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具灸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00:03:21

点击下载

作者:贺普仁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灸具灸法

灸具灸法试读:

前言

几千年来,针灸疗法为维护我国人民的生存、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时间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针灸学日臻完善,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灸法疗效显著,运用广泛,安全,便捷。古时,灸法曾备受尊崇,但由于多种原因,后世多有“重针轻灸”的倾向,而限制了灸法的发展。近年来,灸法越来越受到针灸工作者的重视,灸法这颗曾被埋没的“珍珠”随着被挖掘、开发和研究必将大放异彩,造福于人类。

余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悉心钻研、勤于总结,编成此书,希望它能成为针灸临床医生、研究者和爱好者的良师益友,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本书包括历史沿革、灸法的种类及各科治疗等多方面内容,治疗部分参考了十余年来中医、针灸专业的多种杂志,并摘录了部分内容,在此向这些杂志的出版、发行单位和文章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水平有限,本书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贺普仁第一章 历史沿革

灸法与针刺同属中医外治疗法范畴,人们习惯地合称为针灸疗法。灸法历史悠久,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疗效显著等诸多优点。现代灸疗学已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包括理论基础、适用范围、补泻方法、禁忌等诸多内容。

灸法是人们懂得利用火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人类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大约170万年前开始用火,火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给人类带来了温暖。火可以消除寒冷,解除疲劳,因熏烤的部位减轻了病痛,就这样在用火的过程中无意识地接受了灸法的治疗,于是人类主动以火烧灼来治疗疾病,灸法从此起源。灸疗的最早材料为树枝,后因“艾”易燃且具有温经散寒等药理作用而作为灸法的原料。

灸字本是一个木工术语,后被医家所引用,灸在帛书中作“久”,是象形字,如一位驼背老人手拄拐杖。《说文解字》曰“灸:灼也”。在殷商甲骨文中,有一个字表示一个人肚上放草,躺在床上,据推断,这就是用灸法治病。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目前最早记载灸法的医学文献,两者的成书年代最晚在春秋时期,书中论述了经脉的循行、病候和灸法。灸法在先秦时期已有艾灸、药物灸等,可以治疗近百种疾病,但只在经脉上施灸,无穴位施灸的记载。《五十二病方》中也有灸法、熨法的记载。灸法在那个时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

成书于战国至春秋时代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是对我国医学的一次大总结,其中很多关于灸疗的记载,进一步为灸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书分《素问》、《灵枢》两部分,《素问·血气形志》中载:“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焫”;《灵枢·官能》中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灵枢·经脉》:“陷下者灸之”等,这些内容说明了灸疗可以补充针刺的不足,涉及到灸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等多方面。《左传》中记载了公元前518年医缓为晋景公治病时的情景,其中曰:“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这里的“达”指针砭,“攻”为灸法;《孟子·离娄》篇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灸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盛行。《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东汉张机所著,他非常重视灸法,这两本书中有20余条涉及灸法,如“可火”、“不可火”等,提出“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的治疗原则,他认为病症危笃之时,只有灸法可立起沉疴。

最早的灸疗专著是《曹氏灸经》,为三国曹操之子曹翕所著,可惜现已亡佚,《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等对该书内容有所收录。

晋代皇甫谧编著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根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的内容总结整理而成。书中针刺与灸疗并论,他认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之而后灸之……陷下者则从灸之。陷下者,其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明确提出了禁灸腧穴,他认为如头维、承光、脑户、风府等穴不可灸,共计26个穴。

东晋医家葛洪将灸法作为急症、危症的抢救措施,开辟急症抢救用灸之先河,如治疗卒死、霍乱等疾病:“卒死而张目结舌者,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了,饮以五毒诸膏散有巴豆者”;“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不者,捲其手灸下纹头随年”;“卒得霍乱,先腹痛者,灸脐上,十四壮,名太仓,在心厌下四寸,更度之”等都是治疗急症的处方。他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医方109条,其中99条是灸方。首次记载了隔物灸,如隔蒜灸:“余尝小腹下患大肿,灸即差。每用之则可大效也”;隔面灸:“一切毒肿疼痛不可忍者,搜面团肿头如钱大,满中安椒,以面饼子盖头上,灸令彻痛,即可止。”书中还记载有隔盐灸等治疗方法。葛洪的选穴原则简便实用,采用绳竹等为测量用具,擅于在体表标志处和患病局部施灸。其妻鲍姑也擅长灸法,因治疗赘瘤、赘疣而闻名,是我国古代惟一的著名女灸师。

晋隋医家陈延之也推崇灸疗,其《小品方》发展了葛洪的学说。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使用瓦甑灸,将器械作为灸疗的工具。南北朝时,南方也已盛行灸法,《南史》中有这样的记载:“贵贱争取之,多得其验”。

唐代对针灸十分重视,设有医科学校,由针博士教授,开设针灸科,“灸师”为专业技术职称,灸疗学已正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涉及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科疾病的诸多灸疗内容。他将灸法用于一些热证,如“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随年壮”;“狂邪发无常,披头大唤欲杀人,不避水火者,灸间使,男左女右,随年壮”;“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风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等。他注重灸量,灸壮可上百,将药物与药灸相结合,记载了隔蒜灸、豆豉灸、黄蜡灸、隔盐灸等多种隔物灸法,并对施灸材料有一定的发展,认为灸法不一定用艾,可用竹茹等代替艾进行灸疗。他用“筒灸”治疗耳病,认为针灸的作用不亚于汤药,灸法与针刺应配合使用。他说:“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其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然灸之大法,但其孔穴与针无异,即下白针,若温针讫,乃灸之,此为良医”;“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唐代韩愈《昌黎先生集》中有:“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由此可见灸法在当时应用已很普遍。

王焘极其崇尚灸法,著有《外台秘要》40卷,他说“至于火艾,特有奇能”;“不录针经,唯取灸法”;“要中之要,无过此术”等。他认为“其针法古来以为深奧,令人卒不可解”,“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若欲录之,恐加性命,今不录针经,唯取灸法”,体现出他有重灸轻针的倾向,虽然他的说法不免有些偏颇,但足可见他对灸法的重视。书中广泛收录诸方,如“灸诸胀满及结气法二十二首”、“论阴阳表里灸法三十七首”、“灸穴杂法一十二首”等。

宋代医家王惟一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针灸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腧穴逐渐统一规范,针灸也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宋代的医书中记载了“天灸法”,即利用一些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于相关穴位,使之发泡,如用毛茛叶、斑蝥等,这是一类特殊的灸法。

宋代灸疗论著颇多,推动了灸疗学的进一步发展。《圣济总录》中广录诸方,灸法治疗的病症有50多类,如五脏中风、水肿、骨蒸、目疾、痈疽疮肿,以及妇、儿等多种疾病的灸治方法,并首次论述了骨孔穴法,制定了取穴的客观标准。《太平圣惠方》、《普济本事方》也收录了大量灸疗处方。《扁鹊心书》为宋代窦材著,书中主要介绍灸法,在施治原则上提出:“当明经络”,“须识扶阳”,同时也记述了不同病症的治疗方法,如:“妇人产后,热不退,恐渐成劳瘵,急灸脐下三百壮”。他认为:“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用薪”,强调了灸法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他提出灸法是保健措施,“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长寿”,主张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可延年益寿。其书分为三卷,分述“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书中所载“睡圣散”是为减少患者痛苦,使其昏睡后施灸,这是用麻醉方法施灸的最早记载。

宋代医家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着重介绍灸法,百余种疾病采用灸法治疗,内容丰富,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也论述了自己的看法。他取穴精简,多取1~2个穴,灸的壮数少,一般3~7壮,为临床实用性极强的针灸文献。书中有关灸法实用治疗的记载很多,如“泄泻宜先灸脐中,次灸关元等穴”。他主张以针、灸、方药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曰:“今人或但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或唯药不知针灸者,皆犯孙真人之所戒也。”《备急灸法》为灸法的专门著作,亦成书于宋朝,一般认为是闻人耆年所著,对此作者还存有争议。该书内容丰富,书中载述了痈疽、疔疮、腹痛、吐泻等20多种病症的灸治法。可见当时灸法的适应证已很广泛。书中推崇灸法治疗急症,记载了行之有效的急症灸疗处方。此书收录了骑竹马穴法,治“痈疽发背”。目前仍有人对这些灸法进行研究,并在临床中施用。《灸膏肓俞穴法》是南宋庄绰所著灸痨专著,共分为十篇,图文并茂,对膏肓俞的部位、取法等做了考证和评论。

张从正为金元时代著名的医学四大家之一。他认为热病不可灸:“燔灸千百壮者,全无一效,使病者反受其殃,岂不痛哉?”又说:“大忌暑月于手腕足踝上者灸,以其手足者,诸阳之表,起于五指之外”,由此可见张氏强调在运用灸法时应分清病性和部位,区分季节,以防犯虚虚实实之戒。刘守真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实热证也可用灸。元代朱丹溪认为灸法可以“拔引热毒”使“阳生阴长”,认为灸法可攻可补,完善了“热症可灸”的理论。

罗天益为元代医学家,他强调温补脾胃和防治中风用灸法,著有《卫生宝鉴》。其中“名方类集”和“针法门”着重论述针灸法。如他在《中风灸法》中写到:“凡治风莫如续命汤之类,然此可扶持疾病,要收全功,必须火艾为良”;又如:“素有风人,尤须留意此灸法,可保无虞”。书中提出灸中脘、气海、足三里三穴可调理脾胃、培补元气,并记载了这样的病案:“病发热,肌肉消瘦,四肢困倦,嗜卧盗汗,大便溏多……先灸中脘……又灸气海……又灸足三里……”。

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中也收集了数十种灸疗处方,如“奔豚抢心不得息:灸中极五十壮”、“诸虚极:灸膏肓、气海穴,壮数愈多愈妙”;“唇病:治紧唇不能开合,灸虎口,男左女右”等。

明代针灸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盛时期。《寿域神方》首次记载了艾卷灸法。此时期出现了桑枝灸、神针火灸,为后来的雷火针灸和太乙神针灸奠定了基础,是灸法和熨法的结合;又出现了灯火灸、阳燧灸等。近代用透镜集聚日光施灸的日光灸,即是在阳燧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古代医家在治疗疾病的实践中,认识到单用针法或灸法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针灸药并用效果更佳。如明代针灸家高武、吴昆、杨继洲等均主张针灸与中药因病而施。如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指出:“针灸药因病而施者,医之良也”,书中介绍了艾炷大小和施灸壮数,针对壮数的多寡不一,他认为“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泥一说,而不知其又有一说也”,所记载的灸疗处方涉及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并编纂了灸疗歌诀。《针方六集》中吴昆说:“不针不神,不灸不良”。在《针灸大成》中杨继洲对针、灸、药的具体运用做了分析说明。他总结了明朝以前的灸疗成就,广录诸家灸法。他认为灸法与药物、针刺同样重要,书中说:“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焫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

张介宾的《类经图翼》介绍了“诸症灸法要穴”,不仅介绍了如中风、厥逆、伤寒等很多灸法处方,还谈到灸法的注意事项,如“凡灸法,须先发于上,后发于下;先法于阳,后发于阴”;“凡微数之脉,及新得汗后,并忌灸”等。综合性医籍《普济方》介绍了大量灸疗方法。徐凤的《针灸大全》、汪机的《针灸问对》等著,都大大丰富了灸疗学的内容。

随着朝代的推移,灸法也不断发展。清代出现了磁缸灸、隔面碗灸等。清代吴谦等人所著《医宗金鉴》等书中也都很注重灸法,其“刺灸心法要诀”中用歌诀的形式表达刺灸内容,灸法歌诀22条,介绍了19种病症的灸疗方法,灸法的治疗范围涉及到临床多科,包括传染性疾病。

陈延铨撰《罗遗编》介绍了奇穴施灸。吴亦鼎编著的《神灸经纶》为一本较为全面的灸法专书,进一步发展了灸疗学。他认为急症可用灸:“风寒卒中危在须臾,用药有所不及,灸得其要,立可回生,医家取穴见功莫过于此”,书中还阐述了“灸疮候发”等一些灸法的理论,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影响深远。《采艾编翼》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灸疗专著,其作者不详,其卷二记录了大人科、幼科、外科、救急等各种病候的治疗要则和灸法处方。

清代医学家魏琇著的《续名医类案》中记载了灸法可以治热病的病例,如:“一儿十四,痘后腰脊痛,不能俯仰,午后潮热,此骨髓枯少,水不胜火,肾气热也。灸昆仑、申脉穴各三壮。”

清代李学川著的《针灸逢源》、廖润鸿的《针灸集成》以及他们对灸法的论述,对后世都很有指导意义。《针灸逢源》在灸法治疗外科疾病方面有很大贡献,灸治方法多样,疗效甚佳,如:“一人于臂上生一瘤渐大如龙眼肉,其人用小艾于瘤上灸七壮,竟而渐消不长。”他认为“凡痈疽恶疮皆心火留滞之毒,灸则心火流通而毒自散也。”

清朝末年,针灸科被废止,重视汤药,轻视针灸,但灸法仍在民间流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针灸学的发展,挖掘整理了大批文献,出现了不少新的灸疗方法,扩大了灸法的治疗范围,设置了针灸专业、专科和专门的研究机构,在医疗、科研、教学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灸疗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也一直对世界医学有着深远影响,541年和562年,针灸先后传入朝鲜和日本,后又传入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目前,各国学员来我国学习针灸,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我国的针灸技术作为解除患者病痛的治疗方法之一。作为我国的医学瑰宝,灸疗必将不断发展完善,造福于人类。第二章 灸法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灸法的概念

灸法,是利用某种易燃材料(如艾绒等)和(或)某种药物,放在体表穴位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温熨或贴敷,借助火的温和热性以及药物的功效,通过经络穴位的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历史悠久,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发明创造的。灸法古称灸焫,是一种用火烧灼的治病方法,汉代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上说:“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刺以石针曰砭,灼以艾火曰灸。”焫,烧的意思。艾火烧灼谓之灸焫。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论》上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概括地说明了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

灸法因其操作简便,材料价廉,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历来被医家所重视。灸法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直至形成具有基础理论、适应证、禁忌证、补泻方法及施灸用量等内容的治疗体系——灸疗学。第二节 灸法与针、药的关系

灸法与针刺、汤药等疗法一样,都是中医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三者可以互相结合使用,同时各具所长,在临床上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互相补充

对于使用针刺、药物等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证,采用灸法往往奏效,正如《灵枢·官能》中所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中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外台秘要》十四卷中记载:“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其能,针、药、汤、散皆所不及者,艾为最要。”二、辨证施术

早在唐代,孙思邈就提出针法、灸法、药物因病而施的主张。他说:“其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然灸之大法,但其孔穴与针无异,即下白针,若温针讫,乃灸之,此为良医。”又说:“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自愈。何则?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不能如此,虽有愈疾,兹有偶差,非医差也。”他要求医生临证“更候视病虚实平论之,行汤、行针、依穴灸之。”

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中说:“人之一身,犹之天地,天地之气,不能以恒顺,衙必待于范围之功;人生之气,不能以恒平,而必待于调摄之技。其故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又曰:“于是有疾在腠理者焉,有疾在血脉者焉,有疾在肠胃者焉。然而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焫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三、联合应用

灸法与针法,都属于外治范围,依靠经络的作用而取得疗效。长期以来,二者在临床上结合使用,故合称针灸。针灸与中药内服都是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上,通过辨证论治,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古往今来,各家各派,或主张重此轻彼,或主张因病施术,百家争鸣,推动着针灸与中药学术理论及临床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临床上经验证明,对于某些疾病,针灸药联合应用效果更好。张仲景《伤寒论》24条说:“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另外,他在《金匮要略》中明确提到:“妇人之病……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强调了针灸药合用的重要性。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风毒胸气·论风毒状》中说:“凡脚气初得,脚弱,使速灸之,并服竹沥汤,灸讫可服八风散,无不差。”他认为当时的医家,“或有偏功针刺,或有偏解灸方,或有唯行药饵”都是偏见。第三节 灸法的功效及适用范围

灸法的功效显著,适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的急、慢性疾病。明代龚居中在《痰火点雪》一书中说:“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但是,正如任何一种疗法均有其专攻一样,灸法也有其侧重的功效及适用范围。一、温散寒邪,活血止痛《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灸法依其火热之性,可温中散寒,治疗中焦虚寒引起的呕吐、腹痛、泄泻等证;又通过经络的传导,温经散寒,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证,如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等。二、温阳补虚,回阳固脱

治疗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证,如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等。《本草从新》指出,“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扁鹊心书》曾说:“如伤寒、疽疮、中风等证,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固。”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灵枢·经脉篇》记载:“陷下者灸之。”治疗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证,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以及崩漏日久不愈等证。四、调摄冲任,回转胎位

治疗痛经、闭经、胎位不正等妇产科病证。五、降逆下气,平肝潜阳

治疗气逆上冲的病证,如脚气冲心、肝阳上升之证。《金匮钩玄》载:“脚气冲心,涌泉穴用附子津拌贴,以艾灸泄引其热。”六、拔毒泄热,消瘀散结

治疗外科疮疡初起,以及瘰疬、寒性疖肿未化脓者。用于疮疡溃久不愈,有促进愈合、生肌长肉之功效。七、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无病自灸,可增强抗病能力,使精力充沛,长寿不衰。《千金方》就载有:“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这就是说到南方吴、蜀之地,在身上常常施灸,可以预防疫气等传染疾病。《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也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现代临床发现,常灸足三里、大椎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第四节 灸法的禁忌证

关于灸法的禁忌证,主要集中在热证是否可灸这个问题上。

历史上出现过两个对立的流派,即热证忌灸派与热证可灸派。前者代表人物是张仲景,他把热证用灸的不良后果描述得十分可怕,甚至认为可以导致生命危险。故谆谆告诫人们:无论是阴虚的热证或阳盛的热证,均不宜用灸法。阴虚的热证,不但火热比较猛烈的方法不能运用,即使是火热比较温和的灸法,也应忌用,如《伤寒论》284条:“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说明少阴受邪,本可用温药扶阳兼驱邪,但火劫迫使汗出,则阳未复而阴已伤,故产生变证。又如《伤寒论》119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因为阴虚之人,筋骨本失濡养,今用灸法,火力虽微,然而易使津液受伤,加重阴虚,则可见枯槁之形,或促使疾病恶化,故宜慎用。另一方面,阳盛的热证更不宜用火治,如《伤寒论》118条:“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可致火邪上越,热伤阳络,“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又如《伤寒论》117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燥,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说明太阳病不能以火熏取汗,纵令汗出,亦由火力劫迫所致,阳实证用此法,于治为逆,故出现燥扰便血等症。

认为热证可灸者不乏其人,刘完素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实热证一般用“引热外出”法,如“疮疡已觉微漫肿硬,皮血不变色,脉沉不痛者,当外灸之,引邪气出而方止。”由于刘氏认为“疮疡者,火之属”,故“引邪气出”,当指火热之邪而言。寒热格拒证可用“引热下行”法,如“热厥心痛,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洪大,当灸太溪及昆仑……引热下行”。此上有阳热,下有阴寒,是一种阴寒格拒、阳热上扰的病证,用足上的穴位灸疗,引阳热下移,以去阴寒,使阴阳交通,格拒解除。

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的原理是:“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他把灸法用于热证,归纳为“泄引热下”、“散火祛痰”、“养阴清热”几种作用。

明代的龚居中在所撰《红炉点雪》一书中,明确指出灸法用于寒热虚实诸证无往不宜,虞搏《医学正传》及汪石山的《针灸问对》对此还作了解释:“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其实,正是有了学术上的争鸣,灸法这门学科才得以逐步完善。在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选准施灸穴位及具体灸法,掌握好“度”。热证,特别是外科疮疡病,完全可以采用灸法治疗。这并不等于说灸法是全能的,凡遇阴虚痨瘵、咯血吐血、肝阳头痛、中风闭证、热毒旺盛,或极度衰竭、形瘦骨立,呈恶液质之垂危状态、自身已无调节能力者,我们先要考虑最适宜、最快捷的疗法,不能因为一味坚持用灸法而贻误病情。第五节 灸法的补泻

灸法与针法一样,存在补法与泻法的问题。对于邪气偏盛的要用泻法,对于正气虚弱者要用补法。这与前文热证可灸论互为佐证。

灸法的补泻始载于《黄帝内经》,据《灵枢·背俞》篇云:“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法有补泻火,若补火,艾焫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针灸大成·卷九》艾灸补泻中亦提出:“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古代灸法多指艾炷灸,这就是说,补法施灸,点燃艾炷后,不吹旺艾火,等待它缓慢地燃烧,直至自己熄灭,这样火力温和,热力缓缓透入深层,以补虚扶羸,温阳起陷。灸治完毕后再用手按其施灸穴位,使真气聚而不散。而泻法施灸,点燃艾炷后,以口迅速吹旺其火,促其快燃,火力较猛,燃烧速度快,不燃至皮肉,当患者感觉局部烧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施灸完毕后不按其穴,是谓开其穴而消散邪气。

依此类推,艾条灸的补法应为:点燃艾条后,不吹旺艾火,等待它缓慢地燃烧,像温和灸法样施灸,使火力缓缓透入深层,灸治完毕后用手按住施灸穴位,再移开艾条,使真气聚而不散。艾条灸的泻法应为:点燃艾条后,用嘴不断吹旺艾火,像温和灸法样施灸(或像雀啄灸法样施灸),火力较猛,艾条燃烧速度快,施灸完毕后不按其穴,移开艾条即是。近代针灸家朱琏又从施灸时间长短角度提出了一种艾条补泻方法,主要分抑制法和兴奋法。兴奋法(弱刺激、补法):主要用艾条的雀啄灸,每穴每次灸半分钟到2分钟,约30~50下;或用温和灸、回旋灸,时间为3~5分钟,主要作用是促进生理功能,解除过度抑制,促进正常的兴奋作用。抑制法(强刺激、泻法):用艾条温和灸或回旋灸,每次每穴灸10分钟以上,特殊需要时,可灸几十分钟。主要作用是镇静、缓解、制止,促进正常的抑制作用。

隔物灸与其他药物灸法的补泻主要根据所采用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等,予以选用。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就起到泻的作用,如甘遂灸多用于逐水泻水;豆豉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泄毒邪。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施灸,就起到补的作用,如附子饼隔物灸则多用于补虚助阳;蓖麻仁敷灸百会穴,治疗胃下垂、子宫脱出、脱肛等,皆能起到补气固脱的作用。第六节 施灸的先后顺序

临床上,医者对治疗方案有了通盘考虑后,就开始着手治疗。那么,对选定的穴位是随便地逐个施灸呢?还是有章可循呢?《千金要方·针灸上》说:“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千金翼方》说:“凡灸法先发于上,后发于下;先发于阳,后发于阴。”《西方子明堂灸经》说:“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宜慎之。”现在我们知道了施灸的顺序:有章可循。这种先后顺序,总的原则就是“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即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施灸壮数先少后多。这是因为,按这种次序进行,先阳后阴,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先上后下,可以避免病人面部烘热、咽干口燥等不适之感。先少后多,目的是使艾炷的火力由弱增强,以使病人易于耐受。需灸多壮者,必须由少逐次增多,或者分次灸之。需用大艾炷者,可先用小艾炷灸起,更换艾炷时逐渐加大,或者用小炷多壮法代替之。按顺序施灸,还可节约时间,避免病人因反复改变姿势而可能引起的不适感觉。

当然,临床施灸也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病制宜,特殊情况宜灵活掌握,不可拘泥于此。第七节 灸法的注意事项

医者在具体施灸时,要考虑患者的体质、病情、部位及临时情况等条件,选用合适的灸法。总的原则是:适应患者情况,提高灸法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后果。一、注意体质、病情

施灸时患者的体位要舒适,并便于术者操作。对于体弱患者,灸治时艾炷不可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如果发生“晕灸”现象,要及时处理。对昏迷、肢体麻木不仁及感觉迟钝的患者,注意勿灸过量,并避免烧伤。对于惧灸者或接受瘢痕灸法治疗者,一定要耐心解释,取得病人的同意。特别是惧灸者,千万不能强人所难,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二、注意禁灸穴位《针灸甲乙经》记载24穴:有头维、承光、风府、脑户、哑门、下关、耳门、人迎、丝竹空、承泣、脊中、白环俞、乳中、石门(女子)、气冲、渊腋、经渠、鸠尾、阴市、阳关、天府、伏兔、地五会、瘈脉等。《针灸大成》记载禁灸穴45个,《医宗金鉴》记载禁灸穴47个,“禁灸之穴四十七,承光哑门风府逆,睛明攒竹下迎香,天柱素髎上临泣,脑户耳门瘈脉通,禾髎颧髎丝竹空,头维下关人迎等,肩贞天牖心俞同,乳中脊中白环俞,鸠尾渊液和周荣,腹哀少商并鱼际,经渠天府及中冲,阳池阳关地五会,漏谷阴陵条口逢,殷门申脉承扶忌,伏兔髀关连委中,阴市下行寻犊鼻,诸穴休将艾火攻。”《针灸集成》记载禁灸穴49个。这些禁灸穴位,相当一部分是很有道理的,如睛明、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等接近眼球禁灸,人迎、经渠位于动脉之上禁灸等。但有些禁灸穴位,通过后世临床针灸医师的实践,却获得可靠的治疗效果,如灸鸠尾可治癫痫,灸心俞能治夜梦遗精等。另一方面,古代灸法多指艾炷灸法,故换用其他灸法,如艾条灸,原有的一些禁灸穴位是可以施灸的,像灸少商治鼻衄,灸隐白治血崩,甚至灸犊鼻治关节炎等。在日常工作中,要根据特定情况灵活变通,不可拘泥。三、注意禁灸部位

禁灸穴位是因其所处的位置特殊,而不宜施灸。那么,不论古人所列举的禁灸穴位究竟有多少,只有掌握了禁灸的部位,才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做到心中有数。

凡颜面五官、大血管部和肌腱浅在部位不用直接灸法,以防形成瘢痕,妨碍美观及运动。《肘后方》也主张面部勿烧伤:“口僻者,灸口吻、口横纹间,觉火热便去艾,即愈,勿尽艾,尽艾则大过。”此外,妊娠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以及乳头、阴部、睾丸等处均不宜施灸。四、注意临时情况

临时情况的禁忌大体与针法相同,不宜在风雨雷电、奇寒盛暑、极度疲劳、空腹过饱、情绪不安、气血不定、大汗淋漓、妇女经期之际施灸(治大出血例外)。《外台秘要》载:“黄帝问曰:‘凡灸,大风大雨,大阴大寒灸否?既不得灸,有何损益?’岐伯答曰:‘大风灸者阴阳交错;大雨灸者诸络脉不行;大阴灸者令人气逆;大寒灸者血脉蓄滞。此等日灸,乃更动其病,令人短寿。”五、注意防止火患

施灸或温针过程中,应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和衣物被褥等物。艾条余灰过多,应及时远离人体掸去。施灸完毕,必须把艾卷或艾炷彻底熄灭,以免引起火灾。六、注意灸后调养

古人对灸后的调养颇为注意,《针灸大成·灸后调摄法》记载:“灸后不可就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经气,须少停一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平心定气,凡百俱要宽解。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惟食茹淡养胃之物,使气血流通,艾火逐出病气。若过厚毒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故灸治之后,不宜马上进行剧烈活动,需作适当休息,多饮开水,以使气血调和,才有助于治疗。第八节 异常情况的处理

灸法的副反应不常见。由于体质和病情不同,开始施灸时有人可能会有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轻者不需顾虑,继续施灸即能消失;必要时可以拉长灸法间隔时间。重者可改用其他疗法。

施灸后,皮肤多有红晕灼热感,不需处理,即可消失。非发疱灸灸后皮肤起疱,如水疱不大,只要告诉病人注意不被擦破,几日后即可自行吸收而愈。水疱大者可用消毒针头穿破,放出液体,涂擦甲紫药水,外敷消毒纱布固定即可。应用敷灸若出现药物过敏反应,要及时处理,对症治疗。

患者在施灸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颜面苍白、脉细手冷、血压降低、心慌出汗,甚至晕倒等症状,即为晕灸。多因初次施灸、空腹疲劳、恐惧、体弱、姿势不当、灸炷过大、刺激过重等原因所致。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灸,让病人平卧,急灸足三里3~5壮,可解,一般无危险。避免晕灸的发生,应注意施灸的禁忌,做好预防工作,在施灸中要不断留心观察,争取早发现早处理。第三章 灸的原料及制作

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对灸法所用的原料不断进行试用及筛选,不断赋予灸法新的内涵。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艾是一种灸用最好的原料。灸疗除以艾叶作为主要材料外,其他火热灸法尚有用硫黄、黄蜡、烟草、灯心草、桑枝、桃枝等作为灸疗材料的。非火热灸法尚有用毛茛叶、吴茱萸、斑蝥、白芥子、甘遂等作为灸疗材料的。以下主要对艾叶这种施灸材料进行阐述,其他有关原料在相关的灸法中一并介绍。第一节 艾叶

艾叶,是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的叶片。艾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产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天抽茎生长,茎高60~120厘米,秋季在茎梢上开淡褐色的花,有圆筒状的花冠,其中排列着小头状花序。艾叶当在农历四五月间花未开时采收。叶形状如菊叶,有羽状深裂,裂片尖端有不规则的粗锯齿,表面灰绿色,背面灰白色,有白色茸毛,质柔软,折断为白色。有芳香性气味,可入药用。采收时将艾叶摘下或连枝割下,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捣绒备用。艾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叶厚绒多,称为蕲艾。一、艾叶的特点

1.艾产于我国各地,取材方便,价格低廉。

2.艾叶中纤维质较多,水分较少,同时还有许多可燃的有机物,因此艾叶是理想的灸疗原料。

3.艾叶经过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便于撮捏成型,制成艾炷或艾条。

4.艾叶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深部,经久不消,起到温通经脉、驱散风寒的作用。若以普通火热,则只觉表层灼痛,而无温煦散寒之作用。二、艾叶的功用

艾叶苦、辛、温,归肝、脾、肾经。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温经止血,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回阳救逆的作用。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治百病,无论虚实寒热均可,尤其适于阳虚寒盛或风寒湿邪所致者。《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现代研究认为艾叶含有0.2%~0.4%的挥发油,由近20个成分组成,其中30%为桉油素,其次为萜品烯醇、β-石竹烯等。药理实验证实,艾灸烟熏剂对细菌和真菌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可用于空气消毒,且对腺病毒、鼻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这同民间用艾叶烟熏辟疫祛邪及用艾叶治痢的经验相符。第二节 艾绒的制法与保藏一、艾绒的制法

每年五月中旬,采集新鲜肥厚的艾叶,充分晒干后,放入石臼或其他器械中,反复捣樁压碎,使之细碎如棉絮状,筛去灰尘、粗梗及杂质,如此晒、捣、筛多次即成淡黄色洁净柔软的纯艾绒。

按加工程度不同艾绒分为两种:粗艾绒,500克艾叶可得300~350克,适用于间接灸法。如再精细加工,经过数十日晒杵,筛拣数十次者,500克只得100~150克,变为土黄色者,为细艾绒,可用于直接灸法。

艾绒质量的好坏,对施灸的效果也有影响。质量好、无杂质、干燥、存放久的效力大,疗效好;反之则差。劣质的艾绒因杂质较多,生硬而不易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病人感觉灼痛,难以忍受,且一旦散落,便会灼伤皮肤。二、艾绒的保藏

既然艾绒以陈久为上,所以需要经久保藏。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软细,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新产的艾绒内含挥发性油较多,灸时火力过强,燃着不易熄灭,燃烧速度快,燃着后烟大,艾灰易脱落,烧伤皮肤,所以应选择陈久的上品艾绒为宜。故《孟子》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

艾绒极易吸水受潮,保藏不善,就会霉烂虫蛀,而影响燃烧。因此,平时应保藏于干燥密闭的容器内。天气晴朗时,应常于日光下暴晒,霉雨季节更应注意。第三节 艾炷的制法

艾叶制成艾绒以后,还要经过进一步加工,即制成艾炷、艾条、艾饼等,才能用于灸疗。艾绒做成一定形状之小团,称为艾炷。

制作艾炷的传统方法是用手捻,应尽量做得紧实。这样,在燃烧时火力会逐渐加强,透达深部,效果较好。如用于直接灸,必须用极细之艾绒,搓得如麦粒大,做成上尖底平的圆锥形,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用于间接灸法,可用较粗之艾绒,做成蚕豆大或黄豆大、上尖下平之艾炷,放在姜片、蒜片或药饼上点燃;用于温针灸法则做成既圆又紧、大小及形状如枣核样之艾炷,缠绕针柄上燃烧。

另外,还有用艾炷器制作艾炷的。艾炷器中,铸有圆锥形空洞,洞下留一小孔,将艾绒放入艾炷器的空洞之中,另备一支下端适于压入洞孔的圆棒,将艾绒压紧,制成圆锥形小体,待各洞都塞满艾绒后,翻转艾炷器,用细铁丝或细棍顺洞下小孔顶出艾炷(图1)。图1 艾炷器

现代艾炷的制作,可用机器大规模生产,艾绒细致而紧密。为加工方便,炷形有的改为小圆柱,但用法和功效同前。第四节 艾条的制法

艾条,分为普通艾条和加药艾条两种。一、普通艾条(无药纯艾条)制法

取艾绒24克,平铺在30厘米长,20厘米宽,薄软、柔韧的桑皮纸(绵纸或麻纸也可)上。将左、右、下三面的余纸折起来,放上竹签作为轴心,慢慢卷起,以手轻轻搓转,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状,越紧越好。抽出竹签,再搓几下。外用薄软纸包一二圈,用蛋清或浆糊封口即成,阴干或晒干备用。二、加药艾条制法

在每条艾绒中掺入其他药物细末的,称为加药艾条,简称“药条”。一般加入艾绒中的药物有:麝香、丁香、木香、松香、肉桂、干姜、独活、羌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乳香、没药、川椒、硫黄、穿山甲、皂角刺、川芎、杜仲、枳壳、茵陈、巴豆、川乌、斑蝥、全蝎、桃树皮等。各药条制作方法详见加药艾条灸法。第四章 灸法的分类及操作方法

历代针灸医家在运用灸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最开始的单纯艾灸,衍化为多种灸法。现代医家又结合先进技术,开展了电灸法。目前,在临床工作中,仍以艾火灸法为最常用。灸法一般可分以下几类:第一节 艾灸法

艾灸法是采用以艾叶制成的艾绒为主要施灸原料,烧灼、熏熨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取得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施灸时将艾绒置于应灸部位上燃烧即可。艾灸法是灸法的主体部分,包括艾炷灸、艾条灸、艾饼灸、艾熏灸及温灸器灸。健康之人常施灸治,能补益正气,起到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患病之人施以灸治,可使衰弱的机能得以兴奋,亢进的机能得以平抑,瘀血之疾得以消散。艾灸法方法简便,疗效肯定,故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医者和患者的喜爱。

艾灸法的特点:燃烧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接达到组织深部,病人痛苦少,以治疗虚证、寒证和阴证为主,对风寒湿痹、脘腹疼痛、小腹冷痛、痛经、月经不调、久病、久泄、瘰疬及皮肤湿癣、瘙痒等病尤为适宜。一、艾炷灸法

艾炷灸施灸时燃烧的圆锥形小体,称为艾炷。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施灸的方法,称为艾炷灸法。古代的艾灸,以艾炷灸法为最盛行。每燃烧一个艾炷,即为一壮。施灸时即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来掌握刺激量的轻重。刺激量可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而定。

古代的艾炷形状有圆锥形、牛角形和纺锤形多种,大小约1厘米,最小者如粟米,最大者如蒜头。《千金方》说:“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之,以意商量。”这是说,艾炷底部一般应有1厘米大小的范围,太小了就起不到作用,但对于年小体弱的患者可适当减少刺激量。《扁鹊心书》也说:“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一分,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大,穴若倾侧,宜作炷坚实置穴上,用葱涎粘固。”《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说“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然头与四肢,皮肉浅薄,若并灸之,恐肌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炷宜小,壮数宜少。有病必当灸巨阙、鸠尾二穴者,必不可过三壮,艾炷如小麦,恐火气伤心也。背腰下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使火气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概括起来,凡是初病、体质强壮者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者艾炷宜小,壮数宜少。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壮:在腰背腹部施灸大炷多壮无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和两股皮厚而肉多,艾炷可以较大,壮数可以较多。妇儿宜小宜少,壮男可大可多。

现代临床多应用圆锥形艾炷。根据不同的灸法,将艾炷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艾炷高1厘米,炷底直径1厘米,可燃烧3~5分钟;中艾炷高0.5厘米,炷底直径0.5厘米,为大艾炷的一半,如枣核大;小艾炷如麦粒样。三种艾炷,其高度同其底面的直径应大致相等(图2)。艾炷灸的操作方式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用于直接灸时,灸炷宜小;用于间接灸时,灸炷宜大。图2(一)直接灸

古代灸法多为直接灸。直接灸又叫着肤灸、明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图3)。《左传》中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攻”即指直接灸。此法古代也称为“着肉灸”,如《千金要方》说:“炷令平正着肉,火势乃至病所也。”《外科精要》中载有灸高竹真背疽病案,先施隔蒜灸无效,“乃着肉灸良久。”古代直接灸施灸时,艾炷较大;近代直接灸多用小艾炷,有的先在皮肤上涂少许蒜汁,以增加粘附作用,既可防止滑落、引发火灾等不必要的麻烦,又能增加疗效。直接灸因施灸目的和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发疱灸和瘢痕灸三种。图3

1.无瘢痕灸

施灸以温熨为度,不致起疱,不遗留瘢痕。临床上多用小艾炷。具体操作时,点火后,不等艾火烧到皮肤(约当艾炷燃烧1/3~1/2时),病人稍有烫感,立即用镊子将艾炷取下或压火,另换新炷或新穴。本灸法一般可连续灸3~7壮,以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止,并可选取多穴先后或同时灸。因此灸法操作简便,且不留瘢痕,故临床应用较多且最易为病人所接受,尤适用于虚寒病的轻症。但对昏厥、小儿及感觉麻痹的患者应小心,防止发疱或灼伤皮肤。

2.发疱灸

临床上发疱灸也多用小艾炷,对皮肤的灼烫程度较无瘢痕灸深。当病人感到皮肤发烫后再继续灸3~5秒钟,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出现黄斑,且有汗出,隔1~2小时后就会发疱。此法要求施术者熟练掌握分寸,可轻轻拍打施灸穴位周围皮肤或分散病人注意力以帮助此法获得成功。发疱后,切勿挑破,任其自然吸收。一般短期内留有色素沉着,但对皮下组织及毛囊等结构均无影响,愈后不遗留瘢痕,临床也时有应用。发疱灸适用于一般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皮肤疣等。

3.瘢痕灸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化脓、结痂,痂脱落后留有永久性瘢痕,故名瘢痕灸。此灸法最早总结记载于《针灸甲乙经》,尔后唐宋时期非常盛行。施灸时用小艾炷,一般每穴每次灸3~6壮,小儿及体弱者灸1~3壮。古人强调要“发灸疮”。《针灸集成》称作“灸花”。古人认为,灸疮的发与不发是瘢痕灸成败的标志。《小品方》说:“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太平圣惠方》亦说:“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李守先的《针灸易学》更加强调:“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此灸法适用于哮喘、瘰疬、肺痨、痞块、癫痫、溃疡病、慢性胃肠病和发育障碍等症,对高血压病患者,有预防中风的作用。常人施此灸法,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从而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1)体位选择和点穴:

患者的体位对取穴和施灸至为重要,因灸治要安放艾炷且治疗时间较长,故特别要注意体位的平正和舒适。一般四肢及胸腹部取仰卧位,背部取坐位或俯卧位,体位放妥后再在上面正确点穴(可用棉棒蘸甲紫或墨笔在穴位上点作标记)。正如《千金要方》所说:“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肢无使倾倒,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皮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2)操作方法:

首先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用2%碘酊消毒所灸穴位,再用75%酒精脱碘,待酒精挥发完施灸。艾炷除单纯采用细艾绒外,也可加些芳香性药物,如丁香、肉桂(丁桂散)等,有利于热力的渗透。先在选好的穴位上涂敷蒜汁或凡士林,以增加粘附作用和刺激作用。随即将艾炷粘上,用线香点燃施灸,须待艾炷全部燃尽,除去艾灰。每灸完一壮,用纱布蘸冷开水擦净所灸穴位,再涂蒜汁或凡士林一次,按所需壮数,重新点燃艾炷。一般可灸7~9壮。在施灸过程中,当艾炷烧近皮肤时,病人会感到灼痛,施术者可在穴位四周用手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

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淡膏药,可每天换药一次,并嘱病人多吃羊肉、豆腐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促使灸疮的正常透发,有利于提高疗效。施灸穴位一般约1固化脓(正常的无菌性化脓,脓色较淡,多为白色),化脓后局部注意清洁,避免感染。灸疮30~40天愈合,留有永久性瘢痕。施灸时须防晕灸,施灸后如有继发感染(脓色多呈黄绿色),应给予积极治疗。大量临床资料证实,施瘢痕灸发灸疮,治病确有良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