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解读科学就医系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医指导(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8:29:17

点击下载

作者:周玉杰,张维君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权威专家解读科学就医系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医指导

权威专家解读科学就医系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医指导试读:

前言

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十年辛苦奔小康,一场大病全花光”,“爱妻爱子爱家庭,不爱健康等于零”,“有才有位有成功,没有健康一场空”。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但近年我国公众的健康状况都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超过2.7亿人,发病率居各种疾病的前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四高一多”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已达35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总人口。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呈明显增长态势,人群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肥胖、糖尿病患病率均增加;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有心肌梗死存活者200万人;当代人陷入了慢性病的泥潭——心脑血管疾病日益侵蚀着人们的幸福,向人们的健康发出挑战!

1992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报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一半的慢性生活方式疾病死亡,使健康寿命延长10年,而且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他还进一步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愚昧。”因而再三忠告:“不要死于无知,不要死于愚昧。”他的忠告真是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许多研究表明:慢性生活方式疾病是完全可以有效预防的。健康有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有一半是心理疾病,患者有一半是可以不得病,得病的一半可以不用药。

本书融合了心内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专家的智慧,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集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力求科学、规范、通俗易懂。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改变不良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保持心理健康,就能防止或减少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能及早发现慢性病,及时治疗能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和伤残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幸福快乐的基础,是国家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希望本书能为广大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健康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成为广大公众健康生活、快乐生活的好帮手,本书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如春风化雨,给人一种“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清新的感觉,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对普及健康科技知识、促进公众践行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希望全社会共同行动,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希望人人拥有健康的新常态:“二十养成好习惯,四十指标都正常,六十以前没有病,八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一百岁,快快乐乐一辈子,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不用去排队,何乐而不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洪昭光2016年6月第一部分 心脑血管疾病科学就医要点第一节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征兆

老陈,63岁,某天早起梳头时梳子掉了,没当回事儿,吃早饭时又摔了个碗,才觉得自己出了问题,直接去了医院,及时诊断了左侧的脑梗,经过适当的治疗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2周后就顺利出院了。

而几乎同时,老刘,50岁,几年前查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没有好好治疗,突然感觉头晕,双腿没有力气,第二天就开始出现严重的呛咳,晚上有明显的烦躁,意识不清,送到医院被诊断为大面积的脑梗死,经过积极的治疗还是去世了。

这些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心脑血管疾病不容小觑,一定要“小题大做,及时就医”!

人们得病以后,往往先琢磨我得的是病吗?我要不要去医院呢?挺一挺行不行?喝点水,找找家属、问问朋友,你看我该不该上医院?绕一圈,耽误的时间占88%,而从打急救电话到医院的时间只占12%,也就是说88%的时间都是患者自己耽误的。如果把这个88%时间缩短了,预后就能大大改善。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无疑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疾患,至今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居各类疾病谱的榜首,但是相对于肿瘤等慢性疾病来说,心脑血管疾病从一定程度上是可预防的一类疾病。因此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任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会有迹可循,科学识别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是保证患者早期接受治疗的关键,心脑血管疾病常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不规律的生活方式等。因此如果具备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就应当更加关注日常不适表现,以便及时就医,防微杜渐。1.心血管疾病常见早期症状(1)胸前不适:

前胸部或心前区不适感往往为心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症状,这种不适感中最常见的是疼痛,疼痛的感觉常被描述为压榨样、针刺样、绞痛、闷痛等。其他不适还包括气短、胸闷等。(2)诱因及缓解方式:

心血管疾病所出现的不适症状在初期往往具备一定的规律性。上述心前区不适的发作常有诱因,如活动、负重、饱餐、寒冷、紧张、害怕等,当脱离上述环境并休息后症状即可缓解。(3)部位:

心血管疾病早期症状出现的部位最常见于胸部,但有部分患者因出现部位不同而忽略了心脏方面的检查。其实心脏神经分布广泛,当在一定诱因前提下出现肩背部疼痛、左臂疼痛、下颌及颈部不适或胃部不适时也应警惕是否为心血管疾病发出的危险信号,有必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4)体力下降:

体力劳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现象;行走或活动能力较前明显下降时要完善心脏方面的检查。(5)睡眠过程中憋气:

睡眠时感到憋气,需高枕后才好转。(6)其他:

反复出现脉搏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2.脑血管疾病常见早期症状

(1)突发性或一过性肢体或面部麻木、无力,特别当这些症状仅限于身体一侧时。

(2)突发性或一过性意识障碍、失语或迷惑。

(3)突发性行动困难、头晕或失去整体平衡。

(4)突发一侧或双目视觉障碍。

(5)突发并无明显原因的头痛。

(6)头晕。第二节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特点

老张退休后参加了小区里的老年合唱团,这些天大家都在积极准备纪念“一二·九运动”的合唱比赛,但老张发现合唱团里的伙伴少了5、6个,一打听才知道都是因为心脏不舒服或因为脑梗死在住院治疗,这让老张很担心,生怕自己也病倒。于是他来到社区卫生站把心中的顾虑向刘医生进行了咨询。

老张:刘医生您好,最近我们小区里好多老伙伴都因为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了,这类病有什么特点呢?

刘医生:大家口中讲的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这类疾病让大家感到很害怕,是因为它们有3个显著特点: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我们可以来看这样一份数据:心脑血管疾病占我国死因首位。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不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新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相对数处于较高上升水平,而且其人群绝对数量也是可观的。

通过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人群观察结果表明,10年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速度超过10%。全国死因监测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29/10万(男246.8/10万,女210.4/10万),其中城市为217.4/10万(男231.1/10万,女198/10万),农村为236.7/10万(男为255.1/10万,女为236.7/10万),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很精确地反映了这类疾病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

老张:听了刚才您讲的我更担心了,那这些心脑血管疾病都是怎么发生的?

刘医生:其实心脏和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两个器官,这两个器官各司其职来维持我们正常的生命体征,它们工作的动力来源于我们血管中的血液提供足够的氧,而一旦血管这条通道发生了堵塞,氧及营养物质无法及时供给,心脏和血管就会出现问题。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目前已经意识到的是,“血管壁”早期功能和结构的改变,最后引起“血管腔”的结构改变,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

从动脉壁早期弹性功能改变,到动脉壁内-中层病理结构改变,到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乃至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造成供血器官的缺血、坏死,是一个全身的、系统性的慢性病理发展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多吃少动”、“能量储备过剩”和“心态失衡”,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因此这类疾病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为不正常的生活方式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在这些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血管壁发生变化,导致这两类疾病的发生。

老张:刘医生,我刚才听您讲危险因素,什么是危险因素啊?

刘医生:危险因素通俗地讲就是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因素,一个人身上存在的危险因素越多,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就越大。目前我们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有些危险因素是我们无法人为改变和控制的。比如年龄增长,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在不断升高,55岁以后每增加10岁脑卒中的风险就增加1倍;家族史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果父亲在55岁之前或是母亲在65岁之前患有冠心病或脑卒中,那么患心脑血管疾患的危险将比没有家族史的人大大增加;男性患心脏病的比率也要高于女性。

除了上述这些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外,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很多可控制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吸烟、缺乏运动等。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促使血管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并会刺激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血脂代谢异常和糖尿病不仅会使血液变得黏稠、血流速度减慢,还会损伤血管内皮,并且会直接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血管腔,致使心脑缺血、缺氧;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的人往往伴随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吸烟会直接损伤人体的血管内皮,提高冠心病的发生率;缺乏运动可导致体重增加,血压、血糖、血脂等也会随之升高,使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增加50%。另外,不合理的膳食结构、脂肪摄入过多、蔬菜水果不足也会影响健康。

刘医生:老张,听完我的解释你自己对照一下是不是做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老张:听您一解释我明白了,要想不得心脑血管疾病,管嘴迈腿很重要。

刘医生:您说得太好了,能够减少盐、脂肪、糖的摄入,同时适当增加活动量均有利于减轻体重,防止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样就做到了危险因素的控制,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成功了一大半。

老张:那另一半是什么呢?

刘医生:另一半也很简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类疾病会找到我们,但这类疾病发病初期症状往往不典型,等有症状时才去就诊,这时往往错过了发现和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定期体检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罹患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话也不要紧张,只要做到按时服药,定期随诊就好。老张你有多久没做身体检查了?

老张:我一直觉得自己挺硬朗,单位组织我也没去,都两年没检查了。不过今天听您一讲我明天就去医院做一个全面检查。第三节 心脑血管疾病就诊途径

心脑血管疾病之所以被认定为危害健康的最重大疾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呈现三大特点:起病急、预后差、致残致死率高。尽管心脑血管疾病也被认为是慢性疾病,但是其起病速度远远快于其他疾病,有些患者并没有呈现出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一发病就已经非常严重,因此合理的就医途径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当患者出现上述所提到的一些早期症状后应当及时就诊,防止疾病发展。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医应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进行选择,若突发上述症状,应及时到急诊进行就诊。

正是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这三大特点,目前多家三甲医院均设立了心脑血管疾病绿色通道,能够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优化的治疗,因此对于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当出现上述所说的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第二部分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就医指导第一节 高血压就医指导

老王今年63岁,退休教师,体重90公斤,单位组织查体发现血压升高,180/100mmHg,但他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老王平时少量吸烟,每天约10支,偶尔朋友聚会喝酒。为了明确他到底需不需要吃药,服用哪种降压药物,老王来到了心内科专科门诊,找到了高血压专业医生吴医生。1.什么是高血压

老王:医生您好,单位体检发现我血压升高。请问医生什么是高血压?

吴医生:我们先来看看血压是如何形成的。血液在人体内沿着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环路不停地流动:心脏→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静脉→回到心脏。心脏和血液循环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营养和氧气,运走代谢废物。人的心脏像一部水泵,它不停地将血液输入动脉系统。血液对血管壁产生一定压力,称之为“血压”。我们说的“血压”,指的是动脉血压。血压有“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分。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它通过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流动,这种由心脏收缩和舒张所产生的压力,通过血液作用到了血管壁上,就形成了血压。心脏收缩时,心室把血液射入大动脉,血液对动脉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最大,其压力的顶峰称为收缩压。当心室舒张时,心室停止射血,已扩张的大动脉管壁弹性回缩,继续推动血液向前流动,此时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最低,称为舒张压。通常,收缩压(所谓“高压”)应小于140mmHg;舒张压(所谓“低压”),应在90mmHg以下。正常的血压应在140/90mmHg以下。血压超过正常血压标准,就是高血压。

如果人的血压经常或持续地超过了正常的范围,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呈连续性相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其中,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2.高血压有哪些危险因素

老王:那我为什么会得高血压呢?

吴医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主要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血压的调节功能失调而发生。心输出量及总的体循环血管阻力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它们受各种神经体液机制和肾脏调节。血压受神经体液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调节,肾素增高、血管紧张素增多,使外周血管收缩,外周血管阻力(TPR)增高,使血压上升。交感神经系统的刺激使血压升高,这在高血压或高血压前期患者中比正常血压患者往往多见。静息时心率快,可能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的表现,众所周知为高血压的先兆。一些高血压患者在休息时循环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水平高于正常,尤其见于临床发病早期。自主神经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病与维持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您来说,首先您体重超标,您身高是170cm,体重为90kg,经计算您的身体质量指数为31.1,属于肥胖人群。研究表明,肥胖使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2~6倍,而高血压患者中60%以上伴有超重和肥胖。研究显示,体重每增加12.5kg,血压上升10/7mmHg。这一现象在年轻患者身上更明显。体重越重,血压水平越高,这种关系在肥胖人群和体重正常人群中都存在。反之,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在其他情况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单纯减轻体重即可使血压有所下降。对您来讲减轻体重是当务之急。减轻体重对血压、血糖、血脂均有有益的作用:①能降低血压,肥胖者体重减轻10kg,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②可改善血脂类型(降低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③增强组织对血糖负荷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

另外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以及焦虑、恐惧、愤怒及抑郁情绪均可使血压升高。从事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压力大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这是由于精神-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通过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影响血压,如工作紧张、人际关系不良、突发事件等,可使人体血压调节机制遭到破坏,从而使血压升高。

老王:我平时喜欢吃比较咸的东西,感觉太淡了饭菜没有味道,这跟我高血压发病有关系吗?

吴医生:我们饮食中所食入的盐,也称为氯化钠。如果摄入过多,体内钠离子的数量会显著增高,当超出了肾脏的排钠能力时,可造成体内钠离子蓄积,继而引起水钠潴留,导致小动脉血管平滑肌肿胀,管壁增厚,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加;另一方面使循环血量增加,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多,心搏出量增多,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小动脉壁内的水钠潴留,使其对血液内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增强,引起血管收缩,进一步增加了外周阻力而使血压升高。

钠盐摄入过多可以使血压升高: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北方人群饮食偏咸,钠盐食入量高于南方,高血压患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高于南方。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及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彝族人群,由于摄盐量极少,所以很少有高血压的发生。由于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人均食盐摄入量为12g/d,普遍高于其他国家,提倡全民限盐为可行的措施。如果我国居民盐摄入量能减少一半,估计每年可减少50万由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病肾病所致的死亡。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可降低人群血压水平,减少高血压的发生,最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严格限盐可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下来,有研究发现每天只摄入4.7~9.1g盐,收缩压平均可下降7mmHg,说明限制钠盐摄入是高血压的辅助治疗方式。社区人群膳食干预研究显示,同“DASH型”饮食(采用包括多吃水果蔬菜、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与低脂乳制品的综合膳食干预方法)比较,“低钠高钾”饮食(与“DASH型”饮食的不同之处:钠量减少一半(7g/d),多增加一份水果),可以使收缩压下降4mmHg,舒张压下降2mmHg;低钠高钾饮食降低血压的效果强于“DASH型”饮食。“DASH型”饮食期间的血压下降,40%可以由尿钠/钾比值的差异来解释,提示了饮食少钠多钾的重要性。对高血压患者应该更严格些,以减少降压药物疗效,推迟和减少各种并发症。3.需要进一步做什么检查

老王:那我还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吴医生:成人高血压绝大多数病因不明,为原发性高血压,大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0%。成人高血压中约5%~10%可查出高血压的具体原因。由于患了其他疾病而引起的高血压,如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必须针对原发病开展有效治疗,才能收到满意的降压效果。仔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和临床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情况。包括正确测量血压(必要时加测下肢血压),测量身高体重指数(BMI),测量腰围及臀围,检查眼底,观察有无库欣(Cushing)面容、甲状腺亢进性突眼征、下肢水肿,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及股动脉有无杂音,甲状腺触诊,全面的心肺检查,腹部有无肾脏增大,四肢动脉搏动,神经系统检查等。对怀疑继发性高血压者,根据需要分别行以下检查:测定血浆肾素活性、血及尿醛固酮、血及尿儿茶酚胺,动脉造影,肾脏和肾上腺超声,CT或MRI检查。4.得了高血压没有感觉还需要吃药吗

老王:为什么我得了高血压,却没有任何感觉呢?

吴医生:是否患了高血压病不能依靠症状的有无判断。据统计,约有一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有些人即使多年血压高,有的甚至血压很高,也不曾感到不适。由于高血压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并因此,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高血压发病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许多高血压患者是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的。而且,症状的有无或轻重与血压的高低并不一致。

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头晕、嗜睡或失眠。头痛部位多发生在枕后部或太阳穴;头痛多呈跳动性疼痛、仅头部有沉重或压迫感。头痛可能由血压升高引起脑血管舒缩失调或脑血管痉挛所致。高血压的其他症状包括:头胀、耳鸣、眼花、肢体酸痛麻木、烦躁、健忘、易乏力、口干、尿多、鼻出血等;手指麻木,或感到颈部僵硬、背部肌肉酸痛等。这些症状的出现,部分是由于血管收缩或动脉粥样硬化,以致肢体或肌肉供血不足。

老王:血压高了就一定要用药物治疗吗?我应该服用哪种降压药物?

吴医生:高血压患者应首先改善生活方式,如果血压仍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应开始药物治疗。同时,非药物治疗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措施。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终生服药,必须尽量纠正“尽量不用药”的错误倾向。

药物是治疗高血压最有效的手段。大量研究表明,控制血压可有效地减少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降压药物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各异。通常,常规剂量下,目前常用降压药的降压效果相当,但降压速度不等。目前常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5类:①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呋塞米、螺内酯等;②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西拉地平等;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雷米普利、贝那普利等;④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等;⑤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等。

此外,还有低剂量复方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与利尿剂组成的复方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与钙拮抗剂组成的复方制剂;以及我国自行研发的北京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等。

根据您的年龄、心率、血压水平,建议您使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应该选用2~3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可以起到减少副作用,协同增效的作用。5.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老王:除了规律服药以外,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哪些方面?

吴医生: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长期的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使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防治有益。高血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除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调整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的辅助治疗措施,有明确的降压效果(2~10mmHg)。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尤其是有早发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者,不论是否已接受药物治疗,均需进行非药物治疗,并持之以恒。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种其他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的治疗还应包括对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非药物治疗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减轻体重,减少酒精摄入,限制钠盐和增加体力活动,以及保持心2理平衡。其目标是:①控制体重:BMI<24kg/m;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②合理膳食: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逐步降至6g以下;控制总热量;减少膳食脂肪;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③戒烟,限制饮酒:高血压患者不提倡饮酒,如饮酒应每天白酒<50g(1两),葡萄酒<100g(2两),啤酒<250g(5两)。④适量运动: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⑤心理平衡: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第二节 血脂代谢异常就医指导

老杨,今年48岁,国企办公室工作人员,平时生活规律,不吸烟,很少喝酒,是大家眼中的居家型好男人。但最近一个月以来老杨出现了活动性胸闷,晚餐后快步走时明显感觉胸闷、胸痛,并且向下颌部放射,休息3~5分钟后可缓解。到心脏专科医院就诊,查血总胆固醇6.09mmol/L,甘油三酯2.61mmol/L,高密度脂蛋白0.6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96mmol/L,行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进一步做冠状动脉CTA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其中前降支狭窄最重99%,于前降支植入一枚支架。术后老杨感觉活动性胸闷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但是让老杨和家人疑惑不解的是,为什么他没有明显的不良生活习惯,没有高血压、糖尿病,但却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得了这么严重的心脏病呢?老杨的主管医师颜医生详细回顾了老杨的各项检查结果后解答了疑问。1.生活方式很健康的人为什么也会出现血脂代谢异常

老杨:颜医生您好,我平时不抽烟,很少喝酒,生活规律。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为什么我却得了如此严重的心脏病呢?

颜医生:您刚才所说的抽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这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危险因素,就是增加疾病发生可能性的因素,指疾病的发生与该因素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虽然您没有这些危险因素,但是却有冠心病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也就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高,会对许多脏器产生危害,特别是可以在血管壁内沉积形成斑块,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导致血管腔狭窄。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主要负责将胆固醇从肝脏运输到周围组织(包括血管),就好像微型运输车一样,将胆固醇一批一批地运送到肝脏外被组织利用,它的水平增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坏”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主要负责将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运载到肝脏进行代谢,肝脏将胆固醇分解为游离的胆固醇,然后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可见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有利于促进外周组织(包括血管)移除胆固醇,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从化验指标可以看出,你血液中的“坏”胆固醇明显升高,而“好”胆固醇却明显降低。这就是你患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出现血脂代谢异常呢?1.日常饮食中脂肪、胆固醇或热量过多者;2.缺乏体力活动或体育运动者;3.年龄超过50岁以上者;4.体型肥胖者;5.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者;6.吸烟、饮酒过量者;7.甲状腺功能低下者;8.患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者;9.家族中有早发血脂代谢异常或冠心病者。2.什么样的人应当监测血脂

老杨:我以前心脏从来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有高脂血症。我应该从什么时间开始监测血脂?

颜医生:由于高脂血症的发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期患者往往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因此,为了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代谢异常,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对于40岁以上的男性、绝经期前后的女性,最好每年检测一次血脂;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等,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检查;对于已经确诊的高脂血症患者更要定期复查血脂和肝功能,以便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3.血脂代谢异常的人饮食上应当注意什么

老杨:饮食对血脂水平有什么影响吗?我应当如何注意?

颜医生:饮食对血脂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现在高脂血症患者日渐增多,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很大关系。饮食对血脂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食物的成分和饮食的量。当饮食量过大时,主要引起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当食物的成分以饱和脂肪酸为主时,会导致体内胆固醇含量增加,这种食物包括畜肉、动物类脂肪,还有热带植物油(如棕榈油、椰子油等);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则有利于降低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如亚油酸、亚麻酸等,主要存在于橄榄油、玉米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中。不过,它的缺点是富含热量,摄入过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会使体内总热量增加而增加体重。可见,任何食物的摄入都不应过量,要注意饮食搭配、适量而止。4.血脂代谢异常对身体会造成什么危害

老杨:血脂升高的危害还有哪些?高脂血症是如何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

颜医生:血脂代谢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众多的相关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冠心病、脑卒中。血脂代谢异常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

正常情况下,血管壁的内面有一层光滑的内皮细胞,当血脂浓度升高,或者有其他因素损害内皮细胞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趁机渗入动脉壁,并在此被氧化。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进一步损害内皮细胞,吸引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至血管壁沉积,而巨噬细胞表面有很多“清道夫受体”可吸引更多的脂质进入这些细胞,形成富含脂质的泡沫细胞,这些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斑块的特有细胞。另外,氧化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会不断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增殖,形成纤维斑块,最终导致血管的硬化和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因此在很长时间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随着斑块逐渐增多、增大,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可引起严重的血管狭窄或完全性动脉闭塞。在这些斑块中有些斑块是稳定的,但另一些斑块,尤其是富含脂质和炎性细胞(如巨噬细胞)并覆盖有一层薄的纤维帽的斑块,有可能自发性裂开或破裂,这些斑块是不稳定的,破裂的斑块可继发血栓形成;血栓栓塞血管腔,使血流变慢或者完全中断,发生急性缺血:如果血栓栓塞在冠状动脉会导致冠心病,如果栓塞在脑血管则会发生脑卒中(中风),栓塞到肾脏血管会导致肾脏的缺血、肾功能下降,发生在下肢可能会引发肢体坏死等。5.高脂血症的人应当把血脂控制在什么水平

老杨:那我的血脂降到什么水平才合适?

颜医生:血脂代谢异常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调脂治疗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治冠心病和脑卒中。我们在进行降脂治疗之前,首先要全面了解患者是否有冠心病及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结合血脂水平对患者进行危险分级(表1),以决定治疗措施及调脂的目标水平。表1 血脂代谢异常危险分层注: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低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肥胖和早发缺血性心管病家族史等危症:脑卒中、糖尿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不同的危险人群,开始药物治疗的血脂水平以及需达到的血脂水平目标值有很大的不同(表2)。表2 血脂代谢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TC和LDL-C值及其目标值注:TC: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清甘油三酯的理想水平是低于1.7mmol/L(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1.04mmol/L(40mg/dl)。

由此可见,对您而言,您属于极高危人群,调脂治疗的首要目标是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小于2.07mmol/L。6.如何选择降脂药

老杨:临床有几种降脂药物,我应该服用哪种降脂药物呢?

颜医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胆酸螯合剂等几大类。

他汀类也叫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即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内与胆固醇合成有关的限速酶,来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并且可以促进体内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清除。他汀类药物以降低血胆固醇水平为主,对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有一定的疗效,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调脂药物。

经过数十多年临床实践的证实,他汀类药物有明确的降脂作用外还具有多效性,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总死亡率,可以延缓冠心病的进展和复发,这也是冠心病患者即便血脂不高也需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原因之一。

他汀类药物有很多种:①洛伐他汀;②辛伐他汀;③普伐他汀;④氟伐他汀;⑤阿托伐他汀;⑥瑞舒伐他汀;⑦匹伐他汀。

贝特类药物可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促进甘油三酯的降解,有效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水平,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血脂代谢异常。

临床上常用的贝特类药物有:非诺贝特(力平之),吉非贝齐等。比较常见的副作用为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有时可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可增加抗凝药物的疗效,因此,同时服用这两类药物时,抗凝药的剂量要适量减少。

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代表药物依折麦布,特异性抑制小肠黏膜刷状缘的特殊转运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从而有效减少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以及肝脏胆固醇储量。由于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和肠道吸收对于维持肝脏的胆固醇储量,以及体内胆固醇水平都至关重要。这两种途径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处于一种代偿平衡:当生物合成受到抑制,吸收会增强;反之亦然。他汀类药物与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降胆固醇作用。

烟酸类药物属于B族维生素,当使用剂量超过作为维生素的剂量时,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它主要具有促进脂蛋白酶活性的作用,加速脂蛋白中甘油三酯的水解,减少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并可抑制肝细胞合成胆固醇,所以这类药物可以同时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更明显。比较常见的药物有烟酸、阿西莫司(乐脂平)等。

胆酸螯合剂可以阻止肠道吸收胆酸或胆固醇,促进胆固醇从粪便中排出,从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这类药物对甘油三酯没有降低作用,所以只适用于单纯高胆固醇血症。这类药物有考来烯胺,也叫消胆胺,可明显降低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但这类药物的主要缺点是有异味,常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厌食、便秘或腹泻、肠梗阻或头痛等。

其他降脂药物如普罗布考,经人体吸收后可渗入到低密度脂蛋白颗粒核心中,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清除。此外,该药可能还具有抑制小肠吸收胆固醇的作用。所以主要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尤其是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普罗布考常见副作用有恶心、腹泻、消化不良等,最严重的副作用是引起QT间期延长。

通过对以上降脂药物的分析,您的高脂血症应首选他汀类药物,一方面发挥其降脂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稳定斑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如果在他汀治疗的基础上血脂仍不能达标,可以联合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7.服用降脂药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老杨:我在服用降脂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颜医生:患者在服用调脂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随诊:患者在服用降脂药物期间要定期随诊复查,一是为了了解降脂效果,二是为了早期发现是否存在不良反应,以便医生为您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在开始用药后4~6周内,应复查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同时复查肝功能和肌酸激酶。待血脂水平已降至目标水平,并比较平稳时,可每3~6个月复查血脂和肝功能。

(2)如果在服用降脂药物期间,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的3倍,应暂时停止服用降脂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护肝治疗,待转氨酶恢复正常后再开始药物降脂治疗。有一些甘油三酯高的患者,转氨酶会轻度升高,这样的患者如果需要是可以服用降脂药物的,但是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如果转氨酶不再继续升高,就可以继续用药,否则就需停药。

(3)如果在服药期间出现肌痛、肌无力或关节痛,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测血肌酸激酶水平,以便尽早发现用药引起的肌病,及时停药并予以治疗。

临床上,大多数血脂代谢异常患者在服用适量的降脂药物4~6周后,血脂可以降到目标水平,这时仍需继续服用同等剂量的降脂药物。对于少数患者服药后血脂水平降的非常低时,可以考虑减少用药剂量,调整药物剂量4~6周后仍需复查血脂水平,以判断血脂是否还能继续维持在合适的范围。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患者在血脂降到正常水平或目标值时,就会询问医生是不是可以停止服用降脂药物或者减少剂量了,甚至还有一些患者会自行把药停掉,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血脂代谢异常是一种慢性代谢异常,只有通过药物长期维持,才能将血脂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并获得明显的临床益处。

很多血脂代谢异常患者通过用药将血脂降至正常后,在停止服用降脂药物后1~2周,血脂即可回升到治疗前的水平,可见,血脂降至目标值后,并不是说血脂代谢异常治愈了,而是在药物的控制下才下降的。另外,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角度来看,只有长期服用降脂药物才能达到防治冠心病的目的。

老杨:长期服用降脂药物会对肝脏有损害吗?

颜医生:他汀类和贝特类降血脂药有轻微的肝脏损害作用,可引起转氨酶的轻度升高,但是它的发生率是很低的。有人统计他汀类降血脂药,可能使0.5%~2%的人转氨酶升高,但是转氨酶升高都是轻微的,一般不会超过正常值的2倍。

他汀类药物导致肝脏损害的程度与剂量有关,减少用药剂量可以使升高的转氨酶下降。服用降血脂药物后,心脏、肾脏和脑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与调脂治疗得到的获益相比,肝损害的风险相对较低。因此不要因为担心降脂药物对肝脏有损害而不敢服用这个药物,只要在服药过程中做到定期到医院复查,这种损害是可以早期发现、早期避免的,而且一般不会导致严重不良事件。

他汀类药物的另外一个副作用就是对肌肉的损伤,比较常见的不适症状是肌肉疼痛或关节痛。单独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严重肌病的很少见,当与其他药物合用时,比如贝特类降脂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烟酸类降脂药、某些抗真菌药等,可使肌炎的发生率增加。因此,在服药的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肌酸激酶的水平,因为肌酸激酶是反映是否有肌肉损伤的指标之一,如果肌酸激酶水平升高超过10倍,就要及时停药,并由医生予以相应处理。如果肌酸激酶水平升高3~10倍,应每周检测肌酸激酶水平直至排除了药物作用,如有恶化则需及时停药。

老杨:非常感谢颜医生,通过您的讲解,一方面,我对自己得病的原因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另外也知道了治疗方面的药物选择以及注意事项。待我治疗一段时间后,我会再来复诊,看治疗效果如何。如果需要调整药物,还得再请您多指导。

颜医生:不客气,常联系。第三节 高血糖就医指导

老王还有一年就退休了,热情开朗,心宽体胖,胃口非常好,感觉自己这些年真是“吃嘛嘛儿香,身体倍儿棒”,一年到头也不怎么跟医院打交道,就连单位每年一次的体检都好几次没参加了。想到自己就快退休了,所以才参加了今年的体检。没想到体检报告一出,老王一下就愣住了,血糖居然高了!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老王拿着体检报告忧心忡忡地来到了医院的内分泌科。1.糖尿病怎么会找上我呢

老王:大夫,我今年体检才发现自己血糖高了,朋友都说我得糖尿病了,究竟糖尿病是怎样的一种病呢?

张医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是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血糖升高时可出现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三多一少)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印度、中国、美国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3个国家。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2007~2008年的统计中,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9.7%,而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可达9240万,其中主要为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比例不到5%。另外,还有一类是妊娠期糖尿病,即在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机会增加,也必须引起重视。

老王:刚才听您提到了糖尿病1型和2型,有什么区别呢?

张医生:糖尿病一般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而前三者更为常见。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B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和消失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显著下降或缺失,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胰岛素抵抗)伴随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减少)。1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比率小于5%。

1型糖尿病有别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①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②起病迅速,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常有酮尿或酮症酸中毒;③体型消瘦,明显体重减轻;④空腹或餐后血清C肽浓度明显降低或缺如;⑤出现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人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IA-2A)等。2.血糖高到多少才算是糖尿病

老王:那血糖高到多少才算是得了糖尿病呢?

张医生:目前常用的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类标准有WHO(1999年)标准(表3)和ADA(2003年)标准,中国2013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采用的是WHO(1999年)标准,其中血糖数值依据的是静脉血浆血糖,而非毛细血管血糖的检测结果。2010年ADA指南将HbA1c≥6.5作为诊断糖尿病诊断标准(表4)之一,2011年WHO也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一切点诊断糖尿病,但我国HbA1c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还不够,因此目前我国尚未采用HbA1c标准。表3 糖代谢状态分类(WHO 1999)注:IFG和IGT都是糖调节受损,即糖尿病前期。表4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注: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异常(IGT)。3.血糖和尿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

老王:所有的血糖升高都是糖尿病吗?所有的尿糖升高都是因为糖尿病吗?

张医生:当然不是。在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升高,若没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不能以此时的血糖值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再确定糖代谢状态。

尿糖升高的原因也有很多种,除糖尿病外,进食过多糖类物质或某些药物、妊娠期糖尿以及神经性糖尿(脑血管意外、肿瘤、颅骨骨折、脑炎、癫痫等疾病,会改变神经及内分泌的调节,使肝脏内贮存的糖原分解,血糖便增高,也可引发糖尿病)。4.什么人应当筛查糖尿病

老王:张医生,多亏了我们单位这次体检发现了我血糖高了。我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进行糖尿病筛查?

张医生:糖尿病筛查确实是太重要了,对于成年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不论年龄大小,都应该尽早开始糖尿病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水平。对于除年龄外无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年龄≥40岁时就应该开始筛查,儿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则应从10岁开始糖尿病筛查。空腹血糖筛查是常规的筛查方法,简单易行,在条件允许时尽量行OGTT(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老王:您刚才提到了成年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是指伴有哪些危险因素呢?

张医生:成年人(>18岁)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表5)者,均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表5 常见糖尿病的危险因素5.糖尿病不仅仅是降糖

老王:得了糖尿病,把血糖降下来不就行了吗?为什么医学界如此重视糖尿病呢?

张医生: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有急慢性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遗传、年龄、性别、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病程以及是否吸烟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在我国只有1/3的患者能得到积极的治疗,而另外2/3不能得到正规的治疗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治疗。糖尿病的发生率非常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有些患者80多岁,患糖尿病30多年却无明显的并发症,只是定期住院调整药物。这说明糖尿病虽然不能得到根治,但可以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老年人)、低血糖。◎慢性并发症:

可以累及多个器官。侵犯到脑:

可以引起脑梗死。侵犯到心血管:

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这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致残或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累及到肾脏:

可引起糖尿病肾病,最终可致肾功能衰竭(也就是尿毒症。大家都知道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一旦坏了,小便是排不出来的),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那不光人受罪,花费也很大。眼睛:

可引起青光眼,白内障,视物模糊看不清东西。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而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周围神经病变:

可引起手脚麻木,刺痛感,身上有小虫子爬的感觉或脚上有踩棉垫的感觉。糖尿病足:

也就是烂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一旦失去了双脚就意味着日常生活是很难自理的。对这一点有深刻体会的莫过于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不要小看一个针眼,一个很小的伤口,还有脚气等。

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最为常见,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则是未来巨大的挑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