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苑心悟:全国名老中医陈意临床经验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11:23:07

点击下载

作者:夏永良,陈珺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杏苑心悟:全国名老中医陈意临床经验集

杏苑心悟:全国名老中医陈意临床经验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杏苑心悟:全国名老中医陈意临床经验集作者:夏永良,陈珺排版:吱吱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3-01ISBN:9787513231022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范 序

我与陈意先生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一起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工作了30多年。陈意先生是我校著名的中医临床大家,也是我尊敬的兄长。他熟谙经典,中医功底扎实。有时同事聚在一起,切磋学术,他常常引经据典,并且会把《黄帝内经》中的条文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让我们钦佩不已。他医德高尚,专注临床治病。自谓:“一天不看病,若有所失;三天不看病,若有所病。”这既反映了他钟爱中医事业,又体现出他时刻心系病人的情结。每逢门诊之日,许多病人慕名远道而来,诊室内外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他总是不厌其烦,加班加点,直到把最后一个病人看完。即使是下班后的休息时间,只要有病人请他诊治,他总是有求必应。无论患者职位多高,还是普通百姓;也无论天气是晴朗,还是刮风下雨;无论病人在本市,还是外地;也无论他自己是在年轻力壮之时,还是现在的古稀之年,真正做到了孙思邈《大医精诚》所讲的“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陈意先生风趣幽默,博学多才,与同事关系融洽,在浙江省中医界有口皆碑。更由于他勤于治学,精于医术,为人正直,成绩斐然,不仅在患者中广泛享有盛誉,而且在社会其他领域也有深远的影响。他先后担任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中央与浙江省保健委员会医疗保健专家等,为医院、为学校、为浙江省的中医药事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杏苑心悟》是陈意先生从医五十余年的学术经验总结,由从医经历、学术思想、行医心得、临证随笔、医案汇录、膏方抒见等六大部分构成,内容丰富,切合实际。“业医三言”“临诊三要”是陈意先生对中医临床诊治理论的高度提炼;调肝、调气、调和等方法既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治法,也是陈意先生的临床特色所在;消渴治瘀、湿热兼用苦温疗法更是陈意先生独到的临床经验。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都充分反映出陈意先生临床经验之丰富、学术造诣之精深。相信该书的出版,对于中医界的朋友,尤其是中青年医生,拓宽临床思路、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大有裨益。

羊年正月,陈意先生邀我为《杏苑心悟》作序,余不敏,但盛情难却,于是匆匆写了上述,以志祝贺!范永升乙未正月十五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陈 序

人既于世,以哭迎之,遁入苦海,为之奈何?生老病死,终所必然,故平淡为真,平安是福,心平如水,海阔天空,古往今来,人皆知之也。

释教以四方天地谓小千世界。千之小千谓之中千,千之中千谓之大千。正名曰:“三千大千世界。”凡此界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皆因缘也。有缘相识,无缘不遇。或以恩缘,或以冤缘,缘缘相报也。

道法自然,融而相合,吾与医道有缘也。陈者古也,医者意也。古老之医,乃以陈意姓名概之,岂非缘乎!仓公复姓淳于,名与我重。嘉言著《寓意草》,其寓我同。岂非缘中之缘乎!

明·李中梓《内经知要》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要言者,阴阳两字也。余谓之:阴阳平衡,人之常也;阴阳失衡,病之变也;阴阳复衡,医之功也,衡者医之要也。

清·叶桂琐于临诊,未暇于文,其传世之作皆以学生集撰而成。所著《未刻本叶氏医案》案语简率,非其所不能书,诚无暇也。

余执岐五十余载,诊逾七十余万,虽学识粗浅,每以叶氏自解,及文者鲜。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嫌愚陋,为我设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由所承学生自抒心得,集而成书,虽为肤浅之作,或可益于后学之一二。抛砖引玉,聊表慰藉。

承蒙李岚清首长题写书名,浙江中医药大学范永升校长作序,感谢倍至!岁次乙未春月陈意于如意斋前 言

论及医缘,老师笑侃:“陈者,古也;医者,意也。”此倾心于中医也。述及医瘾,老师笑谓:“一天不看病,若有所失;三天不看病,若有所病。”言笑之余,回念过往,老师与中医结缘一生。自小跟师学医,读书诵经,得益于师承之学;及长,入班学理,得益于学院之授;继之行医临证,转眼五十余载,得益于坚守中医之道。

师无他好,所好唯医矣;师无他嗜,所嗜亦医矣。一天不看病,若有所失;三天不看病,若有所病。在这日积月累的临床岁月里,他逐渐体悟了中医理念,逐步形成了诊治心得。承蒙国家对中医传承事业的重视,2008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称号,2011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又建立了“陈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本书《杏苑心悟》即得益于此!学生虽早已有心,在从师临证中集结点滴文字,欲执笔著录传承师意,但临床、教学、学习、生活等诸多之杂,令人难以静心。工作室的建立,是契机,是动力,亦是一种压力,让学生非执笔不可,又可一了著录传承之心愿。

中医现状,令人担忧;中医的铁杆学子,又令人欣慰。老师忙于临证,无暇于作,所述所授,多由吾辈门生总结成文。如若临床上这些成熟或者不成熟的想法可以称得上是“经验”的话,吾辈愿集其所成而为是书。本书分为从医经历、行医心得、学术思想、临证随笔、医案汇录、膏方抒见六部分,皆是门生随诊研习所成,与杏林道友共享。若有不妥或失言之处,敬请斧正,以助益门生之学。其实,所谓“经验”,是中医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有效表现,若今人来者能够参透中医不同于西医的格物之法,自然能够得到确切的疗效。

感谢李岚清首长为本书题词,感谢浙江中医药大学范永升校长为本书作序,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中医学术传承做出的贡献!“陈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员2015年5月20日 杭州西子湖畔(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为陈意教授题字)(浙江省原省委书记薛驹为陈意教授题字)(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刘枫为陈意教授题字)(浙江省原省长吕祖善为陈意教授题字)(贵州省原省长陈敏尔为陈意教授题字)(浙江省原副省长鲁松庭为陈意教授题字)

经历就是能力,磨难更是能力,经历是能力的培养剂,磨难是能力的催化剂。——陈意陈意教授墨宝陈意教授处方(一)陈意教授处方(二)陈意教授处方(三)陈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员全家福(第一排左起陈珺、龙惠珍、陈意、黄琦、夏永良,第二排左起季聪华、陈俊杰、孙海燕、叶菁)本书作者拜师留念(左为陈珺,右为夏永良)从医经历

陈老从医五十余载,学验俱丰,腹有经纶,胸有定见,实乃大家。他禀大医精诚之念,怀悲天悯人之心,守辨证论治之法,重调气以平为期。他风趣幽默,乐观豁达,平近谦和,循循善诱。论及医缘,他笑侃:“陈者,古也;医者,意也。”此倾心于中医也。述及医瘾,他笑谓:“一天不看病,若有所失;三天不看病,若有所病。”此醉心于中医也。回首过往,陈老以亲验育今人、以卓见启后学。一、幼存岐志

5岁,正当天真顽皮爱捣蛋的年纪,陈老即开始步入学堂念书。放学后,他又是药铺的常客。家门附近有一药堂名“存仁堂”,既卖药,也看病,其中有位老中医王幼庭,诊室前门庭若市。其时西医尚不发达,来诊重病者甚多,陈老眼看着一个个用担架抬来的重患几经诊治后慢慢好转,恢复健康,登门道谢。在他年幼的心中,对王幼庭老中医充满了羡慕和敬仰,对中医的神奇疗效充满了惊叹和向往,并立志今后自己也要做一个像王幼庭一样的好医生。

药堂的大墙门,药铺的高柜台,清脆的铜锤声,碾药的铁船声,浓郁的中药味……中医以其特有之美吸引着一代代人。二、初入医门

16岁,正值国家要落实中医政策,作为长子的陈老因家境贫寒,便遵从母意弃学从医。已故外祖父的至交李钟(名“志铭”,字“鼎文”)老中医提出了要求:“若来学医,你儿子要住我家,随我出入。”母亲虽有不舍,也只好应允,陈老遂称呼李师为“先生”,成为国家批准认可的中医学徒。

自此,陈老便开始了起早贪黑的苦读侍诊生活。晨起练字,然后背书,可谓“三更灯火五更鸡”。《药性赋》《汤头歌诀》《脉诀》,以及其他中医典籍的主要条文,每天都有规定数量,背不出不能睡觉。陈老白天随师诊病,中午在药铺研究其他医生的处方,晚上整理背诵,以待师评。如此数年,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陈老喟叹,忆当年,吃不饱,睡不够,怎一个“苦”字了得。要记背的东西太多,难免忘词、串句,只有不断重复。他的秘诀是两个“小”——“小字条”“小本子”,反复学习。“小字条”上抄写了当日需要背诵的内容,边走边背;“小本子”上记满了已经记背的内容,作为今后反复强化的宝典。为此,陈老不知道多少次与电线杆亲密碰撞,不知道多少次饿着肚子挑灯夜修。而今,陈老提点初学者切忌读书过杂,要以经典为宗旨,在此基础上可以看些临证书籍,如《医宗必读》《医学心悟》等。三、得入医班

1962年春,卫生部门组织师带徒中医学生成立了“杭州市中医班”,系统教授中医课程。陈老应招入班,继续边读书、边临床的生活。

读书,辛勤依然。在中医班有诸多名师名医授课,如潘泽候、李汝鹏、汤士彦、高德明、盛循卿、余尚德、韩祖源等。陈老在这些中医大家的教导下,完成了中医理论课程的系统学习。

临床,如此坚持不懈五载。李师临证繁忙,教学严厉,诊余喜酒而不幸中风。陈老每日在照顾好卧床的先生后,转从年长其30岁的郭卫康大师兄随诊。郭师兄亦承师技,临证疗效显著,病患满堂,在民间已有很好的声望。他非但不以长者自恃,而且还勇担师职,带小师弟学习。陈老每忆于此,心中诸多感慨。

生活,自力更生。陈老作为家中长子,自谋生道,不欲给家中增添负担,连购买文具也成了一种奢侈。幸好,陈老偶然结识了杭州草药门诊部学徒王宝德先生,暇时与之上山采药,并将药品晒干卖给门诊部,换得一文半钱来购置笔墨。四、学以致用

1966年,陈老学满毕业,“文革”大潮席卷而来,被分配至基层医院的陈老则一心扑在病患上。他天天出门诊,诊余又步行至患者家中出诊,起沉疴,疗重疾,蠲病苦,深得患者喜欢,逐渐小有名气。

当时医疗条件甚缺,老百姓家中老人若有重病者并不送医院,多是请医生到家看看,以示“已尽人事”。陈老在业余时间出诊时治疗了很多危重患者,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

南星桥一老太太因心脏病病危,家中已备后事,儿辈请陈老看病,以尽孝道。陈老不顾劳倦,急随出诊。至其家中,望老人面色如尸,脉来沉细迟且有结代,诊为心肾阳衰之危象,嘱高丽参10g炖,频饮,另处芪附汤合瓜蒌薤白桂枝汤化裁两剂。1剂后患者即渐复苏,两剂后已可下床,继之治疗旬余,患者恢复如前,又可在自家院中散步。

陈老凭着精准的辨证和过人的胆魄,亲历了诸多中医临床诊治,在逆境中坚定自我信念,在困苦中坚持自己的步伐。五、厚积薄发

为了响应“医疗卫生工作中心面向农村”的号召,陈老面临着下乡的分配任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后来因患风湿性关节炎而暂缓,病休后被改派到工厂当厂医,继之到两家市级综合性医院进修西医,期间担任了病房中医的会诊工作。“文革”后,百业待兴,机遇正是为有准备的人而设。1978年,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在全国选拔中医药优秀人才的“78(56)”号文件。当时,陈老正在医院进修,忙于病房繁杂事宜。中医班韩祖源先生多次专程劝导陈老报名应考。陈老进修西医,本已忙碌,且无暇温课,意有两难。然韩先生甚是惜才,劝慰陈老,中医的差距不是凭借短期的温课就可弥补,扎实的基本功难以速成。在韩先生的多次劝导下,陈老答应报名,与七千多人共赴初试。经过初试、复试和最后的面试,陈老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进入了浙江省中医院这片更加宽广的土地,自此勤勤恳恳,转眼数十载。六、不惑咏怀

孔夫子言,四十而不惑。陈老的不惑之年是在门诊、急诊、病房度过的,每天早上起来看病,午餐后又继续看病。当时医院病房讲究中治率,危重患者在密切观察的情况下进行中医治疗,以中医理论来书写病历,修改中药处方有根有据,陈老的中治率可达90%以上。1997年起,陈老担任浙江省干部保健任务,继之被评为“浙江省保健委员会干部医疗保健专家”,并于2011年荣获“浙江省干部医疗保健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8月又被中央保健委员会聘请为“中央保健委员会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多年为国家领导人进行保健和治疗,尽心尽责,颇受认可。

忙碌之余,陈老倍感充实,即兴赋诗《不惑咏怀》以寄其志:

灵霄被贬,森罗放逐。幸崔判重旧,暗渡迷津,私惠混沌,旋即已至不惑矣!

忆往昔,初涉人世,几经坎坷。千般疢难,万劫遁脱。仰灵墟太幻,尝太白吟歌,北斗对弈,而今昴日无光,天壤难告,岂不哀哉!

承抱朴子秘授虚玄,运天地之正气,握苍茫之五行,决死生于顷刻,起沉疴于一旦。立意于岐黄之间,得志于虚幻之外,飘飘然清风贯袖,悠悠然乐在其中。

然圆寂有时,太极无限,但观旧主重返,太斗迎庆,庄老叙旧,庶可穷吾之心意者也!

注释:师肖属鸡,昴日星君乃鸡君也,故师以昴日之口吻,叙不惑之咏怀。被贬于灵霄,放逐于森罗,幸遇判官崔珏,素重旧交,暗渡阴阳之迷津,私惠混沌之人间,转眼四十载矣!忆往昔,初涉人世,几经坎坷。千般疢难,万劫遁脱。仰观灵墟太幻,曾与太白星君吟诗、与北斗星君下棋。如今,因昴日星君下界而星座无光,天地之隔,难以相告,岂不哀哉!蒙众多师长秘授虚玄之学,运正气于天地之间,握五行于苍茫之中,决生死,起沉疴。立意于岐黄,得志于人间,诊病疗疾,乐在其中。然而人生有年,时空无尽,待昴日旧主重归星座,太白北斗迎接庆贺,庄周老聃相叙旧情,则心意尽也!昴日星君,心意可鉴!七、继往开来

陈老业医五十余载,他时常教诲学子要“活到老,学到老”。要成为一名好中医,首先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再而必备扎实的中医学基础,并在临床上不断充实自己,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方可实现“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的境界。

面对中医现状,陈老呼唤当务之急是要理清思路、分析差异、重视传承、提倡创新,并提出中西医之间的六大差异以解今人之迷惘。其一,理论差异。中医学理论以原则为基础,西医学理论以现实为基础,两者不可混淆。其二,思维差异。中医是宏观调控思维,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两大特色;西医则是微观因果思维,重在找到病因、明确病位、确立诊断、对症治疗。其三,文化差异。中医随中华文化应运而生,由古人反复实践、总结、升华,逐渐完善,是医学和文化的结合体,她的产生与发展融于历史文化之中,其浓厚的底蕴是短短几百年历史的西医所无法相比的。其四,治则差异。中医辨证,以一法治一证;西医辨病,以一药治一病。其五,药物差异。中医以药性理论来驾驭中药,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西药则是单体,有分子式,可以化学合成,有药物作用靶点,药效则讲究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其六,疾病认知差异。中医认为健康的标准是平衡,而西医要求达到的则是去除病灶。中西医在理论上无法结合,但在治疗上可以互相合作,最终都是为了治愈疾病,即“中西合璧,优势互补”。

陈老始终认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四诊合参是中医之灵魂与精髓,失于斯则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中医也。故在临证诊疾上,陈老以辨证为要,认为唯有辨证精准、立法相符,方能药达病所,一举获效。在遣药组方上,陈老以调气为先,自谓“调气派”,喜用清灵之品,疏其血气,令其条达,以致和平。在诊治过程中,陈老以情志为重,每在诊察之时,对患者因势疏导,参以幽默之语,使之精神调畅,笑意盈然,心境舒展。

陈老精于中医典籍,旁及诸子百家,博采众长,自成一格,他的诊治特色与临证经验积累于临床、升华于临床、渗透于临床。他不因循守旧,也不故步自封,更不保守己学,对学子谆谆教导、循循善诱。陈老言:“余以为‘业医三言’,其一曰:以八纲为总纲,脏腑辨证为基础,此辨证也;其二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互杂则权衡之,此论治也;其三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此治序也。此三言者,可谓要言不繁,临证治病,当时刻铭记,不可偏废!”(孙海燕整理)学术思想一、临证诊疾,辨证为要

陈老认为,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四诊合参是中医学的精髓和灵魂,失乎斯则不能称之为中医,故临证诊疾以辨证为先,唯有辨证精确,方能药达病所,一举获效。辨证之要,赖之于扎实的中医学基础和丰富的临证经验。陈老认为,临床辨证应有一个基本的规范,即要以八纲为总纲、脏腑辨证为基础,外感重寒热、内伤重虚实。否则,临证诊疾将惘然,论治立法亦无所适从。

陈老对临床上所见以虚为实、以实为虚而致虚虚实实错误辨证的现象甚为痛心,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不把中医辨证作为论治依据;二是把传统的中医理论过于西化,牵强附会。故陈老临证并不拘于一病一方之囿,力求辨证精要准确,用药灵活得体。如消渴之证以阴虚燥热为本,当滋阴清热立法。若见舌红、苔白厚而腻、口渴多饮,乃为阳明胃火燔灼、太阴湿浊留恋,拟白虎加苍术汤,清其热而化其湿,乃可奏效。此治消渴之变法也。二、遣药组方,调气为先

陈老自谓“调气派”,故临证诊疾、遣药组方,对调理气机尤为重视。其因有三:其一,气机者,乃气之运动形式,升降出入是谓也。《内经》有云:“人以天地之气生”,“百病皆生于气”,“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气机的顺畅与否,关乎病之起、证之治、疾之愈也。临证诊疾,能不调其气机乎?其二,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变化亦大也。因饥寒交迫所致的气血大亏者随衣食渐丰而日渐减少,多之者乃经济大潮中人心浮躁、忧思郁闷。无论穷富,皆有烦忧,气机不畅者众也。喻之临床,以胃脘痛为例。现今社会,肝胃气滞者十有七八之多,中脘胀满,嗳气频作,灼痛泛酸,更衣不调,或兼夹失眠,或疾累肝胆,此等当投疏肝和胃、调畅气机之方,然舍疏理之药而不用,反以甘温益气滋腻之辈而投之,岂不缪乎?其三,《濒湖脉诀》云,“四时百病,胃气为本”,故调护胃气素为医家所重。调气之品在遣方用药上多以清灵为长,芳香悦脾,和胃启纳,脾健胃运,气血乃昌。

盖夫调气者,非止狭义之理气耳。“百病皆生于气”,调之以平为期。调气之法,自当非止一端,顺其病势,随证治之,或升或降,或固或泄,或出或入,皆调气之属。广而言之,中医治法之中皆寓以调气之意,如解表以透气、和中以调气、吐下以畅气、补益以生气、消导以散气等。三、精神调适,情志为重

中医学历来非常重视精神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精神内守,病从安来”之说,后世陈无择“三因学说”更以“七情内伤”为人体致病所至关,西医学也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为模式,强调精神对形体的影响。陈老常引嵇康《养生论》中所云来教导学生:“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则涣然流漓;终朝未餐,则嚣而思食,而曾子节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而心怀深忧,则达旦不眠;劲刷理鬓,醇澧发颜,谨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以此观之,精神之于形体,犹君主之于国家也。

陈老重视精神因素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发挥运用,认为看病不当使患者拘谨,而当使其精神调畅、笑意盈然、心境舒展;遣方用药,重视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可以事半功倍。四、八法增涩,以和统之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乃中医治疗之八法也。自古而今,医者以为治病之规矩,然八法之中无有固涩之法,何以疗虚固脱,而治自汗盗汗、虚泄、滑脱、崩中漏下之疾?故于八法之外,增设固涩一法,庶可周全。《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此和法立方之要义也。医理浩瀚,其治繁多,终其要者,无外阴阳两字。阴阳平衡,人之常也;阴阳失衡,病之变也;阴阳复衡,医之功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故治病当以调和为大法,汗、吐、下、涩、温、清、补、消八法,皆以调和阴阳为根本,故陈老提出“以和法统摄八法,以八法分而治之”。五、湿之诸病,切忌滋腻

六淫之中,唯湿邪之性尤为黏腻重浊,缠绵难去,既或寒化,也可兼热,或可夹风,暑邪当令之时,湿邪每必兼之,久郁可以化火。正如叶天士《温热论》中所云:“吾吴湿邪害人最广。”江南地势低洼,湿邪素盛,罹病亦广,治之之法,当视所患之病位、夹邪之性质、湿病之表里、正气之盛衰,而有芳香化湿、淡渗利湿、苦温燥湿、清热化湿、温化寒湿、祛风胜湿等之别。然不论何法治湿,总以补益滋腻为忌,治湿当以轻清运化,使其邪有出路为则。湿本黏腻,化之利之可也,若再以滋腻补益之品投之,则病势缠绵难愈也。滋腻之品无非甘温甘寒之类,盖甘能腻湿、温可助火、寒能助阴,皆为不合之治,湿家进补非其治也。若湿热未尽,妄用甘温益气如参芪术草之类,无异于助长邪势,火上浇油,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六、清热化湿,毋忘苦温

大凡湿邪为病,易伤阳气,其性黏腻重浊,或为寒湿,或为湿热。寒湿之证,当以苦温立法,乃苦能燥湿、温能散寒故也;湿热之证,当以苦寒立法,乃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也。然临证所见湿热者,投以苦寒,其效不彰,致使凉遏冰伏,阳气难展。当于苦寒之中和入苦温,若苍术、厚朴、半夏之属,乃可显效,因湿为阴邪,非温不化也。湿热相杂之证,迁延难愈,乃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两邪异性相吸,岂不久乎。究其病因,湿热相恋之证,当以湿邪为重,热易清而湿难去也,故无论寒湿、湿热,皆毋忘苦温之剂。寒湿以苦温立法,湿热当苦寒之中和入苦温之品,其效彰也。(夏永良整理)行医心得一、业医三言

陈老探本溯源,常曰:“余以为业医三言,其一曰,以八纲为总纲、脏腑辨证为基础,此辨证也;其二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互杂则权衡之,此论治也;其三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此治序也。此三言者,可谓要言不繁,临证治病,当时刻铭记,不可偏废。”“其一曰,以八纲为总纲、脏腑辨证为基础,此辨证也。

辨证论治源于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及杏林先贤的不懈求索,其方法亦不胜枚举,具代表性的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然提纲挈领,可以从各种辨证方法中概括出共性,作为中医辨证论治总纲的则是八纲辨证。如程国彭所云:“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病情既不外此,则辨证之法亦不出此。”即外感疾病寒热分,内伤杂病虚实辨,进而归纳为阴、阳两大类,从而为诊治疾病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方法。所以,八纲是辨证的总纲,为各种辨证的核心,八纲辨证在各种辨证方法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八纲辨证是抽象、笼统、不具体的,尚不能明确病在何脏何腑、虚实的具体程度等。辨证处方必须联系脏腑,以脏腑辨证为基础。整体审察,依据藏象学说——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熟悉其病变规律,辨明具体的病位。陈老常言:“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同脏腑病性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证候诊断。陈老始终坚信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之精髓和灵魂。故临证诊疾,坚持以辨证为先,认为临床辨证应有一个基本规范,要以八纲为总纲,以脏腑辨证为基础,深入分析判断,定病性,明病位,正确认识疾病的本质,以指导对疾病的治疗,方能辨证精确,药达病所,一举获效。否则,临证诊疾,茫茫然也,论治立法将无所适从。“其二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互杂则权衡之,此论治也。”

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实,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素问·调经论》有“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之说。正确辨别证候的虚实,是决定用药宜补、宜泻的依据,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道理,这一论述奠定了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虚证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所表现的不足、松弛、衰退等一系列症状,如心悸气短、头晕乏力、面色无华、神疲体倦、语声低弱、畏寒肢冷等。陈老将虚证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气阴两虚七大类。实证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所表现的有余、亢盛、阻滞等一系列症状。陈老将实证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实证即六淫、疫疠、虫毒等邪气侵犯人体,正气奋起抗邪所表现的壮热口渴、烦躁不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内伤实证即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阻滞,病理产物蓄积体内所表现的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血瘀等。然临证诊疾,正邪交争,有时也会出现虚实真假的情况。陈老强调在以八纲辨证确定病性、脏腑辨证确定病位的前提下,虚实互杂宜权衡之,要分清虚实的主次、轻重,以及其间的因果关系,通过虚实辨证,了解病情的邪正盛衰,为治疗提供依据。“其三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此治序也。”

病有标本,治分缓急,标与本、急与缓是相对而言的,用来概括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关系。所谓治标,就是针对疾病的现象而采取的治疗方法;所谓治本,就是针对疾病产生的原因而采取的治疗方法。“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故标本之治,取决于病之缓急。因此,急慢性疾病都要询问病因,审证求因。治标的目的是尽快缓解症状之急,使病情趋于稳定;而治本之目的是消除疾病原因,使病情从根本上得以好转或痊愈。

陈老提出此“业医三言”,将“以八纲为总纲、脏腑辨证为基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有序结合,贯穿于疾病诊治的始终,形成便于掌握的“辨证论治三步曲”。(胡慧良整理)二、两个理念“其一曰,务虚求衡”——治疗的理念

用务虚之理论求得阴阳平衡,“务虚”为宏观之寓也,务虚为面,务实为点,衡者意之所求也。“虚”非虚无、虚假之意,而是与西医学之“微观”文化思维比较,中医学崇“天人合一”之整体观,理论及诊疗体系多由历代医家积累而成,与靠临床试验和数据框架支撑的西医学诊治有别,并非是中医学不严谨。而且,中医学历经千年的传承,几乎每味草药、每个经典方剂都被数万人使用过,其有效性毋庸置疑;“求衡”是指达到阴阳平衡、五脏平和的状态。此处的“衡”与“和”同义,所以也可说“务虚求和”。《列子》中提到:“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疾病的产生多是一方偏亢或偏弱所致。衡指表里、寒热、气血、阴阳之平衡,求衡是以辨证为前提,寻失衡之因,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令机体复衡。《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而致和平。”求衡可从顺治,“急者缓之,散者收之”;亦可反治,“通因通用,塞因塞用”,视其病机而定。陈老常说:“法无定法,法随证行。”“其二曰,执中致和”——用药的理念《尚书·大禹谟》记载:“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执中谓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谓之合适;有矢中的谓之中,谓之有效;中病即止谓之中,谓之有度,此为用药之理念也。“致中和”出自《礼记·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诊病必求于本,所期无非“衡”“和”之境,过不可,不及亦不可,《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五脏六腑皆不可偏废。若脏腑、精气、阴阳、气血皆和合无胜辱,则病安从来?陈老认为,临诊处方究其根本是为了求“和”,因此,“和”当为中医诸治法之统称。中医之“和”文化悠久,概念源于先秦,渗透于修身、生活等各方面,《内经》《伤寒论》中多有关于“和”的论述,成为后世“和法”提出的直接理论基础。陈老认为和法是中医最具特色的治疗大法,并非指中医内科学中定义的仅有和解少阳、开达膜原作用的和法,凡通过调和表里、阴阳、升降、寒热等对立、相持的病机矛盾关系,纠正人体倚偏,通调机体表里,调其升降开阖,使周身气血、阴阳、脏腑等归于和谐之境的,都属于和法范畴。“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和者,和其不和也”,且陈老发现,中医八法中无涩法,故提出“八法增涩,以和统之”的理论。

陈老尝至山东鲁桓公之庙,庙中有一欹器,昔孔子观后言:“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从处事待物的角度告诫学生们要谦逊自守,而陈老认为此言同样可用于告诫医者,辨证施治需“执中致和”,“务虚求衡”方为治病要务。(叶菁整理)三、临诊三要

1.药不执方,合宜而用“药不执方,合宜而用,此方之不必有也。方以立法,法以制宜,此方之不可无也。”景岳之语深刻揭示了药与方之间的关系。药不执方,但药必执法,就是说用药不能被方所限制,而用药如用兵,故用药应有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治法。围绕治法用药,药之所合便是在该法指导下组成的方剂,所以方亦不可无,其中维系药与方的关键就是治法。中医提倡一法治一证,此“一法”包括许多方,围绕“法”去选取最适合的方剂和药物。“一法”对该病的一种证型是有效的,对另一种证型是无效的,对其他证型也许是有害的,故有“失治”“误治”之异。拘泥死方,这是临床大忌!

陈老提倡重法而活用方药,认为《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由于当时药物贫乏、药味有限,不可与现在同日而语,故可取其效而不用其药。《伤寒杂病论》载方318首,经方神效,然若紫参、新绛等药有缺失者,或若黄土、猪胆汁等药有不便者,甚若猪膏发煎、鸡屎白散等方难以服用者,亦可取其法而不用其方。

方以药成,方从法出,所以药必执法。《金匮要略》治疗血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针对阳气不足、阴血涩滞的病机,采用益气和营、通阳行痹的方法。方中黄芪甘温益气,桂枝温经通阳,芍药养血和营,姜、枣调和营卫。到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创制了独活寄生汤,可以说是效法黄芪桂枝五物汤并有所发展。方用八珍汤之意益气养血,加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秦艽、独活、防风祛风蠲痹,细辛、桂心温经止痛。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虽未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之药,但组方依然体现了扶正达邪之意。可见,临床用药灵活,毋需固执死方,但是遣药仍当围绕治法,否则药物就成了一堆没有战斗力的散兵。

说到中医治学,陈老认为学习方剂之时,一是学习方,学习有用的方剂;二是学习法,学习有效的治法;三是学习药,学习药物的搭配。在治法的基础上,学习方剂、学习药对是一个捷径,因为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已经证明了它们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所以陈老临证在设定治法后,选取最适合的方剂,又在掌握方剂药物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加减,而这些都是围绕治法进行的。

2.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法无定法”,源自《金刚经》,其意本指佛法无边。用在中医学上,则形容中药处方灵活多变。这种多变性的原因之一在于病证的多变性。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病证会发生转变,相应地则需要法随证转,也可以说是法随证变。就是说,随着病证的转变,治法也应当相应变化,因为治法始终是围绕病证设定的。治法转变,用药亦随之调整,这就是所谓的“有是证,用是药”。

例如,临床常见的风寒犯肺证,症见恶寒、发热、鼻塞、清涕、咳嗽、痰白等,当用辛温解表药。若未治或治疗不当,一两天后出现咽痛、黄涕、黄痰,转为风热,则不可再用辛温解表药。再如,哮喘缓解期出现肺肾两虚证,症见气急、胸闷、腰酸、耳鸣等,治当益肺补肾。但若突感外邪,引动宿疾,哮喘急发,气急胸闷加剧,此时不可盲守前法,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待外感症状消除后,再从补益。另如,胸痹以“寒、气、痰、瘀、虚”来概括其病机,其中寒凝、气滞、痰浊、瘀血是邪实,在缓解期往往是正虚邪实,当标本同治。但若胸痹急发,以邪实为突出因素,应辨证审因地看是何邪为主,分别采用散寒、理气、祛痰或化瘀的方法,急则治标。

因此,病证的多变性决定了治法的多变性,进而决定了用药的多变性,所以中医之难,不但难在其“辨”,也难在其“变”。辨证精准是一难,病证转变,辨证亦随之转变,这更是一难。法无定法,但于“无定法”中仍有“法”可循,这法便是可贵的“得法”。治病之法无定法,治证之法贵得法。

3.症因脉治,丝丝入扣

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医者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获得。因,包括病因病机,是指破坏人体相对动态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根据疾病的“症”进行综合分析推求所得。脉,是脉动应指的情况,其实也是症的一种表现,可以提示病位、病性、病势等。治,是在把握症、因、脉之后,分析提炼得出治疗疾病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具体体现在方和药上。

明代医家秦景明《症因脉治》之序中云:“以症为首,然后寻因之所起,脉之何象,治之何宜,则病无遁情,而药亦不至于误用也。”即主张先辨其症,次明其因,再切其脉,然后据症、因、脉以定治法。在具体方药上,认为“用药之法,须寻实据之症固已。然有症脉相应,根据脉用方,而为正治者;亦有症象分明,脉象模糊,难于根据脉立方,而必随症施治者”。他在治法中设立这两条,从症从脉,自有准绳,个中玄机则有赖于医者触类旁通,临证变通。

症因脉治环环相扣,陈老曾爰举《柳选四家医案》中评选王旭高之医案来论述:“病将一载,肝气横逆而不平,中气久虚而不振。唯肝逆故胸脘阻塞而攻冲,唯中虚故营卫不和而寒热。凡大便溏,饮食少,右脉细,左脉弦,是其证也;四君子合逍遥加左金,是其治也。党参、於术、茯苓、柴胡、白芍、川黄连(吴萸炒)、香附、陈皮、归身、神曲、谷芽、玫瑰花。”具体分析,患者症见“胸脘阻塞而攻冲,寒热往来,大便溏,饮食少”,因于“肝气横逆而不平,中气久虚而不振”,脉现右细左弦,综合症、因、脉,治拟“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选方“四君子合逍遥加左金”,用药即在此基础上化裁,合入理气助运之品。

症、因、脉、治、方、药,大多数情况下体现为一致性,它们之间联系紧密,可谓丝丝入扣。临证当把握四诊,也就是“知外揣内”的外在表现,进而推究在内的病因病机。但在个别情况下,也可出现脉症不符,当行取舍。看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最终体现在一张处方上。然而,决定这张处方的因素有很多,一名中医师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是否扎实、临床经验是否丰富、师承流派与传承应用是否得法,他如医者的用药习惯、文学水平,甚至个人性格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所以,当好一名中医师是一种水平、一种层次、一种境界,就像练功一样,是一种功力。中医师的不断学习和进步关键在于自修,功力提高了,对于症、因、脉、治、方、药的把握能力也就提高了,看病自然就能十拿九稳。

临证思辨,症、因、脉、治、方、药皆当落实到位,对病局了然于心,方可运筹帷幄。“药不执方,合宜而用”,“法无定法,贵在得法”,“症因脉治,丝丝入扣”,此陈老临证思辨之精要,是把握症、因、脉、治、方、药关系的迅捷之法。中医临床病证复杂,思辨常在一念之间,全赖医者之功力。该功力要求医者体用得宜,既需满腹经典、熟谙方药,又要思辨灵活、运筹帷幄。言之虽易,行之尤难,医者当时刻铭记于心,身体力行,日久必有所悟、必有所成、必有效验。(孙海燕整理)临证随笔一、中西医六异解析

中西医之争论及思考由来已久,半个多世纪以来,学习中医的道路仍在不断探索之中。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多学科研究等,究竟哪条道路能让我们真切地触及中医的内核,更好地去揭示中医、阐述中医、运用中医呢?“中西医结合”的探索已经进行了不少年,西医新实验、新理论、新药物、新技术等的不断出现给中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中西医到底是“结合”“接合”还是“配合”,中医和西医有何不同,中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体系……可以说,现在很多的中医师并不清楚。陈老提出,理清思路、分析差异、明确方向乃是当务之急。面对中医的未来,在号召“立足继承、支持发展、鼓励创新”的同时,认清中西医之间的六大差异是前提,让我们先来“把根留住”!

1.理论差异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陈老认为,中医学的理论以原则为基础,西医学的理论以现实为基础,两者不可混淆。

原则是中华文化的共性和特点。《论语·卫灵公》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道德伦理的原则。《南齐书·王敬则传》言:“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同时,三十六计又各显神通,这是调兵遣将的原则。同样,《内经》里讲述的是养生保健治疗的原则,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和“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以及《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和“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等。原则永远都不会过时,关键在于如何辨证识机、遣方用药,而这些都需要自己去“悟”,根据中医理论、师者指点、临床积累,慢慢“体悟”出来。所以我们说,中医“三分师承,七分参悟”,原则总是走在前面,悟性很重要。传统中华文化的表述都以原则为基础,通过原则悟出真理,所以中医理论是超前的。

西医以现实为基础。以病毒性肝炎来说,从20世纪初报告病毒性肝炎,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到后来又分出庚型肝炎,这种情况未必已画上句号。找到病毒这一致病因素后采用抗病毒治疗,但是耐药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于是,病毒变异、新药研制,药物跟着病毒跑的战争估计还要长期打下去。西医“在不断改变自己的理论”,这是西医的“紧追不舍”。否则,好不容易研制出了药物,病毒又变了,岂不是白忙一场。

中医的理论是抽象的,西医的理论则是具象的。所以中医不说“器官”,而说“藏象”,侧重的是脏腑功能。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所以才说“左肝右肺”。西医关心的是解剖学具体的实质,看到肝在右腹、肺在两胸,拿着手术刀的西医师听了“左肝右肺”的说法当然哈哈大笑。中医不说“脉搏”,强调的是“脉象”,不仅要观察快慢、节律,还有形态、强弱等,像如珠走盘的滑脉、累累如丝的细脉、如水润下的沉脉、如绳转索的紧脉等,中医这些感性的体悟,只知记录数据的西医师自然理解不了。

所以,中西医的理论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当下对中医质疑的态度,以“彼”学科的理论依据来衡量“此”学科,当然不通!

2.思维差异

不同的土壤决定了建筑物不同的形态和高度,中西医不同的理论基础也就决定了两者不同的思维方式。陈老认为,中医采用宏观调控思维,而西医则是微观因果思维。

中医是宏观调控思维,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两大特色。以整体观念为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其中的“治病必求于本”就是原则,而病之本在于“阴阳”,目的是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通过辨证论治找出阴阳失衡之所在,并复其平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与治国的思路颇为相像,治国理政应当纵观全局、宏观调控,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中以民生为本,围绕稳定、发展的宗旨,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政策,才能保持和谐。相反,倘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着眼于表,不注重求本,就会拆了东墙补西墙,急于奔命,疲于补亡。如此,势必劳民伤财,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又何谈国家可持续发展之大计?所以,宏观调控思维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人身是一个小天地,人的一生是四季的一生,人不是实验室里控制实验条件下割裂的单体,而是实实在在生活于自然、社会中的群体成员。所以,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能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医是见微知著、以象测藏的“暗箱”,是模糊数学。

西医是微观因果思维,重在找到病因和明确病位,然后设法消除这些导致机体病变的病理因素。比如发热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是外源性、内源性还是中枢性,要定位,有靶点。细菌,用抗菌药;病毒,用抗病毒药;结核,用抗结核药;肿瘤,能手术就手术切除,不能手术就化疗、放疗消除……从整个人体到部位、到系统、到器官、到组织、到细胞,甚至到分子、原子、夸克,一步步打开来,想要看得清清楚楚。可惜的是,在这些过程中难免重病而不重人,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机体本身。所以,“西医治人的病,中医治病的人”,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黑箱和白箱,中西医之思维不同。陈老讲了《庄子·应帝王》的故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地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如果我们用西医的方法来解读中医,恐怕中医也就这样“死”了。

3.文化差异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随中华文化应运而生,由古人反复实践、总结、升华而逐渐完善。中医是医学和文化的结合体,既是一种医学,又是一种文化,其产生与发展融入历史、社会、文化之中,并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各个领域。悠悠千年,如此浓厚的底蕴是短短几百年历史的西医所无法相比的。

打开中国地图,就是一张生动直观的五行图:东方甲乙木——大海(青色),南方丙丁火——红土(赤色),中央戊己土——中原黄土(黄色),西方庚辛金——雪山(白色),北方壬癸水——黑土(黑色)。

再来看看我们的文字。《易经》之“易”横向一日一月,由表示阳爻的“日”和表示阴爻的“月”构成,已将天地之道、日月之机尽蕴于此字中,无怪乎读透《易经》可尽知世间玄机奥妙。又如“心”,开心、粗心、细心、小心,将“心”演绎得活灵活现,试问“心”怎么开?何为粗,何为细,又何来小?其实,这些所描摹的皆是形、神、态的意境。

中医理论中渗透着中国文化。陈老举例说:真武汤,此“真天玄武大帝”,是道教来也;普济消毒饮,此“普度众生,慈悲为怀”,是佛教所从;孔圣枕中丹,此“如圣聪慧,枕箱藏智”,是儒家所赐。但析此三方,就已集儒、释、道三教之大成。另如大、小青龙汤,二方均有发汗逐饮之功,所谓“青龙布雨”,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能治水祛邪、潜隐于波涛之内,正是体现了“大青龙升天而行云雨,小青龙鼓浪而奔沧海”的临床效用。

陈老认为中医有民众基础,深入民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人们都有这样的常识,牙齿痛是胃火、眼睛痛是肝火、舌痛舌烂是心火、口疮口疱是虚火等。再如成语“望梅止渴”,梅是酸的,酸以生津,故可止渴;歇后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以中药黄连之苦形象作喻;小学生作文用词“比吃了蜜糖还甜”,以蜜之甘甜来形容,心中喜悦之情已跃然纸上。

今天,当我们重温国学,听于丹讲孔孟、听易中天品三国……在追求文化复苏的同时,中医在百姓中的形象恐怕也要重新上色,这既是文化传薪,亦是医学知识的普及,有助于大家更清楚地认识中医、患者更正确地择医就医。

中医之根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而中医又可算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中西医的差异不仅是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差异,其背后还有着更为深刻的思想文化的差异。

4.治法差异

陈老指出,中医辨证、西医辨病,医者知之多,能于临床真正灵活运用者少。比如一个常见的寒饮痰湿咳嗽,有几个人能遵“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来治疗痰饮,反而多用清热解毒药概治咳嗽,殊不知一方治一病正是中医开方之大忌。

西医用一药治一病,如用异烟肼等来治疗结核病,不需辨证而只是辨病。疾病诊断明确,并根据该病指南用药即可。相比之下,中医就复杂了。单是一个感冒就可以分为好几个不同的证型,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气虚夹感、血虚夹感、阴虚夹感、阳虚夹感等,以一方治一证并不完善,而是由一法治一证,所以治疗强调的是原则。开方时抓住症、因、脉、治,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脉,经过辨证论治得出某病某证,遣方用药以治则为导向,此谓“丝丝入扣”。正合张景岳所言:“药不执方,合宜而用,此方之不必有也。方以法立,法以制宜,此方之不可无也。”治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大核心,也是其灵活之处。医门八法乃汗、和、下、消、吐、清、温、补,程国彭评述“此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可谓“法无定法”。《内经》时代药物少,故用药精炼,读经可师其意,取其法而不用其方。现在药物众多,同一病证,不同的中医师开方用药不同,精者十味左右,巨者甚至几十味,关键不是像西医那样看用了什么药,而是看辨了什么证,证治是否相符,方药是否合宜。所以,治则是中医的一大灵魂,需要用心揣摩。

5.药物差异

陈老认为,用药如用兵,中西医之药物截然不同。

西医之药是单体,有分子式,可以化学合成,有药物作用靶点,药效则讲究浓度依赖性或时间依赖性。而中药则是复合体,由若干种药物配伍在一起,经煎煮后起效。若要问其中发挥作用的是哪个分子式,恐怕在实验提取或分离的过程中,中医的本色也就消失殆尽了。因为中医所观察和注重的是中药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汤药在人体内的化学反应过程;关注的是机体寒热温凉的变化,而不是化学指标的升降。中药几千年来经过直接体验、反复实践、临床经验等多种形式不断积累总结并加以完善,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西医药理的中药药性理论。而西药则先在实验室,再经临床多期认证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所以中药规范化只有用中医理论来规范,而不能本末倒置。

陈老强调,在中医体系中,我们以药性理论来驾驭中药,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厚薄轻重、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中药有共性,也有个性,正是这些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同的功效。张元素有云:“夫药有寒、热、温、凉之性,有酸、苦、辛、咸、甘、淡之味,各有所能,不可不通也。”又说:“药有气味厚薄,升降沉浮补泻主治之法,各各不同。”比如苍白二术皆有燥湿健脾之功,苍术辛、苦、温,而白术甘、苦、温,因辛能发散,故苍术还具发汗解表之力,甘能补虚,故白术又有益气止汗之功。

说到开方的疗效,除了辨证这一关,也与药材质量、炮制技术、煎服方法等直接相关。中药真伪、质量优劣悬殊较大,所以自古就有“道地药材”的说法,如怀山药、怀牛膝、广陈皮等,把好中药质量关也大有文章可作。同时,中药的炮制也是一门大学问,传统的炮制方法可增显药效。比如,所谓的制半夏,是单以明矾从简而制,还是真正制以姜汁成为合格的姜半夏;另如,具有升阳止泻作用的煨葛根是否可用炒葛根迁就取代。无怪乎有些医家主张加大中药的用量来确保今时的药效。煎服是患者的功课,如感冒药要武火急煎以取其气、补药要文火久煎以取其味、安神药要睡前服、滋补药要空腹服等,这是医患合作。

中药与中华民族共生,她的历史更是西医所无法望其项背的。中药有药食同源,如桂圆是热的,雪梨是凉的,夏天喝绿豆汤可以清凉解暑,冬天吃羊肉、狗肉可以补虚祛寒,苦瓜可以降火,冬瓜可以利水……餐桌上的文化可成食疗、可入药膳。《素问·脏气法时论》早就有言:“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中医中药的这些优势,是西医西药所没有的。

6.疾病认知差异“为什么去医院?什么时候去医院?”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就医观也有所改变。经济薄弱,强忍病痛,忍无可忍才去医院,这是看不起病的患者;不懂医学,头痛脑热听之任之,从不看病,这是盲目无知的患者;疑难杂症,遍寻良医,锲而不舍,以求微效,这是无可奈何的患者;小毛小病,及时就医,防微杜渐,保持健康,这是明智合宜的患者;关注健康,定期体检,讲究调理,养生防病,这是新时代的患者……医学在面对这么多患者的时候,要起到什么作用、扮演什么角色、达到什么目的各有不同。

陈老认为,西医有西医的诊断标准和治疗目的,中医也有自己的诊断标准和治疗目的,不应跟在西医后面,被牵着鼻子走而丢失了自己的根基。中西医在理论上无法结合,但在治疗上可以互相合作,最终都是为了治愈疾病,即所谓“中西合璧,优势互补”。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中西医对疾病的定义不同。西医的疾病并不等于中医的疾病,最多只能说是“类似”。有些在中医看来是病,在西医看来却未必是病。比如“盗汗自汗”,中医师看了可能认为是气虚、阴虚或湿热等原因引起,而西医师未必当病,顶多当作机体疾病的某些信号,开些检查化验单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内经》有“二阳结谓之消”,这“消”穿插了西医“糖尿病”的概念,但也有更广阔的含义。所以中西医对疾病的不同概念应当“正本澄源”。其次,在疾病的治疗对象上,中医更加具体。看看《内经》的治疗层次:“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再说“亚健康”,现代社会处于亚健康的人不在少数,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指标正常,问题不大,但是身体感觉却大不如前,这时中医的养生调理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综合患者的机体及心理状态辨证论治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养生有道,未病先防,《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未病观”,比西医所谓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早之又早。另外,在疾病的治疗结果上,中西医也有所不同。有些中医以为已经好转甚或痊愈的疾病在西医看来并未见效,有些西医认为已经好转甚或痊愈的疾病在中医看来也并未见效。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医认为健康的标准是和谐,而西医则要求达到的目的是去除病灶。当然,现在西医的观念也有所改变,例如开始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自我感受。相比之下,中医所希望的是生命存在,是没有痛苦,是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社会。

陈老形容“中医”这棵大树,继承是树根,发展是树干,创新是树叶。中医的未来,需要“树根”的滋生有源、“发展”的茁壮成长、“创新”的枝繁叶茂,“立足继承、支持发展、鼓励创新”不是无本之木。仰观前人,金元四大家开启“医之门户”,但实皆根于几十年苦心研习先人基础之上;明清温病学的出现,吴鞠通《温病条辨》一条一辨并加自家小注,王孟英《温热经纬》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亦都是由继承而来。今天更需要像前人这样苦心求旨的学术境界与谦逊求真的学术氛围,切实继承“树根”的扎实之基,把根留住,才能使春生有源,才可成百年树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