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养育法(风靡全球的“发展式养育理念”,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掀起国内快乐养育热潮。)(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1:54:18

点击下载

作者:留佩萱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快乐养育法(风靡全球的“发展式养育理念”,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掀起国内快乐养育热潮。)

快乐养育法(风靡全球的“发展式养育理念”,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掀起国内快乐养育热潮。)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快乐养育法(风靡全球的“发展式养育理念”,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掀起国内快乐养育热潮。)作者:留佩萱排版:HMM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6-01ISBN:9787559437075本书由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推荐序童年的秘密:孩子的成长有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

人本心理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m)在其经典著作《爱的艺术》里说:“爱包含着照顾、责任、尊重与了解……如果缺乏尊重,则责任很容易质变为控制和占有……如果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能尊重他;照顾和责任如果不以了解为导引,就是盲目的。”了解,实在是爱的基础啊!

然而,对许多人来说,“控制一个人”比“了解一个人”简单多了,因为大家都是这样长大的,控制的手段从小耳濡目染,以致习以为常到脑神经已经没有其他联结,比方说:“你再这样试试看,我就不要你了!”“你如果现在不吃这个菜,等一下也不能吃蛋糕。”“下次再打破碗,就不准你吃饭。”“这次考试如果能得一百分,就给你一百元奖金。”“我为你牺牲这么多,你就是这样报答我的吗?”……这些威胁、利诱与情感勒索,是我们从小听惯的话,等当了父母也几乎无缝接轨地用在我们的小孩等亲密家人身上,等小孩长大,说不定会加倍奉还给我们!事实上,活在这种负向文化的轮回里,没有人是快乐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改变?

改变是需要信心的!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著名的认知科学实验“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中,将狗置于地板通电的环境,让它无处可逃,且对于电击的发生既无法控制也无法阻止。然后换去半边地板通电、半边没通电环境后,当电击来时,即使狗可以轻松到没有通电的那一边,但也不会再去尝试了,而是继续在恐惧中蜷身哀鸣。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无法靠自己力量终止电击的狗”是如何变得听天由命,不再相信自己的努力是有用的。天生没有“无助感”的狗,竟然因此信心溃散、“习得性无助”,而无助感的消除,还要历经30至50次的实验协助才能奏效。

人虽然不是狗,但回想我们自己的成长历程,难道没有习得性无助的时候吗?当我们面对那些威胁、利诱与情感勒索的时候,最后不也无助地顺从了吗?长大后的你,花过多少时间去“消除”它呢?无助感累积越多信心越低,即使想要改变,往往也会举步维艰,童年留下的伤害,莫此为甚!“爱”是需要学习的。爱的对象既然是“人”,那么我们要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解“人”,而且是从自我了解起,不是吗?佩萱曾经跟我一起在人本教育基金会工作,每年我们都亲眼见证许多决心改变的爸爸妈妈,在知识与社群的支持下走出困境。如今,佩萱出版了这本书,无疑将会帮助更多人因为“了解自己”而重新获得改变的力量。

这真是一本非常适合所有成人阅读的“自疗书”,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可以徜徉在佩萱温暖博学的笔触中,理解许多跟人的成长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使你对自己或孩子行为的接纳,是一种了解真相后的接纳,而非只是道德上认为“应该要接纳”而已。吴丽芬人本教育基金会数学想想国总监、父母成长班资深讲师自序为人父母无需持证上岗,但却需要不断地学习

提到原生家庭,你会想到什么?

担任心理咨询师以来,我遇见的每位个案都是因为生活上的问题来到咨询室,这些困扰可能是:压力过大、焦躁、抑郁、长期失眠、在情感上有问题、不断劈腿或同时与多人交往、低自尊、无法控制情绪、凡事要求完美等等。通常,与个案建立起信任关系后,个案就会开始透露原生家庭发生的事情,譬如,凡事要求完美的大学生提到,从小父亲就不断跟她说:“你这么笨,根本考不上大学。”另一位有情感沟通问题的个案说:“在我小的时候,妈妈就很强势,不管说什么都无法说服她,最后干脆直接放弃沟通,照着妈妈的话做就是了。”不仅如此,还有那些埋藏许久,很难说出口的童年创伤,像是肢体虐待、被性侵、被父母严重疏忽,或是目睹家暴等等。

我在美国的咨询室里,听到个案描述“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而这一年当中,也有许多远在台湾的朋友,写信告诉我“原生家庭的童年创伤”。信中的文字叙述着一个个痛苦的童年经历:爸爸失控把我毒打一顿;妈妈把我的画笔摔落一地,对我大声吼叫;童年时期被祖父性侵;从小就被拿来和兄弟姐妹比较,不断被数落自己有多糟、多丑、多笨;目睹爸爸殴打妈妈;妈妈情绪不稳定,当我做错事时就把我锁在家门外……“家”,这个理应安全的避风港,却是很多人的梦魇与痛苦来源。不管是电子邮件中的文字,还是在咨询室中听到的故事,从中我深刻感受到: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台湾,虽有着不同文化、不同种族,受到原生家庭的伤害却是那么类似。

当然,我们不能说“原生家庭决定人的一生”。毕竟,除了家庭,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还有很多,像个人特质、学校、老师、同侪、居住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的歧视与压迫。但是,从咨询经验中可以看到,原生家庭的确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仅影响你,还会影响到你的下一代。很多时候,父母会不经意地复制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来教育下一代,毕竟,那是我们最熟悉的教养方式。

虽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无法再回到童年,但是,我们可以让原生家庭的伤害停留在这一刻,摆脱家庭创伤的世代枷锁。因为,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许多经历原生家庭创伤的人会担心“成为父母后,我会不会跟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但是,不管是否出生在充满伤害的原生家庭,你都可以改变,为下一代提供更健康的原生家庭。你可以让原生家庭不再充满负面含义,而是充满着爱、支持、温暖与信任。

身为咨询师,我都是在“伤害已经造成”后,帮助个案复原。但是,如果父母能够改变——接收正确信息,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需求,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为孩子提供健康的原生家庭,对孩子来说,这比心理治疗有效多了!这也是这本书的目的——帮助你觉察到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了解父母言行对孩子造成的伤害,然后试着改变,让家庭创伤在你这一代停止,不再传递给下一代。

本书一开始,会帮你检视自己的原生家庭,我并不是要你把过错全部推给父母,因为家庭创伤是代代相传,不是从你才开始。很多时候,父母对待你的方式,源自于他们小时候与上一辈的相处经历,于是,他们用自己熟悉的教养方式对待你。但是,你不需要复制这种教养方式给下一代,你可以让伤害在此停止。当你能够理解过去就能开始改变,给孩子更好的原生家庭。第一部分童年创伤对孩子一生的影响第一章被过度消费的童年

你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你,是由童年经验塑造而成。父母、照顾者对待你的方式,童年所经历过的所有事情,都会成为你的一部分,并且在长大之后,影响你的身心健康、亲密关系,与下一代的相处模式和教养模式。

本章借由检测自己的童年负面经验开始,探索童年经验对成年后的影响。让我们清楚看见童年时期的阴霾,察觉自己深埋在皮肤底下、尚未痊愈的童年伤口。当你开始为伤口清创,就是伤口愈合的开始。1.你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

你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你”,可能是由童年形塑而来。童年累积的所有经验,会在成年时展现出来,影响你与他人的互动模式:家人、朋友,甚至是另一半或者是下一代。

你现在过得自在吗?

你喜欢自己的生活吗?

你满意自己的现况吗?

让我们先从检视童年经验开始,看看童年对你有什么影响。那些记忆犹深的负面童年经验

阅读本篇前,先做个测验。

请回答第6页的10个问题,若答案为“是”就得1分,“否”则得0分,你可以利用表格计算分数。

回答的过程中,可能会触发你的负面情绪或记忆,不用一口气做完这个测验,必要时可以休息一下再回答,也可以适时做几次深呼吸,运用腹式呼吸法——把手放在腹部,吸气时慢慢感受腹部膨胀,吐气时再慢慢缩回去,来缓解你的情绪,让身体放松。

测验共有10题,主要询问成长过程中,照顾者对待你的方式,以及家中状况。这些测验想探究你的主观感受,也就是“你是不是有某种感觉”,不需要询问父母有没有做过这些事情,或是发生的频率。此测验全由你自己决定回答“是”还是“否”。

上表中列出的项目都属于负面童年经验。做测验的过程中,出现负面情绪很正常。就像我在测验前提到的:需要时,你可以用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或者暂时放下本书,做一些可以让你心情愉快的事情,像听音乐、喝杯茶,休息好再继续阅读。如果你勾选了其中一项,请不用担心,因为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这些负面童年经验。

但是,完成测验后请想一想,这些经历对现在的你造成了哪些影响?我们的原生家庭塑造着孩子的童年

原生家庭指从小生长的家庭,不一定是亲生父母所处的家庭,因为有些人从小在亲戚家长大,或是被领养,你成长的家庭就是你的原生家庭。

阅读下一节之前,请花几分钟思考:童年经验和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了你?你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你拥有的价值观、信念、看待事情的方式从何而来?若你愿意,也可以写下内心想法,让书写帮助你思考与理清。

接着,请再想想:童年经验以及原生家庭,对现在的家庭有哪些影响?你所组成的家庭是否某部分与自己的原生家庭相似呢?这里所说的“现在的家庭”,指的是你与伴侣以及孩子所组成的家庭。也请想想看,童年经验如何影响你教养孩子的方式?

思考过后,请翻到下一页,谈谈刚刚做的测验。2.没有人在完美的家庭中长大

没有人在完美的家庭中长大,但是童年遭遇的负面经验越多,成年时期出现身心健康问题的概率越高。得癌症、抑郁症、焦虑症、酒瘾、药瘾、肥胖症、糖尿病、性病、肝炎或是心血管疾病等的概率更高。童年遭遇的负面经验越多,长大后出现身心健康问题的概率越高

前一节做的测验称为ACE测验,用来研究“负面童年经验”(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简称ACE)。如果你勾选了任何一项负面童年经验,请不用担心,你一点也不孤单,因为ACE研究显示,大部分的人都经历过这些负面童年经验。

身为咨询师,我碰到过许多个案,在咨询过程中述说着自己的困扰:“我很害怕别人的眼光”“只要一点点小事,我就大发雷霆”“我一天到晚都很焦虑,总觉得每个人都在批评我,说我很差”“我没办法信任他人,没有办法在感情中做出承诺”“只要看到别人发脾气,我就会僵住,不知道怎么反应”。这些个案认为:问题所在是自己很糟糕,自己不够好。他们常常问我:“我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但是,ACE研究提供了另外一个观点——我们认定的“特质”,或许是童年经验塑造而成的。“童年经验形塑出我们现在的样子”,这个观念直到三十年前才开始被大家重视,就连做ACE研究的美国内科医生文森特·费利帝(Vincent Felitti),也是偶然发现这个情况的。

1980年左右,治疗肥胖症的费利帝医生发现:虽然治疗的成效良好,但退出疗程的病人仍然高达百分之五十。为了了解原因,费利帝医生对这些病患进行一对一访谈。他耗费心力长时间访谈,却找不出任何异状,直到他阴差阳错问了一个问题:“你初次性行为时,体重多少?”费利帝医生问。“40磅(约18千克)。”女病患回答。

费利帝医生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次。女病患还是回答40磅,接着说:“我4岁的时候,对象是我父亲。”然后哭了起来。因为这段对话,费利帝医生开始询问退出疗程的病患是否在童年时期遭受过性侵。结果,退出的病患中,大部分人小时候都被性侵过。

对这些童年时期遭受过性侵的人来说,“吃”是处理情绪与压力的方式;而且,对于部分病患来说,肥胖让他们有安全感,因为这样的体态“不吸引人”。“吃”不是问题的根源,“性侵创伤”才是。

费利帝医生无心的问题让他发现“性侵创伤”与“肥胖症”的关联。但是,当时的社会并不这么想,大家认为,肥胖症是因为自己懒惰,不够努力。所以,当费利帝医生在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这个论点时,底下的听众不但不领情,还指责他:“你根本是在为这些人找借口!”

为了证明童年负面经验对成年人的影响,费利帝医生正式决定扩大研究,在1995年至1997年间,研究了1.7万多位成年人。这些受试者主要是白人,是拥有大学学历、良好的工作和健康保险的中产阶级。问卷中询问了10种负面童年经历,包括肢体虐待、性侵害、情绪暴力、疏忽、目睹家暴、家庭酒瘾问题等等,并检视了受试者的医疗记录。这篇研究于1998年发表,也就是著名的ACE研究,而研究中用来询问童年负面经验的题目,就是第一篇所做的测验。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拥有大学学历、有良好工作的白人中产阶级,仍有很高的比例在童年有过负面经历。约三分之二的受试者,在ACE测验中至少得到一分;有八分之一的受试者,ACE测验至少有四分。其中,最令费利帝医生吃惊的是:研究结果显示,童年负面经验与成年身心健康有着高度关联性。ACE分数越高,也就是童年遭遇负面经验越多的人,成年时期出现身心健康问题的比例越高。像癌症、抑郁症、焦虑症、酒瘾、药瘾、肥胖症、糖尿病、性病、肝炎或是心血管疾病等。此外,ACE分数越高,成为家暴加害者、被强暴,或是工作表现出问题等的概率也更高。遭遇过童年逆境的孩子,比我们想象的多

ACE研究告诉我们,许多人在童年时期都遭遇过童年逆境。这里指的童年逆境是ACE测验中的创伤经验,并非“一般手足吵架”“考试考不好”“妈妈不买玩具给我”这种成长过程中,孩子多少都会碰到的挫折或是压力。

童年逆境比想象中还要普遍,约有三分之二的人有一种以上的童年负面经验,也就是说,每三个人中就有两个人经历过ACE测验中,至少一项的童年负面经验。这项研究发表后,美国许多地方也使用过此测验,检测童年遭受负面经验的程度,得到的数据也差不多。

ACE测验只询问十种童年逆境。但我们知道,其他童年负面经验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像是亲人过世,目睹兄弟姊妹受虐待或是被侵害、父母长期争吵、生活在贫困环境中,或是住在充满暴力的小区等等。

没有列在ACE测验中的伤害也可能对童年造成很大的阴影。如果把其他童年负面经验也算进去,那么,在童年时期受到伤害的人,比想象中还要多。没有人在完美的家庭下长大,我们或多或少都带着童年时期的伤害。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他未来的身心健康状态

本书用ACE测验开头,为了帮你检视自己的童年。ACE研究告诉我们,成年后的身心健康与童年负面经验相关,也就是说,许多你觉得“自己有问题”的特质或行为,或许是童年时期的经验所造成的。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童年经历和原生家庭,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下一代,因为,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他的ACE分数和未来的身心健康状态。不管是否在充满创伤的原生家庭下长大,你都可以改变,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原生家庭。

当你拿起这本书,表示你可能意识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曾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且不想把这些伤害传给下一代。这也是本书的宗旨——觉察到自己的过去,了解父母言行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以及提供改变的方法。

现在,请翻回前一节,看看你的ACE测验,你的分数是多少?你觉得,童年如何影响现在的自己?3.每个父母都曾是个孩子

看着自己的ACE分数,你可能会疑惑:“难道这个数字决定了我的身心健康吗?”

当然不是!

虽然童年负面经验会影响成年时期的身心健康,但这并不代表ACE分数高的人就一定会有严重的健康危机。许多在ACE测验获得高分的人也过得很好且身心健康。就算ACE分数高,你也能改变。童年逆境不会让孩子变坚强,只会让他被伤得更深

童年创伤影响成年后身心健康的程度,也和其他因素有关,像每个人自身的气质、基因、年纪,加害者是陌生人还是亲密家人,事件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身边有没有良好环境支持,个人的复原力等等,这些都会改变创伤事件的影响力。所以,ACE分数并不等于将来的身心状态。

尽管如此,研究结果仍显示:“童年创伤与成年后身心健康有显著关系”,这又说明了什么?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不管童年快不快乐、是否充满负面经验,现在回想起来,你可能觉得这些都是往事了,就像英文谚语“杀不死你的,将使你更强大”,就是要勉励大家逆境可以使人茁壮。但是,这句话不完全正确,就算成年了,童年创伤并没有离开你,而是以另一种形式跟随着你:无法信任另一半、有抑郁症或焦虑症、觉得没有人爱自己、常常觉得达不到他人期望、习惯逃避冲突、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所以经常委曲求全,或是健康亮起红灯,受困于各种身体上的疼痛。童年所承受的“恶性压力”不会让你更强壮,只会伤你更深。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压力,但要警惕恶性压力

曾有家长在阅读ACE研究后问我:“所以说,我们不能给孩子任何压力吗?”

当然不是,适当的压力有益于孩子的健全发展,但是这些压力不包含“恶性压力”(Toxic Stress)。研究表示,压力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被称为“良性压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压力,像是第一天上学,来到陌生的环境,认识新朋友,考试、上台做报告,看医生,和朋友吵架。孩子感受到这些压力,身体也会做出回应——心跳加快、肌肉紧绷、释放适量的压力荷尔蒙,并在结束后快速回到放松状态。这些适当的压力是成长过程中必要的学习历程。

第二种被称为“可容忍压力”。生命中,孩子难免遇到高度压力,像是亲人生病、天灾,或是受伤等等。在这些压力下,孩子会产生剧烈反应,像是身体压力荷尔蒙快速上升。如果,孩子遭受这些压力的时间较短,加上有良好的环境支持,像是感受到父母亲爱他、关心他,就能缓冲掉高压所带来的伤害。

第三种的“恶性压力”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ACE测验里询问的创伤像是肢体暴力、性侵、被疏忽,父母长期冷落、羞辱、嘲笑、贬低等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身上就像绑了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会爆炸。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需要时时保持警戒,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周遭是否有危险,不断担心:“爸爸喝醉酒会不会打我?会不会打妈妈?”“我这样做会不会又被妈妈骂笨蛋?”

侦测到威胁时,身体就会进入“反击或逃跑”的紧急备战模式——身体压力荷尔蒙快速上升,心跳加快,肌肉紧绷,准备面对危险。正常状况下,身体在事后就可以回到放松状态,但长期生活在恶性压力下的孩子却一直处于高压状态,当他无法“反击或逃跑”时,也有可能进入“冻结”模式——僵住、无法动弹。当孩子承受太多恐惧时,他们甚至会切断所有感觉,筑起一道墙杜绝所有情绪,变得麻木,没有感觉,就不用感受伤害所带来的恐惧,这也是一种身体保护机制。受伤的童年会导致孩子大脑受创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童年时期的恶性压力会影响成年时期的身心健康?这就要从大脑讲起。

大脑会根据经验和环境改变,孩子每天接触到的事物,都会影响大脑。大脑杏仁核就像“烟雾侦测器”,负责侦测环境有没有威胁。当杏仁核侦测到威胁时,就会启动身体的压力模式,进入“反击或逃跑”状态——肾上腺素升高,帮助你反击,或是逃离危险。长期生活在创伤下的孩子,大脑杏仁核不断侦测到威胁,一直处于活化状态。过度活化会造成杏仁核功能失调,将“不是威胁”的讯号视作危险,而做出剧烈反应。譬如,别人只是看他一眼,孩子就认为对方想要攻击他,于是先出手还击。除此之外,研究也发现,长期处于恶性压力也会伤害大脑前额叶,影响思考、情绪调控或是冲动控制。

恶性压力会改变孩子的大脑构造和功能,造成情绪、行为和认知上的负面影响,这些改变一路跟随到成年,然后影响你每天的生活样貌。那些童年缺爱的孩子,注定需要漫长的自我疗愈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孩提时,这些发生在你身上的负面经验影响了大脑,然后塑造出许多现有的特质。或许,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已经觉察到自己的某些状态可能来自童年经历。这样的觉察很重要,是改变的第一步。

请告诉自己,遭遇这些童年负面经验不是你的错,是身边的大人没有好好保护你,或是用不正确的方式对待你。请记得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因为不管过去多少年,童年时期塑造的信念早已让大脑神经形成了一条坚定的回路,让你深信:这些事情是你造成的,是你不好,也因此让你充满羞耻感。要想改变这些旧有的大脑回路,就必须建立新的大脑回路。所以,大声说出来,或是写下来,不断重复提醒自己这不是你的错。

我也常常告诉来咨询的个案:大脑因为童年负面经验而改变,并不代表你的大脑有问题,相反,这正是大脑保护自己的方式。为了帮助你在逆境中生存,大脑必须做出这些改变,帮你适应受创的环境,这也是人所能展现出的坚强韧性和复原力。

大脑是可塑的,一生都可以改变。过去的童年负面经验或许改变了你的大脑,但是不代表就这样一辈子定型了。你还有机会改变,建立新的大脑神经回路,用不同的方式生活,以及教养下一代。

Note: 童年塑造的信念让大脑神经形成了一条坚定的回路,若想改变,就必须时常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请大声说出来、写下来,重复提醒自己:童年时期所受的伤害不是你的错。4.童年创伤的印记,会伴随孩子一生

因为担心打破家中原有的平衡,孩子通常会把在家中受到的伤害当作“秘密”不敢说出来。他们不知道大人这样对待他们的方式是不对的,只知道 “一定是我有问题,一定是我的错,所以他们才会这样对我”。

成年后,你可能会认为童年早已过去,但其实并没有。童年经历会影响你成年后如何看待、解读事情,如何面对压力与挫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以及如何教养你的孩子。永远觉得自己得不到父母的认同

你的童年记忆可能是:

爸爸或妈妈只要一生气就会打你、扇你巴掌,甚至让你的身体伤痕累累;

有时候,爸爸或妈妈晚上回家时会喝得醉醺醺的,然后随便怪罪你,对你破口大骂;

爸爸或妈妈常常会羞辱你、嘲笑你:“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孩子?”

爸爸或妈妈经常批评你的外貌和身材:“怎么这么肥?长得这么丑?”

爸爸或妈妈只在意你的考试成绩,当你没有达到标准时,可以感觉到他们很失望,他们不爱你;

成长过程中,觉得自己永远得不到爸妈的认同,他们不断批评你,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你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够好;

爸爸或妈妈情绪起伏不定,前一秒还在称赞你,下一秒就翻脸责骂你;

爸妈经常吵架,互相吼骂,甚至会摔东西或是拳脚相向;

觉得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的错,像是妈妈说:“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跟你爸离婚了!”

觉得没有人关心你,没有人爱你,没有人真正了解你;

觉得人生被爸爸妈妈控制,要念什么科系、要念哪所大学都由父母决定,他们会说:“我这样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不懂得感激?”

生活在这样家庭下的孩子,通常会把家里发生的伤害当作“秘密”,不敢说出来,尤其在家庭成员都不谈论这些事情,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情况下。孩子不知道被这样对待是错误的,他只知道:“这件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感到恐惧害怕。但是,并没有人跟我说这样是错的。一定是我有问题,一定是我的错,所以他们才会这样对我。”

童年经历影响成年后如何看待、解读事情,如何面对压力与挫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以及如何教养你的孩子。童年并没有离开,也没有因为时间而消失,而是用另一种方式——被形塑的大脑神经和身体系统——继续跟随着你。如同美国科学记者纳卡萨娃(Donna Jackson Nakazawa)在书中描述童年负面经验如何影响成人时所写:“你的经历形塑了你的生理反应(Your biography becomes your biology)。”也就是说,童年经验改变了你的大脑和身体,变成了你生理反应的一部分。缺乏可预期、可信任的安全感

童年经历除了影响大脑发育,也影响你和他人的亲密关系,依附关系就是其中一例。婴儿出生后,借由和他人互动来认识世界。当婴儿肚子饿了,尿布湿了不舒服,或是感到害怕而哭泣时,如果身边的照顾者能够立即响应他的需求——喂他喝奶,替他换尿布,或是抱起他,轻轻说话来安抚他,婴儿可以感觉到:当我有需要时,会有人来帮助我,替我消除这些不舒服的感觉,让我快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婴儿会相信:这个世界是安全的,是可以预测的。

你可能会怀疑:婴儿还这么小,真的可以感受到这些东西吗?事实上,婴幼儿可以快速察觉到周遭的环境气氛,以及他人的情绪和行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爱德华·楚尼克博士(Edward Tronick)就曾经做过“面无表情实验(The Still Face Experiment)”。他请妈妈和婴儿在观察室中互动,接着,原本开心与婴儿互动的妈妈转变成面无表情的脸庞,不回应孩子的任何反应。实验影片中,妈妈变脸的那一瞬间,婴儿立刻感觉不对劲,于是,开始对妈妈微笑,手舞足蹈,用尽办法唤回妈妈的反应。当妈妈还是不回应时,婴儿开始焦虑、尖叫、哭泣,最后甚至把头转向一旁逃避。

当自身需求可以被满足,像是婴儿发出咿咿呜呜的声音或微笑时,父母也响应——将他抱起,对着他讲话,对着他微笑,就能让婴儿感受到“我是重要的”“有人关心我、在乎我”。如此长大的孩子,就能形成“安全型依附关系”。在他们眼中,世界安全,可以预期、可信任,所以他们更愿意去尝试、探索这个世界;当婴儿焦虑、害怕、身体不舒服时,由于父母的安抚,婴儿也开始学习调节情绪。心理学家认定,婴儿需要与至少一位主要照顾者形成安全型依附关系,才能够学会如何自我调节,发展出健康的人际关系。

相反,当婴儿有需求时,像是肚子饿了、身体不舒服却没有人回应——爸爸妈妈不理会婴儿的需求。在婴儿哭泣时显露出生气、愤怒、焦躁等情绪,对着婴儿破口大骂,或是心情好时就去哄孩子,心情不好时就发脾气。这些情况下,婴儿感受到的世界是不安全的、无法预期的。他们感受到的信息是“我不重要”“没有人爱我”“没有人关心我”,因而会形成“不安全型依附关系”。

此外,父母没有帮忙安抚情绪,孩子长大后比较容易有情绪调节上的困难。如果用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的依附理论解释,不安全型依附关系还细分为很多种形态,但我统称为不安全型依附关系。

出生前几年和照顾者所形成的依附关系会跟着你一辈子。研究显示,幼儿时期与父母形成安全型依附关系的人,将来在亲密关系中比较有自信,能够信任另一半,并且能用较健全的方式解决问题。相反,有着不安全型依附关系的人,可能在亲密关系中常常没有自信与安全感。于是,他们可能会用激烈的手段争取另一半的注意,往往破坏了亲密关系。不仅如此,小时候和父母建立的依附关系,也会影响你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我在咨询工作中也发现,父母能不能面对并处理孩子的需求和情绪,其实和父母从小被如何对待有关。所以,有些父母在孩子哭泣时会抚慰孩子,而有些父母却在听到孩子哭泣时感到焦虑、生气与烦躁。就像前面所提到的,觉察就是改变的第一步,当你意识到自己的童年如何用各种形式印刻在你的身上,你就能改变。只要开始觉察,就能够帮助自己和孩子形成更良好的亲子关系。第二章那些伤害孩子最深的事

每一个父母,都曾经是个孩子。我们在原生家庭受到的伤害,会改变我们的大脑神经回路,让我们不自觉地复制了原生家庭的伤害,用我们不喜欢的,甚至是极力避免的方式对待孩子。

本章将会彻底探究童年经验如何影响了你的教养模式,了解自己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哪些影响,当我们看见这些伤害,就能避免或降低自己成为孩子恶性压力来源的可能。1.为何家会伤人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请想象一下:有一台隐形摄影机跟着你一个星期,每天24小时拍摄你和孩子的互动状况。当你观看这段影片时,你会怎么形容镜头里的“你”?你会如何描述镜头里呈现的亲子关系?你又会如何形容影片中的这位爸爸或妈妈呢?如果把影片拿给陌生人看,你觉得他会如何形容影片中的这个家庭呢?无形中复制的亲子关系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知道怎么当父母,很多人是在孩子出生后才开始学习如何教养孩子。但是,如果没有留意“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很可能会在无形中使用熟悉的那套方式:刻印在我们身上的童年印记,也就是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

举个常见的例子:小女孩在公园玩耍时,玩具被另一个孩子抢走。小女孩很难过,跑去找妈妈,但妈妈却生气并不耐烦地对她说:“这有什么好哭的,真没用!”“哭什么哭,不准再哭了!”或者,妈妈大发雷霆地骂:“你怎么这么笨?东西还被抢走了?”然后在公园里对那位抢玩具的孩子大声咆哮,愤怒地拉着小女孩的手离开。

不管妈妈用上述哪一种方式回应,小女孩感受到的都是:“我的情绪不被接受”“不可以有情绪”“有情绪会让妈妈更生气”“我有情绪时,妈妈就会对我失望”。而妈妈会这样对待小女孩,或许和她的童年经历有关。

小女孩的外公在车祸中意外丧生,外婆必须一个人抚养五个孩子。外公意外去世后,外婆承受不起这样的悲伤与经济重担,情绪起伏很大,有时候整天躺在床上睡觉,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对小女孩的妈妈大吼大叫,骂她是笨蛋,指责她:“都是因为你,爸爸才会去世。”当时小女孩的妈妈只有9岁,是家中的大姐,必须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妈妈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隐藏自己的各种情绪,如果外婆看到自己在哭,就会加以嘲笑或指责。于是,妈妈开始封闭情绪,更不知道要怎么处理各种感觉。

无意中,妈妈也用了同一套方式对待小女孩,因为童年时期只要有情绪就会被指责,所以妈妈没有机会学习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也无法面对别人的情绪。所以,每次看到小女孩难过哭泣时,妈妈就身体紧绷,心跳加速,烦躁的感觉快要把她压垮,于是对着小女孩大吼:“不准再哭了,怎么这么没用!”父亲的格局、母亲的情绪里,藏着家庭的温度

如果以大脑科学来解释,教养的确是以某种方式在世代间“遗传”。

小女孩的妈妈从小历经母亲的语言暴力、精神不稳定,父亲意外车祸去世等负面童年经历。长期这样的恶性压力改变了她的大脑,使她容易冲动反应,无法调节情绪。这样受创的大脑,让她更无法适当回应女儿的需求。于是,这位妈妈打骂、吼叫、羞辱小女孩。

在妈妈情绪伤害下长大的小女孩,大脑也因为恶性压力而改变。当小女孩长大,生下自己的孩子后,听到孩子的哭声也可能有焦躁的情绪,看到孩子难过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因为她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学会如何面对和调节情绪。为了赶快停止孩子的哭声,她对孩子大吼:“不准哭!”“我数到三,再哭我就打你!”若她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受到这样的恶性压力,长大后也可能不自觉地把这样的伤害传给下一代。

这就是教养在世代间遗传的例子。在咨询过程中,我也看过许多父母无意识地用以往被自己父母对待的方式教养孩子,变成孩子恶性压力来源。除此之外,也有研究指出教养方式会传给下一代。

有个研究共追踪了三代的父子。一开始,研究人员筛选了约两百位九岁男童,检视这些男童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以及父亲的教养方式。接着,一路追踪这些男童成年、结婚、生子,并研究这些男童成为父亲后的教养方式。

研究显示,如果男童的父亲使用正向管教——给予孩子温暖、一致性的教导,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在处理事情上不激烈反应,男童较容易适应青春期。不仅如此,当男童成为父亲后,也会使用正向管教方式对待儿女,他们的子女在正向管教之下也表现得比较好。

不管是前述的小女孩,还是三代父子研究,都告诉我们:如果父母没有觉察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他们很有可能用相同的方式教养下一代。孩子借由原生家庭来理解这个世界,用自己被爱的方式来爱其他人,从爸爸或妈妈平复情绪的方式学习如何自我调节以及面对情绪,从亲子关系中认识人际关系。原生家庭的影响非常大,而且不只影响你,还会影响你的下一代、下下一代。

研究家族创伤的美国治疗师马克·沃林恩(Mark Wolynn) 的 著 作《 这 不 是 你 的 错》(It Didn’t Start With You),就是要表达原生家庭的伤害不是从你才开始。你的妈妈会这样对待你,有很大的概率是她在小时候也被外祖父母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而外祖父母对待妈妈的方式,可能来自你的曾外祖父母。

不管是前述的小女孩还是女孩的妈妈,都只是家庭创伤遗传中的一环,她们只能用有限的方式和能力对待下一代。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害怕

本章一开始,请你想象有台隐形摄影机24小时跟拍你,录下你和子女的互动,然后请你用第三者的角度观看这段影片。现在,回想原生家庭里的亲子关系,再看看你与孩子间的互动,有没有看到相似的画面呢?如果你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和自己的原生家庭类似,也不要太讶异,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用自己所熟悉的方式教养下一代。

做家庭咨询时,我会请家长做个小活动:“请回想你的原生家庭,然后找出三件你想沿用到现在家庭中的事情。另外,再找出三件想要丢掉,不带进现在家庭里的事情。”接着,我会请家长互相讨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现在家庭的。你也可以和另一半做同样的活动,一起思考、讨论各自的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你们所组成的家庭。

请记住,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伤害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的问题,更不是从你才开始,这是从你的上一代、上上一代遗传下来的。但是,你有办法终止这个循环,停止复制原生家庭里的教养方式。

觉察就是第一步,意识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就可以阻止创伤遗留给下一代,给你的孩子更好的原生家庭。2.孩子,我不是故意要伤害你

我咨询过许多儿童、青少年和大学生,他们的许多痛苦来自父母、原生家庭。他们被亲生父母或亲戚性侵,受到肢体和言语暴力,目睹家暴,每天被父母贬低或是处处被批评;他们经历父母离婚,或是父母有心理疾病、酗酒、毒瘾而疏于照料。

年幼的孩子无法用言语表达这些伤害,只能用许多问题行为表现出来;年纪较大的青少年则一次又一次在咨询室中哭着问我:“为什么妈妈总是没有办法理解,她不知道这样做很伤人吗?”“为什么爸爸总是批评我,我什么都做不好,到底要怎么做才会让他满意?”

在咨询过程中,我也尝试和父母沟通,但是常常碰到令人气馁的状况,像是爸爸或妈妈认为:“都是孩子有问题,我才没有问题。你赶快治好我的孩子!”父母不愿意参与咨询疗程,只想要我赶快“改变”孩子,甚至抱怨:“怎么咨询两个月了还没有改变?”然后气得不再让孩子接受心理咨询,也不再回复我的电话和信息。

听到个案描述家里带来的伤害,或是碰到让人气馁的父母时,我的心里也会产生许多负面情绪,也常常在想:“这些父母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会有这么糟糕的爸爸妈妈?”直到有一天,我的督导问我:“你觉得,这些父母是故意的吗?”没有父母会故意破坏孩子的童年“什么样的父母会故意让孩子受伤害?”咨询时,我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

有一次,我翻到一对姐弟的档案,这两个孩子一个5岁,一个7岁,都有非常严重的情绪与行为问题。因为被染有毒瘾的妈妈严重疏忽,被妈妈的男朋友虐待,姐弟俩已经待过好几个寄养家庭。翻阅资料时,我心里想着:“什么样的妈妈会让孩子变成这个样子?”

接着,我翻阅了这位妈妈的档案。我发现,这位妈妈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过许多创伤,包括多次被性侵、殴打,待过多处寄养家庭,最后逃离家庭在街头流浪。看着这位妈妈的资料,再看看孩子的档案,我看到家庭创伤的世代遗传在薄薄的几张纸上一一列出来。我想起督导的话:“你觉得,这些父母是故意的吗?”

谁会故意伤害孩子呢?我想应该没有人吧!我的督导有三十多年的儿童、家庭咨询经验,她从来没有见过故意伤害孩子的父母亲。这些父母用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对待自己的下一代,因为这是他们仅知的教养方法。就像这对姐弟的母亲,用唯一熟悉的方式养育孩子。她爱孩子,也想把孩子从寄养家庭中接回来,但是她正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童年复制在孩子身上。

家庭里的伤害往往世代相传。很多时候,父母用不适当的方式对待孩子,因为自己小时候也被这样对待,也受过伤害。唯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长大后才有能力好好爱别人。

当然,这位母亲的案例比较极端,你可能会说:“我小时候没有被性侵,也没有到处流浪,我的童年没有任何创伤吧?”很多人听到“创伤”两个字会联想到许多“看起来严重”的创伤事件,像是天灾、失去家园、被抢劫,或是被性侵害。但是,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像是对孩子吼骂、恐吓;把孩子关在家门外,让孩子活在被抛弃的恐惧中;威胁孩子“你再这样我就叫警察把你抓走”;父母亲情绪不稳,孩子每天都在害怕下一秒会不会又被责骂;父母亲对孩子处处挑剔,孩子觉得“爸妈不爱我”“我永远不够好”。这些看似“教养”的行为,却可能让孩子时时刻刻恐惧、焦虑、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毫无价值,无法面对并处理情绪,或是当情绪来临时诉诸激烈的方式来麻痹自己的情绪。有什么样的童年,就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我相信,世界上没有故意要伤害孩子的父母。当父母没有好好检视自己的童年时,常常会不自觉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教育下一代,造成家庭创伤的世代相传。

在恶性压力下长大的孩子,因为环境中充满威胁与危险,让身体一直处于“反击或逃跑”的备战模式——身体和大脑习惯用情绪或是剧烈方式回应,也无法辨识自己的感觉和调节情绪。当他们成为父母后,可能无法适当回应孩子的需求和情绪,或是更容易在冲动下响应孩子,比如在生气时打骂孩子,说出伤害的话语。

回顾童年,你或许会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被好好对待。童年伤害并不是从你才开始,因为,父母会这样对你,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以前也被这样对待过。但是,童年伤害可以在你这里停止,请记住,你就是你孩子原生家庭的造就者,你提供给孩子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孩子的ACE分数以及将来的身心健康、工作成就、亲密关系。这不仅仅影响你的下一代,还将影响到接下来的每一个世代。3.尚未觉醒的父母,充满着虚荣心、控制欲、自负感

在阅读本节之前,先邀请你做个小活动。

请花几分钟时间,把眼睛闭起来,想象时光飞逝20年,有一天,孩子回家探望你,想象孩子20年后的样貌:

孩子会跟你说些什么?

他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开心吗?

他喜欢现在的工作吗?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的朋友或伴侣又会如何形容他?在你心中,孩子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做父母是个充满挑战的工作。做儿童咨询时,我也遇到过许多焦虑的家长问:“我该怎么做?”“要怎么教孩子?”市面上有琳琅满目的教养书,指导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但是,不管这些教养书怎么说,我先问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你心中,孩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充满自信,能够面对挫折与困难、能够解决问题、有责任感、有自己的兴趣与专长、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亲密关系、身体健康、有稳定工作、尊重并乐意帮助他人、拥有快乐的人生。大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可以拥有这些特质,但是,在教养过程中,我们又花了多少时间帮助孩子培养这些特质呢?

如果成长过程中,我们只要求孩子“听话、成绩要好”,那么,我们又怎能要求孩子在成年时立刻变得独立自主,能批判思考,能处理自己的情绪与挫折,还能找到自己的专长与兴趣呢?

你提供给孩子的原生家庭,塑造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像你的原生家庭塑造了你,同样的,你也影响着孩子的将来。心理咨询时,我看到许多个案中的孩子没有自信,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受到焦虑症与抑郁症的困扰,觉得自己很没用,不值得被爱,受到挫折时会觉得世界要毁灭了,无法有稳定的亲密关系,也无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这些痛苦的根源大多来自过去的创伤,很多时候来自他们的原生家庭。

不仅在咨询经验中能看到,前面提到的ACE研究也印证了童年恶性压力对身心的影响。ACE研究指出,童年时期经历的伤害越多,成年后有身心健康问题的概率就越高。

这些伤害不仅仅是“看起来严重”的创伤,一些看似父母的管教方法,像是长期贬低、辱骂孩子,让孩子相信“我就是笨”“我很丑”“我不值得被爱”“我永远不够好”等等,其实同样严重。甚至,我们从ACE研究中发现,父母长期侮辱孩子、让孩子觉得丢脸,这样的情绪伤害比起其他童年负面经验,会使孩子将来得抑郁症的概率更高。

不仅是身心健康状况,亲子关系也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亲密关系。曾有研究请了73位成年受试者检视他们与父母间的关系,然后检测这些受试者与伴侣间的互动状况。结果发现,有父母提供温暖支持的童年的,孩子在亲密关系中较快乐,也较有能力解决亲密关系里的负面情绪,处理冲突。相反,若童年时期没有和父母形成安全型依附关系,这些人在爱情中难以正确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冲突。

这些研究都在告诉家长,你的言行举止、亲子间的依附关系,都无形中影响着孩子。那么,你想要给孩子怎样的童年呢?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家长

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孩子说的话,都会影响孩子的未来。读到这里,你可能会很紧张:是不是一旦做错了什么事情,就会对孩子造成严重影响?是不是当父母就必须完美?但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父母,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你不需要当完美父母,只要“尽力”当父母就好,那么,什么是“尽力”呢?

在教养上“尽力”就是成为“有意识”的父母——每一次回应孩子前能够意识到,你接下来要对孩子说的话或做的事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了解自己的行为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就能降低自己成为孩子恶性压力的来源,减少伤害,并且提供给孩子更健康的童年。停止复制原生家庭的教养观,无条件养育

如果你生活在充满伤害的原生家庭,如果你的ACE分数还算高,恐惧与悲伤可能正席卷着你,认为童年经验已经决定了自己的一生,改变了你的大脑结构和身体压力反应。

你可能会担心:“我的童年创伤经验会不会让我成为糟糕的父母?”“我会不会跟我的爸爸或妈妈一样?”“我会不会给孩子充满恶性压力的生长环境?”

或许,你发现自己正在复制原生家庭中的负面教养方式,意识到原来你正是孩子恶性压力的来源;或是孩子已经长大,进入青春期或成年,而你意识到自己已经给了他们充满恶性压力的童年。你可能会焦虑,想说:“完蛋了,原来我是个糟糕的父母!”

这些焦虑和担心都是非常正常的情绪,请先做几次深呼吸。

好消息是,你仍然可以改变,学习如何停止复制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了解如何提供给孩子更好的原生家庭。如果你已经造成伤害,就算孩子已经成年,还是有机会和孩子谈论这些过去。你可以改变、修补亲子间的关系,一切都来得及。

如果你读到这里,出现这些焦虑和担心的情绪,表示你意识到这些问题。你该感到开心,因为觉察正是改变的第一步,你正在往改变的道路上前进。这本书就是要帮助你改变,帮助你了解如何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原生家庭。因为,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而你提供的原生家庭决定了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前一章提到的ACE研究、脑神经科学、依附理论、教养遗传研究,都是在帮助你了解“现在的我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我一直相信知识可以成为力量,当你开始理解,就能改变。你开始了解自己并不糟糕,也不是“有问题”,因为童年伤害或许可以解答许多情绪困扰和感情纠结问题。理解过去非常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要你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你的父母,毕竟父母也可能是家族创伤遗传中的一环,他们只能用有限的方式和能力对待你。你不需要立刻原谅父母,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我看到许多个案由于上一代的关系而悲痛、焦虑,这样的伤害需要长时间细细修复。但是,你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但能影响你给孩子的原生家庭,还会影响将来的每一代。

理解过去就能影响你和孩子间的依附关系。研究显示,孩子需要与主要照顾者建立“安全型依附关系”,将来才会有良好的亲密关系与人际关系。但是在美国,只有约一半人口拥有“安全型依附关系”,也就是说,美国约有一半人口有“不安全型依附关系”。这就表示,很多人因为童年不安全型依附关系,影响了成年后的各种人际关系,不仅如此,他们也会把这样的“不安全型依附关系”传给下一代。

但是,就像我一再提到的,你有办法改变,而且改变的第一步就是觉察过去,并且理解。“成年人依附关系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研究成年人如何看待自己童年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解读童年发生的事情。研究人员分析这些被试对象如何回答,并从中了解一个人如何理解过去。譬如,有些人可以侃侃而谈他们觉得父亲哪些事情做得不恰当,对他造成哪些影响;而有些人听到问题时,只能摇摇头说:“我不知道。”

当这些被试生儿育女后,研究人员再去检视被试和孩子间的依附关系。结果,借由被试的回答方式,也就是如何理解过去,可以预测他们和孩子形成哪一种类型的依附关系,准确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结果显示,若被试能理解过去,就能与孩子形成安全型依附关系。正如美国精神科医生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Siegel)所说:“你如何理解过去,比发生的事件本身更重要。”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如果父母亲愿意花时间思考、觉察和理解童年经验,就是在帮助自己的孩子。

本书开头前两节就是在帮你觉察并理解童年经验造成的影响,而“觉察”正是改变的开始。近年来,脑科学研究兴起,让我们认识到大脑具有可塑性、可以改变。改变的方式很多,包括饮食、运动、情绪、思想、经验、心理咨询或是习惯,等等,都在形塑你的大脑。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你改变,让孩子有更好的原生家庭。但是,要有良好的原生家庭,第一步就是觉察和理解你自己的原生家庭。阅读这几章时,或许你的心中已经开始理解哪些行为可能是由童年经验塑造而成。但请记得,这些理解无法一下子完成,或许接下来你还会觉察到不同的事情,把过去和现在连接起来。所以,多花时间思考自己的原生家庭,就有机会觉察到更多东西。

接下来,我会解释哪些言行会成为孩子的恶性压力,并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提供改变的方法。当你觉察与了解后,就可以开始改变,学习用更正向的方式给孩子健康的原生家庭。

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而你的改变不只影响你的孩子,还有接下来的世世代代。第三章当爱成为伤害:吓唬、控制、骄纵、威胁、利诱

打骂、批评,高度控制孩子的生活,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养模式,其实正一步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破坏孩子未来的生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孩子的大脑尚未发育完成,如果我们没有引导孩子用适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他们就会被情绪掌控自己的行为能力,无法发展独立思考能力。

本章会由大脑构造讲起,认识孩子的大脑发育,我们了解了这些“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伤害,就能有效地避免伤害。1. 从大脑结构,了解教养模式对孩子的影响

做儿童咨询时,家长或老师经常询问各种问题,像 “为什么他不能控制情绪?”“为什么生气的时候就打人哭闹?”“他都不肯收玩具,我一叫他就会生气地大声吼叫,怎样才能让他听话?”回答这些问题,就要从大脑介绍起。

大脑,这个神秘又复杂的器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孩子能不能做出更恰当的决定,能不能想到行为带来的后果,能不能产生同理心,在生气或受挫时会怎么反应,能不能控制冲动,等等,都是由大脑控制。孩子的大脑发展顺序:从情绪脑到理智脑

认识大脑的第一步,要先了解大脑如何发育。大脑由下往上发育,最下方的区块先成熟,再慢慢往上发展,就像盖房子,先打好地基再慢慢往上盖。

大脑最下层称为“脑干”,掌控基本生存功能的区块,如呼吸、心跳等等。人类一出生,脑干就完全成熟,能够掌控基本生存本能。脑干上方是“边缘系统”,包含杏仁核和海马回等组织,用来处理情绪,因此又称“情绪脑”。婴幼儿的情绪脑已经开始运作,能够感受到危险、威胁、害怕等情绪。大脑最上层则是“皮质区”,又称为“理智脑”,负责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的事情,像是做决策、思考、计划、情绪调节等等。

但是,就像前面所提的,孩子的大脑就像施工中的房子,正由下往上慢慢盖。位于下层的脑干和情绪脑已经盖完,可以完全发挥作用,但是最上层的理智脑还没盖好。尽管我们希望孩子三思而后行,生气时能够调节情绪而不是冲动打人,紧张时能做点深呼吸而不是大声哭闹。但是,孩子的大脑还没完全成熟,无法完整发挥功能,父母不能期待孩子像成人一样成熟处理这些事情。下层脑掌控情绪,上层脑掌控思考与决策

美国精神科医师丹尼尔·西格尔用一栋双层楼房来描绘大脑。房子的一楼通常是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地方,像是厨房、客厅、餐厅。因此,“大脑房子”的一楼称作“下层脑”,包含脑干和情绪脑,负责人类基本生存功能以及情绪;“大脑房子”的二楼则是“上层脑”,也就是理智脑,负责思考、做决定、情绪调节、道德批判、同理心等等。

很多孩子,尤其是婴幼儿,他们的行为仍由下层脑掌控。上层脑会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成熟,大脑前额叶甚至要到25岁才能够完全成熟。因此,孩子做决策时有无法通盘思考,无法调节情绪,思想非黑即白等特点。

既然父母希望孩子学会的特质都由上层脑掌控,若上层脑还没发育成熟,该怎么办?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孩子的行为模式

首先,大脑发育并不是一瞬间完成的,所以,孩子并不会在满25岁时突然变得能够独立思考、做缜密决策、可以调节情绪或是具有同理心。大脑是可塑性很强的器官,孩子感受到的每一段经验,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影响大脑发育。此外,就像锻炼身体肌肉一样,越常使用的大脑部位就会越强壮,也就是说,越常做的事情,大脑神经回路联结就会越强烈,事情就能越做越好。

大脑就像一栋双层楼房,楼上和楼下分别住着不同的人。房子一楼的居民负责人类基本生存功能以及情绪,是“下层脑”,包含脑干和“情绪脑”;房子二楼的居民负责掌控思考、做决定、情绪调节、道德批判、同理心等等,是“上层脑”,又称“理智脑”。(见图1)图1:插画提供:Jenny Chen

情绪失控时,大脑房子会被掀起来,大脑被楼下的人占领了!因此,当孩子被“下层脑”,也就是“情绪脑”掌控时,孩子便无法理性思考,调节情绪。(见图2)

既然每段经历都会影响大脑发育,父母就要注意了——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管教方法都会决定孩子使用上层脑或下层脑,然后决定他们哪一部分的大脑区块会越用越强壮。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解决问题,思考、计划、调节情绪,那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就需要教育孩子如何思考、如何处理情绪,并且提供机会让孩子运用“上层脑”,练习这些技能。因为,“上层脑”需要锻炼才会越来越强壮,如果孩子完全没有机会练习使用上层脑,就算满25岁了,他还是无法好好思考与调节情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