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掌控自己的生活(套装8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03:43:44

点击下载

作者:褚明宇,李尚龙,曾鹏宇,张萌,马薇薇,(日)今井睦美等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掌控自己的生活(套装8册)

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掌控自己的生活(套装8册)试读:

总目录

CONTENTS

升维:让你人生出众的另类通道

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

颠覆平庸: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

远离迷茫,从学会赚钱开始

加速

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深度学习:彻底解决你的知识焦虑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人生的凹凸面 ——面对岔路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抉择

成功与运气

Just Forget It(忘掉就好)

人生是一个非凸的优化问题

一眼看到火葬场

创业——白努力实验

20岁的人生

保持自卑

“间隔年”是一种奢侈品

人生规划

一碗无毒鸡汤

焦虑的优越性

给人生整容

第二章 在工作中找对台阶 ——走向出众的多元化方式

职场四种人

第22个坑

如何识别“焦虑的马屁精”

拖延是个好习惯

怎么判断一个公司值不值得混

甲方乙方

技术男又错了

站在过道里

跳槽须知

以忙为荣

PPT是不是一个很没用的东西

谈薪是个技术活

中国丽人

第三章 他与她相对论 ——面对感情的多种方式

婚礼该不该请前女友

钻石是永远的证明

关于渣男

高学历女性单身的科学依据

北大东门外的蒙古公主

表白之外的商务原理

一个分手的故事

第四章 实现突围 ——努力让自己提升的技术指南

如何打破冷场

友谊的三个层次

“混圈子”的原则

城市的癌症

性侵与潜规则

对昵称负责

迈克尔·杰克逊有多牛

认很重要

国际的马拉松

用餐礼节

从装牛到真牛

英语变牛的捷径

段子付费的时代

第五章 推倒无知的墙 ——填补你思维的缺口

比特币是什么

全怪文艺复兴

高考报志愿算法

被辜负的感觉

买房的隐性成本

蓝领的未来

我为什么不买房

关于装修

一道经典咨询业面试题

年迈的父母总是吵架怎么办

育儿鸡汤

地球末日生存秘诀

第六章 寻找自我 ——我们需要“嘲讽”自己

不断、不舍、不离

偶遇

30岁的我

怕死的理论依据

书香门第

小费的故事

我的理想

Acquired Taste

奥兹国的魔法师

第七章 采访

返回总目录低调一点第一章人生的凹凸面——面对岔路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抉择成功与运气

Q 如何看待“每一个好运气的后面都藏着无数的努力”这句话?“每一个好运气的后面都藏着无数的努力”是一个烂大街的鸡汤,这个鸡汤的版本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据说是美国国父之一托马斯·杰斐逊说的:

“The harder I work, the luckier I get.”

越努力,运气越好。

至少这个版本比上面这句简洁、上口,这是一个好鸡汤的基本素质。不幸的是,不管有多上口,鸡汤毕竟是鸡汤,几乎跟所有的鸡汤一样,这句话容易理解,激励人心,听上去合情合理……

并且是错的。

关于运气与成功的关系的话题,最深入、数据最翔实的讨论应该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这绝对是一本奇书,彻底毁了“成功学”这个买卖,揭穿了常见的成功学鸡汤。《异类》里的一个核心发现就是:机遇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比如,美国历史上的巨富都出生于19世纪中间短短的几年里,你要是晚生几年,或者早生几年,不管多努力,你都没戏。再比如,你知道比尔·盖茨是哪年生的吗?答案是1955年。你知道乔布斯是哪年生的吗?答案也是1955年。同样的答案,还适用于一大批PC(个人计算机)时代的超级成功者。

这是因为1955年发生了什么奇异的天文现象吗?不是。原因很简单,1975年是PC时代的起点,如果你早生几年,当PC时代到来的时候,你已经开始在别的领域工作了,错过了当PC时代先驱的机会。如果你晚生几年,当你开始工作的时候,PC引领的IT革命已经发生,对不起,你来晚了。不管你是不是比乔布斯还聪明、是不是比乔布斯还爱加班,只要你来晚了,或者来早了,你都当不成乔布斯。

这跟你有多努力毫无关系。

当然了,大部分成功者不愿意承认他们成功的决定因素是机遇和运气,是一些不受他们控制的偶然因素。他们宁可相信,也想让别人相信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于是,“越努力,运气越好”这样的烂鸡汤,才会经久不衰。

哦,对了,杰斐逊基金会官方网站上说,杰斐逊根本没说过“The harder I work, the luckier I get”这句话。这句话最早被说成是杰斐逊语录是在1982年,估计是鸡汤贩子干的。Just Forget It(忘掉就好)

Q 想认识各种各样的人,想去摄影,想去挑战极限运动,还想做很多很多事情……或许想得太多,反而一事无成,可是不想,那么在很多年后,看到我在这里提到的那些梦想,一个个都再也实现不了,甚至完全没有去实现的兴趣,那该怎么办?

我刚上中学的时候,参加过学校的一个管乐队,吹单簧管。每天练习《运动员进行曲》《检阅进行曲》《祝你幸福》几首曲子,坚持了两个学期,实在有点不想玩了。

乐队的指导老师是一个姓张的老头。说实话,张老师还真挺多才多艺的,他先后创办了学校的管乐队、科技兴趣小组——制作“咸汽水”、一本叫《初耕的土地》的文学刊物,还有一堆他一时兴起弄的社团、小组什么的。

跟着张老师玩的,通常都是些刚来的新生,而且过一阵子,这些新生渐渐感觉不对,便纷纷退出。那个年纪的孩子,虽然没有大人那么势利,但最终还是能感觉到这位张老师是一个不受他的同事待见的怪人。说严重点,他其实就是一个“笑话”。

张老师这个悲剧人物的存在,对于中学时代的我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刺激。

原因是,我从小一直被人称赞“多才多艺”(弹琴、打冰球、在少年宫练书法什么的),这一直是让我挺得意的地方,对女生也颇有杀伤力。但是张老师的出现给这一切都罩上了一种不安,我总觉得在张老师身上能看到我自己的将来,至少是一种看得见的可能性。

我第一次去夏威夷的时候,在威基基海滩住了几天,腻了,就租了辆车围着岛转,记得在一个没有旅游者的荒凉海滩上,有一排很破败的帐篷,我好奇地停下车来拍照(哈哈,真烦人),看见进出的都是一些打扮很不讲究的中老年男女。回来问酒店里的当地人,他们说那是一帮20世纪70年代的文青,在夏威夷住了很多年了。

20世纪70年代。

那时候,他们也就20岁出头吧,阳光、沙滩、帅哥、美女、音乐、生活,想象一下,那样的时光,该有多么明媚、多么美好啊!可四十年后呢?在他们身上,你很难再找到一点当年的浪漫,反正我看到的只剩下贫困和艰难,一种被世界抛弃的孤独。

有人肯定会跳出来反驳我说:你怎么就知道人家不幸福呢?也许这就是人家追求的东西,人家内心这样的平静,是多么美好啊!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不想反驳,我只能说:祝你好运。

我觉得我得感谢张老师,要不是他给我的刺激,我说不定也会“追求音乐梦想”,然后成为夏威夷海滩上的一个老嬉皮。不对,我想我还是别装外宾了,我最大的可能是成为一个一事无成的人,一个老“笑话”。

追求梦想是富豪才能拥有的奢侈品,对于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还是听褚老师的吧:

放弃幻想,轻装前进。

注意到问题中的口号:Just do it!

千万别拿这句话当“追求梦想”的借口,对自己人生负责的口号应该是:Just forget it(忘掉就好)。人生是一个非凸的优化问题

Q 30多岁的大龄剩女,总觉得得到的所有,无论学历、机会,还是高薪,都跟自己的实力不怎么匹配,没读太多书,智商也一般,下一步不知道该怎么走了……我相信自己,有热情就会有动力去追求,不管结果是什么。可这么大岁数了,我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猛劲尝试,又知时间不多,想去上海闯闯,也想出国读书(逃避?),该怎么选择呢?

应用数学以及计算机学科里有个常用分支叫“Optimization”,中文翻译是最优化。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一个连续函数上找到最大值或者最小值。

对于无约束的优化问题,如果函数是二次可微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找到目标函数梯度为零的那些点来解决此优化问题,这些点被称为“鞍点”。对于有约束条件的约束问题,常常可以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来将其转化为非约束问题。

如果目标函数在我们所关心的区域中是凸函数的话,那么任何局部最小解也是全局最优解。比如下面这个例子(严格地说,这个例子是一个求最大值的问题,这个函数也不是经典意义上的凸函数——不是向下凸,而是向上凸,为简单起见,这里就不纠结了)。

但是,如果一个函数是非凸的,那事情就麻烦了,因为你可能找到了一个极值,但这只是一个局部极值,而不是全局极值,用数学老师的话说:你“陷入”了一个局部极值。比如下面这种情况:

陷入了一个局部极值,这就是你现在所处的状况。

你看啊,首先,你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然后大学毕业,你没做枯燥而危险的化学,而是找了一份应该还不错的办公室工作;再然后,领导器重你,派你去了英国工作,不仅工资高,还长了见识。到目前为止,你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往上走。

打个比方啊,这就好比爬山,你从山谷里开始往上爬,每一步都选择往上走,爬着爬着,你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山顶上。但不幸的是,你发现你所在的山顶,并不是最高的山顶,你能看见周围还有很多比你所在的山顶高的山顶,甚至有的还高得多。

更不幸的是,你环顾四周,发现下一步无论怎么走,都是下坡,因为你已经站在小山顶上了。

你瞧,这就是你焦虑的根本原因:人生是一个非凸的优化问题,而你正处于一个鞍点。

那这问题有解吗?当然有。

一个经典的非凸优化问题的解法叫“Simulated Annealing”——模拟退火。虽然模拟退火在你人生中直接实现起来不那么容易,但是这个算法的精神咱们还是可以借鉴的。以下这段内容,摘抄自维基百科:“模拟退火来自冶金学的专有名词‘退火’。退火是将材料加热后,再经特定速率冷却,目的是增大晶粒的体积,从而减少晶格中的缺陷。材料中的原子,原来会停留在使内能有局部最小值的位置,加热使能量变大,此时,原子会离开原来的位置,而随机在其他位置移动。”

你瞧,关键是你得“加热”,然后“离开原来的位置”。说白了,你不能站在现在的小山头上发呆或焦虑,患得患失只能让你永远在这个鞍点上待下去。

好了,鸡汤讲完了。

下面是褚老师的真实建议:

说实话,就在现在这山头上待着也不错,至少这是一个已知的最高点。尤其是说你“得到的所有,无论学历、机会,还是高薪,都跟自己的实力不怎么匹配”,这不是什么坏事,恰恰相反,这绝对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你知道吗?大部分人焦虑的原因跟你的是相反的,他们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鸡汤喝得不对,也不一定健康,很多人鸡汤文看得多了,剑走偏锋,跟自己过不去。

所以,正确把握自己,别折腾,珍惜你现在拥有的。褚老师不是说过吗:我未曾珍惜的,我不再拥有。他还经常说另一句话:放弃幻想,轻装前进。一眼看到火葬场

Q 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出国留学,还是留在国内读研,过着稳定但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

很多人都说自己“不聪明,只会考试,担心适应不了国外名校的学习氛围”,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我在UIUC(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上学的时候,有几个特别要好的朋友。有两年,我们几乎每天一起吃饭,注意,不是一起出去吃,而是一起做饭吃。除了我们几个人特别谈得来,属于“一筐里的菜”,还有一个有利条件是,其中三个人本来就合租了一套很大的房子,非常适合居家过日子。每天到了吃饭的时间,如果不另行通知,我们都会习惯性地到“豪宅”集合,然后做饭、吃饭、喝酒、聊天。

我们称这个小团体为“公社”。

回想起来,还真挺怀念那段生活的,几个来自天南地北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乡下一个大学城里“抱团取暖”(在这里,这不是一个贬义词),那种友谊,那种朋友间近乎亲人的亲密感,后来再没有过。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公社后来还是解散了,起因是两个社员谈恋爱了,男社员叫周大为,女社员叫许玲,我们其他几个一开始没觉得这是个危机,觉得社员恋爱,天经地义,实在是太好了,不仅不会影响大家继续在公社“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生活方式,还能增加凝聚力。

还是太年轻!

虽然当年我话已经够多,够能瞎扯瞎总结的了——经常是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胡说一晚上,用张戎的话说:咱能不能把褚明宇当哑巴卖了。但毕竟只有20多岁,人生阅历太浅,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浅显易懂的人生道理,那就是:恋爱对友谊是有排斥性的,尤其是初恋中的人,恨不得成天就他们两人腻着,而其他的人,就算原来是最好的朋友,也最好靠边站,否则肯定会招人烦。

很多学生时代的小集体都是这么解散的,很多友谊也是这么稀里糊涂地玩完的。

扯得有点远了,我本来想说的是公社的一个核心女社员——刘育慧。

刘育慧,江苏泰兴人,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当时在UIUC读机械工程博士,她的导师是一位著名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

这一切听起来都很正常、很普通,对吧?但是刘育慧绝对不是一个“正常”人——她到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只有19岁!还有,我们公社每天的饭几乎是她一个人做的。还有,她在美国一共换了三个系,跟过两个博士导师(另一个是美国声学学会主席),在学校待了六年多,拿了三个不同专业的硕士,但最终还是没有拿到博士学位。

我给她分析的结果是:刘育慧是她自己智商的牺牲品。

很多人不理解,像刘育慧这样一个14岁参加高考,从江苏这么一个高手云集的地方考到清华,高分毕业后,又顺利地去了美国牛校的神童,怎么博士就是毕不了业呢?很多比她笨得多的人,比如我,没费多大劲,也混了个博士学位啊。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她太聪明。对于超高智商的人来说,从小到大经历的那些考试都很简单,期末考试你可能得复习两星期,而刘育慧可能只需要一晚上,几乎所有的学习、考试都是临时努力一下就能搞定的。因此,她可能从来没有为做成一件事花费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的经历和习惯。

这样的学习风格,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本科,甚至是硕士都没问题,因为本质上,硕士以下的教育都是在对付考试——有一个规定好的、明确的、短期的目标让你去完成。但读博士就完全不同,一下子不考试了,而是要你花几年的时间去完成一项目标模糊的工作。在这种模式里,高智商的优势反倒没那么明显了,而那些能“吭哧吭哧”习惯于发扬老黄牛精神的人,往往能一遍又一遍地辛勤灌水,最终混出个学位来。

如果你是个从小没费过劲的神童,那这种模式简直是致命的。你瞧,刘育慧每天有的是时间和爱心给朋友们做饭,同时也完全不耽误上课、考试,可她就是无法费那份劲去做研究。

你的机会来了。

就好像很多人说自己智商一般,拼的是勤奋和努力。听着绝对像是出国读博士的料!这绝不是我编出来哄你玩的。事实是,这是一个烂大街的鸡汤,据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老师说过,成功是百分之×的天分和百分之××的努力之类的,具体数字不记得了,好像爱迪生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也许还有马云、李嘉诚。

我啰唆了半天,其实就是想告诉你,出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像你说的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出国上学是一个推迟决定的办法。而且,如果你留在现在的单位,那人生基本就这样了——一眼看到火葬场,而换一个全新的环境,谁知道会有什么惊喜在等着你呢!

许玲当年好像就是不满意当时的工作,所以才辞职出国留学的。

剧中人物后续:

刘育慧后来去了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咨询的套路很适合她——每个项目都很短。几年前,她被派回上海。我刚来上海的时候,她请我在外滩吃饭,俨然一副上海主人的样子。刘育慧现居普林斯顿,专心相夫教子。

周大为、许玲后来结婚,至今全家幸福地生活在纽约长岛。创业——白努力实验

Q 在这个创业大潮中,假如现在让你去创业,你会选择哪个具体方向?为什么选择它?在资金、技术、人才不足的情况下,怎样去实施自己的创业梦?

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在这个创业大潮中,假如现在让你去创业,你会选择哪个具体方向?为什么选择它?

第二个问题是:在资金、技术、人才不足的情况下,你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今天重点说一说第一个问题吧。

你这个问题有点像:褚老师,在这个全民炒股的时代,如果让你去炒股,你会买哪只股票?为什么选择它?

这种类型的问题里有三个隐含的假设:一、存在某种最优选择;二、回答问题的人知道这个最优选择;三、这个最优选择适用于包括你在内的所有人。

就拿股票来说吧,这个问题假设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有这样一只股票,买了将来肯定会发财,并且我可以预测未来,知道这只股票未来的价格走向,而且如果大家都得到了这个信息,那么大家都能发财。

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三个假设不能同时被满足。

假如真有这么一只好股票,而且我还真能预测它的价格走向,但是,一旦这个信息尽人皆知,那它的价格马上就会被炒上去,于是,好股票变成了坏股票。也就是说,如果第二条和第三条假设成立的话,那么第一条就不再成立了。

当然了,满大街的那些股评师不会告诉你这些,他们每时每刻都能信誓旦旦唾沫星子乱飞地向你推荐某只股票。问题是,你问10个不同的股评师,会得到10个不同的答案,而从统计上来看,他们并不能给你提供任何可以让你发财的信息。

有人甚至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比较两个不同的投资策略,一个投资策略是根据专业分析师的分析和推荐买卖股票,另一个是让一只猴子选股票。比较结果是,两个投资策略都是时赢时输,但总体来说,股评师的选择跟猴子的选择一样好!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你一直关注着各种所谓股市大咖却一直没挣到钱了吧?

褚老师不是那样的人。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比炒股还要糟糕,还要难以预测。任选一只股票,你在某一时刻猜它在下一分钟是会涨,还是会跌,你猜对的概率基本是50%,这也是为什么就算是猴子炒股也不会大亏。但是任选一个创业公司,让你猜它两年之后是什么状态,从数学上讲,最靠谱的答案是:这家公司已经倒闭。

粗略地说,股票涨跌的期望值基本持平,而“创业”这个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基本是失败。注意,我说的期望值不是创业公司挣多少钱的期望值,而是创业成功与失败这个随机过程的期望值。挣钱的期望值还是很高的,要不怎么有那么多风投往里砸钱呢。而问题是,挣钱的分布很畸形,几个成功了的创业公司挣到了大头,而绝大部分创业公司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失败是常态,成功是偶然现象。

在统计学里,这种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的随机实验叫作“Bernoulli trial”,如果音译成中文,差不多就是“白努力试验”。

作为一种赌博,我建议你去炒股,而不是去创业。

你也许会说:我只有一次青春,想去赌一把。你说反了,如果你有很多次青春,那我倒会建议你去赌一赌试试,因为一旦成功,你将获得极大的收益,这时候,你应该考虑的是挣钱的期望值,这恰恰是风投的商务模式,投一大批创业公司,只要有一两个成了,那就发了,他们是拿着一大批创业者的青春在赌博。

如果你只有一次青春,那褚老师不建议你去参加一个期望值基本等于失败的“白努力试验”。

还是那句话,放弃幻想,轻装前进吧。20岁的人生

Q 23岁,在深圳一家银行做客户经理,周围的人认为我的学历能得到这份工作,很幸运,很来之不易。可是做了一年多,我觉得自己已经看到了我人生的全部,于是有了辞职学语言出国留学的想法。希望您能给个建议和切实可行的办法。一

我去美国那年20岁,跟你现在的年纪差不多。

而跟你不一样的是,我当时并不想出国。那时候,我在北京有一帮很铁的哥们儿,有个水平不怎么样但是很拉风的乐队,有热恋中的女朋友、暗恋中的小美女,还有一拨对我有不切实际幻想的仰慕者,反正是挥霍青春的大好时机。

20世纪90年代初的北京,没有现在这么繁华热闹、高楼林立,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天天做创业梦、一心想爆发的“有志青年”,中关村基本上只是个攒贴牌电脑的农贸市场。但是回想起来,好像一切都在暗中酝酿,等着后来故事的开始。

邻居姚欣因为偷自行车被学校开除,几年后,跟人合伙开了一个网站。另一个邻居前女友小玉高中辍学——她妈妈的说法是褚明宇害的,先是去泰国游历一圈,然后回北京瞎混,在一个饭局上认识了刚回国不久的张朝阳。后来她成了搜狐元老。

大学时代最好的朋友北大物理系学生周晓成,因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不及格,居然没拿到毕业证,回昆明老家电视台工作,随即下海搞广告公司发了横财。

我将来的前妻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先是被留校察看,然后被北大开除,回天津老家,正赶上一家新民营保险公司成立天津分公司。她这么一个北大肄业走投无路的人去卖保险,一路高升,三年后,居然有了自己的司机。

对了,那家小公司叫平安保险。

哈哈,你该说了,褚老师的朋友圈很可疑啊,怎么一个个都是被开除的?这不是我想说的。我想说的是,就是在姚欣被开除、周晓成被肄业、小玉被退学、我未来的前妻犯错误的时候,我离开北京去了美国。在当时的旁观者眼里,我做出的是一个理性的选择,甚至跟那些留在北京挥霍青春到肄业,到被开除的邻居、朋友比起来,我好像是某种令人羡慕的“成功案例”。

但是……

用一句美国人的套话:The rest is history.

剩下的都是历史。二

时间快进25年(1/4个世纪啊)。

姚欣据说早就财富自由;小玉当了华纳音乐中国区CEO,晓成在搞私募基金,跟人打电话张嘴净是几万吨之类的;我前妻不幸跟了我,后来去了美国,中断了在平安的仕途,现在加州一个成功创业公司负责中国业务,只等公司上市退休。

而我呢,1/4个世纪之后,还在这里吭哧吭哧地写字。

所以你说:褚老师,你说了半天,是想告诉我不应该出国吗?

不是。我想说的是,在你20岁出头的时候,千万别太理性、太功利,别去做那些在周围人眼里看起来合情合理,甚至是令人羡慕的“安全”选项。

别跟当年的褚明宇学。

对于当年的我来说,出国是一个安全、“负责”的选项;而对于你来说,留在现在的单位不出国,才是安全、“负责”的选项。

如果你出国的目的是“发展”,那我建议你还是留下来吧。但是,如果你出国的目的是挥霍青春,那么我坚决支持你的决定。保持自卑

Q 有时候很自卑怎么办?虽然努力提升,可是不经意间还是会暴露自己的本质,比如说话习惯很大声,有些不适宜说的话也容易不经过大脑说出去;有时不自觉地驼背等影响形象和气质的言行,情绪低落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特别自卑。该怎样突破,练成一看就很有修养的样子呢?

我以前在美国上学的时候,认识一个人叫小黄,北京人,清华毕业的,按说素质应该还行啊,可是这人吧,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缺点——太爱说英语。

当然了,说英语本身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他英语能力有限,而且总以为自己的英语特别好。这往往会闹出很让观众尴尬的笑话,而他自己还浑然不知,弄得有他在场的时候,大家总会有点紧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冒傻气,把你给弄脸红了。

比如说,他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以为“guy(人)”跟“gay(同性恋者)”是一个词,在系里的楼道里,跟他迎面碰上,他会用很爽朗的语气大声说:“Hey gays, how's it going?”(你好同性恋,近况如何?)

我确定他没有见谁说谁是男同性恋的意思。李葆春老师说话一贯比较礼貌、严谨,他说:“小黄这人的问题是,他使用的词汇量大于他掌握的词汇量。”

你的这个问题有关自卑。关于自卑的话题,你要是问别人,标准答案肯定是“鸡汤”,他们会跟你说一堆“自信有多重要”之类的套话加废话,基本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个套路吧。

但褚老师不是那样的人。

黄威的故事告诉我们,“自信”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如果你的自信跟实际水平有差距,那么自信只能让你丢人现眼。

除了骗你去丢人,自信类鸡汤的另一个问题是,没有可执行性。跟一个不自信的人说,只要你自信就好了,就好像说长寿的秘诀是一直坚持不死。

幸运的是,你不是小黄,你不自信,这恰恰是你可能获得提升最重要的条件和基础。你在问题里说你“说话习惯很大声,有些不适宜说的话也容易不经过大脑说出去,不自觉地驼背等影响形象和气质的言行”,能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不加掩饰地说出来,你已经比小黄之流高了好几个段位了。

你知道吗,如果有一天,小黄意识到他把“gay”和“guy”搞混了,其实改起来很容易,他只需要说:

“Hey guys, how's it going?”

一切就都万事大吉了。

改变是容易的,困难的是发现和承认自己的不足。最后,褚老师还是送你一句鸡汤吧:保持自卑,保持自我怀疑。“间隔年”是一种奢侈品

Q 怎么看待“间隔年”和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应该去尝试一下,还是老老实实去工作?

你知道吗,有些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两个常见的套路。

一个是:This i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你一听“有趣的问题”特别高兴,以为他们夸你了。错!美国人这么说的时候,不说明别的,只说明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说问题“有趣”,只是一种搪塞、拖延的办法。更糟糕的是,他的真实想法很可能是,这是一个烂问题,但是出于正能量,他们会努力把坏事往好里说,于是,“烂问题”就变成了“有趣的问题”。

我在美国上学的时候,这是教授遇到不想回答的问题时最爱说的一句话。不过,也有例外。有一次,一个英国客座教授实在受不了了,他说:“我知道在美国礼貌的说法是说‘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但是请让我今天说一句实话——这是个弱智的问题,就好比我刚给你们讲过一加一等于二,结果你又天真地举手问,一加一等于几啊?”

这是一个套路。

另一个说法是说:It depends.——要看具体情况。

这样的答案通常是回答者不想正面回答你的问题,但又想装的表现,我前段时间玩分答(付费语音问答),发现很多答主不管回答什么问题,都是这个套路。

看来,这一招在哪里都挺好使。

但褚老师不是那样的人。我通常喜欢给你一个直接的、具体的、可执行的答案。就算充满了我个人的偏见,就算会得罪人,但至少不会让你不知所措,或者听着听着觉得无聊,在一分钟之内走了神。

但是——

你瞧,凡事都有个“但是”。

那么,我怎么看待“间隔年”和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去尝试一下它呢,还是老老实实去工作?

但是我今天想到的回答居然就是这两句:

This i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and the answer is: it depends.

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你是一个贵族,或是一个生活无忧的人,那么,我建议你大学毕业之后,不必急着去工作,“间隔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我博士导师的小儿子是个天才,他19岁麻省理工毕业,按照很多人的说法,算是科大少年班的料,他本科毕业之后,去东南亚做了几年义工,等到22岁,才又回到学校读研。

我导师的夫人跟我说,他们不是特别理解这种选择,但是孩子自己的人生还是得他自己做主。她也不止一次问过她儿子为什么这么做,她得到了一个让她有些莫名其妙的答案。她儿子说:“不想跟比我年纪大的人一起上学。”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说他的自信和勇气是从哪里来的呢?说白了,还不是他的家境和地位。

再给你举个熟悉的例子吧——罗永浩。罗永浩从中学毕业之后,到创办锤子科技这段漫长的时间,严格地说,都是“间隔年”,他一直在自由自在地探索、尝试,体验不同的东西,直到有一天,他找到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然后像疯了一样地投入其中。

你说老罗的自信和勇气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很多人的一大错误就是误以为自己也能成为老罗,他们彻底弄错了,其实“间隔年”是一种奢侈品。

一个真正的贵族是不需要工作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特异的选择,而“间隔年”才是常态,很多贵族一辈子就是在“间隔年”中度过的。

所以说,It depends……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那我建议你老老实实地去工作。

听褚老师的吧,没错。人生规划

Q 30岁以前,人生该怎么过?相比“男人什么时候觉悟都不晚,尽情玩吧”,越早地规划人生,且坚决地执行,是否在概率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我无比讨厌“人生规划”这个说法。

更闹心的是,最近网上忽然像雨后春笋似的冒出一堆自称什么“人生规划师”“生涯规划师”之类的人,甚至是“国家认证人生规划师”。

褚老师告诉你一个特别准的办法吧:如果有人总爱把两个词挂在嘴上:一个是“100万”,注意,不是200万或者600万;另一个是“财富自由”,那么他一定是个骗子。

你想啊,一个小白领,天天加班无出头之日,现在有人跟你说,花一份盒饭的钱跟我学,就能财富自由,这么好的事要是真的,谁不动心啊?

可能是我这人比较自私吧,我一直没明白,一个“财富自由”的富翁为什么不去晒晒太阳,而非要在这里吭哧吭哧地挣你那份盒饭钱呢?

我看你还是把钱省下来吃盒饭吧。听褚老师的吧,没错。

问题答完了,下面是赠品。

约翰·列侬写过一首歌叫Beautiful Boy(Darling Boy)(《漂亮男孩》),是写给他儿子的,写完不久,他就死了。保罗·麦卡特尼说这是列侬写过的歌里,他最喜欢的。

其中有一句歌词是:“Life is what happens while you are busy making other plans.”

生活就是你在忙着制订其他计划的时候发生的事情。一碗无毒鸡汤

Q 作为单亲妈妈,想离开原来的稳定工作,去上海试试,但是周围没有一个人认同,觉得这是作死的节奏!上海竞争激烈,压力也大。我也清楚自己能力有限,可是有时候想试试!所以,我应该继续混吃等死,还是选择离开,去上海?如果选择离开,那我是继续做老本行的工作,还是选择其他的工作重新开始?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当我忽然在手机上收到李霞发来的一连串老相片的时候,真的是毫无防备地被触动了一回。照片里出现了我妈、我爷爷、我后奶奶,还有当年家里、院子里的很多场景,那些当年的花啊,草啊,竹林啊,石头什么的,看上去很熟悉,又很遥远。

这样的东西对于我这么一个“怀旧病”晚期患者来说,简直是要命的。

照片的间隙中,李霞发了几条微信语音,她显然是喝多了,说了一些在完全清醒的时候通常不会直接表述的情感,应该是喝了酒的缘故,她有一点点激动,但是这丝毫没影响她的思路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她的原话我就不引用了,中心思想是:她很怀念1990年她刚到北京的那段日子。李霞现在是北京一家颇有名气的建筑装修公司的老板,除工人以外,她公司光是项目经理就有80多人。前几年,家里老房子粉刷,开工那天,她带了一批公司的管理层来参观她年轻时候“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从那些人对她的态度中,你不难看出她的成功和地位。当然了,还有她开的豪车。

她说:“明宇,你在北京需要开车吗?跟我说,千万别客气,我那里有车,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第一张照片,李霞应该是19岁。

记得有一天我回家,一进门,李霞就说:“褚明宇,有人欺负我,你帮不帮我出气?”

“……”“一个摊煎饼的,就刚才。”

“……”“他盯着我看,我……”

想起来很惭愧,当时我应该正是能打架的年纪,但是我还是没有鼓起勇气去帮李霞打那个无理的煎饼摊小贩。不过第二天,我发现家里的后院居然出现了一辆摊煎饼的三轮车,回想起来李霞的执行力,在当年就已经有了迹象。

说实话,我对李霞的记忆只有两个时间段,一个是她19岁至20岁的时候,一个就是多年后,她已经成了建筑公司老板的样子,中间的20多年在她的生命中都发生了什么,我一无所知。从这两个有限的时间段里,我能拼凑出来的故事线索就是:

一个女生在19岁的时候,一人来到北京,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在40多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成功的、生活幸福的女老板。这是一个励志的鸡汤故事。李霞不是我女朋友,也不是北大的同学,她是在我家打过工的一个安徽女生。

鸡汤讲完了。很抱歉,我没办法给你一个特别详细的人生计划,但是我试图告诉你的是,离开你现在的生活去上海,是个很勇敢、很牛的选择。

离开熟悉的环境,去一个陌生的大城市,一定会增加未来的不确定性,而这不正是你需要的吗?现在的生活确定性太强,用李葆春老师的话说:一眼看到火葬场。李老师说这话本来没有贬义,他是在描述他自己从事学术工作的稳定和安逸。但显然,你现在拥有的确定性跟李老师的不同,这不是一种让你愉快的确定性,不是能够让你高高兴兴奔向火葬场的那种确定性。

既然如此,不如在去火葬场的路上绕个路,去趟上海或者北京,毕竟不确定性的另一种好听的说法是:可能性。北京、上海能给你提供的是最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最大的可能性。

我知道李霞的经历跟你的不可比,但是我一想到身边有一个没上过大学的女生,自己来到北京闯荡,然后改变了人生轨迹,我就无法允许自己劝你留在北方的家乡,我无法替你否定那些本来可以属于你的所有可能的人生轨迹。你知道,我一贯是个好揭露鸡汤的人。但每次一想到李霞,我就无可救药地变得很鸡汤。

未来没有保证,但是你应该去试一试。换句话说就是:放弃幻想,轻装前进。就当我的这些废话是一句鼓励吧!焦虑的优越性

Q 今年33岁,三流的本科院校毕业,工作快10年了。最近的五年里,我晚上经常做同一个梦(几乎都是相近的内容),就是回到高中,回到高中可以重新参加高考。我始终为自己少壮不努力耿耿于怀。三流的大学就是一个贴在我身上的标签,我非常介意。有时,客户无意间问及我毕业的学校,我会面红耳赤。当然,这个标签现在也改变不了。我似乎觉得自己终将辜负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每每想到这些,我就很沮丧。但我并没有自暴自弃,我依然很努力,只是我怀疑这份努力终将是徒劳的。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从这个问题里,我可以感觉到焦虑。

恭喜,这是一种正确的、有长期好处的反应。

你们知道吗,那些上了一般大学或者干脆没上过大学的人,对于一般大学、名校这个话题,最常见的反应不是焦虑,而是denial(拒绝)。他们经常会找出一些个别的极端案例来说服自己“没上好大学”不是一件坏事,鸡汤喝多了的,还会产生一种“这是成功必经之路”的错觉。

名校毕业没好下场的案例也一贯很有市场,比如什么某偏远小镇惊现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这样的文章,绝对是媒体的流量担当,五道口清华大学毕业有什么用,反正也买不起五道口学区房这类的段子,被广为传颂,也是同一个道理。

由此可见,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是:名校毕业没有用,一般大学毕业发横财。

拒绝是人类一种常见的应激反应,在碰到令你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你的一种本能是假装这事没发生。比如,你刚刚失恋,或者你的一个亲人刚刚去世,最开始一段时间,你会觉得这不是真的,处于一种拒绝承认的麻木状态,往往是一段时间以后,你才会真正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而开始悲痛。

有趣的是,从统计学角度讲,亲人去世跟失恋对人造成心理创伤的持久性,是明显不同的。

你猜猜,丧偶和失恋,哪个坎更难过?

记得《经济学人》上讲过一个心理学实验,实验比较了丧偶、失恋、失业等几个常见的人生挫折,在实验人群中引发焦虑、抑郁的比例和持续的时间。结果有点出乎意料,发现失业、失恋比丧偶造成的长期负面影响要大得多!

妻子、丈夫去世,大多数人痛苦一段时间就好了,而一次失业的经历,即使后来找到了工作,却往往还是能引发人长期的痛苦和焦虑。

文章的作者是这样解释的:从进化心理学来看,丧偶的确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影响你基因的繁衍),但是,丧偶往往不是由于你的过错导致的,所以负面的心理刺激并不能有效地导致有利于你生存、繁殖的行为变化。但失业或打猎失败,却往往是你的过错或者能力不足导致的,负面的心理刺激有助于你记住这个教训,然后做出有益于你长期生存、繁殖的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失恋更接近于失业,而不是丧偶。

这是进化的选择,让你有机会变得更好。

那高考失利是更接近丧偶,还是失业呢?显然,周围的人里有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反应是我刚才说的,拿马云安慰自己的那种,这种人的反应要么属于拒绝(还处于麻木阶段),要么是把高考失利当丧偶了,难受两天,就已经没事了,这一种最常见。

另一种反应就是你在问题里描述的这种,一直觉得高考失利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显然,对于你来说,高考失利更像是失业、失恋。你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多见,至少很少人敢像你一样公开承认。

你要问我,我觉得你的反应是正确的反应,是最有益于你生存、繁殖的反应。因为你的焦虑,你和你的子孙也许会比那些高考失利的××过得更好。

这不是褚老师为了安慰你而编的,这是进化心理学说的。给人生整容

Q 感觉工作没前途、工作环境差。想考研(MPAcc专业会计硕士,想考北京或天津的学校),考上以后辞职。但是家里人都反对,理由是找个如此长期稳定、工资尚可的工作很难,自己也怕读完研后,在外地的生活不如现在。应该坚持考研,还是继续平淡稳定的生活?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大约是27或28岁,找工作会有什么劣势?想听听近期毕业的研究生在一线城市过着怎样的生活。是什么支撑着这些人继续在北京奋斗?

一九九几年的时候,美国有一部收视率挺高的电视剧叫NYPD Blue(《纽约重案组》),从名字你就能看出来,这是一部刑侦、警察题材的电视剧,背景是纽约。这部电视剧有两点在当时算是“创新”:第一是大量使用手持运动摄像,看多了特别晕;第二是警察生活戏成分很多,而且内容丰富。

想起这部电视剧,是因为你的问题让我想到了这部电视剧里的一句台词,那场戏是在警察局里的男更衣室里,一个年轻警察问电视剧的男主角——一个30多岁、刚离婚不久的警察,离婚是怎样一种体验(哈哈,这句式听着怎么有点知乎体啊),男主角的回答是:“离婚本身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离婚能给你获得快乐的权利。”

虽然这位警察的台词有点玩深沉的嫌疑,但我还是觉得挺有道理的,要不然我也不会过了20年还没忘。

就像问题中所说的,现在很多人的问题是:感觉现在的工作没前途、工作环境差,想考研,然后换个工作,但是你对未来的前景又不是很确定。

问题虽然是跟工作、事业有关,但是这种举棋不定的心情,感觉上倒是非常像一个身处不幸福婚姻的人对于该不该离婚的纠结。一方面,觉得现在的婚姻不够幸福快乐;另一方面,又不确定离婚以后,是不是一定能有更好的结局,而且,就在犹豫的时候,又想起了现在老婆的种种优点,想着说不定她将来的脾气会越来越好。

我想说的是,我完全可以理解你们的犹豫,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记住上面那句台词:离婚本身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离婚能给你获得快乐的权利。

说真的,你所面临的选择和变化,要比离婚还严重得多。

离婚是离开你现在的配偶,虽然这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变化,但是变化的数目是:一。而在你现在的计划里,你将要面临的变化包括:一、离开你现在的身份——从上班族变成学生族;二、离开你现在的城市——从山西大同去北京、天津;三、离开体制内——放弃现在的工作(20世纪80年代称这种行为是“下海”);四、离开一个你熟悉的行业——从煤炭运输,到不知道将来什么行业。

变化的数目是:四。

听起来很吓人是吧?那褚老师说了半天,是想说你不应该这么做吗?当然不是。正相反,这恰恰是你应该走出这一步的理由!

我一贯很羡慕那些其貌不扬的人,因为他们有一个简单、有效、迅速、彻底改变人生的途径,那就是整容。一个女人原来丑的地方越多,那么整容带来的改变就越明显。相比之下,一个混得不好的美女要想改变人生,则需要付出大得多的努力。

你即将抛弃的那四样东西,除了第一个,其他三个,说真的,一点都不值得留恋,要是我是问题中的你们,我会毫不犹豫地离开。而且就算是第一个——从上班族变学生族,我觉得也挺不错,不说你将会获得的知识和学位,我一直觉得校园生活本身也是一种很珍贵的人生体验。我在学校里一直赖到了30岁出头才开始工作,你才二十四五岁,而且即将回到学校,我太羡慕你了。

我真的很羡慕你,羡慕你在此时此刻有一个彻底地换一种全新的生活的选择。

别犹豫了。第二章在工作中找对台阶——走向出众的多元化方式职场四种人

Q 一个职场故事。

首先声明一下,我一贯讨厌“职场”这个词,透着一股削尖了脑袋往上爬的势利小人嘴脸。就像“的士”,本来不太高级,但是一经宣传,形成被广泛接受的局面,就变得越来越难以避免,不管多烦人,为了提高交流效率,你还是会选择使用。所以,虽然我在下面的答案里会用到“职场”这个词汇,但是每看到一次,请脑补一次皱眉表情。

说到“职场”这个话题,就很难避免另一个烦人的词——“团队”。团队就是你跟什么人一起工作,它在职场里是很重要的部分,也许还是最重要的部分。

今天,褚老师就讲讲团队。具体来说,是讲讲一个团队里有哪几种常见角色。这可能是关于团队这个话题你能看到的最诚恳、鸡汤最少的答案了,看完以后,你会不由自主地按照褚老师的正确思路,给你的领导、同事,还有你自己分类,然后……

老规矩,每看到一次“团队”,麻烦自动脑补皱眉表情。

一个团队里有几种典型角色呢?两种——男的、女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错!老板喜欢的、老板不喜欢的?错!三种——资历深的、资历浅的、资历中等的?错!搞开发的、搞测试的、搞项目管理的?这都是什么呀?

不管是什么领域的工作,互联网、高科技、广告、会计、金融、餐饮……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国企、外企、民企……不管是多大的规模,20个人、100个人,还是5个人,一个团队里只有四种典型角色:一、Direct commander直接指挥者

这一类通常很好识别,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团队名义上的领导,比如经理、总监、副总裁之类的。团队里这种角色自己通常不需要直接参与具体任务的执行,而是通过发号施令来指挥、监督团队的工作。但是你知道吗?虽然“直接指挥者”看起来应该是整个团队里最重要的人,但实际上,他们往往并不是最有影响力的成员。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成员其实是第二种。二、Indirect commander间接指挥者

这一类人不管是头衔,还是什么,在外人看来跟团队其他普通成员没什么明显差别,但是对于团队内部的人来说,这一类人才是真正的指挥者,具体工作的方向、方法到分工,这个人都会有极大的发言权,命令可能是直接指挥者发出的,但主意是间接指挥者的。间接指挥者往往是一个团队里过得最滋润、状态最好的,领导听他的,同事也听他的,很多事情他并不需要自己去做,而是可以分派给其他同事。

当然了,这么好的事,谁不想当呢?对吧。所以,能扮演间接指挥者角色的人,通常还真得有两下子,同事得服你,老板得信任你。还有,想当间接指挥者,你必须得有第三种人的帮助。三、Giver奉献者

奉献者是一个团队里最珍贵的物种,他们的业务水平不一定比间接指挥者低,但是出于性格、资历、年龄等原因,他们不跟间接指挥者竞争,而是选择依附于一个间接指挥者默默奉献。说白了,这类人就是干活的,一个团队里在执行层面上的主要工作都是他们做的。一个好的间接指挥者通常是非常善于发掘、珍惜、笼络奉献者的。

但是奉献者的工作一点也不滋润,干的活最多,得到直接指挥者的认可却不多,而且,还有第四种人给你捣乱。四、Nervous pleaser焦虑的马屁精

这种类型的团队成员水平最低,不干活,是那种一心想着在老板面前加分的类型。任何一个团队里都有这样的人,在一个用人不善的团队里,有时候,这样的人还会是大多数。他们干活不行,但是抢功劳、推责任的精力却很旺盛。他们表面上往往又有一定迷惑性,很急于讨好领导和同事,甚至会让人误以为他人很好、很无害。

还有,这种人的一个特点就是爱看职场鸡汤。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你是一个职场新人,那褚老师的建议是,你要先踏踏实实做一个奉献者,找到一个可以信任的间接指挥者,避免跟那些焦虑的马屁精纠缠。等你有了能力和口碑的积累,去寻找你自己的奉献者,做一个间接指挥者。

最后,尽量别使用“职场”“团队”这种词。第22个坑

Q 在事业单位工作,是不是要和领导搞好关系,才有更大的机会获得升职?工作8年没有升职,工作业务上没问题(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在领导面前,表现能力欠缺,有些理想主义。我的问题出在哪里?求指点。

美式英语里有一个常用说法叫“Catch-22”,专门用来描述那种不管你怎么选择,但都没有出路的两难境地。

比如说你是一个外地人,想找个上海女生结婚,女生说“好啊,你在上海买了房,我就嫁给你”,于是你去买房,卖房的说“好啊,你老婆有上海户口就可以买房”。结果就是,不管怎么做,你都结不成婚,也买不了房。

Catch-22这个说法的出处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在1961年出版的一本同名小说,书里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军规定,如果你能证明自己是精神不正常,那就可以不上战场打仗,但是,如果你能证明你自己精神不正常,那你精神就足够正常。所以,不管怎么样,你都摆脱不掉上战场的命运。

这本小说后来还被改编成了电影,中文翻译是《第22条军规》。插句嘴啊,Catch这个词翻译成“军规”,虽然跟故事情节有关,但是并不是很贴切。这个词在这里的意思是指那些隐含的对你不利的条件,翻译成“圈套”会更准确一些。

但是“圈套”还不是最好,这词太大、太严肃,我能想到最好的翻译是“坑”,要是让我翻译,我会把这部电影翻译成《第22个坑》。

现在,很多人面临的状况就是Catch-22。

如果你在一个有发展前途、靠谱的单位里跟着一个值得追随的靠谱领导,那么升职是不需要送礼的。不仅不需要送礼,而且你千万不能送礼。如果你在这样的地方给这样的领导送礼,只能证明自己低能,是势利小人,领导会觉得你傻。对升职没帮助是小事,弄不好还会把你开除了,最好的情况也是在领导心中减分。

如果是另一种情况,你发现周围的同事升职都得靠送礼,那为了升职,给你领导送礼的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案。问题是,一个收礼才给你升职的领导,绝不是什么值得追随的靠谱领导;一个升职靠送礼的工作单位,也绝不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靠谱单位。结果是,你倒是升职了,但是有限的青春都浪费在一个糟糕单位的一个傻缺领导底下了。

所以,不管你是送礼,还是不送礼,都不会有好结果——Catch-22。

那你该怎么办呢?出路还是有的。

你一个外地人找了个上海女生想结婚,女生说“好啊,你在上海买了房,我就嫁给你”。出路很简单——分手。上海有的是重感情、脑子好的女生,找到这样一个女朋友,先结婚,然后买房子,一切不就都迎刃而解了?

你一个“计算机方面业务没问题”的青年想发展事业,何必纠结该不该给领导送礼呢?出路很简单——辞职。你所从事的领域可能是人才最抢手、跳槽最容易的领域了,换个好的公司不就柳暗花明了?

Catch-22作为电影名翻译成《第22个坑》还行,可当作日常用语,还是太啰唆了,而且不知道典故的人会觉得莫名其妙,比如今天我一上来就说:您这是第22个坑啊!你肯定会觉得我有病。

想了想,但没想到中文里有什么特别贴切的对应说法,要不就叫“死胡同”吧。如何识别“焦虑的马屁精”

Q 我们应该怎样去识别身边的潜力股和潜在的loser(失败者),从而找到自己的奉献者,远离那些焦虑的马屁精呢?一

去年感恩节,分答上有人问我:如何判定“有心机的人”?我是这么回答的——

今天是感恩节,褚老师先给你讲个鸡汤故事吧。

有心机的人从定义上讲就是那些善于斗心眼让你看不出来的人。所以,一个合格的有心机的人是难以判定的。

那么你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你假定所有人都是有心机的人,那这样,你也成了一个有心机的人。

你的另一个选择是,假定所有人都不是有心机的人,这样,也许你能活得更轻松。

当然了,褚老师不是一个只会讲鸡汤的人。我今天给你讲一条具体的、可执行的有心机的人判定依据吧。

有心机的人的一大特点就是,在同性和异性面前判若两人。

那你怎么判定呢?

这条男女都适用:如果一个人的异性朋友数目远大于同性朋友数目,那这人就是一个有心机的人。二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褚老师就不讲鸡汤了,直接给答案吧。

焦虑的马屁精的一大特点就是,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判若两人。

比如,一个人平时会上发言不多,听别的同事做报告也很少提问,可是如果有领导,尤其是大领导在场的时候,他就像吃了兴奋剂,问题不断,感觉像换了一个人。这就是焦虑的马屁精的一种典型症状。

关于在会上提问,我再多说两句啊。

问题有三种。

第一种是真问题,这种问题是提问者问给被提问者听的,提问者真的想得到答案。比如,你对报告的一个细节感兴趣,想让演讲者仔细讲讲。

第二种是假问题,这种问题不是问给被提问者听的,而是问给在座的其他听众听的,提问者根本就没真想听到答案。对于提问者来说,问题有没有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其他听众,尤其是在座的领导,觉得提问者很高明、很有深度。对于被提问者来说,这种问题也不一定就是什么烂问题,你还是有机会给出合适的,甚至很出色的回答。

第三种问题是又真又假的问题,这种问题既是针对被提问者的,又是针对听众的,而且问题有没有答案,对于提问者来说,很重要,从这一点来说,这是一个真问题。但是,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提问者想达到的目的不是听到答案,而是确保被提问者给不出答案,从而在听众和领导面前出丑,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同时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假问题。

焦虑的马屁精(这词太啰唆了,下文缩写为“焦马”)尤其爱问第二种问题,一个聪明靠谱的领导通常一眼就能看穿这种拙劣的小把戏,结果往往是焦马弄巧成拙。所以,这种类型的焦马对于大家来说,基本无公害。当然了,如果碰上一个糊涂的领导,那这种小把戏还是能给焦马加分的。

有公害的是爱问第三种问题的焦马,这种人不满足于自己在领导面前加分,他在给自己加分的同时,还得给别人减分,就算领导英明看出他问这问题是成心给你难堪,但是如果你真答不上来,还是等于挨了这一刀。

所以啊,建议你下次开会的时候好好观察一下,试着按照褚老师说的,把问题归一归类,你们公司谁是焦马应该不难看出来。不是有句话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是焦马总会暴露的。

你会问:要是碰上那种特别腼腆不敢发言的焦马怎么办?办法还是有的,这种焦马虽然不敢提问,但是他们中很大一部分还是爱在领导讲话的时候夸张地点头。

最后告诉你一个特别简单、特别准的判定依据吧:在一个有领导在的同事微信群里,发言越多的,越可能是一个焦马。拖延是个好习惯

Q 哪些优良的工作习惯、技巧让你受益匪浅?

我这个答案可能跟你们平常听到的正相反,工作中,一个非常优秀的习惯就是拖延。

当然了,我说的推延不是拖到最后完不成任务的那种拖延,而是说你拿到一件任务之后不是急着开始做,而是拖到再拖下去就完不成任务的时候再动手。

这样做有几个重要的好处:第一,这是一种高效安排时间的办法。拖延实际上是强迫你从截止日期倒推工作确切需要的时间,用你可能的最短的时间去完成任务。第二,拖延不仅省时间,还能提高工作的质量。虽然你没有立即开始工作,但你大脑的背景里已经开始在思考解决方案了,所以最后得到的结果往往更成熟。第三,不少心理学研究都指出过,适当的压力会增加你的创造性和灵感。

所以,创造性劳动更需要拖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