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文化景观透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09:13:52

点击下载

作者:杨宏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南粤文化景观透视

南粤文化景观透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南粤文化景观透视作者:杨宏烈排版:SEYUE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3-01ISBN:9787509741238本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文化景观与世界大同[1]王绍增

何谓文化?至今已有无数解释。我的看法:文,是人类的创造之痕迹;化,是扩散、传播、积累的过程。所以文化就是人类的创造之演变与积淀。汉语的“文化”一词,比西文以耕作为词根的culture更精准。

当前讲文化,基本分为两大派:一派为普世派,现代派,力主全球化;一派为多元派,地方派,民族派,倾向于保守。大体上,一般认为前者是前进的,民主的,开明的,自由的,全方位的,是走向世界大同的必经之路;而后者则正好相反。

如果我们仔细地考察一下当前的全球化,应该能够发现其主体是金融资本的全球扩张,人类历史上最最贪婪的金融资本,能够带来世界大同吗?我对此持怀疑态度。

其次,金融资本的疯狂扩张带来了地球资源的过分消耗。上天是否还为人类留下足够的资源空间,让人类再继续疯狂一阵子,本身就是一时难以证明的问题。但是我们能不能为了更加保险一些,做出如下思考:

人类是否可以谦虚一些?包括承认自己和真理的距离,包括强化对自然规律(或上天、上帝)的尊重,包括对前辈经验积累的尊重?

持有这种态度就会想到:为了今后的时间和资源不再被重复浪费,必须将人类已有的经验认真保留,通过保留文化的多样性来保留更多可供子孙分析和选择的路径。这就是我对文化多样性主要意义的理解。

杨宏烈教授积多年调查研究之功写出的《南粤文化景观透视》一书,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对这个问题最全面的介绍和分析。鉴于岭南文化自古就是中华文化圈内拥有较高的开明度和自由度的文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南粤文化的意义。

其一,对地域性的意义,即适应岭南地域地理气候和社会生活的意义;

其二,普世价值的意义,即为人类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发展路径的意义。

人类为了不因内斗而加速自己的毁灭,必须走上世界大同的道路;而为了不因毁坏资源与环境而加速自己的毁灭,必须尊天重史,敬人虚己,走上“多元文化”的道路。其中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思维方式——“无我融一”,比之西方传统的主客观分离,至少在维系人类种群的生命延续上,有更明智和深刻的思考,因为以此种思维对待世界的人,绝不会以榨干别人和地球的财富和资源作为自己的生活理想。这正是杨君大作的最根本意义。2012年11月16日于暨南花园注解:[1] 王绍增,现任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园林》杂志社主编。(自序)文化是景观的灵魂 景观是文化的表征

震荡全球的现代化潮流,没有颠覆反倒强调了一个恒久之理:安身立命的家园,需要不断地去呵护。城市化的家园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景观,才不至于丢失自觉之精神,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国际社会共识:城市文化景观是都市的资产、是高效市政的组成,也是一种城市发展动力的经济基础、一种重要的宣传营销传播内容、一种城市软性竞争力的表现。美的城市文化景观不仅是一种装饰,且是城市文化体系的一种交流平台或名片。因此,具有认同美感的景观环境是吸引高素质人口定居的重要因素,也是市民生活“幸福感”的抒情表达和摹写。

一 文化景观的本质特征“文化景观”一词自20世纪20年代起即已普遍应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索尔(Carlo Sauer)早在1925年发表的著作《景观的形态》中,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的结果。我[1]们通常把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叫做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中文化地理学分支的研究对象,它是山河、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池、炮台和陵园以及生物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

对文化景观需要正确的时空观,就是要承认它客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文化体系的特征。“自然”是一切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和空间构成条件。“人文”是文化景观的作用机理。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由于民族的迁移,一个地区的文化景观往往是多民族“相继占用”(sequent occupancy)过的、历史所遗留下来的、地区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诸种要素的集合。

文化景观的内容除一些具体实物外,还有一种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氛围”。正如法国地理学家J.戈特芒所言:要通过一个区域的景象来辨识区域,而这种景象除去有形的文化景观外,还应包括无形的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的形成影响因素很多。1963年英国地理学家J.E.斯潘塞和R.J.豪沃思指出农作文化景观有六个要素:即心理要素、政治要素、历史要素、技术要素、农艺要素、经济要素。归根结蒂就是自然的客观因素和人的主观因素及其相互的作用。六要素是否发挥先进性作用,就看是否能保护好优秀的传统文化景观,传承具有美学特色的地域性[2]文化景观,创造有普适性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景观。泛指一切“文化景观”其道理也是一样的。“文化景观”这一概念于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上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的重要性就是要求保护与发扬固有的文化景观。为了可持续发展,人们正在呼唤“文化景观”从历史中走出来,从烦躁中退回去,实现科学化、生态化、大众化、人性化、美学化的发展。

二 城市文化景观的内蕴

本书之所以把重点研究对象锁定为城市文化景观,这是因为:一是城市已成为今天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二是今天的城市已涵盖了文化景观研究的各种景观类型;三是城市文化景观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四是城市文化景观的历史内蕴和发展动力特别丰富。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景观美的审美追求。景观是一幅风景画,是一组关联场景和现象的统一名称,构成了人们记忆的场景单元。它从古代欧洲风景画中的框景概念转化出来,在五四时期由日本转译流向中国。景观美学在中国很长一个历史时期,还是一个令人不敢轻易涉足的学术领域。

景观是大地的诗意呈现。德国诗人荷林德尔吟唱的“人应该诗意的栖居于大地”,受到全世界的赞颂。农业时代后,当人们免去“苛政猛于虎”,当人们基本上解除了大自然的威胁,当生产力可以维持持续发展的时候,应该说人们已经可以达到“诗意的栖居”的理想状况。历史上出现的许多类似陶潜的人物故事与桃花源式的居住胜境不正说明了这点?今天,诗意生存的命题又已成为后现代人们应对工业化生存的旗帜,景观概念也因此进入了大时代,成为流行词汇和城市建设的核心命题。

城市景观(townscape;urban landscape)乃各类城市建筑物、各类城市活动所构成的景观形态;或曰人口高度聚集、由大量规则的景观要素(如建筑物、道路、绿化带等)组成的人造景观集合体。城市景观的定义明确要求城市规划设计具有科学自觉和艺术自觉的创作灵感,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幸福感:即让科学理智获得自由的愉悦体验,让艺术情感获得解放的愉悦体验。这样的城市才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结晶,这样的美感才是人类高级形式的科学美感。“美是真理的光辉”。

人、城市、自然,这是一个生命大系统。“人们一直在寻找其间的某种平衡,也许它并不需要过多的现代化,也无需寻求什么速度;只要实现了人与自然间的共同呼吸,人与传统间具备了闲适的情感温[3]度和人与生活之间的彼此浸润”,就能达到系统间的平衡,实现了文化是景观的灵魂,景观是文化的表征。

三 城市文化景观的培育

从《建筑十书》到《考工记》,从《圣经》到《诗经》都有关于文化景观的描写。五千年的城市建设活动,实乃城市文化景观不断完善发展的运动。虽然我国现阶段处于一个社会、城市、建筑转型发展时期,但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则是永存的,依然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培育城市文化景观,是有规律可循、不可妄自随意的。1.保护好城市文化景观的空间结构

如果脱开周围的山山水水,曲折蜿蜒的长城就得不到任何解释。中国传统城市、聚落、建筑等,与周围山水环境存在着密切的构图关系。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一传统,保护好城市文化景观的空间结构。中国传统的城市建设,具有山环水绕的围合特点,喜欢运用“合形辅势”的构图原则,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景观。历史城市“八景”之胜,实质反映城市文化景观的合理结构。城市与其固有的山水形胜联系在一起,方可达到人文追求与自然格局和谐统一的效果。

然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张,中国城市传统的文化景观格局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应从现代景观环境学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内涵和意义,把文化景观空间结构的保护与当地的产业布局、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生态环境等结合起来。就广州而言,在宏观结构上,要把城市发展区与岭南的山、林、水、城、田、海有机科学地统筹为一体;在中观结构上,保护好骑楼连绵一片的老城;在微观结构上,挖掘如“海丝文化”、黄花岗烈士陵园等景点的人文景观内核、弘扬城市文化的主题精神。2.注重城市历史地段的标识文化景观

标志的纪念性与纪念的标志性都是必要的。蓟城纪念柱乃1995年正值蓟城封国(建城)3040年,北京宣武区人民政府在广安门外[4]滨河公园内建立的北京建城纪念柱,也称蓟城纪念柱,是为古代史上的蓟城原址纪念性的标志景观。如这种情况的历史地段、历史街区、特征地貌地形,即特殊的“天、地、生”合成景观,各个名城都有许多,可分级、分区、分段进行保护性设计规划。设计不同街区内的典型的城市地标景观,须作感知与认同分析。即使如三级地标(小区级地标)的认同度分析与整个城市文化都是相关的。有些并非必须专门投资大兴土木,它们可以结合许多市政工程顺便加以实现。广州陆贾泥城遗址、赤岗宝塔的基址、十三行商埠文化遗址、海珠石遗址等等都是这样。3.巧于运用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符号

城市文化景观符号运用的基本意义缘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越来越追求文化内涵的原理,缘于设计师在设计中越来越关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与表达的原则。城市文化景观遗产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是静态历史与活态文化的复合体,具有极高的文化、美学和社会价值。保护城市文化景观符号遗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会成为一种特色标志、文化胎记、图腾象征、徽章信物、情感认知、教义信仰、吉祥寓意。通过合乎目的性、规律的衍生演化,可为某个城市的景观设计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尤其是地方建筑文化符号,能为城市风貌特色增光添彩。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不仅中小城市运用起来驾轻就熟、熟能生巧,大城市的历史街区、新建住区同样可以借题发挥、发扬光大。4.从非遗中提炼文化景观的风貌特征

广州西关荔湾区是保留历史商埠文化遗存较多的城区。这里不但有广府文化最古老的岭南建筑——西关大屋、竹筒屋、骑楼,而且有特色的“非遗”:粤剧、粤曲、醒狮、民乐等,有的已构成世界性、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在传统街区、历史建筑、古桥河涌成串成片的基础上,考察“非遗”所刻画的历史文化景观,结合荔枝湾的水体系列遗址状态,不必大拆大建,恢复、集成、艺术演绎具有生活趣味、旅游活力、美学价值、承载民间文化产业的现代南粤游览街区是完全可行的。这不仅保护了古城物态化的历史文化、非物态化的民间文化,同时也为弱势民众提供更广泛的生产就业机会。

四 城市文化景观的评赏

景观是文化的表征。每到一地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城市景观。佳则赏之、颂之、描绘之、拍照之,流连忘返;俗则恶之、惜之、批评之、遗憾之,远而厌之。古往今来,这样的故事非常之多。苏东坡、白居易等,尽管他们的官运并不很好,然而他们走到哪里,就尽情发掘那里的美,建设那里的美。中国的西湖文化现象给数十个城市以美的深刻影响。另有宋代米芾见到美的石景,绕行三天,既赏又拜,还题词颂扬一番。一般文人以及广大平民虽为匆匆过客,但对文化景观美的关注、欣赏、追求却是共同的、普遍的、敏感的、历史性的。

西安大雁塔,自唐以来就受到世人的倾慕。“雁塔题名”成为天下文人梦寐以求的一道动态美景。21世纪的今天,大雁塔的雄姿依然为整个城市构成了方方面面、许许多多个美丽的景观。相比而言,广州六榕塔是比大雁塔还要古老的花塔,始建于南朝大同三年(公元537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遭毁又建。虽然苏东坡十分喜爱,并亲题“六榕”塔名,可后生们没把它放在眼里,用高大的现代建筑将其遮挡,没有观赏塔体的开敞空间或景观廊道;也不用它构成城市道路的对景,或其他景观地带的借景,路牌地名也不用它做个地标。惜哉憾矣!可以问卷调查一下,它到底给市民与游客留下了多少无价之宝的美好印象?

广州麓湖公园是一个早年历经统筹规划了的比较完美的风景旅游区。可是为少数人服务的高尔夫球场将其肢解零乱,到处“此路不通”、食肆泛滥。那么大的山林面积真正给老百姓的比例非常小。后期改建的鹿鸣酒家,丢弃原有公园的民族风格,另行其道,与下面的水榭、廊桥、半山亭、山顶的鸿鹄阁等园林建筑小品失却景观统一感,总体景观质量下降。

本来为会(省)城“地户”填补形胜不足、为珠江入海口平添阳刚之气,起到造景、理景作用的琶洲风水塔,还具有为江海航行导航的灯塔作用。既有海鳌洲、海鳌寺、北帝宫等中观园林景观,还有远看建宫(似海鳌)镇海、“琶洲砥柱”的宏观洲渚风光。从明代至今深受粤港澳各地人等喜爱,自愿捐资修建者大有人在。可是在广交会展区规划中,“目中无物”,丝毫不引借这一珍贵的、与广交会具有共同“海丝”文化内涵的文化景观进行统筹设计,形成一个广义的琶洲会展景区,致使这一著名的“羊城八景”之一的景观(观景)效应大为贬损(相比西安三唐工程借引大雁塔却十分成功)。从东西方向观赏,被现代高楼遮挡、叠合,古塔雄姿的天际线剪影彻底消失;从南北方向观赏的结果是古塔备受挤压,让超高层现代建筑逼近古塔,使之相对矮小,给人气势不再的感觉。

与“琶洲砥柱”成难兄难弟的还有个赤岗塔,同样的命运:只能蜗居在房地产老板的高层大厦之中。如此珍贵的文化景观资源,得不到尊重爱护、有效利用,实在令人惋惜。

人类的审美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艺术美的鉴赏力和科学美的鉴赏力分别取决于人们的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马克思曾指出:“从主体方面看来,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5]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有的人感受不到艺术形态美,是因为缺乏“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有的人感受不到科学美,是由于缺少“科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

五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宣言

城市文化景观遗产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是静态历史与活态文化的复合体,具有极高的文化、美学和社会价值,是我们今天构建城市文化景观及生态环境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保护城市文化景观遗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杂志社、求是《小康》杂志社和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城市学高层论坛”于2011年9月24~25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城市代表出席会议,就城市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发表了《城市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杭州宣言》这一纲领性的文件。[6]“宣言”提出的六项倡议应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

1.提升遗产保护意识。文化景观遗产作为新型的世界遗产类别,突破了以往文化遗产的范畴,以更具生机的要素融合更为复杂的文化内涵,在更大尺度的自然地理环境背景中拓展和延伸。相对其他文化遗产,其保护范围更广、涉及领域更多、保护难度更大,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应给予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注。

2.注重遗产整体保护。文化景观是人类生活与自然山水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整体性。我们必须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文化景观保护,确立“保护第一、应保尽保”的理念,对文化景观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以有效维护文化景观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文化的可识别性。

3.强调活态遗产保护。文化景观既是静态的历史物证,又是活态的历史延续。人的生活是城市文化景观遗产的“灵魂”,只有注入人的生活,文化景观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我们必须坚持文化的传承性与生活的延续性,从以往注重历史建筑的静态保护,拓展到原住民生活状态与当下人们生活场景的活态保护,真正体现文化景观遗产在延续城市记忆、彰显城市特色中的独特价值。

4.构建遗产规划体系。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需要编制专项规划、实施科学保护。要把城市文化景观遗产的控制、整治、保护、利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系统综合、有序推进,建立城市文化景观遗产的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控制区,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规划保护体系。

5.加强研究和交流。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是一项崭新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要建立专业研究培训机构,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加强专业教育、职业培训,建立国内外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机构、管理机构的交流机制,共同提高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水平。

6.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公众是保护文化景观遗产的重要力量。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充分调动公众保护文化景观遗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文化景观遗产惠及大众。注解:[1] 佚名:《文化景观》,baidu2010-05-0610:31:30,互动百科-www.hudong.com/wiki/%2011-11-02。[2] 星辰:《论科学美及其美感》,百度网站发布时间:2006-10-25,1:44:21,发布人:jpkjz。[3] 成红雨:《埃特林根:德国传统小镇的故事》,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编《银燕》,ETTLINGCN,2012,第60页。[4] 中国广播网:www.cnr.cn/2008tf/xwwhz/mlxn/200-2008-04-01。[5] 转引自米·贝京《艺术与科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第246页。[6] 参见http://www.news.dichan.sina.com.cn,《杭州日报》2011/9/3010:46:44,新浪地产官方微博。第一章文化景观的和谐礼赞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s)是人和所在自然环境多样互动所生成的物质形态文化现象。对文化景观的保护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共生共荣。这是一种高尚情操与科学行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自觉不自觉地创造或影响文化景观,随着历史的积淀就会形成某种景观文化。

文化景观的形成有三种途径:一是人类按理想美学原则主动设计的观赏事物;二是有机进化形成的景观,即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约定俗成无意识形成的景观;三是自然要素被人类投射了审美理想后为人们认可关照的景观。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作为景观客体的自然物质[1]要素、离不开人类作为景观主体灵魂的某种意识形态作用。

名城文化景观是我们观照世界的文明对象。《世界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第一款指出,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作为人类遗产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景观具有地域性的本质特征、内在的机理和历史的因由。任何名城的文化景观都是人们对特定自然的理解和再现,自然景观可以给人诗意栖居的环境条件。因此,探索名城的建筑文化景观、传统集成文化景观、工场遗址文化景观、园林文化景观,等等,就是保护、坚持人类的文明进步。我们很有必要接触、认识和研究历史名城的文化景观,保护我国名城遗产本体及其自然环境,创造更新、更美、更幸福的生活。第一节名城建筑文化景观美的追求

为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护传承、弘扬创新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风貌特色,并非简单的形式构成问题,须明确其文化本质、理论价值,以及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作用与地位。在中国名城进入新一轮的更新发展阶段,探讨新型建筑风貌特色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艺术表现手法,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的课题。

我国是世界上古城数量最多、历史最为悠久、分布地域最广、地方性最为鲜明、民族艺术最为丰富、自然环境最有美感、民风民俗最有风趣、人文因素最为生动的国家之一。中国古城文化在古代、近代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颇具影响。上世纪中叶以来,绝大多数古城的特色却已丧失殆尽,即很大程度上建筑的风貌失去特色,并影响到人们的文化生活质量——这是一个值得深刻检讨的问题。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简称“名城”)110个,可谓“古城”中的佼佼者。为挽救名城特色危机,业界已取得基本的共识,即应将“古城文化”的保护落实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及科技活动中去,使之发挥实质性的、法定性的、常规常态性的城市建设效果:作好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传承创新,有效地保有、维护、重塑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艺术形态,争取中国民族建筑更多方面的国际地位,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 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文化本质“风”,气也,神情之谓也;“貌”,形也,有体有量、有物有质。前者寓于后者之中,后者表达前者之意。有形则有态,得意可忘形,但“形”一定得存在。“风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风格和面貌,风采相貌或景象。建筑的风貌特色是指以建筑及其相关的有机组成要素为主要的审美对象,所传达的是社会风俗民情特征、所构成的城市文化景观效应。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个个都是具有特色的。因历史积淀深厚、因地方民族文化显著、因自然环境优美、因职能特殊等原因,而产生独特的建筑风貌,并由此形成了名城文物古迹、城市轴线、街道景观、界[2]面形象、天际水际轮廓线、城市标志节点及其区域性城市结构特征。其本体就是城市的表象,给其中生长生活的城市居民以切实的感受;其外延就是城市的形象,给外来游客以一种动态的直接印象;其内涵就是城市的抽象,引导着有识之士对名城内在意识形态的认知和分析(见图1-1)。图1-1 名城特色的美学机理

名城建筑的风貌特色不仅构成城市的外貌等物质形态,还反映出城市文化传统、历史渊源等精神内涵。根据城市设计原理分析,就能确定名城的性质与特色。古都型名城应有古都特色的建筑风貌;地方民族文化型名城应有民族性建筑风貌特色;近代史迹型名城应有近代化建筑的风貌特色;特殊职能型名城应有某种专业特质的建筑风貌特色。如绍兴名城传统民居的马头墙、台石门、小青瓦、石板路、拱背桥、石河沿等,以其独特的建筑构件勾勒出鲁迅笔下的古城风情,“水乡、酒乡、兰乡、醉乡”之称的城市形态特色尽在古城建筑文化[3]构成要素的时空艺术之中,体现出“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原理。

名城的人工环境——历史遗址、文化古迹、民居街巷、商业街区、城市结构层次等常常是直接通过建筑的物质要素来建构的。人文环境——历史人物、民间工艺、风俗节庆、民俗文化等,往往与建筑风貌特色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或舞台,是文化的包装或广告。在名城文化景观——人与大自然的共同杰作之中,传统建筑往往在其中起着良好的协调、均衡、补充、组织、画龙点睛的作用。名城传统建筑因为其体量、造型、材质、色泽、布局与自然环境的一致性,生态化、人性化特质,很自然地就表现出城市的地域性、民族性特质,故传统建筑风貌特色往往就是名城的基本形象特征精神所在。

然而,现代主义建筑发展了几十年,给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并没有带来什么特色,相反,有些还给固有的自然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4]色带来了建设性的破坏。

因为现代主义建筑只偏重于机械性的功能,否定人文的装饰情感投入,消解手工制作背后的审美关照,必然会与人类的本质特性相悖,满足不了人类的精神诉求,缺乏人们的认同感。尽管现代建筑也独立地形成了若干个现代特色的城市,尽管基础设施很不错,但常常因形式主义与地域性特性相左而缺乏历史根基,从而遭到非议。

因为现代建筑体量硕大与张扬的态势,对山水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和破坏,河道、山脉、湖泊、森林都被高楼大厦镇压在脚下,都消失在玻璃幕墙的浮光虚影之中。无法让自然要素发挥“特色”作用。而且,人工环境往往超越了正常人的心理及行为方式所能承受的程度。现代建筑国际化的倾向往往脱离了所在城市人们的历史价值观[5]念的支持,泯灭了人文环境的民俗风情。无论如何,构不成城市的特色。

因为现代建筑缺少历史文化的积淀,往往与名城的底蕴相冲突。高寒区西藏灵芝八一街与热带傣族景洪城的景观曾无多大区别。“千城一面”的景象正成为市民们不得不面对的“视觉灾难”。谁也不会将此当成是自己城市的风貌特色。历史文化名城本来应该是最有特色的城市,然而原有特色要素却在迅速消失:自然山水、生物要素以及历史古迹常被掩盖。单调的“大手笔”磨灭了丰富的可读细部;无任何特色的国际化磨灭了民族性,“一个模式标准”取缔了多样个性。

有人将房地产业中出现的“欧陆风”、“巴厘岛”等现象命之为“文化堕落现象”,即物质文化变迁先于非物质文化而产生差距,缺乏[6]价值判断变迁的支持的现象。此实质说明:人们总想追求一种风貌特色。当发展本国风貌特色不受重视或强调时,只能搬用外国的。当外来风貌特色尚未融于国民生活中时,是不会受到普遍推崇的。只有像当年的骑楼文化在中国岭南地区落地生根,与当地人民休戚相关时,才能形成一种建筑风貌特色得到认可和喜闻乐见。二 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理论价值

名城建筑风貌特色是有根脉基因,与时俱进的(见图1-2)。不因尧存,不以舜亡。当名城其他特色要素被弱化时,从世界文化的角度认知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理论价值,并把握其营造机理,就显得很有必要。图1-2 名城特色的时空理论分析

资料来源:孟彤:《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时间观念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第1~21页。1.名城建筑风貌特色是名城历史文化的固有结晶

建筑风貌特色不仅仅是个形式问题,形式也不仅仅是个物质性问[7]题。建筑风貌特色的内涵是文化,文化总是特定的民族文化。一个名城的建筑必然要突出自身文化的地域性民族特色。建筑风貌特色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的创造思维定势、道德观念、价值准则、性格禀赋的心理倾向,以及民族凝聚力、自信心、荣耀感等因素的体现,亦即名城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正是包括了审美意识在内的风貌特色才赋予了名城灵魂和生命,培育并形成了建筑设计中的创造表现力和建筑环境中的凝聚亲合力。“天之道、地之利、物之理、人之缘、史之脉、今之势、情之美”,这些建筑风貌特色的形成规律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2.名城建筑风貌特色是文化交流传播的优化成果

从建筑风貌特色的“基因”链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来看,名城建筑风貌特色既是一个城市几千年优秀审美传统,也有近现代以来的西方意识(如“西而古”、“西而新”)影响下逐渐生长起来的表达要素,还有直接来源于我们当代审美艺术实践的新生艺术形态。三者只有被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溶解、消化,经提炼、升华后,才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但就城市建筑而言总归有一个属于它的标志性风貌特色,拿得出手,摆得上桌面!无论用土石、木材,还是用玻璃钢、混凝土均可建造具有地方风貌特色的建筑,体现出名城历史文化的价值效果。历史文化名胜风景区的黄鹤楼、雷峰塔等,难道不是这样?3.中国名城建筑风貌特色是亮相世界舞台的名片

从争取世界建筑地位来看,具有中国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建筑功不可没。它大长了中国人的气势,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凡是经济水平发达的国家,其建筑总是充分地表达本国民族的风格形式,希望在世界范围内显示出至尊至贵的气概。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的一天。建筑材料有贵、廉之分,建筑技术有先进、适用、传统之别,但不能就此定夺一个名城建筑风格的优劣。艺术是永恒的。无论东西南北,凡是民族的,都是世界的。要讲竞争,也只能是建筑风貌特色保护创新工作的竞争。丢弃自己的文化等于缴械投降。难道非要让人把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推到危险的地步?4.保有名城建筑风貌特色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需要

中国建筑在世界上独具特色,自成系统,是多民族精神、多民族文化鲜明个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建设先进文化,促进当代审美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资源。德国设计师汉斯·杰德·豪来中国青岛“论剑”:中国在发展设计产业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中国有非常辉煌的过去,不要丢掉民族最宝贵的东西。“老外”设计国立武汉大学、上海金茂大厦也能找到中国的文化脉络。中国建筑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理性与浪漫交织的美学特征,天、地、人共存共荣的生态理念,以及环境美育的教化功能,对解决当代人类生存,人类文化所共同面临的许多问题,具有普世性的思想价值和科学意义。具有风貌特色的中国名城建筑在新世纪的复兴,不是没有内在机理的。三 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基本法则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全国出现了一批具有统一建筑风貌特色的名城、名镇或历史街区,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为完全保有古城传统建筑风貌特色,如:平遥,丽江古城,江南六大古镇,广东赤坎古镇等;一类为保有大部分历史街区统一建筑风貌特色,如:浙江绍兴,徽派古城徽州,云南大理,山东蓬莱,广东潮州,广西梧州等;一类为保有少量历史街区具有名城建筑风貌特色,如:福建福州,海南海口,广西南宁等;一类几乎原址全部更新重建而具有地方民族建筑风貌特色,如:新疆喀什,广西桂林,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山东曲阜,云南彝人古镇等。

理想的是第一种情况——原汁原味,稀缺的奢侈品;第二种情况——优秀之中存在些许遗憾;第四种情况是新陈代谢、涅槃更新的结果。本文探讨的重点放在第四种——面对城市的更新发展,如何营造名城历史文化的建筑风貌特色。

今天许多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创作,基本上都符合、借鉴了中国近现代建筑大师们关于民族形式风格的建筑理念:(1)重视建筑造型与名城特定山水环境景观综合构图;(2)一片街区、一个地段的整体空间组合胜过局部体形;(3)屋顶、屋身与屋脚有机构成三段式;(4)运用具有韵味特征的名城建筑典型元素的形象概括符号;(5)整体色彩和谐,局部丰富多彩。

这样的建筑,可以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它的体量可以大、也可以小。它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符号语言、结构款式;它适宜、满足当代这样或那样的功能要求。它们既有历史文化脉络,又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这就是我们的名城建筑风格发展观。

一代宗师梁思成先生早年留学海外,学的是西洋建筑,可谓洋博士“海归”派,但他对中国建筑执著钟情。他画过两幅想象中的建筑图,一张是一个十字路小广场,另一张是一座约35层的高楼(见图1-3)。梁先生试图说明,无论房屋大小、层数高低,都可以用我们传统的形式和“文法”来处理。民族风格、民族形式的取得,首先在建筑群或建筑物的总轮廓,其次在墙面和门窗等部分的比例和韵律,[8]花纹装饰只是其中次要的因素。曾经被定为国家文物的北京十大国庆献礼建筑就是成功典型。沿着梁先生这条道路走的人很多,但同时也有很多人因此而倒霉;今天,这种情况有了本质的好转。图1-3 梁思成的新建筑民族风貌构想图

资料来源:《梁思成文集》(四)。

有位国际大师讲过,建筑落地生根,须处理好下部与地面的关系;建筑上摸青天,须处理好顶部与天空气象的关系;中部多为标准使用空间,须处理好使用空间与人的关系。所以一般建筑纵向“三段式”在物理学、力学、美学上都是自然合理的。至于“大屋顶”、小亭子并非罪恶、沉重、浪费的代名词。相仿,西方的大坡顶、大尖顶、大穹顶、小尖亭、洋葱头又该作何解释呢?倒是中国建筑的“顶式文化”别有理性特色。中国建筑轮廓丰富、分划有致,富含历史文化信息;它的可读性、标志性、景观性总是那样逗人喜爱。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汉城”、“唐人街”都追念着中国建筑的风貌特色。广州办亚运,到处给建筑“穿衣戴帽”,带上一个大屋顶,为了追求风貌特色,也满足了人们多年来的隔热功能要求。认为钢筋混凝土天然就只适应平屋顶的说法则是绝对化的。

中国名城建筑创作理论尚无自身系统,这是思想禁锢、信心缺失、行为受制、产权被夺长期影响与近期“大拆大建”的后果。其实世界建筑理论完全可以“洋为中用”、囊括到“名城”之中,建立自己的体系,如文脉主义、隐喻主义、符号学、类型学、形态学、模式语言、[9]新陈代谢与共生论、建筑美学、景观学等等,有些理论的“种子”、“胚胎”中国早就有。阿马杜-马赫塔尔·姆博在《探索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中言:“在所有地区,文化特性似乎成为历史主要动力之一。捍卫特性不仅被看做古老价值的简单复合,而主要是体现新的文化设想的追求。”四 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营造手法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根基。建筑古迹遗产、凝注千百年审美关照的自然景观都是城市的文化积淀,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名城建筑风貌特色传承与创作的起点。这是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直接相关的理念。广义的手法除了建筑工程技术外,还包含行政制度与经营管理。1.严格继承传统建筑的形制与风貌特色

丽江古城被强烈地震破坏后,当地纳西族人民严格按照传统建筑的风格特色,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重新修复了古城。好在木结构的装配性优点,使之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貌。平遥古城几乎完整地保留了老县城全部房屋设施,形成了完好统一的古城风貌特色。江南六大古镇均保留了传统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与水乡风貌特色。广东五邑侨乡赤坎镇,清一色的骑楼商铺,形成一种中西合[10]璧的建筑风貌特点(见图1-4)。修旧如旧,还原本土建筑的文化诉求,正是建筑原形乃创作的源泉。

新疆喀什老城是目前中国唯一保存十分完整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的城市街区,对地震等灾害做了前瞻性的预防措施后,保留了原有建筑特征和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老城的人们守护着被他们称为“我们的欢乐的家园”(见图1-5)。远为17世纪前的街道形态,有400年历史、28条迷宫式的街巷,以其清真寺为中心向外放射延伸蜿蜒而行,过街楼、楼顶楼,层层叠叠、密而有序。穆斯林群众仍如往常一样穿着传统服装、敲打着纳格拉鼓,履行宗教功课,专心不二[11]地从事手工艺品制作。历史建筑本来就是民众建造的,难得一直延续到今天;何以进化到明天,还得依靠民众的智慧和力量。自拆自建、“自拆统建结构主体,自拆统建多层楼房”等也是成功的方式。风貌特色是活态的、生长演化的。图1-4 广东五邑侨乡赤坎镇图1-5 新疆喀什新城2.用新技术新材料恢复历史建筑风貌特色

新城市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城市设计师彼得·卡斯罗普就认为现代城市只需要在古代城市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即可适应当代需要,并保证人的重要地位。古城镇自然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城市形态,真实地反映了古人塑造自己生活场所的意识和思想。现代化生活中的古镇建筑色彩体系因忠实地依托地方自然色彩与地域文化色彩进[12]行提炼,可产生有历史感的景观色,使古老文化魅力无穷。

这种模式国外是很多的,属于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居民参与日常养护和整治方案讨论的有机更新做法。我国常在地方政府统筹下,复兴某历史街区,形成新的旅游点,也会采取这种手法。如上海城隍庙街、南京秦淮河、苏州山塘街、成都锦鲤坊和宽窄巷子、西安回回街、南宁民生路等是较得人心的实例(见图1-6)。阳朔东岭片区竹筒楼改造,以广西传统民居风貌为设计出发点和依据,结合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以屋面、披檐、窗楣、阳台为重点阅读部位加以处理,使阳朔西街“小青瓦、白粉墙、青石板、木吊脚楼”的桂北民居风貌特色得到了延续和重塑(见图1-7)。图1-6 上海城隍庙街新建传统风貌图1-7 广西阳朔新建筑适宜山水环境3.在有关历史地段新构名城建筑风貌特色

寻找地域文化根源,延续建筑历史文脉。为打造具有传统侗族聚落空间意象的三江城市风貌特色,设计师们在城市新型发展项目中,利用类型学(Typology)方法解构原形,将侗族建筑的干栏、吊脚、垂花、披厦等元素分解组合、演绎设计,建立起建筑及小品重要风貌[13]元素的比照图库,保证了民族建筑风貌特色的实现。并非单纯旅游景点景区的云南彝人古镇是完全通过旅游项目开发模式开发的,具有“城镇”的本质。经过考证发展观念分析,确定建筑风貌特色,一次性统一设计、分期建成彝族风格完美的古城,效果很好(见图1-8)。

唐代长安芙蓉园大遗址是故都西安的历史地段。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前提下,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实现新功能,重构具有大唐遗风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已成为有国际影响的项目。西安类似的历史地段很多,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围绕考古遗址兴建的公园或博物馆群,结合服务管理设施的开发,可形成较大规模旅游区。从工程性质讲此类项目属于新开发项目,地面没有大量现存建筑物,犹如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但须注意在历史文化允许的“度”内,形成符合所在名城特定要求的建筑风貌区。西安大唐西市为历史街区,建筑虽非古代遗存,但“大唐风格”为今天的生活添加了历史的记忆(见图1-9)。图1-8 云南楚雄州新建“彝人古镇”图1-9 西安唐风建筑4.关照自然遗产环境的名城建筑风貌特色

风景名胜型的名城,自然环境对建筑风貌特色的要求当是决定性的主要因素。如何让名城的建筑与山水环境叠加而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建筑设计的风格形象最好倾向于当地传统民居,因为传统民居是土生土长的,是当地大自然孕育出来的结晶。传统民居建筑原形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改造自然的结果。返回大自然一定能与山水环境亲密接触、两两相映成趣。

桂林、承德、绍兴、苏州、都江堰市等古城建筑风貌特色常常令人倾倒,就因为山水与建筑和谐相配,给人们以双倍的美感。“君到姑苏行,人家皆枕河。古宫闲庭少,水巷小桥多。”苏州建筑风貌特色就是姑苏山水风貌特色。“江作青罗带,山作碧玉簪。”与桂林山水有机一体的是桂北民居,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共同组成了一幅幅天然画卷。桂林市老早就注意到保护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重要性,同破坏山水的“黑色建筑”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名城绍兴有著名的人工开凿的古石场风景区,这些“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文化景观,赋予了当地风景建筑明显的有个性的风貌特色(见图1-10)。都江堰全城色彩统一,建筑虽新但古风浓郁(见图1-11)。图1-10 绍兴水乡风貌适宜现代生活图1-11 都江堰古民居风格街面5.名城现代化了的城区亦可演绎风貌特色

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几乎完全“现代化”了,分布全城的现代建筑毫无可识读性。在此情况下,如何营造名城建筑的风貌特色呢?西双版纳景洪市可作为一个成功的实例回答这个问题。起先该市除了一个横街彩门有点傣族风味外,大街小巷的房屋基本上多是平屋顶、方盒子,平庸无奇,简直亵渎了傣家人。经过一番新的建筑民族化改造,整个城市变得很有地方特色,充满浓郁的傣族风情。除了不断映入眼帘的热带特有花草树木让人倍感新奇外,全城式样独特而别致的建筑物,生动、光鲜地展示出傣族文化特色与热带地理风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传统建筑保护条例》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在城市建筑上倾情注入民族文化内涵、凸显民族文化特色、保有自己的个性,有效地防止了民族传统建筑被“异化”、“同化”,让各[14]世居民族的建筑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傣族地区的西双版纳小乘佛教寺院建筑、民居建筑很有特色。佛塔的许多要素如塔座、坛台、钟座、覆钵、莲花、蕉苞、宝伞、风标等常常成为城市多种建筑构造的原形或装饰细部。多重凹曲尖顶三角形的山墙、十字交叉坡屋顶、火焰状尖拱券、传统花鸟陶器的屋脊饰物、刻有哨状网洞的铁制伞帽、逐层装配的花卉图形金箔、贝叶组状的装饰物、屋角遍挂的铜铃、长脊短檐的小品亭榭,以及各种微型的宝塔、角亭、带有宗教味的城雕……都给现代建筑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以全新的视觉效果。无论是大型公共建筑还是大量民居建筑,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机场剧院,无论是站台商亭还是桥梁隧洞,甚至细化到一个石坎、路牌、花台、树池,都有地方民族风格的符号。每一个到此旅游者,无不为这个光鲜的小城叫好。好一座穿金戴银的民族,好一座金碧辉煌的“黎明之城”(见图1-12)!这里“装饰就是罪恶”吗?这里是“模仿复制贴标签”吗?都让它见鬼去吧!图1-12 西双版纳回归“黎明之城”图1-13 梅州“世界客都”可借鉴客家民居

这样的城市建筑风貌特色已在许多地方实践,许多城市都有这种实践的迫切要求。广东梅州乃中国客家文化之乡,海内海外素有“客都”之敬称。该市很希望通过城市建筑风貌特色的创造,来塑造城市的特色形象,弘扬博大精深的客家传统文化,团结全世界五大洲七大洋的客家同胞、中华传人。梅州山不高、水不阔,特色不很明显。然而梅州客家围龙屋、大夫第、民间祠堂、传统民居、近代骑楼、山地泰华楼等多种历史建筑则可为城市建筑设计提供不尽的创作源泉,在规划布局、单体造型、色彩组合、艺术装修、街道景观等方面可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通过建筑风貌特色的符号提炼、类型整合与适当改造,一定可以形成城市整体的风貌特色(见图1-13)。比如,现有很多建筑为隔热防水在屋顶上另行架设黑灰色的斜坡石棉瓦棚,上下质感、色泽、形态极不相称,甚为难看。对此何不引用地方民族风格的屋顶设计,统筹营造梅州的城市风貌呢?遗憾的是理论研究还无动于衷,有些专家大员还抱着“左”的大棒到处挥舞,令人不敢越雷池一步。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有的符号,它是城市的眼睛。透过这些符号可以探讨出一种历史、一种气息、一种风情,进而构成城市居民对城市的感知和记忆的基础。如何通过符号勾勒城市性格,创造美好生活?实际上与每一个生活其中的市民休戚相关。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提出,北京老城区乃“城市发展之源、文脉之源。每一方土地、每一方肌理,每一方天际轮廓线,都承载着北京城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灿烂的文化景观和纯厚的文化神[15]韵”。二环以内可统一整合为“中央行政区”,以此形成北京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特区。五 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实施机制

人们希望坚持城市主题风貌美学原则,尊重城市自身发展逻辑,突破城市本身的樊篱,使每座城市都成为遵守审美规则的典范,使每一座城市都保持审美情趣和审美逻辑,实现古典审美与现代审美的完美统一。

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古典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来实现新兴建筑的古典主义风格回归和城市整体风貌的统一。用城市主题文化风貌特色作为主干,辅以城市主题文化规划系统和风貌特色硬件系统,把城市整体的特色形制做渐进式的修改和调整,让城市的古典特色在保留古韵的基础上完成新的视觉功能,让城市的新建筑实现整体风貌的统一,才能真正让我们城市的每一座建筑都成为艺术品。

从学理上讲,影响建筑风貌的因素是自然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按科学性来分析,这些因素应该与人民大众的“权利”——公共审美是一致的。但在中国,在这些明显的因素和目标后面,还有一个隐蔽的因素——权力:一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指挥这只手的是权力者个人(或扩大)的意志。如果两者协调一致,其结果会皆大欢喜;否则,往往取决于后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的例子有广州上个世纪的骑楼建设,“败”的例子有北京古城某些建筑被毁。

未来的情况会怎样呢?我们希望各名城公众的审美情绪能得到充分的表达,科学、文明、历史、文化的东西得到足够的重视。公众的知情权、发言权、监督权、选择权、参与权基本得到保障,即名城不多的遗产、名城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都能得到应有的敬重!同时在运作中,也希望得到集权保障大多数人的意志得以实现。只要有一个科学民主的制度,官员怎么想、怎么做都行,事情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官员的决定必须能够使多数公民所接受。一个官员一言九鼎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第二节集称文化景观集成美的建构

传统集称景观文化在中国城市地理学上的运用普遍性、历史学上的渊源经久性、社会学上的大众公共性、文学美学上的新闻传播特性、旅游学上观赏游览特性,对保持优化选择的城市结构形态、自然环境、人文特色、民俗风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集称景观不只是城市自然生态景观的优秀代表,它本身就是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城市集称景观文化全方位表现的集成原理却鲜为顾及。面对时下城市集称景观特色日益衰落的状态,正有保护开发研究的必要。本节所言城市“八景”更多的是指城市范围内的自然景观结构体系,及其市民城市生活中的一种文化景观的审美活动。一 集称景观文化的艺术特色“八景”一词,来自宋时沈括的《梦溪笔谈·书画》:“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后来,八景成为八个胜景的并称。这八处景物,常常是某一风景区,或者扩大到某一城市或地区的八处著名景点的集合,是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反映和象征。第一个地域性“八景”乃“潇湘八景”,出自南宋《方舆胜览》引《潇湘野录》宋迪所画。后来接二连三地引来诗、书、画、文等学术大家争相为之讴歌摹写。第一个城市“八景”是“虔(赣)州八境”(熙宁十年[1077年]),接下来的有“羊城八景”(1151年)、“燕京八景”(《明昌遗事》,1190~1196年)……第一个风景园林的景观集称是“西湖十景”(《方舆胜览》,1239

[16]年)。

八景的选择和命名也成为一种特有的艺术文化现象。有时并不一定非要“八”数,“八景”仅仅是这种集称现象的泛指。如白马寺六景、燕京八景、西湖十景、龙泉十六景、香山二十景、圆明园四十景、金陵四十八景、避暑山庄七十二景,等等。完善每一处并称的景观组成,与相关传说故事、各门类艺术,以及文学作品等对共同的美感加以颂扬、互相交流体验,歌之、咏之分不开的。集称八景文化活动,几乎调动了相关地区从一切文人雅士到广大普通民众的审美活动情趣,参与景物命名艺术的考究、地方原真景观的整理改造、特色要素的培育美化、山川大地景观艺术小品的点缀……以此丰富了历代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移风易俗、审美教化的社会积极作用。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些散落的八景——这些城市和地区的重要名片,它们的美学内涵是多方面的。

集称景观文化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的内涵。几乎中国传统文化人喜爱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所吟咏的一切美好事物:山川河流、动物植物、气候天象等自然风景,都转移到了城市八景的审美观照中,赋予了人类最为美好的移情比德观念,同时达到了对人性美、生活美的歌颂。

集称景观文化具有中国古典哲学美的内涵。传统哲学的思辨方式形成了周易、风水、五行、阴阳、八卦、辨方正位等思想体系。通过城市八景文化的建构,融合传统哲理,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在生活实践中,演绎出理想的人居环境图式,号召公众爱护遵守,凝聚起全体市民的城市美学观,意义匪浅。集称景观文化常常将“儒、道、佛”的标志性景观也一并纳入,可见丰富的内涵将各种美学思想体系也囊括其中。

集称八景文化一般都记载了该城市或地区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著名的事件。大凡八景之处皆为城市风景名胜之地,许多有关公众人物、精英人物、知名学者、著名事件的陵墓、遗址、纪念物(碑)等多设立在这里。城市八景犹如一部城市的史册或英雄谱。某些地区自然山水八景景观,往往记载了该地区特殊的时令气象风光、水文地质地貌特色、特殊动植物活动生长状况……不亚于一部活的教科书!二 集称景观文化的集成效应“集称”就是“集成”的一种运用方式。“集称景观”则是一种“集成创新”行为和成果。“集成”一词按一般理解就是聚集、综合之意。其英文为“integration”,按照《新英汉词典》中的解释就是“结合、综合、融合”,有“整体化、一体化”的意思。如“economic integration”就是“经济一体化”。“集成”即“集大成”的意思,将某类事物中各个好的、精华的部分集中、组合在一起,达到整体优化[17]的效果。

各种事物本来就是存在联系的。从系统理论而言,“集成”乃将各自独立的组成部分汇总成一个新的整体,从而产生规模效应、群聚效应。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单元、子系统)集合成一个内部关系优化的有机系统,可提高有机系统的整体功能。这就是“集成”的根本价值所在。这里可派生出“技术集成”、“集成产品”等概念(马可·伊恩斯蒂[Marco Lansiti])。如果按照“景观集称”的特点,似乎也可以衍生出景观的“水平化集成”、“垂直化集成”、“立体化集成”。着重从平面布置上考虑功能作用,谓之景观的“水平化集成”;着重从一个景点景区历史发展角度考虑集成效应,可谓之景观的“垂直化集成”;如果既考虑平面关系又考虑历史发展关系的集成效应,可谓之景观的“立体化集成”。若简言之,将它们都称之为“网络化集成”亦无不可。

千百年来的集称文化景观到底有哪些“集成效应”呢?纵观中国景观发展史,好像人们世代都有深刻的体验,而直接论述的并不多。从方法论上讲,“集成”也是一种“打包”的研究管理手法,便于记忆、把握、传播,抓住整体特色,加以比较研究,便于形成景观的层次结构,便于多种文化艺术相互移植、刻画。本节第一部分谈到的审美特色实乃八景集称在诗词书画艺术上的几种“集成效应”的表现。除此之外,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生态保护、山川崇拜、防灾抗灾、环境治理等方面依然表现出许多“集成效应”。(1)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内八景、外八景往往构成了城市的基本山水骨架,形成了理想的风水格局,可谓理想的山水城市。整个城市的形态大体均衡、功能结构十分合理,给予居民一种安定祥和的氛围,便于观赏游览。(2)如阆中八景使之在天气恶劣的季节,因集称八景的调节作用,可以获得优良的微气候环境。背阴朝阳的大环境,冬季山景阻挡西北的寒风,夏季吸纳水景方面送来的凉风,避免了城区因人口集中造成的空气与尘埃的污染。(3)如“青山伴绿城、六脉皆通海”的广州,“云山珠水”自古为羊城八景之首。因六脉渠疏导和排放北方位白云山下泻的雨水,顺利汇聚入南方位的南海(珠江),城市积水受涝的情景并不多。“落大雨,水浸街”的现象实乃近现代自然山水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后的憾事。(4)有些城市因地形欠缺致使结构形态不甚完美。有识之士倡议于地倾之角设置宝塔或楼阁之类的建筑物以平衡之,如此构成了城市八景之一,许多水口园林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形成的。不言而喻,这为城市增添了无限之灵性。另有广州(省)会城三塔实乃导航标志灯塔为“天门地户”增色不浅。(5)城市不是铁板一块,但周围集称八景可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大地景观。有生物场,有生物安全岛,有生态食物链,有生物桥……只有这样,生态效应、生物繁衍才有理想的生存空间环境。对人来说也是同样的理论根据,破碎的景观就是破碎的生态空间、破碎的美梦。让“八景”成为完美的生态有机整体,自古就是人们高度赞颂的理想家园。(6)森林为城市之肺,湿地为城市之肾。居庸叠翠、蓟门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