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病人生活宜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05:05:44

点击下载

作者:石赟,关明珠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脑血管病病人生活宜忌

脑血管病病人生活宜忌试读:

前言

人体的大脑被誉为整个机体的“司令部”,其对氧气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非常大,即使短暂的缺少,也可造成不良的后果,而较长时间的中断供给,往往会导致脑组织的永久性损害。脑血管病是在各种致病因素下,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常将脑血管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脑血管病发作快,称为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时极易导致脑血液循环障碍,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有很高的致残、致死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由脑血管病引起本国人民死亡占前三位的有40个国家,我国是其中之一。在我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中风的病死率是冠心病的4~5倍。

脑血管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减少致死、致残率的关键,而康复期的合理调养和护理对促进康复和降低致残率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为了满足广大患者和家人对脑血管病防治与调理知识的需求,编者特参阅了大量的医学文献,撰写了本书。书中着重于脑血管病的防治与调理,分别从就医、用药、心理、运动和饮食等方面,采用“宜”和“忌”的方式,向广大读者介绍了有关该病的相关知识。本书的内容简单易懂、实用性强,为脑血管病病人及其家属必备的生活保健读本。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在编辑整理的过程中难免有纰漏、错误,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热心批评和指正,以求来日的丰富和完善。———编者

就医宜忌

一、就医53宜

脑血管病的定义及特点宜知

脑血管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系统与静脉系统发生病理改变所造成的疾病。它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威胁生命,影响劳动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在这类疾病中,以脑动脉系统疾病最常见,且好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病情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危险性大。

由于脑的血液循环障碍直接影响脑组织,致使脑细胞发生功能紊乱或不可逆性病变。病人常出现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严重时可出现失语、偏瘫、大小便失控等症状和体征,重者可致死亡。脑血管病的分类宜知

临床医学将脑血管病分为三大类,即出血性、缺血性及其他。由于其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的不同,治疗原则和预后也不一样。具体地说,脑血管病包括以下疾病:1. 出血性脑血管病(1)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部分是由于各种动脉瘤、血管畸形、颅内异常血管网或其他原因所致,也有小部分原因不明。(2)脑出血。以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多见,其他尚有继发于脑梗死的出血、肿瘤性出血。血液病、动脉炎、药物(如抗凝剂、溶栓药)、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及其他原因也可引起脑出血。(3)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出血。多由外伤引起,尚有其他病因引起的。2. 缺血性脑血管病(1)脑梗死。包括多种原因所致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栓塞及其他。(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指脑缺血时间短暂,或一过性发作,一般不留后遗症,但反复发作者可以有脑梗死;脑供血不足,是指脑组织的动脉灌流量低于维持正常功能状态,达到一定程度引起症状,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晕厥、休克等。(3)其他。脑—面血管瘤病、颅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瘘)、多种脑动脉炎、脑动脉盗血综合征、脑动脉硬化、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等。脑动脉硬化的分型宜知

脑动脉硬化是脑动脉壁增厚、变硬而失去弹性的病理变化,可累及大、中、小三类动脉。

从病理学角度可把脑动脉硬化分为3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二是弥散性小动脉硬化;三是玻璃样变和纤维化。动脉粥样硬化大都发生在较大的动脉和中等动脉,主要是血管内膜中有脂质沉积,积少成多就成为条纹或小斑块状,使动脉管腔变窄。弥散性小动脉硬化,则多见于细小动脉。玻璃样变和纤维化则主要发生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最先也是动脉内膜发生改变,以后则波及动脉中、外膜,使组织增生,管壁变窄,弹性纤维破坏,血管弹性消失甚至纤维化。以上3种不同病理类型所致的动脉管壁变性,概括起来统称为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通常的因素有糖尿病、脂类代谢障碍、高血压病、吸烟、肥胖、内分泌紊乱、精神因素等,同时它又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故预防应从小做起,持之以恒。脑动脉硬化症的表现宜知

脑动脉硬化与脑动脉硬化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当脑动脉硬化程度加重并且广泛时,造成普遍的脑血管流量减少,广泛影响脑功能并出现特有的临床症状时,才称为脑动脉硬化症。有脑动脉硬化不一定都有脑动脉硬化症。因此,当有些人被医生诊断为脑动脉硬化时,切不必惶恐忧虑,给自己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那么,脑动脉硬化症有哪些表现呢?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有3大组:(1)神经衰弱症状群。患者常诉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尤以近期记忆力减退明显。思维缓慢,工作能力下降,有人还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多汗、心悸等。(2)脑动脉硬化性痴呆。患者出现对时间、空间、人物定向力差,计算能力减退。性格改变、情感淡漠、思维贫乏、反应迟钝、行为幼稚、不拘小节,如平时大家常说的“老小孩”。严重者可出现猜疑、迫害妄想、错构虚构等。(3)假性延髓性麻痹。所谓“球”是指脑干的延髓。患者主要表现为双侧锥体束征,四肢肌张力高,难以自我控制的强哭强笑,吞咽困难伴有呛咳、流涎,还可有运动迟缓,面无表情等,偶有尿失控。

研究发现,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脑动脉硬化逐渐缓慢起病。脂质代谢障碍是已被公认的形成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预防此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要合理,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对预防此病有作用。脑血栓的定义及症状宜知

脑血栓形成简称脑血栓,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于供应脑部动脉的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其供血区脑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病因。

脑血栓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膜炎。其好发部位为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交界处。动脉粥样硬化多侵犯较大或中等管腔的动脉。主要改变是动脉内膜深层的脂肪变性和胆固醇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及各种继发病变,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硬化斑块逐渐发展,则内膜破裂,内膜下出血(动脉本身的营养血管破裂所致)和形成内膜溃疡,内膜溃疡处易发生血栓形成。硬化动脉可因管壁弱化,形成梭形动脉瘤,动脉瘤内又可形成血栓。而动脉内膜炎使内膜粗糙不平,动脉弹性减退,易于血栓形成。

如果形成血栓的动脉发生血流障碍,其供血范围内的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充分的侧支循环而发生软化、坏死,并可发生脑水肿和周围毛细血管点状渗血。临床上因脑梗死,呈现脑局部功能障碍的症状体征,如瘫痪、感觉障碍、失语,甚至意识障碍等。该病的病死率较其他脑血管病低,但大面积梗死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不易恢复,往往留有严重后遗症。脑栓塞的定义及症状宜知

医学上,把在人体血液循环中流动的某些固形物,如凝血块、动脉粥样硬化斑脱落的碎斑块、脂肪组织及气泡等,称为栓子。当栓子堵塞脑部血管,造成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软化、坏死,便出现与脑血栓相同的临床症状,称为脑栓塞。

脑栓塞发病急骤,意识障碍比脑血栓常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但栓塞较大动脉或多发性栓塞时,亦可引起昏迷。病初常有头痛、局限性癫痫、失语等。它和脑血栓一样,是导致脑梗死的常见病因。

脑栓塞的栓子从何而来?多数来源于心脏,称心源性栓子。风湿性心脏病的瓣膜病变、老年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脏外科手术等,在心律失常(如心房纤维颤动)、充血性心力衰竭情况下,更易发生脑栓塞。非心源性脑栓塞可由脂肪栓子、空气栓子、肿瘤栓子等所致。脑出血的定义及症状宜知

脑出血也称脑溢血。顾名思义,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即为脑出血(或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出血后,血液在脑内形成凝血块,称为脑血肿。由于脑血肿的占位及压迫,影响脑血液循环而产生颅压增高和脑水肿,所以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昏迷及偏瘫等症状。这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其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脑出血占所有脑卒中病人的10%~20%,据流行病学调查,每年每10万人中约有24人首次发生脑出血。本病的发生与高血压关系最为密切,高血压患者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脑出血的病人有高血压者约占95%。

此外,少部分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以外的其他病因所引起的,又称为非高血压性脑出血。因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出血,称为原发性脑出血。其他原因(如外伤、血液病等)所致的脑出血,则称之为继发性脑出血。导致脑出血的常见因素宜知

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和诱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高血压病。是脑出血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脑出血病人有高血压者约占95%,其中收缩压尤为重要。随着收缩压的增高,脑出血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体力、精神活动紧张时,血压进一步升高,当压力超过了血管承受的能力,则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2)非高血压性脑出血。可见于脑血管畸形、脑动脉淀粉样变性、脑瘤卒中、血液病、脑外伤等多种原因。脑血管畸形是较常见的原因,也是年轻人发生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1/4。(3)性格因素。即脾气躁的人(A型血性格)易发生脑出血。据调查,具有这种性格的人比其他性格的人脑出血的发病率高4倍。有这种性格的人,常具有强烈的求成、速达欲望,目标过高,热衷于竞争,有时间紧迫感,过于好胜,说话与行动节奏快,整天处于紧张状态,脾气急躁。由于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脉搏、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反应强烈,致使血压升高,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高血压脑出血。(4)体重因素。肥胖可通过血压因素间接影响脑血管病的发生。研究证实,体重增加血压亦增高。降低体重可减少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每降低体重1千克,就使收缩压降低0.3千帕(2.25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0.2千帕(1.5毫米汞柱)。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2.9倍。(5)饮食因素。食盐过量是高血压的促发因素,从而增加脑出血的概率。食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但长期多食则有害。研究证明,食盐对血管壁有直接损害作用,可增加血管的敏感性,使血容量增加,血压增高,易发生脑出血。(6)其他。如吸烟、酗酒、饱餐、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性交、排便、脑力紧张活动等均是脑出血的促发因素。脑出血发生的早期信号宜知

脑出血一般起病较急,发病时间只有短短数分钟或数小时,但脑出血还是有其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起病初期会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异常情况,即出现一些有预兆的前驱表现。

在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中,50%有先兆症状。先兆症状出现后的第一年内发生脑出血的危险性很大,尤其在两个月内最为危险。一旦高血压病患者出现这些先兆表现,就预示着脑出血即将发生,或已是脑出血的前驱阶段。这时如能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并到医院争分夺秒地进行治疗,就能控制疾病发展,避免严重后果。

归纳起来,常见的脑出血的先兆症状有:(1)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2)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或吐字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3)一过性视物模糊,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或出现失明。(4)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地出现一次,也可以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

当上述先兆症状出现时,患者在思想上既要高度重视,又不能过度紧张以致惊慌失措。情绪要镇静,避免因血压波动而加重病情。应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就诊,并详细告诉医生已出现的预兆表现,以便明确诊断,及时治疗。脑中风后宜尽早求治

美国心脏病协会建议,当人们感觉自己将要发生中风时,应当立刻寻求治疗,并指出大多数脑中风患者的治疗时机已太晚,影响了治疗效果。

据美国《神经病学文献》报道,研究人员在2000年对1 923名脑中风患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只有15%的患者在发病3小时内赶到了医院,而旨在减少脑损伤的药物TPA(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只有在这一时段内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严重脑出血患者宜采取手术治疗

脑出血是由于脑内动脉破裂所致。由于受血管周围组织的压迫,脑内动脉出血一般会在很短时间内自行止血。然而出血后,会在脑组织内形成血肿,急性出血的刺激会在血肿周围形成水肿。如果出血量少,水肿轻微,则除局部脑组织的症状外,整体症状很轻,经过安静卧床和治疗,不手术也会使病情稳定、好转。

如果出血量大,水肿严重,则除局部症状外,其他症状也很明显,患者可出现意识模糊乃至昏迷、颅内压增高、血压、心率和呼吸节律失常,甚至可引起脑组织移位,发生脑疝而危及生命。因此当内科治疗不能有效阻止病情发展,或起病就很凶险,提示颅内高压有形成脑疝的可能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通过脑CT或MRI对指导是否手术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可以及时了解到血肿的大小、部位及该部位能否行手术治疗,还可了解水肿的范围、有没有发生脑组织中线移位、脑室有没有受压、变形以及有否脑疝,并且进一步能帮助了解血肿是单一的或多发的。脑血管疾病诊治的“6D”原则宜知

如何使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更加科学、合理、准确,这是很多临床医生面临的问题。

脑血管疾病是急症,把中风的急诊处理与心肌梗死类比是很有意义的,可把急性心肌梗死生存链的概念修改成为脑血管疾病诊疗的“6D”原则,即:(1)发现(Detection)——早期发现症状;(2)转送(Delivery)——迅速转送患者到医院;(3)门(Door)——到达急诊室或优先进入普通病房、中风治疗单元或ICU(危重症病人监护病房);(4)数据(Data)——迅速开始体检、病史采集和CT检查;(5)决断(Decision)——选择药物或其他治疗;(6)药物(Drug)——适时开始治疗。

降低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最佳的康复效果和较低的费用,这些都是患者、家属及医生企盼的结局。

对中风患者中危重者进行重症监护可以明显地降低死亡率。脑中风后的第一个月内,6%的患者可存在明显的冠状动脉缺血症状,而无此症状的脑中风患者中有38%动脉造影证实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按“6D”原则诊治脑中风,积极而谨慎地针对患者病情进行特异治疗,有效地治疗合并症,这些都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有力措施。

早期进行康复特别是在家庭内进行康复是降低远期致残率的有效方法,只要患者有一点进步,就要坚持下去。中风治疗的最佳预后不一定需要很高的费用,在诊疗原则的指导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当时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非越贵的药疗效越好,也不是住院时间越长恢复得越好。中风在一定程度上有自我恢复的趋势,人体依靠颅内、外血管网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和未损伤的神经元功能代偿来完成。应该鼓励患者增强信心,充分利用这种代偿机制。预防脑梗死可提前做手术

专家建议,对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颈动脉和身体其他部位血管的检查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主要方法有:颈动脉超声波检查、磁共振颈动脉成像、颈动脉血管造影。如果超声波和磁共振血管造影确定颈动脉明显狭窄(超过50%)或有内膜斑块和溃疡,则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这时应该选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切除增厚的颈动脉内膜和斑块溃疡。这称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该手术已有50多年的历史。经过大量的手术病例总结,证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防治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可以减小对机体的创伤,降低手术风险。手术要求暴露颈侧部,暂时夹闭颈动脉远端和近端,然后切开颈动脉,剥离切除发生病变的动脉内膜,使颈动脉内壁光滑、内径恢复正常大小。术后1~2天患者即可恢复正常生活。手术后患者还应积极治疗动脉硬化症,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多饮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并从饮食和运动等方面入手,配合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阿司匹林类抗血小板凝集类药物、扩血管药物、抗凝药物、溶栓药物、活血化淤类中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加强体育锻炼、戒烟等。颈动脉磁共振成像技术可确定中风的危险

当覆盖在脂斑上的纤维帽变薄或破裂时,脑中风和小中风——或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就会增加。纤维帽破裂的患者中有脑中风或小中风史的可达70%,纤维帽变薄有这类病史的也有50%。相反,纤维帽厚者中只有9%近期发作过脑中风或小中风。对于纤维帽破裂者和较厚者,大脑因为供血量减少而产生神经症状的概率,前者比后者大23倍。在这时,用高分辨率的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能发现变薄或破裂的纤维帽。

MRI将来在治疗颈动脉性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时可起到一定作用,它能帮助医生们为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患者决定最好的治疗方法。这一成像技术在患者没表现出症状前,即可通过发现动脉中潜在的不稳定脂斑,从而实现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该技术还能对治疗动脉脂斑的效果进行监测,这可能有助于研制新型减脂斑药物。脑血管病患者应注意口腔卫生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第一关,也是呼吸系统的关口之一。由于脑血管病患者的抵抗力低下,口腔内存在一定的微生物,再加上患者的唾液腺分泌减少,唾液黏稠,容易发生口腔细菌和霉菌感染,因此必须加强口腔卫生,以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腮腺炎、口腔炎等并发症。

口腔护理方法:

每天早晚各做1次口腔清洁,可用冷开水、生理盐水、3%过氧化氢或复方硼酸溶液棉签作口腔擦洗。注意口腔内瘫痪侧颊部黏膜的清洁,以免食物残渣留于瘫痪侧而发生口腔感染。

口腔黏膜有破溃时,可用龙胆紫涂抹;口唇干裂可涂唇膏或防裂油;有霉菌生长者,可于清洁后涂上制霉菌素甘油合剂或制霉菌素麻油。此药可自己制作,将2~3片制霉菌素片压成粉状,拌在甘油或麻油中即成。

有假牙的脑血管病患者,应在睡眠前取下假牙,并放在盛有冷开水的容器内。饮食完毕,要将取下的假牙用牙刷刷洗干净,口腔清洁后再带上,以免挂带食物。

吞咽困难留置鼻饲管者,也要注意口腔卫生。清洁口腔一般每日应作2次。高压氧可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

高压氧疗是将脑血管疾病患者置于加压舱内,使患者处于压强为0.1兆帕(1个大气压下),有必要情况下,可在舱内再让患者戴口罩吸入纯氧,来提高患者吸入含氧量,以改善患者机体新陈代谢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因脑血管疾病患者许多严重的症状,多是由脑循环代谢障碍和脑细胞缺血、缺氧所致,进行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减轻缺氧脑组织的损害,改善脑组织的供氧,降低颅内压力,促进脑电波活动恢复,有助于消除意识障碍。总之,高压氧能减轻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程度,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复发。

但是,由于在高压氧舱内,患者血中氧含量升高仅见于1~2小时的治疗期,出舱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同时过高纯度氧也会导致脑血管收缩。另外,中风时病情变化迅速,患者若在密闭的加压舱内,抢救工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最好待患者病情较稳定后,再配合高压氧,而对于病情危急生命体征尚未稳定患者使用高压氧治疗,应在舱内备好急救药品、器材,在医务人员同时进舱的情况下才可以应用。发生脑中风后常做的检查宜知

为了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了解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状况,以及对于病因的分析、病情的判断、治疗方案的确立、预后的估计等,通常做以下项目的化验:1. 三大常规(1)血常规。脑血栓发病初期,一般无特殊变化。白细胞不高,这一点与脑出血不同。当合并感染时,如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则白细胞增高。(2)尿常规。脑血栓对尿常规并无影响。当患者有肾小动脉硬化并存时,尿常规可有异常。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男患者,尿中可有脓球、蛋白。尿糖检查可发现既往症状不明显的糖尿病患者。(3)大便常规。一般无变化,脑血栓患者检查大便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寄生虫和其他肠道疾病,检查大便潜血以发现胃肠道的出血。2. 血生化检查(1)血糖测定和糖耐量试验。可发现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低下患者。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脑血管疾病急性期,无论出血性或缺血性,有半数患者糖耐量低下。缺血性脑血管病不论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期间、急性期及恢复期均常有糖耐量低下,而且持续地存在。而在糖耐量低下的脑血管患者中,凝血因子VIII相关抗原、凝血因子Ⅰ、甘油三酯显著高于正常标准,血液存在高凝状态,是促发脑血管病的原因之一。(2)血脂测定。脂质代谢异常与动脉硬化有直接关系,沉积在粥样硬化内皮下层的脂质,主要是胆固醇。

血中胆固醇>5.98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43毫摩尔/升、β-脂蛋白>5克/升是诊断动脉硬化的指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呈相反关系,即甘油三酯增高时HDL降低。HDL降低易促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3)肝肾功能测定。脑血管疾病不影响肝功。GPT、HBsAg通过检查以了解有无肝脏病。肾功一般正常,如有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并发肾损害、慢性肾盂炎等存在,肾功能异常。(4)血清钾、钠、氯含量及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检查。可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的情况。3. 脑脊液检查

病后即作腰穿,一般脑脊液压力不高,外观清晰透明,细胞数、蛋白绝大多数属正常。4. 其他

特殊需要的化验检查,由医生酌情而定。发生脑中风时应注意检查肺部

根据医学文献报告,肺癌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中风者占16%,这些患者在发生脑中风症状时均无肺部症状,而首先就诊于神经科。肺癌患者出现中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肺癌早期患者的凝血因子增加,使病人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脑血栓而导致中风;肺肿瘤细胞较早转移到脑组织,损害脑功能,使患者发生偏瘫。

肺癌所致的中风症状常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因此,若发生急性中风,应常规作胸部X射线检查,以免误诊。脑血管病患者可进行CT检测

CT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简称,是20世纪70年代X射线诊断技术突破性发展的一项新进展。目前,CT检查已广泛应用于颅脑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对脑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等,均可提供较为准确的客观依据。CT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危险,影像清晰,灵敏度比普通X射线摄片提高100倍,且诊断迅速,定位准确。所以CT检查已成为中风患者不可缺少的先进检查手段。

那么脑CT检查对大脑有没有损害?这是大多数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任何事物均有两重性,脑CT诊断疾病也有不利之处。因为脑CT是根据不同组织对X射线吸收值不同来实现其成像的,大脑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X射线照射,而且照射剂量要比普通X射线照射剂量大。

由此看来,正确掌握适宜CT诊断的疾病是十分重要的,认为什么病都要用CT检查才放心是不恰当的。一般短时间接受小剂量X射线照射,不会对人体产生大的损害,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但长时间反复照射,可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如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白细胞减退等。如果有的放矢地检查,则可避免对身体无谓的X射线照射,对人体来说就是安全的。自测隐性脑梗死的方法宜知

因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有60%~70%是由于脑梗死。这当中,初期只表现为小块血栓的隐性脑梗死患者所占比例更多,如果在这个时候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就有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日常生活中,用简便的自测方法,可以判断自己有无隐性脑梗死,以便及时找医生治疗。

家庭自测方法:1. 挟豆粒

大豆30粒,2厘米大小的豆腐若干块置于小碟内。用筷子交替挟豆粒和豆腐块,放到另一碟子里,反复5次。如果需时30秒以上,就要引起注意了。2. 直线前行

在地板上划一条5~10米长的直线,左右脚交替踩在上面向前走,不能准确踩线或身体摇晃者,小脑或脑干往往有异常。3. 画螺旋线

在纸上以5毫米间隔画螺旋线4圈,然后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在5毫米间隔中间加一条线,要求10秒钟完成。如果添上去的线有两处以上与螺旋线碰到一起,就有可能存在隐性脑梗死。脑血管病患者应警惕“混合性中风”

混合性中风又称“双重中风”,是指“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在同一患者身上并存的现象。

中风就是脑血管意外,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缺血性中风”,即脑血管阻塞后引起的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栓塞”;另一类为“出血性中风”,也称“脑出血”、“脑溢血”,指的是脑血管破裂出血。近年来由于检查手段的先进,发现两种类型的中风同时存在的情况并不少见。

混合中风有如下特点:①多数发生于老年人,60岁以上者占50%。②3/4的患者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病史,而且发病之初均有血压增高的情况。③多数是在活动状态下发病,安静状态下发病较少。④患者出现偏瘫和意识障碍,但都比较轻微。⑤脑膜刺激征轻微即头痛、颈硬、呕吐等症状不十分严重。⑥脑脊液很少出现异常变化。⑦如果进一步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见有出血病变与梗死病变共存,直径不超过2厘米。总的来说,混合性中风的症状较轻,死亡率低、预后较好。

混合性中风在治疗上比较复杂,既不能过多应用降压止血药,又不能过早用扩血管和抗凝溶栓药,主要应采取兼顾两者的中性治疗。宜定期监测甘油三酯水平

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升高会使个体患缺血性脑中风的危险增加。考虑了诸如高血压、吸烟或糖尿病等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后,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过高者患中风的危险会比甘油三酯含量正常者高30%。通过对11 177位冠心病患者的资料的搜集整理,这些患者的年龄为40~74岁,没有中风或短暂脑缺血发作病史的人在6~8年的随访过程中,941位患者患非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这些患者中,487位有缺血性中风或短暂脑缺血发作。

就高密度脂蛋白而言,同没有患脑血管疾病或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患者相比,脑血管疾病患者发作的平均甘油三酯含量较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较低。血黏度检测有助于脑血管病的诊断

血黏度有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血清黏度之分。通常检测的是全血黏度。影响全血黏度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与血浆黏度等。血浆黏度主要由凝血因子Ⅰ、球蛋白与血脂的浓度决定。其中,凝血因子Ⅰ浓度与血细胞比容是影响全血黏度的主要因素。

血黏度与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关系。缺血性脑中风的患者,血黏度大多是增高的。而病情好转时,血黏度趋向正常。这是因为血黏度越大,血液流动性越差,越易形成血栓,阻滞血流,造成缺血性脑中风。所以,当发现血黏度增高时,宜及时给予治疗。

发生出血性脑中风时,血细胞比容与全血比黏度可见下降,病情好转时则有回升。

所以,血黏度检测有助于判断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突然剧烈头痛应警惕脑血管病

人的脑组织本身没有痛觉,人感觉到的痛觉是由颅内外血管痉挛或扩张、颅内病变影响到硬脑膜或头颈部肌肉长期收缩引起的。可以说发生剧烈头痛是脑血管疾病的先兆症状之一。

据报道,脑中风偏瘫前突然发生剧烈头痛者约占60%。脑出血患者头痛发病率约为57%,脑梗死头痛发病率约为45%。脑中风引起的头痛多为偏头痛,约一半的头痛部位在病变的一侧。脑出血引起的头痛多是由于血管破裂或血肿压迫脑膜引起。脑梗死引起的头痛情况较为复杂、多样,可能是由于病灶周围组织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使脑硬膜和大血管受到牵拉或挤压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周围血管代偿性扩张引起的。另外,还有可能是脑梗死时,血小板聚集释放缓激肽等物质引起的。

一般情况下,出现下述情况之一者应及时进行检查、治疗:(1)突然发生剧烈头痛。(2)近期出现头部外伤,且一直未愈并越来越重时。(3)有抽搐性发作的头痛。(4)头痛并伴有昏迷、嗜睡。(5)一侧眼、牙、鼻窦疼痛,逐渐累及到对侧、前额等面部其他部位。(6)因咳嗽、用力而加重头痛。呕吐伴剧烈头痛应警惕脑血管病

呕吐是脑血管疾病较常见症状,无论是缺血性脑中风,或是出血性脑中风均可发生。缺血性脑中风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由脑干前庭神经核结构缺血、缺氧引起。而出血性脑中风,如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也都可引起呕吐。这种呕吐与进食无关,在空腹或安静情况下均可发生。

引起呕吐的主要原因是颅内压过高。过高的颅内压波及到下丘脑及脑干,引起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所致。这种呕吐常伴有剧烈头痛,而不伴有恶心,常常在患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将胃内容物从口中喷出,临床上称为喷射性呕吐。

一般来说,颅内出血严重时,呕吐和头痛均较剧烈。如果患者呕吐出咖啡色样胃内容物,是胃出血的表现,多由于丘脑受刺激而发生应激性溃疡所致,是病情危重的征兆。不明原因的眩晕应警惕脑血管病

突然眩晕甚至昏倒在地是脑中风偏瘫的重要先兆症状之一。眩晕在脑中风发病前的时间非常不固定,可能24小时、36小时,也可能1个月。当眩晕发作时往往伴发呕吐、站立不稳,但有轻重之别,轻者只觉得头晕眼花;重者则出现站立不稳,恶心呕吐,甚至面色苍白,身出冷汗,不敢睁眼等症,一般称为“眩晕症”。内耳病变、美尼尔氏病等,常引起较严重的眩晕症,也叫真性眩晕。

一般来说,引起眩晕的原因很多,如心血管病、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发热、神经衰弱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引起的眩晕占35%左右。而高血压患者发生眩晕者其脑中风的发病率要比未发生眩晕者高16倍。其中,椎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原因在老年人中尤为多见。

该动脉是从颈椎间孔中上行入颅内,再左右二支联合成基底动脉。由于它供应脑干,包括主管身体平衡的前庭神经核、内耳迷路及小脑血液,因此如有障碍或不足,可引起头昏、眩晕。如果供血不足是短暂的或一过性的,则自行恢复发作;如果是持久的或不可逆性的,则会出现更多神经症状,如言语含糊、吞咽障碍等。

中老年人若有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应引起注意,并要考虑到有无动脉硬化、高或低血压、颈椎病、心血管病,同时也不能遗漏有无肿瘤的检查。应警惕突然出现的半身麻木症状

麻木是身体感觉异常的常见表现。“麻”主要是指体表有虫爬、灼痛、针刺等感觉,是末梢神经受到刺激或不完全损害引起的。“木”是指皮肤感觉迟钝,一般是由于感觉神经中枢、传导通路和周围神经损坏导致的。

大脑对肢体和感觉的支配功能有如下特点:一侧大脑支配对侧肢体的动作和感觉;大脑下部支配头、面的活动,大脑上部支配下肢的活动;舌、唇、手等虽然小巧但功能复杂、感觉精细的器官在大脑皮质所占的面积比躯体大。

当人体发生半身麻木时,证明大脑皮质感觉中枢或传导通路受到了损害。也就是说,突然出现半身麻木可以初步判定是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先期征兆,如果在半身麻木的同时还出现了半身运动功能障碍,则基本上就可以判定是脑中风先兆。老年人舌痛谨防脑血栓

人的舌部发生破损或溃疡时,常会引起疼痛。有些上了年纪的人舌部并无溃疡、破损,却感觉舌痛,而痛的部位多在舌尖、舌根或舌的两侧边缘,甚至不吃任何东西也常有烧灼感。

医学研究认为,老年人发生舌痛往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营养不良、贫血或是体内存在某种慢性感染病灶等因素所致,也有可能与全身动脉硬化有关。因为有些患有动脉硬化的老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黏稠度增加。体内微循环出现障碍时,舌黏膜中的血流减慢,使毛细血管变窄或栓塞。当舌体局部静脉淤血时,即会生成丙酮酸和多肽类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刺激舌神经,便可产生舌痛。有关学者研究发现,老人舌痛还有脑血栓形成的危险,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因此,老年人若发现舌痛应及早去医院就诊,查明舌痛病因,尤其要注意排除脑血栓先兆的可能性,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标本兼治的有效措施,以防脑血栓形成。应警惕胃病诱发脑血管疾病

突发性的脑出血和脑梗死,通常人们认为它与高血压有关,但最新医学研究发现胃病也能成为中风的诱因。原来,胃病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毒素会直接损伤动脉内皮细胞,引起炎症和肿胀,减少血流量,从而增加了脑血管疾病发作的概率。应警惕呛咳或吞咽困难

当患者突然出现呛咳或吞咽困难,同时伴有流口水、吐字不清,并出现嘴角麻木甚至歪斜是缺血性脑中风发作的先兆症状之一。此类症状的出现是因为脑缺血累及到三叉神经或舌下神经等引起的。

据报道,脑中风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约30%。尤其当患者出现呛咳或吞咽困难加重时,更应特别注意,最好在及时、详细检查确诊后根据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哈欠不断应警惕脑血管病

人在疲倦、睡眠不足等情况下打哈欠是正常的,但当并无上述因素时不断打哈欠,是由于脑动脉硬化,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所致。有报告称,脑中风患者有80%在发病前5~10天哈欠不断。慢性咳嗽小心脑栓塞

一般人都认为只要有咳嗽就是呼吸道疾病,这种认识存在误区。专家指出,临床研究表明,在慢性咳嗽中真正可以归因于呼吸道疾病的仅占1/3,其余的咳嗽多由耳、鼻、咽喉、消化、心脑血管等疾病引起。

慢性咳嗽病因复杂,90%以上由后鼻道滴漏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道反流病和慢性支气管炎引起。其中,由多种鼻部炎症导致的后鼻道滴漏综合征是咳嗽最常见的病因。某些降血压和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也可引起慢性咳嗽。此外,慢性咳嗽也有可能是大面积脑栓塞发病的前兆。面部发麻应警惕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脑梗死,多发生在患有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老年人身上。这种病主要是因为脑血管深处动脉阻塞后形成微小的梗塞,从而引起脑组织发生缺血性病灶。这种病发病隐匿,病变部位多,大多位于大脑底节、内囊、丘脑、脑桥等部位。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的症状不太明显,容易被人们忽视。

临床上发现,有许多老年人在发现患有腔隙性脑梗死之前都曾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此外,大约有75%的患者没有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的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或反应迟钝、视物不清的症状,还有的老人有局部麻木或轻度偏瘫等症状。腔隙性脑梗死可影响脑功能,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最终导致脑血管性痴呆。

所以,当老人突然出现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视物不清、面部发麻等症状,很可能是发生了腔隙性脑梗死,应尽早到医院就医。拇指感到麻木应小心

手指麻木是常见的现象。如局部受压过久或疲劳、感冒之后,几乎每人都会出现这种现象。有时感到麻木沉重,知觉减退,但一般会自然消失。

如果持续过久或症状加重,到医院就诊,则可见外表正常,检查时也没有特殊发现,往往被诊断为“神经炎”、“末梢神经炎”等,给予注射或口服一些维生素,部分人可以好转。

但有部分人,特别是老年人毫无改善。这是因为老年人出现一侧大拇指麻木感觉,往往是脑中风的预兆。故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能麻痹大意,应到医院查血压、血脂、血糖与眼底,以防患于未然。不明原因的困倦嗜睡应警惕脑血管病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困倦、嗜睡现象,一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预兆。研究资料显示,大约有75%的人在中风之前有轻重不等的嗜睡症状,这些嗜睡者后来大多在半年内发生了中风。而且,与其他中风预兆相比较,嗜睡出现得更早,因而更具有早期预报和防治的意义。单眼突然发黑应警惕脑血管病

一只眼睛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仅仅几秒或十几秒后便完全恢复如常,此现象医学上称为单眼一过性黑。这是因为脑缺血引起了视网膜缺血之故,而眼动脉又对缺血极其敏感,故此症状出现较早。应警惕单眼跳动

单眼跳动,就是在眼球突出的同时伴有与脉跳相一致的搏动,常有眼胀痛、视力下降等现象。许多患者易误认为患了眼病,多到眼科诊疗。实际上此种症状有的是因一种脑血管病——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引起的。

海绵窦位于眼睛后,左右各一个。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如外伤、先天性缺陷等,造成动脉破裂,导致动脉血直接流到静脉,称之为海绵窦瘘。由于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窦内,造成窦内压力增高,使颅内静脉血液流至海绵窦受阻,造成眼球内血液淤滞、水肿、眼压增高、眼球突出、球结膜水肿,并可有出血。当眼球突出严重时,会伴有复视,严重者可引起视力下降、角膜溃疡等。

因此,单眼“跳动”的患者,不应只把它当成一种“眼病”来看待,应该考虑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这种脑血管病。应警惕“老年环”的出现

有些老年人眼球角膜边缘出现一圈灰白色的环状痕迹,好似“包绕黑眼珠的环”,不痛不痒的,也无其他异常感觉,医学上称之为“老年环”。过去人们多把这种“老年环”看作是普通的老年性生理衰退性改变。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老年环”与脑动脉硬化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认为,“老年环”是过氧化脂质沉积所致。人的眼睛的角膜是透明的组织,本身并无血管,主要靠周边白眼珠(巩膜)血管网供给水分和营养。如果供给的水分和营养混有较多的异常物质,则难于吸收,且“有来无回”地滞留下来。角膜是异常物质易于沉积的部位,当血液中的脂质(如中性脂肪、胆固醇等)增加时,供给角膜的过多脂质被过氧化,便沉积在角膜的周围形成灰白色的环。

研究发现,出现“老年环”的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而患有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绝大多数有“老年环”。因此,“老年环”是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的征兆,切不可等闲视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谨防脑出血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又称妊娠中毒症,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下肢及全身浮肿等,分轻、中、重三种。这种病多见于体质虚弱、葡萄胎、双胞胎、羊水过多以及患有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疾病的孕妇,多在妊娠5~6个月以后发病。除上述表现外,可出现头痛、头晕、眼花、胸闷、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反复抽搐、昏迷,即子痫发作。这种病不仅可导致视力障碍、早产、胎盘早剥、死胎、新生儿死亡、急性心、肾衰竭,而且极易引起脑出血。

妇科专家发现,导致孕妇发生脑出血的根本原因是血压急剧升高。因为此病大多发生于妊娠高血压的子痫发作时,此时由于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出血。另外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持续高血压或血压时高时低均可导致脑出血。因为当血压升高超过了脑血管壁所能承受的压力时,就可发生破裂出血。

特别是妊娠中毒症的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Ⅰ降低、纤溶活性增高、维生素C和维生素K代谢障碍,这些潜在的出血倾向,更增加了脑血管破裂的危险性。另外子痫发作期间,由于血压急剧升高,脑内小动脉持久痉挛,供氧、供血减少,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受损、通透性增加,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升高。这就更可能引起脑血管破裂出血。还有就是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在子痫发作期间或临产时,由于精神紧张,使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血管平滑肌收缩,致使血压剧升,从而引起脑出血。

妊娠高血压症合并脑出血,是孕妇或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胎儿宫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这种脑出血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或临产期。多在子痫发作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昏迷、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肢体麻木、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预防妊娠期发生脑出血,孕妇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严格执行孕期保健制度。一旦出现有妊娠高血压症状的孕妇,要及时进行医治,控制病情。另外产科常用的某些药物如催产素,在促使子宫收缩的同时,可导致血管发生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因此,对于妊娠高血压的病人,在临产期间要慎用这类药物催产。另外有妊娠高血压的病人,临产时要镇定自若,不要精神紧张。脑中风患者宜保护好牙齿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为期12年,随访数千名男性的研究显示,在参加研究之初只有不足25颗牙齿的男性其中风的发病率比其他男性要高57%。而且牙齿总数越少,中风的发病率就越高,只有11~16颗牙的男性中风发病率比牙齿正常的人要高达74%!

由于有许多研究已经显示牙龈疾病会增加脑中风的发病率,所以在研究之初他们就怀疑牙齿数目与脑中风发病的关系可能与这些患者的牙龈疾病有关。但事实并非如此,缺血性脑中风与牙齿脱落之间的关系在排除牙周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后依然存在。

由此说明,保护牙齿对健康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它能更好地咀嚼食物,还在于能减少脑中风的发病危险。

除了养成早晚刷牙的卫生习惯,还应注意及时治疗牙周炎。正是因为国人普遍对牙周病重视不够,久拖不治,以致80%~90%的成年人患有牙周病,并成为牙齿脱落的首位原因。

另外,若牙齿已经纷纷脱落或不得不拔除而至牙齿稀少时,应及早镶牙并多吃水果、蔬菜。因为缺牙过多者的中风危险之所以增大,有可能与他们因咀嚼不力导致水果、蔬菜摄入过少有关。血液pH值升高可能发生脑梗死

以往对脑梗死的研究多注重血压、血糖、血脂、血浆凝血因子Ⅰ等因素。针对发病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无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酸碱度(两者均排除可能影响pH值的疾病)以及血脂、脂蛋白、空腹血糖、凝血因子Ⅰ和血液黏度等测定,发现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的血液pH均值分别为7.45和7.44,而对照组的pH均值为7.42。经统计学分析,两者有显著差异,说明pH值的增高与脑梗死有关,且随脑梗死疾病的恢复而逐渐降低。而正常人静脉血的pH数值为:男性7.36(7.31~7.41),女性7.37(7.32~7.42)。

pH值增高与脑梗死发生的机理是因为血液pH值增高会使血黏度增高;pH值变化能直接影响凝血纤溶系统。另外还发现,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液pH值在恢复期降低不明显,这说明有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的恢复会受到影响。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内环境应维持一个比较恒定的酸碱度。当检测到血液中pH值增高时,应警惕可能发生脑梗死。同时,如果能使血液保持适当的酸碱度,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可能会有一定作用。应警惕“小中风”的发作

中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头晕目眩、单眼失明、耳鸣、口舌麻木、一侧肢体无力等,其症状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很快恢复正常,这就是常见的脑中风前期症状之一,被称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也就是“小中风”。

小中风的出现很短暂,历时从30秒到24个小时不等,不过有90%的人的症状持续不超过两个小时。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性问题。因为它显示脑部有一条血管曾出现血块。血块可能堵在狭窄的血管,或是在一条大血管中脱落,然后游离到脑部较小的血管,形成阻塞。“小中风”发作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期高血压、高血糖可以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造成血管痉挛,通往大脑的血液就会减少,同时由于血液中的脂类成分增加,血液黏稠,脂类物质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或者中断。

一旦患上“小中风”,病情不容忽视,因为小中风的患者发生脑中风的风险,比同龄同性的正常人要高上10倍。一些研究显示,30%~50%的小中风患者在30天内会发生脑中风。“小中风”是脑中风的危险先兆,虽然这些患者能在短期内完全恢复,但“小中风”发作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反复发作,给正常生活带来危险,最终引起脑中风的发生。因此“小中风”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用预防性治疗药物。

要很好地预防“小中风”,就应根据其发病机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定期、经常测量血压,并把血压控制在正常值内。(2)有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3)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易造成动脉硬化,因此患者应积极治疗。(4)抗高凝状态。小剂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新特龙等,有肯定效果,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使用,但要注意其副作用。颈椎病患者应警惕脑血管疾病

根据颈椎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颈椎病可引发脑血管疾病。

正常情况下,通过颈椎的活动而发生头位的变化,这种变位运动,因为富有弹性的椎间盘,而不会使椎体出现前后错位的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部肌肉韧带劳损、退化,固定关节的力量和功能减弱,在低头或仰头时,颈部关节失稳、摆动和错位,必然会刺激在颈椎横突孔中穿行的椎动脉,使之痉挛、收缩或扭曲变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

另外,由于椎间盘的纤维附着在椎体边缘,错位还会使纤维环反复牵拉,刺激椎体边缘,而发生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狭窄或痉挛,同样会造成脑供血不足。在临床上出现头晕、恶心、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

颈椎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而中老年人又多伴有脑动脉硬化,这样脑血流速度会变慢,易形成血栓,发生脑中风。

所以,颈椎病患者应注意,头部转动要缓慢,枕头宜低,不宜过硬,以减轻增生的椎体对椎动脉的压迫,平时注重对脑血管的保养,减少中风的发生。宜重视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是人体通向头部的主要动脉,随着机体的衰老和血管的硬化,动脉内可形成动脉硬化斑块,造成颈动脉狭窄。这些斑块不断增大,可出现钙化、出血、坏死、脱落,其结果就会导致颈动脉闭塞及脑部血管栓塞。

统计资料显示,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约2/3的脑梗死与颈部动脉狭窄有关。在临床实践中有不少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严重狭窄,正处于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但由于患者对治疗颈动脉狭窄与脑血管疾病的利害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及时处理,结果发生了同侧脑中风,半身瘫痪。

治疗颈动脉狭窄可预防脑血管疾病已在实践中得到了证实。通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明显减少狭窄程度超过50%的脑中风患者的发病率,这是北美有症状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实验和欧洲的颈动脉外科实验,通过治疗和观察数千病例得出的结论。

颈动脉狭窄本身无典型症状,常不易被发现。一些患者可表现为神经系统受损症状,最多见的是“小中风”——又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突然发作,头昏目眩;一侧眼暂时性发黑;胳膊、腿发麻无力;说话不清等。这种症状出现仅数分钟,也可数小时,但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这种情况若是经常出现,则应引起重视。糖尿病患者应预防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是诱发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据国内资料统计,约有20%的脑血管病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正常人要高5倍,发生动脉硬化的时间比正常人要早,动脉硬化程度也比较严重,能广泛累及大、中、小动脉,引起心脏、肾脏、脑、下肢、眼底等动脉硬化。

为什么糖尿病和中风关系那么密切呢?其原因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其中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胰岛素不足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使葡萄糖的贮存量减少,大量脂肪被分解成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尤以胆固醇增加更为显著,以致造成高脂血症,加速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微血管病变和大动脉硬化两种病变。

除了糖尿病引起动脉硬化是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之外,其血液流变学的异常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常呈高凝状态,血小板凝聚机能亢进,血液有不同程度的凝固现象。此外,患糖尿病时,激素调节能力异常,生长激素增多使血小板凝聚黏附性增高,高血糖素增多使凝血因子Ⅰ增加,血黏稠度增高,局部血流相对缓慢。这些因素均有利于血栓的形成,促使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

总之,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高脂血症、血黏度增高等,都是发生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风心病”患者应警惕脑血管疾病“风心病”是风湿性心脏病的简称,是造成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容易复发。两年内复发的占30%,6年内复发的占50%。因风湿性心脏病造成的脑梗死平均发病年龄比脑血栓低,主要特征是在数秒或数分钟内症状发展到高峰,是所有脑血管疾病中发病最快的一种。

风湿性心脏病诱发脑梗死的原因是:心脏血管赘生物或血管附壁血栓反复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阻塞了脑部血管;同时由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不全,心脏输出量减少,脑灌注不足,脑部缺血,导致脑血栓形成。所以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尽可能在医院做溶栓治疗,以防血栓脱落发生中风。心血管病患者应警惕脑血管疾病

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衰竭、房颤等),特别是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患者,更易患缺血性脑中风。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中2/3是有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等疾病史。除了房颤和周围血管病及其他危险病症存在外,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于或等于4毫米,并伴颈动脉狭窄会使再发脑中风及其他血管病的危险性增高。

对颅外颈动脉狭窄的231名患者调查动脉狭窄与脑中风进展过程的关系表明,高龄和长时间的多重动脉狭窄可独立预测脑中风的进展过程。此外,无症状颈动脉狭窄人群中,在颈部可听到血管杂音,超声波检查可确诊,其每年的脑中风发生率是1%~2%。在大于45岁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人群中,4%~5%在颈动脉可听到杂音,大于75岁则升高到6%~8%。血脂异常患者应警惕脑血管疾病

血脂异常是指人体内的脂肪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血脂升高,或者血脂水平的变化超出了正常范围。

目前医学研究证实,高血脂是引起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及猝死)、脑梗死以及周围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这些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高,危害大,病情进展凶险,其死亡率约占人类总死亡率的50%左右。

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危险密切相关,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每升高1%,冠心病、脑梗死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病危险会相应地增加2%左右。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每降低1%,冠心病发病危险便会增加3%~4%。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俗称为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称为好胆固醇;前者促进冠心病发病,而后者防止冠心病发病。另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也可能有促进冠心病发病的作用,它的升高往往伴随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

那么,人们的正常血脂标准为多少?其实,血脂的“正常值”(合适水平)在目前国内外尚无绝对统一的标准,它随不同时期、地区及种族等而有所不同。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参照国际标准后推荐我国的正常血脂标准为:(1)总胆固醇≤200毫克/分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120毫克/分升。(2)血清甘油三酯≤150毫克/分升。(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毫克/分升。

若第1、2项的其中之一(伴有或不伴第3项)异常时,需要在2~3周后复查,其结构仍超过上述标准时,即可确诊为高脂血症。

研究表明,人体内的脂肪物质是体内所必需的主要能量来源,并且还参与机体细胞、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的许多代谢过程。脂肪来源于体内和体外两条途径,前者主要在肝内合成,而后者靠饮食中摄取。凡能引起脂肪在体内合成增加、分解减少及摄入增多等病因,均会导致高血脂。所以,一般常见病因有:(1)高胆固醇:饮食中饱和(动物)脂肪摄入过多、肝硬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钾低、肾病及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2)高甘油三酯:过量热量摄入、酗酒、未控制好的严重糖尿病、肾病,某些药物(如雌激素等)以及遗传性高甘油三酯症。脑动脉血管硬化者应警惕脑中风

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是一对患难兄弟。高血脂是动脉硬化的病理基础,而动脉硬化是脑中风的病理基础。因此可以说,积极防治动脉硬化是预防脑中风的关键之一。

多年来,医学界一直在研究如何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等脂类物质的含量来预防动脉硬化,例如吃足够的维生素和适宜的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植物油、瘦肉、新鲜水果和蔬菜等素食可降低胆固醇,充分锻炼可降低甘油三酯等。

脑动脉血管硬化主要发生在脑部的大动脉和中等动脉,主要是血管内膜中有脂质沉积,并堆积成条纹和斑块状,使动脉管腔狭窄,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死。统计数据显示,70%的脑中风患者都存在动脉硬化症。

脑动脉硬化的发病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有关。无论是出血性脑中风还是缺血性脑中风,均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脑动脉硬化已被公认为是引发脑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预防脑血管疾病应注意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遗传因素比较明显,直系上代有脑血管疾病者,其脑血管疾患的发生率要比正常人高2.5倍。

通过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动脉硬化的发生率也比较高,血管张力不稳定,并有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他们的植物神经功能亦不健全。在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家属中,高胆固醇血症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率较高。在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家属中,除高胆固醇血症以外,呈低凝状态的倾向较多见。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预防脑血管疾病应注意相关职业

脑血管疾病患者中70%患有高血压病,而高血压有职业分布的特点。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长期从事紧张脑力劳动的人,他们的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体力劳动者。司机、报务员、会计、统计员、电话接线员的高血压患病率要高出普通居民3~5倍。机关、研究所的干部和技术人员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5%~7%,而钻井、采油、井下作业工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仅2%~3%。长期从事噪音作业的工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要比普通工人高出20%,工龄越长血压越高。

既然高血压与职业有关,动脉硬化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自然也与职业有关了。此外,脑血管疾病的类型与职业也有关系。教师、医生、干部、记者等脑力劳动者,缺血性脑中风较多见。因为这类职业的人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少,心脏功能下降,血流缓慢,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或脑梗死。强体力劳动者,血压的高低变化较大,易发生血管破裂,因此,出血性脑中风较为多见。预防中风宜从幼年开始

许多专家认为,预防中风要从幼年开始。这是因为,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从幼儿时期就已开始,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其原因可能与幼儿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过高,或糖含量过高、并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人体而导致肥胖有关。众所周知,高脂血症和肥胖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从幼年开始,适当控制高胆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摄入量,多吃蔬菜与水果,养成不偏食、不嗜食的饮食习惯,并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健康青年也应预防脑中风

40岁在医学上还属于青年,许多人居然也会得脑中风,而且发病前健康状况良好,没有任何疾病“前科”,这样意想不到的事情,竟占了这个年龄段脑中风患者的32.1%。这是目前国内外最大规模的青年卒中流行病调查得出的结果。

此次调查为期5年,涉及脑中风住院患者64 558例,其中发病年龄在40岁上下的青年脑中风患者6 305人,以男性为多,占77.6%。工人、农民和军人发病率最高。

专家认为,没有体检习惯是造成青年“健康者”突然发病的关键。

二、就医22忌

中风时切忌鲁莽行事

秋风渐凉,刘大伯为驱寒气,不觉多喝了两杯。刚走几步便感到右腿不听使唤,软瘫在地。家人见刘大伯口眼歪斜,不能言语,连忙拿出珍藏的蜂蜜冲了浓浓的糖水,灌了两碗——上次邻居不省人事,灌几碗糖水后便苏醒了——但这次却不济于事。家人赶忙叫了辆电动三轮摩托车,很快将刘大伯送到医院。经过抢救,命保住了,却成了半身不遂,生活难以自理。医生说,如果稍懂点医学知识,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那么,应当怎样处理这种情况呢?

首先,判断是否中风。中风常由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引起。如患有这些病,突发肢体瘫痪、失语、昏迷则应首先考虑中风。脑中风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无论何种中风,在医生到来之前,均应注意下几点:保持安静,嘈杂混乱的环境易使患者感到大祸临头,加重血压、心率及呼吸等生命指征恶化。头部略抬高约30度,可避免加重出血,还可防止脑水肿,防止痰液、异物等堵塞气道引起的窒息。应尽量减少震动。无论在搬运过程还是翻身拍背均应保持头部相对稳定以免加重中风。人在应激状态时血糖明显高于正常,无论中风是否糖尿病引起,均不应给病人服糖水及甜食,昏迷病人应禁食,以防窒息。头部放置冰块可减少脑细胞的耗氧,以保护脑细胞功能,为医生进一步抢救赢得时间。研究表明,脑中风最佳的抢救时间为6小时内,因此,“时间就是生命”。

随着人口老化,脑中风发病率逐年增加。许多病人虽有“大难不死”的庆幸,也有“生死两难”的感慨。有调查表明:脑中风致残的因素20%来自于院前处理不当,因此,应妥善做好院前处理。若人手不够,千万不可背着病人奔跑去医院,拨通120后耐心地等待,胜过任何鲁莽的行动。脑中风莫误前6小时

研究显示,脑血管病人尤其是脑梗死病人如果在6小时以内进行治疗,往往有好疗效,其中30%的病人肢体偏瘫能够得到戏剧般改善,85%的病人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为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打下良好基础。据了解,某医院脑血管中心收治了一位60岁的大妈,脑梗死3小时内送到医院,经过及时治疗,1小时后偏瘫的肢体竟然神奇般地恢复了活动,两天后病人疾病治愈,自己步行出院。

专家指出:脑血管疾病发生后及时接受治疗可缩短恢复时间。医务人员发现,凡在发病6小时内能及时送到医院抢救的,经治疗后恢复得都很不错,而那些超过6小时送到医院的,则恢复较难,有的留下终身残疾,有的甚至很快死亡。

但是,根据某医院脑血管中心统计,近几年来,该科收治的脑梗死病人中,在6小时以内及时送到医院治疗的不足2%。大部分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专家提醒:当身边有人患脑血管病后,应马上通知急救中心,尽快将病人送到有条件的医院救治。医院必须具备相关仪器、神经专科和训练有素的神经内科医生,还必须具有可进行开颅手术的神经外科设备。中风系数预测并不可靠

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血液流变学被视为中风预测的主要依据。临床上,通过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凝血因子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及血小板电泳等,可以了解被测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这些指标的异常改变被视为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预报时,还要考虑年龄、血脂、血糖、血压、有无冠心病史、中风史、家族史,以及体重、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各种因素,并对每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给予不同的估价和评分,最后经过综合估价,得出罹患中风的可能性。

然而,目前所设计的预测项目中,尽管包括了已知的与中风发病有关的多种因素,但是这诸多因素中,哪些项目是主要的,或在发病某一阶段是主要的,是否还有更多的因素参与,以及对每项危险因素的估价等,还没有确定的结论。因此,临床预测结果尚不够满意,不能可靠地预报中风的发生。

尽管不能用现有的技术对脑血管疾病做出短期预报,但是可以根据患病危险因素方面的知识做出长期预测。这种预测并非完全知道一个人一定会患或一定不会患脑血管病,但它可以告诉你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罹患脑血管病的概率,当危险因素被控制和治疗后,这种危险的概率会随之下降。忌盲目采取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在国内外民间曾是流行一时的方法,要求每次从静脉中放血100~300毫升。其治病的机理可能类似稀释疗法,即将血中有形的物质,如红细脑、血小板与无形态的凝血因子Ⅰ放出一部分,从而可能有助于改善血循环,减轻心脑负担,但对其利害难以估计。另外放血还会活化凝血机制。所以对脑中风急性发作的患者采取放血疗法还应缓行。左脑中风的患者更易猝死

根据对2 778名通向大脑的动脉中存在血栓的患者进行长达5年的追踪研究得出,这些研究对象中有1 483名过去至少发生一次中风,1 295名没有中风史。无中风史的患者发生猝死的危险的概率为5.3%,而曾左脑中风的患者发生猝死的危险的概率为8.8%,曾右脑中风者发生猝死的危险的概率为6.0%,大脑两侧都曾中风的患者这一概率为9.7%。

如果考虑到其他相关因素,左侧中风患者猝死概率比起没有中风史的患者要高出45%。同样,曾两侧中风的患者其猝死概率比无中风史的患者高出40%。而与此相对应,右侧中风不会影响到这一危险的增加。

研究还发现,用右手或左手的习惯对猝死危险起重要的决定因素。习惯用左手或左右开弓者,遭遇猝死的概率比起习惯用右手者要低76%。“洗血”疗法弊大于利

现在医院里的血浆净化疗法颇受欢迎,许多因高脂血症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希望用这种体外的方法把体内多余的血脂去除。其实,这样做是弊大于利的。“洗血”疗法的工作原理是将患者的血引出体外,将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凝血因子Ⅰ等物质沉淀后,再重新输回体内。这种方法尽管可以快速降低血胆固醇和凝血因子Ⅰ水平,但其降血脂的效果一般仅能维持两周左右,因此一次“洗血”不可能产生明显益处。此外,“洗血”疗法仅限于遗传性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而这种患者的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一。

另外,“洗血”疗法因需要将血浆引至体外,在操作中存在出血感染、酸碱失衡、栓塞等危险,还有可能丢失对机体有益的免疫物质。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合理饮食、运动,合理使用调脂药物,是患者的首选疗法。心脑血管病患者忌气温过高

气温过高与发生中风关系密切。每年当温度在32℃以上的时段内,总会出现中老年人中风的发病高峰,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患者最危险。

在高温环境下,为了散热,皮肤血管扩张,皮下血液循环的血流量是正常时血流量的3~4倍,这种快速的血液循环,对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小的负担。这样不仅可使血压升高,增加发生脑中风的危险,而且当水分补充不足时,还会因血容量不足和血黏度骤增而诱发缺血性中风和心肌梗死。

同时,由于老人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对气温感觉迟钝,故中风前多无感觉,一旦感到“闷热”,很快出现中风症状,使家人措手不及。

老年人一旦感觉“闷热”难受,常可能是中风的信号,如果忽然出现症状轻微或“一闪而过”的头痛、头晕和眼花以及半身麻木、肢体感觉异常,切勿以为是“天热吃不好睡不好”之故,而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治。老年人不宜拔牙

在拔牙过程中,许多老年人常可出现心率加快,感到心悸、恐慌,心律失常,特别那些原本对手术就恐惧的人,这样会造成血压明显升高,有的收缩压可升高7.99千帕(60毫米汞柱),舒张压可升高3.99千帕(30毫米汞柱)。如果原来就有高血压,血压再一升高,就容易引起脑中风。

老年人拔牙,应采取以下对策避免危险发生:(1)精神放松。拔牙前患者不可过于紧张,患者亲属也可做些思想工作,打消患者的顾虑,使其精神放松。应充分休息,也可适当服用安定、苯巴比妥等镇静剂和心得安等药物,有助于消除精神紧张。(2)充分麻醉。疼痛是使拔牙险象环生的危险因素,可使42%的人血压骤升,55%的人心律失常。在充分麻醉后,完全可以达到无痛拔牙,术后止痛作用维持时间较长,比较安全。(3)缩短拔牙时间。拔牙时间超过5分钟,多会引起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脑血管供血不足。所以要拔牙的老人应尽量请技术熟练的医生操作,以缩短拔牙的时间。如果需要拔的牙较多,可分次拔,患者不可图省事,要求医生一次拔完。拔牙过程中老人如有不适的感觉,应及时告诉医生,以便采取防治措施。(4)心电监护。术前患者应做全面检查,对心功能有个准确评估。心功能较差或素有心脏病的患者,应向医生申请心电监护,避免意外发生。患者和医生不要存侥幸心理、图省事,免掉心功能检查。(5)高龄老人更要慎重。80岁以上的老人对拔牙的耐受力更差,出现危险的机会更多,是否需要拔牙,要权衡利弊,必要时可向医生做详细咨询,充分考虑后再做决定。如必须拔牙,须由家属陪同去医院,以免拔牙后,归途出事。脑血管病防治误区(1)等等看,丧失了良机。中风多为急性发病,主要表现是讲话不清、肢体麻木、无力或眩晕。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数在夜间发作,不少人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先在家里吃点药,等天亮再去医院,结果一拖就是几小时。因此,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6小时以内到医院看病的不足10%。已有研究表明,脑缺血发病后的最初6小时是治疗的最佳时机,脑内神经细胞缺血时间超过6小时后就不可能完全恢复了,这是中风不能完全康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患者一旦出现脑血管病的表现,应尽早就医,争取最佳时机。(2)迷信“贵重”药,导致医源病。有关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物很多,不少患者不做任何检查,就用了很强的溶栓药,用药期间也不做监测,结果发生了脑出血或全身出血。有的迷信进口药、贵重药,殊不知药品与一般商品不同,并非越贵越好。治病要求个体化,合理化。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冠心病患者在用扩血管药和降压药的时候发生脑血栓。这是因为患者长期高血压,脑血管已经硬化,阻力比较大,只是在较高的灌注压力下才能保证脑血流量。对于这部分患者,即使血压仍在正常范围(如100/70毫米汞柱,即13.3/9.3千帕),患者也会出现脑供血不足。应用降压药时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头痛、头晕和血压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量,防止因血压降得太低而出现中风。(3)重服药,轻康复。目前绝大多数中风患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输液、肌肉注射加上口服,多种药物同时应用,一个疗程接一个疗程,结果不少患者还是遗留了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上肢屈曲挛缩、下肢僵硬、走路画圈。造成此后果的原因,是在脑卒中的康复过程中没有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出现了病理性运动模式。国家“九五”重大科研课题“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研究”结果表明,脑血管病早期采用正确的康复治疗,可以防止病理性运动模式的出现,恢复正常人的运动功能,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4)重治疗,轻预防。目前,中风患者一旦发生偏瘫,医疗费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即使如此,不少患者还是遗留下后遗症,丧失了劳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脑血管病的形成是慢性过程,有许多危险因素存在。早期发现和控制危险因素,可以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到目前为止,确实还没有一种药能够将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恢复正常,将坏死的神经细胞复活。然而,一些危险因素是可以消除的,所以说,预防远较治疗重要。脑血管病病人忌打呃

呃逆俗称打呃,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其发生原因有:(1)与脑干网状结构受到病变影响有关,并涉及脑干呼吸中枢、呕吐中枢内侧纵束的功能活动。(2)脑血管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或胃扩张、胃痉挛等,刺激了迷走神经和膈神经而引起。(3)大量的脱水剂应用,使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导致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也可发生呃逆。

脑血管疾病患者一旦出现呃逆,往往连续不止,成为顽固性呃逆,治疗较棘手,且预示着后果比较严重。

对呃逆的处理,首先应针对病因治疗,如当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时,应给予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若由胃部胀气所致,可行胃肠减压;若因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应予纠正。

经上述治疗不能停止者,可采用以下方法:(1)屏气法:深吸一口气,憋气片刻,再用力呼出,反复做数次。(2)用鼻导管反复刺激咽部,至少20分钟,常可止住呃逆。(3)肌注胃复安或安定10毫克,亦可口服胃复安每次10毫克,日服3次。(4)若颅内压和血压不高,可用利他林10~20毫克肌注或缓慢静脉注射,常在5~10分钟内使呃逆停止。(5)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可用200毫升大小的塑料袋罩于患者鼻及口部,使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再吸入,直到患者发生呼吸急促,再持续1分钟;或直接给予二氧化碳吸入。(6)针刺疗法:取巨阙、中脘、双侧足三里、双侧内关,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采用弱刺激诱导,或中强刺激等手法。老年脑栓塞患者忌久咳不愈

随着现代检查技术的进步,发现有许多老年人存在无症状脑栓塞,主要是细小的血管被阻塞。人的吞咽反射和咳嗽都通过中枢神经支配,进入老年,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都有所下降,当脑组织出现轻微小栓塞时,虽未出现全身症状,但对吞咽反射可能产生影响,引起在进食或吞咽唾液时不能顺利进入食管,而经常有少量进入呼吸道,长期刺激而引起久咳不止。

老年人一旦久咳不止,经多方检查排除与咳嗽有关的各种疾病后,应想到患轻度脑栓塞的可能。一旦发现有栓塞病灶,应及时运用改善脑循环的药物进行治疗,当栓塞部位血液畅通,则咳嗽即可停止。老年患者忌反复鼻出血

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出血原因很多,一般出血部位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而40岁以上的老年人鼻出血,则多见于鼻腔后部,同时也与老年人高血压有关。

值得警惕的是反复鼻出血是脑出血的先兆。老年人鼻腔内血管硬化,血管壁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壁弹性降低,而脆性增加,当血压升高而脑血管未破裂之前,鼻腔的某条血管会发生破裂而导致鼻出血。因此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应提高警惕,把鼻出血看作脑出血的先兆,要加强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国外资料表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的中老年人,在发生鼻出血后的1~6个月内,有50%的人会发生脑中风。

目前治疗鼻出血的方法主要有鼻腔填塞、微波、激光等疗法。术后应在医生的帮助下服用降压药及止血药,不要着急血压太高而降得太快,因为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机体的重要器官对高血压状态已经适应,如果血压降得太快,可使肾血流量锐减,影响心脑的供血而发生危险。老年鼻出血患者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心情愉快,起卧、大便时动作应缓慢,以防血压升高后再致鼻出血,更甚至导致中风。脑血管疾病忌感染

缺血性脑中风的致病危险因素有许多,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等,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但细菌和病毒感染也是一个构成婴儿急性偏瘫及成人中风的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

感染后可有多种途径引起脑血管炎症,形成血栓或栓塞,这些均可致中风发生。其中致病机理是炎症因子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液凝固性增高。脑血管壁的炎症改变,就有可能在颅内出现血栓而阻塞血流,致使局部缺血而损伤脑组织细胞。临床上出现急性偏瘫等中风表现,以感染后一周内最为多见。

感染导致中风的发病多见于50岁以下的人,也可见于儿童。对于老年人,感染一般是作为增加中风危险的因素之一。

感染导致中风的发生以每年的冬季最为多见,一方面与冬季感染性疾病发生率高有关,另一方面与冬季往往是中风的高发季节,以及寒冷刺激降低脑血管调节功能有关。

在各类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诱发中风多见,支气管炎、流感、肺炎等成为感染致中风的主要病因。这些呼吸道疾病经常于冬季发作,因而亦决定了感染导致中风以冬季为主。

虽然感染导致中风的发病率并不高,仅偶尔见于个别呼吸道或其他系统感染的患者,但不能对此掉以轻心。到了寒冷季节,要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降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这样可以使中风发生下降。脑血管疾病忌发生微循环障碍

人们通常认为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高血压、心脏病、脑动脉硬化、肥胖等多种危险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其实,深层次的原因都与人体微循环障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人体的微循环直接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物质交换,直接给细胞供氧、供给能量及有关营养物质,同时还将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如肌酸、乳酸、二氧化碳等带出体外。如果微循环内的血小板、白细胞或纤维蛋白相互黏集形成微血栓,随着血液流向全身,或沉积在血管内膜上,当栓子导致局部血流障碍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如神经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脑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同时细胞代谢产物因供血不足不能完全排出体外,会导致头痛、眩晕、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重者发生中风、偏瘫、老年性痴呆、末梢神经炎等。心血管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导致胸闷、心慌、心绞痛、心律不齐,重者发生心肌梗死。人体其他各系统微循环障碍均会出现相应症状。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应采取积极、重视和乐观的态度。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水平,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对肥胖、高黏血症均需加以控制。并且应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措施,特别是早期症状的患者,为了避免一些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完全可以不用药物,采取针灸、气功、体疗、理疗等没有副作用的改善微循环的方法,效果较好,必要时可以辅助一些能改善人体微循环的功能保健品。

总之,为了保障生命健康、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人们应积极消除和改善微循环障碍,筑起健康的人体微循环体系。忌牙龈疾患

牙龈疾病早期仅表现为牙龈炎,即牙龈肿胀,易出血。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牙周炎,即牙齿支持组织的炎症。最后可导致骨骼和组织受损。导致疾病发展的原因是由于细菌的存在,这些细菌可进入血液并可诱发血栓形成,也可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进而可能增加脑中风的风险。忌外周动脉病

正常人只在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后,才感觉腿部肌肉酸痛。而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即使一般步行,也容易出现腿部肌肉酸痛或脚痛。这是由患者腿部血管硬化,局部供血不足所致。

统计结果表明,男性一旦形成动脉血栓,60岁以上会减短寿命8~12年。患有外周动脉疾病的人,出现心梗、脑中风和肺栓塞的概率比其他人高6倍。他们不仅下肢血管内有血液凝固,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也可能已经有动脉血栓。如果不积极治疗,则血管内的血凝块随时有可能脱落,随血液流到身体其他部位,导致血管阻塞,引发心、肺或脑血管疾病。

如果您(尤其是55岁以上的男性)感觉在散步时容易出现腿部肌肉酸痛或脚痛,或是睡觉时双腿冰冷、麻痹,则表示下肢供血不足,应尽早去医院检查。脑梗死患者忌腹泻

许多人认为腹泻是小病一桩,不必到医院看病。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将小疾酿成大患。

首先,腹泻会导致体液大量丢失,短时间内可导致全身血循环量骤减,占体循环1/5的脑血循环也必然随之减少。

其次,腹泻丢失许多含有无机盐、维生素及蛋白酶类的碱性消化液和营养物质,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脑、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营养供应不足,能量代谢障碍,致使患者倦怠无力、卧床不起、血压下降,心脏泵血入脑进一步减少。

再次,腹泻时全血容量下降,主要是起血液稀释作用的血浆液体成分丢失,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数量并未减少,相对浓度反而升高,使血液浓缩黏稠,流动缓慢。

第四,由于腹泻大多由肠道的炎症引起,肠黏膜保护屏障受到破坏,细菌、病毒和代谢毒素极易通过肠静脉进入血液,再经解毒能力下降的肝脏逸出,由体循环到达全身血管,引发动脉壁易损部位的炎性反应。这样可使脑动脉壁变得粗糙,导致血小板、纤维蛋白、破碎的红细胞、白血胞叠层聚集于炎性斑块处,使血管腔狭窄,血流淤阻,原本因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心脏搏动减弱、血液黏稠流动缓慢的脑血循环进一步恶化,若代偿不足,必然引发脑动脉闭塞,脑血流中断,脑梗死形成的严重后果。脑血管疾病忌打鼾

患有睡眠呼吸紊乱的人,通常鼾声很大,每晚会出现多次呼吸暂停,然后会喷鼻息和喘息,但通常不会完全醒来。这些症状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引起血压增高,进而诱发脑血管疾病。打鼾的人比不打鼾的人出现高血压的危险仍高1.5倍,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更应警惕罹患高血压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脑中风患者忌打喷嚏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打喷嚏可不是件小事,它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专家提醒高血压兼鼻炎患者:要高度重视自己的喷嚏!

普通人打个喷嚏没什么,可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同时患有鼻炎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打喷嚏可就不是什么小事了。

患有高血压的人,由于血管硬化,脆性增强,当连续、剧烈地打喷嚏时,局部的压力会增强,容易造成鼻出血,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脑出血。不停地打喷嚏,还会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情绪,令其着急和心烦,使血压升高,可能诱发脑梗死。

医生建议:对于患高血压合并鼻炎的患者,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首先,在没有良好控制血压前不要吃阿司匹林,因为这样会增加鼻出血的风险。其次,有的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正常后就停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经常打喷嚏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危险。“宁可一顿不吃饭,不能一顿不服药”,患高血压兼有鼻炎的患者最好坚持服用一天服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同时冬季是血压比较难控制的季节,患者血压波动一般比较明显,可是在冬天,由于人们穿的衣服比较多,给测血压带来不便,很多患者不能坚持测血压,有些人就凭自己的感觉来吃药,像有的患者头晕,以为自己血压高了,就加大药量。其实高血压和低血压的症状都是头晕,病人的感觉是一样的,可病人自己区分不出来,这样乱服药会带来危险。因此,如果患者在冬季有不适感觉,应及时咨询医生,对降压药物进行适当调整。心脑血管病忌视物模糊变形

生活中,有些中老年人早晨起床后会突然感到双眼视物模糊,看到东西会变形,如方桌是圆的,墙壁是歪的。有的还会产生幻觉,对于不存在眼前的人和物,却说得栩栩如生,绘声绘色。重者眼前一片漆黑,甚至出现瞬间失明,时间持续数秒钟到数分钟不等,休息数分钟后视力可自然恢复。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上述以视物变形为主的症状,应考虑到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因为产生视觉的功能区是在人脑的枕叶区,一旦这些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管痉挛后会变得更细,脑组织的供血量就会更少,发生缺氧缺血,从而引起枕叶区的功能混乱,出现视物变形。

视物变形在现代医学中称之为“脑梗死综合征”,通常还伴有头昏脑涨、眩晕失稳、腹泻等,有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感染发热、紧张疲劳往往可以诱发此症。

对有此类症状的中老年人,应尽早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到来,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不良情绪的发生,要避免出现腹泻失水和感染发热,少吃高脂肪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孕产妇忌发生脑血管疾病

妇女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发生脑中风并非罕见。根据对461 340例产妇所做的统计表明,在分娩中发生出血性脑中风的100例,发生缺血性脑中风的50例。还有2 62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在妊娠期及产褥期发病者约占1%,因此,孕产妇要高度重视并预防中风发生。

孕产妇发生缺血性脑中风,多见于妊娠晚期、分娩期和产后两周内。其发病原因是:(1)由于此期凝血因子Ⅰ增高,而纤溶酶活性下降,凝血因子、血小板数目增多,黏附性增加。(2)孕产期雌激素分泌增多,可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强。(3)既往口服避孕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4)妊娠前已有动脉粥样硬化。(5)心源性低血压、失血性或妊娠期进行性贫血等,均易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

因此,在妊娠期和产褥期要做好卫生保健,定期检查。忌“烟雾病”“烟雾病”即脑底形成异常血管网。一般认为是脑底动脉环主干狭窄或闭塞之后,各深穿支增生和扩张,互相吻合而形成血管网,从而建立丰富的侧支循环,这种异常的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时,呈烟雾状影像,故而得名。至于脑底动脉主干管腔狭窄或闭塞,是先天引起的,还是后天发生的,目前有两种看法:(1)异常的血管网为先天性血管发育障碍。因为它很像胚胎早期脑血管发育的情况。(2)异常的毛细血管网是继发于脑动脉闭塞。因为从病理表现上,颈内动脉末端显著狭窄,甚至闭塞。脑底及侧裂内有扩张的异常毛细血管网。侧支循环来自颈外动脉系统及颈内动脉近端的分支。“烟雾病”是广泛影响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病程很长。在早期因血管狭窄或闭塞,两侧支循环尚未完全建立时,临床上多表现为短暂性或持久性脑缺血,如偏瘫、失语及抽风等。到晚期,由于侧支循环已完全建立,异常的血管网小血管扩张,血管壁变薄,继而破裂出血。如合并高血压病时,则更易发生脑出血。由于“烟雾病”引发的主要表现是脑梗死和脑出血,所以,它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之一。

用药宜忌

一、用药9宜

中风后治疗时间宜长不宜短

如果发生中风后有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经过一年的时间还不能基本恢复,那就是所谓的中风后遗症了。所以度过急性期的患者仍需要积极治疗。

那么,是否一年以后就可以不服药了呢?回答是否定的。据临床资料统计,中风病在第一年内的复发率是25%~30%,第二年复发率是17%~20%,第三年是20%~23%,第四年是15%~18%,第五年是5%~9%,由此可见,服用治疗中风的药最少要坚持5年,这样复发率可明显下降。

从预防复发和治疗后遗症角度来讲,医学界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较一致地推荐以中药制剂为好,当然中药煎剂长期服用不太方便,但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制剂,如血栓心脉宁、复方丹参片等。不过,服用这些成药有个原则,应在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服用,根据患者体质情况有针对性的长期服用,必要时还要配合一些调补之品,如益气、滋阴、温阳、养血类成药或口服液,这样才有益疾病的治疗。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应慎重

老年人因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因而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而老年人又多体弱多病,老人生病的种类很多,吃药的品种及数量也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中毒的可能性也增多。因此,在给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用药时,必须特别慎重。(1)勿盲目求新。由于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新药大量投放市场,药物品种多、更新快,使人眼花缭乱。

对新药的应用,或急于要求应用,或不敢应用。同时,医生也不一定完全了解所有新药的药理作用,做到熟练掌握。老年人记忆减退,反应迟钝,服药如无家属或他人协助,容易错服、误服,或重复用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故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宜选用患者和医生最熟悉的药物品种,以利安全。(2)用药勿过杂。两种药物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其综合作用可能对患者产生疗效,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治疗,甚至对患者产生生命危险。目前认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用药种类的增加而增加。据报道,同时接受5种以下药物的患者,其药物反应发生率为18.6%,同时服用6~25种药物时,其发生率为81.4%,故用药时应尽量减少药物种类,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许多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随年龄增大而改变。进入老年期后,身体的主要器官,其解剖结构及机能状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减退。主要表现为细胞数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组织局部血流灌注量减少、总蛋白减少等“四少”现象。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均较成年人减低1/3~1/2,致使血液内药物浓度较一般成年人为高,药物半衰期亦较一般人明显延长,故老年人用药的剂量较成年人为少,适宜使用最少的有效剂量,一般为成人用量的1/3~1/2。脑中风选药宜做到“三兼顾”

根据脑中风的发病原因、病理过程和病变部位、病变本质等情况,医学专家把它分为中风先兆期、中风急性期和中风恢复期三个不同阶段,处于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的药物。

对于中风先兆期,宜选用降血脂、改善微循环、软化动脉粥样硬化、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以预防中风的发生。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脑血栓形成,管腔变窄,血流供应受阻,便会发生缺血性中风。若是血管硬化,脆性增高,又被高压血流冲击而致血管破裂出血,则为脑出血性中风。此时,对付脑缺血可应用溶栓、促进血管再通的药物,而脑出血则可用清除脑内血肿、降低颅内压的方法治疗。

在中风急性期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千万不要延误。对于中风恢复期,主要是考虑如何对付“后遗症”的问题。由于中风已经发生,若已完全形成脑血栓,虽经治疗血管也难以再通。同时,缺血部位的脑细胞已经受到严重损害,而脑出血时又会破坏脑细胞的结构,以致造成神经功能缺失,这给恢复期的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此时治疗所选择的药物不仅要有溶栓、改善血流变、扩张血管、通血脉的作用,而且要有能对脑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修复和激活作用的“三兼顾”药物,才能收到较理想的疗效。

治疗中风,尤其是治疗中风后遗症,任何药物都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中风患者在恢复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进行康复治疗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这个时期坚持服用具有“三兼顾”功效的药物,就可使病情的改善明显加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保持血压稳定很重要

血压是人体的重要生命体征。成人正常血压标准为应小于18.7/12千帕(140/90毫米汞柱)。大于18.7/12千帕(140/90毫米汞柱)者为高血压。研究资料表明,由高血压发展为脑中风者占脑中风患者的70%,确诊高血压出现脑中风的危险性是血压正常人群的32倍。

高血压是当前世界上公认的脑中风最肯定、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中最多见的并发症是脑中风。由于长时间的血压升高,脑部已经硬化的小动脉形成一种粟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微动脉瘤可能破裂而引起脑出血。高血压也可引起脑微小动脉痉挛或血管闭塞,造成远端脑组织缺氧、坏死、点状出血和脑水肿,使血管易于破裂而发生脑出血。

至于缺血性脑中风,多数脑血栓形成也与高血压有关。在脑血栓患者群中,血压增高者要比非高血压患者高4倍。高血压可加速动脉硬化过程。所以防治高血压,保持血压平稳是预防中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脑血管病患者宜清晨时服药

脑血管疾病最常发生在清晨时分。研究人员对约1 600名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脑中风最常发病的时间是清晨8∶30左右,而在晚上11∶30最少发生。一天之中中风发生的第二个高峰时间是晚上8∶15左右,但是在这一时间脑中风的发病率低于清晨。

因此,针对性的治疗在清晨血压的自然升高将能够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阿司匹林可防治脑梗死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是家庭常用的止痛退烧药。近年来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防治缺血性脑梗死的功效,而受到患者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青睐。

阿司匹林为什么具有防治缺血性脑梗死的功效呢?这主要是因为阿司匹林能够使人体内血小板的前列腺素合成酶乙酰化,从而抑制其过氧化物的形成,使其代谢出的血栓素A减少生成,同时抑制血小板2膜酶,进而达到抑制血小板的功能。

虽然阿司匹林具有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能力,但如果大剂量服用对人体也是非常有害的。因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适量服用。抗生素能防止脑血管疾病

抗生素有防止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患中风的作用。病菌感染所导致的炎症与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的关系密切,因此服用抗生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脑血管疾病,青霉素的表现尤为突出。

但抗生素不宜滥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雌激素可降低女性患脑血管疾病危险

雌激素替代疗法,可减少绝经后女性患脑血管疾病的危险。雌激素的使用者,可降低30%的中风危险性。

通过对8 500名绝经后的女性17年的病史的研究,发现57%的女性有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历史。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在15年以上的女性,比没有采用此疗法的人,发生脑血栓的可能性降低了20%。

同时大量的研究证明,雌激素也可以预防年轻的女性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用药要注意五先五后(1)先取食疗,而后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此乃一举双得。(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应先用外用药。(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脑血管疾病患者就想注射针剂或输液预防,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地说它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被人们发现,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脑血管疾病患者用药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药、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二、用药17忌

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忌按成人剂量用药

脑血管疾病诊断一经确立,就要首先权衡治疗药物的利与弊,特别要注意持续用药可能给老年人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此外,在多药合用时,更应考虑可能发生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以上用成人剂量的1/3;70岁用1/4;80岁用1/5。急性脑出血忌过早进行降压治疗

高血压是公认的急性脑出血发病前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而急性脑出血早期大多数患者的血压升高,甚至要比发病前还高。那么,当急性脑出血早期血压增高时,是否都需要立即给予降压药物将血压迅速降下来?国内外医学专家的观点比较一致地认为:否!

首先,专家们认为,脑出血早期血压的增高是对脑自动调节机制受损的病理反应,有利于维持或增强脑组织损伤区的灌注区,以保持脑组织的血流量,有利于受损区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元功能的恢复。因此,急性期保持一定血压是必要的。

其次,从临床观察的结果表明,多数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有一个先明显增高然后逐渐下降的过程;加之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由于脱水剂降颅压的作用,以及镇静剂的应用(如冬眠或亚冬眠疗法),血压亦会随之缓慢下降,因而操之过急的降压治疗未免多余。

再次,如果过早降压,特别是急于将血压降至正常,便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危险性:(1)使脑灌注压下降,血流缓慢而继发脑梗死;(2)脑血流量的减少加重脑组织细胞的缺血性损害加重;(3)同时心、脑、肾由于血压降低,局部血流量减少,功能将受影响,并发症随之发生。

综上所述,对待急性脑出血期血压增高的患者,切忌过早进行降压治疗,防止构成更严重的损害。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另有一部分急性脑出血患者需要早期进行降压治疗,那就是血压过于增高者,一般认为当收缩压大于26.7千帕(200毫米汞柱)或比发病前血压升高20%~30%时,可考虑选用温和、能增加脑血流又不增高颅内压的降压药,较理想的为钙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脑血管疾病忌用药不当

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易发的重病,多因高血压等疾病所致。临床上,往往由于用药不当,致使本不该中风的老年人发生了中风。(1)麻黄、甘草和大黄。麻黄有中枢和交感兴奋作用,易致老年人失眠、血压升高、心绞痛,男性老年人还易引起尿潴留;甘草易引起血压升高、浮肿、血清钾降低等,而加剧高血压症状。高血压时,服用利尿剂可使血清钾降低,与甘草方剂并用时尤其要注意。要减少大黄的使用率,一旦使用,应从小量开始,否则可引起腹泻和腹痛。所以老年人应慎用麻黄、甘草和大黄。(2)止血药。在应用安络血、止血敏、立止血、仙鹤草素等止血药物时,会因血液凝固性增加而促使血栓形成,以致发生脑中风。所以血压高的老年人应用止血药时,应掌握好剂量。(3)镇静药。大多数镇静药都有抑制大脑皮质、扩张血管、松弛肌肉、抗抽搐的作用。如果安定、氯丙嗪等药物用量过大,超过了肌体的耐受程度,会连锁反应引起缺血性脑中风。(4)利尿药。大量长期应用利尿药,使水分从尿中排出,如不及时补充液体,则造成体内失水过多,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血流变慢,易形成血栓,引起脑中风。(5)降血压药。高血压患者大量服用降压药,或者几种降压药联合吞服时,会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脑血栓形成,诱发缺血性脑中风。因此,在应用降压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暑天脑血管疾病患者忌停药

夏天气温很高,在高温天气里,许多脑血管疾病的恢复期或后遗症患者及家属误认为此时阳气太盛,此间服药不如立秋以后药物利用吸收好,因而有一部分患者减少药量甚至不服药。

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当暑热外蒸、毛孔开放时,肌体最容易受外邪侵袭。而脑血管疾病患者本来气血虚弱,若遇外邪侵袭,很容易中风复发或旧病加重,再加上许多患者在伏天擅自停药,更进一步增大了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现代医学证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稠度、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等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在中风后要坚持长期合理治疗,把血压、血脂、血黏稠度控制在一个良好的水平。

以降压药物的应用为例,高血压患者一般伴有动脉硬化,用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后,若突然停用降血压药,血压就会突然反弹,加之动脉管壁硬化,弹性减弱,血液会突破血管自身的调节机制而引起出血。反之,若擅自增加降压药的剂量,血压降得过低,血流速度减慢,即可因本来黏稠的血液滞留阻塞血管而引起脑血栓。忌依赖定期输液预防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要依据病因综合防治,单靠一两种药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目前尚没有预防脑血管病的灵丹妙药。

此外,即使最好的输液药纯度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因此,输液预防本身会增加感染机会和输液反应(如发热、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等)。合理的临床用药原则应该是:能口服治疗的就不注射给药,能少输液的就尽量少输液。缓控释药忌掰开服用

脑血管疾病患者通常会服用降压药物来治疗。由于普通降压药物吸收速度快,血药有效治疗浓度维持时间较短,因此患者服用后,往往会出现面红、心慌、头痛、头涨等不适,并因血药浓度波动较大,不能长时间、平稳降低血压,所以必须一天之内多次服药,这样对患者病情和生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近些年来,治疗高血压的缓释和控释剂型降压药应运而生。

经过现代工艺技术制作的降压药片或胶囊,其结构与众不同。缓释制剂口服后,按预定要求,以缓慢、非恒速的方式释放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而控释制剂口服后,则以缓慢、恒速或接近恒速的方式释放其中的有效成分,从而克服了前述普通降压药物易产生的不利因素,以使血液中药物浓度逐渐达到有效浓度,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并且维持治疗时间可达24小时以上,因而可从每日服用降压药3~4次,减少到只需服用1~2次即可。

患者了解降压药物的剂型特点之后,服药时就不应破坏药物的结构和该类药物设计者的初衷,要充分利用缓控释口服制剂的优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忌临睡前服用降压药

当人入睡以后,新陈代谢降低,血液循环减慢,血压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自然下降。如果在临睡前服,两个小时后,药效和人体自然调节发挥了双重作用,从而出现了患者的血压大幅度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出现明显供血不足,脑血流量减少和血液循环速度减慢的现象,致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附着在血管内膜上,凝集成栓子。如果脑血管某一支被阻塞,就会发生缺血性中风(即脑血栓形成),严重者还会出现生命危险。老年人忌滥用降压药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老年人对压力感受不敏感,对迅速下降的血压不能及时代偿;高血压患者大脑血流自动调节曲线上升,大脑对低血压的耐受性差,容易造成大脑灌注障碍,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如果血压迅速下降就有诱发脑栓塞的危险。

为此,在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经常定时测量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压波动的情况,选择最佳药物和最佳治疗方案,使血压缓慢降到20~22.7/13.3~14.7千帕(150~170/100~110毫米汞柱)间或降到原有血压值的78%~80%较为安全。不能擅自加大剂量或者用新的降压药,以防止血压降的过快或过低而发生意外。

同时,如果出现眩晕、呕吐、肢体麻木、失语、意识模糊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诊治。忌滥用利尿药

速尿、氢氯噻嗪等利尿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水肿,直接作用于肾脏,促进电解质和水的排出。若中老年人使用剂量过大,尿液排出增多,易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血液浓缩,可导致脑血管栓塞,中老年人应慎用。忌滥用促凝血药物

中老年人发生出血性疾病时,常应用止血敏、安络血等促凝血的药物止血。这些药物虽然有止血作用,但过量使用可促使血栓形成,尤其是脑动脉硬化、血脂偏高的中老年人,血液更易于凝固形成血栓,进而发生脑中风。

因此,有血栓形成倾向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禁用此类药物。忌滥用解热镇痛药

人在感冒发烧时,常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特别是高热患者往往用安乃近、扑热息痛、消炎痛、布洛芬等退热。这些药物均是通过大量散热而使体温下降,继而使人大量出汗,失去水分,尤其是伴有呕吐、腹泻的中老年人,发汗后致使机体缺水严重,造成血液浓缩,黏滞性增加,促使血栓形成。

因此,中老年人发烧时,最好不服此类药物,而以物理降温为好。非用不可时,待大量出汗之后,应及时通过饮用糖盐水或静脉滴补液等方法补充水分,切不可大意。慎服感冒药

一些普通的感冒药中含有一种叫盐酸醇胺的血管收缩剂,使人体外周血管收缩,血压骤升。盐酸醇胺的作用是收缩外周血管,能减轻鼻腔黏膜充血水肿,使鼻通气受阻改善,缓解鼻塞等感冒症状,一般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但对于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有过脑中风病史的老年人来说即使含量不多的血管收缩剂也有可能出现全身血管痉挛,冠脉缺血,脑血流受阻而引起血压过高或缺血性脑中风等不测。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感冒这类疾病,往往缺乏足够重视。如果不发烧或没有其他严重不适,很少有人会主动地上医院,选择合适的感冒药诊治,而是图方便自己买药治疗。遇到服用某种药片,症状一时半日未能缓解,就盲目增大剂量或多种感冒药联合应用的现象十分普遍,致使一些老年人用了不适合用的抗充血剂的感冒药。

冬天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旦患上感冒,尽量上医院诊治,让医生选择合适的感冒药。缺血性脑中风慎用血管扩张剂

以往,对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除溶栓、抗凝治疗外,还主张应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但近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建议将中风后常规应用血管扩张剂这一治疗措施取消或不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为什么缺血性中风要慎用血管扩张剂呢?这是因为血管扩张剂有可能引起“颅内盗血”,加重脑水肿。也就是说,缺血性中风后应用血管扩张剂不但不会增加梗死区及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反而还会减少这些区域的血供,出现所谓“盗血”现象。

另一方面血管扩张剂还会使脑血流缓慢,局部淤血加重,血液渗漏至组织间隙中,进一步加重脑水肿。这样,由于缺血及梗死区血液供应的减少和脑水肿的加重,还可能出现再灌注脑损伤的危险,临床表现为病情经治疗好转后,又再度加重,影响病情的恢复和患者的预后。据国内有关专家报道,急性脑血管病的再灌注脑损伤发生率高达20%,其中与大剂量使用血管扩张剂关系密切。

所以,中风急性期应慎用血管扩张剂,尤其是重症中风时最好不用血管扩张剂。待病情稳定转入恢复期后,再考虑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维脑路通、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等。这些药物可能对促进神经损伤的恢复有益。慎服避孕药

我国生产的避孕药中雌激素的含量较低,对于大多数人讲,其绝对危险性是很低的。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高脂血症的妇女,由于她们的血液黏度本来就比一般人高,若口服避孕药,就可能增加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所以患有上述疾病的女性,最好不服避孕药,改用其他方法避孕为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