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阴谋:揭露骗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07:21:12

点击下载

作者:李飚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阴谋:揭露骗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阴谋:揭露骗局试读:

前言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这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也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决战。这场由日、德、意法西斯国家的纳粹分子发动的战争席卷全球,波及世界。这次世界大战把全人类分成了决战双方,由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与以由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轴心国进行对垒决战。全世界的人民被推进了战争的深渊,这简直就是人类文明史无前例的浩劫和灾难。

在这次大战中,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和武器之多、战场波及范围之广、作战样式之新、造成的损失之大、产生的影响之深远都是前所未有的,都创造了历史之最。

战火蔓延到欧、亚、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扩展到40个国家的国土,有56个国家参战,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在抗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中,中国坚持了8年,英国6年,苏联4年2个月,美国3年9个月。双方动员军事力量约9000万,其中苏联2200万,美国1500万,英国1200万,轴心国德意日3000万。直接军费开支11170亿美元,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00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作为后人,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

这就是我们编撰《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的初衷。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本套丛书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战史卷”,包括起源背景、序幕爆发、全面展开、相持转折、最后结局等内容;第二部分为“战场卷”,包括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太平洋战场、非洲战场等内容;第三部分为“战役卷”,包括空战、海战、陆战;第四部为“战将卷”,包括领袖、元帅、将领、英雄、元凶、悍将、枭雄、傀儡、间谍等内容;第五部为“战事卷”,包括盟国秘密和纳粹阴谋。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我们隆重推出这套书系,以满足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阅读需要!就是为了让人们反思历史,呼唤和平!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幕后故事

1.苏德签字“和平”条约

1939年8月15日晚上8点,德国驻苏联菲斯科大使舒伦堡求见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向他转达了希特勒的旨意,称德国外交部将到莫斯科谈判,以解决苏德关系紧张的局势。《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字前,苏德两国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自左至右:莫洛托夫、斯大林、冯·舒伦堡大使、公使馆参赞亨克、冯·里宾特洛甫。

此时的苏联已经注意到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意图,并十分着急地想和其他几个欧洲大国,像英国、法国等建立同盟,以阻止德国继续扩张,确保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是英法两国仇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苏联几次提出的建立同盟的建议,都碰了“软钉子”。莫洛托夫的前任李维诺夫始终都在尽力拉拢、联合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争取签订一个通过集体协议来达到反侵略目的的和平计划。然而,西方国家对他不屑一顾,李维诺夫的努力归于失败,斯大林一气之下免去了他的外交部长职务。

现在,德国人首先向苏联伸出了橄榄枝,使新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异常高兴。在会见德国代表舒伦堡时,他向舒伦堡提出在两国之间签订一项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并希望德国能利用其对日本的影响力从中斡旋来改善苏日关系,消除两国边境上的冲突,并谈到波罗的海国家的安全是不是能由苏德联合担保等问题。

舒伦堡听了苏联的建议,暗暗高兴,因为这些想法正是希特勒所希望的。希特勒认为:只有使苏联置身于事外,才能放心大胆地进攻波兰,而无须害怕苏联的干涉。那样的话,英国和法国就会不寒而栗,纳粹德国的版图就会无限膨胀。

舒伦堡根据希特勒的指示转达了德国无条件接受苏联方面建议的意见。他告诉莫洛托夫:“德国准备同苏联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而且,如果苏联政府也有同样愿望的话,这项条约的期限可以定为25年,期满以前不得废除。德国还准备同苏联共同担负起对波罗的海各国的安全担保。德国也愿意发挥自身的影响来改进并巩固苏日两国的关系。”

得到德国的承诺言后,莫洛托夫拿出苏联政府对纳粹德国外交部长来信的回复。这份答复一开始就尖刻地追溯了纳粹政府以前对苏联的敌视行为,并且说:“直到最近以前,苏联政府一直都认为德国政府是在找机会同苏联发生冲突……更不用提德国政府利用所谓反共公约努力建立而且已经建立了包括一些国家在内的反苏联统一战线这件事了。”莫洛托夫解释说:“正是由于这个理由,苏联才参与组织一个反对德国侵略的联合防御阵线。”

莫洛托夫接着指出:“虽然如此,如果德国政府现在要对过去的政策进行改变,准备认真改善同苏联的政治关系的话,苏联政府表示欢迎,并且准备在自己这方面修改政策,以便认真改善对德关系。”苏联政府认为德国这样一个愿望要通过“认真而实际的步骤”来做到,而不能像德外长李宾特洛甫建议的那样步子跨得太大。

希特勒接到这个报告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8月18日,他指示给舒伦堡大使发去了由外长宾特洛甫署名的“特急”电报。要求他“立即安排再次进见莫洛托夫,告诉他,德国外长立即动身前往莫斯科。并将带着元首的授权,最后全面地解决问题”。

希特勒遥控苏德谈判,心急如焚,因为德国进攻波兰已经是箭在弦上,他需要莫斯科的态度,因为莫斯科的态度是德国能否顺利占领波兰的前提,也是在此之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希特勒和李宾特洛甫焦急地等待着莫斯科的决定,但是,莫斯科方面却始终没有给予正面的答复。

8月19日晚上,希特勒望眼欲穿的苏方回音终于来了。舒伦堡汇报说,在有关两国全面贸易谈判协议上,苏联方向有意拖延,不肯在协议上签字,原因大概是政治上的因素。当天苏联外长接见了德国大使,并将苏联人起草的苏德两国互不侵犯条约草案交给德国方面,还说只有在两国签署了贸易协定的一周后,德国外长才能到莫斯科访问。

苏联人的态度让希特勒十分恼火,但为了他的全盘计划,他不得不放下架子去和斯大林打交道。8月20日,他给斯大林发去一封电报,由德国驻莫斯科大使立刻转交给苏联外长莫洛托夫。

电报说:“我衷心地欢迎新的德苏商贸协定的签字,认为它是改变德苏关系的第一步……同苏联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对我来说意味着确立德国长期政策。德国从此将恢复过去若干世纪中对我们两国都属于有益的政治方针……我接受你的外交部长交来的互不侵犯条约草案,但是认为迫切需要尽快地澄清与之有关的问题。关于苏联方面所希望的补充议定书的内容,我想如果能有一位负责的德国政治家到莫斯科上谈判的话,我深信在最短的时间里就得到澄清。如若不然,德国政府就无法明白,这项议定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澄清内容并得到解决。”

8月21日晚上9点多钟,莫斯科来电同意李宾特洛甫访苏。

1939年8月23日夜里,斯大林在冷淡的气氛中接见了德国外长李宾特洛甫,他们共同商定了协议的文本。为了向苏联方面表示友好,李宾特洛甫在文本的前方中特意加上了有关德苏两国形成友好关系的重要文字。而斯大林却表示了反对。他说,苏联政府不可能在双方敌视仇恨这么多年的今天突然之间把一项德苏友好宣言拿到群众面前来。斯大林和希特勒的心里都十分清楚,两国之间不会有真正的和平外交,之所以签订不侵犯条约只不过是两国为自身利益而不得不为之的权宜之计。

条约中规定:双方保证绝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进行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该第三国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将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1939年8月23日,《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订。

这个条约的签定,使希特勒出兵波兰没有了后顾之忧,除此条约外,苏德双方代表还在划分东欧的势力范围问题达成了《秘密附属协定书》:“在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波罗的海国家所属地区发生领土上或政治上的变动时,立陶宛的北边疆应成为德国和苏联两国势力范围的边界。双方承认立陶宛在维尔那地区的利益。“在波兰所属的地区发生领土或政治上的变动时,德国和前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那累罗夫河、维斯瓦河和散河一线为界。”

关于东南欧,苏联政府提请注意它在此处的利益,德国方面宣布,它对此地区在政治上没有任何兴趣。

2.斯大林的苦衷

德苏条约的签署和发表,使德国的盟友大发雷霆,墨索里尼和佛朗哥公开表示不同意。日本政府更是大加反对,因为日本已经在中蒙边境同苏联作战,他们正准备大规模推进。

英国保守党对德苏条约的签署也大动肝火,他们第一次叫嚷要杀死希特勒。但是,以绥靖思想为政策的张伯伦除了继续妥协外,没有任何新的举措,他只是以欧洲大国的身份作出姿态说,英国将会承担波兰的安全保障,然而,希特勒对张伯伦视若无物,他不仅将他的话当成耳旁风,而且还加快了进攻波兰的步伐。

德苏两国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使希特勒得以腾出手来,轻松惬意地大举入侵波兰,苏联从中得到了好处,他们赢得了一块波兰的土地作为他们的疆界,以便在遭到麻烦时起缓冲作用。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并没有给苏联带来任何作用和好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苏联赢得了短暂的和平,并成功地阻止了西方国家想利用德国占领波兰的同时“把战争转向苏联”的阴谋。有一位前苏联外交家当年曾经向美国作家斯特朗说过:“要是没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我们现在就会受到德、意、日同盟国从欧洲和亚洲的两面夹击。英法两国会据守马奇诺防线并且资助希特勒。美国会成为“日本的兵工厂”来反对我们。签订了这个条约,我们就在纳粹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国之间引起了矛盾。我们分裂了法西斯世界的阵营,我们将不用对整个世界作战了。”

斯大林也早已注意到了当时的严峻形势,他知道希特勒就要打仗了。他决定苏联不能被别人骗到单独对德作战的倒霉局面中去。如果同西方国家结成同盟的希望不能实现的话,他的另一个意图就是联合希特勒,同西方仇恨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对抗。

斯大林的这个愿望后来果然实现了,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忙录中写道:“斯大林同希特勒做交易一举,固然足以令人齿冷,然而在当时是最高现实主义的。斯大林的首要考虑,就同任何国家政府首脑考虑的一样,是他自己一家的安全。”

《慕尼黑协定》是怎样出笼的

1.希特勒的扩张野心

德国纳粹上台5年后的1937年,德国的实力和军备都已经取得了在欧洲大陆的领先地位。纳粹头子希特勒认为,德国的未来不能靠经济上的自给自足方法,也不能用在世界工商业中增加份额的办法来保证,而是要依靠地域的扩张,来争取“生存空间”。因此,解决的方法就是扩张德意志帝国的疆界。希特勒检阅国防军

1937年11月5日下午,柏林举行秘密会议,决定德国未来的政策。会议的结论是,扩张的第一步就是要立即调整纳粹德国,使其扩张到中欧。因为德国能够从那里取得粮食供应、原料和人力,作为进一步向东、向波兰和乌克兰富饶的土地进行军事侵略的准备。因此,必须把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弄到手,作为进一步侵略的前提。

1938年3月,德国以不发一枪的所谓“和平”方式吞并奥地利,并将其划为德国的一个省。对奥地利的吞并使德国的领上扩大了17%,人口增加了10%,工业生产能力提高了4%~5%,播种面积提高30%。德国也由此控制了中欧的战略要地,并且在公路、航运、铁路各方面达到了对整个西南欧的交通进行军事上、经济上的控制,形成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战略包围。

在希特勒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时,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对此除了故做姿态的虚弱抗议之外无所作为,到了4月初,英、法、美相继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撤回了驻奥地利使馆而代之以驻维也纳领事馆。

西方诸国的反应鼓励了希特勒的野心,他把扩张的下一个目标直指捷克斯洛伐克。而且,希特勒选定的突破点是苏台德地区日耳曼少数民族问题。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1400多万人口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共有950多万。此外,国内还有500多万少数民族,其中又以日耳曼民族为主,当时,捷克境内的日耳曼人大约350多万,集中居住在捷西部与德国接壤的苏台德地区。

苏台德地区位于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的边境,是一个浅山区,居住着近300万讲德语的日耳曼人。生活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的日耳曼人除了在历史上曾经做过罗马帝国的臣民之外,从来没有处于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之下。但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领土重新划分,该地区划归捷克。虽然历史上没有接受过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但日耳曼民族属性的认同感仍然受到了冲击。毕竟与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奥匈帝国不同,在捷克斯洛伐克,他们成了少数民族!但是,即使这样,在捷克斯洛伐克历史的头15年,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还是很少制造麻烦的。他们也确实得到了比中东欧其他少数民族较好的待遇。但是,自从希特勒上台以后,日耳曼民族的优越感和纳粹思想的渗透,使得原有的不满情绪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和该党的领导人汉莱因把纳粹德国作为所有日耳曼人的保护者,而抛弃了对所在国捷克斯洛伐克的认同。同时,在柏林面前,则又把自己打扮成捷克境内被压迫的少数民族的卫士,并继而提出了苏台德日耳曼人自治的要求。这一点正好和希特勒的扩张政策合拍,为希特勒吞并捷克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2.操纵苏台德骚乱

1938年3月28日,希特勒在柏林接见了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领导人汉莱因,就在这次会见中,希特勒和汉莱因讨论了新行动的基础。希特勒说,德意大人党现在必须认识到它已经获得了一个有7500万人的日耳曼民族的支持,7500万人不能容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继续压迫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因此,德意志人党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且要在伟大的解放运动中演好自己的角色。德意志人党的任务是向布拉格政府提出必要的要求,保证该党得到它所向往的特权。纳粹造成苏台德地区骚乱

4月24日,汉莱因在卡尔斯巴德(现卡罗维发利)提出了苏台德地区日耳曼少数民族的“合理要求”——卡尔斯巴德纲领。这个纲领不仅包括了苏台德地区德意志人自治的苛刻条件,而且为进一步向捷提出领土要求打下了基础。它的要点主要包括:不承认德意志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少数民族地位,要求德意志人和捷克人完全平等;通过立法在苏台德地区建立一个德意志区,实行完全自治;德意志区全部官职由德意志人担任;结束苏台德德意志人自1918年以来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释放纳粹政治犯等等。而且,汉莱因还在以后的讲话中表示,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完全改变其与法苏结盟的对外政策,废除它同法国、苏联所签订的盟约,转而完全依附于德国。汉莱因明确提出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完全改变其对外政策。”因为他认为“捷克迄今为止的外交政策已把该国置于与日耳曼民族为敌的地位”。

因为这些所谓“合理要求”是由捷克斯洛伐克日耳曼少数民族自己提出的,而不是由德国直接提出来。所以这一点对希特勒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一旦布拉格政府拒绝这些要求,希特勒就可以以“所有日耳曼人的保护者”的身份出现,实现他的扩张计划。

但是,捷克斯洛伐克是不会同意的,哪怕是作为谈判的基础也不会答应。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对汉莱因所能作出的让步不能使柏林满意,这是希特勒早已预料到了的。何况他的野心也绝不仅限于苏台德地区。因此,在3月末苏台德地区的问题首次提出来之后,德国就一直没有放弃对捷克进行军事占领的决心和准备。从5月开始,希特勒在德、捷两国边境集结军队的意图和行动都日益明显和加强,中欧的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虽说在中欧地区,捷克斯洛伐克是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但面对强邻,自己并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来自我保护。因此只好把国家的安全寄托在集体安全体系之上。为此,捷克斯洛伐克想通过与法国以及苏联等国签订一系列的“条约”为国家构筑这一安全的堡垒。

3.《国联公约》形同虚设

捷克斯洛伐克是国际联盟的成员国,根据国联公约第16条的规定,当它在受到武力威胁时,无论威胁来自何方,都将得到国联及其成员国全面、充分援助的保证,其中包括英国和法国。

遗憾的是,无论条约还是盟国都没有给捷克带来真正的安全保障。除了苏联以外,没有一个国家在这场紧张局势中真正明确表示并认真准备在事件发生时会给捷克以应有的援助,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为一个小国的利益大动干戈。在苏台德危机爆发后,苏联向捷克提出,即使法国不援助捷克,苏联也准备履行自己的条约义务。然而,捷克最终并未接受。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最终之所以决定接受慕尼黑的条款而不想单独战斗或是在苏联作为唯一盟国的情况下进行战斗,主要是因为他不愿意使他的国家遭受对德战争所造成的破坏和大量的人员伤亡,并且认为,如果苏联参战,西方就会认为捷克是使中欧布尔什维克化的工具,并会在一场德苏战争中撒手不管。

法国和英国在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刚刚过去一个多星期,苏台德地区的问题刚冒出头来时就对此进行了磋商。两国的态度是一致的。当然,法国在理论上表示他们准备保卫捷克斯洛伐克以示尊重他们的条约义务。但是,实际上他们却根本没有作好应战的准备,这一点是法国军事首脑明确指出来的。他们曾经严肃地警告说,法军的主要力量和多数资源都放在沿法国东北部边境的马奇诺防线上。它并不具备在自己国境之外进行一场战争的条件。这当然是法国防御性战略决策的结果。1939年3月14日德军开进捷克工业城市摩拉夫斯卡-俄斯特拉伐。

英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之间没有明确的条约义务。而且,他们也根本不想打仗,不想在中欧地区为了一个遥远小国的利益打仗。英国首相张伯伦反对一切不由英国政府自主作出的参战决定,对可能将英国拖入战争的中欧动荡局势甚为恐惧。所以,当他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及其同僚们进行磋商的时候,就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了。双方为寻求苏台德危机的“和平解决”,不惜采取妥协与绥靖的政策。

1938年4月,达拉第前往英国与张伯伦磋商。张伯伦对达拉第说,英国是不会为捷克斯洛伐克作战的,并劝法国也这样做。

张伯伦和达拉第都认为,希特勒的全部要求,只不过是为他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同胞“伸张正义”而已。张伯伦甚至说:“希特勒要求的是民族自治,而不是征服。”

英法两国商定,由英国政府出面警告德国“充分了解到自己所作所为的危险性”,同时,两国政府又在布拉格采取联合外交行动,促使捷政府向德国作出更大的让步。为此,一方面英法表示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不会卷入军事冲突,另一方面,在5月7日,两国驻捷公使正式要求捷政府与苏台德德意志人党达成“全面的持久的解决方法”。

希特勒并没有张口,英法两国政府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压力却一天比一天沉重。他们要捷克斯洛伐克给予苏台德日耳曼人以范围极广的让步。

布拉格终于顶不住各方面袭来的压力,宣布赦免了1200名纳粹政治犯,同时,在苏台德地区允许汉莱因实行选举、扩大德意志族的权利等政策。但是,在柏林的授意下,汉莱因以政府拒绝苏台德地区完全自治为由,于5月19日突然中断了同捷政府的谈判。同一天,德国报纸报道了军队调动的消息,德军4个摩托化师已在捷克边界集结,并且作好了袭击波希米亚的全面准备。1939年3月15日德军挺进布拉格。德军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英法两国政府对德要用武力和武力威胁解决苏台德问题,不惜破坏欧洲的稳定的做法感到极度不安。英法决定对德国施加压力和影响,以迫使德国在英法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行事。也就是说要通过妥协,在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因此,在以后的48小时内,欧洲出现了1914年8月以后最繁忙的外交活动和最紧张的军事准备,这是英、法、苏和捷克团结一致抵抗德国侵略的最后一次表现。

面对德国的挑衅,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于5月20日发布“部分动员令”,征召后备役人员和某些技术人员入伍。

5月21日,法国外长发表谈话指出,如果德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将履行《法捷互助条约》的义务。

同一天,英国驻德国大使也对德国外长表明,如果法国履行《法捷条约》的义务,英国政府不能保证在事件的压力下不会介入。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说得更加干脆:“德捷战争就意味着法德战争,因而也许或迟或早成为英德战争。”

在此期间,苏联政府也多次发表声明,要同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一起采取一切措施以保证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甚至公开声明:“互助条约不禁止每一方提出援助,无须等待法国。”

捷德边境的对峙引起的国际紧张局势,形成了所谓的“五月危机”。在这次危机中,英、法、捷、苏虽然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但是在抵制德国采用武力威胁一个小国、破坏整个欧洲的和平与稳定这一点上,有着某种共同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的顾问们一致认为有必要实行政治退却。他们警告说,德国军事机器能够在不遇抵抗的情况下进军奥地利,但其准备状况却不足以在两条更可能是三条战线上同时作战。在多方的压力下,希特勒才指示外交部告诉捷克斯洛伐克公使,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没有任何侵略意图,德军在德捷边界集结的传闻“毫无根据”。26日,汉莱因奉希特勒之命恢复了同捷政府的谈判。五月危机得以暂时缓和。

英、法两国在五月危机中所表现的较强硬的立场并不意味着它们放弃了既定的绥靖战略。他们的目的仍是不惜任任何代价维持“和平”。因此,到7月26日,张伯伦派沃尔特·伦西曼勋爵以“非官方身份”赴捷充当苏台德德意志人党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调解人”,为英法“普遍的绥靖”政策开辟道路。

伦西曼奔走于苏台德和布拉格之间,不断胁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企图以肢解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达成英德妥协。

为了赢得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贝奈斯总统作出了最后的让步。

除了拒不接受捷克斯洛伐克应该扭转其外交政策这一要求外,贝奈斯总统几乎答应了苏台德德意志人党所有的要求,甚至包括在一个民主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中为一部分居民建立一个法西斯的政权。

贝奈斯总统把这个妥协计划交给英国方面的时候,在一份随文附送的照会中说得非常清楚,这个最后的让步是他以及他的政府在英、法外交代表的直接压力下作出的。但是,他的看法是:“由于柏林政府的众所周知的计划以及汉莱因党的目标,这项建议德国人不见得会接受。”

9月7日清晨,在莫劳斯卡·奥斯拉瓦的一次游行示威中,一个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代表与一名捷克骑警发生了冲突,据说骑警用马鞭抽打了那个代表。这就足以作为借口了。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全面中断同捷政府进行的谈判,在苏台德地区煽起了民众骚动。直到9月15日,苏台德地区的肉搏战才平定下来。

就这样,捷克政府作了巨大让步的谈判以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对他们自己突然得到的胜利成果感到惊慌而告终。

9月7日贝奈斯总统在《泰晤士报》上读到了这样一项建议,要捷克斯洛伐克再作牺牲,牺牲的代价是连苏台德德意志人党本身都从未提出过的,即割让领土给德国。

这是英、法的绥靖主义者决定不惜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来避免与德国冲突做出的举措。

不久,张伯伦受法国之邀,同时也代表英国火速赶到德国同希特勒商谈“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经过磋商,张伯伦带回了希特勒要求的、按照民族自决使苏台德德意志人地区脱离捷克斯洛伐克的基本原则。

9月19日,张伯伦返抵伦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同法国政府共同起草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最后通牒条款,并送至捷克斯洛伐克政府。

通牒声称,捷克斯洛伐克如果不立即把主要是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割让给德国,“和平的维护和捷克斯洛伐克切身利益的安全,便不可能获得切实的保障”。英、法政府表示,在捷克斯洛伐克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后,它们同意参加对捷克斯洛伐克新疆界的国际保证。但同时,他们也直接威胁说,如果捷克斯洛伐克不改变态度,法国“将不履行它的条约义务”,英国也将“置身事外”。

9月21日,无可奈何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照会英、法政府,声称“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为时势所迫,不得不对这种毫无商量余地的劝告表示让步,只好以沉痛的心情接受法、英两国的建议”。

贝奈斯总统在向国民演讲时悲愤地说:“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我们被抛弃了。”

至此,张伯伦带着英、法两国的建议及捷克斯洛伐克的屈辱条约,再次飞到德国,准备与希特勒进行第二次会谈,但是,张伯伦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希特勒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德意志族占居民50%以上的地区,由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德意志族不占居民多数的地区,应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同时还要捷克斯洛伐克满足匈牙利和波兰所提出的领土要求。

张伯伦虽然对希特勒的出尔反尔、贪婪蛮横感到震惊和气愤,但他更害怕德捷冲突会把英法卷入战争,并且担心他以个人名誉担保要维护和平的努力失败;于是他答应把希特勒新的苛刻条件再转交给捷克斯洛伐克政府。

希特勒的贪婪要求在整个欧洲引起了强烈反响。

捷克斯洛伐克全国掀起了抗议的浪潮,要求政府抵抗侵略。25日,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公使向英国首相递交了拒绝照会,随后发布了战争动员令。

9月20日、22日和23日苏联政府多次声明:苏联将按照互助条约的规定承担义务,对捷克斯洛伐克提供有效的援助。为此,苏联在西部集结了30个步兵师,并且命令空军和坦克部队进入战备状态。

9月25日,法国政府宣布,如果捷克斯洛伐克遭到攻击,法国将履行法捷条约的义务向捷提供援助,并于27日宣布部分动员。

在国内外反对意见的压力下,张伯伦也不得不向希特勒发出“警告”:“法国政府已经通知我们,如果捷克人拒绝那份备忘录,而且德国向捷克斯洛伐克进攻,他们就要履行其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要是法国军队因此而转为与德国交战,我们觉得有义务支援他希特勒在签订《慕尼黑协定》时们。”曾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残山剩水予以保证。但仅时隔两个多月,他

欧洲的局势又紧张起来。在紧张之就下达了“清除残存的捷克国家”令。中,希特勒一方面对捷克斯洛伐克及其领导人大肆攻击、谩骂和威胁,并且蛮横地限定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在9月28日下午2时以前接受德国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别有用心地对英法摇动橄揽枝,声称德国并不希望和英、法打仗,并感谢张伯伦争取和平的努力,重申这是他在欧洲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

张伯伦从德国回来之后,仍执意向希特勒退让。他表示:“不论我们多么同情一个强邻压境的小国,我们总不能仅仅为了它的缘故就不顾一切地把整个大英帝国拖入一场战争。”因此,他两次致电贝奈斯,要求捷方接受德国人对苏台德地区“某种有限度的占领”。他还威胁说:“这个计划如果不被采纳,取而代之的就只有武力入侵、武力肢解这一条路。”

4.签定屈辱条约

就在这种微妙的情况下,德国的法西斯朋友出来救场了。意大利总统墨索里尼提议,召开一个有英、法、德、意四国参加的国际会议。

9月28日,希特勒同意了这个建议,并且发出了邀请。29日,张伯伦第三次飞往德国,在慕尼黑同达拉第、墨索里尼、希特勒讨论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方案。

同一天,苏联政府也提出了建议,立即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防止侵略和避免新的大战的措施。但是,无论在英国还是在德国心目中,都在有意地排斥苏联,不让其参与解决欧洲的政治问题。

英、法、德、意四国领导人在慕尼黑的谈判基本是一边倒,协定完全是按照希特勒的要求作出的。

捷克斯洛伐克作为当事国,它的代表虽然也被召到了慕尼黑,但却一直被排斥在会议之外。

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之一马萨里克博士后来在他的文章里就当时的情况描述道:“9月29日晚上10点,英国代表霍拉斯爵士把新计划的要点告诉了我们,并交给我们一张地图,上面标明了将要立即被占领的地区。我提出了反对意见,对此他两次斩钉截铁地说,他对于他所讲的话,没有什么可补充了。我们就对于我们来说极为重要的那些地方和地区发表了意见,他对这些意见毫不在意。最后,他回去开会了。”

4个小时后,捷克斯洛伐克代表接到了四国达成的协定。

马萨里克博士在他的文章里写道:“一个法国人用一种十分粗暴的态度向我们解释说,这是一项无权上诉、也不可能改变的判决。”面对慕尼黑协定,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很清楚,1918年边界所确定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已不复存在了。

当布拉格正在沉痛地发表公告时,在英国、在法国、在德国、在意大利则是一片欢欣鼓舞的景象。人们沉浸在一种残酷而短视的欢乐中。正如丘吉尔就德捷问题上评价张伯伦一样:“让你在战争与耻辱之间作一抉择,你选择了耻辱,而你将来还得进行战争。”

在英法同法西斯分子共同狂欢不到半年,希特勒就撕毁了协定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的国家也立即陷入了捷克人民一样的命运。

进攻波兰的口实是谁制造的

1.海德里希其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9月1日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开始的,那么,德国是怎样找到入侵波兰的借口的呢?这里面牵扯到纳粹德国的党卫队头子海德里希。希姆莱视察慕尼黑附近的达豪集中营

海德里希生于1904年,他的父亲是一所音乐学校的校长,母亲是歌剧院的演员,因此,他从小在音乐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以致后来当了盖世太保头子后,下班回到家里也经常用弹奏乐器来消除疲劳。

1920年,德国因连年战争和经济大萧条,到处是一片混乱,16岁的海德里希不得已出外谋生。他先是加入了一个自由团组织,后来又选择了当兵。他靠自己聪明过人的头脑成为海军训练学校士官生,毕业后成为一名海军少尉,两年后晋升为中尉。这一年他刚刚22岁。

海德里希从小就对政治怀有浓厚兴趣,能作为海军少尉对他来说,未来的路,无疑充满了希望。然而,两年后由于一个偶然事件得罪了上司,经海军有关部门一番审理之后把海德里希开除出了海军。

海德里希在社会上浪迹了一段时间后,经人介绍投奔了希姆莱。

希姆莱当时正决定重新组建党卫队保安处,与海德里希短暂的谈话,使希姆莱十分喜欢这个头发金黄的年轻人。于是便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海德里希,与此同时,还任命海德里希为冲击团上校队长。从此,海德里希平步青云,官儿越做越大。不过,党卫队的情报机构也是在海德里希的努力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成为纳粹德国最大的情报机构。可以说,没有希姆莱就没有海德里希,而没有海德里希,党卫队就不会有后来异常庞大的情报机构。

海德里希对党卫队保安处的工作很卖力,希姆莱比较满意。1934年,希姆莱就把这个投奔到自己门下还不到5年的年轻人放在了盖世太保的最高位置上。这一年的6月9日,希特勒的助手赫斯代表希特勒宣布,党卫队保安处是党内唯一的情报机构,不容许党内再有其他机构从事谍报活动,至此,海德里希在纳粹党内的情报机构中的地位更加巩固了。

1936年,海德里希经过努力,由他担任处长的党卫队保安处如愿以偿地扩充为保安局,海德里希任党卫队保安局局长。

在此之前,海德里希领导的党卫队保安处和卡纳里斯领导的军事情报局签订过协议,保安队的情报机构不插手国外情报事务。海德里希由保安处长升任局长之后便有了更大的野心,他不甘心仅在国内从事情报活动,他要插手国外情报。海德里希第一次直接插手国外情报事件,是派人捣毁了捷克境内的一个反纳粹的电台。

设立于捷克首都布拉格近郊的这个电台名为“黑色电台”,在当时是众多反纳粹的电台中影响比较大的一个。对此,希特勒恨得要命,必欲除之而后快。海德里希得悉主子的意图后,早已把他与从前的上级卡纳里斯签订的协议置之脑后。

海德里希通过在捷克的情报人员提供的线索,了解到“黑色电台”的负责人名叫福米斯。他原是德国一家广播电台的技术领导人,后与一个反纳粹组织的领导人施特拉塞一起跑到捷克去的。

这天,海德里希把保安局局长助理、党卫队二级突击队中队长约克斯叫到办公室,让他想办法把远在捷克的专与德国人为敌的福米斯弄到柏林来。约克斯受领任务后化装成一个商人,与自己从事舞蹈事业的女友一同来到布拉格。

约克斯的确是一名干练的特工人员,他没费多大劲便找到了“黑色电台”的准确地点——一家旅馆的某个房问。但是他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带着自己希特勒和他的得力干将(左一为的女友在布拉格玩了个痛快后,才向海戈林、左二为凯特尔;右二为希姆莱,右一为希特勒德里希汇报已经找到目标。在得到海德里希行动的命令后,约克斯才悄悄地搬进了“黑色电台”所在的那家旅馆,并神不知鬼不觉地偷配了一把“黑色电台”所在房间的钥匙。

当天夜里,约克斯按照事先约好的暗号接来另一个名叫格奇的纳粹间谍。约克斯如此这般地向后来的间谍耳语了一番后,两人随即开始行动。他俩蹑手蹑脚地来到福米斯的房门口,约克斯把配好的钥匙快速插入锁孔。他们原以为主人不在,谁知里边随即传出福米斯的问话声,约克斯情急之下伪装成服务员的口气说:“给您的房间摆肥皂。”

毫无准备的福米斯刚一打开房门,约克斯和格奇便猛地向他扑了过去。福米斯感觉到大事不好,快速地把手伸进怀里,想掏出枪来。然而,约克斯的枪已经响了,福米斯当即倒在了血泊之中。之后,两个间谍又掏出磷粉洒在电台和其他物品上,再点上一把火,随即逃之夭夭。

希特勒得悉捣毁了“黑色电台”后十分高兴,表扬了海德里希一番,这更加坚定了这个“金发野兽”插手国外情报的决心。

2.希姆莱作战计划

海德里希领导的党卫队保安局自从捣毁“黑色电台”,得到希特勒的嘉奖后,更是有恃无恐。他们在纳粹德国分裂捷克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与德国接壤,这里居住着260万日耳曼人,由于北部和西部的矿山和波希米亚森林都是极其富饶的土地,因而,德国纳粹党人早就对这块土地垂涎三尺。

住在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自由日子,德国的纳粹党人要把他们鼓动起来是很容易的,因为他们是一个民族,而他们并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的1923年,就有一些充满泛德意志主义的纳粹团体开始在那里活动了。在苏台德地区亲纳粹的团体中,有一个比较大的组织名叫“德意志祖国阵线”,1935年这个组织又改名为“苏台德德国党”。因此,纳粹德国要在捷克的苏台德地区煽起民众的情绪是很有一些基础的。

作为纳粹党和希特勒的马前卒,海德里希对希特勒的意图和苏台德的现状了如指掌,因此,早在1936年初,海德里希就在希姆莱的授意下通过德国驻布拉格使馆给苏台德德国党这个组织提供经济等方面的资助,并指导他们组织情报网,进行间谍活动。

1938年夏天,在海德里希等人的操纵下,苏台德地区的德国纳粹党人不断地渗透到苏台德各地区的组织中去,不但把所有这些组织变成了亲纳粹的,还由柏林豢养的苏台德区德意志人把那些组织中的许多人变成了德国人的党领袖康拉德·亨莱茵特务。新的德国特务们不遗余力地为德国保安局收集情报。为了把大量的情报及时地传送到德国去,保安局竟然派人在边境两端架设了电话线。

为了给希特勒在军事上入侵捷克找到借口,海德里希领导的党卫队保安局授意苏台德德国党到处寻衅滋事,叫嚷着要回到德国的怀抱。捷克政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了反击,拘捕了一批闹事者。然而,捷克的命运早已不是掌握在捷克领导人的手中了。随着《慕尼黑协定》的签署,纳粹德国入侵捷克已经“合法化”。不久,德国军队就开到了捷克的土地上。

贪婪的希特勒占领捷克是借民族矛盾和疆土利益为幌子来实行侵略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绥靖政策也帮了他一个大忙。使他及其走卒更加忘乎所以。

如果说海德里希领导的间谍们在德国入侵捷克的问题上最初还是站在幕后的话,那么,在希特勒准备对波兰发动他们称为“白色方案”的计划时,他们则是直接走上前台制造事端。这个事端的制造计划叫做“希姆莱作战计划”。

为了给入侵波兰找一个借口,希特勒命令希姆莱在德波边境制造一个事端,希姆莱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的得意门生海德里希。海德里希接到任务后,很快就制定出一个绝妙的计划,这个计划就是“希姆莱作战计划”,该计划是这样设计的:

在德国进攻波兰的前一天夜里,情报保安局的部队穿上波兰游击队员的制服,沿德波两国边境制造波兰入侵德国事件。他们的任务是在几分钟以内攻占格莱维茨的德国电台,并用波兰话对德国进行攻击。

海德里希意识到,要把这台戏演好,演得更逼真,就得动真格的,要制造出真正的流血事件来。

海德里希的脑海里马上想到了约克斯领导的党卫队突击队,这个党卫队突击队队长领导着保安局的一个特殊的情报部门,在该部门工作的都是一些特殊的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主要是为保安处的外国间谍们伪造不同国籍的证件、护照、通行证等。在二战快结束的时候,这个部门还制造假币。总之是一个专门造假的部门。

于是,海德里希立刻找来党卫队突击队队长约克斯,向他布置了任务。这一次约克斯的主要任务是带上6个精明强干的党卫队员在规定的时间里对格莱维茨电台进行攻击。

海德里希向约克斯交待完任务后又着重强调,这件事不得同格莱维茨的任何一个德国机关或单位进行联系;执行任务的每一个人不得随身携带党卫队成员、安全局人员或警察等可看出是德国人留下来的证件。最后他凑到约克斯的耳边说:“事后在现场能留下几具波兰人的尸体则再好不过了。”

海德里希给约克斯交待完最主要的任务后,又忙着给其他与之相关的一些负责人分配任务。有的负责置办行动中所需的波兰军服,有的负责把电台附近一带驻扎的武装部队撤走,有的率领兵卒化装成波兰进攻部队向电台发起攻击,还有的充当边防警察与“敌”激战,最后一个负责人的任务是把从集中营里拉来充当波兰人尸体的犯人运往将要出现的几个战场上。

约克斯从海德里希处回来,便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6个党卫队员,包括一名懂波兰语的翻译乘车悄悄地来到了格莱维茨。他把人员分住在两家旅馆,随后,又带着人员侦察了电台周围的地形。

电台设在城外塔尔诺维茨公路旁,外面围着一道2米高的铁丝网,电台四周几乎没有警卫人员。

等各路人马报告说一切准备妥当后,海德里希又把几个负责人召集在一起,再一次商讨具体细节,看看有没有不妥的地方。一切都天衣无缝后就静待元首下达命令。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国士兵搬开了德波国境上的栏木。

8月31日,希特勒向德国武装部队发布命令,9月1日4:45进攻波兰。海德里希随即指示他的各路“导演”们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8月31日下午4时,海德里希向约克斯下达了作战命令。

约克斯得令后,于下午7:45时带着那6名党卫队员乘车直扑电台。与此同时,早已停在奥佩恩别墅前的卡车也快速启动,把里边装着的刚刚弄死的囚犯们运往预定地点。

晚8时许,当电台的工作人员正和往常一样进行工作的时候,突然发现几个陌生人杀气腾腾地走了进来,冲向播音室。他们用手枪指着吓得不知所措的播音员,高喊着“举起手来!”还有的朝天花板乱开枪。

约克斯命人把电台工作人员绑起来,塞进地下室,然后让翻译掏出早就准备好的波兰语讲话稿对着麦克风进行播音,就这样,无数正在收听广播的德国人听到了波兰人的声音和夹杂其间的枪声。

这次事件的全过程只有4分钟。4分钟之后,约克斯就带着人马溜得无影无踪了。

电台门外,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具血淋淋的穿着波兰军制服的尸体。同一天晚上,另外几个地方的纳粹特工也按照海德里希的指令从波兰境内向德国边境进行佯攻。

9月1日,德国的所有报纸、电台、广播都无一例外地发了同一条新闻:波兰暴徒进犯德国。

同一天,德国数十万军队入侵波兰,二战的序幕拉开了。

3.波兰被占的隐情

德国策划的“希姆莱作战计划”的后果是导致波兰的灭亡。在纳粹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时,就是利用了捷克内部苏台德地区民族矛盾和英法两国因害怕战争,而一味采取绥靖政策的结果。那么,这次德国对波兰肆意的占领是否仍然有一些让其尤所顾虑的内因呢?1939年的最初几个月是英国政府感到心情相当愉快的一段时间,这是他们很长一段时间所没有的。他们认为,由于本国的加速再武装,美国的重整军备计划和德国的经济困难已经使危险日益减轻。当时的英国政府甚至准备如开一次新的裁军会议,认为世界即将进入一个“黄金时代”。而这时,德国纳粹党人正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培养独立运动,促使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分裂。3月12日,斯洛伐克人在其领袖狄索神父到柏林谒见希特勒后,就正式宣布独立。之后,德国军队以保护国的身份进驻该国,并占领了这个国家。英国人在看当天的报纸,标题是“波兰遭到入侵,一些城市被炸。”

占领了捷先斯洛伐克,德国继续东进的目标就是波兰。波兰是历史上占领德国失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最初希特勒并不想对波兰采取行动,因为波兰也像匈牙利一样曾经帮助希特勒威胁捷克的后方,所以也就促使捷克不得不向希特勒屈服,而波兰也乘机获得了一片捷克的领土。由于英国政府采取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步骤,才使得希特勒改变了他的意愿。

德国占领捷克后,英国曾经作出过反应,但是很快就采取了妥协的态度。英国政府曾经自动保证捷克可以不受侵略的威胁,但德国占领捷克后,英国首相张伯伦却告诉下院说,他认为斯洛伐克的独立已经使这个保证失效,所以他觉得英国不再受此种义务的约束。英国没有理由“改变”自己的政策。但是,在几天内,张伯伦却作了一个完全的转变,这个转变让世界吃惊和愕然。英国政府突然决定阻止希特勒的任何进一步行动,并在3月29日主动向波兰表示愿意支援它来对抗“任何威胁波兰独立的行动,以及任何波兰政府认为有抵抗必要的行动”。

张伯伦内阁作出如此冲动的决策的因素是什么?人们无法考证,也许是迫于当时群情激愤的压力和张伯伦自己内心的怒火,因为他觉得受到了希特勒的愚弄和自己在众人面前像个小丑而感到羞耻。但这种不顾后果的草率决策不但没有制止住纳粹德国侵略的意识,反而促使它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根据战后人们得到的一些资料显示,当时由于英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和步骤来取得苏联的支持,也没有事先征得波兰的同意,就突然地宣布要保护波兰的安全。波兰的贝克上校曾经说过,他是在两次弹去香烟灰的时间内就决定接受英国的保护的,他解释说,在他一个月前会晤希特勒时,对希特勒说必须归还但泽失地时的语气和态度实在难以承受,所以当英国的建议传达到他这里时,他认为这是还击希特勒耳光的好机会。

其实,在当时能够给予波兰直接支持,并可以避免战争的唯一机会是苏联对波兰的态度。如果苏联能够给予波兰直接的支持,那么,希特勒就不敢贸然出兵。但是,尽管情况是这样的紧迫,英国政府所采取的步骤还是拖拖拉拉,毫不认真。张伯伦对苏联具有强烈的厌恶心理,哈里法克斯也具有强烈的宗教性反感,他们两人对苏联的实力估计得太低,而对波兰当时的实力义估计得过高。

这时,希特勒已经感到英国人开始反对德国向东扩张,他害怕如果再耽误时间就有被阻止的危险,所以希特勒加快了其争取生存空间的行动。希特勒感觉到,英国人是头脑冷静、具有理智的,他们不会为了波兰而轻易投入战争的。同时,苏联是应该争取的对象。所以,希特勒决定暂时忍受对于共产主义的一切仇恨和恐惧,倾其全力来讨好苏联,使其保持中立。

希特勒这一着果然奏效。张伯伦和哈里法克斯给予苏联的冷遇,特别是当希特勒进军捷克之后,苏联再次提出建立联防同盟建议又受到冷遇之后,斯大林对西方自然心存怨恨。这一次英国政府和波兰政府单独达成安全保护后,不能不加深苏联对两人的疑虑和猜忌。有关人士当时分析说,一直倾向与西方合作以抵抗纳粹德国的苏联外长李维诺夫被解职,而接替他的人是宁愿和独裁者打交道的莫洛托夫,这已经向世人发出了警告。西方却没有作出相应的积极挽回的措施。

8月23日,德国外长李宾特洛甫飞往莫斯科,接着德苏两国就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这个条约的签订,必然增强希特勒发动战争的野心,也就很必然地有了“希姆莱作战计划”的出台以及对波兰的占领。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其《第二次大战回忆录》中对于英国的投入战争有很精辟的评述。他在叙述了英国如何容许德国再武装和如何容许德国吞并奥国和捷克,以及如何同时又拒绝苏联的联合行动建议之后,写道:“当所有的一切援助和利益都已经丧失殆尽之后,英国才开始牵着法国一同要保护波兰的完整。如果说在1938年为捷克而战,那还是很合理的,当时德国陆军能用在西线上的精兵可能只有6个师,而法国兵力则有67个师,但是当时大家认为这种做法是鲁莽的,不合理的,缺乏近代化的思想和道德观念……五六年来,我们所采取的都是绥靖政策,现在却于一夜之间作了一个突然的和完全的转变,决心在远比过去恶劣的条件下,接受一次显然即将爆发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战争,这种做法显然是难以如愿的。”

4.背叛希特勒

英国媒体最近披露了一个惊人内幕:备受希特勒信任的德国纳粹党卫军头子海因里希·希姆莱曾经密谋背叛希特勒,率纳粹德国向盟军投降。希姆莱想背着希特勒与盟国达成和平协议,而且从二战欧洲战场结束前8个月就着手策划此事。

1944年8月31日,英国军情六处的负责人向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交上了一份截获的密码电报。这份电报是德国纳粹党卫军和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头子海因里希·希姆莱发出的。虽然这份电报没有保存到今天,但这一定是一份绝密级的电报,因为丘吉尔首相当时亲笔回复了军情六处,称“希姆莱的电报由我保管并负责销毁”。

在整个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看过多达14000份破译的密电,但这份电报是唯一由他保存并销毁的,而这份电报,也是唯一一份由德国纳粹党卫军头子希姆莱发出的。

今人对于二战后期德国纳粹内部分化的情况虽有所了解,但对详情知之甚少,而这份紧急电报,是英国的一个专家研究小组对刚刚发现的一份与希姆莱有关的新文件进行研究后,找到的唯一一点他可能想在战争后期背叛希特勒的新线索。关于希姆莱试图背叛希特勒的全貌,至今尚不得而知,但这份新证据表明,希姆莱在战争后期试图与盟军达成协议的急切程度,比一般想像的还要急。盟军轰炸柏林

战争后期,随着德国战败的结局越来越清晰,德国纳粹内部不团结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其实,希姆莱一直在经营着自己的势力,构筑着通向最高权力之路。为此,他一手组建了纳粹党卫军,并亲自任首脑。要加入党卫军的最重要条件就是个人要对纳粹德国绝对忠诚,而希姆莱为党卫军制定的座右铭是:“忠诚是我的荣誉。”不过,现在看起来,曾被希特勒骄傲地称为“忠诚的海因里希”的希姆莱,却比任何其他纳粹领导人都更不忠于希特勒,在纳粹德国存在的最后8个月中,他就一直在试图背叛希特勒,特别是在只是听说希特勒疯了的传闻后,更是公开地向盟军示意投降之心。这也导致希特勒在地堡中临死前的政治遗嘱中开除了希姆莱的党内外一切职务。

由于那份电报已经被丘吉尔销毁,现在世人只能对这份电报的内容进行猜测。不过,推断也是很有道理的。

在二战后期,德国军队全线败退,纳粹德国朝不保夕。在此情况下,作为纳粹德国二号头目的希姆莱已经意识到大势已去,但最高领导人希特勒却仍试图作最后一搏。如果说希特勒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幻想的话,那么,在位置下面的人,包括希姆莱在内的德国高级将领,都已经感到,纳粹德国真的是大势已去了。于是,希姆莱决定背着希特勒,酝酿与盟军达成秘密协议,而这份电报,就是他向一位中间人发出的。希姆莱试图让后者代表他向英国提出试探性的和平建议。丘吉尔一直坚决反对与德国人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收到这份电报后,他一定急于澄清英国欲与纳粹德国达成和平协议的传言,因为这极有可能会破坏盟国与二战中最重要的盟友苏联的结盟。于是,丘吉尔自己毁掉了这份电报,他想确保德国人不再进行试探性接触,所有关于此事的线索也因之灰飞烟灭。

上述推断还有其他间接证据来做旁证。1944年8月,日本军国主义者已经暗示他们准备做中间人,让德国与苏联单独达成和平协议,日本驻柏林大使在9月初进见希特勒时,曾经直接提出了上述建议,但遭到了希特勒的当场拒绝。

希姆莱并不知道日本方面提出的德国向斯大林提出双边停战的建议,但他显然也已经意识到德国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当年9月12日,他也与希特勒会面,讨论了向苏联或者英国提出试探性和平建议的想法,他当时想得更多的是与英国达成类似的和平协议。显然,他得到的是与日本大使一样的回答,因为希特勒对此根本不感兴趣。

希特勒一直认为,谈判只可能由实力占优的一方提出,德国现在的处境提出谈判只能是枉然。当时,他只想发动一次大的攻势,彻底扭转战争对德国不利的局面。他的想法是在地处法国北部、比利时东南部及卢森堡北部的阿登高地发动一次全面攻势,将英国与美国军队“赶进大西洋”,然后,用缴获的新武器,对苏联发动全面进攻。

到了1944年秋天,盟军已经完成了对德国东西边界的合围,第三帝国的灭亡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与希特勒不同的是,希姆莱再也不准备抵抗下去了,他还想要自己的脑袋,还想领导后希特勒时代的德意志帝国,如果有可能,继续对布尔什维克主义作战。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希姆莱需要与西方的英国达成协议,正如那份8月份发出的电报所表明的,他已经开始寻找自己的出路了。

只是,那时希特勒仍是纳粹德国的元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希姆莱每走一步都需要极为谨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他一直扮演着两面派的角色,表面上,他仍是“忠诚的海因里希”,暗地里,他加紧了与盟国试探性的接触,以求达成秘密和平协议,然后“率众起义”,他不想自己与希特勒一起,走到自毁之路的尽头。

1944年12月,德军在阿登高地发动了一次很大的攻势,但这次战役并没有改变纳粹德国的命运,希特勒试图将英法盟军赶出欧洲大陆的如意算盘完全失败了。剩下的路已经没有了,只有顽抗到底。希特勒当时叫嚣着:“我们决不投降!我们可以失败,但我们将会让世界一起做陪葬!”

希特勒孤注一掷的叫嚣也许会引起一般纳粹分子的共鸣,但希姆莱却已经不再狂热了,他对形势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德国完蛋了!1944年12月底,纳粹党卫军情报头子沃尔特·施伦贝格手下的一位联络官从上司那里听说,希姆莱正试图与盟国中的某国达成一项单独的和平协议。现在可以证实,这个“某国”其实就是英国。

但是,希姆莱如果想与盟国达成任何和平协议,他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声誉,要知道,他可是希特勒“最忠诚的党卫军战士”。为了取得西方盟国的信任,他开始频繁地露面表现自己,他要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

1945年1月,一位代表美国和加拿大犹太人的瑞士调解人在盟国和希姆莱之间进行游说和调解,希姆莱同意以25万美元为代价,在一个月内释放1400名犹太人。然而,到了2月份,1200名犹太人被释放,但他并没有要钱。不过,由于深知希特勒不会允许他这样做,希姆莱请美国和瑞士的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应突出希特勒的“人道主义姿态”。华盛顿当时也肯定准确判断出了希姆莱想要寻求达成和平协议的愿望。

尽管希姆莱在此事上做足了手脚,但当希特勒得知他一直想灭绝的犹太人被释放时,仍大发雷霆,并立下令:绝不能放走一个犹太人!这也是只有1200名犹太人,而不是1400名犹太人侥幸逃生的原因。事已至此,希姆莱的努力看来是白费了。1945年1月,他被希特勒贬到其他职位,当上了一名高级军事指挥官。希特勒将他另用的理由是利用了他的身体状况,称他因长期生病,已不适应现在的工作,而把他安排到柏林北部的一个党卫军医院休养。由此,希姆莱从内心感到他和元首之间的隔阂正在加深。一种背叛的心也就越来越强烈。希姆莱已经在计划自谋生路的方法。

希姆莱为了提高自己在西方盟国面前的发言权以及所谓的新形象,下决心同意与来自世界犹太人大会的一名代表在一个秘密地点会面。在这次会面中,他同意释放关押在拉文斯布里克的犹太妇女,这显然是与希特勒的旨意背道而驰的。

1945年2月到5月期间,希姆莱多次与瑞典红十字会副主席康特·弗尔克·贝纳多特会面,经过这些会谈,他所计划的德国向西方投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

1945年4月22日,歇斯底里的希特勒公开承认德国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并表示自己将随第三帝国的消亡而消亡。第二天傍晚,当希姆莱再次与贝纳多特会面,并请求他向西方盟国转达德国愿意投降的意思时,希姆莱自己策划德国投降的计划,在盟国看来实际已经没有多少背叛的意味着。

希姆莱的最后提议晚了一步。1945年4月28日,希特勒通过BBC向全世界发布消息说,希姆莱制定了向英和美国无条件投降的计划,并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无耻的背叛”。随后,希姆莱被希特勒剥夺了一切职务。对于希特勒来说,发现自己一直认为绝对忠诚的希姆莱竟然也背叛他,是对他最大的打击,他终于感到自己已经是四面楚歌,于是,他也准备了结自己的生命。果然,两天之后,他也死了,尽管现在关于他的死,还有种种的传言。

希特勒死后,德国元帅邓尼茨接替他短暂地当了几天第二帝国的元首。他知道希姆莱是不可靠的,因此拒绝了希姆莱入阁的要求。想继续掌权的希姆莱美梦破灭后,刮了刮自己的胡子,戴上自己的独眼黑眼罩,穿上一名党卫军士兵的军服,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涯。

但是,他并没有跑掉,两周后,他就落入了英国军队手中。1945年5月23日,他咬碎了镶在一颗假牙里的氰化物胶囊,自杀身亡。

关于希姆莱的死,历史上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当时希姆莱带着他的一帮亲信从弗伦斯堡逃向马恩。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十分辛苦。当一班人马疲惫不堪地来到易北河口时,面对滔滔的河水,他们不得不扔掉了汽车,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加入了逃亡者的行列。但是当他们来到布莱梅港口时,认真的英国士兵对他们产生了怀疑。英国士兵发现这些人的身份证非常新也非常好,按理说,像这样逃难的人员不应该有如此崭新的证件。于是,他们被带到了兵营里监禁了起来。希姆莱受不了监狱的生活,于是他撕下蒙在眼睛上的黑布,亮出了自己的身份。

英国士兵听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希姆莱,立刻向上级报告。蒙哥马利元帅立即派人赶到这里,对希姆莱进行了审问和搜查。当一名军医给希姆莱检查口腔时,发现牙齿中间有一个东西闪闪发亮,就命令希姆莱把口腔对着灯光。这时,希姆莱突然掉转头,合上嘴,牙齿用力一咬,只听见他的嘴里发出一声轻微的响声。希姆莱的身体抽动了几下,就不动了。他咬碎了藏在口腔内的毒药管。

英国医生和士兵急忙给希姆莱灌进了大量的呕吐剂,并进行洗胃,但希姆莱还是一命呜呼了。

“珍珠港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1.珍珠港惨剧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瓦胡岛。早上七点半,初升的朝阳刺破雾气,照在珍珠港锚地那两排巍峨的战列舰,以及三三两两的巡洋舰、成排的驱逐舰和各式辅助舰船上。战舰上和岸上都没有多少人在活动,只有几条交通艇或吐着白烟的小拖船,偶尔会划过镜面般的绿色海水,好一派静谧祥和的周日景象。由于没有准备,珍珠港受到袭击时,舰只正密集停泊在港内,基地飞机也是密集停放。

但忽然之间,从海上飞来了大批涂着橘红色膏药的机群,向港口中的战舰投下了鱼雷和炸弹,宁静的港口瞬间成了充满水柱和硝烟、烈焰与死亡的炼狱,到处都是东倒西歪、扭曲破裂的舰体,以及在海面厚厚的浮油中竭力挣扎的水兵。

与此同时,珍珠港周边的各海军及陆军机场也遭到了日机的轰炸,一批批排列整齐、型号各异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在日机的投弹和扫射下化为火海。美国人在这突如其来的袭击面前完全懵了,只有广播和无线电在一遍遍地拼命发送同一个惨痛的消息: “珍珠港遭空袭——并非演习!!!”

珍珠港位于瓦湖岛南部科劳山脉和怀特奈山脉之间的最低处,因盛产有珍珠的牡蛎而得名。它是美国在太平洋上重要的海军基地。

珍珠港是一个天然的良港,整个海湾形同伸向内陆的鸡爪,只有通过330米宽的狭窄水道与太平洋相通。港区内水域面积大约2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米,港湾内的怀皮奥半岛、珍珠城中岛和福特岛将珍珠港分为4个小港湾,可同时停泊各种舰艇500多艘。

美国于1900年开始在珍珠港基地进行建设,陆续建成了设备齐全的大型造船厂、船坞、码头、油库等设施。1919年和1922年相继建立了潜水艇基地和航空基地。1933年起,为了遏制日本的扩张,美国进一步加大基地建设,使该港成为美国在太平洋上重要的海军基地和后勤保障基地。1940年后,美国太平洋舰队便常驻珍珠港,成为在太平洋上的重要的威慑力量。它极大地牵制和威胁着日本在太平洋上企图称霸的梦想。珍珠港也就成为日本军队南进的一个阻碍,日军也把珍珠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拔掉这个钉子,1941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拟订了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得到批准后于12月7日实施了突袭。

这次袭击给美国在港内的舰只以毁灭性的打击。日军仅以损失飞机29架、潜艇1艘和特种潜艇5艘的微小代价,击毁、击伤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停泊在港内的全部8艘战列舰和10余艘其他舰只。击毁美军飞机265架。美军伤亡惨重,总计2403人陈亡,1778人受伤。美国太平洋舰队无气大伤,几乎全军覆没。太平洋舰队的战斗力下降了80%~90%,超过了美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受损失的总和。

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后,占据了太平洋上的制海权,为进攻菲律宾和马来亚等四方殖民地国家,占有那里的资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那么,面对强大的美国,日本是如何萌动了在“太岁头上动土”的念头的呢?

2.山本的奇袭计划

原来,日本想要把东南亚这些西方国家固有的殖民地窃为己有,最大的威胁来源就是美国。由于日本对外扩张的速度不断加快,与美国的矛盾也在不断地激化。当美国宣布中止与日本的贸易往来,并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后,为了获得荷属东印度年产量达800万吨石油的油田,南洋占世界年产量78%的橡胶和占世界产量67%的锡矿,以及铁、铝等金属矿资源,还有大米等粮食资源,日本不得不背水一战。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原是竭力反对日本与美国开战的反战者之一,他心里明白,与强大的美国开战,即使通过偷袭的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暂时性的优势,但如果战事超过一年到一年半,美国就会以自身强大的资源优势扭转战争的局面。因此山本五十六积极参与对中国的侵略,因为当时的中国不堪一击。

但是,在日本大本营根据德、意、日三国订立的同盟条约确立了对英美开战的战略方针后,山本五十六一改过去反战初衷,竭尽全力策划了对美国的作战计划。就是以偷袭的方式力求在开战初期歼灭美军太平洋舰队,确立日本军事上的优势,随后不断组织有效进攻,不断打击和削弱美国的军事实力,不给美军积蓄力量的机会,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

山本五十六在这样狂妄的野心驱使下,制定了突袭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地——珍珠港的阴谋计划。

1941年1月,山本五十六正式向日本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提交了突袭美国珍珠港的《战备意见书》。意见书中称,要想尽快解决资源上的瓶颈问题,实现南进计划,就不可避免地要与美国发生冲突。一旦开战,美国军队在太平洋的舰队就会立刻从珍珠港出发,从侧翼对日军进行牵制,这样,日军南洋舰队就必定要掉头迎战。因此,日本应该迅速将后顾之忧去掉,先拔掉“珍珠港这颗美国鲨鱼的牙齿”。一旦摧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日本就可以在美国恢复元气之前,从容不迫地占领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所有的重要据点,获取那里丰富的资源。取得优势后,迫使美国订立城下之盟。

意见书中对这次突袭的可能性作了这样的评估,即只要美军舰队确实在港内停泊,并且日本军舰在航行途中不被发现,就能取得成功。

山本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了自信,所以计划提交大本营后,他就开始着手准备突袭的工作。令山本五十六没想到的是,日本大本营却否决了他的计划。

日本上层普遍都认为这样的计划太具冒险性,如果在攻击前被美军发现,就会有不可想像的灾难;而且一旦联合舰队的主力用于突袭珍珠港,那么势必造成对南方战线的牵制。联合舰队中也有不少军官对个计划持反对意见,承担作战指挥的第一航空舰队司令南云中将和第十一航空舰队参谋长大西少将都表示不敢苟同。山本五十六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极力做高层人士的工作。他不仅说服了前来陈述反对意见的南云和大西两位将军的参谋长,还将此计划交给了日本天皇的弟弟高松亲王,希望他能做通天皇的工作。果然,日本天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批准了山本五十六的偷袭计划。大本营见天皇已经“恩准”,知道已经回天乏力,只好在1941年10月10日批准了这个计划。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提到珍珠港事件时,都会指责日本的不宣而战,其实,当时日本内阁在批准这个偷袭的计划时,在时间上作了精心的安排,可以说玩了一个小花招。他们的原意是想尽量不超出合法的限度外,来实现偷袭带来的利益。他们玩的花招是这样的:他们准备给予美国在11月26日提出要求的答复,预定在12月6日夜间送达日本驻美国大使手中,并指定他在第二天的13点正式交给美国政府,这时的夏威夷时间是上午的7:30时,这样,日本就只给美国政府半个小时的时间去通知其在夏威夷和其他地区的军事指挥官说日本已经向美国宣战。这样日本就有理由说偷袭并没有违反国际公约。然而,由于日本给美国政府的复电内容太长,日本大使馆在翻译时发生了延误,结果直到华盛顿时间14∶20,日本大使才将那份回复送交美国政府,而这时珍珠港已是一幅惨不忍睹的景象。在日本江田岛受训的舰载机驾驶员

在日本飞机轰炸珍珠港的前45分钟,一条美军拖船上的美国士兵就发现了尾随其后的日军微型潜艇的潜望镜,并向在海上巡游美国“沃德”号驱逐舰报告了这一消息,“沃德”号随后击沉了这艘日本潜艇。日本潜艇的任务就是进入珍珠港并配合随后到来的战斗机攻击美军舰艇,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美军士兵发现并报告了这一事件,可这样重要的信息却没能传递到美军的高层,美军的这一失误,使他们付出了整整一个太平洋舰队的代价和4000多名美军官兵的伤亡。

3.美国高层轻敌

珍珠港事件对美国人来说无疑是一场恶梦。据后来研究珍珠港事件人员的分析,造成珍珠港事件恶梦成真的原因,除了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主要原因外,美军内部高层轻敌和指挥失当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太平洋舰队的司令金梅尔上将和参谋长史密斯上校事先已经得到过要防备日军发动战争的警告,但是他们都未能认真地加以对待。他们始终认为,日本是不会对强大的美国发动进攻的,日本是不会也不敢挑战美军的。即使为了同盟国的因素,日本也只会派出一至两艘航空母舰前来骚扰一下。

由于轻敌,太平洋舰队基地的防空系统配置十分不严密,在战事如此紧张的状态下,竟然没有24小时的警戒。当敌人的飞机已经空袭了5分钟以后,防空炮火才打响。甚至有的高炮分队直到要对敌机射击,却无法打响,打开炮栓一看,里面竟没有填炮弹。

由此可见,美军内部敌情观念的淡薄是何等严重。因为在12月6日有通报说,第二天美军的B—17轰炸机要抵达珍珠港西开姆机场加油和检修,然后飞往菲律宾,这样一个通报就使得美军当日在雷达上发现可疑飞行物时,竟然毫无根据、不假思索地就判断为是美国B—17轰炸机。结果山本前敌侦察机毫无阻拦地在珍珠港进行了侦察。美军这样轻率的判断,使太平洋舰队丧失了宝贵的预警和战斗准备的时间。

美军的轻敌思想,从上层至下级军官都普遍存在。舰队司令金梅尔是一位精明、干练的海军军官,素质较高。然而,在对日战备方面,这一次,他却犯了轻敌这样不可弥补的错误。12月6日,金梅尔曾参加了舰队司令部关于要不要疏散停泊在港内的舰艇的参谋会议。会上金梅尔没有作出任何决定。他认为,三个航空母舰特遣队都已经离开珍珠港,如果将现在的在泊舰疏散到海上,它们将不会得到舰载机的空中掩护,缺乏空中掩护的舰只在公海上必将更容易受到敌人的袭击。表面上看,金梅尔的想法似乎并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但是稍作一些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个想法是主观和片面的。

因为,舰艇集中停泊在基地港之内,势必成集结之势,这样不仅目标大,各舰都配有一定数量的弹药和燃料,在遭到敌人的袭击时,一艘舰艇被击中起火,就会殃及周围其他舰只的安全。如果敌人集中火力封锁或堵塞进出航道,那么美军舰艇连一艘也别想逃脱厄运。金梅尔曾经得到过日军准备发动进攻的报告,既然已经知道战争迫在眉睫,并且也预计了敌人可能采用空中偷袭的办法,那么就应该首先考虑到把港内停泊的舰艇进行分散,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军事常识问题。显然,金梅尔过高地估计了美国在日本人心中的威慑珍珠港并没有感受到危险正在迫力。近。

另外,既然已经考虑到了舰只在空中掩护的问题,那么,就应该联想到基地地面防空和空中拦截的态势和准备程度。这是一个大事,事关基地存亡的事情,作为基地海军舰队司令,金梅尔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日本的飞机向珍珠港狂轰滥炸的时候,办公室里的金梅尔愤怒地注视着日机肆虐,手下人劝他离开这个危险地方,他却一动不动,心中充满了悔恨、痛苦和自责。

珍珠港遭受袭击的原因,除了美国人的轻敌之外,还有一重大因素就是临阵指挥失当。当时美国军队中除了高炮、截击机外,还有另外一种非常有效的防空武器——氢气球。这种武器当时已经运抵珍珠港,但是没有任何一级的军官想到应该尽快把它分发并放起来。同时,惠勒机场是美军的截击机机场,基地指挥官威廉·弗雷德预先已经采取了防护措施,修建了100多个飞机掩体,可是美陆军夏威夷驻军司令肖特中将害怕掩体中的飞机会遭到日本特务的破坏,于12月6日下达命令把所有战机全部整齐地摆放在掩体外,派重兵加以警戒。这个命令葬送了该机场上的P—40和P—36型截击机。

日军战机两个波次的攻击结束后,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仍然没有搞清楚日本的飞机是来自南方还是来自北方。金梅尔开始认定日机来自北方,下令美军战机向北搜寻侦察,但是从被击落的日本飞机上找到的航图标示来看,日军却是来自南边。于是,金梅尔又下令“企业”号航空母舰特遣舰队向瓦湖岛南部海域巡视。他不知道,日本飞机上的航标图全部做了手脚,为了怕泄密,所有的航标图中的标示全部是错位的,就是说它们把南北位置进行了掉换。这时的一架美军飞机正在向北侦察,地面却又让他向南飞行巡视。不久,这名飞行员就看到海上有一艘航空母舰,幸亏这名驾驶员非常冷静,他仔细地辨认,发现那是美国“企业”号航母,就没有实施攻击。如果不是他当时异常冷静,险些造成不良后果。

如果当时金梅尔稍微冷静一点,一边派航空母舰作南巡,一边派飞机到北边侦察。那么,南云率领的机动队就会被发现、被攻击,战争的局势也许将会改变。金梅尔的失误使得南云躲过了一场灾难,也帮了日本人一个大忙。

4.盟国纵容

除了美国人在对日作战上有一种轻敌和侥幸心理而导致珍珠港事件外,盟国希望美国尽快参战的心理也是使恶梦成真的又一个因素。

据50年后解密的文件看,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天,即12月6日,从马来西亚哥达巴鲁机场起飞的一架澳大利亚侦察机发现了正在向马来西亚航行的日本登陆舰队,立即报告给了上级,并要求加派其他飞机来接替跟踪。但是,盟军驻远东空军司令、英国空军上将布鲁克却命令取消跟踪。驻澳大利亚的美军代表史密斯上校立刻要求通知美国,但澳大利亚战时内阁拖延12小时后才批准史密斯的要求。这份报告实际上直到17个小时后才经夏威夷转到华盛顿,它早已经失去了价值。

布鲁克这种举动,只能使今天的人们这样解释:处于艰难中的英国为了尽快使美国参战,对这次偷袭行为给予了默许,并认为这是值得的。也许这种猜测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事实胜于雄辩,假若布鲁克及时把情报通报给美国,珍珠港事件还会发生吗?

1941年12月7日的晚上,美国总统罗斯福召开内阁紧急会议,商讨对策。第二天中午,罗斯福前往美国国会,进行演讲。这一次,罗斯福总统做出了一个异乎寻常的举动,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因行动不便坐轮椅,而是由他的长子扶着走进国会大厅,并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了6分钟的讲演。美国公众通过广播收听总统讲话。

罗斯福开门见山地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国遭到了蓄意的猛烈攻击,这个日子将永远是我们的国耻日!美利坚合众国受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的蓄意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蓄意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就已经存在着战争状态。”

听完罗斯福饱含着悲痛和仇恨的演讲,美国参众两院一致通过了罗斯福对日宣战的要求。当天下午,美国政府对日宣战。

同一时刻,英国首相丘吉尔正在度周末,他从随身携带的小收音机中听到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事件,当时甚感惊讶。他立刻要通了罗斯福总统的电话,得到了这一消息的可靠也是最权威的证实。丘吉尔手拿电话老泪纵横。人们见到他流下眼泪,但神情却并不是那么悲伤,反而有一些振奋。在他的脸上可以看出,丘吉尔的确很高兴。人们听到他在得知美国珍珠港被炸后的第一句话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可以说丘吉尔的眼泪是高兴和盼望已久的那种惊喜的眼泪。

事情的确完全出乎丘吉尔的预料,长期以来他极力想促成美国参战一事,但一直也没有结果。现在,这一心愿由愚蠢的日本人来替他完成了。丘吉尔怎能不由衷地高兴呢?

丘吉尔为了使美国加入战争,共同抗击锓略,可以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在不列颠之战过程中,丘吉尔为争取获得美国的帮助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以政治家的深邃远见和外交家的巧妙手腕,通过多方面坚持和不懈努力,终于动员罗斯福说服了美国国会,以60票对31票通过了被称为转折点的“租借法案”。“租借法案”的通过对支援盟国抗击德国法两斯的战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当然,丘吉尔想做的远不止这些,他一直把促成美国参战作为自己外交活动的首要目标。这次,他来到纽芬兰普拉森夏湾的阿金夏美军基地,在此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进行了又一次磋商。上一次因为两人各自忙于国内事务致使会晤拖延了下来。由于丘吉尔与罗斯福在一战时期就曾谋面,二战开始前丘吉尔作为海军司令曾与已经成为总统的罗斯福仍然保持着书信的往来,因此,在二战开始后。两位都已经成为国家领导人的老朋友自然有许多默契。

两位领导人就德国人入侵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由于苏德战争减轻了前苏联对日本的压力,从而使得日本除了在中国,还想在其他方向上进行军事行动的威胁已经加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丘吉尔满心希望能和罗斯福一起制定抵抗日本进一步侵略的共同政策,但因为美国国会中的孤立主义势力仍然强大,罗斯福无法也不能作出什么具体的承诺。双方只是在讨论和修改了以前草拟的五项联合宣言基础上,共同发表了一份被称做《大西洋宪章》的的八项原则声明。

丘吉尔和英国民众对这次会晤都表现出了失望甚至是沮丧的情绪。他们原本希望通过这次会晤,能看到庞大的美国舰队浩浩荡荡地参加到抗击纳粹德国的战争中来,但是他们看到的只小过是一系列道貌岸然的词句。因为这个宪章只是道义上的,而不是法律的约束。但是在丘吉尔的敦促下,两国政府还是共同起草了“致日本政府的信件”,对可能在太平洋上进一步进行侵略的日本提出了警告。丘吉尔相信,由美国、英国、前苏联以及荷兰等国参加发布的这类宣言,是会对日本起到遏制作用的。

美英两国的这次会晤,其象征意义大于它的实质性意义。它只是向德意日三个轴心国显示了英美两国之间的政治团结和军事合作的意向和姿态,但并没有达成丘吉尔想促成美国参战的目的。但是,丘吉尔没有想到——内心对参战持积极态度的罗斯福也没有想到——美国国会中持孤立主义思潮的政客更没有想到,这次会晤仅仅3个月后,无情的现实就把美国卷入了战争。

本来,丘吉尔和美国人都认为,以精明著称的日本人是不会把美国变成直接敌人的,但是正如美国著名的学者伍德指出的那样:“那些在美国和不列颠掌握大权的人,在估计上犯了两个根本的错误。他们大大低估了日本人的军事实力和勇敢精神,同时又大大高估了日本人的政治精明。”

同丘吉尔喜极而泣的态度相反,日本偷袭珍珠港,纳粹德国头子希特勒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恼火,简直是暴跳如雷,把在场的人都吓得惊慌失措。希特勒认为,德国征服欧洲,摧毁苏联,最后制服英国的目的是可以达到的,但这需要一个条件,就是美国不介入。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美国的干涉,对战争结局的影响和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他曾向德国海军将领下达严格的命令:任何德国的潜水艇不准在大西洋攻击美国船队,尽可能地不给美国人以参战的借口。由于日本的人愚蠢,致使美国人义无反顾地参加到战争的行列中来,希特勒的一厢情愿化为泡影。

5.苏联曾插手此事

珍珠港事件已经过去60多年,但人们仍然在思考当年的这场军事悲剧,人们也总是想起60年来那个神秘的话题:美国总统罗斯福是否事先知道日本要空袭珍珠港?如果美军这些历史疑问的答案尚未浮出海面,那么,美国《洞察》杂志于日前刊出的一篇文章无疑是向珍珠港事件扔出的一枚重磅炸弹:当时苏联担心日本从东线对苏发动进攻,使前苏联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于是启用早已安插好的庞大间谍网,操纵美国和日本提前对战,珍珠港事件因此爆发。

二战爆发后,当时国力算不上强大的前苏联最担心的就是东西两线作战。如果日本突然从远东向前苏联发动进攻,那么,前苏联将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对于这一点,历史学家是有共识的。但最近美国著名的情报专家赫伯特·罗梅斯汀推出一本新著《维诺纳的秘密》,披露了自己研究的最新成果:为了掌握日本的军事动向,前苏联在日本培植了一个庞大的间谍网,确保前苏联不受到日本的进攻;相反,如果日本主动向美国发动进攻,则是前苏联求之个得的事。

这本书是罗梅斯汀与美国国会前调查员、资深记者埃里克·布伦迪尔合著的。他们的结论极具爆炸性:前苏联甚至在美国政府内部安插了一名高级特工,正是这名特工为日本空袭珍珠港做好了铺垫工作。亨利·迪克斯特·怀特是美国“新政”经济学家、罗斯福总统最信任的经济顾问之一,后来被证明是前苏联间谍。最新的证据表明,怀特从前苏联高层那里得到指令,向罗斯福提出了大量针对日本的政策性建议,这才是美国与日本开战的关键因素。

对于怀特的间谍身份,美国情报部门直到后来才有所察觉。1946年。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便向当时的总统杜鲁门写信,声称怀特是一名不可小视的前苏联间谍。两年后,美国众院也就怀特是不是间谍的问题举行过听证会,但怀特的间谍身份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总算有了最后结论。

美国情报部门有一个隐秘的“维诺纳工程”,专门负责截获、破译外国政策的重要电文。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解密了一批文件,其中包括截获的前苏联政府的大量秘密电文。包括罗梅斯汀在内的历史学家惊讶地发现,怀特的名字多次出现在这些秘密电文中。

经过对“维诺纳密件”的研究,学者都认为,通过这些文件,可以很清楚地看清怀特的间谍身份。美国国会研究20世纪政治历史的专家约翰·海尼斯指出:“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怀特一直在与前苏联情报部门合作。”罗梅斯汀也指出,“维诺纳密件”证明,前苏联同意为怀特上私立学校的女儿支付学费,并给怀特一家送过其他贵重礼物。

就在“维诺纳密件”解密的同时,美国一位前情报官又惊爆新内幕:怀特敦促美国政府对日本采取强硬政策,实际上是前苏联一份秘密计划——“雪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前苏联担心日本可能会从其远东地区向其发动进攻,而且1940年和1941年的局势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日本要么进攻前苏联,要么进攻美国,两者必有其一,而已向前苏联发动进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前苏联秘密情报机构克格勃的前身NKVD美国部的副部长维塔利夫·帕夫洛夫于1995年在一篇情报杂志上发表文章承认,他在1941年曾交给怀特一张便条,上面列出了前苏联的外交政策要点,并敦促怀特向美国政府“推销”这些政策。这些政策包括:美国敦促日本立即全部从中国撤军。

怀特与帕夫洛夫见面后没多久,1941年11月26日,国务卿胡尔果真给日本政府高层打电话,敦促日本从中国撤军。可是,日本不仅没撤军,反而在两周后向美国发出挑战,一手制造了空袭珍珠港惨剧。

罗梅斯汀研究怀特的备忘录,发现它与帕夫洛夫关于怀特的描述有着惊人的一致。

珍珠港事件的发生对前苏联来说是“天赐之物”,帕夫洛夫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虽然索奇已经提供情报说日本不会进攻前苏联,但进攻的可能性一直无法排除,直到美国参战,威胁才算真正消除了。”

如此看来,急于让美国参加到远东战争的前苏联在这个事件的背后的确做了大量的手脚。

此外,据前苏联情报计划研究专家斯蒂温·舒瓦兹介绍,与德国人比较起来,斯大林更担心日本人,因为1905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以俄罗斯人的溃败而告终。

1941年6月,希特勒撕毁苏德和平协定,向前苏联发动进攻。对前苏联来说,避免与日本开战就变得异常重要,因为前苏联红军尚不具备东西两线作战珍珠港事件之前,日本特使来栖的实力。好在经过数年的努力,前苏联真赴美谈判。在日本建立了一个间谍网,领导人是装扮成新纳粹德国记者的理查德·索奇。

据史料介绍,1941年9月,当索奇向前苏联高层汇报,日本正准备进攻美国,而不会进攻前苏联时,前苏联高层才松了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将部署在远东地区的30~40个陆军师迅速调到莫斯科,与德军较量,并最终取得胜利。

如此重要的情报,前苏联一直独享,不仅如此,许多前苏联官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