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农户共生论:供应链管理视角(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08:30:12

点击下载

作者:彭建仿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企业与农户共生论:供应链管理视角

企业与农户共生论:供应链管理视角试读:

总序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祖国的发展和重庆地方经济的不断增长,不管是响应20世纪60年代国家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倡导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直接参与20世纪80年代地方财贸系统恢复建设的过程,直至21世纪,重庆工商大学审时度势,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定位,凝练鲜明的财经特色和与时俱进的商科优势。重庆工商大学学人从来没有停滞过对科学真理的探索和对自身使命的躬身实践。学校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者,他们具有国际化视野,醉心于财经科学研究,重视借鉴东西方前沿的学术理论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关注国计民生,身体力行,襟怀巴渝,以科学、真知的学人风范,亲身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让理论之花在实践中绽放,广大教师在教学耕耘与学术研究中收获了累累硕果。科学研究———这一党和人民赋予高等院校的使命和事业,在重庆工商大学得到了蓬勃发展。这其中,凝聚着几代学人的智慧,闪耀着创新的光芒!

理论从来就是为适应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最终又要服务于客观实践。结合近年来我校在财经学科学术理论的探索,我们遴选了一批我校中青年学者两年来在财经研究领域的部分优秀成果,以自由申报、匿名评审、多方资助、统一出版的方式,与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合作统一出版一批经济学、管理学专著,形成“重庆工商大学财经文库”。

首批汇集到“文库”的专著共12部,这批著作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一是力推新人。入选“文库”成果的作者,均系我校近年引进或培养的中青年博士。他们毕业于不同的重点大学,绝大多数有名师、严师学缘,对学术前沿动态有敏锐的把握;他们工作在我校教学科研工作第一线,对社会现实有深刻认识,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诚然,现在他们并非学界泰斗、名师名家,但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和发展潜力,可以预见,他们必将是学校未来学术、学科发展的新鲜血液和中流砥柱。“文库”首批推出他们的成果,旨在推新人于“前台”,接受学界检阅,激励、鞭策、促进他们尽快成长为学校科研教学中坚力量。

二是矢志创新。“文库”的这些成果均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很好地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学风严谨、文风朴实,做到了理论探索有进展,研究方法有创新,学术观点有新意,对策建议有建树。

三是注重导向。“文库”的成果无不涉及理论经济、应用经济、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等我校特色优势学科领域,既是对学校打造鲜明财经特色属性的力证,更为学校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提供了重要支撑。

学校高度重视“文库”的编纂、辑录,为“文库”出版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我们始终认为: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学科性大学,我们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包括财经学科在内的专门人才,科研无疑是教学的先导、教育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很难想象有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课堂教学;没有教师对财经实践的敏感触觉和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深刻领悟,很难想象有生动活泼、贴近实际的课堂艺术。唯有在科研方面的进步和成就,才能保证造就一支具有坚实理论基础、深厚学术底蕴,并富有远见卓识和深刻洞察力的师资队伍,从而推动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学科、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是故,学校多方筹资,购置图书、激励科研、补贴出版;众多学者皓首穷经、笔耕不辍;兄弟高校、出版界同仁大力襄助,终有今日“重庆工商大学财经文库”付梓。

综上,“文库”的出版,寄托了对我校中青年学术才俊的一份清新期许,与其说是一种对他们单纯的奖掖、褒赞,毋宁说是在搭建一个文汇达观、聚贤纳侪的平台。我们诚挚地渴盼有更多青年学者,能够砥砺自修,卓尔有成,产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也恳请更多的学界名流、前辈泰斗,关心、点拨中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让他们尽快健康、科学地投身学科、学术拔尖团队的自我培养和群体塑造,早日成长为我校科研、教学的领军人才,担当重任。

相信“文库”出版以后,对我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学界了解我校中青年学者的科研状况提供一个重要的窗口,祝愿师生们和广大读者能从“文库”中受益。当然,因本套成果编校时间短以及我们的研究水平有限,其中难免存在差漏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谅解并批评指正。

我们衷心地希望我校广大中青年学者潜心研究,把握学术前沿,深入社会实际,产出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期待我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有更多更好的学术专著问世!谨识2012年春 于重庆南山书院

摘要

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农业领域也不例外;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供应链源头管理的重要性凸显;人类社会正迈入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构建成为城乡协调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新竞争、新需求、新时代,迫切需要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上游农户建立一种新型的共生合作关系。本书对于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管理和共生理论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实践意义方面,本书将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一种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企业与农户的互惠共生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共生。

本书以“供应链竞争时代,如何重塑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为脉络,围绕“什么是共生关系,为何共生,共生模式有哪些,共生演进的机制是什么,如何优化共生关系”等展开研究。全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首先对供应链、产业链、涉农供应链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供应链管理理论、共生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和价值链理论等理论基础做简要回顾。

第三章供应链管理:企业与农户共生的制度规范。研究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阐释了企业与农户共生的载体———供应链是一种创新了的组织分工形式,这种形式既能规避纯粹市场的高交易成本,又能克服纵向一体化的不足。同时指出,供应链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应对竞争的一项诱致性制度变迁,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供应链组织形式下的一种制度规范。从一般供应链过渡到涉农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实际上为企业与农户共生提供了一种制度规范,不仅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也有利于合作博弈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第四章供应链管理视角下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界定。农户与企业在涉农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为:从职能定位看,农户是涉农供应链动力源头,企业是组织者和协调者;从市场定位看,农户是精益型生产者,企业是敏捷型响应市场者。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与农户的共生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建立在供需基础上的基于各自核心专长的战略外包和战略协同的企农关系,它更强调“互补性”、“协同性”、“增值性”和“共赢性”。共生系统产生的协同运作效应、信息共享效应、能力互补效应、知识转移效应、共同愿景效应等互动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与农户的共生进化,是企业与农户共生的内在动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与农户的共生是有条件的,包括:质参量兼容、生成共生界面、适当的关联度等共生必要条件;共生界面畅通、产生共生能量和一定的信息丰度等共生充分条件;农户数量不能无限制增加的共生密度均衡条件;关联度和对称分配等共生稳定条件。

第五章供应链管理视角下企业与农户共生模式分析。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共生模式。共生模式包括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企业与农户共生组织模式包括点共生、间歇共生和连续共生三种。企业与农户共生行为模式包括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三种。连续互惠共生模式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与农户共生的目标模式。与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共生、进化过程相类似,涉农供应链的动态演化过程同样具有物流过程的特征。作为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与农户共生演化的一种数学诠释,本章最后对企业与农户共生模型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第六章供应链管理视角下企业与农户共生演进机制分析。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发展、共生模式的演进有其内在的机理。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发展模型,是对企业与农户共生模式演进过程的简化与抽象。供应链管理的实施为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平台,并由此催生出三种共生演进机制,即规范型共生、特征型共生与过程型共生。三种抽象机制的背后隐含着共生收益分配、共生界面畅通、共生界面选择和共生环境诱导等具体的、重要的机制。这些机制决定着共生单元(企业与农户)的公平与稳定、互补与协同、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也关系着涉农供应链的绩效改进与发展方向———增加共生能量,实现企业与农户共同进化。

第七章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现实考察与优化路径。本章是对前述理论的一种应用分析。基于我国涉农供应链中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所呈现出的连续性互惠共生程度低和共生效益低的现实,提出我国涉农供应链中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优化路径,包括:强化供应链管理,夯实共生关系发展的制度基础;实施战略定位,增强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畅通共生界面,促进连续性共生模式形成;营造正向环境,强化对共生关系的正激励。

第八章企业与农户共生的案例分析。以乳业供应链、山东六和模式为个案,以及三鹿、六和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对企业与农户共生的理论进行实践检验。由此得出的结论和建议是: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供应链核心企业具备良好的信誉、强大的实力以及与农户互惠互利的战略意识;企业与农户共生具有扩散效应,企业与农户的和谐共生将极大地促进城乡和谐共生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共生;以共生介质多样化畅通共生界面,以提高合作能力、合作意识等共生介质的同质度,以担保、专用性资产投资强化双方之间的“强关系”,有利于增强联合依赖性,并产生联合依赖性效应,进而提升联合价值创造水平,最终实现企业与农户和谐共生;企业与农户和谐共生的实质是构建准一体化供应链,它需要借助于有效的供应链制度安排。

第九章企业与农户共生的实证分析。企业与农户共生的实证分析表明:在企业的共生合作行为决策中,企业与农户的互动程度与依赖程度、利益分配方式、企业的安全农产品生产能力、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企业实力、合作伙伴特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环境七大因素对企业的共生合作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安全农产品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共生合作行为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不显著。而在农户的共生合作行为决策中,互动程度与依赖程度、安全农产品生产能力、利益分配方式和安全农产品生产意识对农户与企业的共生合作行为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安全农产品生产环境和农户实力中的部分指标表现显著;合作伙伴特质、安全农产品经济效益对农户的共生合作行为影响不显著。

第十章结论与展望。对全书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企业;农户;共生关系;共生模式

ABSTRACT

The market competition of 21 centuries is the competition of supply chain and supply chain,and the agriculture realm is no ex-ception;As consumers have higher and higher requests on the quality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the source manage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s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The human society is entering an“age of diverse symbiosis”,the enterprise-farmer symbiosis is becoming a worthy concern in the city country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Due to the new competition,new need,new era,the urgent demand is that the leading business in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upper stream farmer household must build up a kind of new symbiosis cooperative relation.Theoretical-ly,This research is advantageous to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symbiosis theories.Practically,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a new development mode for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and will promote the mutualism of the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as well as the whole socially harmonious symbiosis.

This research takes“supply chain competition ages,how to remould the relation between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as grain,and focuses on“what is a symbiosis relation,why is the symbiosis,which is the symbiosis mode,what is the mechanism of symbiosis evolvement,how excellent is a symbiosis relation”and so on to launch a research.The full text contains totally 10 chap-ters,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Chapter 1 Introduction.This part is to introduce the textual research background,the study purpose and meaning,present statement of releva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the ways of thinking and methods and the creative place.

Chapter 2 The concept define and theories foundation.First,it will define“the supply chain,industry chain,agriculture supply chain”and their related concepts.Second,the author will make a synopsis review includ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ory,symbiosis theory,the transaction cost theory,game theory,and val-ue chain theory etc.

Chapter 3 This part is to explain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 institutional norm of symbiosis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Research explains the symbiosis body that supply chain is a kind of innovation of organization division form from the angle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this form can evade high trade cost from a pure market,and then overcome the shortage of vertical integration.Pointing out in the meantime,supply chain is an institutional change under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nterprise coping with the competition,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a kind of institution-al norm under supply chain organized form.From general supply chain to agriculture supply chain,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c-tually provides a kind of institutional norm for enterprise and peas-ant household symbiosis,not only being advantageous to reduce transaction cost,but also being advantageous to formating coopera-tive game and developing cor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Chapter 4 This part is to give definition on symbiosis relation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based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imilarly with the natural symbiosis phenomenon,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 symbiosis relation between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is substantially a strategy outsourcing and collaboration relation which foundation on respec-tively core specialty based on the supply and the demand,which emphasizes“mutual complement”,“collaboration”,“add-val-ue”and“win-totally”.The symbiosis system can product some interaction effects,such as collaboration effect,information share with each other,advantage complement,knowledge transfer effect,common vision effect,and so on,and also can promote the symbi-osis evolution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these are inter-nality reason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symbiosis.symbio-sis condition,which is essential,includes the essence reference variation being expressed mutually,forming symbiosis interface,appropriate correlation etc symbiosis essential condition,the symbi-osis interface is open,creation symbiosis energy and certain infor-mation etc full condition.The amount of farmer household can't be infinite under balanced condition of the symbiosis density;Correla-tion and symmetry allotment as symbiosis stabilizing condition.

Chapter 5 This part is to analyze symbiosis mode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based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ymbio-sis relation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a develop process,a series of symbiosis mode is its concrete performance.The symbiosis mode in-cludes symbiosis organization mode and symbiosis behavior mode.The symbiosis organization mode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include dot symbiosis,intermittent symbiosis and continuous sym-biosis.The symbiosis behavior mode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include commensalism、dissymmetry mutualism and;symmetry mutualism.The continuous and mutualism mode is a sym-biosis target mode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Similarly with the symbiosis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living creature kinds in the nature,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agriculture supply chain e-qual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Logistic process.As its mathematics annotation,this end carries on an analysis on symbiosis model and the stability.

Chapter 6 This part is to analyze symbiosis evolution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based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Unde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nvironment the evo-lution of symbiosis mode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have its inner mechanism.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symbiosis relation is a simplification and abstraction of evolution process of symbiosis mode.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vides the development with institu-tional terrace,and producing three kinds of symbiosis evolution mechanisms,namely,norm type symbiosis,characteristic type symbiosis and process type symbiosis.On the back of them,there are some concrete and important mechanism,including symbiosis energy allotment,symbiotic interface flow,symbiotic interface se-lection and symbiosis environment induced etc.These mechanisms decide symbiosis unit(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with fair and stable,complement and collaboration,amount-increased and quality-raised,also relate to results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agriculture supply chain.In other words,they help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increase symbiosis ener-gy,carry out to together evolve.

Chapter 7 This part is to present a realistic investigation and some excellent path to symbiosis relationship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This chapter is an application analysis on the above;theories.low continuous and mutualism degree and low symbiosis performance are reality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symbiosis relation in the agriculture supply chain,so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excellent path,including enhan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lay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Carry out strategy position,strengthen the effect with complement and collaboration;Communicate freely of symbiosis interface,promote continuous symbiosis mode to form;construction positive environment,enhan-cing to encourage the symbiosis.

Chapter 8 This part is a case analysis.With milk industry supply chain,Shandong liuhe for individual cases,and sanlu-li-uhe comparative analysis,carry on an practical examination to the symbiosis theories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Drawing some conclusion and apocalypse:unde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nvironment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symbiosis relation need supply chain core enterprise to have good prestige,strong real strength and mutual benefit strategic consciousness;The symbiosis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has proliferation effect,which is helpful to harmonious symbiosis of the city and country,and harmonious symbiosis of the whole socie-ty.Setting up an unimpeded symbiosis interface with the diverse symbiosis medium,Raising the mutual connection with the together quality degree,enhancing“strong relation”with the guarantee and special assets investment,be advantageous to strengthen joint de-pendence and produce joint dependence effect,then promoting the value creation level,finally carrying out harmonious symbiosis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Substantially harmonious symbio-sis of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 is that setting up the near in-tegral supply chain,it depends on the valid system arrangement of;supply chain.

Chapter 9 This part is to give an analysis of substantial evi-de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seven factor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symbiosis cooperation behavior choice of the enter-prise,these factors include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 enter-prise and farmer household、benefits allotment、the ability of en-terprise produce safe agricultural product、the quantity safety con-sciousness of enterprise、enterprise strength、cooperate colleague characteristic、the safe agricultural product environment.The in-come of safe agricultural product has little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symbiosis cooperation behavior choice of the enterprise.In the farmer's symbiosis cooperation behavior choice,four factor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farmer's symbiosis cooperation behavior choice,these factors include interactive relation、the a-bility of farmer produce safe agricultural product、benefits allot-ment、the quantity safety consciousness of farmer.Partial variables in the safe agricultural product environment and farmer strength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farmer's symbiosis coopera-tion behavior choice,cooperate colleague characteristic、the in-come of safe agricultural product have little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farmer's symbiosis cooperation behavior choice.

Chapter 10 Conclusion and outlook.This part is to carry on a summary to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of the paper,carry on an out-look to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supply chain management;enterprise;farmer household;symbiosis relation;symbiosis mode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业进入供应链竞争时代

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将源于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我国农业领域,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正当其时。供应链管理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拓宽了竞争的微观管理视角,并引领整个农业及涉农产业走向全面协同和塑造核心竞争力的时代。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制造业日益成熟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从而引发企业竞争方式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挖掘新的价值和获取快速反应能力很难通过单一组织机构的孤立变化而实现,必须在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转换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上进行全面的协作和集成。随着IBM、HP等企业供应链实践的成功,供应链理论在[1]全球的扩散运用呈日益深化之势。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会超越企业与企业、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取而代之的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工业领域如此,农业领域也不例外。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农业及涉农产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其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当今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竞争,已不单纯是某个生产组织、运营环节、具体产品的“单一实体”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整个产业链条、整个运作体系的全面性、整体性竞争,即涉农[2,3]供应链的竞争。涉农供应链是以伙伴式的共生关系为纽带,以实现整体利益或增值为目标,由农户、涉农企业以及顾客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柔性网链结构模式。与此相适应的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链上各成员的信息共享、紧密协作,减少交易成本、机会成本和物流成本,[4]准确响应市场需求,实现供应链整体增值和竞争力提升。

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日益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略。截至“十一五”末,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1.07亿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年户均增收2100多元,农户增收总数达到2200多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买方市场形成,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企业应对乏力,产业链成员间对抗多于合作,产业链系统化、集成化低,龙头企业对上下游单元的凝聚力、领导力、协同力有限等诸多困境。在此情况下,将源于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恰逢其时,大有裨益。如果说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相对于传统市场交易型农业是一个巨大进步,则供应链管理(SCM)作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背景的创新管理模式,其崛起客观上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拓宽了竞争的微观管理视角,并引领整个农业及涉农产业走向全面协同和塑造核心竞[5]争力的时代。1.1.2 农产品供应链源头管理的重要性凸显

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供应链源头管理的重要性凸显。响应市场需求和源头管理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核心企业与上游农户建立一种新型的共生关系。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施,无疑将为企业与农户结成新的共生关系提供契机。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资源和市场对农业发展的约束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供应链的特殊市场定位以及生产的自然属性能够促进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的形成。例如,产品的易腐性要求产品及时在市场上销售;农产品消费的稳定性要求供应数量的稳定;消费者对最终加工产品的质量要求使得[6]供应商必须能提供质量达标且稳定的原材料。可见,源头管理不再是生产的辅助措施,而是达到质量要求、实现农产品安全地从生产的源头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关键一环。2006年11月正式实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也强调把源头治理作为重点,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管理。源头管理需要供应链各成员积极响应,尤其是需要作为源头的农户的密切配合。

长期以来,“公司+农户”或“公司+中介(合作社)+农户”的龙头企业带动型组织一直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见表1-1),也是微观层面的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组织形式。2010年年底,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25万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组织总数达9.1万个,占产业化组织总数的36.4%。然而,核心企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大多关系松散、对抗多于合作的状况,严重影响着响应市场需求和源头管理目标的实现。在松散型情况下,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完全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农户并没有分享到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好处和流通环节的商业利润。这种形式对各方都没有约束,完全靠市场调节,不可避免地会给农户、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机会主义行为大量存在。很难想象,缺乏动力支撑的农户会出于整体考虑,积极参与源头治理。因为源头治理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农户的生产行为,增加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因此,响应市场需求和源头管理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涉农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与上游农户建立一种新型的相互依存、相互协作、利益共享的共生关系。表1-1 龙头企业带动型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的比重

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施,无疑将为企业与农户结成新的共生关系提供契机,促进两者共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共生、协同、增值、共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是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精髓。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有获得稳定的、安全的农产品来源的动力,农户有成功进入市场、支付较低的市场交易成本和获取更多未来净收益的要求,更主要的是两个主体出于准确响应市场、实现供应链整体增值和竞争力提升的考虑,将不擅长的业务交由对方完成,而着力培育各自核心竞争力。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与农户共生模式实质上是建立在供需基础上的基于各自核心专长的战略外包和战略协同的共生模式。如果说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瓶颈更多地表现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瓶颈,那么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与农户共生模式将为我们突破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瓶颈提供一种创新发展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是一种新的经营运作模式或制度规范,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体现出来的“共生、协同、增值、共赢”也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也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1.1.3 多元共生时代,企业与农户共生关乎城乡协调发展

人类社会正迈入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构建是城乡协调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利益共享为纽带,是企业与农户和谐共生的关键。“共生”一词来源于希腊语,187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提出。他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随着共生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共生”的思想和概念已不为生物学家所独享,逐步引起人类学家、生态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甚至政治家的关注,一些源于生物界的共生概念和方法理论在诸多领域内正在得到运用和实施。甚至有社会学家提出,当今人类社会正迈入一个[7]“多元共生的时代”。

共生理论认为:合作是共生现象的本质特征之一,但共生并不排除竞争;共生强调了存在竞争的双方的相互理解和积极态度;共同激活、共同适应、共同发展是共生的深刻本质;进化是共生系统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共生理论特别指出,对称性互惠共生是系统进化的[7]一致方向,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进化的根本法则。可见,追求利益共享、利益均衡是共生单元趋于合作的永恒动力。没有合理分享,就没有和谐共生。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在以往的实践中,由于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因素的影响,龙头企业的利益时常受损,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更是受害者。另外,由于企业与农户存在对对方作用、地位的认识不足,双方缺乏“相互理解和积极态度”,也未能做到“共同激活、共同适应、共同发展”。龙头企业与农户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尽管利益上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但在经受市场风浪考验的过程中,尤其在供应链竞争时代,二者只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双赢。没有合理分享,就没有企业与农户的和谐共生。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政策,为工农业交融发展创造了条件。工农业交融发展的趋势,目前在全国各地已初见端倪,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载体,与上游农户建立战略共生关系,积极响应市场,共同致力于打造协作链、增值链、共赢链,不仅有利于实现共同进化,而且对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为方便起见,本书研究的企业是指扮演核心企业角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本书通过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研究,力图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供应链管理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和实践,深化对供应链管理引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认识;(2)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诠释供应链管理实质上是一种企业与农户共生的制度规范,并揭示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构建的制度收益;(3)结合共生理论的分析框架,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与农户的共生关系进行界定,探讨企业与农户的共生模式及共生演进机制;(4)对我国涉农供应链中企业与农户的共生关系进行现实考察,提出优化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路径选择,以期能为政府决策、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和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参考。1.2.2 研究意义1.2.2.1 理论意义

目前,在农业领域,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其研究炙手可热。在工业领域,有关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亦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总的来看,国内外已有的供应链管理研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侧重操作层面、关注方法和技术的较多,侧重理论层面、关注供应链管理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核心思想的较少;二是从供应链建模、优化供应链管理软件的角度研究的较多,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研究的较少;三是围绕工业领域研究的较多,在农业领域展开研究的较少。正是上述“三多三少”,为本书创造了较大的研究空间。

另外,运用共生理论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的企业与农户关系,无论是在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领域,还是在共生理论的应用研究方面都属首次。因此,本书对于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管理和共生理论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是经济学、管理学,尤其是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书对于充实农业经济管理的学科内涵,拓展学科视野以及丰富农业经济管理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学科发展意义。1.2.2.2 实践意义(1)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一种创新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入供应链管理理论,从微观管理的角度,提升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微观运营模式,并引领整个农业及涉农产业走向全面协同和塑造核心竞争能力的时代,大力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与农业竞争力。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企业与农户的连接更多的是“供应链整体竞争”、“共生”和“共赢”的需要,有利于打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隔离,实现从非合作零和博弈向突出双方皆有收益的非零和合作博弈转变,而后者就是企业与农户在社会经济网络中以相互依存性为特征的共生合作关系。

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与农户共生模式实质上是建立在供需基础上的基于各自核心专长的战略外包和战略协同的共生模式。如果说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瓶颈更多地表现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瓶颈,那么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与农户共生模式将为我们突破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瓶颈提供一种创新发展模式。(2)促进企业与农户的互惠共生

用共生观点来看待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有助于深刻地理解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某种必然性,以及按照共生原理,不断实现共生体的进化发展。企业与农户共生过程是企业与农户为准确响应市场而达成的共同进化过程,也是依托供应链这一共生体,按供应链管理的内在要求形成共生模式,产生新的共生能量,推进共同进化发展的过程。共同激活、共同适应、共同发展是共生的深刻本质。共生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理想的进化路径,这种进化路径使企业和农户在相互激励中共同进化。

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体现为共生经济要素的供求关系。这种关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利益关系,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利益关系作用的结果。共生理论指出,对称性互惠共生是系统进化的一致方向,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进化的根本法则。可见,追求利益共享、利益均衡是共生单元趋于合作的永恒动力。没有合理分享,就没有企业与农户的和谐共生。(3)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共生

企业与农户都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细胞,企业与农户共生是城乡共生、社会共生的微观体现。企业与农户共生具有扩散效应。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反哺工程”中,企业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主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企业与农户的和谐共生实际上是企业与众多农户的和谐共生,会带动某个区域的和谐共生,最终实现城乡和谐共生。企业与农户的和谐共生还会扩散到整个涉农供应链的和谐共生,众多涉农供应链和谐共生的结果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共生。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农业一体化,在20世纪50年[8]代起源于美国,随后在西欧广泛推行。所谓农业一体化,是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依靠经济法律关系将农业与其相关的工商服务等行业在经济上、组织上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利益整体的生产方式。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山东潍坊等地,此后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我国迅速发展。同时,有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研究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方式的基础上,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围绕不同地区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等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各具特[9]色的“龙型”产业实体(董雅珍,1996)。农业产业化在我国的发展,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发挥一体化产业诸环节的协同效应和利益共同体的组织协同功能,突破传统农业产业被割裂的体制障碍和农户经营规模不经济的瓶颈,成功地将系统外的市场机制与系统内的“非市场安排”结合起来,引导农民进入大市场,扩大农户经营的外部规模,形成区域规模与产业规模,产生聚合规模效应,产生新的经济增量,合理分配市场交易利益,生成农业自我积累、自立发展的动力,因而成为我国目前市场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夏英、牛若峰,1996)[10]。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下农业兴旺发达的必由和有效之路(陈[11]吉元,1997)。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基本的有四大类:第一类是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各种农副产品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与加工企业;第二类是由加盟农业的工商企业集团组建的农业开发公司;第三类是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或基地,形成“公司+农户”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形式;第四类是农户自[12]办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户的形式(康云海,1998)。其中,第三类组织形式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1996年以来一直占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的35%以上。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连接问题,即农户与企业(农产品加工或运销企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利益关系问题。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利益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建立公司与农户之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稳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素(缪建平、傅晨,1997;尹世杰,1998;牛若峰,2002)。利益机制的建立是企业与农户之间博弈的过程,利益机制必须是公司和农户利益的均衡(傅[13]晨,1997)。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可划分为3种类型:松散性、半紧密型、紧密型。“市场联结方式”是典型的“松散型”利益关系,“合同契约方式”和“租赁联结方式”为典型的“半紧密型”利益关系,“合作型联结方式”则属于“紧密[14]型”利益关系(郝朝晖,2004)。现在,不少地方所谓“产业化经营”仍停留在买断关系上,利益机制很不完善,农民获利少(郑文[15]凯,2004)。正确处理好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关键性措施包括:必须确立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要培育农户与龙头企业利益衔接的中介组织载体,特别是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要使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趋同;政府要为农户和龙头企业建立良好的[16]利益关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郭红东,2006)。另外,可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引入股份合作制,其制度创新在于通过股份制的利益机制联结农民,通过合作机制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重塑龙头企业[17]与农户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傅夏仙,2004)。“公司+农户”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这种模式利用公司的资金、技术、市场及管理优势,可以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18]但是,缺乏与农民利益的紧密结合(杜吟棠,2002)。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经常出现因农户与“龙头”企业关系紧张而无法运行下去的现象(康云海,200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农户各自独立面对市场的交易行为会产生显著的交易成本,引入中介组织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徐旭初,2005)[19]。“公司+农户”也是一种中介组织形式,这种经营模式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但在这一组织框架下没有办法制约机会主义行为(周立群、[20]曹利群,2001)。不论是企业违约还是农户违约,对各方而言,都是一种个人理性,但这种个人理性却破坏了集体理性,形成了“合[21]成谬误”(陈会英、周衍平、刘肖梅,2004)。更重要的是,公司处在中心,农户处在外围,公司是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协调者和组织者,农户始终只是公司的原料生产车间,双方地位明显不平等。加之农户对进入市场的强烈需求、信息不对称、由公司对产品品质检验定级等原因,造成了农户部分权益的丧失。因此,“公司+农户”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农户与市场对接的问题,但却无法解决保护农户[19]交易收益的问题(徐旭初,2005)。

如何正确处理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学者们相继提出,必须确立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要使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16]益趋同(郭红东,2006),还可以引入股份合作制(傅夏仙,[17]2004)。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交易属于“关系契约”的一种,其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法规、制度、合约等正式措施,还需要加入信任、[22]互惠、合作等关系治理手段(陈灿、万俊毅等,2007)。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正因农业产业化新阶段和供应链竞争时代的到来而出现转机,因为涉农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供应链的整体素质和综合[1]实力(陈丹梅,2004)。与生产基地农户紧密合作,组建高效运行的供应链,是龙头企业提高运作效率及竞争力的关键途径,也是保证[23]生产基地农户利益的有效方法(程云行、张国庆,2010)。1.3.2 农产品供应链研究

国外对工业领域的供应链或供应链管理理论已有大量研究,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向农业领域延伸才刚刚开始。国外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农产品质量保障、纵向合作、信息管理和价值链分析等方面。1996年,Zuurbier等学者在一般供应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食品供应链(food supply chain)概念,并认为食品供应链管理是农产品和食品生产销售等组织为了降低食品和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其质量安全和物流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垂直一体化运作模式。如今,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荷兰等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国家,这一管理模式已被广为应用,并逐渐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重点[24]课题(Furness A.,2004)。Boehlje and Schrader(1988)主张将食品供应链的研究重点由市场转移到链条的纵向协调上来,如研究链条中纵向整合的限制因素,以及实施整合的主体等;强调在供应链中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流程与成本,并对链条进行内部整合以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通过链条内部成员之间的合同、合资或联合来取代传统[25]的市场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选择合适的纵向合作形式实际上是一种战略决策。各种备择的战略模式利用控制强度去确保协作模式的恰当性。恰当形式的选择能带来交易成本的节约和利润的增加,而不恰当的选择所产生的协作形式天生具有不稳定性,在机会主义和动态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很容易解体(Peterson,2001)。霍夫曼(Wout J.Hofman,2001)认为信息和交流技术(ICT)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相当重要,可以为农业关联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增加市场份额提供机会。因此,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合作成员应该站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高度实施ICT战略,有关这方面的教育培训也亟待加强。戴姆(F.van Dam,2001)也是实施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改革和大力发展ICT的支持者。拉丁弗伊斯(Paul H.W.M.Oude Luttighuis,2002)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目前的ICT机构中存在三大技术障碍,即过于特定、刻板和适用范围狭窄。对此,他提出了设计一般的、柔性的、广泛的ICT服务结构的政策和技术建议。另外,他还认为,由于ICT是为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甚至是为整个农业部门服务的,因此单个的农业企业不可能投资建设,合理的投资者应该是政府。此外,克莱文格(Dusty Clevenger,2002)等还提出了在农产品供应链中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关于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价值链部分,国际上大多采用定量和实证研究的方法[26]进行探讨。斯贝尔(W.Schiebel,2001)以在欧洲进行的一项价值链研究为例,说明价值链分析从消费者需求和市场份额两个方面为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合作成员提供了估计ECR(Effi-cient Consumer [27]Response,ECR)作用的普遍适用的方法。

我国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代表性的研究有:夏英(2001)在分析国外质量标准体系和供应链综合管理对食品安全保障作用后认为,我国应利用农产品供应链,实施农业的综合管理、[28]重点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反馈和控制。周德翼等(2002)认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隐患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在不对称信息掩护下食品生[29]产、经营、管理者的有法不依和违约行为。王秀清(2002)在分析食品质量本身特性后认为,为保障食品安全迫切需要对农产品产业链进行协调管理,直接对农产品和食品的生产与流通过程进行管制[30]。王凯(2002)认为,价值链管理、组织链管理、信息链管理和物流链管理不仅构成农业产业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国农业[31]产业链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曹芳、王凯(2004)在对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综述中引入了供应链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和定义,并阐述了QR、ECR等供应链管理思想在产业链管理中的应用价值[27]。张晟义(2003)提出涉农供应链的概念,研究了涉农供应链的主要特点,并从产品、服务方式、产业组织三个层面分析了涉农供应[32,33]链中供应商发展的主要实现途径。陈超、罗英λ(2003)从提高中国肉类加工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出发,针对目前中国肉类加工食品尚未形成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这一现状,提出了在新型的供应链模[34]型中加入信息代理中介组织的设想。戴迎春(2003)从垂直协作关系的角度对猪肉供应链进行了研究,认为猪肉供应链的密切合作有[35]益于养猪行业的发展。吴克象、黄祖辉(2004)采用相关实践案例的调查与分析对超市介入生鲜农产品经营及其对产业链的影响进行[36]了研究。谭涛、朱毅华(2004)从农产品供应链组织的动因出发,提出了我国现行的两种主要的供应链组织模式:以加工企业为核[37]心的供应链组织模式和以物流中心为核心的供应链组织模式。丁力(2005)在纵论农产品供应链时提出四点体会:一是农产品供应链深化了我们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二是使现代流通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我们现在强调供应链,就是要引导我国的农产品流通向现代化的方式迈进。如果没有现代的流通为引导,就很难使农户转变种养方式,食品安全也不能得到确保。一旦从市场的角度做出了规定,农民自然会做出调整。由田头到餐桌的供应链自然地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整合,提高了效率,缩短了流程)。三是要求种养业转变增长方式。四[38]是农产品供应链要求新的组织体系发挥作用。任迎伟(2005)认为,在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小型生产组织的合作关系主[39]要体现为弱契约关系特征。张敏(2004)认为,核心企业要在供应链中发挥信息交换中心、物流集散中心的作用,核心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较大的规模、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较高的商业信誉[40]。王宇波、马士华(2004)提出,加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积极吸收农户参与以及[41]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以上综述表明,将供应链管理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是供应链竞争时代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方略。供应链竞争时代,是共同响应市场、实现整体增值和共赢的时代。但是,供应链管理在农业产业化领域的系统运用还很薄弱,以致现有研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两大主体———企业与农户在新形势下的新型关系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企业与农户的关系问题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在新的环境下,需要给予正确及时的回答,而这正是本书的灵魂和主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本书以“供应链竞争时代,如何重塑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为脉络,围绕“什么是共生关系,为何共生,共生模式有哪些,共生演进的机制是什么,如何优化共生关系”等展开研究。本书的研究思路(见图1-1)是:一是阐明农业领域引入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并指出供应链管理战略为企业与农户构建共生关系提供了契机;二是研究从制度经济学视角阐释了企业与农户共生的载体———供应链是一种创新了的组织分工形式,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供应链组织形式下的一种制度规范;三是结合共生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供应链管理背景下企业与农户的共生关系是本书的重点,该部分主要围绕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界定、企业与农户共生的模式及机制展开研究;四是研究从理论到应用,对我国涉农供应链中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进行现实考察,并提出优化的路径选择建议;五是对企业与农户的共生关系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1.4.2 研究方法

本书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类比分析法、制度经济学分析法、博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图1-1 本书研究的逻辑思路(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本书以定性分析为主,同时,在共生模式的描述、共生条件分析、共生目标模式选择、企业与农户共生模型及稳定性分析、共生能量分配机制以及共生关系的实证分析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使分析更为准确和直观。(2)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首先对共生现象、共生模式、共生演进机制等进行规范分析;然后以乳业供应链、山东六和模式等为个案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结合一手调查数据,对我国涉农供应链中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现实进行实证分析,使理论得到实践的检验,更好地说明了企业与农户共生的科学性与实用性。(3)类比分析方法。共生关系源于生物学领域,通过类比生物界的共生现象,揭示企业与农户之间构建共生关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类比分析方法的运用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创新的空间。(4)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将供应链管理视为企业与农户共生的一种制度规范,从而奠定了本书的研究前提和基础。(5)博弈分析方法。博弈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分析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与农户合作博弈的形成、互惠共生模式的实现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本书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将供应链管理理论、共生理论等引入农业产业化领域,研究企业与农户的共生关系鲜有人涉足,本书尝试弥补这一缺憾,为企业与农户关系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1)本书首先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供应链是市场和企业之外的一种创新了的组织分工形式,是一种中间性体制,并提出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组织形式下的一种制度规范。一般研究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种动态过程。本书提出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制度规范的新观点是对以往研究的创新与拓展。(2)本书提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与农户的共生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建立在供需基础上的基于各自核心专长的战略外包和战略协同的企农关系。这种新界定下的企农关系有别于传统的企农关系,它更强调“互补性”、“协同性”、“增值性”和“共赢性”。这种日益密切的同一供应链上下游成员依存关系,能在专业分工与优势互补中促进供应链向更具有竞争优势的方向演化。(3)本书提出,连续互惠共生模式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与农户共生的目标模式,这种模式为突破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瓶颈提供了一种创新发展模式。在共生模式演进机制方面,本书提出三种抽象机制,即规范型共生、特征型共生与过程型共生,进而又提出若干具体的、重要的机制,即共生收益分配机制、共生界面畅通机制、共生界面选择机制和共生环境诱导机制。本书基于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所呈现出的连续性互惠共生程度低和共生效益低的现实,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这些机制和路径的提出对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实践性。(4)本书结合一手调查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企业与农户共生进行了实证分析,弥补了共生理论在经济社会领域定量研究的不足,拓展了共生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视角。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任何一项新的课题研究,都离不开前人的理论基础。本章包括两个部分:首先对物流、供应链、涉农供应链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供应链管理理论、共生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和价值链理论等理论基础作简要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物流与供应链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批准颁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将物流解释为:“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从历史到今天有关物流的概念反映出以下几个基本点:一是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二是物流概念与物流实践始于军事后勤,而“物流”一词没有限定在商业领域还是军事领域。物流管理对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的活动都适用”。三是物流无论从Physical Distribution还是Logistics的内涵中都强调了“实物流动”的核心。四是物流的功能主要由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信息处理等构成。“供应链”来源于英文supply chain,也有人翻译成“供需链”。笔者认为翻译成“供需链”更合理一些,它更能反映链上各方的供应和需求关系。但鉴于国内“供应链”称谓用得更多,所以本书还是沿用“供应链”的叫法。目前,对于供应链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许多文献、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r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型。”哈理森(Harrison)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菲利浦(Phillip)和温德尔(Wendell)认为:“供应链中战略伙伴关系是很重要的,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可以与重要[42]的供应商和用户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华中理工大学的马士华教授在《供应链管理》一书中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43]式。”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通过对不同定义的归纳与分析,同时结合供应链注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趋势,笔者对供应链定义如下:供应链是以伙伴式的共生关系为纽带,以优化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为保障,以实现整体利益或增值为目标,由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核心企业、用户、用户的用户等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柔性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供应链的每个节点都是供应链必不可少的参与者。从范围上观察,供应链把对成本有影响的、在产品满足顾客需求和提升整体竞争力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每一方都考虑在内:从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核心企业、用户直到用户的用户。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间是供需协调、分工与合作的关系。二是供应链是一条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增值链。三是供应链是由若干供应链集成的网链结构。一个企业可以既是一条供应链成员,又是另一条供应链成员,众多供应链[44]形成交叉网络结构(见图2-1)。[1]图2-1 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式

在涉农供应链中,农户是供应商(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企业是农户的供应商),龙头企业是核心企业,由此可得涉农供应链简化模型,见图2-2。图2-2 涉农供应链简化模型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物流和供应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论是在定义的内涵上,还是在具体的运作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从表面上观察,物流仅仅是供应链的组成部分,但是如果从运行特征上观察,供应链更关心的是上下游成员的合作以及价值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运行规律,而物流更专注的是物的空间位移。从图2-1来看,如将企业内部的物流暂时考虑在外,那么物流应发生在图中的连线上,并以[45]加工、包装、运输、配送等过程为供应链的运行创造条件。2.1.2 产业链与供应链

产业链是指一种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相关环节和组织载体构成的一个网络状结构。它是一个产业成长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该产业的形成而自然形成的,并将随着该产业的消亡而自动消失。以农产品产业链为例,其主链由产前—产中—产后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构成(见图2-3),每个环节又涉及各自的相关子环节和不同的组织载体。例如,产前环节包括种子、饲料等生产资料的供应环节(涉及种子、饲料供应商);产中环节包括田间管理和农用物资供应环节(涉及农户或生产企业、农资供应商);产后加工环节包括产品分级、包装、加工、贮藏(涉及加工企业);流通环节包括产品的储运、批发、零售(涉及储运商、批发商、零售

[40]商)。[2]图2-3 农产品产业链

在国外,这个产业链被形象地比喻为“种子—食品”,在我国通常被称为“田间—餐桌”。可见,不论国内、国外,也不论产销体制有多少区别,农产品的产业链都是客观存在的。

从表面上看,供应链与产业链非常相似。但是,供应链的概念从早期的提出就非常注重供应链的整体观,并逐步发展到强调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共生伙伴关系。应该说,产业链是供应链的一个物质基础,即供应链是针对某一产业链而言的。一个供应链能否构成或能否有效运作,取决于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者能否建立起稳定的共生伙伴关系。若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关系,则产业链依然存在,而供应链会处于低效率状态,甚至断裂状态。2.1.3 涉农供应链与农产品供应链

张晟义(2003)认为,涉农供应链是以农业原材料作为后续各阶段生产加工和运销主要对象的供应链的总称,主要涉及对动植物等具有生命体的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制造及分销至最终消费者的过程[46]。

从市场导向出发,农产品供应链开始于最终消费者,通过零售、加工、分销等环节与农产品生产者相连,形成一个垂直网络系统(Downey,1996)。农产品供应链一般有两种类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和加工农产品供应链。通常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由种植者、拍卖商、零售商、进出口商、专卖店组成,供应链的所有阶段都保持着产品在原产地的固有特性,主要过程是处理、储藏、包装、运输,特别是交易。在加工农产品供应链中,农产品作为原料用于生产高附加值消费品,过程扩展到农产品的货架期。两种供应链的共同特点是产品容易[47]腐烂、变质(Van de Vorst,2000)。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内生产、加工以及分销各环节以及流程的整合化管理从而以最少的成本使消费者感到满意,并且使产品得到增值(戴迎春,2003)[35]。本书在研究中,将涉农供应链与农产品供应链作为两个可以通用的概念,结合共生关系分析,将其统一定义为:以伙伴式的共生关系为纽带,以实现整体利益或增值为目标,由农户、涉农企业以及顾客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柔性网链结构模式。注释[1]崔介何.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吗[J].中国流通经济,2004(6).[2]张敏.基于核心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分析[J].物流技术,2004(5).

2.2 理论基础

2.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2.2.1.1 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供应链管理理论产生于制造业。鉴于制造企业采用“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管理模式存在的诸如增加企业投资负担、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以及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等弊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了这种经营模式,随之而来的是“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思想的兴起,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上。“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由于相邻节点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当把所有相邻企业依次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供应链(supply chain)。这条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行,才有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能受益。于是便产生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43]式。供应链管理的优点在于既可以获得“横向一体化”所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的好处,又可以避免“纵向一体化”所造成的管理成本过高的弊端。

关于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一致的观点是,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由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的教授们建立的“全球供应链论坛”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集成从最终用户到最初供应商的商业流程,以向客户以及其他相关者提供产品、服务、信息,达到增值的目的。艾尔然和库伯(Lisa Ellram and Martha Cooper,1990)提出,供应链管理是种集成概念,以管理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销售渠道的整体流通。该定义从整体上讲与前一个定义是相通的。扬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两位教授(Fawcett and Magnan,2001)指出,供应链管理是合作伙伴们在设计、实施和管理致密无缝的增值过程中的协作,以满足最终客户的具体需求,其成功取决于对人力、技术资源的开发和集成,以及对物料、信息和资金流的协同管理。门泽尔教授(Mentzer,2001)提出,供应链管理是对公司内部以及供应链中的传统职能和手段进行系统、战略性的协调,以提高本公司以及供应链伙伴的长远绩效。美国供应链协会认为:供应链管理包括贯穿于整个渠道来管理供应与需求、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制造与装配、仓储与存货跟踪、订单录入与管理、分销以及向顾客交货。菲利浦(Phillip)则认为,供应链管理不是供应商管理的别称,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马士华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48]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刘刚(2005)提出,供应链管理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以集成思想对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内耗和浪费,通过整体最优来提高全体成员的竞争力或福利水[49]平,实现全体成员的共赢。2.2.1.2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主要领域: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

供应链管理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除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运输问题和实物分销以外,供应链管理还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战略伙伴关系日益成为供应链管理所强调的重点);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供应链的设计;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等等。供应链管理注重总的物流成本(从原材料到最终产成品的费用)与用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为此,要把供应链各个职能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供应链整体的力量,达到供应链企业群体获益的目的。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做一个整体。二是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供应”是整个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事实上共享的一个概念(任意两节点之间都是供应与需求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一个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概念,因为它影响或者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市场份额。三是供应链管理最关键的是需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仅是节点企业、技术方法等资源简单的连接。四是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管理库存和合作关系去[43]达到高水平的服务,而不是仅仅完成一定的市场目标。

供应链管理引入农业产业化领域,是一种微观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与农户(尤其是企业)应本着整体、集成和协同的思想,以有效响应市场需求、降低交易成本为目标,以合作伙伴关系为纽带,通过整体最优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或福利水平。作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略,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在向纵深发展,供应链管理所揭示的整体观,迫使龙头企业重新认识上游农户的地位和作用,也对农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户与企业之间业已形成的供需关系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又有了新的内涵,那就是相互协同、相互依存,这种源于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日益密切的同一供应链上下游成员依存关系,能在专业分工与优势互补中促进供应链向更具有竞争优势的方向演化。所以,供应链管理不仅为节点成员(企业或农户)提供了一种管理思想和战略理念,也为节点成员构建和发展一种新型的共生关系提供了契机。2.2.2 共生理论

共生理论是袁纯清(1998)博士将“共生”这一生物学说向社会科学拓展的理论成果。其中提出: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共生不仅是一种自然状态,也是一种可塑形态;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也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

共生理论中的一些基本结论,诸如共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的本质是协同与合作,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对称性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为本书研究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新的方法。鉴于本书后续研究中对共生理论着墨颇多,下面仅就共生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基本要素进行简要论述,以作铺垫。

一般而言,共生的要素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者构成了共生的三要素。2.2.2.1 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它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不同的共生体以及不同层次的共生分析中共生单元的性质和特征是不同的。在细胞共生体中,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都是共生单元。而在菌类与植物的共生体中,植物(真核植物和原核蓝藻)和菌类(细菌和真菌)则是共生单元。在家庭共生体中,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共生单元,而在一个社区共生体中,家庭就成为共生单元。在企业共生体中,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是共生单元,在一个行业中,每一个企业都是共生单元。在涉农供应链中,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成员都是共生单元,如企业与农户。

质参量和象参量是反映共生单元特征的两个参数。质参量反映的是共生单元的内在性质,多数情况是由一组质参量共同决定共生单元的内部性质,一般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往往有一个质参量起主导作用,称之为主质参量。象参量反映共生单元的外部特征。共生单元的象参量也不是唯一的,往往是一组象参量从不同角度分别反映共生单元的外部特征。

同一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和象参量的关系随时空条件和共生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共生关系中,不同共生单元的相互作用通过质参量和象参量之间两两相互作用体现出来。质参量和象参量的相互作用是共生单元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内在依据[7]和基本条件。2.2.2.2 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是共生关系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和存在状态。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也反映作用的强度;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方式,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方式。共生模式分为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两种。反映共生组织程度的模式称为共生组织模式,反映共生行为方式的模式称为共生行为模式。共生组织模式存在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等多种状态;共生行为模式存在寄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等多种状态。任何完整的共生关系都是行为方式和组织程度的具体结合。共生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共生单元性质的变化及共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寄生关系可以演变为偏利共生甚至互惠共生关系,而点共生也可以演变为间歇共生、连续共生直至一体化共生关系。

对共生模式的深入描述,可使用共生度、共生系数、同质度、关[7]联度、共生密度等概念。(1)共生度

共生度的基本含义是两个共生单元或共生系统之间质参量变化的关联度。它反映两个共生单元质参量能量相互影响的程度。假设存在共生单元A和B,它们分别有象参量X、X和质参量z、z,定义A和Bijij的共生度δ为:ij

δ表示共生单元A和B的以质参量描述的共生度,其含义是共生单ij元A的质参量z的变化率所引起或对应的共生单元B的质参量z的变化ij率。如果z和z分别是A和B的主质参量,则称为A和B的特征共生ij度,它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表征A和B的共生特征的变量,即:

如果,则A和B处于正向对称共生状态;若,则A和B处于正向非对称共生状态。

如果,则A和B处于反向对称共生状态;若,则A和B处于反向非对称共生状态。(2)共生系数m

定义A、B主质参量的共生系数θ为:

显然,

在正向共生或反向共生的情况下,只要是对称共生,则共生系数为:

由此可以认为:

若,表明A对B无任何作用;

若,表明B对A无任何作用,只有A对B有作用;

若,表明B对A的影响要大于A对B的影响;

若,表明B对A的影响与A对B的影响相同;

若,表明A对B的影响要大于B对A的影响。(3)同质度和关联度

同类同代的共生单元用同质度来描述其所有质参量相同的比率,一般选取主质参量进行描述。同质度越大,同类共生单元越容易趋于共生合作,稳定性也好。对于异类共生单元用关联度描述其质参量之间的关系,一般也用主质参量来描述。关联度越大,异类共生单元越容易趋于共生合作,稳定性也好。(4)共生密度

在一种共生关系中,同类共生单元的多少反映共生单元的密度,即同类共生单元的数量与共生空间的比值。2.2.2.3 共生环境

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即共生模式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与植物共生的菌类存在土壤环境或水环境,与家庭共生体对应的有社会环境,与企业共生体、涉农供应链共生体对应的有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等。按影响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按影响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主要环境和次要环境。2.2.2.4 三要素的关系

在共生的三要素中,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共生模式之所以是关键,是因为它不仅反映和确定共生单元之间的生产和交换关系,而且反映和决定共生单元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或贡献,同时它反映共生关系对共生单元和共生环境的作用。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2-4所示。[3]图2-4 三要素关系示意图

在图2-4中,U、U表示两个共生单元,如涉农供应链共生体中12的企业和农户。M表示U、U 之间的某种共生模式,这种模式的具i12体取向随U、U的性质及变化和环境的性质及变化的不同而不同。12其可能取向由表2-1给定。M取向由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共生单元和共i生环境决定,其中,共生单元的性质起着决定性作用。E、E、E分anp别表示三类不同的共生环境。E代表正向环境,对共生关系起激励和a积极作用;E代表反向环境,对共生关系起抑制和消极作用;E代表pn中性环境,对共生关系既无积极作用也无消极作用。这种消极或积极作用是通过对共生过程中物质、信息及能量的生产和交换的抑制和激励来实现的。图2-4中的箭头指向表示物质、信息或能量的流向。图2-4既是三要素关系的示意图,也是共生关系的最简单的模型。[4]表2-1 共生模式(M)的可能组合i

共生理论用共生能量函数描述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相互作用的水平和效果,以及共生系统的动态特征。这里的共生能量可视为共生过程给共生系统带来的净能量。定义共生体的总能量为E,对于二维共生系统,存在共生单元A、B,非共生条件下二者的能量分别为E和E,共生条件下新增的能量为E,则:E=E+E+E。absabs

在正常情况下,E、E主要取决于主质参量。而E则取决于共生abs模式,在既定的共生模式下,E主要取决于主质参量、共生系数和共s[7]生密度。

共生理论所揭示的共生现象的普遍性,不仅开阔了本书研究的视野,而且为涉农供应链中企业与农户关系的重构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根据共生理论,在共生三要素中,共生模式是关键,所以本书将其列为研究的重点。“共生”也契合了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因此,研究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与农户的共生关系更显相得益彰,富有感染力。企业与农户的共生只是一个微观视角,放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更具时代性和现实意义,那就是从企业与农户共生升华到城乡和谐共生再到整个社会共生。于是,一切顺理成章且合乎逻辑。2.2.3 交易费用理论

罗纳德·科斯(R.H.Coase)在1937年发表的经典性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通过市场交易内部化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同时,企业的规模又不能无限扩大,因为企业组织协调生产活动需要管理费用,而管理费用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当边际管理费用与边际交易费用相等时,企业和市场的规模就被界定下来,因此交易费用就成为决定企业和市场边界的唯一因素。交易费用范畴的引入,进一步拓展了经济学分析的领域和视野。尽管交易费用的概念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迄今交易费用的概念尚无一个清晰、统一的定义。不过,在科斯看来,它至少应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运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即在交易中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其中包括获取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主要是搜集有关交易对象和市场价格的确定信息必须付出的费用,这是交易准备阶段发生的费用。二是为完成市场交易而进行的谈判和监督履约的费用。其中包括讨价还价、订立合约、执行合约并遵循法律规范因而必须支付的有关费用,这是交易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此外,科斯认为,交易费用还包括由未来不确[50]定性风险而引致的费用,以及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

在科斯对交易费用进行开创性研究之后,其他学者也纷纷对该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作为这一理论集大成者的威廉姆森也受到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形象地将交易费用比喻为“经济世界中的摩擦力”,他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交易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两个部分。交易费用包括建立交易关系、搜寻信息、进行讨价还价谈判以及订立契约条款所花费的直接成本,还包括由于机会主义行为而产生的如监督和实施契约条件的费用及不履行契约所带来的产出损失所造成的间接成本。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区分和总结,将其归纳为两组:第一组因素是交易主体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第二组因素是有关交易特性的三个纬度[51]。

交易主体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有限理性;二是机会主义行为。“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最早是由西蒙(H.A.Simon)定义的,它指人的行为只能是“意欲合理,但只能有限地达到”。交易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其感知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在收集和加工处理大量相关市场信息方面,其能力受到自身很多局限。即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和不完全信息的限制,使得人们的理性往往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交易当事人既不能完全搜集事前与契约安排有关的信息,也不能预测未来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因而所签订的合约总是不完全的。在这种情形下,就需要建立不同的经济组织,选择不同的合约形式以弥补有限理性的不足。机会主义(opportunism)行为,是指用各种投机取巧的办法,包括说谎、窃取、蒙骗等向交易对方提供歪曲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利益。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无疑会使市场交易费用增加,由此产生了用某种制度安排来约束这种行为的必要性。

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过程的特性可以分解为三个纬度: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当一切长期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的交易时,所投入的资产即具有专用性。在这种场合,假如交易资产已经投入而交易被终止,所投入的资产将全部或部分地因无法改作他用而损失。由于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双方的稳定性往往受到影响,也增加了履约风险。交易的不确定性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初级的不确定性,即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另一种是次级的不确定性,即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相互依赖程度的不对称而导致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则与交易费用线性相关,频繁的交易行为意味着反复地签约,因而导致较高的签约成本和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的存在,一方面导致交易结果的非帕累托最优,甚至阻碍某些交易活动的发生;另一方面随着交易费用的增加,激励人们创造出新的经济组织与交易方式来减少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间实现纵向联合的基本原因正是为了节约现有的和潜在的交易费用,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供应链作为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间性体制”,其体制的优越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节点成员通力协作而带来的交易费用节约。涉农供应链中企业与农户之所以要建立共生伙伴关系,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就是为了在市场交易中寻求一种交易费用最低而组织成本不高的制度安排。2.2.4 博弈论

博弈论(game theory)可以被定义为是对智能的理性决策者之间冲突与合作的数学模型的研究。博弈论为分析那些涉及两个或更多个参与者且其决策会影响相互间的利益的局势提供了一般的数学方法。国外有学者认为,“冲突分析”或“相互影响的决策理论”应该是描述博弈论更为准确的术语。20世纪50年代是合作博弈论发展的鼎盛期,而纳什(Nash)发表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的文章,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的基石。到20世纪60年代,泽尔腾(Selten)将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了动态分析,海萨尼(Harsanyi)则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论的研究。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三位博弈论专家,标志着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成功应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泰勒尔(Jean Ti-role)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应用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标志着博弈论进入主流经济学(张维迎,1996)。

博弈论可以分为合作博弈(coopertive game)和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binding agreement)。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则是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理性(collective rationality),强调的是效率(efficiency)、公正(fairness)、公平(equality),合作博弈实际上就是一种“双赢”策略,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或效益。非合作博弈主要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选择策略使得自己的收益最大,即策略选择问题,强调的是个人理性(individual rationality)、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52]率的。目前经济学家谈到博弈论一般指的是非合作博弈,也就是各方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如何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最后达到力量均衡。

一个完整的博弈应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博弈的参加者,即博弈过程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的个人和组织;二是博弈信息,即博弈者所掌握的对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资料;三是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四是博弈的次序,即博弈参加者做出策略选择的先后;五是博弈方的得益,即各博弈方做出决策选择后的所得和所失。

经济学越来越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特别是经济学开始注意到理性人的个人理性行为可能导致的集体非理性。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冲突的办法不是否认个人理性,而是设计一种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认识到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对于认识制度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在合作性博弈环境下,个体的最大利益与个体间合作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合作博弈理论是一门比非合作博弈理论更加灵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博弈各方在博弈开始前可以对在博弈过程中做什么进行谈判的情形,假定最终可以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是合作博弈的标准做法。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认为博弈具体采取何种精确策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博弈的偏好结构,因为正是这个结构决定了什么合同是可行的。

但是,实现合作博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参与方的一系列政策不断协调,逐步牺牲眼前利益以成就长远利益的过程。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前一阶段博弈基础上的进一步博弈,并且处于动态的过程,所以说,合作博弈实质上就是动态重复博弈。重复博弈是指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进行,其中的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重复博弈有三项基本特征:一是阶段博弈之间没有“物质上”的联系,也就是说,前一阶段的博弈不改变后一阶段博弈的结构;二是所有参与人都观测到博弈过去的历史;三是参与人的总支付是所有阶段博弈支付的贴现值之和或加权平均值。

所以,参与人在重复博弈中的战略空间远远大于每一阶段博弈中的战略空间。而影响重复博弈均衡结果的主要因素是博弈重复的次数和信息的完备性。重复次数的重要性来自于参与人在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权衡。当博弈只进行一次时,每个参与人只关心一次性的支付,但如果博弈重复多次,参与人可能会为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从而选择不同的均衡战略。这是重复博弈分析给出的一个强有力的结果,它为现实中观测到的许多合作行为和社会规范提供了解释。就信息的完备性而言,当一个参与人的支付函数(特征)不为其他人所知时,该参与人可能有积极性建立一个“好”声誉以换取长远利益[52]。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上下游成员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体现为一种相互依存的合作博弈———一种非零和博弈,也就是说,即使单方面为自己捞取实惠,也不应该危及供应链整体利益。由于这种相互依存性,博弈的结果依赖于每一个局中人的决策,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地控制所要发生的事情,也没有一个局中人处于孤立的状态。相互依存一方面常使博弈中的局中人之间产生竞争,另一方面也因局中人存在某些共同的兴趣和利益而实现合作。由于局中人的相互依存性,博弈中的一个理性的决策必定建立在预测其他局中人的位置并为他着想从而预测其他局中人将选择的行动,在这个基础上该局中人决定自己最理想的行动。

从供应链管理博弈研究的角度来讲,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增大蛋糕是博弈的第一步,而分配蛋糕则是博弈的第二步。供应链各成员在共同利益的动力驱使下促进合作,之后对相对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合作的持续性,从而实现真正的合作博弈。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建立在“增大蛋糕、分配蛋糕”的基础上,也试图实现从非合作零和博弈向突出双方皆有收益的非零和合作博弈转变。2.2.5 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由迈克尔·波特(M.Porter)提出。该理论认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关联的增值活动,这些活动的集成就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是这一[53]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企业价值链的构成可以用图2-5来表示。

从图2-5可以看出,“价值链”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支持活动”,即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设施与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下部分是“基本活动”,即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也就是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如来料储运、加工生产、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5]图2-5 企业价值链及其构成“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特别是上一个环节对下面的环节有直接的影响。例如,原材料供应的及时与否、质量高低,对生产加工过程和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但每个环节对其他环节的价值增值有多大影响,需要视其在特定价值链中的地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根据产品实体在价值链中各环节的流转程序,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可以被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即材料供应和生产加工归入上游环节,储运、营销和服务等归为下游环节。上游环节的经济活动围绕产品进行,产品技术特性在价值增值中起决定作用;下游环节的活动围绕顾客进行,顾客服务水平在价值增值中起决定作用。

将企业价值链向外延伸,就会形成一个由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价值链,我们称之为供销价值链或价值让渡系统。

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创造顾客高满意度,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各环节的协调配合,也需要供销链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许多企业致力于与供销链上的其他成员合作,以改善整个系统的绩效,提高竞争力。同时,一个企业不可能在企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具有比较优势,企业可以把某个薄弱环节外包给供销链上擅长的企业来行使,通过成员方在各自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环节开展合作,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绩效,而且有助于提高整个供销链绩效。

从价值的角度看,供应链就是一条价值链。在供应链中,各环节在注重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加强彼此之间的协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需求响应速度,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供应链增值和“共赢”。由此可见,价值链理论为涉农供应链的形成与发展、为企业与农户构建建立在供需基础上的基于各自核心专长的战略外包和战略协同的共生模式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注释[3]袁纯清.共生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4]袁纯清.共生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5]Porter M.E.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 供应链管理:企业与农户共生的制度规范

一般研究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种动态过程,是一种微观管理创新模式。本书在认同上述观点的基础上,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研究提出,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制度规范。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与农户共生的关系研究,正是以此为前提而展开的。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供应链是继市场和企业之外的一种创新了的组织分工形式,这种形式既能规避纯粹市场的高交易成本,又能克服纵向一体化的不足。实质上,供应链是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应对竞争的一项诱致性制度变迁,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供应链组织形式下的一种制度规范。从一般供应链过渡到涉农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实际上为企业与农户共生提供了一种制度规范,不仅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也有利于合作博弈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3.1 供应链的性质:一种制度经济学解读

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为什么存在,有诸多观点。M.Porter认为供应链是一种业务流程模型,它由供应商、制造商、分[54]销商和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链组成;沈厚才认为供应链是作[55]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而实现其整体价值的;马士华则认为供应链是竞争日趋激烈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56]体化”转变而形成的供需企业链。这些观点大体上是一致的,都围绕“系统”、“协同”展开,是出于“增值”的需要。作为一种思维拓展,本书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视供应链为继市场、企业之外的另一种组织分工形式,视供应链为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应对竞争的一种制度安排。3.1.1 问题的提出:基于两次“外包”的比较

案例一:张三预测市场上对手工缝制的皮手套有一定需求,虽然他对制作皮手套工作一窍不通,可是他还是决定要“进入”该行业。于是,他用签订合同的方式请来采购专家,为他采购一定数量的皮;然后,他与制皮的工匠取得联系,规定工匠每制一张皮可以得到一定的报酬;同时他用同样的方法与缝制皮手套的工匠进行协商,请其为他缝制皮手套;最后他以每双一定的价格把皮手套售给一个商人。这是一个说明市场和企业(组织社会生产的两种形式)逻辑关系的通用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张三以市场交易(业务外包)的方式进行了企业的生产。

案例二:在20世纪末的通信行业,新产品寿命周期基本上不超过1年,MCI公司就是靠转包合同(业务外包的方式之一)而不是靠自己开发新产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MCI公司的转包合同每年都在变换,它有专门的小组负责寻找能为其服务增值的企业,从而使MCI公司能提供最先进的服务。它的通信软件包都是由其他企业完成的,而它所要做的(也就是其核心业务)是将所有通信软件包集成在一起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是供应链时代的一个典型案例。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企业出现之前,生产经营活动采取了“外包”的方式,后来放弃了“外包”,而选择企业这种组织形式,由企业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按照科斯的观点,用市场这种组织方式组织生产会产生交易费用,企业作为市场的替代能够降低市场交易费用[50]。既然外包增加交易费用,那么,纯粹市场下的外包(案例一)与供应链环境下的外包(案例二)产生的市场交易费用有什么不同呢?或者说,是什么原因促使业务从交由市场到交由企业又回归到交由市场呢?科斯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第一次回归(业务交由市场到交由企业)。如何解释第二次回归呢?仅仅是因为企业的组织成本大于市场交易成本吗?3.1.2 供应链是创新了的组织形式:市场、企业与供应链的逻辑演变

第二次回归可以从企业本身存在的局限寻求答案。企业局限主要表现为纵向一体化形式的局限。企业这种纵向一体化形式(市场交易内部化)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是可行的、有效的,可以大大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竞争形势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诸如消费者主权占主导、速度制胜、核心竞争力成焦点、企业竞争手段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等。在企业竞争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纵向一体化模式表现出市场响应慢、潜在风险高、不利于形成和强化核心竞争力等不适应性。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纵向一体化企业并不具有低交易成本的必然性。科斯认为,价格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而企业行政管理机制的运行也是有成本的,价格机制和行政管理机制的运行成本都表现为交易费用,由此必然产生由市场机制和由企业行政机制进行同一资源配置活动时的交易费用比较,企业的产生和企业的边界均可以由企业的交易费用优势加以解释。威廉姆森发展了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在其论文《生产的纵向一体化:市场失灵的考察》中指出,企业的交易费用优势和市场的交易费用劣势成为纵向一体化的依据。但他同时指出,“一个完整的纵向一体化过程需要对内部组织的限度和力量做出估价。若其他情况相同,当与行政协调有关的摩擦日益严重时,求助于市场交换就更有吸引力了。然而,解释纵向一体化的组织失灵问题,[57]已超出了本文的范围”。这就是说,他在为纵向一体化寻找理论支撑之时,已经十分清晰地提出了一体化组织存在一个极限,超越了这个极限,纵向一体化组建起来的企业其内部组织成本超过由市场机制组织同样交易所发生的市场交易成本,即出现纵向一体化失灵。按[58]照理性,当这种不经济出现时,就应该出现向市场的回归。

但是,第二次回归中的市场与纯粹的市场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供应链内部的市场,其形成的交易成本低于纯粹市场的交易成本,这是由供应链内部市场具有的优越性决定的。首先,这种内部市场表现为[59]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使经济主体更加理性。供应链成员将在个体理性与组织理性的互动中,产生一种可以明确预见的、理性的动态平衡。此外,网络化的供应链也有利于被压缩信息的释放,削弱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经济主体更加趋于理性。其次,这种内部市场通过无限次重复博弈创造了大数条件,降低了交易费用。供应链中各组成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一种近乎于无限次重复的博弈,这无疑在供应链内部创造出了抑制机会主义的大数条件,使得缔约双方都会相互握有一种双向的、自动地控制对方的能力,都必须充分考虑和关心各自将来的支付,如一方违约,另一方就能选择将违约方驱逐出供应链的方式进行报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供应链中形成的诚信氛围将交易费用内部化。

我们可以把第二次回归归因于供应链的形成节约了交易费用。甚至可以说,社会生产的组织遵循了一条从市场到企业再到供应链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就是说,供应链可以看做是继市场和企业之外的一种创新了的组织分工形式,这种形式既能规避纯粹市场的高交易成本,又能克服纵向一体化的不足。与市场、企业一样,供应链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经济全球化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变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这三种组织形式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同时发挥着作用,企业决策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利用这三种组织形式以实现企业的绩效最优。当“纵向一体化”模式不能适应企业竞争的要求时,通过“横向一体化”模式所形成的供应链就成为对市场和企业这两种组织分工形式的有力补充。威廉姆森等人认为,在企业与市场这两种制度之间,还存在第三种基本组织形式:“组织间协调”或“中间性体制”,供应链就是这种“中间性体制”。

供应链这种“中间性体制”,包含企业内部组织分工、与外部节点企业结盟进行组织分工两种形式,从而决定了它与市场、企业组织[60,61]形式具有很大的差异(见表3-1)。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将市场理解为用契约形式执行的交易,而企业则被视为用权威形式执行的交易。因此,就逻辑关系而言,供应链这种组织形式恰好结合了“市场”和“企业”的特点,将“契约形式”与“权威形式”兼收并蓄(供应链中的权威来自核心企业),同时将“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和“理性化的企业协作关系”合二为一,建立起一种有利于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供应链节点成员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1]表3-1 企业、市场和供应链的比较3.1.3 供应链的实质: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的一项诱致性制度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创新[62]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现代社会中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是通过企业的持续发展(不断的财富贡献)来实现的。因此,无论是基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实际,都迫使企业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供应链正是企业的一项制度创新,是企业基于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选择的一种运行规则和组织形式。换句话说,它是经济全球化下企业为应对竞争而进行的一项诱致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对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一项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团体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林毅夫,1989)。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同理,供应链这一新的制度安排通过对原有制度安排(市场和企业机制)的创新,由各节点企业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以获得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整体绩效最优下的各自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

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用户需求以及经济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现代企业要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从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的特点出发,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求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业务上,把非关键业务交由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完成,这就是所谓的“业务外包”。企业内向配置的核心业务与外向配置的业务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关系网络,即供应链(严格地说是供应链的一部分)。

在供应链出现之前,企业往往为“企业边界”困扰。供应链出现后,实现了从边界企业到扩展企业的转变,这就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扩展企业是以供应链为平台,通过业务外包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企业形式,它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职能能够跨越企业的界限得以集成(如案例二),从而发挥更大的资源配置优势。案例二中的外包增加了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但企业也由此节约了内部组织成本、项目投资成本和机会成本,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和优势,从而获得基于总体的收益。只要总体收益大于总体成本,外包方式就是企业应对复杂环境和不确定性的可行解,供应链这种组织形式就成为一种理性的制度安排。3.1.4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组织形式下的制度规范

供应链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不会自动达成组织绩效优化,而是通过供应链管理过程实现的,即借助其中的一系列(游戏)规则对链中各节点企业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制度安排下的行为规范活动,或者说是供应链组织形式下的一种制度规范。供应链管理规则主要有:(1)协同规则。协同是指组成供应链的各企业之间,围绕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而进行的彼此协调、协作。供应链本身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协同则可以使供应链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这种稳定是基于供应链各成员经过相互磨合、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直至最终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产生的,它既有利于各成员,也有利于整个供应链,能产生组织整体的价值大于其各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简单总和,即所谓的“1+1>2”的现象。同时,通过协同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费用(通过相互间的信任,节约缔约成本和履行成本,并有助于使契约中的特殊做法转变为标准化的惯例,并因此而节约信息成本和再协商成本),这正是供应链有别于市场组织分工的关键所在。(2)伦理规则。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要实现环境目标和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它们的环境计划不能只局限于企业内部,还要把环境要求强加到整条供应链的所有节点企业。从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制造、销售以及回收的全过程中考虑环境整体效益最优化,在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同时,实现企业和所在供应链直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然,要求分散的众多企业贯彻环境标准比要求一条条供应链贯彻环境标准要困难得多。以供应链为监管约束对象,再由供应链的道德力量和供应链管理的强制力量监管约束各链上节点企业,无疑是一条节约社会总成本的捷径。(3)激励规则。供应链管理的激励规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可以使供应链加盟企业获得诸如需求响应迅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用户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和竞争能力;二是指在供应链企业间应建立一种业绩评价指标和方法,促使供应链保持一种动态的均衡,各节点企业必须为确保自身在供应链中的位置而努力,否则,会在新一轮的供应链重构中淘汰出局,可以说这是一种通过赋予企业参与资格而形成的激励。(4)自律规则。供应链中的所有节点企业出于改善自身利益的需要,将努力抑制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相互之间无谓的消耗,达到与纵向一体化相似的减少专用性资产的损失、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使经常性交易趋于稳定的效果,最终实现降低交易费用的目的[63]。3.1.5 结语

科斯认为,企业作为市场的替代能够降低市场交易费用。那么,如何解释某些生产经营业务从交由市场到交由企业(第一次回归)又回归到交由市场(第二次回归)呢?如果说科斯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第一次回归,笔者则把第二次回归归因于供应链的形成节约了交易费用。第二次回归中的市场与纯粹的市场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供应链内部的市场,其形成的交易成本低于纯粹市场的交易成本,这是由供应链内部市场具有的优越性决定的。因此,可以认为,供应链是继市场和企业之外的一种创新了的组织分工形式,这种形式既能规避纯粹市场的高交易成本又能克服纵向一体化的不足。就逻辑关系而言,供应链这种组织形式结合了“市场”和“企业”的特点,将“契约形式(市场)”与“权威形式(企业)”兼收并蓄,同时将“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和“理性化的企业协作关系”合二为一,建立起一种有利于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供应链节点成员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实质上,供应链是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应对竞争的一项诱致性制度变迁,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供应链组织形式下的一种制度规范。注释[1]孙天琦.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组织的发展与产业组织结构的演进[J].经济评论,2001(4):61-64.

3.2 供应链管理:企业与农户共生的制度收益

在供应链竞争时代,企业与农户共同响应市场,共同实现整体增值,共同分享利益。而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供应链管理活动的实施。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制度规范,激励并约束企业与农户构建一种新型的共生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下企业与农户的得益就是供应链管理带来的制度收益。3.2.1 供应链管理引致交易费用节约

在涉农供应链这种组织形式下,供应链管理活动的实施,企业与农户新型共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稳定双方交易,减少签约费用并降低履约风险;同时又保持了双方的相对独立性,维持较高的市场效率,避免了一体化组织中的僵化失灵而产生的组织费用。

从威廉姆森分析的交易主体行为看,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共生关系将促使双方之间的“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知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同时,在供应链内部创造出的抑制机会主义的大数条件,使双方机会主义行为引致的交易费用被控制在最低限度。

从威廉姆森分析的交易过程中的三个方面来看,也促使企业与农户进行战略性的合作,建立共生伙伴关系。首先,资产专用性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它主要是为了某种特定的交易而进行的持久投资,这些资产一旦形成便很难转移到其他用途上去。资产专用性越高意味着投资所带来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包含了相当一部分“不可收回的成本”和“沉没成本”。如对农户来说,农业生产前的资金投入,或者将土地折价入股或者直接以资金入股,都是专用性资产的投入;企业进行专用性投资的种类则较多,诸如公司在农户生产产品之前便投入良种、化肥、种畜、农机、技术、资金或投资建厂。当双方实行了专用性资产投入时,双方会出现相互“套牢”的状况,由于退出的成本极高,从而不易产生退出行为。因此,资产专用性越高,“套牢”越显著,企业与农户之间长期合作的意愿就越强。其次,是交易的不确定性。外部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加上交易主体不可能对未来的一切洞察秋毫,并对将要发生的变故预先在契约中设置条款加以处理;另外,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也很难避免其中一方产生机会主义行为,这些因素都将导致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履约风险,且交易双方还要搜寻完备的信息来限制毁约的可能性,把应备措施写入合同,这样将产生较高的交易费用。而企业与农户通过建立共生伙伴关系,则可充分利用共生伙伴关系的稳定性抵消外部市场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共生伙伴之间的信任和沟通也可有效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进而减少由不确定性引致的交易费用。最后,是交易的频率。交易频率通过影响相对的交易费用而决定交易合约和制度安排的选择。在企业与农户之间由于存在较高的交易频率,因而往往趋向于建立供需稳定的交易关系,节约交易费用。

以上分析表明,共生伙伴关系是作为一种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而出现的,而这种制度安排又是供应链组织形式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制度规范所催生出来的。3.2.2 供应链管理促进合作博弈形成

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传统企业与农户非合作博弈的典型案例。假定有农产品加工企业A和农户B,B将生产的农产品提供给A,A加工后将产品卖给顾客。虽然农产品生产之初,企业A与农户B已就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达成了合约,但由于经济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倾向难以避免。企业为降低成本,往往压级压价,或在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格时从市场购买,而农户往往不按技术要求进行生产,或在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时将农产品卖给市场。对于企业A和农户B,分别有两种策略选择:履约和不履约。这两种策略所对应的得益情况如表3-2所示。表3-2 不同策略下企业与农户的得益情况

从表3-2可以看出,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为(不履约,不履约)。但该均衡使企业A和农户B各自的得益都只有8,得益总和只有16。而最理想的结果则是企业A与农户B(履约,履约)的策略组合,此时企业A与农户B各获得10的得益,得益总和为20。企业A和农户B单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理性行为使其陷入了“囚徒困境”之中。“囚徒困境”是非合作博弈的典型案例。“囚徒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签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倾向。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受制于双方所追求的目标,两者的目标函数并不一致。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受机会主义倾向的驱使就容易产生败德行为。在“企业+农户”模式中,企业与农户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联结农户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加农产品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降低原材料的成本,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农户则主要关心农产品销售价格,而对加工、销售领域及其增值情况关注甚少。可见,企业与农户的契约结合是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外部结合,内在契约风险使得双方总是根据各自利益选择策略性行为。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以及交易的不确定性,当市场环境变得对自身不利时,企业或农户都倾向于违约。总之,不论是企业违约还是农户违约,对各方而言,都是一种个人理性,但这种[21]个人理性却破坏了集体理性,形成了“合成谬误”。博弈论认为:如果一种制度安排不能满足个人理性,就不可能实行下去。而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的办法不是否定个人理性,而是设[52]计一种制度,要求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

在供应链管理中,合作博弈取代非合作博弈已成为包括企业与农户在内的所有节点成员的基本策略选择。(1)大量重复博弈与合作博弈的实现

供应链管理中,节点企业之间的博弈具有重复博弈的性质。由于这种重复博弈的时间区间相对较长,因此可以近似认为具有无限重复博弈的性质。在这种博弈中,当贴现系数σ达到某一值时,参与双方在关注未来利益的情况下,合理的选择是触发策略而不是坚持原博弈的纳什均衡。在这个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我们假设两博弈方采用如下触发策略:第一阶段采用(履约,履约),在第t阶段,以及t-1阶段的结果都是(履约,履约),则继续采用履约,否则采用不履约。也就是说,双方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都试图实现合作,第一次无条件选履约,如果对方采取的也是合作的态度,则坚持选履约;一旦发现对方不合作(不履约),则用以后永远不履约报复。如果农户B选择采用不履约,那么在第一阶段企业A采用履约,农户B得益为12,但以后会引起企业A一直采用不履约报复,自己也只能采用不履约,得益永2远为8,总得益现值为12+8σ+8σ+…=12+8σ/(1-σ)。如果农户B采用履约,则在第一阶段得益为10,下一阶段又面临同样的选择。则无限重复博弈的总得益的现值为10/(1-σ),因此,当10/(1-σ)逸12+8σ/(1-σ)即σ逸1/2时,农户B会采用履约,否则会采用不履约。即当σ逸1/2时,农户B对企业A触发策略的最佳反应是第一阶段采用履约。由于从第二个阶段开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与第一次开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博弈的第二阶段的选择必然也是履约,第三阶段也是。依次类推,只要企业A采用前述触发策略,那么农户B的最优策略始终是履约。当然,如果企业A不履约,农户B也会用不履约来报复。因此,农户B对企业A触发策略的完整反应策略是同样的触发策略。这就证明了双方都采用上述触发策略是一个纳什均衡。当然,上述结论只有在σ逸1/2的情况下才成立。因供应链管理中节点企业之间重复博弈的时间区间相对较长,即博弈方看重未来的利益,因此贴现系数较大,可实现σ逸1/2。(2)有效信息沟通与合作博弈的实现

合作博弈的实现有赖于参与者在采取行动之前进行有效的协商,并就彼此有利的行为过程或策略组合达成有约束力的承诺,在博弈结束时再重新分配所得支付的总和。正如迈尔森(Myerson,1991)所说的:“博弈中的参与者能有效地合作,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他们可以利用局前通信,把他们的期待协调到一个对某些人或全部人都有较好福利性质的交点均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为供应链管理的有效信息沟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企业与农户之间每一回合博弈的局前通信创造了条件。供应链管理主要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lectical date interchange,EDI)和Internet实现包括企业与农户在内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集成。

EDI系统使得企业与农户之间在每次交易之前能够充分地交流信息,从而为其协调行动、密切配合奠定了基础。由于EDI的专用增值网(VAN)需要较高的架设成本,在现阶段涉农供应链通过EDI进行信息搜集受到很大的限制。Internet是一开放性的公共网络,使信息搜集的成本大为降低,农户与企业在信息获取、处理上处于平等的地位,最终顾客也可以通过Internet参与信息集成,使企业与农户可以较低的成本开展实时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为优化每一次交易展开充分[49]协商铺平了道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为取得较好的供应链管理效果和效率,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综合信息系统,没有准确的信息提供,供应链管理将失去效率。3.2.3 供应链管理创造更多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注重节点成员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强调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某一专门业务,在某一点形成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而把其他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节点成员,即所谓的业务外包。

企业与农户共生伙伴关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而且有利于双方专注自身擅长的领域,培育核心竞争力,然后通过相互之间的业务外包与协同,创造更大的价值。相对于非供应链成员或单纯利用各自内部资源而言,供应链中的企业与农户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这里,竞争优势源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企业与农户的密切配合、大力协同而获得竞争优势;二是通过各自核心专长互补,强强合作而获得竞争优势;三是通过共享市场信息、技术等而获得竞争优势。实际上,这些竞争优势都是通过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活动而获得的体制优势。

例如,“温氏模式”的成功,就是源于其在寻求企业与农户的结合点中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在温氏肉鸡供应链中,农户具有劳动力、土地和时间优势,有挣钱致富的内在动力,但是,分散的农户要单独获取市场信息、价格行情,是极不经济的;企业的特长是市场开拓能力强、资金雄厚、经营管理水平高,具有农户所没有的优势,但农业劳动力缺乏和土地资源不足却是企业的劣势;至于另一个供应链成员———运销大户,则具有运销鲜活农产品速度快、处理能力强的优势。“温氏模式”就是针对公司、养殖户、运销户各自的优势,让农户从事肉鸡养殖,运销户从事肉鸡销售,公司则负责整个肉鸡供应链管理。农户的养鸡场成了公司的“生产车间”,运销户成了公司营销部的“销售员”,传统交易方式下的外部性饲养、销售环节在肉鸡供应链中成了“准一体化的内部组织”,形成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格局,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工业化,构建了“温氏模式”成功的

[64]基础。

可见,单个农户难以应对市场竞争,但可以通过建立供应链这种中间性体制获得外部经济效益,获得集体竞争力。对企业而言,与农户的共生协作也可以获得诸多收益:充分利用农户生产安全特色农产品的优势,获取稳定、优质的原材料;业务外包的合作收益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偶然、间歇交易转变为连续稳定的交易,而连续稳定的交易会增强彼此的协作,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4 供应链管理视角下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界定

“共生”一词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提出,“共生”在生物科学领域已有百余年的研究历史。随着这种研究的深化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共生”的思想和概念不再是生物学家的专利,越来越受到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甚至政治家的关注,发端于生物界的共生概念和方法理论已为社会学家所传承和发扬,而[65]由管理学家提出的共生方法也正在付诸实施,并初显成效。“共生”思想以一个崭新的视角诠释经济社会关系,倡导并引领人类社会迈入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从本章起,本书将运用袁纯清博士的共生理论(1998)及其分析方法,来分析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相互关系。

4.1 自然界的共生现象及特征

对共生现象的系统描述见于生物学领域。共生,英文为symbiosis,在生物学中被称为是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共生关系表明两种生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当这种关系高度发展时,就形成特殊的共生体,它们在生理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工,在组织形态上产生了新的结构。常见的共生现象按利益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互惠共生(mutualism),指两者都从结合关系中得利;另一类是偏利共生(commensalism),指一方得利,但对另一方也无害。

互惠共生关系的一个典型实例是南美洲金合欢树与合欢蚁的共生关系。金合欢树具有膨大的供蚁群定居的叶形空心刺、膨大的叶蜜腺和供蚁群食用的小体。栖于空心刺中的蚁群则保卫金合欢树不受食植动物的危害,并攻击在树上遇到的任何其他昆虫。此外,它们还攻击生长在金合欢树下方圆150cm以内的任何外来植物。因此,一棵有足量共生蚁栖息的成年金合欢树因蚂蚁的保卫而使天敌减少并在其周围创造了一个无竞争的空间,使金合欢树在一个独占的圆筒形空间内迅速生长并能自由伸展。在同蚂蚁共生之前,金合欢实生苗的生长非常缓慢,而一旦同蚂蚁群建立了共生关系,其生长就会大大加速;如果不同蚂蚁群建立这种关系,金合欢树就永远不会发育成熟。

偏利共生关系最典型的事例是原生动物细胞内栖息的细菌。在这种结合中,细菌从原生动物处获得营养和环境保护。这些细菌离开原生动物细胞便不能生长,但原生动物似乎没有从结合中明显得利,不过细菌是原生动物繁殖必需的伙伴。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生物间的共生现象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其一,它是指两种生物间的结合关系;其二,在这种结合关系中,结合双方都有一定的付出和所得;其三,在结合过程中往往形成一种不同的结构形态,称为共生体;其四,这种结合关系对双方都是必需的,但又没有改变双方本身的性质和结构;其五,这种结合关系,往往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其六,这种结合关系主要是内在因素而不是外在因素作用的结果。

4.2 供应链中企业与农户共生现象分析

4.2.1 企业与农户的地位和作用:共生单元分析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开放的产物,随着农产品市场化、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产业化经营已经从自我发展阶段,成为农业农村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路径。截至“十一五”末,我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约25万个,比“十五”末增长84%,其中:龙头企业约为91 000个,占产业化组织总数的36.4%;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占产业化组织总数的97.8%。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1.07亿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2100多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23%和59%,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40%。“十一五”期间,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垫付资金年均超过300亿元,培训农民资金年均达45亿元。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各类要素进入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郑文凯,2007)。此外,龙头企业运用“看得见的手”对上游的有效管理,能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章力建、黄连贵,2011)。

龙头企业的重要作用与龙头企业所具有的特征密切相关。龙头企业的特征,从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标准可见一斑。根据[66]《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的企业。申报企业应符合以下基本标准:①企业组织形式。依法设立的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②企业经营的产品。企业中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70%以上。③加工、流通企业规模。总资产规模:东部地区1亿元以上,中部地区7000万元以上,西部地区4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规模:东部地区5000万元以上,中部地区3000万元以上,西部地区2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东部地区1.5亿元以上,中部地区1亿元以上,西部地区5000万元以上。④企业效益。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应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不欠折旧,不亏损。⑤企业负债与信用。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应低于60%;企业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⑥企业带动能力。通过建立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特种养殖业和农垦企业除外)的数量一般应达到:东部和中部地区3000户以上,西部地区1000户以上;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过程中,通过订立合同、入股和合作方式采购的原料或购进的货物占所需原料量或所销售货物量的70%以上。⑦企业产品竞争力。在同行业中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科技含量、新产品开发能力居领先水平,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产销率达93%以上。⑧已开展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企业原则上应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可见,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地位和重要作用都毋庸置疑,也使其自然成为供应链管理视角下涉农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但是,对于农业产业化中的农户,其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是当前我国真正的涉农供应链寥若晨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农户作为最理性的经营者,他们能充分地应用理性的效用性、创造性和均衡性来确定他们的行为目标(康云海,1998)。舒尔茨在《穷国的经济学》一文中说:“全世界的农民都在与成本、利润和风险打交道,他们都是时刻算计个人收益的‘经济人爷。在自己那小小的、个人的和分配的领域里,这些农民都是企业家。他们总是能那样地适应经济形势,使得许多专家都无法了解这些人是多么的有效率。尽管由于教育、健康和个人经历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在对新知识的接受、理解和采取适当行动的能力方面尚有差距,但是他们却具有企业家的最本质的素质。”由此,我们不难判定农户在农业产业化中所起的效率提升作用和隐藏的巨大潜力。

供应链管理的崛起之所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拓宽了竞争的微观管理视角,归根结底,从最具能动性的因素看,是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农户的主体地位也同企业一样得以凸显,真正实现了“1+1>2”的功效。这是因为,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所要解决的已不仅仅是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要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是要解决涉农供应链与涉农供应链竞争的问题,不是实现企业或农户单方盈利的问题(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零和博弈),而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总体效益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为目的(实际上是多赢,本书只强调企业和农户),而这些,无不预示着企业与农户合力而为、共生共存的重要性。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与农户共生产生的节约交易费用、创造竞争优势等制度收益,实际上从另一个层面揭示了企业与农户各自的作用和地位。可见,供应链管理战略在农业产业化领域的实施,为我们重新审视企业与农户(尤其是农户)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可能,也为企业与农户结成新的共生关系提供了契机。

作为农户与企业在涉农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体现,涉农供应链中的农户与企业的共生定位从两个层面对农户与企业的共生合作进行了诠释:从供应链构建流程及权力配置角度进行的职能定位,以及从比较优势、专业分工角度进行的市场定位。(1)职能定位:农户是涉农供应链动力源头,企业是组织者和协调者

涉农供应链中的农户既是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者,更是农产品的生产者、供应者。在前面章节中我们给出了涉农供应链(农户为链头)的简化模型。该模型中包含了顾客,这在许多研究中都是被忽视了的。事实上,正是由于顾客消费水平、消费需求的变化,才决定了整个涉农供应链的变化,如涉农供应链的重新构建导致链上成员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为快速响应顾客的需求,才使得涉农供应链成员间的密切配合、战略协同成为必要。譬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只有那些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才会被顾客认可,这就要求涉农企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必须保持战略协同,农户要积极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涉农企业要给予技术、信息支持,以及让农户参与利润分享,这样才不会出现由于某一方的不合作(如机会主义行为)而导致的“以次充好”(农户行为)、“优质低价”或“拒收”(企业行为)。

在现阶段,无论是农户还是涉农企业,其行为都表现为特定环境约束下的有限理性。农户的“小农”状况(居住分散、生产方式相对封闭、交通信息手段相对落后、社会交往与联系存在局限、组织化程度不高等)使得他们在集团性的利益角色中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弱势而且缺乏竞争力,落后的生存状况决定了农户的有限理性。而涉农企业认为农户“愚蠢”、“保守”、“非理性”,忽视农户的利益和地位,换来的则是农户的不合作。机会主义行为可看做是这种不合作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这就是把农户认为非理性带来的苦果(认为农户非理性正是涉农企业的有限理性)。造成有限理性的因素有些是客观存在的,但看不到农户和涉农企业合作的利益,则是一种非理性,这正是我国涉农供应链在实践中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和障碍所在。

事实上,农户在涉农供应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关系着整[67]个涉农供应链的竞争力。他是涉农供应链源头产品的提供者,他关系到产品品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供应链的形象,是顾客满意的一个动力源。另外,随着涉农供应链内部各环节谈判的控制权逐步从生产向加工、销售领域转移,龙头企业在供应链中无疑居于核心地位,起着支配、协调整个供应链运作的作用。事实上,成熟完整的供应链是围绕着核心企业建立起来的,核心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产品开发能力、商业信誉与合作精神等,都会对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农户和企业的协同决定着顾客的满意和忠诚,农户、企业和顾客尤其是前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决定了整个涉农供应链的竞争力。企业必须认识到,从供应链优化角度看,尽管加强对销售终端和消费者的控制是增强竞争力、提高竞争门槛的重点,但农户的地位是否受到认可、利益是否有保障决定着涉农供应链上游的稳定性,企业和农户之间应该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企业要从长期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处理与上游农户的关系,即要认识到与农户的和谐共生关系是企业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农户也应从长远利益出发支持企业的发展,自觉按供应链管理的要求生产安全农产品,按质按量及时把农产品交售给企业,与企业共生共荣。认识到这些,对于农户与企业克服“有限理性”,构建共生合作关系走向共赢至关重要。(2)市场定位:农户是精益型生产者,企业是敏捷型响应市场者

涉农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通过建立一种成员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而促进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企业与农户之间是一种“长期契约”关系,基于这种契约关系而构建的共生合作规则,实质上就是一系列的契约安排。美国法学家波斯纳(R.A.Posner)提出,在契约安排中要体现“比较优势原理”。其理由是,经济主体之间是不同质的,它们在风险偏好、效用评价、信息拥有量、决策能力和所拥有的财产规模及其专用性等方面可能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作为约束条件影响着权利的运作成本。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在涉农供应链中有效率的契约安排是:就农户而言,其拥有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优势。而企业则负有加工增值或流通增值的责任,因为企业在这方面拥有信息和技能上的优势。再有,把协调权赋予给资产专用性较强的核心企业(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并由其监督资产专用性较低或没有专用性的一方,就是一种有效率的契约安排。

有效率的契约安排在管理运营实践中则表现为涉农供应链各成员的市场定位:农户是精益型生产者,企业是敏捷型响应市场者(包括加工增值和销售)。农户和企业的市场定位是由农产品生产、加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