爱我,可是我已经长大了,很快就要小学毕业,妈妈还不让我处理自己的事。我自己的事自己却无权做主,在这个家里,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尊重过我的意见!”

也许在父母们看来,如今的小孩子已经足够幸福了。他们吃穿不愁,父母亲关怀备至,惟恐委屈了他们,可以说从物质到精神应有尽有,他们没有什么理由不满足。但是出乎父母意料的是,孩子们就是不满足。

孩子不满足的真正原因,父母们未必知道。物质上的满足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多少幸福感,凡事都代替孩子去做选择,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满,进而变得自卑起来。孩子只有在成长过程中自己做主干自己的事,并能够独立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时,得到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

孩子们从小到大如果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不经日晒,没有雨淋,处处依赖父母,那么,孩子对依赖父母的照顾就会习以为常。甚至孩子升学、就业,也是父母走后门、拉关系,奔走操劳,替孩子选学校、选专业、找工作,不辞辛苦,替孩子一包到底。等孩子长大成人,父母又要为他们操办婚事,替他们抚养孙辈。有了父母尽心尽力的“包办”,孩子很容易成为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温室里的花朵,没有一点自主能力,遇到一点小事,便会手足无措,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温馨提醒如果父母什么都代替孩子去做,那么,在孩子成年以后,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信,根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如果你真正爱孩子,真的为孩子考虑,就请放开为孩子包办一切的手,千万不要用爱的名义而断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2.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大多数家长会认为,所谓好孩子就是一切听大人的嘱咐,按大人意图办事的特别听话的孩子。安静,很少打架和打闹,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很受老师喜爱。父母在表扬孩子时,经常会说:“你是个听话的孩子”,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抑制了孩子创新的因素,让孩子失去海阔天空地想一些问题的能力。

过于听话,使孩子越来越没主见

小连虽然年仅12岁,却早已然学会了如何看父母脸色行事,那种见风使航的本领,常常令周围比他大得多的孩子常常自叹不如。他对什么事父母喜欢,什么事父母不喜欢亦了解得一清二楚,只可惜惟一缺少的就是完全没有个人主见。有一次邻居问他:你爸、妈三天两日搓麻将到深夜,不影响你学习和睡觉吗?只见这孩子嘴一撅道:当然有影响啦,可是爸爸喜欢搓麻将,妈妈也喜欢在一旁凑热闹,给爸当参谋,只要爸妈喜欢的我就不管。孩子的回答如何?看来的确是无懈可击了。有一次小连正在楼下和几个孩子一起下棋,忽闻其母唤他,孩子先是显得有些不耐烦;其母又说了声“不想做听话的好孩子了?”听到这句话,小连当即扔下棋子应了声“当然想”,便赶快跑上楼去。

一天下午,小连实在在家闷得慌,便对爸爸央求道:“爸爸,让我踢一会儿足球吧。”“踢球?不行,吃过饭你还得去学画画。”爸爸的口气毫无商量余地。“我不喜欢画画,我要和同学一起踢足球。”“踢足球有什么意思?”“画画又有什么意思?”爸爸不由得提高了嗓门:“画画的意思可大了,长大后你可以当一名画家。”“我才不稀罕当画家呢。”小连显然根本不买爸爸的账,在楼梯口背对着爸爸瞧着窗外就是不走。窗外,面积并不很大的操场上一群10多岁的孩子,正你来我往十分专注地追逐着一只蓝白相间的足球,小连的眼神里充满了羡慕之情。

此时,爸爸忽然说了一句:“今天你到底怎么回事?不想做听话的好孩子了?”果然,那一脸顽皮相的孩子转过脸瞧了瞧为父者严峻的神色,犹如听到冲锋号似地道:“谁说过不想做听话的好孩子啦!”随即极不情愿地又回到了家。

久而久之,小连不管做什么事,都会请示一下父母,很少有自己的不同意见。而且最受不了别人的批评,心理变得十分脆弱,越来越没有主见。

听话的孩子很可能成为问题儿童

父母最经常对孩子说的教育用语就是:小孩子要听大人的话。父母最不满意孩子的时候就是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总之,听话似乎成为了“好孩子”的最高标准。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听话”的孩子成为问题儿童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从现代教育的观念来看,用“听话”作为教育孩子的目标,显然是一个误区,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稍加观察即可发现,最受大人夸奖的“听话”孩子,常见的特点是外表胆小、怯懦,很少有自己的不同意见。但是不说出来不等于没有不同看法,只不过这样的孩子更善于压抑自己,即使心里有问题也不提出来,更不与长辈争议。有的孩子表现为在幼儿园或学校是个特别听话、特别守纪律的好孩子,在家里也很少反抗父母,听惯了周围人的表扬和夸奖;但他们却无法接受别人的批评,心理十分脆弱。

过于“听话”的孩子往往有较强的防卫意识,一切按大人指导办事,一旦失去了大人的指点,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形成独立的意识,缺乏独立适应环境的能力,往后发展很可能导致心理上不健康、人格上有缺陷,甚至束缚智力的发展。因此,父母不应对儿童管教过严,更不要把孩子往既定的模子里套。要知道,淘气的孩子往往兴趣广泛、知识面广,心理发展情况一般比较健康。

孩子在学龄前已经开始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凡事有自己的想法,这时更不能片面强调让孩子听话,也应该多听听孩子的话。大人虽然经验丰富,但也不乏片面、错误的认识。要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多思考一下,孩子是否有他自己的道理。父母应该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不要因为你是父母,就强迫孩子对你言听计从,要留给孩子多一些思考和说话的机会,让孩子心服口服。

如果只一味地强调“听话”,很容易培养儿童的奴性,使其毫无独立性,对所有问题对缺少个人见解,甚至会因长期压抑而引起性格扭曲。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某个公认的“好人”出人意外地自杀或走上犯罪道路,他们往往是由“问题儿童”演化为“问题大人”的,这更说明这一问题犹如潜伏的癌症一样可怕,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所以,教育孩子以及对孩子的要求不能太严格,应该让孩子有一定的独立性、自主性。只要孩子遵守日常生活规律,讲卫生、有礼貌、不自私、不说谎,其他问题则不必多加干涉。这样做,才有助于培养出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身心健康的好孩子。

给孩子多一些空间,别让孩子太“听话”

中国父母经常会对孩子嚷:“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可是,太听话的孩子你会满意吗?虽然你一直想把孩子培养成创造型的孩子,可是当孩子真的有创造性时,你又开始担心,因为创造型的孩子往往不太听话。中国父母大多喜欢听话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好带,能省去许多心事。但是,有所得必有所失,长期要求孩子听话可能会使他们失去独立性。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够规规矩矩,百依百顺,孩子稍一调皮就不能容忍,往往是管得过死、限制过多,把孩子的创造性给扼杀了。其实调皮、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幼芽,只要不出大格,不要限制太多。什么都看着大人的眼色行事,整天唯唯诺诺,将来肯定不会有多大的作为。

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对他们有依赖性是件好事,但却不知道自己正在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没有责任感、不懂得用头脑而且怯懦的人,这类孩子在长大后也难有作为。有关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当被问及“你要喝什么”时,回答“我想喝咖啡,不想喝红茶”的人比起回答“什么都可以”的人来,将来在社会上会更有作为,因为他们遇事都有自己的主张,而且敢于表达。

创造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把孩子捆得死死的,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怎么去进行创造?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淘气”,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遐想、去活动、去创造。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主张。一般欧美国家父母的做法是: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要求;当孩子的意见和要求不妥当时,立即给予纠正,并说明父母不能满足孩子要求的原因。温馨提醒听话的孩子未必是好孩子。如果家长总是让孩子谨小慎微地做人,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他们成人后如何去创新,如何去迎接未来的严峻挑战?听话的孩子固然可以让父母放心,但是这样的孩子往往会缺乏独立性和创造力。让听话的孩子去犯点“错误”,让他们提前接受挫折的考验,开阔思路,养成顽强的性格。3.松紧有度,该放手时就放手现代家庭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总是以“小皇帝”或“小公主”来对待孩子。孩子的路还得孩子自己走,谁也替代不了。该放手时就放手,代劳过多,越位过多,对孩子的成长无益。过于宠爱孩子,凡事都为孩子考虑,会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霸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分依赖别人的恶习。

孩子学雷锋,家长当跟班

学校在“学雷锋日”特意组织了小学生们外出,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劳动中亲身体验志愿服务的意义。几十名小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捡拾垃圾。小学生们一手拿方便袋,一手拿夹垃圾的长“筷子”,捡拾着草坪上的各类垃圾,童稚的小脸上充满了雀跃与兴奋。

然而,在孩子们的队伍后面,不少成年人紧随其后,手里拎着一袋子的食物和矿泉水。这些人便是队伍中部分小学生的家长。小学生们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队伍里的一位小学生回头喊了一声“爸爸,我渴了”,后面的一位男子便立刻走上前去递上一瓶饮料。家长们是“专程”来照顾孩子的,只要听到队伍里孩子的要求,后面的家长就会赶快迎上去。

家长很满足于对孩子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觉得自己送孩子来学雷锋,反正自己也休假,能够顺便照顾一下孩子。“即使有老师跟着,可我觉得还是不放心。现在孩子娇贵着呢,不跟着照顾一下哪行啊?”一位家长表示,而且在照顾的同时有些家长还会帮孩子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

孩子学雷锋,家长是否应该让他们多一点独立空间?

有的放矢,放飞孩子

陈女士与她4岁的儿子去逛超市,付完款以后,突然发现儿子不见了,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要知道这条路儿子从来没有单独走过。她发动所有亲朋好友来搜寻,最后在自家门口发现了他。幸亏她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只是没有放手让他自己走过。经历了这件事以后,她知道自己低估了孩子的能力,4岁的孩子认路的能力居然还很强呢!她就有意识地逐渐加长让儿子单独一个人回家的距离,这样在这个小镇上,她的儿子是不会走丢了!并且在此基础上,她让儿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自己到附近商店去买练习本;自己去找同龄小朋友一起爬山等等。对儿子放手之后,陈女士轻松了许多,儿子也快活了许多,可谓是一举两得。

父母对孩子百般呵护,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真可谓是处处保护,时时跟随。然而过分消极的保护有时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只有积极的保护——该放手时就放手,在实践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不但要给孩子自由,还要让其找到生活的方向,如果没有方向,就会像迷失了航标的船只,在茫茫大海中无所适从。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存在着很多对孩子发展不利的因素,如果家长一味对孩子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少出事”,这就束缚了孩子的行动。如一些家长就认为应尽量减少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或让孩子待在家里与板凳、电视为伍,以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结果还是防不胜防,意外伤害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更何况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独立到社会上生存,还会遇到更困难的事情。很难想像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女孩被人贩子拐骗受尽磨难才被解救出来这样的事实,可这样的事确确实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让孩子适当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掌握保护自己的基本方法,以适应变化莫测的现代社会。

雄鹰高飞因幼始,独立自主需早练

孩子迟早要走上社会,不仅需要掌握文化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方能适应,而独立自主意识的形成来自于幼小时的培养。

对孩子来说,没有责任感就不可能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可能认认真真去做每一件事,更不可能有实现远大抱负所需要的坚强意志。责任感的培养必须从小事开始,一点一滴逐步积累。

孩子是家庭里的首要角色之一。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家庭一员,必须对自己的家庭负必要的责任。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这一角色的责任。平时在家里要给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和岗位,如洗碗、扫地、拖地板、擦玻璃、取牛奶、拿报纸、倒垃圾等家务事,可以分几件给孩子干,并且让他负责到底。在孩子表现出抵触情绪时,父母也不能因心软而放弃要求。家长还要让孩子明白各人的角色并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而是被社会所赋予的。让孩子明白他也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要从小学会承担“社会小公民”的责任,要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汽车、公园、商店和其他公共场所,要文明有礼,自觉遵守各项规范。同时要教会孩子关心身边的人、事、物,关心周围的世界,关心周围的环境等。

现在类似“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博士生不会洗衣服”的现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专家们分析认为,主要是从小缺乏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此类显然难称人才,也难以独立生活于世。这样的情况是家长们不愿看到的,其结果也与家长初始的愿望相左。如果当初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也是应该做的事,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孩子成长途中,家长该放手时必须放手,这样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有利而无害。当然,不能一刀切,要区分不同的年龄段,慢慢地放手,每多放手一点,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更多的惊喜,你会发觉原来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是最明智的决定。温馨提醒“千般爱护,莫过于自护”。解开束缚在孩子身上的“绳”,该放手时就放手,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形成勇敢的一面。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是应该的,但不能严得过“度”。凡事一旦过度,便会适得其反。鸟儿大了要飞,孩子大了,他们的世界也会更加广大。为了孩子今后真正能独自面对生活,面对生存,就要对孩子进行独立教育,让他走出依赖,把对子女的爱化作背后默默的支持与关注,这样才能让孩子独立撑起自己头顶的一片蓝天。4.家长权威——影响孩子成长的根本父母经常会依仗先天优势,在孩子面前滥用权力,忽略孩子需要对等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这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根本原因。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畅所欲言、发表见解的权利,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亲子关系。

多沟通,用爱心去读懂孩子

倩倩是一名小学的毕业生。在她看来,终于盼到告别小学的这一天,可以丢掉苦读了6年的小学课本,而且暑假再也不想去参加任何补习班。可是,刚刚放暑假,倩倩的妈妈就为她报了书法班和英语班,在倩倩妈妈的眼里,假期总不能就这么待在家里浪费时间。倩倩的妈妈说:“我也十分理解孩子渴望彻底放松的心情,所以才给孩子报了她比较喜欢的学习班。还没正式放假的时候,倩倩就和我提出过,这个假期不想参加任何学习班的要求,只是想好好玩上一个假期。我当时没有表态,是不想那么快就拒绝孩子的要求,以为孩子刚刚毕业兴奋而已,说说也就罢了。”可是,出乎倩倩妈意料之外的是,当她告知倩倩为其报了学习班时,倩倩竟以不和妈妈说话的方式表示抗议,倩倩的这一重大变化,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

为了使女儿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化解掉母女间的矛盾,在一个寂静的傍晚,妈妈来到女儿身旁,真诚地与女儿交谈。再次令她意外的是,倩倩竟然格外认真地听着妈妈的谈话,少了往日的倔强,甚至有时还惭愧地低下了头。母女心与心的沟通,使倩倩了解了妈妈不希望她浪费学习的时间,而且学习书法可以培养耐心,学习英语可以提高学习兴趣的初衷。而倩倩也完全理解了妈妈并不是独断专行,不顾自己的感受,私自做主为她报学习班的想法。终于,倩倩欢欢喜喜地去参加了学习班,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因此,家长跟孩子一定要多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苦衷,了解孩子的要求……只要真正了解了,理解就会油然而生。如果家长放下长辈的尊严,从了解孩子入手,就能达成相互的谅解,在沟通与交流中求大同、存小异,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与孩子做朋友,促使其快乐成长

孙女士的儿子军军开学后即将升入重点中学,孙女士不太干涉儿子的课外生活,尽可能尊重孩子学习外的自主选择,还给属于孩子的快乐。孙女士说:“现在的孩子过早地承受了一种来自家长、老师的压力,很难在学习、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各类的补习班使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很多孩子早已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生活空间。”平日孙女士督促儿子的不是该去温习功课了,而是希望儿子多做一些游泳、弹琴、打球等孩子喜爱的活动。

因为孙女士认为,孩子的成绩好坏并不是最重要的,不应该用成绩来衡量孩子将来能否成才,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健康的心理能力是比成绩更为重要的事情。

孙女士经常与儿子在一起谈天说地,母子间像好朋友一样交流。一天,军军给孙女士讲了一个水滴的故事,大意是说,水滴不间断地滴在一块石头上,久而久之,石头上就会出现水滴留下的痕迹。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家长拔苗助长的心情迫切,不允许孩子有丁点松懈,家长们将“说”的权利专横地留给了自己,孩子们只有当听众的资格。长此以往,随着孩子青春期的到来,对家长的“唠叨”形成逆反心理,就会逐步拉大与家长的距离,自然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如同水滴穿石后无法抹掉的阴影。

到底谁动了家长的“权威”

一个15岁的男孩子,竟然动手殴打了自己的双亲,令人匪夷所思。由于孩子的父亲长期在外做生意,面对孩子的顽皮,他只会用棍棒、皮鞭来解决问题,而孩子的母亲,开始时对孩子是百般娇惯,当发现不奏效时,就和丈夫达成一致,开始用暴力来对待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孤僻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心里的积怨越来越多,最后,他把拳头挥向了自己父母。

其实,孩子公然挑战家长“权威”的现象在许多家庭都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孩子迷恋网络,我用了所有的办法都没能制止他,最后只好跟踪他,被他发现。现在母子之间就像仇人一样,很少说话,一说就吵,我很无奈、很痛苦,有时候觉得我这个当母亲的太失败了……”张女士无奈地说。“我女儿只要一听到我们问她的学习情况,就低头不语,任凭我们磨破了嘴皮。”孩子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让于女士感到束手无策。“我和我爸妈之间存在很深的‘代沟’,他们不了解我的需求,我也听不进他们的意见,”初二学生小张直言不讳,“如果相隔3年一个‘代沟’的话,我和我爸爸隔着近10个‘代沟’,那就是42岁减去14岁,然后除以3,最后得数是9.33。”不仅家长觉得与子女沟通存在障碍,孩子也觉得和家长缺乏有效的交流,他们受不了父母硬邦邦的说教和强加给自己的观点,于是便激起了反抗情绪。

父母一定要正确行使家长的权威,一般情况下应有以下表现:向子女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限制,并要求遵守。对孩子良好的行为给予支持和肯定,对不良行为表示不快。对孩子表现出热忱和爱心,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共同讨论问题,这种情感上接纳和温暖的教养方式,可以使儿童心情愉悦,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对于大部分中国家长来说,“权威”与家长制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儒家文化中尊崇的孝顺和长幼有序的观念,长久以来容易造成家长的绝对权威与子女绝对服从的教养模式。而“朋友”代表一种平等的地位与关系,包含了西方文化中自由、平等,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格外受到重视。但是,家长的权威与朋友角色不是对立的。如果以后者代替前者便是进入了另一个误区,因为家长有权利而且有责任去管教子女,从而使孩子走上人生的阳光大道。温馨提醒尊重孩子,是家长树立“权威”的前提,只有相互尊重,家长和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促进孩子的成长。父母还要以身作则,让子女形成强烈的规范意识,从而成为孩子行为的楷模或“权威”。家长如果总是习惯对孩子居高临下,话语中含有强迫的味道,不注意孩子的感受,不能很好地倾听孩子的内心需求,有时还说一些过激的言语,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使家庭教育会越来越无力,家长的“权威”日益不再。5.教孩子学会说“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算是对刚出生几个月的婴儿,父母也应该明确规定一些界限,因为“为了避免专制者的形象,父母只会说‘是’,结果会造成脱离现实生活的危险。孩子除了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亲昵和友情,应该学习的还包括失望、愤怒、仇恨、争论和放弃。”孩子们需要一个界限,这个界限给他们展示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界限可以给孩子们以分寸感和安全感。

教孩子不要“心太软”

陈女士说,我一直对孩子“心太软”,宠有加而严不足。但女儿对我并不领情,动辄大呼小叫,还得寸进尺,常令我困惑和苦恼。这样,在我对她付出的时候,内心就不那么心甘情愿了。有一天晚上,我和女儿差不多同时躺到床上,女儿突然发现自己卧室里的吊灯没有关,就喊我去给她关灯——这类事以往也常发生,每次我都随叫随应。可这次我刚躺到床上,累了一天好不容易挺直一下腰板,实在懒得起来,就狠了狠心叫她自己起来关。我说:“妈妈也睡了,还得起来到你房里关灯,不如你自己起床关吧,你离得比较近一些。”说过之后,无论她怎么叫嚷,我就是不理睬她。见我不去,她就故意把音响开得大大的。过了一会儿,音响声音没有了,我悄悄打开自己卧室的门一看,女儿房里的灯已经关了,门也关了。从那之后,再遇到要拿东西之类的事情,女儿都会自己动手,很少叫别人帮忙。

家长教育孩子时,如果事事由着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天经地义。例如说对孩子好,就想当然地以为孩子也能学会孝敬父母。但实际情况是,对孩子的愿望不加选择地给予满足,只会让孩子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而且,凡事都替孩子做到,还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感和无力感。有些父母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凡事都让孩子自己去完成,总是要求孩子做到尽善尽美,这同样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无能和父母的无情。对孩子说“不”,当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说“不”,家长心里要有杆秤,对孩子褒贬得宜,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对孩子说“不”是父母的责任

如果孩子是驾驭小船试航人生之海的小船长,那么,父母便是导航的罗盘和灯塔,必须时时提醒缺乏经验的小船长,哪里有险恶的暗礁,哪里是畅通的航道。毫无疑问,处于导航者的位置,如果只是赞赏小船长的勇气和智慧,而不告诉他前方可能存在的危险,结果只能是害了他。

邓女士的女儿兰兰经常领着邻居的小弟弟一块玩,两人在附近一家饭店的停车场玩得很开心。保安人员最怕孩子在停车场玩,因为担心孩子拿石子划汽车,只要划一道这个保安就完了,汽车损坏说明他失职,而且他也赔不起钱。一次兰兰带着小弟弟又开始在停车场敲地,敲完了就跑,后来兰兰听见身后的声音不对,原来保安追过来了,她就赶紧往家跑,吓得魂飞魄散。

兰兰回到家后,邓女士感觉不对劲,就问兰兰怎么回事。兰兰说,我们跟保安捣乱,他把小弟弟给抓走了。

邓女士跟女儿说:“你是姐姐他是弟弟,你是主要责任人。他是跟着你捣乱的。现在出事了,你跑回家了小弟弟给抓走了,你能在家待着吗?现在赶快出去找保安,有什么责任你来担着,让他把小弟弟给放了。”可兰兰一个劲地摇头:“我不敢!我不去!”邓女士板着脸说:“不行,你今天必须去,你今天不去承担责任,明天你怎么有脸去见小弟弟呢?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妈妈相信你是好孩子,好孩子要敢作敢当,你一定要去!”

最后,兰兰实在没办法了,便哭着去找保安,事情因此而得到了解决。

孩子应该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要敢于对孩子说“不”,让孩子承担自己做错事的后果,切身的体验就会难忘,这就是深刻的教育。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不”,因为对孩子说“不”,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不要剥夺孩子体验责任的机会,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然后他才会永远记住自己的责任。什么事情最难忘,往往就是教训非常难忘。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能力就应当让他去承担责任,这样做才是真正爱孩子。

如何对孩子说“不”

尊重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所以尽量不要当着许多人的面拒绝孩子。常有这样的场面发生:人来人往的大商场里,有小孩子赖在玩具柜台前哭闹,一旁的父母在面子大失之下,不免心烦意乱地“赏”孩子一记巴掌;宾客满堂的时候,孩子却倒地撒泼,在一屋子人尴尬之余,父母便把孩子拖进小房间关起来……

然而,父母如果过于溺爱孩子,往往造成了孩子的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面对孩子越来越多的要求和日渐叛逆的性格,父母应懂得如何来拒绝孩子。

父母对孩子说“不”时,一定要前后一致。不能因为今天心情好,便纵容孩子一些;明天心情不好,便对孩子严格一些。这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拒绝不是因为金钱缺乏、心情不好而采取的行动,它是能够让孩子正确认识周围环境和自己行为规则的教育机会。

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说“不”,树立行为规则,一开始需要父母和外界的不断点拨、刺激;时间长了,在父母的拒绝过程中,孩子便能学会自我控制,提升内省智能,从被动接受外界的教育内化为自律、自觉地自我克制。如:父母一开始便明确规定孩子睡觉前不能吃糖,并一直贯彻执行,孩子就会于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孩子说“不”之前,父母一定要先自我反省,有没有以身作则,所订的标准是否合理,有没有尊重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学习,你不给他这样的机会,最终他就不会有这样的本领。如果在孩子兴致勃勃地探索这个世界时,过度保护,一味地对孩子说“NO”,那么,孩子对一切都只能缩手缩脚,最终形成不良的性格。例如,当孩子提出是否可以不练钢琴时,请先想一下你对孩子的要求是否已经超出他的承受范围了。又例如,带着孩子出去用餐,父母自己高声谈笑,却要求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好,不要到处乱跑,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心理肯定不服气。

因此,在你决定对孩子说“不”之前,记住:暂停一会儿总是值得的。你必须确信你切实知道孩子的意思,并且确信你的回答是正确的。保持行为准则的简单性和连贯性非常重要,这样孩子才会领会你的意思,知道你是认真的,并且知道你在讲话之后总是期待他立刻采取某种行动。这样你说的“不”对孩子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温馨提醒藏起一半爱心,鼓励孩子,陪伴他去尝试这个世界,在他成功时鼓励他,失败时安慰他,让他最后能审时度势,恰当的时候说“不”,这比简单地告诉他“是”或“不”要有效得多。6.不要用“分数”抢走孩子的快乐成绩好,分数高,父母便喜悦、高兴,为自己的孩子而骄傲;成绩差,分数低,父母便懊丧,焦急,脸上无光。家长太看重孩子的分数,不利于孩子的综合发展。分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而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技能水平。家长单纯用分数来评价孩子,只会夺走孩子的快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阻碍其全面发展。

倾听孩子的心声,分数≠爱

以前,陈陈总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可是后来,他发觉父母对自己的好坏完全是被另一种力量控制着——分数。

陈陈觉得在父母眼里,分数比任何东西都宝贵。当自己考试取得好成绩时,爸爸、妈妈喜笑颜开;当自己考试成绩不好时,则成了他们攻击的对象。

有一次,陈陈考试得了第一名,父母高兴极了,见人就夸,逢人就讲,那神态就像是家里出了个“小神童”,陈陈也因此受到了父母的特别优待,他们给了陈陈100元钱作为奖励,陈陈心里喜滋滋的。但是好景不长,下一次的考试,因为马虎,出了很多错,所以成绩不好,回家后,爸爸、妈妈那冷漠的态度让陈陈从内心害怕。爸爸的训斥、妈妈的数落让陈陈感到无地自容。

陈陈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把分数看的那么重要?分数已经成为他与父母之间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条鸿沟无法填补,因为它已经刻在了陈陈幼小的心上。

父母一定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那么,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鸿沟”才可以填补,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多给他一些鼓励!

对于孩子,快乐比分数更重要

刘女士的儿子从开始上学,便让她费尽了心思,儿子个性执拗、吃饭挑剔、体弱多病暂且不提,尤其让刘女士操心的是他的学习成绩。

在刘女士看来,儿子的智商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从一开始上学,他考试的分数就一直不好,经常是七八十分,甚至六十多分。有一次,数学题比较难,他只考了五十五分……当刘女士第一次从同事的女儿那里听说儿子分数的时候,感到很震惊,因为儿子从来没告诉过她关于考试的事情。

刘女士反省了一下,觉得儿子的成绩差,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加上老师的家访,她狠狠地教训了孩子一顿。在受到一番暴风骤雨般的训斥之后,顽皮却又胆小的儿子哭了,眼睛泪光闪闪,可怜巴巴地望着妈妈,恰似一只被恶狼吓坏了的小绵羊!刘女士虽然于心不忍,但依然板着面孔,故作生气状。

从此,刘女士加强了对儿子的管理,做出如下规定:专心听讲是必须的,认真完成作业是应该的,好好听老师的话是理所当然的。此外,还给他增加作业:中午不午休,就拿出写字本练字;晚上,默写课文的生字并组词。这样坚持了不到1个月,期中考试孩子的成绩都在九十分以上了。期末考试,语文九十九分,数学九十七分。努力起了成效,但不久之后,孩子的成绩便又回到了从前。

苦恼之余,刘女士发现,自己教育孩子,只是一味的压制逼迫,而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天性不该被随意泯灭。一味的拿考试分数来压制他,过早的给他沉重的思想负担,无端的精神压力,只会让一个年纪小小的孩子失去应有的快乐!

想到此,刘女士放弃了强迫要求儿子学习的做法,以新的观念来正确引导孩子,用适合孩子的方法来教育他,让他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果然,孩子的成绩从此以后一直很稳定,而且每天都看起来很开心。

正确对待孩子的分数

父母不能正确看待孩子考试分数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是个小问题,事实上却因此而上演了很多悲剧。现实生活中,不能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以及因孩子的考试分数不理想而对孩子的前途灰心丧气的父母比比皆是。他们经常因孩子的成绩不好,而有意无意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只读小学一二年级时就断言他不是“读书的料”。因分数不佳,而对学习、对前途丧失信心和厌学的现象在中小学生中十分普遍。

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却成了用“考试”和“分数”包裹起来的苦药丸子,硬往学生肚子里塞。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意识也被“考试”和“分数”无情地扼杀了。

有些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优秀,而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佳就会十分担心,甚至对孩子的前途失去信心。其实,只要自己的孩子生理上没有什么缺陷,就不必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赶不上去。现行的以淘汰大多数为目标的考试,其分数往往不能反映一个人的能力水平,更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父母应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要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只要你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始终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孩子的自信心,就根本不必担心孩子日后不能成才。

家长一定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树立正确的分数观,充分认识到分数并不是衡量学生成绩好坏、能力高低、前途大小的标志。对孩子不要在分数上提太高的要求,不要太苛刻。不要盲目地拿自己孩子的分数与别的孩子比,只追求高分、满分,结果是给孩子造成更大的思想压力。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

平时,家长应多关心一下孩子,在看到孩子学习时,可以亲切地问他这样的问题:“学习感到累吗?”“最近学习的内容是不是感到有点难啊?”“感到学习有乐趣吗?”或者让孩子停下手中的作业,跟自己聊上一会儿,不要给他任何精神上的压力。

从踏入学校大门开始,孩子们便开始整天围绕着分数转,肩上的书包一天一天的重了起来,乐趣也越来越少了。其实,做人比分数更重要。但是,孩子捡了10元钱交给老师和给父母考了100分的成绩,哪件事更会让父母夸奖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作为父母的应该好好地进行思考,这对孩子的为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请别一味的追求分数而让孩子们失去了快乐和纯真!温馨提醒关心孩子的分数,但莫把分数作为关心孩子学习的惟一指标。孩子获得各方面的知识是很重要的,在学习知识中体验智慧的无穷奥妙本身是其乐无穷的。要想让孩子快乐成长,家长必须树立科学的分数观,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不要将孩子的考试分数当作家庭气氛的晴雨表。若孩子分数不理想,家长一定要沉住气,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考试分数,因为孩子此时更需要家长的鼓励与帮助。对于孩子来说,快乐比分数更重要!分数和孩子,家长应学会摆正它们的位置。7.限制孩子思想=扼杀孩子天性每个父母都很爱孩子,但不能仅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最重要的是重视孩子的思想,否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能是一种企盼,因为孩子不仅需要物质方面的营养,更需要精神发育。给予孩子思想的空间,孩子才能自己找出过失的根源,并改正过失,并逐渐由他律走向自律。

让孩子的思想插上翅膀

一个6岁的孩子拿着小刀要切苹果,但爸爸怕他切不好而企图阻止,可孩子一刀切开竟看到苹果横断面上是个规则的五角星,孩子高兴地喊道:“好漂亮的五角星!”幼小的心灵,天大的发现,这也许就是发明创造的前奏。而如果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不切开苹果,或者按爸爸的意思切下一小片,那么这个发现就不会存在,孩子思维的火花也不会点燃。

父母应该让孩子的思想插上翅膀,从小培养他们勇于发现、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有些家长看到孩子把玩具弄坏了就不停地埋怨,岂不知孩子是要看看玩具狗是怎么叫的,小汽车是怎么跑的,他们要探寻个究竟,这种本能的好奇是非常珍贵的。如果家长只知道给孩子买很多玩具,不加以引导,那就错了,孩子弄坏了玩具便认为他是败家子那就大错特错了。

孩子们一般都很聪明,他们的智力因素彼此差不多;成才与否,在某种程度上,最关键是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20名三四岁的孩子,给他们每人一块糖,告诉他们先不要吃,过10分钟再每人给1块。结果一部分孩子等不到10分钟就把第一块糖吃了,而另一部分孩子手里攥着糖就是不吃,一直等着第二块糖。十几年的后追踪调查显示,后者大多数成了拔尖人才。这种“延迟效应”很值得关注。理想、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关键在于后天的培养。

由于现在经济条件比较好一些,有的家长认为什么都要满足孩子,孩子要月亮,不敢给星星,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骄、娇”习性。20世纪90年代曾有报道:香港一个富商的孩子到北京念大学,每月给两千多元,可这个孩子却由于生活不能自理,为此非常苦恼,最后自杀身亡。“惯子如杀子”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从长远的观点看,懂得要成才首先要成人的道理。培养孩子有道德、有理想,吃苦耐劳,勇于发现,敢于创新的精神。从一点一滴做起,爱心体现在耐心上,千万不能急躁,因为欲速则不达。

别扼杀了孩子的思想

李女士说,女儿5岁了,因为没人带,自己便做了个“拔苗助长”的妈妈,把女儿送到了小学,直接读一年级。

刚开始时,女儿表现还不错,每天回到家就做作业,而且都能自己独立完成,李女士问老师女儿课堂上的表现,老师说:“思维敏捷,活泼好动”。李女士特别想看一下女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正好女儿的班上有一节公开课。李女士便坐在后排听课。在朗读课文时,女儿表现出众,李女士挺高兴。课文最后一句是:“小青蛙没来参加”,老师问:“你知道小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吗?”同学们争着举手,一个男孩说:“小青蛙忘记了”,一个女孩说:“小青蛙生病了。”女儿高高地举着手,嘴里喊着“我,我”,老师点了女儿:“小青蛙去冬眠了,它在洞里睡觉。”老师肯定也非常满意女儿的答案,继续问:“你知道什么是冬眠吗?”女儿说:“冬眠就是冬天里一些动物不吃不喝,在洞里睡觉。”老师接着问:“知道还有什么动物冬眠吗?”女儿说:“蛇和熊要冬眠。”女儿的回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得了一朵小红花,而事实上女儿的这些知识完全得益于看书和看电视。

女儿得到3朵小红花后,她坐不住的天性完全暴露出来了,手中不停地动东西,坐在凳子上扭来扭去。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猫走路为什么静悄悄呢?”同学们举手积极,一个说:“它为了不被老鼠发现。”另一个说:“它去捉老鼠,不让老鼠听见。”还有几个同学也回答,基本上是同样的话。女儿突然举起手,又是“我,我”,老师又叫到了她:“小猫去偷鱼吃,怕被主人发觉,所以走路静悄悄。”女儿看见大家笑了,着急地说:“我说的是真的,上次我妈妈买了3条鱼,被小猫偷吃了1条。”女儿说的是事实,但李女士没有想到过了这么久,女儿居然还记在心里。

父母千万不能忽视孩子的思想,因为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自尊、自己的想法。父母不能拿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扼杀了他们的思想。

重视孩子的思想

孩子有孩子的天性。但父母却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意志去左右孩子。瞧: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踏着暮色刚走进家门,气还没喘匀,父母就命令他马上做作业;刚放下饭碗,又让他坐在钢琴前。好不容易盼来了双休日,周六上午带他到少年宫学画画,下午又到文化馆学写字;周日,又是学跆拳道,又是学踢足球。孩子扬起汗涔涔的小脸怯生生地问:“爸爸,听说欢乐谷的过山车很好玩,下星期带我去好吗?”当爸爸的眼睛一瞪:“没门儿!”孩子出了差错那就更了不得了:“怎么?放学不抓紧回家做作业,竟趴在外面看青蛙?!”不由分说在孩子后脑勺上就是两巴掌。老师家访,对父母说孩子最近有门功课成绩下降,便开始惩罚孩子,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但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只记得娇宠他们的物质需求、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思想。思想对于孩子确立人生起步起决定性作用。

父母应以循循善诱的方法教导孩子,多与孩子探讨人世间与书本看似无关的哲理性的东西,多询问孩子在平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引导孩子从琐事中即能很好地了解自己做事的对错得失。当然,该严厉的地方一定要严厉,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从家长那里得到过多的关爱、娇宠,偶尔在外或家里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觉得自己已受了气而产生消极被动情绪,过分乐观纵容将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人不可能凡事皆一帆风顺,所以说,让孩子适当地接受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温馨提醒父母如果一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限制他们的思想,只会扼杀孩子的天性,进而影响孩子的成长。只有顺应孩子的思想,使他们的天性得以发挥,才能培养出大胆创新的头脑。如果一心一意要培养顺从听话的“乖”宝宝,就不要梦想培育出智慧如天马行空的优秀人才。聪明的家长们,请让孩子们在自由开阔的天空中,张开思想的翅膀,尽情地翱翔吧!第三章 物极必反,教子需要“行之有度”“子不教,父之过;子不学,师之惰。”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如果不能行之有度,必定让孩子反感。

适当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但是,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过高的要求只能为孩子增加心理负担,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没有掌握教育的原则,原本出于对孩子的关爱、照顾都会成为家庭教育的过失。1.教育孩子要把握“度”所谓“抓好孩子教育的‘度’”,即:对于不同的孩子,要给予不同的教育要求,因材施教,尊重孩子的个性意愿,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几种教育方法综合使用。在实施赏识教育时,给予必要的批评;在实施快乐教育时,给予适当的挫折;在增强自信中,教育孩子多一点谦和;在适应挑战中,让孩子多一点包容。教育孩子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应该要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且应有“度”。“度”是教育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共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做人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做一个独立自主、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有责任感、人格完善的人,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21世纪教育所关注的核心目标。无论是家长、教师、学校、社会都非常重视教育孩子的成长,要想教育好孩子,怎样教育,到什么程度,这个“度”是很难把握好的,所以,教育专家们提醒:教育的关键是要讲究“度”。

然而,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开端呢?这就需要正确引导,爱的恰如其分。不知家长的脑海里是否有这样一幕:一个刚会走路、牙牙学语的孩子,被一个小板凳绊倒了,哭了起来,母亲跑过来说:“宝贝不要哭了,是它绊倒的。”指着小板凳,“妈妈给你打它。”说着啪啪打了几下,孩子还在哭,母亲又拿着孩子的手说:“宝贝打它,看它再敢欺负你”。

家长如此的引导方法,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这样一种想法: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就要去出击。不论孩子有多小,家长必须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分清是非,认识到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例如对于上文的情况,可以让孩子认识到是自己不小心碰到小板凳上才倒的,小板凳不会动,当然没有错。小孩子应该自己爬起来,把小板凳拿到一边去,不至于挡道。也许上面这个家长觉得无所谓,可是他的作法在孩子的心理上会留下错误的信号,也许家长觉得很爱这个孩子,但是爱的不恰当,那就叫不负责任的爱。因此家长首先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误导孩子,把握住启蒙教育孩子的“度”是教育好孩子的第一步,走好第一步,孩子才会有一个好的开端。

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度”

教育孩子,你掌握好合适的“度”了吗?

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父母终年都在讨论是严厉好还是随意好,其实,这种讨论根本没有抓住家庭教育的本质,可以说,单纯的严厉和随意都不是好的方法。

首先说严厉。严厉是家长对儿童的过度控制,它会让孩子感到挫折,认为自己毫无能力。正像许多家长的认识一样,那些觉得自己对环境缺乏控制的儿童,要么消极、被动,不思进取,要么反抗、报复,故意用破坏性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和反抗。

然而,如果父母亲对孩子过于顺从,过于随孩子的意,则又会产生另一类的问题。这样的孩子逐渐会认识到父母的软弱,从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同时他们又会认为自己具有无上的权威,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父母,而且自己必须控制父母。这样的孩子会把自己的生存价值完全寄托在对父母的控制上,父母的行动稍不合他们的意愿,就被看成是对他们的冒犯和威胁。这样的孩子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完全虚假的认识,他们在家庭内是父母亲的暴君和灾难,在家庭外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要么到处碰壁,要么完全顺从。所以说,过于严厉或者过于随意都是错误的教育方法。

做父母的是否思考过,有时候你一味的按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父母总是以为自己为孩子的付出都是对的,其实却起了相反的作用。中国人自古就信奉中庸之道,在严厉与随意之间的确也存在一个中间点,它既能让孩子觉得安全,同时又能让孩子展现和认识自己的力量。这个中间点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经常温和而又坚定地给孩子合理的限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方法和教育水平决定着孩子终身的幸福。所以,家长必须好好的学习“度”的把握。

对孩子的教育把握好尺度

对于孩子的教育,适当的尺度有时还真不好把握!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而爱而不娇,严而有格,宽松而不放任,自由而不放纵,才是教育的成功之道。1.平等的对待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家长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在日常生活中,要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鼓励孩子作一些决策。另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孩子的感受,经常与孩子保持同一视平线谈话,每一个简单的动作、表情及教育方式的运用都要体现这种平等。

但是,强调平等,并不代表可以忽视家长的主导作用。孩子年龄小,是非辨别能力差,时时刻刻都需要家长的悉心引导才能进一步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和知识,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家长的这种主导作用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体现的。针对孩子的特点,采用游戏的方式,往往更能体现平等与主导的结合。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孩子才能不知不觉地接受家长的要求,从而养成好的习惯。2.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兴趣是孩子认识事物的内驱力。孩子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倾向它、注意它,并且积极主动地去探求它。因此,家长只有尊重孩子的兴趣,善于启发引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最终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同样的,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不是说家长不能对孩子提出要求。特别是处于学龄前期的孩子,他们的兴趣往往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受偶然因素影响较大,稳定性较差,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因此,家长在尊重孩子选择的同时,要帮助孩子形成较为稳定的兴趣。另外,由于孩子判断能力差,有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兴趣,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提出要求,及时引导。为此,家长应及时发现孩子的消极兴趣,并在说理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教育,防患于未然。温馨提醒古话说的好“量体裁衣”。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该适时地把握好“度”,这就好比用一把尺子,给孩子定身。把握好教育的“度”,不忽视,不急于求成,合理地辅导孩子,让孩子始终保持愉悦、轻松的心境去学、去做,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2.父母过度干预,孩子备感压抑人天生就是群居动物,需要社会,需要与人交往。然而孩子更是强烈需要有自己成长的空间,希望父母不要干涉太多的生活和学习。如果父母对他们有过多的干预,就会引起他们的厌烦,产生对抗心理。因此,父母要学会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过分干涉,反而事与愿违

湖南省的一位女考生,在上高中时是班里的尖子生,并且多才多艺,其愿望是当一名教师。而她的父母则更愿意让她从事政府部门的工作。在父母的压力下,她违心地填报了政法院校。入学后,她心情一直不好,一上法律课,听到老师长篇大论的理论就头痛。不久她就得了精神分裂症,久治未愈,被迫辍学。

在这位女生妈妈伤心的低诉声中,无不流露出后悔之意——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种类型的考生家长具有典型的家长制作风,往往主观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报考某一学校或某一专业,或者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要求孩子报考他们认为的所谓“热门专业”,在家长的强压下孩子只有言听计从,其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

孩子填报志愿应该是自己的事,家长只应做好参谋和辅助工作。孩子迎考前忙于复习,无暇顾及其他,家长应帮助孩子多方收集有关招生信息,如招生政策、规定、招生计划和历年的录取情况等,然后帮助考生找到一个既科学又符合自己理想定位的升学志愿,而不是过分干涉孩子的报考志愿。

孩子间争抢玩具,做家长的少干涉

孩子在3~5岁时,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的时间开始逐渐增多。由于他们对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还不了解,另一方面自我控制的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互相之间争抢玩具是免不了会发生的事情。

孩子间争抢玩具,做家长的最好不要干涉太多,因为幼儿在这些正常的争执中,可以逐渐学会交换玩具,互相谦让以及遵守游戏规则等,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很多好处的。有些父母听说孩子的玩具被小伙伴抢去,就气冲冲地带孩子去找人家算账,玩具要回来不说,还命令孩子再也不许和这种“坏孩子”一起玩。这样做不仅损害了小朋友的自尊心,同时也破坏了孩子间刚刚萌生的友情,还会使自己的孩子因此而被其他孩子孤立起来,容易导致孩子孤僻、刻薄及心胸狭窄等性格弱点。

有些家长则反其道而行之,在孩子们争抢玩具时,总是劝说或呵斥自己的孩子把玩具让出来,这样容易使孩子变得自卑、怯懦。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总是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就需要适当地干涉了,否则就会造就出一个飞扬跋扈的“小霸王”;如果你的孩子总是被别人抢走玩具,则应考虑多让他和年龄小点儿的孩子在一起,因为过多的“失败经历”也不利于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

给孩子一些独立自由的空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会不断地增强,孩子开始萌生出独立的愿望。在这个时候,偏偏有很多父母却不愿意让孩子独立,甚至对孩子的独立精神有很大的恐惧。限制孩子的独立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反作用,也不利于维护亲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孩子不独立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不独立。孩子长到了一定的年纪,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独立的念头,想离开父母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在一些家庭中,尤其是做母亲的,当有了孩子以后生活的一切重心都变成了孩子,孩子似乎成了她的惟一寄托,她可能会倾心于研究如何教育孩子,也把孩子教育得很成功,但是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需要独立的时候,她却会以孩子还不具备独立能力的借口不让孩子离开。这个时候并不是孩子过于依恋父母,而是父母过于依恋孩子。

很多家长都把孩子的一些行为看成是在胡闹,如果不加阻止就是对孩子的纵容,而事实是当孩子淘气的时候,也是他最聚精会神的时刻,他把所有的注意都放在了自己渴望知道的东西上,家长在这个时候过于干涉孩子,孩子专注的情绪会被打扰,这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是很不利的。孩子正是在专注的行为里培养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能力,现在一些孩子常见的“感觉失调症”,往往就是因为缺少行动的自由造成的。

不要过于干涉孩子的争吵

相关研究表明,吵架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积极性。孩子能在争吵中掌握集体生活的方式。孩子吵架有3种情况:自己主动与别人争吵;别人迫使自己争吵;报复性反驳。孩子3岁时,多是别人迫使自己争吵;4岁左右,多是主动与别人争吵和报复性反驳。这也许是由于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缘故。

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允许孩子争吵的话,孩子就不会具有协作精神。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吵闹大加赞扬,也会使孩子丧失协作精神。有时孩子们吵架,双方父母伤了和气,甚至吵闹起来,而孩子们却早已高高兴兴地又在一起玩了。可以说,孩子们吵架的时间是短暂的,尤其是3岁前,彼此也不记仇。通过争吵,对孩子是一种磨炼,使他们的社会要求可以得到满足,有助于成长为善于自我克制、理解他人情感、富于同情心的人。

孩子交友,家长干涉莫多

对多数人来说,生活中最温暖的和最持久的友谊是在孩提时代建立的。朋友是一座桥,它连接着家庭与社会。多数孩子都能找到好伙伴来帮助他们解决难题以及和他们分享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家长不应该去干涉孩子的交友,没有一个家长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朋友,当你替孩子筛选朋友的时候,其实是在替孩子选择孤独。家长只需把好道德品质关即可。有些家长限制孩子交友,最后造成孩子没有朋友,一生孤立……家长应鼓励孩子大胆交朋友,要多为孩子创造机会,比如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里玩,在玩的过程中家长要尽量地回避,让孩子自己唱主角。家长还要引导孩子以诚待人,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态度去维护友谊。温馨提醒社会是现实的,作为家长应当允许自己的孩子有机会接触生活的各个层面,并学会如何处理,而不是将孩子与现实隔离开,用自己的希望来操纵现实。父母无疑应给予孩子正确指导,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同时取优避劣,但在具体实行上要避免专断独行,剥夺孩子自己的意愿。3.过度的保护,让孩子成了“低能儿”家庭是培育孩子的地方,培育的目的是为了把孩子送到社会上去,家庭只是孩子人生的起点。如果父母把家庭营造成一个“温室”,那么孩子就成了温室中的弱苗,经不起室外的风吹雨打。做家长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注重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去过分地保护孩子。

不做孩子的保护神

有一对美国夫妇,暑假带着3个子女去海边度假,其中有1个女孩的腿是瘸的,而且瘸的很厉害。可她背上还背着一个大包袱,没有一个家人帮助她,她的两个哥哥人高马大,却轻松地只背着自己的背包。女孩虽然背着个大包袱,吃力地一瘸一拐地走着,但她却没有丝毫的埋怨与沮丧,相反,她的脸上绽露出愉快的微笑。

当有好心的乘客想给予她帮助时,她的父母就会很客气地阻止:谢谢您的好心,我想我女儿自己可以应付得来。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女孩自己也会十分礼貌地拒绝别人的帮助。她的父母告诉那些想给予女孩帮助的好心人:“一个残疾的孩子,由于身体上有缺陷,很容易对自己产生怜悯。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恐惧之心,甚至悲观失望。如果家人再对她特意呵护,只会加重她的这些感觉,更对自己失去信心。一个连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该是多么可悲可怜。在这样的心境下成长的孩子不仅生理上会有残疾,更重要的是心理上也会有残疾。心理的残疾更难以修复。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由起初的呵护备至,改为放开手让女儿自己靠自己。因为不论是我们,还是她的两个哥哥都不可能陪伴她一辈子,我们不希望以后女儿发现离开了我们她完全没办法自立。看着她由当初最让我们担心的孩子变成了最能干的孩子,我们都为她骄傲。”

这位女孩父母的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家人的特意关怀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危害,不要以爱的名义过度地保护孩子,不要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是对孩子的一种真爱,那种对孩子过分的呵护只会让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碰到更多的绊脚石。

从小家长包办代替过多

孩子在幼儿时期,都有喜欢尝试、敢于探索、好奇求知的愿望。如果在那个时候,父母能放手让孩子多尝试、多活动,让孩子多干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每一件事情都为他做好,事事包办,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也许在孩子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也不至于因动手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差而与同龄人拉开距离而产生自卑感。

孩子始终是要适应集体,融于社会的。例如,在幼儿园,当别的孩子都会自己拿筷子吃饭,而你的孩子面对可口的饭菜却不知所措时,听着小伙伴们的嘲笑声,孩子的心里会好受吗?当别人擦桌扫地,而他却连抹布都不会拧而遭到同学嘲笑时,他不会产生自卑感吗?

所以,父母的过度保护和事必躬亲,只会让孩子对大人产生更多的依赖心理,这样的孩子从小就容易缺乏自信,觉得大人是强大的、能干的,自己是渺小的、无能的。一旦发现自己与别人有了不同,别人会的自己不会,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笨手笨脚的,因为不会,所以继续仰仗大人的帮助,变成生活的低能儿。

自卑就这样不知不觉像电脑病毒一样渐渐占领了孩子们的心灵领土,挤占了原本自信的空间。如果说是家长在制造孩子的自卑,一点也不过分。那么,为了减少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为了让孩子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做家长的应该适时放手让孩子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过度保护孩子导致的后果

过度地保护孩子,就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及生理上的冲突。孩子心理上的冲突表现在:家长们经常会直觉地感受到——这个孩子胆子小,怕事,不愿与人谈话,见着陌生人害羞等。这些行为表现,在心理学上称为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害羞以及焦虑的极端表现,会影响日常生活。德国慕尼黑麦克斯·普兰克精神病研究所的罗斯琳德·李波博士与其在本国及美国的同事们分析了1000名14~17岁青少年的资料并同每一位家长进行了面谈。

他们发现,父母患有社交恐惧或其他心理疾病,对孩子过度保护或放任自流,都有可能使后代日后出现社交恐惧。社交恐惧症,又称为社交焦虑症,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据统计,约有1500万美国人受此症影响。

给孩子过度的保护不仅会给其心理上带来影响,孩子的生理方面也会受到影响。香港相关人员作了相关研究,得出结论:香港儿童患哮喘病的比率比内地儿童高,主要是因为香港家长过分溺爱和保护子女,削弱了他们抵御病毒的能力。

因此,家长应该采取控制自我的过度保护意识,来防止孩子出现不必要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冲突或疾病。

放手孩子,让孩子锻炼

大多数中国家长从表面上看是爱孩子,但实质上是在用好心害孩子,为孩子做的太多,孩子失去了自己做事、自己发展的机会。给孩子穿衣洗脸、给孩子喂饭、家长拿着书包送孩子上学到校门口、家离学校不远但坚持骑车接送孩子,有的家长甚至为孩子做作业,家长这样爱孩子,是一种不理智的表现。家长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谁都不希望以后自己的孩子离开了自己却还不能完全自立,要意识到现在对孩子狠一点,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是为孩子的将来负责。

家长不要从小事事包办,一切替孩子做好。尤其是在隔代抚养中,孩子容易被祖辈溺爱。不要嫌孩子手脚不灵活、动作慢,因为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还不够好,从不熟练到熟练是必经的过程。该让孩子做的要放手让他做,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要对孩子多鼓励、多赏识,帮助孩子体验一次次成功。对于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虽然没有兄弟姐妹,但要从小多带孩子走出家庭小圈子,参加集体活动,在社会交往中培养乐观自信、大方活泼的好品格。这样才不会使他的各方面能力落后于同龄人,孩子的脸上才能写满自信。

在教育活动中,父母必须多一些旁观,少一些干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替代,通过“一分管、三分导、六分等”,为孩子营造一种自由的宽松氛围,让孩子自己经过挣扎,“破茧而出”。温馨提醒家长应该是孩子最早的老师,而不应该是他们的保护神。过度的保护一方面会使孩子失去锻炼成长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孩子感到缺乏能力,因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要知道,信心可以移山,自信是人生的基石。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上,都是决定性的。4.批评过度,孩子只会丧失自信自信是人格心理品质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对孩子过度批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常言道:“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这里说的好孩子,是由诸多不同的优点综合而成的,具体表现在孩子平常的言行中,是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偶尔闪现出来的闪光点不断捕捉与强化的结果。

批评适可而止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总是感叹自己的孩子学习大不如前。难道孩子真的是先天聪慧,后天不足吗?其实不然,孩子的自身原因先不说,家长首先得检讨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孩子成绩好时,家长们是否高度表扬;成绩差时,家长们是否极力批评。不当的表扬与批评,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其实,孩子的成绩起伏跌宕一二次,做家长的没必要过度紧张,应该仔细分析孩子的对与错,然后适当地予以表扬或批评。

有一名上初一的男孩,成绩较差。但上初二以后,成绩却突飞猛进,后来考取了西安交大。有人问他学习的诀窍,他说多亏班主任的谆谆教导,那是他永生难忘的一课。当时在班主任的课堂上,他像往常一样肆无忌惮地讲话,这是所有老师最难以容忍的事。而当时班主任慢慢走到他跟前,没有粗暴地大声训斥,更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变相地体罚他。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委婉批评,称其所作所为既影响了别人,也影响了自己,更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然后话锋一转,表扬他最近的小进步,相信他今后上课认真听讲的话,学习一定会进步很快。并希望他有什么困难,直接找老师。老师的一番话,对他触动很大。这位班主任没有歧视他,反而这样尊重和鼓励他,这使他羞愧万分。后来,他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信心倍增,成绩进步很快。可见适度的表扬与批评,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就能轻易地改变人的一生。

注意批评的场合,爱护孩子的自尊心

俗话说:“箭伤肉体,话伤心。”自尊是人格独立的体现,是人与人正常交往的前提保证。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人们常说:“批评人时,要适可而止,不要批评得人下不了台。”被批评得抬不起头来的人尽管从理论上能理解,但在感情上却接受不了,容易引起反感而出现反抗。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只有当孩子的心灵得到温暖的依靠,心理安全得到保障时,我们的批评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家长在教育批评孩子时,要处处从爱护孩子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人格。注意批评场合,爱护孩子的自尊,这就需要捕捉适当的场合。

吃饭时不批评,当着众人不批评,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使孩子乐于接受批评。一定要有真凭实据,掌握火候分寸,适可而止。不可三番五次,扩大打击面,以免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父母已与孩子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哪怕语言再严厉尖刻点,孩子也乐于接受。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不肯赞美孩子

日本有一位儿童教育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经常受到家长夸奖和很少受到家长夸奖的,其成才率前者比后者高5倍。其实,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夸奖孩子。没有夸奖就没有教育。

5岁的明明在外是一个挺酷的小男子汉,可在家里却是一个不听话的小顽皮。因为不听话,他的爸爸妈妈没少批评他,可效果却十分不佳。一天,妈妈看到了一篇育儿的文章,文章建议家长对孩子多表扬、少批评。大受启发的她,一改动则批评的习惯,经常表扬明明“真棒”“真好”。对于妈妈的表扬,明明表现得非常兴奋。适时的表扬不仅使孩子看到了自己身上具体的优点和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而且也会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同样感受到,拥有自信是充满魅力的,自信让孩子同时具有了从容不迫、果断、宽容、谦虚、敢于创新等一系列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自信是孩子心理品质的关键,现代教育者要树立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的观念。

学会换位思考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刘星不仅是一个调皮的孩子,而且还经常犯错误,学习成绩也不好。小雪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学习很好。所以母亲刘梅总以另一种眼光来看刘星。刘星看书看累了趴在桌上睡着了,刘梅批评刘星懒惰。小雪看书睡着了刘梅表扬小雪睡觉时间还看书。刘梅对刘星的偏见导致刘星产生逆反心理,索性破罐破摔。

小雪想让刘梅改变对刘星的看法,便想出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并体验刘星被歧视的心态。当刘梅说要参加一次研讨会时,小雪总是臆测各种理由证明刘梅不是凭自己的实力争取到这次机会的。刘梅误认为小雪对自己有偏见,感到很伤心。小雪这才道出了原委。刘梅也体会到被别人冤枉时的心情。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了刘星,并真诚地向刘星道歉。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像刘星这样常犯错误的学生。当一个孩子经常犯错时,思维的惯性很容易使我们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到他的身上,一上来就是一顿批评。长此以往,孩子的自尊心受挫,就会破罐子破摔。

当一个人总是被欣赏的眼光注视,就会激发他向上的动力,“不行”也会慢慢“行”起来。当一个人总被怀疑的眼光注视时,就会慢慢丧失自信,“行”也会变得“不行”了。作为父母,有对孩子进行道德评价和行为评价的权利,但评价时应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今天的孩子和昨天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进步。也许他今天有了一点进步期待父母的肯定,但父母却给他满怀期待的心泼了一盆凉水,向上的幼芽就这样被扼杀了。温馨提醒批评教育孩子,既要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多鼓气,少泄气,多赞扬,善批评,这样,德育效果一定更好。适当的表扬,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阳光和雨露。5.超前教育,可能得不偿失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学习好、工作好、生活好。受此心愿的驱使,父母越来越急切地想让孩子提前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以便他们将来进入小学后,学得更好一点,更轻松一点,将来走得更顺利一些。对于这种现象,教育者称为“超前教育”。

早教有好处,但也要有“度”

早期教育对于人的后天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俗语说:“三岁看八岁,八岁定终身。”这是人们从长期生活中概括出来的一条相对真理。日本著名教育家木村文一曾断言:“早期教育能造就天才。”他把一个新生儿看作是具备100度能力的儿童。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只能成为8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那只能是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这与美国科学家布卢姆的观点异曲同工。布卢姆人为认为:如果把17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从4~8岁又能获得30%的智力,而余下的20%智力则在8~17岁这个时期获得。100年前,神童卡尔·威特的父亲说过:“儿童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早期教育抓得恰当,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还有机会培养出智力超常的儿童。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儿童大脑发展最迅速。3岁时儿童的脑重量是出生时的3倍,约1000克左右,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2/3。而7岁时儿童脑重量已达1350克左右,接近成人的脑重量。当然,人的智慧不仅仅取决于脑的重量,而主要取决于脑细胞之间的神经联系。大脑是人类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婴幼儿的大脑发展水平为早期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再说,儿童的神经系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可塑性大,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这种刺激就是发挥儿童潜力的关键因素。

对于儿童来说,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但它与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有一个量变和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住事物发展的“度”。适度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所以,家长一定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探索,遵循早期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把握最大“度”的范围内,发挥孩子潜在的能力,使早期教育达到应有的效果。

超前教育的反作用

安妮的妈妈好不容易教会不到3岁的安妮3支冰棍加5支冰棍等于8支冰棍。当亲朋好友们来做客的时候,安妮总算可以在妈妈问她“3支冰棍加上5支冰棍等于多少”的时候大声地说:“8支!”然而,安妮学会的是真正的算术吗?当妈妈拿出一堆苹果,问安妮,“宝贝,你看这里是3只苹果,这里是5只苹果,加在一起是几只啊?”小安妮皱着眉头,就是答不出来。

这下,轮到妈妈苦恼了:既然已经知道3支冰棍加上5支等于8支,可是,为什么换成苹果就又不知道了呢?

其实,安妮的妈妈所做的实质上是一种超前教育,她的“失败”意味着什么?是安妮太笨吗?不,其实,年纪那么小的安妮还不能掌握成人觉得很容易的数字概念,当妈妈让她学习有关冰棍的算术时,她只是靠记忆像听故事一样记住了一个事实,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算术!

超前教育:优势能维持多久?

简单的解释,所谓超前教育,就是将许多孩子本应在游戏中度过的时间用来进行比他们大的孩子才进行的学习,那么这种教育会带来与付出对等的后果吗?美国某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把175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由父母按照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从3个月开始进行早期教育。之后,每15个月测验一次。他们发现,接受超前教育和训练的孩子智商确实平均高出15点。然而,这种早期教育的优势并没有一直保持下去,有些儿童上小学四年级后,就逐渐丧失了这种优势,而那些从小接受父母循序渐进式教育的孩子,则通通都赶了上来。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这是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渐渐地开始支配他们的学习效果,而不是单一的智商,而且,超前教育组儿童在早年所体现出来的智商优势并非他们真实能力的体现,而是建立在他们比其他孩子学习了更多知识的基础上。等到其他孩子的知识在正规学习时突飞猛进以后,超前教育儿童在知识上的优势就不明显了,相反,他们在幼时较少获得学习之外其他能力训练的不足之处,就会慢慢地表现出来。

幼儿超前教育对孩子的“害处”

早期教育中的超前教育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不良影响一:将超前于孩子发展过程的知识技能强加于还没有完全做好能力上准备的孩子,它不仅仅会使父母备感挫折,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

如果小雁子的妈妈在小雁子还没有长出羽毛的时候,就硬赶着她飞出鸟巢的话,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年幼的小鸟掉落在地上,而且可能就此丧失了小雁子的飞翔胆略。同样,科学家发现,儿童的许多能力是在成长中的某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的,父母急切地想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到孩子脑子里,反而会使孩子将来吸收知识形成障碍。过早地将儿童还不具备该能力的知识强加于孩子,只能引起孩子更多的困惑和恐慌,特别是当他们面对想方设法要求他们完成任务的大人时,他们会为自己完成不了任务而感到害怕,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而这种不自信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不良影响二:不少年轻父母为了更早地看到成果,不惜忽略孩子能力的积累,而只求快些让孩子接受知识,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很有可能会限制孩子能力的发展。

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也一样。当父母只注重孩子每天学了几首儿歌,会写了几个字,学了多少算术题的时候,他们便忽略了孩子和伙伴玩得是否融洽,在游戏过程中有没有摔倒再爬起来,而孩子也逐渐只关心那些大人们为他们安排的任务,少了探索的兴趣,少了寻找问题和答案的动力。这些父母与孩子都逐渐远离和忽视的东西,与知识本身相比,对成长却有更为重大的意义。就像造房子一样,为了能尽快造起高楼大厦,却没有打严地下的基石,结果肯定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不良影响三:有些超前教育,似乎对孩子目前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孩子幼年接受了不正规的教学方式,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以至于在以后真正的学习中无法接受正确的教学,从而影响其以后的发展。温馨提醒大自然希望孩子们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小孩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